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信管理条例范文
时间:2023-03-29 02:27: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征信管理条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征信;信息;监管
中图分类号:D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428(2010)01-0076-05
2009年10月12日,国务院了《征信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稿》)。这表明我国的征信立法已经进入了关键时期。与前几稿相比,《意见稿》在多方面进行了创新。
第一,坚持了征信活动市场化导向:
第二,吸取了美国次贷危机中信用评级失灵的教训,加强了对信用评级利益关联的法律治理:
第三,明确了人民银行对征信业监管职责,妥善处理了同其他政府部门之间的关系:
第四,明确中国征信中心性质为公共征信机构;
第五,明确了各不同征信数据库之间的信息共享机制:
最后,统一信用评级标准。
但是,该《意见稿》仍有诸多规定需要立法者从法律基本原理出发,抛弃部门利益的偏见加以完善。
一、《征信管理条例(意见稿)》的不足
(一)效力层次低
目前,该《意见稿》的名称为《征信管理条例》,以行政法规形式出台,效力明显偏低。效力低下的立法不足以有效地保护被征信人权利,不足以担负起促进交易安全的重担。
(二)征信机构定性缺位
尽管《意见稿》创新地将中国征信中心定位为公共性质的法人机构,但是对于其他的征信机构则未能准确定位。从征信机构的设立条件看,具有公司法上对设立公司的基本条件。这表明了征信机构属于公司法上的公司这一逻辑。然而,《意见稿》却未对《公司法》相关规定是否适用于征信机构做出明确说明。
征信机构是否具有诸如国有商业银行的公共机构性质决定着征信机构在信用交易活动中的角色定位。如果定位为公共征信机构,那么有关该类机构的公共责任内容、实现方式和风险防范措施以及政府职责等规定的立足点显然不同于非公共机构。反之,如果将征信活动主体定位为非公共机构,其经营方式、责任承担,风险防范机制则与公共征信机构则应有很大不同。
(三)忽视了信用信息主体的复杂性,没有就信用信息采集协议作出明确规定
《意见稿》明确规定“信息采集同意原则”为一般要求。这具体体现在《意见稿》第三章“征信业务的一般规则”和第四十六条之规定中。。这表明《意见稿》起草者对信息人格属性上的人格权性质和对信息财产权利的所有权性质的认同。因此,在理论上解决相关权利和义务的配置合理性就成为《意见稿》起草者的首要问题。显然。征信活动中的相关权利义务的配置需要以“知情同意”理论。《意见稿》第三十七条规定:“金融机构对外提供信用信息的。应当告知信息主体该信息特定的提供对象和提供该信息所可能产生的不利后果,并取得信息主体的书面同意。”而在我国的征信实践中,人民银行要求金融机构无偿地提供相关当事人的信用信息给人民银行征信系统,金融机构也从未征求信息主体的同意就直接向人民银行提供了相关信息。正是这一原因,《意见稿》第四十四条试图通过市场本身解决这一矛盾。该条规定一方面规定了金融机构向中国征信中心提供信用信息的法律义务,即“金融机构应当按照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规定,准确、完整、及时地向中国征信中心报送其客户的信用信息。”另一方面,该条则灵活地将皮球踢给了金融机构。其规定:“金融机构将信息主体的信息提供给中国征信中心。的,可以不按照本条例第三十七条的规定取得信息主体的书面同意,但必须以适当的方式向其告知提供情况。”可见,该规定之目的在于使中国征信中心从信息的“准确”、“完整”和“及时”性义务要求中解脱出来。
《意见稿》没有完全处理好信息采集问题,在对待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上采取了两个逻辑和规则。一方面,在收集对象为金融机构方面,第四十四条规定了金融机构向中国征信机构提供信用信息的法定义务,而没有规定金融机构因该行为是否享有免费查询中国征信中心数据库中信息的权利。这样的权利义务配置显然是不平等的。另一方面,在收集信息对象为非金融机构方面,第四十五条规定:“中国征信中心可以依法向行政机关、司法机关、金融机构之外的企事业单位等收集个人、法人及其他组织的相关信用信息。”可见,《意见稿》基于操作上的不可能没有将非金融机构提供信用信息作为一项强制义务。为了弥补这一不足,立法者试图从权利义务的角度平衡中国征信中心与其他行政机构之间的权利义务。《意见稿》第四十六条第二款规定:“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以及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可以依据法律的规定向中国征信中心查询个人信息,可以依据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查询法人及其他组织的信息。中国征信中心应当予以配合。”反观2007年人民银行代国务院起草的《征信管理条例》(草案)第三十六条,该条规定:“征信机构可以与信用信息提供人订立信用信息采集协议,信用信息提供人应当按照约定向征信机构提供信用信息,并对其提供的信用信息的客观性和完整性负责。”该条明确了信用信息采集协议。这有利于节约信息采集成本,促进征信产业的发展。因此,《意见稿》应当保留信息采集集体协议的相关内容。
(四)有关征信机构资格终止后数据处理方式的原则要求与操作性具体规定不一致
《意见稿》规定了征信机构活动资格终止时数据处理的一般原则。其第十四条规定:“征信机构解散的,应当经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批准,注销经营许可证,并按照规定妥善处理其收集的信用信息。征信机构依法破产的,应当注销经营许可证,并按照规定妥善处理其收集的信用信息。”同时,《意见稿》第五十四条规定:征信机构若发生解散、被撤销、破产等终止事项时,应当按照以下方式之一处理数据库:将其信用信息数据库移交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指定的征信机构;在中国人民银行的监督下按照商业原则转让给其他征信机构:在中国人民银行的监督下销毁。然而,征信机构最重要的资产当属数据库资料,如果采取销毁措施,必然意味着该数据库的价值无法实现。如果在征信机构破产的情形下,对价值非常高的信用信息数据采取销毁的方式更不利于债权人权益的保护,实际上侵害了债权人的权益。同理,如果将信用信息数据库移交给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指定的征信机构(移交给中国征信中心),而其不支付相关费用,那么直接侵害了债权人的权益。显然,立法者应该采取通过设置义务的方式平衡相关方的利益诉求。可见,《意见稿》第五十四条的规定与第十四条的妥善处理原则并不完全一致。
(五)需要公平合理配置征信活动相关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指导司法裁判
征信活动涉及多方主体的利益。这种利益的平衡是征信法律制度有效实施的前提。当前人民法院对受理的征信纠纷案件完全采取协调解决的办法,而非判决的方式,这表明了司法实践迫切要求法律对征信民事责任做出更加具体明确的规定。然而,对于征信侵权责任的主观样态,《意见稿》采取了过错责任原则,必然产生法律逻辑上的矛盾。《意见稿》第五十七条规定:“征信机构在其业务活动中因过错给信息主体或信息主体以外的其他主体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按照该逻辑,在发生不属于征信机构的过错所导致的信用记录错误情形下征信机构可以不矫正错误信用信息。显然。这样的逻辑是错误的。
与人民银行2007年提交的草案相比,《意见稿》第五十七条更加原则化。前者第五十五条规定:“信用信息提供人或信用信息使用人恶意利用征信机构,制造、散布虚假信用信息,打击竞争对手,给对方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征信机构为此而承担了赔偿责任的,有权向信用信息提供人或信用信息使用人追索。”该条规定表明人民银行作为代起草人已经认识到信息提供人和征信机构出具错误信用报告之间责任的相互关系,确立了征信机构的代位责任制度。毫无疑问,确立代位责任制度对于征信纠纷的解决更具有操作指导意义。但是,《意见稿》取消了该代位规定,实质上降低了其对司法实践裁断的重要作用。
(六)规定征信机构出具信用报告仅具有参考性作用不利于对信用权益人的保护
《意见稿》同我国许多地方立法规定和政策有极大的相同之处。其第二十二条规定:“征信机构提供的信用报告、信用评分、信用评级等信用产品对信用信息使用人、投资者的交易判断和决策只具有参考作用,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这一规定使被征信主体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该条规定客观上免除了征信机构在过错情形下的责任义务,使本来配置不平衡的权利义务变得更不利于信用信息主体。
二、完善《征信管理条例(意见稿)》的建议
(一)将《征信管理条例》名称修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征信管理法》
主要理由有两个方面:(1)目前,我国尚没有一部法律或法规专门规范征信活动,导致相关征信机构在信息采集、加工、处理、披露关键环节上无法可依。因此,为了保证征信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在保护个人隐私的同时实现信息共享,应该将目前的征信立法名称修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征信管理法》,使该法律成为规范征信行业的基本性法律,获得征信通则的基本法地位。(2)由于法院、检察院等非政府行政部门掌握着大量重要的信用信息,如果仅起草条例,就无法对法院这类司法机关有足够的约束力。在形式上以“条例”方式由国务院颁布无论如何在效力上都与客观生活现实的需求不相适应。因此,将该建议稿名称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征信管理法》具有克服目前我国司法体制与数据资源需求之间的矛盾。
(二)明确人民银行为主导,地方政府信息管理部门、其他金融监管部门为辅的监管权利分配格局
