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位格言范文
时间:2023-03-28 18:27: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岗位格言,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执政为民,民心所向;掌权为己,自取灭亡。
2、与声色犬马零距离难免失足,同清正廉洁相坚守方可成材。
3、谁对腐-败者同情,就是对老百姓绝情。
4、廉洁奉公公平公正方显公仆本色;执政为民民情民生应是为政所系。
5、拒腐蚀永不沾,牢记“两个务必”;除私心为民众,甘当人民公仆。
6、管涌如不堵,能决防洪之长堤;贪欲如不除,可毁为官之大志。
7、蚁穴虽小,溃之千里。
8、事在人为,自强不息。
9、得志时贵在清醒,失意时重在平衡。
10、销售世界上第一号的产品——不是汽车,而是自己。在你成功地把自己推销给别人之前,你必须百分之百的把自己推销给自己。
11、旁观者的姓名永远爬不到比赛的计分板上。
12、有耐心圆满完成简单工作的人,才能轻而易举地完成困难的事。
13、以人为本,团结共事,学中干,干中学,奋斗不息。
14、保护自己不能靠围墙,要靠朋友。
15、谅解别人就是原人,别人就是优待原人。
16、法到严时生廉政,官到清时更爱民。
17、不甘落后的拼搏,永无止境的追求。
18、领导者的角色:在人民面前是公仆,在工作面前是表率,在腐-败面前是利剑。
19、今天不努力工作,明天努力找工作。
20、不为功名利禄所求,愿做职工群众公仆;不为得失荣辱所累,甘当企业腾飞人梯。
21、一滴蜂蜜比一加仑胆汁能够捕到更多的苍蝇。
22、矢志不渝地做好党在企业政治工作的代言人,为振兴企业添砖加瓦,不为功名利禄所缚,不为得失荣辱所累,在挫折中磨练,在成功中奋发,将生命的意义发挥到极致。
23、坚韧是成功的一大要素,只要在门上敲得够久、够大声,终会把人唤醒的。
24、充分发挥调度自动化系统的科技作用,保障莲花电网安全、稳定、优质运行。
25、安全是基础,服务是宗旨,制度是金科玉律
26、用好手中的权力靠的是责任,带好身边的人员靠的是品行。
27、为官应立“公仆志”,从政最贵“爱民心”。
28、忠心献给祖国,爱心献给社会,关心献给同事,孝心献给父母,信心留给自己。
29、忠诚做人,踏实做事,你的满意就是我的追求。
30、不能爱哪行才干哪行,要干哪行爱哪行。
31、在官唯明,理事唯平;处世唯清,待人唯诚。
32、靠山山会倒,靠水水会流,靠自己永远不倒。
33、在岗一分钟,责任六十秒。
34、爱库如家,兢兢业业,做好仓库的“守门员”;用自己的辛勤汗水,换来公司的美好环境。
35、视事业重如山,看名利淡如水。
36、做人求实,工作求质,心系群众,清正廉洁。
37、堂堂正正做人,扎扎实实做事,勤勤恳恳学习,清清白白为官。
38、识时务清廉政务,通人情不徇私情。
39、为电力客户提供优质的商品是我的职责。
40、凡是不能做出合理解释,都必须接受惩罚。
41、动摇理想信念,必然迷失方向;追求骄奢浮华,终将逸豫亡身。
42、为官禁权力与金钱握手,做人倡正直与廉洁相拥。
43、浮华虚荣是堕落的序言,廉政敬业为成功的宝典。
44、装一流计量,接文明新风。
45、安全第一,规范管理,文明生产,提高效益。
46、争营销之典范,创效益于一流。
47、凡是不能提交结果,都必须做出合理解释。
48、凡是重要工作,必须要做计划;凡是计划,必须要量化。
49、惩治腐-败为民心之所向,敢于执法乃兴国之关键。
50、你的脸是为了呈现上帝赐给人类最贵重的礼物——微笑,一定要成为你工作最大的资产。
51、凡是量化,必须按时完成;凡是完成,必须要提交结果。
52、除了我个体的强大以外,还因为我属于团队!
53、当一个人先从自己的内心开始奋斗,他就是个有价值的人。
54、吃的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55、:公司为我建标准,我为公司争效益
56、奋斗是我的性格,成功是我的目标!
57、失去监督的权力,就像无舵的航船;失去节制的私欲,就像决堤的洪水。
58、安全运行,诚信服务,团结友善,携手共进
59、依托科技,努力创新,展现自我,促进发展。
60、真心的对别人产生点兴趣,是推销员最重要的品格。
61、勤政廉政政通人和,亲民爱民民康物阜。
62、没有口水与汗水,就没有成功的泪水。
63、一个能从别人的观念来看事情,能了解别人心灵活动的人,永远不必为自己的前途担心。
64、任劳任怨,献身事业无悔;诚心诚意,服务群众有情。
65、秉公稽查,廉洁审计。
66、诚实守信,客户至上,充实自我,追求卓越,打造团队,力创品牌。
67、维护公平得人心,伸张正义顺民-意。
68、绊脚石乃是进身之阶。
69、勿延誉归己,勿诿过于人;勿徇私废公,勿贪渎。
70、以诚待人,以德敬业。
71、严上加严,细中加细,慎之又慎;宁肯“千虑一得”,决不“百密一疏”。
72、秉公执法威自显,善听民言政更廉。
73、勇于负担,是一份动听的力质。()
74、没有人富有得可以不要别人的帮助,也没有人穷得不能在某方面给他人帮助。
75、清正廉洁无所畏惧,坚持原则人心凝聚。
76、立德行善勤为先,富民安邦心所系。
篇2
从入厂那天起,她就虚心向师傅们请教,别人练一个小时,她就练三个小时,腿站肿了,手磨破了,眼睛看花了,都没能成为她学技术的障碍,反而成为了她战胜困难的动力。为了学习技术,她几次拖延了婚期;为了掌握技术,婚后她和丈夫商量,暂时先不要孩子;为了提高技术,她曾因劳累过度,而昏倒机台旁,造成了流产。
1992年,张秀丽怀孕了。这次婆婆和丈夫格外小心,她知道丈夫是根独苗,孩子对她和她的家庭来说是多么的重要。但厂里当时正搞劳动竞赛,还有几个新徒弟需要她传帮带,怎能少了这个技术骨干呢?她克服呕吐和浮肿等强烈的妊娠反应,坚持工作马达轰鸣的车间里。
就这样,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工作她热爱的车间里,像春蚕吐丝一样,默默地机台上奉献着她的青春和热血。
篇3
一、会计岗位跑外时(税金会计)
1、对每月国、地税正常应去办的经常性业务做一个笔记,理顺每月正常业务,临时性业务有个记录,做完后也要有个标记。正常业务每月都看一下笔记,这样防止漏项。
2、认证专用发票或运费发票时自己每月弄一张纸,每次认证通过的发票份数都写到纸上,月低与主管税务机关清单核对(份数与可抵扣税额),也便于随时统计已认证份数。
3、说说认证吧,我们在吉林省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现在都是在发票开具之日起90天内认证,所说的90天不是按整月计算的,而是按一天一天算的。
比如我们是销货方,购货方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时如发现我销货方所开具发票上列明的他方基本资料有误,如果购货方未认证,需购货方出具一份情况说明,我方主管税务机关才予以批准我销货方当月作废或次月开具红字专用发票。
如果购货方认证后,要求退票,需购货方主管税务机会出具一份进货退出证明单(退货证明),我销货方主管税务机关才予以批准当月作废,或次月冲红。
4、我们这的通用税收缴款书(税票子)税局开具,只要在征期内缴纳就不用作废重开,但我们的开户行要求在两天内缴纳,所以如果加盖不清晰,银行不给走的话很麻烦,我们这的银行一般都用第二联核对印鉴,所以这种一份单子有好几张的情况,银行核对哪张,就把哪张加盖的更清晰些就可以了。抄报税时如果出现一点点小的差头儿,结果就会多往反于税局和单位之间,所以加强细节,减少差错出现。
二、会计岗位工资(工资会计)
1、在取钱分钱的时候,回来分钱时有两点:
1、成“达”的一定让取钱的办事人员当面数一下,是否是100张每达。谁都不差一张两张的,但当面不查清,过后少个一张半张的事儿不好。
2、对准铅笔数,在奖金表上用铅笔数注明取钱部门要取的合计总金额减去扣款。就是要标上净额,因为有好多表格数值累加得来总数,有时还要减去扣款,发钱时人多比较忙乱,没时间一一核对,所以提前写好铅笔数,比如铅笔数写好x元,办事人员来取钱时就让他查好x元,如果回去后数碰不上用铅笔数来找,铅笔数代表发到手的金额。金额都要提前算好。
到单位时碰一下钱的总数,如果此时与要发的金额对不上,说明在银行与回来的途中的错误,如果总金额对上了,分到最后分多或分少了钱了,那说明是分的过程中的错误,去银行取钱之前一定要先算准取回来的数=发到各部室、车间的净数。
三、材料购销存岗位的一点经验(材料会计)
这些理论上是没有的,不是借,不是贷,而是实践中得出来的。
1、说说稽核吧,这是每月最日常的工作,每月原材料月末稽核,业务量很多,在去库房稽核的过程中一定要看准料单上的数字,如果不清楚一定要描一下,如果回来后看不清要用于加减的那一联的单子的金额,最后肯定碰不上大数,材料按计划价入库的时候就没办法碰上数。切记一定要描。
