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恐预案范文
时间:2023-04-10 02:57: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反恐预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演练时间:20年 月 日下午
演练地点:门诊大厅
演练内容:反恐应急演练
演练模式:模拟演练
一、演练目的
检验我院各部门各科室在突发事件中的反应和协调能力 提高我院反恐应急能力,维护广大患者和职工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演练组织
指挥长:xx 院长
负责人:(保卫科长)
参加人员:保卫科全体人员 急诊科医护人员 门诊部工作人员 办公室人员
二、 工作职责
1.指挥长负责演练令,组织协调
2.具体负责人负责演练方案的实施
3.一保安饰演歹徒,一保安饰演伤员,其余保安负责现场处置。
4.急诊科医务人员负责伤员救治和现场疏散。
5.门诊部工作人员负责疏散人员。
6.办公室负责现场拍照。
三、演练场景
年 月 8日下午 时,医院门诊大厅,众多患者及家属正在排队挂号取药,突然,一歹徒从门口冲入,手持菜刀,乱挥乱舞,一患者避让不及,被砍中倒地,正在执勤的保安迅速出动,利用手中的防爆器械,将歹徒逼到墙角,防止事态扩大,导诊台护士立即报警,接到报警的保卫科立即启动反恐应急预案,安排备勤保安迅速增援,各应急小组迅速到位,急诊科医生护士迅速现场初步处置伤员,送往抢救室进一步处理,门诊部其余工作人员迅速疏散大厅患者,确保人员安全,增援保安利用防暴叉,辣椒水等防爆工具制服歹徒。
四、演练要求
1.提高认识,加强组织。活动开展前,保卫科要与保安公司经理加强沟通,商定活动细节,保证人员安全。
2.将活动方案及演练总结上报医院及县反恐办备案。
3.保安人员统一着保安服,提前10分钟到场,按规定列队等候,保持安静,听从统一指挥。
4.参加演练职工准时到场,在场内自觉遵守训练场地秩序,保持肃静。
5.做好演练前宣传及告知工作,以免引起恐慌。
篇2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保不齐会出现一些突发事件,为了尽可能减小事故造成的不良影响,时常需要预先编制应急预案。我们该怎么去写应急预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反恐的应急预案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关于反恐的应急预案范文1
为了提高和预防对恐怖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在商场内发生恐怖事件时,能有效控制局面迅速有序地处理事件,减少一切不良影响和损失,明晰各部门和员工的职责及处理流程,切实保护商户及顾客的人身和财产的安全,维持商场正常经营秩序,特制定本预案。
一、建立反恐紧急应急小组
总指挥:XX
组 长:XXX
副组长:XXX
组 员:商场全体人员
二、建立处置暴力恐怖事件的基本原则
处置暴力恐怖事件要以平息事态、控制局面、防止扩散、减少损失为主要原则。针对不同性质的事件采用的制止、宣传、保护、求援、疏散等方法。围绕维护员工的生命这一中心,有条不紊的开展应急工作。
三、职责
1、总经理办公室:恐怖事件处理的总指挥与总协调。
2、商管部、安防部:协调处理恐怖信息与事件的现场控制,协助公安机关对恐怖信息事件的排查和调查处理,疏导和维持现场秩序。
3、财务部:负责事件中的用车安排,事故中受伤人员送医院救治和事后索赔事宜,后勤食物及物资的供应,清洁现场卫生。
4、维修部:事件处理中水、电需求最大满足、
5、其他各部门:岗位责任区域的检查,全力配合公安机关和安防部对事件的处理工作。
四、具体事件的处理办法:
1、暴力
①如没有伤及人员的情况下应以教育为主,劝说其放弃伤害他人、及破坏正常秩序的行为。
②如已伤及他人,应予立即制止,以抢救伤员为主,如情况继续恶化应以武力制止。
③注意观察暴力组织者的行为、特征。条件许可的话,当即擒获;不具备条件,也要想办法接近、控制,等待公安、武警或其他队员到时再擒获。 ④注意收集、保护证人。
2、爆炸物品
①如发现不明爆炸物,立即向领导小组报告,同时采取隔离措施,疏散人员集中至安全地带并保护好相关人员。
②严禁人员进出加强事故地点保卫、巡查工作。
③报告公安部门,请求派人排暴并协助其工作。
3、袭击计算机网络
①第一时间向领导小组汇报,有条件的记录下具体时间、次数、袭击目标、造成的损失等第一手资料。
②严禁无关人员进出机房,同时将消息控制最小的范围,防止泄露机密。
③立即报警,请公安相关部门前来侦察、破获。
④病毒检查并消除。
⑤请专家重新设置保护措施。
4、抢夺、抢劫、盗窃
①如发现罪犯嫌疑人没有离开商场内,立即通报出口保安员监控,并在第一时间想领导小组汇报,同时组织围捕。
②如发现罪犯嫌疑人已离开商场内,立即向领导汇报,然后检查商场的财产安全情况
③如犯罪嫌疑人已伤到人员,应立即通知医务室和保安机动分队,拨打120急救电话,并组织抢救。
④如罪犯嫌疑人在可监控的范围内,立即组织追捕,捉拿嫌疑犯。
⑤保护好现场、证人,在公安部门到来之前,严禁无关人员进出。
5、投毒
①如发现是邮件,应立即报告领导小组,同时,集中所有可能接触到的人员在某特定区域,加以保护,等待公安等有关部门前来检查、检验,同时提供相应的证据。
②如发现是放置的,应立即保护好现场,严禁他人出入,同时报告领导小组,请求公安等相关部门前来解决。
③查明毒源并切断毒源,保护好现场,严禁他人进出。如是煤气泄露,应携带防毒面具进入,关闭阀门,打开窗户通风并报煤气商场进行维修。
④如毒源蔓延,立即疏散人员至安全地点集中。
6、谋杀
①如犯罪嫌疑人没有离开事发现场,应立即向领导小组汇报,同时组织围捕。
②如犯罪嫌疑人已离开现场,立即保护好现场,保护好证人。
③第一时间报警,请公安部门前来侦破,同时提供相应的'人证、物证等。
④如罪犯嫌疑人在可视范围,立即组织围捕。
7、纵火
①立即启动放火、灭火预案进行扑救灭火,同时拨打“119”报警电话。
②保护好现场,引导消防车进入商场内,严禁无关人员进出现场。
③如罪犯嫌疑人在现场,立即组织围捕。
④灭火后,注意保护好现场,统计损失。
8、绑架、挟持人质,勒索
①如罪犯嫌疑人在现场,应第一时间向领导小组汇报,同时采取围捕方式包围。
②正面宣传教育对话,“请不要伤人,有话好商量”以情感化,放下凶器。
③保护好现场,严禁无关人员进出现场。
④立即报警,请求支援。
⑤如罪犯嫌疑人已离开,应保护好现场痕迹等证物、证人等待公安部门前来侦破。
⑥如罪犯嫌疑人已逃离商场可视的范围内,应立即追捕,同时首要考虑人质的安全,等待公安部门前来解决。
五、工作程序
1、安防部接到指令后,立即组织全体保安员,协助公安部门按区域分组对全商场重点部位展开排查,对重点嫌疑人、可疑藏匿物品进行搜查,对存放爆炸物品现场进行控制,设置隔离警戒疏散人员,配合公安人员对重点位置(洗手间、垃圾筒、会议室等)进行现场控制和排险、抢险工作。
2、商管部接到启动预案指令后,配合公安人员查看门口监控录像进行排查。
