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标语范文

时间:2023-04-06 12:38: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会议标语,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会议标语

篇1

1、人人提案创新,凝聚企业核心

2、只要思想不滑坡,方法总比问题多。

3、以人为本人企共赢

4、沟通与合作,带给您完善紧密的联系和无限效益

5、开会是为了解决问题而不是重复问题

6、上下沟通达共识,左右协调求进步

7、勤——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8、金竹千年不变节,云松万年不弯腰。

9、不在墙壁和课桌椅上乱涂、乱画、乱抹、乱刻,

10、展礼仪风采,树文明形象

11、人礼仪沟通心灵,让文明变成行动。

12、不乱停乱放,不在厂内堵车。

13、企业需要给员工足够的施展空间

14、会而不议,议而不决,决而不行,这样的会议属最浪费行为

15、言必行,行必果

16、沉默不是金,发言要用心。

17、情系拱职,文明礼仪伴我行

18、上下沟通达共识,左右协调求进步

19、会议的成果是行动

20、追求卓越永无止境

21、言必行,行必果

22、人人提案创新,凝聚企业核心

23、用礼仪沟通心灵,让文明变成行动

24、廉——身有正气,不言自威。

25、诚信是金公平公正

26、人人讲文明,处处重礼节

27、认为没有问题,进步就要停止,退步就要开始。

28、不见成功就是空想,不见成果就是白搭。

29、沟通-让工作更畅通

30、你提议,我提议,开展会议有成效

31、会而不议,议而不决,决而不行,这样的会议属最浪费行为

32、爱护花草树木,节约用水用电。

33、沟通与合作,带给您完善紧密的联系和无限效益

34、会而必议,议而必决;决而必行,行而必果。

35、不随地吐痰、不乱倒垃圾。

36、自觉将车存放在指定的车棚或地点,

37、会议的成果是行动

38、不在会场、楼道乱扔纸屑、果皮、

39、你提议,我提议,开展会议有成效

40、不为失败找借口,只为成功找方法。

41、会而必议,议而必决;决而必行,行而必果。

42、成功企业目标:要做就做第一名

篇2

关键词:财务会计报表;统计财务报表;差异

会计和财务分属不同的领域,前者参与到企业经营之中,服务范围较小,服务对象主要为企业或经济个体,而统计服务范围较大,在国家宏观调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财务会计报表与统计财务报表两者之间具有明显差异,相关单位及工作人员应掌握其具体差异,以此为依据开展有效的控制策略,保证会计财务报表和统计会计报表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1会计与统计之间的不同之处

(1)本质不同,统计是一项综合计算工作,工作人员对企业或组织日常活动进行调查研究,从中获取并整理相关资料,并对这些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分析结果通过报表、图表或者报告的形式呈现,为企业或组织发展提供有效的指导意见;会计将货币设定为计量单位,对企业或组织的经济活动进行反馈和监督,是一项经济管理活动。(2)研究对象不同,统计的研究对象为社会经济总体,具体研究过程中涉及各种数量关系,揭示了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会计的研究对象为生产或经营过程中的资金及其规律,凡是可以通过货币表示的内容均为其监督、核算的对象。

2财务会计报表与统计财务报表的差异分析

2.1设计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报表设计是会计工作和统计工作开展的关键,受会计与统计工作的差异性影响,财务会计报表与统计财务报表在定报报告和计量单位设定方面均存在明显差异,对于定报报告而言,会计财务报表的期别为年度、季度和月度,而统计财务报表则为“几个月”;在计量单位方面,会计财务报表以“元”为单位,而统计会计报表则将“千元”设定为计量单位。

2.2数据获取过程存在差异

数据获取是会计和统计工作开展的关键环节,其准确性和科学性直接关系到报表的有效性,在具体数据获取过程中财务会计报表与统计财务收稿日期:2017-06-16作者简介:兰继高(1981-),男,本科学历,讲师,现在广东科技学院任教。报表差异明显。首先,统计财务报表填写以会计账户为依据,主要包括“现金”和“银行存款”两部分,但是会计账户中对应指标包含“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三项,因此在具体操作时不得直接套用,而是需要进行有效的内部核算;其次,在统计指标获取时需要进行数据分析,以“折旧”为例,会计科目中没有“本年折旧”指标,在报表制定过程中需以“累积折旧”为参照进行选取,但是“累积折旧”包含单位成立以来的全部折旧信息,如果不考虑固定资产报废情况,本年折旧取累积折旧账户期末与期初的差额,但是如果考虑具体报废环节,则上述计算不成立;最后,统计指标需经由数据分析后填表,以“实收资本”为例,会计科目以具体投资者为查考进行分类,而对于统计指标而言,其中的“国家资本”、“法人资本”和“外商资本”等指标并且直接体现在会计科目中,因此必须按具体性质对其进行分类,并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2.3审核关系存在差异

对于财务会计报表与统计财务报表而言,其在审计关系上存在明显差异,主要表现在利润分配和资产负债两方面,两种报表在上述两方面具体计算中存在差异,以利润总额计算为例,会计财务报表中利润总额计算公式为:利润总额=主要包括营业利润+补贴收入+投资回报+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而统计财务报表中利润总额计算不涉及营业外收支,因此在利润分配方面两种报表审核关系差异明显。

3确保财务会计报表与统计财务报表有效性的策略

3.1建立健全财务会计报表与统计财务报表制度

制度是会计工作与统计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尤其在会计改革发展的新时期,相关单位及部门必须结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具体分析企业或单位内部实际经营情况,以此建立健全财务会计报表与统计财务报表制度,为具体工作开展提供科学有效的指导。例如在某生产企业发展过程中,公司管理人员充分意识到会计工作与统计工作的重要性与差异性,针对企业实际情况,成立了调研小组,对两项工作具体开展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准确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经过系统分析,该企业财务会计报表与统计财务报表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为具体工作中存在交叉混淆部分,究其原因为对二者区别认识不到位,相关制度不健全,因此在管理人员组建评定小组,针对企业产品生产和影响情况,制定科学有效的会计指标和统计指标,保持二者充分独立性,在此基础上拟定会计工作规范和统计工作规范,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在数据搜集、报表制定和审核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循规范内容,从而保证具体工作开展的有效性。

3.2创建信息反馈平台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资源共享和信息反馈日渐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对于财务会计报表与统计财务报表而言,在设计、分析和审核过程中,信息反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只有切实保证信息反馈的有效性,才能提高具体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例如在某公司财务会计报表与统计财务报表设计过程中,公司创建了信息反馈平台,在葛根部门中设立了独特的信息反馈环节,并就反馈中常见问题制定了应急处理方案,对两种报表的差异进行系统分析,引导工作人员树立区别对待意识,从而保证信息反馈的全面性和准确性。同时,企业建立信息筛选机制,对反馈进行系统处理,智能化排除其中的重复信息,以此确保报表制定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3.3开展有效的人员培训工作

