寝室标语范文

时间:2023-04-03 12:27: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寝室标语,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寝室标语

篇1

1、与陋习告别,与文明握手。

2、从认真做起,用规范约束。

3、让爱心伴我左右,让文明与你同行。

4、温馨小屋我的家,人人都爱它。

5、心美言丽宿舍留,德行礼让文明求。

6、优美环境你我创,温馨宿舍齐共享。

7、明亮清雅之室,同心同德之风。

8、因为爱家,所以更爱“大家”。

9、宿舍多礼让,大家常欢畅。

10、爱护宿舍,珍惜资源;勤俭节约,共同发展。

11、明之尚美,馨德亦缘。

12、创文明、洁净、快乐寝室!做健康、积极、向上学生。

13、姐妹共患难,情系淑德楼。

14、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15、营造温馨舒适环境,体验别样精彩人生。

16、让爱心伴你左右,让文明与我同行。

17、文明和睦卫生,创建完美宿舍。

18、让关爱的声音传遍每个角落,让互助的力量传递份份真情。

19、相处同舍人,生活同舍区,感受同舍情。

20、屋虽小,而心宽;人不同,而道合。

21、文明是我们的行动,微笑是我们的语言。

22、欲治身,先治心;欲责人,先责己。

23、构建和谐宿舍,携手温馨校园。

24、适时而学,适时而息,张驰有度,健康常伴!

25、清则净,净则好,好则康。

26、用我们的行动,创建温馨家园。

27、创文明、洁净、快乐寝室,做健康、积极、向上学生。

28、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

29、宿舍如我家,干净整齐靠大家。

30、群策群力共建文明宿舍,同心同德共创和谐校园。

31、花儿用美丽装扮世界,我们用文明美化校园。

32、自信成功,自强成才,自律成长。

33、搭建心灵家园,共创和谐宿舍。

34、书香校园,浸润心灵寝室文化,激人奋进。

35、待人接物讲礼仪,行为举止讲文明。

36、寝室虽不大,静雅又温馨;夜晚睡得香,白天好精神。

篇2

我国旧有的商标法律体系中,只在《商标法实施细则》中规定了商标使用的情形,后来新《商标法》将其提升为第48 条,明确规定了商标使用的含义。但这仅仅是商标使用情形或使用类别的列举,并不清楚本条是否适用于所有涉及商标使用的情形,还是仅仅限于商标授权和确权的使用要求。如果仅仅是后者,那么商标制度阙如其他使用情形,否则就等于承认商标制度中所有的使用情形皆受第48 条的约束。究竟如何理解,这端赖于对《商标法》第48 条的解释和适用。从第48 条的文字表述看,本条所确立的使用应当适用于本法中所提到的商标使用的所有情形,不论是商标授权确权,还是三年不使用被撤销,还是描述性合理使用,抑或认定商标侵权所要求的使用,只要为本《商标法》所提及,皆应符合该条规定的使用形式: 将商标用于商品、商品包装或者容器以及商品交易文书上,或者将商标用于广告宣传、展览以及其他商业活动中,以用于识别商品来源。如果不是用来识别商品来源,或者不符合所要求的使用形式,比如把商标作为信息标签或者版权性使用都不应当属于商标法所说的使用,自然也不由商标法所规范。如果说本条已经穷尽商标使用的情形,那么所有有关商标使用的规定都应当与此保持一致,由此,第49 条规定的没有正当理由连续三年不使用的,应任何人的申请都可以撤销该注册商标中的使用,依照第48 条予以界定的话,仅仅广告宣传使用和其他小范围内的商业性使用,也构成使用,不能予以撤销。但是这却与司法实践不符,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在大桥商标撤销案中认为仅仅广告宣传等象征性使用并不构成商标法所要求的使用,必须真实使用才具有维持注册商标的效力。

此后象征性使用的概念也被商标评审委员会所采纳。由此可见,第49 条规定的使用与第48 条所要求的使用并非同一个概念,前者的范围显然比后者的范围小。从立意看,第48条更多强调的是商标权人对商标的使用形式,属于私权自由的范畴,要求相对宽松。而第49 条是从商标管理的层面限定的要求,以行政管理的手段撤销可能产生私权的商标,要求相对严格。两者虽然都是商标使用,但不同层面的界定,自然要求也不应该相同。由《商标法》第57 条可知,认定商标侵权主要审查被告是否采用相同或近似的商标,导致消费者就产品的来源( 或者提供者的关联关系) 误认或受欺骗。但是,并不清楚被告对原告商标的侵扰是否需要采用与原告一致或者实质相同的使用方式。研读《商标法》不难发现,我国的商标制度并没有涉及这个问题,就被告的使用是否为商标使用才可能涉嫌侵害商标权问题更是阙如。申言之,我国《商标法》并没有就商标使用是否为商标侵权的先决条件问题做出规定。从第57 条的表述看,前三项混淆可能性标准的认定,要求被告将与原告相同或近似的标识也作为商标使用,才可能构成侵权。而第四项伪造、擅自制造和销售注册商标标识,并非全部为公开、识别商品来源性使用,它更多考虑的是切断违法产业链中的一环,并非严格商标法意义上的侵权。第五项反向假冒商标侵权在2001 年修法时已经有很多讨论和争议,显然它不属于对原告商标的使用,而是不使用,之所以归于商标侵权而不是不正当竞争的理由乃在于拆换原告的商标切断了商标与消费者的联系,影响到其商誉的建立。如果说这两项对于商标的使用并不是那么明显的话,那么第六项、第七项更没有涉嫌对商标的任何使用。所以以第57 条规定概括出商标使用为商标侵权的先决条件,并不符合法条的表达逻辑。仅从条文的字面表述和意思上并不能阐明商标使用与侵权认定的关系。依照间接侵权理论将《商标法》第57 条罗列的侵权情形大致划分为两种类型: 直接侵权和间接侵权,凡是涉及直接评判商标混淆可能性的,皆侵犯了商标的禁止权,可以归入直接侵权的类别; 其他以商标权本身作为行为对象的侵权类别大致划归于间接侵权。由于直接侵权和间接侵权的归责路径不同,直接侵权属于典型的商标混淆权,间接侵权是传统过错侵权责任的翻版,因此,检验商标使用是否为商标侵权认定的先决条件,必须以直接商标侵权为样本,或者说只有着眼于混淆可能权类别才能弄清楚商标使用是否为商标侵权认定的必要前提。审视我国发生的三起典型的以商标使用构成商标侵权前提条件的案例,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商标法侵权条款与商标使用的关系。在辉瑞诉联环药业一案中,法院认为,在消费者购买时根据包装盒上的标识已知悉该商品来源的情况下,这种拆开包装之后对药片的认识,已经不具有商标法意义上的商品来源混淆的意义。

即被告使用方式的特殊性,使得其与原告公司立体商标相似的药品产品,不具有识别商品来源的商标意义,并非商标侵权所要求的商标使用。汉都公司诉TCL 公司一案,二审法院判定,TCL公司在商业活动中不存在突出使用千禧龙的情形,在千年交替时期,将千禧龙作为促销中描述活动的名称,并不是商标区别意义上或侵权意义上的使用。在沃尔沃诉瑞安长生滤清器一案中,被控侵权行为是否属于商标使用行为,是决定是否构成商标侵权的关键。本案的核心是,以For VOLVO 的方式使用VOLVO 商标,是否构成一种商标意义上的使用行为。如果只是作为与VOLVO 有关的产品的一种说明,不会导致与原告的商标相混淆,就不属于商标意义上的使用行为,不构成商标侵权。从这些典型案例可见,商标使用是商标侵权的先决条件,只有确定了商标使用后,才会进行混淆可能性的构成分析。就商标使用与商标侵权之间的关系,孔祥俊法官指出: 2001 年《商标法》第52 条所规定的侵权行为应当限定于标识作为来源识别使用的情形。倘若行为人所使用的不是商标,即未在商标意义上使用有关标识,即无侵权行为可言,显然商标使用是构成商标侵权的前提条件和基础。

何怀文博士在其著作中提到,依照辉瑞案的推理,对照《商标法》第57条,如果判断被告构成商标侵权,被告对商标的使用应当符合第48 条商标使用方式的规定,反之,如果被告的使用不符合第48 条的规定,那么就不构成第57条的商标混淆侵权。也即是说,我国商标侵权判定分为两步走,第一步确定被诉标志构成商标性使用,如果被诉标志作为商标使用,则进一步把被诉标识同注册商标进行隔离比较,判断是否成立侵犯注册商标权。当然,依照这个推理也有两个问题: 第一,如果商标侵权的先决条件是构成第48 条所限定的商标使用,那么就相当于把商标正向使用和反向侵权使用统一为一种使用,把商标正向使用权和反向的排他权统一为类似于物权的两面一致,无疑削减了商标权的权利范围,损害了商标权人的权利。第二,如果放弃商标使用的侵权先决条件,只要构成混淆或者影响和干扰到商标的使用,甚至如国内很多学者所说的存在搭便车即构成侵权, 那么显然过分扩张商标权,压缩了竞争者的生存空间,影响了正当的竞争秩序。

综合两个方面考虑,笔者认为找一个合适的平衡点才是解决侵权认定与商标使用关系的关键。寻找这一关键点的可能路径有两条: 一是坚持使用是侵权认定的先决条件,但要建立与第57 条相适应的侵权性使用制度; 二是抛弃先决条件的假定,把所有的侵权判定和寻找平衡点的压力全部放到混淆可能性上。而这两条路径之争其实就是商标使用是否为商标侵权先决条件的问题之争。

二、商标使用为商标侵权先决条件的应然选择

( 一) 商标发展史的审视

商标使用是商标侵权的先决条件,虽然并没有清晰明确的条文如此要求,但自从20 世纪混淆可能性占据了商标侵权分析的统治地位之后,商标使用就作为商标侵权的先决条件确立下来。商标使用不仅是商标法的基础理论,而且与商标法所实现的经济目标保持了高度一致。我国商标发展史并不长,商标使用问题也是近几年才提出,从中并不能提供可靠的分析资料。我们不妨以商标使用模式的典范美国商标法《兰哈姆法》为参考对象,探求商标使用的制度机理。在《兰哈姆法》制定以前,商标受普通法规范,依据所属为技术商标或者第二含义商标,而适用不同的规则。技术商标的原告必须证明被告贴附诉称混淆的商标于产品之上。技术商标侵权的先决条件为被告的贴附使用。随着使用方式的扩张,很多能够联系商标和商品的方式,也纳入到贴附的范围内,但非贴附方式并不被看作为使用商标。而取得第二含义的商标可以寻求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保护,一旦被竞争者混淆性使用,法院将根据欺诈性行为,予以禁止。

至此之后,商标依照二元保护路径发展,技术性商标要求贴附性使用,而第二含义商标受到反不正当竞争的保护,无需贴附的要求。这自然存在一个背反: 严格意义上的商标在指控中需要被告作为商标贴附性使用,而第二含义商标却无需这样的证明,但与技术商标相比,需证明被告有欺诈的故意。缘何技术商标需要被告贴附使用的要求呢? 巴瑞特认为,贴附使用其实就是主观欺诈故意的证明,如果被告没有贴附使用,需要转向竞争法要求欺诈故意的证据。进入19 世纪以来,商标侵权的欺诈要求饱受法官和评论家的诟病,他们指出两类商标对消费者信赖利益和原告商誉的损害是同等的,因此,评价的重点应当从被告的行为目的转移到被告的行为所造成的影响上来,根据符号相似性的证据予以判定。