3、维修员到现场配合事件处理中用水、用电的需要。
4、财务部接到启动预案指令后,安全员、医务人员、行政车队司机做好待命,随时抢救受伤人员,准备好救护或应急用车。
5、经过公安机关排查和各部门的检查处理,由总经理视情况预案的解除指令。
6、各部门员工在反恐过程中,对工作严重失职,造成重大损失和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应追究其刑事责任
7、全体员工要做到内紧外松,保持冷静,切勿惊慌,不得对内、对外泄露和传播恐怖信息,一定要做好保密工作。
①、各部门应加强请示汇报,不得压情不报、慌报、误报、错报、漏报。
②、所有员工要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积极配合,确保任务完成。
③、各部门在检查过程中,若发现可疑物品时,不要私自搬动或打开包装,保护控制好现场劝阻员工靠近,应立即上报通知专业人员鉴定后再进行妥善处置。
关于反恐的应急预案范文2
一、 目的
为了提高对恐怖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保障景区接待的的安全进行,保护所有游客和职工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特制订本预案:
二、 成立处置暴力恐怖事件的应急小组,成员如下: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三、建立处置暴力恐怖事件的基本原则:
⑴以人为本,减少危害。把保障游客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首要任务,最大程度地减少暴力恐怖事件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
⑵居安思危,预防为主。高度重视景区安全工作,常抓不懈,防患于未然。增强忧患意识,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做好应对暴力恐怖事件突发事件的各项准备工作。
⑶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成立处置暴力恐怖事件的应急小组,各成员在组长、副组长的统一安排下,实行分级负责制。保安部要重点加强安全保卫工作,制定严格的值班巡逻制度。后勤部做好日常水电设施的安全管理,防止有人潜入破坏。餐饮部做好库房管理工作,负责人加强检查次数,严防有人投毒破坏。各子公司做好游客集散区管理,发现有人员异常聚集,立即上报。
⑷严格遵循平息事态、防止事态蔓延,减少损失为主的原则。针对不同性质的事件采取制止、宣传、保护、求援、疏散、等方法,确保迅速控制局面,保护游客和职工生命财产安全,有条不紊的开展各项应急工作。
四、 应急处置方法:
(一)首先要迅速报告信息。在发生暴力恐怖事件时,要迅速报告处置暴力恐怖事件的应急小组组长,在没有伤及人员的情况下,以宣传教育为主稳定当事人情绪,并组织周围人员疏散防止事态的扩大蔓延。如有人员受伤,应急小组人员要立即组织实施救援。
(二)处置暴力恐怖事件时的同时,应急小组人员要迅速报告主要领导,并注意观察事态的特征准确判断事件的严重性,甄别情况并立即报警请求支援。
(三)主要领导到场后,迅速报告上级政府机关相关领导,并请示指示,以现场警务人员为主配合警务人员进行处置。保护好人员安全和现场,并积极协助公安部门组织安保力量保护现场、疏散群众、维护景区安全。
(四)、总结报告。以详细报告形式,书面报告上级部门,报告内容如下:
1、 当日值班人员姓名。
2、 发生攻击的时间,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3、 处置的过程,处置的时间,电话上报的内容,接电话的人员的姓名。
4、 是否造成负面影响,应急处置是否得当。
关于反恐的应急预案范文3
为加强重大突发危机事件处理的综合指挥能力,提高紧急救援反应速度和协调水平,确保我校迅速有效地处理各类重大突发危机事件,将突发危机事件对人员、财产和环境造成的损失降至最小程度,最大限度地保障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上级的有关规定,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我校发生的恐怖袭击人员入校袭扰事件、校内发现不明物体(装置)事件以及火灾事故、敏感时期维稳工作、交通安全事故、校舍安全事故、食物中毒事故、传染病爆发流行、校园伤害事件等。
二、校园青年应急处突队主要工作职责
1、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工作职责:
居安思危,及时准确地掌握学校的安全状态及动态,提出反恐处突工作的对策和措施;在教育局的统一领导下,积极做好反恐处突应急处置工作;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保证各项应急处置工作高效、有序进行。
2、工作小组
(1)协调总指挥:王向忠,全面组织、指挥全体师生开展预防、先期处置、自救和疏散工作,协调与有关部门开展抢救及现场处置工作。
(2)信息联络组:
职 责:负责第一时间向领导小组指挥报告并拨打“110”、“120”、“119” 电话,负责与各方面的联系协调,负责当前情况的汇总上报等。
(3)应急处置组:
职 责:佩带防卫器械,发现有恐怖犯罪侵害行为,能制止的要及时奋力制止,不能制止的要与犯罪分子巧妙周旋,为警方援助赢得时间,在有利条件下设法制服犯罪分子,转移抢救受伤人员。
(4)秩序维持组:
职 责:分责组织学生隐蔽、疏散和秩序维持工作,最快最大限度地将学生撤离至安全区域。
(5)后勤保障组:
职 责:组织校内力量,配合上级有关部门,做好善后工作,并为其他小组提供必要的后勤保障。
三、工作原则
1、统一指挥,快速反应原则。一旦发生涉校安全或恐怖事件,各小组要处在临战状态,各就各位,5分钟内到达工作岗位。要在10分钟内上报教育局。1小时内上报书面材料。
2、主动抢险、迅速处理原则。事件发生后,要在第一时间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有效救援。
3、生命第一原则。事件发生后,把救护师生生命作为首要任务,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
4、科学施救,控制危险源,防止事态扩大原则。在事件处理过程中,要迅速判断现场状况,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危险源,避免应急处理过程中再次发生人员伤亡。
5、保护现场,收集证据原则。在实施救援过程中,要尽可能对现场进行有效保护,收集有关证据,为公安等有关部门查找原因,正确处理提供依据。
四、事故处理程序及办法
1、学校保安、值班人员应加强来人盘查登记,对图谋闯入的不法分子应坚决阻止,禁止进入校园。
2、获得突发性恐怖事件信息的师生、保安及值班人员应在第一时间向协调总指挥和信息联络组报告。
