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联系人考察意见范文
时间:2023-03-18 01:37: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培养联系人考察意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现简要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把发展党员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
学校党支部对发展党员工作十分重视,始终把此项工作列入党支部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学校党支部认为,学校党的组织要实践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时俱进,保持党的先进性和战斗力,就必须不断地把优秀中青年知识分子吸收到党的队伍中来,增强党员队伍的活力。
今年年初,学校党支部专门召开发展党员工作会议,要求各支部在发展党员工作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学校党支部把发展党员列入年度的工作计划,深入了解入党申请人的各方面的实际表现,将政治素质好、工作积极、作风好、表现突出的优秀教师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
二、加强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培养工作。
学校党支部重视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培养工作,对已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和党员发展对象的,通过培养联系人对培养对象的思想、学习、工作等情况进行指导和培养。要求每个培养对象都要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思想、邓**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积极组织入党积极分子参加学习知识讲座、新党员入党宣誓、党的十七大精神的专题学习,参加学校党校的培训,在学校党委开展活动时,也邀请入党积极分子参加。同时,注意加强对培养对象的考察,在一些重大活动或关键时刻交给重要任务,在实践中考察其政治表现和工作情况。
三、 严格党员发展程序,积极发展新党员。
在党员发展工作中,我们始终坚持党员标准,严格审批程序,在培养对象经过一年以上的培养教育后,在听取培养联系人和党内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经党小组讨论、党支部审查同意,可列为发展对象。
今年年初,我校**同志被确定为发展对象。确定为发展对象以后,学校党委严格按党员发展程序开展工作:一是对其及时进行了政治审查,政审全都合格;二是安排她参加了县直机关工委组织的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并通过了统一考试;三是学校党支部对她在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中的表现,进行了全面的考察;四是召开支部全体党员大会,讨论通过了他们的入党申请;五是学校党支部派人与她进行了谈话,使她进一步提高了对党的认识,端正了入党动机。
篇2
一是干部考察走过场。如今的考察,基本上都是“不提拔不考察”、“考察就意味着提拔”。而干部考察工作,在很多时候更多地体现为一些形式化的东西。即往往是上级派两三个人在一个地方搞两三天,开三五个座谈会,接触二三十个人,结果不同的人考察出来的结论也都大同小异,如果不看名字就根本判断不出来这个人是谁。而不敢说真话、说实话的“好好”风气,也常常使有问题的干部被放过去。考察干部方面存在的不深入、不全面,失真失实等情况,使干部考察的质量令人担忧。
二是鉴定评语公式化。突出的表现就是干部鉴定评语千人一面,公式化。比如,谈论干部的缺点,大都说“学习的自觉性、系统性不够”、“个人理论修养、基础还不够扎实”、“调研上深入不够”、“工作方法有时简单”、“工作上有时有畏难情绪”等等。仔细想想,这些缺点,放到哪一个人的身上不适合呢?谁敢拍着胸脯说自己的理论修养、理论基础很扎实?谁会说自己经常不断地进行自觉的、系统的学习?谁又能说自己有独到的工作方法?什么样的调研才算深入?这些缺点不但大同小异,没有多少实质性的差别,而且都避实就虚,不痛不痒、不着边际,无懈可击。人们根本不能从这个鉴定中,看出领导干部们一段时间来思想、工作、生活中的不足。
三是民主测评不公开。在一定的范围内对干部进行民主测评,是干部工作中群众路线的一项重要内容。但是,从测评的程序看,不仅给的时间短,让参加测评的人无法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而且填写测评表格时,都是在大庭广众之下,没能充分考虑参与测评者的顾虑心态。更重要的是,民主测评时几乎没有一次公布测评结果的:如果不相信参与测评的人,那就不该向他们征求意见;如果相信测评者,却又为什么不当场公布测评结果呢?替这个测评结果保密,究竟出于什么考虑?
四是干部公示空乏化。常见的公示内容,主要就是公示一下拟提拔干部的姓名、性别、年龄、学历、职称、现任职务、曾任职务、拟任什么级别的干部,公示期限,并告知如果对被公示对象有意见,个人或组织都可以用口头或书面方式向某某部门反映,最后是电话号码和联系人等。可以说,这样的公示,只能看作是公示对象的工作简历,它所提供的、能让群众比较、鉴别和监督的有用信息是很少的。从公示的内容中,谁也不知道公示对象的品德、能力,工作中的主要成绩,个人的主要优点和缺点,性格、气质、为人处世及被提拔的依据等等情况。面对这样的公示内容,群众能发现什么问题呢?
五是干部失察问责被虚置。随着反腐败斗争力度的加大,这几年许多腐败分子不断被查处。但是,提拔任用“腐败干部”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承担什么责任,受到什么追究,却没有操作性很强的制度和规定。当然有些干部是在提拔之后腐败的,尽管如此,组织部门也应该为管理、教育、监督干部的失察负责。然而,追究到哪一层次,如何追究,往往无章可寻,难以把握。
篇3
为满足教育教学发展的需要,提高学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现制定莆田第十中学考核招聘2021年新任教师工作方案如下:
一、招聘对象
(一)2021届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学位应届毕业生;
(二)2021届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公费师范应届毕业生;
(三)2021届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全日制本科师范教育类专业优秀应届毕业生(须在本科期间获得至少1次院系及以上表彰、奖励或其他荣誉等)。
二、招聘岗位、人数、条件(4个岗位,共5人)
序号
招聘岗位
招聘人数
学历
专业
教师资格
普通话
等级
1
高中英语
教师
2
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学位应届毕业生,或教育部直属高校公费师范应届毕业生,或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全日制本科师范教育类专业应届毕业生
外国语言文学类
(相关英语专业)
相应学科的高中及以上教师资格
二级乙等及以上
2
高中政治
教师
1
同上
理论类、政治学类
同上
同上
3
高中地理
教师
1
同上
地理科学类
同上
同上
4
高中历史
教师
1
同上
历史学类
同上
同上
备注:专业设定依据《福建省机关事业单位招考专业指导目录(2020年)》
其他条件要求:
1.招聘对象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年龄为35周岁及以下(1984年11月及以后出生),博士研究生年龄可以放宽到40周岁。热爱教育事业,具有敬业奉献精神,思想品德好,身体健康,能胜任中学教育工作。
2.招聘对象的毕业证书、学位证书、教师资格证书等须在2021年8月前取得,其中应届硕士、博士毕业生必须在2021年12月前毕业并取得相应学位,截止时间前仍未取得以上证书的不予聘用。
3.因受过刑事处罚和法律上有规定不得招聘录用的其他情形的人员,不得报名。
三、信息
在莆田第十中学(fjptsz.com/)、莆田市秀屿区人民政府网站教育专栏(ptxy.gov.cn/)、莆田市教育局(jyj.putian.gov.cn)和莆田市人社局(rsj.putian.gov.cn)等有关网站上招聘公告。
四、报名和资格审核
(一)报名时间
本通告之日至现场招聘当天。
(二)报名方式
应聘者需提供《莆田第十中学考核招聘2021年新任教师报名表》(附件1)、身份证、毕业证书(应届毕业生尚未领取毕业证书的提供毕业生就业推荐表)、《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chsi.com.cn上查询打印)、教师资格证书、普通话等级证书、院系及以上表彰或奖励证书(2021届部属师大全日制本科师范类专业应届毕业生提供)等的复印件各一份,邮寄到莆田第十中学办公室或将材料扫描件电子稿发送到学校邮箱,具体联系方式如下:
联系人:林海清 联系电话:13799631007 0594-5858701
联系地址: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笏石镇毓秀路1177号莆田十中办公室(邮编351146)
电子邮箱:178490063@qq.com(邮件主题注明“毕业学校+应聘学科+姓名+手机号码”)
(三)资格审核
由学校招聘考核小组对各应聘者的材料进行审核,具备应聘条件者通知其参加面试考核。应聘人员提供的身份证明和应聘岗位所需的资格材料应真实有效,面试考核时应提供纸质复印件一份并随带原件进行验证,如发现弄虚作假,取消其应聘资格。
五、考试
由秀屿区教育局组织招聘考核小组赴有关高校对具备应聘条件者进行面试考核。
(一)考核时间和地点
2020年12月上旬:福建师范大学、闽南师范大学。
具体面试考核时间和地点将提前一周在招聘相关高校和莆田第十中学网站上。
(二)考核对象
符合应聘条件的报考者,全部列为考核对象。
(三)考核办法
采取面试考核的方式进行。面试工作由招聘考核小组组织,择优聘用。
面试考核以教学技能考核为主。教学技能主要通过10分钟的片段教学方式来考核,在指定的教材内随机抽签决定片段教学的内容,总分100分(样表见附件2)。
面试考核成绩划定合格线,报考人数和岗位招考数超过1:1比例的岗位,考核总成绩必须达60分以上(含60分),方为合格;报考人数和岗位招考数小于或等于1:1比例进入面试的(含考核时因其他考生放弃造成1:1比例的),面试成绩必须达70分以上(含70分),方为合格。
(四)考核使用教材(普通高中教科书)
英语:必修第一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年6月第1版,2020年7月第1次印刷);
思想政治:必修1(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年7月第2版, 2020年7月第1次印刷);
地理:必修第一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年6月第1版,2020年7月第1次印刷);
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年8月第1版,2020年7月第1次印刷)。
六、体检
(一)体检时间
另行通知。
(二)体检地点
县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
(三)体检对象
根据岗位计划聘用人数,按1︰1的比例,在考核成绩合格的人员中,从高分到低分,确定参加体检人选。
(四)体检标准和办法
由秀屿区教育局组织实施。按照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印发福建省教师资格申请人员体检标准及办法(2018年修订)的通知》(闽教师〔2018〕20号)的有关规定执行。考生对体检结果有疑问的,可在得知体检结论的7天内提出复检,允许申请复检一次,并以复检结果为准。
凡在体检中弄虚作假或者隐瞒真实情况的报考者,不予聘用或取消聘用。体检缺席者,取消聘用资格。
七、考察
(一)考察对象
按1:1比例对面试、体检均合格的报考者组织考察。
(二)考察办法
由秀屿区教育局组织实施。考察包括核实报考者是否符合规定的报考条件,确认其报名时提交的信息和材料是否真实、准确,重点考察应聘人员的思想政治表现、道德品质、业务能力、工作实绩、计划生育、从业禁止、有无违法违纪行为、征信情况、档案以及是否需要回避等方面的情况。
八、聘用和递补
拟聘用人员由秀屿区教育局按规定的程序和标准从面试成绩、考核情况和体检结果均合格的人员中综合考虑,择优确定,并在网站上公示。公示内容包括拟聘用人员姓名、性别、毕业院校,同时公布监督电话,接受社会监督,公示期为5个工作日。聘用结果报市人社局备案。
入聘签约时,入聘对象须持本人身份证参加签约。所有入聘对象均须随带毕业证书(含本科)、学位证书等原件及复印件各一份,无法提供者,取消其入聘资格。不按时参加签约的,视同放弃资格。入聘签约时间另行通知。
进入体检、考察的人员因体检、考察缺席或不合格而造成招聘岗位空缺的,从报考该岗位进入面试成绩在合格线上的人员中由高到低确定递补人选。
九、其他事项
(一)新招聘教师实行最低3年服务年限制度。
(二)本次招聘由秀屿区教育局、秀屿区人社局全过程指导。驻区委宣传部纪检监察组对招聘全过程进行监督。本方案未尽事宜由莆田第十中学负责解释。
附件:1.莆田第十中学考核招聘2021年新任教师报名表
2.莆田第十中学考核招聘2021年新任教师面试考核
评分表
3.莆田第十中学考核招聘2021年新任教师聘用审查表
附件1
莆田第十中学考核招聘2021年新任教师报名表
报考岗位: 报名编号:
姓名
性别
出生
年月
一
寸
相
片
民族
政治面貌
籍贯
入学前户籍所在地
省市县(市、区)
身份证
号码
通讯地址及邮编
联系
电话
教师资格
种类
教师资格
任教学科
普通话
等级
英语等级
本科毕业院校及专业
毕业
时间
是否全日制
硕士研究生及以上毕业院校及专业
毕业
时间
是否全日制
个人主要
简历(何年何月至何年何月在何学校学习,任何职务)
从高中填起
在学期间
奖惩情况(含获得奖学金情况)
应聘者个人承诺:
本人承诺所提供的材料真实有效,并已认真阅读《莆田第十中学考核招聘2021年新任教师方案》,确认个人专业符合招聘岗位条件要求。若提供的材料虚假或专业不符,本人自愿取消聘用资格并承担一切责任。
本人签名: 年 月 日
资格审查意见
审查人签名: 年 月 日
备注
附件2
莆田第十中学考核招聘2021年新任教师
面试考核评分表
招聘岗位: 考生面试顺序号: 11
项目
评价要点
权重
得分
教材
处理
1、符合课程标准和教学要求,切合学生实际,目标明确、具体、可操作。
15分
2、能正确认识所选片段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教学整体设计重点突出、难易适度。
3、能力培养、思维训练要求明确,注意寓德于教。
教学
方法
1、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作用突出,渗透学法指导。(通过教师口头表达体现学生活动)
15分
2、教学灵活、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措施有力。注意科学性、有效性。
教学
效果
1、学习情境创设合理,活动或训练安排恰当,通过教师口授方式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及合作交往的机会。
40分
2、内容正确,讲解无误,结构合理(符合认知规律),层次清楚(思路清晰)。教学密度适当,效率高,时间分配好。
教师
技能
1、仪容仪表端庄,教态亲切、自然,语言简练、生动、有感染力。
20分
2、板书、板画板书设计合理,条理清楚、科学、正确。
3、学科基本技能好,善于发挥自身特长。
教案
片段教学内容完整、正确,教学设计科学合理。
10分
总分
评委签名:
年 月 日
附件3
莆田第十中学考核招聘2021年新任教师聘用审查表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民族
籍贯
政治
面貌
身份证
号码
联系电话
学历
毕业时间、毕业院校及专业
卫健部门
意见
审核人(签名):
单位(盖章):
年 月 日
公安
部门
意见
审核人(签名):
单位(盖章):
年 月 日
档案
审查
意见
审核人(签名):
篇4
关键词: 高职院校团组织 学生公寓 实施策略 现实意义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我国高等院校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面对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样化的挑战,面对更加复杂的社会经济环境,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也不例外。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及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学生公寓逐渐演变为日常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如何加强学生公寓的管理,积极有效地抢占这块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已经成为当前许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
