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管理范文

时间:2023-03-31 19:33: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审计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审计管理

篇1

一、科学定位,进行合理有效的资源配置

近几年,乡镇政府的管理体制、管理职能及经济运行规则都在发生深刻的变化,这就迫使我们必须用发展的观点来推进乡镇审计工作。

L、建立以国家审计框架为主体的乡镇审计模式。近年来,我乡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重大突破,企业改制正如火如荼地进行。我们及时调整乡镇审计模式,建立起以国家审计为框架,兼容内部审计、社会审计特点的乡镇审计模式。我乡审计站完全按国家审计的模式运行,在审计程序、审计计划、审计统计等方面与国家审计接轨,是综合性的经济监督部门。乡镇审计已成为当地政府部门管理经济的重要手段。

2、进行合理有效的审计资源配置。(l)在人力资源的配置上突出了专业性。经过层层选拔,配备的3名专职、2名兼职审计人员,他们均有相关的专业技术职称。为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乡政府批示乡财政每年拨专款组织业务培训。今年5月,全乡88名财务人员参加了为期2天的财经法律、法规知识培训班月月又由审计站负责组织了近百人参加了财务报告评析会,使全乡财务人员的整体素质得到很大提高。(2)在审计对象的配置上突出了多元性。我们对审计对象重新进行了调查分类,并据此安排审计计划,审计工作发展的空间也越来越大。近年来,我们根据乡镇财政的新特点开展了乡级财政审计;根据集体企业改制的新情况加大了资产、负债审计的力度;根据村级经济发展的新走向加强了对村级财务公开性的检查监督;根据非公有制经济超常规发展的新态势尝试性地开展了一些委托审计。因此,我乡的审计工作不仅没有因经济结构的大幅调整而萎缩,反而进一步扩大了审计覆盖审项目实行终身负责制。乡党委、政府还授予审计机构相应的行政处分、经济处罚的权限,乡财政充分保证审计机构的业务经费和人员经费,在年度预算中足额予以安排,审计人员的工作业绩和工作质量直接与年终奖金挂钩。

二、改革创新,实现乡镇审计工作的三个转变

新时期乡镇审计工作,应及时转变一些传统的、滞后观念和方法,充分发挥其在强化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方面的作用。

L、审计思维方式由偏重微观转变为从宏观着眼、微观入手。我们以往的乡镇审计工作习惯于从一个个微观的账本入手,以达到查错纠弊的目的,很少参与乡政府的经济决策及其贯彻落实情况的检查监督。现在,乡领导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审计部门在对规范全乡的经营管理活动。检查监督资金运用情况及为经济决策提供依据等方面,有着其它管理监督部门不可替代的优势。每次重要的经济工作会议,乡领导都要求审计站负责人参加;每次重大的经济决策出台前,都要求审计站拿出详细的调查报告和分析意见。

区工业园建设是带动我乡经济腾飞的工程之一。乡审计站不仅派专人参与拆迁、重建、安置等工作,还向乡领导提出在拆迁补偿问题上应采我们长沙市芙蓉区东岸乡干1996年建立起乡镇审计监督机制,其初衷是加强对乡镇机关。企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和监督。五年过去了,乡镇审计工作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充分发挥其在强化内部管理,加强廉政建设,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的作用,赢得了巨大的生存和发展面。(3)在审计手段的配置上突出了独立性。近年来,乡镇政府对经济的管理逐步由直管方式转变为间管方式,这为审计机构独立开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首先,我们明确审计工作由乡长直接主管,乡政府办公会议每月听取一次审计工作汇报,研究部署审计工作,乡长督促被审单位抓整改,抓落实,维护了审计工作的权威性。其次,制定了一系列审计工作制度,如《主审负责制度》。《审计工作规程》、《审计工作准则》、《分级行政首长负责制》、《审计质量责任追究制》等,对所取直粗不宜细和支持、理解的原则,对企业分别实行村级包干制。乡政府采纳了这一建议,指示审计站对区下拨包干经费1000万元进行了详细的测算和分配,保证了区工业园建设的顺利进行。

2.审计方法上由单纯检查财务收支的合法性转变为重点检查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经济活动的有效性。会计资料造假会直接导致经济秩序的混乱和投资环境的恶化。我们乡镇审计工作把重点放在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审计上,同时,由过去较低层次的单一的财务收支审计向较高层次的效益、管理审计发展。乡审计站在对东大门皮革鞋料市场管理办进行审计时,发现会计信息严重失实,财务管理十分混乱。审计站建议乡党委、政府将该办主要负责人调离了领导岗位,财务人员实行了会计委派。经过调查分析,审计站向乡政府提出了对该市场进行彻底改制的可行性建议。日前,市场已改制注册成立了湖南长沙龛岸实业有限公司,明晰了股东各方的产权,乡政府也加强了市场管理和协调。现经营户达到了345户,日成交额达28万元,为东岸乡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3、审计层次上由事后的财务收支审计为主转变为以事中、事前的效益审计、管理审计为主。我乡审计人员在开展常规审计的同时,经常会同乡人大、纪检、财政、经济等部门同志深入基层各单位,了解生产经营情况,就如何降低成本,挖潜改造,引进开发新项目等进行具体指导,并对现场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客观分析,提出整改意见。每隔一段时间,审计站都要对这些大量的一手经济信息进行认真的分析,主动为乡领导宏观决策提供最快捷的审计服务。我乡陆续出台的《村级财务管理制度》、《国有及集体资产管理办法》等都是在此基础上研究制定的。前年,审计站针对个别设有财务机构的乡机关管理不善,导致财政性资金分散、使用效益不高等问题,向乡政府提出了撤除各部门财务机构,由乡会计站实行“零户”统管的意见,乡党委、政府据此于去年2月重新制定了《机关财务管理制度》,审计站随即对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指导、监督,每月进行评析,从源头上堵住了机关事业单位经济管理中的违纪违规问题。制度实行当年,全乡便节约机关经费开支80余万元。

三、发挥职能作用,为乡纪经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当前,乡镇经济处于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乡镇审计工作的任务和地位都发生了质的变化,但无论怎样改变,乡镇审计“监督”的职能作用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虽说乡镇经济的发展靠多种经济成份的推动,但集体经济仍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充分发挥乡镇审计的职能作用,强化对集体资产的审计监督,是我们开展乡镇审计永恒的主题。

乡审计站每年要对10个企业进行审计,为企业的发展和乡党委、政府的宏观决策当好参谋。

篇2

关键词:政府系统系统分析绩效审计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公众对政府的需求日益增加,致使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功能逐渐扩大。一方面,政府功能的扩张和强化势必将增大政府的施政成本,另一方面,社会公众又期望政府以经济的手段提供优质的服务,政府所承担的公共责任也日渐提高。因此,西方国家政府机构都致力于建立以绩效为导向的公共管理体制,为了有效地评价政府履行受托公共责任的情况,促进政府工作的效率、效益和效果,政府审计的重点也从财务审计向绩效审计发展,绩效审计已成为今后政府审计的发展方向。但与传统的财务审计相比,绩效审计在审计目标、审计内容和审计方法等方面有着更多的灵活性、多样性和复杂性,因此应该加强对绩效审计方法的研究。

一、系统分析方法

系统一词存在于自然界、人类社会以及人类思维的各个领域,但在不同的领域被赋予不同的含义。但作为一个系统,一般应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整体特征。系统是由若干元素组成的,由于这些元素的相互作用,使系统作为一个复合体,呈现出整体的特征。(2)动态特征。系统处在积极的运动状态,不断地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3)结构特征。系统按一定的结构组织起来,处在不同层次的要素具有不同的功能,而处于同一层次的要素,具有类似的结构和功能。

社会科学研究系统常用的方法是系统分析方法。系统分析方法运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来分析社会生活的现象和过程,把这些现象、过程的各个环节都当作一个互相关联的系统整体进行全面的考察和分析,以确定最优化的目标和方案。系统分析方法注重系统的整体协调、系统的环境适应性以及系统整体功能的最优化,要求人们从各层次、多角度考虑问题,从社会整体的协调性上去完成管理过程,因此它给各个学科带来了新的发展动力和研究方法。

就审计而言,对系统方法的研究大多停留在理论和原则阶段,应用研究还很少。而从我国目前的情况看,虽然经济发展的速度较快,但仍主要属于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存在许多问题。如产业结构总体层次不高,城市之间主导产业雷同,造成部分行业重复投资,过度竞争,更为严重的是,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不够协调,造成资源供给紧张、环境污染加重,直接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些问题不是某一方面的问题,而是涉及到某一地区或行业中的系统问题,审计机关在进行政府绩效审计时,就要从整个系统来考虑。

二、政府绩效、政府系统绩效与政府绩效审计

1、政府绩效

为了提高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实现政府再造,西方各国都把绩效管理作为在首要改革目标。以美国为例,美国联邦政府在政府绩效评估规划的框架下进行了上千项的具体行政改革,作为法律保障,1993年出台了《政府绩效与成果法》,该法要求:(1)联邦政府必须实行绩效管理,拟定中长期战略计划,以此作为推动政府绩效的指南。(2)在战略计划制定后,每一年度都要提出绩效计划,并提出如何实现预期目标。(3)执行绩效计划,并在年度结束后进行自我绩效评估。因此,《政府绩效与成果法》将绩效管理贯穿于政府工作的整个过程,绩效管理实现了系统化、规范化,同时也为绩效审计的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由于政府活动的复杂性,对于绩效涵义的理解也有所不同,根据第十二届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会议《关于绩效审计、公营企业审计和审计质量的总声明》对绩效审计的定义,绩效审计是对公营部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审计。其中,经济性是指在适当考虑质量的前提下,尽量减少购置或使用资源的成本;效率性是指如何能在资源投入一定的情况下得到最大产出,或在产出一定时所需投入的资源最少;效果性是指项目计划的实际效果与预期效果的关系。因此,政府绩效可以通过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来衡量。

2、政府系统绩效

政府系统绩效审计的对象既可以是一个机构或项目组成的简单系统,也可以多个相关的项目或机构组成的复杂系统。无论是简单系统,还是复杂系统,上述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指标可以对应于政府系统的以下基本要素:

(1)目的和目标。目的是打算和期望通过系统运行达到的结果或效果,立法机关在批准项目时即确定系统的目的,政府官员为实现立法部门的目的要确定更为详细的目标;

(2)投入。投入是指投入政府系统的资源的数量;

(3)内部经营和内部控制。内部经营是指政府系统将投入转化为产出的战略、过程和活动,内部控制是为保证政府系统达到目标而采取的方法和程序;

(4)产出。产出是指一个政府系统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的数量,例如,衡量一个职业培训系统的产出指标可以是培训的人数。

(5)成果。成果是指政府系统的成就或结果。例如,一个职业培训系统的成果可以用经过培训的人员的就业百分比和经过特定时期仍然在工作岗位的百分比来衡量。

3、政府系统绩效审计

政府系统绩效审计是独立于政府系统的外部评估活动,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政府系统是一个不断循环和周转的信息管理系统,绩效审计可以使这个系统的更加顺利地运行:

(1)提出建设性意见,直接促进政府系统的改革,减少政策决策失误,提高政府系统的效率、效益和效果;

