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标语范文

时间:2023-03-29 05:45: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图书馆标语,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图书馆标语

篇1

1.意气风发求真知  纵横天下绘宏图!

2.知识无涯,生命有限   不畏艰险,勇攀高峰

3.梦想已久的象牙塔 ——已成现实!

4.享受学习,体验成功

篇2

关键词 馆藏质量;评估;指标

馆藏是图书馆三大基本要素之一,是图书馆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图书馆开展读者服务工作的物质基础,馆藏质量将直接影响读者服务工作的效果。离开了高质量的馆藏,管理水平再高,服务手段再先进,都无法提供好的服务。有了高质量的馆藏,才会有高质量服务的可能,况且,馆藏质量控制也是图书馆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是图书馆赖以完成各项任务、发挥各种职能的前提。所以,高质量的图书馆必须首先拥有高质量的馆藏。那么,怎样去衡量馆藏质量?在《省图书馆评估标准细则》(广东省)中列出了有关馆藏质量的具体标准,其中包括了文献采选方针与执行情况;呈缴制度与执行情况;地方出版物入藏种数占地方出版物种数的百分比;建有地方文献专藏体系;多卷书、连续出版物入藏完整率。但是这些标准仅仅能从量上来衡量馆藏的质量,作为一个完整的评估指标,馆藏质量的评估应该是质与量的统一。本文拟就图书馆馆藏质量评估指标的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以期对图书馆完善馆藏资源建设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质量,一般指产品或工作的优劣程度,那么馆藏质量,自然也就是指馆藏的优劣程度。

评估是指对事情或事物的评议估计、评价,而对馆藏质量的评估,除了要从量上进行评价之外,还应该从质上进行。馆藏的质量构成是多方面的,现代图书馆馆藏构成实现了由单纯印刷品资源向印刷型资源与电子资源、网络资源并存的转变,急需推出一整套集成统一的馆藏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所以对其评估的指标也应该综合地包括各方面的内容。馆藏质量评估指标可以放在一个四维的空间,即从馆藏的建藏质量、组成质量、使用质量和时间四个方面分别和整体来评估。

1 四维空间的构建

衡量一个现代图书馆是否名副其实,不能单纯看它实际拥有的馆藏量,只有量与质的统一才是评价馆藏的准确标准。而对图书馆馆藏质量的评估,我们也不能单单从量或质的某一方面去单维度、孤立地评估,而应该是从多方面、多维度综合的来进行评估。

馆藏的质量无论从量上或质上来说,都与馆藏的建、构、用这三方面密切相关的。建,即馆藏的建藏;构,指馆藏的构成;用,就是馆藏的使用。于是,对馆藏质量的评估,便可以分为建藏质量评估、组成质量评估以及使用质量评估这三方面。如图1所示,这三方面的评估便构成了一个馆藏质量评估的三维空间。但是仅仅从这三方面孤立去衡量图书馆的馆藏质量,仍不足以完全考核图书馆馆藏建设的质量,而还应该将这三个方面的评估放在一个线性的时间维度当中,发展地去看待和评估图书馆馆藏的质量。

而图书馆的馆藏质量的建、构、用以及时间除了在空间上呈现出多维的结构外,在时间的维度上,馆藏的建、构、用还呈现出一定的先后继发联系性。馆藏的建藏是基本也是前提工作,它是决定馆藏的组成质量以及使用质量好坏的前提条件,只要把建藏质量搞好了,馆藏的组成质量以及使用质量也会相应的得到提高。馆藏的建藏、组成、使用,是控制图书馆馆藏质量的必经的过程,图书馆的馆藏质量控制经过每一轮的建、构、用的环节,不断地提高图书馆的馆藏质量水平。在每一个环节当中,我们应该设立相应的评估质量指标,因势利导,使图书馆的馆藏质量建设向着预期的方向健康发展。

2 建藏质量指标

建藏质量指标是指在建立规划图书馆藏书时整体的质量指标,这些指标应该从图书馆购书经费的使用、藏书量的多少、采选图书的质量、馆藏建设是否具有特色新颖性等方面去衡量。

2.1 经费使用

图书馆的文献采访人员应从实际的情况出发,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合理使用有限的购书经费,使其最大限度地发挥应有的经济效益。

2.2 馆藏量

馆藏量是评价一个图书馆规模和服务能力的基本标志之一,对馆藏量的评估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藏书数量。藏书数量的多少是衡量一个图书馆规模的标志。图书馆历年所藏书的总量必须与其规模相吻合,比如省级馆、地级馆、县级馆以及高校图书馆都必须藏有与其规模相符的藏书总量。藏书总量的统计既包括入藏的纸本资源还涉及购买的电子文献。

(2)馆藏文献覆盖率。这是指文献占各学科领域文献的比例,它是衡量图书馆收藏文献完备程度的重要标志。从文献资源整体建设来看。这种覆盖率越高越好,但就一个具体图书馆而言,也应根据需要和条件,使主要服务对象方面的文献收藏达到较高的完备程度,否则,就难以形成馆藏文献特色,读者的满足率也将降低。

(3)新书增长率。体现馆藏的时效性。文献的时间结构不仅反映了知识记录源远流长和推陈出新的纵向关系,也从另一侧面反映了文献的质量。国内学者研究发现,读者借阅近十年出版的中文科技图书占历年出版科技图书流通总量的80%,而文献的半衰期也揭示了这一变化规律。国外学者研究表明,含有新信息的文献约占现有文献总量的25%。这就是说,只要购入这25%,就能保证近乎100%的信息完备性。所以,把新书增长率作为图书馆文献质量评价内容是很有意义的,它可以鼓励图书馆加快文献的更新。

2.3 采选图书质量

(1)明确的采选方针。图书馆必须有明确的采选方针,制定完善的采访计划,在采购中处理好数量与质量的关系,合理分配经费比例。其主要内容是图书经费的分配,一般分为三个部分,即中外文图书经费、期刊图书经费和其他经费。中外文图书经费的使用必须具体,如每月预计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图书经费的多少。预定外文图书经费的多少,以及直接现场选购图书多少等都要明确,以便控制。

(2)保证购置书的质量,不买盗版书,不能有害读者身心健康。

(3)提高采访人员的素质。图书馆职能的发挥离不开采访工作,而采访工作的好坏主要取决于采访人员的素质。所以图书馆要着重加强图书采访的团队建设,提高采访人员的素质,提高其业务水平,让他们能善于从“书海”中把利于改善馆藏质量的各类图书优选出来。

2.4 馆藏建设特色

馆藏建设应该具有特色新颖性,比如有些省级图书馆系统会收藏本省非正式出版的地方文献(如本省年报等);还有些地级图书馆建有地方文献专藏体系以及设有地方文献阅览室或在开架阅览室设置地方文献专区,或设有地方文献目录;高校图书馆的某些符合本校学科建设和教学科研需要并有长期积累、独具特色的文献资源等。我们应该鼓励图书馆因地制宜,建设并发展自己有特色的馆藏。

3 组成质量指标

所谓“馆藏的组成质量”是指馆藏体系的整体质量,它应该从馆藏组成的内容质量以及结构质量上去考虑。

3.1 内容质量

馆藏的内容质量,主要通过馆藏的学科门类、各种类型图书文献本身的知识情报价值来体现,馆藏的内容质量是科学价值、现实价值与参考价值三者的统一。

对馆藏内容质量的评估,可以从馆藏的深度以及新度上来进行评价。馆藏的深度主要指的是保证一馆重点藏书收藏的系统性和完整性,重点藏书是根据图书馆的主要任务和主要读者对象的需要进行选配的某些学科、专业或专题范围内系统完整的书刊资料,是馆藏范围中核心部分和主体部分。各类图书馆都要针对纸本文献和电子资源建立特色的重点藏书。而所谓“藏书的新度”是指各学科领域里最新书刊在馆藏总数中所占的比重,即藏书的新颖程度,它是藏书质量的宏观指标。藏书的新度通常从两个方面来体现:

(1)新书率。即新书数与藏书总数的比,写成公式,则是:

新书率=新书(纸本和电子)的种数(或册数)/藏书的种数(或册数)×100%或新书率=半衰期内文献量(纸本和电子的种数或册数)/馆藏文献总量×100%

这实际上也规定了什么是“新书”,我国通常指出版时间在5年以内的书为新书。

(2)藏书的新度表现为书刊中包含的新理论、新观点、新材料、新方法和新工艺的多寡。很显然,所含上述“五新”越多的书就越是新书,包含新书的数量越多的藏书,其新度就越高。而新度越高的藏书,它的质量就越高。

3.2 结构质量

馆藏体系的结构质量,即馆藏体系结构的科学合理程度。藏书结构状况是馆藏评价的重要内容,合理的藏书结构必须能反映图书馆所在地区或所在单位的特点,对馆藏结构的评价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学科门类结构。即各学科门类的藏书比例,这些比例要和本馆读者需求相适应或基本适应。

(2)文献类型结构。主要考察不同类型、不同出版形式的文献比例以及与读者需求相适应的状况。

(3)等级结构。美国的“五级藏书制”提出了藏书结构框架模式,这个模式是按照读者需求种类和保存任务,结合原有藏书密度和现在搜求深度来表示五级藏书的不同标准要求,即完整级、研究级、学习级、基础级、最低级。要考察本馆收藏的各学科各类型文献是否体现了一定的层次级别,这种层次级别与读者的需求类型,需求层次是否相适应。

(4)时间类型结构。按出版物的产生时间,可将他们划分为属于不同时期的馆藏资源。有些学科的藏书,具有从古至今的历史发展的系统性;有些期刊和连续出版物累积几十年以来的完整收藏,成为史料和珍藏。

(5)文种结构。考察馆藏资源的文种比例,分析这些比例是否与本馆读者掌握的语种状况相适应。是否和各语种文献的出版量大体相适应。

(6)馆藏组织结构。指是否采用了科学、标准的分类法,例如国家标准分类法——《中图分类法》,是否归类正确,反映充分,排架准确无误,馆藏是否较好地反映各学科之间的隶属、并列、交叉、相关等关系,馆藏的划分和布局是否充分考虑馆藏的特点和藏阅合一的需要,形成严密的体系,使之既有利于管理,又有利于整体效能的发挥。

4 使用质量指标

藏是为了用,馆藏建设的目的就是充分发挥馆藏的使用效果。馆藏建设的成效如何,馆藏质量的高低,最终要通过馆藏的使用质量反映出来。馆藏的使用质量,受着图书馆藏书对知识信息的提供和读者对知识信息的需求活动中多种因素的制约。就藏书的质量而言,馆藏使用质量,包括满足读者需要的程度,藏书被利用的程度和读者使用后所产生的阅读效果。

4.1 藏书满足读者需要的程度

藏书满足读者需要的程度,可以通过藏书保障率、藏书拒借率和藏书适用率来体现。

4.1.1 藏书保障率。藏书保障率即是图书馆每个读者平均占有的藏书量,或每个读者到馆一次可以获得的藏书的平均数量(不计借阅规则的限制)。其计算公式如下:

藏书保障率=馆藏(纸本和电子馆藏)总数(种数或册数)/读者总数(人数)×100%

它既是从数量角度来评价馆藏文献的指标,又是馆藏文献质量评价的基点。必须先有一定数量方可有质量,数量是质量的基本保证。因此,馆藏文献保障率是评价馆藏文献数量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衡量一个图书馆的发展状况或满足读者需求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4.1.2 藏书拒借率。藏书拒借率指一定时间内,在读者提出的合理借阅要求中,未借到书刊的数量占读者所要借阅的书刊总数的百分比。其计算方法如下:

藏书拒借率=没有借阅到书刊的数量/要求借阅的书刊的总数量×100%

藏书拒借率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就藏书来说拒借率的高低标志着藏书质量的好坏。根据藏书稳定状态理论,质量高的藏书,其拒借率不应高于20%。

4.1.3 藏书适用率。根据文献的老化规律,其“半衰期”(现时正在使用的文献中的较新的一半的出版时间)平均约为5年。图书的最大借阅年限与期刊引文的最大年限有着相似之处,也是在2到4年后。以当年读者利用图书种数与前五年入藏图书种数的比率来计算适用率,比较合理。因此,藏书适用率的公式可以这样表示:

藏书适用率=当年读者利用图书(纸本或电子)册数/前五年(含当年)入藏图书种数×100%

至于期刊,由于每个馆每年订购的种数(以1种1份为标准)基本是稳定的,除了停刊或因需要增订新刊外,都具有连续性和稳定性的特点。这样,以“种”为单位计算期刊的适用率,就更为准确。期刊适用率=当年读者利用期刊种数/馆藏期刊种数。

4.2 藏书被利用的程度

藏书被利用的程度,可以用藏书利用率(也称周转率)来量化表示。藏书利用率指一定时间内,读者借阅书刊的总册数占馆藏书刊总数的百分比。其计算公式为:

藏书利用率=藏书(纸本或电子)借阅册次数/馆藏文献总数×100%

利用率高低是对馆藏质量、馆藏结构等方面的综合反映。一般来说,藏书利用率越高,说明藏书越符合读者的阅读需要,说明藏书的知识信息被开发、利用得越充分,其质量也就越高(版本图书馆除外)。反之,藏书利用率低,说明质量差。前苏联规定一般图书馆的藏书利用率要达到140%-300%;日本市民图书馆希望达到400%,而我国大多数高校图书馆和省级公共图书馆仅达到30%-35%。显然。我国图书馆的藏书利用率是很低的,虽然影响藏书利用率的因素很多,但藏书质量不高,不符合读者的阅读需要仍是一个重要因素。有关专家指出,除负有长期保存任务的图书馆外,应争取藏书的利用率达到75%左右。

4.3 读者使用后产生的社会效果读者使用藏书后产生的社会效果,不同国家的图书馆对此有不同要求,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凡是能使读者热爱祖国,启迪人生,积极向上,勤奋进取,坚韧不拔,乐于奉献,立志为民族的大业而奋斗,能够推动技术进步、科学研究的开展和生产力的提高,能为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促进人类社会文明程度提高的,都可以视为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果,馆藏的质量就算高。

5 时间指标

随着时间的推移,图书馆的藏书质量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在时间的维度上,我们可以通过图书馆的藏书剔旧以及藏书补充这两个指标来评估图书馆的藏书质量。 藏书是一个动态体系,也是一个新陈代谢的过程,它不但包括新书的补充,还包含旧书的剔除。在藏书建设中,一般图书馆往往只重视藏书补充,而忽略藏书剔除。实际上,图书补充和剔除都是图书馆藏书建设中的两个重要环节,它们是藏书发展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

5.1 藏书剔旧

图书馆要做好藏书剔除工作,需积极、慎重、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除了要确立明确的剔旧方针以及范围、步骤,还要保证一定的剔旧率。做好藏书剔除工作,不但可以提高藏书质量,而且可缓和书库的饱和状态,为新购书刊腾出空位,对于缓建或不建新库,节约购书经费都有极大好处,同时还使藏书达到最佳效果,发挥最大效用。

5.2 藏书补充

对图书馆藏书补充的评估,是可以通过图书馆的藏书年增长率来量化考核。

馆藏质量与数量之间,不仅是相互依存的,而且又是相互对立的。片面地追求藏书数量就会降低藏书的质量甚至最后成为一堆废纸;但不适当地强调质量,也必将导致藏书数量上的匮乏,拒借率的增高。要正确处理好藏书数量与质量二者间的关系,就要设计出最佳的藏书保障率,计算出最佳的藏书量,通常把藏书年增长率控制在5%左右。

篇3

地域性的构成

地域性是一个城市最基本的特征,每个城市都有其自然环境、民俗文化和历史文化的特征。图书馆是一个城市最具有代表性且最能突出其文化内涵的公共文化设施,所以只有把图书馆放入一个城市特定的自然环境、民俗文化或历史文化背景中,其表达出的地域性才是有意义的。例如成都是一个具有丰富文化底蕴的古老城市,且拥有令人神往的自然风光,所以要想体现出成都市图书馆的地域特点,可从多方面挖掘其特点。

1.自然环境

一个城市或地区的自然环境会与普遍地区具有不相同的特点和地位。自然特点具有多元化的表达形式,例如从形式感方面可以挖掘出其中的外形和色彩。在图书馆视觉方面的设计中,我们可以用当地具有代表性的植物或动物为元素,例如成都图书馆我们可以用市树银杏和市花芙蓉的形象颜色进行设计。

