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排意见范文

时间:2023-03-15 00:25: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安排意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安排意见

篇1

一、总体要求

认真贯彻落实省、市烟叶工作会议精神,扎实抓好“十二五”开局之年的烤烟生产工作,紧紧抓住区被列入全省重点开发建设的新烟区和2014年被列为全省11个“三化一体”(即:原料供应基地化、烟叶品质特色化、生产方式现代化)综合示范县(区)这一难得的发展机遇,全力打造“黄金走廊”生态特色优质烟叶园区,展示区优质特色烟叶品牌,提高烟叶品牌的知名度;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种植结构,提高烟叶质量,提升管理水平,加快全区烤烟产业的发展。

二、目标任务

2014年,全区指导性烤烟种植面积8万亩(以区烟草分公司清棵点塘数据为准),烟叶生产量达24万担以上,中上等烟叶比例达92%以上,其中上等烟叶达65%以上,确保完成指令性烟叶收购任务22万担(100%为中上等烟叶)。各乡(镇、街道)任务为:博尚镇种植任务3.6万亩,烟叶生产量11.16万担以上,确保完成指令性烟叶收购任务10.5万担以上;圈内乡种植任务2.4万亩,烟叶生产量7.44万担以上,确保完成指令性烟叶收购任务6.8万担以上;凤翔街道种植任务0.26万亩,烟叶生产量0.66万担以上,确保完成指令性烟叶收购任务0.6万担以上;忙畔街道种植任务0.12万亩,烟叶生产量0.28万担以上,确保完成指令性烟叶收购任务0.23万担以上;马台乡种植任务0.47万亩,烟叶生产量1.22万担以上,确保完成指令性烟叶收购任务1.13万担以上;邦东乡种植任务0.1万亩,烟叶生产量0.24万担以上,确保完成指令性烟叶收购任务0.22万担以上;章驮乡种植任务0.7万亩,烟叶生产量2.1万担以上,确保完成指令性烟叶收购任务1.76万担以上;蚂蚁堆乡种植任务0.18万亩,烟叶生产量0.43万担以上,确保完成指令性烟叶收购任务0.36万担以上;南美乡种植任务0.17万亩,烟叶生产量0.47万担以上,确保完成指令性烟叶收购任务0.4万担以上。

三、工作措施

(一)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各涉烟乡(镇、街道)及有关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按照区人民政府下达的指导性种植面积与烟农签订种植收购合同,并切实组织好生产,确保完成计划任务。

(二)强化领导,落实责任。涉烟乡(镇、街道)及区直有关部门要把烟叶生产任务作为今年的一项主要工作来抓好、抓实,届时将进行考核。乡(镇、街道)党政主要领导是烤烟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分片区包干领导是具体责任人。区烟办是全区烤烟生产组织协调的责任单位;区烟草分公司是全区烟用物资调供、技术培训、种子管理、烟苗供应、大田移栽、烤房建设、烟叶收购的责任单位。

(三)抓好基地建设,突出品牌特色。要切实按照省、市的要求,全力打造博尚“黄金走廊”生态特色优质烟叶园区建设,以现代烟草农业为统领,以“三化”建设为载体,以建设“生态、特色、优质、安全”烟叶基地为目标,以高起点、高标准、全方位的展示区优质特色烟叶品牌,提高烟叶品牌的知名度。

(四)强化服务,提高质量。区烟草分公司要加大对技术队伍的培养,统筹安排好技术力量,服务好烟农,全面推广漂浮育苗技术,确保提供足额的壮苗,继续推广拉线定位移植,落实平衡施肥措施,加大烘烤技术指导,强化预检管理,全面推广预定级到户,提高烟叶收购等级合格率。在烤烟生产过程中要认真落实“高茎壮苗深栽、深耕深翻高起垄、适时揭膜促管理、适时封顶留足叶片”四项关键技术措施,并在烘烤、分级扎把、交售环节中加强指导和服务,确保全区烟叶生产有新的突破。

(五)抓住最佳节令,适时移栽。各村要充分发挥村民联合互助组的作用,在移栽、烘烤、交售的过程中采取联合互助方法,团结协作、互帮互助,在最佳节令完成烤烟生产种植任务。2014年全区烤烟大田移栽力争4月30日前基本完成,确保5月10日前全面完成,移栽期控制在25天以内。

四、配套政策

(一)认真执行国家对烟叶生产、收购实行严格计划管理的有关政策,严格执行国家发改委和国家烟草专卖局关于烟叶收购和调拨价格的有关政策。

(二)贯彻执行市人民政府关于2014年烤烟产业发展扶持奖励的有关政策。

(三)烤房建设以推广密集型卧式烤房为主,计划新建卧式烤房1000座以上,农户新建密集型卧式烤房以烟草企业补助政策为准,区财政对2014年新建的密集型卧式烤房每座给予基础设施建设补助600元。鉴于2014年种植烟叶面积比2010年增幅较大,边远山区密集型卧式烤房无法覆盖的区域可适当布置普通立式炉烤房,每座补助1000元(含市级补助)。

(四)2014年由于面积增幅较大,新烟户较多,为进一步提高烟农素质,区人民政府安排科技培训费100万元,用于新烟户烤烟科技培训。

(五)继续坚持轮作制度,全区2014年轮作面积为13200亩,其中:各涉烟乡(镇、街道)、村委会必须严格执行烤烟轮作制度。

(六)烤烟用煤继续按区人民政府《关于烤烟用煤供应保障措施的通知》执行。

五、奖惩办法

(一)对乡(镇、街道)烤烟任务奖惩。对完成2014年指令性烟叶收购任务(以区烟草分公司统计为准)的乡(镇、街道),按交售的中上等烟叶数量给予奖励,其中:每担中上等烟叶奖励10元;其它乡(镇、街道)每担中上等烟叶奖励15元。对完成指令性收购任务达100%的给予全额奖励;对只完成指令性收购任务90%—99%的按奖励政策的90%给予奖励;对只完成收购任务80%—89%的按奖励政策的80%给予奖励;对完成指令性收购任务数在80%以下的不予奖励。各乡(镇、街道)对奖金的30%可用于奖励从事烤烟生产的干部职工,其余用于产业发展和本乡(镇、街道)基础设施建设。

