民诉意见范文
时间:2023-03-17 23:20: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民诉意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城固县考院小学三一班 袁浩岚
民间艺术是大众的、生活的、民俗的艺术,反映了独特的生活情趣,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社会历史信息,也有特定的审美理想。
泥塑就是捏泥巴,可以用黄泥,也可以用面团。泥塑可以呈现各种各样的人物、动物,是我国民间的一种重要艺术形式。泥塑的手法灵活,有捏、搓、按、压、挤、粘、插等。
去年、爸爸送给我了一匹泥塑马,高约13厘米,长约16厘米,宽约5厘米。这匹马是白色的,身上的花纹是黑色的,马姿雄健,回首遥望,好像在说:“看,我多漂亮。”马身底部盖有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胡新明的印章,听爸爸说,胡新明可是一位了不起的泥塑大师,克林顿总统访华时还专门拜会了他。这匹马是我爸爸到陕西省凤翔县胡新明家里买的,可有纪念意义呢!
如果你有机会来我家做客,我一定让你好好欣赏一下我的这匹泥塑马!
篇2
随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加强,对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与群众文化的研究也逐渐深入。尤其作为历史文化底蕴基础,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不仅表现在促进群众文化的发展,而且在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本文主要对发展群众文化过程中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的作用进行探析。
关键词:
传承;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发展;群众文化
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群众文化建设的发展是促进社会文化传播与发展的重要途径,对群众的精神文化也可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尤其其中的民族民间民俗文化,在传承过程中本身具有明显的民族历史文化气息,通过与现代群众文化建设的结合,可使我国文化特色得到进一步发展,为经济发展奠定良好的文化基础。因此,对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在群众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群众文化建设中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的功能分析
群众文化建设的开展已逐渐取得群众的广泛认可与重视,原因在于群众文化在性质上本身作为对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无论在文化艺术内容或形式上,都可通过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得以承递并创新。从我国当前许多以固定形式传承的传统文化活动便可发现,即使经过漫长的岁月,但文化活动在特征上仍维持原有的风貌,如我国许多地区所沿袭的赛龙舟便为典型的文化承递例证。也有其他许多民族传统节日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已成为一种为人民所喜爱的文化传统,其不仅将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展现出来,更向世界各民族展示我国丰富且悠久的文化艺术。以举世闻名的户县农民画为典型代表,起源于上世纪50年代,通过将传统美术形式如剪纸或雕刻等的结合,使农民画独具艺术风格,被国内外许多艺术家高度赞扬。所以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应注重将传统文化艺术中涵盖的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充分体现出来,在传承与保护的同时,注重对传统文化的创新以此使其成为复兴中华民族的重要内容。从群众文化特点分析,具有明显的独特性、民族特征、地域特征以及共同性等,其在不断建设发展过程中表现极为强烈。在实际建设过程中群众文化本需要充分利用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的制度文化以及物质与精神文化等内容。其中物质文化为群众活动建设的基础,而制度文化则具有中介的作用,能够将群众的行为规范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紧密联系在一起。如同古人所说“大江流日夜,波澜动远空。”在历史文化的不断推进过程中,群众文化建设活动只有注重与传统民族文化的结合,才能如同江河一样奔流不息,传承的同时做到与时俱进,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保持永远绚烂。
二、民族文化的传承是群众文化建设的必然途径
提及传统民族文化艺术,需对文化的概念进行分析,其具体可理解为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能够将社会经济形态与政治形态充分反映出来,因此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应注重发挥文化的功能。而具有明显时代烙印的民族文化带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其体现的时代特征与民族特征极为鲜明,如传统的民族习俗、服饰特色、忠孝观念以及民间传唱等。许多民族文化在历史不断推进过程中,可能昙花一现,或固化为明日黄花,也可能在内容与形式上被不断革新。但其存在仍具有一定的价值,对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尤其其中能够传承至今的历史文化传统都能够影响现今中国文化艺术的发展。我国文化艺术之所以绚丽多彩,文化底蕴之所以深厚,主要得益于广大人民群众。换言之,精神财富的创造无法脱离广大群众。但值得注意的是在世界多元文化背景的冲击下,单纯依靠传承与保护传统民族文化艺术远远不够,应注重对我国各民族间的多样文化进行整合并不断创新,使其满足时展要求。而能够推动传统民族文化艺术进步的途径便需利用群众文化活动,从我国目前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提倡的“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观念便能说明,传统文化艺术传承与保护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才可使群众文化建设中能够融入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促进我国文化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
三、民族文化艺术的传承与创新是群众文化发展的主要动力
群众文化的建设具有明显的历史继承性,如前文所述,群众文化在以物质文化为基础的同时,自身也保持独立的特征,即使传统经济体制消亡的情况下,民族历史文化依然得以流传。因此群众文化发展中要求尊重民族历史,避免与历史割断。在实际继承文化遗产过程中,不仅包括民族文化艺术内容,而且包括民族文化艺术表现形式。从群众文化发展内容角度,需将对劳动的赞美、纯真爱情的歌颂以及对祖国的热爱思想等融于其中,并保持在传承过程中不断进行充实。而从群众文化活动的形式角度,许多民族文化艺术形式如古诗、戏剧等都是群众艺术智慧的结晶,即使传承至今也未在体裁上发生明显的改变。另外其他许多群众文化形式也仍以原有面貌存在如挂彩灯、舞龙舞狮或杂耍等,都是群众文化活动中深受喜爱的重要内容。但也需注意在民族文化遗产中也包含许多封建性的糟粕如宗教迷信或传统道德规范等,应对其采取批判性的继承方式。而对于世界各民族文化艺术,也需汲取优秀成分,这样才可使我国群众文化活动更为丰富。发展群众文化需要在继承民族文化艺术的同时进行不断的改造与创新。通过除旧布新使群众文化活动的内容与形式得到不断发展。例如,在群众文化活动内容方面,以舞龙舞狮为电表,其传统文化思想代表祭祀神灵并将邪恶驱除,是封建迷信活动的重要体现,而现今的舞龙舞狮寓意为吉祥如意或对丰收的喜悦。因此,创新过程中应将继承作为基础,而继承需以创新作为目标,这样才可使群众文化的发展避免出现停滞不前的状况。
篇3
一、公益诉讼的概念
公益诉讼是相对于代表个人利益的私人诉讼而言的,其典型特点在于超越个体利益的代表,而致力于通过诉讼推动公共利益的实现。自20世纪70年代以后,公益诉讼已逐渐成为一种全球性的景象,公益诉讼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始终有一个不变的主线——为弱势人而战,即无人的和易受伤害的社会部分,通过运用法律手段,来谋求解决由于社会中存在的侵害众多消费者及弱势群体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而这正是社会正义的主题,也是公益诉讼中公共利益的意涵。世界范围内的公益诉讼模式大致有两种:一是强调公共执法型的公益诉讼模式,以大陆法系为代表;二是强调私人执法型的公益诉讼模式,以海洋法系为代表。公共执法型的公益诉讼包括检察院提起民事公诉、政府机关提起公益诉讼、社会团体或者民间组织提起的团体诉讼三种类型。私人执法型的公益诉讼主要指公民诉讼,即由无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通常是律师等法律工作者)作为原告提起的公益诉讼。