2、说说抓对,每月计划成本法核算下的料单要抓对,采购部的那联与大库稽核回来的那联要抓队(一式几联是复写来的,所以号码肯定是一致的抓对),如果采购部的联次有,而大库的联次没有就是说明大库没有验收,或材料没到,就挂在途。如果采购部的联次没有,而大库的联次有,那肯定是暂估的联次,发票未到,而材料到了,要暂估入库,次月冲暂估,发票来时正常入。抓队可以按号码分,如单子号码为658320,就看百位和十位数字,即32,把32的单子放到一起,同样33的或34的85的,说的是百位和十位数字一致的都放在一起,摆一桌面,最后一堆一堆的抓,这样抓对是最快的,当然了,我说的这种是业务量较大的情况下,如果业务量小的话怎么抓都有理。
四、往来岗位,应收、应付、其他应收、其他应付、预收、预付(往来会计)
企业最日常的业务就是付款了,付款可以有以下几道严格的审批手续,这样付款环节会更加严密。
1、审有无合同,没有采购合同肯定不予付款。
2、审年初有无计划,如果年初各部室、车间没有计划的话肯定不予付款。
3、审以前有无往来关系,以前付款后,销货或提供劳务的收款方的收款收据是否开具,前款未清、后款不付,前款应收回的收据未清,后款不予支付。
4、借款单上有无相关部门及财务部领导签字,签字不全,或借款单填写有误者不予付款。
5、看往来账上此户的账面贷方数是否大于要付款数,因企业一般都是批量付款
来发票时,借:材料采购等科目
篇4
【关键词】岗位需求;药学教育;现状;问题;建议
药学毕业生专业素养和从业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我国居民用药的安全,也关系到我国药物研制等产业的长远发展。目前,很多高职院校都开展以岗位需求为目标的药学教育改革,希望能够培养更多高素质的药学专业化人才。总体上看,与十几年前相比,我国高职院校的药学专业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等都有了明显的转变。但是,药学教育的岗位化教育还是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因此,要想推动高职院校药学专业教育更加健康稳定的发展,培养更多适合不同岗位需要的毕业生,必须要重视存在的具体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1高职院校以岗位需求为目标进行药学教育改革的现状
首先,从药学专业内容看,现有的药学专业课程比以往更加完善系统。除了传统的药剂学、药理学、药学化学等常规专业内容外,很多学校都设计开发了一些适合自己学校特色的药学专业课程。其次,从药学专业实践环节看,已经改变了原有片面重视理论传授的方式,依托岗位需求进行的药学实习等实践课程开始日益常态化。这极大提升了相关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毕业生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与以往相比均出现明显的进步。再次,从药学人才培养目标看,依托现代药学行业岗位需要,进行了更符合职业需要的人才培养。最后,药学教育方式和教学手段也日益现代化,教学效果也出现明显进步。
总体上看,我国职业院校药学专业在过去十几年进步明显。但是,与西方国家药学岗位化教学模式相比,我们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2高职院校在药学专业岗位化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2.1实践课程虽有些增加,但理论课程占比仍较重
我国在药学专业教育中,理论课程所占比重一直较重。究其原因,除了受传统理论教育的影响外,学校缺乏实践课程的场所和设备有直接关系。这一点与欧美等国家药学专业的开始形成鲜明的对比。以美国为例,它在药学专业教育中建立了“以病人为中心”的培养模式,十分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观看他们的课程设置,在低年级药学专业中,基础药学理论课程较为重视,但是实践课程比重比我国要高。在高年级的药学专业中,实践课程占比明显超过理论课程,个别美国院校在这个阶段开设的实践课程占比达到7成以上。尤其是在学生最后一年的教育中,几乎都是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为主,让他们在毕业后能够尽快适应岗位的需要。
2.2药学专业师资力量相对薄弱,专业指导能力不强
药学专业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尤其是高素质专业教师的匮乏,是我国职业院校在药学教育中存在的现实问题。这造成在药学专业教育教学中,无法真正开展对学生行之有效的专业指导。尤其是,部分院校药学专业教师人数较少,经常出现一个教师指导数十名学生的现象,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反观美国的药学专业教育,他们成立了高素质的导师小组指导制度,导师的专业素养能力很高,有很多都是药学行业颇有建树的专家人士。一般一个导师最多知道3之5名的学生,而且学生也可以随时向其他导师请教。这样经过不同导师的培养与教育他们能够具备更高水平的药学专业从业能力,部分学生甚至在求学时期就发飙了一些十分有见地的专业文章。
2.3面向药学岗位需要的专业培养机制还没有真正建立
现代药学专业发展需要建立市场化、岗位化、职业化的新型人才培养机制。我国在过去十几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中,明确提出要培养更多适应医药产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很多院校进行了积极改革,并初步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总体上看,大多数院校在药学专业中,还没有真正建立面向药学岗位需要的人才培养长效机制。他们也认识岗位教育的重要性,可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由于诸多客观和主观条件等限制,总是出现滞后于药学岗位发展需要的现象。还是与美国药学专业进行比较,他们已经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机制,大多数学生毕业后经过短期的实习就能够完全胜任岗位的需要。而我国药学专业毕业生在工作岗位上,需要经历更长时间的实习期,很多岗位技能甚至需要从头学起。部分院校培养的药学专业毕业生出现与市场需要脱节现象。
3提高高职院校药学专业岗位化教育的建议
3.1加强实践课程比重,进一步提升学生药学实践能力
实践课程应当成为我国药学专业课程设置中的常规主流课程,最起码不应当比理论课程差距太大。借鉴欧美等国家成功经验,笔者建议也成立灵活的专业课程设置方式。具体做法:在大一时期,可以引导学生更加重视理论课程的学习,实践课程主要用于检验自己所学的正确性,此时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占比可以界定为8比2 。而随着学生学习进程的深入,专业课程应当逐渐提升比重,如在大二、大三时期,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占比可以逐步提升为5比5,即同等对待。而在学生最后一年,实践课程占比应当超过理论课程占比,此时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比重可以界定为3比7 。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后期学生的教育应当主要侧重于学生即将从事的岗位教育,通过大量的药学实践课程,可以提升他们的实际从业能力。
3.2引进培养更多高素质专业人员担当一线教学工作
专业指导教师的匮乏,是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笔者建议可以通过公开招聘等方式,吸引国内外优秀的专业人士成为药学专业指导教师。但是要想吸引优秀人才,必须要为他们提供优厚的福利待遇和科研条件,这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同时,要加强对一线教师的专业培训,提升他们的执教能力。笔者建议可以成立药学专业教师竞争机制,通过建立各种奖励和惩罚制度,引发他们之间在专业素养和执教能力方面的竞争。对待积极参与竞争,并取得明显进步的人员,要大力表彰和奖励,反之,要采取适当惩罚措施。我们也可以学习美国等国家做法,成立专业导师小组,变一人指导为多人共同指导,提高教学实际效果。总之,一线教师专业素养和执教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药学专业教育水平的提高。
