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规划范文
时间:2023-04-08 00:08: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区域规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区域规划;理论研究;战略发展
“区域”是个非常广泛的概念,不同学科对“区域”的概念有不同的界定。
对区域的研究,最早来源于地理学的发展,是地理学的三大分支之一。随着对区域研究的广泛深入,逐渐融入了经济学、社会学、工程学等学科的相关知识,形成了区域研究的综合性特征。
区域规划是国家政府进行区域管理的重要手段和方式之一。当代的城市竞争已不再是单一的城市间的竞争,是以中心城市为主导与其周边城镇构成的区域或城市群之间的竞争。当前,在中国城市化的快速进程中,构筑一个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城市区域,是充分发挥中心城市辐射作用和引导整个区域快速发展的重要举措。
区域研究的理论基础发展于Lewis Mumford的“田园城市”和Patrick Geddes 的“进化中的城市” 的思想。“田园城市”要求突破城市的界限,将城市和周边的自然村落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城市的发展问题,体现了最本质的区域规划思想。“进化中的城市”认为,人类居住地与特定地点之间存在着一种已经存在的、由地方经济性质所决定的内在联系,场所、工作和人是一体的。他指出一个城市的工业和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向郊区拓展已成为一种必然,地区城市联系日益紧密,结合成巨大的城市集聚区或形成城市群。因此原来局限于单个的城市规划应当转变为对以一个中心城市为主的区域的整体规划,将城市和周边的乡镇纳入统一体系之中,使规划包含若干个城市以及他们周围的影响地区,由此形成了区域规划的思想。
20世纪初期,在Lewis Mumford和Patrick Geddes 的“进化中的城市”的理论的影响下,许多国家开始着手于区域规划的研究与实施。1920年5月德国的德鲁尔煤矿居民点协会编制的鲁尔区«区域居民点总体规划»开创了区域规划的先河;1921年前苏联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经济区划,成为国家计划指导下有组织、有步骤地对全国进行分区开发的典型;1929年美国编制了区域规划。1944年英国学者 Patrick Abercrombie 主持编制了大伦敦区域规划,成为以大城市为中心进行区域发展规划的典范。
随后出现的区域规划理论有:
工业区位论:由德国学者W. Launhard最先提出。随后,德国经济学家A. Weber 和美国空间经济学家E. M. Hoover 等发展了工业区位理论。工业区位理论可以划分为最低成本学派、运输费用学派、市场区位学派和社会行为学派等四类,其中以最低成本学派影响面最大。工业区位论主要针对工业的市场、运输、生产、原料等一系列对工业利润最大化的影响因素的分析,用于合理协调区域的产业布局以推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中心地理论:由德国地理学家W. Christaller 1933年在他的«德国南部的中心地»一书中首次发表了这一理论。他的中心地概念是指一个区域的中心城市,它集合了区域的中心功能和综合功能。该理论认为不同等级的中心地依据三种不同的功能控制关系(市场原则、交通原则和行政原则)构成三种不同等级的数量体系(分别为K3、K4和K7系统),在空间上也具有不同的结构形态。中心地理论在今后的区域发展中占有重要的指导地位。
增长极核理论:首先由法国经济学者F. Perroux 于50年代提出,后经美英学者A. O. Hirschman,J. Boudeville和M. Hanson 等进一步完善。该理论主要针对区域间中心城市形成的必要条件进行研究。
区域空间结构理论:主要包括城市本身的发展规模及空间结构组织规律、城市对周边乡镇的吸聚模式和区域内各个城市相互联结的城市网络结构形态等三个层次的研究内容。其中包含了城市最佳规模理论、空间吸聚理论、区域空间结构演变阶段和类型分异理论等理论。该理论认为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变阶段通常可划分为四个阶段:a)低水平的均衡阶段。是区域间合作的初级阶段,各城市之间相互影响较小,处于均衡发展时期。多为农业社会的典型空间形态; b)极核式集聚发展阶段,是区域中心城市的形成阶段。区域间的合作优势开始在在中心城市显现,各城市之间开始出现非均衡发展。表现为前中期工业化社会的典型形态;c)由极核扩散发展的阶段。区域中心城市的发展处于饱和状态,出现了向周边主要城市的扩散,促使区域间多中心城市的形成。多为中后期工业化社会的典型形态;d)高水平的均衡阶段。以网络化、均衡化、多中心为特征的空间结构,地区间的阻隔和差异已逐渐消失并完全融合为一个整体,整个区域的空间和资源得到更充分和合理的利用,区域优势明显。处于高水平、动态的均衡发展之中。多为后工业化社会或信息社会的典型空间形态。该理论对区域间各城市依据自身的区位优势合理定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区域规划的制定,关系着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的战略实施。区域规划理论的发展,是区域规划在实践中的经验提炼,是指导区域规划制定的可靠依据和有力佐证。在制定区域的总体发展规划时,需要综合运用各种理论,扬长避短,找出适合本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方案。
参考文献:
[1] 彭震伟,«区域研究与区域规划»。---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8。
[2] 顾朝林,«概念规划»。 ---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篇2
昨天,省发改委官员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规划》的出台是民营经济的新机遇。
长三角要建设世界级城市群
长江地区包括上海、江苏和,区域面积21.07万平方公里。区位条件优越、自然禀赋优良、经济基础雄厚、体制比较完善、城镇体系完整、科教文化发达,已成为全国发展基础最好、体制环境最优、整体竞争力最强的地区之一。
《规划》提出,要进一步优化空间布局。以沪宁、沪杭甬沿线为重点发展具有先导效应,发展潜力大的电子信息、生物、新材料和先进装备制造等产业;在沿江、沿海、湾沿线优化发展产业链长、带动性强的石化、钢铁、汽车、船舶等产业。促进企业向产业带集中、向园区集聚,引导关联企业集聚发展。加快等发展潜力较大地区的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带动高速公路沿线发展。
《规划》专门提到了要对苏北、浙西南等开发强度相对不高、发展潜力较大的地区,进行大力支持,引导其产业、人口有序集聚,形成新的城镇发展带,并进一步提升、等特大城市的综合承载能力和服务功能,扩大辐射半径,走新型城市化道路,培育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
《规划》出台,民营经济迎来新机遇
昨天,省发改委地方经济处处长张善坤告诉记者,国务院正式批准后的《规划》还没有下发到省里,不过《规划》早在几年前就已经上报,“据我们所知,内容基本没有什么变动。”
参与《规划》编制工作的省发改委副主任刘亭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规划》的出台实施,让的民营经济面临新机遇。
一是政策环境更加宽松、公平,民营经济在融资条件、市场准入等方面,将有较大改观;
二是市场一体化后发展空间扩大。”刘亭说,民营企业很多,《规划》实施后,市场一体化程度将进一步提高,发展的环境将更加优越,具有特色的总部经济发展可能会加快。
刘同志认为,近年来民营企业的集团发展较快,已占全国民企500强的近半壁江山,同时也出现了吉利汽车、阿里巴巴等新型民营企业。《规划》实施后,民营经济面对的竞合将加剧。
国务院批准《规划》
听说国务院批准《规划》,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徐同志很兴奋。
篇3
2009年12月3日,国务院正式批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这是我国2009年批复的第8个区域经济发展规划。2009年以来,国务院先后批复了《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横琴总体发展规划》、《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和《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7个规划,批复的区域经济规划数量几乎是过去4年的总和,出台速度前所未有。在国家级区域规划之外,地方政府之间进行联合规划也是紧锣密鼓:《广佛肇经济圈合作框架协议》、《推进珠江口东岸地区紧密合作框架协议》、《推进珠中江紧密合作框架协议》、海南国际旅游岛、重庆“两江新区”、深圳综合改革配套。一时间区域经济正以风起云涌之势进入人们的视野。
从国家级的区域规划来看,政府希望通过整体布局,发挥区域优势,促进特色板块的崛起,未来实现板块间的相互协作和良性互动。2009年国务院批复的8个区域规划都有各自的期望和战略重点,如海西经济区要发挥独特的对台优势,努力构筑两岸交流合作的前沿平台;辽宁沿海经济带要起到拉动东北地区经济发展作用;江苏沿海地区的发展有利于提升江苏经济社会整体发展水平、缩小苏南苏北发展差距;关中―天水经济区则是支持西安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目前,我国经济版图已初步形成了东、中、西部并行,东部沿海地区较为集中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
中国经济大变局
区域规划主要是在城市规划和工矿区规划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主要任务是:因地制宜地发展区域经济,有效地利用资源,合理配置生产力和城镇居民点,使各项建设在地域分布上综合协调,提高社会经济效益,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顺利地进行地区开发和建设。区域规划要对整个规划地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建设布局问题作出战略决策,把同区域开发与整治有关的各项重大建设落实到具体地域,进行各部门综合协调的总体布局,为编制中长期部门规划和城市规划提供重要依据。长期以来,区域规划一直是我国规划体系中一个亟待加强的薄弱环节。促进地区协调发展,必须强化区域规划。从“十一五”开始,我国已开始将区域规划编制工作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明确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空间布局以及结构调整的重点和方向。
2009年我国区域规划密集出台的背后,是我国经济形势变化的内在要求。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经历了三种发展模式――从单纯依靠外来投资,到三来一补加工为主的出口,再到以出口为导向的制造业。这三种模式无一不是以国外市场为增长动力的。在经济发展的初期,我国的经济规模还比较小,形式也相对比较单一,这种发展模式还可以维持,随着我国经济体量的扩大和内容的丰富,外部导向型的经济越来越难以支撑国内的发展。最深刻的例子便是,在本次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我国外贸受到严重的打击,最终不得不依靠中央政府的大规模投资振兴规划。事实证明,像中国这样的大国,是不能把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放在国外的。中国的发展必须依靠国内的市场,通过完善包括工、农、第三产业整个经济体系,合理调整各行业比重,扩大内需,形成产销两旺的良性循环,中国的经济才能健康长久地发展。2009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2010年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定下了基调:更加注重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在此背景下区域规划同产业振兴规划,双双被赋予了保证经济稳步增长,推动经济转型的重任。