一、高职院校团组织进学生公寓的背景
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深入改革,学分制教学管理已走进大部分的高等院校。学分制教学管理由于学习时限灵活,内容具有选择性,课程考察的变通性和培养过程的指导性而备受推崇。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管理层面的问题,学生没有了固定教室,低年级平台教学改革和大班教学,使得学生班级概念淡化,团组织对学生的吸引力和影响力相对减弱。其次,随着学生住宿条件的不断改善,私人场所和空间的扩大,使得学生公寓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大学生有近2/3的时间是在公寓里度过的。这就迫切需要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心及时向公寓倾斜。
近几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学校在校生规模急剧扩大,使各种思想层次、知识水平层次和学习目标层次的学生集聚校园,学生的成分和行为动机变得十分复杂。一些学校还接连出现了在学生住宿场所发生治安事件,学生整日沉溺于网络,造成学习成绩下降、思想政治水平下降等,不仅给学生公寓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压力,而且增加了学生公寓管理工作的复杂性和不确定因素。
二、高职院校推进团组织思想政治工作进公寓的实施策略
团组织进学生公寓,不应拘泥于形式,而应突出内容。
1.发挥学生党员、学生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在公寓建立团组织机构。
(1)建立公寓学生团组织,充分利用学生公寓的宣传栏,让公寓团组织做宣传工作。积极向大学生宣传以下几方面内容:一是为什么要在公寓建立学生团组织?二是公寓团组织要干什么?三是可以展示学生党员和优秀学生干部的事迹和人生格言,使学生认识他们、了解他们,以便其更好地影响同学。
(2)建立学生党员、学生干部宿舍片区负责制。我们将学生宿舍划分为若干区,实行学生党员和干部片区承包。要求片区负责人经常走访同学宿舍,和同学谈心、交朋友,解决该片区内存在的问题。
(3)开展团课小组讨论活动,对一些热点问题进行谈论和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可以给每个团小组安排系部有经验的辅导员教师指导工作。同时,鼓励学生干部当好班主任、辅导员及公寓管理人员的好助手,协助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激发学生干部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学生干部参与公寓管理的主人翁意识,不断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能力。
2.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发挥公寓育人功能。
积极开展各项活动,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的成长需求与学生工作需求相对接,实现师生双向收益,这样才能取得理想的育人效果,具体有以下几方面:
(1)大力开展文化建设进公寓活动。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社会的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学生对社会的接触面也越来越广,开始越来越注重文化活动的品位,更希望发展自己的特质。所以我们要通过扩大活动的项目,充分利用团日活动这个平台,扩大学生的选择面来赢得广大学生的参与与关注,从而实现教育育人的功能。可以通过举办“公寓社区艺术节”等活动,增强学生对公寓生活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通过成立特色宿舍俱乐部,举行趣味运动会、书画比赛、演讲赛等活动,通过各式各样的活动把学校与学生、课内和课外、教学区与公寓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2)大力开展文明宿舍创建活动。通过定期对学生公寓的安全、卫生、宿舍文明建设进行全面的检查,并按照一定的规定评定等级,每个学期结束之后评定的结果可以作为学生团内考核、团内推优、“五四”评优的要求。开展学生寝室设计大赛活动,评选“文明寝室”、“我爱我家”、“优秀寝室长”等活动,吸引众多学生参与。利用学院的广播站、橱窗、校报、知识竞赛等多种方式,在学生公寓倡导健康消费,反对铺张浪费,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和谐学生公寓。
3.积极发挥校园网络的优势,建立网络化的管理机制,健全公寓社区组织。
随着公寓现代化的不断发展,网络已经成为学生在公寓日常生活、学习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大学生的思想活跃,但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还没有成熟,极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网络中的部分文化垃圾严重导致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弱化,因此要积极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网络信息,正确使用网络信息,强化自律意识,通过开展学生公寓网络文化建设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
学院可以通过一系列创新而贴近学生的方法,使网络信息成为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在网上健康、正面真实的信息,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学生登录帐号在上面发表、讨论信息、观点和意见,主动营造积极健康的网络宣传舆论氛围。学院还可以通过校园网播放一些生动的宣传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视频、影片,加强学生的自律和诚信教育,以学生公寓为切入点,发挥学生公寓的育人功能。
三、创设学生公寓新载体,拓宽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延展力
采取“团组织进公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具有现实意义,具体表现在:
1.有利于发挥团干、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促进学风建设。
学生干部、党员在公寓中和同学们朝夕相处,他们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广大同学,通过团组织进公寓,可以促使同学监督学生干部、党员在公寓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在学习和生活各方面带动同学。
2.有利于对入党积极分子的考察和培养。
“团支部建在公寓”可以使入党联系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考察和培养在平时生活接触中进行,更有利于了解入党积极分子的真实表现和思想,保证党员发展的质量。
3.有利于学校和学生公寓之间的信息沟通。
“团支部建在公寓”可以促使团组织在公寓中发挥作用,及时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
学生公寓作为新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要做好学生公寓的管理、育人功能,就要转变原有的观念。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一切的学生”为工作的出发点,了解新时期大学生的心理和行为特点,一切从关爱学生出发,遵循教育规律和青年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掌握各个时段(开学、考试、放假、节日)的学生思想动态,贴近学生的生活,进行换位思考,急学生之所急,想学生之所想,为学生提供及时、周到、满意的服务,帮助他们在校园的肥沃土壤里按照各自的方向有侧重地成长。
思想政治教育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做人的工作就是要以人为本,将此思想融于管理服务之中,突出服务的职能,实行新时代的人性化管理,是当代高校学生公寓的管理趋势。通过团组织进学生公寓工作的贯彻落实,能够有力地促进学生公寓服务管理工作,提高公寓管理的水平,改善公寓育人的环境,切实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增强校园的育人功能,着力提升学校建设和谐校园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0.06.29,(1).
篇5
最新的校企合作协议书 例文1
甲方: (以下简称甲方) 乙方: (以下简称乙方) 甲乙双方经友好协商,于___年___月___日就乙方在校学生至甲方实习达成并签署以下合作协议:
一、 甲方权利、义务
1、 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积极与乙方开展校企合作,为乙方在校的学生提供一定数量的实习岗位。
2、 为乙方来甲方实习的在校学生(以下简称实习学生)提供各岗位培训和实习指导。
3、 配合乙方对实习学生进行管理。
4、 为实习学生提供符合国家、行业规定的安全工作场所。乙方应保证学生实习时间内的人身安全及相关权利。
5、 对违反甲方规章制度的实习学生,甲方有权将其退回乙方。对实习学生在实习期间发生的各种纠纷、突发事件及其它安全事故,依据双方约定妥善处理。
6、 实习结束后,由甲方指导人员根据实习学生在实习中的表现给出评价意见。 7、 根据企业发展需要和双向选择原则,择优录用乙方毕业生。
二、 乙方权利、义务
1、 负责按甲方的要求和条件,选拔合格实习学生,并保证实习时间。
2、 根据专业教学计划制定实习方案,明确实习任务。做好实习学生的岗前培训工作,与实习学生签订实习协议,明确相关责任和义务。
3、 负责向甲方提供实习学生的详细资料名册,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出生年月/专业/身份证号码/家庭住址,并保证该等内容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4、 负责对实习学生的管理,并通过各种形式对实习学生进行上岗前安全教育,引导实习学生顺利完成实习任务的同时符合甲方安全生产要求。
5、 协助、配合甲方处理实习学生在实习期间发生的违纪行为、纠纷或其他意外事件或事故。
6、 维护甲方的品牌信誉和经济利益,保守从甲方获取的任何商业信息和商业秘密。
7、 实习学生非工作时间的人身财产安全由乙方指派的管理老师统一管理,发生纠纷,由乙方承担全部赔偿责任。
三、 其他
1、 本合作协议期限为 年,自 年 月 日起至 年 月 日止。
2、 本合作协议各项条款,甲乙双方需共同信守。本协议未尽事宜,由甲乙双方共同协商解决。协商不成,责任由双方平均承担。若双方另行达成书面补充协议的,则补充协议与本协议具有同等约束力。
3、 本协议自双方授权代表于首页载明的日期签署并生效。本协议壹式两份,双方各执壹份。
甲方(盖章): 乙方(盖章):
授权代表(签字): 授权代表(签字):
最新的校企合作协议书 例文2
甲方:xxx职业技术学院
乙方:
为了充分发挥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功能,加强高校教学、科研及人才培养工作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紧密联系,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同时借助于地方和企业的优势,为校企合作提供更大空间,以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江门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甲方)与
(以下简称乙方)在平等自愿、友好协商的基础上,同意建立合作关系,并达成如下协议:
一、合作原则
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双赢、共同发展的原则,甲乙双方建立长期、紧密的合作关系。
二、甲方的责任与义务
1.根据乙方对人力资源的需求,甲方应为乙方优先推荐相关专业的优秀毕业生;在不影响学校正常教学科研的前提下,应乙方要求,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提供人力资源方面的支持。
2.应乙方要求,甲方选派优秀教师和业务骨干承担或参与乙方科研项目开发、技术改造、技术援助和学术研讨,科研产权归双方共同所有,双方可另签具体的合作协议。甲方的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向乙方转让。
3.应乙方要求,可在甲方挂牌设立人力资源培训基地、校企合作实验室、校企合作生产性实训车间和产品研发中心,为乙方提供技术讲座、员工职业技能培训、考证、资料翻译、产品研发及生产等方面的服务,双方可另签具体的合作协议。
4.乙方有对甲方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或企业员工培训等培养方案提出改进意见的权利。甲方以产学结合、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等现代人才培养模式,按照企业人才规格要求设置、开发课程、组织教学,保证乙方人才培养质量。
5.根据乙方生产经营的需求,为乙方提供企业规划、发展、管理、经营和科技信息等方面的咨询和服务。
6.甲方在组织教师和学生参与科研合作、专业实习、人员培训等活动的过程中,严格遵守乙方的相关规章制度及其他合理要求,严守企业的商业秘密。
三、乙方的责任与义务
1.根据甲方的教学需要,可在乙方挂牌设立江门职业技术学院校外实训基地、就业基地或产学研合作基地,为甲方相关专业学生的见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及社会实践等活动提供必要的协助。
2.乙方应优先满足甲方学生在专业实习、毕业实习、就业等方面的需求。及时向甲方提供人力资源需求方面的信息,在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优先录用甲方的毕业生。
3.应甲方教学改革需要,乙方在条件许可的前提下,选派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担任专业带头人或兼职教师,参与甲方人才培养过程;参与甲方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教学改革、教材编写等工作,成果归双方共同所有。
4.应甲方科学研究需要,乙方选派工程技术人员和业务骨干参与甲方科研项目开发、技术援助和学术研讨,科研成果产权归双方共同所有,双方可另签具体的合作协议。
5.乙方应根据行业和企业的发展,对甲方的专业设置、课程设置、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工作提供建议和咨询。
6.甲方定期派遣一定数量的专业骨干教师到乙方及其下属相关企业挂职锻炼,培养双师队伍。挂职期间乙方提供相关食宿条件和工作岗位,保证挂职效果。
四、附则
1.为加强沟通和联系,甲、乙双方应明确联系人和联系方式,并通过不定期的会面研究解决合作过程中的问题。
2.双方的具体合作项目可在本协议的基础上另签协议;双方合作过程中因实习、培训、技术开发和咨询、生活安排、劳务等发生的费用,由双方本着平等协商,互惠互利的原则加以解决。
3.本协议有效期年,协议期满可根据双方需要确定是否续签。
4.本协议履行中出现纠纷,双方应尽力协商解决。协商不成,提交江门仲栽委员会仲栽。
5.本协议一式三份,甲方二份,乙方一份,自双方签字、盖章之日生效。
甲方:江门职业技术学院
乙方:
签字代表:
签字代表:
XX年XX月XX日
XX年XX月XX日
最新的校企合作协议书 例文3
甲方:
乙方:
为满足各自经济利益,甲乙双方本着互惠互利、平等合作的原则,达成合约:
一、乙方应具备如下基本前提条件:
(1)乙方对该专案已经完成书面可行性建设方案与商业实施方案;
(2)该项目已经中国政府同意并批准进行建设与经营;
(3)乙方对该项目具备合法、独立的建设权与经营权;
(4)乙方能够独立落实并完成项目投资各项基本实施条件并提供办理的相关手续;
(5)乙方对于向甲方(投资人)就该项目所提供的相关书面档的真实、合法与有效性能够承担法律责任,并有经济实力与甲方共同完成投资合作过程中所发生的经济成本;
