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范文
时间:2023-03-17 05:47: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城市规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城市规划 文化规划 北京 创意文化空间
ABSTRACT/ For a long time, urban planning theory is limited to a narrow range of urban plastic arts to the neglect of urban planning and urban culture, urban culture characteristics of planning the content and requirements. With the cultur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ntent and requirements of urban construction, urban planning, lack of cultural planning into the error. Expansion of urban scale and urban spatial structural imbalance leading to confusion in the city system and make it difficult to play the role of urban culture. Town planning in many cities will be a simple hardware construction and urban planning and urban equated "high-rise buildings, overpasses, Grand Place" became the only the demands of urban planning, construction of the urban characteristics and culture of the uncontrolled destruction of the urban cost of , Resulting in a convergence of city image, urban personality nothingness. As an emerging culture of planning are becoming increasingly more widespread awareness and strong demand. This is my plan for the urban planning concepts and methods of cultural understanding and summary.
KEY WORDS/ Urban design, Cultural planning, Beijing, Creative cultural space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文化对当今城市的发展意义
文化,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包括一个民族的社会、政治、精神、宗教以及艺术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英国文化研究大师雷蒙德·威廉斯看来,文化“包含了中个生活方式,不论物质的、知识的还是精神上的”。正如伊格尔顿在《文化概念》一书中提到的那样,“文化”是英文中两道三个最为复杂的词汇之一。[1]城市作为人类文明的“保管者与积攒者”,城市文化同样是一个狂反而复杂的范畴。[2]这种观点提出了文化的整体性和复杂性,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但是就城市规划的角度进行分析,这样的看法相对笼统,不容易入手。实际上,我们应该从一定的视角来审视文化对于现代城市发展的作用,在这个基础上研究文化规划对于城市发展的基本意义。
城市是文化成长的摇篮。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文化交相辉映,城市的文化建设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反映了本市的经济地位与政治水平。一个良好的城市文化建设考察标准应该是看本城市文化是否具有先进的理念、巨大的感召力、与时俱进的自我更新能力和良好的传承能力。在很多时候,城市文化建设的发展水平已经成为衡量城市发展水平甚至国家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尺。
2文化作为社会认同符号
美国欧·奥尔特曼、马·切默斯《文化与环境》:文化,“第一,它指的是一个群体或社会的信念和知觉,价值观和准则,习俗和行为。”“第二,文化一词用来表示认识、知觉和行为以意见一致的方式为某一群体的人所共有。”“第三,文化一词意味着把人们共有的信念、价值观和行为样式传授给其他人,尤其是儿童,以及对该文化新成员的教育使之适合社会需要,有助于一代一代地保持意见一致。”“第四,一个社会的价值观、信念和习俗涉及到的不仅是‘内心的’和‘行为的’过程;文化出现在物和物质环境中。” (图1)
1奥尔特曼和切默斯提出的文化与环境模型
3梳理尊重历史的城市设计理念
当我们审视世界上的大多数城市,在我头脑中总有一个很强的反差。同样是历史文化名城,同样是经济快速发展的城市,城市的命运为什么如此的不同?问什么很多城市原先很发达而今却很落后,而很多城市在过去五六百年之间一直领先?我认为首先在欧洲的城市规划设计都有一个重要的理念就是尊重历史,在整个欧洲经济快速发展的五百年间,他们始终遵从这一理念,这样才能是城市具备身后的文化价值。一个有历史传承和文化底蕴的城市才是有价值、可持续和有魅力的城市。
举几个欧洲历史名城为例,在欧洲开始迈向工业化时期,经济最发达的城市是威尼斯和佛罗伦萨,威尼斯是欧洲的第一个经济特区。而五百年前,威尼斯就是这样的一个具有先进理念的城市。威尼斯是欧洲最早的港口城市,威尼斯的商人走遍了地中海地区,它成为欧洲和中亚的贸易纽带,并且率先提出了免税政策,所以当时欧洲很多符号都在威尼斯投资,经济的动力推动了城市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在这里高速推进,城市文化在经济的推动下空前繁荣。
一个伟大的城市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建成了,当时的威尼斯在城市建设方面也是领先的,在之后的五百年的发展中,秉承着这种对尊重历史与继承文脉的理念,威尼斯能够完好的继承了当时城市的历史文化和城市形态。
城市需要创造自身的文化价值,并通过延续性的规划理念和建筑语言将这种价值保持下去
篇2
【关键词】城市规划;生态城市规划;内容;要素;措施
生态城市规划要建立生态环境,就必须解决我们城市中所出现的各种环境污染问题。当前我国生态城市规划建设步伐正在不断加快,生态城市的目标和内容正在不断充实,通过提高城市产业规划水平、提升城市交通规划水平、加强城市绿化建设、加强城市生态评价等一系列方法措施,从根本上提高我国生态城市规划水平。
一、城市规划中生态城市规划的内容
1.1城市区域规划
城市规划中的生态城市规划必须根据区域内社会经济发展情况与资源情况,给城市以准确的定位,实现区域和区域间各类资源互补、协调发展。(1)水资源规划,充分考虑区域内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创造城市亲水空间,开发节水技术,保护饮用水源,建立高效的城市排污系统,保护水生物种多样性;(2)能源规划,节约减排,提倡绿色建筑,充分利用自然能、风能、水能,开发绿色材料,减少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3)土地规划,应全面考虑土地使用与周边环境的关系,健全土地规划利用体系;(4)交通规划,发展电动汽车和氢能源汽车,控制燃油汽车在城市中的通行,提高交通规划运行效率;(5)绿地规划,扩大城市绿地系统范围,提高绿化率、森林覆盖率和人均绿地面积。
1.2城市人居规划
生态城市规划必须打造良好的人居环境,突出人在城市生态系统中的主体地位,强调社区生态建设,创造和谐人居环境。(1)生态景观,既要加强自然生态景观建设,也要强调历史文化传承,充分发掘城市自然和人文资源,使其符合城市文化和人居环境需要;(2)生态产业,按照生态经济原理和绿色GDP的要求,建设在生态系统承载能力下,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产业;(3)生态建筑,采用节水技术、节能技术、太阳能技术、自然通透技术、环保材料技术,增加人居环境适宜度;(4)生态教育,生态城市需要人人参与,针对不同社会群体普及生态城市知识,提高全民生态环保意识。
