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职业规划范文
时间:2023-03-25 04:31: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生职业规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摘要:
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一个十分棘手的社会问题,这其中固然有方方面面的原因,但从大学生本身来讲,还要直面困难,努力提高自身的知识和能力水平,提高竞争力,在激烈的竞争中为自己撑起一片蓝天。及早地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凡是预则立,不预则废”,清楚的认识自己的内部条件,做出合理的规划,并坚定的实施,相信工夫一定不负有心人的。不过,就目前而言,在大学生当中没有制定清晰的职业规划的仍大有人在,这不仅给今后的职业发展带来很大的盲目性,也使当前的生活学习缺乏目标和动力。职业规划是一个长期的工作,从大一起就使学生逐渐形成对自己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根据自我认识拟定初步职业的方向。大二阶段可以围绕职业选择提高基本素质,打好知识基础;大三阶段提高
全面素质和能力,考考相关的资格证书;大四时加强自身职业技能训练,使其成为就业的“T”型人才。再者,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帮助发掘自我潜能,增强个人实力和竞争力,提升成功的机率。
为了清楚大学生职业规划的现状,特进行了此次调查活动,从大学生对自己专业的认识程度,对自身的认识
程度,对就业前景的认识程度以及职业期望四个不同的角度对大学生做了调查,发现了一些普遍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一、前言
当今国内外就业的严峻形势,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军训的时候,学校就让我们07级的学生写了《大学生涯规划》,但很多同学都不知道怎么写,对就业依然很模糊,大多数人都没想过毕业后的事……所以,在这次的政治实践调查报告中,我们选择了这个十分普遍并且和我们息息相关的的问题进行调查那么,究竟什么是职业生涯?职业生涯规划对我们大学生究竟又何重要意义呢?我们通过资料的查找与收集,作出了以下的解释:
职业生涯是指一个人一生工作经历中所包括的一系列活动和行为。职业生涯规划分为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和组织的职业生涯规划,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是指在对个人和内部环境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个人兴趣、能力和个人发展目标的有效规划,以实现个人发展的成就最大化为目的的而做出的行之有效的安排。由此可见,大学生的职业选择不是个人面临就业时的某个单独事件,而是贯穿于整个教育的全过程。
职业生涯规划研究在国外己有多年的历史,但在国内尚属起步。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各类组织对人力资源的争夺越来越激烈,对个人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大学生正处于学习生涯结束期和职业生涯开始期,大学生如何在学习过程中正确定位自己,发展自我,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成功地职业生涯规划,在这一交替时期合理规划职业生涯之路,不仅有助于缩短职业适应期,减少职业试错过程,而且对今后的职业成功及对社会的贡献都有很大帮助;良好的职业生涯规划不仅有利于人尽快成才,而且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提高。大学生进行切实可行的职业生涯规划,对毕业时进行职业选择和今后的职业生涯成功都具有重要意义。职业生涯规划活动将伴随我们的大半生,拥有成功的职业生涯规划才能实现完美人生。
篇2
自我盘点
一、个人兴趣爱好
业余爱好:文学类书籍,喜欢看电影、听音乐,打羽毛球、长跑;喜欢的文学作品:《红楼梦》、《战争与和平》;喜欢的歌曲:《爱拼才会赢》、《义勇军进行曲》;心中的偶像:比尔盖茨、刘谦。
二、个人优缺点
1、本人做事情很有恒心,凡事都要做到最好;在心中早就有了理想,有了理想必定有了追求的方向;对事业热情很高,责任心强,做事很有原则,处事沉稳,考虑问题全面周到;面对问题养成了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对朋友忠实厚道,能跟人相处得很好;唯一不足的就是有点内向,交际能力不强,不善于表达,这也是致命的一点。
2、解决自我盘点中的缺点:
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内向并非全是缺点,它使我少一分张扬,多一点内敛,但最好相应加强与他人的交流沟通,积极参加各种场合各项有益的活动,使自己多一分自信、激扬,少一分沉默、怯场。
三、个人对所学专业的看法
本人是学初等教育英语专业的,对英语教育专业的前景是非常看好的,对本专业的学习态度很端正,
职业环境分析
根据我自己所选择的专业来能确定好自己今后所要走的路,什么时候开展规划计划书、怎样发展自己的规划书,评估环境因素的评估也是必不可少的,毕竟不能脱离环境因素的影响,下面就来分析下我周围的环境因素。
一、家庭环境
本人家里的经济状况很是一般,并不富裕,并且经济状况也是不稳定,对于我这个专的费用来说还刚刚好能支撑得起,生活过得一般,
二、学校环境
本人上的学校费用不多,生活学习的环境还算好,学习的氛围还算行,教学的设备还是比较齐全的,对于学习英语课来说,上的是书本上的知识,偶尔看看英文版的电影,教学师资力量还算强。
三、社会环境
现代社会,对于大学来讲已经是普及全国了,并且也将近饱和状态了,因此企业对于大学生的要求也大大提高了,对大学生的各方面的素质要求也提高了,因此想要在这种复杂的社会环境中生存下去,就必须要学更多的知识。