二、在乙方提供相关项目资料后,甲方认为乙方有能力满足上述第一条款的所有内容,则开始执行如下协议条款:
三、甲方与乙方就项目合作,项目投资总额为 亿元人民币,乙方需甲方对该项目投入前期资金 亿元人民币;
四、甲乙双方约定项目合作期为 年;
五、甲乙双方合作,甲方认可对该项目投入现汇为合作条件,乙方认可以自有资产或项目资产(包括项目建设权与经营权、对该项目已投入资产、该项目预期所形成的固定资产及经营收益)作为合作条件及投资资本金偿还抵押与向甲方利润分配保障。乙方确认在合作期内自有项目的净收益值为 亿元人民币(甲方认可乙方就该项目提供第三方担保);
六、甲方向乙方项目现汇投入币种为 币,按投入当期汇率兑换人民币,多余兑换金额由甲方即时收回;
七、甲乙双方就专案合作,建成后专案总资产所有权明确归属于乙方所有;
八、甲乙双方合作,乙方可依据众多会计师事务所中可能实际出现的最低收费价格和甲方每次有可能投入的实际合作资金(首次为 万元整)为上限来确认每次最高评估价值,并办理资产评估的相关手续和支付评估费用。乙方专案经营现状需在签约所在地并由具备国际专业水准机构进行评估与审计,经甲方确认后作为投资法律保障,在与乙方办理合作抵押手续之后,即时投入合作资本(有关专业评估与审计机构由甲乙双方共同认可);如果甲方根据中国境内专业律师机构出具的有关尽职调查报告认为乙方的情况比较特殊,虽然未做评估与审计,但已可根据乙方所提供的相关项目资料和甲方去乙方所在地所进行的前期实地考察,确认乙方具备投资条件,则在乙方能够以现实自有资产或项目资产作为抵押并与甲方办理合作抵押手续之后,甲方应将首批合作资金 万元在 个工作日内以甲乙双方认可的方式投入,余款按乙方根据项目专案建设进度向甲方提出相关书面申请并经甲方回函确认后分批投入(乙方可以负担甲方去乙方项目所在地办理合作抵押手续过程中所发生的差旅费,或为甲方报销相关差旅费用);
九、甲方对乙方项目投资,在双方约定合作期内,乙方按照甲乙双方约定的每年 %的投资收益比例以及甲方实际投入资金数量,每年向甲方分配经营利润,直至合作期满;
十、甲乙双方合作期内,乙方自由计划偿还甲方投入资本金,于合作期满时,乙方需无条件全额偿还甲方投入资本金;
十一、甲方责任:
1、甲方依据乙方提供的有关项目资料,经初步论证后,如认为乙方的项目有考察的必要,则应向乙方发出考察的通知,在得到乙方的回函确认后,由乙方支付费用,为甲方安排相关考察人员的差旅事宜,但不予提供现金给甲方自行使用。甲方对乙方的项目考察完毕当日,应向乙方出具内容同时包括考察完毕的结束语和 天之内最终确认甲方是否有必要对乙方项目继续运作的回函。如到时间后,甲方仍不通知乙方,则乙方可认定甲方不会对该项目投资,同时该协议作废。如果在约定时间之内,甲方回函通知乙方应找相关的专业机构对乙方的项目做尽职调查报告,则甲乙双方的合作进入本协议十一条款的第2条内容;
2、甲方可自由决定乙方的项目专案现状是否有必要办理律师尽职调查、评估和审计。如果,甲乙双方共同认可的相关律师事务所经过调查之后出具的尽职调查报告得出乙方的项目不具有真实、有效并合法的结论,那么本协议同时作废(涉及律师调查的相关费用由乙方承担)。反之,如果尽职调查报告得出乙方的项目具有真实、有效并合法的结论,那么,从相关律师事务所出具尽职调查报告之日起 天之内甲方不予书面通知乙方是否继续办理评估和审计委托手续并陈述相关正当理由,或在相关专业机构对乙方的项目所做评估或审计未得出乙方项目出现重大问题结论之日起的 天内甲方未办理合作抵押手续,或甲方在和乙方办理合作抵押手续之日起的 天内甲方未投入资金,则甲方均将被视为违约,应以乙方与甲方签署的头一份合约(如备忘合约、合作意向书)后乙方所发生的所有相关费用数额为基数, 倍赔偿乙方经济损失;
3、甲乙双方合作期内,甲方不得以任何理由要求乙方提前偿还资本金;如乙方自愿提前偿还甲方资本金及投资收益,双方约定利润分配比例不变;
4、约定合作期内,甲方不参与乙方日常经营管理,乙方需定期向甲方提供专案运营财务报告。
十二、乙方责任:
1、甲乙双方合作期内,对于甲方投入资金,乙方需专款专用于合作项目上,不得以任何理由使用在其它项目上。如经甲方发现并证实,则甲方有权即时终止和约并向乙方追究违约责任;
2、甲乙双方合作期内,甲方可以提出要求:就乙方向甲方所提供专案或资产相关合法所有权及其它书面档,需经双方认可的中国公证机构公证备存;
3、甲乙双方合作期内,乙方作为甲方合作条件的专案或资产不得以任何形式用于其他抵押及担保;
4、甲乙双方合作期满,如乙方未按双方约定全额偿还甲方投资资本金及分配项目经营利润,则乙方认可将自有资产及专案资产无条件转让给甲方所有;
5、甲方为乙方投入的首批合作资金,由此发生的银行手续费经乙方确认后,先由甲方承担,而后,从首批合作资金到账之日起的日之内,乙方对甲方做出相应的全额补偿;
6、合作期内如评估结论证实乙方不具备亦不符合本意向书约定的合作条件,审计结论证实乙方严重违反财务制度,则甲方有权终止与乙方资金合作,有权要求乙方赔偿甲方经济损失;
十三、甲乙双方合作需恪守诚信第一原则,合作期间应保持顺畅沟通。若发生争议应先协调,协调不成,依法于签约地人民法院提讼;
十四、本意向书中英文对照,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当英文定义与释意等发生冲突或差异的情况下,以中文解释含义为准;
十五、本协议签署当日,甲方应该向乙方提交相关公司背景资料(如营业执照复印件等);
十六、从本协议签署之日算起, 天以内如果甲乙双方均未再提出疑义,则本协议正式生效。
篇6
养成制定工作计划的良好习惯,有利于提升工作能力,更高效地完成工作。销售工作计划最好怎样写呢?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2022简单销售行业工作计划参考范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2022简单销售行业工作计划1第一阶段:项目开发前期阶段
对公司拟投资项目进行初步考察,掌握基本情况和信息,制订具体的市场调查计划,开展正式的房地产市场调研工作,提出项目操作的初步总体思路,对项目入行初步的市场定位,为公司管理层的投资项目决策提供依据。
一、对项目位置了解
规划红线图、项目相关的法律手续文件、项目周边环境、项目所在区域的市政规划入行了解熟悉;
二、开展房地产市场调查
①市场环境调查分析
对项目所在地的城市规划、宏看经济、人口规模、土地资源和房地产市场入行考察。
②房地产市场调查分析
对项目所在地的房地产市场供给、需求状况、价格现状和趋势、产品类型及市场缺位、销售渠道入行具体调查。
三、项目初步定位
根据相应的市场研究分析后,初步明确项目的形象定位、产品定位、价格定位等,为项目开发提供切实可行的依据。
四、提出初步的项目操作总体思路。
第二阶段:项目开发阶段
跟踪动态市场行情,进行竞争楼盘和竞争对手调查、消费者调查,对本开发进行优劣势分析,入一步明确的项目市场定位和项目的总体操作思路,提出相应的营销策略,主要工作:
一、制定详尽可行的营销策略并组织实施;
二、制订阶段性的销售目标和计划,全程监控销售执行情况,及时反馈市场信息、销售状况,对反馈的信息加以分析和汇总,适时做出具有针对性的调整;
三、完成销售,实现公司项目的目标利润率,提交营销总结报告。
2022简单销售行业工作计划2一、全面启动招商程序,注重成效开展工作
招商工作是项目运营的重要基础。该工作开展顺利与否,也直接影响公司的项目销售。因此,在新的一年,招商应有计划地、有针对性地、适时适量地开展工作。
1、合理运用广告形式,塑造品牌扩大营销
新的一年公司将扩大广告投入。其目的一是塑造品牌,二是扩大楼盘营销。广告宣传、营销策划方面,应在广告类种、数据统计、效果评估、周期计划、设计新颖、版面创意、色调处理等方面下功夫,避免版面雷同、无效重复、设计呆板、缺乏创意等现象的产生。
2、努力培养营销队伍,逐步完善激励机制
目标市场:高收入家庭,特别注重于男性消费者及各公司,注重于外企。
产品定位:质量高档的外销房。有商用、住家两种。
价格:价格稍高于竞争厂家。
配销渠道:主要通过各大房地产公司销售。
服务:提供全面的物业管理。
广告:针对市场定位策略的定位的目标市场,开展一个新的广告活动,着重宣传高价位、高舒适的特点,广告预算增加30%。
研究与开发:增加25%的费用以根据顾客预购情况作及时的调整。使顾客能够得到的满足。
市场营销研究:增加10%的费用来提高对消费者选择过程的了解,并监视竞争者的举动。
二、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
1、首先在个人心态方面不仅好好调整,无论在任何的困境下都要和公司和团队荣辱与共,共渡难关。
用自己的良好的心态去影响身边的人和公司的团队。
2、其次对于个人在团队管理上存在的不足自己要制定出详细的团队管理目标和实施方案。
3、学习招聘面试方面的技巧,重视每次的招聘面试工作,每次在面试之前都要设计出面试的方案,尽可能为公司吸纳和留住优秀人才。
4、在培训工作方面,制定出详细的培训方针和大纲,每个月末都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出下个月详细的培训计划,针对新人和老人区别做出培训计划。
并尽努力严格按照培训计划执行。落实项目部日常的管理制度,并严格按照管理制度去执行,无论任何人只要触犯公司的原则问题都一视同仁绝不姑息,牢牢记住“管理即是严格的爱”。
5、针对自己的沟通不足问题。
每周固定两次和置业顾问进行有效沟通。及时的了解并掌握置业顾问的心态和动态。
6、关于监督督促工作在春节前也要形成制度,有奖有罚奖罚分明。
7、关于执行力不足问题,制定出关于执行力不到位的奖罚措施,争取任何事情达到,高质量的去完成。
关于做事拖沓问题,自己要从每天上班开始锻炼,要求自己每天上班必提前20分钟到项目部,制定出处罚措施由秘书监督进行处罚。
2022简单销售行业工作计划3一、清点货品,做到心中有数
1、掌握每款货品数量。
2、掌握每款号码情况及数量。
3、掌握前十大货品库存情况及时补货,并让每位员了解。
4、近期整理库房,做到井然有序,便于找货、盘货。
二、管理好账目
1、做到日清、日结、日总、日存、日报。
2、做到心中有数,每款每日销售数量及占比。
并进行销售同比及环比分析,同时对货品进行调整。
三、管理好员工
1、稳,稳定在职员工,逐一谈,了解内心需求及动向。
2、招,招聘新员工,做到招之能来,来之能用,用之能胜。
3、训,培训员工。
(1)做到每位员工均了解公司制度。
(2)在无顾客时,培训员工的销售技巧如服饰搭配、话术表达等知识技巧。
4、保,保证卖场有足够的销售人员,目的是保证销售额。
5、提,提高销售人员的销售技巧,货品知识等,便销售人员成为一顶一的干将,并为企业提供优秀的管理人员。
四、商品陈列
1、按公司要求,做好服装陈列。
做到精中有细,细中有致。通过陈列使顾客产生购买行为。
2、在陈列上争取创新,开发员工的创新思维,激发员工创新力,并根据创新结果给予物质奖励。
目的是挖掘员工潜力,激励员工创新思想。
3、调整服装陈列,随时变换搭配,让新顾客有耳目一新的感觉,老顾客有新感觉。
五、增加销售额
1、通过培训指导员工,从单个顾客销售数量上入手,挖掘顾客需求分析顾客类型,多做销售附加。
2、掌握每次促销活动,在活动前与所有员工共同分析,做到事前的准备,事中有跟进,事后有总结。
3、促销宣传方面,对老顾客通过电话、手机短信等方式将信息及时发出;
对新顾客通过宣传页等方式,争取更大的宣传范围。
4、对于销售业绩较高的员工和销售附加较高的员工,做到业绩分享,共同学习提高,增加整体销售业绩。
2022简单销售行业工作计划4一、任务分配
本月总目标25万,按照公司的要求分摊到每一击分别为:第一击10万;第二击8万;第三击7万,现在店面共有店员四人每一击任务已平均分配到每个人身上,确保合理分配,并激励员工按照每天任务向前赶月目标进度。
二、人员分配
将店铺每天的工作按照员工特点分配,合理利用人力资源。每人每天至少五名试穿顾客,至少成交两单,提高试穿率及成交率。因8月份,我会组织大家背款号了解货品,积极调整陈列,让顾客感到耳目一新。
作为高端品牌服务是不可或缺、重中之重的,在提高人员服务水平,加强服务意识教育的同时,注重员工、销售人员的言、谈、举止等综合素质的提高,更好的全心全意为顾客着想,减少投拆。
三、经营管理
1.加强商品进、销、存的管理,掌握规律,提高商品库存周转率,不积压商品,不断货,使库房商品管理趋于科学化、合理化。
2.因店铺进商场之初没有进行装修及形象设计,希望公司于春节后及时作出升级店面形象的计划,我会积极配合公司做好装修期间一切工作。
3.利用节假日做文章,多做些促进销售的活动,如新品满额赠礼品等吸引顾客眼球的活动。
另外因为我们品牌刚进入天津市场,与其它在__已成熟品牌竞争缺乏竞争力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固定的顾客群,建议公司可以做一些鼓励顾客办理会员的优待政策,如入会有赠品等,我们会紧紧抓住有潜力的顾客,发展成为本品牌会员。
4.积极抓住大宗、集团购买的接待工作,做好一人接待,全面协调,让顾客感到热情、贴心的服务。
5.为了保障完成目标所指定的内部管理制度:
1)店铺员工要做到积极维护卖场陈列,新货到店及时熨烫;
2)工作时间电话必须静音,且接听私人电话不得超过3分钟;
3)无论任何班次必须保证门口有门迎,且顾客进店后必须放下手中任何工作接待顾客。
6.为了完成目标业绩需上级领导给予货品与活动方面支持,保证每款不断码及大量赠品支持。
2022简单销售行业工作计划5一、建立酒店营销公关通讯联络网
今年重点工作之一建立完善的档案,对宾客按签单重点客户,会议接待客户,有发展潜力的客户等进行分类建档,详细记录客户的所在单位,联系人姓名,地址,全年消费金额及给该单位的折扣等,建立与保持同政府机关团体,各企事业单位,商人知名人士,家等重要客户的业务联系,为了巩固老客户和发展新客户,除了日常定期和不定期对客户进行销售访问外,在年终岁末或重大节假日及客户的生日,通过电话、发送信息等平台为客户送去我们的祝福。今年计划在适当时期召开次大型客户答谢联络会,以加强与客户的感情交流,听取客户意见。
二、建立灵活的激励营销机制,开拓市场,争取客源
今年营销部将配合酒店整体新的营销体制,重新制订完善年市场营销部销售任务计划及业绩考核实施细则,提高营销代表的工资待遇,激发、调动营销人员的积极性。营销代表实行工作日记志,每工作日必须完成拜访两户新客户,三户老客户,四个联络电话的二、三、四工作步骤,以月度营销任务完成情况及工作日记志综合考核营销代表。督促营销代表,通过各种方式争取团体和散客客户,稳定老客户,发展新客户,并在拜访中及时了解收集宾客意见及建议,反馈给有关部门及总经理室。
强调精神,将部门经理及营销代表的工薪发放与整个部门总任务相结合,强调互相合作,互相帮助,营造一个和谐、积极的工作团体。
三、热情接待,服务周到
接待团体、会议、客户,要做到全程跟踪服务,“全天侯”服务,注意服务形象和仪表,热情周到,针对各类宾客进行特殊和有针对,限度满足宾客的精神和物质需求。制作会务活动调查表,向客户征求意见,了解客户的需求,及时调整营销方案。
四、做好市场调查及促销活动策划
经常组织部门有关人员收集,了解旅游业,宾馆,酒店及其相应行业的信息,掌握其经营管理和接待服务动向,为酒店总经理室提供全面,真实,及时的信息,以便制定营销决策和灵活的推销方案。
五、密切合作,主动协调
与酒店其他部门接好业务结合工作,密切配合,根据宾客的需求,主动与酒店其他部门密切联系,互相配合,充分发挥酒店整体营销活力,创造效益。
篇7
山西省煤炭工业厅文件
晋煤劳发〔2010〕514号 关于在全省煤矿开展争创优秀安全班组、优秀班组长和优秀特聘
煤矿安全生产群众监督员活动的通知
各市煤炭工业局、市工会、煤矿安全监察分局,各国有重点煤炭集团公司、平朔煤炭工业总公司、太原煤炭气化集团公司、山西煤炭运销集团公司、山西煤炭进出口集团公司、省监狱管理局: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关于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充分发挥煤矿企业班组、班组长和特聘煤矿安全生产群众监督员(以下简称群监员)在安全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强化安全生产现场管理,促进煤矿安全生产形势进一步稳定好转,根据《关于学习推广“白国周班组管理法”进一步加强班组建设的通知》(安监总煤行〔2009〕212号)、《关于加强煤矿班组安全生产建设的指导意见》(总工发〔2009〕15号)、《特聘煤矿安全群众监督员实施办法》(总工发〔2005〕25号)和《关于在全国煤矿开展争创优秀安全班组、优秀班组长和优秀群监员活动的通知》(安监总煤行[2010]74号)的要求,经省煤炭工业厅、省总工会和山西煤矿安全监察局研究决定,在全省煤矿开展争创优秀安全班组、优秀班组长和优秀群监员活动(简称“争创三优”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以落实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为核心,以不断提升班组管理水平和从业人员素质为重点,以有效防范安全生产事故为目标,以完善班组安全建设管理制度为保证,切实加强煤矿安全基层基础工作,扎实推进煤矿班组安全建设,进一步提升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促进全省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二)工作目标:通过在全省煤矿广泛开展“争创三优”活动,进一步推动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以煤矿班组为重点的现场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夯实筑牢煤矿安全生产第一道防线;培养和造就一大批作风优良、技术过硬、爱岗敬业、团队和谐、安全生产的先进典型,使其成为企业安全生产的坚固基石,最大限度地发挥班组、班组长和群监员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为煤矿安全生产状况持续稳定好转奠定坚实基础.