二.城市规划中生态规划的组成要素
2.1社会生态化
生态城市规划中人们必须具有自觉的生态意识和环境价值观,生态文明得到全社会倡导和遵守;消费模式日趋生态化,可持续的消费理念成为自觉行为;人们生理和心理上保持健康,人性得到充分的发展;法律法规体系完善,社会管理效率高且能自动调谐;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健全,综合服务能力强;人口结构优化;城乡交通便捷安全。具有以上含义的生态城市(地区)已远不是纯自然的生态,而是自然、社会、经济复合共生的人类生态,也标志着人类传统的唯经济发展模式开始进入一个复合生态发展模式的新境界。
2.2经济生态化
生态城市规划中的经济增长不仅重视增长数量,更追求质量的提高,提高资源的再生和综合利用水平;生态农业的全方位实施;实施工业的清洁生产,从改进生产设计、使用清洁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工艺技术和设备、改善管理维护、综合利用等生产和服务的全环节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轻或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更为合理,可再生清洁能源成为能源结构的主体;大面积推广生态化交通方式、生态化旅游方式和生态化住区方式,以节能、节水、无污染、高舒适度为目标具有充分利用太阳能、沼气、自然空调技术、雨水收集和污水资源化技术、环保建材等的生态建筑和环保屋普及发展。
2.3环境生态化
生态城市规划中的发展应以保护自然为基础,与环境的承载能力相协调;最大限度地保护好生物多样性及其生物环境,保护好自然环境及其演进过程;有良好的区域大地景观和生态系统,合理地利用好各类土地,因地制宜地确定植被的覆盖率和乔、灌、草的合理组成与结构;大气环境、水环境达到清洁标准,噪声获得有效控制,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和回收效率高;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融合。
三、加强生态城市规划的措施
3.1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城市规划中的生态规划必须以满足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在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综合考虑城市周边地区及所在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因素,致力于城市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建立城市人类与环境的协调有序发展,使城市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3.2科学编制生态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基本方向,是一切城市建设活动的核心,所以,编制科学的城市规划是改善城市发展的最重要最有效的途径。上文笔者已经阐述了生态环境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性,所以在制定新时代背景下的城市规划方案的时候,应该从生态保护的角度,制定一个生态城市规划。这其中不仅包括经济总量的提高和生态经济的发展,还包括自然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环境质量等方面的内容。也就是说在现代城市规划的过程中,要始终兼顾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的要素,使三者协调起来共同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3.3提高城市产业规划水平
提高城市产业规划水平,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科学合理地制定完善城市整体规划,重点发展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污染程度小的产业。规划应按照城市区域功能进行合理布局,遵循生态规律,优化产业布局,控制城市工业规模,进行生态监管,重点搬离市区一些污染较大的企业。同时,加强城市上风方向、城市水源及环境脆弱地带的保护,严禁项目建设,堵住污染源头,达到城市规划的思维超前、技术先进、经济适用、环境优美的良好效果,为人们工作、学习、居住提供良好环境。
3.4注意城市缓冲性公共空间的规划
城市中不仅要有现代化的建筑和工业厂房,还需一系列自然开放的城市空间来为紧张的生活缓冲,独立繁忙的城市空间和自然休闲空间在我们现在的城市规划中,只是注重对城市的公共广场、绿地等进行了规划安排,而对城市的周边环境置之不理。我们应该加大对城市周边环境的合理规划,特别是对城乡结合部和城中村等地带更应深入的研究,使这一地带可以成为城市忙碌氛围的一种缓冲剂。使城市和乡村这两个系统非常容易的进行快速联系和交流。
3.5提升城市交通规划水平。
城市交通是城市的动脉,是影响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但是,由于我国城市人口多、人均拥有道路量低、私家车发展迅速等因素,加剧了城市交通拥挤和空气严重污染等问题。因此,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是城市生态化的首要措施,树立公共交通优先意识,在发展规划中优先考虑公共交通,加强法规与经济支持,改革引入竞争机制,提高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中地位。同时,应研发新技术、新能源交通工具,为未来城市交通打下基础。
四、结束语
经济的高速增长,促进了工业化的发展,提高了人们生活水平。同时也带来了诸多问题。环境的污染,废水废气的增加以及固体垃圾的堆积都严重影响了城市的发展,因此建设生态环境的城市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杨明白.城市规划设计中生态城市规划的探讨[J].科技与企业,2012年.
篇3
关键词:城市规划;生态城市;规划设计
Abstract: combin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evelopment of cities in China,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nstruction of our country city and present situation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ecological concept into the city of city planning design of sweet,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principle of ecological city planning,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city, improve the urban ecological, the status of the power plant.
Key words: urban planning; Ecological city; Planning and design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生态城市规划的概念及现状
(1) 生态城市规划的概念
生态城市的建设必须要有科学的、高起点的、切合实际的规划,在规划思想里导入经济、社会、生态的因素,按符合生态要求的原则进行生态规划。它是城市生态化发展的结果,简单地说它是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住区形式,自然、城市、人融为有机整体,形成互惠共生结构。20世纪70年代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计划”的研究过程中,前苏联城市生态学家尤尼斯基提出了生态城市的理论和模式,即生态城市是“技术与自然充分融合,人为创造力和生产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居民的身心健康和环境质量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的人类住区。生态城市的发展目标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包含人