2.民俗文化

城市的最大组成部分就是人,当地人的生活习性、民族传统、相处模式等形成了这个地区人类文明的文化特点。当地民俗文化一般具有的社会性、民族性、区域性、传承性、变革性等,往往能够成为图书馆视觉形象设计的一个主要精气神进行挖掘、提取和归纳。例如成都是一个慢节奏的休闲之都,打麻将、喝盖碗茶和遛鸟是成都人的传统生活方式,所以在进行成都图书馆设计的过程中,我们可以融入盖碗茶和鸟笼的元素,并且将整体视觉系统定位为休闲、舒适等风格。

3.历史文化

在城市的历史长河中唯一不变的是永远在发展。历史是人类活动中的产物,是不同地域文化特征的反映,它体现出一个城市的文化底蕴。通常一个城市的历史遗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等都属于历史文化范畴。历史文化具有时代性、稳定性、实际理论性等,所以在挖掘设计特点时应该注重其真实性和象征性意义。例如成都平原是个具有悠久文化历史的古老地区,其中有三星堆文化、金沙文化等古蜀文化,所以在进行成都图书馆设计时我们可以从金沙出土的器具和古蜀文化入手进行视觉系统的设计。

图书馆地域特点的选择与创新应用

人类获得的外部信息中有83%是通过视觉感知到的,视觉形象是大众可以感知到的最直观的信息。大众通过用视觉来感受地域性来感知其他地区与本地图书馆的差异性,从而达到宣传本地文化的作用,故地域性是视觉系统设计表现的重点。

1.地域特点的选择

在进行图书馆视觉系统设计的符号选择时,我们应该在遵循设计原则和审美需求的基础上,结合当地地域特点进行选择,使得形式美、文化精神与实用性进行统一。

当确定结合自然环境、民俗文化和历史文化中的一种或几种类别的地域特征后,设计师应该对选择的元素符号进行深入了解和分析,例如背景、来源等。通过扎实的调研分析,设计师才能准确的表达出地域特点。除此之外,选择的元素符号还应该符合图书馆本身的实际情况,例如周边环境、建筑体积、楼层分布等。

2.地域特点的创新应用

在确定所选用的元素符号之后,设计师要做的就应该是对其的运用和创新。最直接的应用是把具有地域特点的符号独立且完整的提取出来,直接将其应用于设计的色彩或图形来表现其文化意义。而创新是最重要也是最难达到要求的一项工作,不仅考验设计师的设计水平,还考验设计师对所选地域特点的理解程度,这直接关系到其能否设计出符合地域特点的图书馆视觉系统。创新的设计是要将地域文化的特点作为基础元素,凭借创造力进行抽象化提取或排列组合,这样才能使大众在视觉感官下产生对地域文化的联想,唤起其情愫或精神追求。

创新的方式有很多种,例如对成都图书馆的设计,可以选定银杏叶和芙蓉花的外形进行辅助图形或logo的设计,运用打散重构、平移、旋转、抽象等方式进行创新,色彩方面可以选择银杏的颜色和相近色等进行整体视觉色彩的确定。但要注意的是在进行创新时不能违背元素原有的意义,并且要考虑识别性和受众的认可度,还要注意不能违背图书馆的定义和形象。

结论

篇4

>> 阅读方式的改变与图书馆建设 可持续发展观下的高校图书馆纸质资源建设与利用的思考 高校图书馆读者活动引入项目招标管理制的创新性研究 高校图书馆纸质资源建设实证分析 浅谈图书馆纸质图书的保护管理 图书馆引入义工服务的实践与探索 基于高校图书馆纸质文献的利用分析与研究 高校图书馆纸质期刊阅读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 高校图书馆纸质过刊的科学管理与有效利用 图书馆要正确处理纸质文献与电子文献的辩证关系 图书馆图书采选的方式与方法 图书馆纸质文献采访工作的思考 浅析高校图书馆纸质资源的保护 对基于图书馆读者需求的纸质图书与电子图书互补利用的探讨 浅析纸质图书馆和电子图书馆的长期并存 RSS技术在移动图书馆新书推荐系统中的应用与实现 高校图书馆新书推荐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浅谈高校图书馆新书库的管理与服务 图书馆图书招标采购弊端的解析 从纸质民族文字报刊利用谈图书馆资源建设对教学的支持服务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 朱少平,杨晋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与企业投标竞价实务全书[M]. 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2002.

[3] 徐 瑾.高校图书馆中文图书采购招标工作探讨——以华中师范大学图书馆中文图书招标为例[J].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8(6):45—48.

[4] 项目管理[EB/OL].[2013-06-23].http:///view/65955.htm.

[5] 唐 虹.图书资料招标采购中存在的现实问题[J].情报资料工作,2006(4):88—91.

[6] 姜宝良.山东省高校图书馆招标采购图书问题分析——以山东大学图书馆为例[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8(6):30—32.

篇5

【关键词】建筑设计;标准性;多样性;建筑空间

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standard and diversity of the city library building design; put forward their proposals for architectural design of the modern city library.Key words: architectural design; standards; diversity; building space

中图分类号:G258.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前言

现代图书馆的功能不再只是单一的文献信息存储、传递与检索,现代图书馆呈现出文献资源多样化、共享化,技术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服务多元化、个性化,管理科学化等特点。由此,图书馆建筑设计要求也由传统向现代转变。

建筑设计的标准性与多样性内涵

建筑设计一般具有标准性与多样性的特征。建筑设计的标准性是指在建筑设计过程中根据国家规定的建筑标准,结合各地区的技术条件,按建筑类型及工程项目的具体条件来选择设计。而城市图书馆建筑设计的标准性主要体现在功能、结构二个方面。

建筑设计所具有的多样性,一般表现在建筑空间、造型和风格设计的多样化,主要内容包括平面、立面、细部处理和空间环境的多样化设计。城市图书馆建筑设计的多样性主要体现在空间、造型、风格三个方面。

图书馆功能和结构的标准性

城市图书馆是公共建筑的一部分,它设计要遵循的适用性、经济性和安全性设计原则要求图书馆建筑设计在功能和结构上具有一定的标准。

2.1 功能

城市图书馆是一个城市的文献信息中心,藏、借、阅是传统图书馆的基本功能,但现代图书馆功能在新的信息环境下发生了巨大变化。如今的城市图书馆除了藏书、借阅等基本信息服务功能外,还承担了学术交流、社会教育、情报研究、科技咨询等功能。

此外,现代城市图书馆开展了文献复印、书刊供应、声像影视、技术交流、信息、餐点饮料等多种多样的读者服务项目。图书馆建筑功能的多样化,使城市图书馆建筑发展成为多功能的综合性的建筑。

2.2结构

图书馆的建筑结构形式多采用框架结构。城市图书馆随着管理和服务模式的改变,对图书馆的建筑空间要求有较大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以满足功能调整变化的需要。模数式图书馆和模块式图书馆的出现,使图书馆建筑的结构迈向标准化。

模数式图书馆的设计提倡统一柱网、统一层高、统一荷载的“三统一” 。这种模数式图书馆的结构,使图书馆建筑空间更具灵活性。由表1可以发现,由于开间大,图书馆室内空间的适应性强,反之则小。例如,图书馆书库的柱网尺寸按1.20m或1.25m的倍数,多为7.50m ×7.50m或7.20m×7.20m,或者因地制宜的选用6.00m×6.00m或 6.60m×6.60m等柱网。这对结构体系而言是经济合理的,对图书馆功能而言,无论开架或闭架管理均能较好的满足使用要求。模数式图书馆的建筑设计中,柱网的设计一般需根据书架、阅览桌椅和其他办公设备的间距与排列方式,此外还需综合考虑开架与闭架、开架藏书量的大小、使用人数多少等因素。

表1 柱网与适应性关系比数

资料来源:鲍家声.现代图书馆建筑设计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84

但是,强调“三统一”并非涉及所有的空间,对于藏、阅合一的空间,功能经常发生调整变化空间,宜采用“三统一”的做法。这种在传统图书馆和模数式图书馆的基础上结合国情提出来的被称为“模块式”图书馆。这种结构“既保证图书馆空间的灵活性,也保证各使用空间的自主性和经济性,并为图书馆走向综合性创造了更有利的条件” 。