弥尔顿汉德乐( Milton Handler) 教授在1930 年指出,尽管存在欺诈规则,但是法院通常在即使缺少被告故意利用原告商誉的意图证据下,仍会颁发侵权禁令,其实,欺诈的要求仅仅在于识别被告是否混淆性使用了与原告相同或近似的商标。8 年后,《侵权法重述》总结了这一问题,技术商标与第二含义商标的区分不复存在。又8 年,《兰哈姆法》制定,一部法律统一了所有的商标保护,且废除了商标侵权中的欺诈性故意的要求,但更强调了商标使用对于商标侵权构成的关键性作用。对于描述性商标来说,非商标意义上客观陈述商品的使用,即使存在一定程度的混淆,因构成商标合理使用可予以豁免。贴附商标是最为清晰的来源指示性使用,但显然仅仅贴附的使用比商标使用的概念狭隘,毕竟还有各种指示来源性的使用方式,比如使用到广告、销售相关的文书上等等途径,也能指示商品的来源,或者暗示提供者的身份。这恰好也是1905 年商标法所确认的使用方式,再后来,法院扩展了被告使用的方式,包括商品广告中贴附或其他产生来源联系的要求也构成侵权性使用。但是,不管这个要求如何宽泛,原告仍需证明使用原告相同或近似的商标指示来源。正如汉德乐( Handler) 教授在1930 年对美国案例考察后所指出的,商标侵权的指控限于被告的商标使用行为,所指为两种行为: 商标应用于相关的商品或服务; 商业中使用商标。后来的《侵权法重述》第727条规定: 如果符号的使用指示商品、服务或营业,即构成商标使用,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才论及商标侵权。

对现有《兰哈姆法》有关商标使用条款的解释,亦是如此。商业贸易中使用就意味着商标的使用应当能够对经济活动产生影响,由此不难得出,商标法所限定的商标侵权责任应当是被告使用诉称侵权的商标作为自己产品或服务中经营所使用的商标。其实,美国的部分法院在审理商标侵权案件时也要求被告构成商标性使用。比如,第二、第八巡回法院要求被告对诉称侵权的符号作为商标使用,就使用的形式而言以《商标法》第45 条为准。但相对来说商标权的范围限定得比较窄,侵权形式界定得也比较死,被告必须把商标贴附于其商品或者产品的包装上,如果产品属性使贴附不能,商标可以贴附在与销售相关的文件上。第六巡回法院也曾经在HolidayInns, Inc. v. 800 Reservation, Inc. 一案中认为,鉴于被告使用被保护的商标是发现商标侵权的先决条件,虽然被告搭原告商标的商誉,误导消费者到自己的Holidayinns 去消费,但仅仅电话号码不足以构成原告商标的使用。对此,柏瑞特( Barrett) 教授认为应当沿袭商标历史的一致性和合理性,坚持商标使用为商标侵权的先决条件,不过对使用的认定,不应当拘泥于法条章节的安排,应当综合第32 条、第43 条、第45条的使用情形,认定只要识别来源的使用就符合商标侵权性使用。

( 二) 商标制度的终极追求

1. 维护正当竞争秩序的目的

商标法重在保障商业贸易的良好竞争秩序,本就属于不正当竞争法的一个分支。其没有将商标作为其他竞争者的禁忌,也从来没有禁止所有引起混淆的使用商标符号的行为,这是商标法立意和主旨所确立的,脱离立法实际空泛地谈商标法保护并不具有实践意义。就目前我国的商标立法看,其既没有采用西方的效益主义的理论路径,也没有单纯地纠结于商标的经济学理论。它采纳了社会规划论的立法基调,以利益平衡为理念,反对把商标法单纯地作为资本趋利的工具,确立消费者也是商标法保护的利益主体。其实,商标制度就是在不同的利益主体之间建立一种平衡,它必须在不同的竞争性或互补性利益之间做出折中性妥协,因而,商标法必须为其他竞争者预留适当的市场空间,并非所有的抄袭和欺骗都是违法的行为,只有影响或干扰商标权人标识商品来源的行为才具有可责性。为实现商标法促进竞争之目的,就需要限制商标权人的权利,即使结果可能导致竞争者得到意外之财。

竞争对手可以使用他人的商标描述其商品或其模仿的商品,只要不误导公众二者之间同一来源或存在商业关系即可,因为他们是在利用商品的声誉,而不是商标名字的商誉。就算商标法用来为商标权人提供动机投资于商誉,但是并没有将所有来自于商誉的经济价值都授予权利人,即便商标法所保护的反淡化也没有如此做。毕竟,此处商标的使用是为了提高商品的市场配置,最终总体上有利于提高消费者福利和社会福祉。为了保持竞争性平衡,有两个理论确保商标授权不至于阻碍或扼杀信息的流通。一是侵权中的被告使用: 被告使用与原告相同或近似的商标联系自己的产品,让消费者误以为商品来自于原告。当然,通过正确适用商标使用制度,可以作为不侵权识别行为,予以事先排除。二是侵权抗辩中的合理使用。如果商标权人控制对他们商标使用的各种行为,那么由于竞争者担心面临的责任,不再使用消费者已经认知的商标符号设计他们的商业模式,最终整个社会将陷入到信息匮乏之中,产生寒蝉效应。结果大公司得益,小公司丧失了可以自由竞争的生存空间。如果说商标权人的使用是积极权能建立的前提,那么竞争者的使用就是商标权消极权能的划定,如果没有侵权判定前被告作为商标使用的要求,那么商标权的整个边界将游移不定,更加模糊了本来就不甚清晰的锯齿形边界线,使得竞争者在选择使用类似或相同符号时将变得无所适从,商标法的平衡性目的也难以实现。商标法的立法目的决定了商标侵权判定前,必须先剔除非商标意义上的单纯符号使用,从禁止权的一面,限定商标权排他性的范围,而不能扩张到所有的符号使用行为。因此,只有商标意义上的使用行为,或者说标识商品或服务来源意义的行为才可能涉嫌商标侵权。商标使用作为先决条件恰恰就是此目的的具体体现,也是实现商标法目的的最佳路径。当然,同样从商标法目的角度看,却也不乏异见。他们认为,如果商标使用为商标侵权的先决条件,那么商标权人诚信利用自己商标,只是因为使用方式不当,未能构成商标使用,而由使用所产生的商誉价值,却得不到法律的保护。如此一来,伤害了商标权人对商标使用的积极性,挫伤了其开发市场的动力。换言之,只有符合商标使用方能产生商标权,其他的即使诚信使用也不能产生商标权,这显然与普通法的法理精神相悖。美国学者丁伍迪( Dinwoodie) 认为,作为一种形式主义和太随意的理论会削弱商标人的利益,固守旧观念将阻碍商标法随着经济形势变化而发展。本文认为,丁伍迪混淆了获取商标权所要求的积极使用与侵权构成中的消极使用,两者虽都是使用,但是逻辑基础、规范目标和内涵皆不同( 后文一并详述) 。就其观点的实质,其实是商标财产权属性出发的言论,此处暂略,一并放到商标权性质部分论证。

2. 假托消费者的立法一致性

商标法中的很多基本制度都以消费者作为观察点和基准点,比如商标的显著性、第二含义、混淆可能性、商标使用等,这些概念皆从消费者的视角观察,显著是消费者易于识别商品来源,混淆是消费者产生的来源混淆,使用是使消费者产生来源联系。那么颇值得悬疑的是: 商标法作为私权法,为什么却频频出现消费者的身影呢?笔者以为可以归结为两点: 一则,但凡涉及法律制度设计,必须诉诸德性和伦理的正当性考虑,商标制度也不例外。虽然本质上来说,商标就是资本趋利的工具,只是客观效果上消费者分享一杯羹,但是制度表达上不能说破,立法宗旨和目的必须假情假意地宣称保护消费者是最终愿望。美国国会在1988 年修改商标法时曾再次确认: 商标法的其中一个目的就是保护公众免受欺诈、混淆和欺骗。当生产者花费可观的时间和金钱把一个产品推向市场时,商标法必须保护生产者免受盗版和假冒。这个观点在司法审判中也得到充分体现,正如波斯纳法官在Ty Inc.v. Perryman 一案所述,商标最根本的目的在于通过识别精确的产品来源信息,减少消费者的搜寻成本,最高法院在Qualitex Co. v. Jacobson Co. 一案中引用麦卡锡教授的论文观点所言,商标法通过阻止他人对来源识别性商标的复制与模仿,减少消费者逛商店做出购买决定的成本。

同样,我国《商标法》第1 条也确认以保障消费者和生产、经营者的利益特制定本法。类似的逻辑和话语在欧洲商标法中也不难发现,他们认为商标能够实现保护财产权人免于对商标声誉的伤害,从而促进销售和增加消费者的信息量。二则,保持立法技术一致性的考虑。既然商标法具有保护消费者利益的宗旨,那么在相关制度设计时必须考虑消费者的利益。正如波斯纳所言: 商标的价值就在于激励商家投资,以维持商品的稳定品质,减少消费者的搜选成本,但这个价值必须以法律保护为前提。为了减少消费者的搜选成本,法律需要设定一定的运作机制,在激发商标权人投资的同时,又能减少消费者的成本。因为混淆可能性既能防止商标权人的投资被他人不正当地攫取,又能防止消费者因为被混淆、误解而增加消费者的成本,所以混淆可能性成为整个商标制度的焦点,承载着整个商标制度的宗旨和梦想。混淆是消费者感知商品的来源发生了误解或错误,因此,需要首先存在商标使用才有可能导致消费者混淆,如果原告使用商标,被告使用版权,两者之间就不会产生交叉,根本谈不上商标侵权。超越了消费者混淆的界限来解释商标权,是不正当扩大了商标权的范围,侵害了其他竞争者的正当竞争利益,因此,并非导致消费者产生来源识别的所有行为都应当排除在外。既然需要依托消费者的判断,就应当尊重消费者心理的主观性。由于消费者的理解容易受到商标权人宣传的主导和误导,所以混淆并不是一个确定的概念,因此,需要在判定混淆可能性之前,先行对被告的行为是否构成商标使用,做出事实认定。一言以蔽之,只有坚持商标使用为商标侵权的先决条件,才能避免引入消费者而导致商标法产生矛盾和割裂。

( 三) 商标权属性的当然表达

版权和专利源于创造性的智力劳动,这是前现代知识产权法架构和组织的逻辑原点。而商标所调整的是已经存在的符号,并非着眼于创造,且其立法目的在于规制欺诈行为,而非对财产行为的调整,所以因缺少智力创造而被排除在知识产权法的范围之外。事实上,前现代知识产权法阶段,商标法是沿着欺诈和混淆的不正当竞争行为而发展的,并不被认为是一种无体财产权。在19 世纪的判例中,商标侵权的认定是依照欺骗和欺诈的构成要件而判定。英国在1842 年的首例Sykes 商标侵权案中依普通法上禁止欺诈和虚假陈述的规则而禁止被告使用与原告相同的商标。此后法院相继遵循这一先例,在普通法上确立了依欺诈原则保护商标使用的作法。同时期的美国因外国商人积极主张商标保护,也依照联邦贸易条款建立了欺诈之诉,在1844 年的Taylor v.Carpenter 案中,斯托里法官认为,被告冒用原告的商标,欺诈公众,并掠夺了原告本应从其辛苦和事业中获得的合法收入。沿袭欺诈诉讼的观念,在19 世纪中期,普通法反对假冒所构成的商标侵权规则被普遍接受,这正如后来美国联邦法院所指出的: 商标和反不正当竞争的历史源于普通法中的欺骗和欺诈。商标侵权以欺诈之由提出,消费大众成为商标法名义上的保护对象,而商人则是商标保护事实上的受益者,损害赔偿的利益归商标使用人所有。这种假借消费者立场的手法被有些学者称为浪漫消费者观念。