首先,区域规划和产业振兴规划共同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中国现阶段经济增长模式主要是依赖对外出口,经济增长的动力来自外部。金融危机给我们原有的发展思路敲响了警钟,未来中国的经济必须从外需过渡到外需经济和内需经济相结合,并逐步以内需为主体的经济。产业规划是直接着眼于产业升级和产业调整,而结合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的区域规划政策更具有宏观战略性和针对性。区域规划的目的也正是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比如,政府对上海的要求是建设“两个中心”,这显然是适应了其产业升级,从制造业为主转向金融服务业,对接国际市场的需求。而对海西区的扶持,自然是对接台湾产业的转移,加强亚洲地区区域融合。北部湾、环渤海、以及东北振兴区域振兴都可以看到国家在调整结构时,产业振兴和区域规划相结合的思路。
其次,区域规划要促使我国经济均衡发展。目前,我国经济总体依然保持着较快的发展速度,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其中,区域之间发展的布局不均衡现象比较突出。大部分的工业集中东部沿海,东部和中西部区域间产业布局不均衡。这种情况的产生受制于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国情国力,客观条件要求必须集中力量,在有地缘优势的东部地区以点状或线状突破。经过30年的发展,中国经济已形成东、中、西部,及东北老工业基地等四大板块。同时又划分出若干个独立活跃的经济圈、经济带,比如长三角、珠三角等。更进一步,还细分出若干个经济区。中国经济已经具备了网格化均衡发展的条件。同时,长期以来的非均衡发展也产生了诸多矛盾,如城乡差距、地区间差距以及收入差距,这在客观上要求今后的发展必须要采取均衡发展的方式。区域规划则是实现均衡发展的科学依据和有力保证。
区域规划担当着加快产业升级和产业转移的重任。正常在无外力推动的情况下,随着经济的逐步发展,产业结构将形成从沿海向内陆层层递进的阶梯型。先发展地区随着资金和技术的积累以及各种成本的提高,原有产业失去竞争优势要求升级,新的产业兴起要求发展空间,进而产生转移的压力和动力。而次发展地区则顺利地承接,实现经济的起步发展。这一过程将是比较缓慢。但是,金融危机的发生客观上加快了这一进程。同时,自发的产业转移也存在不合理之处的。例如,有些地区为了发展经济会允许一些高能耗、高污染的企业项目进驻。而科学统筹的区域规划既能够实现产业的快速转移和升级,同时避免了自发无序的产业转移带来的弊端。在区域规划之下,东部沿海的产业升级,除了实现自身新的发展,也将产生以点带面的效应,辐射东部周边地区,进而带动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更上一个台阶。对于有转移压力和动力的产业,政府将统筹规划,加强地区间的协作,完善配套服务,使这些项目在中西部重新获得市场,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
篇4
国内FBO现状
通常而言,FBO主要是为通用航空提供服务的运营商,是为除了航班飞行之外的小飞机,特别是公务机和私人飞机提供加油、维修和旅客接待等多种服务的公司。
FBO是通用航空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保障设施,被认为是一个国家的通用航空和公务航空飞行市场走向成熟的标志之一。
FBO与通常意义的机场是两个不同事物,它们可能会共用跑道和滑行道,但它们所服务的对象有巨大的差异。
FBO在我国还处在起步阶段。目前国内机场开设FBO业务的企业屈指可数,因此,很多国外航空公司便纷纷抢占先机来中国投资合作。
虽然我国境内FBO的质量和数量与美国、欧洲强劲的FBO行业不可同日而语,但随着低空空域改革的不断深入,公务机、通用航空市场必将后势强劲。
长三角地区FBO分析
长三角地区是中国经济规模最大的区域之一,经济总量占全国的比重达17.6%,人均GDP是全国平均水平的两倍多。根据2009年胡润财富报告,全国有825000个千万富豪和51000个亿元富豪,长三角地区千万富豪数量占全国的34.7%,亿元富豪占全国的33.8%。而2011年的胡润百富榜显示,中国富豪人数继续快速扩大。百亿富豪达到127位,比2010年增加了三成,比2009年翻了近一倍;十亿美金富豪达到271位,比2010年增加了四成多,比2009年翻了一倍多。在2011年前20名排行榜中,长三角区域占据了8位。
随着长三角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通用航空成为当前长三角地区民用航空业一个新的增长点,私人飞行和公务飞行、空中旅游等则是通用航空发展最快的领域。截止到2010年底,长三角地区注册或登记的通用航空公司、航校、航空俱乐部近20家,约占全国通航企业的17%。
虽然通用航空在长三角地区未来10年内呈现快速发展趋势,但是目前其基础保障设施却远远落后于通航产业快速发展的要求。目前,长三角地区只有上海虹桥机场公务机基地一家功能齐全的FBO运营基地,且该FBO是为公务机提供服务的专用基地,鲜有为各种类型通用航空器提供保障服务的FBO基地。
长三角地区是世界机场密度最高的多机场系统群,截至2010年底,共有机场17个,国际及国内枢纽机场5个,FBO基地1个。纵观世界,与长三角地区都市群在国家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具有一定相似性的美国东北部都市群和五大湖城市群相比来看,美国著名的东北部都市群,其区域范围内机场数量达到30多个,其中大型枢纽机场9个,大型FBO基地34个;而在五大湖城市群经济区域范围内机场数量接近20个,其中大型枢纽机场5个,大型FBO近30个(数据依据2009年美国AIN FBO Survey整理)。在两大都市群中,大型枢纽机场通常会有2—3个FBO基地为通用航空提供保障服务,同时在多机场系统中FBO主要由世界大型FBO连锁经营集团运营,其效率和服务都达到成熟模式。相关资料显示,目前虹桥公务机基地一个月的业务量还不足以与美国大型FBO一天的业务量相比。我国FBO建设远落后于美国FBO保障体系。
目前的长三角区域,除去公务航空专用大型FBO基地之外,一些通用航空公司正在谋划建立直升机、超轻型喷气机的机场、起降点,从某种角度来看,这些小型通航机场、起降点可以算作一个小型FBO基地,或者具有FBO的某些功能,诸如南京若航未来直升机基地规划、舟山群岛直升机起降点的基地规划等。这些小型FBO可以为通用航空器提供最基本的飞行保障服务,未来这些基地将成为长三角FBO服务保障网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长三角地区FBO总体规划原则
配合低空试点改革的推进
低空空域是通用航空活动的主要区域,深化低空空域管理改革,是大力发展通用航空、繁荣我国航空业的重要举措,是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
FBO的发展需要积极配合低空改革试点的推进,使其在我国大范围构建的服务保障网络中发挥积极作用。并通过合理规划布局,正确引导长三角FBO行业与低空空域改革进程协调发展。
在现有机场网络基础上合理规划
根据调查分析、估计测算,我国大陆地区到2020年,除了上海将建成亚太航空枢纽中心,华东地区还要建成48个民用机场,比现在多14个,建成后每隔200千米有一个支线机场,每隔400~500千米有一个干线机场。
相对于运输业务繁忙的民用机场,加快建设支线机场不失为改善通用航空的起降条件的有效途径。而对于亏损的支线机场,可以考虑通过减免税收、贴息等方式,解决机场建设和运行中的资金压力,支持其发展。同时,补贴和免税等措施也将大大促进民间投资建设支线机场的积极性。有了地方政府的积极引导,再结合正在进行的低空空域管理改革,通用航空“飞得起,落得下”的问题有望同时得到解决。
因此,打造长三角区域通用航空FBO基础设施保障网络要依托于我国2020年机场发展规划。同时,需通过对区域经济基础、发展环境、社会文化和战略地位等关键因素进行对比分析,找到本地区FBO的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及区位优势,需根据发展机遇、比较优势、竞争优势及区位特征,确立本地区FBO的独特地位。
与当地经济发展的联动效应
长三角地区是公务航空及私人航空的巨大市场。目前该区域公务机及私人飞机的使用者,主要是世界500强在华企业、外籍政府官员、外企高管、民营企业、广告公司、地产公司等。其中大部分为外籍客户,国内客户多为企业客户和团体客户。在这些客户进行的通用航空活动中,以搭乘直升机或小型公务机视察工业园区和工厂、营销活动包机、短途包机旅游三类情况最为多见。
通过将FBO打造成地区交通运输发展的转换点,可以为公务机客户提供方便,使其更加节约时间成本;利用FBO的发展,促进当地空中旅游业务及其他业务的发展。因此,FBO的发展应与当地经济发展产生积极的联动效应。
上海FBO发展规划
目前,虹桥公务机基地对于提升上海国际地位和声誉、完善枢纽服务功能、促进航空产业发展、增强城市和机场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而积极的作用。同时,从市场角
度出发,加快推进公务机基地的发展,有利于充分发掘市场增长潜力,牢牢把握未来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根据目前上海市场现状,以2005年上海公务机运量为FBO市场基期参数,结合国内机队规模(包括私人拥有者)和外籍机队飞行规模,加上2010年世博会对FBO市场增量机会的影响度,初步预测至2015年的平均增长率为15%,即2015年超过5000架次。此后,到2026年的平均增长率为10%,预计远期上海市场总量约达15000架次。
因此,就上海公务航空未来发展趋势而言,上海虹桥公务机基地应完善其服务功能,这将有力促进公务机运量的稳步增长。首先,外籍公务机因商务目的飞往以上海为核心的长三角地区城市具有一定的潜在需求,但限于缺乏成熟的FBO设施,阻碍了该部分市场需求的完全释放。虹桥公务机基地应完善其服务功能,依托上海所处区域经济的特点提供市场最具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市场设施,吸引公务机流量的增长;其次,虹桥公务机基地应延伸其服务产品的开发,有助于公务机产业链的进一步拓展。例如公务机托管业务。最后,虹桥公务机基地应有国际竞争意识,以FBO业务为基础,创建一流的地区性商务航空运营基地,并使其成功融入国际网络,成为中国及东北亚的公务机运营中心,为上海“航运中心”发展效力。
江浙地区FBO发展规划
《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中指出,完善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进一步提升南京、杭州等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综合承载能力和服务功能,错位发展,扩大辐射半径,带动区域整体发展。故在未来发展中,可考虑效仿上海公务机基地规划,建立南京、杭州大型FBO保障基地。同时,长三角公务直升机消费市场亦渐成为中国高端消费市场的代表。公务直升机和公务飞机在运营层面上的差异如下表所示:
长三角经济圈作为中国最具经济活力的经济圈,经济中心城市之间距离间隔不像京津冀都市圈那样远,比较适合上述公务直升机300公里的飞行距离,而利用公务直升机作为交通工具的最大优势为时间成本的节约。例如春兰集团曾购买过1架EC-135直升机,以往经理和厂长要用三四个月的时间才能跑完的地方在使用直升机代步后只需一个月时间,工作效率提高了三四倍,虽然每年直升机运营费用要数百万元,但是收益远远大于这个数值。根据美国国家公务机协会(NBAA)统计,如果一个人每周乘3次私人直升机,累加起来,其每年可以比乘坐普通航班节省1个月的时间。这一点对于很多空中飞人来说,是个巨大的诱惑。因此,在江浙地区亟需建立为这些公务直升机提供服务的中小型FBO保障网点。
另外,2008年在《江苏省通用航空发展战略研究》评审会上传出,今后两年,江苏省的13个地级以上城市至少建一个可供直升机起降的机场。到2020年,全省每个县(市)将建一个直升机起降点。在长三角未来的城市交通中,由空中出租直升机、公共直升机构成的城市立体交通将会出现。
篇5
关键词:区域规划;地方经济;房地产
2009年以来我国先后批复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横琴总体发展规划》、《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和《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8个规划,出台速度前所未有。随着区域规划对地方政府的经济的带动作用,地方房地产业发展也出现了如火如荼的局面,成为地方发展的强劲动力。