对完不成烟叶指令性收购任务的乡(镇、街道)进行惩罚,每完不成一担惩20元。

(二)对村级烤烟任务奖励。对完成2014年指令性烟叶收购任务(以区烟草分公司统计为准)的村,按交售的中上等烟叶数量给予奖励,其中:乡老烟区每交售一担中上等烟叶奖励4元;对新烟区的那招片区每交售一担中上等烟叶奖励5元。对完成指令性收购任务达100%的给予全额奖励;对只完成指令性收购任务90%—99%的按奖励政策的90%给予奖励,只完成80%—89%的按奖励政策的80%给予奖励;对完成指令性收购任务数在80%以下的不予奖励。

篇2

一、工作目标

以省委八届八次全会精神为指导,以省直行政部门为重点,认真开展自查自纠,及时加强监督检查,积极整改突出问题,切实规范工作程序。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使政府职能得到转变,工作作风明显好转,工作效率显著提高,服务意识不断增强,执行力和公信力进一步提升,法治和服务型政府建设不断取得阶段性成效。

二、工作任务

(一)围绕转变政府职能,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1、在往年组织开展行政审批事项清理工作的基础上,各级、各部门对现有的审批事项,按照人事、编办、法制办等部门的实施方案,组织新一轮的全面清理。其中,省直各部门按照省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安排意见,将自查清理意见报送省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于10月底前形成清理意见,报省政府审定后向社会公布。市、县两级参照省清理工作进度安排,结合各自实际,本着从严抓紧的原则,妥善确定工作步骤和时间安排。

2、充分运用监察手段,对清理过程和清理结果落实情况实施监督检查。对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进一步明确审批标准、条件、时限和责任,完善审批方式,简化办事流程,规范审批程序。对取消和调整的行政审批项目,要加强后续监管,实行跟踪问效。

3、继续加强行政许可法贯彻执行情况监督检查,规范行政许可行为,提高行政许可效能。在连续三年分部门开展《行政许可法》贯彻执行情况监督检查的基础上,深入调研,制定较为完备、细化、操作性强的行政许可绩效评估方案,报省政府同意批准后,认真组织实施。强化对行政许可权的监督制约,建立起经常性、动态性、长效性的层级监督机制。

(二)认真解决企业和群众反映突出的乱收费问题,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1、加强两项收费清理,规范收费行为。由省财政厅牵头继续组织开展行政事业性收费专项清理,省发改委、省监察厅、省优化办等部门配合;由省发改委牵头继续组织开展经营服务性收费专项清理,省财政厅、省监察厅、省优化办等部门配合。9月底前提出取消一批收费项目、降低一批收费标准的意见,报省政府批准后予以公布。同时对保留的项目重新进行公示,对收费许可证进行重新审核,按照行政事业性和经营服务性不同收费性质分别发放收费许可证。市、县两级也要集中时间,对两项收费进行清理,11月底前公布清理结果。

2、着力规范行政处罚裁量权。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省法制办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抓紧制定《规范行政处罚裁量权实施意见》。省监察厅、省优化办会同省政府法制办,9月份要召开现场会,总结推广试点工作经验。在此基础上,全面清理涉企行政处罚项目,建立处罚事项自由裁量权制度,进一步规范行政处罚行为。

3、开展行政执法责任制落实情况监督检查。根据国务院、省政府关于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的部署和要求,切实对行政执法活动实施有效监督。进一步推进行政执法责任制的评议考核和责任追究,督促行政机关认真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纠正和查处违法或不当执法行为,提格执法、公正执法、为民执法的能力和水平。建立行政执法主体资格合法性审查和行政执法人员资格制度。年底前完成对全省行政执法人员资格的网上管理和公开。

(三)围绕提高行政效能,加强行政服务网络建设

1、规范行政服务中心(大厅)建设。进一步推进职能部门内设机构整合力度,切实解决行政服务窗口“收发室”、“二传手”和“前店后厂”等问题,真正实现“一个窗口对外、一个机构履职、一枚印章审批”的行政审批服务。各职能部门的行政许可和审批事项要全部纳入行政服务窗口办理,实行“阳光操作”,履行服务承诺,严格限时办结。要规范行政服务窗口收费管理,落实“部门缴费决定、银行代收开票、财政监督管理”工作制度,防止和杜绝服务窗口乱收费现象的发生。深入开展“争创优质服务窗口”活动,对达到规范标准的“优质服务窗口”予以表彰。

2、延伸和完善行政服务网络,逐步实现以人为本的网络化服务。把服务中心建设向基层延伸,向生产生活、劳动保障、信息咨询和社会、法律咨询服务等领域拓展,不断强化服务功能。在60%乡(镇、办事处)建立便民服务中心的基础上,今年全面完成乡级便民服务中心建设任务,力争年底前形成省、市、县、乡四级行政服务网络。坚持因地制宜,根据群众意愿和实际需要,继续在村级推行代办员服务制度。按照省电子政务建设三年规划要求,省监察厅会同有关部门于年底前制定全省电子监察网络建设方案,报省政府批准,明年组织实施,2010年投入运行。

(四)加强公务员教育培训,提高公务员整体素质

1、组织开展公务员培训教育。坚持行政推进、全员参与的原则,制定公务员培训方案,完善公务员考录和流动机制。当前,要结合全省“新解放、新跨越、新崛起”大讨论主题活动,组织广大公务员认真学习、深刻理解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有关论述,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第一次全体会议精神,自觉主动地把开展“两转两提”工作作为解放思想大讨论的重要内容,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动各项工作的重要保证。通过常抓不懈,狠抓落实,在公务员队伍中树立起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廉洁勤政意识。

2、开展争做“人民满意公务员”活动。分行业组织服务对象进行评选,真正评选出群众最满意的公务员,形成各条战线都有模范典型可学、可比、可赶的局面。年底前以省政府名义表彰一批“人民满意公务员”和“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每三年表彰一次,形成制度。

3、建立健全公务员管理法规体系。结合全省实际,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河南省公务员日常登记办法》、《河南省公务员考核实施办法》、《河南省公务员职位管理办法》、《河南省公务员奖励实施意见》等配套文件,建立起法规完备、管理规范的公务员管理体系。

