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对学校的意见范文

时间:2023-04-07 19:45: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家长对学校的意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家长对学校的意见

篇1

2、有较为严格的学习时间规划,该学习的时候能克制学生好好学习,该放松的时候能安排有益的、有趣的活动。

3、能有严格的课外书监管小组,杜绝学生间有不好的课外书流传,让学生读一些感兴趣的种类多样的、能帮助学生多了解社会或能学习到日常知识的课外书籍。也可在班上开设读书角,截载文章来丰富它。

4、周末能开设学生有兴趣的课外实践活动。学与乐兼备,让学生能轻松但严谨地学习,能学习到更多有用的丰富的只是。

篇2

一、充分认识建立家长委员会的重要意义

中小学生和幼儿园儿童健康成长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共同目标。建立家长委员会,对于发挥家长作用,促进家校合作,优化育人环境,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省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推动和支持下,一些地方的中小学通过家长委员会,动员组织家长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和管理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面对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需要在更大范围推广成功经验,把家长委员会普遍建立起来。

全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幼儿园要从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高度,充分认识建立家长委员会的重要意义,把家长委员会作为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的重要内容,作为发挥家长在教育改革发展中积极作用的有效途径,作为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的育人体系的重大举措,以更大的热情,更有效的措施,创造更好的条件,大力推进建立家长委员会工作。

二、明确家长委员会的基本职责

家长委员会应在学校的指导下履行职责。

参与学校管理。对学校工作计划和重要决策,特别是事关学生和家长切身利益的事项提出意见和建议。对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予以支持,积极配合。对学校开展的教育教学活动进行监督,帮助学校改进工作。

参与教育工作。发挥家长的专业优势,为学校教育教学活动提供支持。发挥家长的资源优势,为学生开展校外活动提供教育资源和志愿服务。发挥家长自我教育的优势,交流宣传正确的教育理念和科学的教育方法。

沟通学校与家庭。向家长通报学校近期的重要工作和准备采取的重要举措,听取并转达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向学校及时反映家长的意愿,听取并转达学校对家长的希望和要求,促进学校和家庭的相互理解。

三、积极推进家长委员会组建

建立家长委员会,要发挥学校主导作用,落实学校组织责任,将纳入学校日常管理工作;要尊重家长意愿,充分听取家长意见,调动家长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根据学校发展状况和家长实际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组织方式,确保家长委员会工作取得实效。

有条件的公办和民办中小学和幼儿园都应建立家长委员会。学校和幼儿园要组织家长,按照一定的民主程序,本着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在自愿的基础上,选举出能代表全体家长意愿的在校学生家长组成家长委员会。特别要选好家长委员会的牵头人。要从实际出发,确定家长委员会的规模、成员分工。

家长委员会成员应具有正确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热心学校教育工作,富有奉献精神,有一定的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善于听取意见、办事公道、责任心强,能赢得广大家长的信赖。

四、发挥好家长委员会支持学校工作的积极作用

家长委员会要针对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突出问题,重点做好德育、保障学生安全健康、推动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化解家校矛盾等工作。

与学校共同做好德育工作。要及时与学校沟通学生思想状况和班集体情况,经常向家长了解学生在家庭的表现和对学校、教师的看法,与学校和教师一起肯定和表扬学生的进步,解决和化解学生遇到的困难和烦恼,做好思想工作。经常通过家长了解学生所在班级的情况,及时发现班集体风气和同学之间关系存在的问题,推动形成积极向上、温暖和谐、互助友爱的班集体。

协助学校开展安全和健康教育。引导家长履行监护人责任,配合学校提高学生安全意识和自护能力,支持学校开展体育运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对学校的安全工作进行监督,与学校共同做好保障学生安全工作,避免发生伤害事故。

支持和推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防止和纠正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引导家长积极支持教育部门和学校采取的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各项措施,监督学校的课业负担情况,及时向学校提出意见和改进的建议,与学校共同推进素质教育。

营造良好的家校关系。把学校准备采取和正在实施的教育教学改革措施,向家长做出入情入理的解释和说明,争取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及时向学校反映家长对学校工作的疑问,帮助学校了解情况改进工作。多做化解矛盾的工作,把可能出现的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五、为家长委员会的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篇3

意见一:对学生在校学习时间过长;学生家庭作业量过大,进而影响学生第二天课堂效益疲劳作战;对个别教师,只注重家庭作业布置,而不去认真检查;对教师布置家庭作业方法单一,不考虑学生的情感等做法表示担心。

意见二:对个别教师不注重业务政治学习,素质低下,教育方法不当,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讽刺、挖苦学生。

意见三:个别教师不注重师德建设,不能起带头和模范作用,责任心、事业心不强,擅离工作岗位,不安心教学,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通过家访我们也收集到一些较好的建议:

(1) 学校一定要强化管理,特别是加强教师常规教学管理,把工资和考勤、备课、批改、善待差生等挂钩,奖励罚懒。同时对教师应多一些培训,不断提高业务素质。

(2) 学校应扎实有效地开展教学研究,狠抓课堂效益,使学生轻轻松松学到知识,提高能力,对学生的家庭作业,应有个限量,家庭作业灵活多样,教师及时检查。

(3) 对教学成绩的评估,以考试成绩为主,同时也参与其他内容,如课堂教学方法、师德师风、新课程改革等。

(4) 学校应注重特色,培养学生特长。音、体、美、电脑课程不仅要开全,更应开足,不可流于形式。学校兴趣活动小组一定要很好地活动下去。

(5) 为了制止乱收费,学校应成立收费监督小组,成员由家长代表、村委会代表、学生代表组成。

为了达到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结合家长的意见建议,特采取如下整改措施:

