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应急预案范文
时间:2023-04-02 03:56: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手足口病应急预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加强宣传,落实检查
向教师讲解手足口病的一些常规知识。镇教育办与镇卫生院联合进行培训,并对所有校园检查一遍。使各教师了解到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临床上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皮疹、溃疡等表现为主。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手、足、口腔黏膜疱疹或破溃成溃疡为主要特征的儿童传染病。
手足口病知识:
1.潜伏期2-6天,一般在3-4天。
2.主要临床表现 发病突然,约半数病人可出现发病,体温38 oc或 略高,可持续1-3天,伴有口腔痛、咽痛、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发病次日出现疹子,先为玫瑰红疹或斑丘疹,皮疹呈离心性分布。主要见于指趾背面、指甲周围及足跟边缘,部分病人还可见于手掌、足底、臂部、等部位,1-2天出齐。1天后部分形成疱疹,呈椭园形,大小2-5mm,最大 10mm,内含混浆液,2-4天后可吸收。口腔两颊黏膜与唇内、舌边、软腭出现红疹或疱疹,呈灰黄色或灰白色。口腔疱疹易破并形成溃疡,因灼痛明显,流涎,患儿拒食。预后良好,病程一般5-7天,长者可达10天。偶尔有并发心肌炎、脑膜炎等并发症。
二、预防及应急措施:
1、由于目前是该传染病的好发季节,故建议孩子家长不要带孩子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
要求各学生通过宣传栏向家长讲解手足口病的发病症状、预防措施、传播途径、病儿的护理等方面的知识,让家长全面了解病理知识,家校配合做好预防工作。
2、做好晨间检查工作。学生早晨入校期间,带班教师一起,做好孩子的晨间检查,通过一摸、二看、三问、四查的方式,细致地观察每一个孩子的情绪与身体状况,有发烧症状的学生,劝其在家休息。
3、做好卫生消毒工作。学生园每天由保育老师清理好卫生后,做好玩具、餐具或其他用品彻底消毒工作。一般常用84消毒液浸泡及蒸煮消毒。对空气进行紫外线消毒。不宜蒸煮或浸泡的物品置于日光下暴晒。
4、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开窗通风,保证活动室内空气新鲜,温度适宜。
5、适当锻炼身体,平衡膳食营养,增强抵抗能力。教育学生注意休息的同时,鼓励学生多饮温开水、多吃蔬菜和瓜果。膳食注意粗细搭配,保证学生摄入足量的、均衡的营养,增强孩子的免疫力。
6、教育孩子注意个人卫生。教育孩子饭前便后一定要洗手,注意个人卫生,经常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并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
7、控制集体活动,不到公共场所玩耍,避免与患儿接触,以减少感染机会。
8.发生病人后措施。如发现患儿,迅速隔离,立即到医院就诊。对被病人接触污染过的毛巾、水杯、玩具、食具、便器、等物品要予以消毒。对病人的鼻咽分泌物、粪便也应消毒。加强晨检,对密切接触者加强医学观察,注意观察密切接触者有无发热、皮疹等情况。同时逐级向教育主管部门报告。
预防手足口病领导小组名单
预防手足口病领导小组:
篇2
文章编号:1003-1383(2012)06-0914-03 中图分类号:R 722.1 文献标识码:B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2.06.070
手足口病在2008年5月被国家卫生部列入丙类传染病,该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以柯萨奇病毒A组16型、肠道病毒7l型为多见)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3~6月是高发季节,通过粪口途径、密切接触、呼吸道飞沫等多种途径传播[1],易在婴幼儿造成爆发流行。重症手足口病少,大部分为轻症患儿。如何管理轻症手足口病门急诊的收治,是控制病情扩散,促进患儿健康的重要手段。现将我院手足口病的门急诊管理体会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为2011年5月至2012年6月我院门急诊共收治手足口病患儿1341例,诊断均符合我国卫生部制定的《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8年版)》中制定的标准,其中男725例、女616例,年龄多为1~7岁婴幼儿,主要是5岁以下的儿童,最小的5个月,最大为7岁。其中轻症1338例,均有充血性皮疹伴低热,皮疹主要分布在手、足、臀等部位,1250例口腔有疱疹或溃疡,流涕、咳嗽、咳痰伴支气管肺炎150例;呕吐、腹泻消化道症状30例,重症出现高热嗜睡、肌体抖动神经系统症状3例。
2.治疗方法 给予抗炎、抗病毒和对症治疗,静脉滴注头孢噻肟钠、利巴韦林、炎琥宁等;口服板蓝根、维生素B2片,皮疹给予涂炉甘石洗剂,口腔溃疡给予西瓜霜或冰硼散涂搽口腔患处,同时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等。
门急诊管理
1.制订启动应急预案 我院制订手足口病应急预案,在出现手足口病疫情时,迅速启动手足口病应急预案,成立手足口病防控医疗救治小组,由医院领导、各职能科长及防保科、药剂科主任、门急诊主任等组成,各成员职责明确,分别负责医师、护理人员的调配和物品、药品的供应及消毒隔离等方面的工作,保证高效有序地进行医疗救治和隔离。
2.实施门急诊预检分诊 手足口病流行期间,我院门急诊设独立手足口病预检分诊室,对出现皮疹疑似手足口病患儿,直接引导到专门诊疗室,将手足口病患儿与其他患儿隔离,减少在候诊厅的停留时间,预防其他患儿交叉感染,并做好疾病的诊断、化验、报告及登记工作。对轻症患儿门诊抗病毒治疗或在家观察和隔离;对高危人群予抗病毒输液并留院观察治疗,做好床边、消化道、呼吸道隔离;对重症倾向患儿,开通“绿色通道”直接收入传染科进行隔离治疗。