二、基本原则
(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争创三优”活动要围绕全省煤炭工业“三个发展”和安全生产工作大局,贴近基层、贴近实际,立足于不同阶段、不同时期的重点工作,科学谋划活动的主要任务、主要内容和方式方法,切实将“争创三优”活动融入企业安全基层基础工作的各个环节,渗透到班组安全建设的全过程.
(二)突出主线、统筹兼顾.要充分利用“争创三优”活动这一载体,抓住强化现场安全管理、有效防范安全生产事故这条主线,把开展“争创三优”活动与推动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结合起来;与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和班组安全建设结合起来;与抓好安全质量标准化,实施各类达标活动结合起来;与强化安全生产规范化管理、提升员工整体素质结合起来,统筹安排,协调推进,不断深化.
(三)注重实际、务求实效.“争创三优”活动要紧紧抓住加强班组安全建设,落实班组长和群监员安全管理责任,解决影响和制约企业安全基层基础工作的突出问题,建立健全促进班组安全生产建设、落实安全监管责任的工作机制和规章制度,扎实推进“争创三优”活动,不搞形式主义、不图虚名、不做虚功、不走过场,务求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三、组织领导
为切实加强对全省煤矿“争创三优”活动的组织领导,省煤炭工业厅、省总工会和山西煤矿安全监察局成立全省煤矿 “争创三优”活动领导组,负责统一领导全省煤矿“争创三优”活动,统筹协调活动开展的各项工作.
组 长:王守祯 省煤炭工业厅厅长
副组长:王学军 省煤炭工业厅副厅长
韩世敏 省煤炭工业厅副巡视员
王 珍 省总工会纪检组长
梁云祥 山西煤矿安全监察局副局长
成 员:马光生 省煤炭工业厅劳动用工管理处处长
李建廷 省煤炭工业厅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处处长
常佃军 省总工会劳动保护部部长
冯卫星 山西煤矿安全监察局人事处处长
贾熙锋 省煤矿工会副主席
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在省煤炭工业厅劳动用工管理处,负责活动开展的日常工作.
办公室主任:马光生(兼)
办公室成员:由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组成.
各地区、各单位要建立相应的组织保障体系和工作领导机构,明确职责分工,研究制定活动方案,切实做好计划安排,明确活动的重点、方法、步骤和保障措施,及时收集意见建议,研究分析问题,加强沟通交流,确保“争创三优”活动扎实推进.
四、评选表彰
(一)细化制定评选办法.为推动全省煤矿“争创三优”活动的开展,根据安监总煤行[2010]74号文件精神,全省煤矿“争创三优”活动领导组制定了《全省煤矿优秀安全班组、班组长、特聘煤矿安全生产群众监督员评选表彰办法(试行)》(以下简称:评选表彰办法,详见附件1).各地区、各单位也要结合实际制定本地区、本单位的评选表彰办法,明确评选范围和对象、原则和要求、评选条件和程序、表彰命名、表彰奖励等事项.
(二)组织评审考察推荐.全省煤矿“争创三优”活动与全国同步,每两年评选表彰一次,要按照评选表彰办法的要求,对本地区、本单位评选出的先进班组、班组长和群监员进行评审选拔,按照《全省煤矿“争创三优”活动表彰名额分配表》(详见附件2)所分配各项表彰名额数量的2倍向全省煤矿“争创三优”活动领导组办公室推荐申报,并排出次序,经领导组研究评定后原则上按分配名额进行表彰.
全省向全国班组安全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推荐的优秀安全班组、优秀班组长和优秀群监员由领导组办公室从当年表彰的全省优秀班组、班组长和群监员中综合考察,择优选定,提出建议名单,经领导组审议,反馈所在单位后按全国优秀填写相关推荐材料,按规定进行报送.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要充分认识开展 “争创三优”活动的重要意义,开展“争创三优”活动是继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的有力举措;是进一步夯实煤矿安全生产基础,提升现场安全管理水平的重要抓手;是减少“三违”、防止发生安全事故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和造就大批作风优良、技术过硬、爱岗敬业、团队和谐、安全生产先进典型的重要手段,务必要切实增强开展“争创三优”活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深入扎实地开展好此项活动.
(二)注重培养典型.在开展“争创三优”活动中要注重培养典型,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要对班组建设相对薄弱的企业重点加强指导;要深入基层开展调研工作,及时总结出具有特色的好经验、好做法加以推广,全面推进活动的深入开展.
(三)突出争创特色.要在把握“争创三优”活动总体要求、基本原则和工作目标的基础上,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制定出符合自身特点的具体目标、工作措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立足于不同阶段、不同时间的重点工作,运用不同的活动载体,创新工作机制和方式方法,强化活动效果,突出争创特色,不断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基层和基础管理工作.
(四)加大宣传力度.要充分利用网络、电视、广播、报刊等媒体工具,加大对“争创三优”活动的宣传力度,及时报导活动的进展情况和取得的效果,宣传开展活动的好经验、好做法,营造促进煤矿班组安全生产建设的良好氛围.
(五)按时上报材料.今年是全国和全省“争创三优”活动开展第一年,考察推荐评比时间较紧,各地区、各单位要认真落实全省煤矿“争创三优”活动领导组有关要求,按时完成工作任务.
1、各地区、各单位于2010年7月10日前将本级“争创三优”活动实施方案上报全省煤矿“争创三优”活动领导组办公室.没有建立组织保障体系和工作领导机构,没有制定方案或逾期不报各类推荐材料,视为自动放弃参评资格.
2、各地区、各单位于2010年7月10日前将第一次全省煤矿“争创三优”活动推荐表各一式6份,经各级签署意见后,附评分细则所涉及内容的证明材料原件和复印件,报全省煤矿“争创三优”活动领导组办公室.同时要将推荐上报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排出次序,并填报《全省煤矿优秀安全班组、班组长和群监员推荐排序表》(附件3)后,一式2份与推荐表一并上报.
3、全国煤矿“争创三优”活动第一次评选推荐工作,由于时间较紧,为确保我省能按时上报,各地区、各单位将所推荐的全省优秀安全班组、优秀班组长和优秀群监员同时按全国煤矿“争创三优”活动推荐表进行填写,并在相应栏目中签署意见后,一式6份于7月10日前一同上报,由领导组办公室从中综合考察,择优选定,完善手续,按时上报.
4、正常评选的当年4月30日前向全省煤矿“争创三优”活动领导组办公室上报省级优秀推荐材料.
5、正常评选的当年6月30日前向全省煤矿“争创三优”活动领导组办公室上报国家级优秀推荐材料,确保我省按时上报全国班组安全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6、所有报送材料均附电子文档(有关文档可到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和山西煤炭信息网下载),评选时间、名额分配等情况如有变动另行通知.
地 址:山西省太原市并州北路67号煤炭工业厅劳动用工管理处
邮 编:030012
联系人:赵一兵 孙占国
电 话:0351-4117102 4117103(传真)
邮 箱:sxmtldyggl@163.com
附件:
1、全省煤矿优秀安全班组、班组长、特聘煤矿安全生产群众监督员评选表彰办法(试行)
2、全省煤矿“争创三优”活动表彰名额分配表.xls
3、全省煤矿“争创三优”活动推荐名额排序表.xls
山西省煤炭工业厅
山西省总工会
山西煤矿安全监察局
二一年六月九日
附件1
全省煤矿优秀安全班组、班组长、特聘
煤矿安全生产群众监督员评选表彰办法
(试行)
为充分发挥煤矿企业班组、班组长和特聘煤矿安全生产群众监督员(以下简称群监员)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根据《关于在全国煤矿开展争创优秀安全班组、优秀班组长和优秀群监员活动的通知》(安监总煤行[2010]74号)要求,全面推进全省煤矿开展争创优秀安全班组、优秀班组长和优秀群监员活动(简称“争创三优”活动)的深入持续开展,经全省煤矿“争创三优”活动领导组研究,制定本办法.
一、评选对象
评选对象为全省煤矿企业从事生产建设作业,重点是煤矿井下作业,在安全生产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班组、班组长和群监员.
二、评选时间及表彰规模
评选表彰活动从2010年开始,每两年进行一次.
每次分别评选出优秀安全班组50个,优秀班组长50名,优秀群监员50名;十佳安全班组10个,十佳班组长10名,十佳群监员10名.
三、优秀安全班组、优秀班组长、优秀群监员推荐评选条件
(一)优秀安全班组评选条件(基本分100分,附加分10分)
1、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坚持不安全不生产.
2、班组管理规范有序,有完善的班组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和安全生产目标控制考核激励约束机制;认真执行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及时发现、报告和处理作业场所事故隐患;实行安全生产风险预控管理,落实班组安全生产权益,各岗位职责明确落实到人;班组安全信息管理细致准确.
3、现场安全管理扎实有效,班组成员严格执行安全规程、操作规程、作业规程,遵章守纪,年度内无“三违”行为.
4、积极参加安全教育、技能培训和理论学习,定期组织班组内部培训,班组成员能熟练掌握岗位技能,业务保安能力强;积极参加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活动,在企业组织技术比武中成绩优异;积极开展班组安全技术革新和管理创新实践活动,学技术、钻业务、争先进、保安全的氛围浓厚.
5、圆满完成各项生产任务,班组安全生产在市级或国有煤炭集团范围内处于领先水平,连续三年无重伤及以上事故,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岗位达标,工程质量合格率100%,材料消耗完成节能降耗指标.
6、民主管理好,班务公开,班组文化特色鲜明,班组思想政治工作形式新颖多样,效果明显,班组成员团结和谐,党员和骨干作用发挥好,班组成员队伍稳定,精神面貌好,团结向上,战斗力和凝聚力强.
(二)优秀班组长评选条件(基本分100分,附加分10分)
1、政治坚定、道德高尚、作风务实,爱岗敬业,勇于创新,以身作则,自觉带头执行党和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法律法规和企业规章制度,在本职岗位上取得突出业绩.
2、责任意识强,注重健全完善班组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和安全生产目标控制考核激励约束机制并督促落实到位,善于抓好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安全生产管理,严格落实班组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责任.
3、善于学习,业务和安全技能素质过硬,一专多能;积极组织开展群众性安全技术革新、管理创新实践、岗位练兵、技术比武等活动,抓好班组成员岗位技能培训和“师带徒”活动,不断提高班组成员队伍素质.
4、履职能力强,劳动组织合理,科学分解落实生产任务,合理配置生产要素,狠抓节能降耗,生产效益好;狠抓全面质量管理,加强质量标准化建设,认真组织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全面提高工程、产品和服务质量.
5、注重班组团队建设和班组安全文化建设,实事求是,民主管理,积极开展有特色的安全文化活动,了解和掌握班组成员的思想动态,能针对性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帮助职工解决困难,及时消除影响安全生产的心理因素,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强.
6、带头遵守安全规程、操作规程、作业规程,在及时发现和消除事故隐患,维护职工生命安全和职业健康、有效防止事故等方面有突出贡献.
7、担任班组长三年(含)以上现职,所带班组年度无“三违”,连续三年无重伤及以上事故.
(三)优秀群监员评选条件(基本分100分,附加分10分)
1、以身作则,自觉带头执行党和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法律法规和企业规章制度,切实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2、积极为安全生产献计献策,提合理化建议.
3、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原则,敢于维护职工利益,有效履行群监员职责,严格加强现场监督检查,严格监督落实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和按批准的技术措施进行生产,严禁违规作业;安全检查及日常监督检查活动记录清楚.
4、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工作认真负责,圆满完成生产任务,积极参加企业群监组织活动,接受群监组织安排的各种培训,业务技能和安全监督能力强.
5、在发现、排除事故隐患,维护班组成员生产安全和职业健康、有效防止事故及制止“三违”行为等方面有突出贡献.
6、聘任符合《山西省贯彻落实国家〈特聘煤矿安全群众监督员实施办法〉的实施细则》有关规定,担任群监员三年(含)以上现职,年度内无“三违”行动.
为增强全省煤矿“争创三优”活动的科学性,体现公开、公正、公平原则,对优秀安全班组、优秀班组长和优秀群监员推荐评选条件进行了具体量化,基本分为100分,附加分充分体现突出安全和业务技能,分值最高为10分,具体评分细则见各推荐表.
四、十佳安全班组、十佳班组长和十佳群监员评选条件
(一)十佳安全班组评选条件
十佳安全班组除应具备优秀安全班组条件外,还应满足以下条件:
1、班组安全文化建设成效明显,学习和创新氛围浓厚,遵章守纪和安全意识强,有引领和示范作用.
2、在严格落实班组安全生产建设各项规章制度的基础上,班组安全管理方法和手段有创新和发展,并取得显著成效.
3、班组工程质量优良率达90%(含)以上,安全生产指标在全省处于先进水平,连续五年无重伤及以上事故.
4、班组成员技能全面,班组骨干一专多能,岗位练兵成效显著,评选当年或上一年度在市级(国有煤炭集团)及以上组织的技术比武活动中获得前三名.
