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信业管理条例范文
时间:2023-04-09 02:21: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征信业管理条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不良信息是指对信息主体信用状况构成负面影响的下列信息:信息主体在借贷、赊购、担保、租赁、保险、使用信用卡等活动中未按照合同履行義务的信息,对信息主体的行政处罚信息,人民法院判决或者裁定信息主体履行義务以及强制执行的信息以及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规定的其他不良信息。
2013年3月15日,我国首部征信业法规《征信业管理条例》正式实施。从2003年开始酝酿到今年正式实施,该《条例》真可谓十年磨一剑。
不良信用改“有期”
随着信贷业务的发展,不良信用常常一不小心就“沾惹上身”。个人不良信用往往是因为个人大意引起的,比如,有的人在办理贷款和使用信用卡透支后,因为忘记还贷和还款的准确日期或因出差、出国无法按时归还,形成了逾期记录。还有被动原因产生的不良作用,比如,有的人将身份证明资料随意丢弃,或在一些需要个人证明材料的场合提供了个人证明资料后未及时收回,被他人盗用证明资料,办理信用卡,恶意透支。
根据《征信业管理条例》规定,个人的不良信用记录不再是一辈子的污点,不良行为停止后,不良信用仅保留5年。
法律福音:《条例》第十六条规定:征信机构对个人不良信息的保存期限,自不良行为或者事件终止之日起为5年;超过5年的,应当予以删除。
在不良信息保存期限内,信息主体可以对不良信息作出说明,征信机构应当予以记载。
法眼观象:及时还“债”,莫留个人污点。
个人信用查询受追捧
办信用卡、贷款购房、购车,都要先过“信用关”。2013年3月15日,《征信业管理条例》实施当天,北京市不少市民主动前往相关机构查询自己的信用报告,有的查询者更是提前一周左右就打来电话要求预约。“我正准备买房,听说如果个人信用不好,房贷就有可能不被批准,我可不希望影响贷款。”张先生说。听说可以免费查询信用记录,他特意赶来查询。除了现场查询,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征信管理处(北京市征信分中心)还规定,持有中信银行网上银行u盾的客户可以通过网上银行查询本人的信用报告。
根据《征信业管理条例》规定,个人每年可以免费查询两次自己的信用报告。
法律福音:《条例》第十七条规定:信息主体可以向征信机构查询自身信息。个人信息主体有权每年两次免费获取本人的信用报告。
法眼观象:重视个人信用信息,方便通过“信用关”。
异议、申诉有路可走
2011年9月2日,身为法官的李先生一纸诉状将三家银行告上法庭,要求判令三被告消除他在中国人民银行个人信用记录中的不良记录。这是江西省首例信用不良记录名誉权案。其实,早在2010年5月,李先生发现“不良记录”产生于2008年时,拿着自己身份证被冒用的证据多次找到三家银行,曾试图通过向银行说明情况以消除不良记录。然而,三家银行却以不知此事如何处理或此事不归他们管为由拒绝。因为“不良记录”严重影响李先生按揭贷款购车,无奈之下他起诉三家银行。
李先生的遭遇并非个案,另一起被称为江苏省信用不良记录名誉侵权第一案的原告吴女士、四川省信用不良记录名誉权第一案的原告刘女士,也都发现并非自己所为的“不良记录”后,与银行交涉无果,不得已走上诉讼路。
法律福音:《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信息主体认为征信机构采集、保存、提供的信息存在错误、遗漏的,有权向征信机构或者信息提供者提出异议,要求更正。
征信机构或者信息提供者收到异议,应当按照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的规定对相关信息作出存在异议的标注,自收到异议之日起20日内进行核查和处理,并将结果书面答复异议人。
经核查,确认相关信息确有错误、遗漏的,信息提供者、征信机构应当予以更正;确认不存在错误、遗漏的,应当取消异议标注;经核查仍不能确认的,对核查情况和异议内容应当予以记载。
篇2
关键词:新常态;企业战略;管理创新
一、问题的提出
新常态,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新的长期状态,主要体现在结构性调整、中低速发展等方面。在新常态下,为更好地促进经济增长,国家提出了以供给侧结构调整为核心的十三五规划。在国家规划调整下,任何一个行业的企业都需要正确地认识供给侧结构调整的要求以及其对企业提出的挑战,积极地分析环境并调节企业战略,注重对管理作出创新,来配合新的战略要求,促进企业发展。
二、新常态下企业的战略调整
1.新常态下企业战略调整方向
经济新常态下,企业战略调整是非常多元化的。关注内地市场的企业,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适度地通过国际化经营,借助一带一路战略等,积极地对外投资或者寻求对外发展机会,这样可以适度地降低国内市场新常态下的中低速发展压力。已经实现国际化经营的企业,则需要正确地认识国际市场环境,特别是韩国市场、美国市场等方面存在的政治因素的不确定性导致的政治风险增加等问题,需要特别关注。在确定了基本的市场方向后,就需要深入挖掘目标市场需求,准确围绕目标市场需求做出战略方向与内容的调整,为后续发展指明方向。
2.新常态下影响企业战略调整的因素
新常态下,企业进行战略调整,需要首先关注竞争环境。在竞争环境分析上,可以选择企业有能力运用的基本分析法,比如五力模型等。也可以选择准确度更高的定性与定量结合的分析,比如利用大数据等进行神经元系统分析、灰色关联度分析等,准确分析企业竞争环境,才能够在多项战略中合理地筛选或者组合。在确定企业战略方向后,战略的实际调整效果还与企业的战略执行力密切相关,而战略执行力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企业文化,特别是企业新调整的战略能否获得内部认可与认同,影响企业内部对战略的执行积极性;企业内部的学习能力,特别是人才的培养、知识共享等,会影响组织执行力;企业的品牌、创新等,也会影响企业战略实现过程与效果。而上述因素多与企业管理有关,如果准确地开展管理创新,是可以很好地服务于企业战略调整,促进企业在新常态下竞争力提升的。
三、新常态下的企业管理创新
1.管理创新是战略调整的必然要求与保障
战略是企业经营发展的核心规划,要确保这个规划实现,就必须在企业经营管理各方面做出一定改进,配合战略要求。而管理创新,是以企业管理层的理念创新、管理方法与技术的创新为基础,反馈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具体执行面的不断创新,比如技术的自主创新、业务的结构调整、管理工具的不断优化等方面,这就可以创造企业战略实现的内部基础。在新常态下,随着企业战略调整的不断深入,企业也必须随之进行管理创新,来更好地执行企业战略,提升核心竞争力。
2.新常态下企业管理创新的内容