3.3与用人单位配合,建立真正面向岗位需要的人才培养机制
要想培养适合行业发展需要的药学专业毕业生,最好与当地用人单位进行配合。让用人单位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和实习场地,这样不但有利于学生更快地提升药学实践能力,同时也可以让用人单位提前通过实习选拔自己需要的人才。当然,最根本是要建立真正面向岗位需要的人才培养机制。首先,要成立药学市场调研小组,研究目前此专业岗位设置与需求情况,定期形成考察报告,及时向学生传达。其次,大胆调整现有专业设置,采用更多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升教学效果。最后,与用人单位一起,商讨建立毕业生就业分流与接收机制。总之,建立常态化的面向岗位需要的人才长效培养机制,是未来我国药学专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4结论
总之,新医改下,我国职业院校药学专业的发展已经取得明显进步。但是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必须深入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建立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岗位需求;语言;教学内容;教学手段;Multisim软件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11-0098-02
当今就业市场对于人才培养的要求越来越高,学生毕业后能否直接就业而不是再培训才就业,这对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高职高专类院校是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因此在教学改革方面必须要加大脚步。“数字电子”作为电力类的一门专业基础课,须改革其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笔者现在讲授的“数字电子”课程是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我校”)中澳合作办学、由澳大利亚提供的电力系统自动化专业中的一门课程。对于一门使用英文教材、英语试卷的课程,如何让学生能够克服语言问题,学到实用的知识和技能,是任课教师需要思索的问题。
一、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语言问题
这是在其他课程中完全不用考虑的问题,到了合作办学中,就成了教师和学生面临的第一个问题。英文的专业课教材,怎样使大部分学生在阅读时不把过多的精力放在语言而是放在电子学科上,这需要老师的指导。
2.教学内容是否得当
教师拿到一本教材,首先应该对教学内容做好规划:在有限的学时里,怎么安排这些内容?是全部都讲,还是取舍一部分?比如澳方提供的教材里,附录很多,这里的附录大多是芯片的原版说明书,这和传统的中方教材有很大的不同。按照笔者原来的习惯,附录是很少花时间在课堂上讲的,会让学生课下自习。但是在这里,全部舍去不讲,估计就不会有多少学生在课下去阅读英文原版的说明书。再比如澳方的教材中,前后内容跨度有些大,并不像传统中文教材那样细致,那么教师该如何衔接这些内容,也需要思考。
3.教学手段不够先进
过去的教学往往是黑板+粉笔,然后是PPT课件。但是随着EDA(电子设计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真正能把这个与传统方式有机整合的并不多。教学课件不能是简单的图片或动画演示,现代化的教学方法怎样有效融入课堂,引起学生兴趣,提升教学效果,是教师该思考的问题。
二、分析岗位需求,进行教学改革
1.就业岗位对学生在这门课程的需求
根据多年来对于我校电力系统自动化专业毕业的学生的跟踪调查,大部分学生在电力公司、发电厂、自动化生产部门就业。对他们而言,“数字电子”课程只能算一门工科的基础课程,它主要为后续的“PLC”、“继电保护”等相关课程服务。“继电保护”是学生在就业时的核心课程,所以“数字电子”的主要任务是给这门课程打基础。对于数字电子的基础知识,就要求够用为好,能理解一般组合逻辑电路即可,过于复杂的电路没必要占用课堂时间。在课程开始的时候,教师也给学生说过该课程的地位,那这样的话,还怎样在40个学时的时间里,能引起学生兴趣,学到一些东西呢?教师培养学生,不仅仅培养其知识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之更能适应今后的就业岗位。所以分析清楚这些要点之后,就可以清楚定位本课程该如何教学。即掌握基本知识要点,而不过分强调理论知识的记忆,着重培养学生自主分析综合问题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加强团队合作的培养。
2.原版教材语言问题的克服
由于合作办学引入了英文教材,所以对于大部分同学,如何读懂教材成了第一个问题。真正的电力专业英文词汇数目要远远少于日常英语词汇数的,掌握了常用的电学词汇后,再了解一些科技文章句式的特点,基本问题就不大了。
电学词汇需要学生记忆,教师可以将常用词汇总结以帮助学生学习,并且每节课都复习几个词语,逐渐累积起来词汇量就够了。科技文章语句时态单一,只要对于长句、被动句、否定句掌握其翻译特点,能大概理解意思就行,并不需要学生翻译得很严谨,只要大概能看懂就行了。弄清在语言上的目标之后,一般经过5~6次课就不会有太大的问题了。
要注意,这是一门电学基础课,而非英语课,所以一定要让学生将注意力放在电学知识而不是英语语言上。
3.教学内容的把握
(1)原版说明书的充分利用。纵览课本,可发现澳大利亚提供的教材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即附录占的篇幅比较大。中方传统教材中也会有相关芯片的说明书,但大多只是真值表或内部接线图,很少有完整的说明书。这里提供的都是生产厂商的原版完整说明书,这其实是很好的素材。学生工作后如果需要一些资料,在网上查找资料时,很多都是英文原版的,如果以前没有接触过的话,会觉得很困难。但是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能花一定时间在说明书上,只要很仔细地讲解1~2个,学生就会掌握方法,继而快速找到自己需要的内容。对照说明书,把里面每个参数都看一下,会发现弄懂说明书中的参数并不那么容易,为什么要设置这些参数,这些参数对于实际应用有什么影响,怎么理解,这都是从实用的角度来讲的,而不仅仅是一个真值表能涵盖完的。
根据就业岗位对实用型人才的需求,笔者通过说明书的讲解,让学生了解到实际应用芯片需要考虑的多方面问题,使学生在以后工作中能更多地从实用性的角度来考虑问题。
(2)对不同内容采取不同教学方法和要求。澳大利亚提供的教材另一个特点是,前后内容跨度有些大,并不像传统中文教材那样那么细致。这该怎么办?首先要求教师敢于增加或删减里面的内容,觉得不讲学生就理解不了的地方可以增加教学内容,或者给学生印讲义,或者指定参考书相关章节,务必使得该懂的学生一定要懂,不能含糊;觉得内容过难,用处又不大的地方,删掉或一带而过即可。
该教材主要涵盖了以下内容:数制、基本逻辑门、电路化简、组合逻辑电路、电路故障查找、LED显示器及其译码电路、LCD(液晶显示器)、DAC和ADC。在讲授基本逻辑门时可任选一个芯片的说明书进行详细讲解,通过讲解说明书中的参数来分析该芯片的全部特性,侧重实用性。在讲授电路故障查找、LED显示器及其译码电路、DAC和ADC时,注意运用Multisim软件(下面会谈到该软件);讲授LCD时,原理内容一带而过,加入现在各种屏幕的特点对比等内容,增加实用性。
该教材里数制和基本逻辑本、组合逻辑电路内容是学生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不用讲过多过深的理论知识,以够用为度。电路化简、电路故障查找、LED显示器及其译码电路这部分内容是培养学生分析处理问题能力的,课堂上需尽量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在动手环节加强团队合作,以小组评判为主。LCD(液晶显示器)、DAC和ADC内容要多锻炼学生自学能力,鼓励他们查找资料,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讲解为辅。
4.仿真软件的应用