二、我国公益诉讼制度的演变
在我国虽然《民事诉讼法》以前没有正式确立公益诉讼制度,由于专家、学者们不遗余力地研究推介国外公益诉讼理论和实践,并积极探索尝试、付诸实践。我国第一例广为关注的公益诉讼是河南省南阳市南召县某机关将一处国有房产低价出售,县检察院作为原告于1997年7月1日,请求法院确认此国有资产买卖合同无效,县法院于12月3日判决支持了检察院的诉讼请求,确立两被告间的买卖合同违法无效;全国检察机关自此至2004年间已提起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诉讼近200件。这些积极探索尝试和实践,早已超出是否应当推行公益诉讼的考问,将社会的关注和思考进一步推向如何站在推进民主与法制、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保障社会和谐稳定的高度科学合理设置公益诉讼制度。2007年以来,在有关政策指引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倡议下,少数法院开始尝试受理由人民检察院、行政机关、社会团体提起部分民事公益诉讼案件,对公益诉讼进行了探索,但由于我国以往《民事诉讼法》将原告局限为与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当事人,没有给民事公益诉讼提供法律空间,也缺乏相应的制度支撑。即便是受理了此类案件,由于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人民法院对受理此类案件的合法性一直存在质疑。因此建立公益诉讼制度,通过社会管理创新,提高公共利益司法保护力度势在必行。基于此,公益诉讼制度随着我国《民事诉讼法》的修订应运而生。
三、民事公益诉讼及有权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的机关
民事公益诉讼就是通过民事诉讼程序进行的公益诉讼。一般认为,公益诉讼是特定的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相关公民根据法律规定,针对侵犯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提出请求,由法院通过司法程序追究违法行为并籍此捍卫公共利益的一种法律制度。与一般民事诉讼相比,民事公益诉讼具有以下特征。其一,设立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目的是为了维护法律秩序、保护社会公共利益;而一般民事诉讼的直接目的是为个人或社会组织受到损害的民事权利提供司法救助。其二,原告主张的是第三人的权利或社会公共利益,而在一般民事诉讼中原告只能主张自己的实体权利。其三,民事公益诉讼拓宽了法院对社会生活的干预范围,赋予民事诉讼制度更强的社会管理职能。
民事公益诉讼按照原告主体的不同,主要有以下四种情况。
(1)检察机关提起的民事公益诉讼。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当违法犯罪行为造成国家、集体财产遭受损害时,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时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在环境污染、国有资产流失等方面,一些地方的检察机关直接对污染者,责任造成者提起民事诉讼,请求判令停止侵害,排除妨害,支付治理污染费用,解除合同,停止履行,恢复原样等。
(2)行政机关提起的民事公益诉讼。像国家海洋局,环境保护局针对环境污染提起的民事公益诉讼。
(3)社会团体提起的民事公益诉讼。公益性社会团体是依法成立、以公益为目的的社会组织。像工会对职工等劳动者维权保护提起的民事公益诉讼等就属此类。
三、检察机关的民事公益诉讼权
从理论上说,检察院代表公共利益提起民事公诉、支持受害人,也应当成为民事检察监督的内容和方式。检察机关在本质上是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代表者,其介入民事诉讼活动的另一个重心应该是在涉及重大公共利益和公序良俗的维护等上,提起或参与公益诉讼。如果是纯粹或者主要是涉及公民、法人的私人利益的案件,就应当充分尊重和贯彻私权自治这一原则,由诉讼当事人自行决定是否都向人民法院提讼,否则就有干预私权之虞。我国目前客观存在着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受到侵害而无人提讼的情形,这既不利于公众利益的维护,不利于法律的实施,还会放纵违法行为。赋予检察机关提讼的权力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
就立法层面而言,现有的法律还没有正面规定民事公诉权。故检察机关参与公益诉讼的形式可以有:
1.检察机关督促提起公益诉讼。所谓督促,就是检察机关并不直接提起公益诉讼,而是敦促其他具有公益诉权的主体提起公益诉讼。对于公益诉讼,检察机关理应保留最终的启动权。但这并非意味着检察机关对于任何公益诉讼均要亲自以原告的身份发动诉讼;检察机关是否以原告身份提起公益诉讼,取决于其多方面的考虑。督促为检察机关直接提起公益诉讼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素材和经验。
2.检察机关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人民检察院组织法规定的公诉、公诉权,特指刑事公诉,而未包含民事和行政公诉。《刑事诉讼法》仅仅授权检察院可以提起附带民事公诉。该法第99条规定: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被害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人、近亲属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如果是国家财产、集体财产遭受损失的,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的时候,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该条赋予检察院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公诉权,即当国家财产、集体财产因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损失时,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刑事公诉的同时可以提起附带民事公诉。
3.检察机关支持。《民事诉讼法》第15条规定: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对损害国家、集体或者个人民事权益的行为,可以支持受损害的单位或者个人向人民法院。该原则的直接措辞并没有提到检察机关,但通常认为,该条中的机关一词就包括了检察机关。这种解释不仅符合文义规则,同时还有实践的支持。
篇4
[关键词] 《大太阳》;心灵重建;民俗心理;“招魂”;“安魂”
一、《大太阳》的真实情感与“招魂”
《大太阳》是杨亚洲和长影厂的新作,该片将重点放在汶川大地震后灾民的“心灵重建”上,是一部富于现实意义和人性关怀的作品。电影上映的时间正值汶川地震三周年之际,“三年之丧,人道之至文者也”①,以此为奠,亦可以告慰逝者的在天之灵了。逝者长已,生者也要继续新的生活。
真实感和民间视角是杨亚洲力图把握的叙事基调。电影叙事采用平民小人物视角,以他们的情感纠葛作为主线,采用了很多手段营造实地感,目的是要让观者能够设身处地地感受灾民的情感和心路历程,以便于从平视和内在的视角达成对灾区人民“心灵重建”过程的移情和理解。
为了保障电影的真实性,影片大量使用当地的背景和要素。电影中有为数众多的灾民演员,不仅出演群众而且扮演重要角色。如扮演山娃子的小英雄宁浩,重要配角水婆婆的扮演者高国蓉等,他们的表演都自然到位,没有做作感,显然剧组人员和导演下过了一番苦工夫。影片对白使用当地方言,外景取自实地,重要道具都是灾区实有事物,这一切都保证了影片在视觉感受上的真实性。
但是,对于一个以“心灵重建”为主题的影片来说,感官真实只是一个外包装,最重要的真实是情感真实,唯有情感真实方能达到“以真情动人”的效果。影片中最成功和最感人的片段是影片结尾处众学生家长手捧孩子的照片站在学校的废墟上祭奠孩子的招魂场景。人物是真实的,事件是真实的,更重要的是那声声呼唤流露出的真实情感催人泪下。这样一场在地震发生三周年来临之际生者与逝者、父母与孩子的沟通仪式,是对地震以来灾民情感重建历程的高度概况。对于《大太阳》来说,这是一场具有总结和象征意义的重头戏,导演也把它放在了压轴的位置作为全片的结尾。
二、民间礼俗中的“招魂”
这一招魂的场景为什么这样感人?因为它真实有效地传达了民族传统的心理情感和对生命的态度,真挚的感情和深厚的群体心理背景使得它特别能够引起观众的共鸣。这是一种源自民族意识和潜意识的公共感情,它浓缩地反映了我们的民族在面对生死大事时的道德、情感、理念和行为方式;反映了我们对待逝者的方式和生者如何在大悲之后重建精神生活的逻辑秩序。
塑造典型、可信的“心灵重建”历程应该依托于对民族文化心理的深刻了解,而我们民族关于这一切的知识和经验都浓缩在我们的民俗文化中。《大太阳》中的“招魂”场景在之前还以“戏中戏”的象征手法出现过一次,表现的是传统戏曲演员手撒纸钱口念“魂归来兮”的一个经典戏剧场面。那么在传统丧葬礼俗中真实的招魂仪式是在什么时候使用的,又包含着什么样的目的和意义呢?
