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标语范文

时间:2023-03-16 12:06: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管理标语,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管理标语

篇1

1、做无差错能手,向零缺陷迈进。

2、工作三要素:责任人,时限,结果。

3、木桶原则--一个木桶能装多少水,是由最短的木板决定的。

4、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

5、管理的第一个功课,就是先管好自已。

6、抓住不落实的事+追究不落实的人=落实。

7、管理者要是坐下,部下就躺下了。

8、品质态度--坚持原则,实现优质。得过且过,品质不妥。

9、安全用电、节约用水、消防设施、定期维护。

10、好的员工--想公事,做实事,不出事。

11、工作态度--认为没有问题,进步就要停止,退步就要开始。

12、生存原则--只有想不到的事,没有做不到的事。

13、有品质才有市场,有改善才有进步。

14、顾客原则--顾客满意是企业永恒的追求。

15、爱惜物料、重视品质、合理规划、标识清晰。

16、主动承担责任,积极解决问题,上级青睐于你,同事向你看齐。

17、好的领导--工作前指导,工作时督导,工作后辅导。

18、化学物品很危险,存储使用要小心。

19、开会是为了解决问题,而不是重复问题。

20、生活态度--以厂为校,以厂为家,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21、仓储原则要遵守,先进先出是基础。

22、正确指导+强制执行=管理。

23、工作理念--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第一次都把事情做对。

24、有好思路+不付诸行动=0,有好制度+不实施执行=0,布置工作+不督促检查=0。

25、管事先管人,管人带作风。

26、管理职责化,工作标准化,办事程序化。

27、会议原则--会而必议,议而必决,决而必行,行而必果。

28、想到了+做到了+做好了=100分。

篇2

1、让现场单位的干部、群众追求低成本的生产方法

2、全员节约,共同行动

3、勤俭节约光荣,铺张浪费可耻

4、杜绝预算执行过程中的不恰当行为发生

5、建立科学、经济、标准的成本控制与决策的方法

6、全面成本管理TCM体系的控制是预算与执行制度

7、管理粗放,现金流淌;不精不细,效益流失

8、人人提案创新,成本自然降低

9、节约促发展,节约出效益

10、满足客户取决于性能价格比

11、将成本控制的职责和业绩目标落实到各现场单位

12、坚持科学创新,发扬节约精神

13、全体员工自主改善并不断降低成本

14、全面成本管理TCM体系的载体是模拟公司制度

15、节约,人人有责,人人有利,人人有为

16、所有员工、干部形成精打细算的工作作风

17、以人为本,科学节约

18、在客观、科学的基础上建立标准成本制度

19、勤俭节约,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

20、浪费不以量小而为之,节约不以微小而不为

21、企业管理全过程都要进行严格的成本管理

22、成本管理的三全性:全员、全面、全过程

23、树立节约意识,倡导节约行为

24、持续获得利润是企业永续经营之根本

25、全面成本管理TCM体系的基准是标准成本制度

26、厉行节约,消除浪费

27、全员都要参与到成本管理中

28、经营层与各部门员工具有降低成本的一致性

29、全面成本管理TCM体系的平台是成本核算制度

30、节约降低成本,节约提高效益

31、企业经营的核心就是满足客户的同时,获得利益

32、价格决策来源于企业经营的成本

篇3

1、加强应急管理工作,减少地质灾害损失

2、坚持以人为本,开展应急管理

3、加强应急管理,建设和谐社会

4、加强应急管理,预防各类重大安全事故

5、应急知识进乡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6、加强应急管理,减少灾害损失

7、加强应急管理工作,预防各类安全事故

8、完善应急预案体系,打好应急管理工作基础

9、加强应急管理工作,预防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

10、认真制订各类应急预案,打好应急管理工作基础

11、依靠群众,立足基层,夯实应急管理工作基础

12、健全社会预警机制,减少突发事件损失

13、加强应急管理,预防重大交通安全事故

14、应急管理,预防为主

15、加强应急管理,维护社会秩序

16、应急拨打110,减少伤害保安宁

17、全面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18、应急知识进学校,建设平安校园

19、加强应急管理,预防公共设施和设备事故

20、学习应急知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21、加强应急管理,保障公共安全

22、应急管理,利国安民

23、以人为本,开展应急管理工作

24、加强应急管理工作,减少地震灾害损失

25、应急知识进社区,建设平安和谐社区

26、加强应急管理工作,预防重大交通安全事故

27、加强应急管理,预防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

28、居安思危,做好突发事件预防工作

29、全面贯彻落实《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

30、应急知识进学校、进书本、进课堂

31、加强自然灾害应急管理,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32、制定应急预警机制,提高应急处置水平

33、健全部门联动机制,提高应急处置水平

34、加强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35、加强应急管理,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36、加强应急管理工作,减少水旱灾害损失

37、加强应急管理,维护社会稳定

38、加强社会安全事件应急管理,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39、应急管理进社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40、加强应急管理工作,减少生物灾害损失

41、应急知识进企业,实现安全和谐发展

42、加强应急管理工作,构建平安和谐社会

43、应急管理工作,责任重于泰山

44、加强应急管理工作,减少森林火灾灾害损失

45、加强应急管理,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46、加强灾难事故应急管理,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47、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提高公众安全防范意识