3、各小组接到预警信号后,做出迅速反应,根据职责,各司其职,有效控制,把伤害降低到最小程度。
4、校内发现不明物体(装置)事件处理办法。学校内发现不明物体(装置),要立即向公安部门和领导小组报告,并及时设置隔离带,封锁和保护现场,同时迅速组织学校师生紧急疏散,等待公安等有关部门进行处理。
5、饮用水污染事件处理办法。发现学校饮用水污染,要紧急对水源进行有效隔离,并立即向卫生部门和领导小组报告,同时组织相关人员对中毒人员进行救治。
4、校园爆炸事件处理办法。学校发生爆炸事件后,要迅速组织人员进行救援,并立即向公安等部门和领导小组报告。及时设置隔离带,封锁和保护现场,迅速疏散师生,迅速采取有效措施消除继发性危险,防止次生事故发生。要认真配合公安消防部门做好物证搜寻、排除险情工作,防止再次发生爆炸事故。
6、火灾事故处理办法。学校发生火灾事故,要在第一时间全力组织师生疏散和自救工作,同时立即向119指挥中心和领导小组报告,安排人员配合消防部门组织救人和灭火抢险工作。要配合医疗机构妥善安置受伤人员。
7、食物中毒事件处理办法。学校发生师生食物中毒事件,要立即向卫生部门和领导小组报告,并迅速组织人员将中毒者送至附近医院进行救治。并对食堂炊管人员进行监控,对食堂进行隔离管理,等待有关部门进行采样化验。
8、师生非法聚会事件处理办法。学校主管领导、分管领导、行政办公室、德育处、安全保卫办公室、保卫人员要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按照职责分工制止事态的蔓延和发展,力求将影响降到最低水平。
篇3
【文章摘要】
近年来,随着航空运输业的蓬勃发展,乘坐飞机已逐渐成为了人们远行的主要选择方式之一。但是,随之而来的,各种危害航空安全的犯罪行为也不断增多,对公民的人身、财产安全构成威胁的同时,更对于社会的稳定、国家的共同利益造成了极大的危害。2014年3月8日,马航客机失联事件的发生,使国人对航空安全的关注达到了一个空前的程度,同时,也给各国的航空安全管理体制和航空安全犯罪预防体系敲了个警钟。围绕航空安全,各界再次展开了新一轮的聚焦与争论,而关于航空安全犯罪的问题,无疑是探究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
航空安全犯罪;劫持航空器罪;马航
1 航空安全犯罪的初探
危害航空安全犯罪在我国的《刑法》中并不是一个具体的罪名,而是一系列犯罪的总称,大致包括了“劫持航空器罪、毁坏航空器罪、破坏航行设施罪、使用暴力危害飞行安全罪、违反危险品航空运输管理规定重大事故罪”等十多个罪名。由于航空安全犯罪对于国际和平与安全等有着严重的威胁,因此,自1963年至今,已签署了《关于航空器内的犯罪和其它某些行为的公约》(简称《东京公约》)、《关于止非法劫持航空器的公约》(简称《海牙公约》)、《关于制止危害民用航空安全的非法行为的公约》(简称《蒙特利尔公约》)、《补充1971年9月23日在蒙特利尔制订的止危害民用航空安全的非法行为的公约的制止在为国际民用航空服务的机场上的非法暴力行为的议定书》(简称《蒙特利尔公约补充议定书》) 四个涉及危害国际航空安全犯罪的主要的国际公约,并成立了非法妨害民用航空委员会,旨在管理、保护航空安全,防止、惩处此类犯罪行为。我国也于20世纪80年代加入了《东京公约》、《海牙公约》、《蒙特利尔公约》三个公约,并签署了《蒙特利尔补充议定书》,来预防和惩治危害航空安全的犯罪行为,同时也在《刑法》等国内法方面实现了与相关国际公约的接轨。但是,就现行法律来说,也存在着一些不协调之处,例如对部分罪名的转化不彻底而缩小了其界定范围、对于危害航空安全的罪名规定还存在着漏洞、刑罚的规定还有所欠缺等,都给了我们很大的完善空间。由此,笔者认为,我国可以更进一步的明确规定危害航空安全具体罪名,并扩大该罪的侵害对象,增设危害机场、未使用的航空器安全方面的犯罪,并进一步完善刑罚设置,加强国际合作,进而促进我国保护航空安全的法律实践。
2 劫持航空器罪的思考
随着飞机在运输领域的应用,劫机的阴影也逐渐趋于笼罩。自1960年之后,劫持航空器活动呈波浪式趋势发展,并出现了许多新特征和现象,这尤其以利用民航客机为攻击手段的“9.11”恐怖袭击事件为最显著的例证。对于3月8日的马航事件,也有部分民众猜测是否为劫持事件,进而劫持航空器罪成为了研究的重中之重。
所谓劫持航空器罪,是指非法劫持或控制正在飞行或者使用中的航空器,并且变更预定目的地之行为,是严重威胁公共安全的犯罪行为。其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侵犯的客体是航空运输的安全,包括旅客、机组人员人身的安全,航空器的安全以及对地面上的不特定多数人的人身和财产的安全。犯罪对象为正在飞行和使用中的航空器。客观方面表现为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劫持航空器的行为。根据我国《刑法》,犯劫持航空器罪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航空器遭受严重破坏的,处死刑,这体现了重罚的精神。而对于本罪的罪犯,我国有权在如下情形中行使管辖权:1、在我国登记的航空器内犯本罪;2、在我国降落而嫌疑人仍在航空器内;3、光机租赁而租用人在我国有主要营业地或永久住所。4、不属上述范围的他国地和他国人对其他国家航空器犯本罪,嫌疑人进入我国,我国不予引渡的,也可适用本罪处刑。若符合上述情形,则有权依我国《刑法》有关规定予以惩处。
不过,四大国际公约、协定也使各国的国际航空安全管辖权有了扩大趋势,而这也导致了管辖权的进一步冲突。为此,笔者认为,应当加强国际合作,并突出属地管辖权,规避庇护为名的滥用,加大犯罪打击力度,以维护航空安全。
3 航空安全犯罪的侧面救济
每一个航空事故的发生,间接上也会给航空业等带来一些改变,这些改变也必将促进整个行业的更好发展。针对航空安全犯罪来说,除了在刑事立法、司法等方面的完善之外,其管理和预防的完善无疑也是最好的救济方式。就法律方面来说,整个航空行业首先就应当在安保检验和责任制度问题上加强规制。信息时代的蓬勃发展,个人信息泄露早已问题重重,加强进一步的安检、安保及建立风险管理机制无疑是最迫切的。
其次,需要建立健全先予给付、特别提款权、航意险的保险赔偿救助机制,完善赔偿标准。一般空难的事故调查都是一项旷日持久的工作,而诉讼则更是冗长繁杂,因而,为了更好了保护受害者及其家属的利益,建立健全航空安全犯罪事故后的各种保险赔偿和救助机制无疑是对他们最大的安慰。
再次,危害航空安全犯罪的复杂性、特殊性要求我们更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和国内立法来有效遏制犯罪,注意内国法和国际法之间的协调和转换,切实履行各国义务,正当使用各自权利,达到保护航空安全,惩治航空犯罪的目的。
最后,加强国家、国际援助,建立健全航空安全管理预防新机制,增强危机、灾难救助力度、紧急时刻充分发挥信息资源共享以及国家间的司法协作,是减少法律冲突,促进解决效率的最优办法。
【参考文献】
[1]高智华.打击危害国际民航安全非法行为的国际公约与我国刑法相关规定的完善[J].河北法学2009(1).