一、区域规划概述
区域规划是为实现一定地区范围的开发和建设目标而进行的总体部署。中央出台的区域发展规划,除提业优惠政策外,更重要的是为地方政府打开了土地开发引资的大门。区域规划首先带动部分城市的房地产开发,房价上涨,便可实现后续的招商引资。房地产和区域发展其实是相辅相成的,区域发展必然要寻找一些先导产业发挥带动作用,房地产便是其中之一。
只有当项目产品在二级市场上交易活跃的时候,房地产和区域经济的后续发展才有源源不断的资金动力。区域振兴规划无疑也是助推市场活跃的强心剂。
作为调整经济结构和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一环,国家在去年陆续出台了多项区域经济振兴规划。随着相关规划的实施,规划给区域发展带来新动力,区域经济有望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其中,房地产与其他产业的发展有望相互促进。
区域振兴规划实施后,国家和地方大量的投资项目将跟进,这对当地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是实质性的,但并非立竿见影。需要大量前期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铺垫。部分城市的区域振兴规划引起的过度炒房应当警惕。这些规划的实施对当地经济发展和相关产业的培育将产生巨大影响,但同时也成为了主题投资的热点,吸引了楼市和股市的投资者竞相介入。在这种背景下,房价出现一定程度上涨可以理解,但过度炒作形成较大泡沫将遏制地方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区域规划对地方房地产经济的影响
区域规划在刺激地方经济之前,首先激活了当地的房地产市场。目前多数炒房者纷纷踩着区域规划制订的时点,介入相关地区的房地产市场。大到国家级区域规划,小到新地铁线路投建方案,都被炒房者视为投资良机,体现了区域规划对区域楼市的明显带动和提振作用。
(一)区域规划改善当地基础建设的同时也引起了房价的快速上涨区域规划的影响是长期的。区域房地产潜在价值提升,可以吸引外地资金进入,加速该区域开发。不过,近期部分地区房价因区域规划而被过度炒作,这无疑是对未来发展的透支,也可能引起政策制订者的警惕。
2009年11月,国务院批复《关于调整天津市部分行政区划的请示》,同意撤销天津市塘沽区、汉沽区、大港区现行建制,设立天津市滨海新区行政区。随后的三个月,滨海新区房价累计涨幅超过50%:今年1-2月累计成交11591套,同比增长39.7%。
2010年1月初,《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颁布,海南房地产和土地价格不断攀升。随后的一个多月内,海南主要城市房价涨幅超过100%。
(二)区域规划是房地产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但不应成为短期投资炒作的对象如果疯炒一阵房地产,最后造成房地产巨大泡沫的话,区域振兴必将大打折扣。理论上来讲,区域性发展规划作为一种刺激和拉动经济的工具,短期内能创造出一个洼地,吸纳各种要素进入并加快流动,从而迅速催生资本聚集效应。但区域性发展规划一旦成了一件人人都在赌运气的标的,就非常容易背离实际,陷于概念性的炒作,由此必定形成一个巨大的流动性漩涡。而房地产作为资本增值和发展突破的首选项,首当其冲会被拖入。纵观近些年许多区域崛起的现实,房地产不连跳几个台阶、基础设施建设不突飞猛进、城市化推进节奏不加快,区域经济一定是不会有起色的。于是,区域性发展规划与房地产业发展机会、区域经济与房地产业部门经济,就直接划上了等号。如果不能扭转这种极端错了位的联系,后果是很难设想的。
(三)区域规划成为地方房地产泡沫的直接诱因已经看到,一些地区在刚刚拿到批文之后,当地房地产市场已然如一锅煮沸的开水,各路资本纷纷杀奔而去,价格随即扶摇直上。上一次海南岛房地产泡沫破灭,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这种错觉造成的。官方给了大量的扶持政策要建设特区,结果那里却变成了房地产投资乐园,一类大资本在那里倒卖土地,另一类小资金就在炒卖房屋。实业没有做起来,大多数资本都在钻投机取巧的空子。因为流动性漩涡的作用,土地、房屋的价格受到剧烈搅动,变得严重脱离实际,在缺少真实性需求支持的情况下,最终摔了个粉碎。
包括海南等新近拿到规划批文的区域,在迎来又一轮历史性机遇的同时,也再一次被推入到这样一种威胁面前。虽然17年过去了,"概念性炒作危机"阴影却始终没有走远。尽管有人认为,眼下的市场已不是当年的初级形态,以前的悲剧当不致重演。但我认为,只要有那一纸被镀上决策印信的规划存在,流动性漩涡就一定要出现。原因在于,当前的中国市场并不缺少流动性。在今天,无孔不入的全国乃至于国际资金都在向这些区域注入,这对于各个准备起步的区域板块的撬动是很明显的。 三、地方房地产业良性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要防止此类房地产热,先得设法使盲目性、一窝蜂似的"规划热"冷却下来。区域性规划,并非越多越好,要宁缺毋滥,不宜鼓励竞相"要规划"的风气。经济发展受诸多因素影响,核心的一点是,大到一国,小到一地,都需要以结构合理、需求坚实的产业基础做后盾。区域经济是许多部门经济的集合,是一种结构性、同步性、综合性和协调互补性的经济形态,我们需要加强一种可持续性的区域发展营造意识,力避急功近利的心态。
(一)适度控制房地产投资规模
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中,房地产投资应占多大比例需要认真研究。事实证明,房地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总投资的比重如果过高,一定会产生泡沫,很多城市在年所经历的房地产市场巨变都与此有关。而如果房地产投资比重过低,不仅不能够满足居民的住房需求,而且会对城市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因此保持适度的房地产投资规模,是政府调控房地产市场的首要环节。要研究一个城市房地产业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关系,从中找出规律,努力把握好这个比例关系,如此,房地产市场供求才能大体平衡,房地产市场才能稳定发展。
(二)加强对规划全程的监督控制对于区域发展规划战略,决策层也要对规划落地全程予以监督控制。在规划推进的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土地、资金两类要素的投放。
因为有政策倾斜和照顾,预计这两类要素的投放将会拉开一个极大口子。如果两者投放不够合理,甚至失去控制,在市场层面就会导致炒地、炒房的恶果。
(三)加强区域内调控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房地产市场调控是政府稳定房价的手段。但由于房地产是关系百姓居住生活的大事,是对国民经济具有广泛影响的行业。因此,必须要在调控中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如果在执行中忽松忽紧,忽冷忽热,就会在解决老问题中产生或留下新问题。在一个区域规划体系中,有很多产业部门需要政策惠及,但房地产业是最不应该受到关照的,更不能被当成特殊产业来对待。放眼全国看一看,现在不仅流动性充裕的地方,房地产经济很发达,连很多流动性并不充裕的欠发达地区,亦如此。因此房地产业本就该被排除在一揽子区域规划措施之外。
参考文献
篇6
一、引言
随着现代社会人们消费观念的改变,水休闲旅游作为我国北方现代休闲旅游的主要方式之一越来越受到旅游者的青睐,掀起了温泉度假村、滨海度假村、城市滨水景区开发建设的热潮,各种形式的相关产业也发展迅速。国内关于水休闲旅游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针对某一个城市的生态环境承载力和城市景区开发建设等方面,其中有关水休闲旅游与省级区域规划开发的关联性的综合研究相对较少,能够探析其对区域发展规划的影响及对策研究更是缺乏。本文利用2015年针对沈阳出行的省内游客的抽样问卷调查资料,结合实地调研,对水休闲旅游与辽宁省区域规划开发的关联性做了一些初步研究,剖析当前我省水休闲旅游产业建设所面临的问题,提出对策,以期为政府及旅游企业的决策提供参考。
本次调查选取辽宁省内营口、鞍山、辽阳、葫芦岛、丹东和大连六大城市,将从沈阳出发参加省内水休闲度假旅游的游客作为被调查对象。这主要是基于以下两点原因:首先,这六个城市与沈阳的距离在500km范围内,游客的到访率可能会比较高,选择其进行调查可能会更加激起受访者的兴趣。其次,所选取的六个城市在省内及省际水休闲旅游线路上扮演着重要角色,其中丹东和大连是省内“沈阳―丹东―大连”金三角黄金旅游线上的重要节点;葫芦岛在“沈阳―关外”旅游线上发挥着重要作用;营口、鞍山和辽阳是目前水休闲旅游线上的最具代表性的城市。因此,我们选取这六个城市和沈阳游客作为研究对象。调查共持续75天,分别是2015年7月10日―8月20日和9月30日―11月4日,既包含了夏季滨海休闲旅游旺季,也涵盖了秋季黄金周温泉休闲度假旅游的旺季,既有高峰期黄金周也有平常工作日,最大限度的保证了问卷的广泛性。在沈阳火车站、高速服务区及部分旅行社调查了包括旅游者个人特征、出游次数、停留天数、交通方式、出游动机、对水休闲旅游相关景区的评价、满意程度、不满问题、开发规划合理性等方面的内容。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08份,收回问卷259份,有效问卷208份,有效率达到80.3%,运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问卷数据分析处理,可得样本的置信度为95%(Z=1.96),样本误差为33%(P=0.33),允许误差为5%(E=0.05),调查数据基本客观。
二、辽宁省水休闲旅游发展现状
(一)水休闲旅游发展总体概况
2015年,辽宁省旅游经济稳步增长,已成为拉动辽宁新一轮振兴发展的新增长点。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3722.7亿元,占全省GDP比重约5.5%,同比增长12.5%。接待国内旅游者3.97亿人次,增长12.5%;实现国内旅游收入3622.7亿元,增长12.8%。接待入境旅游者264万人次,增长1.2%;实现旅游外汇收入16.4亿美元,增长1.3%。鞍山、锦州、盘锦、葫芦岛等市旅游总收入同比增长20%以上。虽然旅游经济增速比去年同期有所放缓,但仍保持两位数增长,成为拉动全省振兴发展的重要力量。辽宁省旅游项目投资规模进一步扩大,休闲业态进一步突出。截至目前,共引进旅游项目(亿元以上)101个,完成投资650.23亿元。从项目和投资额类别分析,休闲度假类居主导地位,传统的观光和乡村旅游项目大幅下降。投资50亿以上的大项目包括投资200亿元的大连香州田园城,投资50亿元的沈阳碧尤潭温泉小镇,投资50亿元的葫芦岛觉华岛综合项目等仍集聚在沈阳、大连、鞍山及葫芦岛等地。沈阳的七星海世界、仟睿达水上世界等休闲项目成功入选2015年全国优秀旅游项目名录。
辽宁省目前水休闲旅游发展主要集中在三个领域:温泉休闲度假区、滨海城市旅游度假区和各城市滨水休闲景区的建设。其中盘锦成立的辽东湾新区、辽河口经济区和红海滩度假区三个开发区,对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和开发经营,实现了所有权、管理权、使用权的分离。以大连金石滩旅游集团、老虎滩海洋公园为基础,联合成立的东北旅游景区联盟,共同打造大东北旅游品牌。
(二)各类水休闲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1、温泉休闲度假旅游
辽宁省的地热温泉旅游开发历史悠久,资源丰富,目前为止所有省内各市均有地热资源发现。地热资源储量丰富,具有开发潜力的温泉资源接近70处,开发潜力居全国前十。温泉不论埋藏深度还是水温都有较好的开发利用条件,主要以中高温泉体为主,储量大,分布密集,主要沿沈阳、辽阳、鞍山、营口、大连等城市旅游发展相对集中的一线分布。近几年对地热资源的开发从单纯的温泉旅游到水休闲系列产业的综合开发,温泉度假村和温泉小镇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温泉水中的各类微量元素对康体休闲旅游的发展十分有益,通过本次调查问卷的统计,很多市民每年换季都有到附近温泉度假村小住一周到两周的旅游习惯。目前已开发的温泉旅游区33处,待开发的温泉旅游资源31处,主要温泉旅游景区集中在鞍山、丹东、兴城、大连等地。其中调查问卷显示的数据,沈阳游客出行最常去的温泉休闲度假村为辽阳弓长岭汤河温泉、鞍山汤岗子温泉、本溪汤沟温泉三地,游客满意度以辽阳温泉度假村最高。