为配合战略调整,则新常态下企业管理创新需要至少包括如下三个层面:第一,管理理念的创新。企业管理者应该更主动地了解市场、了解政策,打破原来以历史数据等为准的管理分析与决策机制,更多地联系实际市场需求的预测、政策与市场竞争因素的影响等进行管理分析与后续决策制定。一些缺乏专业管理人才的中小企业,特别是一些家族企业,可以考虑调节管理层结构、引入职业经理人等等,来配合管理理念的创新。第二,管理技术和方法的创新。应该注重,新常态下我国互联网+的经济模式日渐发展起来,在企业竞争与内部管理等层面,互联网+的引入和利用都是非常有优势且必要的。企业管理创新,可以利用互联网+管理的方式,用大数据等一些互联网+的技术来打造优质的信息基础,通过数据处理和信息分析、挖掘等,来更好地辅助管理决策,并且为管理执行监督与评价等创造较为快捷的通道保障。在新常态下,高德地图等能够迅速地扭转颓势、获取竞争优势,实际上就与其开展与阿里巴巴的合作,借助阿里巴巴的大数据来不断创新业务有关,这实际上就反映了管理技术创新对企业发展的正面功能。第三,管理内容的创新。在有形的管理方面,需要创新人力资源管理、技术管理、质量管理、客户管理等方面的内容。比如,人力资源管理要以人为本的前提下,更多地借助符合员工需求的福利激励、心理辅导等来提升内部凝聚力。而配合这个有形管理,还需要必要的无形管理的创新,比一些家族企业面临着二代甚至三代的领导者更迭,这个阶段企业的管理理念波动性可能比较大。要想更加迅速地创新管理理念并且将其融入到企业,则需要创新企业文化,并且要提升内部认同度与一致性。在技术管理方面,要坚持自主创新,同时还要传承工匠精神等,而这些管理本身就是有形的方案与无形的精神融合的过程。任何一个企业,在新常态下调节战略、创新管理,都需要提升实际管理技能,并且要把打造优质企业文化等作为提升管理能力的重要基石,只有这样才能塑造独有的企业竞争基础。
四、新常态下企业战略调整与管理创新的保障
要更好地在新常态下调整企业战略、实现管理创新,来提升企业竞争力,则需要需要做到:
1.善用大数据,推进互联网+经济模式运用
新常态下国内外的市场环境变化迅速,国家政策与行业竞争环境也不断调节。在这个环境下,利用大数据,能够在复杂的因素中准确定位、分析和预测,辅助企业战略调整。企业也需要积极地利用互联网+的发展模式,来更多地借助国家政策扶持、利用这个模式提升企业经营管理的智能化、现代化水平,降低信息不对称与机会成本,推动企业发展。
2.以人为本,诚信为先
任何的战略调整与管理创新,都需要由专业人才做出。以人为本,注重吸引和培养优秀人才,尊重人才并且给予人才更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都是必须的。同时,在互联网+模式逐步发展的过程中,一些企业为提升盈利而采取了违背诚信等商业原则的竞争行为,最终是损害了品牌形象与长期竞争力。任何阶段,任何战略与管理创新,都需要遵守诚信底线,注重维护和改善企业形象,才能长久发展。
作者:张潇 单位:四川省交通管理学校
参考文献:
[1]郭冬梅.新常态下企业发展战略面临的困境与应对措施研究--以A设计院为例[J].中国总会计师,2017(1).
[2]孙明贵.经济新常态下中国企业转型升级的战略取向[J].企业经济,2015().
[3]齐春微.新常态下中小企业管理创新路径分析[J].商业经济研究,2016(2).
[4]余婉.浅谈现代企业的战略管理问题[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11).
[5]祁鹏.浅析我国中小企业如何进行战略管理[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4(16).
[6]葛其永.战略管理对提高企业效益的作用研究[J].企业导报.2013(01).
[7]王在安.大企业=正确的科学管理+正确的战略管理[J].企业观察家.2013(07).
[8]王礼刚.从战略管理的角度探讨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问题[J].价值工程.2013(23).
[9]何幼成.试析浙江规模企业的战略管理[J].全国流通经济.2017(10).
篇3
根据医药行业特性,可对医药产业链作四个环节划分:药物研究与开发(R&D)、药物生产(或制造)、药物流通与交换、医药服务。药物研究与开发(R&D)链节中的组织主要有药物研究所、高等医药院校、制药企业药物研究部门等。当前,国外参与此链节工作的还有风险投资机构、CRO(Contract Research Organization,合同委托研究机构)等。药物生产(或制造)链节中的组织主要是各类制药企业。药物流通与交换链节中的组织主要有医药商业企业、第三方物流企业、医院等。此外,随着现代医药市场营销实践,越来越多的制药企业主动参与药物流通与交换。 医药服务链节中的组织主要有医药商业企业、制药企业、医院等。通过对医药产业链的描述,我们可以比较清楚地认识到医药行业企业的组成。从目前国内医药产业链的现状来看:
第一、产业链生命周期分析方面。总体而言,国内的医药产业发展呈现出规模小、起步晚特点。从产业生命周期的角度而言,医药产业处于产业的成长阶段,未来具有较强的市场前景,也是各国产业竞争的必争之地。从全球范围来看,许多发达国家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市场竞争,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医药产业链和产业集群。这些医药产业集群已在这些国家和地区产业结构中崭露头角,对扩大产业规模、增强产业竞争力做出了重要贡献。
第二、从产业链价值流动分析来看。随着产业内分工不断地向纵深发展,传统的产业内部“大而全”的价值创造活动逐步具体化为多个企业的活动,这些企业相互构成上下游关系,共同创造价值。
第三、规模化的集团的“结构”型经营趋势。医药产业链上各环节之间所产生的价值流动,都具有追求成本最小化与流程差异化的特点:成本最小化——当比竞争对手的成本更低时,将取得竞争优势;流程差异化——优化的流程具有内部复杂性,竞争对手无法模仿时,也将取得竞争优势。
所以,通过医药价值链上的各个环节的相互合作与协调发展,实现资源最大化利用与效益最大化输出,是国内生物医药产业在经营重点上的转型,即从过去个别的“点”式经营重点,进入到规模化的集团的“结构”型经营重点。
二、信息化医药产业链与整合创新的建议
与医药产业链相对应,在信息沟通和管理视野条件下,医药信息和信息管理可以分为:药物研究与开发(R&D)中的医药信息管理、药物生产(或制造)中的医药信息管理、药物流通与交换中的医药信息管理、医药服务中的医药信息管理等四个方面。为此,从产业整合创新与发展的角度提出如下方面建议:
1.药物研究与开发(R&D)中的医药信息管理方面:(1)建立样品库与高通量药物筛选。大规模的筛选样品库的建立,不仅能够有效地保护、节约化合物资源,而且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一药多筛,充分利用资源,还可以实现大样本量的筛选,发现高效药物。(2)发展CRO服务。随着业内竞争日趋激烈,药物的研发费用不断上涨,CRO公司的药物研发信息分析与处理的专业性以及低成本的优点,越来越受到制药公司的青睐。越来越多的中小型生物技术公司依靠CRO获得专业化的服务。
2.药物生产(或制造)中的医药信息管理方面:(1)促进企业流程重构(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BPR)。BPR的基本思想是过程导向,即打破传统的思维方式,不再将精力集中在狭义的任务上,而是突破企业内部门间的界限,将分散在各功能部门的任务整合成一个过程流。(2)进行产品数据管理(Product data management,PDR)。在PDR中,用户对文件的操作和对数据库的操作达到了形式上的统一,应用系统与PDR系统中作的对象形成了更紧密的关系,工程知识和数据管理功能紧密结合。(3)实施基于看板管理发展起来的JIT(Just-in-time,准时生产制)。JIT的出发点就是不断消除浪费,即通过信息化管理,减少直至消除包括原料、机器和人力资源的浪费。