(2)提供政府系统运行质量的报告,间接促进政府系统的完善。通过公告审计报告,由社会舆论来督促政府系统的不断完善,同时议会在预算管理中可以根据审计意见来调整政府目标和资源投入,从而改变政府系统的运行状态和质量。

因此,绩效审计可以实现信息反馈功能,实现政府系统的良性循环。

三、政府系统审计的内容和方法

1、系统目标审计。

系统目标是系统发展所要达到的结果,系统目标一旦确定,系统就将朝着目标所规定的方向发展。因此,系统目标对系统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也是政府系统审计首先要关注的问题。

系统目标是对系统整体的期望要求,往往比较笼统和抽象,可操作性差,审计时可以建立目标集,它是各级分目标的集合。用一个目标层次结构图表达目标集,就形成了目标树。通过目标树可以把系统的各级目标及其相互间的关系清晰直观地表达出来。审计时可以根据目标树了解目标的体系结构,掌握系统问题的全貌,便于进一步明确问题和分析问题。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目标分解深度和宽度问题,既要将目标描述得更为细致完整,又要考虑到审计成本和效率。

2、系统结构审计。

系统作为一个总体,可以分解为一系列的子系统,并存在一定的结构。

(1)政府系统的静态结构

从静态结构看,政府系统是由垂直系统和水平系统构成的。垂直系统又有不同的职能子系统,如财政子系统、金融子系统、税收子系统等,这些系统按条条划分,实现各自的目标,因此,它们之间的协调和控制是很重要的。水平系统是实现协调和控制的,水平系统一般有三个阶层:最高管理阶层、中级管理阶层和基层管理阶层。最高管理阶层站在总体立场上,制定整个系统的长远计划和战略目标。中级管理阶层根据战略目标拟定实施方案,按部门分配资源,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实施系统绩效管理。基层管理阶层按照规定的目标、程序,组织和实施作业,完成规定的任务。

(2)政府系统的动态结构

动态结构是指系统的状态随时间而不断变化,政府系统的动态结构就是由决策、规划、执行和控制等环节组成的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只有这些环节相互协调,政府系统才能顺利运转。

在系统结构审计中,应充分关注系统的整体性。系统要素以及要素之间是根据逻辑统一性的要求,存在于系统整体中,因此任何一个要素和系统结构不能脱离整体去审计,系统的要素以及要素之间的关系要服从系统整体的目标和功能,在整体功能的基础上审计各要素及其相互之间的各种活动。系统整体性是系统的核心,也是系统绩效审计的基础。

在审计方法上,既可以采用横向分析,从许多错综复杂的因素中找出主要原因,也可以采用纵向分析,从表面的原因入手,通过各个层次找出根本原因,从而使要素、要素之间以及它们在层次分布上的最优,并使系统得到最优的或满意的系统输出,从而避免系统的内耗,充分发挥个体效应、相关效应和整体效应。

3、系统环境审计

环境通常是指存在于系统外相关因素的总称,这些因素的属性或状态发生改变,通过输入使系统发生变化,反过来,系统本身的活动,也可使环境相关因素的属性或状态发生改变,这就是所谓的政府系统的开放性。

所以,从系统观点看,系统与环境是相互依存的。不论问题如何复杂,解决问题方案的完善程度总是依赖于对整个问题环境的了解程度,对环境的不恰当的了解,将导致解决问题方案的失败。因此,系统环境审计是政府系统绩效审计的一项重要内容,系统环境审计的目的,就是要认识系统与环境的依存关系,环境因素的影响及后果,从而在评价系统绩效时予以充分考虑。

此外,在进行系统环境审计时必须充分认识和考虑到各种有利和不利的因素,既要分析当前对系统的影响,更要以动态的观点来考虑这些因素发展变化的趋势,估计未来对系统的影响和后果。

4、政府系统功能审计。

系统功能是指系统接受物质、能量和信息并予以转换产生另一种形态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能力,系统功能的发挥,既受系统结构的制约,又受环境变化的影响,反映了系统与外部环境的关系。

从各国绩效审计的发展情况看,对系统功能的审计主要是以结果导向为主。考虑结果时要注意三个方面:

(1)是否实现政策目标;

(2)目标的实现是否是政府行为的结果,是否存在其他因素的影响。例如,一项政府目标是减少失业率,那么经过观察后发现失业率降低了,还要进一步分析这是政府部门行为的结果,还是由于经济环境的改善。因此,审计时应剔除外在的、间接的因素。

(3)政府系统的副作用,副作用可能较多,但应关注重点问题,如经济发展对环境的破坏。系统包括的范围过大,可能影响审计的效率,包括的范围过小,可能会忽略许多重要因素。

五、政府系统绩效审计需要注意的事项

政府系统涉及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的诸多因素,在系统要素、系统结构和系统环境上都具有复杂性、不确定性和难计量性。为了保证政府系统绩效审计的顺利进行,还要从总体上把握以下事项:

1、系统内部要素和外部环境相结合

系统的运行不仅受其内部条件的限制,而且也受外部环境的制约。在系统分析中,既要弄清系统内部的结构,也要理顺与系统环境有关的主要因素。只有系统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达到相适应,才能保证系统的安全平稳运行。

2、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

政府系统是一个动态系统,既要评价它的现状,也要评价其发展潜力。如教育作为迟效的社会系统,它的成效要在很长时间之后才能表现出来,不能急于求成,在审计评价时,不能只关注短期效益而忽视长期效应。

3、局部效益与整体效益相结合

一个系统是由相互关联的子系统及其功能的综合形成的一个整体,而这个整体的功能要大于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叠加,但有时系统的局部的效益与系统整体效益并不一致,在系统工程中,对系统的要求是整体效益的最优化。

在审计层次上,政府绩效审计要由对个别行政单位的审计向横向、纵向的审计方向发展,由行政单位的内部效益向以社会效益审计为主方向发展,从而服务于宏观调控,发挥审计的高层次的监督作用。

4、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

系统分析时常遵循“定性—定量—定性”这一循环往复的过程。若不了解系统各方面的性质,就不可能建立起探讨定量关系的数学模型。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两者应结合起来综合分析或互相交错进行,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黄敬仁,系统分析,[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2、张成福、党秀云,公共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邢俊芳、陈华、邹传华,最新国外绩效审计,[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4。

4、审计署科研所,美国政府审计准则,[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篇3

一、建设项目管理审计与审计管理的内涵

(一)管理审计的涵义建设项目管理审计是建设运行期间。审计主体跟踪建设基本程序依据国家的法律法规和相关的技术经济指标,运用审计技术从建设项目立项、可行性行研究、设计、招投标、合同签订、材料采购、设计变更及现场签证、工程进度款、竣工验收等经济活动进行评价和监督,同时还对项目管理部门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合理性、合规性和执行情况进行评价。内部审计以帮助组织增加价值为目标,通过建设管理的内部审计,充分揭示建设项目内部组织管理存在的漏洞和缺陷,促进管理水平与投资经济效益的提高。

(二)审计管理的涵义高效的运作来源于良好的管理,内部审计对建设项目的管理进行评价和监督十分重要,审计工作的本身也需要加强管理,才能更好地发挥内部审计为组织建设管理服务的作用。内部审计管理是指内部审计机构的负责人采用科学的管理手段和方法管理内部审计工作,充分利用审计资源,履行内部审计职责,实现审计工作目标。无论管理审计还是审计管理,最终的目标是高效率、高质量地帮助组织实现建设项目的总体目标。

二、建设项目管理审计的工作思路

(一)管理审计要以提高建设项目投资效益为核心建设项目管理目标是在保证“质量、进度、效益”和谐统一的条件下,最大限度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咨询与服务是内部审计的一大特色,管理审计的目标与项目管理的目标一致,投资效益审计则是贯穿管理审计的一条主线。内部审计独立于建设项目管理过程之外,通过对项目内控制度的健全性、有效性进行检查,对建设项目组织管理各环节进行监督与评价,评价生产力各要素的利用程度,挖掘潜力,化解管理风险,改善管理环境,建立完善的项目管理体系,从而起到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作用,更好地实现建设项目的总体目标。

(二)管理审计要将全过程跟踪审计作为最有效的审计手段内部审计人员熟悉项目管理状况,在建设项目实施和运行过程中,不断对已完成或正在进行的经济活动进行跟踪审计,比事后审计更能及时地发现与解决问题,从而起到防微杜渐、事半功倍的效果。从真正意义上实现管理审计的目标。建设项目管理审计是围绕建设程序的全过程跟踪的审计,跟踪审计则是建设项目管理审计最有效的表现形式。审计资源缺乏也是跟踪审计突出的一大矛盾,内部审计机构可以借助社会力量,委托工程造价咨询单位进行跟踪审计,内部审计机构必须负责对咨询单位的审计工作进行监督和管理,并由综合能力较强的内部工程审计人员对其审计工作全面掌控。

(三)管理审计必须坚持“全面审计、重点突出”的工作原则建设项目投资规模大、工程技术复杂,参与建设的部门和单位多,有限的审计力量已无法对建设项目各个环节进行全方位的审计。因此,内部审计必须采取“全面审计、重点突出”的工作思路,选择投资大、专业技术复杂等重点工程项目,抓住设计、招投标、合同签订、材料采购、设计变更及现场签证、工程决算等对工程造价控制最有效的关键环节进行审计。

(四)管理审计必须将工程结算审计纳入审计范围从审计实践来看,工程结算审计更容易暴露管理上存在的缺陷,对以后的管理工作更能起到警示和规避的作用。实行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管理审计,大部分审计师误认为投资审计的重心和时间前移,工程造价在建设过程中得到有效控制,工程结算审计被淡化,不应再作为审计重点。但实际情况是,由于管理水平的缺陷仍然无法遏止大量的设计变更和现场签证,工程审减额居高不下,结算审计仍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它仍然是管理审计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将工程结算审计纳入管理审计,内部审计人员不仅要对送审资料的真实性与完整性、结算价款正确性与合理性进行审计,还要对组织管理部门以及委托审计单位是否应尽其职责进行审计,只有这样才能揭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三、建设项目管理审计的评价标准

(一)国家的宏观层次标准与经济指标、市场价格标准国家的宏观层次标准包括:《建筑法》、《合同法》、《招投标法》、《政府采购法》、《税法》等;经济指标、市场价格标准包括:各市建设主管部门的建筑经济指标、材料市场价格、已审计完成的工程项目经济指标以及审计部门经过市场调查建立的材料价格库等。这些资料虽然不具有法律依据的地位,但也是管理审计评价不可或缺的参考依据。

(二)建筑行业、地区或系统内的各种管理条例及规章主要包括工程管理方面的规定,工程计价方面的规定等,如《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建设工程价款结算暂行办法》,《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各省依据《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的工程量清单计价项目指引、工程计价表,各省、市关于文明施工费、劳动保险费、质量监督费等规费及教育附加税、城市维护建设税等文件规定。

(三)建设项目的目标、内部控制制度、预算、计划、合同等微观性依据建设项目的目标指决策时确定的工期、质量以及投资目标;在项目实施前及过程中建立的相应内部控制制度可以作为评价项目管理活动及项目管理人员行为的依据,这些制度包括:《项目各管理部门的工作职责》、《项目施工管理及工程签证管理办法》、《材料设备采购管理办法》以及《廉洁自律管理规定》等;建设单位委托咨询单位编制的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等则是评价项目投资控制的依据。