人才是保证财务会计报表和统计财务报表设计、分析和审核准确性的重要因素,尤其在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新常态环境中,对人才的专业度和先进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企业在具体工作开展中应重视员工培养,为企业会计工作与财务工作开展提供人才保障。例如在某企业发展过程中,人力资源部门定期组织人员培训活动,以“财务会计报表与统计财务报表审核关系”为主要内容,向员工介绍两种报表在审核关系方面存在的差异,并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混淆二者审核关系的案例,要求员工对案例进行分析,明确其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有效的解决措施。同时,培训人员还系统讲解了两种报表的理论知识,并在培训结束后进行业务考核,模拟实际场景,要求工作人员现场开展审核工作,培训人员对其操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通过这样的培训极大地提高了工作人员的专业度。

4结束语

财务会计报表与统计财务报表是企业的两项重要报表,在企业经营状况分析和未来发展方向设定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且二者关系密切,工作人员在具体工作中容易将二者混淆,从而影响会计与统计工作的顺利进行,为了避免上述问题,工作人员应明确二者之间的差异,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完善相关制度,重视培训人才,并开展有效的信息反馈,确保财务会计报表与统计财务报表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王芳.浅谈财务会计报表与统计财务报表[J].市场观察,2016,(Z2):90.

[2]敬晓云.谈财务会计报表与统计财务报表的差异[J].商情,2016,(50):109.

篇3

关键词:村民代表会议 村级治理 制度

Abstract: The system of villager’s representative meeting is the core of the democratic decision-making、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in village’s governance. By the study of the general and exception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villager’s representative and the villager and the village cadre, this paper argues that, the efficiency of the system of villager’s representative meeting bears not only on the institution of system, but also on the particular elements of village, which are just formed by the ability of the representative; Only by the institution of system, which provides with a higher profit than the cost for the villager and the village cadre, can the system of villager’s representative meeting gain a healthful development and a high efficiency.

Key words: Villager’s Representative Meeting; Village’s Governance; System

一、引论

1998年修定实施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较试行法的一个重要不同是增补了第21条:“人数较多或居住分散的村,可以推选产生村民代表,由村民委员会召集村民代表开会,讨论决定村民会议授权的事项。村民代表由村民按每五户至十五户推选一人,或由各村民小组推选若干人。”据民政部参与修定《村组法》的有关人员讲,增补村民代表会议制度的内容是新《村组法》重要改进之一,可见实践部门认为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对于村民自治是十分重要的。在学术界,徐勇认为,“相对村民而言,村民代表一般素质较高或社会影响较大。在农民的政治、文化素质普通较低的背景下,村民代表会议在村民自治中的实际影响和作用较大。”[1]张静将村民自治划分为代表性自治和权威性自治两种类型。她认为在当前农村存在行政“吸纳”政治的情况下,形成了乡村干部事实上的利益网络,而“如果选出来的乡村权威仍然依据原有的方式治理乡村,选举就只是增加了新权威的合法性,但并没有促进选举之后基层政权和村民权利关系的制度性改变,它产生的是权威性‘自治’”。权威性自治和乡村干部网络互为联系,阻挡了来自村民及国家两方面对基层干部配置的参与。它排斥了社会力量的制衡权利,使选举后的乡村治理问题仍然局限在少数人参与并控制的范围内。张静因此认为,村民自治仅仅选举是没有用处的,必须由权威性自治向代表性自治转化,不仅在村委会选举阶段,而且在整个村民自治的过程中,赋予村民代表会议足够的权利并将这种权利制度化。郎友兴和何包钢也认为,在村民自治实践中,村民代表会议的实际影响力与作用比村民会议大,这不仅是因为村民代表在村中具有高的威望和素质,而且他们更易具有荣誉感、成就感和责任感。

的确,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对于村民自治制度的实施十分重要,它往往成为村务“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核心部分。正因为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如此重要,具体考察村民代表和村民的关系及村民代表与村干部的关系,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中,笔者希望以农村调查中发现的一些关于村民代表的片段,来讨论村民代表这一中心词及其组成的村民代表会议制度效能的村庄基础,而不是抽象地讨论村民代表会议的功能。

二、村民代表与村民和村干部关系的一般图景

考察村民代表在村级治理中的作用,核心就是考察村民代表与村民的关系和村民代表与村干部的关系。从理论上讲,村民代表是由村民选举产生的,村民代表一般都是村庄中声誉较高、素质较好的村民,村民理应信任村民代表,村民代表具有在村民中的影响力和动员能力。从我们的调查和有关资料来看,1998年《村组法》正式颁布实施以后,全国农村不仅普遍推选村民代表建立了村民代表会议,而且推选村民代表的方式十分民主,大多采取10—15户村民共推一位村民代表的办法。因为村民之间相互熟悉,推选出来的代表大多是素质较好的村民。这是村民代表会议可以发挥作用的重要方面。

由村民推选产生的村民代表,不仅应该具有较高的素质,而且具有参与村务的能力。因此,在村务管理、村务决策和村务监督中,村民代表应该对村干部有着强大的约束能力,村民代表会议不仅成为决策村务的主要场合,而且成为与村干部形成对话的场合。高素质、重声誉,也懂得村务的村民代表,可以为村务决策和管理提供智慧。他们也可以判断村干部提出的村务财务报告中的疑点问题,从而判定村干部工作的好坏。村民代表因此成为村干部的智囊、监督者、合作者和评价人。

进一步说,因为村民代表是由村民选举出来,受村民信任,素质较高且声誉较好的,村民代表自然会在村民中拥有影响力和动员能力,而村民代表因为具有参与村务决策、监督和管理的足够机会,而具有与村干部全力合作协商的机会,这就可能导致如下一种结果:对于一些于村民有益、于村庄秩序有益的重大村务,村干部可以通过与村民代表的协商,形成决议,然后将此决议由村民代表宣传动员到村民中去,从而办成办好仅仅凭借村干部难以办好的事情。换句话说,村民代表充分参与村务管理、监督和决策,将大大提高村民集体的一致行动能力。经济的协作因此容易达成,比如修路建桥;违反村规民约的行动将受到比过去更为严厉的村庄压力;外来的地痞和上级不合理的摊派更可能被村民集体拒之门外。通过村民代表和代表会议这一制度设施,村庄的合作能力提高了,村民的团结程度提高了,过去办不成的事情现在有了办成的希望。 其实,这个推断正是过去实践部门和学术界共同拥有的信念,这种信念不仅来自于理论推断,也为大量的实践所证实。这个关于村民代表会议效能的一般图景也为笔者的调查所证实。笔者的调查还证实,从某种意义上,甚至是不由村民选举而由村干部任命的村民代表所组成的村民议事会,也往往具有村民代表会议所具有的这种效能。

但是,以上关于村民代表会议效能的一般图景往往受到一些例外因素的影响,而使其发生作用的能力蒙有一些阴影,并造成不是因为制度安排不到位,而是因为村庄基础不充分,所产生的村民代表会议制度效能的弱化。讨论这些构成村民代表会议制度效能例外情况的村庄基础,对于深化对村民代表会议制度的认识、理解现实生活中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实施程度与效能的不平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以下通过一些调查实例来作这种讨论。