3.药物流通与交换中的医药信息管理方面:(1)药物物流。建立相应的物流决策支持体系及数据仓库是药物流通信息化的一个重要内容。药品物流信息应该包括药品费用管理信息、药品运输信息、药品库存信息、药品配送信息、药品购进信息等。现代物流利用先进信息技术和规模效应,为委托企业节约成本、减少库存、实现资源优化配置。(2)鼓励电子商务模式。这种新的商务模式改变了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管理思想、组织结构乃至客户消费习惯、政府职能等,把传统商务活动中的人员流动、纸张流动和货币流动很大部分改为电子信息的流动。这不仅大大减少了人、财、物的流动,节省时间、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而且避免了因为信息不灵、信息滞后所带来的产品积压滞销的情况。(3)建立和完善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医院在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的过程中,为了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要求,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管理信息系统。它包括医院管理信息系统(Hospital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HMIS)和临床信息系统(Clinical Information System,CIS)。HMIS的主要目标是支持医院的行政管理与事务处理业务,如财务系统、人事系统、住院病人管理系统、药品库存管理系统等就属于HMIS的范围。临床信息系统CIS的主要目标是支持医院医护人员的临床活动,收集和处理病人的临床医疗信息,丰富和积累临床医学知识,并提供临床咨询、辅助诊疗、辅助临床决策,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为病人提供更多、更快、更好的服务。如医嘱处理系统、病人床边系统、医生工作站系统、实验室系统、药物咨询系统等就属于CIS范围。
4.医药服务中的医药信息管理方面:随着医药信息化的发展,医药工作者可通过远程教育网络,坐在办公室或家里得到高水平专家的授课和专题讲座,可以通过Internet及时了解国内外医药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进行学术交流,召开电视会议,还可通过电子广告,医药咨询,家庭娱乐,视频点播等为广大的患者提供药物的使用服务。
篇4
3·15是国际消费者权益日,而今年的3·15同时也是《征信业管理条例》实施一周年纪念日。近期,我行根据人民银行的相关工作要求与部署,积极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对此次活动总结如下:
一、在营业厅受理市民咨询,派发征信宣传单张
安排网点大堂经理在各个网点摆放和主动派发《征信业管理条例》知识宣传单和信用报告网上查询宣传单张,主动向客户介绍个人信用报告的用途、查询方式等信息。对市民的问题热情解答,做好征信业相关知识的普及。
二、运用LED显示滚动屏宣传
我行全部网点全部采用LED显示屏24小时滚动显示“深入贯彻落实《征信业管理条例》,切实维护信用信息主体合法权益”的宣传标语,让信用体系建设深入民心,普及宣传。
三、设摊宣传
我行在3月15日当天在鹤山大润发广场开展主题为“深入贯彻落实《征信业管理条例》,切实维护信用信息主体合法权益”的现场宣传活动。现场宣传取得比较好的效果,我行宣传人员向现场市民派发了大量的征信业务宣传单张,不少市民主动向我行咨询征信业务的相关内容,在场群众的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得到了提高。
四、深入居民社区和小微企业,开展广泛宣传
篇5
《条例》设置征信机构
准入门槛,保护了征信服务
对象的权益
《条例》对征信机构设置了包括行政、经济、制度、系统等多方面准入条件。在诸多规定中,有些要求非常严格,其严格程度甚至不亚于对一家上市公司的要求。由此可以判断,严格筛选出的有资质、有能力、服务规范的征信机构,能够从源头上对征信服务的消费者提供更多的保护,从而更好地保护消费者利益。
个人信用信息将得到充分和
合理的采集
《条例》对征信业务在法律上给出了规范的定义。同时,也明确了信用信息包括三类:一是基本信息,包括个人、法人或其他组织的身份识别、职业和居住地址等信息;二是信用交易信息,即个人、法人或其他组织在贷款、使用贷记卡或准贷记卡、赊销、担保、合同履行等社会经济活动中形成的与信用有关的交易记录;三是其他信息,即与个人、法人或其他组织的信用状况密切相关的行政处罚信息、法院强制执行信息、企业环境保护信息等社会公共信息。有了这三类信息的明示,今后作为与征信业务相关的个人信息提供者,就能依法与金融机构和其他需要提供本人信用交易信息的行政机构或中介机构,就其要求提供信息的全面性、合规性、安全性等进行检验、磋商、论证,既履行个人应尽的法定义务,也有权要求保障个人的合法权益和信息隐私。对目前在一些金融机构、行政机构或者其他机构仅凭单方面制订的合同(协议)文本或表格,要求个人提供更多信息的行为,消费者便可拿起法律的武器加以拒绝。例如,有些机构要求个人提供诸如民族、家庭出身、、所属党派信息,或者身体形态、基因、指纹、血型、疾病和病史信息,或者家庭财务状况等信息都是违反征信立法的行为。
征信要实行免费服务和
篇6
关键词:大数据;信用信息;金融消费者保护
中图分类号:F830.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0017-2015(10)-0004-04
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各国政府及理论界在反思危机发生根源的同时,对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给予了特别关注,个人信用信息主体权益作为金融消费者权益的重要组成部分及表现形式,也受到广泛重视,大数据时代又对个人信用信息主体权益保护带来新的挑战和问题。因此,研究如何构建个人信用信息主体权益保护机制,实现从注重处理微观的矛盾纠纷向构建权益保护长效机制转变,既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也符合我国征信业务的发展趋势。
一、我国传统个人信用信息主体权益保护的现状和问题
随着征信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在个人信用信息主体权益保护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制度体系、权利内容、权利有效履行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个人信用信息主体权益保护制度体系不够完善。近年来在人民银行的推动下,《征信业管理条例》、《征信机构管理办法》及《征信投诉处理规程》等法律法规相继出台,初步构建了个人信用信息主体权益保护的法律框架。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涉及个人信用信息主体权益保护的法律规定过于原则,且分散在诸多法律条文中,不成体系,还存在一些盲区,加之《征信业管理条例》相关配套制度未出台,法律实践中司法解释还是空白,使得个人信用信息主体权益保护工作在细节上还存在一些漏洞。例如,信息主体认为被侵权的可以向所在地人民银行分支机构投诉,但相关制度中却未明确人民银行可以行使哪些权力、可以采取哪些手段来核查和处理投诉,使投诉可解决纠纷的范围受到限制。