目前辽宁北方冬季旅游的魅力已经为广大游客周知,温泉旅游的发展依托于冰雪旅游之上,作为组合产品进行销售,没有突出的民族特色,也没有形成是助兴游购娱系列服务体系。造成游客冬季到北方旅游就是观雪、玩雪,泡温泉,忽略了当地的民族特色文化。温泉旅游资源的开发还局限在景区的单一发展,没有最大限度的突出水休闲旅游的休闲、疗养、度假、康体、养生等方面,周围区域的规划开发配套设施不够齐全,没能很好达到休闲度假区的标准。问卷调查中游客最普遍的停留时间为1天,没有真正的体现水休闲旅游的休闲度假的本质。
2、滨海休闲度假旅游
辽宁省滨海城市一共有六个,分别是大连、丹东、营口、盘锦、锦州、葫芦岛,滨海旅游资源较为丰富,海岸线曲折蜿蜒,自然风光旖旎,海蚀地貌妙趣横生,人文景观穿插期间,有古老的明代古城,有新颖奇特的传说故事,形成了四大滨海旅游服务的节点城市,其中资源开发最好也是问卷中沈阳游客首选的滨海旅游城市是大连。目前已经开发的有大连金石滩国家旅游度假区、仙峪湾旅游度假区、旅顺度假区等滨海休闲景区。问卷调查中滨海旅游游客停留的平均时间为2.15天,说明省内滨海旅游停留时间相对较短,相对我国亚热带热带滨海休闲度假村没有高质量的配套服务是明显的不足。但大连目前将康体运动与滨海休闲旅游结合进行了效果较好的尝试,取得了一定成果。
3、城市滨水休闲旅游
辽宁14个城市都有自己的滨水景区规划开发,其中沈阳的浑河沿岸景观开发最为问卷调查的游客所熟悉和认可。开发沈阳的“五河(浑河、蒲河、辽河、南运河、北运河)五湖(丁香湖、卧龙湖、财湖、仙子湖、珍珠湖)等水上生态资源,结合沿线公园、滨水大道、高尔夫球场等,深度开发游船、滨水游憩、森林氧吧、运动休闲等项目,打造滨水休闲旅游品牌是沈阳旅游“十二五”规划的旅游精品建设项目。目前浑河两岸已有多处自然景观规划开发,市民周末多全家出行到景观带休闲,但是沈阳的浑河滨水开发缺乏与浑河相关的历史文化韵味,配套设施还不能完全满足游客需求,应进行系统地开发,打造浑河文化,在浑河沿岸建设一条历史文化景观带,让人们了解浑河水运历史。
三、水休闲旅游对区域规划开发的影响
(一)不同旅游者对水休闲旅游影响区域开发的认识
通过问卷调查我们首先通过“您认为水休闲旅游对区域规划开发的影响程度较大的城市是”的问题让受访者从辽宁省内14个城市中甄选出7个核心水休闲旅游城市,并以这7个城市水休闲旅游发展为准,对这几个城市“水休闲旅游影响区域开发的重要性程度”进行轮流打分,打分采用5分制李克特量表:很不重要1分、不重要2分、一般3分、重要4分、很重要5分。通过Euclidean距离模型对7个城市休闲旅游对区域开发的影响程度进行分析,以获得一个更为清晰的认识。
不同受访者有不同的年龄、职业、收入和消费额、出游时间和频率、旅游偏好等等样本特征,所以最后得出的估算结果也是不同的,根据样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不同性别的受访者在影响程度认识方面,并没有太大的差异,两者均值误差之比为1:1.046。出游频率较高的受访者7个城市的选择和重要性程度认识非常相似。游客认为会产生重要影响的城市多为滨海城市,分别是大连、丹东、营口、鞍山、辽阳、葫芦岛、盘锦。
2、受访者在经常到达并熟悉的沈阳地区,他们对水休闲旅游对区域规划开发的影响判断更倾向于实际的滨海休闲旅游和温泉休闲旅游,而忽略本市的城市滨水休闲旅游的影响。
(二)水休闲旅游对区域规划开发的影响分析
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等级划分细则从区位与区域基础、环境与度假资源、功能与度假产品、配套设施与服务、市场结构与形象、管理与服务品质等6个大方面考评度假区规划建设与管理。因此,水休闲旅游产业的发展对区域规划开发的影响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分析:
1、对区域基础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影响
辽宁省水休闲旅游产业的发展首先影响的就是区域城市的基础设施规划建设与环境治理工作。以大连水休闲旅游度假区的规划开发为例,2015年以来,大连全域城市化得到推进,城市建设管理得到加强,城乡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实施污染减排和大气、水环境、海岸带综合整治工程,主要污染物平均减排2%以上,农村垃圾、生活污水处理率分别达到39%和43%。全年植树造林60.3万亩。经过4年的青山生态系统工程建设,林木绿化率达到44.5%。开展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旅顺龙河治理、庄河三河入海口生态绿化、花园口水系综合治理加快推进。2015年长海现代海洋牧场和国际旅游避暑胜地建设取得良好成效。沿海经济带19个重点产业园区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和利用外资分别占大连市的39.1%、75%和80.1%,对全市经济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
2、对区域配套设施规划开发的影响
水休闲旅游产业发展直接影响城市配套设施规划,以沈阳浑河滨水休闲旅游带为例,伴随着2003年沈水湾公园的建成,沈阳浑河沿岸城市配套设施规划开发建设的速度明显高于周边其他地区。2016年由沈抚交界到西三环,绵延38公里的浑河南岸,将建起七座各具特色的公园,形成三条季相、林相各异的滨河景观带,浑河南岸“三带七区”滨水景观建设正式启动。规划开发后市民就可以漫步浑河南岸,欣赏滨河迷人景观。浑河南岸滨河景观带规划范围东起沈抚交界,西到西三环,全长38.4公里,总规划面积22.72平方公里。浑河南岸景观规划为“三带七区”,在七个公园中,城市湿地公园由沈抚高速路到三环高速路,水岸线长8.2公里,包括浑河水上活动带、浑河湿地风光带、城市休闲滨河带;时尚运动公园由三环高速路通过新立堡桥到三八隧道、东塔桥,水岸线长6.4公里;浅水湾公园由东塔桥至长青桥,水岸线长3.8公里;城市滨河公园由长青桥过富民桥到青年桥,水岸线长4.4公里;高尔夫公园由青年桥到三好桥,水岸线长5.3公里;三好桥过工农桥到胜利桥、长大铁路为体育公园,水岸线长2公里;由成大铁路过燕塞湖桥至西三环为森林公园,水岸线长6.9公里。浑河南岸绿化将把造林与造景有机结合,同时为游人提供充足的活动空间,并根据防洪和生态要求,合理配置种植密度,突出植物的层次、季相、林相等景观效果,在浑河南岸营造充满自然野趣的城市湿地森林,使这里成为沈阳又一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城市滨水休闲区。
3、对区域市场结构与形象的影响
“十二五”期间仅大连旅游产业总量实现倍增发展。2015年旅游总收入1115亿元,比2010年增长100.03%,相当于GDP,由2010年的10.66%上升到2015年的13%。滨海休闲游成为新消费热点,康体旅游、游艇旅游、邮轮旅游等旅游新业态已经形成。大连旅游正由观光型向观光和度假并重转变,国家首批“旅游休闲示范城市”创建工作进展顺利。大连旅游美誉度持续提升,“浪漫之都”形象深入人心。
4、对区域管理与服务品质的影响
水休闲旅游产业的发展有助于推动区域旅游经营向国际标准、优质服务转变。从而确定旅游产业发展的战略重点,拓展旅游发展空间、优化旅游发展环境、创建旅游品牌、开拓旅游市场、规范旅游管理。
四、结论与对策
(一)重视对省内品牌项目的建设
首先积极参与国家级各类景区评优、高星级酒店和旅游度假区、风景名胜区的建设。打造辽宁省对外知名景区,增大对省外和入境游客的吸引力。其次通过提供有地方特色的服务和旅游配套商品提升辽宁省特色旅游线路的认知度和知名度。再次开展丰富多样的节庆活动,做出节庆品牌,重点提升、东亚国际旅游博览会、中国营口滨海温泉国际旅游节、中国沈阳国际旅游节、大连赏槐会暨、东北亚国际旅游文化周、中国丹东鸭绿江国际旅游节等节庆活动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二)通过各种途径手段拓展我省旅游市场
通过政企联动、各级市县政府扶持投入构建我省“引客入辽”的旅游市场拓展体系,不断增大工作支持力度,通过市场自由竞争、专业统筹,加强我省智慧旅游数据化建设。为了宣传辽宁省旅游形象,推介我们的精品旅游产品,加强与各类国内外知名媒体和旅游市场中介机构合作,增加各类广告投入,整体提升我省对外旅游认知度,讲好辽宁旅游故事,讲好东北亚旅游故事。构建移动互联网和通信等电子平台,开展智慧旅游大数据建设。开拓入境旅游市场,吸引更多的境外游客来辽宁观光、度假。
(三)加快产品整合,加强四季休闲旅游规划
不断通过温泉泡浴方式和类型的创新,增加温泉产品的附加值,开发美体、减肥、养生等康体温泉套餐。增加景区游憩休闲等娱乐项目,使游客有不同的温泉休闲度假体验。相较于其他景区每天8小时的服务时间,温泉旅游可以提供全天24小时消费服务,温泉景区也应淡化旅游淡旺季的影响倡导四季休闲旅游,成为可持续发展的旅游产业。春天踏青赏花,夏季戏水消夏,秋天采摘登高,冬季冰雪游乐。整合“吃住行游购娱”旅游要素,打造辽宁精品旅游体系。北方春色游、消夏避暑游、赏枫采摘游、冰雪温泉游。
(四)与周边产业联合,加强联动发展机制
篇7
[关键词] 主体功能区 区域规划 生产力布局 地位和作用
在我国规划决策体系中,区域规划作为一定地域范围内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策划和产业发展与布局的方案设计及其实施对策的综合 ,一直是各级政府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生产力布局作为区域规划的中心环节和核心任务,直接影响了我国不同区域的产业结构、发展速度。我国在不同时期的区域规划和生产力布局,对提高国家综合国力,改善人民生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区域规划和生产力布局在国土开发和区域发展的有序性方面,仍存在不少差距。
一般认为,造成我国国土开发相对无序的重要原因是长期忽视空间布局方面的规划。在面对我国未来国土开发利用的基本格局、人口-产业-城镇长远的分布走势、重要发展轴带和功能性通道的空间组织方案以及资源安全和生态屏障的地域配置等一系列问题至今还没解决的情况下,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我国要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按照主体功能定位调整完善区域政策和绩效评价,规范空间开发秩序,形成合理的空间开发结构。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五个统筹”的重大举措,是构建和谐的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布局总图。
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进行区域规划,有助于我国逐步形成主体功能清晰、发展导向明确、开发秩序规范,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新的区域规划格局,并且对我国的生产力布局产生深远影响,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促进经济社会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逐步实现各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区域规划与生产力布局情况回顾及教训
我国区域规划和生产力布局大体经过了以下几个历程:
一是从建国初到“五五”的30年。这一时期,我国区域规划基本出发点是:加速重工业发展,建立战略防御型经济布局。区域规划的主要形式是采取联合选厂,成组布局等方式。依靠国家指令性计划和重大项目的区域布局政策加以实施 。生产力布局模式主要是增长极模式,依次经历了内地倾斜布局、六大经济协作区均衡布局和三线倾斜布局三个阶段。
“一五”期间的生产力布局向内地倾斜,实施的156个重点建设项目,有102个在内地,694个限额以上重点工程,有472个在内地,1953年至1957年,内地国民收入的增长额占全国增长额的67.8%。“二五”期间,设立东北、华北、华东、中南、西南、西北六大经济协作区,强调各经济协作区平衡布局,强调大经济区内部的农、轻、重产业协调发展。
“三五”期间和“四五”前期,国家进行了大规模的“三线建设”,生产力布局作了大规模跳跃式的西移,国家的投资重点是处于内地的“大三线”地区,“三五”时期和“四五”时期,三线地区投资分别占到全国基建总投资的52.7%和41.4%。
“四五”期间后期到“五五”期间,随着中国对外关系的进一步改善,国防原则不再作为生产力布局的主要原则,国家进行了生产力布局的适度调整,在保证三线地区建成的生产能力能够充分发挥作用的前提下,将绝大部分成套引进项目集中布局在辽宁中部、京津塘、长三角和长江中下游沿岸地区和胶东地区 。