目前,有关信用信息的管理工作由全国市场整顿和改革领导小组领导(其办公室则设在商务部代管,简称为“整改办”)。而国家发改委、人民银行和整改办都有一定的管理权限。实际上,自征信产业的重要性被国家及社会认可以来,关于征信监管权的争夺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国务院有关征信监督管理文件对同一问题的多次变化就是一个佐证。早在2003年国务院批准的人民银行“三定方案”中就明确了人民银行对征信活动的监督管理权利。但是,2007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却明确规定: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要以信用制度为核心,以健全信贷、纳税、合同履约、产品质量的信用记录为重点,建立全国范围信贷征信机构与社会征信机构并存、服务各具特色的征信机构体系。该文件表明了国务院持有信贷征信和非信贷征信分别立法的态度。其意味着人民银行只对信贷征信活动进行监督管理。正是该文件的出台,人民银行2007年有关征信立法工作才从起草《征信条例》转变到起草《信贷征信条例》上来。然而,2008年8月,国务院的人民银行“新三定方案”以及《意见稿》却再次明确人民银行承担“管理征信业,推动建立社会信用体系”职责。显然,人民银行有关征信职责又戏剧性地回到了2003年人民银行“三定方案”中。
对于征信行业的监管,美国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美国的信用管理法律框架体系可分为与银行相关和与非银行相关的两类法律。其中与银行相关的信用法律主要在于规范商业银行的授信业务,而非银行相关的信用法律主要在于规范信用管理行业。美国的主要执法机构也按照银行和非银行分为两类:银行系统的执法机构包括财政部货币监理局、联邦储备系统和联邦储蓄保险公司;非银行系统的执法机构包括联邦贸易委员会、司法部、国家信用联盟管理办公室和储蓄监督办公室等,其中联邦贸易委员会是几个主要信用管理有关法案的提案单位和法律指定的执法机构,它管辖的范围包括全国的零售企业、提供消费信贷的金融机构、不动产经济商、汽车经售商和信用卡发行公司等等。美国有关征信立法经验和我国信用信息数据分散现状均表明:坚持人民银行为主导的多方监督管理机制是符合目前中国征信产业发展客观需要的。
(三)明确中国征信中心数据库与地方政府数据库以及其他社会团体数据库之间的共享方式和渠道
目前征信机构所出具的信用报告在一定程度上所反映的信用信息是不完整的。据一项调查显示:“金融机构判断客户信用状况不仅依赖于银行信用信息,还需要参考非银行信用信息,目前个人信用报告只反映出了银行信用信息,因此有必要在个人征信系统中增加信息采集的广度,在信用报告中补充非银行信用方面的信息”。实际上,公安部早在1985年就开始建设全国人口信息系统,全国已经有22个省的200多个城市,实现了在公安系统内部网络上的信息相互间的查询服务目标。另外,质检局也已经实现了从中央到县级的全国性联网,并建立了一个大约有1200万个单位数据的中央数据库。该数据库被广泛应用于银行开户、税收、工商、车辆登记等。这些数据库有关个人或企业身份信息所具有的“普遍性、唯一性和永久性”特征对于人民银行征信系统非常重要。这种重要性决定了中国征信中心也只有在协调解决了相关信息共享前提下,才有避免重复建设的可能性。
然而,长期存在的因各自部门利益博奕困境导致信息资源无法实现共享问题已经严重阻碍了我国征信产业的发展。针对这一问题,《湖北省行政机关归集和披露企业信用信息试行办法》第十三条规定:“行政机关在其职责范围内,按照统一的规定和标准,采取电子或纸质文档等方式,及时、准确地向同级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提交真实、合法、完整的企业信用信息。金融、海关等中央在鄂机构应将其认为可以披露的企业信用信息传送给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可见,该规定力图实现金融、海关等中央单位信息与湖北数据库信息的共享问题。但是这种共享如
果没有统一的法律强制性规定,其只能是一梦想。
实现信用信息共享需要分清政府(包括公共机构)之间,商业机构之间信息共享以及政府机构与商业机构之间信用信息共享的目的及基本操作原理。目前,包括北京、四川等省在内的有关征信规定实际上是为了规范政府机构在履行行政职责过程中产生的信息共享问题。这种信息共享机制是以便利政府自身内部相关职能机构之间行政职责的履行为目的而存在的。因此,强制性要求提供信用信息,并免费获得信用信息的基本原理逻辑上成为该类信用信息共享的基础。同样理由,国有商业银行乃至国家控股商业银行提供信息给中国征信中心并免费获得信用报告则也符合该类信息共享原理。但是,在商业征信机构因其经营目的、获得信息的方式与政府信息中心特别是与中国征信中心之间存在很大区别,因此他们之间信息共享则属于另外的情形。不过,无论是商业性征信机构,还是具有公共性质的征信机构活动,因活动性质是一样的,故都应该成为《意见稿》的规范对象。
(四)正确确定《征信管理法》在征信法律体系中的地位
立法目的决定法律法规的内容、逻辑体系和法律地位。《意见稿》的内容应根据其本身欲实现的立法目的确定。(1)《征信管理法》属于数据资料保护法体系内容之一。由于征信活动只不过是数据使用中的一种特殊且最为重要的形式之一,故应当将征信法律制度放在数据保护法整个法律体系中考察。在这个意义上说,《征信管理法》不过是数据资料保护法基本法律中的一个下位法律。因此,在制定该法律的时候要考虑与今后要制订的相关法律相协调。不过,《征信管理法》专门针对征信活动中的数据保护问题进行规范。因此。这种规范的内部结构安排当然以征信活动作为立法重点。相关的章节的构建也应以征信活动发生的先后加以安排。(2)《征信管理法》属于征信法律体系基本法律。有关征信的法律体系可以从两个层面加以认识:一个是指各征信法律法规之间的体系性问题;二是指《征信管理法》本身的内部逻辑结构。首先,就征信法律之间的体系而言,美国立法最值得借鉴。目前,美国有效的信用管理相关法律共有16项s,分别为《公平信用报告法》、《公平债务催收作业法》、《平等信用机会作业》、《公平信用结账法》、《诚实租借法》、《信用卡发行法》、《公平信用和贷记卡公开法》、《信用修复机构法》等。其中多数是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建立的,经过不断完善从而形成目前较为完整的信用法律框架体系。在这些法规中,最核心的是公平信用报告法,它是信用服务业的基础法。在我国,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包括公安部、商务部乃至各行业协会、各个地区都在进行以办公自动化为核心的信息电子化工程。毫无疑问,这是征信产业化发展的必要条件。但是,由于各自为政,在信息标准方面缺乏统一性,造成数据信息交换困难重重。需要从基层到中央采取标准统一的、永久性的数据电子化标准系统。因此,除了制订《征信管理法》外,还需要制订《征信行业标准条例》。其次,就《征信管理法》内部结构而言,应当以征信活动中信息传递环节为基础确定各章节的内容。
目前,我国相关征信立法体系主要有如下几种模式:第一,商务部模式。在该模式下,征信立法体系为:总则、信用信息的范围、信息的归集、信息的共享和应用、信息的公布和查询、责任制度及附则共七章。第二,上海模式。该体系章节安排为:总则、个人信用信息的采集、个人信用信息的加工、个人信用信息的提供、异议信息的处理、监督管理、法律责任、附则等共八章。江苏、湖南皆采该立法模式。第三。海南模式。海南模式立法体系分为:总则,征信、信用评估、信用信息管理、披露与异议处理、鼓励与惩戒、附则等共七章。第四,人民银行模式。2007年人民银行代起草的的立法体系为:总则、征信管理、征信机构、征信业务、被征信人权益保护、法律责任、附则等共七章。本次《意见稿》的立法体系则为:总则、征信机构的设立、征信业务的一般规则、信用评级、信息主体权益保护、中国征信中心、监督管理、法律责任、附则。相比较而言,上海征信立法模式更具合理性。
(五)合理平衡被征信人权利保护目标和信息充分共享价值目标之间的矛盾
从信息收集到出具信用报告,每个环节都面l临着促进征信行业发展,减少交易成本以及对信用信息主体保护的双重任务。但是,由于不同环节都有各自不同的特点,信息在这些环节所被利用的状态也不一样。因此,监管机构的监管重点也应有所区别。征信立法必然同时考虑这两个层面的内容。从促进征信产业发展角度看,根据信用信息流通路径,立法应该确定五大机制,即征信信息数据采集机制、数据加工机制、信息评价机制、信息共享机制、信息机制。与此相对应,为了保护个人隐私和企业商业秘密,还需要设置相应的四大制度,即信息保密制度、被征信人救济制度、责任承担制度、征信监管制度。与前五大机制不同之处在于,后四大保护制度是贯穿于各征信活动任一环节均需要的制度。例如在数据采集阶段,在设置数据采集机制时就需要考虑哪些数据是不能采集的,如何加强对越权采集或违法采集行为的监管,违法采集的法律责任如何承担,受到侵害的被征信人如何获得救济等多个问题。
(六)合理规定民事责任
目前,不同学者对征信机构是否应该承担民事责任的态度不一样。在民法学界,杨立新教授在其草拟的《中国侵权责任法》(草案)第四十四条“侵害信用权”中规定:以非法手段征集、使用他人信用信息,或者毁损他人信用,造成信用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征信机构依照法律征集、使用他人信用信息,不承担侵权责任。但超出必要范围,造成他人信用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显然,《中国侵权责任法》(草案)在很大程度上排除了过失样态下征信机构承担民事责任的可能性。还有学者认为,“如果征信机构没有故意或者过失的情形,信用报告中的错误是由信息提供者的原因造成的,征信机构就可以以向受害人披露信息提供者为条件得到免责……。总之,征信机构为错误的信用报告向信息用户承担严格责任显然是不现实的”。然而,如果将信息提供人提供错误信息后征信机构必须承担对该错误信息修正视同为义务,或者说将修正错误信息,收回错误的信用报告也算是承担责任的方式之一,那么征信活动实行严格责任原则就很有必要。
(七)合理界定征信报告的效用
篇2
关键词: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心理健康心理调适。
高校行政人员,从广义上讲,它包括学校各级机关从事行政管理的所有人员。从狭义上讲,它特指高校从事行政工作的人员。高校行政工作是协助高校领导总揽全局、沟通上下、推动各个职能部门协调运转、为高校科研和教学服务的一项重要工作,高校行政工作人员则是使所有工作能够正常运作的关键点。随着高校扩招以及高校体制改革的进行,许多的本科、硕士毕业生进入到了高校行政管理岗位,而且伴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负荷加大,压力也在逐渐增强,他们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日益得到大家和社会的关注。
1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
在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过程中,高校行政管理人员逐渐边缘化,压力也日益严重,他们在工作过程中逐渐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心理健康问题。
1.1职业倦怠。
职业倦怠是指当人们因工作量过大,工作时间过长,工作压力过强等工作本身所导致的对个人的能力、精力以及资源的过度要求,从而导致工作者感到精力枯竭、筋疲力尽时,工作倦怠现象就产生了。本身枯乏的事务性工作会使很多行政人员在工作过程中无法实现自我价值,从而对工作敷衍,冷漠,产生厌倦的情况。
1.2自我价值感不强。