3.做好医护人员手足口病知识的培训 组织门急诊医护人员学习《手足口病诊疗指南》,请儿科、ICU主任、感控科主任讲课培训,在保证门急诊医护人员熟悉手足口病诊疗指南的基础上,再次进行重症病例(呼吸衰竭、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抢救的相关技术操作(气管插管、气管切开)、设备(呼吸机、心电监护仪)使用,特别注意患儿可能出现的病情突变及应对方法,掌握手足口病危重症的抢救护理程序及消毒隔离措施,科学规范地救治患儿。
4.严格消毒隔离及防止交叉感染 病区、患儿、医护人员的消毒隔离,按照卫生部制定的消毒隔离技术方案及本院制定的消毒隔离制度执行。隔离诊室和手足口病输液室每日用空气消毒机定时消毒3次,地面、输液椅、床头柜用含氯消毒液(每升含有效氯500 mg)擦拭,每日2次;手足口病主要通过粪口途径,因此,实施肠道隔离措施尤为重要[2],就诊或输液期间,督促家长管理好自己小孩,不要交换玩具、餐具、食品等,避免相互密切接触增加交叉感染机会。患儿的分泌物、呕吐物、排泄物等按感染性废物处理,用消毒剂(每升含有效氯1000 mg)浸泡消毒半小时后再排入下水道,医护人员接触患儿后,严格“六步洗手法”,认真洗手并用快速消毒液消毒双手,治疗护理患儿过程中所使用的非一次性仪器、物品用后采用1000 mg/L有效氯溶液擦拭消毒。
5.做好输液患儿的发热护理 开辟专门的手足口病患儿输液室,保持输液室清洁,室内空气流通。输液室内多备体温针,输液期间,随时观察患儿体温变化,对低热、中等热患儿,指导家长减少衣被、多喂温开水;对既往有高热惊厥病史的患儿,给予优先输液并严密观察病情;体温超过38.5℃要及时给予退热处理, 如冰敷、温水擦浴(有皮疹者不宜用酒精擦浴)、小儿退热栓塞肛,冰敷时要注意观察局部皮肤颜色,避免冻伤。对持续高热患儿要特别重视,遵医嘱给予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等应用,并配合物理降温,争取在短时间内把体温降至正常,退热后1小时要复查体温。
6.做好手足口病患儿的皮肤护理 指导家长尽量保持有皮疹患儿皮肤清洁干燥,臀部有皮疹要及时清理其大小便,患儿被褥、衣物宜宽大柔软,剪短指甲,尽量不要抓破疱疹,避免皮疹感染。手足部皮疹初期涂炉甘石洗剂,疱疹有破溃时涂0.5%碘伏,炉甘石与牛奶相似,要注意分开保管,避免患儿误服。加强口腔护理, 已有溃疡患儿, 给予西瓜霜或冰硼散涂搽口腔患处,以消炎止痛和促进溃疡面愈合。
7.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医护人员在诊疗、输液过程中,严密监测患儿病情变化,密切观察体温、心率、呼吸及神志,注意观察患儿有无精神差、嗜睡、呼吸急促、呕吐、抽搐等,若出现与体温增高不成比例的心动过速或昏睡、呕吐等脑膜刺激征,警惕有可能出现病毒性心肌炎和脑炎,应及时报告医生, 做好抢救准备[3]。
8.加强愈后宣教,防止重复发病 对家长进行手足口病的知识宣教,由于手足口病为传染性疾病,嘱家长在患儿出院后2周内不要送幼儿园或到公共场所,并注意做好环境和个人卫生,居室要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勤清洗衣被,并予曝晒。指导患儿改掉吸吮手指习惯,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好习惯,餐具使用前后要清洗消毒,多吃含维生素C的食物,保持营养均衡。每年3~6月份家长要注意检查患儿手足口腔有无皮疹或疱疹,若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
结 果
1341例手足口病患儿经过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其中359例收入传染科治疗,12例转上级医院继续治疗外,其余970例病情痊愈或好转出院。门急诊输液疗程一般为5~7天,最长10天。
体 会
手足口病传染性强,易引起爆发或流行,在应对轻症手足口病门急诊的管理中,笔者深刻体会到加强传染病知识的学习,严格落实消毒隔离措施,做好预检分诊,隔离输液,严密观察病情,加强宣教等措施,使手足口病患儿能够及时、有序救治,降低了手足口病患儿的死亡率和院内感染率,确保医院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S].2008:123.
[2]叶 崎,邬菊英,俞海燕. 1566例手足口病的医院感染管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12):1541.
篇3
一、加强领导,建立较为完善的工作机制
我镇按上级政府和卫生部门的要求,结合本镇实际,成立了领导小组,认真制定了《2014年镇手足口病和麻疹的防控应急预案》,并把深入开展卫生工作列入到各村、学校和村卫生室的日常工作中,将职责和责任明确到人,通过相互配合,并充分调动爱国卫生专业队伍、广大健康促进志愿者及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坚持真抓实干,参与社会大卫生整治,扎实稳步地推进了建设健康镇和爱国卫生各项工作。
二、认真安排,做好传染病的防控工作
在今年的手足口病和麻疹防控工作中,我镇领导高度重视,亲自安排布置防控工作,密切关注手足口病的发病情况和麻疹的防控,制订了有效措施。
1.成立领导小组,实行镇干部包村负责制,组织召开各村支部书记参加的手足口病和麻疹的专题会。
2.进行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消除传染源和切断传播途径。
3.利用喇叭进行早中晚三次广播和发放明白纸5000余张等形式宣传手足口病和麻疹的防控知识。
对各村卫生室人员以会代训形式培训8次,每周召开一次例会。实行卫生院医务人员包村责任制,进行宣传和防控。我镇医务人员走村串户进行摸底,进行手足口病的预防宣传,和对5周以下儿童接种麻疹疫苗2182名,使接种率达98%。
学校实行校长、园长负责制,组织教师每天对学校环境消毒和对学生进行晨检、午检。并做好学生家长的思想工作,使他们主动配合,顺利完成防控任务。
4.对31个养猪场,641户散养户的共6231头猪进行预防性消毒.