(五)围绕转变工作作风,深入开展政风行风评议活动

1、组织开展对部门和行业的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活动。按照国务院纠风办《关于进一步深化和规范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的指导意见》的要求,结合我省实际,今年确定工商、国税、地税、质量技术监督等50个政府部门和电力、铁路、邮政等25个公共服务行业为评议对象。在评议活动中,组织参评部门和行业开展“对照职能,贴近民生,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主题实践活动,进一步增强为民服务意识。11月份组织全省性的问卷测评活动,接受群众和社会各界评议,积极听取并整改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同时,把评议结果及时反馈有关部门,作为考核被评部门和行业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纠风工作责任制、评选政风行风建设先进单位和文明行业的一项重要指标,作为考核部门及其主要领导工作绩效的重要依据。

2、切实推进基层部门和行业的作风建设。省政府纠风办今年下半年在全省30个社会管理与服务职能相对较多的政府部门和公共服务行业,开展“群众满意的基层站、所(队、办)和窗口单位”评议活动。通过评议和创建活动,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使干部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业务水平、行政能力及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有明显提高。

3、办好政风行风热线,为群众排忧解难。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省纠风办继续与有关媒体联合,办好“政风行风热线”,积极引导部门和行业接受群众监督。

(六)着力完善内部运行机制,规范工作程序,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各级政府及其部门要创新服务理念,改进工作方式,增强工作主动性。要尽快建立健全内部各项工作制度,规范工作流程,真正形成靠制度办文办事的运行机制。要完善内部监督考核办法,强化日常工作的自我监督和主动纠错能力。要结合全省“新解放、新跨越、新崛起”大讨论主题活动,对照“两转两提”工作要求,重点查找和纠正在思想认识、体制机制、精神状态、自身素质、工作作风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省直各行政部门和各省辖市政府要对照“两转两提”精神,理出当前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和事项,研究制定具体的落实措施和时间要求,报省“两转两提”工作办公室,作为下一步督查、考核、验收工作的依据。

三、工作措施和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开展“两转两提”工作,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是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基本要求,也是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的重要任务。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开展“两转两提”工作的重要意义,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加强领导,明确分工,责任到人,认真抓好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各级领导同志要全面掌握工作情况,定期研究、指导工作深入开展,及时发现、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真正做到认识到位、措施到位、工作到位。为了保证工作顺利进行,各地、各部门都要建立相应的领导和工作机制,加强对“两转两提”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协调指导。要按照豫政办[2008]62号文件要求,结合实际组织制定开展“两转两提”工作的实施意见,采取有效措施,认真抓好落实。

(二)加强督查,强化责任。各地各部门“两转两提”领导机构,要根据工作进度,及时对本地区、本部门开展“两转两提”工作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促进工作落实。省“两转两提”办公室从8月份起,将适时对省直各行政部门和各省辖市报送的工作计划、落实措施和问题整改情况进行检查。对重视不够、组织不力、行动迟缓、措施不到位、成效不明显的地区和部门重点督导。10月份将结合督查情况,召开一次会议,研究解决突出问题,交流推广好的做法和经验。年底前,进行阶段性总结。各级监察机关要认真履行监察职能,对工作不力,作风不实,甚至搞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对群众反映的问题不认真整改的,要按照有关规定严肃追究责任。要认真受理举报投诉,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继续搞“四乱”、“四难”、不作为、乱作为的,加大查处力度。

篇3

为加强防汛工作的组织领导,确保防汛责任制全面落实,根据《省实施防汛条例细则》第20条的规定和省、市、县抗旱防汛指挥部安排意见,我镇汛期定为4月15日~9月30日。为了保证本年度防汛工作有序高效进行,现对我镇2014年度防汛工作做如下安排,望各村委会及有关部门要按照分级管理、分级分部门负责的原则,分清职责,明确责任,抓紧落实防汛工作责任制,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行动上扎实做到责任、预案、措施、队伍、物资“五到位”确保安全度汛。

切实落实水库防汛安全责任制。

我镇范围内的水库只有一个,即位于雪龙村的科拉水库。根据县上安排:水务局局长为部门责任人,水管所所长为技术责任人,水管所副所长为岗位责任人。目前水库空库运行,大坝完好,但隐患较大。在汛期期间,水利部门要安排专人负责,24小时均有人值班,做到不漏岗、不脱岗,并要全天保持电话通畅。雪龙村村书记、村主任,在降雨量较大的时候也要协助水利部门做好水库监测工作,如有险情,应立即通知我镇及雪龙村、科拉村、本康村村委会,三个村委会要按防汛预案,及时组织群众安全撤离。

切实落实水电站防汛安全责任制。

我镇辖区内建成的水电站有两个,青岗峡水电站和峡水电站。水电站要进一步落实水电站防洪调度安全责任,认真编制水电站防洪调度计划,科学规范做好防洪调度,进一步完善防洪应急预案,切实加强水电站管理工作。我镇要与水电站建立健全水情沟通联络机制,办公室要安排专人负责此项工作,在汛期不间断。如有险情,应立即向镇领导汇报,以便准确及时地做好防范工作。

切实落实城镇和重点河段的防汛责任制。

目前,滩、工商所、大桥、公租房、五保家园一带是我镇城镇防汛的重点地段。滩、龙园一带由第一防汛小组负责;工商所、大桥、公租房、五保家园一带由第二防汛小组负责;小城镇办工作人员是人员疏散组成员,应在有险情的时候及时撤离群众。大通河沿岸是全县的重要河段防汛地段。具体包括我镇的村、那威村、麻科村的部分地段,这些地段河堤基本完好,但险情每年都有。村地段由第一和第二防汛小组负责,那威村地段由第三防汛小组负责,麻科村地段由第四防汛小组负责。业土沟、科拉沟、峡(包括大科什旦沟和小科什旦沟)的防汛工作也不容忽视。各村均制定了防汛预案,要对防汛预案进行多宣传、多演练,使每一位群众都知道撤离路线,确保在灾难发生时不发生人员伤亡。还应该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各村书记、主任担任本村的防汛工作负责人,要高度重视防汛工作,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在降雨量较大的时候或有重大险情的时候做到不漏岗、不脱岗,并要全天保持电话通畅。二是各村要加强河道管理,对行洪河道内乱采砂石、倾倒垃圾、填沟垫地等现象要加强管理,组织群众坚决清除影响安全行洪的障碍物,对有危险的河堤进行加固,消除度汛隐患,确保河道行洪安全。三是对居住在沿河两岸的群众进行再一次摸底调查,宣传安全防护知识,提高他们的自救能力。