(1) 每位教师一定要严格执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人人对照“三不做”“八不准”,找出自己的不足,制定整改计划,学校每月对教师师德师风做以评估。每年年底让家长、学生评出师德高尚的教师3—4,并给予奖励。

(2) 凡向学校反映的违纪“三不做”“八不准”行为的教师,学校一定要坚持治病救人,对教师一定要认真的帮助教育。

(3) 强化完善各种教育教学制度,并对照制度逐条落实。对教师严于管理,使每位教师都能作到监守岗位,遵守学校纪律,上好每节课,把好落实关。

(4) 为了保证教学质量,不仅要研究学法,更要教给学生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同时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学校要兑现《奖惩制度》,对教学成绩不好的老师,绝不会让他们再耽误学生的前途。

(5) 学校一定要开足开全课程,使学生的特长得到张扬,成立特长小组,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6) 学校每次收费必须向学生公布清楚,要求村委或学生家长进行监督。每位教师不许向学生推销学习资料或书籍,如有此行为,一定严肃处理。

篇4

美国学者兰根布伦纳和素恩伯格把参与学校教育过程中的家长角色分为三类:1.作为支持者和学习者。当家长以这种角色参与学校教育时,他们能成为其孩子有效的家庭教育者,家长的自信心以及家长对其孩子和自身的教育期望都能随着参与有所提高。2.作为学校活动志愿参与者,为学校提供无偿服务。家长可作为班主任的辅助人员帮助教育学生,可就某门学科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可就自身经历给学生做非正式报告等。3.作为学校教育决策的参与者。家长参与学校教育决策的全过程,即决策形成、决策执行和决策监督。

2013年8月底,在学生还没有到校的时候,学校成立了第一届临时校级家委会,并在随后的全校家长会上由家委会成员向全体家长说明和布置学校的部分工作,同时向大家传递一个信号――学校高度重视家校合作。事实证明,各级家委会的成立在这一个学期里对学校的工作和学生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日常工作中,一(5)班在学校布置的一些工作上往往响应迅速,家长的意见也比较统一。班主任有点神秘地告诉我,她有一个“秘密武器”。她打开QQ群让我看聊天记录。原来,他们建立了家委会工作群,班主任和家委会成员经常在群里讨论班级工作,形成共识后在全体家长群里进行通告。家委会还成立了理财小组,将班费和学生活动需要的经费实行公开化管理,接管班级的相关收费工作,建立账本,定期在家长群里公示。学校有大型活动需要家长志愿者时,家委会成员主动在家长群里征集和登记,教师和参与活动的家长们拍下了一张张照片,家委会成员及时将照片传到班级QQ空间。通过家长群,家长们就像在孩子身边一样关注着孩子点滴成长。当我向一(5)班家委会的家长们表示感谢的时候,一位家长这样告诉我,“一年级的班级管理压力大,我们帮班主任老师做一些工作,让班主任老师有更多的时间去做教育教学和班级常规工作。大家都是为了孩子嘛!”

一(6)班因特殊情况需要更换班主任。这在任何学校都是一件让家长抵触和反感的事情。在前期家长工作中对家长积累了足够信心的基础上,学校决定让家长参与到更换班主任的工作中,邀请家委会成员和部分家长代表召开家长座谈会,征求家长意见,集思广益,并由参与决策的家长做好其他家长的解释工作,从而使得这件家长非常反感的事情在相互理解中得到妥善解决。班级管理平稳过渡。这也让家长在参与学校决策的过程中了解学校的实际情况和难处,对学校各方面的工作有一个比较深入的了解,有效地承担了家长在家校合作中角色的责任和义务。

虽然知道食堂工作头绪多、责任大,但为了解决家长的实际困难,作为走读式的学校,我们还是毅然开办了食堂。由于众口难调,食堂工作遭遇了一些家长的质疑。前期,校级家委会成员在食堂运行过程中已经广泛地收集了家长意见,帮助食堂更好地服务学生,但由于沟通渠道单一,很多家长没有及时了解到食堂工作的改进。后来,我们吸收了校级家委会的意见,建立了家长每日轮流试吃和反馈制度,制作家长试吃意见簿,学校也在网站上公布“每周食谱”,让家长直接参与和体验食堂管理和伙食的质量,帮助食堂改进,帮助其他家长了解学校伙食情况;家长也在和孩子们共餐中了解到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情况。第一学期的家长参与,也为下学期成立学校伙食委员会奠定了良好基础。

我校的家长志愿者队伍建设,已作为班级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来开展。在学校组织的节日、秋游、文体活动中,到处都能看到家长志愿者的身影,他们主动参与到班级文化的策划和布置、大型活动的组织和护导之中。

家长对学校和班级工作的参与,体现了家长和学校、教师之间的一种平等关系。家长是孩子的家长,学校是孩子的学校,一切都是为了孩子的发展。第一步的家校合作探索在短短一个学期之内已发挥了积极的力量。