三、村民代表与村民和村干部关系的片段

近年的农村调查中,笔者发现了大量关于村民代表与村民和村干部关系的有趣片段,本节试图通过描写这些片段,得到一个与学术界所理解的关于村民代表会议效能一般图景略有不同的实践可能性,这种可能性不是源自制度安排不到位,而是因为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发生作用的村庄基础不充分所致。

先讲二个关于村民代表与村民关系的片段。第一个片段是1999年7月的事情。1999年7月荆门市在孙村进行村委会换届选举的试点,笔者参加了这次试点。应该说,这次选举试点是严格依法进行的:在试点之初,按照每10户推选一个村民代表的办法推选了40多位村民代表。然后,以海选的方式确定候选人。因为获较多主任提名票的候选人对于能否竞争当上村委会主任实际情况的考虑,在依预选提名票确定两名村委会主任正式候选人时,出现了主任预选得票居第2位至第4位者均不愿与最高得票者竞选,而退为村委会副主任或委员竞选的情况。这一点从选举程序上并没无问题,村民代表也参与过确定正式候选人的讨论,知道这样并无不妥。但问题在正式选举投票前一天发生了。一个村民小组的3个村民代表告诉参与选举试点的负责人说,他们村民小组的村民认为在确定正式候选人时做了假,即不应让居主任候选人第5位者与第1位者竞选村委会主任,而应让第2高票与第1高票竞选。他们因此决定不参加选举,除非市里参与试点的领导当天晚上可以到组里解释清楚此事。我们问村民代表,为什么他们不向村民讲清楚此事?一个村民代表倍感委屈地说,你哪里讲得清?虽然我是他们选的代表,但他们根本不相信我们。前几天我被他们选为代表,参加村里召开的村民会议之后,顺便买了一个西瓜回去,就有村民说我这个西瓜是村里分给我们代表的,我一再解释,没有人相信。以前关系一直很好,被他们选为代表没几天,关系就变得怪怪的了。也因此,我们向他们解释确定正式候选人的程序,他们根本不听,说只相信市里的领导。第二天正式选举时,这个村民小组的一些村民仍然被动员参加了投票。选举后的第三天,我们去做个别访谈,村民相信我们的解释,但他们不相信镇村干部,也不相信村民代表。的确,问题的关键是村民并不相信他们刚刚选举出来的村民代表,没有人能够代表村民,村民不相信任何人。 第二个关于村民代表与村民关系的片段发生在向村。2000年5月笔者到向村做关于村委会选举的补充调查,刚好向村3组和4组为山界发生纠纷,村干部决定调解这场纠纷。因此让3组长和4组长召集各自村民小组的代表进行现场处理。4组长去找1999年由村民选举出来的代表,结果,没有一个村民代表愿意为组里的事情耗费这个时间,4组长只好找了几个原来当过村干部的老党员参与与3组的山权谈判。山权谈判不成,但年轻的4组长因为全组竟没有一个代表愿意为组里的事情花费一点时间而气得不行,他要求村支书当天晚上到4组召开小组会议,现场改选村民代表。支书说,村民代表也是一选三年的,你怎么可以说改选就改选?

再讲两个村民代表与村组干部的片段。第一个片段是关于村民选代表清理村民小组财务的事情。2000年夏粮征收时,童村8组村民要求清理本村民小组的帐目,否则就不交夏粮。童村8组村民一直怀疑本村民小组财务帐目有问题,多次向镇村两级提出清帐要求,一直未能成功。这次拒交夏粮让镇政府下决心彻底清理童村8组的财务,因此,一方面镇里抽调会计人员进驻童村8组,一方面让童村8组村民选若干村民代表会同清理人员一并清帐。在清理过程中,逐张核实开支条据,结果,参与清帐的村民代表因为或多或少得到过原村民小组的或请客或免提留或减积累的好处,而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第二个片段也是关于村民选代表清理财务的事情,这一次发生在村一级,地点是迪村。因为迪村复杂的权力斗争和村民普遍对村财务的怀疑,而在1995年形成了一个每年都由村民代表清理村财务一次,每次清理一个星期的制度。这个事情也颇有趣。清理财务的村民代表是由村民在各自村民小组选出的,他们既具备清理财务所必须的基本财会知识,又是本村民小组有一定影响的人。但这些代表在清理财务期间,很快便关心起自己花费一周时间清理村级财务的合理性来。村干部当然是敏锐的,他们与村民代表商议,干脆买一头猪来杀掉做生活,另外决定每个清帐代表每天补贴25元现金。这样,每年一次的村财务清理便形成了一个清帐一周杀猪一头,每顿饭都喝酒,且每个清帐代表可以有100多元补贴的惯例。当清帐代表是很合算了,他们当然也不可能再清理出村干部的经济问题来。

四、对以上片段的讨论

以上讲的四个片段,并非四个特例,在农村调查中,我们经常听到如此的颇为矛盾的故事。以下笔者希望通过对这些片段的讨论,理清支持它的村庄基础,从理论上构造关于村级治理中村民代表会议效能有别于一般图景的可能图景。

首先,关于村民代表与村民的关系,存在的一种理论上的可能性是村民虽然选举了自己的代表,但并不信任自己的代表。造成这种后果的原因,一是选举本身的不规范,村民对选举出来的代表不满意;二是选举代表的次数太少,村民还不习惯于选举及建立在选举基础上的委托关系。这是两种一般性解释。另外一种可能的解释是,村民之间的传统联系已经解体,现代民主理念又未建立起来,村民既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处于传统社会网络中的农民,又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公民,而是原子化的村民,因此,没有人可以代表其他的人,也没有人愿意代表其他的人。这样,按照现代民主理念选举出来的村民代表,只是在形式上具有代表选举自己的那些村民的权力,村民内心里却并未打算因为选举了自己的代表而将权力委托于代表,也并不因此就信任代表。而代表既然感受不到这种信任和权力,他便仍然只是代表着个人的利益,因此,作为代表的村民,其行为理性不是来自于委托—关系而是来自于实际好处。

若是后者而不是前两者构成了村民代表与村民之间的分裂关系,那就不仅需要从制度上寻找原因,而且需要从村庄基础上寻找原因。传统的关系网络通过塑造出来的村庄社会中的面子声望观和长期共处的信任关系,使得村庄社会分层及建立在这种分层基础上的事实上的代表能力强劲有力。在一些宗族势力较大的村庄,宗族代表人物具有对本族成员的权力,他可以代表宗族,宗族成员也信任他,他因此具有与其他人的谈判能力,达成的协议,他也有能力将之在本宗族范围落实。这种意义上,在传统乡土社会,代表从来都是存在的,如村社委员会的存在等等。但这些代表一般都不是选举产生而是在长期共同生活中自然中形成的。在现代公民社会中,选举代表的涵义则有着让每个人都清楚的权力授受关系。因此,选举者和被选者的权力义务边界清晰。但当前中国农村村民代表的选举,有些是在传统关系解体,现念未建立的情况下进行的,选举本身往往是培育村民公民意识和训练农民政治权力和义务感的一种办法。 村民代表与村民之间的这种互不信任和互相不能代表的关系,与村民代表和村干部之间的关系,相互形构和强化,进一步消减了村民代表可能发挥作用的空间。如前一节引叙的关于村民代表与村组干部关系的两个片段,村民代表显然不大认为当代表可以在精神上和面子上为自己带来多少满足,他们也缺乏一个公民应该具有的政治责任感和义务感,因此,他们的行为充满了物质利益的考虑,甚至在他们的不当得利己引起村民的普遍不满之时,他们依然如此。