图书馆建筑空间、造型及风格的多样性

同样地,图书馆建筑设计的灵活性、高效性和美观性原则要求图书馆建筑空间要灵活多变,造型和风格协调多样。

3.1 空间

对图书馆进行空间组织的目的是使建筑合理布局、使用方便,达到最大的使用效率。图书馆建筑的空间分为外部空间和内部空间。城市图书馆的外部空间包括图书馆在整个城市空间中所处位置和图书馆单体之间或图书馆与其它建筑所营造出来的空间。内部空间主要是指建筑内部的各个功能区的布局关系。(图1)下面主要就图书馆的内部空间组织的多样性问题进行简单的探讨。

图1 城市图书馆内部空间及功能关系

参考资料:鲍家声.现代图书馆建筑设计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55

首先要做到功能分区合理。现代图书馆的空间组织从以“书”到以“人”为中心的转变体现了图书馆设计理念的转变。图书馆建筑内部空间按功能一般划分为公共使用区、书库区和办公区,其空间组织要做到简单方便、方向明确、安静舒适。在设计过程中应按不同的使用功能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并使这些区域形成一个有序的空间环境。这就要求将不同使用对象、不同功能的空间组成一个相互联系而又相互区别的有机整体。

其次要做到开放灵活。图书馆的空间形态由封闭固定转变为开放灵活是图书馆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的一个重要体现。图书馆的空间由传统的分散、进深小的长条状变为进深较大、空间相对集中块状,改变了传统图书馆藏----借----阅封闭固定方式,变为藏----借----阅----管空间四位一体化开敞灵活方式。现代城市图书馆的技术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对空间组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的适用性和未来时期的可扩容、可变换性是城市图书馆空间组织过程中必须考虑的问题。此外,图书馆建筑实行统一柱网、统一层高、统一荷载的设计方式,增加柱网的尺度,获得了开敞连贯的大空间,提高了图书馆空间使用的开放性和灵活性。一个开放灵活的空间,使城市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可能,而空间的开放灵活程度,是检验城市图书馆建筑设计成败的一个重要标准。

3.2造型及风格

人们对一个建筑的第一印象直接来源于建筑物的造型和风格,因而城市图书馆建筑的性格特征也直接反映在建筑造型和风格上。城市图书馆建筑具有民族文化特色和地域文化的象征,其建筑造型和风格应在遵守共性的同时,又要尊重个性,追求灵活多变而又体现城市历史文化和民族风情。

传统图书馆建筑平面一般呈“工”、“山”、“出”、“回”等字形,造型比较单调古板。现代图书馆建筑设计出现了同层高、同柱网、同荷载的模数式设计后,建筑师在造型上有了很大的发挥空间。如坐落在深圳中央商务区的深圳图书馆,它造型独特,构思精巧,极富现代感。图书馆建筑以四部翻开的巨型书籍作为建筑后部的衬托,新馆外观主体色调为黑色,庄重而又厚实。在新馆入口处设计了一棵金色智慧树,集中反映了深圳图书馆以开放、智慧、网络为导向的图书馆管理与服务理念,同时,也体现了深圳年轻、开放、现代、动感的城市性格特征。它的设计充分与深圳这个年轻而充满活力的现代城市的文化融合,成为深圳一道别具特色的文化景观。

我国城市的新图书馆建筑,普遍吸收了西方图书馆建筑设计的形式、风格、样式和工程技术,也吸收了新的设计理念。但是任何一个城市的建筑文化都有自己发生和存在的历史时间和社会空间,这种建筑文化的存在决定了这个城市建筑的时代性与民族性,并构成一个城市建筑文化的本质属性。正是这种传统建筑文化和现代建筑设计理念之间的差异,造就了城市图书馆建筑造型和风格的多样性。如何将城市传统建筑文化同现代建筑文化结合起来成为图书馆建筑设计过程中必须解决的课题。

结语

城市图书馆建筑是城市中一个长久的文化设施,同时也是一个城市的标志性文化建筑。城市图书馆建筑设计既不能生搬硬套,也不能固守传统模式,设计必须有新思维、新理念和新创造,要从规划选址、功能结构、空间组织、建筑造型及风格等方面作全方位的考虑,进行独具匠心的设计。

参考文献:

[1]李明华.图书馆建筑规划设计的新理念新模式,南方建筑,2002(4).

[2] 鲍家声.现代图书馆建筑设计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3] 罗凤莉.论现代图书馆建筑设计.建筑技术开发,2003.9

[4]赵维平.图书馆建筑内部空间的布局.科技情报与开发,2005年第15卷第16期

[5]窦英杰.论图书馆建筑的人文内涵.图书馆建设,2004(2)

[6]王昕.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图书馆建筑的新理念.图书馆建设,2001(1)

[7]张俭.现代图书馆――建筑美与环境美的和谐统一.中国环境管理,2002(5)

篇6

【关键词】 脑缺血

【Abstract】 AIM: To observe synaptophysin(Syp)expression in hippocampal CA1 region of 7dayold Wistar rats after 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METHODS: Immunohistochemical method was used to measure the expression of Syp in the hippocampal CA1 region after reperfusion. RESULTS: The expression of Syp in hippocampal CA1 region in 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group increased at 3 d after reperfusion and reached the highest level at 7 d. The corrected optical density(COD) valu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shamoperation group (P

【Keywords】 cerebral ischemia; synaptophysin; hippocampal CA1 region; rats, Wistar, animals, newborn

【摘要】 目的: 观察新生Wistar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CA1区突触素的表达. 探讨中枢神经系统的可塑性. 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新生鼠脑缺血再灌注后不同时点脑组织突触素的表达. 结果: 缺血再灌注3 d突触素表达开始增高,7 d达高峰,14 d时免疫活性仍高,其矫正吸光度值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关键词】 脑缺血;突触膜糖蛋白;海马CA1区;大鼠,Wistar;动物,新生

0引言

突触素(synaptophysin, Syp)是一种与突触结构和功能密切相关的膜蛋白,Syp作为突触囊泡的一种特异标志性蛋白,其数量和分布密度可间接反映突触的密度[1],突触重建时其表达明显增多,与神经可塑性密切相关. 近年来,国内外研究[2]发现机体在缺血缺氧时,能反映神经细胞代偿及重塑的Syp的表达和生成增加. 我们旨在研究新生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突触素的变化规律,探讨中枢神经系统的可塑性.

1材料和方法

1.1材料

出生后7 d Wistar大鼠70只(遵义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体质量18~22 g,雌雄不拘,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缺血再灌注组,每组35只. 1000 u青霉素ip预防感染, 30 g/L戊巴比妥钠(40 mg/kg) ip麻醉. 抗Syp抗体(即用型):鼠抗人mAb(DAKO公司). Mias99B图像分析系统(四川大学图像图形研究所).

1.2方法

1.2.1脑缺血模型的制作① 假手术组: 分离动物右侧颈总动脉,不阻断血流;② 缺血再灌注组: 阻断右侧颈总动脉45 min再灌注. 两组均于术后7个时间点即2, 6, 12, 24 h和3, 7, 14 d断头处死动物,每时间点5只,取右侧大脑半球用40 g/L多聚甲醛固定待测. 制模成功标准为结扎右侧颈总动脉后2 h对侧(左侧)肢体活动障碍.

1.2.2标本制备及Syp检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二步法. 取标本固定24 h,石蜡包埋,进行海马CA1区、皮层连续冠状切片,片厚4 μm. 切片常规脱蜡和水化,微波抗原修复10 min,室温下自然冷却20 min,蒸馏水漂洗后置于PBS (pH=7.4)中,用30 g/L过氧化氢避光孵育20 min以阻断内源性过氧化物酶,PBS漂洗5 min×3,加20 μL一抗,4℃冰箱孵育过夜,PBS漂洗5 min×3,加20 μL相应的EnvisionTM复合物,37℃孵育30 min,PBS漂洗5 min×3,DAB显色,蒸馏水漂洗、复染及封片. 以PBS代替一抗作阴性对照.

1.2.3图像分析用图像分析系统测量切片海马CA1区Syp吸光度值(A值),每只鼠5张切片,每张切片测2次,每次所测面积大于海马CA1区的50%,取其平均值作为Syp的A值;同时测定同一张切片上胼胝体的A值以作为Syp的背景值,用CA(矫正吸光度)值进行比较和分析,CA=实测值-背景值,以避免染色过程中非特异性染色所造成的误差.