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其本质就是服务型的管理人员,其主要任务是为全校师生服务,保证全校教学科研工作等正常开展。但是随着大批本科生、硕士研究生跻身行政管理工作队伍行列,他们长期从事简单、繁琐、枯燥的事务性行政工作,就容易产生自我失落、迷茫、甚至对工作的厌烦。从而影响他们形成积极的自我评价,自我价值感弱化,自我价值认同感降低。
2影响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心理健康的归因。
2.1高校体制改革带来的压力。
随着当前高等教育改革深入,目前各高校行政管理岗位纷纷推出竞聘制度,实行双向选择,优胜劣汰。这使行政管理人员普遍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其中一些不能合理地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正确对待和接受眼前各种现实,自然会产生心理压力。
2.2经济上的压力。
高等教育是以更好地培养人才并且着眼于提高人才的质量为根本目标的,而非只追求经济效益。近年来国家出台的许多政策解决了教师的工资待遇、住房、医疗等问题,然而对于学校行政人员却未制定相应的政策,这使得他们的收入相形见绌,心中的不平衡感会慢慢滋生出来,造成心理问题的产生。
2.3工作上带来的压力。
高校行政工作人员基本上许多都是非教育管理专业,他们寒窗十载,学富五车,大多数人都有很大的抱负,希望可以在工作中或工作的成绩中获得社会的肯定和实现自我价值。然而他们跨入了高校行政工作人员的行列,他们不仅荒废了原来所学的专业,而且难以从费时费力的事务性工作中获得成就感和幸福感。长此以往,必然会产生职业压力和心理压力。
2.4角色认知不平衡。
教学与科研是高校的两大中心任务,而行政管理系统仅仅是相应权力代表机构的执行机构。于是行政工作人员认为自己在高校里所处的不过是服务于人的配角,他们对自己角色的认知必然导致心理上的失落感。
3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心理调适策略。
针对目前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出现的各种心理健康问题,我们必须从寻找根源出发,制定相关的对策,进行有效地心理调适,让他们回复心理健康,这需要我们从多方面多渠道进行综合调适。
3.1调整思想认知,找准角色定位。
在当前的形势下,高校行政人员面对改革带来的巨大压力在思想认识上一定要调整好,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从整体利益出发,高校只有改革,才能焕发新的生机,得到新的发展。并树立起正确的名利观和道义观,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处理好奉献与索取的关系。还要意识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和神圣性,要自我认同。
3.2提高自身素质,适应高校改革。
高等教育管理并不仅仅是一般的行政管理,而是兼有学术管理和行政管理双重职能的一门学问,要探索其中的规律性就必须认真地学习和实践。努力研究和探索教育理论,从而提高自身的能力素质。
3.3辩证看待名利,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行政管理人员要树立正确的名利观。多在加强修养上下功夫,少在经济收入上比多少;多在提高素质下功夫,少在职务提升上比快慢;多在工作业绩上下功夫,少在权力大小上比高低。因此,高校行政工作人员应把人生的价值标尺放在多为全校师生办实事、办好事上,应尽量为学校的教学、科研工作考虑。
3.4注重人际关系,优化高校环境。
据调查,和谐人际关系会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抗挫折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高校行政人员要想获得自我价值的认可,就必须通过自我个性的成熟完善,提高个人魅力,建立和谐的人际社交圈。要待人真诚,尊重他人;不断反省自己,正确认识自己,虚心接受他人的意见和建议;掌握人际沟通的技巧,从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缓解心理障碍和压力。
学校环境是行政人员最经常也是最重要更是最直接的工作与生活场所,学校环境不理想最容易引起他们的行为受挫感。作为学校领导,要深入了解行政人员的实际需要和不同需要,采取不同的激励方式,提高行政人员的心理满意度,使他们始终保持良好的心态,使他们有一种安全感,从而心情舒畅地工作;要创造条件使每位行政人员都有获得工作上成功的可能,从而得到一种自我价值认同感,更有效地释放教师的心理压力;帮助行政人员确立合适的个人目标,同时在他们成功、失败时引导正确归因,保持心理平衡;学校领导还要致力于优化校园人际关系,营造一个融洽、和谐的工作环境,帮助行政人员调整自身的心理环境,从而更有效地进行心理调适。
参考文献:
[1]魏晓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人员工作倦怠浅析
[2]Capel.S.A.StressandBurnoutincolleges[M].EuropeanJournalofTeacherEducation,1992.15:197~211.
[3]陈高山,黄希庭。青年教师自我价值感及其培育方法[J].高等教育研究,1999(1)。
[4]覃义贵。试论自我价值感[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4)。
[5]熊川武。学校管理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98~101.
篇3
心血管神经官能症是一种比较特别的疾病,有研究表明[1],心内科患者中无躯体疾病的心理障碍发病率约为1/3,其中大多数为心脏神经症。2003年4月~2009年11月对132例该病患者采用药物结合心理治疗,取得显著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132例患者均有反复心悸胸闷、气促,甚至胸部刺痛症状1年以上,排除了心血管器质性疾病。其中男26例,女106例,年龄22~58,平均40.2岁。所有患者经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测量均有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或抑郁。
方法:①药物治疗:均给以谷维素20mg,每日3次;维生素B1 10mg,每日3次;倍他乐克缓释片23.75~47.5mg,每日1次;刺五加100mg加入液体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7~10天;中、重度焦虑和(或)抑郁者98例给以氟西汀20mg,每日1次或多虑平25mg,每日2~3次。②心理治疗:采用认知疗法加简易精神疗法。首先倾听患者诉述病史,之后进行全面仔细的查体及有关特殊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根据检查结果适当地向患者解释症状发生的机理,让患者相信自己的心脏没有器质性病变,仅是器官功能发生了改变,并用暗示性保证的语言,使患者解除顾虑,消除紧张和焦虑,坚定治愈疾病信心。同时向患者提出以下建议:坚信自己的器官没有疾病;坚信经过治疗疾病一定会好;带着自己身体的不适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每天安排至少30分钟的体育锻炼;学会一些自我心理调节的方法。心理治疗一般每周1次,每次20~50分钟。有些患者开始第1周心理治疗2~3次,好转后改为每周1次或2周1次,疗程为4周。以后在6个月内每1~2个月随访1次。
观察方法:治疗前用SAS和SDS进行检测,将SAS标准分(T分)40~49分者定为轻度,50~59分者定为中度,≥70分者为重度焦虑;SDS的T分50~59分为轻度,60~69分为中度,≥70分为重度抑郁。4周,6个月,12个月后再检测SAS、SDS并记录结果。更多的是询问患者的自我感觉,记录治疗前后患者的症状情况。
疗效判定标准:①治愈:SAS T分
统计学处理:将治疗前焦虑和/或抑郁评分,以及症状情况与治疗4周后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数据用X±S或百分率(%)表示。
结 果
经治疗4周后,焦虑抑郁症状明显减轻,SAS、SDS分值明显降低,症状改善率达100%,见表1。
注与治疗前比较,P
治疗有效率及随访情况:治疗4周,治愈53例(40.1%),有效79例(59.9%),总有效率100%;6个月后治愈95例(71.9%),有效37例(28.1%),总有效率100%;1年后治愈79例(61.7%),有效45例(35.2%),复发4例(3.1%),再次进行治疗,总有效率96.9%。
讨 论
目前还不清楚心血管神经官能症具体病因,可能与个人的体质、神经、行为、外周环境、遗传等因素有关。治疗时以心理调节为主,药物为辅。
神经官能症与其他种类躯体疾病的治疗截然不同。引起疼痛的根源在于神经系统功能失调,有研究表明,造成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根本原因是体内5-羟色胺的减少,应用抗焦虑抑郁药物、心理治疗等对心脏神经症有较好的效果。本研究也证实了心脏神经症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较正常人显著,故本研究中采用了新型抗焦虑药物-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治疗心脏神经症患者[2],治疗4周、6月、12月后分别进行SAS、SDS和症状的测评,发现经治疗后均明显改善。
本研究采用药物与心理的综合治疗,使4周治疗有效率达100%,这提示采用此疗法是合理、有效的。通过药物调节植物神经功能,控制症状,打断“精神交互作用”的恶性循环[3];同时给予心理治疗,可改变患者认知功能、解除顾虑、消除焦虑、建立信心,以巩固疗效[4]。本研究结果提示,4周治愈率为40.1%,6个月后为71.9%,提示随着患者认知功能的增强、焦虑或/和抑郁的逐渐消除,治愈率也逐渐提高。
神经官能症心理治疗是其治愈的关键,患者在确诊为神经官能症后不要过分依赖药物来控制症状,而应积极的配合进行心理治疗,这样才能达到治愈的目的。所以患者首先要树立治疗信心。消除诱因,如忧虑、紧张、烦恼;纠正失眠;避免过度劳累和环境嘈杂不良因素的影响。此外,还要适量参加文体活动,必要时服以少量药物协助治疗。
参考文献
1 Carmin CN,Wiegartz PS,Hoff JA,et al.Cardiac anxiety in patients self-referred for electron beam tomography.J Behav Med,2003,269(1):67-80.
2 李晓丽,毛家亮.抗抑郁药物治疗心脏神经症效果评估.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28(9):1134-1136.