[2]王虎华.危害国际航空安全犯罪的理论与中国的实践[J].犯罪研究,2002.(5).
[3]赫兴旺.危害航空安全犯罪的若干问题[J].中国公共安全(学术版).2007(2).
篇4
[关键词]档案管理科学方法档案安全
中图分类号:F7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1-0354-01
一、疾病控制中心的档案规范化管理的必要性
近年来由于疾控中心改革的原因,科室变动较大,管理人员兼职,事务性工作任务繁重。每个科室设1名兼职档案员,在收集及管理中不尽相同,为了工作方便,材料往往在个人手中,使档案归档的不完整性突出。加强疾病控制中心的档案规范化管理势在在必行,根据《档案法》及档案管理规范规章,根据行业特点、工作性质,有理有据的制定部门和单位档案管理规定,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工作制度,达到规范化标准,使档案管理工作达到完整、准确、安全和有效利用的要求。
1、做好档案管理工作的基础前提是抓好上级发文的甄别和本单位公文制发环节。办理文件过程必须按程序标准进行,存档的文件,必须保证文件内文字字迹清晰、鲜明,文件真实、连贯性性强。
2、做好档案管理工作要做好文件的归档。为了疾病控制中心档案管理利用的最大化、查找方便化和案卷的完整化,保证“以本单位形成文件为主”,上级与同行单位文件为辅这一工作原则,并且重点明确对文件和资料进行分类归档。
3、做好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是案卷的整理质量。案卷整理以利于分类、检索、利用,按照本单位制定的档案标准化管理的要求,不断完善档案质量标准。根据单位经济情况,提升档案计算机技术,逐步实施电子档案管理工作程序,利于档案有效利用。
4、做好档案管理工作的服务,利于单位阅档和借阅。建立健全档案借阅制度及程序,按照规章制度制作 “档案借阅登记表”,为查阅、借阅档案的人员提供满意的服务。对档案信息利用效果要进行及时的跟踪、统计,并进行电话回访,进一步完善档案信息资源有效利用效果的反馈机制。
5、档案的安全是档案管理的保障,应采取一定的防范措施,加强重点设施安全排查,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明确责任,措施到位,确保档案的安全性。
二、加强疾病控制档案的规范化管理
疾病控制中心档案的规模越来越大,社会发展越来越多样化,档案的内容越来越丰富,我们首先着手规范统一了各种传染病、地方病、寄生虫病流行报告、防治方案、规划、总结;监测点、防治点数据记录等有关材料;其次对传染病爆发流行防治工作记事、照片、录像、总结等文件材料提升;第三是对疫情报表和统计材料;环境卫生监测材料强化征集;第四扩大了射线防护、设计方案;实验数据图表、专题调查、总结报告、仪器制作有关材料,职业病危害现场调查、测定及劳动条件评价、职业病防治;急慢性职业中毒报告、报表及统计数据等卫生档案的管理。
(1)疾控中心档案工作纳入每年考核目标,老师责任,建立档案考核办法,把档案工作完成情况与个人挂钩,使档案工作人员更有责任心。
(2)凡需要归档的文件材料,必须遵循文件材料的自然形成规律,保持归档材料之间有机联系,便于保管和利用的原则直接性系统整理,组卷。必须保证归档材料文件的完整性、真实性系统性。
三、档案规范化管理后的收效与成绩
1.疾控中心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有序化,使档案入档齐全,管理有序,提高了疾控的声誉,促进了疾控中心的发展。在国家实验室的评审中,提供了大量的资料和档案。
疾控中心档案资料齐全、系统,给科技人员的研究提供可靠的数据。近几年来,疾控中心工作人员在国家级刊物430余篇,省级刊物330余篇,其中相当一部分与利用档案资料有关。如“青岛市食物中毒案例分析”,“青岛市慢性病发病动态分析”等均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其中“青岛市流感流行特点分析”以及“青岛市艾滋病的探讨”等均在查阅大量档案资料,分析规律,并结合近年的发病新动向,开展研究工作。.对疾控中心186名专业技术人员建立了技术档案,为全面、系统反映出专业人员技术水平、工作业绩,在人才使用考核、评审职称等方面提供了可靠依据。
四、疾控中心档案管理工作的几点感悟
1.疾控中心领导重视是搞好档案管理的关键。由于领导重视档案管理工作才会建立健全档案管理体系,把档案管理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在办公用房和资金较紧张的情况下,增加对档案工作的物资和经费的投入,这是搞好工作的重要保证。
2.档案规范化和制度化是档案工作的根本。搞好档案工作,一定要规范归档范围、档案保管期限、档案分类编号等。健全档案各项规章制度,使档案工作内容易操作,规范划一。
篇5
关键字:公安机关;预防;控制;流动人口犯罪
人口的大流动是伴随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而出现的一种必然趋势,也是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社会生产力配置的一种必然需要。但是,由于流动人口本身所特有的复杂性和经济状况、居住处所等物质条件的不稳定性,在社会各种思想文化的冲击下,极易诱发各种犯罪现象。流动人口犯罪问题已成为困扰当前社会治安的一个普遍而突出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公安机关能否有效预防与控制流动人口犯罪决定着整个社会治安的主动权。
1 改革户籍管理制度