1.2.4病理学检查取相应部位切片行HE染色,观察其病理学改变.

统计学处理: 各组CA值以x±s表示. 用完全随机设计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分析. P

2结果

2.1Syp的表达Syp阳性染色呈棕黄色点状或颗粒状沉积,位于胞质内,胼胝体、血管和胶质细胞不着色,阴性对照切片未见Syp免疫产物. 假手术组海马CA1区可见Syp表达,免疫反应物颗粒很小,分布弥散(Fig 1),随日龄增加免疫反应产物CA值逐渐增高;缺血再灌注组海马CA1区Syp在脑缺血再灌注3 d免疫活性增高,7 d达高峰,14 d免疫活性仍高,免疫产物的颗粒较大、密集、染色深(Fig 2); CA值高于假手术组,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

2.2病理学改变假手术组未见神经元损伤,缺血灌注组大鼠海马CA1区神经细胞自缺血12 h开始水肿、坏死,锥体细胞大部分受损,第3 日最重,第7日逐渐好转(Fig 3).

3讨论

Syp是一种Mr 38 000的酸性钙结合糖蛋白,在神经元胞体合成后主要转运至轴突终末,特异性地分布于突触前囊泡膜上. Syp分布非常广泛,在神经组织如脑、脊髓、视网膜和神经肌接头的突触前成分、肾上腺髓质,以及各类内分泌细胞等都有分布[3]. 免疫电镜研究证实,Syp位于小圆形或扁形突触囊泡质膜面,光镜下标记的Syp颗粒样物实际上是成簇的囊泡,而95%以上的新皮质突触前终末均含有这种小突触囊泡[4]. Syp作为突触前终末标记物,使用免疫组化方法及图像分析技术检测其免疫阳性物质在给定区域的吸光度值,可以间接评定突触的密度及分布. 免疫组化研究证实, Syp的免疫活性在成熟脑组织中高度集中在突触前轴突末梢内,围绕着神经元和其树突. 因此该蛋白被广泛用于标记轴突终末,是突触重建的重要标志. 我们的实验结果显示: 脑缺血再灌注组与假手术组相比,于再灌注2, 6, 24 h Syp的免疫活性未见明显变化(P>0.01),第3, 7, 14日与假手术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参考文献

[1] Saito S, Kobayashi S, Ohashi Y, et al. Decreased synaptic density in aged brains and its prevention by rearing under enriched environment as revealed by synaptophysin contents [J]. Neuroscience Res, 1994;39(1):57-62.

[2] Martinez G, Di Giacomo C, Carnazza ML, et al. MAP2, synaptophysin immunostaining in rat brain and behavioral modifications after cerebral postischemic reperfusion [J]. Dev Neurosci, 1997;19(6): 457-464.

[3] Wiedenmann B, Franke WW. Identification and localization of synaptophysin, an integral membrane glycoprotein of Mr 38,000 characteristic of presynaptic vesicles [J]. Cell, 1985;41(3):1017-1028.

[4] Walaas SI, Jahn R, Greengard P. Quantitation of nerve terminal population: Synaptic vesicleassociated proteins as markers for synaptic density in the rat neostriatum [J]. Synapse, 1988;2:516-520.

[5] Kojiro K, Statoshi G, Shinji N, et al. Changes of immunoreactivity for synaptophysin following a transient cerebral ischemia in the rat striatum [J]. Brain Research, 1993;616:320-324.

[6] Ishimaru H, Casamenti F, Ueda K, et al. Changes in presynaptic proteins, SNAP25 and synaptophysin, in the hippocampal CA1 area in ischemic gerbils [J]. Brain Res, 2001; 903(12):94-101.

篇7

关键词:图书馆;流通工作;服务质量

伴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国人对于服务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在图书馆当中,其流通服务图书馆工作当中十分重要的一个部分,并且图书馆对于读者所提供的服务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读者对图书馆的评价。因此,怎样提升图书馆的细节服务质量,是每一个图书馆工作人员所必须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图书馆当中细节服务的重大意义

(一)我国图书馆流通工作现状

在我国,图书馆流通服务收到了多重因素的制约,主要表现在:全国范围内,许多图书馆存在有文献不足的情况。并且在图书馆当中,读者阅读环境也存在有较大的差异、图书馆管理制度较为落后、电脑检索系统错误频出、图书馆工作人员服务态度差等。经过对图书馆调查研究发现,在以上矛盾类型当中,图书馆工作人员服务质量差是引起读者不满最为常见的原因。

(二)图书馆当中细节服务的重大意义

在现代管理学理论当中,“细节”与“服务”是人们最常提到的词语,所以细节管理与服务意识成为了目前我国企业管理当中的一个重要词语。而细化到图书馆的当中,其流通服务是图书馆和读者之间一个重要的交流平台,读者凭借这一窗口当中所得到服务的感受便会对读者对该图书馆做出最为直接的评价。所以在图书馆日常运营过程当中,应对于“细节服务”进行高度的重视,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贯彻进每一名员工的心中。只有这样,才能让图书馆在今后能够得到长期可持续的发展,并由此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

二、图书馆细节服务开展策略

如果说在图书馆日常运营过程之中,服务为一种意识,那么细节服务便是一门艺术,图书馆为了能够得到长期持续的发展,必须要就自身的流通服务质量进行提升。而在目前的大环境当中,并没有一种相对比较统一的办法,本人凭借自身多年来在图书馆当中进行流通工作的经验,建设性地提出了增强细节服务的相关措施。

(一)着重环境细节

绝大多数读者认为,优秀的环境是他们在进行书籍阅读过程中轻松愉快的前提,因此工程师在针对图书馆进行环境设计的过程当中,必须要针对基础设施的构建进行高度的关注,保障读者在阅读的过程当中,环境可以称得上是舒适,这样才可以让图书馆在运营的过程当中,吸引大量的读者到来。

例如在图书馆当中,人们对于图书馆的第一印象往往是在声音方面,噪声越小的图书馆往往让人最快产生好感。所以在图书馆当中的工作人员,其言行举止一定要尽可能的降低声音。只有图书馆当中的工作人员以身作则,才能让读者在进行阅读的过程当中,感受到图书馆的细节服务质量,并在潜移默化当中,为读者营造出一个理想的阅读环境。

(二)着重沟通细节

尽管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普及,在全国范围内的图书馆当中,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图书馆实现了管理的自动化和智能化、计算机管理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人工管理,这使得图书馆在进行日常运营的过程当中,其流通效率得到了明显的增强,但是也从另一个层面上降低了读者和图书馆之间的交流。但即使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图书馆当中的工作人员对于读者的服务态度依然需要进行增强,这在某些层面上,彰显除了图书馆的人文性。

例如,图书馆工作人员在与读者进行日常交流的过程当中,其职业用语的使用和沟通时所用的技巧一定要进行注意,在与读者进行交流的过程当中,尽可能多的使用“您好”“没关系”“谢谢“不客气”“欢迎下次光临”等文明用语。让读者在进行馆内阅读的过程当中,感受到自己受到了尊重,并且由此降低了矛盾产生的可能性。另外,图书馆工作人员在进行沟通的过程当中,还需要尽可能多的使用眼神来进行交流,因为真诚的眼神往往会让读者感受到图书馆所特有的人文性。

(三)着重操作细节

图书馆工作人员在流通服务工作当中还需要针对操作细节进行关注,这样才能够有效提升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和运作效率,并为读者带来更加良好周到的服务。

例如,图书馆当中所悬挂的标语横幅,应尽量避免呆板枯燥,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这些标语横幅的人文性或趣味性。这样做不仅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增强图书馆的吸引力,还可以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得到有效的放松。另外,在图书馆当中,应每间隔一定距离设立一个意见簿。让图书馆了解到自己在日常工作过程当中所存在的不足,并及时给予更正,并不断总结工作当中的经验,为读者带来更加愉悦的阅读体验。

三、结束语

在图书馆的流通工作当中,其服务细节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读者对于图书馆的印象,因此图书馆在日常运营的过程当中,必须要针对细节服务进行重视,使读者在图书馆阅读的过程当中感到轻松愉悦,这样才能让图书馆做到长期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流通部;工作;存在问题