篇5

《意见》指出,近年来,经过各地不断努力探索,家庭教育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但还存在认识不到位、教育水平不高、相关资源缺乏等问题,导致一些家庭出现了重智轻德、重知轻能、过分宠爱、过高要求等现象,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加强家庭教育工作首先要明确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主体责任。广大家长要依法履行家庭教育职责,严格遵循孩子成长规律,不断提升家庭教育水平。

对各个年龄段孩子的成长发展,《意见》给出了明确的建议指导:学龄前儿童家长要为孩子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培养孩子健康体魄、良好生活习惯和品德行为,让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小学生家长要督促孩子坚持体育锻炼,增长自我保护知识和基本自救技能,鼓励参与劳动,养成良好生活自理习惯和学习习惯,引导孩子学会感恩父母、诚实为人、诚实做事。中学生家长要对孩子开展性别教育、媒介素养教育,培养孩子的积极学习态度,与学校配合减轻孩子过重学业负担,指导孩子学会自主选择。切实消除学校减负、家长增负,不问兴趣、盲目报班,不做“虎妈”“狼爸”。

《意见》指出,要充分发挥学校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强化学校家庭教育工作指导,推动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家长参与、学校组织、社会支持的家庭教育工作格局。丰富学校指导服务内容,通过培训讲座、咨询服务、经验交流会、社会实践活动等形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家庭教育工作实践,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家庭美德发扬光大。发挥好家长委员会作用,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推进中小学幼儿园普遍建立家长委员会,通过家长委员会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和实践活动。共同办好家长学校,把家长学校纳入学校工作的总体部署。

篇6

关键词:沟通;展示;全员育人

育人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决不是由学校单方面能够完成的,家长、家庭作为能够影响孩子的“第一人”,有责任和义务参与对学生的教育,那么,如何充分发挥家长对学校教育的参谋和参与作用、把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更好地宣传和强化学校教育理念、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是所有学校当下急需研究的问题,笔者在学校基础部的管理对这方面做了些尝试,也有不少的收获,以下谈几点心得:

一、全员育人的四个需求

打造家校沟通纽带是为了适应全员育人的需求。

1.社会大环境的需要。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学生的知识来源广泛,学校不再是学生知识的唯一供给站,因此,学生的教育也应该借助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在所有的力量中,家庭无疑是最为重要的力量,因为学生的绝大部分时间都在这两个地方度过,打造家校沟通纽带,借助家长的力量参与德育管理,是使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

2.家庭育人的需要。每个家庭都有许多卓有成效的教育方法和措施值得推广和借鉴,也有部分家庭中有急功近利、虚荣奢侈等不良现象,优秀的方法和措施需要通过这个平台宣传和推广,不良的家庭氛围也需要改进,学校有帮助家长提高素质的责任,打造家校沟通纽带,可以推广优秀经验,使广大家长通过学习成长。

3.信息沟通的需要。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状态、教师状态、班级状态、学校状态是家长希望及时了解的,家庭状态则是学校、老师必须掌握的,这五种状态的互相掌握需要及其畅通的渠道,而不仅是一两次的家访或家长会,家校沟通纽带是目前阶段家校双方的一个很好的沟通渠道。家长代表参与活动,更加促进了双方的沟通和理解。

4.树立形象的需要。一个学生背后,至少六名家长,加上他们的亲朋好友,涉及到社会的各个阶层,成立家长委员会,架起沟通的心桥,可以让全社会了解学校、了解教育,有助于社会大环境对教育的支持和帮助。

二、全员管理的四个作用

成立家长委员会是打造家校沟通纽带的重要举措,发挥着全员管理的四个作用。

1.代表和参与作用。家长委员会代表的是家长共同的心声,可以及时把家长不方便直接反映的问题转达给学校,在家校的沟通中有很重要的作用;家长委员会可以参与学校管理的各个层面,使学校的管理工作更贴合实际;家长委员会还可以了解学生在家的状态,可以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时效性。

2.助力和见证作用。家长与学校在教育学生方面目标是完全一致的,家长委员会可以跟学校组成一个团结的共同体,更有效地达到最终的目标;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家长的始终参与和见证可以增进感情,使学生既能理解老师,也能理解家长。

三、展示沟通的五种做法

立体、全方位地展示沟通是打造家校沟通纽带的多种渠道。

1.建设全方位展示平台。在如今的社会,学生与家长的沟通有时也存在盲区,学校基础部有专门的网站,设置了“通知公告”“教学园地”“新闻动态”“班级风采”等四个栏目,尤其是“新闻动态”“班级风采”这两个栏目,全方位地展示了升学部的工作动态和学生实时的状态,比如栏目里有素描、简笔画、水彩画等优秀作业展示、有读书笔记展示、有同学的书法展览、优秀假期作业展览、各班不同的班级文化展示、班级专项活动记录等内容,每周都有更新,家长们只要打开网站,各项动态一览无余,在学校传递正能量的同时,也让家长们了解学校的真正风貌,起到了很好的展示效果。