以下是中国古代“五经”之一的《仪礼》对士人葬礼中招魂仪式的记载:“士丧礼。死于适室,巾无用敛衾。复者一人以爵弁服,簪裳于衣,左何之,Q领于带;升自前东荣、中屋,北面招以衣,曰:‘皋某复!’三,降衣于前。受用箧,升自阼阶,以衣尸。复者降自后西荣。”在当时的葬礼中,逝者死去后要请“复者”即招魂师行“复礼”,爬上正屋用逝者的爵弁服向北三次召唤呼喊“皋某复”②,然后将爵弁服殓葬。爵弁服即平时所穿的正式朝服,使用它是因为平生所穿,逝者的灵魂对它比较熟悉容易归附。向北因北方乃幽暗之所,是灵魂容易被吸引去的地方。
招魂,顾名思义是招魂复魄之意。古人认为,人之精气为魂,肉体为魄;一旦死去,魂飘散无所依托。招魂主要的目的是使灵魂借由衣物和召唤归来,避免它游离在外,成为没有归宿的孤魂野鬼。
屈原的《招魂》《大招》所用的就是当时楚国的招魂词形式,其中《招魂》说:“魂兮归来!东方不可以托┬……魂兮归来!南方不可以止些……魂兮归来!西方之害,流沙千里些……魂兮归来!北方不可以止些……魂兮归来!君无上天些……魂兮归来!君无下此幽都些”。招魂者告诉灵魂,东方有索魂的长人和灼热的十个太阳,南方有食人的野兽,西方有流沙,北方有冰雪等危险,总之上下四方对于灵魂来说都不可以去;唯有回到故地才能得到安息,“魂归来”就是招魂活动的主题。
招魂并不仅仅限于逝者刚去世的情况,在祭祀、卜问等情形中还可以反复使用,目的是与逝者的灵魂达到沟通。在《大太阳》的那个场景中父母在遇难地祭奠子女,其中手捧遗像呼唤死去的儿女就是一种寻求与逝者灵魂沟通的朴素招魂仪式。只不过衣物、灵位在现代社会已经被遗像照片所取代,但背后的情感目的仍然是寻找对死者灵魂的沟通与告慰。
在安葬离乱中的逝者时,因为没有遗体甚至遗物,还发展出一种以“招魂”为中心的丧葬形式,“招魂丧”曾在东晋初期南渡的北方士族中流行过,用以安葬那些在流离迁徙中死难的亲人。丧葬礼俗上使用招魂仪式在现代东亚仍有丰富的保留,如韩国前总统卢武铉葬礼中的路祭礼就以招魂仪式开始,以迎魂、安魂、遗书朗读结束,其立意是与我国古代的招魂文化一脉相承的。
在招魂之后还有一系列的礼仪帮助生者完成对逝者的告别和安魂。中国的丧葬哲学以 “复卦”为基础,复卦是《易经》的第二十四卦,也是《易经》的门户。地雷复,上卦为地,下卦为雷,群阴之下,一阳复生,地中有雷,是萌动之象。因此中国的先民并不把死亡看成是终极的大悲,更倾向于看做生命在另一个世界的开始。卦辞说,“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利有攸往”。“复”以七日为一个周期,故我国丧葬礼俗都以七日为周期,从头七到七七是丧葬礼仪时序上的第一个重要阶段,主要的内容就是告别和安魂。现在政府也遵从民俗,凡大灾难的公共悼念日皆以头七为准。
卦辞云:“初九:不远复,无o悔,元吉。”其意是出外不久就返回,大吉大利;因此,按传统俗信,“头七”之时灵魂会复归家中,是第一个重大的纪念日。七七则是小周期之终,四十九天之后灵魂自归其所。七七之后有百日、一年(小祥)、三年(大祥),三年之后一个祭奠的周期就完成了,大礼具足了。
三、“招魂”与“安魂”在心灵重建中的意义
招魂的目的是使灵魂得归其所,安魂的目的是使灵魂得以安泰,一方面逝者平安,一方面生者心安。《仪礼》中招魂之后以衣覆身,灵魂附于衣服以便与体魄共同安葬,这是最初的安魂工作。在安葬之后会设立灵位供奉,灵魂亦依附于灵位之上。
按古人的说法,逝者灵魂安息可以利护生人,否则的话会化为厉鬼“作祟”,给生人带来祸患。在科学昌明的现代社会中,避凶趋吉的需要已不像以前那样占有绝对地位,生者求得心安的心理因素在安魂中越来越占据重要位置。逝者不能安息,生者又如何告别过去开始新的生活呢?这就是招魂、安魂在当代民族心理中的重要意义。
在现代社会文化背景下的心灵重建中,安顿逝者之魂的工作更重要的意义是安放生者自己的心灵。生者与逝者、生者与生者之间,生者面对自己都要经由对逝者灵魂的妥善安顿达到心理平衡,这是心灵重建的基础工作。《大太阳》中的银杏就是因为在心理上迟迟不能完成对死去的儿子“石头”的告别和安魂而陷于情感陷阱之中。按照影片中的叙述,有这样几个关键性的因素。第一,她认为自己的咒言导致了儿子的死亡,她无法正视和原谅自己,承担不了这个心理压力,因此她不能接受儿子的死亡;第二,她不了解儿子的愿望,因此没有给儿子安魂的机会,逝者不慰生者何安,因此,她心里的弦一直处于紧绷状态,难以恢复平衡;第三,无法原谅和接纳曾经背叛的丈夫,石大川的新床象征着新生活的开始,而银杏沉陷在失子之痛中,还远远没有告别过去,她怎能接受新生活的开始呢?银杏选择借酒浇愁,成了一个酒鬼。如果传统礼仪帮助她完成告别、安魂的系列工作,银杏或许能更快地走出心灵的困境。
安魂的方式有很多,葬礼中有各种以安魂为目的的民俗礼仪和器物,如魂瓶、镇墓瓶、镇墓兽、买地券、祝词等;还有各种特定的宗教仪式如法会、道场等帮助完善安魂的工作,可以适时举行并不限于葬礼中。日常的祭奠工作也可以看做安魂的形式之一。祭奠是一种沟通形式,是生者对道德和情感责任的实践,对逝者的怀念和告慰。清明和中元节是重要的祭祀日期,日常的祭祀工作从形式和内容上强化着家族血缘观念。
实现逝者生前的遗愿被认为是对逝者最大的告慰,是最好的安魂形式。陆游诗“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是将爱国之情寄托在遗愿中了。安魂,在影片《大太阳》中也是通过生者实践和完成逝者生前愿望达成的。石头的留言被打开,银杏挽留了石大川,实践了石头让他们和好的愿望,卸下了沉重的心理负担。从这时起,生者和逝者得以各安其所,从此生者继续新的生活。《游园惊梦》《宇宙锋》《包公案》等无数的传统文学和戏曲中的托梦、显兆、附身等情节都是建立在逝者死后心愿未了,魂不能安的基础上的设定。使逝者得偿所愿从古至今都是亲人们最大的愿望和安慰。
生者心灵的重建过程是与逝者灵魂的妥善安置同步进行的:从大哀到心灵平复的旅程,在安顿逝者、告别逝者、告慰逝者、继续生活历程中逐渐展现。招魂、安魂是安放生命之重的重要仪式,是完成逝者身后事的开始,也是生者获得心灵宁静的源头。影片中的新生活以石大川和银杏的复合以及新生儿的出生作为标志,日出日落,天道恒久。
四、依托民俗文化建立真实可靠的精神关怀
如何在真实和民众的基础上建立可信、可靠、有厚度的文化关怀和精神救赎,对我们这个时代的电影作品是一个有重要意义的话题。引入民俗文化,在集体意识乃至集体无意识层面上建立真实可靠的感情可能是一条靠得住的出路。民俗是从古到今民族心理文化的凝聚和沉淀,是民魂所系。基于民俗的心理情感超越个人的特别经验,是属于集体属于大众的感情,具有深刻的共性。同时,这种情感在每一次由特定的个体反映出来的时候都是别具特色的,使审美体验不至于落入乏味的套路中。对这种带有个性化的共性情感的探索有利于深刻挖掘生活中的人性,也更容易引起关注和共鸣。特别是在类似《大太阳》这种以灾难背景下的民间情感故事为主线,力图表达小人物的心路历程的作品中,抓住和理解了民俗心理能使我们的作品更深刻地反映出民族之魂。民俗文化是一座宝库,如果电影艺术工作者能够对它有更深刻的理解,那么在创作中他将会拥有更多的自由,其作品也将会有更好的感染力。
注释:
① 《礼记•三年问》。
② 皋是长声,取其悠远;某即逝者名字,男子称名,妇人称字;复即返回的意思,即长声呼唤逝者回来。
[参考文献]
[1] 阮元.十三经注疏•清嘉庆刊本[M].北京:中华书局,2009.
[2] [瑞士]卡尔•古斯塔夫•荣格.原型与集体无意识[M].徐德林,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11.