中图分类号:G251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2月9日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图书馆作为高校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重要文献中心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各高校图书馆的办馆条件、服务质量和数字化程度都得到了显著数提升,实现了馆藏借阅一体化的开架阅览,为读者获取信息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提高了文献资源的利用效率。在图书馆馆藏借阅一体化开架阅览服务模式下,普遍面临图书错架、乱架,图书破损、丢失,馆藏数据信息不准确等问题,如何解决好这些问题,更好地为读者提供服务,满足读者的需求,成为图书馆流通部工作探讨重要问题。

一、图书错架、乱架

(一)图书错架、乱架现象基本情况。高校图书馆采用藏借阅一体化的开架阅览服务模式,改变了传统图书馆的外借服务和阅览服务模式,是图书馆管理方式上的改革和发展。由于藏借阅一体化管理实行全开架服务,读者可随意查询、借阅,这种服务模式使文献破损、丢失、乱架现象尤为突出。图书的错架主要是指读者和图书管理员在挑选图书及上架的过程中没有按照正确的图书馆分类法将图书放错位置。图书乱架是指读者在挑选图书时,随意查阅图书信息,挑选后不知道图书原来的位置,随意放置图书,造成图书在书架上排列无序,凌乱。图书错架、乱架具体表现形式为:读者借阅图书时,不了解图书馆的分类及排列顺序,不遵守图书馆规章制度,挑选图书没有目的,一次挑选多本,归还图书时不能准确找到图书正确位置,随意乱放;图书管理员在排架时,图书排的太满或者放的太高,读者挑书容易,放书难,直接导致图书随意乱放。

(二)降低图书错架、乱架的措施。针对流通工作存在的错架、乱架现象,图书馆要加强图书导读宣传工作,采取多项举措,培养读者良好的借阅习惯,同时图书馆也要加强馆员的管理工作,提高馆员的工作热情。具体工作思路:(1)优化图书馆藏结构,合理划分书库,一切以方便读者获取信息为宗旨;(2)制定相应的考核制度,成立相应的监督部门,实行承包责任制,每个管理员承包一个书库,监督部门经常进行督促检查,这样做既能提高图书管理员的工作效率,又能有效降低图书的错架、乱架率;(3)图书管理员要经常巡视书库架位上的图书,做好图书排架、整理的工作,发现图书错架、乱架要及时进行调整,确保每本图书都能及时归到正确的架位上,以利于读者查找,提高图书的流通率;(4)图书馆应和各院系协调,采用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入馆教育,提高读者利用图书馆的能力,让读者了解《中国图书馆分类法》,掌握图书排架规则,这样可以有效地遏制图书的错架、乱架现象发生。

二、图书破损、丢失

(一)图书破损、丢失主要形式。图书的破损、丢失是高校图书馆普遍存在问题,这种现象在目前馆藏借阅一体化的开架阅览模式下很难避免。图书的破损、丢失现象影响了图书馆完整性,降低了文献的收藏使用价值,侵犯了其他读者的阅读权益,阻碍了和谐图书馆的建设进程。图书的丢失主要有以下五种表现形式:(1)图书被读者直接从书库的窗户抛出;(2)把自己喜欢的或者需要的图书隐藏到自己身上带出图书馆;(3)把图书中的磁条揭掉,乘老师不注意带出书库;(4)将图书与自己的图书放到一起带出书库;(5)图书被读者本人借阅后,由于自己的疏忽丢失。图书的破损主要表现形式为出现人为的撕页、乱涂、乱画,破坏图书的完整性。

(二)图书破损、丢失原因分析。目前,高校图书馆图书的丢失破损行为大都发生在学生读者群体,经过调研发现两个原因:(1)读者自身原因。部分读者缺乏爱护图书意识,在阅读过程中遇到自己喜欢的,就采取挖、撕等手段破坏图书;少数读者对图书馆藏书的意义缺乏认识,对偷盗图书行为认识错误,认为偷盗图书没有什么大不了;还有些读者没有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无论阅读什么图书喜欢在图书上随意勾画和圈点。(2)图书馆原因。图书馆管理制度不完善,图书管理员服务水平有限,读者需要解决的问题,不能得到及时满足;书库环境脏、乱,图书排架凌乱,读者需要的图书找不到,或者读者需要的图书馆藏没有,心中难免有不满情绪,一时冲动,对图书进行破坏;图书馆服务设施、安全保卫设备简陋;图书馆馆员态度不好,对于读者咨询的问题,部分馆员态度冷淡、僵硬,对读者的问题爱理不理,使读者心理产生不满、反抗情绪,做出一些偷盗、撕页、乱涂乱画的过激行为。

(三)降低图书破损、丢失率的措施。图书破损丢失给图书管理工作带来一定影响,严重损害了其他读者的切身利益,图书馆必须加以重视,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以解决。(1)对读者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爱书、爱馆教育,利用学校广播、宣传栏、校园网、校报等工具宣传图书馆的各项规章制度;(2)图书馆制定《图书馆利用指南》,在新生入学之际,对新生进行读书、爱书的思想教育,做到人手一册,让读者牢固树立起爱护图书、保护图书的意识;(3)举办各种关于爱护图书、保护图书活动或讲座,定期展览破损图书,宣传偷书、损坏图书的危害性,让读者意识到偷书、损坏图书是可耻的,爱书是光荣的;(4)图书馆流通部为读者提供多元化的服务,成立读者咨询服务部,方便读者获取所需资料,配备打印复印机等设备,为读者提供复印、扫描等服务,同时在阅览桌上要放置纸和笔以及温馨提示标语,这样读者在阅读图书的过程中遇到自己喜欢文章,可以自己抄写或者拿到读者咨询部进行复印,这样既可以方便读者获取自己所需信息,又可以防止图书的丢失和破损;(5)图书馆要提高图书的安保设施,防盗设施简陋,这也给想偷盗图书的读者提供了便利,可以安装摄像头、防盗仪、磁条检测仪等设备;(6)图书馆可以利用新媒体平台加大宣传工作,如微博、博客和公共微信平台,这种新媒体平台在读者中很受欢迎,这样既有利于图书馆的宣传活动,也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7)做好读者导读工作,提供热情微笑服务,,耐心解答读者提出的每一个问题,用实际行动去感染读者;(8)对书库进行必要的装饰,放置绿色植物,悬挂名人字画,摆放温馨提示标语,提供热情服务,给读者营造一个温馨、舒适、干净、优美的阅览环境。

三、馆藏数据信息不准确

(一)馆藏数据信息不准确问题。目前,高校图书馆馆藏资源丰富,在图书的流通中,经常碰到馆藏数据信息不准确现象,其表现形式为:(1)读者所借已经归还,图书管理系统显示借阅;(2)图书已被读者借阅,图书管理系统中没有借阅记录,直到读者归还图书才发现;(3)图书已借阅,图书管理系统有借阅记录,但读者的借阅记录与读者实际借阅需求不符;(4)读者借阅图书的过程中出现图书不能借阅或无读者信息;(5)读者借阅图书数量与图书设置借阅规则数量不符;(6)图书实际馆藏位置与馆藏数据信息不符;(7)图书实际馆藏信息与书库门口标识信息不符;(8)图书实际馆藏位置与图书馆给读者提供的信息不符;(9)部分图书破损严重或者丢失不能补回,已经停止流通,图书管理系统显示图书信息正常流通。

(二)馆藏数据信息不准确问题原因分析。高校图书馆馆藏数据信息不够准确现象,具有很强隐蔽性,很多问题都是在图书流通的过程发现,这种情况的出现,基本上都是人为的原因造成的,因此图书馆要承担最主要责任。(1)图书馆每年采购大量的图书,图书数据信息编目都是外包。虽然图书馆制定有严格的验收制度,但实际验收时,可操作性不强,基本都是抽查验收入库,这必然会造成实际馆藏图书信息与馆藏数据信息不符;(2)图书馆根据采购计划,结合各库室的实际情况来,优化馆藏结构,合理调配库室,对图书信息进行重新调配。图书馆馆员在调配过程中,难免会有疏漏,出现馆藏数据信息与实际馆藏信息不符;(3)图书馆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图书馆藏信息发生变化之后,不能及时更换书库标识,对外最新馆藏信息,导致图书实际馆藏信息与书库门口标识信息、图书馆提供给读者的信息不符;(4)部分图书已经停止流通,但图书管理员没有及时剔除馆藏;(5)图书管理员在提供图书借还服务中,由于人为原因,或者网络、计算机等故障,导致读者借还图书与实际借阅需求不符;(6)读者自己的疏忽造成的图书没有归还,认为自己归还了,或者自己归还其他读者的图书,自己的图书反而没有归还。