传统上,消费者浪漫观念要求存在消费者混淆的可能性,从而达到禁止竞争者在相同或近似商品上使用相同或近似商标的目的。司法实践中,法官也常常以假象购买者的角度出发进行推理,以确定是否存在欺诈或混淆,进而决定是否构成侵权。通过对美国1946 年《商标法》的考察,不难发现它是建构在混淆理论的基础之上,一直到淡化理论纳入到商标法以前,它都是依照混淆理论为中心而展开。依照消费者为视角建立的混淆理论,也必然依赖消费者的心理认知而发挥商标来源识别的功能。被告之所以构成对原告商标的侵害,是因为被告的行为在消费者的心理造成混淆来源的后果,而这个后果干涉和阻断了原告商标正常情况下向消费者传达的产品来源信息。因而可认为混淆理论的背后隐藏着信息传递的模式,或者说混淆理论是建立在信息传播理论的基础上,因而可以利用信息传播模型来追踪混淆理论的形成、发展和演变,从而衡量和评价商标制度是否具有理论上的一致性,是否保持发展的持续性,是否具有逻辑上的自洽性。也许理论都是历史的,现代商标法的发展,对混淆理论本身造成了很多的冲击,以商人为保护利益主体的需求,过度扩张了商标保护的范围,现代商标法通过混淆理论的扩张已造成理论突变、逻辑矛盾、发展跳跃,信息传播为基础的框架已经容纳不下混淆理论的膨胀,破坏了其逻辑上的自洽性,期许新理论能接纳和诠释商法的新发展。财产观念的发现和引入,使得整个商标理论完全以全新模式支配商标制度的逻辑和建构。从19 世纪中后期,商标权的观念开始发生了变化,商标是财产的论断已经被广泛接受,在后现代的商标制度中充分表现在三个方面: 淡化理论作为侵权的基础、商标脱离商誉的单独转让、商标符号本身的财产化。处于财产权地位的商标权,如果用传统的信息传播模式解释,已经不能说通。比如: 依照信息传播模式,商标的本质是特定符号与特定商品信息或服务信息之间的对应联系。单纯的符号和商品并不是商标权保护的对象。这却与商标财产权的符号解释相矛盾。笔者认为这个冲突有两种解释: 其一,信息传播模式作为商标理论发展的一个阶段,已经被超越和扬弃; 其二,商标财产权保护模式异化了商标权本身,是对商标制度的误读和异化,需要复归到商标制度的本原面目。

换言之,分别在道义论和结果论支配下的信息传播模式和财产模式决定了商标权两个不同性质的分野,而这也恰恰是商标使用是否为商标侵权先决条件问题的根源。笔者认为,只要商标标识商品来源的原始功能不变,其向消费者传递信息的本质就不会变,商标的性质就不能单纯地定位为私有财产,或者说一定要称谓其为财产的话,这个财产也更多的是一种符号上的称谓,仅仅是形式的,在实践中商标是否为财产并没有那么重要。采用财产这个标签,并非意味着它像土地和货物一样保护,甚至也不像版权和专利那样,它仅仅是感觉上的财产权。退而言之,即便商标为财产,其财产权的范围也仅仅限于指示来源意义上的独立标识权。假定商标是实质意义上的财产,那么,根据商标形成的基本原理,商标财产也应当由消费者的心理所创造和界定,是由相关购买公众思想中存在的联系和感知所决定。又由于商标的财产权很容易被他人使用类似的商标而导致的混淆所侵犯,因而商标财产权的主要权能应当是阻止混淆权。而混淆是消费者所产生的混淆,这自然推导出商标权的核心是保护消费者,而不是保护生产者,但商标法的立法宗旨却是首先保护商家利益。这个逻辑上的矛盾,倒逼我们必须反思假定商标为纯粹财产的错与对。如果继续沿着所有权的路径展开,那么显然商标权需要聚焦一个能够依附的可被识别的资产。商标权防止盗用的不是名字或者标志的所有权,而是其所承载的商业或者商誉的所有权,但是商誉又不能脱离它所依附的商业而独立存在。

如此一来,在商标财产权假定的整个逻辑中,却找不到一个商标财产可以依附的焦点对象,由此可见,商标财产权的假定是有问题的。或许正如霍姆斯法官所说: 商标财产权的意义在于阻止假冒权利人的商业,杜绝通过不正当手段损害商家商誉和欺诈消费者,而不是要赋予绝对性的财产权。如果说人们在超越商标来源指示功能的意义上对他人的商标为语言经济的需要所进行的任何模仿性使用或表达性使用都将成为商标权人创设私权之开始的话,那我们必将进入一个包括商标权在内的知识产权被滥设的时代!由是观之,商标并非整体财产权。当商标权人拥有经济权利时,授予其绝对的控制权,将对进入市场的竞争者描述自己的产品带来极大的障碍。如果没有商标使用理论作为侵权的先决条件,那么对于竞争者来说花费很大的成本考虑是否侵权的问题,最终谨小慎微,甚而选择不进入相关的市场与大品牌进行竞争,最终的结果就是市场被大品牌所垄断,这比传统摆在大品牌货架周边的情况要糟糕得多,而后者从来都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由此可见,采纳商标使用的要求,可以限制商标权人滥用侵权主张,防止垄断商标信息价值的使用,以保证市场信息向消费者自由流通,这是商标非完全财产性所决定的。

三、商标使用的不确定性

克服商标使用的不确定性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 商标使用本身的模糊性; 与混淆可能性界限不明; 反不正当竞争中也牵涉商标符号的使用。既然以商标使用作为商标侵权的先决条件,那么就必须克服其不确定性,为司法适用提供明确的准用依据。

( 一) 模糊性

克服商标侵权判定中所要求的商标使用,是指被告以与原告相同或者近似的符号用来识别自己所提供商品来源的行为,如果被告识别自身商品的行为导致相关公众与原告的产品来源产生误认即构成混淆可能性商标侵权。换言之,被告通过相似商标以与原告商品来源相混淆的行为是商标法上的不法行为。那么,这个不法行为具体所指为何? 被告识别来源中的来源范围有多大,是否要求与原告的识别行为相同? 可以有多大程度的偏差? 这一系列问题正是侵权前提反对者基于商标使用的不确定性所发出的诘难。也只有克服了商标使用的不确定性,才能确立其在商标侵权判定中的先决地位。依照商标法的基本原理,不管是识别来源,还是混淆可能性,皆需诉诸于消费者的感知,而感知更多反映的是消费者对符号的心理认知。由于心理是个琢磨不定的东西,这就注定感知具有模糊性,以此断定商标使用的来源,也必然导致商标使用本身充满隐晦性。但是法律本身的确定性要求必须对上述来源所提出的问题给予明确的回答。笔者尝试从相关公众所理解实质性来源规律和形式确定的来源两个层面,确定商标使用所要求的来源所指。

1. 实质层面上的来源认知

( 1) 来源的易变性

传统经济环境下鲜见涉及商标使用问题,一是因为商标多以消费者显见的方式使用,不论贴附在商品上或是包装上,消费者都能看到实实在在的商标符号; 二是即使竞争者没有将原告的商标作为商标使用,也可能构成不正当竞争,并不会对原告产生太多影响。但是随着经济发展的需要,商标权人扩张了商标使用的范围和形式,其不仅仅作为贴附性使用,广告宣传和电子商务等新的领域内也大量使用,授权范围的扩大使得非竞争者也可能成为商标权的被许可人,与商标权人发生关联。尤其是跨国贸易和全球生产使得产品来源的范围极其广泛,控制产品质量者即便不是产品的真实生产者,也是产品的来源者。况且资本的流动激发了商标融资的空间和潜力,存在赞助关系、隶属关系和投资关系的企业之间,也可能共同使用同一个商标,或者被许可使用同一商标,因而再固守传统的生产者来源的观念,与现实严重不符。消费者在商标权人的攻击性和诱骗性宣传中,意识上也逐渐扩大了来源的认知。

比如植入大型赛事的标记,可能在消费者心目中产生植入者与赛事主办者之间赞助关系的认知,那么赛事的标记在这里就起到了标识来源的作用,即构成商标使用。其实,法律也在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而变化,这种变化直接或间接影响着消费者对商标来源的认知。美国的商标法从最初的产品来源于生产者的单一认识扩充到隶属和赞助关系的混淆,就是从产品的来源扩展到企业间关系来源的立法确认,也许法院还会找到更好的方法扩展到几乎任何使用商标形式的混淆。换言之,商标的使用来源也在不断扩张,由于法律对行为的示范指引作用,也一定程度上强化了消费者对来源的扩大性不确定认识。

( 2) 心理认知的模糊性

根据认知心理学原理,信息是通过认知链为人类所感受和认知。在思维过程中,一些信息基本元素作为接点被激活时,会通过认知链形成对某种信息的整体认知,从而激发对相关信息的联想、评价和情感。正如商标的使用,当消费者看到商标符号时会激发对其产品来源者的联想,进而评价其质量、服务等等相关信息。如果被告使用与原告相同或近似的商标符号,会激发消费者对两者的企业关系或产品关系的想象,我们应当认定被告构成商标使用,从而可能构成商标侵权; 如果被告虽然使用了与原告商标相同或近似的符号,但并没有引起消费者对其产品来源或企业关系的认知,我们就很难说被告的使用为商标使用,更遑论构成侵权的可能。但是心理认知告诉我们,消费者可以不依赖于任何典型符号的使用也能产生来源性认识,比如通过产品典型特征的使用、企业文化的宣示、独立广告等皆不依赖于任何贴附商标的形式都可以感知商品的来源。美国法院的判决显示,即使在没有任何商标使用的情形下,法院也可能根据搜索成本理论而判定一方的商标被使用。

反之,即使商标被真实地使用也不一定保证相关公众能够产生来源性认知。消费者来源认知的模糊性表明,仅仅依赖实质意义上的来源是不可靠的,对法律标准的抽象并没有实质性帮助,但是商标法的基本原理和商标使用的基础定位要求应当对商标指示来源一个相对明确,且可操作的基准,这就需要来源的形式性确定。

2. 形式层面的来源基准

由于不容易琢磨来自消费者实质性心理感知的商标来源,因而法律必须从立法技术的角度确定来源的形式要求,以便于为司法实践提供行为指导。审视我国《商标法》有关来源的规定,可以发现第57 条所界定的商标侵权与第48 条界定的商标使用,及第49 条要求的商标注册人一致标准,都明示商标使用和混淆指示的来源为注册人或实际的商标权人,也就是说,消费者所认知的使用与混淆来源为商品生产者或商标控制人之间的关系。一旦确认被告使用的商标指示其提供者或商标控制者身份信息,即可认定被告构成商标使用。至于使用的形式表现,可能为贴附商品上使用,也可能包装上使用,或者交易文书上使用,甚至广告宣传中使用,但这些都不是商标使用的核心,产生来源性认知才是其根本。即便司法解释认定的商号使用、域名使用构成的商标侵权,究其实质仍为消费者所产生的商标权人的认知混淆。虽然商品功能性特征也能识别来源,但却不是商标法所保护的范围,更遑论并不识别来源的商标使用,根本不属于商标权所覆盖的范围。