篇5
关键词:彝族;歌谣;民俗文化
彝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彝族人民擅长用诗歌和音乐来表情达意,有着悠久的歌唱传统。加之彝族支系众多,分布较广,因而其民间歌谣在内容上更加丰富多彩,风格也多种多样。既有充满浪漫幻想的创世歌谣、神奇瑰丽的祭祀歌谣,又有欢快的火把歌、质朴的酒歌以及情深意切的婚嫁歌和情歌等。这些歌谣生动地反映了彝族人民在生产生活、婚丧嫁娶等方面的习俗,系统展示了彝族的民俗文化景观,极具民俗学的研究价值,其中尤以婚嫁习俗、丧葬习俗、祭祀习俗在歌谣中表现得最为典型。
一、彝族歌谣中展现的婚嫁习俗
婚嫁习俗是社会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能体现地域性和民族性的民俗之一,彝族民间歌谣中的婚嫁歌就充分展示了本民族婚恋习俗文化的特征。彝族的婚嫁歌分类细致,分工明确,几乎涵盖了婚恋的每个阶段,展示了不同阶段的婚恋习俗。
(一)婚嫁前的习俗:说媒、劝嫁
说媒和劝嫁是婚嫁的前奏。彝族婚嫁歌中有专门的说媒歌和劝嫁歌,说媒歌一般都是媒人到女方家为男方提亲说媒,内容无外乎夸赞男方条件多么好,和女方如何般配等。如《说媒歌(一)》中“婆家森林坡连坡,婆家大田坵连坵,婆家五谷堆成山,婆家布匹似彩云”,“金雀配银雀,金碗配玉筷;有福气的好姑娘,这门亲事哪里找”①。劝嫁歌多是父母劝女儿不要留恋家里,长大就要嫁人。如《劝嫁歌》中“不是爹妈不爱你,不是爹妈不想你,有翼会飞的,有脚会走的,都要配成双。长大的俏姑娘,守着爹妈笑掉牙,侍候公婆受人夸”、“水牛三岁要犁田,骡子三岁要配鞍;姑娘长大十七八,该到婆家守公婆”②,通过朴实的话语、巧妙的比喻,劝女儿早点嫁到好人家。
(二)婚礼过程中的习俗:哭嫁、搭青棚等
婚礼当天是婚嫁的重头戏,彝族婚嫁歌中涉及到婚礼当天的歌谣有几十首,反映了彝族各支系的婚礼习俗。其中哭嫁是彝族各支系都有的的风俗,《云南彝族歌谣集成》中的哭嫁歌共21首,尚且是不完全统计,可见哭嫁习俗在彝族婚嫁习俗中的重要性和普遍性。哭嫁习俗是指“婚礼开始前,新娘就和女伴们在亲[][]戚、本家、自家家里哭;婚礼开始后,随着传统礼仪的进行,每一阶段都又哭又唱,哭中有唱,唱中有哭”③
彝族婚嫁歌中的《青棚调》反映了搭青棚的彝家婚俗,《青棚调》是彝族办喜事搭青棚时唱的歌。彝族办喜事的人家要搭青棚,请棚神保佑喜事顺利如意。新娘出门,青棚随之拆除,并由执事用一枝树叶在庭中挥舞,表示送棚神归天。彝族歌谣中的青棚调多歌唱亲友欢聚于青棚的欢乐场面,表达对婚事的祝愿。如“客人不到别处,到青棚里热闹。朋友不到别处,到青棚里坐。…平时难相遇,难逢今晚上,相遇在青棚内”、“棚顶安什么?棚顶安金丛;棚腰安什么?棚腰挂金条;棚里铺什么?棚里铺金须。”④用形象的比喻表达出对新人美好生活的祝愿。
此外,彝族歌谣中的迎亲调和送亲调也有很多首,多表达新人的欢喜之情以及新娘对娘家的不舍,也间接反映了彝家迎亲送亲等婚俗的隆重。婚礼歌中比较有彝族民俗特点的就是打押礼先生,押礼先生是指说亲的媒人。彝族歌谣《婚礼歌(二)——打押礼先生》,语言诙谐幽默,歌唱了众男女数落押礼先生,押礼先生巧舌如簧,机智应对的场景,满溢着欢乐的情绪。
二、彝族歌谣中展现的丧葬习俗
彝族歌谣中的《报丧歌》《哭丧歌》《送丧歌》《献饭词》《装棺词》等,以文学化的形式系统展示了彝族的丧葬民俗文化。
(一)彝族歌谣中的报丧、哭丧习俗
彝族的丧葬习俗之一是报丧,即人死后,家人要向亲朋告知死者亡故的消息。报丧几乎是各民族共有的丧俗,但彝族报丧的不同之处在于如果母亲死了,孝子辈必须第一时间火速到舅舅家报丧。因为彝族人认为舅舅和母亲一样大,一样亲。舅家接到报丧消息,要杀牲祭奠,并取下棺盖验尸,看葬品及理尸情况,直到舅家满意,才钉馆。彝族歌谣《报丧歌》就展示了向就舅家报丧的民俗:“五谷之中苦荞大,世上人中阿嫫大,阿嫫死了舅为大,寨头倒了一棵乘凉树,家中灭了一塘火,特向舅舅来报丧”、“请来高明的师傅做棺
木,到通海买来绸缎做寿衣,剪下刚染好的青布做寿鞋,敬请舅舅来跟阿嫫盖面布,敬请舅家来钉棺木板。”⑤这些唱词都反映了彝族报丧习俗中对舅舅的重视。
《哭丧歌》则表现了彝族哭丧的习俗,哭丧即老人死后在祭奠活动中要请毕摩和歌手诵唱祭词和哭丧歌。哭丧歌的内容一般是代表子女向死者哭诉生离死别的伤感之情,缅怀死者生前的恩德。如:“老人背上背儿女,老人膝上坐儿女,老人手杆抱儿女,而今老人不在了,从此儿女无人抱,从此儿女无坐处,儿女哭呀哭呀哭”⑥就是表达儿女对父母恩情的感念以及痛失亲人的悲伤。
(二)彝族歌谣中的装馆、送丧等丧俗
歌谣《装棺词》描绘了彝族给死者装棺时的习俗,一般是请毕摩在死者入棺时唱诵祭词。祭词内容大多是告诉死者儿女孝顺,可以瞑目,从中也可以看出彝族装棺习俗的一些讲究之处。如:大女抱头部,儿女抱腰身,三女抱着腿,四女抱着脚,轻轻巧巧抱,抱在寿材里,安安逸逸睡。”
歌谣《送丧歌》是为死者送丧时哭唱的歌谣。彝族葬俗,老人死后要举行盛大的丧礼,边哭边唱,为老人发丧,唱词一般是祝祷老人灵魂安息,如:“献给你的肉,献给你的饭,献给你的水,你要尽量享用,毕摩来指路,尸骨藏坟墓,灵魂来阴间。”⑦
三、彝族歌谣中展现的祭祀习俗
彝族的民间歌谣中有大量的祭祀歌,表现了彝族人民朴素的万物有灵的信仰观念。他们敬畏自然,信奉神灵,崇敬英雄和祖先,形成了一系列的祭祀习俗。
(一)祭祀神灵的习俗
在彝族先民眼中,自然界的风雨雷电、草木竹石、山川树木等都充满神性,每到节日或有重大活动时,都要祭祀相应的神灵,以祈求神灵的护佑。如彝族歌谣中的《祭火神》唱出了对火的敬畏,《鲁洗克》《鲁捏底》《祭龙词》则是祭祀龙神时的唱词。彝族先民认为雹灾、洪灾、旱灾都是龙神发怒或恶龙作祟,因此每发生水旱灾害时,都要备好祭品祭龙,祈雨禳灾。每年正月初二要举行祭龙仪式,祈祷一年风调雨顺。《咪西底》是祭祀山神的歌谣,彝族人凡农事、狩猎必先祭山神,祈求山神保佑人畜平安,五谷丰登。 《祭树神》《年柴谣》《祭咪色词》《阿门他捏底》分别是祭祀树神、柴神、土地神、雷神时唱的歌谣。《门神词》《路捏底》《开磨歌》《起锥歌》则是祭祀门神、牧神、磨神、锥神时的歌谣。
在彝族歌谣中,祭祀歌占了很大比重,这些歌谣祭祀的神灵几乎无所不包,和彝族人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从众多的祭祀活动和相关的民俗中我们可以感知彝族是对自然对神灵充满敬畏的民族。
(二)祭祀祖先的习俗
彝族崇拜祖先,逢年过节都要祭祖,祭祖也在三月、十月进行,俗称上坟。《祭祖歌》是在祭祖时诵唱的,主要内容是表达对祖先的敬仰,期望祖先显灵,保佑子孙后代。“青石板上刻碑文,墓碑黑颜色,刻上祖先名,子孙齐列名。碑文字整齐,碑石亮铮铮。过了百年后,碑文字不蚀,过了千年后,石碑仍垂青。年年祭祖灵,祖灵守坟墓。你的子孙们,烧纸又献饭,祖灵来吃饭吧!祖灵来喝酒吧!年年祭祖灵,祖灵保儿孙清吉,保六畜兴旺,五谷丰登。”⑧这些歌谣详细地描绘了彝族祭祀祖先的习俗:烧纸、献饭、敬酒,也表达了人们期待生活美满,为祖先争光的美好祈愿。
彝族信神灵,敬祖先,敬畏自然,万物有灵的观念深入人心,因而与之相关的祭祀活动丰富多样,产生了大量的祭祀歌谣。这些歌谣或简洁或详细地展现了彝族的各种祭祀习俗,让读者领略到丰富而悠久的祭祀民俗文化。
四、彝族民间歌谣的文化意义
彝族民间歌谣是彝族人民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形象表达,是彝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彝族民间歌谣中对民俗文化的展示,具有深远的文化意义
(一)彝族民间歌谣的文化传承意义
彝族的民间歌谣歌咏了彝族的创世神话和日常的劳动生活以及节日婚丧嫁娶祭祀等民俗文化,是彝族文化的活化石。我们可以从歌谣中了解彝族先民的社会政治结构、阶级关系、宗教礼仪、图腾崇拜等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歌谣也因此具有文化传播的意义。此外,彝族的民间歌谣中记载的很多民俗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有的业已失传,有的濒临失传,研究彝族歌谣有助于抢救和保护这些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
(二)彝族民间歌谣蕴含着朴素的生态文化观念
彝族歌谣中蕴含着
素的生态意识和生态文化观念,这在祭祀歌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彝族先民万物有灵的观念,使他们对自然万物充满敬畏,草木竹石等在他们眼中都有神性,成为祭祀崇拜的的对象。如祭祀歌《敬竹词》、《祭树神》中对竹树的崇拜敬畏,将其视为神圣之物。这种对自然物的崇敬感恩之情自然而然会衍生出朴素的生态意识,即人与自然万物和谐共生,人不是天地万物的主宰,自然界也不再是人类俯视征服的对象,而是人类尊重敬畏的对象。这种观念恰好与现代生态文化所倡导的“突破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思想、赋予自然与人类平等的地位、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理念相契合。
此外,彝族歌谣中的生态文化观念还表现在尊重自然规律、顺应自然、爱护动物等方面。《节令歌》歌谣就描绘了彝族顺应自然,不违农时,应时而作的农事习俗:“正月起头做什么?立春雨水挖新沟。二月节令做什么?惊蛰春分撒早秧。三月活计做什么?清明谷雨收豆麦…”⑨详细讲述了一年十二个月不同节令的农事活动,这些歌谣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彝族人民顺应自然规律的生态文化理念。
综上所述,彝族歌谣展示了彝族人民丰富多彩且极具民族特色的民俗文化,生动地体现了彝族的民族气质和文化心理,蕴含着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的文化理念,具有宝贵的文化价值。
篇6
一、群众文化建设中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的功能分析