(二)个人信用信息主体权利内容还不够丰富。征信实践中虽然赋予个人信用信息主体知情权、同意权、重建信用记录权、异议权、救济权五项权利,但这些权利未得到明确定义,相关规定尚不完善,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较,同意权、退出权、直接营销禁止权等还没有涉及,并且伴随着信用信息二次使用、信用信息跨境流动、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权利内容还不够丰富,权利的落实还存在漏洞。
(三)个人信用信息范围界定不够清晰。征信在我国尚属新生事物,个人信用信息的范围目前尚无统一的界定,《征信业管理条例》只是明确了禁止采集个人敏感信息的范围,并没有明确划定信用信息的范围。范围界定的不明晰,导致实践中容易使一些与信用无关或虽与诚信相关但涉及个人隐私的信息被纳入到征信系统。据问卷调查显示,73.66%的受访者对“电信欠费信息”及“水电费欠费信息”应不应该纳入征信系统存在争议;69.41%的受访者认为“计划生育”、“醉酒驾车”等信息属于个人隐私范畴,不应采集。再如当前互联网机构也在采集个人的交易记录、评价信息、社交信息等,但是没有明确规定这些信息是否属于其可采集的范围。
(四)个人信用信息使用中存在违规行为。一方面,商业银行作为个人信用信息的主要使用者,其在查询个人信用报告时,还存在着未经授权查询、授权书因要件缺失而缺乏法律效力、查询授权未约定用途、查询授权条款在内容繁杂的格式合同中难以引起注意、查询授权条款用词不规范等方面,侵犯个人信用信息主体权益的案件时有发生。另一方面,征信机构和商业银行等信息使用者可能接触到大量个人信用信息,利益驱动下个别员工可能铤而走险,非法出售、倒卖个人信用信息的案例近年来也呈上升态势。
(五)有效的个人信用信息主体权益救济机制尚不健全。目前征信相关制度对个人信用信息主体侵权的救济,以合同救济、行政救济为主,设定了异议、投诉和诉讼制度。但是实际操作中,异议处理往往需要经过多个环节的反复核查,流程相对繁琐、耗时较长,渠道不畅也会导致部分异议信息无法及时处理,行政处罚主要以赔偿为主,但是对赔偿的内容、标准并未规定,仲裁救济、司法救济等其它方式尚无涉及。
二、大数据时代对个人信用信息主体权益保护带来的新挑战
大数据以其大规模、高速性、多样化的特征,为征信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数据化伴随的隐私权范围扩大、信息安全问题,也给个人信用信息主体权益保护的现行制度、监管方式、行为约束、维权机制等带来新的挑战。
篇7
关键词:征信活动 个人信用信息 权利保护
随着市场经济及社会的发展和变化,信用缺失逐渐产生并愈演愈烈。重塑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构建诚信环境已经迫在眉睫。《征信业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应运而生,征信活动是针对被征信主体的信用信息进行的一系列活动,目前我国针对公民的个人信息保护并不全面,《条例》中试图平衡征信活动和公民信息的保护,使征信活动在一定的界限之内,以确保征信活动不对公民信息权利造成侵害。
征信活动对公民信息权利的影响
公民的个人信息是识别个人的各种信息总和(张娟,2009),与公民个人的人格尊严、人身自由等公民人身权利密切相关。
(一)征信活动的涵义
根据《条例》第二条第二款的规定“征信业务是指对企业、事业单位等组织的信用信息和个人的信用信息进行采集、整理、保存、加工,并向信息使用者提供的活动”。我国征信行业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关于征信活动的法律规范尚不成熟,《条例》的颁布施行对于我国的征信业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引领作用。
1.征信活动的主体。根据《条例》的规定,征信活动的主体——征信机构是指依法设立、主要经营征信业务的机构,并在第六条列举了征信机构设立的条件,明确规定征信机构的设立必须经国务院征信监督管理部门的批准。根据《条例》的规定可以看出,征信活动的主体征信机构是符合法律规定而设立的私法人。
2.征信活动的客体及内容。根据《条例》的规定,征信活动的客体是企业、事业单位等组织和个人的信用信息。根据中国人民银行2005年制定并实施的《个人信用信息基本数据库管理暂行办法》中第四条规定“本法所称个人信用信息包括个人基本信息、个人信贷交易信息以及反映个人信用状况的其他信息”。第四条第二款中进一步明确“前款所称个人基本信息是指自然人身份识别信息、职业和居住地址等信息;个人信贷交易信息是指商业银行提供的自然人在个人贷款、贷记卡、准贷记卡、担保等信用活动中形成的交易记录;反映个人信用状况的其他信息是指除信贷交易之外的反应个人信用状况的相关信息”。因此《条例》中征信活动的客体即个人信用信息就应当理解为包含个人基本信息的反应个人信用状况的信息资料。
征信活动的内容根据《条例》的规定应当包括对信用信息的采集、整理、保存、加工以及向信息使用者提供信息。
(二)征信活动对公民个人信用信息权影响分析
1.积极影响。征信活动存在和产生具有一定公共目的和社会利益性,即通过对个人信用信息的采集等活动,形成个人的信用报告和评价,增强个人和他人之间的交易安全,有利于社会交往尤其是经济交易的安全。个人可以在进行交易活动之前,通过征信机构查询交易对象的信用状况,降低交易风险。
2.消极影响。由于征信活动是私法人主体对个人信用信息的采集、整理、保存、加工以及向第三方提供的活动,对公民个人信用信息权的安全造成了一定的限制和侵犯。尤其是信息泄露、恶意利用个人信用信息等现象将会对公民个人的信用信息权、隐私权造成一定程度的侵犯。
征信活动法律规范中个人信用信息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现状分析
《条例》对征信业进行管理和规范,其根本出发点是确保征信活动在一定的范围和限制之内,避免对公民个人信息以及隐私权等的侵害。
1.对征信活动的主体设立实行审批登记制。根据《条例》的规定,征信活动的主体应包括三方面主体:征信机构、信息主体和信息使用者。征信机构的设立除遵守《条例》设置的条件之外,还需要符合《公司法》的相关规定,并且必须经过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对于经营征信活动的机构在设立条件上尤其是股东信誉和注册资本等方面的限制,设定了征信业市场准入的门槛,确保征信机构和征信业的健康发展。
2.征信活动的客体仅限信用信息。《条例》中规定征信活动的客体是个人信用信息,从正面限制了征信的范围,同时又在第三章的规定中列举了禁止
采集的信息,其中包括宗教信仰、基因、指纹、血型、疾病和病史信息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禁止采集的其他个人信息,同时,个人的收入、存款、有价证券、商业保险、不动产的信息和纳税数额信息的采集并需在明确告知信息主体风险后征得书面同意才可采集。对征信客体范围进行限定,有利于公民隐私的保护。
3.信息采集、使用同意制。个人信息具有很强的人身属性,同时信用信息包含着对个人的诚信评价,因此在信息采集和使用时,必须征得本人的同意。《条例》第十三条规定“采集个人信息应当经信息主体本人同意,未经本人同意不得采集”,同时提供信息也必须征得同意,并且对于信息的适用必须遵守与个人信息主体约定的使用用途,这些限制手段的设置都是以对个人信息保护为目的的。