(二)十佳班组长评选条件
十佳班组长除应具备优秀班组长条件外,还应满足以下条件:
1、积极进取、作风扎实、技术过硬、管理严格,在煤矿安全生产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2、善于总结经验,学习创新能力强,对班组安全生产建设的各项规章制度、安全管理方法和手段有创新和发展,并取得显著成效.
3、贯彻以为人本思想,班组建设和班组安全文化建设特色鲜明,在全省起到示范带头作用.
4、担任班组长五年(含)以上现职,所带班组连续五年无重伤及以上事故.
(三)十佳群监员评选条件
十佳群监员除应具备优秀群监员条件外,还应满足以下条件:
1、坚持原则,敢于抵制违章指挥行为,遇有紧急情况敢于命令停止作业、组织职工撤离现场,在维护职工生命安全和职业健康方面事迹突出.
2、注重煤矿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安全技术学习,安全素质高,行使安全监督能力强,方法有创新.
3、创造性地发挥群监员职能,对群监组织建设或煤矿安全基础管理有突出贡献.
4、担任群监员五年(含)以上现职,期间个人无“三违”行为,所在班组无重伤及以上事故.
五、评选推荐程序
(一)优秀安全班组、优秀班组长、优秀群监员推荐评选程序
1、煤矿企业根据评选条件,按照评分细则进行摸底,择优推荐申报,按隶属关系将推荐材料上报至市煤炭行政主管部门(国有煤炭集团公司).
2、市煤炭行政主管部门(国有煤炭集团公司)根据所分配的各项表彰名额数量2倍,会同煤矿企业所在市工会、市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和省煤矿工会初评后,报全省煤矿“争创三优”活动领导组办公室.
3、由全省煤矿“争创三优”活动领导组办公室组织评审,提出表彰名单,提请全省煤矿“争创三优”活动领导组审议确定.
(二)十佳安全班组、十佳班组长和十佳群监员评选程序
1、由全省煤矿“争创三优”活动领导组办公室从全省表彰的优秀安全班组、优秀班组长和优秀群监员中择优综合考察,提出建议名单.
2、将建议名单反馈市级工会、省煤矿工会征求意见,市级工会、省煤矿工会会同煤炭行政主管部门、市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对建议名单进行审核,提出审核意见.符合条件的按规定分别填报“山西省工人先锋号”和“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推荐审批表,报全省煤矿“争创三优”活动领导组办公室.
3、全省煤矿“争创三优”活动领导组办公室审核汇总后,将推荐名单提请全省煤矿“争创三优”活动领导组审议确定.
六、表彰命名
(一)评选出的先进集体和个人由省煤炭工业厅、省总工会和山西煤矿安全监察局联合表彰,分别授予“全省煤矿优秀安全班组”、“全省煤矿优秀班组长”、“全省煤矿优秀群监员”、“全省煤矿十佳安全班组”、“全省煤矿十佳班组长”、“全省煤矿十佳群监员”称号,并颁发证书或牌匾,同时获得全国先进的推荐资格.
(二)获得“全省煤矿十佳安全班组”、“全省煤矿十佳班组长”、“全省煤矿十佳群监员”称号的集体和个人,同时获得“山西省工人先锋号”和“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荣誉称号,按照有关程序申报,履行手续.
七、评选工作要求
(一)推荐评选工作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坚持标准,严格程序,禁止人为拔高、造假,全程接受群众监督.
(二)评选必须有依据,评分细则所涉及内容的证明材料必须提供原件和复印件,评选结束后原件退回,复印件留存.
(三)推荐的对象必须自下而上产生,要经过公示等民主程序,对公示过程中的举报反映,要认真对待,核实情况,提出明确意见.
(四)推荐对象所在煤矿企业评选周期内发生重特大死亡事故;未建立工会和职代会;未推行“五个统一”的煤矿劳动用工管理制度;劳动用工登记备案率、职工培训率、劳动合同签订率、参加社会保险率未达到“四个百分之百”;存在非法违法劳动用工行为;劳动关系不和谐,取消企业推荐和参评资格.
(五)申报“山西省工人先锋号”和“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的先进集体和个人,推荐评选同时参照省总工会有关规定.各市工会要会同煤炭行政主管部门、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对推荐人选进行考察,并写出书面报告.
(六)各地区、各单位务于评选当年4月30日前完成向全省煤矿“争创三优”活动领导组办公室推荐上报的所有工作,逾期不报,视为自动放弃.
(七)受表彰的先进集体和个人,由所在企业给予奖励.
附表:
1、全省煤矿优秀安全班组推荐表(封面).doc
全省煤矿优秀安全班组推荐表(表芯).xls
2、全省煤矿优秀班组长推荐表(封面).doc
全省煤矿优秀班组长推荐表(表芯).xls
篇8
无水港职业教育项目开发教学需求教学策划教学方案
随着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如何缩小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差异、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已经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点和核心。为此,国家相继推出了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等国家层面的宏观发展战略。作为异地通关平台建设的主要环节,内陆地区必须有相对集中,具备相应作业功能的海关监管区域来实现,也就是说,必须建设以无水港为代表的内陆载体来实现。为了助推无水港建设,港口企业要充分利用资源积极组织开展无水港业务管理人员专业培养项目,还要不断延展职业教育的辐射功能,为无水港建设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以解决日益凸显的企业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能力不足问题。
因此,在无水港设计上应以专业培养为基准,并将通过培训教学凝练总结出的教学思路和设计方案作为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主要内容。职业教育教学项目针对不同层次的学员需求,全面分析岗位情景,拟定教学计划,确定教材,制定出合理的授课的方案,以保证教学内容的顺利实施。
一、准确预测人才培养需求
职业教育开发的课程内容必须有市场的需求,必须符合企业的特点,满足企业的业务策略和业务发展方面的需要。课程开发要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实效性,要对培养对象的岗位、知识层次、业务流程等方面需求进行详细的预测分析,做好充分的调查研究,把企业需要、岗位需求和个人发展规划进行有机的结合,才能更加准确的设计教学内容,提高培养对象的业务能力和职业素养。
在无水港业务相关课程开发中,我们采用了企业发展需求分析、岗位分析、客户调查分析、面谈分析、问卷调查分析。通过全面、细致地分析,来确定企业、岗位、员工个人的需求。
(一)确定企业发展需求
鉴于内陆地区政府相关部门、单位以及无水港的需求,将对拟建、在建、已运营的无水港业务人员(包括合资及业务合作),组织开展调研工作,确定课程开发的项目内容立足于内陆无水港业务与港口业务的衔接和作业顺畅。因此,全面分析无水港企业,了解企业组织机构、业务现状、员工数量、知识层次、团队精神和培训需求点等。通过与企业领导、部门经理、经验丰富的相关工作人员座谈,收集无水港企业相关资料,主要掌握了与无水港发展相关的基本情况。
1.确定无水港的概念
无水港(Dry Port):顾名思义是指“无水的港口”,实际是指在内陆地区建立的具有报关、报检、签发提单等港口服务功能的物流中心。在无水港内设置有海关、动植物检疫、商检、卫检等监督机构为客户通关提供服务。同时,货代、船代和船公司也在无水港内设立分支机构,以便收货、还箱、签发以当地为起运港或终点港的多式联运提单。内陆的进出口商则可以在当地完成订舱、报关、报检等手续,将货物交给货代或船公司。
2.了解无水港的发展对沿海港口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意义
货物只要进入无水港就如同来到了沿海港口一样,可以直接办理报关、报检等相关手续,简化了办事程序,缩短了货物进出口时间,能有效降低企业通关成本和综合物流成本,有利于改善内陆城市进出口环境。
无水港不临江海、没有船舶,货物是在无水港内“一站式”完成订舱、报关、报检、签发提单等一系列通关手续,相当于把海港搬到了内陆,然后通过海铁联运、空运及公路等方式将货物运送到沿海港口,集装箱就可以直接装船出海。因为省掉了一系列复杂环节,大量的时间和运输成本就节省了出来。
3.熟悉我国无水港发展的基本情况
我国从北到南已经形成了若干个无水港群,其中包括以大连港为龙头的东北无水港群,由天津港牵头的北方14个省(市、区)无水港群(23个),以及江浙沿海港口向华南与西南内陆辐射的无水港群等。
(二)确定企业的岗位需求
在了解内陆无水港的功能和基本运营现状的基础上,确定无水港运营过程中存在的四个关键岗位:管理岗位、单证处理岗位、堆场理货岗位、机械司机岗位。对每个岗位所应具备的技能和涉及的相关知识模块作出深入分析,主要分为核心专业技能和便于上下游衔接的辅助技能。与其相关的岗位技能应该有报关报检业务、货运与多式联运、内陆港物流质押监管业务、装卸机械操作、堆场作业等知识,重点在于内陆无水港业务与港口业务的对接,熟悉港口作业流程和岗位衔接的部门,问题处理的渠道,以保证无水港货物在港口现场作业流畅,缩短在港口闲置时间,按时装船,避免甩船。
(三)确定员工个体培训的需求
由于学员步入工作岗位不同,需要的拓展的知识点也不同,对有参加培训愿望的员工进行调研,分析拓展的知识结构。通常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能够更直接、简捷掌握员工的愿望,充分了解员工不同需求,更能有针对性地设计出满足员工个人发展相适应的教学内容。在问卷调查结束后,及时将对无水港员工问卷调查的资料进行分析、汇总,将共性的需求由多到少依次排列,分析出多数员工知识的需求,这样开发出的项目内容才更贴近工作需求,更加满足多数员工的学习愿望。
二、职业教育拓展教学内容,开发课程项目模块
在进行组织全面摸底的情况下,印证教学需求预测的结果,确定职业教育的课程开发的目标。开发小组采用头脑风暴法、德尔非法、创意法,设计课程开发项目的基本框架,经领导审查,业内专家提出意见反复修改,制定出既满足企业、岗位需要,又满足员工个人发展需要的课程项目内容,既要兼顾无水港管理和业务人员岗位所需知识和技能,也要兼顾无水港与港口工作人员业务对接的相关知识、岗位职责、作业流程等内容。策划出具体的项目模块、教学内容及授课方式。
(一)项目模块
经过与企业领导、行业专家、业内技术能手的多次研讨,座谈、沟通、协商,最后策划出严格、细致、周密的项目模块。项目模块设计既要满足理论知识的学习,又要满足训练学员的操作技能;既要有内陆无水港业务知识,又要有港口物流相关知识。主要包括:专业理论知识、综合技能和下厂实践。
(二)授课方式
由于无水港课程项目的开发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专业性,所以授课教师应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专业性很强的模块应聘请企业专家、岗位技术专家及内陆无水港业务专家讲授和现场指导。授课方式采用多媒体手段面授为主,并辅以交流互动、现场观摩、下厂实践等形式。学员学习形式,参与式学习,现场提问,现场操作,完成“教、学、做”一体,保证学员在学习过程直观,易于领悟。
三、制定专业人才培养和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案
针对无水港课程教学方案设计,要重点围绕无水港项目的建设、运营以及管理,根据各类人员的岗位职责和工作实务,以业务流程为主线。同时,要全面介绍无水港情况及工作环境,为毕业生到无水港企业就业创造条件,使之成为愿意为无水港建设而努力工作的优秀员工。制定出合理的教学策划方案,将报告书呈报给主管领导审阅,经过无水港专家、企业专家、教学单位专家三方共同研讨、多次修改,最终争得实践单位领导、参观单位领导的认可,确定具体可行的教学计划,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圆满完成教学任务,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制定出详细的教学计划
依据岗位的技能要求设置教学模块框架,根据参加学习的人员的岗位需求和个人需求,制定出授课的时间、内容、方法、地点等方面情况,聘请企业专家作为讲课教师,岗位专家作为企业实践指导教师、技术能手作为专业讲解。
(二)规范教学文件,科学编制实践课程
教师设计的培训内容,要符合培训对象的需求,既要达到提升学员知识素养,又要确保培训任务顺利进行。在方案设计中,要对教师设计的内容严格把关,不能偏离需求分析的核心内容。具体做法如下:
1.要求教师编写提纲
首先,组织教师开会研讨,下发提前制定的培训模板框架,确定讲授内容,要求任课教师编写授课提纲。其次,收集并整理任课教师所交提纲,识别各任课教师提纲内容的实践性和有效性,重叠内容部分及时与相关教师沟通解决。再次,在统一提纲格式和确保各提纲内容满足培训要求前提下,汇编提纲。经专家组成员审核后确定编写讲义提纲。
2.规范编写讲义
组织教师研讨,并下发提前制定的培训讲义编写模板,要求教师按照时间要求及时上交编写讲义。收集并整理讲义后,识别各任课教师讲义内容,汇编讲义内容,进行严谨的校稿工作,最后进行装订成册作为后续培训学习的教材。
3.为教师准备好教具
为保证教学过程顺利、完美地进行,项目组要与任课教师沟通,确定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教学用具。我们特意准备了滨海新区和天津港地图、集装箱沙盘教具、天津港集团公司介绍视频等。
4.完成实践岗位设置
通过先后多次到物流发展公司、东方海陆公司、太平洋公司的实地调研和沟通,确保下厂岗位实践准时进行。
(三)管理服务工作
1.开班前,班主任负责电函各无水港负责人,收集学员参加培训人数、姓名、职务等情况,通知报到时间、地点、联系人。
2.项目负责人,提前一天通知老师授课,如遇特殊情况不能授课,及时调整。
3.下厂车辆租用由班主任负责联系,确保下厂用车,全程服务。
4.饭食问题由班主任安排,做好合理的预算。
5.项目组成员负责组织教学工作,全程听课、积累经验,并注意收集相关资料,为后续的培训内容的修改奠定基础。
6.项目组负责人要注重听取学员培训后反馈意见,写出总结报告,提出后期增减内容,提出改进建议。
四、综述
近年来,很多港口企业在内陆无水港项目上加大投入力度,通过内陆市场的培育,无水港进入了稳定的发展期。特别是近五年来,无水港建设的思路和方式不断成熟,加快了在腹地物流中心城市建设内陆无水港的步伐,并在实际运营中不断创新模式,构建具有鲜明港口特色的内陆物流网络体系。将职业教育和专业培训作为助推无水港建设的主要力量,职业教育应不断加强教学课程模式创新,为无水港企业所在地区的从业人员提供充足的教育培训资源,同时也为港口物流专业学校输送毕业生到无水港企业参加工作创造良好条件。因此,在教学内容的开发上,要重点围绕无水港项目的建设、运营以及管理,根据各类人员的岗位职责和工作实务,精选核心课程,使参加培训的员工和职业教育的学生全面熟悉现代物流、港航企业运营管理、国际贸易通行规则等一系列专业知识和生产实务,熟悉如何做到无水港业务与港口业务对接、相关服务保障,港口为无水港提供的优惠政策等。通过理论授课与现场考察相结合的方式,设计教学方法。把无水港业务流程进行优化设计,编制教学课程模块,辅以相关业务的延伸介绍,使参训人员能够提高本岗位管理技能,使毕业生能够及时熟悉无水港运营情况,掌握从业技能,尽快进入工作角色。授课方式采取理实一体,案例教学、模拟演练、岗位实践,专题研讨等多种形式,使学员交流互动,积极参与,提升学习效果。
项目开发的顺利进行离不开各级领导的支持,离不开有关各方的协调和沟通。若想培训项目开发取得良好的培训效果,必须依靠多方努力,而且每期培训内容都要随着学员情况的不同有所改变,唯此,才能使参加培训的员工不断提升业务水平,拓展知识范围,尽快熟悉天津港的作业流程。同时,要不断加强无水港员工和港口员工之间的密切联系,为今后共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杨海霞.暗战“无水港”[J].中国投资,2007(11):62-65.