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为教学中的视听结合提供了可能,将多媒体合理引入课堂,利用视觉、听觉多种感官,并加入互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氛围,提升学习效果。上课仅仅利用PPT或者图片展示,已经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随着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推行,将Multisim软件引入数字电子课程的教学中,可以使教师在讲述理论的同时,利用Multisim进行仿真、演示,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使学生消除对理论知识的“抽象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的教与学在良好互动的同时更生动直观,达到学生对逻辑电路的基本理论易于理解,对拓展应用的认识更加深刻的目的。
Multisim是美国国家仪器(NI)有限公司推出的以Windows为基础的仿真工具,适用于板级的模拟/数字电路板的设计工作。它包含了电路原理图的图形输入、电路硬件描述语言输入方式,具有丰富的仿真分析能力。美国NI公司提供的理念,“把实验室装进PC机里”,“软件就是仪器”,非常形象地描述了该软件。
以LED译码电路这一节为例,笔者运用仿真软件,在教室构建出实验室,做出共阳极七段LED的译码电路图,为74LS47芯片的各输入端接入不同电平,输出端接显示器,对照说明书中的真值表一一验证,并设计不同问题和电路故障启发引导学生,完成该任务的学习。
三、结语
为了培养应用型实用人才,需从一个专业的每个课程着手,对于不同课程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针对“数字电子”这样一门基础性课程,笔者对其教学内容进行了汰旧补新,并对课堂教学进行了探索与设计。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对学生自学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并为后续课程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学时,突出澳大利亚TAFE教育特点,理论联系实际,灵活融合中澳双方的教学优点,培养出符合就业市场的毕业生。
参考文献:
篇6
评估日本当前面临的安全威胁,明确防卫改革目标
《报告》认为,日本面临的安全形势日趋复杂,各种不稳定因素突出且呈现尖锐化的态势。一是在海洋领域,“某些沿海国可能采取行动加剧与其他沿海国的摩擦”。二是在网电空间领域,“对关键基础设施的攻击使阻碍网络安全应用的可能性日趋明显、增加”。三是在空间领域,“空间军事应用的竞争有可能进一步加剧”。四是日本面临着不确定的大规模自然灾害问题,“今后可能会发生南海海沟特大地震和首都直下型地震”等。五是朝核问题,“朝鲜持续推进核武器开发及弹道导弹能力的提升,是日本安全的重大威胁”。六是“中国威胁”,“中国军力现代化的现状、目的和未来前景均不明朗,缺乏透明度。中国海洋活动急剧扩张且日趋活跃,出现了容易招致不测事态的危险行为”。
鉴于上述安全威胁,应通过“日本自身的防卫努力”、“强化日美同盟”、“推进亚太地区合作以及国际社会合作”三种途径实现“确保国家安全”和“促进全球安全保障环境稳定”两大目标。《报告》认为,“日本自身的防卫努力”是“保障日本安全的唯一根基”,应通过改革联合作战体制,积极采取应对措施,预防威胁发生,并努力遏制各种事态。
着眼实战能力的提高,提出自卫队未来建设重点
一是有效应对各种态势的能力。主要措施包括:①引进超高空长航时无人机等,强化大范围、常态化、连续性警戒监视能力;②研究应对岛屿遭受攻击所需的作战部队及装备、后勤保障方案,充实、强化联合运输能力,灵活利用民间运输力量,建立补给据点,充实两栖作战部队等;③研究提升日本反导体系能力,以及在遭受特种部队攻击等复杂环境下保护重要基础设施的能力;④加强网电领域的专家培养、完善网电设施,以应对网电攻击;⑤确保必要的输送能力,并加强相关省厅间、日美间的联合演训,应对大规模自然灾害。
二是强化指挥、控制、通信、情报机能。主要措施包括:①强化联合作战能力,改革联合参谋部,研究设置中央指挥机构,统一领导海、陆、空自卫队,并研究采购各自卫队间通信所需的装备;②强化情报能力,提升包括驻外武官在内的人力情报收集能力,从根本上加强情报收集、处理、分析、共享体制及保密体制等;③推进空间利用,与美国开展空间监视合作,有效利用各种卫星,加强日本的指挥、控制、通信与情报、监视能力。
三是进一步提高海外远距离输送能力和通信能力,强化情报收集、后方补给等,维护全球安全稳定。
加强基础建设,确保防卫力量有效发挥
一是在日常战备和演训活动方面,注重通过平时的演习,检验、完善各种事态下的应对计划,充实提高各自卫队战术技能的训练、日美联合训练等。
二是在基础设施运用方面,提高驻地、基地的抗毁和恢复能力,研究在特殊情况下民用机场转军用问题,修整自卫队设施,储备必要弹药和装备,提高现有装备的可利用率。
三是在人事教育方面,培养适应新型装备、可执行多样化任务的人才,改善待遇和优待政策,改革人事制度,扩充预备自卫官规模。
四是在卫生领域,推进自卫队医疗卫生装备的现代化和高机动化,以及基础医疗设施的信息化,提高执行国际维和任务的能力,建立病员快速后送体制。
五是在防卫工业基础方面,维持、强化防卫生产和技术基础,调整军工企业组织结构,制定日本防卫工业基础总体战略,推进国际联合开发和生产,重新讨论“武器出口三原则”,改革合同制度,强化新型装备项目研发管理,加强与大学等基础研究机构以及政策部门间的合作。
六是确定无人装备、网电空间、太空等领域作为未来装备技术研发的重点。
七是加强与地方机构的合作,强化在大规模灾害等紧急事态下与地方公共团体之间的联络协调机制。
八是强化信息,加强宣传报道,完善信息体制。
积极配合美亚太战略调整,强化盟国间合作
《报告》认为,随着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持续推进,强化日美同盟变得比以往更为重要。
一是在强化日本自身防卫能力的前提下,修改日美防卫合作指针。
二是继续推进日美在联合训练、警戒监视等领域的合作,扩大共同使用设施和区域的范围。
篇7
Abstract The continuous increase of steel output in China and the support of national policies have provided a great deal of spa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teel structures. But at present, the steel structure talent is relatively short. For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cultivate applied steel structural talents adapted to market demand is the top priorit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mmon problems in the teaching of steel structures in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fter three consecutive years of teaching reforms, we have increased the time for steel structure courses, optimized the course content system, and reformed teaching methods. We have incorporated mixed teaching concepts into teaching and strengthened our practice. Practice has shown that through the teaching reform, students' innovation ability,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ability and overall quality have been significantly improved, which can be used as reference for similar institutions.