篇4
饮食调理的总原则饮食结构要科学
饮食营养均衡,结构合理,对预防心血管疾病意义重大。以下饮食方案,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并做适当的调整。
每日1袋牛奶,补充钙质。
四五顿餐,七八分饱,粗细搭配,甜咸适当。
每日糖类250~350克,肥胖和消瘦的人适当增减。
每日3份高蛋白食物,如瘦肉、鸡蛋、鱼肉、豆腐等,三餐各1份。
每日食用500克蔬果,蔬菜350~400克,水果100~150克,种类要尽量的多。
控制脂肪的摄入量
研究显示,每天脂肪摄入量的最恰当的比例是不超过总能量的20%~30%。
构成脂肪的脂肪酸按双键数目可分为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进一步还可以分为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含量增多可明显升高血液中总胆固醇水平。通常,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量应低于总能量的10%(一般为6%~8%)。
限制糖类的摄入
研究发现,血糖升高,虽未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大血管病变的患病率已经开始显著增加。而最近研究表明,高血糖会产生某些有害影响,导致低密度脂蛋白颗粒氧化,促进动脉硬化血栓形成。
糖类有单糖(葡萄糖、果糖、半乳糖)、双糖(蔗糖、麦芽糖)和淀粉(食物纤维等)三类。
单糖吸收迅速,会很快进入血液,双糖在进食后也会很快进入血液。而多糖不供给热量,有很多其他糖类不具有的功效,如延缓胃排空、抑制胰岛素释放、促进胆固醇排泄等。糖类的摄入量占总热量的55%~60%即可,在选择上要注意选择多糖。
适当多饮水
没有水就没有生命,一个人可以几天不吃饭,但是绝对不能不喝水。血液的含水量达到80%以上,水分不足不但影响血液的功能,而且还会导致血液中废物的聚集,血液会变得黏稠,容易导致血栓。另外,血液不能进行很好的流通和新陈代谢,也会影响血管的功能,如血管弹性下降等。所以,每天要有足量的水摄入,除了汤羹、粥等饭菜中的水,还要格外补充1500毫升左右的水。
那么,选择哪种健康的饮料最适合补水呢?答案是白开水、矿泉水,低热量的运动型饮料也是不错的选择。不推荐用果汁等糖分高的饮料、太凉的饮料来补水。
绿色蔬菜帮忙清理血管垃圾
人体脂质代谢出现障碍时,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就会在体内堆积起来,它们会使动脉血管发生粥样硬化和堵塞,成为导致心血管疾病的根源。而这其中,绿色蔬菜是最值得推荐的天然血管清道夫。
绿色蔬菜富含清除血液油污的营养成分
食物的营养成分中,维生素B6、维生素C、维生素E、大豆异黄酮、茶多酚、番茄红素、膳食纤维、钙、镁、硒等都可以帮助血管减少血液中的垃圾。而它们在绿色蔬菜中都能轻而易举地找到。
绿色蔬菜脂肪含量非常少
脂肪摄入量的多少与血管和血液中的垃圾也有着直接的关系,其所含的饱和脂肪酸会增加血液中的油污的浓度,还会破坏血管健康。而绿色蔬菜中几乎不含饱和脂肪酸,其所含的膳食纤维还可以促进血液中饱和脂肪酸的排泄。
绿色蔬菜还有更多的健康秘密
多吃绿色蔬菜对控制体重有益。其膳食纤维含量较果类高,还能有效增加饱腹感,延缓食物在胃里的排空速度,有利于控制食量。另外,对控制高血压、延缓血糖上升速度以及降低血管炎症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当然,绿色蔬菜是我们生活中的主要饮食来源,对健康的益处还有很多,每天吃上500克左右,长期坚持,你会收获不一样的健康体会。
1根黄瓜+1个柿子椒+8根左右蒜薹+8颗小西红柿,这些食材加起来就够500克了,每天吃这些,每个人都很容易办到。
坚果是预防心脏病的好食材
坚果中除了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锌、钙等营养元素外,另一个不得不提的就是不饱和脂肪酸,其含量甚至超过大部分的鱼类,而且,所含的饱和脂肪酸很少,对辅助治疗心血管疾病很有好处:1.食用坚果不但可降低血脂,还能降低心脏病的发病几率,死亡率也有明显的降低。2.延缓发炎的效果,对血管功能也有正面影响。3.含有丰富的抗氧化物质,可防止在血液中循环的坏胆固醇被氧化,减少对血管的伤害。
那么,每天吃多少合适呢?通常,每天摄入一小把儿坚果就可以了。另外,吃了坚果,相应的一天的菜肴和主食中要减少用油量,把相应的脂肪数量省出来,这样,既能获取坚果的营养保健效果,有利于预防心血管和脑血管疾病,还能预防肥胖。
鱼类对防止血栓、心脏病等有益鱼肉中富含好脂肪
鱼肉中的脂肪和畜肉脂肪不一样,畜肉中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占多数,经常过多摄入容易影响血管的结构和血液的健康。如不加控制,癌症、骨质疏松、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性会明显增加。而鱼肉中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特別是EPA、ALA等,它们对降低血管炎症反应、降低血胆固醇水平以及减少动脉硬化危险具有很好的作用。
选择健康的烹饪方式是关键
虽然鱼肉对血管健康有利,但非健康的吃法未必能得到这些好处,甚至会起到相反的效果。所以科学、健康的烹饪方式也是至关重要的。
1.清蒸最有利于保持鱼的低脂。2.可以选择水炖,也能基本保持脂肪酸的稳定。3.如果烧烤鱼,应当注意少吃外层焦煳部分,多吃中间软嫩部分,以更多地获取所含的ω-3脂肪酸。4.制作红烧鱼的时候,宜适当缩短油煎时间,减少对鱼肉营养部分的破坏。
粗粮能抵抗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粗粮能辅助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
粗粮中的物质和胆酸盐结合,能减少其肝肠循环,限制胆固醇的生成、吸收,促其排出体外,可预防和辅助治疗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所含的不可溶性膳食纤维和可溶性膳食纤维协同作用,能够降低血液中低密度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浓度,延迟饭后葡萄糖吸收的速度等,对心脑血管疾病有预防和治疗作用。粗粮除了包括常见的谷类食材,还包括豆类、杂豆类、红薯等薯类。
豆类是粗粮中的佳品
研究发现,豆类食品富含纤维质,每天定量吃豆类食物的人,能降低胆固醇对身体的影响,使血液中的坏胆固醇含量降低5%,患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减少5%。尽管看起来似乎效果不大,但长期食用就会有明显的效果。另外,豆类也可协调他汀类药品的效用,降低胆固醇对血管的伤害,有助于维持身体健康。
吃粗粮要注意
吃粗粮有好处,但还要注意一些细节。粗粮相对于精细食物来说,可能引起微量营养元素吸收障碍。消化吸收能力差的人,不宜吃粗粮,以免引起营养不良、胃肠道功能不良等问题。除此之外,肾病患者、痛风患者也不宜多吃豆类等,避免引起不良的症状。
九种最应该亲近的营养成分
维生素E(常见食材:核桃、黑芝麻)、維生素C(常见食材:芥蓝、番石榴)、ω-3脂肪酸(常见食材:鳕鱼、黄豆)、大豆异黄酮素(常见食材:腐竹、大豆)、番茄红素(常见食材:西红柿、番石榴)、儿茶素(常见食材:绿茶、葡萄)、花青素(常见食材:黑米、蓝莓)、大蒜素(常见食材:大蒜、洋葱)、白藜芦醇(常见食材:葡萄、桑葚)
保护心脑血管健康的中药食材
篇5
环境资源法所调整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环境资源法规定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法律规定的关系即法定关系。文章对“狭隘论”、“现象、本质论”、“目中无物论”、“间接、直接论”、“原因、结果论”等几种对立观点进行了评析。
关键词:法学基本理论、环境资源法、调整论、法律关系、环境资源法律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
有关通过法律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各种观点,即有关环境资源法既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又调整与环境资源有关的人与人的关系的各种观点,本文称为环境资源法学的调整论,简称为调整论。调整论的法律关系论是运用法律关系理论来阐明法律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它不仅在调整论中居于重要地位,而且对于传统法学理论中的法律关系理论也是一种挑战和创新。
一、追问法律关系
(一)问题的提起
运用法律关系理论来否定环境资源法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是中国法学界一个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作法。目前较为流行的法律关系理论是: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的,法律关系是社会关系即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社会关系,因而人与自然的关系过去不是、现在不是、将来也不是法律调整的对象;法律关系的主体只能是人,法律关系只是主体和主体之间的关系即人与人的关系,主体和客体或人与自然之间不能构成法律关系;法律只能调整法律关系即主体之间的人与人关系,由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法律关系,因而法律不能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例如,《环境法学》之所以认为环境资源法不能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就是因为不能“把环境法律关系视为人与物的关系、人与环境要素的关系或人与自然的关系。就法律关系本身来说,只能是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关系,即人与人的关系”。[3]王灿发教授也认为:“法调整的是社会关系,而社会关系只有在人与人之间才能产生,人与动物之间、人与各种客体之间,都不可能产生社会关系。社会关系经过法律调整,成为法律关系……不管环境和人的关系如何联系紧密和重要,但它总是人与物之间的关系,而无法变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无法变成法律关系,因为环境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像人那样,享有权利并承担义务。”[4]李爱年教授之所以反对环境资源法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观点,一个重要原因是“人与自然之间不存在法律关系”。 [5]