群众文化建设的开展已逐渐取得群众的广泛认可与重视,原因在于群众文化在性质上本身作为对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无论在文化艺术内容或形式上,都可通过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得以承递并创新。从我国当前许多以固定形式传承的传统文化活动便可发现,即使经过漫长的岁月,但文化活动在特征上仍维持原有的风貌,如我国许多地区所沿袭的赛龙舟便为典型的文化承递例证。也有其他许多民族传统节日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已成为一种为人民所喜爱的文化传统,其不仅将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展现出来,更向世界各民族展示我国丰富且悠久的文化艺术。以举世闻名的户县农民画为典型代表,起源于上世纪50年代,通过将传统美术形式如剪纸或雕刻等的结合,使农民画独具艺术风格,被国内外许多艺术家高度赞扬。所以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应注重将传统文化艺术中涵盖的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充分体现出来,在传承与保护的同时,注重对传统文化的创新以此使其成为复兴中华民族的重要内容。从群众文化特点分析,具有明显的独特性、民族特征、地域特征以及共同性等,其在不断建设发展过程中表现极为强烈。
在实际建设过程中群众文化本需要充分利用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的制度文化以及物质与精神文化等内容。其中物质文化为群众活动建设的基础,而制度文化则具有中介的作用,能够将群众的行为规范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紧密联系在一起。如同古人所说“大江流日夜,波澜动远空。”在历史文化的不断推进过程中,群众文化建设活动只有注重与传统民族文化的结合,才能如同江河一样奔流不息,传承的同时做到与时俱进,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保持永远绚烂。
二、民族文化的传承是群众文化建设的必然途径
提及传统民族文化艺术,需对文化的概念进行分析,其具体可理解为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能够将社会经济形态与政治形态充分反映出来,因此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应注重发挥文化的功能。而具有明显时代烙印的民族文化带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其体现的时代特征与民族特征极为鲜明,如传统的民族习俗、服饰特色、忠孝观念以及民间传唱等。许多民族文化在历史不断推进过程中,可能昙花一现,或固化为明日黄花,也可能在内容与形式上被不断革新。但其存在仍具有一定的价值,对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尤其其中能够传承至今的历史文化传统都能够影响现今中国文化艺术的发展。
我国文化艺术之所以绚丽多彩,文化底蕴之所以深厚,主要得益于广大人民群众。换言之,精神财富的创造无法脱离广大群众。但值得注意的是在世界多元文化背景的冲击下,单纯依靠传承与保护传统民族文化艺术远远不够,应注重对我国各民族间的多样文化进行整合并不断创新,使其满足时展要求。而能够推动传统民族文化艺术进步的途径便需利用群众文化活动,从我国目前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提倡的“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观念便能说明,传统文化艺术传承与保护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才可使群众文化建设中能够融入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促进我国文化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
三、民族文化艺术的传承与创新是群众文化发展的主要动力
群众文化的建设具有明显的历史继承性,如前文所述,群众文化在以物质文化为基础的同时,自身也保持独立的特征,即使传统经济体制消亡的情况下,民族历史文化依然得以流传。因此群众文化发展中要求尊重民族历史,避免与历史割断。在实际继承文化遗产过程中,不仅包括民族文化艺术内容,而且包括民族文化艺术表现形式。从群众文化发展内容角度,需将对劳动的赞美、纯真爱情的歌颂以及对祖国的热爱思想等融于其中,并保持在传承过程中不断进行充实。而从群众文化活动的形式角度,许多民族文化艺术形式如古诗、戏剧等都是群众艺术智慧的结晶,即使传承至今也未在体裁上发生明显的改变。另外其他许多群众文化形式也仍以原有面貌存在如挂彩灯、舞龙舞狮或杂耍等,都是群众文化活动中深受喜爱的重要内容。但也需注意在民族文化遗产中也包含许多封建性的糟粕如宗教迷信或传统道德规范等,应对其采取批判性的继承方式。而对于世界各民族文化艺术,也需汲取优秀成分,这样才可使我国群众文化活动更为丰富。
发展群众文化需要在继承民族文化艺术的同时进行不断的改造与创新。通过除旧布新使群众文化活动的内容与形式得到不断发展。例如,在群众文化活动内容方面,以舞龙舞狮为电表,其传统文化思想代表祭祀神灵并将邪恶驱除,是封建迷信活动的重要体现,而现今的舞龙舞狮寓意为吉祥如意或对丰收的喜悦。因此,创新过程中应将继承作为基础,而继承需以创新作为目标,这样才可使群众文化的发展避免出现停滞不前的状况。
篇7
关键词:苏州评弹;传承;变异
民间文学在流传过程中,一方面不断地发生变异,另一方面也将一些相对稳定的因素保留下来。这种存在于民间文学作品中相对稳定的特征就叫做传承性。苏州评弹的传承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①在内容上,苏州评弹中有一些经久不衰的情节母题和故事类型。②在形式上,苏州评弹有许多艺术技巧和形式在民间文学作品中传承下来。
民间文学传承性的具体表现在:它一直保持着前代现实主义传统和民俗文化传统,沿用某些形象保持着质朴、刚健、清新的风格,在艺术形式上常常有其固定的讲述格式,一般不会有巨大改变。传承性虽然不是民间文学的主要特征,却是最能标志着民间文学艺术特点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是一种活的语言艺术,但它始终处于变化发展之中。民间文学的这种不断变化的特征就叫做变异性。苏州评弹的变异性常常具有浓郁的地域特征和时代烙印。例如南方有句俗话,叫“脚踏两只船”,常常用来形容那些目标不专一的人,而这句话到了北方,就变成了“一只脚踏镫,一只脚踩地”。显然,这些俗语就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因为南方人多用船,北方人多骑马,这是“南船北马”的交通习俗在俗语中的体现。同样,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革,而民间文学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民间文学有很多体裁,民间故事、神话、史诗等。集体性和口头性是民间文学的两个主导性的特征,变异性和传承性是由集体性和口头性派生出来的,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反映着民间文学的本质。总体说来,苏州评弹的基本特征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笔者的家乡就在美丽的苏州,有着世界闻名的苏州评弹。笔者很荣幸是一位评弹演员。苏州评弹起源于明末清初,又称说书或南词,是评话和弹词两种曲艺形式的合称,流行于江南地区,以苏州话表演。评话的演出内容和表演风格比较粗犷豪放,所以又称“大书”,表演者以男艺人居多,一般只说不唱,类似北方的评书。演出内容大都是以历代兴亡的英雄史诗和侠义公案为题材。主要书目有《三国演义》《水浒传》《英烈传》《隋唐英雄传》和《七侠五义》等。弹词的题材比评话要小,表演风格也比评话纤细柔和,所以又称“小书”。是一种散韵文体结合,以叙事为主、代言为辅的苏州方言说唱艺术,并以轻便灵活的形式、优美动听的音乐、生动传神的说表、引人入胜的内容博得了广大听众的喜爱,被誉为中国最美的声音之一。一般为二人组合,一人弹奏三弦,另一人弹奏琵琶。也有单人演出或者三人组合,说唱相间。题材大多是家族兴衰和爱情故事,传统剧目有《珍珠塔》《描金凤》《玉蜻蜓》《三笑》等。演出形式苏州评弹有说有唱,大体可分三种演出方式,即一人的单档,两人的双档,三人的三个档。演员均自弹自唱,伴奏乐器为小三弦和琵琶。唱腔音乐为板式变化体,主要曲调为能演唱不同风格内容的〔书调〕,同时也吸收许多曲牌及民歌小调,如〔费伽调〕〔乱鸡啼〕等。〔书调〕是各种流派唱腔发展的基础,它通过不同艺人演唱,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流派唱腔。