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自然系统和谐三方面内容)。
(2) 城市生态环境现状
目前,我国生态环境的基本状况是:总体在恶化,局部在改善,治理能力远远赶不上破坏速度,生态赤字逐渐扩大。主要表现为:水土流失严重;沙漠化迅速扩展;草原退化加剧;森林资源锐减;生物物种加速灭绝;地下水位下降,湖泊面积缩小;水体污染明显加重;大气污染严重;废渣存放量过大,垃圾包围城市;生态破坏、环境污染本身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财富流失。生态指标恶化也明显地影响着现期经济指标和预期经济的发展趋势。
二、生态城市规划的主要内容
(1)生态要素的调查
主要目的是调查搜集规划区域内的自然、社会、人口、经济与环境的资料与数据,包括历史资料的搜集、实地取证、测试、社会调查与遥感技术应用等,为充分了解规划区域的生态特征、生态过程、生态潜力与制约提供基础。
(2)生态分析与评价
主要目的在于运用复合生态系统的观点及生态学、环境科学的理论与技术方法,对评价区域的资源与环境的性能生态过程特征、生态环境敏感性与稳定性进行综合评价分析,以认识和了解评价区域内环境资源的生态潜力和制约。生态分析与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生态过程分析;生态潜力分析;土地质量及区位评价;生态敏感性分析;生态适宜度评价。
(3)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及规划目标的研究
生态城市规划的工作中,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及规划目标具有重要的作用,其内容应包括社会、经济和环境3个方面的内容。 ①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体系是描述和评价某种事物的可量度参数的集合,应根据人工复合生态系统的特点,采用系统工程中的德尔斐专家咨询法和多目标决策法,在参考和吸收传统指标的同时,结合城市生态系统外向型经济发展的特点,从协调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着手,充分发挥人对复杂系统的辩识能力,建立一套科学、综合、简洁、完备的评价指标体系。 ②规划目标和年限。确定生态城市规划的总目标、近远期目标和年限,应同城市总体规划近远期目标和相应的年限一致,以利用同步、协调、可比、互为应用。
(4)生态功能区划与土地利用布局
①生态功能区划。生态功能区划是进行生态城市规划的基础,根据城市生态系统结构特点及其功能,划分为不同类型的单元,研究其特点、结构、环境污染、环境负荷以及承载力等问题,为各生态区提供管理对策。区划的方法可采用数值聚类法等。具体操作时,可将土地利用评价图、工业和居住用地适宜度等图纸进行叠加,并结合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综合分析,进行城市功能分区。 ②土地利用布局。城市土地利用的空间配置直接影响到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优劣,故无论是新建城市或改建城市的生态规划都必须因地制宜地进行土地利用布局的研究。在生态城市的规划中,应综合研究城市用地状况与环境条件的相互关系,按照城市的规模、性质、产业结构和城市总体规划及环境保护规划的要求,提出调整用地结构的建义和科学依据,促使土地利用布局趋于合理。
(5)环境污染综合防治规划
环境污染综合防治规划是生态城市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从整体出发制定好污染综合防治规划,实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并建立数学模型对城市环境要素的发展趋势、影响程度进行预测,分析不同发展时期环境污染对城市生态状况的影响,根据各功能区不同的环境目标,按功能区实行分区生态环境质量管理,逐步达到生态规划目标的要求。
(6)人口适宜度规划
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生态城市规划的编制工作中,必须通过研究人口分布、规模、自然增长率、机械增长率、男女性比、人口密度、人口组成、人口流动等基本情况,从而确定近远期的人口规模,提出城区人口密度调整意见、提高人口素质对策以及实施人口规划对策。
(7)产业结构与布局调整规划
产业结构是城市经济结构的主体,影响着城市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城市产业结构不仅表现在3个产业的比例关系,还有生产工艺合理没计的问题,即在功能区(工业区)中要设计合理的“生态工业链”,推行清洁生产工艺,促进城市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调整、改善老城市产业布局、搞好新建城市产业的合理布局,是改善城市生态结构、防治污染的重要措施。
(8)生态绿地系统规划
在生态城市的规划工作中,必须充分认识到城市绿化的重要性,将治污与绿化、美化相结合,根据城市的地形地貌、河湖水系、气候、环境特征等,合理组织绿地,制定出城市各类绿地的用地指标,合理安排整个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结构和布局形式,研究维持城市生态平衡的绿量(市区绿地覆盖率、人均绿地、人均公共绿地等),合理设计群落结构、选配植物,并进行绿化效益的估算,形成一个点线面结合、绿地、水面自然相融的城市生态绿地系统。
(9)资源利用与保护规划
在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使用和浪费现象,掠夺式开发导致了人类面对资源枯竭的危险。因此,生态城市规划工作应根据国土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依据城市社会发展趋势和环境保护目标,制定对水、土地资源、大气、动植物物种资源、矿产资源等的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的规划。
(10)生态城市规划管理对策研究
目前,从城市环境管理的角度看,我国已有9项有关规定,即“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制度”、“超标排污收费制度”、“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目标责任制”、“排污许可证制度”、“污染集中控制制度”、“限期治理制度”和“企业环保达标制度”。国家有关部门自1995年开始又陆续颁布了有关生态示范区规划建设的文件,这些法规是城市环境管理的重要保证,同时也是实施生态城市规划管理的重要基础,但各地在规划建设与管理工作中,仅有这些国家的有关法规条例是不够的,还应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制定一些补充规定,并建立健全执法机构:如“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领导小组”,有主管市长负责,各有关部门参加,密切配合。生态城市的规划方案经多方论证、比较后,提交政府决策部门作为决策的科学依据,并运用政治、经济、立法、计划、管理等综合手段提出实施对策,确保规划方案的实施,促进城市的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
篇4
【关键词】城市规划;结构生态化;功能生态化
前言
从城市结构和功能的关系看,生态城市规划的核心是实现城市结构和功能的“生态化”。我国生态城市结构生态化应从实体结构生态化开始,从生态分区规划、生态单元建设规划和生态安全空间格局 3 个层次进行探讨。生态城市功能生态化则指生态产业、生态园林、生态人居建设、生态社会四类功能全面生态化。
1.生态城市规划
任何一个城市生态建设的基础和前提就是要规划好这个城市的城市规划建设。城市生态建设的核心是可持续发展的建设,通过科学的理论,结合环境指导,对城市的生态系统进行人为的干预,对于城市环境下的各种生态系统进行相应的协调,进而改善城市生态功能和结构,保护好城市的资源和自然,达到人与自然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城市的生态建设规划经历了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整个城市的生态规划需要以整体规划为知道,在生态系统的基础上,对于城市的社会、生态、环境进行全面的生态建设。为了加快城市生态化的建设步伐,需要加强城市的功能建设和生态结构的建设,对于城市的规划应该做到更全面、更高层次的规划。