4.不良信息告知及说明义务。征信机构对公民个人信用信息进行采集和处理,不仅包括公民的诚实守信的信息还包括个人不良的信用记录,这些信用记录对公民个人信贷等经济活动都产生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征信机构在记录公民个人信息时,尤其是不良信息的采集必须尽到告知义务,个人需要做特殊说明的,还需如实记录,这样就避免了诸如“黑名单”现象造成不正当的歧视和不公平。
5.信息保存期限限定。《条例》还规定了不良信息的保存期限,这在国外很多征信国家都有类似规定,我国对不良信息的保存期限规定为“自不良行为或事件终止之日起5年,超过5年的予以删除”。这样类似于时效的规定,具有一定的未来指向性,有利于保障征信信息的效率和更新度,同时也给公民个人改过自新的机会。 6.征信工作人员限权及查询登记制。征信机构采集信用信息加以整理和保存,以提供给信息使用者,从而完成信用查询的目的。其中信息的采集、查询等工作均由征信机构的工作人员操作,这样每个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就需要频繁地接触公民的个人信用信息,这就类似于公安机关户籍机构与公民户籍信息等的关系。因此工作人员处理个人信用信息之时必须要受到一定的限制,目前《条例》中确定了相关制度,即由征信机构对其工作人员查询个人信息的权限和程序作出明确规定,并且对查询情况进行登记,包括查询人的姓名、时间、内容及用途等,确立了工作人员查询工作的权限,确保在工作人员工作过程中不会造成信息的泄露。
7.异议和投诉机制。作为私法人的征信机构,对公民等进行征信活动如造成侵害,其权利救济手段,在《条例》中进行了专章规定。包括信息主体对错误、遗漏信息的异议权和对侵权行为的投诉权和诉讼制度。
(二)存在问题分析
对征信主体监督不够。根据《条例》目前的规定,对于征信机构的行政监管均采取的是审批、登记制,即在市场准入方面进行监督,对于征信机构的征信活动的监督并没有明确规定,虽然《条例》中明确了国家征信监督管理机构对征信业的监督管理权限,但是并未就监督的内容、程序及救济作出明确的规定。
个人信用信息范围界定不具体。公民对于自己的个人信用信息具有相应的权利,虽然信用信息权并非法律明确规定的公民权利,但是根据个人信用信息所包含的内容可以分析得知,个人信用信息的权利内容兼具人身性和财产性,其人身性表现为个人信息的专属性和识别性,与公民的隐私权、人格尊严等人身权利息息相关,其财产性表现为“信用”不仅是一种道德意义上的评价,更表现为交易活动中的信用利益(钱玉文,2010)。目前我国立法中对个人信用信息的界定不明确,因此征信活动的范围仍存在较大缺陷,征信活动在解决信用危机问题的同时很有可能会造成信息泄露和隐私权的侵犯。
征信活动侵权救济制度不完善。目前《条例》中对与征信机构和信息使用者对信息主体侵权的救济,只设定了异议、投诉和诉讼制度,但就惩罚以行政处罚为主要内容,且对信息主体的赔偿并没有明确规定。
征信活动中个人信用信息保护完善建议
(一)确立个人信用信息的权利及保护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权利的种类和内容日益丰富,在当今社会,信用评价已经成为每个人经济和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内容,尤其是电子商务、信贷等行业的发展,个人的信用已经成为一个人生活等各个方面外在评价,并且与个人的生活和经济利益密切相关。确立公民个人信用信息权的条件已经具备,因此在立法中应将公民信用信息的内容明确确定为公民的一项权利予
以保护,并且通过立法明确界定个人信用信息的范围,因为信用信息同样需要权利限制,即为了公共利益等目的必要的信用信息公开、使用权方面的限制。
(二)针对征信机构建立严格的监管机制
由于征信机构是依法设立并经征信管理机关审批登记的私法人组织,同时基于征信活动的客体即个人信用信息的特殊性,必须要建立严格的监督管理机制。征信活动其实质是对公民信用信息权的一种限制,即通过征信活动,保障利益相关人的知情权和交易安全,是对个人信息权的一种限制,作为权利的限制也必须有必要的限制,避免权利掏空,因此,作为征信机构必须要置于严格的监督管理机制之下。除设立的审批登记,还应建立健全征信活动中的监督机制,利用科学技术,建立信息网络及配套的信息泄露报警系统。
(三)建立完善的征信活动侵权救济机制
目前根据《条例》的规定,信息主体有异议、投诉和诉讼救济方式。但是对赔偿的内容、标准并未规定,其主要原因是对个人信用信息权的界定不明确。对于信用信息侵权的救济仍以合同救济为主,即征信机构与信息主体就信息采集等达成的书面协议,侵权后追究其违约责任。但是个人信用信息权本身的人身性和财产性并未在救济和赔偿中体现出来,因此造成赔偿上的漏洞。因此对于征信活动侵权的救济机制应建立合同违约责任追究以及侵权责任并行的机制,在侵权责任中应进一步明确信息主体可以请求征信机构停止侵害、消除影响等,还可以请求征信机构对公民个人的信用利益进行赔偿,如由于征信机构的不适当信息导致公民个人的可期待经济利益遭受的损失。
综上所述,征信活动作为一种对公民个人信用信息权利的限制,其本质是基于信息主体的授权或同意,对信用信息进行处理的活动,即确保了信息主体本身的知情权也可避免与第三人交易过程中的交易风险。征信活动在我国仍处于起步阶段,而征信机构作为征信活动的一方主体,其发展也相对滞后,我国征信业发展仍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应确立以权利保护为中心的征信机制,确保征信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文君.2001-2011年个人信用信息主体权益保护研究综述[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21
2.雷继平.个人征信系统与个人信用信息保护[j].法学论坛,2006.z1
3.齐爱民.社会诚信建设与个人权利维护之平衡—论征信系统建设中的个人信息保护[j].现代法学,2007.9
4.徐文臣.对个人征信管理办法法律风险问题的探讨[j].征信,2010.4
5.张正杰.个人信用信息采集使用中存在的法律风险及对策[j].金融与法,2007.12
6.周悦丽.个人信用信息的法律保护研究[j].法学杂志,2007.4
7.徐志军,周悦丽.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库在我国征信体系构建中的法律定位分析[j].河北法学,2008.1
8.李婷.个人信用信息征管中的权利保护机制[j].民办教育研究,2010.6
篇8
在我国入职风控查是个人征信报告。征信报告是银行出的,和小贷公司无关,风控主要检查的是你个人的贷款资质。
【法律依据】
《征信业管理条例》第十三条,采集个人信息应当经信息主体本人同意,未经本人同意不得采集。但是,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公开的信息除外。
(来源:文章屋网 )
篇9