对此,美国第三巡回法院抽象出三类侵权所要求的商标使用情形: ( 1) 使用原告的商标描述原告的产品或服务,同时也使用相同或近似的商标描述自身的产品或服务; ( 2) 被告使用原告的商标描述原告的产品; ( 3) 准确反映原被告产品之间的关系。这三类情形所揭示的来源,除了商品本来的生产者来源或服务提供者来源外,还包括了生产者之间的隶属关系、赞助关系、投资关系等关联关系的表述,这几种关系也为美国商标法的混淆可能性所吸收。正如《巴黎公约》第6 条第32 项的规定,扩展驰名商标的来源至权利人之间产生的联系,意图乃在于将驰名商标的损害延伸到盗用、侵犯声誉或显著性受损。但是我国的《商标法》在认定来源问题上并没有提及到提供者关系,而就商品与生产者之间的对应关系界定为来源关系,除第13 条针对驰名商标扩展到企业关系混淆者外。我国是否需要扩张使用来源的认定层次?这一问题的本质其实就是对商标权性质的理解问题,也是商标为信息符号还是财产权的取向问题。正如前文的论及,笔者并不赞成财产定位,因此,我国不宜扩张普通商标使用的产品来源关系到企业关系的层面

( 二) 与混淆可能性的界分

有学者以辉瑞案为例证认为: 被告的行为本身是否为商标性使用的证明,其实是被诉标志是否因原告使用而获得显著性和知名度问题的证明。与其说这是在考察注册商标侵权的先决条件商标性使用,不如说是在考察混淆可能性本身。这从侧面反应了商标理论上对混淆可能性与侵权性商标使用的关系误解。其实,商标使用和混淆可能性是完全不同的两个问题,商标使用是事实问题,并不依赖于个案的消费者感知。商标使用确保被告应用同一竞争性的词汇或符号,向消费者传达正确的商品信息,以便于销售和广告。而混淆可能性和合理使用要求分析商标所联系的商品来源。正确理解与适用商标使用制度,不但可以很好地阻止商标侵权范围的无限扩大,而且可以节省无谓的漫长诉讼造成的社会资源浪费。断定被告的使用是否构成商标使用,端赖于消费者是否对被告的使用产生商品来源的联系,而不应当着眼于被告的使用是否引起混淆。否则,商标使用就是混淆可能性的另外一种表达,是混淆的代名词。如果被告使用原告非功能性的产品外观,而并非指向商标,通常并不被认为构成商标使用,而需借助于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则。不同于美国的是,我国并没有泛化地保护商标,更不延及到所有能标识产品来源的符号,或者实质上具有商标识别功能的符号,包括产品的外观、包装等。一言以蔽之,商标侵权界定的基准是混淆可能性,但是它不断扩张,已经延伸到任何形式的联系原告商标的使用,或联系被告商品的使用。如果没有商标使用的预先筛选,也许很多并不侵犯商标权的情形会被商标权人纳入自己的权利范围内。

四、代结论:商标使用的体系化侵权性

商标使用是判定商标侵权的先决条件,但由于商标使用概念的模糊性和隐晦性,使得司法适用标准不一,对此,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判定某种行为是否构成侵权性商标使用: 第一,消费者能够感知商标识别来源性使用。侵权指控的被告使用与原告相同或近似的商标符号联系着被告的商品或服务。消费者感知来源性使用的关键在于,以消费者能够实体上可确认的形式使用。如果消费者不能感知其商标的符号使用,或者并非以识别来源性信息感知方式使用,皆不能视为侵权性使用。比如,商标作为信息检索的元标签使用。第二,商标符号紧密联系被告的商品或服务。被告使用商标符号应当以比较直接或清晰的方式联系着自己的商品或服务。如果所使用的商标符号并非指向产品或服务,而是作为商号使用,理应由反不正当竞争法所规制,当然,注册的驰名商标除外。第三,对消费者产生独立的经济影响。既然侵权性商标使用作为商标侵权的不法行为,应当对商标权人的权利产生不利的经济影响。当然,这个不利影响有多大,端赖于混淆可能性的断定。但是商标法中除了侵权性使用外,尚有获权性使用、合理使用。使用如此之多,如果没有合理的体系化,散乱地充斥于商标法之中,反而增加了制度适用的复杂性和困难度。因此,必须厘清商标使用的关系,划定各自的适用边界。总体观之,获权性商标使用是取得商标权的实质条件,是商标权人通过积极地使用商标表征自己的商品来源的民事行为。

篇3

关键词:亲情 文学 悲情 遗憾

讴歌亲情是文学创作中一个永恒的主题。从古至今,有各种形形的优秀的抒写亲情的文学作品,深受读者的喜爱。但从亲情类文学作品的细读出发,发现一些堪称优秀的作品在选材视角、情感表达方面陷入了一种模式化的“窠臼”,具体来讲,就是在选择题材上偏重于写苦难的题材,打悲情牌,在情感表达上侧重于失去亲情后的遗憾。本文试图从这两个方面做一些简要的分析。

一.苦难与悲情 亲情类文学作品最偏爱的视角

“相养以生,相守以死,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死而有知,其几何离?其无知,悲不几时,而不悲者无穷期矣”韩愈在《祭十二郎文》中对与自己多年齿唇相依的侄子的绝世悲痛欲绝。韩愈少孤无怙,惟兄嫂是依;十二郎亦幼而丧父,形单影只。且二人幼年就食江南,零丁孤苦,相依为命。苦难与悲情是《祭十二郎文》最主要的氛围。

《陈情表》以其“悲恻动人”的情感成为流传千古的美文,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了一席之地。李密从小境遇不佳,命运如何坎坷,“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於成立。”李密与祖母感情甚深,孝心可表。祖母有疾,他痛哭流涕,夜不解衣,侍其左右。膳食、汤药,必亲自口尝后进献。用苦难与悲情打动了晋武帝。

路遥曾经说过“生命从苦难开始,只有在苦难中才能诞生灵魂的歌声”。他的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到处洋溢着浓厚的、在苦难的岁月里支撑人们坚强地生存的凄楚的亲情。孙玉厚一家在当时贫穷的环境下,从柴米油盐、吃饭穿衣等细微琐碎的生活中体现出来的相互扶持,而又矛盾重重的、艰难的度日情景。尤其是对于为全家操劳一生而浑身是病的奶奶,孙玉厚一家却挤不出钱给她看病,生活上更没办法给老人补充营养。他们能做的不过是少平和兰香小时候每天都到田野里拔一些露水珠的青草叶为奶奶淋眼睛;读高中时少平从润叶姐给他买饭票的钱里挤出一些为奶奶买了止痛药和眼药水,在极度困难的岁月里,正是小孙子的一片孝心温暖了奶奶那为贫困煎熬的干枯了的心。但是,这些对于一个久病在床的老人来说是远远不够的,更何况老人对孙子买的药片还当作宝贝一样舍不得吃,每天躺在昏暗的破窑洞里,眯着模糊的眼睛摸索着,一片,两片,三片……

阎连科新出版的长篇散文《我与父辈》中,用质朴的文字和纯粹的个人经历将中国农村父辈们的苦难和悲情镌刻在纸页上,唤起了读者们对父辈们的感恩之情。父亲留给孩子的饺子、大伯带回来的几粒糖豆、四叔送给侄儿的一件衬衣……在那物质贫乏的年代,亲情的温暖是激励儿女成长的力量源泉。这部长篇不饰雕琢,却至情至性,读来令许多读者落泪,以至万人签名联合推荐为 “2009最感人的大书”。

二.遗憾与感恩 亲情类文学作品最常见的情感表达

阎连科说,《我与父辈》写作过程对他而言不仅痛苦,也是一次深刻忏悔。他几乎每写一章都会落泪。他在书中忏悔了自己在父亲去世前,没能花10元钱让电影放映员上家里来放一场《少林寺》,在父亲死后的20多年里,阎连科一直为这件事深深自责。

史铁生的《我的地坛》中文末写到:“我放下书,想,这么大一座园子,要在其中找到她的儿子,母亲走过了多少焦灼的路。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万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此时的顿悟与这部分首段的“现在我才想到,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

篇4

关键词:商标侵权;注册商标;商标标识

近年来随着工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和劳动力成本的低廉,我国成为越来越多国际商品的原产地,许多企业的主要业务是接受外贸定单.为境外公司定牌加工完商品后再出口到世界各地。因商标侵权而被移送追究刑事责任的案件也日益增多。

而商标的可转让性、商标所涉及法律之外的专业知识.给刑事司法人员准确判断商标侵权案件中的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问题增加了难度。本文拟对处理商标犯罪案件中经常发生争议的法律问题,谈谈笔者的认识。

一、关于商标侵权案件的主观方面的认定问题

根据《刑法》规定,侵犯注册商标权犯罪的主观方面只能是故意,过失的商标侵权行为只承担行政处罚与民事赔偿的法律后果的.不能认定为犯罪。

构成故意犯罪的前提是“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对商标犯罪来说,就是要求行为人“明知”自己所实施的是商标侵权行为。侵犯注册商标权犯罪的故意,在认识因素上要求行为人必须对犯罪对象的性质有所认识,必须对自己行为的性质有所认识。在意志因素上要求行为人积极追求违法所得的利益。由于我国刑法对“明知”的含义未予阐明,在司法实践中.如何确认和断定“明知”,便成了极为复杂的问题。结合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于2004年l2月22日起实施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解释》)中第9条第2款规定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属于刑法第214条规定的‘明知’:(一)知道自己销售的商品上的注册商标被涂改、调换或者覆盖的:(二)因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受到过行政处罚或者承担过民事责任、又销售同一种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的;(三)伪造、涂改商标注册人授权文件或者知道该文件被伪造、涂改的;(四)其他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的情形。笔者认为.有证据证明行为人曾被告知所销售的是假冒注册商标商品的.或者根据行为人本人的经验和知识。知道自己销售的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的,也可推定行为人明知。”《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解释》确定了认定“明知”与否的标准,为司法实践中对“明知”的认定提供了标准。但是,《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解释》所解决的“明知”问题仅限于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主观故意中的“明知”.并不能成为衡量假冒注册商标罪和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主观故意中“明知”的标准.没有完全解决实践中认定行为人主观上是否“明知”的难题。还有待最高司法机关作出进一步的界定。

实践中比较难判断的是接受委托定牌加工商品中发生的商标侵权行为与犯罪行为之间的界限。受委托定牌加工是指:接受他人的委托。根据委托方要求加工生产某种牌号的商品.自己并没有这种牌号商品的生产销售权的行为。合法的受委托定牌加工的企业在生产定牌的商品时.又时常要转委托其他企业生产配件或者印制外包装.如发生商标侵权.定牌加工中的受托人与自己擅自生产并出售标有他人注册商标商品的行为人最大不同之处在于——后者是明知自己没有注册商标的专用权.所以其主观方面就是直接故意。然而.由于注册商标的专用权人可以将商标的使用权许可给他人使用.商标的合法使用权人并不一定是商标的专用权人。因此,在受托定牌加工行为中.只有委托方才会明知自己是否有注册商标的使用权。对受托方而言,除非有证据证明委托方明确告知受托方。定牌加工的是假冒的注册商标,才能认定受托定牌加工的企业在主观上具有故意。否则.受托方没有履行法定义务,没有要求委托人提供合法的商标证明的而发生商标侵权后果时,受托人的主观心态也只能认定为过失。目前司法实践中有一种观点认为,但凡被许可使用商标的人没有要求委托人提供商标证、委托书,而发生商标侵权后果时。就应认定被许可人具有侵权的故意。笔者认为该观点是不正确的,商标法及实施细则仅规定了商标的注册人许可他人使用其商标时.负有签订许可合同并将合同副本交工商机关存查.报送商标局备案的义务。但出现转委托行为时.第二受托人有何种审查义务,法律、法规并没有规定。以印刷企业为例,对印刷企业而言。虽然《商标印制管理办法》规定印刷企业负有审查委托人的商标证或者商标所有权人的授权证明的义务。但如果因双方有长期业务往来.轻信对方而没有审查相关证明:或者因急于拉业务而疏忽大意忘了审查时。只是可能。而不是必然会发生侵权后果。在此情况下.只能推定受托人主观上具有“应当知道”没有审查有可能造成侵权的后果的过失心态,而不能推定受托人具有“明知”的故意。因为此时故意的心态只是违反义务的故意.而对于侵权结果的出现则是过失的。根据我国刑法第l4条的规定:“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犯罪故意的内容不仅包括对行为的认识因素和意志因素.还包括对行为所引起的危害社会的结果的心理态度。