四、建设项目审计管理的实施

(一)建立审计管理控制制度强化审计内部控制是内部审计机构规范审计程序和行为,规避审计风险的重要手段之一。内审机构除对工程内审人员进行廉政教育和业务培训以外,还必须依据《中国内部审计准则》以及《内部审计实务指南第1号――建设项目内部审计》制定完整的内部管理控制制度。如《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实施办法》、《建设及修缮工程审计实施办法》、《建设及修缮工程委托审计项目安排实施细则》、《审计工作纪律与职业道德》等。

(二)规范和监督审计程序推行项目负责制与三级复核制,审计项目实施前,要确定项目负责人,严格执行项目负责制。审计工作按照内部审计准则及建设项目内部审计指南规定程序实施。工程审计实行三级复核制度,即先由审计人员审计,再经审计项目负责人审核,审计处负责人审定,最后将审核无误的审计报告报分管领导审批,审批后的审计报告报有关上层领导,发工程管理部门。内部审计工作的监督是内部审计部负责人的责任,内部审计部负责人不一定对所有的审计工作直接监督,但可以指派有经验的内部审计人员来开展审计检查,对于涉及金额较大和敏感的审计问题,内部审计部门负责人应直接对审计工作进行监督。监督是一个持续的过程,监督过程应从审计计划开始,持续在审计检查、评价、报告和跟踪的各阶段,直至审计项目的全面完成。

(三)加强社会审计的管理从风险管理角度来看,不能排除社会审计机构审计结论风险性的存在。既要利用社会审计机构的力量优势,又要加强审计质量控制,降低审计风险。加强对委托工程审计的规范化管理,是有效预防和化解工程审计风险、提高审计水平的必要手段。内部审计机构按照规定程序负责安排委托审计事项,通过签订委托审计协议书,明确双方的责、权、利,具体包括审计事项、质量标准、项目完成时限、审计资料的移交保管、审计费的计算方法与付费方式、违约责任、解决争议的方式以及其他各项权利和义务。内审机构应派出综合能力强、道德水平高的优秀内审人员,指导社会审计编制可行的审计方案、制定有效的审计方法、收集合法和恰当的审计依据;对社会审计作出的审计结论进行严格地审计复核,依据委托审计报告编写内部审计报告,向项目管理的决策者提出审计发现和建议;按照投标承诺的审计时间、审计质量保证体系以及项目的完成情况对社会审计进行评估和考核,考核情况作为下一期集中招标选择社会审计单位的一个评定标准。实践证明,加强对社会审计的监督和管理,内部审计对建设投资管理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内部审计开展建设项目管理审计是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客观趋势,内部审计要调整、更新审计思路,紧随现代内部审计发展步伐,及时将内部审计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管理审计和效益审计上来,并将加强建设项目审计管理作为提高审计水平,有效实现管理审计目标的一个重要手段,审出成果,审出效益,真正做到“有为”而“有位”。

参考文献:

[1]曾慧明:《论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是效益审计的有效模式》,《审计与经济研究》2005年第6期。

篇4

一、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1、审计任务重与审计力量不足的矛盾比较突出,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责任审计的质量,进而影响了审计结果运用的基础。这一矛盾虽然是各级审计机关普遍存在的,但在县级审计机关表现得尤为突出。从调研情况看,县级审计机关实有人员一般在20人左右,其中能够从事一线审计的一般在10人左右,而每年多头安排的审计项目一般在40个左右,其中经济责任审计项目平均20多个。特别是在领导干部换届调整时,经济责任审计项目更为集中,超出了审计人员的承受能力。这样造成的结果是:一方面审计人员长期加班加点超负荷工作,身心疲惫,没有时间学习“充电”,业务素质难以提高;另一方面,迫于赶进度、保数量,审计中必要的程序过于简单、粗放,使一些重要的审计事项得不到充分的审查,审计的质量难以保证,个别审计项目甚至走了形式,埋下了一定的风险隐患,直接影响了审计结果的运用。

2、审计的时效性不强,审计结果滞后,给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带来不利影响。按照《县级以下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的要求,领导干部应当先审计后离任。但在具体操作上,“先审计、后离任”的原则并没有得到有效贯彻落实,大部分是先离任后审计;虽然推行了任中审计制度,但任中审计所占比重平均不足30%;有的地方甚至是审计归审计,任用归任用。先离任后审计的做法使审计结果严重滞后,影响了审计监督作用的有效发挥。一是造成审计机关实施经济责任审计的目的不明确,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审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二是被审计领导干部已离开原单位,接任者推崇“新官不理旧账”,相当一部分接任者抱着一种事不关己的心态对待审计,有的以不清楚前任者为由搪塞审计,在资料提供、人员配合上不积极、不主动,使一些问题的核实和取证难度加大。三是有的被审计领导干部已升职,审计出的问题无论大小,提出来都感到很为难。四是有的审计处理(比如罚款、收缴款项等)需要在原单位落实,接任者怨言大,审计决定难以执行。

3、缺乏统一、具体的经济责任界定标准和评价标准,责任界定难度大,审计评价质量不高,难以根据评价结论任用干部。运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其中一个重要前提是责任界定和审计评价必须客观公正、真实可靠、具体明确。但是影响一个单位财政财务收支和经济活动情况的因素是多样的、复杂的,有历史的,有现实的,有主观的,有客观的,有班子集体的,有领导干部个人的。要对被审计领导干部应负的经济责任进行客观公正的界定,对其功过是非作出准确的评价,没有统一、具体的责任界定标准和审计评价标准是难以做到的。目前,由于缺乏统一的、可操作性强的责任界定和审计评价规范准则,有些经济责任的界定和评价没有明确依据,如乡镇党委书记与乡镇长共同行使经济管理职权,而两者的职责界定却没有明确规定,在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取证和评价的难度较大。这就导致工作中对领导干部所负经济责任的审计界定比较模糊,审计评价比较笼统。主要表现有三:一是有的审计评价超越了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范围,或过于宏观,或过于宽泛;二是有的审计评价等同于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的评价,未突出对被审计领导干部个人经济责任的评价;三是有的审计评价干脆采用写实的方法进行描述,基本流于形式,缺乏应有的利用价值。这在客观上给有关部门运用审计结果造成了一定的难度。

4、联席会议制度的协调配合机制尚不完善,影响了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全面运用。从目前情况看,各地虽都建立了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制度,但相关单位对联席会议的主要职能认识不到位,联席会议的召开和议题的确定带有较大随意性,成员单位协调配合机制不够完善,职责履行不够充分,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审计结果的运用和深化。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与审计结果运用有关系的部门之间协调配合尚未实现经常化、制度化。相关单位条块管理比较明显,在审计结果运用工作中没有很好地合为一体,合力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二是重对事的处理、轻对人的处理。有的县市区近几年没有运用审计结果处理一名领导干部,某种程度上造成“审”、“用”脱节。三是不同部门工作人员间的配合不够默契。由于审计人员对干部管理与监督的知识掌握不够,有的审计行为脱离了审计目的;组织人事、纪检监察部门的工作人员对审计专业知识缺乏了解,反过来又影响了审计结果与干部监管之间的对接。

5、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中的不透明和不具体,影响了运用效果的发挥。按照规定,经济责任审计结束后,审计机关根据审计情况写出审计结果报告,在报委托部门的同时,抄送纪检监察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审计机关的经济责任审计结果不公开披露。组织人事部门和纪检监察部门如何运用审计结果以及审计结果运用情况如何反馈等没有明确规定,至于存在什么经济问题的干部应提醒、谈话、诫勉、追究责任以及降职、免职等也没有具体标准。审计结果不公开、不透明,审计结果运用缺乏标准,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经济责任审计与领导干部任用脱节的问题,不利于将群众监督与审计监督结合起来。

二、加强和改进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的对策建议

搞好审计结果运用,是经济责任审计的关键环节和最终目的,也是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效果的最终体现。要确保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得到充分合理有效运用,高质量的审计结果是前提,健全完善的良性互动机制是保障,探索创新运用形式是动力,规范操作、充分履行职责是根本。只有具备上述条件,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1、进一步整合审计力量和审计任务,做好统筹结合文章,确保审计质量和时效,为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充分运用奠定良好基础、创造衔接条件。目前,审计任务重与审计力量不足的矛盾比较突出是个不争的事实,这既有审计人员少的原因,也有审计任务安排方面的原因。审计机关审计任务的来源主要有四个方面:预算执行审计、上级审计机关安排的专项审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党委政府交办的其他审计事项。这些任务虽然安排主体不同、安排时间不同、目的要求不同,但审计期间、审计内容和审计程序却多有交叉和重叠。这样,一方面不可避免地造成重复审计,增加了被审计单位的负担;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审计资源的浪费,增加了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的工作量。这种现象在县级审计机关尤为突出。就经济责任审计而言,之所以“先审计、后离任”的原则落不到实处,不仅是委托部门任务安排滞后的问题,即使委托部门在被审计领导干部离任前安排审计,审计机关由于上述矛盾也无法按时保质完成任务,进而影响到审计结果在干部考察任用中的运用。为解决上述矛盾,可设想将审计力量、审计任务、审计目标进行全面的大统筹,实行单一化审计模式。即用一年一度的预算执行审计取代其他三个方面的审计任务,将审计内容涵盖其他三个方面任务的审计内容(如专项资金方面、财务收支方面、经济责任方面、绩效方面等等),每年对所有一级预算执行部门和单位全部审计一遍,做到“一年审一次,一次审一年,一次审全部单位和全部内容”,实现一次进点出多项成果。这样,既可从根本上避免多头安排、重复审计,提高审计效率,缓解审计力量不足的矛盾,又可保证审计结果的连贯性,满足所有任务安排主体的需要。实行这种审计模式后,经济责任审计无需每年安排审计项目,有关部门需要审计结果时,从审计机关报送的审计报告中即可得到满足,而且时效性非常强,从而彻底解决了审计人员、审计任务、审计质量、审计实效、审计结果运用等多方面的矛盾。目前,实行这种做法要受到法律、体制、制度、审计任务安排主体等诸多因素的制约,而且各地情况千差万别,全面推开不现实,但可选择部分县市区搞试点,探索路子,积累经验,待试点成功后,逐步在面上推广。从调研的情况看,县级财政一级预算执行单位一般在60个左右,单位大小不一,资金悬殊。县级审计机关从事一线审计的人员按10人计算,可分成5个审计组,平均每个组承担12个审计项目。如果从每年的1月份开始,利用半年的时间搞审计(其间有些审计程序可以压茬进行),7月底可以结束全部审计程序,根据需要将审计结果报送有关部门。剩余的时间可完成其他特殊审计项目或开展其他工作。我们认为,这种做法理论上是可行的,实践中也是值得考虑的。

2、加大任中审计力度,前移审计关口,进一步增强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的时效性。在目前“先审计、后离任”原则难以落实的环境下,加大任中经济责任审计力度,不失为一项重要的补充措施,既可有效地增加预防力度,防患于未然,还可将审计工作量化整为零,减轻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的工作压力。为此,要进一步完善经济责任审计计划管理办法,将任中审计作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重点,逐步提高其所占的比重。在具体工作中,每年11月底前,干部管理部门应与审计机关及时沟通,研究提出经济责任审计名单。审计机关要根据干部管理部门的要求,优先把经济责任审计项目列入审计计划,并根据考察干部的实际需要,突出审计重点,提高审计效率,按时保质完成任务。县市区党政主要负责人,市、县直属党政机关主要负责人,原则上届中安排一次经济责任审计;其他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根据不同情况,一般三至五年安排一次审计;特殊情况需要时可以随时安排审计,力争三年内市县两级任中审计比重逐步达到60%以上。