切实落实暴雨洪水易发、多发区的防汛责任制。

我镇地处山区,是暴雨山洪易发多发区,有雨即灾,面广且带有突发性,防御难度大。为了有效预防山洪灾害,避免或尽量减轻灾害损失,就要充分发挥预警体系的作用。我镇现已安装自动雨量检测站5处,简易雨量检测站9处,安装无线广播12处,配备铜锣11个,手摇报警器3台。各村委会要管护好本村的监测预警点,确定防汛责任人,明确职责,进一步强化监测预警人员的责任心,爱护设备、加强值守,及时上报简易雨量站雨情,确保汛期雨情、汛期及时通报、各类预警信息畅通,最大程度减少洪灾损失。

切实落实防汛物质储备责任制。

防汛物质储备是实施防汛抢险的必要条件。各村要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准备一定数量的水泥、编制袋等有关物质。镇已经向沿大通河的村委会调运了编制袋5000条,要有专人保管,不得挪作它用。各村还应该落实抢险车辆、组建抢险队伍,确保防汛抢险时物质及时足额供给,车辆及时调运。

篇4

一、指导思想

以加强基层文化体育建设、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突破口,加大投入,加强管理,高位求进,加快发展,切实为经济社会跨越发展提供坚实的精神文化支撑和良好的社会发展环境。

二、目标任务

2013年全镇文化工作奋斗目标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人民思想道德素质明显提高,社会主义新风尚、新文明初步形成;满足人民群众精神需求的文化产品、文化活动更加丰富;镇、村(居)文化工作机构健全,文化人才队伍壮大;文化管理体制顺畅,文化基础设施更加完善,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文化资源得到有效利用;文化重点镇、特色镇创建扎实推进。实现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开展文体活动创新、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增强文体发展活力、规范文化市场秩序取得新突破。

三、工作重点

(一)强基固本,狠练内功

要切实加强对法律、法规、业务的学习和职业道德修养,牢固树立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廉洁意识,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执法水平、职业道德水平,树立良好的文化单位和文化人形象。

(二)夯实基础,健全体系

以实施文化民生工程为支撑,以农家书屋和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等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项目建设为载体,加快文化基础和配套设施建设,不断夯实文化事业发展基础,增强发展后劲。一是积极争取、对接项目,力争年内全面启动实施村级文化活动室建设;二是结合巴山新居工程,规划体育健身广场,配套完善文体设施,全力打造渔江社区文体阵地示范工程;三是加强对漩滩、灵山等11个村(居)农家书屋管理,建立健全书屋开放、借阅登记等管理机制。

(三)严格执法,加强监管

一是加大对镇内文化市场的执法、监管力度,确保文化市场健康有序发展;二是严厉打击黄、赌、毒和非法盗版物,坚决取缔黑网吧,净化文化市场环境;三是大力开展学校周边社会环境整治,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和社会环境。

(四)突出特色,助推经济

旅游文化、碑林文化、“鱼”特色文化,是我镇的三大特色和品牌。旅游文化、“鱼”特色餐饮文化是我镇经济的发展亮点和独特魅力,必须以此为契机,精心组织,全力办好“十六”登高和“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观音会”活动,加强对灵山碑林的保护,“鱼”品牌的注册和推广,努力把的特色品牌做大做强。

(五)紧扣节点,丰富活动

精心组织开展好春节、三八、五一、端午、国庆、中秋、元旦等传统节日的文化庆祝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通过组织老年秧歌队,开展社区坝坝舞等群众文化活动和送图书、送文艺、送春联等科技、文化下乡活动,不断丰富社区居民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使文化成果最大程度惠及于民。

(六)注重传承,做好保护

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原则,不断加大管理力度,强化保护措施,抓好辖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一要健全镇、村(居)、组三级文物保护网络,做好文物的安全检查和保护工作;二要加强《文物保护法》的执法和宣传力度;三要加强对阴灵山景区佛教历史文物、书法石刻碑林、文化遗址和灵山老街传统民俗民居群落等重点文物的保护。

(七)落实政策文化惠民

1、积极主动争取政策,搞好项目对接,完成镇文化站设备设施的配送和文化站免费开放工作。

2、做好社区农家书屋和相关设施设备配送的申报工作。

3、完善好聚居点文化、体育、健身等公共文化设施设备的配套建设,落实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

4、扑下身子,精心指导农家书屋建设和管理,认真开展好送科技、文化下乡活动,更好的服务基层、给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和科技支撑,让他们共享改革开放的文化成果。

四、工作要求

(一)强化领导。镇党委、政府把文化工作纳入党委、政府工作的重要议程,做到“四有”:有领导分管,有专职干部来抓,有阵地,有经费保障。各村(居)、各部门单位要高度重视,将文体活动列入全年工作内容,安排专人负责,发现并培养文艺积极分子,成立文体队伍。

(二)注重宣传。要结合工作实际,坚持以文化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引导社会、教育人民为宗旨,开展形式各样、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多渠道、多途径宣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丰富人民群众和广大劳动者的文化生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需要,引导人民奋发向上,为构建和谐社会,平安社会夯实基础。

(三)突出实效。各村(居)、各单位要立足现状,结合基层组织建设年和农村基层干部廉政教育,抓好文体工作。做到既突出重点,又内容丰富;既生动活泼,又富有新意;既时尚现代,又深具本地特色,确保文体活动开展扎实,富有实效。

篇5

为进步加强我市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增强投资和消费信心,防止房地产市场大起大落,推动我市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发挥政府的综合协调作用

(一)建立房地产联席会议制度。由市政府分管副市长主持,市政府办公厅、市发改委、市国土资源局、市规划局、市建委、市房产局等部门参加。其主要职责是根据房地产和住宅建设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制定房地产开发年度计划、土地供应计划,确定开发建设规模、区域分布及结构比例,确定基础设施配套建设项目,协调解决影响房地产业发展的重大问题,确保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有效调控。