因此。在受托定牌加工的情况下。除了有证据能证明受托方事先被告知所生产的是假冒注册商标,或者委托人委托制造的是驰名商标的商品。而依行业经验完全有理由推定委托人不可能有驰名商标的合法使用权的情况外.受托人被委托人欺骗.或者受托人没有尽到审查义务而产生侵权后果时,只能认定为过失。依法不构成犯罪。

二、对“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的认定

(一)关于“同一种商品”的判断标准

除了主观心态与经营数额高低的区别.假冒注册商标的行政违法与刑事犯罪最主要的区别在于。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只要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近似的商标的就构成行政违法:而只有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的行为。才有可能构成犯罪。

篇5

关键词:钢琴教学;弹奏训练;音乐表现

一、掌握初步的基本要领是获得弹奏技能的先决条件:琴,钢琴谱,钢琴

V基础训练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整个的弹奏生涯。大凡初学的学生,都是应该要求学生从手臂的认识开始。例如:认识大臂、小臂、手腕(腕关节)、手掌、手指(第1关节和第2关节)掌关节,讲解大小臂的整个放松做自然下落的重量以及将重量传递到指尖的示范,做到手形呈弧形状(馒头手),手腕放松,掌关节支撑住第1第2关节并发出声音(触键)等,整个过程的要求是讲解示范到位。在教学中,学生也会出现教师的讲解和示范能够理解,可一旦坐在钢琴上便不知所措,难以把握,甚至出现紧张,身体及手臂僵硬,掌关节下陷,手腕高吊,手指趴在琴上等问题,为此,教学及指导显得尤为重要。指导中让学生不断地体会放松的感觉以及放松以后的一种自然的重量发出的声音,全身的放松状态“落”下去的重量恰恰是手臂、手腕、手掌、肘、肩结合而成的统一的结果,这种结果往往是教学中取得良好效果的最佳途径。同时,辅以小组课的授课形式,让学生们相互交流和学习,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是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的。

二、断奏练习的入门及方法

初学钢琴的学生首先接触的基础练习就是断奏,虽然断奏有多种技法,对幼师生来说需要掌握常用的几种奏法。断奏(即重量弹奏法)是学习钢琴基础的基础,非常重要,如果初学者断奏学的不好,今后的学习将受到极大的影响。

断奏入门,手臂的放松和手指的支撑及其站立是弹奏的基础,它的重量应集中在指尖上,而且要注意第一关节的站立,也可以将手指挂在别人的手上,指尖挂牢,体会手臂、手腕的放松、感觉指尖节顶端是力量的集中点,而手臂、腕是可以上下左右放松的。然后在琴键上进行一个一个单音的练习,此时,要对学生提严格的要求,如果单音都弹不好,那么一串连音就更不可能弹好了。

跳音的练习要求是短促富于弹性,保证手指动作干净,指尖迅速到底,动作防止过大,以“贴键”跳起的瞬间反弹而爆发为最好效果,弹奏出的实际音响是谱面音符时值的1/2。顿音(幼师教材三、四册及“拜厄”练习中常见)的练习方法则要求是短于跳音,更爆发短而有力,是跳音实际音响时值的1/2。例如,《琴法》教材第一册中的第三课,第四课在初学时就出现了这些练习,教材中虽然量不多,不可忽视,更不能急忙而过,需要保证有一个练习上的时间过程,“麻雀虽小,肝胆俱全”。初学时若缩短这个过程的训练,将给今后带来许多麻烦。

三、在断奏的基础上训练连奏

如果说断奏是船,那么连奏则是水,它们彼此有着密切的关系,手臂腕的放松,手型的良好保持,手指的站立等等都离不开断奏的基础训练。连奏练习与断奏练习,关系上有明显的不同,连奏很像人走路,一步接着一步的走,交替自然,一步下去又转向另一步重心下落。例如:手指第一个音落下去,第二个音滚起来,两音之间连绵不断。当第二个音没有出现时第一个音不能放掉,而是做好与下一个音连接过渡的准备。在练个音连奏的同时,可以逐步加入三个音一句,四个音一句,五个音一句的连奏练习。方法是:三个音:落下去第一个音,抬指弹下第二个音,手腕带动滚起第三个音,即:“落抬滚。四个音练习为:落抬抬滚;五个音练习为:落抬抬抬滚。幼师生连奏训练应作为一个单元来练,切勿拔苗助长,练习速度以慢练为主,做到每个音的抬指主动,手腕平稳,手指独立,具有灵活性。除了幼师教材上的连奏曲目作为练习外,也可根据各个情况适当的选择一些“拜厄”及“哈农”上的指法练习。可将“哈农”练习上的16分音符扩大为一拍一个音来练习,同时教材上的音阶可全部作为手指连奏训练的一项重要内容。

四、琴法教材的灵活选用

在学生还未掌握一定的弹奏基础时,不要盲目地将一些他们手指还不能胜任的曲目拿给他们练习。为此,教材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我们的经验是分阶段教学比较好,如一年级着重基础性的训练,可大致分为这两个阶段教学:

第一阶段以断奏练习为基本内容:采用“幼师钢风琴教材”第一册,将音阶练习作为断奏练习的重点来练,要求学生完成这几组音阶的学习与训练:C大调、G大调、F大调、D大调、bB大调、bE大调、A大调的二个八度的音阶、琶音弹奏,每个音用断奏的方法来练习。同时,可适当加入一些断奏部分的乐曲如第一课至第五课中的练习曲目。

除上述音阶,琶音用断奏(断音、跳音)练习而外。第二阶段可换成连奏的方法再进行练习,同时加入一些适合这个阶段的一些练习曲和乐曲作辅助。曲目根据学生的掌握弹奏程度来选择,程度偏低者可选一些短小、简洁的曲目如第一册教材中:《祝愿星》《生日歌》《小鸟飞》《看星》《蝴蝶找花》《我们在一起》以及“拜厄”钢琴基础教程中的可作辅助的曲目。

此阶段学的比较好的学生可选一些第一册中的《小号与大管》《找朋友》《G大调和弦原位、转位》,苏联钢琴教材《练习曲》,尤尔巴和许特的《圆舞曲》和《练习曲》以及《拜厄钢琴基础教程》中的练习曲。

教学方法上,幼师钢琴教学与大专院校钢琴教学“一对一”的形式有着本质的区别,一个班40――50名学生由一位钢琴教师任教,学生程度随着学琴时间开始拉大距离,我们只能采取“上不封顶,下不保底”的方法,对进度较快者可超前学习,对进度较慢的学生采取往前拉的原则,以中等学习情况为准,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如进度较快者,在一年级时可选择教材中的尤尔巴的《圆舞曲》,许特的《练习曲》,补充教材中杨旷的《猜凋》,约翰、汤普森的《芭蕾舞排练》,格涅西娜的《D大调练习曲》以及拜厄练习曲45条以后的练习。

进入二年级阶段,也可将学生分为二个进度或二个组来选择第二册教材的学习,音阶及琶音则要求所有学生为必弹的如: a,e,d,b,g,#f,c,,#c和声小调音阶及琶音,同时加入E大调,bA大调音阶及琶音,可作二至三个八度的双手同向练习。

其次,可加入一些利于手指独立及跑动的五指练习,如哈农(部分)指法练习,双音练习,三连音练习等。这在训练连奏练习中是很重要的部分。

进度稍慢者可练习:第阿拜的《圆舞曲》,弗利斯的《摇篮曲》,柴可夫斯基的《生病的洋娃娃》,巴赫的《小步舞曲》,田梅的《流水》等等。

进度较快者可练习:梅华编的《三套马车》,艾娜,凯特里尔的《西班牙舞曲》,格林卡的《波尔卡舞曲》,比才的《哈巴涅拉舞曲》,陈丽玮的《铃鼓舞》,邱天风的《进行曲》,依凡诺维奇的《圆舞曲》,迪亚贝里的《回旋曲》,王颖,田梅编曲的《秧歌舞》等。第二册补充教材内也有许多曲目可供学生练习,车尔尼599教材也可根据学生情况有目地的选择部分来进行练习。

三年级按照国家颁布的幼师教学大纲中的要求,主要完成幼儿歌曲的自配、自弹、自唱。除此之外,琴法教材第三册显然要稍做让步,只能根据课程、课时的有限来布置一些少量的曲目来练习,并精选部分给学生练习作为毕业考试的曲目,也可以超出一些教材范围给学生练习如《高等师范钢琴基础教程》中第二册,第三册中选一些给三年级学生做为毕业考试曲目。

篇6

【关键词】贝多芬 钢琴奏鸣曲 英雄性情感

在法国启蒙运动的影响之下,德国文艺界在18世纪末发起了狂飙突进运动,其主要内容是文艺形式由古典主义向浪漫主义过渡。德国艺术家在艺术创作中引用启蒙运动的思想,打破了封建主义在思想方面的束缚,更加直白坦诚地表现自身的情感,浪漫主义的艺术由此建立和发展。贝多芬是在这场变革中成长起来的伟大音乐家,其钢琴奏鸣曲中,英雄性情感的表达是常见的主题。

一、贝多芬及其钢琴奏鸣曲

(一)奏鸣曲的发展

奏鸣曲作为西方古典的体裁之一,一般由3到4个乐章组成。其在形成的最初泛指一切器乐曲,并且不仅仅局限于某种器乐的独奏,经过了长期的发展演变之后,奏鸣曲式逐渐定型,成为了专门由器乐进行独奏的曲式。

奏鸣曲的形成,其实质是西方音乐风格和思维的积淀,奏鸣曲的地位最终得以奠定,是和协奏曲、歌剧、组曲等音乐体裁的演变和发展分不开的,在这些音乐体裁中,四乐章的形式雏形得以确立,复调曲式影响了奏鸣曲快板曲式的形成,格鲁克歌剧中的戏剧性冲突导致奏鸣曲中形象的冲突对比的加强,意大利歌剧中的咏叹调对奏鸣曲的再现形式起到了影响。另外,随着时代的发展,十二平均律的使用、钢琴的现代化革新、演奏技术的发展等因素对奏鸣曲的发展进行了推动,奏鸣曲的体裁也越来越得到作曲家们的重视。

交响乐和奏鸣曲同属于器乐演奏的创作领域。音乐家们为了充分地表现理想和现实、个人和社会的矛盾,并寻找释放情感的方式,开始在音乐作品中加入紧张激烈的对比,因而使得奏鸣曲中的展开部开始逐渐效仿交响乐中的戏剧性效果,这一举动,使得奏鸣曲中的情感世界逐渐丰富起来。