二是“六五”至“七五”期间的10年。这一期间,在改革开放背景下,我国传统的区域规划和区域政策开始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区域规划和区域政策以非均衡发展战略为标志,实施沿海发展战略,设立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和沿海经济开放区,生产力布局纠正了过去向西倾斜的政策,将47.7%的重点项目布局在沿海地区,将46.5%的重点建设项目布局在中西部,沿海地区充分利用现有经济基础,带动内地进一步发展;“七五”计划提出(东、中、西)三大地带划分的思想,确处理东部沿海、中部、西部三个经济地带的关系,生产力布局打破了建国以来片面强调均衡布局模式,强调区域经济由不平衡到均衡发展的客观规律,强调集中资金与资源进行重点发展。
三是“八五”至“九五”期间。这一时期,我国区域规划和区域经济政策的制定转移到: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总目标服务,强调区域规划和区域政策必须以市场配置资源为基础,重视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八五”期间,提出“统筹规划、合理分工、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利益兼顾、共同富裕”的原则,逐步实现生产力的合理布局。在生产力布局明显向东部沿海倾斜的情况下,国家又将对外开放扩大到沿边、沿江和内陆地区,将生产力布局由增长极模式向点轴布局模式转变。
“九五”期间,国家有关部门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地区经济内在的联系以及地域特点,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在已有经济布局的基础上,编制了长江三角洲和长江沿江地区、西南和华南部分省区、西北地区、环渤海地区、东北地区、中部五省及京九铁路沿线地区,以及东南沿海地区等七大区域发展规划。国家再次以点轴模式为生产力布局的主要模式,在加快沿海地区发展的前提下,援助中西部地区的发展。
四是“十五”时期。“十五”期间,我国的区域规划和区域政策主要是加强区域的协调发展,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有效地发挥中部地区综合优势,支持中西部地区加快改革发展,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鼓励东部有条件地区率先实现现代化。生产力布局改变了过去平衡布局和倾斜布局的格局。
建国50年以来不断调整的区域规划和生产力布局,在我国的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从上述历史沿革中,不难看出,长期以来我国的区域规划的总体部署和实施方案不断进行调整,缺乏稳定性和全国层面地整体考虑,这种区域规划指导下的生产力布局,重产品、行业和部门发展布局,轻空间布局,致使国土开发和建设布局无序乃至失控,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生态、环境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客观分析,这些问题的出现,既有我国认识水平方面的原因,也受到当时国际大环境的影响。“十一五”规划提出主体功能区划,正是解决过去区域规划和生产力布局不合理所造成的诸多问题的有效途径。
二、主体功能区在区域规划与生产力布局中的地位和作用
国家通过主体功能区规划,就可以确定我国哪些区域适宜优化开发和重点开发,哪些区域应当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确定各区域的主体功能定位,并按照功能定位调整和完善区域政策和绩效评价,规范空间开发秩序,形成合理的区域发展格局。这一思路将会对我国区域规划和生产力布局进行新一轮的调整,区划和布局将更加注重针对性,注重资源和要素的优化配置,是促进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新突破。
1.主体功能区规划是对区域规划理念和方法的一次创新,具有前沿性的地位
主体功能区规划在区划理念的主导思想上强调人文意识。主体功能区划中将我国国土面积的一部分划为优化开发区,就是考虑到这部分地区的国土开发密度较高,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已经开始减弱,如果继续依靠过去大量占用土地,消耗资源和大量排放污染来实现经济的较快增长,将严重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并带来许多生态问题,不能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主体功能区划中,优化开发区的主要任务是提高这部分区域的增长质量和效益,提升经济发展的层次和综合竞争力,优化和改善空间结构,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防止经济过度集聚,将人的可持续发展放在首先考虑的位置。
主体功能区规划将全国层面的生态环境保护理念引入区域规划中。将我国国土面积的一大部分划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就是考虑到我国的各类退耕还林区、天然林保护区、重要水源保护地区和自然保护区,都是关系到全国范围内生态安全的区域,将这些区域列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将有效保障国家生态安全,缓解人与自然紧张的状况。
主体功能区规划在编制方法上运用大量新技术手段,丰富了区域规划的编制手段。目前全国范围内的主体功能区划,搜集、储存和分析了我国大量的社会、经济、地理、自然等方面的基础数据,并运用了GIS,GPS 等新技术和以计算机作为主要工具的数学建模技术,通过定量分析,科学确定主体功能区划分的界限和范围,改变了以往区域规划定性研究为主的规划方法,使得主体功能区划分更加接近区域实际情况 。
主体功能区规划划分四类主体功能区,明确四类区域在区域发展和布局中承担不同的分工和定位,配套实施差别化的区域政策和绩效考核标准,将逐步打破行政区划分割,改善政府空间管理的方式和机制,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转变在区域管理方面的探索和体现,在区域开发体制和机制中,具有前沿性的地位。
2.主体功能区划成为不同区域生产力布局模式选择基本依据,具有基础性地位
主体功能区划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这将对目前我国的生产力布局模式产生重大影响。主体功能区划结束后,划定为优化开发区的区域,区域经济的成熟度、生产要素的通达状况,产业的发育程度都位于全国的前列,因此在考虑生产力布局模式的时候,应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将布局由原来的初级增长极模式转变为点轴或是网络布局模式,以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划定为重点开发区的区域,上述指标可能处于全国的中上水平,因此在选择生产力布局模式时,可考虑布局模式的点轴模式并适时向高级模式转变,以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口的大量集聚;对于划定为限制开发的区域,因为其区域生态环境脆弱、不具备大规模开发的条件,只适宜发展该区域自然资源环境可承载的特色产业,以此其生产力布局模式以初级模式为宜,实行点状开发,在限制开发区域内部一些重点区域进行增长极式的布局,以实现保护和开发的双重任务。
这种基于国土空间的资源禀赋、环境容量、现有开发强度、未来发展潜力等因素对于国土空间开发的分工定位和布局,是宏观层面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和规划的基础,也是微观层面进行项目布局、城镇建设和人口分布的基础,可以说主体功能区规划在区域规划中具有基础性地位。
3.主体功能区规划将不断优化区域生产力布局,具有战略性的地位
通过主体功能区规划,突破行政区划的束缚,循序推进产业间的区际转移,将不断优化我国的生产力布局。主体功能区要求产业的转移从资源环境承载条件差的区域向资源环境承载条件好的区域转移,从不适于发展经济的区域向承担经济发展重任的区域转移。优化开发区内的资源环境负荷重的产业将向重点开发区转移;限制开发区内的资源环境负荷重的产业将向重点开发区和优化开发区转移;禁止开发区内的与区域功能定位不符的产业向重点开发区和优化开发区转移,通过产业转移,实现一定区域的资源条件和经济人口规模相适应,区域内的经济和人动不超过该区域的环境容量,在不改变或者尽可能少的改变自然生态系统的情况下,使人口分布、经济分布与自然相适应,以达到经济、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动态空间均衡,从而实现生产力的合理布局。
主体功能区规划关注国土空间的长远发展布局,区域的主体功能定位在长时期内将保持稳定,一经确定就会长期发挥作用。在此基础上,主体功能区规划通过明确的有效期限,确定分阶段的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并且在主体功能区规划完成后,具体制定四类主体功能区分类的发展规划。这一规划的制定过程将伴随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整个进程,对于保障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在区域规划中具有战略性的地位。
参考文献:
[1]孙久文:区域经济规划[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2]樊杰:解析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制约因素[J].探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重要作用, 中国科学院院刊,m2007.3
[3]陈宣庆:关于我国区域规划问题的探讨[J].宏观经济管理,2005.7:17-20
篇8
关键词:循环经济;区域规划环评;规划环评
1循环经济理论
循环经济理论是美国经济学家波尔丁在20世纪60年代首先提出的,最早是一种生态经济理论。然而在早期阶段,循环经济的思想只是一种理念,人们在当时只是关心对污染的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直到20世纪90年代,特别是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逐渐成为世界潮流,循环经济才逐渐成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在1992年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提出的,而后部分发达国家开始积极采取这种发展模式,在生产的各个环节重视环境保护与资源节能,减少未处理排放并提高资源利用率,把以资源净消耗为基础的传统经济增长模式转变为以生态型资源循环为依托的经济发展模式。对于循环经济的理解,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首先,循环经济是节约资源和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在社会生产的各个环节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同时进行资源回收,形成一个资源循环与物质循环共同进行的经济发展系统。其次,循环经济是运用生态学理论开优化社会经济活动的一种方式,自然生态与社会经济系统密不可分,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与自然生态和谐发展。再次,发展循环经济目的主要是为了解决经济增长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
2循环经济理论在区域规划环评中应用的必要性研究