5.对镇直单位、饭店、超市、小卖部、学校、理发店等的公共场所共154家进行每周一次的预防性消毒。
8.搞好外出务工人员、走亲访友的调查和监督。
对今年的手足口病和麻疹防控,我镇干部群众都站在了讲政治的高度去看待,站在对人民、对社会、对国家负责的态度去对待,从心理上拿出了03年非典形势去对待,全力以赴搞好手足口病和麻疹防控这个无硝烟战役。
三、强化建设,努力做好我镇卫生工作
(一)医德医风建设
继续秉承行业作风年的精神,在临床工作中正确诊断,合理用药,杜绝开大处方,搭车药,贵重药,减轻患者的医药费用,真正落实国家的惠民政策。
(二)标准化卫生院建设
按照标准化卫生院的要求,投资3.5万元购置床20张、被子10套、办公桌20张以及中西药药品柜、器械柜,又新上多普勒、血流变、光量子、心电图等半自动化设备大约26万。对新建卫生院院落及围墙进行了整建,医务人员利用休息时间亲自劳动,节约1.6万元,同时不折不扣的执行新农合政策,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规范村卫生室标准和各项制度,业务量明显增加50%。
(三)不折不扣的执行新农合政策
在新农合工作中,严把住院指征,坚决禁止大额门诊转住院,严格控制住院平均费用不高于900元,住院补偿比达到合理化,不折不扣的执行新农合政策。卫生院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对村医疗点进行管理和监督,保证农民用药安全有效。大力宣传新农合政策,做好2014年度农民的参合工作,巩固了参合率。
(四)传染病防控工作
进行全员培训学习,制定了镇村麻疹防控应急预案。严格执行麻疹疫苗接种工作次序,对我镇8个月—14周岁的幼儿和儿童1千多人接种麻疹疫苗,按时按质按量的完成了接种工作。
篇4
为进一步做好富春街道手足口病防控工作,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小学、托幼机构正常运行,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省、杭州市及富阳市的有关规定,结合富春街道目前的实际情况,特制订富春街道手足口病疫情防控应急预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工作方针,全面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的工作要求,控制疫情的传播与流行。
二、组织领导体系
1.街道成立手足口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由办事处主任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防保所所长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同时安排必要的经费开展手足口病防控工作。
2.各村、社区居委会、小学、幼儿园相应成立手足口病防控工作小组,做好本单位的手足口病防控工作。
3.建立和完善由街道、村(社区、小学、幼儿园)二级组织组成的手足口病防控工作体系,开展全街道的手足口病预防和控制工作。
三、医疗卫生工作体系
街道防保所成立手足口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由防保所所长任组长,各有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具体负责全街道手足口病防控业务指导,提出全街道手足口病防控意见,检查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当好办事处领导的参谋。
1.配合协调市疾控中心开展手足口病的监测,收集和上报疫情控制相关信息;组织相关人员培训,做好疫情控制的各项准备工作。
2.开展对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以消毒为重点的监督检查;成立手足口病疫情控制工作小组。街道防保所要成立手足口病疫情处理工作小组。配合市疾控中心对手足口病病人及其密切接触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对手足口病的密切接触者采取必要的医学观察措施;对医疗机构的消毒、隔离工作进行技术指导;对居家隔离场所进行隔离控制和消毒进行技术指导。
四、防控措施
(一)病例诊断
1.临床表现
(1)一般病例表现。
急性起病,发热,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疱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痛等症状。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预后良好,无后遗症。
(2)重症病例表现。
少数病例(尤其是小于3岁者)可出现脑炎、脑脊髓炎、脑膜炎、肺水肿、循环衰竭等。
A.神经系统:精神差、嗜睡、头痛、呕吐、易惊、肢体抖动、无力或瘫痪;查体可见脑膜刺激症、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危重病例可表现为频繁抽搐、昏迷、脑水肿、脑疝;
B.呼吸系统:呼吸浅促、困难,呼吸节律改变,口唇紫绀,口吐白色、粉红色或血性泡沫液(痰);肺部可闻及痰鸣音或湿罗音;
C.循环系统:面色苍白,心率增快或缓慢,脉搏浅速、减弱甚至消失,四肢发凉,指(趾)发绀,血压升高或下降。
2.实验室检查
(1)末梢血白细胞。一般病例白细胞计数正常,重症病例白细胞计数可明显升高。
(2)血生化检查。部分病例可有轻度ALT、AST、CK-MB升高,重症病例血糖可升高。
(3)脑脊液检查。外观清亮,压力增高,白细胞增多(危重病例多核细胞可多于单核细胞),蛋白正常或轻度增多,糖和氯化物正常。
(4)病原学检查。特异性EV71核酸阳性或分离到EV71病毒。
(5)血清学检查。特异性EV71抗体检测阳性。
3.病例定义
临床诊断病例:急性起病,发热,手掌或脚掌部出现斑丘疹和疱疹,臀部或膝盖也可出现皮疹。皮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的疱疹,疼痛明显。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
重症病例:1.有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的患者,同时伴有肌阵挛,或脑炎、急性迟缓性麻痹、心肺衰竭、肺水肿等。2.手足口病流行地区的婴幼儿虽无手足口病典型表现,但有发热伴肌阵挛,或脑炎、急性迟缓性麻痹、心肺衰竭、肺水肿等
(二)疫情报告
1.自2008年5月2日起,手足口病纳入丙类传染病管理。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的有关规定,对符合上述病例定义的手足口病病例进行报告。
2.报告内容与方法
发现手足口病患者时,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中“其他法定管理及重点监测传染病”一栏中填报该病。医疗机构应填写完整的传染病报告卡于24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富春街道各村卫生室、民营医院、个体医、其他各类医务室由富春防保所代报)。