2.城市结构生态化
城市的结构决定了城市生态功能的类型,一个合理的城市结构对于提升城市的竞争力水平和增强城市的功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实现城市的生态功能,首先应该实现城市结构的生态化,生态建设规划的重点就是要做好结构的生态化建设。
2.1生态分区规划
生态分区的规划应该做好如下几个方面:对于城市的历史应该有所了解,而且对于城市的目标生态建设应该明确;对于城市的土地极限和可容纳的人口极限应该有所探讨,为了给生态功能区奠定一定的基础,还应该对于城市的其他极限问题和形态的变化趋势进行相应的探讨。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就决定了生态城市的建设应该考虑极限的问题,在规划时,应该将物质规划的负荷容量和城市的承载力作为城市生态建设的重点,而且对于系统的服务功能的极限应该有所深入研究。
2.2生态单元建设规划
生态单元建设之前应该对城市的单元进行相应的划分,这是建设的基础和前提,划分应该遵循如下的原则:对于一些比较敏感的生态区域,应该给予高度的重视,尤其像一些地质构造不稳定、特别容易发生灾害的单元;对于城市生态服务的单元应该有十分明确的功能划分,经济功能和自然生态功能区域应该有严格的划分;为了使城市的生态单元和行政的边界能够保持一致,应该将城市的生态建设和行政区域的划分结合起来,进而更好的落实生态城市的建设。
2.3生态安全控件格局
为了更好的控制生态安全格局,对于城市中的土地应该有合理的规划利用,对于生态用地、耕地和建设用地之间的关系应该处理好,使其三种用地处于一种动态平衡的状态,进而保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建设一个良好的安全格局。安全格局的构建基础是生态单元及其分区,充分利用生态的空间特征,结合相应的理论,尊重区域和景观的生态安全,构建城市的生态安全格局。景观的生态格局在城市生态安全格局的建设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对于景观的环境、资源和特征应该进行相应的研究,根据每个城市特点,建立具有特色的城市生态安全格局。
3.城市功能生态化
3.1生态产业建设规划
生态城市的建设应该优化产业的结构,结合城市本身的实际情况,从自身的资源和人力情况出发,对于本城市的产业格局进行相应的调整,为了使自己的竞争力有所提升,应该建立本城市特色的产业结构和体系。生态单元的建设应该遵循生态城市产业建设大的规划原则,对于其经济功能的定位应该有所深入,而且对于生态产业的建设规划应该有一个比较明确的先后顺序,对于生态单元产业结构的建设和规划应该给予高度的重视。
3.2生态园林建设规划
园林建设是一个城市生态建设的重点,园林绿地系统对于城市环境的美化、净化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生态园林建设规划的好坏,对于一个城市的环境质量和城市品位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个好的园林绿化建设,可以改善城市的环境,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在生态园林的建设中,应该以人为本,尊重自然的多样性;生态园林的规划中应该最大限度的完善生物的多样性,并且充分利用城市中现有的资源和环境,保护城市生物的多样性,尊重城市的发展规律,使人与自然很好的结合起来;为了更好的构建生态园林体系,对于绿地规划系统应该有所完善,保护好城市原有的自然环境,充分利用原有的自然资源,进而构建生态的园林系统;生态园林城市是未来城市发展的方向,所以对于生态园林建设的指标评价体系也应该有所完善。
3.3生态人居建设规划
城市发展的方向应该是健康、安全、有效率、可持续性,为了创造适宜人类居住的环境,在规划中,应该以人为本,不仅布局要合理,而且应该有浓厚的人情味,适宜人类居住,对于国内外的生态居住规划理念,应该有所吸收,结合城市现在建设的特点,合理的进行现代城市的人居建设规划,总之,一个舒适、健康的环境才是人类的理想住所。
3.4生态社会建设规划
目前社会处于一个转型时期,工业社会越来越朝着生态社会的方向发展,为了创造适宜人类居住的环境,在以后的社会建设规划中,应该将生态文化的建设作为重点,确定文化的发展方向,将生态文化的建设纳入社会规划的核心内容。生态文化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体现于全新的发展观、幸福观、生产观、消费观等影响人类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和生活方式的观念之中。生态文化建设是生态城市建设的灵魂,只有进行立体式的生态文化建设,将其真正贯彻和体现到政府行为中,渗入到社区和公民层面,全方位地推进生态文化建设的运动,才能确保生态城市建设成功。生态文化建设规划应明确生态社会与生态文化内涵,明确城市文化定位。生态文化建设还应建立与生态城市发展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培育社会发展能力,培养环境友好产品的生产、消费意识,并探求两者之间的最佳结合点;制定建设具有个性魅力的城市文化策略等。
4.结语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了加快城市建设的部分,为了加强城市的可持续建设,在城市的规划和建设中,应该将发展、科学的观念引入,并且把握生态的原则,从新的视角出发,从实践中总结出生态城市建设的真理。最终建设出结构和功能都生态的城市,进而提高城市人们的生活质量,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
参考文献
[1]黄光宇,陈 勇.生态城市概念及其规划设计方法研究[J].城市规划,1997(6):17-20.
篇5
关键词:城市规划;规划设计;生态城市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前言:
自然资源是上天给人类留下的巨大财富,我们在使用它的时候,也应该注意对它的保护。在城市的建设过程中,我们要学会尊重它、保护它。合理的利用生态资源,保护生态环境。这样,才能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还有,在运用自然地资源时,我们还应该遵循自然规律,不能恣意妄为的改变它的特性。这样将对生物圈造成极大地破坏,到头来承受灾难的也只能是人类自己。所以我们要学会保护;学会科学的建立生态型城市。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1. 生态城市释义
生态城市是城市生态化发展的结果,简单地说它是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住区形式,自然、城、人融为有机整体,形成互惠共生结构。生态城市的发展目标是实现人一自然的和谐(包含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自然系统和谐三方面内容),其中追求自然系统和谐、人与自然和谐,是基础、条件,实现人与人和谐才是生态城市的目的和根本所在,即生态城市不仅能“供养”自然,而且满足人类自身进化、发展的需求,达到“人和”。
2.我国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现状
我国的城市建设目前存在很多问题,由于现阶段不理性不科学的发展模式,造成了我国城市生态环境破坏极为严重。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森林面积锐减,物种灭绝,水污染等问题越来越严重。这些问题严重危害了人们的生活,也对经济发展起到了极大地阻碍作用。
3.生态城市规划