3、探索研究完备的、可操作性强的经济责任界定标准和审计评价标准体系,为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更好运用创造条件。经济责任审计所评价的对象是领导干部,所鉴定的内容是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直接目的是为监督和管理干部提供重要依据,最终落脚点是“评人”,关系到被审计领导干部的政治生命,政策性非常强。因此,各级纪检监察、组织人事和审计部门必须通力协作,研究制定经济责任的界定标准和审计评价规范,建立一整套科学的界定、评价体系,保证经济责任审计成果的有效性和公正性。经济责任涵盖的范围非常广泛,不同部门领导干部之间的经济责任范围有很大差异。责任界定和评价规范应坚持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在科学分类的基础上,准确把握各部门之间的差异,确定出不同性质的部门领导干部的评价标准。在实际操作中,做到只要根据评价办法进行打分量化,就能确定评价等次,使审计评价更加准确直观,为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直接运用创造条件。

篇5

【关键词】 管理审计; 应用; 成效

管理审计是现代审计一种新的审计类别,它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审计事业发展的历史趋势,是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经济管理行为进行监督、检查及评价并深入剖析的一种活动。它的目的是使被审计单位的资源配置更加富有效率。从管理审计的辅助手段上来说,它是相对于财务审计的一个概念,从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的外延来看,管理审计又是相对于经营审计的一种认知。管理审计是以财务收支真实性为前提,通常以风险评估为基础确定被审事项,以分析、评价资源的投入产出及管理活动的经济性、有效性(含效率和效果)和适当性为主要方式方法,以促进管理层加强内部控制、有效履行职责、增加价值为审计目标的一种较高层次的审计类型。

管理过程审计通过对各种管理职能的健全性和有效性的评估,以考查管理水平的高低,管理素质的优劣以及管理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并针对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建议和意见。如对决策职能的审查,主要应查明是否制定科学的决策和程序,是否遵守合理的决策原则;决策的方法是否科学、恰当,决策的结果是否正确等。对控制职能的审查,主要应查明有无健全和科学的内部控制制度,各项控制制度是否严格执行,其实际效果如何等。

内审工作只有审出成绩,审出问题,为组织增加实实在在的价值,才能真正取得单位领导的重视与支持。管理审计主要是通过检查内部控制、对比分析有关数据,提出合理化审计建议,以促使被审单位完善管理、降低风险、增收节支,这是一种效益。但这种效益有时不能在短期内显现,有时账面还无法计量和反映,一般不如财务收支等审计效果直接。正如花出去的每一分钱在账上都有记录,能看得见、摸得着,但节约下来的钱在财务账面往往无法反映一样。因此管理审计工作成效往往被忽视。在实际工作中,经过多方探索,进行了一些实践,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一、通过风险分析,提高管理活动效益

充分把握国家教育经费使用政策。教育经费是每个单位都有的一项经费,按照国家规定,根据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从成本中提取。笔者在审计中发现,一个单位的教育经费在年末余额是150万元,这项用于教育培训的支出在年末余额显然较大,在进一步审计时发现,该单位根据财政部颁发的财建[2006]317号文《关于企业职工教育经费提取与使用管理的意见》的规定,按工资总额的2.5%提取,而原来的教育经费提取比例是1.5%,由于提取比例的变化导致该单位的教育经费余额较大。根据我们了解的国家税务政策,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以财税[2006]88号文《关于企业技术创新有关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通知》规定,对企业当年提取并实际使用的职工教育经费,在不超过计税工资总额2.5%以内的部分,可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经过计算,如果按1.5%,该单位的教育经费结余应为40万元,也就是有110万元教育经费是不能计提的,需要按110万元补交所得税。另一方面,我们也提出了加大教育培训力度,提高培训覆盖面,增加教育经费支出的管理建议。教育经费作为一项专门经费,在原来的审计中较多的是对支出合法性的审查,我们通过经费本身风险的分析,并依据国家的有关政策提出具体的计算结果,被审计单位也对我们的建议表示感谢。按当时适用的税率33%计算,可以挽回风险损失36.6万元。

电费资金纳入财务部门统管。资金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环节,由于电网企业电费收入较大,电费资金的回收应当是重点监控。通过以前进行的“三清理一规范”活动,电网企业特别是县级供电企业的电费账户基本上收归企业财务统一管理,但我们在审计中发现,个别单位的供电所仍然有存折,用于保存TM(“井井通电”和“户户持卡”工程)卡卡费和预收的电费,供电所附近的多是邮政储蓄机构,他们大多在那里开立活期存折。由于这部分资金基本游离于财务部门的监控之外,所以风险也很大,管理难度很大。我们通过与被审计单位探讨,认为由财务部门在邮政储蓄银行开立电费账户,通过其下属的邮政储蓄机构进行归集,这样,既不影响供电所办理TM卡电费预存,也保证了资金在财务部门的监控之下。通过这一管理方式的变化,可以更有效地保证供电所资金安全问题。

二、通过制度创新,提高审计工作的影响力

制度创新是企业管理的动力,可以说审计的产生即是制度创新的结果。历史上著名的“南海公司事件”即是这一证明。英国南海公司是1711年由著名的哈利伯爵创办的,公司的业务范围是在南美经营奴隶贸易和捕鲸业务。1719年,英国政府允许中奖债券与南海公司股票进行转换。1720年,南海公司股票一夜之间由130英镑涨到了300英镑,并在7月份上涨到每股1 000英镑以上,此后股价一路走低,直至该公司破产。成千上万的股民惨遭重创甚至倾家荡产,在这次事件中损失惨重的科学家牛顿惊叹道:“我能计算出天体的运行轨迹,却难以预料到人们如此疯狂”。正是这一事件催生了注册会计师制度的产生,也是到今天审计工作备受重视的原因之一。

营销管理体制的创新。电力工业关系千家万户,涉及国计民生,正是由于电力的这种基础产业和公用事业特点,使得电力客户以几十万计,即使在一个县级供电企业,电力客户少的也有几万户,多的十几万户。我们在审计中发现,有一个单位在营销程序管理上不是很连贯,财务部门管理电费资金,营销部门进行电费计算,农电部门负责电费催收,但是财务部门没有欠费明细,营销部门没有实收记录,农电部门汇总的电力客户计费数据和已有的经营数据,没有通过电脑网络进行完全的资源共享,即使是单位的负责人,如果想查询其中某一个电力客户缴费记录的话,也只能通过命令的方式要求下属进行汇报。这种管理方式不但没有效率,也因为其传递过程较长,可能影响数据的准确性。结合我们的工作经验,我们提出了建立比较完善的营销管理系统的建议,由财务部门管理资金,由营销部门管理全部客户电费信息和缴费记录,农电部门负责欠费催收的分工合作的管理体制,并通过营销管理系统将相关部门联系在一起,通过用户授权解决不同层次使用者的需求。也许这个通过信息网络提高工作效率的建议并不新奇,但对习惯于某种固定思维模式的单位来讲,任何新的变化都是对传统观念的打破,所谓不破不立。被审计单位对我们的建议非常同意,希望通过我们这次审计建立和完善营销管理信息系统。

银行对账方式的创新。由于企业和银行在记账方式和时间上的不同,会存在未达账项,也就需要企业在月末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以便一方面了解本单位真实的货币资金状况;另一方面通过对账发现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在审计中发现,有的单位年末的未达账项比较多,但还在手工对账和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我们提出的建议是利用现有的会计核算软件自动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计算机软件的特点在于进行大量、简单、重复的数据处理,利用现有的软件可在很短的时间内自动完成银行对账。由于被审计单位对这一做法还比较陌生,我们就会计软件中银行对账的实际操作进行了演示,他们通过试运行,对账速度大大加快,资金安全性得到进一步提高。

三、通过增值服务,构建和谐的审计文化

一般认为,审计主体与客体是相互对立的,是矛盾的双方,但作为内部审计来讲,由于其服务的对象是一致的,都是为企业的发展服务,把他们对立起来的做法非常不可取,所以,我们把构建和谐的审计文化作为审计工作的一个内容,把对立的双方变成利益的共同体。经济学里有一个名词叫“特里芬悖论”,它是美国耶鲁大学教授特里芬在1960年出版的《黄金与美元危机》中提出的一个观点。书中的描述是这样的:“由于美元与黄金挂钩,而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虽然因此而取得了国际核心货币的地位,但是各国为了发展国际贸易,必须用美元作为结算与储备货币,这样就会导致流出美国的货币在海外不断沉淀,对美国来说就会发生长期贸易逆差;而美元作为国际货币核心的前提是必须保持美元币值稳定与坚挺,这又要求美国必须是一个长期贸易顺差国。这两个要求互相矛盾,因此是一个悖论。而实际上,当美元作为国际货币成为一种历史的选择且至今无法改变时,使用并保留美元储备的大量国家也就无可奈何地被绑到了美国经济的战车上,要保住手中美元的价值,就必须全力支持美国经济的繁荣;保留的美元越多,支持的力量也就必须越大。我们认为,虽然审计双方存在矛盾,但可以通过共同的目标联系在一起,实现规范和提高的目的。

实行开放式沟通。审计者与被审计单位的沟通是双方非常重要的联系方式,良好的沟通不但有利于提高被审计单位的管理水平,而且有利于融洽双方的关系,提高工作效率。过去的做法是审计过程对被审计单位是保密的,审计组成员不可以把审计底稿的内容泄露给被审计单位,这种做法不但造成了审计工作的神秘感,也不利于在交换意见前,双方进行充分的协商。我们的做法是,在审计工作基本完成时,由审计组全体成员与被审计单位财务人员等相关成员共同讨论审计工作底稿的充分性与适当性。这样,不但可以使审计底稿的表述更加准确,也可以使双方就有分岐的方面坦诚陈述意见,还可以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在随后进行交换意见中,也就可以节约时间,提高效率。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的做法得到了审计人员和被审计单位的肯定。

篇6

一、我省民营企业概况及民营企业发展的特点

最近几年来,我省民营企业的发展呈现出了以下特点:

1、部分民营企业已朝规模化、公司制方向发展。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浙江的私营企业有许多进行了股份制改造,成为公司制企业。如温州的低压电器业中已涌现了象中国正泰集团、德力西集团这样的大型企业;温州康奈鞋亚、红蜻蜓鞋业等5家制鞋企业年产值超过6个亿;绍兴的轻纺企业已尼完成了脱胎换骨的转变,其规模越来越大,集纺织、印染、设计、研究于一体的综合型企业越来越多。

2、民营企业在促进外贸出口增长方面起到了越来越大的作用。2001年,全省对外贸易快速增长,共完成进出口总额328亿美元,同比增长17.8%,其中出口229.8亿美元,增长18.2%,出口增幅继续位居沿海主要省市之首。外经贸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日益增强,全省外贸依存度、出口依存度分别达到40.5%和28.4%,均比上年有所提高。2001年,全省新批的进出口企业中拥有进出口权的非公有制企业达900多家,非国有企业的出口增幅达46.4%.其中2001年义乌中国小商品城成交额达212亿元,出口额达80亿元,增幅与上年相比超过50%,已有200多家国外贸易机构在义乌设立办事处,3000多外商常驻义乌采购,小商品出口到130个国家和地区。