3.局部地区或集体单位发生流行或暴发时,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及有关规定,及时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
(三)留观或住院指征
1.留观指征。
3岁以下婴幼儿,具备以下情况之一者需留观。乡镇卫生院如发现符合留观指征患者,应立即将其转至县级以上医疗机构。
(1)发热伴手、足、口腔、肛周皮疹,病程在4天以内;
(2)疱疹性咽峡炎,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增高;
(3)发热、精神差。
2.住院指征。
具备以下情况之一者需住院,应立即将其转至指定医疗机构。
(1)精神差,嗜睡、易惊、烦躁不安;
(2)肢体抖动或无力、瘫痪;
(3)面色苍白、心率增快、末梢循环不良;
(4)呼吸浅促或胸片提示肺水肿、肺炎。
(三)流行病学调查
富春街道防保所应积极配合市疾控中心做好流行病学调查,同时对参与流行病学调查人员进行强化培训,使其明确调查的目的和要求,熟练掌握调查的内容和方法,认真仔细地按调查表和有关要求进行调查登记。具体的调查内容和方法按市疾控中心制订的方案执行。
(四)居家消毒隔离点划分居家消毒隔离点是指发生病人以及可能引起新感染的地方。
(五)居家隔离消毒点处理:
1.病人均送由卫生行政部门指定医院实施治疗,由诊疗单位根据病情确定是居家隔离治疗、留观治疗、住院治疗。
2.对居家隔离点做好消毒隔离等管理,居家隔离病人要做好首次消毒、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工作。首次消毒和终末消毒由富春防保所负责,随时消毒由病人所在村(社区)、学校(幼儿园)负责。严禁将未经消毒处理物品带出疫点或向外界排放未经消毒处理的排泄物、污水等。
(1)环境消毒要点
A不需要大规模喷洒消毒。
B只需要对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如门把手、课桌椅、餐桌、婴儿床栏杆、楼梯把手等)、玩具、游乐设施、寝具及书本等做重点性消毒。
C清洁完毕的物体可移至户外,接受阳光照射,通过紫外线杀灭病毒。
(2)消毒方法的适用
A粪便:可用生石灰以1:1的比例与其搅拌均匀消毒。
B食、饮具:用250毫克升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30分钟。
C生活用具、玩具、校舍、书籍:用500毫克升含氯消毒剂溶液擦拭消毒,作用时间30分钟,或用0.3%过氧乙酸作用60分钟,或用紫外线灯直接照射30分钟。
D患者衣、被单:阳光下暴晒或煮沸20分钟或用500毫克升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
E盛放排泻物的容器:用500毫克升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浸泡120分钟。
F饮用水:用1~3毫克升有效氯含氯消毒剂如漂白粉、优氯净等作用30分钟。
G灭蝇:可用5%氯氰菊酯(奋斗呐)、2.5%溴氰菊酯或其他杀虫剂,按说明书使用。
H生活污水:用50毫克升有效氯含氯消毒剂作用120分钟。
I垃圾:用1000毫克升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喷雾作用120分钟。
3.密切接触者应医学观察7天,发现有出现类似手足口病临床表现的应立即要求其家长送医院诊治并立即报告富春防保所。
4.居家隔离消毒点的解除:上述措施落实到位,病人症状全部消失后再经一周时间的消毒隔离观察,无相关症状出现可解除居家隔离点。
(六)消毒隔离措施
按市疾控中心有关技术方案进行。
1.加强传染病报告制度,一旦发现病例应立即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各类托幼机构应根据发病情况,必要时可上报教育与卫生部门要求停课,以预防疫情扩散。
2.学校幼儿园要认真做好晨间体检工作,可疑患儿不得入园,应立即劝其去指定医院诊治,减少疾病扩散机会;同时,也要做好巡查工作,一旦发现可疑病例应立即隔离,并通知家长带其就医。
3.增加教室、卧室等处的通风换气频次;延长儿童户外活动的时间;保持室内空气清洁干燥,提倡采取湿式卫生;儿童卧具应经常在阳光下暴晒;工作结束时可采用紫外线灯照30分钟。
4.严格食品卫生各项管理制度,加强食品卫生、饮水卫生与食具消毒工作,把好“病从口入”关。
5.培养儿童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提倡勤洗手,注重咳嗽礼仪。应采用肥皂在流水下洗手,有条件的单位可提供抗菌洗手液;儿童在入园时,饭前便后与使用玩具后坚持洗手;在室内或人群中咳嗽、喷嚏时应采用餐巾纸捂住口鼻部,防止感染性液体经空气扩散,污染的手纸丢入污物桶内,并立即洗手;如来不及取餐巾纸,可用双手捂住口鼻部,并立即洗手;严禁对着他人咳嗽、喷嚏。
6.在疾病流行季节,应加强室内环境物表与儿童玩具、用具的清洗消毒,以阻断间接接触传播途径。环境物表可采用有效氯浓度为500-1000mgL含氯消毒剂溶液,在清洁的基础上进行湿式擦拭;塑料等耐湿玩具、用具在清洁的基础上,放入有效氯浓度为500-1000mgL含氯消毒剂溶液中浸泡30-60分钟后,清水冲洗后干燥备用;纸质、布质等书籍与玩具可在阳光下暴晒。
篇5
为在全社会广泛宣传和普及应急知识,增强公众的公共安全意识,提高公众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根据国家减灾委《关于做好“防灾减灾日”有关工作的通知》和国务院应急办《关于在“防灾减灾日”活动中进一步加强应急管理法律法规宣传和科普宣传工作的通知》要求,结合县应急办安排部署,定于x月x日-x日在全镇开展以“关注灾害,关爱生命”为主题的应急管理法律法规和应急知识科普宣教宣传周活动,其中x月x日为集中宣传日。
一、活动主题
关注灾害,关爱生命,普及应急知识,提高应急能力。
二、活动重点
应急知识进学校、进企业、进村场、进农户。
三、宣传内容
(一)宣传应对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知识。
(二)防震减灾知识宣传。
(三)宣传介绍各类突发事件的种类、特点和危害,普及防灾减灾的基本技能和自救互救的应急常识。
(四)应急知识、应急法律法规和应急预案和预案的解读。
四、宣传形式
(一)自主宣传。宣传周期间,各村场部门单位要在本单位辖区内设立宣传点,采取设立宣传展板、发放宣传资料,召开广播会等形式,开展应急知识宣传活动。
(二)媒体宣传。宣传周期间,镇广播站、有线电视台每天播放一次《突发事件应对法》、应急常识和应对处置特大突发事件情况等。
(三)集中宣传。5月9日。镇召开机关干部、村场班子成员大会,现场咨询,发放宣传资料,开展宣传活动。
五、活动安排
1、5月7日,召集各村场部门单位召开宣传周活动筹备会议,安排部署相关工作。
2、按照要求印制好宣传资料。