评弹用的语言是苏州方言,它的表演,分为说、噱、弹、唱、演五个方面。说,是演员通过语言来讲述故事、描述环境、制造气氛和刻画人物。噱,是书中的笑料,以引起听众对演出的兴趣。弹和唱就是评弹的音乐部分。演,主要包括“手面”和“起角色”两个方面。“手面”是指手的动作运用和面部表情。“起角色”是指演员模仿书中人物的音容笑貌,使听众在视觉上和听觉上,对书中角色有一个具体生动的印象。评弹演出的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长篇评弹:这是评弹艺术的主要演出类型。演员将一个情节曲折跌宕的故事,分成几十段乃至数百段,每一段称为“一回书”,每回书约有一万至两万字,可演四十分钟至一百分钟不等。在每一部长篇中,都有不少激动人心的故事,称为“关子”。“关子”与“关子”环环相扣,以吸引听众连续聆听。一档演员(约一至三人)每天演唱一回。有的从头至尾演完整部长篇,有的只演其中精彩部分。 中篇评弹:是将一个完整的故事,分成三四回书,由演员多人,在两三个小时内全部说完的评弹演出类型。中篇往往有评话演员和弹词演员同台演出,各展所长;中篇评弹大多是有说有唱,仅有说表而无弹唱的称为中篇评话。中篇有单独一集的,也有上、下两集和上、中、下三集的,更有多集的称为连续中篇。短篇评弹:是将一个完整的故事在一小时内说完的评弹演出类型。演员少至一两人,多至三四人。有说有唱的节目称为短篇弹词;有说无唱的称为短篇评话。短篇评弹以现代题材为多,也有少数历史题材作品。
评弹选回:是将长篇和中篇中内容较好的段子,加工而成的书回。一般每个选回演一小时左右。选回不仅具有内容的完整性,还是最能反映原书风貌的精彩片段。苏州弹词的艺术传统非常深厚,技艺十分发达,讲究“说噱弹唱”。“说”指叙说;“噱”指“放噱”,即逗人发笑;“弹”指使用三弦或琵琶进行伴奏,既可自弹自唱,又可相互伴奏和烘托;“唱”指演唱。其中“说”的手段非常丰富,有叙述,有代言,也有说明与议论。艺人在长期的说唱表演中形成了诸如官白、私白、咕白、表白、衬白、托白等功能各不相同的说表手法与技巧,既可表现人物的思想活动、内心独白和相互间的对话,又可以说书人的口吻进行叙述、解释和评议。艺人还借鉴昆曲和京剧等的科白手法,运用嗓音变化和形体动作及面部表情等来“说法中现身”,表情达意并塑造人物。在审美追求上,苏州弹词讲求“理、味、趣、细、技”。“理者,贯通也。味者,耐思也。趣者,解颐也。细者,典雅也。技者,工夫也”。
评弹作为曲艺艺术,在表演上最大的特点是“一人多角”,不仅是如布莱希特所说的演员与角色之间的跳进跳出,在演员与角色之间还有不同的空间,还有种种已跳未跳的表演地带和角度。与戏曲“于现身中说法”不同的是,评弹是“于说法中现身”,即所谓“说书说书以说为主”,演员在台上演绎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表现各种人物的表情、动作、眼神、身段等都必须借助于说表的功能。苏州评弹首先是门语言艺术。评弹语言分为说书人(即叙述人)语言和角色(即人物)语言两部分。评弹语言叙述是灵活多变的,有各种不同的叙述方式,不同的叙述视角。苏州方言俗语反应在评弹艺术中是最原汁原味的,它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极富感染力,例:棺材里伸手――死要铜钱,药罐的枣子――苦胖等诸如此类的方言俗语在评弹中广泛运用,大做文章,产生了不少的噱头和笑料。苏州弹词是一门说唱艺术,就要求它的演唱必须做到以字行腔,字正方能腔圆,从而达到音乐和语言的完美结合。加上说唱相间,叙事与代言互为一体的特点,从而达到它描写生动的故事情节和刻画逼真的人物形象。苏州弹词的唱词格式归属于七言诗赞体,即有一定的格律又显得相对的自由,可谓雅俗共赏,文野并存。唱词对平仄,韵辙也有一定的规定,在一般情况下一段唱词都是一韵到底。平仄安排上以七言律诗为基础,但比较自由,只要求在首句的末一字和偶句的末一字为平声,同时四三分逗中的第四字,二五分逗中的第二字、第六字为平声即可。
评弹的传承过去与现在变异最大的是旧时评弹艺人的传承依赖的是个体技艺的自然传承,而现在是效率更高的学校教育传承体系。评弹技艺的传承途径,主要区分为与书目同步的技艺传承和与书目不同步的技艺传承等基本形式。
篇8
【关键词】民间交际习俗 教育 意义
自古以来,我国就特别注意民俗文化中所具有的“教化”作用。孔子说:“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其中所强调的就是民俗文化在社会安定和促进和谐中的作用。然而,民俗所具备的教育功能,长期以来却常常被忽视。去年曾看过一则报道:一名韩国留学生到上海,想看看中国传统的端午节究竟是什么样子,结果却大失所望,发觉某些地方过端午节气氛甚至比不上韩国国内。反而是多数年轻人表示过洋节是时髦,过传统节日没气氛。“韩流滚滚”是今日中国不可否认的文化现象,当我们津津乐道于韩国人的日常生活来回味传统中国文化之魅力,寻找逐渐消失的中国民俗文化的身影。“民间交际习俗” 作为中国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们青少年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一、“礼”的教育自古有之
孔子是把贵族礼仪传授到民间的第一位教育家,他打破了周礼所规定学在官府的局面,首创私学,使教育走向了平民化。由此,“礼”开始逐渐在民间传播、普及乃至成为百姓生活中的重要内容。在孔子的思想当中,“不学礼,无以立,”“礼”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他指出“礼”更应该是关乎人伦关系,关乎现实生活的事,突破周礼“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的限制,主张“礼”治的平民化,将原用于调节统治集团内部关系的“礼”向百姓延伸。他认为,在“礼”的面前,人不分贵贱尊卑,平民百姓也可以因知礼而成为圣人。孔子这些对礼的倡导推动了学礼、讲礼、行礼风气的形成。这样人们自觉地认同统治者礼制思想、接受礼节仪式以及不断在家庭和民间生活中的实践。
自孔子之后,几千年来,统治者都把《礼》作为必修课,当儒家文化成为社会主流文化之后,“礼”就从贵族社会的原则演变为大众生活的准则,从政治统治和思想统治的领域逐步延伸到社会治理等领域,成为实现社会调节和控制的重要手段,亦或是说在这个时候“礼”的思想在民间交际中从不自觉走向自觉。直到今天,我们仍然能听到“不学礼,无以立”,我们仍然会认为,不学礼怎么做人?怎么让人接受?再俗点得话就是不懂礼儿的人根本没法在世界上混。但我们必须承认,在现代教育中“礼”的教育似乎有些空洞与不切实际,所以我们的孩子越来越表现出一种冷漠,他们不会和他人相处,不懂得合乎身份的说话做事,真正让人有些担忧。这可能就是为什么近来,我们会频繁听见国学的一个原因。
孔子的教育我们姑且可以认为是学校教育,与学校教育相对应的就是我们的家庭教育。中国几千年的历史,还为我们留下了许多有名的家庭教育即“家训”, 例如《颜氏家训》和《朱子家训》。家训无疑就是指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对个人的修身、齐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家训之所以为世人所重,因其主旨乃推崇忠孝节义、教导礼仪廉耻,“礼”是重要的课程。
二、“礼”出现在家庭教育中
我们熟悉的《颜氏家训》直接开后世“家训”的先河。历代学者对该书推崇备至,视之为垂训子孙以及家庭教育的典范。
纵观历史,家训都是从日常生活着眼,指导其子孙后人在日常生活中要待人真诚,莫羡富贵、严于律己的人际之道。当然这其中也有一些不好的。例如我们现在仍然能听到的“三从四德”、“笑不露齿”、“百依百顺”和“女子无才便是德”这足以见,家训对民间交际习俗的巨大影响,一直到今天有些东西我们仍有耳闻。古代大户人家家教严格,家法如山,违法必究,对培养“知礼、行礼”的好孩子作用巨大,这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礼节、礼貌教育,学校是一个重地,家庭也是一个重地。但孩子无法无天,无礼无行时,我们的家庭教育是不是也应该承担一些责任。
三、“礼”出现在社会教育中
《礼记・曲礼上》云:“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就是说道德仁义这四种美德,没有礼制(约束)就得不到发扬;教化训导扶正民俗,失去礼制就不会完备。但礼非天生,是教育的结果。古代礼的教育不仅涉及尊宗祭祖、定亲疏和明是非等方面,而且也包括日常礼仪的教育。人们在相互交往,待人接物,言谈举止中,虽然没有固定的制度仪式,但却自觉遵守着“礼”的规定,按“礼”行事,以“礼”待人。《弟子规》中要求:“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就是说,帽正纽结,鞋袜紧切,是仪表外观的基本要求。《论语・学而》中曾载道:“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只有庄重才有威严,否则,即使学习了,也不能巩固。具体说来,要求做到“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卧如弓”,就是站要正,坐要稳,行动利索,侧身而睡。《礼记》中也曾记载:“言语之美,穆穆皇皇”。即语言之美在于谦恭、和气和文雅。还有古人说,上天生人,于舌头上下两排牙齿紧密围裹,又在外面包一层厚厚的嘴唇,就是要人们说话一定要谨慎。就正如我们今天的说所的“少说话,多做事”。
我国历史悠久,自古就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在其漫长的发展史中,中华民族不仅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物质文明,更创造了源远流长的精神文明。作为中华民族文明标志之一的民间交际习俗,在传统文化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千百年来人们自觉形成的行为习惯,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而且我们的交际习俗也被视为是道德伦理观的具体体现,被认为是法制的补充,在民间生活中发挥着调节人际关系的重要作用,对我们当代的青少年具有重大的教育意义。
参考文献:
[1]乌丙安.中国民俗学[M].辽宁大学出版社,1988.