当村民代表过多考虑物质得利而全然不将村民的评价放在眼中时,村民对代表充满失望,而村干部恰恰可以利用自己掌握的资源,来收买这些一个一个的精英。得到物质利益的村民代表不愿意得罪自小就与自己生活在一起的相互熟识的村组干部。村干部与村民代表很快便相互庇护起来。 综合以上村民代表与村民和村干部关系的讨论,可以看到,相互形构和强化的村民与村民代表的关系和村民代表与村干部的关系,源自于村庄社会缺乏传统的道德价值观,又缺乏现代的政治责任感,原子化的村民无力给村民代表和村干部的正当行为以强有力的激励,也无力给他们的不良行为以强有力的约束,与当村干部和村民代表所需要耗费的时间精力与可能得到的物质好处相比,依照善行准则行事,成为一件颇不合算的事情。也就是说,在村民已经原子化或说村庄社会关联度较低的村庄,村民代表会议制度本身存有发挥效能的陷阱,这种陷阱造成村民代表会议制度效能对一般图景的偏离,这种偏离构成了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建设的困境:村民不信任代表,代表缺乏说服村民的能力,村干部期望通过村民代表会议来增加村庄资源动员能力、形成扬善抑恶决议的期待大多落空,而村干部的不良行为却可能在村民代表达成的某种默契得以蔓延。如此一来,村民对选举村民代表愈发丧失兴趣,对村民代表会议作出的决定愈发不放在眼里,村组干部愈发发现试图通过村民代表会议来实现自己宏大抱负并无益处,而村民代表所具有的制度上的监督作用,愈发可能通过物质利诱和私人交往得以消解。村民代表也因此愈发失去对村务管理和监督的兴趣,而愈发专注于自己实际上可能得到的点滴好处。一个良好的制度设计,因为村庄基础的不具备,而存有效能逐步衰减的可能。

一个具有效能的制度必须在其发挥作用的过程中创造出收益,其中一些人或所有人可以从这个运作的制度中受益。当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在一些村庄运作时,没有人可以从中受益,这一制度便很难真正有效地运作下去。从一般图景上看,村民代表会议制度是当前村级治理中最容易获得收益的制度安排,这种收益可以让村民、村民代表和村干部三方受益,即让村庄利益和秩序得到好处。但是,在村民为原子化的状态时,没有人可以约束他人,也没有人有能力代表他人,这时候的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安排能找到足够自己有效运作下去的受益者吗?村民代表会议制度运作的成本和村庄受益者所得到的好处相比较能否降得足够低吗?这些显然是在实际的村级治理中需要进行考证的。 真正原子化的村民是没有的,村民代表的有些行为只是农村特定场合的特殊行为。以上构造出一幅在原子化村民基础上可能的村民代表会议效能衰减的理论可能性,是希望提醒村级治理的研究者,必须考察村级治理制度的村庄基础。因为村民原子化程度的不同,或说村庄社会关联度的不同,村民代表会议制度运作的效能不同,同一制度的实施成本也不同。明确了这种不同,有助于我们不是从个人的角度,而是从社会的角度,来评论一种治理制度的生长状况,进而来讨论一种治理制度在不同社会基础的不同运作条件,然后制定出有一定差别和弹性的制度来。

五、结语

村民代表的关键是代表能力的问题。一方面,村民代表必须有能力代表村民参与村务的决策、管理和监督,一方面,村民代表必须有能力将讨论通过的村务决定贯彻实施到他所代表的村民之中,让村民相信遵守这个决定对自己有好处。通过村民代表,每三年一次的村委会选举所形成的民主化机制常规化了,村民多了监督村干部的渠道,村干部多了智囊和动员村民的能力。有代表能力的村民代表所组成的村民代表会议,真是村级治理的福音。 不仅如此,有代表能力的村民代表因为与村民之间稳定可信的关系,而可以代表自己所在群体的村民与代表其他村民的代表们,协商关于维护村庄秩序和村民利益的诸种好事。村干部宏大的可能一时还无法为村民所接受的治村抱负,也可以通过他与具有代表能力的村民代表的协商,而为村民代表所理解和接受,从而变成村民所可以接受的治村方案。不同群体村民在治村过程中,实现利益的多少、先后会有不同,具有代表能力的村民代表们可以通过坐下来心平气和地协商,达成妥协。村民的一致行动能力不因为一时半会的利益不一致而受到影响,那些对农民“善分不善合”的担心,真有些“杞人忧天”了。 但正是在村民代表的代表能力上,不同的村庄具有相当不同的可能性。村民代表的代表能力不是指村民代表的个人能力,而是他是否具有代表村民的意愿及村民是否给他实现这个意愿的机会。构成村民代表代表村民意愿的因素,不仅是村民代表和选举产生他的那10—15户村民群体之间的制度结构相联系,而且与产生村民代表的这个村民内部的联系程度及充当代表的村民对利益的感受状况有关。村民代表或因为面子与声望,或因为经济上的好处,而愿意作为代表来耗费自己的时间、精力和智慧。他所产生的这个村民群体则因为传统的好的关系或代表本人负责任的友好言行,使村民愿意相信自己代表的代表行为。传统村庄中的人际关系,往往使村民愿意为代表村民的利益而耗费精力,村民小群体也愿意相信这个传统道义上一直可靠的邻里。在现代公民社会,村民代表与他所代表的村民之间规范的权利授受关系,也使得村民代表和他们所代表的村民,愿意相互遵照既有的权力义务边界行为。 显然,构成村民代表代表能力的以上条件,在当前就业相当不充分、经济处境十分恶劣的处于转型时期的农村社会来讲,可能是有些苛刻了。本文前叙列举的一些调查片段,在那些传统的人际联系开始被割断,现代的稳定联系又未建立起来村庄,可以说是相当常见。这种情况下,村民代表的代表能力便大成问题,而理论上村民代表会议的诸多功效便因此大打折扣。在一些情况严重的地区,村民代表的代表能力太弱,以至于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安排的成本太高,从村民代表会议中得到收益的群体却很少,而可能造成由村民代表会议制度不是因为制度措施不得力,而是村庄基础不具备所存在的形式化的问题。 当然,村民代表的代表能力正如农民的民主能力一样,是一个只有通过实践才可以可靠得到的东西。在相同的村庄基础下,好的制度可以催熟那些不成熟的基础,在有了好的基础却没有好的制度安排的村庄,村级治理便会损失许多好的机会。村民代表会议制度是一件可以为村民带来利益,从而可以为自己找到动力的良好制度。只是在评论村民代表会议制度时,我们不应该因为它是好制度就忽视了它的村庄基础和它在实践中可能具有的不同表现。同时也不应该因为它在一些村庄效果不佳就对它失去信心。

--------------------------------------------------------------------------------

[1] 徐勇:《中国农村村民自治》,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张静:《基层政权——乡村制度诸问题》,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郎友兴、何包钢:“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村级民主完善之尝试”,《政治学研究》2000年第3期。

参见王振耀等:《中国农村村民代表会议制度》,中国社会出版社1995年版;徐勇:《中国农村村民自治》,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篇4

各位教师:

上午好!