(三)馆藏数据信息不准确问题解决的具体措施。由于造成馆藏数据信息不够准确问题,很大程度上都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可以针对图书管理员制定相应的措施,提高馆藏数据信息的准确率。(1)图书馆需要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图书清点工作,使实际图书、图书账册、馆藏数据信息三者趋向一致;(2)图书借阅过程中,图书管理人员应提醒读者所借图书信息,保证借阅到自己需要的图书;(3)加大投资力度,加强先进的网络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更新设备,提高服务工作的效率;(4)培养馆员的积极性,提高馆员整体素质,加强馆员继续教育学习,同时引进图书情报学专业人才,充实馆员退伍建设,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5)图书馆制定科学合理的培训计划,定期或不定期对馆员进行培训,尤其加强图书管理软件的培训,使其熟练掌握软件操作的流通,在图书借阅过程中,发现图书信息问题,及时解决;(6)营造温馨良好的工作环境,提高工作人员的工资待遇,合理分配工作岗位,尽量做到人职匹配,实施弹性的工作制度,关心工作人员的生活,解决工作人员生活中问题,提高工作人员心理归属感,增强馆员凝聚力。

综上所述,高校图书馆流通部服务工作普遍面临的三大问题,采取任何针对性的措施,只能降低问题发生的几率,目前没有彻底解决问题有效的措施。另外,这三个问题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任何一个问题不能采取合理的措施,将提高其他问题发生的几率。因此,高校图书馆图书馆流通服务工作想读者之所想、急读者之所急,站在读者的角度看待问题,提高馆员的整体业务水平,努力改善自己的工作,全心全意,千方百计地去满足读者的需要,为读者提供优质的服务。

主要参考文献:

[1]姜正云.图书馆流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探析[J].图书馆杂志,2007.26.2.

篇9

关键词:高职院校 图书馆 以人为本 服务体系

从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以来,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成为各界研究讨论的热点话题。科学发展观已经成为指导我国各项事业发展的科学观念和根本方法,同样对高职院校图书馆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高职院校图书馆作为高职院校文化建设和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高职院校科研水平的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都有重要的保障和推动作用。只有积极探索高职院校图书馆改革途径,构建以人为本的服务体系,才能推进高职院校图书馆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以人为本,提倡人文关怀,提供以人为本的服务,是21世纪社会发展的方向。它对于提升高职院校图书馆的整体水平,充分发掘高职院校图书馆的服务潜力,改善高职院校图书馆的服务环境,树立高职院校图书馆的崭新形象,无疑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为高职院校图书馆的发展指引了一个明确的方向和思路。在高职院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中,以人为本的根本宗旨就是在服务中以读者为“上帝”,读者的需求、读者的利益高于一切。一切体现在以人为本的之中,充分尊重读者的个人自由空间,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一切合理需求。

一、高职院校图书馆以人为本服务理念的内涵

高职院校图书馆管理观念要以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对知识、信息的需求和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为最终目的,所以高职院校图书馆管理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高职院校图书馆管理的归宿在于把高职院校图书馆及其资源充分提示与展现给读者,使读者最大限度地从高职院校图书馆满足其信息需求。传统管理强调“以书为本”,现代管理则强调“以人为本”。“以人为本”要求高职院校图书馆工作者要用“心”对待读者,主动为读者开展深层次服务,这就必须了解读者、熟悉读者,同时了解馆藏中各项文献信息,引导读者获取所需信息,起到“知识导航员”的作用。要加强高职院校图书馆与读者之间沟通和交往,扩大管理者视野,制定一套管理制度与方法,使人的积极性、自主性得到充分发挥。因此,高职院校图书馆必须在管理观念上进行创新,转变角色意识,从文献的保存者、管理者变为信息资源的开发者和传播者。“以人为本”首先是管理者应按照人本性的要求,把馆员工作生活质量的提高、馆员满意度的提高、馆员的成长与发展等以人为本的因素作为追求的目标,以培养馆员的能力和激发馆员的潜能为着眼点,把提高馆员素质、规范馆员行为、调动馆员积极性、发挥馆员创造精神放在首要位置,强调通过教育的以人为本使馆员的知识结构更为合理。通过建立终身教育理念,使馆员不断获得取新的知识和技能,提高自主工作能力;通过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发挥馆员个性,健全馆员人格,使馆员受到自我教育、自律培养、团队文化的熏陶;通过内在的自我激励,使他们产生对工作的责任、兴趣和成就感,能更好地发挥馆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只有这样,才能在高职院校图书馆的管理和各个业务环节中更充分地体现出馆员的主体作用。

现代社会关注的是人合理的精神和物质需求。读者索取信息资料和陶冶精神本身就体现了人性的问题。读者的需要是无限的,但就高职院校图书馆现实性而言,读者的需要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只能是有限满足。所以,高职院校图书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就是要以尊重读者、关怀读者为宗旨,与读者相互沟通,并建立一种亲切的、平等的、相容的服务关系,让读者在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中找到一个充满人情味的精神家园。高职院校图书馆以人为本的服务是人类步入高度文明的信息化时代和高职院校图书馆现代化所追求的一种新型的服务理念,是高职院校图书馆为读者提供全方位、全流程、全天候、多样化服务模式的必然趋势,也是高职院校图书馆工作管理创新追求的目标。

二、构建高职院校图书馆以人为本服务体系的主要途径

“以人为本”的服务体系可以用心去做,用话去说,用手去干,用脑去想。以人为本的服务不仅要在形式上新颖、多样,还要在以人为本的服务体系上扩大其内涵,延伸其价值。“以人为本”的核心是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激发人的热情。比如推崇“读者第一,用心服务”的理念,并推出“首问制”服务和“零投诉”服务等,这些措施的目的就在于实现人的价值,让图书馆充满人文关怀,体现和谐高职院校图书馆建设。以藏借阅一体化取代了长期沿袭下来的闭架借阅制度为例,这项服务在时间上打破了机关式的作息时间,延长了开馆时间,同时现代化的服务手段极大限度地方便了读者对文献信息的检索和获取,这就体现了“以读者为本”这一宗旨。

1.提供个性化服务,全方位满足读者需求

随着信息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和读者层次的提高,读者越来越要求个性化、多样化的服务。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图书馆员必须扩大知识面,提高服务技能,以适应不同层次读者的需要。比如根据读者需要,设立预约服务,对专门的科研人员,可以开通电话预约、网上预约等多种形式,送服务到家。还可以跟踪服务,对学院的重点学科及课题,充分利用网络,广泛收集资料,并把网络资料进行分类、整理,集中下载,编制成具有专题目录、文摘、索引、提要、综述的二次文献,提供给研究人员。

2.营造良好阅读环境,体现人与环境的和谐

高职院校图书馆的阅览环境对读者的阅读愿望和阅读效率及学习效率有直接影响。以人为本的阅读环境要让读者既感到舒适,又能激发读者阅读学习兴趣。高职院校图书馆应为读者提供一个舒适安静的学习环境,包括灯光、温度、色彩、声音、空气流通等都要满足人的生理和心理需要,让读者身在其中,身心受到洗礼,让读者心旷神怡。因此在图书馆中可以增添一些艺术品和绿色植物,如字画、雕塑、陶艺、壁挂、盆栽等,使室内环境布局整齐美观、协调统一。让读者一走进开放舒适、通透宽敞的阅览环境里,就产生书中有人的感觉,并能领悟到一种脱离尘嚣、修身养性,投身书海的强烈吸引力,激起他们美好的阅读欲望。

3.各种标识设计要体现以人为本的要求

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不仅体现在规范的服务语言上,而且还应体现在高职院校图书馆内设置的警示标语上,标语要有人情味,多一些“请”“毋”,少一些“严禁”和“罚款”等辞令,让读者进入高职院校图书馆感到愉悦、舒适和亲切,让读者感到遵守高职院校图书馆规章制度是一种责任和义务。高职院校图书馆在对服务流程进行设计时,应以方便读者习惯为出发点,制作出醒目的区域指示牌、服务流程图、信息公告栏等。标识设计要清晰、形象,体现以人为本。要使读者能轻松自如地到达自己想要去的区域,为读者提供良好的精神家园。