科学编制生态城市规划,城乡规划是城乡建设的总纲,科学编制生态城市规划,是建设生态城市的前提和基础。生态城市规划的内容主要包括经济总量的提高和生态经济的发展、城市人口的分布、自然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环境质量的提高,城市生态的管理方法和有关交通、供水、废物处理等。编制生态城市规划,首先要建立一套由经济、社会和环境三方面要素构成的生态城市规划指标体系。经济发展指标要突出速度、结构、效益3个重点,建立起符合经济发展内在规律、各产业比例合理、资源高效利用的生态经济系统.加快能流、物流、信息流的高效流动。主要包括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年人均财政收入、城市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单位GDP能耗和水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应当实施清洁生产的企业通过清洁生产审核的比例、规模化企业(年产品销售收入大于500万元的工业企业)通过ISO 14000认证的比例、资源(特别是水资源)利用科学合理。生态城市规划是遵循生态学和城市规划学有关理论和方法,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各项开发与建设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从而调控城市居民与城市环境的关系。也就是运用系统分析手段、生态经济学知识和各种社会、自然的信息与规律,来规划、调节城市各种复杂的系统关系,在现有条件下寻找扩大效益、减少风险的可行性对策而进行的规划。
3.1城市人类与环境的协调
人口的数量与结构,要与社会经济和自然环境相适应,抑制部分区域过猛的人口再生产,以减轻环境负荷;土地利用类型与强度要与区域环境条件相适应,并符合生态法则;
3.2城市人工化环境结构内部比例要协调
城市与区域发展的协调。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的发生和发展、城市生态系统的调节、城市人工化环境与自然环境和谐结构的建立都需要一定的区域回旋空间。
3.3城市生态规划的目的
它是在一定的可接受的人类生存质量的前提下使城市的经济、社会系统在环境承载力允许的范围内得到不断的发展。因此,城市生态规划应致力于城市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处,建立城市人类与环境的协调有序结构;致力于城市与区域发展的同步化;致力于城市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而城市生态规划不仅仅局限于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环境治理、污染控制和保护,而且把当地的地球物理系统、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紧密地结合起来,进行多功能、多层次、多目标控制的综合研究与规划,据此进行城市结构调整、规划设计、产业布局、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的规划建设。
4.生态城市规划中的注意事项
4.1注意保留自然景观要素
这里所指的自然景观要素(或称原生的自然景观要素)不仅仅是指山、水等自然景观要素,还应包括历史文物古迹经历了长期的环境演变,这些景观要素无论是对动植物的生存空间还是对其周围环境的适应上,都已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形成了相对的平衡空间,具有很大的生态保留价值不仅如此,在城市生态规划中,把这些原生的自然景观元素与城市现代的景观元素结合起来,在城市空间的塑造中保持这些即使很细小但是非常有趣味的自然人文景观部分,可以丰富城市景观的异质性,同时为新城的居民提供异样的城市空间去休闲、休息或者仅仅就是观赏和回忆自己过去熟悉的文化和环境
4.2保护和恢复湿地系统
湿地是地球表面上由水、土和水生或湿生植物及其他水生生物相互作用而构成的生态系统,湿地对改善和调节人居生态环境有重要的意义,被誉为“自然之肾”,对城市及居民具有多种生态服务功能和社会经济价值,其生态服务包括:提供丰富多样的栖息地,调节局部小气候,减缓旱涝灾害,净化环境,满足感知需求并成为精神文化的源泉,为公众环境教育提供机会和场所等,所以在城市生态规划过程中要保护、恢复城市湿地,避免其生态服务功能退化而产生环境污染,这对改善城市环境及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4.3注意缓冲性城市公共空间的规划
可持续的城市,需要一系列自然开放的城市缓冲空间,来区别和独立繁忙的城市空间和自然休闲空间在目前的城市规划中,只注重对城市公共广场、城市公共绿地等进行了组织安排,而对城市边缘地带,特别是城市和乡村的过渡地带的作用和布局缺乏深入研究,在生态城市规划中应对城市的边缘地带用自然的元素去创造一个清楚逻辑的城市系统,使城市和乡村这两个系统非常容易的进行快速联系和交流。
4.4充分利用自然生态基础
我们的祖先将城市建在有水的地方,大江大河的沿岸都是城市的聚集地。所以,我们的城市都要很好的生态基础。对于这样的状况,对我们建立生态型城市是十分有利的,我们不仅要利用,而且要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原始的生态环境具有无法比拟的优点,任何人工建造的都不可能比它更好,所以我们必须采取一切措施尽可能的保护原始的生态环境,还有在保护的基础之上,我们还有对原有的生态资源进行提升,通过人工来对原有的资源进行完善。如节约能源,建筑物充分利用阳光,开发密封性能好的材料,使用节能电器等;开发永续能源和再生能源,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制气。能源利用的最终方式是电和氢,气使污染达到最小。只有充分的利用生态资源,建设生态型城市,才可以更好地建设城市的发展。
5.结语
生态城市作为未来的人类聚居地,它的实现有个发展建设的过程,也就离不开规划的指导,以切实可行的规划指导当今城市的生态建设,是实现生态城市的基础城市,生态规划就是以人―自然整体和谐的思想为基础,对城市的结构功能、资源利用、生态关系进行社会、经济和自然的整体协调发展的调控,因此,生态城市规划是实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我们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要尊重自然,保护生态平衡,才能持续利用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宝贵财富,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沈清基.生态城市及其规划方法的探索[J].城市规划2008.
篇6
英文名称:Shanghai Urban Planning Review
主管单位: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局
主办单位:上海市城市规划信息中心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上海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16开
国际刊号:
国内刊号:31-1706/TU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91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篇7
第二条*市城市规划局各区规划分局(以下简称规划分局),由所在区人民政府和*市城市规划局(以下简称市规划局)双重领导,即区人民政府实施行政领导,市规划局实施业务领导。
第三条市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市发展地区控制性规划,由市规划局负责编制;城市规划区内小区详细规划、建制镇详细规划,由规划分局根据城市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和市规划局提供的规划设计条件,负责组织编制,经区人民政府审核同意后报市规划局审批;详细规划如需调整、修改时,经调整、修改后,由区人民政府审核,报市规划局审批。
第四条规划分局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负责向区属建设单位提供规划设计要点,审批区属小区修建性详细规划。