(二)市土地资产管理委员会近期应坚持适度从紧的土地供应原则和熟地出让原则,对周边配套设施不完善的地块,原则上不予出让。

二、全面推行保障性住房分配货币化

(一)经济适用住房全面推行货币补贴方式,停止实物分配。具有经济适用住房购买资格的城市居民,在购买普通商品房时,由政府给予货币补贴。

(二)廉租住房坚持租赁补贴为主、实物配租以及租金核减为辅方式,适时提高廉租住房保障标准,扩大租赁补贴保障范围,做到应保尽保。

三、激活二手房市场

(一)二手房交易综合税暂由1.98%调整为1.1%。购买二手普通商品房,按地方所得部分给予全额补贴。在年12月31日前出售二手商品房,并购买新建普通商品房的,其二手商品房交易所交营业税在购买新房时由财政给予金额补贴。

(二)简化二手房交易手续,实行一站式服务。推行买卖合同网上签约和交易资金银行托管制度。

四、清理税费收取

(一)规范税收的收取和稽查行为。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土地增值税等税种不得违反法律、法规提前收取。

(二)对房地产开发过程规费进行一次清理。没有政策规定的坚决取消,能降低标准的尽量降低标准,能后置的尽量后置,能放开的坚决放开。

1、所有行政事业单位的收费均纳入财政管理,由市非税收入管理局一站式收取,再按规定拨付给相关单位。

2、取消由各区收取的教育配套费,严禁以此为由拒绝符合义务教育条件的学生入学。

3、基础设施配套费(在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未缴纳的)、劳保基金、人防易地建设费等报建费推迟至办理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时收取,房屋维修基金推迟至办理产权分户时收取。

4、建设项目前期工程咨询费、土地转让费、施工图审查费、规划信息服务费、房屋产籍测量费、地震评估费、防雷检测费等经营服务性收费应坚持市场化原则,全面放开。

五、加快棚户区改造

(一)棚户区改造工作由政府牵头,以区政府为主组织实施;针对棚户区的不同情况,因地制宜,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力争三至五年完成全市主要棚户区改造。

(二)棚户区拆迁安置原则上实行货币补偿。拆迁补偿资金必须按时足额到位,设立专门账户,专款专用,保证足额补偿给被拆迁人。被拆迁人按国家有关规定取得的拆迁补偿款,免征个人所得税。被拆迁人购置住宅的,其购房成交价格中相当于拆迁补偿款的部分免征交易契税。

六、营创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

(一)提高行政审批效率。相关职能部门公开办事程序、收费标准、办事时限,简化办事手续,涉及两个及以上部门的行政审批,继续完善“联合办理”的基本要求和程序,即“一家受理、抄告相关、并联审查、限时完成”;对只涉及本部门的行政审批权推广一个窗口对外受理、内部责任部门分类分阶段办理的工作模式,限时办结审批手续。

(二)降低公积金贷款的首付比例。购买第一套商品房申住房公积金贷款的,首付房款比例由30%调整为20%,贷款最长期限由20年调整为30年(不得超过国家规定的法定退休年龄)。

(三)加强房地产开发企业、中介企业和从业人员诚信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企业诚信的评定标准,严格评定程序,真正评选出有实力、讲诚信的开发企业和中介企业,切实落实奖励施,树立诚信体系的权威性,规范房地产开发企业和中介企业经营行为,维护房地产市场秩序。

七、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篇6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公立医院公益性质、政府主导的方向,把维护群众健康权益放在首位。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努力提高县级医疗机构的技术水平、服务能力和运行效率,充分发挥在基层三级网络的核心作用。建立与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县域医疗卫生资源,明确县级医院功能定位,改革公立医院补偿机制和运行体制,完善医疗服务体系,健全行业监管机制,维护公益性质、调动积极性、保持可持续发展。切实解决广大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二、改革目标

通过综合改革,建立体制合理、机制灵活、功能完善、效率较高的服务体系,使90%左右的患者在县域内就诊,实现“小病不出乡镇,大病不出县城,预防在基层”的目标。

三、主要任务

(一)统筹规划县域医疗资源。

在摸清行政区域内现有医疗资源总量和配置情况的基础上,依据“盘活存量、控制增量、优化结构、动态管理”的原则,结合我县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统筹城乡医疗资源布局,针对行政区域群众主要健康问题,制定医疗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县域卫生规划要纳入本地“十二五”社会经济发展总体规划,明确公立医院所占份额,同时给非公立医院留出充分发展空间。政府负责办好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县妇幼保健院,并明确其相应的规模、人员编制和功能定位。在坚持政府主导的前提下,积极鼓励、支持和引导社会资本发展医疗卫生事业,逐步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的办医体制,充分满足人民群众不同层次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二)明确县级公立医院的功能定位。

县级公立医院主要承担县域内居民基本医疗服务、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危急重症病人救治,重大疑难疾病的初诊、转诊,适宜医疗技术的推广应用,自然灾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乡镇卫生院及基层卫生人员教学培训和技术指导等工作。县级医疗机构作为县域医疗服务中心和连接城市优质医疗资源与农村基本医疗体系的重要枢纽,既要积极联系城市大医院,开展医疗业务对口帮扶、危重病例远程会诊等多种形式的合作,促进城市优质医疗资源向农村转移。又要按照“县镇医疗卫生管理一体化”的要求,大力支持和带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发展,引导一般诊疗下沉到基层,逐步实现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

(三)取消药品加成,改革补偿机制。

1、改革以药补医机制。在政府投入和医疗服务收费调整到位的基础上,取消药品加成的政策,实行零差率销售。对医院取消药品加成所减少的合理收入,按照“取消多少,补偿多少”的原则,以2011年各医院药品加成收入为基数进行补偿,所需资金由省、市、县三级财政共同分担,依据省市文件精神,我县人均财力低于4.5万元,比例分担为60%、30%、10%。

2、全面实施县级公立医院药品集中采购“三统一”管理。目录内药品必须通过县药品采购与结算管理中心进行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结算。县级公立医院要优先配备、使用基本药物,提高基本药物使用比例,逐步实现全部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所需医用耗材在省级公开招标目录集中采购。

4、改革医保支付方式。探索建立医保经办机构和医疗机构谈判协商机制与风险分担机制。逐步推行总额预付、按病种支付等医保付费方式,促进第三方控费机制形成。提高报销比例,实现费用即时结算,适时推行合疗基金市级统筹。城镇医保、合疗经办机构应为县级公立医院拨付必要的周转资金。