下面请刘x校长宣读“迎评”先进个人名单并为获得表彰的教师进行颁奖。

于细微处见精神。在这次“迎评”活动中,涌现出一批服从大局、勇于承担、不辞辛苦、吃苦耐劳的迎评典型。下面请典型教师代表发言。(专业教师代表赵利才,班主任代表赵振伶,学校干部代表付振月)。

校长是学校工作的领头人。在这次“迎评”活动中,付出最多的应该是刘树利校长。在学校资金极其困难、硬件极其落后的情况下,他积极谋划,向上级部门力争资金支持,向下对学校分部门部署工作,在整个“迎评”工作中,高标准严要求。在以他为首的校级干部领导下,学校面貌焕然一新,“迎评”工作圆满完成。下面请刘树利校长对这次活动进行总结并对今后工作提出要求。

这次“迎评”活动中,我校工作得到了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今天,我们又非常荣幸的请到了教育局的领导来参加这次会议,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杨局长对我校工作进行指导。

各位老师们,我们要以这次“迎评”活动和教育局在教育系统开展的“对标赶超走在前”活动为契机,争先创优,以先进教师为榜样,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潜心教学,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精心育人,借督导评估促发展,争取期末考试科科争第一,再创新集中学教育教学成绩新的辉煌!

全体教师会程序

1、宣布先进典型教师名单并颁奖

2、典型教师代表发言

赵x(特长教师代表)

赵x(班主任代表)

付x(领导干部代表)

篇5

1. 这一届高中生在使用牛津高中英语后与以前未使用课改教材的词汇量变化,一级与英语成绩的关系?

2. 学生在学习了牛津高中英语M1-M8后,即高二结束升高三时词汇量能够达到多少?

3.高三一整年学生的词汇量又发生怎样的变化,有什么规律?

本人正巧赶上了江苏省课改的设计,又参加了几次徐州市所举办的课改研讨会,观摩了课改示范课,以及参加了几次高三毕业班的英语教学研讨会,从这些经历中,我对新课改的精神有了更深的认识。从新高一开始,我就注重学生词汇的学习,学生经常反映说单词难记,所以我就跟踪调研了这一届全体学生的词汇量变化状况。

统计显示,对于新课标3500个单词来说,高二学生平均认识2630个,高三毕业时为2935个,一年平均增长词汇约300 个,但从高二结束至高三10个月复习期间,学生词汇增长102个,而高考前两个月学生词汇增长迅速,达到203个。

总的来说,学生在使用新课改的译林牛津版《牛津高中英语》以来,学生在高二结束的时候的词汇量就大大的超过了以前用旧版教材的高二学生,而且成倍的增长,几乎与以前大学生的词汇量差不多,我们在词汇表中经常会看到一些单词是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高频词汇。学生在高二结束高三的前10个月词汇仅增长了102个,增长缓慢,与高二词汇量没有明显差异,但高考前2个月内学生的词汇量高达203个,词汇量增长差异如此显著。

我们知道,大学生的英语学习(非英语专业)的词汇量前两年快,后两年大幅度下滑,这与课程设置有关,一般大一大二开设英语课,而且要考英语四级、英语六级,大三大四就没有英语课了。

篇6

【关键词】当代;古装人物;绘画;表现;语言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7-0179-01

古装人物绘画是当代中国美术界中经常出现的一种表现题材,因为可供借鉴的作品和可供表现的历史典故很多,且无现实题材创作的敏感性和真实性方面的太多要求和顾忌,故经常为绘画艺术家所表现。当今古装人物绘画常见的表现内容多为古代历史人物和场景的还原、再现,如“竹林七贤”题材、著名诗人政治家题材等,更有很多作品所表F的并非具体的历史人物,以仕女图居多,还有一些古装人物绘画作品是表现小说中的场景和插图,不论是哪种类型,艺术家在一定条件下自由创作的成分和比例都相当高。笔者以自己的绘画经验和阅读感悟为基础,拟对当代古装人物绘画的表现语言稍作总结梳理。

一、当代古装人物绘画的表现语言多概念化元素

当代古装人物绘画所表现的人物形象,除了近代题材的具体人物或人物场景有少量真实的历史照片可以参考外,绝大多数人物或人物群体形象,绘画作者都无从真实见到过。作者在创作时通常只能推敲文献记载、相关资料和其它艺术作品来获取自己创作时可以借鉴使用的元素。例如“竹林七贤”、“屈原投江”、“孔子讲学”等题材的人物绘画,可以借鉴历史上很多人的作品和相关记载、再结合自己对主题的理解来进行创作。因为每个人对主题的理解不尽相同,而较多的参考资料尤其是现代考古学的发展使得画面人物所处时代的特点能够被尽可能地表现出来,宋代和明代的画家绘制竹林七贤时只能以自己所处时代的服饰打扮等特点去定义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而今天的艺术家则可以通过考古学的成果,了解到竹林七贤所处的晋代服饰特点并将其体现在作品中。但是,考古学的成果往往也只是当时的代表性特点之一,并不能证明历史文献记载中的人物和场景的细节特点完全与考古学的成果相吻合。例如当代画家绘制竹林七贤饮酒作乐时的酒具,可借鉴出土的晋代酒具文物造型,但晋代酒具仅仅只有出土文物的造型式样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因此,当代古装人物绘画的表现语言,从服饰到用具,用人物仪态到场景概括,都以概念化的元素表现居多。概念化的表现元素是艺术家对当时情况的一种理解,不代表真实,但在艺术创作中,这并不重要。

二、当代古装人物绘画的表现视野相当宽阔

因为当代考古学的发展以及各种文献资料的增多,因此当代艺术家在表现古装人物绘画时,视野相当开阔。例如笔者在网上看到的中华民间风俗绘画系列,画作对历朝历代民间风俗活动作了具体描绘,人物装扮、服饰特征都极尽考证,尽量表现当时的代表性特点。例如表现唐朝的观灯习俗时,作者将画面中的人物衣着表现为头戴幞头、身着翻领胡服的造型,其实唐代人穿用胡服者并不多,胡服在唐代服饰中并没有代表性,作者无非是想借此表现唐代社会自信、开放的态度和文化生态多样性吧。在表现明清两朝的民间习俗时,明清两朝人物打扮、衣着可谓泾渭分明,明人服饰宽襟大袖、束发于头顶,清代人长袍马褂、剃发结辫。明清易代之际中国社会发生了很大动荡,士大夫阶层男性被迫跟随统治者的服饰打扮,但民间服饰变化不大且经过了很长的演变过程;画作中的明代服饰不过是明代中期以前的式样之一、清代服饰则为清末式样而已,而明清易代之际很多清代服饰的特点都可以从明代画作中找到,作者应当是为了刻意体现两个朝代,方选择了最具朝代特点的服饰造型式样。现代画家表现古代人物时,视野相当开阔,可以从很多资料文献中进行取舍,创作自由度很高。