1.1 严密户口登记,强化户籍管理基础工作。户籍登记制度关系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关系到公民民事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的认定及维护公民合法权益,也与国家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密切相关。因此,要严格按照户籍管理各项法律规定,以居住地登记户口、人户一致为原则,在城乡全面建立健全常住、暂住、出生、死亡、迁出、迁入、变更更正七项户口登记制度,坚决纠正一些地方和部门对公民依法申报登记户口设置各种限制条件的错误做法。
1.2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废除由二元户口管理结构衍生的户口“农转非”计划管理政策及蓝印户口、自理口粮户口、地方城镇户口、农场商品粮户口等多种户口形式,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在人口统计上,实行以居住地划分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以职业区分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如实反映公民的居住状况和城市化水平。
1.3 调整户口迁移政策。根据国务院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确定的推进城镇化发展战略的要求,逐步放宽户口迁移限制,引导人口的合理有序流动。由各地人民政府根据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及综合承受能力制定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和人口发展规划,以落户条件取代计划指标。特大城市和大城市要保持人口的适度机械增长,对其周边地区和卫星城镇,要制订相应的鼓励措施,以吸纳城区人口和本市农村人口为重点,促进其人口规模的形成和逐渐扩展。
1.4 建设人口信息计算机管理系统。截至2001年底,全国已有37667个派出所建成人口信息计算机管理系统。全国已建成市级人口信息管理系统的地级以上城市有229个,建成县(市)级人口信息管理系统的县(市)有951个。与此同时,公安部完成了人口信息管理系统“百城联网工程”。通过积极运用人口信息计算机管理系统,逐步实现人口信息统计数据的共享,并尽快建立全国公民身份号码查询服务中心,以更好地适应户籍管理社会化服务的需要。
2 加强治安管理工作
2.1 加强流动人口的身份管理。从对流动人口调查情况看,流动人口中较易管理的是有证人员和已就业人员,不易管理的是流动人口中无证人员或散布于社会的无业人员。这些流动人口基本上处于无统计、无控制的状态,因而他们之中存在的社会问题最为严重。由于对流动人口量上的失控,必然导致对这些人员管理上的失控,而管理上的失控最终会导致流动人口行为的失控。针对这一问题,各地均出台了相应的规章制度,把流动人口身份的管理作为一项重要基础工作来抓。
2.2 加强出租房屋的管理。在出租房屋的管理上,仍可借鉴沈阳市的经验。沈阳市采取的具体做法是:改革房屋出租制度,简化手续,将办证制度改为登记制度,把出租房屋纳入管理范围。坚持谁出租谁协管的原则,明确出租房主对承租的外来人口负有督促申报居住登记和举报违法犯罪等责任和义务:单位出租的房屋,由单位协助负责管理;个人出租的房屋,由房主协助负责管理。居(村)委会中流动人口管理服务站要定期对辖区内出租房屋进行检查,对于出租房屋内的流动人口情况做到及时了解和掌握。同时,房屋出租给流动人口的,出租人应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必须如实登记承租人姓名、身份证件种类和号码,并督促承租人到房屋所在地公安派出所申报居住登记,办理《居住证》;房屋出租人发现承租人利用出租房屋进行犯罪活动的,应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对违反上述规定行为的,公安机关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七条的规定进行处罚。
2.3 强化社区警务战略的实施。
2.3.1 建立流动人口管理组织网络。首先,要依靠基层党政组织,设立社区流动人口管理协作小组,对一定时期的流动人口管理工作情况进行研究,提出具体的管理工作意见,并组织实施。其次,在社区设立流动人口管理站,配备一定数量的治保人员协助社区民警办理居住证,全面掌握居住区内人员的的流入和流出情况,掌握流入人员的居住地、服务处所、经济来源和现实表现。最后,在流动人口集中居住的地方,建立流动人口自我管理自治组织,用流动人口管理流动人口,实行流动人口的自我管理和约束。
2.3.2 定期开展清查和适时进行整治活动。社区民警应当定期对流动人口的居住地点或落脚地点、工作场所开展清查活动。在清查中,重点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全面摸清流入人口的情况,包括数量、居住地、服务处所、长住户口所在地、主要社会交往关系、现实表现等;二是流入人口中有哪些人没有办理居住证;三是流入人口中有无“三无”人员(即无固定居所、无经济来源、无合法证件的人员)。对在清查中发现的问题,应当及时给与妥善处理:对在清查中发现的有违法犯罪嫌疑的人员,应当及时向流出地发函调查,并弄清其到流入地的活动情况;对在清查中发现的没有办理居住证的人员,应当补办办证手续;对在清查中发现的“三无”人员,应当予以遣散或收容。
参考文献:
[1] 黄菊良.国外境外城市治安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
[2] 熊一新等.最新社区警务工作指南 [M]. 北京:群众出版社,2003.
[3] 陈嘉.流动人口的犯罪与社会预防[J].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3).