据金羊网2013年4月10日报道:我国拟建立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个人信息被非法泄露可向相关部门投诉。近日,我国首部信用领域的法规《征信业管理条例》(下称《条例》)实施,提出将建立以公民身份证号码和组织机构代码为基础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信用信息包括哪些方面?如何确保公民个人信息不被商业化、公民隐私不被侵犯?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公民和企业将有信用账号。“我国当前信用体系建设主要集中在金融领域,而广义的信用体系应当包括与公民或企业诚实信用原则有关的一切信息。”中国人民大学商法研究所所长刘俊海认为,未来需要把有关社会主体诚信的各个方面,包括产品质量、食品安全、工商登记、税收缴纳、工资支付、社保缴费等,都纳入到诚信体系建设中来,实现诚信体系从碎片化到完整统一的过渡,降低整个社会的诚信风险。根据《条例》,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建成后,我国每个公民一生都将有一个也是唯一的信用账号——作为衡量这个人诚信的“尺码”被广泛运用到其生活工作中;企业也将有一个唯一的“身份证明”,包罗企业种种信息,成为衡量企业“品行”的重要标准,伴随企业不断成长壮大。
“征信体系”已初见雏形。事实上,我国的“征信体系”已初见雏形。2004年起,就由央行牵头搭建“金融信用信息数据库”。目前这一数据库已收录1800多万户企业、8亿多个人有关信息。此外,工商、税务、海关、行业协会、金融机构等也都零星地存有公民或企业机构的某一方面信息记录,或者分头建立了某一类信息的整合平台。据央行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金融信用信息数据库”搭起了框架和基础,未来可以通过直接采集和间接采集两个技术路线,把其他行业的信用信息“接驳”过来:一是由该数据库直接向银、证、保、外管等部门采集数据;二是由后者先建一个小库,自行采集,然后再接到人民银行数据库里面。“目前,两条技术路线都在尝试,两条路线不排除同时试点走的方式,最终目的是建成金融业统一征信平台。”这位负责人说。除了政府牵头建设信用信息库,商业征信机构也将成为征信市场内的重要力量。刘俊海说,政府打造的统一信息平台和商业征信机构开发的分类信息平台可以做到相互补充。
不良信息保存期为五年。北京市民刘娟抱怨道,“现在不管在哪儿登记个人信息,都有可能被人卖给商业机构。以后如果政府征信机构来搜集个人的信息,会包括住址、财产情况等更多资料,在利益驱使下,要是有人私自将我们个人信息转卖牟利怎么办?”这样的担忧不无道理。此次,《条例》特别强调保护个人信息安全,对个人信息安全做了较为全面的规定,包括对从事个人征信业务的征信机构设立严格的准入门槛,并要求不良信息保存期为五年,信息主体每年可免费2次获取本人的信用报告、个人信息不得用作约定以外的用途,不得未经信息主体同意向第三方提供等。
刘俊海提醒大家,当我们发现自己或企业的信用信息被信用机构非法泄露、使用、采集时,首先可以向信用信息征集机构交涉,要求其停止非法行为,如果不成,则可以向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投诉,由相关部门进行查处。“如果因此造成了损失,可以向法院求赔偿,涉及犯罪的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
篇10
关键词:征信体系;现状;优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D912.28;D913
一、引言
征信(Credit Reference)是指依法收集、整理、保存、加工自然人、法人及其他组织的信用信息,并对外提供信用报告、信用评分、信用评级等服务,帮助信用交易方判断、控制信用风险,进行信用管理的活动。征信体系是由与征信活动有关的法律规章、组织机构、市场管理、文化建设、宣传教育等共同构成的有机系统,是现代金融体系得以安全运行的有效保障,也是市场经济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1]。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讲:“信用崩盘是没有赢家的赌博[2]。”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动荡和经济衰退,再次将信用风险管理的有效性推向风口浪尖,促使世界各国重新审视征信体系在信用经济时代的重要意义,并将促进征信业规范发展和加强征信监管视作当务之急。
我国征信业自20世纪90年代初的真正起步,经过近20年的发展历程,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活跃在市场上的征信机构有300多家,但仍应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征信业依然处于行业发展的初级阶段,还没有形成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有国际影响力的权威性征信机构,且各省市、各地区发展极不均衡,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2011年3月公布的“评级结果可以在信贷市场使用的评级机构名单”,全国共有80家征信机构榜上有名,其中沿海发达地区占有近60%的比例,山西、江西、宁夏等中西部10省无一机构上榜。随着我国经济及金融改革的进一步推进,社会各方对信用信息平台的需求愈加迫切,因此,加快并逐步优化我国的征信体系,已成为完善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快推进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题中之意。
二、征信体系发展模式的国际比较
就征信制度而言,世界上主要有三种模式:即市场主导型模式、政府主导型模式和会员制模式(见表1)。
(一)市场主导型征信体系模式
市场主导型征信体系模式以美国、英国、加拿大及北欧部分国家为代表,在该体系模式下,征信机构采用完全市场化的运作模式,政府只负责对征信业进行必要、有限的监管,其征信体系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法律体系
在信用发达的国家,征信法律体系一般都有十几部甚至更多的法律为征信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以美国为例,以《公平信用报告法》为基本法律的征信主体法、以《公平债务催收法》、《信用卡发行法》、《平等信用机会法》等为征信关联法,共达17部之多[3],为征信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法律环境,起到了积极的保障作用。
2.征信机构市场化商业运作
市场主导型征信体系模式一般是由企业或个人投资组建,以企业形式存在,按照市场化的商业模式动作。仍以美国为例,在长期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形成了以艾飞可(Equifax)、益百利(Experian)和环联(Trans Union)3大个人征信局为代表的个人征信机构,以邓白氏(Dun & Bradstreet)为代表的世界最大的企业征信机构,这些机构以盈利为目的,完全按照市场化运作,通过市场竞争机制促进征信服务范围的扩大和质量的不断提高。
3.有完善的征信监管体系
以美国为例,对信用行业的主要监督和执法机构有两类:一类是银行系统的机构,包括财政部货币监理办公室、联邦储备系统和联邦储蓄保险公司;另一类是非银行系统的机构,包括联邦贸易委员会、司法部、国家信用联盟办公室和储蓄监督局,其中联邦贸易委员会是征信行业的主要监管部门。同时,以美国信用管理协会和联合信用局为代表的民间信用管理协会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二)政府主导型征信体系模式