三、当代古装人物绘画的表现语言有多种选择

除了视野开阔、可供表现的概念化元素较多外,当代艺术家在进行古装人物绘画创作时,其表现语言更是具有多种选择,中国传统绘画是以毛笔和水墨颜料来进行表现的,但今天的画家甚至可以用油画、版画等形式来创作中国元素和古装人物,如用著名画家王可伟用油画创作表现的古代征战场景、气势磅礴,用油画表现的盛唐气象,也更是让人耳目一新。多种表现语言的选择应用,对当今艺术作品的创作起到了很好的指引作用。

四、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艺术家在进行创作表现时,其可供查阅借鉴的资料越来越多,以古装人物绘画为例,虽然艺术家们不能见到古人,但却拥有更为开阔的视野和概念化的元素作为表现内容,而且可以运用多种表现语言,故今天的绘画艺术创作异彩纷呈。笔者对当代古装人物的表现语言稍作一点梳理,内容行文或有不周之处,当在今后的学习和绘画创作中加以改进提高。

篇7

一 声乐表演艺术的社会功能

如果我们不是夸张地去评价声乐表演艺术的社会功能,也不泛泛地去论述它的认识、教育、审美作用,我们只是细致地去审视一下人类音乐生活的真实,那么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人类社会是生活在音乐的世界里。”中国元代最早的燕南芝庵的《唱论》就是一部十分精辟的民族声乐论著。声乐实际上就是在实用中诞生的。从原始的“杭唷、嗨哟”到所有劳动中的“号子”都是为了集中意志,协调动作,减轻疲劳,鼓舞热情的一种手段。那么从铿锵豪迈的劳动号子到激越奔放的进行曲;从深情隽永的情歌到温柔优美的摇篮曲;从浩如烟海的民歌到万众一心的国歌;从悠扬深沉的独奏曲到气势磅礴的管弦乐……总之,声乐以它独特的艺术美既跳跃着生活的脉搏,又凝聚着时代历史的画卷,千百年来人们运用它进行宣传、教育、医疗、保健、抒情自娱,这不仅是人类社会不可缺少的实用工具,同时还是作为艺术品的审美对象。

声乐表演的艺术功能在于它首先以听感审美的魅力去打动你的心扉,既以柔情美的细?渗透你的心胸,又以豪壮的气势美去震撼你的灵魂。声乐表演不仅是人类个体休闲宣泄的工具,也是人类集体借以沟通交流凝聚力量的武器。一首《国际歌》就能使全世界劳苦大众为其奋不顾身地去掀翻旧的世界,一曲雄浑壮阔的交响诗,能使千百万听众不能自己,它的艺术震撼力、艺术感召力、艺术功能的感染力,可以说是其他任何艺术都难以比拟的。它既是即时的,也是永恒的。

声乐的社会审美功能既是物质的实用产品,更是精神的艺术追求。从歌厅、舞厅、音乐厅到大型体育场馆,从广播、电视到节庆的歌咏或音乐比赛,从“同一首歌”到“大家唱广场”,从成千上万歌星的豪歌狂舞到不计其数的“追星族”的狂热追捧……人们既在音乐中审美,人们也在声乐中宣泄……这就是声乐表演现实的社会状态。人们从不轻视声乐表演艺术在精神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如果我们从整个文化的大视野去观察它的社会职能,无疑会提高我们对它的认识。

二 音乐表演艺术的文化领域

显然,声乐表演艺术的创造与发展是紧密联系着整个文化领域的。就“文化”而言,通常是指人类在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物质与精神财富的总和。无论是物质生产的文化,还是精神生产的文化;无论是文化形态的规范,还是不同国家、民族、历史、?代等所构成的文化审美意识等,全体现了人类所特有的整体生活和活动形式,它广泛扎根在一切人类生活活动的过程与目的之中。同时,文化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或上层建筑,必然是一定社会和经济的反映,因此,作为声乐表演艺术的文化,同样是一定社会的一定声乐活动与实践的总和,同样具有与其相应的文化领域。诸如:声乐创造的实践领域,声乐产品储存传播的领域,声乐审美鉴赏与消费领域以及声乐的教育与研究领域等。这些领域作为声乐文化的系统结构,它们之间发挥着相互关联又相互作用的系统关系。而这一切领域的中心点,可以看出,是以有声音响的艺术创造――声乐表演艺术为核心的。

我们不能轻视声乐表演艺术本身的社会职能以及社会功能的地位与作用。它的文化创造的参与者具有全民性,无论是专业的,还是业余的;无论是表演艺术的,还是休闲娱乐的;无论是声乐产品的制造者,还是精神生活的消费者,它成为一个人类社会生活不可缺少的文化现象。而当我们去观察这些参与从众的类型群体或个人时,我们也就能进一步发现和认识音乐表演艺术的全民性以及它的艺术表现的不可替代性,从而提高我们对声乐表演艺术建设的重要性的认识。

三 声乐表演艺术的从众类型

我们认定音乐表演艺术具有全民性,是从广义的大范畴来判断的,这个判断的本身并不混淆参与从众的多元性。所谓“从众的多元性”是指参与的身份与水平,参与的领域与范畴,参与的目的与任务的差异与不同,这些差异导致了从众审美主体的变化。

如果我们从音乐社会学的视角去分析这些变化现象,就可以看出声乐表演艺术作为社会文化的系统结构,社会从众参与的功利性与目的性。

我们从参与的身份与水平来看,表明专业声乐表演的创造群体与业余非专业的创造群体有着明显的水平差异。我们所指的专业创造群体是表明他们具有经过专业训练的艺术素质,具有作为“艺术”的专业水准,当然,即使是专业的也有水平高低之分。同样,业余的群体也是如此,有些自学成才的业余音乐表演者,也具有较高的近似专业水平的可能和存在。又由于审美观点或审美能力以及审美创造的水平差异,也同样表现出了不同的表演质量。

声乐表演鉴赏的从众层次也同样出现了不同的群体,如所谓严肃音乐与流行音乐的不同观赏层,前者大都集中在知识文化层较高的群体,对严肃音乐有一定的审美习惯和分析能力,而流行或通俗音乐则更加面向大众的易于接受的群体,这些音乐表演内容更易于贴近群众。总之,音乐表演的提高或普及总是辩证地循环并发展,,而随着时代的变迁也在不断分化和凝聚不同的鉴赏群体。