4.把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变成馆员自觉的行为准则

高职院校图书馆的一切工作都是围绕着读者的需要而开展的。在服务过程中应以读者为中心,筹划可以预见的读者需求变化趋势,整合高职院校图书馆各种资源和服务功能,形成一个以服务为导向,以读者需求变化为动态响应的服务体系,让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成为馆员的自觉行为准则,使以人为本的服务渗透到每一次服务、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微之处,让读者真切地感受到高职院校图书馆的温馨,体会到在高职院校图书馆是一种快乐,是一种满足,是一种权利,而不是外在约束,使读者有一个轻松舒畅的查询、阅读心情。

5.不断提高高职院校图书馆馆员的服务水平

高职院校图书馆工作的目标是服务读者。我们的任何规定、决策和目标都必须定位于我们的读者,满足他们对信息和知识的需要。搞好服务的根本是创新。创新要以“以人为本”为前提,以向读者提供优质服务为宗旨。创新服务不仅是理念意识的创新,更是服务内容及服务方式的创新。随着社会的发展,读者的需求也会越来越高,甚至会以商业服务的标准来看待我们的服务水平、评价高职院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工作。如果高职院校图书馆不能创新,就会在传统高职院校图书馆向现代化高职院校图书馆转型的进程中落伍,因此,要坚持思想观念的创新,并落实到读者服务实践中去,努力满足读者的各种以人为本的需求,提供优质的服务。

总之,高职院校图书馆开展以人为本的服务的目的是:宣传以人为本,实践以人为本,把更多的不同层次的读者吸引到高职院校图书馆中来,使他们享受到知识的熏陶,得到知识的启迪,收获知识的成果。来高职院校图书馆的读者越多,说明文明的理念越深入人心,社会整体文化素质越高。随着信息化进程的加快,诸多以人为本的问题有待我们进一步去探讨和完善,只要高职院校图书馆以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去努力实践,高职院校图书馆事业就一定会充满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1]张华润.以人为本构建和谐高职院校图书馆(J).科技信息,2011(05).

[2]马忠庚,王学军.高校图书馆馆员素质探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0).

篇10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文化建设

1 图书馆文化的含义

图书馆文化即图书馆馆员对其共同拥有的具有群体特征或组织特征的某种规范与价值观的归属和认同。它跟企业文化十分相似,是图书馆在长期的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作为图书馆中所公认和共同遵循的工作目标和宗旨、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和行为规范等,是渗透在图书馆一切活动之中的精髓。高校合并后图书馆文化则是来自各个校区图书馆文化的混合体,急需重建,从而起到校园文化窗口应起的作用。

图书馆文化可从物质层、制度层和精神层等三个层面去把握与理解。物质层为表层,是图书馆现象和形态的展现。中间是制度层,制度是具体的、可操作的,它本质属于物质文化范畴。核心是精神层,物质的文明决定人们的精神世界,精神境界的创造又作用于物质水平的发展。制度是物质建设的保障,精神理念贯穿于制度制定的过程中,因此,制度是物质和精神文化集合的产物。

2 图书馆文化的作用

2.1对图书馆员工的影响

高校合并后图书馆的工作人员来自不同单位,价值观念与精神追求都不尽相同,通过图书馆文化建设,创造一种充满热情、和谐融洽、催人奋进的环境气氛,引导馆员群体将个人理想与图书馆总体目标统一起来,促进图书馆员的协调一致,消除因合并带来的不同图书馆文化之间的冲突,将各种矛盾和冲突消灭于萌芽状态。图书馆馆员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图书馆共同价值观念,自觉地把图书馆的目标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从而最大限度的发挥主观能动性,再通过适当的激励措施,自可引导全体馆员为图书馆事业奋斗不息。

2.2对外界的辐射作用

图书馆文化一旦形成,它不仅对本馆员工产生影响,而且也会通过各种渠道对外界产生影响。高校图书馆本身就是大学里一个重要的教学辅助部门,图书馆良好的文化氛围定会给高校学生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比如图书馆职工饱满的工作热情就能增加学生对图书馆甚至是学校的喜爱,也许对他们以后的工作态度也有影响。合并高校本来就是所在城市所注目的焦点,校园文化对社会的影响不容小视,良好的图书馆文化有助于校园文化的发展,也有助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进而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3 合并高校的图书馆文化建设

3.1物质方面的建设

物质层是图书馆文化的表层,是形成图书馆文化制度层和精神层的物质条件和基础,包括图书馆的馆舍设施、技术设备、文献资料等,它往往能折射出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实力、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

图书馆毕竟不是企业,很多物质上的东西并不由图书馆自己掌握,只能在既有的条件基础之上进行适当的布局。图书馆文化建设必须结合本馆实际,重视外在物质形态建设,以外在载体的折射让人感知到,才能发挥图书馆文化的感染力。图书馆的建筑设计可能大多不能改变什么了,但是内部设施、内部环境却可以按照本馆文化氛围来设置,给人以清新、自然、幽静、舒畅之感;加强图书馆人文景观建设,突出图书馆个性特色,给人以整洁大方、肃穆庄严之感。总的来说,馆内环境要从图书馆整体形象考虑,注重一体化的布局,统一规划,力求做到风格一致,并且要有自己的特色。

3.2制度方面的建设

制度层是图书馆文化的里层,主要是指对图书馆员行为产生规范性、约束性作用,在图书馆管理中所应遵循的行为准则,包括图书馆管理的各项工作制度、岗位责任制、考核制度、奖惩制度等,制度层起着规范和制约物质层和精神层的作用。图书馆的各项规章制度要简洁明了、易于操作,制度的制定可以参考借鉴其它图书馆的经验,并且尽可能让广大馆员参与其中。

3.3精神方面的建设

3.3.1关爱馆员

图书馆文化建设的主体就是广大馆员,关爱馆员是图书馆文化建设实施的基础。首先要创造好的工作环境和平等沟通的机会,创造公平竞争的人际环境和氛围,使图书馆成为馆员施展才能,发挥创造力,实现自身价值的广阔舞台。加强图书馆领导、部门负责人与馆员的沟通,让馆员了解图书馆的经营决策和运作情况,不要让馆员成为局外人。在图书馆文化建设中,要注意发现、培养典型的人或事,并予以大力宣传和鼓励,充分利用其示范效应,使更多的人认同、理解和接受。

3.3.2口号宣传

将图书馆全体职工在工作过程中培育形成并共同遵守的工作理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通过简洁而富有哲理的语言概括出群体的精神境界和追求,做成标语,比如:一切为了读者,读者的满意度是衡量工作称职的最佳准则,开展一流优质服务,充分发挥图书馆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追求无私奉献,遵守职业道德等等。把这些标准做成手册或者跟规章制度一样悬挂于各部门,让大家每天都看到,从而产生感染力,起到提醒与促进记忆的作用,让图书馆文化体现在每一个馆员的日常工作之中。

3.3.3感染读者

图书馆是保存文化、经营文化、生产文化、传播文化的服务平台,读者来到图书馆,就是要享受文化、获取文化、满足自身对文化的心理需求,从而获得最高的文化精神附加值。图书馆早已由传统的重藏轻用到现在的用藏并重,图书馆文化的构建对外要以充分满足读者需求为准则,因为我们图书馆无论是观念的更新还是设备的更新,抑或是人才的更新,都是为了更好的管理好越来越大量的文献信息资源,最终都是为了方便读者利用,图书馆文化也是为图书馆这一使命而存在的。图书馆文化建设要把“读者至上”的理念寓于严格的科学管理之中,使所有的馆员牢固树立服务观念。图书馆文化建设是为了加强图书馆管理工作,进而为读者提供满意的服务,所以最终是要回到读者这里来检验图书馆文化建设的成效的。

4 结语

图书馆文化建设是合并高校图书馆加强图书馆管理,化解矛盾冲突的有效途径,让全新的图书馆文化激励馆员以全新的精神面貌进行工作,让读者感受到图书馆文化的熏陶与享受到图书馆高质量的服务,这样图书馆文化建设就算是成功了。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