48、加强应急管理工作,预防公共设施和设备事故

49、加强基层应急管理工作,提高应对突发事件能力

50、学习应急知识,提高应急能力

篇4

1、改善措施是基础,不懈努力是关键

2、分工合作来打扫,相信明天会更好

3、5S是一切改善活动的前提

4、改善的种类:事后改善、事前改善

5、识别管理:人员工种职务熟练设备产品等

6、三定原则:定点、定容、定量

7、5S是安全的软件设备

8、整理整顿天天做,清扫清洁时时行

9、5S目标:明确、量化、达成、实际、时间

10、目视管理是改善的第一步

11、5S是高效率的前提

12、标准化的步骤:制定标准、执行标准、完善标准

13、清扫:清除垃圾和脏污,并防止污染的发生

14、清洁:维持前3S的成果,制度化,规范化

15、整顿用心做彻底,处处整齐好管理

16、目视管理是利用人的视觉进行管理的科学方法

17、布局原则:时间和距离最短、物流畅通、适变性

18、整理整顿做得好,工作效率步步高

19、5S是交货期的保证

20、推行5S活动,提升员工品质

21、5S是企业管理的基础

22、红牌作战:找到问题点并悬挂红牌、加以改善

23、整顿:必需品分区放置,明确标识,方便取用

24、5S是节约能手

25、5S是标准化的推动者

26、纠正和预防措施:消除不合格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27、素养:养成良好习惯,提高整体素质

28、5S只有不断地检讨修正,才能持续地改善提升

29、建立5S审核工作系统,并予以严格贯彻执行

30、高品质的产品源于高标准的工作环境

31、PDCA循环:计划、执行、检查、行动

32、5S推进的三个阶段:秩序化、活力化、透明化

33、定置管理是实现人与物的最佳结合的管理方法

34、工作不能脱离实际,5S离不开现场

35、降低库存:魔方130作战

36、全员投入齐参加,自然远离脏乱差

37、节约:勤俭节约,爱护公物;以厂为家,共同发展

38、5S是改善企业体质的秘方

39、减少浪费,提升品质;整齐舒适,安全规范

40、5S做好了,才算做了

41、三固定:场所、物品存放位置、物品的标识

42、清扫清洁坚持做,亮丽环境真不错

43、服务:强化服务意识,倡导奉献精神

44、5S是最佳的推销员

45、整理:区分物品的用途,清除不要用的东西

46、5S是标准化的基础

47、看得见和看不见的地方,都要彻底打扫干净

48、安全:确保安全,关爱生命,以人为本

49、5S创造出快乐的工作岗位

50、现场差,则市场差;市场差,则发展滞

51、5S是品质零缺陷的护航者

52、五现手法:现场、现物、现实、原理、原则

53、5S始于素养,终于素养

54、5S是做好PDCA的第一步

55、改善就是寻找更好的方法并作为新的标准来实施

56、坚持可视化和激励化的5S推进

57、看板作战:标明必需品的管理方法,短时间取用

58、创造清爽的工作环境,提升工作士气和效率

篇5

一、课程定位与目标

(一)课程定位

《宴会设计与管理》是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必修的核心课程。在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属于“专业能力与职业素质”中的“酒店管理”模块课程。在旅游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中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本课程教学将能力培养作为核心,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和因材施教的原则。通过对餐饮管理中最为重要的活动——宴会设计和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讲授,使学生全面熟练掌握饭店餐厅高级服务员应具备的知识、技能,具备一定的大型宴会设计与管理知识,大力培养学生成为饭店业所需的高级技师人才,积极为我国的旅游饭店队伍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

本课程的开设,是以《餐饮服务与管理》、《旅游英语》、《食品营养与卫生》等课程的开设为条件,并为满足《酒水服务与酒吧管理》、餐饮阶段实习和酒店顶岗实习等后续课程要求设计课程内容。该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与前续、后续课程衔接得当。

(二)课程目标

本课程是培养酒店及餐饮企业宴会部门的服务员、预订员、领位员、传菜员、领班、主管和一线经理必须的技能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与训练,旨在使学生系统的掌握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是以高星级酒店餐厅区域为教学背景,研究中西餐宴会的布局与台面创新设计;其二,使学生掌握中西餐餐饮宴会服务的基础知识,熟悉宴会部运营流程和操作规范,;其三,逐步形成灵活创新的中西餐服务管理思想,掌握宴会工作的中级技术应用型人才必备的管理理论与服务技能。在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并提高学生的职业实践能力,为餐饮服务员中级考试提供支持;为学生学习和掌握旅游管理专业其他专业课程理论知识和职业能力、毕业后适应旅游饭店餐饮管理工作的需要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设计理念与思路

以现代餐饮服务员与基层管理者职业能力调查为基础,以校企合作开发和“工学结合”为平台,形成工作任务驱动,模拟与仿真结合的设计理念。

(一)设计理念

在以“职业能力分析为基础,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设计理念指导下,本课程采用项目教学、任务教学为主体课程模式,首先通过对现代餐饮服务员与基层管理者职业能力进行调查,对相关岗位和任务进行分析,在课程分析、课程内容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从事餐饮服务与基层管理工作应具备的职业能力,然后以工作岗位、工作任务为线索设计项目,把工作过程设计成项目学习过程,以工作任务负载知识,通过技能操作、仿真模拟、角色扮演、创设情境、发现学习、范例教学、案例分析、实地参观、市场调查、小组合作等多种教学模式,在工作情境或模拟情境中开展学习过程。项目和任务的选取要符合当前餐饮业的现状和体现企业对餐饮人才素质的要求。在过程中,体现教师的主导和引领作用,更要突出强化学生的主体作用和自主性,强调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合作探究、互动交流,用发现学习取代接受学习、理解学习取代机械学习、自调节学习取代他调节学习。通过项目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餐饮服务与管理的基本理论和主要技能,提高学生的职业实践能力。以实用够用为原则兼顾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的完整,保证技能证书考试的要求,为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设计思路

学生通过学习《宴会设计与管理》课程,能理论结合实践,力求理解中西餐宴会的特点、熟练掌握中西餐宴会服务的技能、从而初步具备从事高星级酒店中西餐宴会设计与管理等管理工作的基本素质。《宴会设计与管理》的教学将能力培养作为核心,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和因材施教的原则,采用讲授法、问答法、讨论法、演示法、模拟设计法、练习法、案例分析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确保学生学有所得,实现优良的教学效果,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辅之以宴会市场调研、饭店宴会运作观摩实习、对各类宴会创新台面比赛进行点评等形式,进一步拓展学生的视野,充实学习内容,深化认识,构建高起点的学习和能力培养的平台,为今后从事宴会设计与管理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典型工作任务