其次,从参与的领域与范畴来看,不同的群体由于存在声乐表演文化建设的领域或范畴的差异,也形成了不同的参与层。如在艺术创造与实践的领域内,大都是专业的作曲家、演奏家和歌唱家。在声乐产品储存领域,大都是声乐产品的制造者、编辑、出版、传媒的从业者。而教育研究领域则大都为音乐教师或学者等。参与人数最多当属音乐表演的鉴赏领域,这是具有全民性领域最能聚众的群体层。

此外,从参与的目的与任务来看,大都带着某些功利性目的与任务。作曲家、演奏家、歌唱家大都以创造审美客体为己任;声乐产品的制造者或出版商,则以声乐产品的推销和盈利为目的;声乐教育者的任务则以培养音乐表演人才为目标;而广泛大众的审美群体,则以享受音乐的精神抚慰或自娱为目的,他们在声乐文化的社会消费中同样具有不同的功利目的。

不容置疑的是,声乐表演的广泛从众群体不仅需要有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同时也需要一定社会政治或经济基础审美导向的方向。

四 声乐表演艺术的审美导向

声乐表演艺术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上层建筑,必然受一定社会的时代政治、经济基础的制约,音乐表演艺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是当今中国文艺创造与发展的基本方针。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声乐表演艺术,无论是器乐、声乐以及与之相关的各个领域,都围绕着这个方针在高奏、高唱时代的主旋律。本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基本导向,在繁荣和发展音乐表演艺术的同时,也涌现出了一批批德艺双馨的音乐表演艺术家,他们不仅创造出具有划时代的声乐作品,并出色地进行着二度或三度音乐表演的艺术形象创造。经久不衰的具有经典性的声乐作品,被广为传播、传奏或传唱,这些作品不仅跳动着时代的脉搏,也强烈鼓舞着新时代的人民大众。

在以国家为主体的审美导向中是有着明确方针的,而且在不断采取有力的措施,使音乐表演艺术能朝着繁荣、兴旺健康的方向发展。国内重大节日的隆重演出,电台、电视台固定栏目的群众性参与,大型的演出团体与个人音乐会的演出,歌厅、舞厅的遍地开花,音像制品中音乐作品的出版、发行,音乐表演艺术教育人才的培养,国际音乐文化交流的广泛进行,中国在国际音乐舞台上崭露头角频频获奖的进步盛况……总之,改革开放后的中国,为声乐表演艺术带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然而,毋庸讳言,与国际接轨以及西方音乐文化泥沙俱下的影响下,当今中国的音乐表演舞台也出现了一些非主流现象,扫黄打非虽不断进行,但靡靡之音或之声有时仍不绝于耳,音乐舞台劲歌狂舞的精神扭曲,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的奇装怪相,这绝非是美的形象表现。而狂热的追星族却可以不分青红皂白的把这些视为偶像,并与之进行近似疯狂的共鸣……这些绝非是审美规范的正常现象。

所以,声乐表演艺术的审美导向在当今社会仍然是十分重要的。

首先,明确规范的审美标准,倡导人们在艺术创作、表演、欣赏等有具体遵循的审美导向,要求纯净意识形态领域的认识与艺术行为的规范相统一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但主体的审美大方向,应该是坚定不移的。

其次,应促进审美导向的示范性,有组织的创作、表演应力求内容与形式的完美体现,树立起审美主体的优秀典范。这样既有创作、表演健康发展的疏导,又提供了审美欣赏的优化环境,并在消费方式与价格政策上有利于接近消费者的经济水平。

同时,审美导向的规范,需要有严格的审查制度和管理规章,不断净化音乐消费市场的环境。

篇8

以案促改警示教育会上的表态发言

作为一名普通党员,刚才听了两起违纪违法案例后,深受触动。结合自己分管的工作实际,下一步,我将从四个方面进行努力:

一要讲政治,头脑清醒坚定。提升政治站位,保持政治定力,对党忠诚,做到“不该看的不看,不该听的不听,不该问的不问,不该说的不说”,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始终保持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在反腐败斗争这个大是大非问题上,头脑清醒、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坚决与市委和局党组保持高度一致,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

二要讲学习,提升综合素质。坚持学习,每天坚持阅读党报党刊及学习强国等,第一时间洞悉时势,第一时间掌握国内外要事。同时,坚持向领导学习、向同事学习、向群众学习,取长补短、提升自己。工作中要深入学习调研,吃透情况,密切关注和跟进上级政策导向,着眼灵宝林业生态发展。

三要讲实干,发挥模范作用。紧紧围绕全市林业生态发展大局,牢固树立“身在其位、参谋其政”的角色意识,超前谋划、精心思考、悉心做事。特别是主管财务工作,要深入进去,严格流程,严格把关,确保林业局财务健康稳定高效运转。

篇9

年会是企业激励员工、展示业绩、联系客户的重要手段。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丰厚的奖品、诱人的美食以及轻松的旅行,带给员工和客户美好的体验。下面,按照年会的七个环节(确定活动立项/制定预算/选定会务/确定方案/确认实施细节/结算/总结),就年会的组织要点,综述如下,供大家参考:

年会的组织有五个要素是我们必须首先确定的:预算、人数、参会人员组成、会议主要议题、会议时间,这五个要素牵涉到在整个年会组织过程中选址、酒店、餐标、礼品、活动安排等一系列决策。项目立项不是我们在这里的讨论范畴,但如果您是新人,接手行政工作后可以查看往年的工作记录,以便未雨绸缪。在制定预算环节,主要考虑交通、住宿、膳食、会议综费、礼品,有的年会还要加上会后的旅游预算。

选定会务是组织年会便捷可靠的方法。第一,可以节省预算,花同样的钱可以办更多的事。不可理解?这就要了解酒店的定价体系,一般而言,酒店的价格从高到低会分为:门市价、前台折扣价、商务公司价格、会议团价、旅游团价五个档次。这就是为什么有的网友抱怨直接向酒店订场地和客房反而比通过会务公司报价高的原因。隔行如隔山,其中有许多的操作技巧是业外人士所不知道的。第二,可以节省时间、简化操作流程。专业的会展对酒店场地及提供的服务都比较熟悉,按照您的年会组织五要素,他们可以很快推荐合适的地点给您。如果您选的会务公司经验丰富,他们应该可以很快报出初步的预算供您参考。第三,更好地协调酒店关系,以保障会议的顺利进行。年会的组织实施是个繁琐的服务过程,它是一个需要很多协调工作的系统工程。会务公司的操作经验以及和会务酒店良的好合作关系是非常重要的。比如cheackin,按照酒店的规定,在下午14:00以后客人方可入住,特别是在旅游旺季(对上海而言,就是3-5月以及9-11月),如果您的会务活动人数众多(比如用房数在100间以上),而酒店在前一天是满房的情况下,就会造成大批客人到店后无法入住的情况,这时候就需要会务公司动用人脉和酒店各部门(前台、礼宾部、客房部等)进行协调,以解决入住问题.又或者在会场搭建时的提前进场时间,需要和酒店工程部、宴会厅及保安部进行协调,如果没有会务公司的协作,组织者会增加很大的难度.