(四)落实政府保障责任

1、县政府是县级公立医院的举办者,应保障医院在岗职工基本工资,实行全额预算管理。养老、医疗、住房等社会保障的缴费,应由单位缴纳的部分由财政予以补助,充分体现医院的公益性质。

2、政府负责县级公立医院基本建设和大型设备购置、重点学科发展、符合国家规定的离退休人员费用和政策性亏损补贴等。

篇7

一、指导思想

以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妇女、创新发展的工作思路,整合宣传资源,把宣传工作与妇联组织开展的各项主体活动结合起来,大力宣传我市经济文化资源优势,全面展示广大妇女在各项工作中创造的成功经验和涌现出的先进典型,为我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二、工作重点

(一)注重宣传围绕大局开展的工作。要紧紧围绕党政工作大局,重点宣传妇女组织贯彻党委、政府的重大决策情况,包括贯彻落实的思路、措施、效果以及妇女的反映、要求和建议,及时反映基层妇女组织发展的新思路和工作的新举措。

(二)注重宣传妇联的重点工作和品牌工作。要紧紧围绕妇女组织创新工作开展情况、妇联的重点工作贯彻落实情况、工作中开展的有特色可供借鉴的经验、妇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及解决过程的探索、妇女维权等工作加强宣传。

(三)注重宣传先进典型。要加强宣传优秀的妇女典型,宣传各行各业妇女的创业精神和勇于参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进事迹;要加强宣传优秀的妇女集体,宣传妇女组织在带领广大妇女积极投身经济建设所发挥的作用,宣传妇联在支持和鼓励各领域妇女参与全市经济社会建设方面的经验做法。

三、目标要求

(一)报送范围:妇女工作调研报告、经验材料、优秀妇女典型、信息及图片等,各类与妇女儿童相关的图片均可提供。

(二)报送渠道:对本单位和基层上报的调研报告、信息等稿件要严格把关,信息通过登录市妇女网,由基层信息直报点报送;调研报告、妇女典型、图片等材料通过市妇联电子邮箱报送。(邮箱地址:)。

(三)计分和奖励办法:动态性信息上报一条得1分;被、、、中国妇女网及报刊录用分别按每条2分、3分、4分、5分计分;调研报告、经验体会、工作研讨、优秀妇女典型事迹等稿件被采用分别按每条3分、4分、5分、6分计分,以上分值计入各单位年底考评总分。

四、组织领导

(一)提高认识,高度重视。

宣传工作是妇联工作的重要部分,在向广大妇女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向全社会宣传新时期妇女事业和妇联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是妇联组织密切联系妇女群众的重要途径。各级妇女组织要高度重视宣传工作,充分认识宣传工作的舆论引导功能,努力构建上下联动、多方配合的宣传体系,使全社会深入了解妇联组织的职能和作用。

(二)注重时效,确保质量。

各级妇女组织要注重稿件的真实性和时效性,要做到稿件质量过关,稿件上报及时,做到主题鲜明、文字精炼、新意突出、撰稿及时。要善于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及时反映妇女群众的意愿和呼声,向全社会宣传新时期妇女事业和妇联工作。

篇8

一、坚持属地管理、单位负责的原则

市内所有企业、事业单位计划生育工作都应纳入驻地人民政府及其派出机构的管理,日常工作由同级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负责管理。其中,层级较高的大型企业和职工人数较多的事业单位计划生育工作由市和驻地县(市、区)共同管理;较大的企事业单位计划生育工作由驻地县(市、区)直接管理;其他企事业单位的计划生育工作由驻地镇(街道办事处)管理。对有明确主管单位(部门)且主管单位(部门)同驻本市的企事业单位,其计划生育工作管理主要由其主管单位(部门)负责,单位驻地人民政府及其派出机构的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进行指导、监督、检查和考核。

二、建立和完善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计划生育工作责任制

企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应当认真履行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定责任,对本单位的计划生育工作负总责。企事业单位计划生育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执行有关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和规章,结合企业文化建设,教育职工实行计划生育;落实法律、法规或者规章规定由本单位给予晚婚晚育、避孕节育和终身只生育一个子女夫妻的奖励政策,切实保障实行计划生育职工的合法权益;确定负责本单位计划生育工作的机构或者专(兼)职人员,督促其做好计划生育日常工作,并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企事业单位要建立并实行单位内部计划生育责任制,做到计划生育任务同企业事业发展目标任务同下达、同考核、同奖惩。对完不成计划生育工作任务的企事业单位及其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严格奖惩,实行一票否决。

三、加强对企事业单位计划生育工作的指导与监督

对企事业单位年度计划生育工作应实行“三统四分”管理模式:“三统”,即:统一设定指标,统一下达方式,统一评定标准。“四分”,即:单位分类属地、政府分级管理、绩效分档评定、条块分别通告。通过有分有统、统分结合的“简约化、规范化、实效性”管理,达到强化单位负责,强化条块配合,强化权益保障,实现既落实计划生育,又切实保障职工计划生育合法权益的目标。

(一)企事业单位年度计划生育工作指标设置应以职工计划生育率、计划生育奖励政策落实率为基本内容;同时,要设定计划生育宣传教育、避孕节育与生殖保健等日常管理服务工作的指标要求。指标设置力求简化,重点突出。

(二)市、县(市、区)和镇(街道办事处)按照分级管理的要求,每年初向属地企事业单位下达年度计划生育任务书或者与属地企事业单位签订计划生育目标责任状。对有明确主管单位(部门)且主管部门同驻本市的企事业单位,可只向其主管单位(部门)下达年度计划生育任务,再由主管单位(部门)分解落实到所属单位,并负责组织实施。任务书和责任状的内容由市或者县(市、区)统一规定。

(三)市、县(市、区)、镇(街道办事处)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要增强服务意识,切实加强对属地企事业单位计划生育工作的指导、监督和检查。要充分利用网络等现代办公手段交流情况、指导工作。要在业务培训、职工教育、避孕节育指导等方面为企事业单位开展计划生育提供帮助和便利。