2.打造“五五”家校纽带。基础部着力建设了“五五”家校纽带,以每周五条以上校信通、五条以上班级QQ群发言、五个以上班级实况图片、五人次以上家校联系电话、五人次以上的家校网络私人聊天记录等作为纽带,老师们每天都把作业内容、作业完成情况、测验成绩、学校各种活动、学生生活安排、放假作息安排等各项内容通过家校通告知家长,许多活动的图片、视频、文档等资料班主任通过QQ群这个平台进行和展示,发在群里的各种文件下载量都很高,家校共同分享了学生成长的喜悦之情,形成了教育的合力,达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3.举办“四个一”家长开放周活动。基础部每年秋学期举办“四个一”家长开放周活动,让家长走进学校,倾听基础部负责人的工作报告,参加为家长举办的教育讲堂,再陪孩子吃一顿饭、到教室听一节课、与老师谈一次话、与学生交一次心,拉近家校距离,拉近家长与孩子的关系,让家长更能贴近学校、贴近教师、贴近学生,从而形成家校合力。

4.进行 “家校沟通周” 活动。每年春学期学校基础部举办 “家校沟通周” 活动,主要内容包括:各位班主任和老师及时与学生沟通,帮助学生进行期中总结;各位班主任将学生成绩通过家校通单独发送给家长,使家长及时了解到孩子的学习状况及在班级的位置;各科老师就本学科的不及格(或后几名)同学主动与家长进行沟通,谈情况、讲对策,争取学生在以后的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各位班主任分别与家长进行电话、QQ联系,让家长清楚了解学生进校以来的各阶段情况;各位班主任与重点对象的家长进行面谈,交流学生的状况,分析学生的进步空间,明确下一阶段的努力方向。

5.实施专项活动征求意见通道。对于一些涉及全体或大部分学生的活动,家长委员会就会开启专项活动的意见征求通道,比如,校服的征订,会事前多次征求和汇总家长们的意见,衣服的材料、式样等,也会把学校的意见带给家长,以寻求双方的一致性;比如,某个专题考试或某学科的考工定级等,家长委员会就会把家长们的意见带给学校,恰当的考试时机、复习迎考的要求、收费的时间和方式等,这样的意见通道,使家校的目标一致、沟通顺畅,最大程度地加深了双方的理解,避免了因信息不畅造成的误会。

四、实施过程中的三个注意点

1.成员选择的多样性。在选择家长委员会成员时,既要素质高,又要热心教育事业,还要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和号召力,能起到表率和带头作用;同时要兼顾各个行业,这样才能照顾到各方面的要求。

2.工作制度的可操作性。工作制度的制定要贴近实际,操作简便,切忌空洞而不起作用。

3.参与管理的方向的正确性。家长委员会,是一个沟通渠道,根本目的是与学校一起,帮助学生的成长,要向家长表明这个立足点,只有家长们接受了这个立足点,才能在思想上约束和指导家长开展工作,最终达成目标。

以上,是我在平时管理中的几点做法,这些做法取得了实际的效果,家长们口耳相传,学校的招生形势自然是越来越好,今后我将在实际工作中继续探索,力争有更多的举措,取得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陈小和 《家校合作双赢之路》 《儿童大世界(教学研究)》2016 年第5期

篇7

在家校联系的过程中,学校有很多种方式和途径进行家校沟通,特别是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但是各种方式的配合使用才是最佳状态。

1、家访。家访是家校合作的传统方式,也是家校合作的重要渠道。教师每年都要对本班学生进行一次家访,家访过程中要做好家访记录,要求家长签字,面对面分析问题,促进学生发展。家访过程中应了解该家庭背景、人员结构,特别是孩子在家中的学习环境。要注意礼节,通过观察了解每个家庭不同的生活习惯,力求在教育孩子问题上达成共识。利用教师上门家访争取由于孩子的情况各异,家长的培养方法各不相同,个别化的沟通就显得尤其必要。在家访时,要根据学生的性格、爱好、家庭成员等基本情况,有准备、有目的地进行家访。为了表示对家长的尊重,应当总是事先打电话给家长,在他们认为方便的时候再去。教师简要、全面地汇报孩子这段时期在学校里的表现,着重谈孩子的进步和优点,并提出需要注意和改进的地方。家长谈孩子在家里的情况,近来的变化与长进,存在的问题以及对学校里的希望。双方共商下一阶段具体的教育目标与措施,以便共同有效地促进孩子的发展。在和家长共同协商时,教师与家长之间应建立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的合作伙伴关系与亲密感情,让家长意识到:教师这样做是为了孩子好,是为了提高孩子学习的提高,是对工作的责任感。当家长感受到教师以平等友好的态度对待自己、理解和尊重自己时,就会消除心理上的距离,乐于与教师接近,愿意与教师沟通情况并和教师相互配合,教师与家长间架起了情感的桥梁,就为家校合作奠定了基础。

2、家长会。家长会也是较常用的家校合作方式。每学期召开两次家长会,家长会上除了班级整体情况的汇报之外,要有家长的发言,要有师、长之间的个别交流;要将班级、学校目前需要借家长之力才能解决的困难摆出来,充分征求家长的意见,达成共识,获得解困的最佳办法。如此构筑起来的家长之间交流的平台,师、长之间沟通的渠道,能使之在相互交流过程中,不断修正自我,各尽所能解难,达到互相尊重、沟通、合作的目的。