(一)了解预订 1.阅读订单 2.人员安排 3.设计台型 4.预订鲜花

5.准备用餐场地 6.设计菜单 7.明确内容 8.其他方面 (二)召集会议 1.进行培训 2.预模拟操作 3.召集会议 (三)预订接待

1、预订部做VIP 档案登记(对食品、酒水等的要求) ,不断补充完善;

2、预订部在接到VIP 预订时,应事先了解客人的用餐人数,宴会规格,类型、标准、宴请人员的特殊要求、用餐禁忌等相关信息,并与相关接待人员作好交接;

3、确认宴会的菜单和接待单位(根据用餐时间长短对宴会菜单加以控制,以保证能上完或分完菜单上的所有菜品) ;

4、由厨师长审核菜单,并负责出品的装盘控制(菜盘选择、搭配、装饰等) ,备餐间负责人加强协调能力;

5、根据客人要求,预订好相当规格的餐台欢迎鲜花;

6、在接到VIP 宴会接待信息时,预订部要及时通知接待班组作好接待准备,并做好其它相关部门的协调工作,报告酒店领导。

(四)餐前准备 1、摆台 2、合型设计 3、指放席位卡 4、准备菜单

5、根据接待方要求对宴会厅内摆设,装饰物进行合理的安排,提供个性化服务; 6、检查厅内各种设备

7、检查台面餐具、开餐所需餐具、用具是否干净,无破损,准备充足(可适当预备3套餐具备用) ,摆放整齐,并将香巾、开胃菜,味碟等准备到位;

8、若有外籍宾客,要准备好相应数量的餐刀、餐叉,并按席位卡要求摆放于餐台; 9、按预定要求准备好所需酒水;

10、餐前半小时,将电视机开启,并将电视频道调至中央一台,有外宾时,调至中央新闻的英文频道;

11、配合接待方检查餐前各项准备工作是否到位,并确定上菜时间。 (五)中餐宴会服务流程 1.宴会前的组织准备工作 2.迎宾工作 3.就餐服务 4.送客服务 5.宴会服务注意事项 (六)中餐宴会服务流程 1.宴会前的组织准备工作 2.餐前鸡尾酒服务 3.席面服务 4.宴会结束工作

四、课程教学目标

根据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及餐饮服务与管理的岗位需求,本课程旨在将学生培养成“高素质的高级餐饮服务员”和“高素质的宴会餐饮管理人员”。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宴会设计与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具备从事中西餐饮宴会较高的策划与设计技能与管理水平,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职业道德和爱岗敬业精神,成为餐饮企业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的高技能人才。

通过岗位引领型的教学活动,学生能了解宴会设计与管理的相关知识,具备饭店服务的工作能力,具备诚实守信、沟通协作的职业品质,树立优质服务意识,热爱本职岗位,为职业能力的发展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

使学生了解中西餐宴会的特点;了解中西餐宴会的设计要求;熟练掌握较强的宴会布局创新的能力;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实践能力和宴会设计能力;培养学生内部团队之间高效配合,协作默契,掌握宴会中的现场表现创意及出色的执行能力,打造最能触动客户心灵的宴会场景的综合服务职业能力。

最终要达到的职业能力培养目标是:

·掌握饭店前厅、客房、餐厅各工作岗位的服务流程及基本技能

·会较好地处理宾客投诉 ·具有较强的观察和语言表达能力 ·具有一定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协作能力

·具有较好地应对和解决服务工作中的突发事件的能力 ·具有较强的饭店产品促销能力

·会较熟练的利用计算机查阅资料、应用网络

五、课程内容和要求

六、学时分配

七、实施建议

(一)教材编写或选择

依据《宴会设计与管理》进行内容重组,并能理论联系实际。在教学中建议配备下列参考资料:

《餐饮服务与运转》文志平编著 《餐饮服务》陈修仪主编

《餐饮服务培训教材》陈尧帝主编 《餐台设计与布置》梁玉社编著 (二)教学建议

采用讲授法、问答法、情景布置教学 、演示法、模拟设计法、练习法、案例分析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确保学生学有所得,实现优良的教学效果,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辅之以宴会市场调研、饭店宴会运作观摩实习、对各类宴会创新台面比赛进行点评等形式,进一步拓展学生的视野,充实学习内容,深化认识,构建高起点的学习和能力培养的平台,为今后从事宴会设计与管理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教学评价

(1)理论部分以课堂提问、平时作业、平时表现等;技能考核:学生进行宴会设计与管理餐饮技能模块的考试。

(2)成绩评定方法: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50%;宴会设计与管理餐饮技能模块的考试

成绩占总成绩的50%。

附综合[能力鉴定] 1、 相关知识

⑴宴会台型、台面设计的要求与要点。

⑵根据客户要求设计各种宴会场景、宴会台型、台面方案。 2、服务技能测试

⑴中餐宴会预订技能综合模拟测试

中餐宴会预定技能测试表

⑵中餐宴会迎宾、导餐技能综合模拟测试

中餐宴会迎宾、导餐技能测试表

班级: 姓名: 考核时间: 年 月 日

⑶中餐宴会服务技能综合模拟测试

中餐宴会服务技能测试表

篇6

关键词:元数据;指标;知识;管理

1 项目背景情况

吉林经营分析系统作为面向企业运营的统一数据信息平台,它的元数据管理重要性日益凸显出来,元数据管理贯穿经营分析系统构建、运行和维护的整个生命周期,是经营分析系统构建过程中重要的一环。同时,在数据仓库构建的整个过程中,如数据源分析、ETL过程、数据库结构、数据模型、业务应用主题的组织和前端展示等,均需要相应的元数据的有力支撑。