3、民营企业正在努力走向公众公司。民营企业在开始创业时一般以家庭企业的形式出现。家族企业具有产权明晰、创业者精明能干,企业的领导成员间容易沟通,决策快,管理成本低,不易发生内部人控制,容易保护商业秘密等优点。家庭企业自然也有其局限性,比如家族主要成员的能力如果不随着企业的发展而提高,就会成为企业的障碍,如果形成了家长式的领导就容易发生决策失误;家族企业是靠亲缘关系来维系“人和”的企业,一旦家族成员间的利益冲突超过了亲缘的维系力,企业就会分裂甚至破产。国外研究资料表明,国外家族企业的寿命一般为23年左右;家族企业能延续至第二代仅为39%;能延续至第三代的家族企业只有15%.企业要做到永续的发展,需要不断地追加资本。于是,民营企业演变为上市公司成为世界范围内普遍的现象,以美国为例,其众多举世闻名的大型上市跨国公司中就有微软、福特、杜邦、柯达、通用电气、摩托罗拉等世界型企业。目前,浙江省的民营企业在境内外上市的数量越来越多,除了万向集团、天通股份、海正药业、雅戈尔、浙江广厦、浙江阳光、上风高科、中国小商品城、轻纺城等公司在国内上市外,还有一些民营企业在香港上市,目前又有50家民营企业结束了上市辅导期,2002年8月12日,台州市政府正式在香港向国际投资者和证券界推荐本地40多家打算在境外上市的民营企业,此举无疑是政府出面为民营企业在境外上市提供信用担保,引起了境内外各方的关注。随着二板市场的推出和管理层政策的进一步放宽,浙江的民营企业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机会到境内外证券市场上市,成为公众化的公司。

二、民营企业内部审计产生与发展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的经济评价职能逐渐成为主要的职能伴随着民营企业的发展壮大,综合实力的日益增强,企业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市场越来越不稳定,企业经营风险越来越大。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防止损失和保护资产的动能将逐渐弱化,而开始把更多的精力集中于评价系统的效益和效果,并就如何改进系统效益提供建设性建议上。市场经济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竞争,民营企业不仅面临国内同行的竞争,更为严峻的是加入WTO后面临着世界同行的激烈竞争。激烈的竞争迫使民营企业向管理要效益,向技术进步要效益,向优化资源配置要效益,向调整产品结构要效益,向降低成本费用要效益。内部审计置身于企业内部,情况熟、信息灵,有条件了解和评价企业的产供销、人财物、内外贸运转情况及资源优化配置情况,通过开展诸如决策审计、成本费用效益审计、组织机构设置及人才开发利用审计、评价企业运行效果,以及通过对企业的财务收支的真实性、效益性审核检查,通过对企业生产经营中各个环节各项费用、成本、支出的审核,评价企业财务收支、经营成本及效益分配是否真实,确保企业经营活动的真实可靠。我省民营企业在这方面已涌现了众多的典型,浙江万丰奥特集团公司十分注重对内控制度的评审,专门请有关专家就内部控制理论和风险评估进行系统讲解。在对营销、采购等重要经营管理活动的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把内部控制的测试和评价作为必经程序。在查阅财务、统计等信息效益过程中,注重收集有关内部控制的信息,发现问题立即组织实地调查。针对内部控制的薄弱环节,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和措施,根据总裁的意见,专题研究落实内控制度,先后完善了《材料采购管理制度》、《设备管理制度》、《销售价格管理制度》、《运费支付管理制度》、《异地库存管理制度》、《档案管理制度》等内部控制制度,在审计部门的推动下,集团公司对管理制度进行了系统、全面的修订,为经营管理活动有序、有效、健康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完善发展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的对策

(一)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组织模式要准确定位

内部审计的组织设置是其开展工作的基础。我们认为,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的组织结构不应该有统一的模式,其组织模式的定位应与企业的形势、经营规模、内部组织结构、管理体系等相适应。在现代企业制度下,财产的终级所有权和企业的法人财产权是分离的。在健全的法人治理结构里,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层、监事会之间是分权制衡的关系。因此,民营企业“内部人”会格外关注内部审计,至于设置何种形式的内部审计要由民营企业根据其经营规模、管理复杂程度等确定。根据我国民营企业目前的现状及国际内部审计的通常做法,民营企业的内部审计大体上有以下两种模式可供选择:对于规模较大的公司制民营企业,可以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审计委员会制度;而对于规模较小的民营企业,可以不设审计机构,其内部审计可以向外发包,即第三方可以对内部审计工作进行投标,但企业最好要保留内部审计长,以监督审计业务的执行,并担当在会计师事务所和管理层之间沟通的媒介。

(二)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内容与方法要准确定位

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必须实现四个转变:即1、从过去注重审计多少次,查处多少问题的地毯式覆盖转变到注重风险领域;2、审计从重检查转变为重预防;3从逐部门审计转变为全业务过程审计;4、审计的着眼点从某个局部转到全局范围。

1、加强风险管理,改变审计观念

加强和改善风险管理已忧为关系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十分重要的因素,当然也就成了民营企业管理当局十分关注的问题。而风险管理是指识别风险并设计控制风险的方法,其核心是将没有预计到的未来事项的影响控制在最低程度。风险管理首先要求在组织中发现那些高风险暴露的领域,对高风险暴露点的识别要通过对组织的分析进行,这种分析既包括审计人员客观的金额测试,也包括主观的判断。其次将分析的结果与认为可接受的风险的金额水平相比较,最后实施必要的变革,使组织的风险暴露水平,与其所设定的目标相一致风险管理所涉及的范围是十分广泛的,包括投资风险管理、外汇风险管理、利率风险管理、商品价格风险管理等。

2、围绕规范化建设,加强内控制度评审

现代民营企业要生存要发展,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建立严密的、完善的控制系统,严格的、科学的管理制度,有效的、畅通的运行机制。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经营目标的实现。内部审计着重研究和评价内部控制系统严密性、完善性,管理规章制度科学性、完整性,方法措施适应性、有效性。通过检查分析可以及时发现经营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和存在的漏洞,及早提醒经营管理者采取措施加以改进,起到标本兼治,防患于未然的作用。实践证明,任何企业的经济活动,凡是控制良好,业务处理正确程度高,效益就高,错弊情况就少;反之正确程度就低,效率就底,错弊情况就多。内部审计人员利用其相对超脱的地位,可以对企业的内部控制是否适当,在实际经济活动中是否贯彻执行,对执行的效果作出客观评价,以帮助企业最高管理当局更全面、合理地设计、安排内部控制,发挥内部控制的应有作用。超脱的地位和综合性的评价职能,使内部审计具备为民营企业经营管理提供多种服务的机会与能务,发现其他职能部门所难以发现的问题,更能从全局出发,提出客观公正的审计意见和建议,为民营企业最高决策层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服务。

篇7

一、盈余管理的识别

注册会计师要有效地实施盈余管理审计,必须对盈余管理有深入的了解,对盈余管理存在的可能性进行识别,对事项是不是盈余管理进行判断。

1、盈余管理的概念判断。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当局为了误导利益关系人(包括现实的和潜在的债权和股权资本提供者、劳务提供者、财务中介机构、供应商和顾客)对企业经营业绩的理解或影响那些基于会计数据的契约的结果,在编报财务报告和“构造”交易事项以改变财务报告时作出职业判断的过程。因此盈余管理只发生在管理当局运用职业判断以误导那些以公司的经营业绩为基础的利益关系人(或某类利益关系人)决策的情形。管理当局运用职业判断使得财务报告对用户具有更多的信息含量则不应视为盈余管理。

2、盈余管理动机的考察。盈余管理动机对盈余管理的产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没有特定的动机,管理当局就会本着公允反映经营业绩的原则进行职业判断。管理层盈余管理的动机主要有以下三种:

(1)契约动机。如果公司和其它利益关系人依赖会计数据来决定他们之间的交易,盈余管理的契约动机就会产生。契约动机主要有债务契约动机和管理报酬契约动机。

债务契约。企业经营所需资金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金融机构在贷款时一般会设置一些保护性条款,对一些会计数据和其衍生数据(营运资本,可赚取利息倍数)作出规定,以防止经营者损害债权人利益。当企业会计数据临近契约规定底线,面临违背契约风险时,管理当局就很可能改变会计数据以避免违反契约。

管理报酬契约。典型的管理报酬契约一般都将管理层的奖金与公司盈余挂钩。因此管理层经常会运用会计判断来调节盈余以增加他们现在和将来的报酬。

(2)、资本市场动机。由于公司报告的盈余与其市场价值密切相关,因此出于资本市场动机来进行的盈余管理就层出不穷。国外研究表明,首次发行股票前,管理当局存在着严重的高估盈余的行为。因为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企业并没有一个已确定的市场价格,募股说明书中披露的财务信息就成为确定股价的重要信息来源。因此一个即将上市的企业,其管理层很可能对募股说明书中的盈余进行管理,以使公司股票有一个理想价位。在我国,比较典型的出于市场动机进行的盈余管理还发生在公司为获得配股资格和维持上市资格时。由于配股资格的获得直接影响上市公司后续资金的注入,投资项目规模的扩张,能否获得配股资格对于上市公司来说就非常重要,因此公司存在强烈的盈余管理动机以取得配股资格。我国学者的实证研究的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同样,由于企业的上市能给投资者带来极大的利益,上市公司在经营不力,面临因连续三年亏损而摘牌时,也很可能通过盈余管理先摊多转费用,为第三年“转亏”作准备,以避免摘牌。

(3)、监管动机。如果报告盈余会影响监管层或政府官员的行为时,监管动机就会出现。通过实施盈余管理,管理层可以促使政府放松管制。例如:受到明显的政治关注的企业,如垄断企业会希望通过盈余管理使净收益最小化以降低受关注的程度;寻求进口管制(如提高关税,进口配额)的公司也可能低报盈余以夸大国外产品的进入所造成的损失,从而增加得到利好政策的可能性。

二、盈余管理的重要性判断

在盈余管理进行识别的基础上,注册会计师应在相关审计准则的指导下,以职业所应有的谨慎态度对涉及盈余管理的事项的重要性进行判断。在我国,与盈余管理直接相关的审计准则主要是中国独立审计准则第10号《审计重要性》。该准则所定义的重要性是指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中错报和漏报的严重程度,这一程度在特定环境下可能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判断和决策。重要性具有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的特征。1、在数量方面,金额大的错报或漏报一般比金额小的错报或漏报更重要;小额错报或漏报的累计,也可能会对会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在存在盈余管理动机的前提下,这种错报或漏报很可能是管理当局的有意安排,更应引起注册会计师的注意。2、在评估财务报表错报和漏报的可能性时,必须特别重视其质量特征,如涉及舞弊和违法行为的错报和漏报;影响财务报表趋势的错报和漏报:迎合财务分析师盈余预测的错报和漏报;影响契约履行的错报和漏报以及不期望出现的错报或漏报等。在这些情况下,错报和漏报的金额即使很小,从性质上考虑仍是很重要的。因此,有意识地进行盈余管理以改变会计数据的行为,不论其影响金额的大小,都应认为是重要的。