(1)循环经济与区域规划环评的关系研究。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基础发展战略,而我国长久以来也在不断地探索环境与发展有效的互动体系,探索一条健、和谐的与平衡发展道路。区域规划环评的目的是多方面的,一是要保证各区域的规划活动不超过当地的环境承载能力,造成不可挽回的环境破坏;二是用来判断区域规划是否符合我过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区域规划环评与循环经济发展具有共同的目标,就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相对于可持续发展的抽象目标来说,循环经济已经发展成一种在国际上得到广泛认可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它强调以循环生产模式替代线性增长模式,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以最小成本获取最大的效益。因此,在进行区域规划环评时融入循环经济理论,是将可持续发展战略融入到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一种相对直接的方式。(2)现行规划环评导则问题探讨。在我国现行的指导区域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性文件中,循环经济思想已经在区域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有了一定的体现,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循环经济思想仅仅在规划环评的个别环节有所体现,并未贯穿全部过程。只是在某些环节体现了提高资源利用率和成本最小化原则等,并没有强调整体循环过程。其次,我国现行规划环评的过程中,循环经济仅仅在微观的个体清洁生产层面得到了部分实现,并没有考虑区域的整体发展。只是简单的强调生产过程中的流程改进。再次,我国现行规划环评的过程中,循环经济思想的运用方法还没有明确,还没有形成相对较为规范的、可行性较高的综合评估技术体系。
3循环经济理论在区域规划环评中的应用
3.1应用方法
(1)设置评价专题。在现行的区域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包含的主题一般都是关于:环境现状、规划方案、污染源、环境容量、环保措施、公众参与、以及大气、水废物等相关的主题评价项目。循环经济理念只是在这些主题的进行过程中有所体现,并没有专门的循环经济环评主题。因此,可以通过设置区域循环经济环境影响评价主题,从围观的个体循环分析开始,逐步扩大到区域循环测评,最终实现区域的循环经济发展。(2)建立评价标准。在设置循环经济环境影响评价主题之后,还要确立一定的同意评价标准。循环经济环评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二是要循序渐进,适应区域的发展特征与速度。然而我国给去之间的发展状况参差不齐,有些区域之间甚至存在较大的不平衡,因此,在循环经济环评的发展过程中,要根据各区域的实际发展状况,建立阶段性的评价标准,这样就免去建立区域性标准,各区域可以根据其发展水平采取阶段性标准来进行衡量。这样从总体来看,循环经济环评都是有章可循、有据可依的。(3)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在循环经济环评的主题和评价标准都得到确立后,还要建立一套规范的指标评价体系,作为循环经济环评的重要工具,使得基于循环经济的环评过程能够得以实现,通过各类定性与定量指标的综合评价,相对客观的进行环评过程。
3.2应用方向
从理论上来说,循环经济环评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然而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限于手段技术的发展水平,还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的。根据历史的发展经验,循环经济环评目前可以应用的方向主要有:(1)在产业区域生态链的构建过程中,对企业上下游关系进行有效的分析,实现产业链与生态链统一发展;(2)使用物质代谢的分析方法来评价环境积累影响最小化的问题;(3)区域规划方案制定;(4)区域污染排放综合规划。
作者:田蔺 单位:沈阳环境科学研究院
参考文献:
[1]段刚.初论环境影响评价新理念.云南环境科学,2000,19(04):50-54.
[2]季昆森.循环经济与生态型城镇建设.乡镇经济,2003(11):5-8.
[3]季昆森.循环经济原理与应用.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02).
[4]循环经济和生态工业规划汇编.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5]史兴鱼.循环经济是保护环境的必由之路.山西能源与节能,2003(02):36-37.
[6]杨多贵,陈韵锋.循环经济大趋势.科学决策,2004(10):46-49.
[7]季昆森.循环经济与资源节约型社会.决策咨询,2004(07):42-43.
篇9
关键词:重力模型;增长极;点轴开发模式;新型城镇化;区域经济合作
中图分类号:F127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10)06-0001-03
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转型的不断深化,区域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统筹区域发展已放在突出位置,统筹就是强调要协调发展,因此区域调控成为政府引导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经济区的划分作为区域经济空间组织的重要工具,是进行合理的地域分工和区际协作,引导行政区经济向经济区经济转变的基础,对于政府的宏观调控、区域开发、经济投资等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1]。
一、环青海湖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一)区位条件分析
青海湖是我国第一大咸水湖,地处我国西部干旱区、东部季风区和青藏高原区三大区域的交汇地带[2],是世界著名的湿地自然保护区和青藏高原东北部生态安全的天然屏障。环青海湖地区地处青海省农牧结合部,距省会西宁市130公里,东接全省经济重心河湟谷地,西连柴达木盆地,是青海进入新疆、的重要通道。环湖北岸有青藏铁路、青新公路315国道,南岸有109国道通过,交通比较便利。该区域自然条件相对较好、自然资源相对富集,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水资源、草地资源;以青海湖为依托旅游资源更是得天独厚,特色突出,在全省有着明显的区位优势。
1.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分析。
环青海湖地区四县行政区域面积5.58万km2,占全省面积的7.75%。2008年末人口22.8万人,占全省人口的4.11%,国内生产总值553 411万元,占全省的5.8%,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4 272.41元,是全省平均水平的1.40倍(见表1)。
环青海湖地区经济发展既具有优势和各种机遇,也面临着很大的生态经济问题。
(1)区域经济总量小、质量低,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从三次产业产值比重来看,刚察县和共和县仍以农牧业为主。从三次产业就业比重来看环湖各县绝大多数劳动力仍滞留在第一产业,产业偏离度很高,产业结构极不合理,区域城镇化水平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见表1)。地区GDP(万元)人均GDP(元)人口(万人)三次产业产值比重(%)三次产业就业比重(%)城镇化率(%)
海晏县141699416763.46.1∶67.9∶2640.8∶17.2∶41.938.2
刚察县49449114994.341.3∶14.9∶43.870.4∶0.5∶29.134.9
共和县1893981445713.118.8∶45.7∶35.562.6∶3.5∶33.934.4
天峻县172065860322.09.1∶80.9∶1076.2∶2.2∶21.625
青海省961520017389552.911∶55∶3444.5∶21.3∶34.240.86
(2)区域内四县之间社会经济发展差距较大。
从表1可以看出海晏县和天峻县人均GDP分别达到41 676元和86 032元,远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但是刚察县与共和县则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共和县总人口13.1万人,天峻县仅2万人,人口分布极不均衡。从产业发展情况看,第一产业产值比重最高的刚察县为40.8%,最低的海晏县为6.1%,非农就业比重最高的海晏县达到59.1%,最低的天峻县仅23.8%。四县城镇化水平差距也很大,海晏县城镇化率为38.2%,接近全省平均水平,而城镇化水平最低的天峻县仅25%(见表1)。
(3)环青海湖区域缺乏经济增长极。
城镇是一个地区政治、经济和科学文化教育的中心,也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支点和人口聚集的平台。经济区域需要有一个具有强大辐射力并对区域腹地发展有带动作用的中心城市,打破行政区划限制,推动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但是环青海湖地区没有一座城市,只有11座城镇,除共和县恰卜恰镇之外,其余城镇规模过小,缺乏增长极导致区域的自我发展能力弱,缺乏与其他区域的竞争力和协作发展能力。
(4)环青海湖区域经济区划与行政区划不协调,区域内缺乏有效合作。
环青海湖地区四县毗邻青海湖,县域间相互接连,在资源禀赋方面既有相同点又有互补性,具备区域经济合作的条件,因此青海省经济区划中将其划分为一个经济区,并于2007年成立了青海湖景区保护利用管理局以促进自然生态保护和旅游资源综合利用。但是环青海湖经济区四县在行政区划上分别隶属于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和海晏县)、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天峻县)和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由于经济区划和行政区划不协调,流域各县在资源开发、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各自为政,低水平重复开发建设,没有实现有效合作和多方共赢。同时由于青海湖开发主体与治理主体不一致,也难以保证生态治理的可持续性。
环青海湖少数民族地区在西部生态经济脆弱区域中具有典型性,因此根据地区现状选择合理的发展模式,不但对于促进环青海湖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保护青海湖湿地安全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对于西部同样面临生态经济问题的其他区域也有借鉴作用。
二、基于重力模型的环青海湖区域经济空间联系实证分析
(一)重力模型方法介绍
重力模型的基本原理是:地区间的客货流量是两地区间相互吸引、相互排斥的结果,从出行起点O到讫点D的客货流量与O点的总出行发生量和D点总吸引量成正比,而与O、D两点之间的距离成反比[3]。该法综合考虑了影响出行分布的区域社会经济增长因素和出行空间、时间阻碍等因素,是国内交通规划中使用最广泛的方法[4]。
基本重力模型(无约束重力模型)可表示为:
其中qij 指i、j分区之间的出行量预测值,O和D分别表示起止点间的交通出行量[5]。∫(Cij)为i区到j区的交通阻抗函数,它反映交通区之间交通便利程度的总体差异。由于不同目的或方式的出行分布特点存在一定差异,在实际应用中,往往需要根据出行调查的实际结果,选择合理的阻抗函数,分别建立不同目的或方式的模型[6]。
(二)重力模型方法在区域空间关系和经济区划方面的研究成果
重力模型方法在我国区域空间联系和指导经济区划方面有许多研究成果。顾朝林运用重力模型方法对中国城市间的空间联系强度进行定量计算,刻画中国城市体系的空间联系状态和结节区结构[7]。王钰兰等通过空间交互理论的重力模型对成渝经济区内的城市的空间相吸引强度和吸引范围进行定量计算,据此界定成渝经济区的范围,解析成渝经济区的空间的内在结构[8]。冀俊、李少游通过重力模型,分析广西城市之间联系的紧密程度,进而得出广西可能形成的城市群[9]。曹纪伟、叶桢翔用重力模型分析大都市圈的核心城市对圈内的小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提出小城市应依靠交通资源优势积极对接大都市圈来发展自己这一战略决策[10]。