①元数据概念。元数据,从定义上讲,是关于数据的数据,或者说是关于数据的结构化数据。现在元数据研究的重点主要是网络环境下数据的描述与数据管理问题。经营分析系统元数据管理包括经营分析系统表结构、程序的处理规则、指标定义等技术元数据、业务元数据、管理元数据的管理。②集团公司试点。集团公司制定《元数据管理规范V1.0》,鉴于吉林移动具有良好数据质量、技术和业务基础,委托吉林移动根据规范进行元数据管理试点建设,通过实际的探索,总结建设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为其他省的元数据建设及规范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③省内需求。为更好地及时分析、查找、评估和解决省级经营分析系统各环节的数据质量问题,保证数据质量的稳定可靠,需要构建一套经营分析系统内部控制的管理体系,为数据质量管理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系统支撑。

为了保证经营分析系统数据的一致性和可靠性,提高数据质量,要求构建以元数据管理为核心和基础的统一经营分析系统指标管理体系。

2 建设目标及要求

①元数据基础平台。吉林移动元数据试点项目的建设目标是构建一个体系结构独立,具备良好开放性和扩展性的元数据管理基础平台,具体要求如下:元数据管理系统的构建工作完全遵循集团公司CWM标准;提供元数据系统外部访问接口;在实施深度劈面,构建从源系统一直到OLAP分析、报表、KPI等方面的元数据管理系统,完成“数据流图”的构建过程。②指标管理体系。根据BOSS和BASS内数据指标的标准定义及处理过程描述,指标间依赖、关联辅承关系,以及这些指标的业务应用情景,建立一个完整的指标管理体系和指标库,具体要求如下:统一定义指标的业务术语、业务口径和相应的统计逻辑等信息,使之成为指标定义的字典;建立指标的层次结构,保证指标间的关联关系;业务交流、业务学习、知识传承的平台,加强对业务指标的理解,减少歧义,增加业务人员对业务系统的信任;业务管理、业务开发和系统管理的素材库和依据;加强对报表的管理,提高统计结果的重用度,提高生产效率;提高报表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满足表内、表间平衡关系和校验审核关系。

3 项目建设

①元数据基础平台。元数据管理基础平台是在MetaCenter的基础上进行本地化改造后完成,改造工作主要涉及MetaCenter的元数据获取,元数据展现,元数据外部访问接口3个方面。在元数据获取上,增加了DataStage,Essbase的自动元数据获取功能,以及对非自动获取的元数据提供一个批量的XML导人接口;在元数据展现上,增加影响分析及字段映射分析的图形界面;在元数据外部访问接口上,增加符合集团公司规范XMI及Corba IDL接口,以及供指标系统调用的Url API接口。②指标管理平台。吉林移动元数据管理在建设过程中严格遵循集团公司及CWM规范,并结合实际需求开发符合业务人员使用的指标管理平台,功能模块完整,结构清晰,系统间是一种松耦合的关系,符合扩展性及灵活性的建设要求。

4 效果与作用

①试点项目评审结果。吉林移动元数据管理系统在基于CWM模型的元数据管理方面,达到了国际移动通信领域的先进水平,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②效果与作用。元数据管理系统已经在经营分析系统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核心作用:知识中心,需求管理平台,数据对象的准确描述,全局视图;日常维护支持,分析数据对象的变更影响,集成监控;数据质量控制,监控数据统计过程;前端应用支持,提供数据对象的语义层。

通过使用元数据管理系统可以展示系统数据对象的全局视图,快速搜索、定位所需数据对象,保存数据对象的全局统一定义,跟踪每个数据对象的生命周期,分析数据对象的变更影响。元数据管理系统成为了经营分析系统数据质量的保证、信息集成的基础、知识管理的引擎。

篇7

【关键词】招标投标制;低价中标;评标办法;工程造价

工程价格是工程建设活动中的核心问题,工程价格是承发包双方共同关注的焦点。工程价格的形成,要符合市场经济的运行法则。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工程价格的确定常常是先干后算,造价难以控制,加之建筑工程价格的形成与其他商品又有所不同,构成复杂、计算困难,在管理过程中又存在许多可变的、人为的或不可预见的原因,因此研究工程建设中的价格问题,达成共识、合理确定工程造价,最终形成一套具有我们自己特色、适应我国国情并符合国际惯例的计价管理办法是当务之急。建设工程承发包实行招标投标制是朝着这个目标迈出的重要一步。

1 工程承发包招标投标制的引入

工程承发包招标投标制是我国建筑业和基本建设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工程承发包制的推行使发包方式以计划分配工程任务为主,逐步过渡到以在计划指导下实行投标竞争为主。多年的招投标实践为今天的经济繁荣做出了有目共睹的贡献。建设任务的分配引入了竞争机制,建设单位有选择施工单位的余地,工程招标使工程造价得到了比较合理的控制,从根本上改变了长期以来先干后算造成投资失控的局面。

2 对目前招标投标制存在问题的思考

应该说工程承发包招标投标制是适应市场经济的产物,应符合市场经济运行法则,尤其是由招投标所最终形成的合同价,应该成为工程造价的市场价格反映。然而,目前的招标投标制虽然在现阶段发挥了一定作用,但仍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市场行为,存在着为了招标而招标,为了廉政建设而招标的情况。其结果造成承发包双方不能建立正确的招投标观念,不把主要精力放到提高企业自身素质,扩大企业社会影响,想方设法降低工程成本上,却把心思放到规避招标、假招标、贿赂评委、打听标底等不正当竞争行为上来。现行的招标投标制,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要分别编制工程标底价和投标报价。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标底价和工程投标报价实际应该是两种不同价格,分别反映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对工程造价的期望值。但是当前我国标底价、投标报价及此产生的合同价,还没有从计划经济模式中完全解放出来,都在紧紧围绕“定额”这个核心做文章。建设单位的标底价或施工企业的投标报价均以统一的工程量计算规则、统一的定额消耗、统一规定的指导价格、统一的浮动幅度进行确定,实际形成了统一价格。由于投标报价必须在标底价的正负X%以内,否则就被视为脱标,因此施工企业能否中标,就要看投标报价是否接近标底,越接近标底价,评标定标时得分就越高。可见能否中标,并不取决于竞争力,而是预算员水平的竞争。施工企业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从而降低工程成本所形成的竞争力无法体现出来。在这种情况下形成的合同价,多数是不合理的,违背了市场运行法则,体现不了施工企业的管理和技术水平。