四、职业环境
对于我们英语专业的人来讲,形式虽然还是可观的,但是挑战不断,首先,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大大提高,对于物质的需求已经满足了,因此对子女的要求也有所提高,所以我们这个行业的前景的十分可观了;其次,英语教育在农村的发展空间也是巨大的,它不仅仅适合小学儿童,同样也适合青少年、中年、老年等等,因此发展空间巨大;再次,商业界的各行业也要依赖于英语知识,这样一来英语专业的就面向了多元化、多途径的发展方向。
结论:
1、 目标
估摸自己的实力,量力而为地选择自己比较感兴趣和个人强项来做,努力成为一位教育领域的优秀人才。
2、 路径
自己先在学校学尽可能多的学习知识,充分利用校园环境及条件优势,认真学好专业知识,培养学习、工作、生活能力,全面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并作为就业准备。
职业规划方案
一、短期计划
首先,在校期间,英语至少要过四级,普通话要拿二甲、计算机要过一级,所有的证件拿到,最重要的目的是拿教师资格证书,有可能的话通过自己不断的努力最好拿个英语六级。
其次,能很好的运用知识,通过见习、实习来培养教学能力,多参加学校的活动。
再次,暑假期间,可以当家教进行实习,这样也可以多接累经验。
最后,如果在毕业时成绩优秀的话,就打算考研。
二、长期计划
在学业结束后,去外面找跟专业相关的工作,首先从小学教师做起,积累经验,借用学校这个很好的平台来寻求更适合自己的职位,逐步来实现我的目标计划:先当小学教师,再当中学教师,一层一层往上爬。
未来人生职业规划:放眼未来找准位置
三、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所学专业,本人特对未来五十年作初步规划如下:
a)、XX-201XX年学业有成期:充分利用校园环境及条件优势,认真学好专业知识,培养学习、工作、生活能力,全面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并作为就业准备。(具体规划见后)。 b)、XX2-2015年,熟悉适应期:利用3-4年左右的时间,经过不断的尝试努力和锻炼初步找到合适自身发展的工作环境、岗位,找到热情积极的工作状态,结交工作岗位上的好朋友,拓宽人际交往面。 要完成的主要内容:
(1)学历、知识结构:毕业前提升自身学历层次,毕业后立即找工作,如果没有合适的就考虑考研究生甚至是博士硕士,熟练掌握专业技能。计算机一级、二级过关,英语四、六级过关、还有尽全力考取英语口语资格证书、普通话过级、开始接触社会、工作、熟悉工作环境。
(2)个人发展、人际关系、意志人格的进一步配培养:在这一期间,主要做好职业生涯的基础工作,积极完成工作任务,加强沟通,虚心求教,保持对新鲜事物的兴趣,对身边复杂的社会以及人保持乐观的态度,相信遇到什么困难总会有解决的办法,敢于坚持自我但要学会先听取别人意见。能够坚持正义,坚持自己的原则,
(3)生活习惯、兴趣爱好:适当交际的环境下,尽量形成比较有规律的良好个人习惯,并参加社交活动如聚会,还有必要的健身运动,如散步、打羽毛球等,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多参加回报社会的慈善活动,如积极参加救助贫困人群的捐助活动,献血活动等等。
c)、2015-2059年:找到了能够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位置,在自己的热爱工作岗位上,踏踏实实的贡献自己的力量,兢兢业业地尽忠职守于自己的岗位,拥有很多莫逆之交,怀有感恩社会的情感去回报祖国人民的厚爱,拥有能和我顺境时相敬如宾、举案齐眉并且逆境时相濡以沫的知心爱人,可爱健康充满活力的孩子,一样生活美满的亲人朋友。
首先,职业生涯规划要进行自我定位。自我评估与定位是职业生涯规划中最重要的环节部分,它决定着个人职业生涯的寻求方向,同时也决定着职业生涯规划的成败。求职之前先要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之前先要进行准确的自我定位。先要弄清自己想要干什么、能干什么,自己的兴趣、才能、学识适合干什么。可通过自我分析,评估自己的职业倾向、能力倾向和职业价值观。
其次,职业生涯是一个时时变化的过程。当今社会竞争激烈,对于大学毕业生来讲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同时也要打破传统就业观念,不在一棵树上吊死,就业、就业、再就业,职业生涯规划计划书也要随之调整。因此身边各种环境变化了,我们也要跟着变化,这样才能生存下来。
再次,大学毕业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重点内容是职业准备、职业选择与职业适应。从职业生涯发展过程来看,职业生涯发展主要包括:职业准备期、职业选择期、职业适应期、职业稳定期、职业结束期。在各个阶段都要做好不同的思想准备,和应对方案来。
对于大学刚刚毕业的来讲职业生涯规划的侧重点在职业准备、职业选择、职业适应三个阶段。
篇3
关键词:大学生 职业规划 教育
职业规划是指个人对自己职业发展的设想和计划,是结合了自身情况及现实约束因素后,对各种可能的选择和机会进行评估,从而确定职业目标、制定行动方案的过程。这一概念最早是一百多年前由美国的职业规划教育家弗兰克・帕森斯提出来的。在计划经济的影响下,大学多年来实行的是国家统包统分的政策,因此对职业规划的研究很少。实行自主择业后,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教育问题逐渐得到重视和发展。近年来,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在校的大学生人数也在不断增长。据教育部的《关于做好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显示,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高达699万人,比2012年增加19万人,被称为“世上最难就业季”。而据《人民日报》报道,2014年毕业生人数将增加28万人,达到727万人之多。由此可见,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大学生就业难固然与近年来高校的扩招、专业的设置以及国际和国内的经济形势有关,但也与高校对职业规划教育的缺失和大学生对职业规划不够重视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推进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的重要意义