(三)基于重力模型的环青海湖区域经济空间联系实证分析
重力模型以万有引力为依据,用自然规律来反映经济社会的复杂现象,显然有一定的适用条件。对于一些确定存在很强吸引力的城市或地区,如经济发达地区、旅游景点、政治文化中心,使用重力模型才会产生较好的效果[3]。针对包含4个县域的环青海湖地区,采用空间重力模型来定量说明区域经济中心所在以及经济中心与其他地区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联系强度是可行的。根据出行需求调查结果并考虑计算简便,选择幂函数作为交通阻抗函数,重力模型表示为:
式中α,β,γ为待定系数,需要根据现状 OD 调查资料,利用最小二乘法确定。由于环青海湖各县之间出行主要是依赖公路客车,其单位时间出行费用基本相等,所以计算时用出行时间代替出行费用。另外,环青海湖地区四个县中,天峻县的经济规模和人口数量过小,地理位置相对偏僻,离青海湖景区较远,考虑到距离衰减规律的作用,所以在重力模型分析中不予考虑,只计算分析海晏县、共和县、刚察县之间的经济联系强度,从中选取环青海湖地区的增长极。通过对三县公交运管所和交通局实地调研,整理出相关原始数据(略)。
采用最小二乘法对样本数据进行标定,得出α= 0.124 , β= 1.173 , γ= 1.455 ,即标定的重力模型为qij = Oi0.124Dj1.173 /Cij1.455
将所选地区的OD数据分别带入到上式中,可以计算出共和县对海晏县和刚察县的联系强度分别为0.0103和0.0055,自身的经济活力为0.1243。海晏县对共和县和刚察县的联系强度分别为0.0103和0.0037,自身的经济活力为0.106。刚察县对共和县和海晏县的联系强度分别为0.0045和0.0037,自身经济活力为0.106。各县经济联系势能总强度依次为q共和 =0.1234+0.0055+0.0103=0.1343,
q海晏=0.1060+0.0037+0.0103=0.1200,q刚察=0.1060+0.0037+0.0045=0.1142。
根据空间重力模型计算结果可知共和县的空间联系强度最大,目前具备成为环青海湖地区增长极的条件。从对环青海湖地区基本状况分析也可以看出,共和县无论从经济总体水平、人口规模、产业结构、可持续发展能力、镇区面积等方面均居前列,实证分析结果与区域实际情况一致。另外,共和县的区位不但是环湖南岸,同时也是省内黄河谷地的起点,离省会西宁较近,处于青海省东西发展轴上,共和县的发展可以同时起到改善青海省两大重要的发展轴线(沿青藏铁路发展轴、沿黄河发展轴)的增长极分布状况和提升经济集聚、辐射能力的重要作用[11]。
三、环青海湖区域经济规划和开发战略措施
由于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的特殊性,环青海湖区域经济规划和开发必须树立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切实保护青海湖湿地生态安全为基本出发点,倡导区域合作,点轴梯度推进,并且根据资源优势,走特色经济和新型城镇化之路,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可持续发展。(一)将产业规划与城镇规划相结合,培育区域增长极
环青海湖区域经济发展必须发挥增长极的作用,实施非均衡协调发展。根据增长极理论,增长极是一组推进型的产业以及这种优势产业在特定地域上的集中。所以环青海湖区域经济开发首先要重视特色产业发展,并以特色产业为支撑促进城镇发展。
环湖地区四县应抓住机遇围绕青海湖这个国际品牌,进行产业规划,协同整合产业优势,培养特色产业集群以及合理分工和优势互补的产业体系,通过产业链建立区域经济联系。
充分发挥中心城市和中小城镇的作用,将城镇化与特色经济发展相结合。根据前述实证分析结果,综合考虑环湖少数民族地区人口、经济、生态环境等因素,可以在共和县规划建设一座环青海湖区域性中心生态城市,成为该区域对外交流的一个平台。在大力发展特色经济,逐步形成城镇产业支撑的基础上,促进农牧区人口到城镇定居就业,提高城镇规模经济效益和集聚经济效益。大力发展以旅游业为龙头的服务业,使环湖地区的小城镇建设与旅游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增强城镇的经济实力与吸引力,并以此促进环湖经济区产业结构的高度化。(二)依托交通轴线,实施点轴开发,完善城镇等级体系
点轴开发理论指出在重视“点”(增长极作用)的同时,还强调“点”与“点”之间的“轴”(交通干线)的作用。 “点―轴系统”反映了社会经济空间组织的客观规律,是一种最有效的区域开发模式[12]。环青海湖地区是天然环状经济区,地广人稀,宜居地分散,城镇如“飞地”,彼此不相连,只有通过交通轴线连接起来,才能相互发挥经济辐射作用,所以环青海湖区域经济开发适宜增长极培育基础上的“点―轴”开发模式。借助环青海湖分布的交通干线作为轴线,立足本地丰富的畜牧业、能源、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优势,把环湖地区发展成为现代畜牧业生态经济圈、环湖旅游生态经济圈、环湖城镇生态经济圈[13]。以特色产业和现有城镇为重点,依据区位条件、交通条件、资源禀赋条件等,选择培育有一定发展前途和潜力的次级“成长中心”城镇。充分重视中小城镇的定位与发展,优化区域的城镇规模结构体系,促进城镇体系的完善。
(三)走新型城镇化道路
城镇化与环青海湖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生态安全和现代化建设密切相关。只有提高环青海湖地区城镇化水平,才能够有效地将人口和经济活动集中在少数生态极上,实现产业结构、就业结构转化,收入水平提高,才能从根本上减轻经济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实现生态经济良性循环 [13]。
笔者实地调查发现环青海湖地区少数民族人口进城的顾虑还比较多,乡土情结很重,这也是该地区城镇化水平较低的重要原因之一,再加上该地区生态环境承载力有限,也不宜大规模的开发。为此,结合青海湖湿地生态保护的长远要求和区域社会经济现状,该区域最适宜的战略选择应是走健康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的新型城镇化道路[13-14]。要坚持以人为本,城乡统筹,通过合理的城镇体系规划和牧区居民点规划,促使人口和经济活动相对集中于生态环境条件较好的宜居区域,改善城乡公共服务设施和社会保障水平,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集约化发展道路,并在规划建设中坚持突出民族特色和地方风貌。比如将生态畜牧业与生态旅游业有机结合,通过开发地方传统特色的畜牧业产品,开展牧家乐等形式,使旅游业发展带动畜牧业持续发展,不但促进地区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转型,增加牧民收入,减轻对生态环境的压力,也使区域少数民族传统得以保留和发扬,有助于实现城乡一体化。
(四)开展区域经济合作,推进流域经济一体化和可持续发展
环青海湖地区具备开展区域经济合作的良好基础,推进环湖地区经济合作符合区域内各县利益,是提高区域整体竞争力的迫切需要也是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必然选择。环青海湖四县应当突破行政区划限制,形成共荣共赢的整体合作理念,根据资源禀赋进行专业化分工协作,合理配置资源,避免区域内部恶性竞争。通过产业间优势互补,以共创旅游品牌为突破口,打造极具竞争实力的特色农畜产品、加工产品和特色服务品牌。同时环湖地区应依托优势资源和重点项目联合对外进行招商引资,共同开展区际合作,加快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逐步形成协调发展、竞争合作的区域发展格局,引导区域从行政区经济向经济区经济转变。通过环青海湖区域内产业分工与合作,建立区内利益协调机制也是推进流域综合开发与治理的有效途径,只有通过各级地方政府之间的相互协调,形成地方政府之间的合理分工合作关系,实现流域经济一体化,才能为流域经济发展和综合治理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
环青海湖区域规划和经济开发要坚持以人为本,政府主导,统筹城乡,完善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和生态补偿机制,打造环青海湖少数民族特色生态经济区,实现环青海湖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规划基金项目(08BMZ-039)阶段成果。
参考文献:
[1]唐娟,马晓冬,朱传耿,钱程.淮海经济区的城市经济联系格局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09,(05):18―20
[2]刘青春.以小城镇建设推动青海湖景区发展[J].青海经济研究, 2009,(06)60―64
[3]刘世峰,赵洪武.重力模型的机理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0,(01):56―58
[4]张兰,彭国雄.重力模型标定方法的分析及应用[J].交通科技与经济,2009,(01):106―108
[5]褚琴,陈绍宽.重力模型标定方法及应用研究[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03,(02):51―56
[6]都国报,廖勇,郭倩倩.空间重力模型标定方法与使用范围的研究[J].铁道运输与经济,2009,(01):87―90[7]顾朝林,庞海峰.基于重力模型的中国城市体系空间联系与层域划分[J].地理研究,2008, (01):1―12
[8]王钰兰,魏景赋.基于空间交互理论的成渝经济区范围界定的研究[J].特区经济,2008,(12):194―195[9]冀俊,李少游.基于重力模型的广西城市群雏形研究[J].资源与产业,2009,(08):121―123
[10]曹纪伟,叶桢翔.试用重力模型研究小城市空间结构规划[J].经济研究导刊,2008,(07),143―144
[11]丁生喜.青海省区域经济差异与发展模式分析[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8,(02),7―10[12]陆大道.关于“点-轴”空间结构系统的形成机理分析[J],地理科学,2002,22(01):1―6
[13]丁生喜.环青海湖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的生态经济效应分析[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2010,(02)38―41[14]陆大道,宋林飞,任平.科学发展观与中国城镇化发展道路(一组)[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2):1―7
篇10
尽管我们在城市与区域统筹规划、城市与乡村统筹规划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但是由于城市规划法和城乡规划法都未曾编制实施细则,城镇体系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中的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规划的内容深度没有统一的要求,县(市)域总体规划又因受县(市)行政辖区偏小的限制,跨县(市)域的环境治理与生态建设措施很难协调一致、落实行动,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实施力度、实效不够理想。正是由于一方面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滞后、实施不力,另一方面,各地生态损害严重、生态系统功能退化、环境问题凸显,统筹城市与区域的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就成了非常急迫的任务。城市、区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必须统筹,还基于以下几点共识:
(1)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如果没有人,自然界依然继续存在,而人的生存与发展却离不开自然。所以,无论是城市、村落、区域,凡是有人类活动的地方,都要敬畏自然,规范自己的行为,和自然和谐相处、协调发展。