(四)对企事业单位计划生育工作情况要进行认真考核。根据计划生育率、计划生育奖励政策落实率完成情况,确定“达标”或者“不达标”等次;对计划生育率、计划生育奖励政策落实率完成年度下达指标,计划生育工作日常管理成效突出的确定为“先进”等次。对评定为“先进”、“达标”等次的企事业单位由市、县(市、区)或镇(街道办事处)分别给予表彰奖励;对“不达标”的给予通报批评或者依法给予其他处理。企事业单位年度计划生育考评结果分别报告市或县(市、区)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通报企事业单位的主管单位(部门)。

四、建立健全制度,加强企事业单位计划生育规范化建设

(一)各县(市、区)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各企事业单位要加强对现代企事业单位改革中计划生育工作新情况、新问题的研究,不断探索新形势下做好企事业单位计划生育工作的新体制、新机制。

篇9

为进一步做好计划生育“三结合”工作,落实计生“惠民”政策,根据绵游委办发[2008]18号、绵游府办发[2008]25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局的实际,现提出2008年度计划生育“三结合”工作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市、区做好计划生育“三结合”工作的有关文件精神,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中心,以帮扶基地建设为载体,把计生“三结合”作为“关注民生、富民惠民”的着力点,从计生家庭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不断拓展帮扶形式,努力提高帮扶规模效益,切实为群众做好生产、生活和生育服务,使帮扶基地内的计划生育户普遍享受“三优”倾斜政策和生殖保健服务,充分享受到游仙经济发展的成果。

二、工作任务

1、按照区委办《关于印发〈xx区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和区府办《关于印发2008年度计划生育三结合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我局2008年计生“三结合”直接帮扶任务为62户,其中新增户10户,联系户20户,帮扶户32户,建立帮扶基地1个。

2、协助区计生局作好区级经贸企业签订《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责任书》,企业办、商务办督促其归口企业落实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法定代表人责任制。

3、协助区计生局作好区级经贸企业签订《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责任书》,若有不签或违法生育时,企业办、商务办按归口企业进行协调处理。新晨

三、工作措施及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

建立以局长冯忠卫为组长,工委副书记李平、纪工委书记薛圣林、副局长张剑、王玉琦为副组长,各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计划生育“三结合”工作领导小组。由薛圣林同志牵头落实计划生育“三结合”工作,熊火义具体负责日常工作。各结对帮扶人员要深入所帮扶联系户了解情况,制定帮扶措施,确保达到应有的帮扶实效。

篇10

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的执政理念,贯彻省委“四抓三支撑”总体思路和州委“1522253”发展战略,高度关注民生,全面落实省、州确定的民生工作若干实事,切实做到改革、发展成果由全州各族人民共享,集中解决事关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促进全州社会和谐与稳定。

二、总体目标

通过集中开展关注民生活动,全面落实年省、州确定的22个方面的民生工作实事,使农牧村交通、水利、能源、文化、教育、卫生等基础条件进一步得到改善;农牧村特困户、贫困户、五保户、贫困僧尼,以及老弱病残、孤寡老人等丧失劳动能力人员的生活得到基本保障;社会弱势群体合法权益得到切实维护;城区长期居住的农业人口户籍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困难家庭学生得到可靠资助;大中专毕业生和城镇零就业家庭成员的就业问题逐步得到解决;城市和农牧村低保和医保覆盖面进一步扩大,支持社会公益事业发展,传播互助互爱、团结和谐的道德风尚,唤起社会各界关爱弱势群体的热情,在全州上下努力形成人人关注民生、社会帮扶民生、党和政府保障民生的良好氛围。

三、主要任务

1、实施农牧村人口饮水安全项目。多渠道筹资1700万元,新建饮水安全工程80处,使8县(市)60个乡(镇)97个行政村的6456户32300人用上安全、干净、卫生的自来水。此项工作由州水电局牵头,州发改委、州财政局配合,各县(市)组织实施。

2、实施农牧村公路建设工程。计划投资19700万元,组织实施185个农村公路通达通畅工程,新改建农牧村公路1400公里,新建12个乡镇客运站、136个行政村汽车停靠站(点)。年内全部开工建设并完成70%的建设任务。

3、实施农村沼气建设项目。整合农村能源建设、地震灾后重建和扶贫整村推进等资金,在临潭、卓尼、迭部、舟曲、合作5县31个乡(镇)75个行政村新建5600口沼气池和10个村级沼气用户服务点,基本解决这些农户60%左右的生活燃料问题。

4、实施农牧村特困群众危房改造工程。从今年开始,每年安排1000户特困群众的住房进行改造建设,由省、州、县(市)三级分别筹措资金,每户补助6000元,户均改造建设3间房屋(每间18平方米左右)。

5、实施乡村文化设施建设工程。按照“整县推进”的要求,每年安排一个县,今年从迭部县开始,新建6个建设规模不低于300平方米、具备“三室一厅两场”(办公室、图书阅览室、文化活动室,多功能厅,篮球场、露天演出场或舞台)功能的乡镇综合文化站。在全州农牧户相对集中、文化氛围比较浓厚、有阅读需求且借阅方便的地方,再新建或改建120个不少于20平方米的“农牧民书屋”。

6、建立村干部养老保险和养老补贴制度。现任村干部基本养老保险实行财政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设立村干部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月缴费额暂定为每人每月140元,其中财政补贴70%,个人缴费30%(42元)计入个人账户,到规定的退休年龄后每人每月养老金发放不低于150元,计全年不少于1800元。以后每年新增的村干部,逐年滚动纳入养老保险范畴。对连续任职十年以上的已离任村干部,发放一次性离任补贴,补助标准按照省委组织部即将出台的《离任村干部养老补贴办法》执行。

7、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的保障水平。继续落实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寄宿学生生活补助,确保每生每年1000元(包括小学、初中学生)。提高各学校生均公用经费保障标准,农村小学每年每生均达到240元、初中达到375元,县(市)镇小学达到255元、初中达到390元。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补助标准提高到每平方米500元以上。另外,从今年开始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教科书免费范围扩大到所有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