积极推进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是高校教书育人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新形势下高校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是贯彻落实国家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意见的要求。职业规划教育对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提高就业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一切工作的指导原则,它强调“以人为本”。高校的首要任务就是教书育人。大学生是高校受教育的主体,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工作要紧紧围绕如何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来开展,这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职业规划教育无疑是提高大学生素质和能力的重要手段。
2.有利于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挖掘自身的潜力
俗话说:人贵有自知之明。一个人要正确地认识自我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每个人的性格特征、兴趣爱好、思维方式等都是不一样的。加之由于大学生缺乏社会经验和社会实践,对自我的评价往往不准确,这就需要学校有一个专门的机构帮助大学生进行具体的评估,根据自身的特点准确定位,挖掘自身潜力,扬长避短,尽可能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路线。同时不断地完善自身,提高自我,将自身优势与社会需求相结合,使自己将来能较好地适应工作的要求。
3.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大学生能不能找到理想的工作,除了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外,是否具有健全的人格、是否具有团队精神、是否能与人很好地沟通和相处等,往往也是用人单位十分看重的内容,而这些能力的培养是离不开职业规划教育的。
二、我国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高校的职业规划教育刚刚起步不久,尽管相对过去而言,不管是理论水平还是实践教育水平,都有了不小的进步,但与西方先进国家相比,还是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理论水平还比较低
与发达的西方国家较为完善的职业规划理论水平相比,我国职业规划的理论水平相对还是较低的,对职业规划教育缺乏一整套完整的、系统的、科学的论述。这是由于我国高校重视程度不足,加之缺乏足够的实践经验,因而无法进行系统的总结。反过来,理论的缺乏又使职业规划教育实践受到制约,因此只能照搬国外的一些经验和技巧,创新性不强。
2.高校的重视程度不够
现在我国还有不少高校没有真正重视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教育。一些高校甚至没有开设职业规划教育方面的课程。即使开设了这类课程,有些学校也只是把它作为一门无关紧要的选修课而已。另外,有些高校开设该课程的时间也比较晚,到大三或者大四,等到学生快毕业了才临时抱佛脚,匆匆忙忙给学生做个培训,这样的培训当然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3.大学生自身的重视程度不够
很多大学生缺乏必要的职业规划理念,对将来的职业规划缺乏长远的考虑。有的人甚至错误地认为,自己从上大学的那一天起,因为确定了所学的专业,因此毕业后的就业也已经是确定好了的,没有必要再去规划什么。有的人所学专业是父母亲帮忙定好的,上了大学后,当发现所学的专业和自己想象的大相径庭时,就会对学习失去兴趣,得过且过,对职业规划更是不当回事。有的人则是对职业规划教育不理解,没有认识到职业规划对人生的重要意义,只是把它当做一般的面试指导或培训。加之学校缺乏引导,部分大学生自然而然就对职业规划淡漠了。
4.缺乏专业的优秀教师
职业规划教育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系统学科,从事这门学科教学工作的教师应该是受过专门培训的优秀人才。由于目前高校并没有相关师资培养,导致师资欠缺。为满足教学需求,不少高校只能从别的专业抽调部分教师兼任,甚至只能由班主任或是年级辅导员充当。这些教师虽然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但是毕竟没有受到过良好的专业训练,没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不能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和培训。而且培训的内容简单,形式单一,大都只能对学生进行一些就业形势的介绍和分析,解答学生对国家一些就业政策的疑问,无法对学生进行心理分析,进行个性化的指导,无法满足当今大学生对职业规划教育的要求。
5.缺乏完备和规范的职业规划教育体系