3 对低价中标的思考

既然目前的招标承包制存在一定程度不符合市场经济运行法则的情况就必然要面临改革。低价中标是值得思考的一个方向,也是符合国际惯例的做法。确定了低价中标这样一个目标,就可以将现行标底价逐步向公开提供工程量清单,投标报价由施工企业根据建筑市场情况、建设单位的要求、现场情况,按照能体现自己管理、技术水平的施工定额,自主报价。低价中标所形成的工程价格,是施工企业依靠企业实力竞争的结果,是完全意义上的市场行为。企业通过科学和技术进步降低了工程造价成本,这一成果能够从投标报价体现出来。这样招标投标就成了企业之间真正的市场竞争,使企业在一种公正的市场环境中参与竞争,有利于企业加强内部管理,提高技术水平,增强竞争力。此外还有利于节约投资,有效控制工程造价;有利于减少人力物力、缩短招标周期;有利于反腐倡廉工作的深入发展,净化招投标市场。

4 实行低价中标应注意的问题

4.1 价格与质量的关系问题。价格是影响质量的因素,但低价中标中,“低价”不是降低工程质量的“低价”,而是施工企业通过科学管理、技术进步降低了工程成本的结果。

4.2 防止投标单位采取低于成本价报价中标,后采用索赔或偷工减料来完成项目,对此招投标法第四十一条第二条有明确的规定。

4.3 对不负责任的投标报价,如故意压低报价,套取工程,中标后根本不能按中标价完成工程任务的行为,应有较为详细的惩罚措施。

4.4 防止投标单位串标投标。

5 逐步完善低价中标管理的办法

5.1 应制定严密、科学、合理的评标办法。评标必须按照招标文件中规定的标准和办法进行,不得变更。因为投标文件是应招标文件“要约”而“承诺”,相应亦顾及标准和办法,以便有的放矢。评标时必须花一定的时间对商务标实质性的内容进行审查,首先排除异常报价;对不合理的施工方案先进行否决,不让其参加商务标开标;对重大项目先实行施工方案招标,由专家论证后再进行商务标招标;对投标人相互串通投标或冒用他人名义投标,一经查实,中标无效,并根据“招标投标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5.2 加强对工程造价全过程监控。招投标管理部门对低价中标项目进行全过程跟踪检查,监理部门,设计部门和业主紧密配合,加强对合同签订和履约情况的监督检查,建立设计图审查制度,预防工程款大大追加的现象。

5.3 建立正常运行的保障体系。a.加快价格、供需、社会保险机制的改革步伐。逐步改革现行通过预算定额取费由国家规定建筑产品价格的做法,使建筑产品的价格真实反映市场供需情况,真实显示企业的实际工作效益和技术管理水平。b.积极探索成本价构成的各项指标的确定办法,推行工程量清单低价招标,逐步建立起市场确定价格机制。c.加强政府监督职能,遵循公开、公平、公正、诚实信用的原则,择优选择承包单位,保障工程顺利完成。引导企业自觉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动作,加大执法检查力度。d.推行担保、保险制度,有关部门应结合中国的国情,推出投标担保,履约担保,业主支付担保,建立以利益为基础的信誉机制;在保险方面还得抓好人力意外伤害保险,注册职业人士险,以利于职业人士更好的履行职责。此外,还要加强对评委的管理,定期对评委的能力素质、职业道德、评审业绩进行考核,实行淘汰制,以确保专家联合会的权威性。

总之,工程造价管理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工程承发包实行招标投标制,让市场来决定工程价格,通过竞争提高企业的管理和技术水平,符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张素娥.浅析工程造价指标在项目招投标阶段的作用[J].山西建筑,2010,36(12): 244-245.

篇8

关键词:行业;工程造价;计价方法

1成本价概念的内涵及在现实中的需要

建筑成本主要指企业为生产建筑品所必须耗费的人工、材料、机械、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不形成实物工程量等的费用。成本价也是企业生产建筑产品产生利润或亏损的临界点;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成本价愈低,企业的竞争能力就愈强。因此,用成本价来确定投标报价的有效性和施工企业的赢利与否,使招标投标的操作更具科学性。

现在所通行的计价方式是:建筑工程造价由直接费、其他直接费、现场经费、间接费、利润和税金等构成。其中直接费由全省统一定额基价乘以按工程量计算规则计算的工程量而得,再以直接费为基础乘以费用定额的综合费率加上材料价差等,最终确定工程造价。到工程结算时,再根据有关规定计算材料价差和有关费用调整,得出实际工程造价。而招投标过程中,大部分地市则据此以确定工程造价,在计算标底和投标报价时依据同样的图纸,同样的工程量计算规则,同样的预算定额计算预算总价,并在标底的基础设置上下限,投标报价接近标底或在上下限范围内的各投标报价算术平均值为报价最高分,综合得分高者中标,超过上下限为废标。毫无疑问,这种计价方式和招投标方法所带来的弊端是不言而喻的:一是难以反映建筑产品的真实价值;二是现行预算定额某些子目消耗量的确定偏离于实际;三是现行取费标准与实际水平不一致;四是现行人工费偏低;五是信息价偏高;六是招投标过程没有充分体现市场竞争的原则,施工企业往往依赖于政府的保护价,甚至采用不正当的手段来探测标底以达到中标的目的。