Keywords training of applied talents; steel structure; teaching reform
一??国家钢结构的发展,与本国的炼钢、炼铁的技术是分不开的,同时,与国家政策的支持也是息息相关的。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综合国力更是不断提高,1996年我国钢的产量达到1亿吨,位居世界钢产量的首位,近年来我国钢材的产量更是持续上扬,这为我国钢结构的快速、持续发展创造了条件;近年来,我国推广绿色建筑,提倡可持续发展,这为我国钢结构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钢结构在中国的发展有很大的空间,并且在今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这种发展空间会不断拓展,这一点应当引起高校钢结构教学的密切关注。然而,目前高校的钢结构课程教学并没有与钢结构的发展同步,钢结构专业技术人才缺乏,钢结构专业人才培养滞后,无法与目前钢结构行业的快速、健康发展相适应,大多数地方本科高校钢结构专业人才培养的体系仍然停滞在二三十年之前的水平,在当前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模式下,如何培养出适应市场需求的专业技术过硬、业务能力强、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较高的钢结构专业人才,是地方本科高校钢结构教学改革的目标。
1 目前地方本科高校钢结构教学存在的普遍问题
近几年,结合钢结构精品课程、慕课、视频公开课、在线开放课程等的进行,钢结构教学改革在各地方本科高校全面展开,各高校都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适应应用型人才市场需要,对钢结构教学改革开展了大量的研究,总结出一些经验,也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目前各地方本科高校钢结构教学仍然存在如下一些问题。
1.1 钢结构课程知识体系陈旧,与其它课程存在重复,与社会需求脱节
目前大多数高校的钢结构课程是以理论分析为主,注重的是知识体系的完整性,这是过去精英教育背景下的知识体系要求,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从过去的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特别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地方本科高校,照搬过去的知识体系,不利于人才培养;同时,钢结构是以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土木工程材料、结构可靠度等课程为前续课程的,像钢结构材料、结构计算方法、结构稳定理论等内容在前续课程中都有讲解,而钢结构课程中仍然重复介绍,无端占用大量学时;另外,目前绝大多数高校的土木工程施工课程,都是以混凝土和砌体结构为主的,极少介绍钢结构的施工技术和钢结构施工质量检验验收的相关内容,而目前绝大多数地方本科高校的毕业生就业方向是房地产、施工或者监理单位,这显然和社会需求脱节。
1.2 钢结构课程学时少,重视程度不足
通过走访多所地方本科高校,查阅相关的培养计划,发现大多数高校钢结构课程学时较少,有的只有四十几学时,这与大多数100学时左右的混凝土课程相差太大,对钢结构的重视程度明显不足,这种状况与过去我国钢产量有限的情况下限制钢结构使用是直接相关的,而目前我国成为钢产量的大国,再加上国家提倡绿色建筑,钢结构的市场占有率会逐年增加,钢结构企业人才紧缺,仍然采用过去的学时安排,显然不合理。
1.3 钢结构教学方法僵硬死板,不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从传统的“黑板+粉笔”式的教学到多媒体教学,钢结构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无论是传统的教学还是多媒体教学,都是以教师为主体的“讲授法”,由教师进行理论讲解,并指导血学生完成课程设计,教学方法不灵活,教学手段单一,无法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及综合素质方面更是无法得到体现。
1.4 课程教学与实践环节脱节,实践环节有待增强
目前绝大多数高校的钢结构教学呈现理论教学和实践环节分离,先是逐章进行理论教学,然后在学期末进行课程设计,章节理论教学过程不涉及整体结构的计算分析,而到课程设计阶段前期学的理论也很难灵活运用,教学与实践脱节。除此之外,目前各个高校钢结构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基本上也就是钢结构课程设计,而且也都是年年相似,而在其他的实习、毕业设计环节大部分都是混凝土结构,真正接触钢结构工程的机会少,学生对于复杂的钢结构工程既缺少空间想象能力,也没有足够的学习兴趣。
2 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地方本科高校钢结构教学改革实践
针对目前地方本科高校钢结构教学中存在的这些普遍问题,结合我校钢结构省级精品课程的和学校钢结构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依托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我校校企合作平台的建设,本课题组成员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钢结构的教学该何去何从进行了多次交流讨论,对新形势下钢结构课程教学进行改革实践,主要进行了以下工作:
2.1 增加钢结构课程学时,优化钢结构课程内容体系,克服重复脱节
顺应目前钢结构发展形势,我校将钢结构必修课程设为“钢结构原理”和“钢结构设计”两门课,总共学时70学时,2017年修订新的培养方案更是增加到80学时,满足学时不足的要求。对课程内容体系进行优化,注重与其它课程的融合。课题组成员通过与其它相关课程的老师进行?贤ㄌ致郏?将钢结构材料的内容放在土木工程材料课程中讲解,将钢结构稳定理论的内容放在结构力学(二)中完成,钢结构设计方法的内容在结构可靠度课程中统一讲解,在土木工程施工课程中增设钢结构施工技术相关的课程,这样既克服了多门课内容的重复,又能缓解学时不够的压力。钢结构课程设置为“钢结构原理”、“钢结构设计”两门必修课和“大跨度空间结构”、“轻钢结构”供学生选修,增设“钢结构前沿”内容相关的定期讲座,并不定期请企业或设计院的高级工程师给学生做讲座,以便学生了解行业的最新行情,克服与社会需求的脱节。
2.2 改革钢结构课程教学方法,融入混合式教学理念
针对钢结构课程的特点,在教学方法方面主要进行了如下工作:①研究制作高水平的多媒体课件,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以应用为主,淡化一些较复杂的公式的推导,注重理论、公式的应用,对于一些空间性较强、形式复杂的节点和结构,通过立体图片进行展示,并在课件中加入实际工程项目的图片和现场施工视频,表达方式更为直观,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逐步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并且能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课题组制作的钢结构课件在全国土木工程专业多媒体课件比赛获得一等奖;②结合我校钢结构省级精品课程和学校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建设了钢结构课程网站,将课程学习指南、多媒体课件,教学视频以及大量工程实例、章节思考题等辅助资源上传至网站,同时通过QQ课程学习群、微信公众号等交流工具,课前给学生下达任务,学生借助网站的教学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反馈,课中学生带着问题可以与老师交流讨论,学生以小组的形式现场限时展示、演讲、辩论,教师点评,课后学生整理总结,通过这种“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的学生参与,将混合式教学理念逐步融入教学,通过三届学生的实践,学生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得以提升。