在确定方案环节,首先要将此次活动的核心议题合理地安排到会议议程当中。主会场、舞台及背景搭建、节目选择、餐标及菜单、房间、接送机、会后旅游这七项是在这一环节最须留意的地方。接下来就是重要的确认实施细节了。首先,要创建一个工作进度表,这是提高效率、保障活动顺利进行的有效手段。工作表的内容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邀请的贵宾及确认其成行;

2、舞台设计、场地搭建、灯光音响布置的完成;

3、文书工作、会议资料的准备;

4、房间分配表;

5、用餐(餐标、菜单、主桌、台卡);

篇10

关键词:数字绘画;模拟;数字化

新媒体语境可以分解成“新媒体”和“语境”两个关键词,“语境”这个词属于语言学的范畴,是使用语言的环境的简称。马林洛夫斯基曾提出,语言和它所存在的环境关系密切,要了解语言就要了解它所产生的环境。这个语言环境简单地说就是言语产生的时间、地点、话题等,再深入则涉及文化、社会、语言等等综合因素。最先提出“新媒体”这一概念的,是美国CBS技术研究所所长、NTSC电视制式的发明者彼得卡尔・戈德・马克。他在1967年第一次使用了“新媒体”(new media)―词。[1]从出现到现在,“新媒体”概念的界定一直难以明确,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熊澄宇教授这样定义“新媒体”:新媒体是建立在计算机技术基础之上的一种新的媒体形态,它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新”是相对于“旧”而言,相对于广播,电视是新媒体;相对于电视,今天的网络又是新媒体。[2]中央电视台台长杨伟光说:“新媒体能对大众提供个性化内容服务,传播者和接受者对等交流的媒体。”[3]从这些定义我们可以看到,“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动态的,不固定的,它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从技术的角度看,“新媒体”是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包括电子信息技术、移动数据通信技术,还有互联网络技术。从传播的角度看,“新媒体”的出现将人的交际行为由现实世界延伸到了网络世界,构造了交互性、即时性、大众化的新兴媒介环境,打破了原来交流的时空限制,使人们交流的方式由原来的被动转变为主动。由这些定义我们可以得出,新媒体语境是相对以往媒体语境而言的,是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出现而慢慢形成的新的语境形态。

新媒体又叫做数字化新媒体,数字化就是把图像、文字、声音、虚拟现实等复杂的信息分解成最基本最简单的数字、数据,再建立数字化模型,然后把这些数字化模型转化成一系列二进制代码,最后用计算机统一处理这些二进制代码,这样数字化的基本过程就完成了。数字技术也被称为数码技术、计算机技术等,计算机的一切运作都是建立在数字化的基础上,没有数字化技术就没有计算机技术。在淘宝搜索“数字”,共出来82.91万个数字产品,有玩具、服饰、家用电器、办公器材等等各个领域。在搜索引擎搜索“数字”二字,出来很多名词,有数字电影、数字图书馆、数字出版、数字城市、数字奥运等等。今天,我们的社交、工作、生活、娱乐都离不开数字化技术,数字已经在不知不觉中遍及我们生活的每一个地方。

在新媒体语境下,数字化涉及各个领域,传统的绘画艺术也受到巨大影响,“艺术的数字化将构成21世纪美术变革的主流发展趋势,数字绘画即是艺术数字化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新的绘画创作形式”。[3]传统视觉表现形态在数字技术的推动下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一种新的绘画创作形式由此产生,那就是数字绘画。新兴事物的产生和发展都不那么简单,要经历和旧事物的磨合期、接受适应期等阶段,数字绘画也经历了由开始的被怀疑、试探到最后慢慢被接受的过程。数字绘画的出现是时代的需要,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它极大地丰富并拓展了传统绘画的形式。

虽然“电脑美术无需向哪一个艺术门类靠拢和模仿,而应以其鲜明的文化和时代特征、独特的表现手法形成一个相当有活力的不可替代的美术种类”,[4]但是把数字绘画当作一种全新的现代绘画画种,以目前的情况来看,还不大合适。

把现实的绘画作品转化成数字、数据存储,使它可以被再现和展示,如我国的“数字敦煌”项目,还有网上的那些世界各大美术展览馆。虽然把这些正在衰变的艺术瑰宝用数字摄影技术或者立体扫描技术完好地保存了下来,但是这些数字图像并不涉及绘画创作的任何因素,只是把艺术作品数字化了,是一种技术性的存储活动。数字绘画创作的相关应用软件目前已经有400多种,其中包括静态效果的应用软件和动态效果的应用软件,这些软件都拥有图形图像的基本编辑功能,可以绘制出与传统绘画相似的艺术效果。例如,painter中的水彩笔、油画棒、粉笔等等自然媒介效果,计算机技术作为数字绘画的创作媒介,还是需要借助着这些“绘画”模拟功能,再搭配一些专业的外设,如压感笔、手绘板等来实现。这种对传统绘画艺术效果的模仿功能,从本质来说,是一种复制,虽然不是具体复制某一个作品,而是模拟了其中的视觉形象特征,这种模拟可以说是把现实中的绘画形式语言数字化了,等于是一种数字化的绘画。

计算机技术虽然能逼真地模仿传统绘画的视觉形式特征,而且拥有传统绘画很难达到的方便快捷,但是这些都很难使创作者进入一种忘我的、愉快的、挥洒自如的创作状态。作为数字绘画的媒介材料,计算机技术鲜少有自己的独特语言特征,因而也难以划分画种门类。有人说数字绘画要细分为数码油画、数码水墨等等,但是这些油画、水墨画除了让人惊叹它的逼真外,难以有更深的体验和共鸣。数字绘画作品会随着电光的消失而消失,即使用印刷技术输出也没有传统绘画的那种生气和韵味。

在技术越来越发达的今天,数字绘画也许能够打破自身的局限成为一种全新的画种,但是现在更多的是利用数字技术为艺术创作提供更好的方式。数字绘画的出现是时代的需要,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新媒体是绘画艺术创作不可缺少的一个平台,它极大地丰富并拓展了绘画艺术。目前,我国的数字绘画艺术与西方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数字绘画的发展还需要大批新型专业人才:既要有传统绘画的传承、较高的艺术修养,又要了解新媒体技术、熟悉电脑技术,同时还要抱有对新兴事物的好奇心。如何将数字技术手段合理而又更好地和传统绘画创作相结合,这已经是当代绘画艺术领域中最受人关注的重要课题之一。艺术工作者有责任对这些改变做进一步的探索实验,这要求绘画艺术创作者有跨学科、跨领域的知识背景。

综上所述,数字绘画现在虽然无法被称为一种全新的画种,但是和传统绘画不同,它具有多维化、动态化、大众化和互动化的特点,它早已经是艺术创作的便捷手段。数字绘画不应该局限于作为模仿传统绘画的视觉语言,而应该在更广阔的应用领域发挥数字技术赋予它的超强的表现力和技术美。

参考文献:

[1] 朱强.新媒体技术概论[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275.

[2] 熊澄宇.在中国网络媒体论坛的发言[DB/OL] . .2004.

[3] 杨伟光.新媒体要成为主流媒体[DB/OL] . .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