3、通过《致家长的一封信》、打电话、发短信、电子邮件,密切与家长的联系,缩短学校、家庭之间的距离。

4、成立家长学校。组建学校家长委员会,设立了家长信箱,及时汇总处理家长面对学校的意见与建议的信件;加强教子方法与学习方法指导,让家长了解学校对提高教育质量的举措与想法,配合学校,监督学校办学行为,家校联手共同对学生学习能力培养思维习惯与个性发展进行教育。其主要功能体现在:①桥梁作用:沟通学校和家庭、社会的联系、促进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一体化的形成。②教育作用:指导家长认真担负起教育子女的作用,帮助学校拓展德育教育的深度和广度。③管理作用:参与学校管理及对学校的重大决策提出意见、建议。④助学作用:积极运用社会力量支持学校、整合资源开辟学生校内外社会实践活动的广阔天地,改善办学氛围。

篇8

一、诚心劝导,以情感人,使家访的指导思想端正、目的明确

学生出了错,如果有必要进行家访,就必须让学生的家长知道你的良苦用心:是让他的孩子改正错误,好好学习功课,好好学习做人,教师的语言就要充满真诚和真情,能体现对学生关心和爱护,以让学生家长感到自己的话“温暖”适宜,愿意接受教师的意见,积极配合教师共同研究教育学生的措施,如果把家访当作告状,进行惩罚学生的做法无疑是错误的。在这个问题上,在进行家访时,班主任不妨首先全面细致地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兴趣爱好及各方面的表现,再通过最近学生在校的情况,认真听取家长对学校教育的意见和看法,并坚持四个基本原则:第一,无论学生犯什么错误,决不请家长;第二,家访决不告状;第三,家长会决不点名批评任何一个学生,代之以鼓励和表扬;第四,利用家访端正家长的教育思想,帮助家长学习掌握教育孩子的科学方法,虚心听取家长的意见,共同探讨教育孩子的措施,深受学生和家长的欢迎,从而改变人们对家访的种种看法,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更关心了,也极大地调动了家长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从而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尊重家长,以理服人,,使家长心服口服

尊重家长是教师道德修养的一条重要要求,因此教师在家访中要尊重家长的人格,而不能以教师比家长高人一等的身姿去“镇压”,更不可“莫须有”、“想当然”。不说侮辱家长人格的话,不做侮辱学生家长的事,那种学生一出问题教师就告状的做法,往往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感情。同时也要尊重家长对学校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监督、评估意见,对他们提出的合理化意见应给予采纳。当教师和家长的教育意见产生分歧时,教师应当以理服人,明智地求大同而存小异,使家长心服口服,切忌粗暴蛮横。粗俗、野蛮只能体现教师的无能和无知,且极易伤害家长的感情,达不到家访的目的。

三、随机应变,选择最佳时机,巧报喜不报忧

在日常工作中,许多班主任是选择在学生出了错之后,才进行家访,遇到家长就反映学生的缺点错误,难免出现信息不准确、方法不恰当、考虑欠周到而说错的情况,这也容易极大地挫伤了家长的感情,导致家长对家访产生抵触情绪,更谈不上积极配合。为了改变这种状况,班主任教师在家访时就必须讲究家访的艺术,随机应变,巧妙应对。家访既要求教师选择最佳有利时机反映学生存在的问题,又要求教师巧妙地反映学生取得任何一点进步和成绩,要始终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心,才能真正发挥家访的作用。总而言之,班主任教师在进行家访时,要就诚心劝导、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刚柔相济、克制激情、注意言行、随机应变、巧妙处理、注意讲究方法和艺术,与家长携手共攀,同舟共济,努力实施好素质教育,认真完成我们神圣的九年义务教育,在教育战线上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谢世腰,王力主编.课堂管理与班级管理[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篇9

2012年2月,《教育部关于建立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委员会的指导意见》正式。《意见》要求各地教育部门和中小学、幼儿园以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高度,充分认识建立家长委员会的重要意义,把家长委员会作为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的重要内容,作为发挥家长在教育改革发展中积极作用的有效途径,作为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的育人体系的重大举措,以更大的热情,更有效的措施,创造更好的条件,大力推进建立家长委员会工作。

《意见》落实4年来,家长委员会的建立、发展情况如何?在参与学校管理过程中起到了哪些作用?是否能代表广大家长有效行使知情权、评议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存在哪些问题?如何改进?日前,本刊记者带着这些问题展开采访。

委员不能只当看客

家长委员会,简称家委会,顾名思义就是由家长代表组成的组织,是代表全体家长参与学校民主管理,支持和监督学校做好教育工作的群众性自治组织,是学校联系广大学生家长的桥梁和纽带。自从2012年初《教育部关于建立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委员会的指导意见》以来,全国各地中小学和幼儿园都相继成立了家长委员会,但本刊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少家长根本不知道有家长委员会。

小学四年级男生家长贺女士接受采访时说:“我只在媒体上见过‘家委会’这个词,没听孩子老师说起过。或许有吧,我拿不准,反正我没有投票选举过这样的家长代表。不过,孩子所在班的家长有一个微信群,群主马先生挺热心的,班里有什么活动都是他消息,或许他就是家委会委员吧。”

初二女生家长林女士告诉记者:“我知道家委会。女儿初一期中考试后,我去参加家长会,班主任说要选举家委会委员,让家长们投票。家长们都很为难,因为相互不认识,无从选起。后来班主任就说,干脆,班干部的家长自动入选吧,这样以后班里有什么活动,通知起来也方便。大家一致通过。不过,家委会都干些什么,我就不清楚了,好像也没起什么作用,只是上级要求每个班都要建立家委会,应付差事罢了。”