第五条城市规划发展区内区属的各项建设用地定点申请,由各区规划分局提出意见,报市规划局审核,并经市用地会议批准后,由市规划局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城市规划发展区以外地区的竹料、钟落潭、九佛、罗岗、神山、雅瑶等镇范围内的区属开发建设项目,由区人民政府统一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的,如需分解建设用地,由规划分局按详细规划确定的规划设计条件和建设项目需要,核发具体地块的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城市规划发展区内由区政府按指标限额审批土地的,必须先取得市规划局统一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每次审批的地块具体分割,经区规划分局根据详细规划提出意见后,由市规划局核发具体地块的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第六条除国道、省道、铁路和规划宽度30米以上的主干道临街建筑以及市级以上风景名胜区、珠江两岸、文物古迹,传统民居、一级水源保护区的各类建设工程,30层以上和高度100米以上的超高层建筑外的下列建设工程,由规划分局审批,包括受理和审批建筑设计要点、建筑设计方案、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竣工规划验收和办理有关复文:
(一)区属单位在本辖区内的单位建设工程。
(二)区属单位在本辖区经市批准的综合小区内的建设工程。
(三)区属单位在本辖区内村镇内详细规划经批准的建设工程。
(四)本区辖内中央、省、市属单位的不改变使用性质,不增加高度、层数、面积的原状维修工程和经市规划局审定在控制的高度和允许的容积率内的扩建及加层。
(五)本辖区内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住宅建设(含原状维修)。
(六)办公或经营性建筑的装修工程。规划分局审批15层以上、30层以下的单体建筑,其设计方案应报市规划局总工程师室会审同意后,方可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市规划局总工程师室必须在15日内做出会审决定。
第七条规划分局审批的建设工程在建设或使用过程中发生违法建设的,未经审批违法建设的,经街、镇或区其它部门越权审批进行违法建设的,由规划分局负责查处;其中重要地区或重大违法建设,由市规划局直接查处。
第八条规划分局组织编制的详细规划,应由具有相应等级资质的城市规划设计单位承担规划设计;委托非本市的规划设计单位从事规划设计的,必须经市规划局批准。规划分局提供规划设计要点必须包括应承担的公共建筑配套要求。审批区属项目修建性详细规划,应征求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项目所在镇的意见,并符合国家、省、市城市规划技术规定。
第九条规划分局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不得超过市规划局核发的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核定的范围,并使用*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市规划院)测绘的地形图。
第十条规划分局审批建设工程,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一)提供单体建筑设计要点必须符合经批准的详细规划,审批建筑设计方案或报建,其建筑设计图应与经批准的详细规划相符,不得改变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核定的用地性质,用地单位、界址和面积。
(二)审批建设工程报建应核准建设工程与规划路、规划河涌、地上地下各类管线和市政设施的关系,重大基础设施工程可报市规划局协调。
(三)报建的地形图必须是*市统一平面座标系统和高程系统的地形图。
(四)建设工程报建批准后,应由建设单位委托市规划院对建设工程进行放线,规划分局进行验线。主体工程完工后,应进行城市规划验收,核发建设工程规划验收合格证。
(五)建设工程的报建应由*市建筑报建特许人办理,报建图纸应有报建特许人盖章。建设单位和个人领取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前,应向市城建档案馆缴纳竣工档案保证金。
篇8
关键词:城市规划理论;城市生态规划;生态化
1 国内有关生态规划与城市规划相互关系的理论回顾
任何一种新理论的出现,似乎总是建立在对现有理论批判的基础之上生态规划理论很大程度上也是在对传统城市规划进行否定与批判的基础上建立与发展起来的这可以从我国很多规划学者和生态学者在构建其生态规划理论的过程中往往首先要对传统的城市规划理论加以批判,然后用新的生态规划理论与之对比看得出。
城市规划学者黄光宇在阐述其“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方法”时,从多方面对传统城市规划与生态城市规划进行了区别,并在此基础上指出:“生态整体规划设计方法是在对传统城市规划方法总结反思的基础上,以生态价值观为出发点,综合发展而来的新的规划设计方法理论”。
景观规划学者俞孔坚用“反规划”一词表达其景观规划途径,并指出相对于传统城市规划而言“反规划”具有四个方面的含义:①通过反思城市状态表达了对传统城市规划结果的不满;②通过反思理性建设规划的谬误表达对传统城市规划“科学性”的质疑;③通过逆向的规划程序表达对传统规划的理性基础和价值观的反叛;④通过“负”的规划成果区别于传统城市规划的内容。
2 从城市规划理论建构的角度谈城市生态规划与城市规划的融合
作为一项社会实践,城市规划虽然有着悠久的历史,但作为理论的建构,现代城市规划理论仍处在青年期。学术界对城市规划理论的研究对象和范围还很难形成一致的意见。甚至连规划的正当性和科学性也经常受到种种质疑。张庭伟曾经把城市规划理论分为“关于城市的理论”和“关于规划的理论”两部分,也就是西方学者所说的“规划中的理论”与“程序的理论”,这为搭建规划理论的框架提供了一定的启示。
但是,仅仅将城市规划理论划分为两部分,仍然不足以把城市规划理论独立出来。因为城市地理学、城市经济学、城市社会学、城市生态学等等,也都是关于城市的理论,但这些理论显然不应该属于城市规划理论的范畴。如果人们退而求其次,仅仅把“关于规划的理论”定义为城市规划理论的范畴,那么像“田园城市”、“光明城市”、“广亩城”等等关于城市的构想似乎就不应该属于规划理论的范畴,而事实并非如此,上述这些城市思想恰恰是近现代城市规划理论中经典的内容。因此笔者认为,城市规划理论除了横向的分类(横坐标)之外,还必须增加一个纵向的分层(纵坐标),这个纵坐标就是规划的价值观。因为,正如凯文・林奇所说:人类聚落的形态无论多么复杂、不明确或无效,都是人的动机所造成的。这些动机为人们提供了第一条线索,它可以帮助人们找出环境形态与价值标准之间的关联。有了这样一条线索,在以下三个方面有利于城市规划理论的建构:
2.1有利于把城市规划理论与一般的城市理论如城市地理学、城市生态学、城市经济学、城市社会学等(姑且统称为城市学)区别开来。首先,规划是带有价值取向的社会实践,城市规划理论中,无论是关于城市的构想还是关于程序的理论,都具有明显的价值观的痕迹。而城市学则是针对城市展开的客观的探索,它是对城市现状和未来的描述和预测,回答城市是如何,将来会如何等问题。城市规划虽然要借鉴和参考城市科学对城市研究的成果,但决不会简单地依从这些成果,否则城市规划就没有存在的必要性了。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城市规划不是科学,至少不完全是,因为科学的根本要求就是其客观性。
2.2有利于根据不同的价值观对不同的城市规划理论进行分类,形成较为完整的城市规划理论谱系。
2.3如此一来,价值观便成了研究城市规划规划理论的核心线索,而价值观又是受人类整体世界观影响的。因此,可以通过追索人类世界观的发展而理解人类价值观的变迁,进而理解规划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也可以通过对人类未来价值观的展望探索城市规划的发展方向,从而使城市规划理论纳入整体的哲学体系之中。
3 城市规划生态化对城市规划和城市生态规划的启示
篇9
1、通过这次实习,使我们较全面、深入的了解城市规划相关工作的意义,熟悉现行业单位方案设计方法和规划实务操作技能,使学生对城市规划相关工作实践有较全面的感性认识。
2、通过这次实习,使我们进一步消化和掌握已学到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技能,检查我们对学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技能,也检查了我们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程度、掌握程度和应变能力。
3、通过这次实习,培养了我们实践中的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动手操作和计算机绘图技能,培养学生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能力,为今后较为顺利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基础。