目前,国家并没有对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教育制定具体的指导原则和目的要求。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和指导,目前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教育工作就只能由高校自行设置和承担,这些课程设不设置?如何设置?什么时候设置?都由高校自行决定。如何对这些课程的教学成果进行客观评价?学生经过学习后应达到什么样的目的?这些都是在高校职业规划教育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三、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的对策
1.完善和健全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体系
(1)国家应制定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的学纲要和指导原则并出台相应政策。职业规划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抓得越早越好。一定要改变过去那种职业规划教育过程间断化、体系单一化、认识片面化、指导粗放化的弊端,使职业规划教育的过程连续化、体系多样化、认识全面化、指导细致化。实践证明, 那种从小学到大学, 以升学为目标的应试教育,往往使得学生们从小失去学习的兴趣和方向; 而仅仅在大学阶段,甚至只是在毕业前夕,才给大学生提供必要的职业规划教育和就业指导,就会使学生因为缺少充分的心理准备而失去学习的动力。因此,职业规划教育应该从中学阶段就抓起。最近国家教育部出台了新的高考方案改革措施,提出高考将分为技术型和技能型高考,这其实就是对学生的职业规划进行分流和指导的一种改革尝试。学生在初中阶段就可以根据自身的性格特点和优势,对自己将来的职业进行规划,逐步发现和培养自身的兴趣爱好,对将来的学业和职业规划进行设计,以便和高中以及大学的职业规划衔接,为将来更好地服务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2)要设立专门的指导机构和研究机构。设立专门的机构,可以对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教育进行规划和设计,从而改变过去那种零散、应付式的职业规划教育。该机构应该集规划设计、实施教育、管理、服务于一体,指导大学生进行职业规划,及时解决大学生在职业规划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设立专门的研究机构,还可以解决我国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方面理论水平较低的问题。要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的经验,结合我国大学生的实际,认真探索在新形势下我国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的理论。在提高理论水平的同时,将理论用于指导实践,努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职业规划的路子。
(3)积极健全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的社会体系。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教育如果单靠国家教育部和高校是难以完成的,因为这是一个全社会的系统工程。应与国家和社会的需求结合起来,充分考虑社会发展引起的各种职业变化。这就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团体、家长、大众传媒等全社会的支持与合作。政府要参与其中,积极支持、鼓励和引导教育主管部门,认真实施相关的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方面的政策,为高校、用人单位搭建起一个沟通和合作的桥梁,实现资源和信息共享。与此同时,要发挥好企业等用人单位在职业规划教育当中的作用。因为在社会实践方面,用人单位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走出去的机会,让他们提前接触社会,为将来更好地融入社会做好准备。只有通力合作,齐抓共管,才能把这个事情办好。
2.应充分认识大学生职业规划的重要性,并将其作为一项教育的必备内容认真抓好
(1)从观念上改变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可有可无的理念。高校应把职业规划教育列入大学生的必修课当中,使大学生对这项教育足够重视。如果把高校比作企业,那么大学生就是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要想得到社会的认可,产品的质量就必须过硬。高校应该从组织上和制度上对职业规划教育给予充分的保障。作为教育的主体,要积极与政府、用人单位和学生家长互相配合,制定合理的职业规划教育方案,使学生能得到较好的职业规划指导,从而形成正确的择业观。
(2)改革职业规划教育单一的教学模式,倡导多元化的教学体系。要改变过去那种课堂上老师讲,学生在下面听的简单教学模式。要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模式,对学生加以教育和引导。现在的大学生思维活跃,接受新鲜事物很快,有自己的主见。学校应根据学生的这些特点,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模式,比如说在课堂上让学生多参与讨论;或者模拟职场环境,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或者走出去,让学生在社会上得到真正的锻炼等等。