3、5月8日—13日,镇广播站、有线电视台每天播放一次《突发事件应对法》、预防甲型h1n1流感知识、手足口病及应对处置突发事件等应急知识。
4、5月9日,镇机关设点统一集中开展宣传,悬挂宣传横幅、张贴宣传标语,开展宣传咨询、发放宣传资料。
六、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成立镇长徐忠乐为组长,黎帮道、彭良才、王文华、张军、许冰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王文华任办公室主任。各村场、各部门单位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普及应急知识、提高应急能力是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和最大限度减少社会灾害的需要。各村场部门单位要进一步强化思想认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集中精力抓好宣传周各项活动的开展。
篇6
关键词:手足口病;防控;医院感染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是由肠道病毒,如人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等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不仅可通过唾液、喷嚏、咳嗽,说话时的飞沫直接传染,还可通过手、生活用品及餐具等间接传染,好发于6岁以下儿童 [1]。手足口病临床主要症状为口腔疼痛性水疱、四肢疱疹及持续性高热,绝大部分患儿在常规抗病毒治疗后可获得缓解,预后良好,但亦有少数重症患儿并发脑膜炎、重症心肌炎、无菌性脑炎、神经源性肺水肿等严重并发症,导致患儿死亡,严重威胁患儿生命安全[2]。目前,我国各个省市均有手足口病病例报道,200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正式将手足口病列入我国丙类传染病范畴进行管理[7]。手足口病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药物,因此做好疾病预防控制是减少手足口病发病率及致死率的重要措施。我院从2010年起加强手足口病防控管理,取得良好成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共98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54例,女性44例;年龄3个月~8岁,平均年龄(3.1±1.7)岁;病程1~7d,平均病程(2.5±1.7)d。所有入组患儿均符合我国卫生部颁布的《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9版)中手足口病诊断标准[3]。
1.2 防控方法
1.2.1 成立防控领导小组[4]根据卫生部门要求及本地手足口病疫情防控形势,由本院3名专家牵头,成立由组长、专家顾问及医护人员组成的手足口病防控领导小组,多次召开相关职能会议,使各与会人员提高重视度,充分认识疫情严重性,制定手足口病应急预案,建立手足口病分诊流程、报告制度及管理制度,并对疾病防控工作进行详细部署及安排。
1.2.2 强化培训[5]通过全员普及和重点培养相结合的方法,对全院各级人员进行手足口病相关知识的强化培训,让全员充分意识到防控手足口病的重要性,以达到提高整体防控水平的目的。定期组织全院医护人员及后勤职工进行培训考核,并将考核成绩纳入个人教育档案及科室质量考核内容。
1.2.3 合理分诊[6]手足口病流行期间,施行预检分诊制度,与门诊挂号处及急诊科室设立手足口病诊室(台),引导有高热、手足疱疹及口腔溃疡等手足口病临床特征或有明确手足口病亲密接触史的患儿到手足口病诊室(台)就诊。手足口病候诊及就诊区域应设置专门的就诊和留观场所,保持环境清洁、通风,避免拥挤,每天均采用含氯消毒剂及紫外线照射进行室内消毒1次。对于就诊者中轻症患者,建议居家隔离,以减少交叉感染,如发生病情变化应及时到院复诊;对于高度疑似者,应建立“绿色通道”,使其直接进入诊疗环节。合理进行医护人员调配,增加专科门诊医生,加快门诊患者的周转速度。
1.2.4 加强卫生管理据统计[7],经医护人员手传播造成的感染病例约占全部医院感染的30%以上。因此,医护人员的手部卫生是卫生管理的重点。医护人员在对手足口病患者进行诊疗或护理后,特别是直接接触病患皮肤疱疹、口腔黏膜、分泌物及血液等高危操作后,均应用洗手并用消毒剂进行手部消毒。在发热门诊、留观室及病房等重点部门均应予以配置非接触式或肘式水龙头,并配备相应的洗手液及擦手巾,以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此外,加强医院内诊室、候诊室、留观室、检验室等区域的环境消毒也十分重要。手足口病病原体对醇类消毒剂不敏感,可采用500mg/L含氯消毒剂进行物品和环境浸泡消毒。对患者粪便进行特殊处理,采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处理120min后用生石灰以1:1比例进行搅拌消毒。加强苍蝇、蚊虫等虫媒的消杀工作。
1.2.5 加强宣传教育对患儿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宣讲,使其充分了解手足口病防控相关知识,介绍简单的疾病防控方法,如勤洗手、勤更衣、防蝇蚊及避免接触人员复杂的环境等,并对其发放《手足口病防控手册》。
2 结果
经治疗后,95例手足口病患者均痊愈出院,3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转至上级医院进行救治,全部98例患儿均未出现医院感染。
3 讨论
手足口病传播途径较为复杂,传播速度快,流行强度大。加强疾病防控管理,是预防手足口病医院感染的最有效方法。在相关领导的组织、指挥下,建立预检分诊制度,并对分诊部门、流转处理、重症治疗等重要环节进行跟踪指导和监督,及时掌握疫情动态,加强医护人员业务培训增强防控意识,严格执行消毒措施,正确掌握洗手指征,有效控制传染源,切断感染途径,提高患儿自我防护意识,是控制手足口病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
参考文献:
[1] 吴亦栋, 尚世强, 陈志敏, 等. 手足口病病原体流行特征分析及临床意义[J]. 中华儿科杂志, 2010, 48(7): 535-539.
[2] 王利花, 李军. 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研究进展 [J][J].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10, 27(6): 419-421.
[3] 卫生部. 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 (2009版)[D]. , 2009.
[4] 张国娣. 手足口病隔离区的医院感染控制与管理对策[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3, 23(9): 2183-2183.