[2]行业经济论文.天津港加快无水港建设的策略分析[J].2013.11.14.
[3]天津港全国23个城市建无水港[N].渤海早报,2013-1-31.
[4]徐伟,陆梦.无水港在港口发展中的作用[J].水运管理,2006(9):8-9.
[5]张善杰.我国“无水港”建设现状及发展趋势[J].海运纵览,2008(7):21-24.
篇9
【关键词】网络人际交往;网络社区;归属感
【中图分类号】G209 【文献标识码】A
现代信息通信技术带来的新的交往方式主要是手机(通话、短信)和互联网。网络交往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主要形式有:E-mail、可视网上电话或不可视电话、网上电子公告板(BBS)、网上聊天(IRC)、由个人或单位主页构成的虚拟社区以及通过局域网进行的其他网上传输等。网络,为人们提供了新的交往平台,在这里,可以构建一个新的世界。近年来,随着微博的兴起、各类社交网站的盛行,网络在人际交往中所扮演的角色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象。CNNIC第25次报告指出,截至2009年12月,博客应用在网民中的用户规模达到2.21亿,使用率为57.7%;同年底,中国使用社交网站的网民数达到1.76亿,在网民中的渗透率达到45.8%。通过网络进行人际交往,已成为越来越多的网民使用互联网过程中从事的主要活动之一。社交网站(SNS)的兴起,为网民提供了自我表现、网络交际等功能,越来越多的网民将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延伸到网络中,或者是在网站平台上逐渐培养新的人际关系。
在热闹的网络交往中,网络到底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呢?它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交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网络社区的兴起,是否真正能与现实的社区一样,将人们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稳定的整体呢?是否真像尼葛洛庞帝在《数字化生存》中所说的那样:“网络真正的价值正越来越和信息无关,而和社区相关。信息高速公路不只代表了使用国会图书馆中每本藏书的捷径,而且正创造着一个崭新的、全球性的社会结构!”这些正是本文试图探讨的问题。
文献综述与研究思路
一、网络对人际交往的影响
人际交往,是指在社会活动中,人与人之间进行信息交往和沟通情感的联系过程(申荷永,1999)。网络人际交往,简单来说,就是人们利用网络化的电子计算机这一高科技手段而进行的各种信息交流和情感沟通的联系过程。互联网的出现不仅对传统媒体产生了强烈的冲击,而且也带来了人际交往的一场革命。
网络人际交往的基本形式包括:E-mail(电子邮件)、IRC(网上在线聊天室)、IP电话、ICQ(网络寻呼机)、BBS(网上电子公告板)及其他网上传输。网络人际交往具有全球性、虚拟性、超时空性、随意性等特点,网络交往的双方在根本上遵循现实社会的交往规则,同时网络带来了更为快捷、方便、隐蔽的人际交往媒介。早在1964年,麦克卢汉就预言:随着电子媒介的发展,世界将日益成为一个地球村。“地球村”的主要含义不是指发达的传媒使地球变小了,而是指人们的交往方式以及人的社会和文化形态的重大变化。通过互联网,人们不仅可以便捷地跟身边的亲朋好友联系,也可以跟远在他乡的熟人进行联系,甚至可以跟素未谋面的人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关系。
然而,关于网络对人际交往的影响,历来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线上的社会关系会取代线下的社会关系;上网的时间越多,对网络越沉迷,会使我们越远离邻居、家庭,因为网上的关系自由度更高。代表性的观点认为,网络交往会产生独特的社会群体,它可以补充、从长期来看甚至可以完全取代现实世界。网上的社会空间削弱了社会的、种族的、物理社区中的社会责任和忠诚(Poster,1997;Rheingold,1994;Watson,1997)。西布鲁克也认为,网络上的身份转换会削弱社会责任(Seabrook,1997)。聂和埃尔布林(Nie and Erbring,2000)发现,上网的时间多了,跟家人朋友交流的时间就少了,因此网络导致社会原子化。克劳特等人也有类似的结论,即上网时间多了,人会变得更孤僻、更容易沮丧(Kraut et al.1998)。
另一种观点认为,网络能够增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互联网的使用,尤其是QQ、聊天室及论坛的使用,不仅有助于人们维系已有的关系,而且有助于提高原本很少联系或不联系的人之间的交往频率,同时极大地增加了与原本不认识的人结交的机会。这一观点近年来受到更多学者的推崇。
霍华德等人认为,上网经历并不会取代其他的社会交往,而是对其具有补充和延伸作用。通过控制社会人口学特征,上网至少一次的人更可能在昨天打过电话给朋友或亲人。电子邮件是增加家庭内交流的重要工具。(Howard,Rainie,&Jones,in press;Rainie&Kohut,2000)Pew互联网研究显示,越来越多的网络使用者通过网络来保持和加强现有的线下社会关系。卡茨和阿斯普登1995年的研究结论是,上网经验越丰富的人跟朋友和家人之间能够保持更强的联系,他们更可能成为社区组织者,参与社区事务 (Katz and Aspden,1997) 。
王华和巴里•韦尔曼(Hua Wang and Barry Wellman,2010)利用两份美国的调查分析了随着网络的使用,美国成年人中朋友的数量是如何变化的。研究结论表明:1、随着网络的发展,美国成年人的朋友还是很多的,平均每人每周会和十个左右的朋友见面或说话。2、人们不再流行在网络上结交新朋友。只有22%的网络使用者声称有网友,15%的人声称有网友变成了现实中的朋友。重度使用者特别活跃,他们明显拥有更多的网友和从网友发展到现实中的朋友。3、从2002到2007年,成人的朋友普遍增多了。4、这一趋势在各个群体中(重度使用网络者、轻度使用网络者、中度使用网络者、未使用网络者)都一样。
汉普顿的研究认为,有互联网的家庭认识当地居民的数量是没有网络的家庭的三倍,跟当地居民交谈也较多,也更可能邀请他们的邻居来家里做客。(Hampton,2001)
第二种观点表明,网络对于人们的现实交往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还有一类研究更进一步,不仅探讨网络对人际交往产生的直接影响,并且还探讨了现实中的社会关系和网络上的社会关系是否有关。代表性的研究由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安那伯格传播学院进行,研究的样本来自洛杉矶的一个邻里社区,那里有七个不同的种族(AMERICAN BEHAVIORAL SCIENTIST,Vol.45 No.3,November 2001 550-564)。研究结果表明,线下的社区归属感越强,那么线上交流的倾向也越明显。即社区归属感越强,在网络上建立新的人际关系的可能性越大。许多研究都发现,通过网络人们能够建立并且维持亲密的、个人的关系(e.g.,Ling&Stald,2010;Wang&Well-man,2010),线上和线下之间的联系能够加强而不是减弱人际联系和社区联系(e.g.,Matzat,2010)。这一类的研究表明,线上和线下的关系之间具有一种正相关关系,换言之,线下的人际关系和线上的人际关系之间存在一种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
网络对人们的人际交往究竟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要探讨这个问题,首先由必要搞清楚互联网在人们的日常交流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
研究问题1:人们通过网络主要与哪些人联系呢?
差序格局
(1998)在探讨中国社会关系的特点时用“差序格局”这一概念来解释以个人为中心的社会关系网络。“差序格局”是指中国乡土社会以宗法群体为本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以亲属关系为主轴的网络关系,是一种差序格局。现在,差序格局已经被泛化使用,在差序格局下,每个人都以自己为中心结成网络。这就像把一块石头扔到湖水里,以这个石头(个人)为中心点,在四周形成一圈一圈的波纹,波纹的远近可以标示社会关系的亲疏。
研究假设1:人们通过网络联系的人呈现出“差序格局”,同龄人居于差序格局的中心。
H1.1:人们通过网络主要维系现实中的人际关系。
H1.2:男性与女性的网络人际关系存在差异。
H1.3:青少年的网络人际关系以同学为中心。
社会网络
社会网络是一种典型的复杂网络,研究的是在一定范围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网络中的节点是个人,连接则是按一定方式定义的两人之间的熟人关系,如朋友关系、亲属关系、同事关系或科研合作关系等。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米尔格兰(Stanley Milgram)在 1967 年创立了六度分离理论,即“六次连结的小世界”理论――世界上任何两个人,都可通过熟人找熟人的方式建立联系,而两人之间的平均最少“中介”数是6。社会网络不仅存在于现实世界中,而且存在于互联网中。我们的研究中主要考察人们在网络中的社会网络关系,以及社会网络规模的大小及其影响因素。对于社会网络规模的探讨,主要是通过测量人们在网络中所联系的人的种类来判断的。
H2.1:网龄对网上的社会网络规模具有正向影响。
H2.2:上网时长对网上的社会网络规模具有正向影响。
H2.3:学历对网上的社会网络规模具有正向影响。
H2.4:使用互联网聊天和发邮件对网上的社会网络规模具有正向影响。
二、网络社区及其归属感的形成
社区概念的首创者是滕尼斯。在他那里,“社区”一词表示由具有共同习俗、价值观的同质人口组成的、与世隔绝和排外的、本社区成员关系密切、守望相助、富有人情味的社会关系的团体。后来,社区概念的演变又加入了“地域”要素,即强调社区是一个拥有共同的确定的地理区域的群体。随着网络的兴起,社区由“地缘”向“网缘”发展,原先由于地理因素而产生的社区,随着网络的兴起而拥有了崭新的形式。网络打破了传统的地域性概念,使得处于不同空间的人都能在此组成社区,而不必在意地理上的距离。网络社区是对现实社区的引喻,无论是其功能还是组织形式和现实社区都存在明显差别,不再具有地域含义而变成了一个数字化技术支撑的“拟想空间”。
近年来,随着我国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快速发展和网民数量的快速扩张,各种形式的网络社区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网络社区也称虚拟社区(Virtual Community),美国学者霍华德•瑞恩高德(Howard Rheingold)在他1993年出版的著作《虚拟社区:电子疆域的家园》(The Virtual Community: Homestanding on the Electronic Frontier)中首次提出了这一概念。他认为,虚拟社区是指网络中相当多的人展开长时期的讨论而出现的一种社会聚合,他们之间具有充分的人情(Human Feeling),并在电脑空间里形成了人际关系。他将网络社区界定为:“一群主要以计算机网络为媒介彼此沟通的人们,彼此有某种程度的认识、分享某种程度的知识和信息、相当程度如同对待友人般彼此关怀,所形成的团体” (翟本瑞, 1999)。此外,也有学者将网络社区定义为建有网络信息系统的居民生活社区,即有社区网络依附其上的网络化社区。
对于网络社区交往,学者一般持乐观态度。彭兰(2009)指出,由于网络中人们选择社区的范围更广,进入或退出某个社区的自由度更高,因此,个体在网络中寻找到具有归属感的社区的机会也增加了。而网络中高频率的互动也更容易实现。从这个意义上看,网络社区有助于人们的社会归属感的形成。王晓霞(2002)认为,虚拟社会人际交往的间接性与匿名性有助于消除现实社会交往的隔阂和障碍,便于人们寻找到支持和理解,得到一定的感情寄托和心理宣泄,因而也就在某种程度上有助于人们情感的联系。翟本瑞(2002)认为,网络对人际关系的连结作用,建立在隔离的基础上。虚拟社区的匿名性允许个人扮演角色,使用者可以隐匿部分或者全部的日常生活的身分,但是另一方面,由于在虚拟社区中与他人的互动关系的逐渐建立,可以跨越时空障碍与生理上的限制,从而在虚拟空间实现现实中一般不能达到的网络人际功效,并有可能进而实现真实世界的人际连接。
可见,网络社区不仅为人们提供了新的交往场所,有助于网上互动关系的形成,而且已经超出了网络本身,向现实进发。魏晨(2001)认为,网络社区已经远远超出了“虚拟”范畴,延伸到了现实中。他从社会学的学科视角出发,对网络社区的社会角色进行了辨析。他认为,网络社区尽管在我们常识中仍然把它们视作虚拟的,但在共享意义系统的层面,它已经在网络社区中取代了网络外世界的结构,实现了功能不变的状况下的符号意义取代。也就是说,在他看来,网络社区已经渗透进了现实世界,甚至部分取代了现实世界。人们赋予了网络中的符号以新的意义系统,因而网络在一定程度上建构了现实世界。
但也有另一种观点认为,网络社区并不能成其为真正的社区。琼斯(Jones, Q•1997)认为很多网站充其量只是“虚拟居所”(virtual settlement),在他看来,如果构成虚拟居所,只需要四个条件: (1)起码的互动;(2)两个以上的传播者;(3)大部分的互动在公共的网络空间进行;(4)起码的固定成员。如果按照这样的观点来看,很多所谓的网络社区都并不构成社区,而只是单纯的信息交换。
在网络社区的交往中,往往使人产生一种“社区存在”的感觉,人们因为共同的兴趣爱好而在这儿交流、形成各种议题。广泛的人际交流以及信息互换和共享,很容易使人相信这是一个稳定的社区,社区成员能够从中找到认同感和归属感。然而,布可曼(S.Bukatman,2000)认为,在线聚集的群体,只是因为受某种共同的兴趣或主题吸引而群聚的团体,团体成员之间未必能够建立和分享感情,因此应该以“网络主题乐园团体”概念来取代虚拟社区概念。贝尼格(Beniger, J•)提出了“假社区”(pseudo-community)的概念:人们常将仿真化的人际传播当做是人际互动,想象上面有一个社区,这也不代表有真社区的存在。也就是在他看来,网络社区只是人们假想出来的,实际上并不存在。
研究问题2:网络社区归属感的强弱在网民中呈现怎样的分布呢?