(3)针对学生的不同性格特征,制定个性化的职业规划教育方案。除了要制定大众化的职业规划教育方案外,在后期的职业规划教育中,高校还应该根据学生的家庭背景、成长环境、兴趣爱好、对社会的认知程度以及不同的性格特征,制定合理的职业规划教育方案,供学生进行选择,这样职业规划教育就更具有针对性,可以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4)分阶段对学生实行职业规划教育。职业规划教育应该始终贯穿大学的整个过程,但大学生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特点,如何在大学不同的阶段实施不同的职业规划教育,是高校应该思考的一个重要课题。在大学的四年中,每一年的侧重点都应该是不同的。大学一年级,学生刚刚入学,对大学有一种新鲜感,而且有着一种强烈的求知欲,但他们对所学的专业以及将来的职业规划还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这时候的职业规划教育应该以灌输职业规划教育的意识和理念为主,同时可以让有经验的老师或师兄、师姐介绍自身的一些成长经历,特别是发挥榜样作用,使他们从中得到有益的启迪。与此同时,让他们加深对本专业的了解,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以便为今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大学二年级,经过一年的职业规划训练,学校和学生对自身的性格特点都有了一定的了解,这时候应该制定具体的训练方案,按照方案加强职业规划方面的学习。要进一步加强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自我认知,要摸清学生的特点和不足,有计划地进行训练。大学三年级,要进一步明确学生的就业方向和职业规划,对先前制定的职业规划方案进行补充、调整和完善。不断增强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提高他们各方面的素质,让他们有意识地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大学四年级是大学的最后一年,要让学生了解当年国家的相关就业政策,根据学生的就业意向进行培训,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求职技巧,安排好他们的实习工作。在求职过程中,学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问题,思想很容易出现波动,这时候一定要和学生多沟通,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状态,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加强个体辅导,帮助他们及时进行自我调适,使他们能顺利地度过大学的最后阶段,找到理想的工作单位。
(5)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专业教师队伍。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等多学科,它对教师的能力提出了高要求。过去那种靠临时请一些非专业的老师来应付教学的做法,显然已经无法适应现代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的要求。因此,学校一定要把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职业规划专业教师队伍提到议事日程上来。首先,可以引进专业的职业规划方面的教师和专家,以补充高校职业规划的教师队伍;其次,要加强现有的有志于参与职业规划方面教育的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可以送他们出去参加学习和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水平和能力。除此之外,还可以采用请进来的方法,聘请一些有经验的职业规划培训师,到学校给学生做一些相关培训,这样同样可以弥补高校师资力量的不足。
3.学生要根据国家和社会的需要,做好职业规划的自我定位
大学生作为职业规划受教育的主体,其自我正确的定位也是极其重要的。首先,大学生要对自己有一个全面而准确的了解,要配合学校通过自我评价体系和专业的测试,正确认识自己的职业倾向和职业兴趣。及时向指导老师汇报自身的思想动态,寻求他们的帮助,使自身拥有健康的择业心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其次,要培养对本专业的兴趣爱好,努力学习各种专业知识,增强自身的综合素质,为将来的求职之路打好基础。最后,要增强社会责任感,每个人都不可能脱离社会而独立存在,只有把自身的兴趣爱好和社会的需要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体现自身的价值。
四、小结
大学生就业难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而加强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教育,增强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无疑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更科学、更合理地规划自己的职业,更好地适应和服务社会。而这有赖于包括政府、高校和大学生在内的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邱文芳.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分析与培养对策[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
[2]孙静月.高校全过程全方位开展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的思考[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2).
[3]刘雪冰.对国外职业规划教育发展状况的思考[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9(2).
[4]刘荣军.关于高校职业规划教育的思考[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1).