4、通过此次实习,不仅提高我们思想素质和专业素质,还培养了我们事实求是的工作作风和踏实、谨慎、认真的工作态度,给帮助我们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组织纪律观念。
实习时间:20xx年2月—20xx年7月
实习地点:xxxx有限公司
实习的部门或岗位:规划设计部 规划实习生
实习的内容和过程:
一、实习概述:
对于学习了差不多四年城市规划的我们,可以说对城市规划设计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所有有关城市规划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结构体系,我们基本也都有所涉猎。但这些似乎只是纸上谈兵,倘若将这些理论性极强的东西搬上实际上应用,做些实际项目,那我们也会是无从下手,一窍不通。
以前,我总以为自己的规划设计理论知识扎实较强,计算机绘图能力比较熟练,设计也如所有工作一样,掌握了规律,照芦葫画瓢准没错,规划设计时可以借鉴一些成功的案例,那么,当一名合格的城市规划设计人员应该没问题了。现在才发现,城市规划设计其实更讲究的是它与实际紧密结合性和可操作性。离开现场实际情况,其它一切都为零,设计不只是一味的绘图,更不是一味的照抄照搬。
其实刚出去实习的心态是浮躁的。过完年第一次到北京,也是我第一次出去找工作过独立的生活。或许是因为自己简历准备充足,工作找起来并不麻烦,第一家面试就可以直接工作。但是“得到的不知道珍贵,失去了才知道其价值”。我只是想多面试几家公司看看待遇和公司情况,这样就和几个差不多的公司失之交臂。
我第一份工作是在中联城建筑规划设计事务所开始的。面试的时候,我们BOSS亲自面试,问了很多关于专业的问题后,开始了一个重要的环节——两小时快题设计。其实手绘是自己的弱项,这个我也很清楚,但是功夫不负有心人,表达不好,我就尽量用语言来说服他。规划设计,其实并不完全在于你是否会手绘,好的设计思路也是一个亮点,但是需要的是能够表达出来并且让对方接受这才是一个不错的方案。否则,也只有自己的水平,跟着BOSS也只能绘图(手绘和语言表达都不怎么样的)。
周三上午,我提前到达面试地点,但是由于公司没有到上班时间,我就一个人在工作单位所在的哪个社区——三里屯SOHO转了一圈,熟悉了一下环境。而我所做的快题设计题目则正是一个综合社区的设计。于是,比葫芦画瓢,我就结合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和三里屯SOHO社区中的地上地下设计模式,借鉴了其中可取之处,不到一个小时,就画出了草图方案。我并没有太过深化细部,只是表达了设计图纸的基本信息和所设计建筑的体块与造型。然后找到BOSS说出了自己的设计构思以及借鉴本社区的一些精华之处,也许借鉴这才是真正的亮点。善于观察和借鉴已有的成功案例,对设计专业工作人员是必须的能力,也是我们在以后工作中经常采用的方法。
工作一开始,或许是浮躁,感觉自己学不到想要学习的东西,整天接触的只不过是一些没人干的杂务工,整天没有老板和总工安排任务,只是从其他地方要过来一些案例和PPT,整天的浏览,然后看看网页。工作的心是焦急的,耐性也是经不起考验的。情急之下,就再次的开始了寻找工作的历程,到第二家公司——北京创成新领域建筑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工作。通过找工作,换工作,接触实际工作,我认为“放低姿态,放平心态,提高要求”,才能真正的在自己的岗位上持之以恒,干出成就。
二、实习过程:
刚开始的时候,由于自己对规划实务不是很了解,虽然在校期间跟着老师做了一段实际规划项目,但是对于单位的一些程序和BOSS的一些想法不是很了解。所以刚开始的工作进度是比较慢的,但是在总工的带领指导下,同事的帮助下,很快的对需要做的工作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
实习过程中,我们公司做的主要都是内蒙古的一些项目,而我的主要工作就是负责用计算机修改图纸和把其他的一些手绘图纸的矢量化。规划设计本身就是一个反复修改的过程,甲方不断的提出修改意见,公司不断的调整设计方案,而我也就是在不断的重复修改工作。总工一般不上机操作,指导我们把他的手绘方案在电脑中用最好的效果表达出来。我找了很多参考图片,也让其他同学帮我找了很多比较不错的图片作为参考。因为自己本身不知道什么好看,那就只能找一些公认比较漂亮的图片作为参考,开始就模仿别人的效果。
我们的工作过程中主要是用CAD,PS,AI,SketchUp,湘源控规等绘图软件。经过工作之后,才知道什么叫天外有天,我们总工的软件操作熟练程度比我们要快上好多倍,而且他在外企已有三年的工作经验,工作期间也是和我们一样从基本开始。他不仅能够熟练的运用多种常用的绘图软件,还给我们介绍了几种我们以前根本没有听说过的英文软件和操作技能。用他的话说:“规划设计本身就是一个在积累经验的过程,开始时候都是从基本工开始的,等真正有了工作经验自己的身价也就上去了。”这句话虽然朴实无华,但却是事实,同时也让我对自己产生了反思,对第一次换工作的冲动感到后悔。一个人的认知程度,本身就是在随着我们逐渐的成长在不断的加深。而一个人取得的成就也是在不断的付出之后不知不觉的积累出来的。
在我们这个行业工作,如果不加班就不算是真正的规划设计行业人员。当然,我们实习生也不例外,经常加班,有时候能干到夜里两三点,周末基本没有双休。刚去的时候比较关注的就是工作强度,一位老员工告诉我说:“加班是正常的,熬夜是必须的,只有在不正常的情况下才有双休日。”我听过之后,感觉到有点恐怖。当然开始时候感觉不太适应,但是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慢慢的适应了也就习惯了。有辛酸也有欢乐,我们加班时候老板统一买饭,大火一起有说有笑,公司的会议桌就是我们的餐桌,一起分享我们工作过程中的苦与乐,探讨困难与收获。实习生任务本身也不是很重,在没事的时候,看看书,查查资料,帮助助理浇浇我们办公室的花,其乐无穷。
在整个实习过程中,虽然我没有真正的参与到规划方案的设计过程中,但是通过整理总工的一些图纸,修改图纸时候甲方提出的指导性意见以及在最后过程中根据具体情况做出的一些地块的城市设计等过程,也让我对实际的城市规划设计有了更进一步的接触和了解,更清楚的指导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和一些严格要求的规范性文件。不仅学会了不少的专业知识,也学会了如何和同事之间处理好工作关系,磨练了自己的个性,在自己在以后的工作过程中会起到更好的效果。
规划设计本来就是一件烦琐的工作,改图的过程更是重复的,枯燥无味的。但是只要你用心地做,越做越觉乐趣,越做越起劲。任何职业都具有趣味的,只要你肯干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因此,修改图纸切忌:粗心大意,马虎了事,心浮气躁。做任何事都一样,需要有恒心、细心和毅力,那才会到达你所想要的理想目标。
三、实结:
转眼时间,实习该结束了,通过实习,我也获得了不少的心得认知和感悟:
首先,作为一个设计人员,工作中一定要就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职业操守以及敬业态度。设计工作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从业人员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跟上企业发展的步伐,要不断地充实自己,掌握最新的设计规范,法律法规,以及甲方的设计意见和建议。这样才能使自己的工作最为出色,效率也能达到最高,更能为企业和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
其次,作为一个设计人员要有严谨的工作态度,务实的工作作风。规划设计工作是一门很精准的工作,要求设计人员要准确的核算每一项指标,认真对待每一块用地性质的确定以及道路的设计,及时与甲方沟通交流,争取做出符合实际的又节省施工费用的设计方案。如果态度马虎,随便的画出一条道路,在计算机上或许是很小的误差,但到实际施工过程中,或许会给甲方或者政府造成巨大的不必要的损失。
篇10
【关键词】现代;城市;规划
1 城市规划现状