(二)贝多芬的音乐历程

贝多芬主要是在贵族的社交圈之内来进行其音乐活动的,这种经历使得其能够大量接触到当时的进步知识和思想,以及对其他种类的艺术也有着了解。贝多芬对于古典时期音乐成果的融合与吸收受到了多个音乐家的影响,如内弗、巴赫、克列门蒂等,另外,最重要的是他能够得到海顿以及莫扎特等有着代表性的古典主义音乐家的教诲,他们的作品都对贝多芬后来的表演和创作有一定的影响,并且为其创作提供了优秀的艺术环境。

海顿与莫扎特的创作带着浓重的宫廷风味,贝多芬在其基础之上,其同类型的钢琴奏鸣曲式创作却成为了英雄性的时代和社会精神与情感的集中反映,在贝多芬的音乐创作中,音乐已经成为了自我精神的表现,其在古典乐派的创作语汇以及技法中加入了英雄性的情感,最终形成了有着浪漫主义象征的新音乐风格。

(三)贝多芬钢琴奏鸣曲中英雄性情感特征的来源

浪漫主义更加强调的是抒发个人的艺术情感,其中饱含着强烈的主观意识,使得古典主义的规则已经不再适用,在音乐形式上其表现为夸张的大幅度强弱对比,将个人理想和情感的抒发和展现作为艺术家创作的目标,而贝多芬在创作中表现的澎湃汹涌的不竭激情是浪漫主义音乐的关键。贝多芬不但在情感方面有着丰富过人之处,在其创作的手法方面,长期的磨练实践以及艺术积累使其能够博采众长,其浪漫主义和古典音乐一脉相承。从巴赫、莫扎特等前辈的音乐作品之中,贝多芬吸收了百折不挠的精神力量,并且将之集中化地体现出来,在前人的基础之上进行了一定的发展。

贝多芬作为浪漫主义音乐的领头人,但仍然是古典主义的坚定信仰者,他用理性的视角来看待历史的精髓,创造了32首博大精神的钢琴奏鸣曲。贝多芬所拥有的强烈情感,成就了其音乐中愤懑、阴郁和充满反抗精神的英雄性的情感特征,而其钢琴奏鸣曲中英雄的形象也就此确立。

二、英雄性情感的体现

(一)时代特征

狂飙突进运动作为浪漫主义风格形成的先驱,是法国思想启蒙运动情感和精神的呼应,在18世纪下半叶开始兴起。在18世纪末,柏林、海德尔堡等地区出现了浪漫主义运动之风,自然、爱情、个人精神等主题作为新式的文艺创作源泉,在各种文艺作品中大量出现。这个时代的思想精神对贝多芬的艺术思想有着重要的影响,在音乐表现形式上,表现为“鼓点音”的特征非常突出。比如在Opus 28第一乐章的第77—103小节、109—125小节等,外声部使用连绵不绝的旋律音,内声部则采用了同音型反复的形式,来表现作者强烈的内心骚动,并且采用音量渐增的方式来进行彰显。

音乐是使用声音的感性形象来表达对世界的理解和感受的一种形式,能够反映音乐家对生活独到且丰富的情感体验。贝多芬一生跨越了两个世纪,在他所处的年代,欧洲社会发生了剧烈的变革,资产阶级以新生阶级的面貌给社会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也为当时的时代增添了新的精神力量,这种精神力量对贝多芬音乐的艺术能量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直接导致了其音乐思想中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的意志的形成。另外,法国大革命的波折又导致其精神上出现了绝望意象,因此在贝多芬的创作生涯中,英雄和命运相抗衡的主题始终贯穿在他的作品里,饱含了强烈的反抗精神,并在其32首钢琴奏鸣曲中得到了体现。

(二)音乐形式的表现

1.重音

为在奏鸣曲中创造出乐队演奏的强弱对比效果,贝多芬在钢琴演奏中沿袭和继承了克列门蒂的强劲音响以及演奏手法。另外,在浪漫主义音乐摆脱了传统宫廷音乐的禁锢之后,西方音乐家在创作中所表现出来的人文艺术倾向,也使得他们不再仅仅满足于使用优雅而平静的音调来进行创作,而是到处追寻表现对理想的追求和个性的解放愿望,而正是在这种情感之下,贝多芬的音乐创造开始有了渴望精神自由、个性解放的思想以及对封建贵族等级的反抗情绪,在《悲怆》《月光》等钢琴奏鸣曲中体现出来的,正是自身愿望和现实之间的强烈冲突,且这种感情在《热情》中得到了更加深刻的表现。

基于这种奔放、热情的性格,以及坚定的信仰,贝多芬在创造中大量使用了重音来进行艺术表现,即使在较为平静的旋律中,也对重音做了一定的处理。使用连续的特强音,来创建排山倒海、波澜壮阔的气势,在其钢琴奏鸣曲中,往往会采用特强音伴随片段音型而持续或反复进行的方式。其强音使用的典型形式有对仗工整、层层递进、双重强调、半音阶式强调等,另外还存在特强音和装饰音之间的结合等方式。

2.连续的半音阶

半音阶指的是对自然音组织的偏离、插入或者更改,是对乐音高低进行系统排列的方式之一,在意大利牧歌之中,总是使用半音阶来表现情感中的颓废消极的一面,比如崩溃、哭泣、哀悼等,而在尼德兰音乐领域中,半音阶的使用除了这些情感的表达之外,还被视为上帝用来对信徒们的虔诚进行考验而设定的。在海顿F调钢琴奏鸣曲的第一乐章中,就有着半音阶化的复调织体的使用。

贝多芬在对快板乐章进行处理时,完全抛开了其中的忧伤和绝望的感情特质,其中的原因并非贝多芬一厢情愿地对慢板乐章中迷惘痛苦和人性中的弱点相契合的特点做出否定而导致的。只是在诸如Allegretto、Presto等速度较快的章节之中,三连音以及半音阶的结合使用,表达的是其本人急于摆脱困境的心情,在其钢琴奏鸣曲之中,并没有使用半音阶来表现一种无止境的绝望忧伤,另外即使在相对较为温和的情绪中,其也能够引入半音阶的手法,创作出优美的篇章。

音乐之于其他艺术的优越性,就在于其既能够表达感情的内容,还能够方便地表达感情的强度,比如在Opus 7第一乐章的97—98、277—278等小节中半音阶的快速上行就是此类体现。通过音域活动空间的扩大以及sf、cresc的双重加固等方法,贝多芬能够使用瞬间强弱转换以及突然重音、持续不断的震音以及音乐进行的半音阶化来对听众的主观感受进行捕捉,还能够使得外部环境稳健地对内在进行施压,以积攒一种强烈的爆发力,英雄只有将这种潜在的力量释放出来,以实现苦闷和人生壮志的抒发,才能够回归满足、平静以及温和的快乐的状态。

贝多芬创作中蓬勃的生命力和积极创新的能力,能够通过半音阶的使用来得到展现,贝多芬使用半音化的创作手法,集中体现了其钢琴奏鸣曲中戏剧性、动力性、斗争性和英雄性的性格。比如在C大调钢琴奏鸣曲第一章27—38小节中,每个小节的第一音间使用半音下行,来引出所要表达的情感。在Opus 10末章中,贝多芬在其情感的叙述方面非但没有使用乏味的单调方式,反而通过变奏手法、在内声部放置动机以及尾声的纯净情感来共同形成一种缓冲力量,使得半音阶在英雄的情感表达方面更加突出。

(三)英雄性情感的特征

1.不谐和音的运用

不谐和音在音乐中有着基本的乐理意义,音乐是一种有着自己独特表述方式的语言,想要给听众带来激动、振奋和感动,不能仅仅依靠谐和的乐音,在音乐中艺术、有效地使用不谐和音也是非常必要的。一般来说,谐和音在演奏中比较柔和,而不谐和音则较为响亮,这是因为不谐和音有着唤起情感的作用,而谐和音则使人安静。贝多芬在自己所创作的钢琴奏鸣曲中所使用的不谐和音,其实质只是不被当时听众所习惯的某些乐音组合。然而在实际的运用上,这些不谐和音作为基本的音乐材料,由于本身有着较为刺耳、尖锐的音响特点,而往往在深刻情感的表达中被赋予了特殊的内涵,比如痛苦、压抑、冲突等,这些情感通过激烈紧张的不谐和音,使得英雄性的情感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个性化表现。

比如在贝多芬第一首奏鸣曲中就有着分散减七和弦的使用,在第二首奏鸣曲起始58—76小节中,使用三和弦分解作为旋律的伴奏音型,表现出一种躁动不安的情绪,76—82小节中延伸使用了八小节的减七和弦。在第七首的慢板乐章之中,更是有着减七和弦的连续使用。在第十三首中的最后乐章,以弱奏的形式呈现副部,左手是F音的持续弹奏,且有着不谐和的托卡塔式的音型的出现。而在最后一首中减七和弦始终贯穿着全篇。

2.抒情性情感的反衬

在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中,使用抒情的情感来对英雄性的情感进行反衬,也是其作品中英雄性情感特征的独特表现。除了歌唱式的抒情方法之外,乐句和乐节之中存在的停顿和休止所形成的情感阻塞,也是常用的抒情性表达方法之一,这种音乐语汇所包含的非连贯性,能够使人暂时忘却贝多芬音乐中独特和狂暴的情感勃发,和其他乐章结合在一起,来描绘其心目中英雄所具备的情感和理智。

比如在Opus 13的第二乐章中,在纯净且温暖人心的主题之后,左手旋律中质朴含蓄的音调从十六分音符的分解音型,逐渐加入律动的三连音,使得原本旋律中的浅吟低唱式的抒情中带有了一定的焦躁不安,不但在23—27小节内声部半音进行中表现了作者内心的愁苦,而且在内声部中使用三度双音的三连音,使这种情感更加急剧,躁动不安的情感隐藏在平静的主旋律之下,最终在42—43小节中通过三次片段推进以及八度持续强奏使得乐曲外在的祥和与平静被打破。

贝多芬的抒情篇章以及慢板乐章,总是流露出沉静思索以及淡淡的孤寂、哀伤的情感,其中大多数都是作为其潜藏能量的爆发而积蓄力量的前奏。这些抒情的节奏有着各异的形态,其中既有对温馨生活、毕生真爱、幸福人生的向往,也有着对大自然的热爱,其中主要的情感特征有欲言又止式的跳跃,以及带有一定宗教特征情感的赞歌合唱。

比如在Opus 22的慢板乐章中,在鼓点音型的段落中使用八度加固,表现出自由奔放而又悲壮深沉的情感,在29小节以及76小节中,表现出了细腻的浪漫气息和情感。然而即便是在抒情性的乐章之间,贝多芬依然在柔美中隐藏着英雄般的难耐焦灼的情感,其中情感的矛盾依然得不到抑制。另外,借助减弱符号来对特强转弱进行标明,使得其中的过渡更加顺畅和圆滑。

3.套曲结构的使用

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显著的特征是张弛有致、逻辑严密,且各个乐章之间既有着并置对比的关系,也有着一定的内在联系,导致了乐章中的各种音乐材料之间有着一定的连贯性。

在Opus 2中,运用了sf等来实现第一乐章和第二乐章之间的维系,使这两乐章能够在英雄性的情感特征之下得到统一。这首曲子全部4个乐章都使用弱起小节来开场,在调性、拍号、曲式结构、休止符延长等方面都顾及到了首尾的一致,在情感方面也以充满了英雄张力的刚毅音型来实现回归收束。在第一奏鸣曲中,所突出表现的推陈出新的创作手法,以及并发的情感是贝多芬乐思发展的动力,从总体而言,该曲有着硬朗的风格,其中有着鲜明的英雄个性,正视着现实的残酷,且依然勇往直前。