篇4
调查人群以财专学生为主(17人,占85%),本科类学生为辅(3人,占15%)。大一10人(50%),大二8人(40%),大三2人(10%)。
在调查所学专业由谁选择的时候,70%的学生选择了选择的选项,25%的学生因学校调配学了现在所在专业,5%的学生因原因学现在所在专业。人选择父母亲戚帮选择了专业。由此可见,现在的大学生有的权力来决定所学的专业,父母给了孩子们的自由空间,不可否认这是社会的一大进步!而一学生因成绩等问题被学校调配专业有性的,学校有时要站在的角度考虑,但建议最好让学生学所选专业。
在调查喜欢所学专业时,40%的人很喜欢学的专业,40%的人有一点喜欢所学专业,15%的人不太喜欢所学专业,5%的人很不喜欢所学专业。这组数据表明大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可度的。不太喜欢的人大爱好问题。而很不喜欢的人的专业他选的,当初选的时候就很糊涂,现在很不喜欢也为奇吧。
在调查小时候梦想的职业着一项中,教师(20%)、医生(20%)、金领(15%)、商人(10%)人数较多。很容易看出的道理:小孩子对乐于奉献的老师和救死扶伤的医生是非常崇拜的啊!至于金领行业,的并不长,据我所知在被调查这小时侯还未,即使了,也小孩所能想到的。
但再来看一看现在大学生们最想做的职业是。调查显示,比重最高的是开公司当老板,占20%。而想从事证券分析师、银行职员、投资人等金融领域的人占到35%。而以教师为职业的就一人,但她给出的理由是“是乱写的”。而选择医生为职业的人只能说很抱歉了。
对两组数据的对比,不难想从商的人越来越多,想从事金融行业的人越来越多,而从事教师、医生行业的人越来越少了。这是原因的呢?商人的增多可以说是大学生的市场意识了,渴望更多的物质财富,这值得议论的,“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不无道理。但教师、医生行业人数的也说明一大学生对物质文明追求上升,对精神文明追求下降吧,又或是看到了社会的阴暗面后看法吧。从事金融行业人数是调查主体是财经类院校学生,受到了所学专业。
上大学前很想过毕业后从事何种职业的人为40%,想过一点点的为35%,没想过的为25%。上大学后与所想职业差距非常大的站60%,有距离的占35%,差距的占5%。由此可见,大多数人来上大学之前是有的职业规划的。在上大学后能客观地认识的处境,直面就业的。
篇5
关键词:大学生 职业规划 生物键原理 模型
近年来,大学生的就业及择业是社会各界关心的热点问题之一。然而,人的行为是以意识为灵魂的。意态决定心态及行为取向、动态。大学生职、事业规划理应从本体意识开始,树立正确的职、事业意识理念及形态,构建和打造明智的、正确的职、事业规划模型。本文从生物生长、发展的基本原理视角结合人类、社会学的基本精神、理念,探索、打造大学生职、事业规划的基本模型。
一、生物键原理
从生物学视角论:生物之所以能生长、发展,取决于其有机体内在的机理物质能主动吸纳环境所蓄藏的营养物质,并化为自身的能动力――生命力;生物有机体内在机理物质的分子又都是以碳原子为基本单元,将其原子核外层电子在四个方向分别奉1个电子与所需要的其他碳或氢、氧等原子的外层1个电子共价共享,以键合成彼此相对互利平衡、稳定的原子团,进而聚合成多碳大分子(如:氨基酸、核酸、蛋白质、多糖等)。即生物有机体内在机理物质的分子结构都是以碳原子的四维共价键为基本单元与其他原子共价键合成的。故得碳原子的四维共价键合机理是生物有机体具有生命力的基本原理。所以,碳原子的四维共价键,若(对生物来讲)可称为生物键,则生物生长、发展的基本原理,便可称为生物键原理。亦即:生物键原理――碳原子四维共价键(合)原理,就是自然界生物生长、发展的基本原理。人是生物,其生存、发展是以职、事业为依托的,大学生职、事业规划,自然地应当遵循自然界生物生长、发展的基本原理――生物键原理。
二、 遵循生物键原理,键入职、事业生命力必备基本因子
大学生规划职、事业,首先需要明确影响职、事业生命力的四维必备基本因子,才能在自身职、事业的生物键上键入这些基本因子,进而赋予职、事业生命力。只有这样,规划职、事业才有明确的方向、目标和内容。