笔者也认为,法律的确是调整人与人的关系的,传统社会科学中所讲的社会关系是人与人的关系。但是,笔者想补充一句,法律除了可以调整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外,还可以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法律调整人与人的关系和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并不是一个互相排斥、有你无我的关系,而是一个可以并存、共容的现象;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自然物与自然物的关系(即物与物的关系),而是与人有关的关系;随着人类社会与自然的融合,当代社会关系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单一的和单纯的人与人的关系,新的社会学理论和其他社会科学理论认为,社会关系可以分为各种不同的类型(如物质社会关系、思想社会关系、生产关系、阶级关系、经济关系、政治关系等),当代社会关系包括人与人的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两个方面;同样,法律关系或法律所调整的社会关系不能简单地、单纯地定义为、理解为人与人的关系。运用法律关系是人与人的关系这一观点,否定环境资源法可以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属于运用概念推理去否定对方观点的概念推理法。通过概念推理法来否定某种观点,其前提是该概念或定义应该是正确的、全面的,如果概念或定义本身并不正确或全面,显然运用该概念进行推理所得出的结论也是不正确或全面的。关于环境资源法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其实质是对法律关系仅仅是人与人的关系这一法律关系基本概念的挑战和创新。
调整论认为,要区别法定关系与法律关系、现实关系与想象关系、原始关系与侵权关系这三组概念,主张法律关系向法定关系接近、想象关系与现实关系脱钩、侵权关系与原始关系分开。环境资源法所调整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环境资源法规定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法律规定的关系即法定关系;法律关系是一个专门术语,法律关系理论中的“法律关系”概念是对法律规定、控制的各种关系即法定关系的选择、概括和理论抽象,法律关系概念中的关系是法学家对各种法定关系的选择与取舍,不等于法律、法律现象和法律案例中存在的各种关系。法律规定的关系种类很多,包括人与人的关系、物与物的关系、人与物的关系,其中有些关系(如法律主体人与主体人之间的关系)被某些法学家定义为法律关系,而另一些关系(如法律主体人与客体物之间的关系)被某些法学家排除在法律关系之外;本文就是要对这种人为地选择或取舍提出商榷,并提出将法律规定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包括主体人与客体自然之间的关系)纳入到法律关系的范畴,将法律关系与法定关系统一起来。现实关系是指现行法律规定和实施中存在的关系,例如现行的物权关系,就是主体人对物的占有关系或占有状态;想象的物权关系是指现行的物权关系在将来或今后可能发生、但目前并没有发生的关系和状态。调整论认为,在分析具体的法律关系时,不能把想象的关系当作现实的关系,而应该将想象关系与现实关系脱钩,这样才能抓住法律关系的本质与特征。原始关系是指法律规定的关系,例如法律规定的债权关系、物权关系;侵权关系因为原始关系的存在,有可能发生的因侵犯原始关系而形成的侵权关系,包括行政侵权和民事侵权,例如因阻碍和侵犯物权所有人占有其物、债权所有人交易其物所形成的侵权关系。调整论主张,应该将原始关系与侵权关系分开;如果在界定原始关系时,引入侵权关系,就会搞乱原始法律关系的性质和特点,得出“物权是指权利人在法定的范围内直接支配一定的物,并排斥他人干涉的权利”,“物权关系包括因侵权产生的行政关系、刑事关系”的结论即“人对物的关系,实质上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结论;就会得出债权是“特定当事人之间得请求为特定行为的法律关系,并排斥他人干涉的权利”、“债权关系包括因侵犯债权行为而产生的行政关系、刑事关系”的结论即“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的平等主体关系,实质上反映的是民事主体与侵权行政机关的不平等的行政关系”的结论。
调整论认为,环境资源法所调整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环境资源法所规定的人与自然的关系;环境资源法能否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自然关系是否被传统法律关系理论认可为法律关系无关,即使目前某些法学家不承认法律规定的人与自然关系是一种法律关系,也不能否认现实法制实践中人与自然关系的存在,更不意味着环境资源法不能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因为环境资源法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调整,属于环境资源法的功能和现实作用问题,而传统法律关系理论是否将人与自然的关系认定为法律关系主要是对法律关系定义的理解问题;但是,如果法律关系理论将法律规定的人与自然关系视为法律关系则更有利于发挥法律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作用,因为这意味着法律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调整有了法律关系理论的指导。因此,调整论主张,环境资源法律关系应该是由环境资源法的规定和实施所确认、形成、变更和消灭的人与人的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包括法律关系理论在内法学理论是法律现象和法制建设实践的产物,是用来解释现有法律现象、指导今后法律发展的理论,既不能以传统的法学理论或法理逻辑来束缚环境资源法律和环境资源法学对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的适应,也不能以不完善的法律和法学理论来阻碍法律和法制建设的进步与发展,法律和法学理论都应该与时俱进。美国著名的法官本杰明?N?卡多佐(Benjamin N. Cardozo,公元1870~1938)主张实用主义的法律观,他确信存在着公认的社会标准和客观的价值模式,他认为:“法理学的传统使我们服从客观标准。……我们无法超越自我的局限性,也无法认识事物的本真。但在我们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这仍然是一个应当为之奋斗的理想。”[6]另一位著名的美国法官奥列弗?温德尔?霍姆斯(Oliver Wendell Holmes,公元1841~1935)强调:“法律的生命始终不是逻辑,而是经验。……法律所体现的乃是一个民族经历的诸多世纪的发展历史,因此不能认为它只包括数学教科书中的规则和定理。”[7]他在1897年的《哈佛法律评论》上发表了《法律的道路》这篇在美国法学著作中引证最多的论文。[8]该文在当时美国社会历史发生转型的条件下,提出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重要命题,其中重要一条是“理性地研究法律,时下的主宰或许还是‘白纸黑字’的研究者,但未来属于统计学和经济学的研究者”。[9]这句话或多或少有点伤害那时法律家的自尊心,显然不利于作为美国的一个巨大利益集团的法律家群体即中国法学家所称的法律共同体。但是尔后的法律进程证明,他提出的一些与当时主流法学理论相左的新命题是正确的。
从总体上看,关于法律关系的法学理论是具有很大包容性、可塑性和与时俱进的理论,法定关系、法律关系及其构成要素的概念或范畴一直处于不断修改和完善的过程之中;关于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环境资源法律关系理论,并不是否定法律关系理论,而是致力于对传统法律关系理论的继承和改进,致力于法定关系与法律关系的统一。
(二)法律关系范畴的历史发展
从法学理论发展史看,法律关系是法学家为解释法律现象特别是法律制定和实施过程中所出现的事物或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而形成的一个术语,也是现代法学理论中的一个基本的法律概念。为了阐明环境资源法律关系的理论,有必要考察一下法律关系理论的历史发展过程。
关于法律关系概念的起源有许多说法,下面仅引用三种说法。据张文显主编的《法理学》,“法律关系”观念最早源于罗马法之“法锁”(法律的锁链,juris vinculum)观念和债权关系。根据罗马法,“债”的意义有二:债权人得请求他人为一定的给付;债务人有应请求而为一定的给付。债本质上是根据法律,要求人们为一定的法锁。法锁的观念为近代法律关系理论的创立奠定了基础。但是,当时法和权利、法律关系之间没有明确的概念分界。[10]据周永坤著的《法理学——全球视野》,“法律关系”一词源出罗马法,最初仅指双方的债权债务关系:“债是法律关系,基于这种关系,我们受到约束而必须依照我们国家的法律给付某物的义务”。[11]据何华勤主编的《外国法制史》,“在罗马法上,债是依法得使他人为一定给付的法律关系。其特征为:债是特定的双方当事人(债权人和债务人)的连锁关系;债的标的是给付;债权人的请求必须以法律的规定为依据。”[12]显然,上面所引证的三种说法(实质上是不同翻译)都不是法律关系的定义,而是解释债这种法律现象时的说法,也不是用法律关系来解释所有法律现象(如物权),更谈不上上述“债”、“法锁”或“法律关系”包括所有的法律关系。如果仅从直观上看、表面上看,可以从“债是法律关系”反推出“法律关系包括债这种关系”的结论。从上述涉及法律关系的三种说法可知,与债这种法律关系有关的因素包括如下5项:人(包括债权人、债务人、他人、我们、人们、当事人)、国家法律、行为(即为一定给付)、物(即某物)和义务。其中给付某物的行为即法律规定的义务。稍加分析可知,由上述5项因素可以形成如下几类关系:一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人们”内部的关系);二是人与物之间的关系(包括“人们”与某物的关系、“人们”内部中的某人与物的关系);三是人的行为与人的关系、人的行为与物的关系、人的行为与义务的关系;四是国家法律与人的关系、国家法律与人的行为的关系、国家法律与物的关系、国家法律与义务的关系等。分析上述四类关系可知:人与人的关系和人与物的关系是最主要的关系;人的行为体现了义务,人的行为与人、与物的关系实际上是行为本身与行为主体、行为对象(即客体)的关系,如果将行为作为中介,行为本身与行为主体、行为对象的关系也就是中介与主体、中介与对象的关系,无论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是人与物之间的关系,都是通过行为(即“给付”)这种中介形成的;国家法律与人的关系,国家法律与人的行为的关系,国家法律与物的关系,国家法律与义务的关系,实际上是指国家法律与其所涉及到的各种因素(包括人、物、人的行为、义务)的关系。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罗马法中的“法律关系”或“法锁”仅指债权关系。在罗马法中,除了债权外还有物权,而债权与物权是有区别的,物权享有人可以直接对物实施权力即直接占有物、使用物,而债权则须依赖他人的行动才能最终获得物、占有物,即在物权法中一个人可以直接作用于物,而不必存在人与他人的关系。[13]如果同时考虑物权和债权的法律关系,从上段话着眼可知,罗马法中法律关系的本意应该包括法律规定的由人的行为所产生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人与物之间的关系。使笔者不能理解的是,为什么有的学者从上述罗马法中的债的法律关系或法锁中得出了所有法律关系只是人与人的关系的结论?