三、盈余管理审计的重点领域

阿瑟.列维特在“数字游戏”的演讲中指出了美国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五种常见手法:一次性地在资产负债表上冲销“大量的公司重组费用”;利用收购兼并会计的所谓“创新”;滥用重要性原则;根据不真实的假定去估计负债,形成混杂的秘密准备;提前确认收入。这些现象在我国也经常出现。下面这些方法是盈余管理常用的手段,注册会计师在盈余管理审计时应予以特别关注。1、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时,故意高估预计使用年限和残值,减少当期折旧费用。2、现行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应将资产可收回金额和账面价值进行比较,计提八项资产减值准备。管理层可能会通过高估资产的可收回金额减少减值准备,上调当前收益。3、企业与关联方之间通过关联方交易,采用高于或低于正常交易的价格进行交易,以增加或减少盈余。4、资产处置所带来的收益必须在处置期间确认,管理层通过调控处置资产的时间来调节盈余。5、利用资产置换、股权转让、出售资产等方式进行资产重组,以粉饰财务报表。61管理层在年末多接订单,向顾客提供更优惠的折扣和信用条件,以增加收入和盈余。7、利用资产评估来虚增资产。

四、盈余管理审计程序

1、审计计划阶段,审计人员必须对盈余管理保持高度的警惕性和敏感性。审计小组应根据被审计单位经营状况和所属行业的特点,与管理当局、审计委员会、内审人员和企业职工的交流所获得的信息、被审计单位呈报给有关管理机构报告中的信息、以前年度和中期财务报表的审计意见来确定被审单位是否存在盈余管理动机。需特别指出的是,如果被审计单位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年底突击召开董事会或临时股东大会,会计利润与现金收益不对称,财务指标接近临界点,关联方交易和非经常易所带来的利润占较大比重时,被审计单位进行盈余管理的可能性就更大。

2、注册会计师应将管理层编制财务报表时所采用的重要估计与注册会计师根据相关审计证据表明的最合理的估计之间的差异作一个整体比较。虽然有些个别估计差异单个来看并不重要,但这些差异的累积结果很可能超过重要性水平,综合起来很可能对被审单位会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从而影响对会计报表所出具的审计意见。此时,注册会计师应重新评价管理当局会计估计的整体合理性。

篇8

自20世纪60年代莫兹和夏拉夫首次提出八项审计假设以来,国内、外审计理论界对审计假设进行了不少有益的探索,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审计假设模式。本文拟提出构建审计公设与审计假设体系的原则,并以此为基础来对审计公设与审计假设体系的构成进行如下探讨。

审计假设源于英文“auditingpostulate”,postulate在《韦氏新国际辞典》有两种解释:一是提出一个认为是理所当然或不言自明的论题;二是基本的前提或假定。笔者认为,就审计而言,两者兼而有之。即对于审计中的理所当然或不言自明的论题应定义为审计公设;对于审计产生、发展和存在过程中某些不确定性或无法论证的事项所作的合乎事理、合乎逻辑的推断或认定应定义为审计假设。审计公设比审计假设高一层次,审计假设体系的提出应源于审计公设。

一、构建审计公设与审计假设体系的原则

1满足审计理论结构建设的需要。审计理论结构按其研究起点可分为审计假设起点论、审计目标起点论和审计本质起点论。无论何种类型的审计理论结构,都将审计假设作为构成要件,因此,设计审计公设与审计假设体系必须考虑审计理论结构建设的需要。自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审计本质起点论逐步居于主导地位,由于审计本质概括了审计理论的实质和方向,所以笔者赞成审计本质起点论的观点,并且认为,审计本质是验证并报告企业经营者的受托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特殊经济控制系统,此处的特殊经济控制是指审计机构的间接纠偏与委托人的直接纠偏相结合的控制。审计公设的设计应该体现审计的本质,而提出的审计公设应是审计理论结构建立的基础,审计假设体系应该能够说明审计公设并能够引申出若干审计概念,从而为制定审计规范服务。

2考虑审计公设与审计假设彼此间的连贯性、贡献性、一致性和独立性。连贯性是指审计公设与各项审计假设必须首尾一贯、融为一体;贡献性是指每项审计假设必须推导出若干个有价值的论断或命题,为审计概念、原则、方法体系的建立作出贡献;一致性是指审计公设与各项审计假设之间相互协调,不得相互矛盾;独立性是指审计公设与各项审计假设之间相互独立,不能相互包含。

3以广泛的审计实践作为参照系统,并且高度抽象概括。现有的审计假设多以民间审计组织的会计报表审计为参照系统,没有从审计整体的角度研究审计假设,它不利于科学的审计理论结构的建设,不利于不同审计主体、审计规范的制定,因此,设计审计公设与审计假设体系应该以广泛的审计实践作为参照系统。另外,现有的审计假设的种类太多、内容太具体,而且有些审计假设不符合或不尽符合审计假设的涵义。如莫兹、夏拉夫提出八项审计假设,费林特提出七项审计假设,而汤姆·李则提出十五项审计假设。

二、审计公设:受托经济责任关系履行情况及其载体须由审计验证并报告

受托经济责任源于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在两权分离的情况下,经营者有义务按照特定的要求管理和经营受托经济资源并向所有者(委托人)报告其经营状况。受托经济责任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要求而不断发展,作为验证受托经济责任完成情况的审计也相应地产生并发展了。受托经济责任按其内容可以分为行为责任和报告责任,行为责任可以分为保全责任、合规责任、节约责任、效率责任、效果责任、社会责任等,报告责任是行为责任的连带责任。对不同行为责任及报告责任的审计构成了不同类型的审计。如对保全责任的审计形成了国家审计机关、内部审计组织的财政财务审计、民间审计组织的会计报表审计;对合规责任的审计形成了财经法纪审计;对节约责任、效率责任和效果责任的审计形成了经济效益审计等。

国内外理论界对受托经济责任均有论述,或者将其解释为审计假设,或者将其解释为审计公设。例如费林特在《审计哲学和原理导论》提出的审计假设中认为:“审计以受托经济责任关系或公共责任环境的存在为首要前提”,“受托经济责任的内涵太微妙、太复杂、太重要,以至没有审计,该种责任的解除就无法解释清楚”。扬时展教授在《审计公设初论》一文中首次提出“会计责任性公设”,蔡春教授提出了“受托经济责任假设”,萧英达教授提出了“受托经济责任公设”。需要强调的是,有关论述中都是将受托经济责任作为审计假设体系或审计公设体系的组成部分,并未特别突出其特殊的地位。因此笔者认为,应该将受托经济责任公设从审计假设体系中独立出来,以突出它的地位,并与审计假设相区别。

该项审计公设的意义在于:①说明审计产生、发展和存在的前提,审计因受托经济责任的产生而产生,因受托经济责任的发展而发展;②有利于解释目前已经存在的各种审计类型和将来可能出现的新的审计类型;③有利于说明审计的本质,同时又有利于推出审计假设,进而利于建立完善的审计理论结构。

三、审计假设体系的构成

1合理怀疑假设。该假设是指没有充分理由完全信任受托人的经济责任履行情况及其载体(会计信息及其他信息人该假设成立的原因是:①由于经济学中的理性经济人假设,受托人可能利用占有信息的优势,提供利于自己的信息,以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所以不能完全信任受托人提供的信息;②由于公司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的存在,可以减少和防止虚假的信息,因此又不能完全否认受托人提供的信息。两方面的原因说明了对受托人提供的信息应持合理怀疑的态度。

该假设的意义在于:①说明审计的必要性;②由此可以推出一些重要的审计概念,如应有的职业谨慎、恰当的职业判断、专业胜任能力等。

2可验证的假设。该假设的含义是,假定受托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及其载体可以通过收集审计证据,对照审计标准进行验证,并提出审计结论。其有两层含义:一是通过收集、鉴定、综合审计证据,确认经济责任的实际履行情况;二是对照审计标准,提出审计结论。该假设成立的条件是被审计单位能够履行经济责任,会计资料等载体是健全的,审计人员能够在合理的时间和成本范围内获得审计证据、表达审计意见。同时又不能完全排除被审计单位不认真履行经济责任,会计核算制度不健全,会计资料等载体存在问题的可能性。

该假设的意义在于:①由此可以推出审计的三要素,即审计证据、审计标准和审计结论;②由此可以推出审计证据、审计标准、审计风险、合理保证和重要性水平等概念。

3内部控制有效性假设。该假设的含义是,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可以减少甚至排除错误与弊端的发生。但是内部控制不能防止管理人员的串通舞弊,内部控制自身的局限性也会造成错误与舞弊,因此需要假设内部控制是有效的。

该假设的意义在于:①它是系统导向审计与风险导向审计存在的基础;②由此可以推出控制测试、实质性测试、审计风险、统计抽样、重要性水平等概念。

4保持独立的假设。该假设的含义是,审计主体和人员在组织形式上独立于委托人和被审计人之外,并且,在制定审计计划、开展审计测试和作出审计结论过程中始终保持其实质上的独立性。虽然,在审计实践中,国家审计机关、内部审计组织的隶属关系和会计师事务所受谁委托都会影响审计的独立性,同时也不能排除审计人员受经济利益的驱动丧失独立的可能性,但是审计的独立性是审计取信于社会的最为重要的条件。因此,需要假设审计主体和人员在组织、精神等方面是独立的。

篇9

(一)保障审计项目科学管理的重要工具

审计项目管理主要包括审计项目计划管理、审计项目人力资源管理和审计项目信息资源管理三个方面:

1.目前审计机关的审计项目大多是行业性审计,项目大,所涉及的内容广泛,参加的审计人员多,收集或编制的审计资料繁多,如何对审计项目科学管理变得越来越突出,在手工条件下,审计人员对这些庞大的审计项目的管理显然有些力不从心。主要表现在:审计实施方案编制不能细化,普遍存在内容不具体,审计目标不明确,针对性不强,审计重点也不突出,审计人员分工混乱,导致现场审计盲目性大。有的是先审计后补方案,有的是审计工作调整了而审计实施方案并未调整,审计计划的指导、规范和控制作用根本无法保证。利用审计项目管理系统就能很容易地实现审计项目的计划管理,为审计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保证。

2.在目前审计任务繁重与审计人员力量不足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的情况下,审计机关领导及项目负责人更加重视对审计人员合理调配。利用该系统可以掌握各审计人员的审计成果及进度情况,并及时按照审计重点调整审计力量,使审计工作达到预期的效果。同时在目前审计工作要求规范的情况下,文档编制整理工作更加占用审计人员的大量时间,据有关部门研究显示,审计人员有超过50%的时间是耗费在制定规划、编写工作底稿、复核工作底稿及准备报告上。该系统的文档编制功能可以使审计人员提高工作效率,缓解审计任务与审计力量之间的矛盾。

3.目前审计机关审计成果的利用效率不高,主要原因是信息渠道不畅通,审计信息资源不能有效共享。而通过审计项目管理系统,审计人员可获得自己所需要的项目信息或上报自己的审计情况;审计组长可对审计人员的审计工作进行指导、监督和协调,并掌握审计进度情况;专职复核人员和业务部门负责人可对审计项目进行监督复核;本级审计机关领导对审计项目进行查询、指导和监督。上级审计机关领导可对辖区内的审计项目进行监督检查和查询,并能便于领导掌握第一手的材料。还可对项目审计的全部资料进行归档,形成历史资料,完成信息资料的积累,便于审计机关在以后的审计中利用其成果,尤其是被审计单位连续审计时,对其以前年度审计资料的利用。