篇6
【关键词】物联网;电梯;安全监控;示范工程
随着城市经济的迅猛发展,作为重要垂直运输工具的电梯已经广泛应用于住宅楼、办公楼、商场、地铁等场所,是人们日常出行的重要交通运输工具,因此也和人们的关系日益密切。人们不仅希望电梯能够提供舒适、便捷的享受,更要求它能给予人们安全、可靠的保证。但是电梯事故时有发生,不断触动着人们敏感的神经,伤者的痛、死者的血警示着人们和社会,迫切需要我们更多地关注电梯安全,关心生命健康,切实让我们的城市更和谐、更安全。
目前,上海拥有在役电梯总量已达14万余台,成为世界上电梯最多的城市。浦东新区现有在役电梯3.8万余台, 2007—2011年110联动接警统计,电梯故障困人报警就高达1219次。由于电梯涉及城市公共安全、涉及民生,任何电梯故障引起的事故,公众和新闻媒体都会高度关注,政府相关管理部门也会高度重视。韩正市长在今年的政府报告中明确了:“强化高层电梯运行”作为深入推进城市运行安全和生产安全的45项重点工作之一,并指出“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体系,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 。国家质监总局和上海市质监局历来都将电梯的安全监管技术与应用研究列入质检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主题研究之一。同时,国家质监总局领导也明确要求“积极探索现场监管方式的改革创新,强化现场安全监察。在工作环节上,要突出抓好动态监管,定期检验;在工作手段上,要积极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电子政务,加快建设安全监察信息网络,对特种设备安全状态实现动态跟踪监督”。特别是《市质监局2012—2013年科技项目立项指南》将特种设备领域电梯、起重机械在线监测、故障报警、诊断和检测方法的研究列入其中。
因此,如何对电梯实施有效的监控,及时处置电梯突发事件,确保电梯安全运行,已成为各级特种设备监察部门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很多电梯事故案例表明,电梯一旦发生故障,有关方面若能第一时间获得预警信息,第一时间进行应急处置,将能真正做到快速预警与高速处置一体化,将能大大提高电梯事故防范能力,最大限度地降低和减少电梯伤亡事故率。
从我国自身经济发展的需求来看,对电梯设备施行预警应急管理,从宏观上进行系统改造、更新已势在必行;美国、德国、日本在此领域与我国同步,各有长短。从国内技术条件、研发力量来看,我们完全有能力建立不受网内设备数量级限制、地域限制,完全有能力研制更高、更新、符合管理模式的系统控件。我国必须加快建设和完善特种设备动态安全管理体系,超越国外同类项目管理水平,制定相应的管理新模式。从当前对电梯设备进行宏观管理的角度分析,目前国内外还没有符合多重管理需求的系统方案来满足我国庞大的电梯市场。电梯突发事件预警应急管理及相关技术支持系统的研究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相关技术标准尚未制定。
已有的远程监控产品部分是有线状态,其最大的局限性是:网内设备受数量级限制(目前最多理论上可运行200多台)、受小区地域限制,附加设备和破路敷设管线费用昂贵,对电梯本身系统要求也高。部分的无线产品其总体架构设计存在较大的局限性,有些仅起到类似“黑匣子”功能;有些仅能服务于某一品牌的电梯,无法解决适用宽泛的接口问题;有些仅局限于产品的单一功能上,未能从宏观管理角度及技术经济发展趋势出发, 无法应对电梯突发事件引发的安全救援保障等一系列系统难题。
我们应从大都市大市场和普及应用电梯预警与应急管理综合保障管理角度出发,运用科学技术加强“基于物联网技术电梯安全监控示范工程应用研究”,提出适合国情的解决方案,来满足公共安全的需求。
本示范工程的实施可产生较好的经济、社会效益,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
1、减少电梯事故导致的人员伤亡,降低因此带来的经济损失;
2、电梯物联网系统的工程实施方便,无须敷设管道,节约了因敷设管线而增加的材料成本、劳动力成本;
3、可有效降低政府部门在电梯使用过程进行安全监管的财政投入和人力投入等行政成本,落实使用单位和维护保养单位的主体责任。
对电梯使用单位:在关人故障发生的第一时间得到报警,缩短故障响应时间和处理时间,保障乘客生命和财产安全。实时掌握电梯运行状态、历史故障、维保记录,提升电梯管理效率。
对电梯维保单位:实现维保工作过程管理,提供管理手段。提升服务附加值,增强企业竞争优势。
对电梯监管部门:实现电梯信息化管理,提供全局管理统一管理方案。提升对电梯的监管手段和监管力度,缩短故障响应时间,提升应急救援能力。提高电梯安全运行,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社会和谐。
特别是本示范工程的成功实施和推广应用,会产生显著的社会效益,一方面可有效促进公共安全的改进和强化,为我国的经济建设、社会的和谐发展和人民的幸福生活创造安全可靠的公共环境;另一方面可有效地消除电梯伤害事故给公众和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
在分析比较目前现有的电梯监控终端技术特点的基础上,拟采用满足无线物联网的电梯安全监控终端来进行电梯主要故障的安全监测和数据传输;研究电梯主要部件的故障模式与表征,确定与安全相关的重点故障并进行安全监控,将电梯监控终端与物联网络进行技术集成,研发相应的软件管理系统平台,实现对监控数据的传输、存储、查询、统计分析与生成报表功能,从而实现基于电梯物联网的安全管理目标和分级应急响应。
本示范工程的技术指标:
①监控终端工作电压范围:9-36v
②监控终端工作温度范围:0-50℃
③监控终端备用电源持续时间: 1.2h(6v)
④电梯物联网数据传输速度:115200bit/s
⑤数据接口兼容RS232、RS485、RS422、CAN总线等
⑥短信报警同时群发16条
⑦语音报警信息:双向通讯
⑧电梯物联网系统容量:10万台。
图1是本示范工程的工作原理图
当电梯发生冲顶、沉底、停电、关人、停机、卡门、坠落等严重故障时,物联终端将采集到传感器的数据。物联终端系统马上做出反应,自动播放安抚音,稳定被困人员情绪,同时通过无线网络(比如CDMA GPRS)传输到互联网上。再由互联网传输到电梯运行管理平台(终端状态监控)。管理平台也马上做出反应 通过互联网和无线网络实现手机报警。也能 让使用单位 维保单位 监察部门从互联网上得到报警信息。
我们开展《基于物联网技术电梯安全监控示范工程应用研究》,旨在创新一种电梯安全管理模式和技术管理手段,利用物联网技术对电梯安全运行状况施行实时动态跟踪监控,提高安全服务效率,加强电梯事故预警与应急救援技术能力,从而提高对突发公共事件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置能力,为政府强化电梯安全监管和确保城市公共安全运行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
[1]孔晓波.物联网概念和演进路径.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 2009年12期
篇7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生态安全;政策调控
中图分类号:F299.2;F2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8-0062-02
资源型城市是指以该地区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的开采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城市。在工业化建设初期,我国资源型城市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推动国家经济取得了快速发展,同时也导致了自身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环境受到严重污染、自然资源接近枯竭等一系列严重的生态问题,使资源型城市濒临生态安全危机。突破生态安全瓶颈的制约,实现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成为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向小康社会全面迈进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资源型城市生态安全的内涵
党的十把生态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目标提出来,随之生态安全问题日渐成为学术界的研究热点。