8、对到农村中小学任教的省属师范院校本科毕业生和特岗教师实行以奖代补政策。从年起,到我州农牧村中小学任教的省属全日制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及暂缓就业的师范类专业本科毕业生,取得《教师资格证书》的非师范类专业本科毕业生,从到农牧村学校报到且正式上岗满一年后,给予每人每年4000元的以奖代补津贴,连续补助4年,按学期发放。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特设岗位教师中,符合“以奖代补”政策规定的,在3年服务期满后,经县(市)教育、人事主管部门考核合格,并与其签订继续在农村中小学任教协议,自正式转入当地公派中小学教师的新学年开始,享受以奖代补政策,补助期限为3年。

9、加大力度推进国家助学贷款和生源地助学贷款工作。全州8县市所有被全国普通高校(包括民办和独立院校学院)正式录取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已在全日制普通高校就读的在校大学生,由本人提出助学贷款申请后,经县市教育资助管理中心审查,报开发银行省分行审批,今年力争助学贷款学生达到2000名。把这项针对贫困地区的金融助学政策宣传好、利用好。

10、实施寄宿制学校学生大灶建设工程。整合地震灾后教育设施重建资金、各类社会捐助资金和州县市财政配套资金等,改造或新建100所寄宿制学校大灶。每个学生大灶投资20万元左右,并统筹解决寄宿生的洗澡、洗衣、理发和开水供应等困难。大灶厨师实行学校聘任制,工资全部由县(市)财政承担。

11、加快城乡卫生服务体系基础设施建设。利用好卫生事业发展的政策性投资,新建县级综合医院,改扩建39个乡镇卫生院、19个村级卫生室和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再利用中国红十字会援建资金,在舟曲县新建5所乡镇卫生院和10个村级卫生室,在迭部县新建7所乡镇卫生院。

12、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农牧民的补助标准。凡参加农牧村新型合作医疗的农牧民群众每人每年各级财政的参合补助标准,在2007年每人每年40元的基础上增加一倍,人均达到80元。同时,适当提高住院补助比例、起付线标准、报销封顶线和年累计住院补助封顶线,使参合农民的实际补偿比例平均达到60%以上,基金年度结余控制在15%以下。继续动员广大农牧民群众参加新农合,全州参加新农合的农牧民达到50万人以上,参合率达到95%以上。

13、继续扩大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范围。将全州原来未列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范围的中小学生、少年儿童和其他非从业城镇居民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覆盖范围,使全州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扩大到80%以上,人数扩大到8.3万人以上。

14、提高农牧村低保省级补助标准,稳定城市低保人口的物价补贴。今年农牧村低保省级补助在原每人每月15元的基础上再增加20元,每人每月达到35元。城市低保人口的物价补贴在原28元的基础上再增加15元,每人每月达到43元,并确保按时足额发放。

15、实施廉租住房建设。继续为790户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在6平方米以下的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发放廉租住房补贴。同时,计划新建612套30600平方米的廉租住房,其中年内开工建设190套9500平方米,廉租住房建设实行省、州、县三级财政按比例配套。

16、建立县市农牧村中心敬老院,年内10%以上的五保户和孤寡老人实现集中供养。今年全州新建9个农牧村中心敬老院和2个五保户集中供养点,入住供养人数达到400人以上,集中供养率达到10%以上。

17、基本解决在城市居住的农牧民的户籍问题。进一步加大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力度,基本解决在城镇居住的农牧民的城镇户籍问题,将符合条件的尽快纳入城市低保和医保范围。

18、多渠道促进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按照“双向选择”要求,基本解决全州国民教育序列第一学历为本科的毕业生的就业问题。通过公开招考公务员、事业单位缺编人员和“三支一扶”和“进村(社区)”工作人员,力争解决1500名以上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问题。继续实施跨地区就业“金桥工程”,促进大中专毕业生异地就业。同时,采取部分税收和行政事业性收费减免、财政贴息贷款等优惠政策措施,鼓励和引导大中专毕业自主创业。

19、做好城镇零就业家庭的就业援助工作。进一步加强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工作,确保城镇零就业家庭至少有1人实现稳定就业。对新产生的零就业家庭,要在3个月内保证至少1人实现就业。对已认定的城镇零就业家庭成员,要安排公益性岗位就业,岗位补贴标准按新的最低工资地区类别和最低工资标准执行,即合作市每人每月580元,其它各县每人每月540元。对城镇零就业家庭成员自主创业资金有困难的,要帮助提供小额贴息贷款。

20、切实落实扶贫济困病床设置和医疗费减免补贴制度。全州各医院设置扶贫济困病床不少于核定病床数的10%,每位符合救助条件的患者住院费用的减免标准不低于20%。各医院设置济困病床所需减免的收费由同级财政纳入预算,即州级医疗单位每年10万元,人口10万以上的县市4万元,人口10万以下的县市补偿3万元。

21、建立70岁以上农牧村高龄老人参合费政府补助制度。所有70岁以上的农牧村高龄老人(不包括残联、民政、人口委等相关部门已经资助参合的)参加新农合个人交费部分,每人每年20元由各县市财政直接划拨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专用账户。

22、将寺庙及贫困僧尼纳入民生工作范围。结合寺院社会主义法制教育活动,努力解决一些寺庙突出存在的供水、行路、用电、收看电视和文物保护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并将符合政策条件的贫困僧尼纳入医保、低保和特困救助等范围。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推进关注民生活动的扎实、有效开展,州委、州政府决定成立关注民生活动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督查组和宣传报道组,主要负责整个活动的组织协调、督促检查和宣传报道等工作。各成员单位、各县市要统一思想,高度重视,紧密配合,狠抓落实,务求关注民生活动取得实效。各县(市)也要成立相应机构,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二)加大宣传力度。宣传部门要充分发挥舆论引导和政策宣传职能,抓紧制定宣传方案,组织各家媒体,大力宣传民生工作的各项政策措施和重大现实意义。各级各类报刊、广播、电视、电台、网站等媒体,要开辟专版专栏,深入开展以关注民生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各县市、各乡镇和州直各有关单位,要采取编发简报、张贴标语、开办黑板报和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大力营造人人关心民生、社会关注民生、各界帮扶民生、党和政府解决民生的强大舆论氛围,真正让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家喻户晓,让全社会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三)强化督查指导。建立地级领导干部对口督导县(市)民生工作责任制度,全面负责对口县(市)民生政策落实检查督导工作,要求各县(市)配合好工作,与县(市)有关方面一起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及时组织县(市)内的工作督查,并及时向州上报告有关重要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