记者颇费周折,终于找到几位家委会委员,对家委会的实际概念逐渐清晰起来。

陈先生是周口某中学的校级家委会委员。接受采访时他说:“我马上就要卸任了,因为儿子马上要初中毕业了,过几天就要办交接手续。嗨,其实也没什么手续要办,无非是把会议记录转交给新一届家委会委员。会议记录的内容也不重要,无非是列席校务会议时记下的简单事项。说是代表家长行使监督职责,其实就是走走形式。咱是家长,又不对学校事务负责,所以我参加校务会议从来不发言。学校对我两年来的工作评价挺高。”

郑州某小学家委会委员周女士认为,家委会这两年发展很快,作用越来越重要。她说:“两年前,我儿子上小学二年级,因为他是班长,我就建了一个班级家长微信群,交了许多家长朋友,后来班里要选举家委会委员,大家就推举我,我也乐意为大家服务,所以就当仁不让了。再后来,我又荣幸地被选为校级家委会委员。开始的时候,家委会只是班主任的帮手,帮忙通知家长来开家长会啦,运动会期间搞搞服务啦,选文明学校的时候号召家长为学校网上投票啦,等等。或许是家委会的工作太有成效了吧,现在各班的班主任对家委会越来越依赖,家委会委员们正悄悄地从活动的参与者转变为参与式管理者。比如,受学校的委托,我出头组织了几次专家讲座,邀请教育专家给家长上课,普及家庭教育知识,矫正一些家长不正确的教育理念,效果很好。”

薛女士是洛阳某中学的家委会委员。接受采访时她说:“其实,做家委会委员挺难的,因为委员们接触老师越多,越容易被其他家长说闲话。我儿子本来就很优秀,不仅学习好,在班里担任团支部书记,还是学校学生会的体育部长,所以评选‘三好学生’时总能当选,但是有家长说,那是班主任对他的特殊照顾,因为我私下里做了工作。我非常委屈,却也没办法。我认为,我的工作不被家长们理解,原因有三个方面:第一,家委会在组建上缺乏严格的组织性、纪律性,班主任指派的委员,难以服众;第二,家委会的职责不明确,工作难以有明显的效果,所以在别人看来家委会更像是一个荣誉称号;第三,家委会的工作都是义务性质,没有酬劳,不排除有班主任用表彰孩子的方式回报家长的可能。总之,我觉得家委会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但举步维艰。”

信阳某中学教务处的邓先生是分管家委会工作的副处长。谈到家委会的组建程序,他告诉记者:“组建家委会是教育局的要求,要求各班都要建立家委会,在此基础上选举产生校级家委会。各级家委会的组建都严格按照以下六个程序走:自荐、分析家长基本情况、对候选人征求意见、召开第一次家委会、召开全体家长会、颁发证书。这样就能做到民主与集中。”

谈到家委会的作用,邓先生侃侃而谈:“家委会组建以来,已经成为学校的重要帮手。比如,每学期期末,学校要组织评先工作,选举班级‘三好学生’、校级‘三好学生’等,家委会委员就成了学校行政扩大会上的家长代表,监督学校评选工作是否做到了公平、公正、公开。再比如,学校总务计划中提到‘依据新《食品安全法》加强食品安全、卫生的监管力度’,委员们便走进学校食堂检查卫生、品尝食物,监督学校的食堂工作。委员们提出的建议都很中肯,我们都虚心接受,有的委员深入参与班级文化建设,要求负责定期更换教学楼走廊里的板报,我们也大力支持。”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教育部关于建立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委员会的指导意见》落实情况良好,各地各中小学和幼儿园普遍组建了家委会,但家委会地位、性质、职责在老师、家长心中都比较模糊。如何规范家委会的运行机制,使家委会发挥应有的作用,是摆在教育管理部门面前的一道难题。

如何规范运行机制

濮阳某中学班主任颜老师把家委会发展迟缓的原因归结为家长不支持。她向记者抱怨:“许多家长,包括家委会委员,对教育知之甚少,不知道为什么要成立家委会,不知道家委会应该做什么,更不知道怎么做,是‘三不知’家长。他们不愿意付出时间和精力,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和老师的事。还有的家长认为,组建家委会不过是走走形式,没有权利的组织注定不会被重视,更不会长久。”

颜老师的同事赵老师认为,要使家委会发挥应有的作用,必须赋予家委会三项权利,即听证权、否决权和监督权。所谓听证权,是指学校、班级有重大决定时,必须邀请家委会委员听证,充分尊重家委会的意见和建议。否决权是指家委会对学校、班级不合理的规定有权否决;一旦否决,学校和班主任的工作方案必须进行调整。监督权是指家委会在学校、班级日常管理中有检查、督促、评价、指导的权利。“如果把家委会的职责限制在帮助学校和班主任搞活动上,那不是给家长添麻烦是什么?哪个家长会心甘情愿地给老师当保姆?”赵老师说。