因此,改革现行计价方式和招投标管理模式,使工程造价和招投标管理真正步入市场化轨道已是十分迫切。然而成本价的概念真正得到应用并在实践中产生的积极的效果,则还需要采取相应的改革措施。

2成本价的应用中急需抓好的几项工作

(1)编制全国统一的工程量计算规则。目前全国各地工程量计算规则不尽相同,随着《招标投标法》的颁布,各投标单位可以参加各地区的招投标活动,为适应这种形势,应编制全国统一的工程量计算规则。

(2)实行量价分离,编制行业成本消耗量定额。首先,由于各省的生产率水平、施工技术、施工方法、有所不同,所以应编制全省统一的成本消耗量定额,且在编制时要充分考虑各类施工企业的生产率水平,典型工程的选择面尽可能大一点。其次定额消耗量的编制原则应由从前的社会平均水平改为现在的社会平均先进水平,企业只有通过加强管理,提高技术水平,经过努力才能达到,因此社会平均先进水平的消耗量应是编制行业成本价的基础。

(3)实行综合单价编制成本价的取费费率。根据改革在先的地市的经验,笔者认为,综合单价应为完成工作项目所消耗的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械使用费、综合管理费、利润和风险金。因此在确定人工、材料、机械费以后,要编制成本价的取费费率,并将综合费率分摊到各个子目中去(改变以前编制上限费率的做法,转为编制下限成本价费率)。因此在编制取费费率时应扩大统计样本,根据全省各所有制主体所完成的工作量所占的权重进行取样,并对固定费用和变动费用进行区分,对变动费用这一块进行合理的分解,测算最低限及必须进入费率的费用,不考虑利润和风险金(利润和风险金由企业根据自身情况和市场竞争激烈程度,报价时自行决定)。

(4)改进工程造价信息的方法。当前由市造价中心安装、市政等专用材料价格信息和由各地建筑材料价格信息的方式,随着招标投标方法的改进,已不能适应形势的需要。材料价格地域性很强,一个全市统一的价格供各地参考,欠合理;各工种的人工单价信息、机械租赁价格信息等,也应由市地负责管理;一旦市场发育完善后,造价咨询机构也可如人工、材料、机械价格信息,造价指数,投标价格指数等供各投标企业参考;同时的信息价要尽可能与实际成交价相接近,而不是当前以的信息价打一个折扣作为成交价的做法。此外,应测算各种结构类型的参考工程成本价,以指导招标投标工作。

(5)取消以标底为基础的上下限额,由企业自主报价。随着《招标投标法》的贯彻实施,以标底为基础的上下限幅度取有效标的做法既不利于市场竞争,也不符合《招标投标法》的要求。为此,应建立由企业根据企业消耗定额、市场行情、管理水平、技术水平、综合实力自主报价的投标报价新机制,使业主通过招标竞争在确保工程质优的情况下,选择价廉的投标人。

篇9

关键字:资产负债观利润表观勾稽关系

一、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关系

人们支持用勾稽关系和非勾稽关系着两种方法来解释会计要素、资产负债表及利润表之间的关系。假如没有资本支出或前期调整,那么净收益等于本期业益的变动,从这一点看,两个报表在数字上存在着勾稽关系。非勾稽关系割裂了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之间的数学关系,认为每张报表的界定和计量都独立于另一张报表。

1.勾稽观念

美国第6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中确认的会计要素、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利得、费用和损失。利润是根据收入、利得、费用和损失计算出来的。在勾稽观念下,利润是业益的一个组成部分。表中列示了勾稽会计模式和分类体系。

在勾稽观念下,所有的会计业务都可以用表的模式进行分类。所有者权益由三个部分组成:实缴资本,留存收益和未实现的资本调整。实缴资本可以细分为法定资本和其他来源的实缴资本。留存收益由3部分组成:损益表账户,前期调整和股利。由于收益是留存收益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损益表和资产负债表存在勾稽关系。损益表内部本身可以进一步的划分:将收入与利得,费用与损失区别开来,将收益和损失划分为正常的和不正常的。一些会计业务没有包含在损益表中,因为他们被认为是属于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而这些调整可以直接记入到留存收益中去。股利则代表着对利润的分配。随着第130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有关全面收益条款的颁布,这些未实现的资本调整很快就消失了。

在勾稽关系体系中,有两种定义会计要素的观念可供选择。一种观念称为收入――费用观,专门定义损益表的要素,它把重点放在损益表、收入确认原则和收入计量规则上;而将资产和负债作为收入和费用的副产品来定义、确认和计量。另一种方法称为资产――负债观,与收入费用观正好相反,它强调资产和负债的定义、确认和计量;而把收益作为资产和负债计量的副产品进行定义、确认和计量。

2.收入――费用观

20世纪30年代以来,会计政策主要是关于收益的定义、确认和计量。收益是将确认的收入和其相关的成本(包括注入折旧等费用的主观分配)进行配比而得出的。损益表和资产负债表主要受控于收入确认和成本配比的会计规则。这些规则代表了一种收入――费用导向。

收入―费用观的后果之一是,由于资产负债表作为收益计量规则的副产品,这就导致了资产负债表不仅包含资产和负债本身,而且还包含所谓的具有不明确的借贷方的递延费用和递延贷项。这些项目并不符合现行的资产和负债的定义,但却依然列入资产负债表中,仅仅是因为这些项目在损益表中的递延确认。例如,开办费就是一项递延费用。这些成本费用需要在几年内摊销到损益表中去,而不是于发生时即确认为当期费用。发生的开办费是一向沉没成本,不能再收回。因此,这样的费用项目能否在资产负债表中继续保留就很值得怀疑。一些递延贷项也是一样,许多此类项目的贷方余额并不是真正的负债,而仅仅是未来损益表的贷项。这些贷项是有现实的经济业务引起的,需要递延到以后期间的损益表中。