[5] 钱丽敏. 基层医院手足口病的医院感染控制与管理 [J][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2, 22(16): 3676-7677.
篇7
一、健全疾病预防控制体系
1.健全疾病预防控制网络,完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绩效考核工作。
2.强化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人员能力建设,提高流行病学调查、现场处置和实验检测能力。
3.加强对医疗机构公共卫生工作的督查和指导,落实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责任,强化医疗机构对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规范化管理。
4.完善各项卫生应急预案,更新和充实应急物资储备,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监测和预警工作,做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等各类突发事件卫生应急准备工作。
二、夯实免疫规划基础工作
1.组织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策略,巩固免疫规划达标成果,确保以乡为单位儿童免疫接种率达90%以上,维持无脊灰状态和实现消除麻疹的目标,做好疫苗的储运和管理,所有一、二类疫苗使用信息均应转入到预防接种信息系统,做到规范化、精细化管理。
2.完善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系统管理,要求及时上传率达90%,备份率90%以上,重卡率低于2%以下,接种报表与接种系统符合率达到95%以上。
3.加强预防接种监测工作,妥善处理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防止预防接种事故的发生,确保安全接种。
三、加强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
1.加强传染病信息报送质量管理和信息建设。各级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门诊日志制度,对法定传染病登记报告应实行首诊医生负责制,要求各类传染病报告率达95%以上。
2.做好对手足口病、流感、霍乱等重点传染病和新发传染病防控工作,加强对传染病的日常监测和风险评估工作。做好聚集性和重症手足口病、“新破”疑似麻疹、百日咳、流脑、乙脑、甲肝、15岁以下乙型病毒性肝炎和狂犬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处置工作,要求对每一例重症手足口病、疑似麻疹、狂犬病例应做好标本采集送检工作,全年应完成60例手足口病病例,20例发热出疹性疑似麻疹病例的标本采集送检工作。
3.加强外环境霍乱疫情监测。4—10月份,各医疗机构应开设好肠道门诊,按要求规范填写好腹泻病人门诊登记簿,切实做到“逢泻必登,逢疑必检”。县人民医院腹泻病人霍乱弧菌疫源检索由县人民医院负责,县妇保院、中医院及各乡(镇)卫生院腹泻病人标本统一送县疾控中心检测,县疾控中心应定期开展对江河水系、外环境和海水产品霍乱弧菌疫源检索工作。
四、做好结核病防治工作
1.认真贯彻执行《省2014年—2015年结核病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结核病控制项目,如期完成新发涂阳肺结核病人任务数。
2.认真落实农村困难人群耐药肺结核病人救治政策。
3.开展以县为单位的结防机构实验室室间质量评价工作,提高实验室检测能力,确保新肺结核发现率达70%,病人治愈率达85%以上。
五、加强艾滋病防控工作
1.进一步加大艾滋病监测与检测力度,保质保量完成VCT人员、哨点人群、娱乐场所工作者、公安羁押监管人员和性病门诊的筛查工作。
2.创建右水、白鹅等2个艾滋病宣传示范乡镇。
3.做好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的随访管理工作,提供CD4+及病毒载量的检测工作。
4.为艾滋病人提供快捷便利的抗病毒治疗和母婴阻断,完善艾滋病病人治疗信息管理系统,并为艾滋病感染者、病人及致孤儿童提供生活救治,关怀帮助,落实国家“四免一关怀”政策。
5.做好娱乐场所工作者,男同、吸毒人群、性病就诊者的干预工作。
6.广泛宣传、普及艾滋病防治知识,加强艾滋病健康素养促进项目工作,进一步做好青少年及党政干部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
7.加强实验室能力建设,进一步提高2个初筛实验室及10个艾滋病检测点人员的检测水平,创建县妇保院艾滋病初筛实验室。
六、加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工作
1.做好碘缺乏病省级监测工作,完成等6个乡镇碘缺乏病健康教育工作。利用电视、手机短信、户外广告等宣传方式进行广泛宣传碘缺乏病防治知识。
2.根据《省慢性病防治工作规划(2012—2015年)》提出的工作目标,做好肿瘤登记和死因监测报告工作。
3.根据《2013—2015年县寄生虫病防治工作方案》提出的工作目标,做好线虫病、疟疾防治工作。
篇8
关键词:手足口病;临时病区;分层管理;人力资源
护理人力资源合理配置和科学管理,直接关系到医院的工作质量,更直接影响到护理质量[1]。我院作为一家三级甲等医院综合性医院,承担全市手足口病防治任务。2010年6月21日接到上级卫生行政部门通知马上组建全市临时手足口病区,护理人员在全市各医院中抽调。在工作中我们运用了护士分层次管理模式,合理的安排工作,顺利完成了工作任务,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2010年6月21日至2010年8月31日,我市组建开放临时手足口病区2个,病床66张,共收治手足口患儿347例,其中重症100例,危症8例;年龄最大 9 岁,年龄最小2月。
1.2全市各医院抽调护理人员31名,其中曾在儿科工作的人员8名、急诊3名、内科3名、外科3名、产科3名、中医社区及其它11名;抽调护理人员中中级以上职称6名,初级职称10名,工作两~三年15名。熟悉呼吸机使用护理人员3名,从来没接触过危重病抢救护理人员11名。
2护理人力资源管理
2.1应急预案启动:护理人力资源的迅速调配,市卫生局从各医院抽调护理人员,指定一名护理部护士长负责物资及后勤保障,一名儿科护士长全面负责临时病区人员调配、技术培训和护理质量控制。第一批的16名人员在任务下达的第一天马上到新组建的病区准备,次日一病区立即投入使用。由于患儿多,5天后第二批的15名抽调人员到岗组建开放二病区,两病区总床位66张。