(一)资源型城市的概念
2013年国务院颁发的《国务院关于印发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年)的通知》(国发〔2013〕45号)对资源型城市给出了权威定义:资源型城市是指“以本地区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开采、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城市”。《规划》将资源型城市地位定位于“我国重要的能源资源战略保障基地,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撑”。在全国范围内确定了262个资源型城市,根据地区自然资源种类及主导产业不同,主要分为铁、石油、煤、井盐、铜、镍、稀土等资源型城市。依据资源开发所处不同阶段,将资源型城市划分为成长型、成熟型、衰退型和再生型四种类型,对不同类型的资源型城市实施分类指导。其中衰退型城市是生态安全问题最严重的资源型城市,其城市资源趋于枯竭,生态环境压力巨大。
(二)生态安全的概念
随着全球生态问题日益严重,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并着手研究生态安全问题,对生态安全的概念虽然尚未达成共识,但普遍存在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
广义的生态安全是指生态系统整体的安全,即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没有遭受破坏与威胁,组成生态系统的各部分都能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狭义的生态安全是指人类生态系统的安全,即人类的生存环境处于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状态。本文主要采取狭义生态安全的概念。
狭义的生态安全包括自然生态安全、经济生态安全和社会生态安全三方面内容。自然生态安全是指人类所处的自然环境能够保证生命存在和延续的需要。经济生态安全是指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能够满足人类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不会因环境质量低劣或自然资源短缺而对人类经济基础造成威胁。社会生态安全是指不会发生因生态问题而导致人民不满,影响社会安定,引起国家动荡等问题。
(三)资源型城市的生态安全
资源型城市以自然资源开采与加工为主导产业,为推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往往对自然资源进行过度开采而导致资源短缺。各类矿业开采与加工过程中排放大量废水、废气与废物,对自然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绝大部分资源型城市产业单一,经济发展对自然资源形成严重的路径依赖,随着资源的减少甚至短缺,经济发展动力缺失,经济水平衰退,以至于人民群众对经济发展状况不满,产生社会不安定因素。由此可见,资源型城市的生态安全更具有脆弱性,易引发严重的自然、经济及社会问题。
二、资源型城市生态安全面临的问题
资源型城市的工业发展导致了一系列环境问题,生态环境质量的下降对经济、社会产生的负面影响,使资源型城市生态安全受到极大的威胁。
(一)生态系统遭受破坏
资源型城市对生态系统具有较大的破坏性。一方面,矿产开采与加工工业是温室效应的主要责任者。工业产生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温室气体排放,引发了臭氧层减少甚至产生臭氧空洞,随之全球气候逐渐变暖,海平面不断上升,使极端气候频发。在我国资源型城市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过程中,温室气体排放总量迅速增长,1970―2007年之间增长了7倍多,在未来至少20年内碳排放总量还将明显上升,我国正承担着巨大的减排责任与压力。另一方面,资源型城市对自然资源的无节制的“掠夺式”开发,导致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遭到严重毁坏,引发了水土流失、水资源短缺、生物多样性丧失等生态问题。
(二)自然环境污染严重
我国资源型城市的采矿业和矿产加工业,排放大量的工业废气、废水、废物等“三废”,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水资源污染和土地污染。煤炭开采和加工使用过程中排放了大量的氮氧化合物、二氧化硫、粉尘、PM2.5 等颗粒物,对空气造成严重污染,是2013年全国范围雾霾天气频发的重要源头。资源型城市工业生产中排放大量工业废水,这些废水流入江河湖海,还有一部分渗入地表,对地下水造成了污染。资源型城市的矿石开采业还会产生大量的废矿渣,这些废物长期地表积存,造成了土壤污染。
(三)资源几近枯竭
我国资源型城市大部分实施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自然资源与能源消耗强度高,资源供给不足,使部分城市面临资源枯竭。2007年起国务院确立了三批共69座资源枯竭城市,能源、土地和水三大基础资源对经济持续发展的瓶颈效应日益凸显。当前,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仅为世界水平的40%,人均水资源约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4,全国约2/3的城市缺水,石油资源的对外依存度近50,资源供需矛盾严重阻碍了资源型城市的经济发展。
(四)单一经济发展模式引发经济安全问题
从我国资源型城市发展历史来看,大部分城市雏形是伴随着矿产开采业的兴起,劳动人口数量增多而逐渐发展起来的,经济发展模式单一,采掘业占二次产业比重的20%以上。矿产开采与加工业多采用传统的劳动密集型生产方式,技术水平低,经济发展落后,加之初期无节制地对自然资源开发掠夺,当资源将近枯竭时,无力发展接续替代产业以支撑经济的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压力大,使资源型城市陷入经济安全危机。
(五)存在社会安全隐患
由于资源型城市经济落后,人民生活水平较低,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等基本社会保障服务体系不健全。当前我国资源型城市尚有近7 000万平方米的棚户区需要改造,城市低保人数180多万人。随着资源枯竭造成的经济萎缩,大量矿产工人失业,目前我国失业矿工人数高达60多万。此外,由于资源开发、征地拆迁等原因,引发了较多的利益分配矛盾。我国资源型城市社会不稳定因素多,存在较大的社会安全隐患。
三、政府调控维护资源型城市生态安全的对策
我国资源型城市生态安全面临的形势严竣,为维护生态安全要从评价与监控、防范与预警、政策调控三个环节加强管理。
(一)构建资源型城市生态安全指标体系
为应对可能发生的生态安全问题,首要任务是综合自然生态安全、经济生态安全、社会生态安全三个方面因素构建合理的生态安全评价体系,对生态状况进行科学评价,实施有效的生态监控。国内外学者已尝试多种定量分析方法构建生态安全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例如:层次分析法(AHP)、综合指数法、景观生态学与景观生态格局方法、系统动力学方法、压力-状态-响应(PSR)框架模型、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模型、基于生态足迹评价法、熵权模糊物元模型等。但对生态安全指标体系的研究还存在很大局限性,多侧重自然生态安全研究,对经济生态和社会生态安全研究不足,没有综合评价生态安全系统中各因素间的复杂关系,评价过程中掺杂过多的人为因素,需要进一步提高统计量化方法的科学性等问题,这些问题应成为生态安全问题研究的发展方向。
(二)建立防范与预警机制
生态安全应防患于未然,建立防范与预警机制。从环境治理根源着手,防范自然生态环境质量下降可能引发的生态安全问题。由政府设立专门机构,根据资源型城市生态安全评价结果,对区域生态安全状况实施动态跟踪、分级预警。制定不同级别的预警防范措施,落实政府管理机构、社会和企业的协同快速预警响应机制,力争将生态安全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最大限度地降低生态安全问题对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危害。