篇9
民俗是一种综合多学科理论的文化现象,民俗学科与文学、社会学、心理学、美学、考古学、宗教学等学科均有融合,民俗学的发展也脱离不了这些学科的发展,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民俗文化无处不在。中国是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文明古国之一,有悠久的历史、辽阔的疆土、世世代代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众所周知,生活和艺术一直都是不分家的,从远古时代的石器文化和陶器文化的装饰图案艺术上就可窥一斑,那时的人们就知道在制造出来的生活所需的器皿上加入喜爱的、吉祥的图案,再到历朝历代的老百姓服装的变迁、宅院建造样式及装饰的变化都可以看出生活中处处离不开艺术,先民们在长期的劳动中,经过世世代代的摸索和实践,创做出无数的艺术珍品,同时也总结出一系列适合应用在艺术设计中带有民间风俗、民间信仰、俗民习惯的图案或文字或语言表达等的事项,这些事项就叫艺术设计中的民俗元素,这些民俗元素经过先民加工,成功添加并运用到艺术设计领域中,往往能给艺术设计带来锦上添花、画龙点睛的效果,甚至能直接决定艺术设计作品的好坏,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二、艺术设计中民俗元素应用的重要性
从古至今,许多艺术设计实践中不可缺乏民俗元素的应用,如果没有民俗元素应用,该艺术设计作品就会在实用性和民众接受程度上大打折扣,不易在民众中广泛流传,相反,如果民俗元素应用到位,就能起到很好的衬托和修饰作用,也能在民众中广泛流传。比如年画,剪纸设计中就很注重民俗元素的应用,比如很多年画和剪纸中都有持鞭门神、放鞭炮、福禽瑞兽、年年有鱼这些民俗元素,这些元素能更好的贴近百姓生活,使得艺术作品也变得生动起来。
三、艺术设计中民俗元素的应用
(一)服装设计中的民俗元素应用
现代服装设计离不开传统服装文化的影响,我们可以说它是传统民族服装文化的延伸,将传统文化添加到到服装设计工艺中是当代服装设计的主流发展趋势,民俗文化不仅仅可以给服装设计带来灵感,带来丰富多彩的创意,更是贴近百姓生活和心里诉求的创新变革,服装设计中融入民俗元素不仅仅在中国,在其它国家也普遍存在,以韩国为例,韩国现代服饰中很多图案,形状都来源于韩国民俗和传统韩服。如今国内很多服装企业生产服装都要融入些日韩最流行,新潮的服装图案和款型来迎合消费者的心里需求,著名民俗学家-乌丙安教授在其著作《中国民俗学》书中介绍服饰习俗是民俗消费习俗中的一个类别,服饰习俗既有历史的传承,又有不同时期的发展和变革,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服饰特点,比如民国时代人们喜欢穿中山装,八九十年代流行牛仔裤,21世纪初流行西服、西裤,最近几年流行英伦风格服装、日韩潮流服装、带有民族装饰的服装等,但不同时期的服装设计往往脱离不了一个时代和当地的民俗元素,比如现在很多西服、运动服、休闲服、裤子、等都添加了龙、凤、祥云等传统民俗吉祥物,比如有些服饰上的文字也很有寓意,比如福禄寿、这些文字,这些文字属于语言民俗里的范畴,也体现了民俗元素的应用;再比如应对某些民俗习惯生产的服装,比如家有喜事、本命年、老人做寿、过年过节的服装,这些都是民俗元素应用到服装设计中的一些很好例子。
(二)建筑设计作品中的民俗元素应用
古代社会,不论是贵族宫廷还是百姓庭院,都很注重装饰图案和传统文化的结合,虽然现代都市高楼大厦林立,但在整个建筑设计中,民俗元素应用也是不可或缺的,在建筑设计中添加民俗元素,往往能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能使建筑作品变得生动起来,学习过建筑专业的师生都知道,中国建筑史这门课程是建筑学科的必修课程,目的就在于让学生了解些各地不同的建筑特色和风格,这些古代的建筑特色和风格经过学习和传播,经过世代的保留和传承,成了一种优秀的民间建造文化,成了生产民俗系列文化体系中的一部分;比如建筑选址中必不可少的环节——看风水,风水学的很多相关理论都是民俗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古代建筑中的雕塑石狮、门神、左青龙右白虎等这些传统民间文化,本身也就是民俗元素;比如浙江泰顺地区建有很多廊桥,其结构保持飞檐式外形编梁式构造的传统民间建筑形式,但其间运用有很多民俗元素,比如龙凤、悬鱼、寿桃、蝙蝠、喜鹊上枝头等,既有民间文化寓意,又对廊桥起了很好的装饰作用。比如安徽,江西一带都有很多徽派建筑的民居,大多采用黑白色基调,这些建筑的特点是:居住舒适,外形美观,但由于安徽,江西分居两省和两地民风民俗的区别,导致两地徽派建筑在应用民俗元素上有所不同,比如安徽的横梁形状就与江西的不同,安徽的门槛高度也与江西的不同。现在建筑中的很多园林设计,雕塑设计都应用了各式各样的民俗元素,比如斗鱼,有传统文化寓意的福禄寿、求财求子、风水排列设计等民俗元素,与老百姓的审美及需求相吻合。
(三)工艺品设计中的民俗元素应用
在许多工艺品中民俗元素应用得十分广泛,尤其是泥塑,剪纸,木雕,石雕,陶艺等,民俗文化可以很好的结合到工艺品设计中,使得工艺品不断推陈出新,既有很好的观赏性和收藏价值,又能包含幸福,平安,覆盖等美好寓意,容易被老百姓接受和喜爱。这些工艺品也深受国际友人的喜爱,比如很多陕西民间工艺品厂生产的泥塑,剪纸、山西的刺绣等都卖到了很多国家,产品供不应求。近几年民俗旅游越来越热,在各个民俗旅游景区,各类民俗商品、传统工艺品、旅游纪念品等都卖得火热,这也反映了一个趋势,人们越来越重视传统文化的保留和传承,虽然如今经济和城市建设、居民收入都在不断高速发展,但老祖宗留下来的优秀的民俗文化也是不可缺少的,也许,在压力大,节奏快的当今社会,民俗文化能给民众带来心灵的慰藉和平静。
(四)其它艺术设计形式中的民俗元素应用及相关思考
除了以上几种常见艺术设计形式外,还有一些其它的艺术设计形式,比如:商标设计,园林设计,图标设计,展示设计等等,这些艺术设计也似乎能寻觅到民俗元素的影子,比如商标里的元宝,如意,展示设计里的祥云等天象元素,麒麟,龙凤等动物元素等,此外,在许多工业产品中,民俗元素应用也不可或缺,生产从一定程度反映大多数人的实际需求,因此,工业产品中的民俗元 素和人们的需求相关联,在工业生产中民俗元素也得到了普遍应用。比如家居用品和日常用品等,笔者认为,相信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国家和民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族传统文化的不断重视,民俗元素能在更多领域得到应用,也许更多民俗元素将走进千家万户。
四、小结
民俗元素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现,是千百年来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它来源于人民的总结和继承,被运用到生活生产中,艺术设计作为生活生产的组成部分,民俗元素自然贯穿在艺术设计的每个领域。本文正是在此基础上浅析并例证艺术设计中的民俗元素应用,并指出民俗元素的不可或缺性,并提议艺术设计与民俗文化做有效结合,达到更好的艺术设计效果。
【参考文献】
张士闪.艺术民俗学.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
乌丙安.民俗学原理.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
乌丙安.中国民俗学.辽宁大学出版社,2001.