2.2岗前培训:手足口病的护理对新抽调的护理人员来讲是一个新的领域,关于手足口病的护理要求和消毒隔离及危重症手足口病的护理尤其是呼吸机使用的观察等知识均要进行培训。我们将培训大致分两步,对所有护理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内容有手足口病护理常规、消毒隔离制度和医院科室工作流程;以后逐步利用的每天晨会和每周业务学习时间重点学习相关危重护理和儿科专科护理知识。
2.3分层管理,科学排班:两病区病房由一名护士长统一调配,病情较重的集中在一个病区,另一病区放置病情稳定的病人,要求护士长迅速了解每一名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根据护士专科情况把护理队伍分成4个层面人员,分别是专业护士A(抢救护理骨干)4名、专业护士B(儿科护理技术骨干)6名、执行护士14名和本院辅助护士6名,根据病人需要合理安排人力,以满足护理工作的需要。每班次都要保证有一名专业护士A;专业护士B1名;辅助护士1名;执行护士具体根据病区内的情况动态弹性安排。护士长电话值班,专业护士A实行二线值夜制度,各班次人员相对固定,相互配合工作,取长补短。这样既能保证日常护理工作和临时的抢救任务完成,又能协调本院其他部门工作。
[2]何琳等曾为19名来自不同科室的护理人员确定了新的分工模式,保证了护理安全和专科护理质量
2.4岗位职责的界定:制定好相应的岗位职责:专业护士A主要负责危重症患儿需要气管插管上呼吸机等抢救的护理;专业护士B主要配合护士A做好危重症病人观察和解决小儿头皮穿刺血液标本采集等治疗,一般执行护士主要是完成科室内的一般性治疗工作;辅助护士主要是对病人的基础护理和一般外勤工作。
2.5医护人员的协调:由于临时组建的队伍中人员来自不同的医院和科室,护理人员彼此不熟悉,各医院各科室之间工作流程和具体要求也有差异,护士长和科主任召集全体医生护士开会,制定统一的工作流程、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使大家能合作默契、高效率工作,同时也保证了工作质量,有效地防止差错事故发生。[3]
3效果
临时病区成立共70天,收治手足口病347例,危重症108例,其中上呼吸机4人次共720h,除1例因极重症来院6h抢救无效死亡死于肺出血,其余 336例治愈出院。治愈率99.7%,平均住院日5~7天,期间没有发生护理差错、并发症和交叉感染。
4讨论
4.1护理人力资源的科学管理,避免造成人员的浪费。护理人员的数量配置是否合理,结构是否合理,使用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护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4]叶文琴等人研究表明,目前护理人员数量紧缺与浪费并存。如何能科学地管理人力资源,在同等护士数量配置的情况下,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显得尤为重要。
4.2分层次管理有利于护理人力资源的优化:实行分层次管理后,护士的岗位按照其资历、能力和综合素质进行设置和考评,各级护士各司其职。有研究表明,分层后专业护士有充裕时间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配合医生确保病人在诊疗中的质量和安全[6];分层次后护士才能更好的夯实基础护理,为病人提供优质护理服务。
4.3分层次管理有利于提高了夜间护理质量,杜绝护理安全隐患:在分层次护理管理中,病区采取专业护士A二线值班制度,遇到紧急难题马上请示二线护士,既减轻了低年资护士的心理压力,也避免了紧急抢救手忙脚乱的现象,提高了应急抢救质量,保证病人安全、杜绝安全隐患[5]。
篇9
本文主要从加强组织领导,保证院内感染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加强预检分诊,加强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使全院职工人人明确控制院内感染的紧迫性、重要性,加强医院感染病例上报工作,加强医疗器械消毒管理工作,加强抗生素合理应用,加强病房消毒隔离工作,加强重点科室规范管理几个方面对上半年医院感染工作进行阐述,本文对上半年医院感染工作有着参考指导的意义。
2009年上半年,在院长及分管院长的领导下,在医务科及护理部的协助下,从组织落实开始,到严格管理制度,开展必要的临床监测等采取多种措施,尤其是“甲型H1N1流感”和“手足口病”的爆发流行,在世界及全国范围内出现死亡病例,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的统一部署,我科做了大量的工作,使我院的院内感染管理逐步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将医院感染率控制在较低水平,为了今后进一步搞好院内感染工作,现将院内感染控制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保证院内感染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医院感染委员会定期召开全院感染委员会会议,认真执行国家有关医院感染规定和规章制度,尤其是今年“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的爆发流行。5月4日我院成立了甲型H1N1流感防控领导小组、疫情防控专家组、应急防疫队;5月5日制定了甲型H1N1流感防控应急预案和接诊流程;医院投资了十万多元重建了发热门诊,完善了发热门诊各种规章制度,加强发热门诊院感控制工作,制定了我院医院感染的各种规章制度及切实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措施;5月15日,医院派专人专车到青岛购置了各种的防护用品及红外线耳温枪2部;2月6日制定了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应急防控工作预案;对医院感染管理进行技术指导和监督检查,发现存在的问题给予与质量奖挂钩。
二、加强预检分诊
对甲型H1N1流感,在门、急诊入口处设立2处预检分诊点,安排专职人员进行预检分诊工作,加强对体温≥37.5℃、不明原因肺炎和流感样病例的症状监测,发现有发热等流感样症状的患者,详细询问患者的流行病学史,按照规定程序组织诊疗,及时组织专家组会诊,各门诊都按甲型H1N1流感诊治流程进行工作;对手足口病,在儿科、急症科、皮肤科、口腔科等重点科室,设立了手足口病预检分诊台,一级预检由挂号室把关,二级预检经儿科门诊预检后转传染科门诊确诊,留观、住院、转运定点医院。
三、加强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使全院职工人人明确控制院内感染的紧迫性、重要性