(三)有效实施生态安全调控
政策调控是指政府根据生态发展规律制定政策,运用各种方法,采用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对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进行积极干预与影响,以实现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协调、持续发展。可借鉴的具体思路包括:协调城乡生态关系,统筹城乡环境、经济、社会综合一体化规划;合理规划土地使用类型,平衡工业用地与绿化用地比例;将城市环境保护管理上升到法律高度,加大环境破坏执法力度;建立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与补偿机制;创新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模式,探索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循环经济型、绿色消费型经济发展模式;加大生态环境技术开展与推广;加强环境保护的国际间合作。政府对资源型城市生态安全的调控要统筹协调环境、经济、社会关系,有效实施各种生态调控手段。
综上所述,资源型城市生态安全问题日益严重,危及城市经济、社会安全,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从而有效实施政府防范与调控措施,以实现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midas civil;空间梁格法理论;横向分布系数;规范;铰接板梁法
一、研究实例与对象分析
(一)研究实例
以桥长13m,桥宽6*125mm,的简支梁预应力空心板砼桥梁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对象
“桥梁工程”学科主要是研究桥梁的受力分析,这其中“分布系数”是一个重要的指标,由于此次对比的是“铰接板梁法”和“midas civil的空间梁板法”。“铰接板梁法”对于纵向分布系数的计算是通过假设从而简化而得到的,而且对于桥梁的设计中就是以桥跨1/4跨处分项系数代表全跨系数的。所以本篇论文仅针对上述实例桥梁边板的横向分布系数进行两种方法的对比。[2]。
二、 midas civil计算桥梁横向分布系数
(一)建模过程
1.材料的定义
选定“模型”点击“材料与截面特性”,再点击“材料”出现“材料与截面”界面,添加两种材料“C40混凝土”与“虚拟横梁材料”(虚拟横梁材料就是通过调整材料属性使得材料的容重为0)。
2.截面的定义
将桥梁的截面分为“中板”,“左边板”,“右边板”在CAD中画好后保存成DXF形式文件,在midas civil的“工具”中打开“截面特性值计算器”打开DXF文件后,形成面域,计算面域的特性值并保存[2]。
在midas civil 中打开保存的文件,进行截面的具体的操作,输入截面的扭转惯性量,以及截面的偏心距。之后输入节点坐标,并连接节点形成单元,建立好图三的模型。
3.边界条件的定义
首先定义的是支座的边界条件:一端固定,一端可动。其次定义的是虚拟横梁之间的连接方式:铰接。
4.车道活载的定义
根据规范定义双向二车道的二级路,四车道的布置为:距离人行道50mm,再距离第一个车道的180mm,再距离第二个车道的130mm,再距离第三个车道的180mm。
(二)结果分析
将建模后的桥梁运行后,得出模型的分析结果,可以得出桥梁的支座反力图、车道荷载包络图、位移图等结果图。
三、手算法计算桥梁横向分布系数
手算法主要依据铰接板梁法进行计算[3],其计算步骤为:1.计算桥面板的自重以及铺装层的每延米的容重计算所得;2.将总每延米的容重平均分配到各个桥面板上;3.计算空心板的扭转惯量;4.根据公式计算得出桥梁的指标,通过查表运用直线内插法计算得出影响线[4]。
四、手算法与midas civil的结果比较
对上述两种边板影响线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可以发现0.474和0.3685的差异是有的。
1.“铰接板梁法”的误差是存在的,比如计算扭转惯量是通过相似的简化截面来计算的,所以和计算机的结果是有差异的。
2.“midas civil”利用虚拟横梁法来定义桥梁板[5]之间的铰接和“铰接板梁法”定义的铰接是有所不同的,本次实验的横梁厚度是与边板翼缘厚度一致的,势必会与实际有偏差。
“铰接板梁法”和“midas civil”的优劣势:
1.“铰接板梁法”是严格按照规范来求解的,所以计算结果一定是符合规范的,但是过程较复杂;而且是通过直线内插法计算影响线的,一定存在着误差;延梁长方向的影响线是假定的。
篇9
为使处置恐怖袭击事件工作顺利开展,集中领导,统一指挥,我局特成立了反恐应急工作领导组,具体成员如下: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领导组下设安全监管股,办公室主任由__副局长担任,具体负责各种突发事件和恐怖事件的应急处置,并根据“一岗双责”的原则进行具体分工。
(一)共同职责:各部门要制定相应的处理恐怖袭击事件应急预案,建立健全本部门恐怖袭击事件应急预案工作责任制,细化措施,明确分工,责任到人,狠抓落实,并立即组织一次反恐安全大检查,认真排查各类事故隐患,切实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隐患问题,做到事前预防,事中控制,防患于未然。
(二)运管所及海事部门职责:运管所和海事部门要成立反恐工作督查小分队,深入每一个企业、每一个站场、每一个渡口宣讲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宣讲反恐工作形势,宣讲各类事故危害,并认真履行安全生产的监管责任,督促所监管的企业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做到认真过细,不留死角。
(三)客运企业职责:长运汽车站、出租公司、公交公司要加强对运输车辆的安全状况和旅客行包的检查力度,增加安检设备和安监人员的配备,加强安检人员培训教育,强化安检人员的责任意识,提高安检人员的工作水平,并严格执行“三不进站、六不出站”制度,建立客运站安全保卫制度,完善各类应急预案,将责任落实到人,搞好安全巡查和监控工作,争取做到高度警觉,防控有效,万无一失。
其他部门参照共同职责认真落实。
1、保证正常工作秩序。工作领导组各成员要严把分管工作,严格工作程序;各股室要抓好自己所分管的工作,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办好自己的事,从各个环节上认真安排,严密部署反恐怖工作,确保不发生任何恐怖事件,一旦发现,要在第一时间报告并及时处置。
2、搞好反恐工作配合。仔细排查我局重点目标,做好基础信息的调查摸底,对重点监控的目标,要确定安保负责人,确定安保人员数量,制定确实可行的安保措施,一旦发生恐怖袭击事件要严格按照要求,积极配合周边警力、辖区消防力量、周边卫生救援力量以及其他周边救援力量做好反恐工作的应急处置,做到不留死角,不留空挡,全面推进处置恐怖袭击事件应急处置工作有序进行。
3、严格值班制度。要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做好巡查工作,听好电话,做好值班记录,保证一旦发生突发事件能够及时上报,以便及时决策,有效应对。
篇10
为进一步做好我院反恐防范工作,最大限度的减少暴力恐怖事故对医患人员造成的危害,维护我院安全稳定、消除各类安全隐患,落实应急预案,我院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扎实开展反恐防恐知识培训,提高了全院医患人员参与反恐防恐的意识。
一、领导重视,精心组织
为确保反恐防恐宣传活动工作取得实效,我院成立了领导小组,以闫晓勤院长为组长,周玉方副院长、王继扬副院长,保卫科、后勤科、信息科等相关科室主任为成员的卫生院安全领导小组。在领导小组的指导下,按照管理和分工负责的原则,迅速落实反恐安保各项工作任务。
二、具体措施:
1、搞好宣传活动
利用院内电子屏幕打出“反恐防暴,全民参与,平安石首,人人有责”宣传口号,形成浓郁的宣传氛围,让前来就诊人员更多的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提高警惕,做好防范。
2、安全防恐知识讲座和反恐模拟演练
为确保宣传活动的广泛性和内容的丰富性,我院组织了医护人员以及住院陪护人员在病房楼四楼大会议通过多媒体播放视频的方式学习了《公民安全防范手册》和反恐防恐演练视频。同时,鼓励前来人员对家属、亲友均宣传“全民参与,人人有责”的反恐防范理念。
三、今后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