归属感
P•库伯斯(Pricewaterhouse Coopers)认为,网上社区应以“会员之间的归属感”为中心。Hagerty et al.(1996) 在一个大学生群体的研究中,发现归属感对于参与社区活动是一个非常有用的概念。
关于归属感的含义,有些学者认为归属感指一方与另一方保持某种关系的心理承诺(F.Robert Dwyer,PaulH.schurr&Sejo Oh,1987)。Anderson(1992)等人认为归属感指一方希望与另一方建立长期稳定的关系,愿意为保持这一关系而牺牲本方的短期利益。Ganesan Shankar(1994)从经济利益角度定义,认为归属感指一方可以从双边关系中获得的利益,以及该方对双边关系的依赖程度。社区归属感,主要倾向于心理层面的定义,是指个体将自己归属于某一团体,并对其产生亲切、自豪的情绪体验。个体对所属团体产生了归属感之后,能自觉地以所属团体的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在团体中接受信息、经验和情感,把自己看作团体中的一个成员。网络社区的归属感,是指网络社区用户对社区感到满意,并对其产生一定的认可,继而产生一定的心理依赖。它体现了网民在其中得到的自我认同的程度以及对于网络社区中的群体所产生的认同感和依恋感。可见,归属感对于网络社区来说是很重要的一个影响因素,它被用来检验一个在线社区的存在(Roberts,1998),也被认为是影响社区参与的重要因素(Tinto,1993)。Roberts(1998)认为,有较强归属感的人将会在在线参与方面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研究假设3:大多数网络社区参与行为停留在“浅层参与”层面,网络社区归属感不强。
H3.1:女性较之男性更难在网络社区形成归属感。
H3.2:年龄对网络社区归属感具有反向影响。
H3.3:学历对网络社区归属感具有正向影响。
H3.4:网龄对网络社区归属感具有正向影响。
H3.5:上网时长对网络社区归属感具有正向影响。
H3.6:网上的社会网络规模对网络社区归属感具有正向影响。
数据与测量
本文所使用的数据来自于“新媒体与我国沿海发达城市市民的媒体选择”课题组在2009年的调查数据。本次调查由计算机随机生成的电话号码组成样本,在天津、上海和广州三个沿海发达城市共成功访问了936户家庭。分析中涉及到的变量及其测量方式如下:
一、网络人际交往
问卷主要询问的是网络使用者通过互联网主要与哪些人进行联系,选项设置上从亲疏关系区分为:(1)亲人、(2)配偶或恋人、(3)同事或同学、(4)领导或老师、(5)业务联系人、(6)其他朋友、(7)网友。本研究主要考察人们通过互联网联系人的种类,联系的人种类越多,说明其网上的网络社会规模越大。具体方法是对7个选项的得分进行累加,得分越高则可认为网上的社会网络规模越大。
二、网络社区的归属感
对于网络社区的参与度和归属感的问题,本研究主要按照“认知――参与――认知”的脉络,设置了以下几个问题:1、在网络上是否更容易找到一群兴趣爱好相同的人;2、是否在感兴趣的网络社区注册过;3、在感兴趣的网络社区表现是否活跃;4、在感兴趣的网络社区能否找到归属感。问题一主要考察网民对网络社区的浅层次印象;问题二、三考察其在网络社区中的参与程度,从浅层参与和深层参与两个方面进行了提问;问题四则侧重于对网民参与网络社区过程中所形成的认知或认同感的调查。经主成份斜交因子分析结果发现,以上四个条目可以看做一个因子,将其加总计算均值。由于人们参与网络社区实际上从行为层面上反应了其对网络社区的归属感,因此,我们将以上这个因子直接视为人们对网络社区的归属感。由于选项在赋值时,是=1,不一定=2,否=3,因此加总计算均值时,值越大对应的网络社区归属感越弱。
三、互联网使用
包括互联网使用历史(即网龄)、上网时间、使用互联网的功能。在问卷中,对上网历史所设置的问题为第2题:“请问您从开始上网到现在大约有几年了?”选项依次为:(1)1年以下;(2)1-3年;(3)3-5年;(4)5-7年;(5)7-9年;(6)9年以上。对上网时间所设置的问题为第3题:“您估计您上个星期,正常情况下每天使用互联网的时间大约有多少个小时?”,选项依次为:半小时以内;半小时~1小时;1小时~2小时;2小时~3小时;3小时~5小时;5小时以上(由于问卷调查的全部是网络使用者,故不存在上网时间为0的人)。分析时,因为上网历史和上网时间的选项设置都较多,所以本文将它视为连续性自变量纳入了回归模型之中。
对互联网使用的功能项目所设置的问题为第4题:“请问您平常上网主要做什么?”,即选项依次为:听音乐;看新闻;聊天;使用搜索引擎;看视频;玩游戏;发邮件;写博客;逛论坛/BBS;网上购物;网上支付;网上炒股;其他。本文关注的主要是其中两个选项,即聊天和发邮件。
四、人口学变量
本研究的人口变量包括性别(男性编码为1,女性编码为2,比例为54.2:45.8)、年龄(调查的人群为13岁以上,按年龄段分为13-18岁、19-24岁、25-34岁、35-44岁、45-54岁、55岁及以上)、学历(从小学到博士及以上,分为7级)、职业(党政机关公务员;事业单位管理、技术人员,科教文卫工作者;经理人员;私营企业主;军人;企业管理、技术人员;个体工商户;企业工人/商业服务业人员;自由职业者;下岗失业人员;学生)。
五、统计分析
下文首先报告沿海发达城市网民的网络人际交往对象,然后运用卡方检验分析了性别和年龄等所引起的交往差异。接着进一步用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了网上的网络社会规模分布特点和影响因素,并对网络社区归属感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在这里,分析的互联网使用变量主要是网龄和每天使用互联网的时间;人口学变量主要是性别、年龄、学历、职业;使用互联网的功能主要是聊天和发邮件。
研究发现
一、网络人际交往
1、通过互联网最常联系的人
《2003年中国十二城市互联网使用状况及影响调查报告》显示,网民主要通过网络和同事或朋友交往(24.7%),通过网络和家人或者有业务关系的人交往的比例非常低。《2007年中国七城市互联网使用状况及影响调查报告》对网民在日常生活中使用互联网和手机与各种人往的情况作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网民中通过互联网与父母、子女联系的人相对较少,因为互联网的使用通常有年龄的代沟。本次调查结果显示,网民通过互联网最常联系的人主要是“同事和同学”和“其他朋友”,而通过互联网与亲人联系的人相对较少,业务联系人更占其次。假设1得到证实。通过互联网跟网友联系的人所占比重反而很小,仅为7.3%。可见,互联网作为人际交往的重要手段之一,在人们的日常交际中更多的是作为一种维系现实关系的工具。通过互联网延伸虚拟关系的人,相对来说所占比重很小。假设H1.1得到证实。当然,无可否认的是,网络仍然为人们结交新朋友或者建立虚拟关系提供了广泛的机会。除此以外我们可以看到,互联网在人们的日常人际交往中,更多的是发生在平等的、比较松散的人际关系中,如同事或同学、朋友。
2、网络人际交往的性别与年龄差异
《2003年中国十二城市互联网使用状况及影响调查报告》还显示,男性网民通过网络与朋友交往的比例要显著高于女性网民,而女性网民通过网络从事业务关系或行政关系的交往的比例显著高于男性网民。我们的调查显示,从性别差异来看,女性比男性更倾向于使用网络与亲人联系,而男性比女性更倾向于通过网络与同事、同学或朋友联系,也比女性更倾向于通过网络与有业务关系的人交往。而在与领导或老师的交往上,由于卡方检验不能通过(p>0.05),所以我们的研究无法证明在通过网络与行政关系的交往上,性别所带来的差异性。同样,对于通过网络与网友(p>0.05)、配偶和恋人(p>0.05)的交往,我们也无法推论性别所带来的差异。假设H1.2部分得到证明。
从年龄来看,年轻人会更多地通过网络和同事或同学交往,而中年人则更可能通过网络和亲戚或家人交往。13―18岁以及19―24岁年龄段的人,通过互联网最常联系的人均是“同事或同学”。而通过将年龄和学历做交叉分析发现,这两个年龄段的调查对象中,大多数都还是学生。13―18岁的人群中, 56.6%是高中生;而19―24岁的人中,40.4%是本科生,这两部分人都还是学生。因此这两个群体通过互联网最常联系的人是同学就不难理解了。黄少华(2008)对青少年的网络行为进行了专门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青少年借助互联网维持与熟人的联系,尤其是那些在现实社会中可能因为时空限制而被迫暂时中断甚至终止的朋友、熟人关系。而对于青少年来说,同学就是其在现实社会中可能因为时空限制而被迫暂时中断的朋友关系。互联网正为他们提供了一个维系此关系的便捷的平台。
3、网上的网络社会规模
表3显示了互联网的使用情况、人口学变量与网上的社会网络规模之间的关系。通过回归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网龄和每天使用互联网的时间对网上的社会网络规模具有正向影响,并且其影响非常显著,p值分别为0.001和0。在人口学特征中,年龄对网上的社会网络规模产生反向影响(Beta=-.046,p
二、网络社区归属感
从总体来看,网民的网络社区归属感不强。按照第16题条目的赋值情况,我们可知,得分越高网络社区归属感越弱。从表4我们可以看到,处于中值8以下的人只占到38.3%,而得分大于8的占到了61.7%,即大部分人在网络社区的归属感均偏低。为了证明假设4,我们还是将本题拆分开来看。结果显示,36%的网民认为在网络上更容易找到一群有相同兴趣爱好的人,50%的人在感兴趣的网络社区注册过。但是在注册过的人中,只有21.9%的人在网络社区中表现活跃,54.9%的人都不活跃(p
可见,网民参与网络社区的行为存在层次上的巨大落差,即深层参与者远少于浅层参与者,人们可能在某个自己感兴趣的网络社区注册,但真正参与到社区讨论或交流中的人相对较少。很多网民喜欢在网络社区寻找具有相同兴趣爱好的人,乐于在感兴趣的网络社区注册,但是更深层次的参与却出现了抑制,大多数人并不在社区发表意见、交流想法、提供或者寻求帮助――仅仅处于“旁观者”状态。同样地,对“在网络上更容易找到一群相同兴趣爱好的人”持认同态度和持反对态度的人所占比例相当。可见在对于网络社区的浅层认知方面,人们的看法也没有明显的倾向。而对问题四“在感兴趣的网络社区能找到归属感”,持否定态度者所占比重远大于持肯定态度者。大部分人并不认为在网络社区能找到归属感,尽管他们认为在此能找到一群相同兴趣爱好的人。也就是说,网民对网络社区的认知同样存在层次上的巨大落差,在浅层认知层面的“随意性”或者说是“随和性”,到了深层认知层面,表现出了明显的判断差异。
我们进一步分析了网络社区归属感的影响因素,主要从网络使用和人口学特征上来考察,并考察了网上的社会网络规模对网络社区归属感的影响。结果显示,从整个模型来看,R方为15.0%,解释力还是比较强的。其中,性别对网络社区归属感的影响并不显著(p>0.05),假设3.1无法得到证实。由于本题的规律是得分越高,网络社区归属感越弱,因此年龄对网络社区归属感具有反向影响,即年龄越大,网络社区归属感越弱,并且这种影响十分显著(p
结论与讨论
本文主要探讨了网络人际交往的特点和网上的网络社会规模,并进一步探讨了网络社区归属感的问题。研究发现,网上的人际交往是呈“差序状”分布的,同龄人(同事、同学、朋友)居于“差序格局”的中心。网民中通过互联网与亲人联系的人相对较少,这是因为互联网的使用通常有年龄的代沟。通过互联网跟网友联系的人所占比重很小,可见网络在人们的日常交际中更多的还是用来维系现实关系。在网络人际交往方面,性别和年龄的影响导致的差异相对显著。网上的网络社会规模,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学历和使用网络交往功能对网上的网络社会规模产生正向影响,并且影响显著(p
关于网络社区归属感的调查,目前国内比较缺失,在本研究中探讨了网络社区归属感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这也是本研究的重点。结果显示,网民的网络社区归属感并不强。在认知和行动层面均显示巨大的落差,停留在“浅层参与”和“浅层认知”层面。大多数人并不在社区发表意见、交流想法、提供或者寻求帮助,而是仅仅处于“旁观者”状态。不仅如此,即使是高度参与其中的人群,也不一定能够在其中找到归属感。在虚拟社区中,网际互动更多地体现了不稳定性与松散性。正由于此,尽管人们在网际互动中可以真正建立起一种平等的普遍互动关系,但这更也易使人丧失群体认同感。虚拟社区的人际关系和组织是松散的(刘丹鹤,2007)。人们可以参与到网络社区中,甚至可以在此社区表现得很活跃,但是却不一定能够在此找到归属感。
屈勇(2008)认为,网络通过视觉匿名性和身体不共同在场拉平了所有参与者在现实社会中的差异,从而使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具有了形式上的平等性和自由性。与此同时,人们在网络中选择社区的范围又广,加上进入或退出某个社区的自由度高,使得他们在网络中寻找到具有归属感的社区的机会增加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网络社区似乎有助于人们的社会归属感的形成。然而我们的调查发现与此观点不同。结果显示,网民的网络社区归属感普遍不高。对此,笔者认为,实际上,正是由于网络社区行为自由度高,网民拥有更多的选择机会,他们可以在众多的网络社区中挑选,甚至也可以选择不参与,从而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他们固定在某一个网络社区并对其产生归属感的几率。而所谓网络社区有助于网民归属感的形成,是一种总体性的概括,是将网民流连于不同的网络社区看作是社区归属感的表现。而对于网民个体来说,很难在网络社区找到社区感。再加上人们在网络上来去自如,社区成员也时常在改变,成员之间很难建立长期的稳定的社区关系,因而也就谈不上形成归属感。
此外,网络社区归属感的形成还可能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首先,网络虚拟社区成员的参与大部分只是为了获得个人需要的信息、舒缓生活和情感压力、或者仅仅是处于无意识状态,而在参与之外并没有产生更多的联系。网络社区参与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浅层参与”,参与者并不寻求建立一种长期稳定的人际关系,更不是为了寻找一个长期栖身之所,因此其聚合度远远小于传统意义上的社区。的确,虚拟社区从某种程度上能够满足人们在现实中不能满足的心理需求,不管这种需求是情感的、成就的还是权力的。[1]但是它更多的也只是人们想象中的“社区”而已――人们在乎的只是有这样的一群人聚集在这里,他们也许在讨论,也许在分享,也许在旁观,同时他们并不留下任何牵挂。虚拟社区中的交往并不是现实交往的镜像,事实上这也是不可能实现的。因而网络社区也就不成其为“社区”。
不仅如此,网络行为中存在的“角色扮演”问题也阻碍了网民社区归属感的形成。角色扮演这一概念较早出现于符号互动论大师乔治•米德的《心灵、自我与社会》一书中,米德把人们通过辨认交往符号和角色而预知对方反应的能力称为“扮演他人角色”的能力。美国社会学家欧文•戈夫曼则通过具象的视角来分析角色扮演的具体情形,他提出“社会就是一个大舞台”,每个社会成员都是扮演着自己角色的演员。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人们会根据具体的“舞台情景”,有策略地控制自己表现出来的姿态,从而使自己所呈现的角色形象符合剧目的要求,实现自己想要达到的目的。这种通过策略来控制他人对自己印象的表演,戈夫曼称之为印象管理。作为网络社会的一种存在方式,网络社区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角色扮演,网民根据需要来进行自我呈现,从而实现印象管理。所罗门•阿瑟(Solomon Asch)二战后所做的一系列实验表明,人们完全可以从别人的描述性词汇中获得关于他人的印象(富、申可君2009)。这也就是说,仅仅通过言语沟通,人与人之间就会形成某种印象,对他人获得认知。而在网络社区中,人们只能通过语言来对对他人做出判断,但与此同时必然出现的一个问题是,人们也可以通过操纵自己的语言来管理自己的印象。网络交往本质上是一种间接交往,交往主体所直接面对的首先是电脑和网络,其次才是交往对象。这种间接交往方式更多的只是一种精神抚慰,它失去了面对面交往中所普遍使用的表情、手势、眼神等体态语言的交往形式,从而阻碍人们心灵深处的情感交流,造成交往的“异化”(汪寅、黄翠瑶,2003)。这种交往的“异化”使得人们难以获得更多的参与感、归属感。此外,网络社区的虚拟形式极易带来行为的“放纵”倾向、形成不信任心理以及防卫心理。因此,虽然网络社区扩展了人际交往范围,人们可以在这里跟认识或不认识的人自由交流,但其交流方式的虚拟性使人们之间很难建立信任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很难长期稳定地持续下去,从而导致了网络社区中人际关系的松散。