2.3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强化工程应用能力
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地方本科高校的教育既要重视基础,更得强化工程实践能力,我校近几年一直很重视钢结构实践能力的培养,建立了一套钢结构课程设计质量监控体系,课程设计能够连续几年不重复,课程设计题目通过设置多个参数,保证一人一题,锻炼学生的应用能力;毕业设计中逐年开展钢结构设计,各个阶段的实习都安排一定数量的钢结构工程现场实习。除了实习设计之外,我校还建立了钢结构模型实验室,供学生参观使用;建立虚拟仿真实验室,供学生操作演练;依托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和省结构大赛,每年举办一次学校结构设计竞赛,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些都对加强钢结构实践教学、锻炼学生工程应用能力起到了重要作用。
篇8
关键词:职业岗位能力;高职经济法;教学改革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法治经济,现代市场经济社会的任何一项经济活动都离不开经济法律的规范和调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经济法律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为此,许多高职院校在经管类专业中都开设了“经济法”课程。该类专业学生将来的就业岗位主要是面向商事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完善,企业之间发生的经济纠纷也越来越多,这些经济部分或多或少都给企业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其中涉及经济管理环节的经济纠纷沾了很大一部分。高职院校经管类专业经济法的教学应着眼于培养学生预防经济纠纷发生的能力,这就需要转变高职经济法教学团队教师的教学理念,选取与学生就业岗位能力相适应的教学内容,完善教学手段与方法,制订科学合理的考核标准。
一、传统经济法教学现状分析
1.教学团队结构单一,无法全面担任教学任务
经济法课程是高职会计、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等经管类专业的职业能力支撑课,但经济法教学团队的教师多为法学(法律)专业毕业,在高职经济法教学中往往更多地注重经济法律知识的传授,而对于高职经济法教学应为专业服务的理念则有所缺乏,对教学所服务的专业培养目标以及就业岗位能力的了解也缺乏全面性。
2.教学内容统一,缺乏岗位能力的针对性
目前经管类各专业在经济法教学中教学内容统一,没有针对不同专业的岗位能力需要选择教学内容。内容的选择岗位适应性不强,相同教学内容适用于不同专业的学生,忽视了不同专业学生知识结构的差异性。这种教育模式培养的学生,法律基础知识掌握也许比较扎实,但实际运用能力较差,难以适应职业岗位要求和职业的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没有好的教学效果。
3.教学方法单一,考核方式陈旧
现阶段的教学方法主要以 “教 ”为 主 ,没有形成“教 ”与“学”的良性互动。在实际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基本上以理论知识传授为主,根据课本的章节决定教学内容,只注重知识传授,重视对法律条文的解释,整个授课过程以“教”为中心,按部就班地讲授课本知识,忽略了对学生专业岗位能力培养,以及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调动。这样教学的最终结果是学生了解和掌握的经济法知识与他们在实际中运用知识存在着差距,造成“教”与“学”的严重脱节。
考核方式单一,基本还是依靠教师试卷出题,学生被动应试,难以真正测试学生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使得经济法作为实践性非常强的一门课程未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基于职业岗位能力的高职经济法教学改革目标
基于经管类学生职业岗位能力即预防经济纠纷发生能力的需要,从转变高职经济法教学团队教师的教学理念入手,培养经管专业学生依法经商意识和专业法律技能。满足用人单位对学生法律运用能力的需求,满足创业学生对相关法律知识的诉求,以学生将来就业与创业的实践领域中的工作内容和过程作为课程的核心。
三、基于职业岗位能力的高职经济法教学改革内容
1.转变高职经济法教学团队教师的教学理念
高职经管类专业经济法教学的目的是为学生岗位能力培养服务,侧重于预防经济纠纷发生能力的培养,因此高职经济法教学团队首先应转变教学理念,熟悉该专业学生就业岗位中对法律知识的需求。同时教师应加大对企业经营过程的调研与实践,提升实践教学技能。
2.针对职业岗位能力需要,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
高职经管类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内容的选取,应符合经管类学生职业岗位能力所需,即教学内容与职业能力培养的契合。对现有适用于各专业的教学内容进行调整,选取企业所需的企业法律知识组成教学任务模块内容。
以市场营销专业为例,该专业学生就业岗位群为销售代表、业务主管、市场策划、产品管理、售后服务等,这些岗位群需要具备沟通谈判、客户管理、销售管理、市场调研等预防经济纠纷发生的能力。在经济法的教学中,教学内容分四大板块: 经济法基础知识、市场主体法、市场行为法、市场秩序法,其中,基础知识主要包括法人、、财产所有权、债权等营销活动中必须了解掌握的基本概念;市场主体法主要包括参与市场经济活动的当事人,包括公司、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等,要求学生掌握这些市场主体设立、运行、管理等过程中应遵守的法律规则; 市场行为法主要包括合同法、担保法、工业产权法等;市场秩序法主要包括反不正当竞争法、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
3.针对职业岗位能力培养提高,选择实践性强的教学方法
针对职业岗位能力的提高,教师应灵活多样地使用各种教学方法组织实训活动,如任务驱动式教学、案例讨论式教学、情景模拟式教学等,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完成教学任务。
以会计专业为例,通过布置“组建企业、运作企业、解决企业财务纠纷”等教学任务,每个环节明确相应的理论任务和实训任务,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团队,每组4-6人。教师将一些原本在课堂上讲授的法律知识作为学习任务布置给各小组,让学生自己通过上网、去图书馆的方式查阅资料、集体讨论任务的完成方式,最终通过ppt的形式进行教学活动的汇报与总结。
4. 针对职业岗位能力的应用,选择多样化的课程考核方式
课程考核是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能力水平的重要环节。基于职业能力的经管专业经济法教学改革需要,打破原来由一张试卷来决定学生最终成绩的考核模式。
知识的卷面考核以客观题和案例分析题的形式,考查学生对基础法律知识的理解能力,占总成绩的30%。以企业真实法律项目为内容,学生以团队合作的方式完成项目任务,并进行ppt成果汇报,该综合实践占考核成绩的50 %。以完成综合实践过程中的表现为基础的职业素养水平评价,特别是法律职业道德、职业素养、工作态度的考核,占总成绩的20%。
参考文献:
[1]文 川.高职经管类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范式新探》[J].职业教育研究,2011(11):24―26.
[2]陈虹雯.刍议高职院校经济类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改革[N].天津教育报,2013-05-03.
[3]田艳敏.项目教学法在高职法律事务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浅探[J].教育与职业,2013(09).