3.资产――负债观

资产―负债观直接关注资产和负债的计量和呈报。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在第6号财务埃及概念公告中将全面收益定义为“在一个会计期间内来自于非所有者的公司净资产的变动额”。损益表被视为归类和报告企业净资产变动的一种简单方式:由于资产和负债是真实的,所以将其作为主要的计量对象是合乎逻辑的。所有者权益账户仅仅是一个使复式记账会计体系成为可能的发明,收益及其组成部分是从属概念,他们只是报告资产和负债的一种简单方式。

资产――负债观主要关注净资产的计量,这种方法明显优于收入――费用观,因为,资产和负债是真实的,正是净资产的增加才产生了收益,反过来就不一定了。

现行会计准则采用资产负债表观,着眼点在于促进企业长远可持续发展。资产和负债是真实的客观存在的,利润反映的只是企业某一期间的经营成果,是企业净资产变动的组成部分,净资产的增加才是企业价值真正地增加。净资产的变化决定着股东财富的变化,也决定着投资者利益的变化。因此,应该由单纯地注重利润考核指标转向净资产相关指标的变化,以净资产的增加来确认利润而不是由利润来确定净资产。资产负债表观的确立突破了传统的单纯的利润考核概念,要求企业管理层更加关注企业资产、负债的变化,关注企业未来的发展,避免短期经营行为和收益超分配现象的发生,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为操纵利润等行为的发生。资产负债表观是以真实的净资产增加作为收益,注重的是经济实质,有助于企业避免眼前利益和收益超前分配,有利于企业制定长期战略和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资产负债表观在我国新会计准则中的体现

1.会计要素确认

现行企业会计准则跟旧企业会计准则在会计要素定义的角度不同。旧企业会计准则强调收人、费用的直接确认和计量,因为旧企业会计准则将配比原则与权责发生制原则看作是两条重要的原则,未强调其与资产、负债的关系。而现行会计准则中的定义更强调所有者权益,而所有者权益正是资产扣除负债后的余额,应用的是资产负债观的思想,并且要求收人、费用只有在导致资产、负债变化且导致的经济利益的流人、流出能够可靠计量时才予以确认。

损益观把重点放在损益表、收入确认原则和收入计量规则上,会计要素的定义与分类中没有将资产和负债放在优先地位,其他要素的定义并不依附资产和负债的定义,除了注重收入与费用的直接配比及其结果,其他各会计要素之间没有明显的联系。损益观在确定收益时不以现实的资产负债为标准,而是运用递延、应计、摊销和分配等会计程序,使收益数据带有很大的主观性,特别是管理当局收益平滑或盈余管理行为, 又可能使账面收益与实际业绩完全脱离。在损益表观下,按照配比原则将不能与当期收入相配比的费用挤到资产负债表中去,以“递延( 待摊) 或预提”的项目列示,这大大削弱了资产和负债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资产负债表观,与损益表观正好相反,它强调资产和负债的定义和确认。损益表中的递延资产等虚拟资产作为企业利润的“蓄水池”不及时确认,不摊销或少摊销已发生的费用或损失,权责发生制就成为此时冠冕堂皇的理由了。按照资产负债观更加注重相关性原则的应用,将已不能给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即不符合资产定义的项目剔除出资产负债表,如:“ 待处理财产损益”、原纳税影响会计法下的递延税款、“ 待摊费用”和“ 预提费用”等项目都不再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所有者权益要素仍由资产和负债的对比来确定,说明所有者权益的变化是由资产和负债的变化决定的,而不是由利润的变化所决定。此外,收入和费用的概念在定义角度上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在原来定义的基础上突出强调了对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产生的变化影响。因此,会计六要素的重中之重不是利润而是资产和负债的确认、计量和报告。

我国的现行基本准则有关会计要素定义的说明,是以“经济利益的流动”作为主线,贯穿于六项要素之中,把所有的要素都联系在一起,并提出了利得和损失的概念,而且区分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的和损失、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和损失,充分体现了资产负债观。

2.会计计量模式

在损益观理论下,会计计量的重心是收益的确定。损益观强调基于实现原则、采用交易法进行收入与费用的配比,因此倾向采用历史成本进行会计计量。历史成本确保了信息的可靠性,但不能充分揭示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有用性。

在资产负债观理论下,会计计量重心是资产的计量。资产是最为基本的会计要素,其他各要素的计量都从属于资产的计量。资产负债观全面运用公允价值。资产负债观强调资产负债信息的真实可靠性,同时要求会计收益中全面反映报告期内企业各项交易和事项的影响,因此必然内在地要求会计计量中全面采用公允价值,全面反映报告期内所有交易和事项的实质,并由之计算确定企业报告期的收益。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产的市场价格频繁波动的情况逐渐增多,仍用历史成本反映的会计信息越来越显示出相关性不足的缺陷。在以决策有用观为主导的计量观下,企业有责任将现值或公允价值恰当地纳入财务报告中。如果仍以历史成本作为主要的计量属性,则与现行计准则财务会计的目标相背离。因此,现行会计准则在保留了原历史成成本,引入了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企业可以根据不同性质的资产存量价值变化的特点,选择能够客观反映这些资产存量价值的计量属性和计量模式。

3.会计目标侧重点不同

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是财务会计目标两种基本观点。在受托责任观下,财务会计的目标是反映受托者的受托责任和履行情况,关注的是企业受托资源的安全、资本的保全和增值,因此要求提供尽可能客观可靠的会计信息。在决策有用观下,会计的目标是提供与经营决策相关的会计信息,因此更强调会计信息与经营决策的相关性。