在植物的生长、发展过程中,除自身能动品度――内部因子外,都离不开适度的湿度、温度、光(照)度――外部基本因子的刺激作用。适度的湿度能滋润、激活植物生命体吸收营养物质,积蓄能量;适度的温度能调节、促进植物体内组织分化,刺激生长;适度的光(照)度能促进植物体光合作用,吐故纳新,实现能量转化。故:植物的生长、发展过程的实质,是植物有机体分子的生物键上键入的自身品度、湿度、温度、光(照)度四维基本因子的有机协和作用,促成其生命力由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的过程。同理,同为生物的人的生存、发展过程,也需要且必须在其所依托的职、事业的生物键上键入四维必备的职、事业内、外基本因子,并有机协作,才能成就其生命力由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
然而,就人的职业、事业而言,具有生命力的必备基本因子究竟应该是哪四个呢?当然应在人的职、事业所基于的、不能剥离的“人类社会”活动的本质特点中考究。
人类学的基本精神和理念是以“人”及人“类”活动为基本研究对象,研究“人”、“类”活动的本质特点及变化规律;而社会学的基本精神和理念则以“社”及社“会”活动为基本对象,研究“社”、“会”活动的本质特点及变迁规律。故:“人类社会”四字的活动本质特点,就是人类社会活动的四个基本特点,亦即人的职、事业不剥离于人类社会且具有生命力应该键入的四维基本因子。具体而言,“人类社会”活动的基本特点,从人类社会活动历史长河中考究,就可以归结为如下四大基本特点:欲望性、竞技性、群聚性和权威性。前两点是“人类”的基本特点,后两点是“社会”的基本特点。
(一)欲望性
欲望是“人”的基本特点。是人,就有欲望,没有欲望,人也就不复存在了。即:欲望是人生存、发展的原动力。人的欲望(犹如植物受温度的刺激)促进情绪分化――热情、激情乃至冲动,人的欲望越强,促使人欲望满足的内在驱动力就越强。故:人的欲望,是人生存、发展的原发性基本因子。
(二)竞技性
竞技是人“类”的基本特点。人有欲望,人类就有“类欲望”。因满足“类欲望”的资源有限性,便生“类欲望冲突”及解决的基本行为方式――竞技,演绎“适者生存”。故:竞技性是迫于人类“类欲望冲突”而抗争的基本特点。人类竞技所需技能、特长(犹如植物的内在能力品度)是其生存、发展的基本保障,修炼、拥有竞技技能、特长就是人满足欲望的必备法宝。“拥有金刚钻,不怕瓷器活。”故:竞技所需技能,是人生存、发展抗争“类欲望冲突”的必备性基本因子。
(三)群聚性
群聚是人类社会“社”的基本特点。任何个人的力量总是渺小、有限的,迫于应对广泛的类欲望冲突而结“社”协同抗争,便成为人类行为的普遍的自然选择。从社会学论,结“社”联盟便是人“类群聚”以群体抗争类欲望冲突的组织化行为方式,是人类社会化进程的初级行为选择。好处是群聚结“社”,以群聚性组织化的行为方式协同抗争,优于个体抗争――利于维护、巩固既有利益及争取新利益,能给个体一种归属感,增强安全感。于是,群聚结“社”便成为人世间社会化的普遍行为。群聚性(犹如植物受地湿度滋润)是人生存、发展,组织化抗争类欲望冲突的基本特点。故:群聚是人生存、发展,联盟抗争类欲望冲突的普适性基本因子。
(四)权威性
权威是人类社会“会”的基本特点。“会”,聚也(广雅.释古三)、合也(东汉.许慎《说文》),社会便是“社”的“聚、合”。即:“会”是“社”的“联邦”,是“社”的高级形式――上层建筑。而“会”之所以能“联系”“社”,全基于“会”拥有的权威性。“会”的权威性是(基于社内类欲望冲突的调解及与社外欲望冲突的抗争而集会议事需要)由社员们委与责任并赋予有相对资信优势的代表(团)的相当权力所拥有的威慑力。即:“会”的权威性,一部分源自代表个体的品项、专长、成就等个体资信威望魅力;另一部分源自“会”中所委任职位的相当权力。所以,“会”是文明、非文明(暴力)竞技解决欲望冲突的决策(裁)、指挥及奖惩权力中心。从社会学看,无论是各种社团、党派组织的成立、维系、解体,还是社会结构的变迁,都是基于权威性的权力争斗,争斗“入会”资格及“集会”权(力)位。原因是:没有“入会”资格,就不能争取“集会”权位,获取了“入会”资格就进入了权力中心,就增添了相对于权力中心外的一定权威(至少具有了“会”中话语权);赢得了“集会”权位,就获取了权力中心内的相当权力权威;而权威能激发、制约、转化他人、社的欲望并创造利己欲望的超多机会,是获取、调配有限资源满足己欲望或他欲望的超级能动资源。即:权威性是人类结社“入会”、“集会”的基本特点。权威(犹如植物生长所需阳光)对个体或群体能力(量)有转化效能。故:权威是人生存、发展的社会化基本因子。