篇9
上述众多的研究都提出采用案例教学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能力,但在实施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是:在钢结构设计原理、钢结构设计、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教学各环节采用的案例零散、相互间无联系,导致各课程各环节各自为政,不利于学生整体设计思维的建立和对所学知识的融会贯通。且大多数教材所提供的工程案例,直接采用结构软件计算结果,计算过程和施工图简略,无法为在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中需进行手工计算的学生提供有效参考,不利于学生对设计理论的理解和应用。本文将对钢结构课程案例设计及以案例为主线的一体化教学进行研究。一、案例设计
(一)案例的设计原则
以案例为主线的一体化教学中,案例是教学目标实现的关键,在进行案例的选择与设计时主要考虑以下几点:
1.以满足教学需要为前提
案例是为教学服务的,它作为整个教学活动的主线,首先要满足教学内容的需要,能基本涵盖教学大纲中的主要理论知识点。其次,要满足教学目标的需要,每个案例要向学生传授哪些理论知识、能解决哪些实际工程问题、能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能力,都需要预先进行设计和考虑[3]。
2.以实用、够用为原则
通过以案例为主线的钢结构课程一体化教学,学生在课程学习结束后就能进行常规钢结构项目的结构设计。而不同结构体系的设计方法及适用规范都会有所不同,在有限的教学学时内,通常只能对常见结构体系的设计进行讲授。因此在进行案例选择时,应结合钢结构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以实用和够用为原则,选择具有广泛应用性和代表性的案例。
3.以学生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
本文所研究的教学改革的最终目标是提高学生对钢结构理论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所选案例首先在内容上应具有完整性和综合性,有利于学生将零散的理论知识系统化,培养学生整体设计思维意识。其次,所选案例在难度上应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学生在开始课程学习之前,对钢结构一无所知。而一个实际工程项目往往较复杂,不仅包含大量的背景信息和前提条件,还涉及多领域、多学科的知识。过于繁杂庞大的项目容易让学生找不到方向和重点,造成较大的学习压力。因此案例的选择与设计应符合学生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认知过程,可结合理论教学内容对实际工程项目进行适当简化后作为教学案例。
(二)钢结构课程案例设计
以笔者所在学校(应用型本科)为例,钢结构理论课程主要开设钢结构设计原理(32学时)、钢结构设计(32学时),实践环节包括课程设计(1周)和毕业设计。设计原理课程内容重点是构件(轴心受力、受弯、压弯和拉弯)设计、焊缝连接设计和螺栓连接设计;钢结构设计课程内容重点是普通钢屋架单层厂房设计、轻型门式刚架结构设计、多层钢框架结构设计;课程设计要求学生完成一榀钢桁架的设计;毕业设计选题为轻型门式刚架结构或多层钢框架结构。
钢结构课程一体化教学过程中,案例所肩负的任务是要将钢结构所有课程、所有教学环节和绝大部分知识点串连起来,使各课程间相互联系和衔接得更加紧密,使理论教学与实际应用之间过渡得更加自然,从而改变传统教学中各课程各自为政、例题零散相互间无联系、理论环节与实践环节脱节的现状。综合考虑教学内容的适应性、教学实施的可操作性、工程实际应用的广泛性,确定三大案例,如表1所示。表1钢结构课程案例案例名称案例内容案例1:某钢屋架设计(角钢桁架)基本资料;支撑布置;荷载计算;内力计算;杆件设计;节点设计;施工图案例2:某单层仓库设计(门式刚架结构)基本资料;结构布置;围护结构设计;抗风柱设计;支撑设计;檩条设计;墙梁设计;刚架设计;施工图案例3:某多层试验楼设计(多层钢框架)基本资料;结构布置及材料选择;构件截面初选;荷载计算;内力计算;荷载效应组合;构件截面设计;节点连接设计;施工图案例的编写应注意:(1)计算过程要详细。在实际工作中,结构设计计算通常由软件完成。但为加强学生对基本设计理论的理解,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环节中,一般要求学生手算为主、软件计算为辅。案例的计算过程应尽可能的详细,尤其在荷载取值、内力计算、荷载效应组合等方面,这样才能给学生完成课程设计或毕业设计提供有效参考。(2)施工图应达到一定深度。钢结构施工图具有符号多、标注多、节点详图多等特点,与之前学生熟悉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在表达方式、内容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因此,与案例配套的施工图应达到一定深度,以便于学生在识读、模仿绘图的过程中掌握钢结构施工图的绘制内容及常规表达方法。
二、以案例为主线的钢结构课程一体化教学研究与实践
(一)一体化教学活动整体设计
赫尔巴特说:“如果缺乏背景经验,任何新的感知根本就没有任何意义可言。”在对以案例为主线的钢结构课程一体化教学活动进行整体设计时,关键在于如何通过案例这条主线,把钢结构课程所有教学环节和主要理论知识点串联起来,以工程案例为载体,通过教师的引导,将学生处于真实问题的情境之中,并带着问题设身处地地思考,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探索式的学习,在获取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体验职业思维方法,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对理论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以钢桁架、门式刚架、多层钢框架三大案例为载体,开展钢结构课程一体化教学的总体思路如图1所示。由于同一案例往往涉及不同章节甚至不同课程的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帮助学生理清脉络把握主线、实现课程间的融合衔接是关键。同一案例用在不同课程教学中,其侧重点也是不一样的。原理课程关注的是案例中单一构件、节点在内力已知情况下的截面设计和连接设计;设计课程则侧重于通过案例帮助学生完成整体设计思路的构建;在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实践环节,目的是让学生在参考、模仿案例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和强化学习效果,实现对前两门课所学理论知识的综合运用。
(二)案例为主线的教学实践
以案例为主线开展理论教学,每一节课都是一个单独的案例教学活动。由于受学时限制,传统案例教学中很重要的课堂讨论等互动环节很难充分的开展。如何通过合理的课堂设计,把握好理论教学与案例分析的节奏,达到理论知识实现应用转化的最终目标就成为关键。基本思路是:基于案例中呈现的问题,以问题解决为指向完成理论教学。主要过程是:(1)问题铺垫:基于案例背景,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分析需解决的问题(做什么);(2)理论讲解:针对案例需解决的问题进行基本设计理论知识的讲解(怎么做);(3)实践应用:帮助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案例相关问题(怎么用)。
通过案例构建真实的实践氛围进行基本理论的讲授,以案例阐述理论,最大限度地减轻学生的认知负荷,不仅让学生知道“学什么”,更重要的是知道“学了可以做什么,怎么做”,体验到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成就感,减少了单纯学习理论知识的枯燥感和迷茫感。
(三)教学效果反馈与评价
教学评价是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方式之一,是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依托。学生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和受益者,对教学效果的好与坏最有发言权。根据教学改革拟达成的目标,对学院2010级、2011级土木工程专业学生进行不具名问卷调查,结果如图2所示。
图22010级、2011级土木工程专业调查问卷结果实践证明,通过以案例为主线的钢结构课程一体化教学改革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最大的收获在于,学生在“提出问题”与“寻求解答”的交互中完成了由“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转变,在“案例”与“理论”交叉学习的过程中完成了从基本理论到实际应用的转换。整个教学过程,对于学生而言,不仅仅是单纯理论知识的学习过程,而是一个将零散知识逐渐系统化的过程,更是一个应用能力培养和提升的过程。同时,教师在案例预设、教学实践与反思的过程中也不断成长,实现了教学相长。
篇10