在Opus 10中,第一乐章以八度—双八度的齐奏来作为主题,描述了英雄昂首阔步前进的特征,然后使用三次连续的强奏来象征英雄强烈的战斗意志。在124—128小节中,持续进行的音型片段和连续下降的八度,为展开部的呈现奠定了基础。除了带有强烈冲突的情感特征之外,作品还呈现了情感的递进式的发展过程,通过双音加强以及音响强度的增厚,增强了对听众听觉的冲击。在展开部中不断上行的跳音以及大跳单音的穿插,营造了尖锐而步步逼人的片段。

4.结构规模的创新

贝多芬在其钢琴奏鸣曲中,普遍地运用了奏鸣曲式,且其中各个次级曲式有着充分的展开,在情感对比方面也较为鲜明,在不同的程度上对音乐中的英雄性情感特征进行了一定的突显。

奏鸣曲的使用依靠音乐段落之间存在的情绪对比,以及主部和副部主题的松弛和紧张的对比来实现戏剧性展开,比如在Opus 2的主部和副部的主题之间迥然相异的特征,在音型的跳跃以及旋律连绵不断的下降方面得到体现,主部和副部之间既源自于同样的音乐性格,又有着截然不同的性质,因而形成了矛盾存在的基础。

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非常恰当地对音乐的对立统一这一理念进行了理解和反映,在音乐领域,往往应该从其独有的艺术方式来对其矛盾学说进行丰富和发展。纵观贝多芬前半部分的创作,其乐曲的展开部往往都是在对呈示部潜藏因素的发展和继续,如在Opus 31第一乐章中,在三次极弱的经过句之后紧接强奏三连音,是对呈示部中的材料进行的双音化发展,且对低音部以及高音部音域也有着一定的拓宽效果。在展开部之中,贝多芬通过连绵的乐思将主部和副部的动机进行发展,使得二者之间的矛盾得到进一步激化,表现了抒情性旋律和战斗性动机的更迭和冲突,另外在乐曲最后还有英雄式的高亢和弦交替,然后干净利落地结束样式,也有在专一的主题上面进行转调,从而创造出连绵的交响化乐句。贝多芬通过这些主部、副部主题的扩展和派生等技法来形成不同的音乐,并且通过无与伦比的活力和强度进行再现部的准备,通过相关主部主题的段落来制造一定的紧张感,使乐曲的总效果得到再现。

结语

在贝多芬的一生中,与命运的抗争是永恒的主题,贝多芬将其和命运的抗争融入大量的作品中,营造了波澜壮阔的艺术情感。而其32首钢琴奏鸣曲,更是贝多芬自身的英雄性情感的完整抒发。本文立足于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本身,对其中的英雄性情感特征、表现内容以及手法进行了详细的探究,希望对我国音乐情感表达方面的研究能发挥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丹宁.贝多芬钢琴奏鸣曲艺术性的情感表现[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3)

[2]张静.试析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的悲剧色彩[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3)

[3]邓琤.从贝多芬钢琴奏鸣曲Op.2 No.1、Op.13、Op.22看其早期作品特点[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1(02)

[4]邹丽.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晚期的创作思想及风格特点——以作品op106为例[J].美与时代(下),2010(05)

[5]安东·科迪,李穗荣.安东·科迪解说贝多芬《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十)[J].钢琴艺术,2010(01)

[6]阎冰.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的力度处理特征[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9(02)

[7]梁婷子.贝多芬钢琴奏鸣曲三个时期的风格比较[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9(06)

[8]董策.谈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的创作特点[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05)

[9]郝思震.从贝多芬三首钢琴奏鸣曲探其晚年的创作思想[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09(02)

篇7

在受到外界客观影响或者信息刺激之后,人在心理情感上会形成直接的感情体验,其主要反映了感性和理性上的心理情感认识,同时通过理性判断分析也会形成一种精神变化。在音乐表演中,不同人的心理调控能力和心理素质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如:在钢琴表演的时候,演奏的效果会受到演奏者不同作用下的情绪、意志和思维等方面的影响。而作为意识心理技术是一个完整的生理和心理运动系统,是一种有意识的音响创造,是通过理性思维找到表演者天性无意识的创作过程。钢琴艺术依靠认得形体和思维活动的一种“动态”艺术。而音乐表演则是依靠全身心的感觉,有意识的高级神经活动。因此,钢琴表演就是对音乐作品的重现和再认识,是生理机能运动和心理情感运动。是深刻的揭示了音乐作品中的思想内涵,完美再现了音乐作品中情感内涵。每一部钢琴作品中都包含了作曲家所处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背景。作曲家受到一定时期历史的影响,在创作钢琴作品的时候,必定会通过钢琴作品反映当时时代的精神、审美情趣、社会动向。如:莫扎特和贝多芬的钢琴音乐作品中,都包含着当时时代的环境、文化氛围、政治动向等等因素,从而形成了独特鲜明个性的音乐家。而这些背景资料都为钢琴表演者提供了心理感受的来源。 另外,由于受到中枢神经兴奋因素的干扰,在钢琴表演的过程中,表演者的大脑皮层会对音乐发出感触和想象信号,而一旦这种变化使原本惯性联系被打乱,形成了“怯场”。因此为了不影响到自己的演奏,就要把自己的思想和精神高度集中在自己能够控制的情绪范围内。但是,由于紧张心理和情绪的影响,很多演奏者难以控制自己的现场表演,因此,为了克服这种状态,演奏者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培养自己的心理素质和生理素质,才能取得更好地演奏效果。

二、 如何培养钢琴表演艺术中的心理素质

(一)将心理因素调控在合理的范围内,培养演奏者正确的心理素质

在钢琴演奏中,由于受到人们大脑神经中枢和身体其他部位的影响和联系,钢琴演奏是一种系统性艺术活动,集心理感受、技法、体现以及体验等多种因素于一身。而心理调控的目的是为了使演奏者达到理想的演奏效果,适应钢琴演奏的需要,帮助演奏者正确的调整心理素质和心理状态。在这个过程中,演奏者的心理素质和演出质量受到心理活动的协调功能的影响很大。因此,在演奏的阶段中,要集中注意力,认真熟悉识谱和读谱,才能有效地理解、分析和认识作品,才能在不断的反复演奏中增长演奏的技术和记忆力,才能使音符变成有声的音乐,才能增强信心。在演奏的过程中,演奏者的心理变化受到心理调控的影响,当进入演出阶段的时候,调动内在听觉和视像的创造积累逐渐变成了活化的音响,而心理运动也具有了内在的储存。同时,心理调控的注意力和记忆力等会复制前期准备的活化音响再现,是通过录音和录像传递音响信息,是直接面对观众进行传达,是进入直接或者间接的音响情感交流阶段。因此,为了顺利的完成演奏,只有把心理因素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中,才能培养演奏者正确的心理素质。

(二)充分做好心理调控中的准备工作,提高演奏者的心理素质

由于不自信或者前期准备的练习不够,钢琴演奏者没有形成正确熟练的临场发挥规律和习惯,因此,钢琴演奏者要充分做好心理调控的前期准备和临场准备,在平常的训练中要注重钢琴技法的练习,也要系统的训练自己的心理素质。前期准备一个漫长的过程,如:在练习的时候,要把反复练习和记忆放在首位,强调主观意识的作用,在此基础上,为了避免“怯场”的心理,用高度紧张的神经和注意力提高心理素质。首先,当演奏形成惯性之后,演奏者能够不假思索地用大脑的意识去控制音乐的眼周,身体肌肉也获得了反复操作的自然动作,从而将音乐传递给欣赏者。其次,通过综合视觉、运动、听觉、概念等多种记忆方法,钢琴演奏才能转化为惯性动作,才能克服紧张心理带来的记忆空白,因此演奏记忆是一个难点。再者,一般情况下,演奏者没有较多的现场表演经验,都是自己单独进行练习的,匮乏现场演奏的经验,从而产生了紧张的心理。只有在经过不同气氛、场合以及形式的演出后,才能形成较强的应变能力,才能积累丰富的演出经验。因此,为了顺利完成演奏,减少自己的心理压力和负担,在日常生活中,演奏者要主动增加演出的实战经验,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

(三)使用心理调控方法,避免产生紧张情绪,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

著名钢琴家傅聪曾经说过:“音乐讲的是人的学问,讲的是人千变万化、丰富的各种心理”。为了使身心达到放松和愉悦的状态,演奏者在临场准备中,应该独自闭目冥想,选择一个轻松而僻静的环境,将所有演奏内容在脑子中过一遍,静候登场,才能获得良好的演奏效果。在钢琴表演中,心理调控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确保演奏的顺利进行,消除紧张情绪。为了避免产生紧张的情绪,当演奏者坐在钢琴前面的时候,不但要充分的体会作品中包含的丰富信息,也要感受钢琴与人的共鸣感,使自己达到演出前的最佳状态。其次,钢琴演奏要想获得成功,不但关乎技术层面,心理素质也同样重要。如果在演出之前,演奏者就发现了自己惊慌,具有紧张情绪的话,要立刻采取相应的措施稳定自己的心理,如:深呼吸和远眺等心理控制方法,要学会用积极地思想代替紧张的情绪,相信自己一定能行的,给予自己足够的信心。

篇8

文/肖咏

美国心理学家罗兰德去除焦虑的方法与众不同。他不是让焦虑者控制焦虑,而是让焦虑者每天拿出一段时间专门进行焦虑,即“用焦虑战胜焦虑”。这种对焦虑“欲擒故纵”的方法,让焦虑患者尽情焦虑一段时间,更能驱除焦虑。这有点儿像越怕失眠就越失眠,索性就不睡,困意反倒袭来的情形。具体可以这样做:

1.平时通过想象、放松、转移注意力等方法打断焦虑,告诉自己有时间专门去焦虑。

2.每天用于焦虑的时间是30分钟。

3.焦虑时不要坐自己平时常坐的座位,以免以后一坐这座位就产生焦虑;也不要在晚上睡觉前安排专门焦虑,以免引起失眠。

4.焦虑时不能“偷工减料”,要保证充实时间,要专心致志地去焦虑。当不能一门心思地去焦虑时,焦虑便逐渐地消失了。

老年人无原因恐惧是病态表现

文/邓杰

恐惧是人的一种心理活动,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一种正常的心理反应。例如看到恐惧的情景,听到恐怖事件,遭受到意外的危险等,都会使人产生恐惧心理,这些都是正常现象。老年人由于体力下降、精力不足、思维缓慢、反应迟钝,致使老人逃避灾祸、保护自己的能力远远不如青壮年那样强。因此,一旦遇到某种意外情况(如小偷、火灾等),就会不知所措和恐惧不安,有时甚至日常生活当中的小事,也会引起老年人的恐惧。例如过马路,年轻人往往不加思索地径直走过去。然而老年人却常常踌躇不前,经常左顾右盼,唯恐被车撞伤,如果这时有汽车从身边开过,他会吓一跳而心脏激烈跳动,长久难以平静。即使回忆一下方才的情景。也会心有余悸,抑制不住自己的恐惧心理。