(二)落实审计项目质量控制,规范审计行为,防范审计风险的重要手段

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的生命线。李审计长指出提高审计质量一是靠审计人员的素质,更重要的是依靠审计工作的规范化。自1994年审计法颁布以来,先后了38项审计规范和15个审计准则,其中一部分规范对审计项目的质量控制做了详细的规定,但实际工作中,审计人员并未能严格遵守审计质量控制规范,其审计行为随意性很大,如:审计实施方案的编制前未进行系统的审前调查,审计实施方案的内容不具体,审计实施未严格遵照审计实施方案进行,审计工作底稿与其相应的审计证据关联性不够,审计工作底稿、审计证据的要素填写不规范、不完整,审计报告与审计工作底稿之间的内容不一致等等。法律的生命在于执行,在信息化条件下,将审计机关的审计质量控制规范,通过审计项目管理系统加以控制,确保了审计人员规范审计行为,提高了审计质量,防范了审计风险。

(三)为充分利用先进的审计技术方法和工作经验提供平台

1.手工条件下,审计项目的组织管理主要依靠项目负责人,审计项目的成功与否取决于项目负责人的经验,而在实际审计工作中各审计人员之间的业务水平又参差不齐,这也必然影响了审计项目的工作质量和效率,审计风险很高。而将某些成熟的审计程序和审计人员的先进工作经验或按照某行业的审计操作指南编制成模块在审计项目管理系统中加以运用,用于指导项目负责人组织开展审计项目,指导审计人员对具体的审计事项进行审计,一方面提高了审计工作效率,另一方面保证了审计工作质量。

2.当前我国的审计工作也正在发生变化,由帐户基础审计向制度基础审计和风险基础审计过渡,内部控制测试、审计抽样、风险评估、计算机审计等一些先进的审计技术与方法也应在审计工作中加以应用。但在实际审计工作中除计算机审计辅助审计开发应用多一些外,其他的审计方法缺乏自觉的推广应用。究其原因,主要是审计人员对这些新的审计方法还不熟悉,其次是这些审计方法在手工条件下比较烦琐,效率不高。在审计项目管理系统中可以将这些审计方法编制成模块,按照审计实施方案中计划的审计步骤与方法,在审计实施过程中加以应用,通过审计项目管理系统可将先进的审计技术方法和工作经验与项目审计有机地结合为一体,切实提高审计工作的管理水平。

二、设计审计项目管理软件的功能特点

(一)全程控制,规范行为

以审计质量控制体系为依据,将质量控制点部署于整个审计项目实施过程中,由系统自动控制或提示的方式予以实现;并通过用户权限管理,分级实施质量控制。

(二)调控进度,整合资源

根据审计实施方案规定的审计事项,进行分解和分配审计任务,明确审计项目进度计划,掌握实际进度,进行评估,并提示调整人员分工和项目进度。

(三)记录轨迹,落实责任

提供审计日记功能,与审计工作底稿、审计证据相结合,全员、全过程记录审计实施轨迹,清晰反映审计步骤和方法,落实责任。

(四)强化复核,保证质量

提供审计现场组长、业务部门和审计机关专职复核机构的三级复核子系统,使审计质量复核制度得以现场同步实现。

(五)多维查询,决策支持

提供快捷、方便、灵活的检索、查询功能,审计机关领导和业务管理部门可以对审计项目进展、审计人员工作情况进行多角度的检索、查询,及时掌握一手资料,及时监督、指导审计工作,实现审计决策支持。

(六)统一归档,信息共享

系统对审计项目全部资料进行管理,建立审计项目数据关联,统一打包归档,便于审计成果的利用,实现审计资料共享。

(七)制作模板,审计指导

根据审计操作指南及审计人员的工作经验将各行业的审计内容及其相应的审计程序与方法制成模板,以便于审计人员在以后的审计工作中加以利用,切实指导审计人员实施审计,实现具体审计目标。

(八)提供平台,方法调用

将内部控制测试、审计抽样、风险评估、计算机辅助审计等先进的审计技术方法编成程序,通过该系统,根据审计事项调用不同的审计技术和方法,灵活多样地实现审计目标。

三、审计项目管理软件的主要功能

本系统是对审计项目的整个过程进行管理,适合于审计中各种角色的审计人员的使用。系统分为三大功能块:现场审计子系统、领导查询子系统和专职复核子系统,满足不同角色的工作人员的需要。系统根据用户的角色赋予不同的权限,从而实现对系统中不同操作的限制。其主要功能介绍如下:

(一)审计现场管理

此项功能主要体现在现场审计管理子系统中,根据现场审计执行的每一步骤分别实现相关的功能。新建一个审计项目,录入项目的相关内容,确定审计组长及参加项目的所有人员。

为审计项目准备资料,收集被审单位信息,确定审计重点,编制审计实施方案。另外在审计实施过程中还可以对实施方案修改以形成补充方案和修订稿。根据审计实施方案中的审计内容与重点、审计范围等信息,编制审计任务,分配审计人员,确定任务起讫日期,任务负责任人。

任务分配完毕后,审计人员选择任务进行资料收集,必须将每天的工作记录于审计日记中,包括工作的内容,工作的方式。对当天未写日记的审计人员,系统将予以提示并提供自动生成工作日记的功能。

审计人员将在审计实施的过程中发现与事项有关的问题及主要事实和情节记录下来,编制审计证明材料,证据管理提供添加,修改等编辑功能。

根据系统提供工作底稿界面录入工作底稿的相关内容,并对相关内容进行控制,工作底稿管理提供查看证据,查看工作底稿内容,修改工作底稿等功能;可根据审计事项对工作底稿进行汇总。

根据工作底稿编写汇报材料,为编制审计报告作准备;编辑审计报告;查看审计文书的执行情况及执行的相关证据,并对其行情况进行控制。

本系统还将提供归档的资源树让工作人员选择相应的需要归档的文档和编制统计台帐。

审计组组长和业务处长可将编写的工作底稿逐一复核,填写复核意见。

(二)领导查询

这项功能中主要是为领导查询项目的进展情况服务的,可根据项目的年度,行业等信息进行查询,将查询所得的项目基本情况用列表的方式体现,同时用柱状图来显示每一项目的进展情况;也可打开统计台帐的EXCEL文件查询各项定性数据,并提供根据定性内容反查相关的工作底稿,证据,附件等内容,从而实现责任源头;还可通过资源树展现当前整个项目的文档情况。

(三)专职复核

这项功能是单独为专职复核人员提供的一个子系统,它为审计专职复核提供了很好的管理和质量控制。

专职复核人员检查与确认复核资料的完整性,在复核实施中的每一项复核事项都需要检索查看相关文档,包括目标落实复核﹑事项事实复核﹑结论依据复核﹑处理处罚复核和审计程序复核。

复核结束后进行复核底稿汇总﹑复核意见书初审﹑符合意见书征求意见和复核报告修改功能。对复核意见书签署意见并审定,然后自动发送至业务部门和分管领导,最后将复核过程中编写的文档进行归档。

(四)文档管理

在审计过程的每一阶段都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文档,若将这些文档散落在各个阶段中则显得比较杂乱。在本系统中我们采用类似于windows中资源管理器的形式,用资源树的形式来管理这些文档,该资源树囊括了审计项目中使用的的所有文档,包括从审计立项到归档过程中全部的现有文档。包括立项资料﹑审前准备资料﹑审前实施资料﹑审计终结资料﹑复核资料和其他资料。

审前调查文档资源树用于记录审前调查需要的被审计单位信息的相关文档。

归档资源树根据归档的需求,将项目文档资源树中的相应内容归入相应归档文件夹中。

(五)系统维护

这部分主要维护项目的一些辅助的功能与操作,包括审计机关、被审计单位、法规、用户、数据字典、文档模板等信息的维护。

「内容摘要我国审计机关成立二十年来,审计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积累了宝贵经验。但从总体上说,我国审计工作仍然处于初级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审计工作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尤其在审计基础工作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在当前的信息环境下,审计署驻南京特派办开发了审计项目管理软件,运用信息技术实现审计管理的科学化。

篇10

关键词:管理审计 风险导向审计

一、管理导向与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分析

(一)管理导向内部审计(简称管理审计)随着审计实践的发展,管理审计已由具体的业务和控制等较低层面转向了管理目标、方针、决策等高层面。通过对组织内部的各种管理活动进行独立、客观、建设性、面向未来的检查和评价,目的在于协助组织的管理层(包括管理人员和董事会成员)有效履行其职责,把握企业经营管理的关键所在,帮助管理当局改进决策,提高企业未来的获利能力和经营能力,更好地完成受托管理责任。但它更关心的是企业整体利益和整体实力的提高,在协调局部利益和眼前利益的基础上,充分体现整体利益、长远利益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其目标就是要确定企业资源使用的效率性、效果性和经济性(即3E)(劳伦斯,索耶,汤云为等译,1990),促使企业根据审计结论来调整企业不适当的管理机制,提高企业利润并达到企业的其他目标。尽管如此,管理审计还存在以下缺点:首先,管理审计以评价被审计单位责任中心的内部控制制度及其执行情况为重点,虽然对内部控制的风险也要评价,但主要是从总体上对内部控制进行评价,并对其实施对审计风险的管理。并没有以确认和评价企业内部管理人员等产生风险的各个环节与因素为重点,没能为有效降低审计风险提供指南和帮助,而且影响审计风险的因素远超出内部控制系统的作用范围。如管理人员的品行和能力、行业所处环境、业务性质、容易产生错报的会计报表项目、容易受到损失或被挪用的资产等导致的风险,又受到内部控制风险因素的影响。它主要关注企业内部的风险因素,而较少关注来自企业外部的风险因素。其次,企业内部审计师在审计后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的增加控制点或加强内部控制的其它建议,将使审计责任中心的控制点日益增多,各项工作日益繁琐,使管理系统的效能呈递减趋势。另外,对具体审计项目实施审计时,采用对内部控制制度及其执行情况诸方面的一般性评价来选择重点审计的领域,没有将被审计责任中心本身乃至与整个企业有关的管理风险,作为对内部控制评估下作为重点。

(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20世纪90年代起,人类社会已从工业经济时代步入信息时代,从此人们的生活方式、交流方式、组织的经营方式、管理方式、国家的管理规则和市场的运作模式等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管理环境也不仅变得日益复杂,而且愈来愈不稳定。首先,环境的多样性和多变性促使内部审计必须更加注重对风险的分析,必须从传统的对内部控制和其他管理活动的事后评价转向对可能影响企业目标和战略的风险的事前评估;其次,内部审计必须注重价值的创造,能够成为企业价值链环节之一的条件是该活动能够创造价值或为其提供支持,因而内部审计活动必须成为增值活动才不会被视为阻碍创造企业价值的多余活动;最后,内部审计还必须能提供满足不同顾客要求的服务,提供特定服务满足不同顾客的要求是内部审计增加生存能力的必然。因此,树立为组织创造价值的目标就成了内部审计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正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的全球化、信息化技术的发展、组织受托责任的失败,冲击着内部审计的理论和实务,也对内部审计提出了新的要求:内部审计从最初以会计为导向发展为现在以风险为导向。而管理审计的重点是高层次的管理决策与活动,是事后的评价和反馈。而风险意味着对未来的预测,它可以使内部审计将审计对象和企业目标紧密连在一起,将事后评价反馈延伸到事前和事中。21世纪的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全球化经营以及个性化定制为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产生创造了管理环境,公司治理、内部控制以及风险管理等领域相关法规的出台也为内部审计提供了新的平台,同时受托责任的内容和层次也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因此内部审计从管理导向内部审计转向帮助企业评估各种风险、利用各种机会或减轻对战略的威胁的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是历史的发展必然。