(2)城市与区域客观存在着基本的统一性。诸如资源开发利用的共享与互补,城市与区域之间各项功能的紧密联系,生态环境要素动态变化的无边界性或边界不稳定性,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影响的跨行政区界的扩散。因此,城市与区域建设生态文明的一致的目标和通过统筹规划建立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联动协调机制是城市与区域的共同利益。
(3)城镇化不能只考虑各级中心城市的扩大与发展,不能只向“三农”与环境索取。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在提高城市自身质量水平的同时,积极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功能,支援“三农”,带动区域发展,反哺生态环境。
(4)评价城市的宜居性,不仅是指城市居民的住房状况,而是包括居住、工作(就业)、学习、医疗、交通、游憩等多种功能效率和民众的满意度,还有城市与区域的水源与空气的清洁度,是否有利城乡居民的身心健康。
(5)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是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要求全国上下各地各部门共同努力,通过全国的、区域的、综合的、专项的规划的衔接与协调,对生态环境进行联建、联防、联控、联治,并持之以恒,不断提高。城市与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统筹规划的主要途径:第一,贯彻执行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编制省级、地市级主体功能区规划;第二,跨省(直辖市、自治区)行政区界、跨市、县行政区界的各类区域性规划中的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要相互衔接;第三,城市总体规划、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规划要和全国、省、市、主体功能区规划、各类区域性规划相衔接;第四,科学编制分布于广大区域的乡规划,村庄规划,充分利用各具特色的地理环境为当地和所在区域的生态环境系统的良性发展做贡献;第五,建立和完善能支持上位规划指导下位(后续)规划、宏观规划指导中观微观规划的体制与机制,以利发挥规划系统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合力作用。
2主体功能区规划
2010年12月21日印发的《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是我国国土空间开发的战略性、基础性和约束性规划。它统筹谋划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确定不同区域的主体功能,并据此明确开发方向,完善开发政策,控制开发强度,规范开发秩序,逐步形成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实施这一规划,非常有利于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应对和减缓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贯彻执行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应该在省级主体功能区规划中充分体现,即根据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大框架,按全国一盘棋原则,科学确定省域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的功能定位、发展目标、发展方向和开发原则。浙江省主体功能区规划须与国家层面的四类主体功能区规划相衔接的内容简述如下:
2.1优化开发区域
提升杭州作为长江三角洲南翼中心城市功能;提升沪杭(上海———杭州)发展带的整体水平;培育形成湖州—杭州—绍兴—宁波—舟山发展带;调整太湖周边地区产业布局;宁波建设成为长江三角洲南翼的经济中心和国际港口城市;增强嘉兴、湖州、绍兴、台州等节点城市的集聚能力,加强城市功能互补;加强太湖,杭州湾等地区污染治理,严格控制杭州湾陆源污染物排江排海和太湖地区污染物入湖,加强海洋、河口和山体生态修复,构建钱塘江、太湖、京杭运河、天目山—四明山以及沿海生态廊道为主体的生态格局。
2.2重点开发区域
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强化温州作为海峡西岸经济区连接长江三角洲地区重要枢纽的功能,加快构建对外开放平台,强化防台风能力建设,加强雁荡山等山区和沿海港湾,近海岛屿保护和近岸海域污染防治,推进水环境综合治理和水源涵养地保护,保护好瓯江、飞云江、鳌江水生态廊道。
2.3限制开发区域
国家层面限制开发的农产品主产区是指具备较好的农业生产条件,以提供农产品为主体功能。以提供生态产品、服务产品为其他功能,需要在国土空间开发中限制进行大规模高强度工业化城镇化开发,以保持并提高农产品生产能力的区域。浙江省属于“长江流域主产区”,其农业经济和主要农产品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在浙江省主体功能区规划中,须划定几个农产品主产区,为保障农产品的供应安全,要限制大规模、高强度的城镇化开发。
2.4禁止开发区域
国家禁止开发区域,是指有代表性的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地,有特殊价值的自然遗迹所在地和文化遗址等,需要在国土空间开发中禁止进行工业化城镇化开发的重点生态功能区,包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世界文化自然遗产、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浙江省境内列入禁止开发区域有53处,其中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9处,面积985.15km2,国家级风景名胜区5处,面积1572.1km2,国家森林公园35处,面积1988.74km2,国家地质公园4处,面积519.7km2,上述区域要依据法律法规规定和相关规划实施强制性保护,严格控制人为因素对自然生态和文化自然遗产原真性,完整性的干扰,严禁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各类开发活动,引导人口逐步有序转移,实现污染物“零排放”,提高环境质量。
3各类区域规划
各种类型的区域规划,包括全国城镇化规划,全国、省、市(地)城镇体系规划(含城镇群规划、都市圈规划),县(市)域总体规划等,以往的各类区域规划中关于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内容不够突出。常见一些规划文件把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列为区域基础设施或县(市)域支撑系统之一,内容亦不够深入,实施不力,效果不大,有待改正。根据浙江省地理环境和防灾减灾要求,需要编制跨县(市)域、跨市(地)域的流域规划,如钱塘江流域规划,瓯江流域规划,甬江流域规划。通过流域规划,有效推进干流与支流、上中下游水生态和全流域自然环境得到切实保护。要科学设计、合理布局水利、水力工程设施,增加江、河、湖、库蓄水能力,保证水源质量,提高防灾抗灾能力。浙江省是海洋大省,海域面积26万km2。面积大于500m2的海岛有3061个,约占全国海岛总数的40%。大陆岸线长达2200km,多深水港湾,渔业资源、滩涂资源、油气资源、海洋能源资源丰富,国务院已批准“舟山群岛新区”,舟山群岛的开发已上升为国家战略。保护好浙江省近海与海岸生态环境不仅对本省沿海与海岛人居环境、海洋经济发展有着重大意义,也是为我国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负起应有的责任。因此,需进一步完善浙江省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要求嘉兴、杭州、绍兴、宁波、舟山、台州、温州等市的市域总体规划和沿海各县(市)的县(市)域总体规划把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列为重要内容,有些县(市)还有必要采取联合行动,例如乐清市需与乐清湾沿岸的温岭市、玉环县、洞头县协作、编制乐清湾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4城市规划
城市是国家与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理应是生态文明中心。然而,由于较为普遍存在对城市化与城市的认识误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体制不够完善,建设资金与技术条件等多方面的限制,却频频出现令人担扰的现象———人口城镇化率越高、城市越大,生态环境就越显恶化。通过科学的城市规划扭转城市———区域生态恶化趋势,其要点是:
(1)高度重视、切实做好与全国、省、市主体功能区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相关区域性规划的衔接与协调。要认真对待这些规划对各个城市生态空间保护和生态环境指标的规定性要求。
(2)科学预测城市所在地区对城市化速度、城市化水平、城市发展规模的环境承载能力(环境容量),测算近期、中期、远期、远景达到的城市化水平和各别城市适度人口规模(合理规模)、最终规模。城市化是区域的城市化,而不是把“农转非”人口全部或大部分“化”到中心城市、让中心城市无限扩大。事实证明,同区域发展不协调的,城市规模盲目膨胀的中心城市往往是生态环境压力最大的城市,所以,真正成功的城市规划必须是区域协调、城乡协调、市、镇、村聚落体系“三结构”(即职能结构、规模结构、空间结构)协调和生态文明的区域规划。中心城市在区域中的首位度(即第一大城市人口数/第二大城市人口数)和“四城市指数”(即第一大城市人口数/(第二大城市人口数+第三大城市人口数+第四大城市人口数))应恰如其分。热中于城市规模攀比,通过撤村建居、撤乡建镇,并乡扩镇、撤镇建街,撤县建市、撤市建区等变更行政区划建制,快速扩大城市规模,追求城市规模最大化,是城市—区域生态病频发、日渐加重的渊薮。
(3)城市规划区范围该有多大,应与城市环境容量和城市适度规模相适应。在城市规划区范围很有必要划分宜建区、限建区、禁建区,确定城市规划区内合理的城乡用地结构。中等规模以上的城市都应有与城市规模相适应的郊区。为了城市生态安全,须严控城市郊区化,住宅郊区化。应禁止在郊区劈山、填湖,侵占农田、湿地、森林公园与风景区,为富人建造高价豪宅———“山景房、江景房、湖景房、拥有私家湿地房产”等严重侵害生态空间的房地产开发项目。
(4)要永远保留建成区内和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的所有江、河、运河、湖、塘、井、泉等水体,不能借“整治”之名缩小甚至填塞水域。根据当地气象气候特点(特别是风象特点)保留或加大从城区通向郊外的通风绿廊(生态廊道)。采用国家标准关于城市绿地规划的上限或超上限指标,尽可能大幅度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绿地率。在城市空间日趋水泥丛林化的今天,小块绿地、小公园、狭窄的绿化带、小面积的湖泊、湿地,已起不了城市“绿肺”的作用。很有必要把城区的绿化与郊区、区域的绿色生态空间相连接,形成足以起生态安全作用的绿地系统,并列为规划的强制性内容,受到法规的保护。
(5)合理规划城市规划区内的城乡用地结构和城市建设用地结构。通过老城区有机更新和新区科学规划设计,建造真正意义上“宜居”的住区和有利居民身心健康的公共空间。
(6)加快产业转型,加快发展生态产业和循环经济;调整能源结构与交通结构;节约资源、降低能耗;完善废弃物收集,转运、处理的管理,提高废弃物无害化处理能力,变废弃物为再生资源。
(7)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对城市规划与建设项目实施后对各种环境因素及其所构成的生态系统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预测与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与措施,并进行跟踪监测。
5乡村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