关键词:项目课程;检验岗位技能;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做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5-0129-02
《分析检测技术》课程是山东职业学院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对学生检验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起到主要的支撑作用。为满足我系学生适应相关就业单位检验岗位的人才需求,本课程立足于生物产品生产企业分析与检验的核心岗位,围绕分析检验方法的选用、检验仪器设备的使用、典型质量指标的检验操作、产品质量标准的应用、检验数据处理及检验报告的编制等核心技能,采用融“教、学、做”为一体的教学模式,改革考核方法,强化检验职业技能的培养,养成学生严谨认真的检验作风,提高食品质量控制意识。
一、立足就业企业的人才需求,定位教学目标
高职教育的任务是通过教学使学生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熟练的动手操作能力,为企业培养生产一线的高级技能人才。食品质量检验是企业检验岗位的主要工作内容,是职业技能鉴定的核心部分。
近几年,通过对我校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学生就业单位及就业岗位的需求调研,认真分析行业企业检验岗位的能力需求,结合食品检验工的职业考核要求,本着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中心、以应用为主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理念,确定《分析检测技术》课程集知识、技能和态度于一体的教学目标为:培养学生具备严谨认真的态度、扎实的检验理论知识、正确的样品处理方式、规范的仪器使用能力、熟练的检验操作技能、提供检验结果报告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质量检验员的要求,进一步细化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
二、立足检验岗位职业能力需求,设计教学内容
为了缩短学生所学理论知识和实际岗位需求的距离,实现零距离上岗的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要求,采用职业训练与职业岗位技能鉴定相接轨的实践教学模式,根据本专业毕业生就业单位及就业岗位检验能力需求来设计教学内容,将不同类型产品的质量检验设置为教学项目,以实际检验指标为任务,将教学内容分为基本知识与技能、饮料酒、发酵调味品、发酵乳、有机酸与氨基酸、酶制剂等六大项目的分析检验,共计20个任务。以规范的检验方法及产品质量标准为依据,并将每个任务归纳出具体且有针对性的能力要求,从而使学习的目标明确而又契合企业要求。
三、采用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实施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一)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提高学生参与度
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以典型产品的质量检验为载体,以国家质量标准和检测要求为依据,按照规范的检验方法和操作流程,融“教、学、做”为一体,实施体验式互动教学,让真正的产品、真实的过程、规范的操作,促使学生主动参与项目,由被动到主动,使学生不仅可以享受到学习的乐趣,还能变成学习的主体。同时,将学习与企业的质量检验工作密切联系起来,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作风,树立产品质量观念。
(二)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实施互动式教学
实施项目化的教学方式,侧重于以学生为主体、教学做考为一体的过程实施教学,每次课以体现职业岗位能力的情境活动设计为载体来引入教学任务,为学生创设做中学、学中做的新型学习环境,将理论和实践融于教学的全过程。
教学过程突出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特点,分为七个环节:①提出任务。以企业质量检测实例引出任务,分析任务的学习目标与要求。②资讯。提供丰富的相关资料供学生查阅,尤其是检测产品的国家质量标准及分析方法标准,获取必要的知识。③计划决策。小组内的成员进行讨论与协作,制订检验方案。④修订方案。抽查小组来阐述制订的检验方案,其他小组找出问题并进行纠正,由教师归纳并修订方案。⑤任务实施。各小组动手实施操作,关键环节由教师进行演示,检测过程由教师给予现场指导,师生互动,达到融“教、学、做”于一体的体验式教学,突出教学的实战性、应用性。⑥分析总结。教师进行分析总结,总结知识和操作情况,促进大家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⑦考核评价。此环节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由学生及教师分别进行评价:教师观察并记录各小组及成员的表现并打分,组内成员相互观察其参与度及操作熟练程度并进行打分。
(三)打破常规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
《分析检测技术》课程教学是在教学做一体化实训室,围绕实际产品质量检测项目开展教学的。它可以打破常规的课堂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为切实锻炼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提高教学效果,根据课程不同阶段、不同教学内容的特点,积极倡导并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模拟真实工作情境,采用任务驱动法、情境教学法、案例分析法、角色扮演法、组内协作法、演示教学、师生互动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运用融“教、学、做”一体的体验式教学模式组织教学,制作课件、动画视频等多媒体教学资料,随时把新的检测技术和方法补充到教学内容中。
(四)通过课外拓展任务,强化技能训练
分析检验工作是个熟练活、细致活,熟能生巧,因此在每个典型的检验任务后会设置内容更加深入的课外拓展任务,引发学生进行思考和分析,利用课外时间加以巩固强化。另外,组织学生开展检验技能大赛,制定严格的检验要求与评价标准,让学生通过赛前的强化训练与参赛活动,对表现突出的学生颁发学校荣誉证书,提高其竞争意识和检验技能,为就业和职业资格证的获取奠定基础。
四、加强过程考核,注重学生检验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
在课程考核方面,注重学生平时表现、检验操作能力、检验职业素养的培养,由小组长、组内成员、教师共同组成不同层次的考核主体,以形成性考核+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从多个角度对每位学生进行考核,增强学生平时学习的能动性和自主性,并将考核落实在每次课、每个检验任务中,避免期末考试一锤定音的缺陷,使最终成绩真正反映出学生的能力水平。下图为各个考核项目及比例。
其中,形成性考核主要考核各工作任务实施过程中的职业素养、操作技能、数据处理及报告能力;终结性考核主要考核分析检验基础理论和实际操作能力及观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由理论考试考核和实操考核组成。总成绩由形成性考核成绩和终结性考核成绩两部分组成,其中形成性考核由教师和小组成员分别实施(教师考核成绩占该项成绩的70%,小组成员互评成绩占该项成绩的30%),终结性考核由教师实施。
最终成绩=■×50%+(A×20%+B×30%)
其中,X■是指形成性考核中各任务的指导教师评的分,Y■是指学生评的分;A为终结性考核中的实操考核成绩,B为理论考试成绩,n是指课程检测项目数。
五、结论
《分析检测技术》课程准确定位课程教学目标,合理设置教学内容,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改革考核方式,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贯穿于整个实践教学中,取得良好效果:其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态度、实事求是的作风、良好的化验室工作习惯,让学生能正确、熟练地使用分析检测仪器与设备,进行检验基本操作,能对检验结果进行分析并做出质量判定,写出检验报告。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与训练,学生不仅能深刻理解、分析检验理论知识,还能将检测与生产过程、产品质量控制联系起来,真正理解各种检测方法的意义及应用要求,熟练掌握检测各环节的作用与联系,基本具备质量检验员的素质与能力要求,能独立地进行质量检测操作及结果分析。
参考文献:
[1]李桂春.浅谈“教学做一体化”的研究与实践[J].现代企业文化,2009,(9):197-198.
[2]蒋红芝.基于项目教学法的分析检验课程教学[J].广西轻工业,2011,(9):118-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