法律关系作为一个明确术语是19世纪的事。到19世纪,历史法学派的创始人胡果(1764~1844)根据罗马法业已阐明的权利主体旨在设定、变更及消灭民事法律关系的各种行为所必备的条件和原则,抽象出“法律关系”这一概念。德国法学家卡尔?冯?萨维尼于1839年对法律关系(Rechtsverhaltnis)作了理论阐述,他以法律关系的类别为逻辑线索,确定了德国现代民法的基本框架。他一方面说法律关系是“法律规定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14],另一方面将物权看作是人与物之间的关系,并将民事法律关系分为与生俱来的权利、人对物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三类。[15]也就是说,他的法律关系中包括人与人的法律关系和人与物的法律关系。人役权分为用益权、使用权、居住权和奴畜使用权,在罗马人看来,人役权是人与物之间的关系。[16]从古至今的民法学界虽然对物权的定义、性质和特点有不同理解和认识,但大都肯定,物权就是主体人占有、支配、使用、收益甚至处分客体物的权利,即都肯定物权体现人与物的关系。继历史法学派之后,奥斯丁(Austin)、温德雪德(又译为温迪施切特,Bernhard Windscheid,其代表作是《学说汇纂教程》)、塞尔曼德(J.W. Salmond)、霍菲尔德(W.N. Holfeld)等分析法学派对法律关系这一概念的分析作出了贡献。彭夏尔特(Puntschart )于1885年发表的《基本的法律关系》对法律关系进行了专门的研究。1913年,霍菲尔德在其《司法推理中应用的法律概念》一文中,不仅阐明了法律关系的概念,还从逻辑角度对“权利—义务关系”、“特权—无权关系”、“权力—责任关系”、“豁免—无能关系”等复杂的法律关系现象进行了剖析。1927年,美国西北大学教授A?考库雷克(又译为科库雷克,Albert Kocoured)出版的《法律关系》(Jural Relations)一书,分20章系统地探讨了法律关系的一般理论。从此,法律关系成为法理学的专门理论问题之一。从总体上看,这个时期的法律关系包括人与人之间的法律关系、人与物之间的法律关系以及由自然法则所确定的法律关系,并且不同类型的法律有不同的法律关系,有时法学家在分析某种法律关系时强调人与人的关系并不意味着他不承认人与物(即人与自然)的法律关系。既然18世纪以前的某些法学家都能够承认诸如物权之类的法律表示人对物的直接关系,为什么人类进入21世纪后,我国某些法学家却反而不敢承认诸如环境资源法之类的法律表示人对自然的直接关系呢?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真正将法律关系作为重大范畴研究的是苏联法学界,十月革命之后的法学家一般将法律关系作为法律权利和义务的上位概念,即将权利和义务作为法律关系的组成要素。但是,苏联法学界对法律关系的理解也有不同的观点。在20世纪30年代,有些学者曾从心理学的角度认识法律关系,杰尼索夫等人曾对此进行批判。后来维辛斯基又对杰尼索夫等人进行批判,在批判中,维辛斯基确定了“法律关系是法律在调整人们行为的过程中形成的社会关系”这一概念。在50年代,这一概念也受到批判,理由是“法律可使社会关系变成法律关系”是唯心主义的观点,立法者的制定法不能使本质上非法的社会关系变成法律关系。1982年出版的《法的一般理论》则强调国家的作用,认为“法律关系是根据法律产生的、具有主体法律权利和义务的、由国家强制力所支持(保证的人与人之间个体化的社会联系”。[17]对上述“社会关系”和“人与人之间个体化的社会联系”存在着不同的理解。在苏联法学界占主流地位的法律关系理论是,法律关系是一种意志关系,有关法律关系的理论主要是民事法律关系的理论。即使是在苏联法学界,对法律关系也一直存在不同观点,其中从法律关系的客体即对法律关系进行分类的观点,显示了苏联法学界对客体物在法律关系中重要作用和地位的认识,实际上指出了存在着人与物的法律关系;其中按哲学和社会学上的分类,将法律关系分为从生产关系中直接产生的原有的法律关系和间接产生的法律关系,也表明了法律关系反映人与物的关系。[18]
国外有关法律关系的理论之所以没有沿着物权所揭示的人与物的关系发展,而是沿着债权所揭示的人与人的关系发展,之所以没有专门、系统的阐述有关人与自然的关系,并不是由于法学家的失职或无能,而是有着深刻的社会和历史原因。第一,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人类所面临的环境资源问题或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调问题还不太严重,环境污染和资源危机还没有成为严重的社会、政治、经济和生态问题,也没有成为重要的法律问题或法学研究问题;第二,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人与人的关系一直是包括法学在内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主要问题和主要领域,这时的人文社会科学是以主客二分法为模式、以主体与客体相分离为基本特征、以极端的人类中心主义为核心的现代主义科学,人与自然的关系一直没有成为法学研究的重要问题;第三,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环境保护事业、后现代主义和环境科学、生态科学、环境伦理学、自然哲学。环境社会学和环境法学等专门研究人与自然关系的科学或学科还没有产生和成型。
篇6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网络化和集成化的不断发展,企业及企业管理的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与信息化环境契合较早的企业不但在企业内部建立网络,以期信息共享、提高企业运营效率,而且还与外部网络链接、架构互联网络。信息网络的发展,使企业管理面临着数字化、网络化、知识化、快捷化、一体化和全球化挑战,企业管理在企业核心竞争力构建过程中所起作用的大小,日益与企业信息化程度密不可分。信息化社会中,信息、信息技术、信息系统不仅支撑企业的发展,也必然对企业管理提供新的机遇和模式。信息化成为企业管理战略中必不可少的一环,传统企业以追求成本、差异性和目标集聚三个重要指标所形成竞争优势的模式,已逐步向企业信息化所形成的独特竞争优势,即知识优势进行转化,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管理的信息化成为必然,进而要求企业管理的宏观战略思维亦须做出相应调整。
二、信息化视阈下企业管理面临的新趋势
企业管理信息化是企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信息资源进行深入开发并将成果运用于企业管理的一系列决策行为。它涵盖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和整个过程。实现企业管理信息化的过程也是实施企业管理创新的过程,其结果将是生产经营过程的集合化、智能化、数字化和网络化,甚至对传统的企业核心组织架构、既有运营流程、营销模式等产生革命性的影响。可以说,实现对信息技术的充分利用并以此为基础实现以信息为核心的资源概念的泛化,逐步发展以计算机技术为主要载体来优化企业管理的模式,将成为未来企业管理的宏观战略思维需要考量的必然趋势。
(一)信息化影响企业管理战略的制定
信息化对企业管理的影响,在实施层面有所表现,但其更为深远的影响体现在企业管理的战略思维层面。信息化对企业的生产和经营实施管控,并在此基础上修正既有的企业管理决策,同时,也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企业管理信息的传递和企业管理资源的共享,使企业逐步实现对行业发展动态的掌控。以加强信息化的应用为旨归,有利于企业有效地整合内部各生产经营环节的力量,实现对外部环境的适应与优化,进而以信息化为依托,不断提高企业自身的竞争力和企业管理的水平。应充分意识到,信息化浪潮对企业经营活动和企业管理,带来了根本性变革,堪称企业管理思维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二)信息化促进企业生产方式和生产效率的提高
首先,信息化将对生产环节产生积极的影响。以信息处理技术、计算机网络为主要载体的信息化手段可把局域网内相对独立的计算机终端捏合为功能更为完备、规模更为庞大的数字化网络系统,进而完成资源与信息的共享,减少生产与经营的中间环节,降低此环节的内耗。同时,网络系统将企业生产流程合理拆分为若干项相对独立的工作,并根据分解后的工作特征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进而达到最优组合。
其次,信息化有利于企业完善团队建设。在企业产品的技术含量比重不断增长的趋势下,企业产品的每个生产环节都离不开团队的通力协作。以综合数据库、计算机网络、多媒体等手段,加之城域网和局域网的普及,企业的生产环节以信息化为资源并实现传播和共享,加快了产品开发和生产的效率,进而极大增强了团队工作的效率与凝聚力。
最后,信息化有利于提升产品开发与设计的水平。产品是企业的核心,对企业管理方式也起到决定性指引作用,企业管理模式须与企业产品的特征相吻合。传统企业的产品生产环节涵盖产品设计、制作工艺设计、样品试制、批量生产等若干方面,在此纵向分工的过程中,各项工作均由不同的部门单独完成,若部门间缺乏有效的信息共享,则极易造成大量的重复劳动,必然降低工作效率,延长产品生产周期,不利于产品质量的提高。企业通过信息化手段,可以加强内部各部门间的联系,亦可与其他科研院所和顾客进行联系。实现异时、异地办公,直至实现产品生产从独立部门的串行流程转向多部门的并行流程转化,从而缩短生产周期、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三)信息化有助于经营理念和企业效益的提升
一方面,信息化推动企业经营向国际化的方向发展。现代企业逐步追求跨地区、跨国家甚至是全球化经营,进而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在此过程中,企业的经营打破了局域性障碍,缩短了信息交流的时间,扩大了经营活动的空间,以速度和效益为衡量标准,经营活动得以开发出新的手段、条件和机制。另一方面,信息技术掀起了经营方式的革命。信息化背景下。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催生了一种新的经营方式――电子商务。可见,信息技术为企业提供了更为快捷、便利的服务,此种以互联网为依托的交易方式逐步获得企业的认可,在此过程中,信息化促使贸易操作规范化,贸易手续简单化,贸易成本逐步降低,工作效率逐步提高。同时,信息化时代,劳动力、资本等要素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劳动工具智能化、人力资源知识化、货币的电子化等促进经营活动对能源和物资的依赖性逐步降低,有利于全球范围内资源的流通和配置,进而提高企业的效益。
(四)信息化使企业管理决策更为规范合理
在开放交互的信息化背景下,业务流程和组织结构发生了以信息技术为依托的变革,企业组织模式和管理方式产生了根本变化。同时,电子商务等一些新型经营模式和企业管理目标得以出现。信息技术在支配、引导、组织、协调企业的物资流通、技术流通、资金流通和人员流通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在企业管理的过程中,管理人员的素质、水平和能力皆有所提升,企业管理的诸多手段促使企业管理决策的规范化、合理化。
不容忽视的是,在信息化技术得以普及之前,传统企业管理方式在管理和决策制定上极为滞后,不仅影响管理手段的实施,也为企业管理埋下了尚不可预知的风险。企业管理实现信息化,为建立快速、准确的风险评估机制和及时的预警机制创造了条件,得以进行风险监控,从而实现风险控制。
三、基于信息化趋势的企业管理宏观战略思维调整
(一)企业管理制度的调整
传统的建立在原始劳动分工基础上的工作制度早已无法适应现在市场竞争的需要。因而,原有的企业业务流程设计、管理制度、系统化管理等方面的制度和决策流程要在信息化的视阈内进行调整。信息化视阈下企业管理制度的更新是现代企业信息化的必然途径,企业应加快优化、制定既有的信息管理制度。
(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调整
信息化视阈下,企业管理宏观战略思维的更新是以信息和技术为依托而构成的企业内外部的协调系统,其旨归是紧密围绕企业核心的竞争力的提升而进行。利用信息化技术和手段建立信息共享体是企业进行信息传递和资源共享的有效方法,它有助于多个经营企业实现业务能力和业务范围的优势互补,从长远来看,有助于从战略上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对未来新核心竞争点的提炼也具有积极意义。
(三)企业经营管理方式的调整
信息化程度是企业管理思维的标志之一,同时,信息化手段有助于企业根据市场需求迅速做出经营管理手段的调整。因而,企业应不断融合各类资源,实现资源的合理与高效利用,确保生产效率的提高。随着企业经营管理方式向侧重分析和处理信息方向转移,企业在产业信息共享,以及与行业内部和消费者建立联系的能力将大幅提升,这对企业实施管理战略思维调整至关重要。
篇7
关键词:高校行政管理人员 心理健康 心理调适。
高校行政人员, 从广义上讲, 它包括学校各级机关从事行政管理的所有人员。从狭义上讲, 它特指高校从事行政工作的人员。高校行政工作是协助高校领导总揽全局、沟通上下、推动各个职能部门协调运转、为高校科研和教学服务的一项重要工作,高校行政工作人员则是使所有工作能够正常运作的关键点。随着高校扩招以及高校体制改革的进行, 许多的本科、硕士毕业生进入到了高校行政管理岗位,而且伴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负荷加大,压力也在逐渐增强,他们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日益得到大家和社会的关注。