以上不同情况下老年人所产生的恐惧心理都是有客观原因的,恐惧是对外界刺激的一种正常心理反应,不足为奇。另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在没有相应的外界刺激的情况下,老年人所产生的恐惧,这种恐惧就超出了正常人的心理活动范围,也就是属于病态心理了。例如:一位老人当他照例在家中进食午餐时,忽然产生一种恐惧感,感到非常害怕,但是让他说出怕什么,他却说不出来,而且这种莫名其妙的恐惧,还时时向他袭来,使他终日惶恐不安,总是提心吊胆地过日子。分析他为什么恐惧,却找不出任何原因。这种情况不能用正常心理来解释,因此是属于疾病的范畴,也就是说这位老人有了精神疾病。其不正常的恐惧情感是病态表现的一部分,往往还同时存在着其他精神异常表现,如幻觉、妄想、记忆减退、智力下降等等。因此老人无原因恐惧,常常是疾病的信号,可能得了精神疾病,应带老人去医院检查诊治。

交友的三种不良心态

文/刘晓祯

缺乏信任感 有这种心态的人本身就很不信任别人,不会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于是假设别人也像自己一样没有“通情”能力,也像自己一样在友谊上不断设防。

篇9

笔者从事住校生管理工作多年,在实践中不断摸索管理规律,积累管理经验,探求适合本校实际的“住校文化”的构建之路,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住校文化”体系。

一、管理网络明晰,管理文化虚功实做

(一)管理网络化,岗位职责明确

学校对住校生实行了网络化管理(如图1所示),并明确了每一个岗位的具体职责。

(二)狠抓常规教育,加强对学生生活特别是内务的指导

现在的独生子女大部分生活自理能力差,对此生活管理教师变过去的“管”为“导”,从指导学生折叠被子、摆放鞋子、物品、洗漱、拖地等小事入手,帮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

(三)以“寝室文化建设月”活动为载体,提升管理文化品位

1.活动内容

学校参照《学生寝室“三项竞赛”评分标准》,从就寝纪律、出勤安全、寝室卫生三个方面开展全方位的检查评比活动。

2.检评方法

由年级部领导、生活指导老师、青年教师、政教员对就寝纪律进行监督与评分;由宿舍管理员对出勤安全进行考评;由生活指导教师、政教员、宿舍管理员每天上午、下午各一次对寝室卫生实施检查评分。每天的检评结果在年级部公告栏里张贴。

3.奖惩方法

满一个月后,按照累计每天检评的扣分之和,从低到高排序,评出“寝室文化建设月”先进寝室和先进班级予以表彰;“后进寝室”“后进班级”必须提出书面反思材料,查找原因,明确整改方案和今后努力的方向,一式两份,递交政教处和年级部。“活动”旨在强化学生就寝管理,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就寝习惯,打造一个洁净舒适、宁静祥和的住校环境,提升管理文化品位。

(四)设立值周寝室

根据学生宿舍楼的实际情况,每层设立1~2个值周寝室。值周寝室的工作期限为周日至下周六;工作内容为遵照《浦江中学寝室管理制度》进行晚就寝安全管理(晚点名)、寝室卫生管理(包干区域每晚一扫一拖,政教处安排大扫除时包干区域的大扫除)。

(五)安排大扫除

学校的大扫除分常规大扫除和专门大扫除。每周一中午的大扫除为常规大扫除,要求每个寝室室内和阳台门口地面干净无尘,内务整洁,物品摆放有序,窗明几净;专门大扫除由政教处安排,由政教处组织检查评比,除各自的寝室需按要求进行大扫除外,值周寝室所在班级也要对包干区域进行彻底大扫除。

(六)进行日常检查

日常检查也称日常常规检查,包括:值周寝室长的每周晚点名;宿管员每晚的消防设施检查;宿管员一天一次的寝室内务卫生检评,一周一次的电器电线详查,一月一次的床铺牢固情况详查,期初、期末对宿舍楼各种设施进行的全面检查。

二、制度引领行为,制度文化细微规范

(一)寝室管理制度

全面、科学的管理制度,是管理工作的重要理论依据。数年来,学校遵照《浦江中学寝室管理制度》进行管理,确保了管理工作的有序高效。

(二)宿管员例会制度

学校于每周一下午第四节课在政教处召开由六名宿管员和全体生活指导教师参加的例会。议程有三项:一是由生活指导教师或生活指导组组长总结上周寝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通报宿管员劳动纪录、管理到位情况;二是由宿管员畅谈一周来学生在纪律、卫生、出勤等方面比较突出的问题和门窗、学生床铺、电路电线、消防设施等安全设施等方面出现的新情况;三是共同查找一些解决问题的办法,布置下周工作,并提出有关要求。

(三)抽查制度

抽查制度也叫层层抽查制度。生活指导教师在白天(一般一周1~2次)对学生寝室的卫生情况进行抽查(一般抽查两层),具体时间为上午9时后(宿管员常规检查之后),抽查内容为宿管员检查及记录情况、寝室内部卫生和内务的实际情况。宿管员对学生寝室的出勤情况进行抽查,每周不少于三次。熄灯铃响后,宿管员还要抽查十个左右的寝室,看与上报的《安全纪律检查汇报表》所记录的情况是否吻合;生活指导教师适当时候也要展开抽查,可抽查宿管员抽查过的寝室,以此提高抽查的准确度。

三、环境教育优化,环境文化温馨和谐

(一)宿舍楼宣教环境的营造

1.黑板报

学校每幢宿舍楼的大厅都有黑板报。黑板报的内容主要有三大块:一是常规管理规定,包括作息时间、宿舍大门开放时段,值周寝室包干区的划分和工作职责;二是纪律、卫生、安全检查情况记录;三是每周寄语,以班级为单位,每周写一句励志或自勉的话。

2.消防字图

在大厅显著位置张贴“消防安全三提示”和消防应急疏散图。

3.宣传标语

每幢宿舍楼的每层楼梯休息台处张贴各种标语,如“走好每一步,才能攀高峰”“纪律造就人生的辉煌”“少一分嬉闹,多一分安全”“你我都讲普通话,情同手足是一家”“舒适的环境,我们共同营造”等,从守纪、安全、人际、和谐等方面进行宣教,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篇10

1.为互动德育提供平台。①建立提供互动的网络平台。建立家长QQ群,建立班级微博,在BBS上开设班级子板块,供学生、家长实名或者匿名留言。②但是由于学生学习的原因,这种常见的互动手段主要提供的是家校互动,师生互动更多的只有在周末开展。为了弥补这些常见手段的不足,我在办公室专门准备了“班主任信箱”,供学生随时交流。③开设“班级心语”专栏。每周由一个同学负责记录本周发生的重大事件和对学生有影响的事情,记录下大家的心情,并且在每个同学手中传阅,让大家共同分享自己的心情。

2.让墙壁会说话。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极大地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干净整洁的教室和寝室已经是学习环境的最低标准了。现在很多班级都在墙上贴了各种励志标语。这些标语刚贴出来的时候确实能短暂地激励学生。可是新时代的学生,对传统的说教的话语己经有了一定免疫力了。我们要想办法在墙壁上说出更多“更新”的话。学生现在对什么感兴趣呢?大家都说90后的孩子以自我为中心。我就抓住他们的这个心理特点,在设计教室硬环境时,以小组为单位对布置方案公开招标,再对标语进行招标。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并且产生了很多非常好的布置方案。布置方案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会按照每个阶段学校的要求和班级教育的主要目标,定期进行重新招标。在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同时,还能放松他们的心情。对于教室后面每个同学的书柜也属于墙壁布置的一部分,在班级的统一规划的基础上,每个同学都可以有个性的布置自己的书柜。大家都会兴高采烈的欣赏其他同学的布置,感受到其他同学的追求和特点。

3.自然物语。繁重的高中学习生活,让学生很少有机会走出户外,特别是很多女生,又不愿意进行任何体育活动,连学校组织的广播操都经常找借口请假。而长期生活在钢筋混泥土中的城市孩子少了一份对自然的眷念,容易导致心胸不开阔,精神压力过大,没有生活寄托,轻视生命等问题。于是我要学生在走廊上养了很多植物,在班级合适的角落养了小金鱼之类的动物。并且实行责任包干,每个小组要对自己的认养的动植物精心呵护,全程负责,并且定期记录自己的“自然物语”,将自己在养护动植物过程中的感想记录下来。通过长期的自然物语的活动,不仅教室环境得到了极大的美化,学生的压力也得到了释放。在一次以《珍惜生命》为主题的班会中,很多学生都提到了自己在养护动植物过程中感受到的生命的脆弱和可贵,表示我们应该珍惜自己,珍惜自己的亲人和朋友。

4.同桌联盟。经过全班同学共同协商,我们规定:每次考试的进步前十名的同学可以自主挑选同桌,并且同桌之间签定《同桌互助同盟协议》。协议规定:同桌之间必须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互相督促,如果互相产生负面影响,将随时解除同桌关系。挑选同桌看起来是对考试成绩的奖励,但是其实也是进行德育的好机会。通过每个同学挑选的同桌,可以看出他们每个人的性格特征,看出他们每个人对事情的看法和认识,更是一个学生对学生进行德育的过程。在一次挑选同桌的过程中,有个男生成绩非常优秀,可是他主动邀约了几个同学,大家都拒绝了他的要求。他很无奈地找到我,向我寻求帮助。平时从不认为自己生活习惯是个大问题的男孩儿,竟然主动列举了很多自己生活中的细节问题,并且下定决心,表示一定会改正。

5.友好寝室。我所在的学校是一所全寄宿制中学,学生除了在教室学习外,还有相当一部分时间是在寝室度过的。在寝室这样一个相对放松的环境,学生之间更容易互相影响,很多思想和言论更容易快速传播。如何及时纠正他们的不正确行为和思想,班主任首先要获取的就是学生在寝室的真实表现。如果你直接去问学生,那可能完全无法得到你想要的信息,所以必须有技巧。我的做法就是结成友好寝室。结对的方法并不是自由组合,而是抽签产生,这样利于同学之间更多的了解。我要求友好寝室直接定期不记名的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由于是不记名的,而且学生有正确的是非观,所以部分学生在寝室的不正确的行为都会被友好寝室的同学直接提出来。然后我再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去调查,效果就会好很多。

二、实施成果

1.班级硬环境得到改善。通过定期的墙壁布置招标,很多有创意的设计脱颖而出。再加上教室里的植物和动物的衬托,整个班级显得温馨、紧凑、富有活力。每个走进我们教室的老师都是感叹不已!

2.形成了自觉的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氛围。以前,几乎所有同学都不好意思指出别的同学的缺点,更认为跟老师反映情况是对不起同学的行为。通过长期的坚持,大家都真正明白了:如果有人愿意指出你的问题,才是你真正的朋友。每个人都应该主动争取到其他人的意见和建议。

3.学生的心理调节能力得到增强。每次考试前后,都是学生心理情绪波动最大的时候。很多同学在考前都会出现焦虑甚至是以身体不适为理由逃避考试。考试之后,成绩不理想的同学也是垂头丧气,无精打采。每个班主任都要在安抚学生心理上付出很大的精力,甚至会担心部分学生学生做出过激的行为。可是通过班级动植物的养护,大家对挫折、打击、风雨都有了更深的认识。

4.在各种活动中学生表现突出。形成了好的班级文化氛围,有了同学之间无时无刻的帮助和关心,每天生活在充满生机的环境中,学生的学习成绩自然不会差。我所带班级的学习成绩一直在年级同类班级中名列前茅。除了学习成绩,班级在参加学校其他活动时都表现突出。在军训、广播操比赛、运动会、板墙报比赛等活动中,学生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三、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