在损益表观理论的指导下,利润表处于核心的地位, 利润表中的收益信息更主要的是提供有关企业在某一特定期间的经营业绩和经营成果,反映的主要是企业管理当局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且主要是基于本期的考虑。该信息有助于企业所有者客观、公正地评价企业管理当局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因此,损益表观体现的主要是受托责任观的会计目标,其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要求也主要是以可靠性为主。在资产负债表观理论的指导下,企业的财务报告体系以资产负债表为核心,利润表只是作为资产负债表收益总括信息的一个详细说明。在资产负债表中,由于资产和负债的定义采用的是未来利益观, 资产和负债的价值量反映的是资产和负债对企业未来经济利益的影响程度,是未来现金流量的一种现值反映。该信息有助于现在的和潜在的股权投资者、债权投资者以及其他用户去评估企业未来现金流量发生的金额、产生的时间以及其不确定性。因此,资产负债表观理论体现的主要是决策有用性的会计目标, 其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要求也主要是以相关性为主。

4.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比较

篇10

【关键词】 护理;警示标识;风险;护理管理

护理标识是指医院为预防病人在住院过程中,由于生理、病理、心理、社会、环境等诸多不确定的因素导致难以预料的意外事件或风险事件的发生,而制作的各种有针对性、科学性的标准记号,以防范护理缺陷的发生,是一种护理安全管理的手段。儿科作为一个极其脆弱的群体,因其特殊的生理特点,器官、系统发育尚欠完善,自我防护能力低下,属意外伤害的高发群体,是护理安全管理的重点区域。医院采用特殊制作的各种科学性、合理有针对性、有目的性的警示标识,起到提醒作用而采取的护理安全管理措施,以防范护理缺陷的发生。我科自使用护理警示标识以来,已形成系统和规范的护理警示标识,并在护理实践中不断改进和完善,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具体方法

1.1 护理警示标识的设计

1.1.1 护理警示标识设计原则

设计的护理警示标识以医院的整体标识相协调为基础,对颜色,形状,字样及其挂放位置精心选择,要求规范、统一、醒目、美观、用文字说明,用图画表示,充分体现科学性、针对性和艺术性,能对护理人员起警示作用,同时病人和家属看到标识后有一种温馨的感觉,乐于接受,自觉遵守,体现人性化管理,达到安全的目的。

1.1.2 护理警示标识的设计方法

设计方法根据护理标识的制作材料和用途不同分为警示标牌、警示标签和警示语3种。①警示标牌:材料可选择有机板,大小视需要而定,有的钉在墙上,固定在治疗车上,插在床头牌内,或悬挂在某物体上,如“禁食、防脱管、防渗漏、控制滴速”等标牌;②警示标签:采用一次性粘胶,根据需要制作各种不同的标签,可贴在各种导管上,特殊药物用红三角贴在原包装药盒的左上方;③警示标语:在电脑程序上设计警示语,如药物配伍禁忌,药物超剂量,药物过敏等。

1.2 护理警示标识的分类

1.2.1 护理警示标牌

1.2.1.1 特殊饮食标牌,如禁食牌、腹泻奶牌、限奶牌等,以提示护士在饮食护理过程中的侧重点。

1.2.1.2 特殊标牌,如去枕平卧位牌、侧卧位牌、俯卧位牌等,以明确告知护士护理操作中的要求。

1.2.1.3 提示标牌,如计24 小时出入量牌、持续24 小时输液牌、高渗药物牌、红臀牌、温箱更换牌等,以提示护士对重点患儿操作进行重点提示。

1.2.1.4 隔离标牌,如飞沫隔离牌、耐药菌隔离牌、接触隔离牌等,提示护士按类别要求进行标准的预防操作。

1.3.2 护理警示标签

1.3.2.1 管道标签包括留置针标签、尿管标签、胃管标签、腹腔引流管标签、PICC管标签、结肠造瘘管标签等,张贴在相应的管道上,同时注明置管时间.以提示护士注意各管道的护理及更换时间。 转贴于

1.3.2.2 静脉通路标签包括中心静脉置管(PICC)标签、脐静脉置管(UVC)标签、高渗药物标签等,按需要张贴在静脉通路管道上,并注明置管时间及更换敷料时间,提示护士定时冲管、封管、维护,严格静脉治疗的质馈控制。

1.4 护理标识化管理培训

使护理标识化管理真正落实到位,确保每位护理人员对护理标识的充分认识,科室对每项护理标识的开展均进行全员培训;同时把护理标识制作成相应的图片并配备文字说明组编成册,方便护理人员及新调入人员随时阅读学习。对于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和跟进完善。

2 效果评价

本科实施护理警示标识以来,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下降,病人满意度保持在98%以上,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不断增强,规范使用护理标识已成为每位护士的自觉行为。

3 体会

规范醒目的护理标识对护理人员起到提醒警示作用,有助于降低护理风险及提高护士工作警惕性,从而防止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我们在治疗室和治疗车上建立了三查八对提示标识,当护士在治疗时看到治疗室的“三查八对做到了吗?”和治疗车上的“三查八对做到了吗?”的警示标识时,就会产生警觉,从而小心按章办事。护士更衣室的温馨提示:请您回顾一下你的工作完成了吗?你的交班清楚了吗?提醒护士在下班前再次检查班内工作完成情况。

4 小结

随着病人自我保护意识、法律意识的增强,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多新的要求,而护理人员工作压力、精神压力、风险程度越来越大,意外事件、风险事件时有发生,对有可能发生的意外、风险事件,传统的方法是对病人及家属做好宣教,护士做好交接班来预防。现在我们在传统的基础上通过一次性不粘胶、标签、用各种底色的有机板及不同颜色字体制作成各种有针对性、实用性、目的性、指导性的醒目护理警示标牌、警示标签、警示语等放置于墙壁、病床及病人的各种引流管上。这些护理警示标识的使用,对护患双方能起到警示作用,将可能发生的意外事件、风险事件转移到事前预防上来,将风险事件消灭在萌芽状态,从而减小护理失误及差错、纠纷的发生,为病人提供更加安全,更加优质的服务,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曾龙英.黄婕.护理警示标识与病人安全管理[J].护理研究,2009,7(23):1765-1766.

[2] 陈辽平.香港医院的医疗风险管理[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0,7(4):313-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