赵老师还向记者反映,家委会在家长心目中的地位并不高。他说:“有的家长私下里称家委会是‘官员联谊会’,因为委员都是政府各级官员。家委会委员应该是社会各阶层懂教育、甘愿奉献、教子有方的家长,与官员身份并无必然联系,家委会委员由清一色的官员担任,实在反常。实际上,许多官员应酬多,对子女的家庭教育,对学校的协助往往力不从心,在教育上并不具备优势。据我所知,有些官员对家委会的活动很热衷,其实是想借此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捞取‘社会贤达’‘尊师重教’的美名。我还听说,在别的学校,家长们称家委会是‘收费委员会’。为了规范学校收费行为,教育管理部门要求学校实行‘一费制’,但学校通过家委会组织学生补课、收取补课费、集资筹款等。这些教育部门不允许的事,通过家委会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实施,学校不但将乱收费责任推得干干净净,还把家校的收费矛盾转化为家长间的矛盾。这不是挂羊头卖狗肉吗?”

南阳某中学副校长邱先生接受采访时说:“组建家委会的初衷是家校联手,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教育,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家长和学校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但实现这个目标需要学校和家长通力配合,各司其职,良性互动。老师是学校教育的主体,家长也有参与权,除家长个人对学校教育有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外,还可以通过家委会这个平台组织起来,行使集体教育参与权,促进学校民主管理,支持教学改革,提升家庭教育水平。家委会的积极意义,已被现代教育史证实。所以,我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家委会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谈到家委会的具体职责,邱先生如数家珍般列出以下10条:

1.参与并监督学校的管理和有关重大决策;

2.协调学校与家庭、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关系;

3.促进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

4.努力为学校教育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5.呼吁社会、企业、单位对学校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6.收集家长对学校管理及教师教育教学等方面的意见或建议,并及时予以反馈;

7.收集家庭教育方面的成功经验和案例,进行交流;

8.发现或知道学生在校外的不良或高尚行为,要及时告知学校,以便随时予以教育和表扬;

9.积极学习和宣传教育法律法规,具备青少年健康成长方面的法律常识,争做知法、守法、护法的好家长;

10.每学期召开一至二次家委会工作会议,家长接通知后自行安排好本单位工作,准时到会。

“上述10项职能,是我校按照《教育部关于建立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委员会的指导意见》的精神制订的。这些职责归纳起来是四种职能。”邱先生总结道,“第一,参与功能,即积极参与学校的教育管理;第二,配合功能,即主动配合学校深化教学改革,强化学生素质教育;第三,督促功能,即督促学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保证学生德、智、体、美、劳五育全面发展;第四,沟通功能,即加强学校与家长、学生与老师、老师与家长、家长与家长之间的联系。”

邱先生承认,家委会的现状与目标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他说:“不可否认,家委会在我国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大家都没有什么经验,都是在摸着石头过河。好消息是,许多省相继颁布了家委会的设置与管理办法,使家委会的建设有章可循。有些地方还设立了家委会建设管理研究项目组,以政府、企业、学校、专业机构四方合作的方式推进,对家委会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难题进行突破式攻关。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家委会的运行机制将越来越规范,家委会将成为我国基础教育不可忽视的积极力量。”

国外模式能否复制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发达国家的中小学,家委会由全体家长投票,民主选举产生,选出的委员代表全体家长履行职责。有了这样的家委会,办学者、教育者、受教育者的权责得以分清。这种家长参与管理和监督的机制,大大减少了学校管理、决策的片面性。在我国,近年来一些地方中小学、幼儿园不断出现家校冲突、师生矛盾,以及侵犯学生权益的事件,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家长缺乏参与学校管理、决策、监督、评价的渠道,难以有效维护受教育者的权益。教育部要求各地成立家委会,让社会参与学校管理,就是针对这种现实问题。总体来说,我国的国情与发达国家不同,但发达国家建立中小学家长委员会的一些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记者了解到,在许多发达国家,家委会建设起步较早,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举足轻重。

美国早在1897年2月就成立了全国家长教师协会,会员资格向全体美国人开放,主要是家长和教师。目前全美大约有23000多个本地家长教师协会,针对学龄前儿童、小学生、中学生以及特殊残障学生,总共有约520万名成员。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它已成为全面维护学生利益的全国性志愿者团体。它的使命主要是代表家长行使教育参与权,参与学校管理、家教斡旋、家长教育、健康指导、学校安全等。

英国1998年通过立法,宣布建立家长协会制度,规定任何人只要年满18岁,无论有没有孩子在校读书,也不需要有任何教学经验,都可以参选家长协会,作为家长代表过问和参与学校的一些日常事务。

法国家长联合会的家长代表可与教育部长讨论预算、教师名额、代课制度、保险医疗等教育政策。如果家长代表足够强势的话,甚至可以推动教改。每学期开学,家长联合会的成员向新来的家长解释家长联合会的功能,然后邀请每个家长入会。

篇10

摘 要:农村广大的外出打工的学生家长大多将孩子吃喝问题留给上一辈老人,将思想教育问题、知识培养全部推给学校。这样做存在很大隐患弊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教育密切合作,形成合力,把“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抓。

关键词:留守儿童 “三力”合一 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0)-20-0162-01