二、管理审计与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比较

(一)产生背景的比较20世纪70年代,随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委托人的受托责任观念日益增强,不再满足于对财务报告进行鉴证,进一步要求对受托人的经营管理行为的效率和效果进行认定、计量和报告。而公司治理的理论及实践促进了公司制企业发展,对公司治理问题的研究扩大了管理理论的视野,丰富了管理理论的内容。公司治理也成为连接企业内部和外部环境的桥梁,保证了管理的正当性和有效性。特别是审计委员会制度的建立提高了内部审计的地位和独立性,从而为管理导向内部审计的开展提供了客观条件。企业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则是以审计风险的分析、评价为前提,根据审计风险的大小,选定审计的范围、重点和方法,并予以实施的一种审计模式。而审计风险不仅受到企业固有风险因素的影响,又受到内部控制风险因素的影响,管理审计虽然也对内部控制的风险进行评估,但主要是从总体上进行评价,没有把被审计人的各方面的管理(经营)风险纳入审计范围并作为重点来评价。因而,对审计风险问题,也没有予以足够的关注。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产生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管理审计的内在缺陷及应对措施是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产生的技术因素。其实,内部审计职业界早就意识到了审计风险,但对如何将审计风险与具体审计程序结合起来却束手无策。一方面它只将审计风险因素作为要了解和分析的众多因素中的一个,注意力比较分散,因而对风险因素关注不够;另一方面,过分依赖对内部控制制度及其执行情况的一般评价(测试)结论,而忽视审计风险产生的其他环节。企业内部审计的证据需从企业内部甚至外部许多领域获得,但管理审计模式却缺乏一种可接受的能量化的方法将各种信息来源连接起来,因而做出的一些主观判断,可能发生较大偏差,可能使有些重大错舞和弊端不能被审计师发现。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正是从企业面临风险的角度来评判内部控制系统的设计和执行,对企业治理方案进行测评,从影响企业目标实现的各种风险因素出发,就内部控制设计是否健全、关键的控制点执行是否有效、控制的薄弱环节、治理和改善措施的可行性等进行认定,评价风险管理和控制对企业实现目标的影响,并且站在风险的高度,在风险环境中观察经济业务的发展过程,从而采取适当的措施规避风险,促使企业健康顺利地发展壮大。(2)企业面临的高风险经营环境是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产生的社会因素。在信息时代的社会中,企业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和市场竞争不确定性越来越大。一方面变化周期缩短,外部环境和市场竞争的变化速度也超过以往任何时代;另一方面外部环境和市场竞争的变化越来越彻底,企业明天的生存和发展环境可能与今天的几乎没有任何必然的联系。因而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更取决于对未来环境变化的把握与适应,也必然促使企业在战略目标、重大投资决策、日常经营活动和绩效评估等各个方面高度关注风险因素,

并且要求企业的职能部门在进行各自的职能活动时高度重视风险,并将其纳入到企业的整体风险管理范围之内,因此风险管理成为高风险环境下企业活动的中心任务。内部审计作为企业内部的职能部门,必然应成为企业风险管理的有效组成部分,通过评估和提出改善风险的建议,为专业的风险管理部门或专职的风险管理人员提供咨询与保证服务,从而导致风险导向内部审计。(3)企业内部审计外部化趋势威胁着内部审计生存的职业空间。内部审计外部化,是指企业将内部审计的部分或全部职能交给外部的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完成,企业给这些机构支付相应费用的现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优势,集中资源做自己擅长的项目,而把自己不擅长的项目外包出去,从而可发挥核心竞争力优势。首先,内部审计作为一个企业的内部职能活动,在时间上具有重复性的特点,因而基本符合外包的条件;其次,外部审计在会计报表审计的过程中就非常重视对企业内部状况的审查与评价,从而对企业内部控制评价逐渐形成了专业上的相对优势,使得外部审计参与内部审计外部化成为可能;再次,近年来外部审计业务面临着日益严重的法律诉讼和同业低价竞争危机,而审计业务的收费却持续走低,非审计服务的收费甚至成为事务所收入的主要部分,因此外部审计被迫转向内部审计外包和管理咨询等非审计服务;最后,管理层要么出于成本效益的考虑,要么为了影响会计报表审计的意见类型,要么为了诱使外部审计降低审计收费,越来越倾向于内部审计外包。这就动摇着它在组织中的地位,威胁着它的职业生存。因此,内部审计为整个组织提供风险方面的咨询与保证服务,积极推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将提高其在组织中的不可替代性,减弱外部化带来的不利影响,从而保持和拓展其职业生存空间。

(二)指导思想的比较管理审计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分别产生于不同的历史时期,这不仅反映了审计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也反映了它们所处的不同时代的理论环境。“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迅速发展,垄断企业的规模扩大,企业股份高度分散化。随着企业经营活动的范围扩大,外部环境对企业的影响是企业管理层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但是以往的古典管理理论都只侧重于管理的某个方面,一般把企业视为“封闭系统”,而很难回答这一问题。于是,促使了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的出现并成为管理理论的方法论基础。正因为系统论、控制论是管理审计的指导思想,因此,内部审计首先是进行专门的内部控制系统评审,尤其是通过健全性评价和符合性测试来确认控制系统是否薄弱(缺少一些控制点)或失控(缺少关键控制点或较多的控制点),进而查明问题原因及后果,并要求有关方面制定措施加以解决或消除隐患,以改进控制,减少损失,提高效益;其次是开展管理审计,即以评价管理(经营)责任为主要的业务内容,通过对经营管理活动进行审查与评价,并采用一定的标准来衡量其经济性、效率性及效果性,从而找出差距,挖掘潜力,提高效益,或证实效益优劣,评价管理绩效,提供咨询意见,增加公司价值。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进步,战略管理理论和企业再造理论的出现对内部审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审计行为是一种有风险的行为,审计风险与内部审计师形影不离。由于审计风险急剧增加,为力求减少风险,内部审计师必须运用风险管理理论来指导审计工作,这就促使了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产生。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是以影响企业经营目标实现的经营风险为依据确定审计项目,以企业进行的所有降低风险的活动为测试重点,评价风险降低的充分性和有效性,并提出恰当的降低风险的方法。国外企业审计实践证明,在内部审计领域实施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改变了内部审计人员探讨风险和内部控制的方法,为内部审计参与风险管理提供了基础,并促进了内部审计与其它风险管理要素的结合。

(三)内部审计目标和范围的比较内部审计经历了四个阶段(表1):财务导向内部审计(SRIANO.1、SRIANO.2),业务导向内部审计(SRIANO.3、SRIANO.4),管理导向内部审计(SRIANO.5、SRIANO.6)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2001年内部审计实务标准框架)。其中每个阶段并不是孤立存在的,每一阶段都是对前一阶段的继承和发展。内部审计因受托责任而产生,其发展体现了受托责任发展变化的规律。管理导向内部审计模式以评价被审计责任中心的内部控制制度及其执行情况为重点,尽管对内部控制的风险(即薄弱环节)也要评价,但主要是泛泛地对内部控制进行评价,没有把被审计人的各方面的管理(经营)风险作为重点来评价。因而,对被审计人的风险即审计风险问题,也没有予以足够的关注。而企业内部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内部审计师不但要评价被审计人的内部控制的风险,而且要评价产生这些风险的各个环节和因素,即,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模式很重视对管理(经营)风险产生原因和要素的分析,还要求内部审计师要将被审计责任中心放在大的经济甚至政治、文化环境中,从构成被审计责任中心内部控制系统的各个要素方面,对审计风险进行分析、评价。只有这样,审计师才能正确地识别风险因素,制定审计方针、策略,确定进一步审计范围、重点和方法,才能确定从何处收集和怎样收集审计证据、收集哪些性质和类型的审计证据、收集多少审计证据,进而提出正确的审计结论和有效防范管理风险的建议,帮助被审计责任中心管理当局有效履行其风险管理方面的受托管理责任。

(四)内部控制理解的比较在内部控制发展的进程中,有两大重要因素:一是企业管理理论与实践。在法约尔提出控制是管理的职能之后,随着管理实践的复杂,内部控制的理论与实务也快速发展。二是审计理论与实务。20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内部控制的发展进入内部控制制度阶段。这一阶段内部控制开始有了内部会计控制和内部管理控制的划分,主要通过形成和推行一整套内部控制制度(方法和程序)来实施控制。内部控制的目标除了保护组织财产的安全之外,还包括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提高经营效率和遵循既定的管理方针。1936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首次提出内部控制的概念。1949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AP)修改了内部控制的定义:内部控制制度包括企业内部采用的机构计划和所有有关的调整方法和措施,其目的在于保护企业的财产,检查其会计资料是否正确可靠,以及提高业务效率,促进经营方针、组织计划的贯彻和企业内部所有调查方法的实施。该定义已经超越了与财务和会计职能有直接关系的内容,而涉及经营管理等多方面。目前人们开始逐渐将风险概念引入到审计领域之中。融入了风险理论以后,管理审计开始向风险导向审计阶段过渡,内部控制的概念也发生了重大变化。1988年AICAP了第55号审计准则公告《财务报表审计中内部控制结构的考虑》,提出研究和评价“内部控制结构”问题,从“制度二分法”到“结构分析法”这是内部控制发展史上一次重大的转变。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内部控制的发展进人内部控制结构阶段(严晖,2004)。开始把控制环境作为一项重要内容与会计制度、控制程序一起纳入内部控制结构之中,并且不再区分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控制环境反映企业的各个利益关系主体(管理当局、所有者和其他利益关系主体)对

内部控制的态度、看法和行为。内部控制经发展到内部控制整体框架阶段,内部控制包括五大要素。与此同时,审计模式也向风险导向内部审计转型。到2004年企业风险管理框架(ERM)的实施,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之间的融合已是一种必然的趋势。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企业内部控制日益庞大,不同阶段的审计模式对内部控制有相应的理解。从审计模式的历史演进看,管理审计理解的内部控制是内部控制制度并逐渐转向内部控制结构。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理解的内部控制是内部控制整合框架。

(五)内部审计资源分配的比较管理审计虽然也涉及审计风险问题,但主要关注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而忽视审计风险产生的其他环节。由于没有进行系统的审计风险分析,容易导致审计资源在审计领域的不恰当分配,进而影响审计工作的效率和效果。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以审计风险为线索,运用审计风险模型指导整个审计工作,能够把主要精力放在企业实现目标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和风险,并将事后评价反馈延伸到事前和事中,使内部审计成为企业价值链中的必要环节。在此内部审计人员关注的并非控制的充分性和遵循性,而是风险是否得到适当的管理和控制,从而内部审计人员通过风险与组织目标的实现直接联系起来,并在保证了审计效果的情况下提高了审计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