按院感要求分批对全院职工进行院感知识培训,并进行考试、考核,5月4日至6日、18至20日、26至27日,我们对全院职工分别进行了“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诊疗方案、预防控制技术指南、消毒隔离、院内感染控制”知识培训、“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第一版(试行)、医院感染控制技术指南及医务人员个人防护”培训、“医疗救治实战演练”培训,对院感兼职医生、护士及各科护士长,每月针对不同的薄弱环节,尤其是检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馈,并有针性学习培训,使全院职工人人重视院内感染、人人抓院内感染。
四、加强医院感染病例上报工作
认真贯彻国家卫生部院内感染控制标准及有关规定,建立健全院内感染病例的发现、登记、报告、分析及反馈系统,临床各科医师熟悉院内感染分类诊断标准,发现院内感染病例,立即按规定程序上报,及时进行隔离治疗,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对出院病例,院感科进行不定期抽查,发现漏报病例,立即反馈到科室更正,做到不漏报,不错报。
五、加强医疗器械消毒管理工作
医院所有医疗器械,尽量由供应室负责清洗与消毒(手术室除外),坚持初洗与精洗分开,为了达到更好的器械清洗效果,我们正在引进了超声波清洗机、高压水枪、气枪等,在器械灭菌方面,我们坚持压力蒸气灭菌按《医院消毒技术规范》,手术室预真空压力灭菌器,每天进行B—D检测,每包进行化学监测,每月进行生物监测;供应室高压灭菌锅,每锅进行工艺监测,每包进行化学监测,每月进行生物监测,灭菌物品每月抽样做细菌培养,使无菌物品灭菌率达100%。
六、加强抗生素合理应用:
滥用抗生素在全国是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医务人员面临之严峻的社会课题,大量抗生素不良反应的出现及耐药菌株的漫延,给临床医疗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合理应用抗生素人人有责。我们多次组织临床医生学习了抗生素合理应用之相关知识,明确各科抗生素预防应用、联合应用的指征。每周各科室院感监控小组对本科室抗生素的应用情况,进行检查,并汇总分析,及时调整不合理应用情况;院感科每月检查一次,发现问题给予与质量奖挂钩,督促临床医生按规定做细菌培养,使抗生素的应用做到及时有效。
七、加强病房消毒隔离工作
对病房空气、物体表面、消毒液、医务人员手定期进行监测,每周不定期抽查;病房消毒隔离情况,尤其拖把、抹布、体温表、止血带等管理已规范化;吸氧装置、雾化吸入器等尽量使用一次性,否则做到了一人一用一消毒。加强了六步洗手法的管理,各科护士长负责检查指导,真正切断经医务人员手传播疾病之途径。
八、加强重点科室规范管理
规范各科室的布局,清洁区、污染区、无菌区、标志清楚,分界明确,对重点科室的消毒隔离工作不定期督查,对工作人员加强培训,培养良好的工作作风,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具有较高的业务素质,加强无菌观念意识,提高无菌操作技术,保证工作顺利进行,将医院感染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
九、加强医疗废物管理
篇10
为贯彻落实省卫生厅、教育厅、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开展学校卫生安全专项监督检查工作的通知》精神,强化学校依法管理意识,防止学校春季大面积传染病和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确保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4月27日至5月6日,区教体局会同区卫生局组织开展了全区农村学校幼儿园卫生安全专项检查。在自查整治的基础上,检查组通过听取汇报、查看资料、现场查验等形式,对66所学校((文秘站:)3所高级中学、3所职业中学、16所中心初中、19年中心小学、25所幼儿园)卫生安全进行了全面检查。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学校环境卫生
大多数学校幼儿园都能够贯彻落实教体卫6号文件精神,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制定了方案,开展了不同形式的活动,每周开展一次卫生大扫除,卫生检查评比已形成制度化。校园净化、绿化、美化程度较以前大有提高。古泉中心初中、文昌中心初中、朱桥中心小学等学校校园环境卫生在保洁方面建立了长效机制,真正做到了窗明几净,环境优美。中心初中校长亲自抓校园环境卫生工作,整改力度大,彻底消除了校园内过去存在卫生死角现象。周王职高、寒亭职高学生公寓管理规范,室内清洁卫生,衣被整洁,生活用品摆列有序。但也有少数学校卫生意识淡薄,管理不够到位,教室、办公室、门窗玻璃灰尘较厚,校(来源:文秘站 )园内仍然存在卫生死角,厕所打扫冲洗不彻底,异味较重,学生寝室内学生生活用品摆列零乱,寝室走廊、卫生间饭菜、纸屑、塑料袋到处都是,学生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二、学校食堂卫生
学校普遍重视了对食堂的管理。尤其是对承包的和社会化的学校食堂,加强了监管的力度。管理制度比较健全,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有检查、有记录。食堂内卫生程度餐具消毒意识不断提高,防蝇防虫防鼠设施不断加强。从检查的41所农村中小学中,已办证27所(少数学校没有年检,应及时年检)。大多数食堂从业人员都持有有效健康证,少数正在办理中。检查中发现少数学校食品卫生安全意识淡薄,监管力度不够,食堂内存有过夜饭菜,冰箱内有生熟食品混放现象,库房零乱,纱门纱窗不齐全,采购食品索证索票不全,未建立详细的台帐,从业人员未穿戴工作服帽。大多数学校食堂内都设有食品小卖部,食品安全隐患极大。检查中我们还发现,幼儿园食堂普遍办证意识差,基本上都无卫生许可证。
三、学校饮用水卫生
绝大多数学校学生在校期间饮用的是纯净水,少数学校是学生自备水或学校食堂提供开水。对使用自备水的学校,检查组要求一定对水质进行化验检测,对有二次供水的学校要注意消毒和定期清洗水塔。
四、传染病防控
各学校都建立了突发公共卫生应急预案、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4月7日,区教体局召开了防控手足口病后,各中心小学都立即行动起来,召开了辖区内幼儿园园长、村完小校长会议,部分学校还邀请乡镇卫生院同志作了防控手足口病专题知识讲座。宣传卫生知识形式多样,开展了晨检及因病排查登记工作。已发生过手足口病病例学校或幼儿园,都能够做到及时报告,及时隔离,及时治疗。迄今为止,我区尚未发生手足口病情较重病例。由于季节正处于春夏之交,是各类传染病易发季节,尤其是近日在全球蔓延的甲型h1n1流感,防控形势依然严峻,检查组要求各校幼儿园要高度重视继续抓好各类传染病的防控工作,要按照卫生部办公厅《甲型h1n1流感预防控制技术指南》要求,加强对不明原因肺炎、流感样病例的排查,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