我校地处农村,相对城镇地区,地理位置偏僻,经济落后,为增加家庭收入,许多家庭主要劳动力纷纷进城打工,这就给村里造成大量留守儿童,不利于学校的正常管理。少年儿童是未成年人,他们的成长离不开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监督管理。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九层之台,始于垒土。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必须从小抓起,从基础教育抓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教育密切合作,形成合力,把“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抓。而农村广大的外出打工的学生家长大多将孩子吃喝问题留给上一辈老人,将思想教育问题、知识培养全部推给学校。这样做存在很大隐患弊端。父母关爱的缺失,留守儿童的学习呈两极分化,少部分孩子自律性强。但更多的孩子散漫,成绩较差;留守儿童的生活监护情况也差强人意。留守儿童大多与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少数寄居在亲戚家生活,个别的也有独居生活的。监护人通常把孩子的安全放在第一位,其次是学业成绩和物质上的满足,以便好向孩子的父母交代;而对于孩子行为习惯的养成,对于孩子心理和精神上需要却很少关注,一切顺其发展。独居生活的留守儿童孩子自己照顾自己,根本谈不上家庭教育。

存在问题:

1.亲子之间长期缺乏心灵沟通,造成孩子亲情缺失。

许多家长无暇顾及与孩子心理上的沟通交流,认为自己外出打工赚钱是为孩子将来更好地上学;有的父母常年很难回家一趟,即使偶尔回家一趟,也是来去匆匆。平时电话和子女联系时除了成绩,就是嘱咐孩子听话。根本无暇顾及孩子的心理问题以及道德品行状况,孩子的情感需求长期压抑,得不到渲泄,慢慢就会养成自私任性、蛮横无理等逆反心理,以“我”为中心的不良性格。特别是一些进城务工的父母用物质的方式来弥补他们在情感上对孩子的亏欠,爷爷奶奶对隔辈的孙子也格外娇惯,放纵,使得一些孩子染上不良习气。

2.部分留守儿童和监护人缺乏沟通造成心理障碍。由于大部分临时监护人把他们关注重点放在吃饱穿暖不生病上及孩子的安全上,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很少关注。中小学生正处于身体迅速发展时期,十分需要正确的引导,监护人却无暇顾及他们的变化,这种情况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极为不利,极易引发感情脆弱、性格孤僻等一系列心理问题。

3.日常生活质量下降,成绩较差。留守儿童的业余时间大多是看电视、打游戏,谈不上家庭教育。家庭教育的缺失,影响了孩子的良好生活习惯和道德品行的养成。大多数留守儿童成绩处于中等偏下,少部分孩子有逃学辍学现象。

4.独居留守儿童问题。独居留守儿童放学后存在“生活上无人照应、行为上无人管理、学习上无人辅导。”这些孩子放学后无人监管,自我控制能力差,极容易被坏人利用,走上犯罪道路,增加社会的不安定因素。

经过一系列的研究和实践的检验,我校初步总结出一系列工作方法。

(1)以学校为中心。在实施三结合育人工作中,学校必须发挥主导作用。这是因为学校是专门的教育机构。学校德育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而社区德育和家庭德育却具有随意性和零散性。因此,三结合对学生进行德育的计划是由学校提出,包括分年段的德育目标、德育内容、活动安排、需要的条件等。

(2)建立临时家长委员会。这是学校联系、沟通家长的桥梁,他们对学校的教育教学起到了参政、议政、民主管理和监督的作用。同时通过临时家长委员会又把临时监护人的意见迅速反馈给学校,使大家取得共识,形成合力。

(3)组建老干部顾问委员会。这是学校与社会及各单位联系、沟通的桥梁,由村干部和热心教育的一批离退休老干部组成。他们把学校的德育活动纳入村民精神文化建设内容,发动派出所、居民骨干净化学校周边环境,支持学校开展德育工作;有计划地组织一些村民教育活动,使学生能接触社会,增长社会知识,提高学生的社会鉴别能力。同时,又及时地把社区各方面的意见反馈给学校,帮助学校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

(4)开展家教课。每学期请学校领导、派出所、及村领导到校做向家长传达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和法令,普及家庭教育知识的讲座或报告;组织临时监护人学习教育学、心理学、卫生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聘请老干部和优秀家长介绍教育子女的成功经验,帮助临时监护人尽好自己的义务;每学年开展评选“优秀家长”活动。

(5)召开家长座谈会。家长会是学校联系家长最普遍的一种形式。家长会有全校性的、年级性的二种。家长会的主要内容有,向家长汇报学校或班级教育教学工作情况,向家长或代家长提出配合教育的要求,听取家长对学校班级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向家长讲解“小学生良好品德形成的过程”、“家庭教育与小学生良好品德形成的关系”、“怎样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等指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认识家庭教育在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使学校同家长及监护人经常联系,为家长及监护人提供良好的教育方法,为学校提供好的育人经验。

(6)创办德育小报。根据需要,每学期向家长印发《德育小报》,刊载国家教育方针政策、介绍优秀家长教子经验案例、传递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信息、沟通学校与家长的联系,内容丰富。

(7)建立“心手相牵”家校联系卡。为了切实做好家校联系工作,让家校双方及时了解学生的在校、在家的情况,学校启动“心手相牵”家校联系制度。采用活页的家校联系卡,统一印制,每位教师人手一本,教师在教学工作中随时用得上。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完成作业的质量,课间活动的守纪,班队活动的参与情况等,值得表扬、肯定或需配合、改进的,都及时写在家校联系卡,让学生带去带回,便捷又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