1 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
在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过程中,高校行政管理人员逐渐边缘化, 压力也日益严重,他们在工作过程中逐渐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心理健康问题。
1 . 1 职业倦怠。
职业倦怠是指当人们因工作量过大,工作时间过长,工作压力过强等工作本身所导致的对个人的能力、精力以及资源的过度要求,从而导致工作者感到精力枯竭、筋疲力尽时,工作倦怠现象就产生了。本身枯乏的事务性工作会使很多行政人员在工作过程中无法实现自我价值,从而对工作敷衍,冷漠,产生厌倦的情况。
1 . 2 自我价值感不强。
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其本质就是服务型的管理人员, 其主要任务是为全校师生服务,保证全校教学科研工作等正常开展。但是随着大批本科生、硕士研究生跻身行政管理工作队伍行列,他们长期从事简单、繁琐、枯燥的事务性行政工作,就容易产生自我失落、迷茫、甚至对工作的厌烦。从而影响他们形成积极的自我评价,自我价值感弱化,自我价值认同感降低。[ hi138\Com]
2 影响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心理健康的归因。
2 . 1 高校体制改革带来的压力。
随着当前高等教育改革深入, 目前各高校行政管理岗位纷纷推出竞聘制度, 实行双向选择,优胜劣汰。这使行政管理人员普遍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其中一些不能合理地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正确对待和接受眼前各种现实,自然会产生心理压力。
2 . 2 经济上的压力。
高等教育是以更好地培养人才并且着眼于提高人才的质量为根本目标的,而非只追求经济效益。近年来国家出台的许多政策解决了教师的工资待遇、住房、医疗等问题,然而对于学校行政人员却未制定相应的政策,这使得他们的收入相形见绌,心中的不平衡感会慢慢滋生出来,造成心理问题的产生。
2 . 3 工作上带来的压力。
高校行政工作人员基本上许多都是非教育管理专业, 他们寒窗十载, 学富五车,大多数人都有很大的抱负, 希望可以在工作中或工作的成绩中获得社会的肯定和实现自我价值。然而他们跨入了高校行政工作人员的行列,他们不仅荒废了原来所学的专业,而且难以从费时费力的事务性工作中获得成就感和幸福感。长此以往,必然会产生职业压力和心理压力。
2 . 4 角色认知不平衡。
教学与科研是高校的两大中心任务,而行政管理系统仅仅是相应权力代表机构的执行机构。于是行政工作人员认为自己在高校里所处的不过是服务于人的配角,他们对自己角色的认知必然导致心理上的失落感。
3 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心理调适策略。
针对目前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出现的各种心理健康问题,我们必须从寻找根源出发, 制定相关的对策, 进行有效地心理调适,让他们回复心理健康,这需要我们从多方面多渠道进行综合调适。
3 . 1 调整思想认知, 找准角色定位。
在当前的形势下,高校行政人员面对改革带来的巨大压力在思想认识上一定要调整好,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从整体利益出发,高校只有改革,才能焕发新的生机,得到新的发展。并树立起正确的名利观和道义观,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处理好奉献与索取的关系。还要意识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和神圣性,要自我认同。
3 . 2 提高自身素质, 适应高校改革。
高等教育管理并不仅仅是一般的行政管理,而是兼有学术管理和行政管理双重职能的一门学问,要探索其中的规律性就必须认真地学习和实践。努力研究和探索教育理论,从而提高自身的能力素质。
3 . 3 辩证看待名利,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行政管理人员要树立正确的名利观。多在加强修养上下功夫,少在经济收入上比多少;多在提高素质下功夫,少在职务提升上比快慢;多在工作业绩上下功夫, 少在权力大小上比高低。因此,高校行政工作人员应把人生的价值标尺放在多为全校师生办实事、办好事上,应尽量为学校的教学、科研工作考虑。
3 . 4 注重人际关系, 优化高校环境。
据调查, 和谐人际关系会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抗挫折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高校行政人员要想获得自我价值的认可,就必须通过自我个性的成熟完善,提高个人魅力,建立和谐的人际社交圈。要待人真诚, 尊重他人; 不断反省自己, 正确认识自己,虚心接受他人的意见和建议;掌握人际沟通的技巧,从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缓解心理障碍和压力。
学校环境是行政人员最经常也是最重要更是最直接的工作与生活场所,学校环境不理想最容易引起他们的行为受挫感。作为学校领导,要深入了解行政人员的实际需要和不同需要,采取不同的激励方式,提高行政人员的心理满意度,使他们始终保持良好的心态,使他们有一种安全感, 从而心情舒畅地工作;要创造条件使每位行政人员都有获得工作上成功的可能,从而得到一种自我价值认同感, 更有效地释放教师的心理压力;帮助行政人员确立合适的个人目标,同时在他们成功、失败时引导正确归因,保持心理平衡;学校领导还要致力于优化校园人际关系,营造一个融洽、和谐的工作环境,帮助行政人员调整自身的心理环境,从而更有效地进行心理调适。[ hi138/Com]
参考文献
[1] 魏晓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人员工作倦怠浅析[J/OL]jxedu.gov.cn,2007-09-13.
[2] Capel.S.A.Stress and Burnout in colleges[M].European Journal of TeacherEducation,1992.15:197~211.
[3] 陈高山,黄希庭。青年教师自我价值感及其培育方法[J].高等教育研究,1999(1)。
[4] 覃义贵。试论自我价值感[ J ]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4)。
[5] 熊川武。学校管理心理学[M].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98~101.
篇8
关键词:自媒体 微博 执政能力 政府公信力
1、自媒体时代背景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已经延伸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每个角落里了,潜移默化中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近年来,随着一种依赖网络技术的新生传播媒介――自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全球迎来了一个新的媒介时代――自媒体时代。
自媒体,世界上比较权威的定义来自于美国的两位著名学者谢因波曼与克里斯威理2003年7月出版于美国新闻学会的媒体中心的关于“We Media”的研究报告,其中对“We Media”下了一个十分严谨的定义:“We Media是普通大众经由数字科技强化、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之后,一种开始理解普通大众如何提供与分享他们本身的事实、他们本身的新闻的途径。”【1】
自媒体首先发展于美国,从传统的博客演变而来,借助手机等移动通讯终端作为媒介,快速发展成为一种新型的媒体形式。最著名的自媒体网站就是发源于美国并迅速辐射全球的大型社交网络平台网站脸谱网和推特。用户可以通过该平台文字、图片、视频、音乐、游戏等信息。而其他用户只需要点击该用户的首页就可以进行浏览,并通过转发、分享等方式将其分享给自己的粉丝进行再次传播。
中国自媒体发展起步较晚。2009年8月份中国最大的门户网站新浪网推出“新浪微博”内测版,成为门户网站中第一家提供微博服务的网站,微博正式进入中文网络主流人群视野。截至2012年4月,新浪和腾讯两大中文微博网站共有注册人数已超过5亿。可以说,中国的自媒体时代已经到来。
2 、自媒体时代对政府管理的新挑战
2.1 自媒体平民化等特点对政府信息管理能力提出挑战
自媒体是由普通大众主导的信息传播活动,由传统的“点到面”的传播转化为一种“点到点”的对等式的传播。在自媒体中,人们只需要一部可以上网的终端就能对新闻事件进行实时报道,不再需要等待专业的新闻记者到达现场报道新闻,真正做到了事件报道的同步性。同时,自媒体中新闻报道传播速度也更加迅速,人们只需要一个点击,就能迅速地将消息传播到世界各地,而这些自媒体的新特点都对政府有关部门的社会信息传播管理提出了不小的挑战。
2.2 政府重视不足使得对自媒体的监管出现法律空白。
自媒体进入中国只有短短的2年时间。因此政府对自媒体还缺乏有效和足够的认知。但2年间5亿用户的快速扩张,使得自媒体对中国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这些都不断地提醒政府,中国的自媒体时代已经到来。由于缺乏足够的认识和重视,政府在自媒体时代的初期未能对其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方面的立法,使得自媒体中谣言和虚假信息的传播者造谣风险成本小,影响力度大。而由于缺乏足够的法律法规方面的依据,政府面对一些恶意造谣的人只能通过封锁其微博等方式对其进行处罚,而无法更深入、直接的进行处理。
2.3 自媒体中谣言泛滥急需政府的“权威声音”出面“以正视听”
自媒体时代带来传播主体平民化,信息传播快捷化的同时也对政府如何在自媒体时代树立公信力提出了不小的挑战。自媒体的出现使得民众的自由话语权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尊重,而有些人借由这些自由话语权,为了获取更多的关注和点击率,故意传播一些偏离事实或者根本无中生有的事情,混淆视听。而这时,民众则希望在自媒体中获得政府方面具有公信力的声音,以正视听。
3、应对政府管理新挑战的对策思考
自媒体以其快速的发展和传播,给政府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问题。但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矛盾也是相互转换的。因此,自媒体在给政府工作带来挑战的同时,也给政府工作发展和改革带来了机遇。如果我们可以妥善的处理好这些挑战,就能更好把握住机遇,提高政府的执政能力建设,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3.1 建议政府由信息管理者向信息监督者转变
随着自媒体时代的不断发展,信息传播将更加快速,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笔者建议要应对新时期的信息管理挑战,政府应当转变对信息管理的观念态度,由信息管理者向信息监督者转变。即从原先的对信息传播进行管制和管理,转变为对信息传播进行监督,对不实、不良信息予以公开公正的处理。在尊重人民言论自由权的同时,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对那些传播不良信息的人进行打击,以帮助民众能够更快更好地接收到准确详尽的信息。
3.2 建议加强对自媒体监管的法律体系建设
建议政府部门要重视自媒体的认识和研究,尽快建立健全和完善对自媒体的监督和管理;要主动加强对自媒体平台的监督和管理力度,使其更好的为社会公众服务。同时,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对自媒体平台进行治理,做到真正的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但同时要保护人民的参政议政权和自由言论权,保证人民可以真正的参与到社会管理中,真正做到人民民主。
3.3 建议政府主动融入自媒体中树立公信力权威声音
自媒体时代,不是政府公信力被削弱的时代,而是政府树立更高公信力的时代。故此,政府相关部门要积极主动的融入到自媒体平台中,将具有公信力的“权威声音”带给群众,让群众知道怎样进行正确的、科学的理性思维,而不是听信谣言中的一些伪科学和虚假消息。而积极主动的融入到自媒体平台,并非将自媒体当做告示牌一般简单的政府信息,而是要做到主动、主动问询、主动倾听的“三主动”,用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法律法规知识,树立更高的政府公信力。政府部门不应该对自媒体有所惧怕,要做到积极面对、积极学习和积极运用,融入到自媒体中,运用其传播理性的思考方式和判断能力,教会人们如何用理性思维去思考和分辨信息;用坚定的决心和信心权威声音,赢得公众信任,树立政府公信力。
参考文献:
[1][美]DAN GILLMOR.WE THE MEDIA[Z/OL].