政府主导型模式是以中央银行建立的“中央信贷登记系统”为主体,兼有私营征信机构的社会征信体系,该体系以德国和法国等一些欧洲国家为代表。政府主导型模式又称公共模式,“中央银行信贷登记系统”主要是由政府出资建立的公共征信机构,具有基础性地位,但并不排斥民营征信机构的发展,例如在德国有政府出资建立的全国性基础库,也有为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贸易和邮购公司等信息使用者提供服务的民营机构,且覆盖人群广、信息来源多、信用记录全面,因此民营机构在德国也处于征信行业的市场主导地位。
需要说明的是,随着信用经济时代在全世界达成广泛共识,原本征信业发展缓慢甚至未起步的国家纷纷建立了自己的征信机构,但在发展的初期基本上是完全依靠政府的推动力量建立起来的,属政府主导型征信体系,20世纪90年代以后,全世界共有17个国家建立了公共征信系统,但有别于德、法等国完善的征信体系,其各国的社会信用体系比较薄弱,建立公共征信体系为现实选择,能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也比较单一,且多为基础性的,基本没有增值服务(见表1)。
(三)会员制模式
由于行业协会在日本经济中具有较大影响力,其征信体系也明显区别于前两种模式。采用的是以行业协会为主建立信用信息中心的会员制模式,为协会会员提供个人和企业的信息互换平台,通过内部信用信息共享机制实现征集和使用信用信息的目的。征信机构不以盈利为目的,依靠法律和行规运作,只有会员才能享受到信用信息机构提供的信息,同时各会员单位有义务向征信机构提供其及时、客观、全面的信用信息。该体系下大致以银行业协会、信贷业协会和信用产业协会等三大行业协会为主要征信机构,在日常信用管理活动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效用。
三、我国征信体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征信业从无到有、从薄弱到壮大,发展迅速,成就斐然,目前我国已经构建起一个覆盖面广泛、结构基本齐备、以公共征信为主导的多层次征信体系。第一层是拥有大量基础信息的公共信用数据库和若干个专业信用数据库,该层次以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管理的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数据库为代表;第二层次是掌握特定经济信用信息的政府职能部门、投资金融机构、经济鉴证类中介机构,该层次以工商、税务、海关等政府职能部门的信息管理系统为代表;第三层次是对信用信息进行搜集、调查、加工并提供信用产品的专业征信机构,既包括有政府背景的地方性征信机构,也包括国内民营征信机构及在我国设立办事机构的外资征信机构。截止2010年底,中国人民银行企业征信系统累计收录企业及其他组织1691万户,其中有信贷记录的超过790万户;个人征信系统累计收录自然人数7.77亿,其中有信贷记录的自然人数2.20亿多,且个人信用基础数据库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个人征信数据库。但是,我国的征信体系和信用发达国家相比差距甚远,还存在诸多问题。
(一)征信法律体系建设严重滞后且层次较低
1.缺乏系统的征信法律法规
我国的征信法律立法基本还属空白,尽管关于规范征信的相关制度散见于诸如《民法通则》、《合同法》、《注册会计师法》、《律师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之中,但是与规范信用制度直接相关的立法严重缺失。直至目前,我国还没有一部真正意义上的规范征信活动的法律法规,从2002年《征信管理条例(初稿)》的起草到2009年10月《征信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的公布,历时七年,而且征求意见稿还有许多需要完善之处。
2.立法分散,法律效力层次较低
当前规范征信领域专门的法律规范,分散地分布在中国人民银行的征信管理办法和地方各级政府主导下的征信管理办法之中,如《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管理暂行办法》、《应收账款质押登记办法》、《上海市个人信用联合征信试点办法》等,虽然有一定数量,但全部是部门规章或地方性法规,层次较低,缺乏具有较强法律约束刚性的全国性法律,在实际执行中的效力有限[4],不能满足我国整体征信业发展的需要。
3.立法规范的范围较窄
现有的直接规范征信活动的法律规范,其规定的内容往往局限于一个侧面,在信息有效公开共享与隐私保护的权衡方面、失信惩戒方面无保障可言。虽然最新公布的《征信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从九个章节对相关问题进行了阐述,但过于原则化和笼统化,远未达到系统化和规范化的目标。
(二)征信机构市场竞争力较弱,协作机制缺失
如前文所述,我国征信机构基本形成了以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系统、各地方、各行业征信系统、中资征信机构、中外合资征信机构和外资征信机构中国办事处并存和竞争的发展局面。活跃在我国市场上的300多家征信机构,能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相当有限,可提供的增值服务还有待提升,以我国最大的企业征信系统数据库中国人民银行企业征信系统数据库为例,止2010年末也只有1691万户客户信息,世界上最大的企业征信机构邓白氏公司动态存储着来自世界各国5700万家企业的信用档案,几乎所有的世界500强企业都将之视为经营决策的可靠商业伙伴。2010年7月11日,中国独立评级机构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在北京首批50个典型国家的信用等级,表明中国争夺国际征信市场话语权迈出重要的一步,但我国征信产品在世界上的公信力还有待提升。同时,因我国本土评级机构实力与资力不足,美国三大信用评级机构对我国实行的“战略进军”迅速控制了我国评级市场的2/3份额,严重威胁着我国金融安全。
同时,由于我国公共征信机构与商业性征信机构之间的职能分工、定位不明晰,严重缺乏协作机制,因而信用信息形成了严重的条块分割。首先,我国现有信用信息分散于银行、证券、工商、税务、海关、公安、法院、检察院、财政、环保等企业或政府职能部门,且各部门在建设自身业务管理信息系统时,在信息标识、基础技术、统计分析等方面缺乏全国统一的标准,客观上造成了系统之间难以横向交流,最终导致信用信息的分割;其次,银行、相关职能部门出于自身经营管理、隐私等方面的考虑,主观上造成了社会信用信息的分割局面[5]。再次,由于人行征信中心两大征信系统封闭运行,导致中央银行征信系统中丰富的基础信用信息资源利用效率极低。
(三)缺乏有效的市场监管机制
1.征信市场监管缺乏组织保证
根据信用发达国家经验,征信体系的建设需要全国性的统一协调指导机构和建设规划,而在我国,还没有成立专门指导和管理征信体系建设的机构,尽管《征信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规定了“中国人民银行是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对征信机构及其业务活动实施监督管理”,尽管中国人民银行成立了征信管理局,但该局仅是国务院的一个职能部门下的一个专业部门,它在国务院各职能部门及各省、市级单位之间协调指导的有效性还十分乏力。