姜今.设计艺术.湖南美术出版社,1987.
刘淑婷.中国传统建筑屋顶装饰艺术.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百度百科:艺术http://baike.baidu.com/view/576.htm
百度百科:艺术设计http://baike.baidu.com/view/206721.htm
汪芳.在现代设计与民间美术间聚焦.装饰,2001(1).
徐建超.浙西南廊桥文化艺术.装饰,2006(1).
王唯茵.艺术设计与民俗文化.江南,2004(4).
何勇;曹英;罗高生.浅议地域性民俗艺术设计的形态.大视野,2009(2).
仇国梁.双赢的结合——论民俗美术与中国现代艺术设计的本土化.艺术百家,2008(2).
黄永利.中国传统民俗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提取和运用方法研究.大视野,2010(15).
虢海燕.民间美术元素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大视野,2010(15).
篇10
关 键 词:剪纸艺术 平面构成
中国民间剪纸是中国传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艺术形象,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但是它不是简单意义上客观事物的重复和真实再现,而是民间艺人根据诸多方面对事物原形进行大胆想象,用艺术的手法提炼、加工、再创造的结果。中国民间剪纸这种意象造型的理念是现代平面设计所推崇的,平面构成又是现代艺术设计的一种方式,它与中国传统剪纸艺术有异曲同工之妙,民间传统艺术的传达方式中也包含着丰富的平面构成元素。把剪纸与平面构成进行对比研究,可以深化对传统艺术的价值认识,有助于弘扬传统艺术;同时,平面构成也可以借鉴剪纸艺术,丰富扩展自己的传达方式。
中国民间剪纸造型,从民族传统中走出来,不是简单地重复移位和变异,而是从传统艺术中提取元素,以现代创造意识和表现技巧进行再创造,所创造出来的新的剪纸图形具有全新的视觉形象和效果。
透过传统图形艺术的历史延伸脉络,我们可以看出,图形艺术本身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在新的技术与意识的冲击下不断地更新、拓展,而其后的内涵与精神则是民族历史长期积淀的结果,是中华民族所特有的,也是民族形式的灵魂所在。因此,要使中国的传统图形艺术在现代设计当中得到延伸发展,打造出新的民族形式,我们应该在理解的基础上取其“形”,延其“意”,从而传其“神”。我们对民间剪纸造型重新认识后的再创造,是深化和提升,是从民间剪纸造型再现式图形表现发展到对民间剪纸造型文化内涵的深刻剖析,这是现代平面设计所必不可少的。
平面构成设计的基本原理是把繁杂的图形高度概括,以二维空间的形式来表达,即通过平面设计中的基本形态要素——点、线、面的特性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依照一定的美的法则进行新的艺术形象的创造,从而达到一种特有的艺术效果。传统的民间剪纸,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折射,曾有过光辉的昨天与漫长的历程,民间剪纸随着民族文化的发展有相当的稳定性、可变性、适应性。随着历史的变革,民间风俗的随移,各个朝代都要表现一些新剪纸纹样,在中国的传统艺术中,有许多艺术形式(如剪纸、年画、刺绣等)都是以二维空间的形式来传达的,与平面构成有相类似的艺术效果。平面构成虽然是在平面二维空间中进行艺术创造,但由于所构成要素和构成形式的特殊性,在视觉效果中并不是二维效果,而是立体效果,这是平面构成表现方式的本质所在。
剪纸是中国民间艺术中最为普及、最为广泛流传的品类之一,而且风格多样,极具地方特色。剪纸艺术的传达方式,主要依据形象在内容上的联系,大量使用组合的手法,在造型上合理地夸张变形,从而表现出图案形式的艺术美感。其中对称、平衡、重复、发射是剪纸图案形式中最常用的方式,在这些方式中都不同程度地运用了平面构成的要素。剪纸就是从传统艺术中提取元素,以现代创造意识和表现技巧进行再创造。
现实生活中从中国民间剪纸艺术中寻找设计元素,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和分析,进行有意味的、有形式美感的造型创造,可以将无形的抽象的某种理念和心理状态转化为一种具体形象,引发出抽象意念延伸和连接。剪纸艺术,不管艺术风格如何,其传达方式最显著的特点都是平面结构,也就是以纯粹的平面点、线、面的方式,构成形形的艺术作品,是完全意义上的二维空间艺术。剪纸艺术的传达方式,主要依据形象在内容上的联系,大量使用组合的手法,在造型上合理地夸张变形,从而表现出图案形式的艺术美感。剪纸艺术经过两千多年的继承、发展、流变,其传达方式已经非常丰富,其中对称、平衡、重复、发射是剪纸图案形式中最常用的方式,在这些方式中都不同程度地包含了平面构成的要素。
发射构成是平面构成的一种常用的传达方式,它的基本含义是骨骼单位环绕一个或多个中心点向外散开或向内集中。发射的形式在生活中也是比较常见的,比如喷泉、伞骨等,就是发射的形态。发射构成给人以特定含义的美感,具有特定的审美价值。它来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在传达过程中有两个显著的特点:其一,具有很强的聚焦,焦点通常位于画面的中心点;其二,具有极强的空间感和动感,使所有的图形都向中心集中或者扩散。
转贴于
重复的本义是同一东西再次出现。在平面构成中,重复的基本含义是构成形式的重复。换句话说,就是以一个基本单形为主体,在基本格式内重复排列,在排列时可允许方向、位置变化。重复具有很强的形式美感,在平面构成中是一种很重要的传达方式,被称为重复构成。重复构成就是骨骼(指图形的基本结构)与基本形具有重复性质的构成形式。在这种构成中,组成骨骼的水平线和垂直线都必须是相等比例的重复组成,骨骼线可以有方向和阔窄等变动,但必须是等比例的重复。对基本形的要求,可以在骨骼内重复排列,也可有方向、位置的变动,填色时还可以“正”“负”互换,但基本形超出骨骼的部分必须切除。
连续剪纸艺术实际上是重复方式的运用。连续剪纸也是以一个基本形为单元,按照一定的秩序重复排列。在排列时,根据实际需要,方向、位置可以变化。这与现代平面构成的重复方式的基本构成规则是一致的。剪纸的连续传达方式可分为二方连续与四方连续两种形式。二方连续是指由左右或上下两方,用一个单位纹样连接起来,可以无限延伸。一般采用的方式是一个或者两个以上带有连续性的单位纹样向左右或向上下作有条理的重复排列,向左的是横式连续,向下反复排列的是纵式连续。四方连续是指由一个基本单位纹样,向上下左右四方循环连续而成,它包括重复等构成形式。重复方式的构图,在创意上强调来源于生活,内容贴近生活,因此给人以亲切感;在表现方式上强调和谐统一,因此富有整体美感。通过对称、均衡、重复、发射几种传达方式的分析,我们再次深刻地认识到,中国民间剪纸作为母体艺术,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艺术本源。
中国的民间剪纸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运用,正由于它的独立文化内涵有异于其他的现代设计。民族风格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人民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形成了与其他民族不同的语言、风格和审美观。中国的民间剪纸艺术属于中国,也属于全世界。它所包含的文化内涵是中国设计家艺术信念的支点,也是中国设计艺术走向世界的起点。我们对它的研究和借鉴,不是对历史的复归,而是发自对现代文明生生不息的追求。剪纸艺术已不是一种简单的视觉传达手段,而已经成为一种文化。中国民间剪纸造型在原型基础上产生了质的变化,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在美学上赋予它新的生命。独特的视觉形象,传递着设计者知识层面、文化修养、思维理念和审美意识。放眼全球,把我国特有的剪纸艺术推向全世界,使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肯定的世界文化遗产的瑰宝更加璀璨。
参考文献:
[1]薛文平.生命教育,给教育注入生命活力[J].基础教育研究.
[2]陈竟.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研究.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
[3]王受之.世界平面设计史[M].中国青年出版社.
[4]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J].河北教育.
[5]吕胜中.中国民间剪纸.湖南美术出版社.
[6].中国文化与全球化人文讲谈录[M].江苏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