http:省略/catalog/wemedia/book/index.csp.
篇9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关于降低存、贷款利率的通知》和《北京市住房公积金制度实施办法》〔京政发(1992)35号〕及有关规定,从1998年7月1日起,调整北京市住房资金管理中心系统归集的住房资金计息利率。现将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住房公积金计息利率调整如下表:
单位:年利率%
-----------------------------------
| | 利 率 |
| 项 目 |-------------------------|
| |调整前(1998年3月25日)|调整后(1998年7月1日) |
|--------|------ -----|--------- ---|
| 活 期 | 1.71 | 1.44 |
|--------|----------- |--------- ---|
|定期存整取三个月| 2.88 | 2.79 |
------------------------------------
附加还本宽限期的,每年宽限期另加0.18个百分点;无委托贷款抵押的,另加0.99个百分点。
二、限额外单位住房委托贷款利率调整如下表:
单位:年利率%
--------------------------------------
| | 利 率 |
| 项 目 |----------------------- |
| |调整前(1998年3月25日) |调整后1998年7月1日|
|-------------|----------- --|------- |
|一、短期委托贷款: | | |
| 六个月以内(含六个月)| 7.02 | 6.57 |
| 六个月至一年(含一年)| 7.92 | 6.93 |
|-------------|----------- --| --------|
|二、中长期委托贷款: | | |
| 一至三年(含三年) | 9.00 | 7.11 |
| 三至五年(含五年) | 9.72 | 7.65 |
--------------------------------------
篇10
【关键词】 助产士;心理护理;顺产分娩
顺产分娩是女性一次正常的生理过程,除去诸多因素(如胎儿因素、产道因素)之外,每位产妇在分娩过程接受系统的心理护理后都可以最大限度减少心理因素造成的难产率,稳定的情绪,充沛的体力是顺产分娩的强大保证,因此,系统有效的心理护理至关重要[1]。这就需要助产士用良好的工作形象和语言行为取得产妇的信任,结合丰富的临床经验做到有效系统的心理护理,一一排除产程中的生理痛苦造成的心理障碍。
1 资料与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200例(第一产)准备顺产分娩的产妇依次试验。前100例产妇,根据其三个产程的特性进行系统心理护理;后100例产妇,产程过程中告之基本常识,不过多干预顺其自然。
2 结果
两组产妇在三个产程过程中放弃顺产分娩的比率,见表1。表1 两组产妇在三个产程过程中放弃顺产分娩的比率
通过对200例产妇分两组,研究组100例产妇通过助产士系统的心理护理,有 79%的产妇能克服疼痛,排除心理障碍,最终顺利阴道分娩;而没有进行系统的心理护理的后100例产妇中只有56%的产妇能坚持阴道分娩。
3 讨论
正常怀孕分娩是人类繁衍的自然规律,然而对一个产妇来说,尽管可以排除诸多的因素(胎儿因素、产道因素等)所导致的难产,但由于分娩时不正常的心理状态,也可导致难产的发生。所以,在分娩时对产妇进行积极、正确的心理指导,使其能够情绪稳定、精力充沛地顺利分娩,对保证母婴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心理因素造成的难产是十分重要的。医护人员的形象和语言行为都直接影响产妇的心理状态,良好的第一印象是医护人员使产妇信赖和安全感的基础,医护人员对待产妇态度要和蔼,解释和指导要耐心,要表现出丰富的临床经验和高度的责任心,结合产程的进展,有的放矢地进行有效的心理指导[2]。第一产程:由有规律宫缩到宫口开全,历时较长且体力消耗较大,如产妇缺乏必要的临床知识,就会对宫缩产生恐惧而影响休息,导致宫缩乏力、产程的延长,胎心宫内窘迫,滞产。为此,应在产程开始时向产妇介绍必要的知识,使其了解自己的产程进展情况,以消除对阵痛的顾虑和精神负担,增加信心,有效地促进产程进展。此外,还要鼓励产妇进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以储备能量,增加体力,保证足够休息及睡眠,对产程进展会更为有利。对体质弱、宫缩无力、第一产程延长的产妇,除应用上述办法使其增加体力和减少体力的消耗外,还应通过安慰积极鼓励的语言,使其增强信心和耐心,并指导其调整节奏,产生有效的宫缩。个别产妇在第一产程中会出现宫缩过强、宫缩持续时间长、间歇时间短的现象,这样常会导致胎儿窘迫,此时除应用药物调节宫缩,吸氧纠正胎儿窘迫外,还应劝导产妇消除紧张情绪,分散注意力,从而达到延长宫缩间歇时间,缓解胎儿乏氧的目的。近几年来,由于实行了家庭式的分娩方法,整个产程中产妇爱人或亲人陪伴在产妇的身旁,对安静产妇的情绪,消除阵痛固然有利,但如果家属情绪过于紧张、焦虑或失去分娩信心,对医护人员提出不正当的要求,则必然会对产妇产生不利影响。如要求手术结束分娩,导致剖宫产率较明显上升,为此,除做好产妇的思想工作外,还要对家属要尽力讲清道理,做好思想工作,取得他们的配合,才能达到剖宫产率下降的目的,实行正常分娩。第二产程:从宫口开全到胎儿娩出的过程,历时较短(30min~1h),此期产妇宫缩强度大,持续时间长,间歇时间短,胎先露要已降至棘下,通过对盆底的压迫,产生反射性排便感,应嘱产妇正确应用腹压,避免因急产而造成会阴严重损伤。少数产妇产生宫缩乏力,或因体质弱,腹压不足,可给缩宫素引产,调节腹压胎儿娩出。第三产程:胎盘娩出后,多数产妇已精疲力尽,嘱产妇休息,注意产妇的出血量、血压、脉搏及软产道的损伤情况,如新生儿窒息应及时处理,但要避开产妇,以免增加精神负担。一般胎儿娩出几分钟至30min内胎盘即娩出,如宫缩乏力、产道损伤或胎盘滞留而发生出血,应立即宫壁注射缩宫素,及时安慰产妇,减少其顾虑,避免造成大出血、休克、切除子宫等严重并发症[3,4]。总之,一个没有异常产科情况的产妇,能否顺利完成分娩与产妇的精神状态和能否与医护人员密切配合,以及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责任心有很大关系,分娩时医护人员的积极态度、耐心细致的医疗作风、正确的心理指导,是促使产妇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及其与医护人员密切配合的关键因素。多年临床实践证明,加强分娩时的心理指导,可明显缩短产程,减少异常分娩的发生,为提高产科质量,降低母婴死亡率,降低剖宫产率创造了有利的环境和条件,也是产科工作者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功。分娩,可称得上是女性一生中所遇的重大生活事件。另外,产后女性不仅要恢复身体,还要适应婴儿──这一家庭新成员带来角色和各种关系的变化。所以,哺乳期的女性往往要承受巨大的身心压力,加之此时女性身体尚处于虚弱状态,因此很容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一些小事,如丈夫离开一会儿或室内有噪声,都会使产妇出现情绪失调,这是很正常的现象。此外,初为人母,女性尚未掌握抚育孩子的全部经验,常常为此殚精竭虑,孩子只要一哭,母亲不管睡得多香,也得起来喂奶,换尿布,哄逗孩子,要做到不急不躁,对女性来说很难。要使女性的身心能恢复正常,就需要整个家庭其他成员特别是丈夫的帮助,但这种帮助不是一种过度保护式的,女性此时更需要彼此心理的理解和行动上的支持。经过一段时间后,随着女性身体状况的好转,体内新陈代谢趋向正常,加上丈夫的体贴与孩子成长所带来的情感的极大满足,产妇的情绪会慢慢平静下来,一般会变得越来越快乐。总之,产后的情绪波动是生物因素(激素含量的变化)和社会心理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而这几种因素的协同作用,也恰恰是女性从这种状态中得到恢复与改善的重要保证。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产妇临产所面临的心理问题也日益显现出来。轻者出现烦躁不安,情绪紊乱;重者可以使产程延长,而产程延长首先与新生儿窒息、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病率有关。此外,还会对日后产妇的围生期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我们要重视心理问题的指导,帮助产妇渡过这一难关。希望每位助产士认真做好系统的心理护理,更好地为每位产妇服务。
参考文献
1 贾秀云,王淑贞.在分娩过程中孕产妇的心理指导的重要性.现代医药卫生,2003,14:790.
2 王玉梅,徐冬梅.分娩期产妇的心理指导对产妇应激能力的影响.中国妇幼保健,2006,21(3).
- 上一篇:人民法院量刑指导意见
- 下一篇:看守所条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