2.没有成立行业协会对征信业进行自律监管
前文述及美国、日本的征信体系,行业协会在征信业监督管理中的职能得到了充分发挥,而我国还没有建立起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征信业协会,《征信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只是讲“征信机构可以依法成立行业自律组织,实行自律管理”,但并没有解释推动行业协会建立的牵头部门及实施规划。所以我国各征信机构之间还存在着征信产品和服务公信力差、恶意竞争、提供虚假信用报告等不良现象。
3.缺乏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
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使得守信用者得到鼓励,使失信者得到应有的惩戒,可以将信用交易方失信者的失信行为,扩大为失信方与全社会的矛盾,使失信企业难以生存和发展,使失信个人求职、消费活动受阻[6]。但我国长时间的信用环境空洞导致失信者不能得到应有的惩戒,相反,失信收益往往大于失信成本,这不仅降低了守信者的积极性,也削弱了对失信者的约束力和威慑力。
(四)信用文化建设和征信教育宣传滞后
在信用发达国家,信用报告已经成为企业和个人的“经济身份证”,“珍爱信用记录”已经成为“经济人”的一种习惯。而在我国,人们虽知道信用在经济生活中的重要性,但在在长期信用文化缺失的困境下,社会信用环境不容乐观,信用文化建设水平低下的问题亟待解决。
发达的征信市场、完善的征信体系,与一个国家的征信教育有较强的正相关性。目前我国的征信教育体系还没有形成,完善征信体系的主要推动者――征信专业人才也相当匮乏。以我国征信业比较发达的上海为例,全市专门从事征信和信用评估的专业人员也不过千人,其中初级专业人员占有较大比例[7],具有系统化征信知识的高学历、高水平信用管理人才更加有限。培养高素质征信人才的大学教育,也只在近几年得到了探索式发展,从业资格管理从2007年才开始起步,公众信用知识普及水平远远不够。
四、我国征信体系优化建设的路径选择
征信业在我国还是一个新型的行业,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仍处于初级阶段。根据对征信发达国家征信体系的研究和借鉴,以及我国征信业的发展现状,本文提出了符合我国征信业实际的“1213”优化发展路径,即以市场化行业运作体系为主导方向,以民营征信机构和公共征信机构为两翼,以人民银行征信中心两大系统为基础,以完善征信立法、完善行业监管和加强教育宣传为三大保障的征信体系(如图1所示)。
(一)完善征信立法,使行业发展“有法可依”
“有法可依”是我国征信体系优化建设的关键所在,对征信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影响深远,必须尽快完善征信法律体系。一是要尽快颁布征信主体法,出台《征信管理条例》,弥补这一法律空白;二是逐步推进征信专业法的颁布,目前最重要的是借鉴美国信用信息共享方面的法律,出台我国的《信息公开法》,在处理好信息公开共享与保护国家和商业机密、个人隐私权的前提下,从法律层面引导我国信用信息的有效开放共享;三是升级我国现有征信管理相关法规层次,例如将《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库管理暂行办法》等升格为国务院法规,保证征信法律法规的权威性。
(二)构建征信业健康、快速发展的“三位一体”监管体系
征信体系的完善亟需建立全国性协调统一的行业监管体系。首先要解决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管理局权威性不足的尴尬局面,成立专门的具有较高层次的“中国征信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其次要成立具有约束力和影响力的征信业协会,切实担负起行业监管的自律性监管职能,强化会员的守信和维权意识;再次,要运用市场的约束机制和失信惩戒机制,促进征信行业的有序开展,构建我国“三位一体”的行业监管体系。
(三)加大市场培育力度,打造征信行业腾飞“坚实两翼”
市场需求产生的源动力是征信机构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完善我国征信体系的重要途径。我国需要从供需两个层面打造征信行业腾飞的坚实基础:从市场供给层面,应依托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基础数据库和国务院各职能部门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大力推进征信机构结构优化,在信用信息资源充分共享的前提下,将人行征信中心“裁判员兼运动员”的身份瘦身,专门从事行业监管工作,重点推动市场化运作的民营征信机构发展壮大,使其发展成为具有较强国内、国际竞争力的权威征信机构,以提供多层次、多样化和高品质的征信产品和增值服务;从市场需求层面,应营造政府、企业、个人全方位的征信产品需求网络,使信用产品的使用成为社会经济活动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巨大的市场需求动力成为征信机构盈利和创新发展的坚实之翼。
(四)强化征信教育宣传,培育行业发展“不竭动力”
良好、诚信的信用环境是促进征信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我国目前社会信用环境有待提升的前提下,应加强征信教育和宣传工作。要做好征信行业的教育工作,不但要从大学专业教育、职业教育和征信行业资格认证三个层次做好征信人才的培养,为征信体系优化提供根本动力,还要做好针对社会信用活动主体的参与者企业和个人做好教育工作,比如将征信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之中;以政府各职能机构为主要推动力量,组织银行业协会等专业机构进行宣传工作,常态化地组织“征信宣传周”或“征信宣传月”活动,打造征信宣传的长效机制,同时要以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为契机,努力营造“守信光荣,失信惩戒”的浓厚氛围,提升社会各阶层诚实守信的积极性和责任感,培育行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参考文献:
[1] 戴根有.征信理论与实务[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
[2] 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管理局网站。厉以宁:信用“崩盘”是一场没有赢家的赌博[EB/OL].(2009-10-09)[2011-06-16]..
[3] 唐明琴.促进征信市场繁荣发展的长效机制研究:广东视角[J].南方金融,2010(1):78-82.
[4] 刘玲.加快我国银行系统征信体系建设初探[J].现代财经,2009,(6):85-91.
[5] 郑良芳.我国征信体系建设问题研究[J].征信,2010,(1):3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