当然,从调查中我们也可以看到,网龄和每天使用互联网的时间都对网络社区归属感具有正向影响,其中每天的使用时间对网络社区归属感的影响尤其显著(p
从目前来看,本研究还存在很多的不足。由于课题本身是一个综合性研究,涉及到网络政治、经济、文化和人际交往等多个层面,同时采用的是电话调查,考虑到实际调查的可行性,每一部分的问题是比较精简的。从网络人际交往这一部分来看,题目没能很好地铺陈开来,探索的深度不够。总体来看,本研究主要存在如下方面的缺陷,在将来的研究中需要大力改进:
首先,本研究没有对网民线下的人际交往进行考察。如果加入线下的考察,可以将线上的交往和线下的交往进行对比,也许会有有更多的发现,并进一步探索这两者之间存在的关系。这对本次的研究来说是一个遗憾,在以后的研究中可以考虑加入。
第二、对于网络社区归属感的调查,实际上可以采取标准的量表形式来测量,这样准确性更高。此外,虽然归属感最好用较长的时间来测定,但是也可以通过虚拟环境中短时间的实验进行测定。Williams et al.(2000)测定了参与短期在线实验期间的对象的归属感问题。Scagnoli(2001)发现学生在远程学习课程中的简短定位可以帮助增强他们的归属感。因此,在以后的研究中,可以考虑采用实验的方式来观察网络社区归属感的形成过程,并对影响归属感形成的因素进行测量。
第三、较高的归属感被认为能引起未来参与社区的较强意向(Teo,Chana,Weib和Zhang,2003)。而在本研究中,对网络社区归属感缺少了展望性测量,实际上可以增加一个追问性题目:你认为你以后会(继续)参与网络社区吗?当然,假如使用实验法进行测量的话,这是可以进行后续测量的,也可以更好地验证以上的假设。所有这些问题,都有待在日后的研究中加以改进。
注释: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戴维•麦克利兰通过对人的需求和动机进行研究,于50年代在一系列文章中提出成就激励理论。他把人的高层次需求归纳为对成就、权力和亲和的需求。参见刘丽群、宋咏梅:《虚拟社区中知识交流的行为动机及影响因素研究》,载《新闻与传播研究》,第14卷第1期。
参考文献
陈文江、黄少华(2001):《互联网与社会学》。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刘丹鹤(2007):《赛博空间与网际互动――从网络技术到人的生活世界》。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黄少华(2008):《网络空间的社会行动――青少年网络行为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杜骏飞(2002):《弥漫的传播》。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
彭兰(2009):“网络社区对网民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湘潭大学学报》,2009年7月。
王欢、郭玉锦(2003):“网络社区及其交往特点”,《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10月。
陈先红(2006):“论新媒介即关系”,《现代传播》,2006年第3期。
刘丽群、宋咏梅(2007):“虚拟社区中知识交流的行为动机及影响因素研究”,《新闻与传播研究》,2007年第14卷第1期。
黄少华(2009):“青少年网民的网络交往结构”,《兰州大学学报》,2009年1月。
宫承波、齐立稳(2008):“试析网络社区中的角色扮演”,《新闻界》,2008年4月
富、申可君(2009):“网络社会角色心理现象与分析”,《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
汪寅、黄翠瑶(2003):“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与网络交往”,《广西社会科学》,2003年第8期。
黄少华(2010):“虚拟社区中的互动网络――以‘广穆社区’为例”,《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3月。
魏晨(2001):“论网络社区的社会角色与行动”,《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6月。
张咏梅(2003):“‘网络社区’的社会学初探”,《科学•经济•社会》,2003年第3期。
杜骏飞(2004):“存在于虚无:虚拟社区的社会实在性辨析”,《现代传播》,2004年第1期。
杜骏飞、巢乃鹏(2003):“认同之舞:虚拟杜区里的人际交流”,《新闻大学》,2003年夏。
刘丽丽(2010):“影响网络社区用户使用情况的因素的实证研究――以SNS网站为例”,CNKI优秀硕士论文库。
屈勇(2008):“网络人际交往对中国人际关系模式的影响”,《社会心理科学》,2008年第5期第23卷总第99期。
王晓霞(2002):“‘虚拟社会’的人际交往及其调适”,《南开学报》,2002年第4期。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0):“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0年1月。
Dan Jerker,B Svantesson(2005). TheCharacteristicsMakingInternetCommunicationChallenge Tradition[DB/OL].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aw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2005.
Anderson Erin, Barton Weitz(1992).The Use of Pledges to Build and Sustain Commitment in Distribution Channels[J].1992(01).
Ganesan Shankar(1994).Determinants of Long-Term Orientation in Buyer-Seller RelationShips[J].1994(2).
“Real and Virtual Social Ties:Connections in the Everyday Lives of Seven Ethnic Neighborhoods”, American Behavioral Scientist,Vol.45 No.3,November 2001.
Hua Wang and Barry Wellman(2010).“Social Connectivity in America: Changes inFriendship Network SizeFrom 2002 to 2007”, American Behavioral Scientist,2010 53:11482010 SAGE Publications.
Wellman, Barry, Salaff,Janet,Dimitrova, Dimitrina, Garton, Laura, et al.(1996).“Computer networks as social networks: Collaborative work, telework, and virtual community”,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Palo Alto: 1996. Vol. 22 pg. 213, 26 pgs.
Caroline Haythornthwaite and Lori Kendall(2010).“Internet and Community”,American Behavioral Scientist,2010 53:1083 originally published online 19 February.
Teo,H.-H.,Chana, H.-C., Wei,K.-K., and Zhang,Z. Evaluating Information Accessibility and Community Adaptivity Features for Sustaining Virtual Learning Communities[J].Int.J. Human-Computer Studies,59(5):671-697.
篇10
关键词:国际石油工程;投标;策略;报价;团队建设
从国际石油工程承包市场的现状来看,尽管竞争异常激烈,但市场容量巨大。积极参与国际石油工程招标,是石油工程公司进入国际石油市场较为公正、安全和有效的途径之一。石油工程投标工作涉及市场信息、国别政策和经营策略等一系列重要领域,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商务活动。在投标过程中既要考虑保证本公司的合理利润,又要考虑报价方案及报价是否具有竞争力,必须做到二者协调兼顾。因此,在投标工作中需要进行大量细致认真的准备工作。笔者就国际石油工程投标策略、技巧以及保障措施方面谈一些粗浅的看法和认识。
一、国际石油工程项目投标过程中常见的一些问题
不少国内工程施工企业由于对国际石油合作惯例缺乏足够的了解,加上对海外项目缺乏缜密的前期调研、论证和筛选,从而导致项目中标概率低,或者项目运行质量不高、效益不佳,有时甚至发生国际诉讼。在国际石油工程项目投标过程中,以下问题屡见不鲜。
1、不重视截标日期。2、标书格式不符合要求。3、投标文件不全或者不符合业主要求。4、不重视项目前期考察工作。5、低价竞标。
二、投标准备和策略技巧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提出以下投标策略和技巧,以尽可能避免上述问题的产生。
1、搜集和研究招标信息
目前,国内承包商主要通过国内外中介、公司、外方联营体(Consortium)以及我国三大国有石油公司等来获取有关的海外石油工程开发建设信息。获得海外项目建设的有关信息后,负责投标公司的主管部门首先要分析工程性质、项目所在国国情、项目近期及长远发展目标等关键因素,同时结合对公司实际状况和条件的分析和判断,提出对招标信息的初步分析意见。其次,结合自身目标和需求,对技术、商务等方面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初步拟订参与投标和执行项目的总体计划,向决策层提交项目的初步可行性分析报告,为是否参与投标提供必要的决策依据。
2、对业主进行全面调研分析
决定参与投标后,还应利用各种渠道和方式全面了解业主的相关情况,掌握业主的招标意图和特殊的政策导向,对标书内商务报价的定位、技术方案的确定及项目执行计划的编制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精心研究招标文件
在对业主情况进行全面了解的同时,还应积极组织参与投标人员精心研究招标文件。业主的招标文件是编制投标书的主要依据,在某些情况下甚至是惟一的依据。因此,一定要研究吃透业主的招标书,弄清下列关键要素。
(1)注意业主对投标人资格方面的特别要求,符合资格条件才能决定是否投标。比如,有些业主会对投标人的同类项目的业绩数量和经验提出的要求;
(2)工作范围的准确界定。如果对工作量的理解含糊不清,则商务报价的准确性就无从谈起。
(3)设备、人员方面的要求。通常情况下,业主会针对主体设备和关键岗位人员提出明确和具体的要求,这既是投标人提供设备和人员资料的依据,又是业主将来进行技术评标的标准。并且,一旦项目中标,业主将按照上述要求检查和验收设备和人员。
(4)工期要求。通常,业主在标书中要承包商必须无条件满足其工期要求。作为承包商,还要根据总工期编制项目执行计划(包括工程项目总体网络进度图、费用、工期及资源配置计划)等,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业主的需求。
(5)付款币种和支付条件等。首先,应通晓东道国的外汇政策。其次,要研究付款条件。业主往往根据承包商完成的工程量来决定付款的方式和比例,还会制订一些具体的扣(罚)款措施。
(6)项目所在国关于海关、税收、劳动力许可证等方面的规定以及相关收费标准。
(7)项目执行过程中须遵守的国际规范和标准。
(8)解决争议方式和适用的法律法规及语言。
此外,在编制投标文件过程中,还应通过各种渠道掌握参加投标的竞争对手的有关资料,包括竞争对手的现状、能力、对该项目的需求程度、同类项目不同地区报价水平、以及竞争对手所在国及项目所在国的劳务政策等。
3、投标文件制作
制作投标文件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认真阅读招标文件,弄清楚以下几方面的具体规定,并严格按照招标文件的要求提供资料,确保资料的完整和全面。
A、根据招标文件清单,检查文件的完整性;
B、投标文件组成和格式。投标文件应严格按规定格式制作, 并注意以下细节:
①注意签字与加盖公章;②正本通常要求每页小签;③报价不能缺项;④正本与付本数量符合要求;⑤设备制造厂资质应正规,以及制造厂的资质授权证明;⑥修改地方要签字;⑦打印,装订成册。一般情况下,技术标和商务标要分开包装;⑧开标一览表与投标保函单独封存;⑨按照规定时间和地点送交投标文件;⑩注意投标书有效期的计算。
C、投标保函格式、开立银行级别、金额、币种,以及有效期等;
D、投标文件递交方式、时间、地点,以及密封签字要求;
E、造成废标的条件;
F、施工现场踏勘时间;
G、澄清方式、截止时间和联系人。
(2)技术规格的响应
投标人应实事求是地制作技术规格响应表。但是,必须引起注意的是,主要技术指标有一项或者若干项偏离即可能导致废标。次要指标亦应作出响应。另外,要认真填写技术规格偏离表。最后,可根据需要提供一些必要的补充资料或者提供一些选择性的技术方案供业主选择。
(2)商务报价测算时一定要考虑全面。
商务报价必须与工作范围、责任和风险协调一致。因此,要把免费和收费项目搞清楚。对于招标文件中未提及的内容,投标人应在商务报价中予以必要的解释和说明。
三、保障措施
国际石油工程投标的复杂性和系统性,决定了需要有精通国际商务、工程技术、金融法律的专业人才和能够为这些专业人才提供舞台的投标团队。笔者认为,目前油田石油工程公司人员的技术素质已基本具备了上述的业务要求,但要确保投标的成功,更需要组建一支精干、高效、具备复合型专业技能的投标团队作为保障。从团队综合的知识构架和技能来看,我们还应在以下几个方面不断培养和提高。
1、熟练的外语沟通能力
如果运用外语的能力不够,就无法大量全面地获取各方面的商务、技术信息,就无法与业主进行直接的沟通和谈判,因而也难以高质量地完成国际石油工程项目标书的编制和谈判工作。英语是国际通用语言,也是目前大多数国际合同谈判中的主导语言,需要高度重视。
2、熟悉国际贸易惯例
国际石油工程投标涉及许多国际贸易方面的知识,如投标保函、履约保函、开立信用证、涉外保险、关税、远洋运输、报关清关、国际项目运行通用规则、FIDIC条款,以及涉及国际惯例的各类国际贸易术语等。能否熟练掌握这些知识,不仅直接关系到商务标编制的质量和严谨性,而且也是本公司国际化经营水平的一种体现。
3、具备标准的外事接待及礼仪常识
- 上一篇: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
- 下一篇: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