目前我国的城市规划,大多是按照如下的步骤进行:资料的收集和研究社会经济状态分析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确定城市规划的目标根据目标分解为具体指标按照以上问题提出不同的规划方案研究不同方案的利弊确定总体规划按照总体规划进行分区规划详细规划近期实施方案制定建设规划的管理。通常情况下,规划的重点在于城市土地和空间资源的规划和管理,城市规划的着眼点是城市的社会经济的发展。虽然在有关城市规划的法规中提出了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但在实际操作时由于缺乏必要的保证措施和有效的实施手段,往往忽略了资源和环境的问题,而把主要注意力放在人口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上。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但与此同时,在许多大中城市不同程度地出现了诸如水资源紧张、能源短缺、废弃物污染、大气环境质量恶化、中心区人口过密、基础设施特别是道路交通设施严重滞后等现代城市通病,这些问题一方面对城市居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现实的负面影响,同时也给城市系统的正常运转和今后的长期发展埋下了不容忽视的隐患。如何寻求适合我国国情的城市发展道路,有效地解决城市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是未来城市规划工作中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由于我国城市规划发展的历史较短,与迅速变化的城市发展形势相比,现行城市规划中还存在着一些亟待改进的薄弱环节,如:由于城市规划编制时目标不够完善,在分析确定城市发展目标时缺乏资源和环境的约束,导致了有些城市规划本身的先天不足;由于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时期,由于体制的原因,城市规划的法制和管理还尚待完善,实施与规划还有相当距离,城市发展上难以改变以往的盲目扩大规模的外延式的发展模式等。有鉴于此,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出发,探索与之相适应的城市规划的理论和方法,以城市规划为首要环节,保证实现城市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可持续发展规划理念
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全新的发展观在1992年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得到全球的共识。可持续发展是指经济、社会、人口与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既满足当代人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又不损害满足子孙后代生存发展对大气、淡水、海洋、土地、森林、矿产等自然资源和环境需求的能力。1994年我国政府率先制定了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21世纪议程 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此后国务院专门发文,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将《中国21世纪议程》的基本思想和内容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并强调要提高全民可持续发展意识,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我国是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
我国人口众多,许多资源相对短缺,经济建设过程中面临着沉重的资源环境压力。由于我国大中城市人口密集,社会经济活动高度集中,城市建设与管理的任务繁重,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与西方国家相比更为突出,在城市规划中贯彻可持续发展思想尤为重要。
当前,可持续发展观念至少在如下几方面对进一步完善我国城市规划提出了新的要求:
2.1 如何确立与可持续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城市规划的指导思想与规划方法体系;
2.2 在规划环节怎样才能保证城市发展实现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
2.3 如何体现“科教兴市”从总体上对城市发展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2.4 资源、环境作为城市发展的客观约束,通过何种形式才能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得到有效反映;
显然,对上述问题的回答将使我们的城市规划工作更好地适应和体现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从而有助于实现城市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3 可持续发展观念下的城市规划思路
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在城市规划中除了包括常规的规划内容之外,还必须综合考虑城市发展的资源与环境问题,预测在不同政策方案下,城市系统的发展水平和资源环境状况,在环境容量与环境承载力两个关键指标的约束下,制定城市的发展方案及相应的发展对策建议,为了达到上述目的,需要对城市规划的内涵进行必要的拓展,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下城市规划的新思路。
城市规划是一个反复迭代的过程,如果城市规划的初步方案突破了城市的环境承载力及城市的资源供给力,则要求进行相应的需求管理,对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需求进行控制,据此在环境指标和资源指标下得出一个新的城市规划方案,再与环境承载力和资源供给力比较,直至满足为止。这种城市规划新思路要达到的基本目标是综合需要与可能,建立一个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需要的城市系统 ; 同时必须考虑城市环境承载力和城市资源供给力,将城市的资源环境消耗确定在一个合理的限度之内。
根据研究目标设立了两个决策作用点:城市交通环境承载力和城市资源供给力。城市环境承载力即城市环境对污染承载能力;城市资源供给力即城市的资源(包括土地、淡水、森林、能源等资源)对城市发展的供给能力。对于任何区域,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城市的资源利用和城市的环境污染都是有一定限度的,超过限度将制约社会经济的发展。
城市规划思路具有如下三个显著特点:
3.1 规划内容已不局限于城市本身的发展,而是将与之关联的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诸多因素纳入规划过程,在保证上述因素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的前提下,寻求城市适宜的发展规模、发展速度与发展方式;特别在规划的开始,就把城市的环境分析和城市的资源分析和城市发展的需求分析一并考虑,由此得出平衡城市发展的总体规划初步方案。
3.2 整个规划的出发点不仅是以往的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与城市土地及空间资源的关系,而特别强调了城市环境承载力和资源供给力。这是可持续发展观念对城市规划提出的新的要求。
3.3 资源环境体系的基本承载力是决策城市规划方案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控制点,即规划方案中建议的城市规划不能突破城市的环境承载力和资源供给力。需要说明的是,城市规划方案的确定并不是被动的接受承载力和供给力指标的约束。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环境污染的排放因子和经济发展的资源消耗特性会相应发生变化,导致环境承载力不断增大和资源供给力的加大,以及城市系统允许发展规模上限的扩大。可见,环境承载力和资源供给力指标的引入,保证了城市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良性互动,这是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具体体现。
总之,上述规划思路充分考虑到客观条件对城市发展的约束及科技进步对城市发展的能动作用,以之作为规划工作的出发点,将有助于从规划环节保证实现城市的内涵型、集约式发展以及“科教兴市”战略的贯彻实施。
- 上一篇:小学教导主任述职报告
- 下一篇:小学体育教师述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