综之,大学生职、事业规划,应在其生物键上键入的四维基本因子是:终极欲望――理想、技能、人群、权威。
三、键构职、事业“飞鸟”模型
(一)键入“理想”,作为“飞鸟”头部
首先必须明确并确立自己一生的深度、终极欲望目标――对未来长期的向往和追求的志向目标。即:理想,是什么?只有明确确立并键入了理想,人生职、事业才有明确的领航灯,规划职、事业才有明确的指向、目标。人没有志向目标――理想,有限的生命便会杂乱好废,得到的是“五神不定,输的干干净净”。唯有志向理想目标清晰且锁定,才能持续激发出奔向理想的内在动力、热情及全生倾注。成功往往眷顾热情、倾注的人。把理想作为“飞鸟”的头部,统筹协调指挥、领航全生行动,利于保证活动的一致性、协同性及活动的整体效率和效果。确立、键入理想,当需客观审视自我的深度、终极欲望目标及兴趣、爱好的特点,尽量将理想定位于这些特点的强相关事业领域。这样,更利于强化理想意念,增强信心,励志践行,实现“天生我才”之最大效价。
(二)键入“技能”,作为“飞鸟”的尾翼
任何欲望的满足,都必须以施展一定的技能为必要条件,缺乏技能支撑的理想终将沦落为泡影。技能即知识、技术的掌握及运用能力。从人力资源学讲,一个人的知识、技能越高,其人力资本的财富增值能力就越强[1],即生产力越强。生产力越强,其成效就越高,就易于在职、事业领域有所建树,从而易于赢得荣誉和威望――权威及他人的敬佩和追随――人群。键入技能,修炼成维,作为“飞鸟”的尾翼――理想实现的动力保障,追求理想也就不会落不到实处,并能为迈向理想奠定自信心和着实基础。在键入、修炼技能时,当需既能适合自身兴趣、爱好、理想特色,又能适应职、事业领域的特色需求,更能发挥自身才智、性格、品项特色优势的技能。这样,既便于激起热情倾注,事半功倍地修炼出专、深而超凡脱俗的技能特长优势,又利于在职、事业领域高效生产、建功卓越而树立特技权威,赢得超多利己(理想)机会。
总之,大学生遵循生物键原理规划职、事业――“飞鸟”模型,并修炼四维、整和协动,不断觉悟、进化,长持励志、践行,定可使其职、事业具有强劲的生命力,并将赋予人生更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 职业规划 企业战略 对接
一、大学生职业规划的重要性
针对大学生社会实践不足、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差、团队精神和人际沟通能力的欠缺,以及自我认识不足,对未来的发展预期比较盲目等特征,应该从大一开始职业规划。
二、大学生职业规划的含义与分类
大学生职业规划是大学生一生中所有与职业相联系的行为与活动,以及相关的态度、价值观、愿望等的连续性经历的过程,也是大学生一生中职业、职位的变迁及工作理想的实现过程。
简单说,大学生职业生涯就是大学生终生的工作经历。一般可以认为,我们的职业生涯开始于任职前的职业学习和培训,终止于退休。
大学生就业方向主要面对政府及政府所属的事业单位和企业,就业方向面向企业的同学职业规划可粗略分为如下:将来自己做老板、在企业稳打稳扎成为一个管理者、在企业快速的成为一个管理者、在企业做一个不需太多劳心的被管理者四类。
1.将来自己做老板。此类同学要具备创新意识,能发现别人不能发现的市场,同时要有一定的冒险精神,敢于做别人所不敢做,还要具备百折不挠的精神,这一方面跟个人的性格有关,另一方面大学生要注意在校期间除了学好专业课程之外,多参加社会实践,从而提高自己将来适应社会的综合能力。2.在企业稳打稳扎成为一个管理者。这要求同学在校期间要打下相对比较扎实地理论功底,同时要熟悉一些管理类、经济类课程,有条件尽量参加团体活动。3.在企业快速的成为一个管理者。此类同学从性格上来讲要具备一定应急处理能力,同时有一定专业基础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能分清主次,能合理配置及利用身边资源。4.在企业做一个不需太多劳心的被管理者。此类同学要比上面的同学理论功底根要更扎实一些,同时注意从学生开始要养成少说话,牢记祸从口出的古训。
三、企业战略类型
在企业战略分析中,SWOT分析是一种常见并且行之有效的分析方法,SWOT分析是一种同企业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的分析,在分析时,应把所有的内部因素(包括公司的优势和劣势)都集中在一起,然后用外部的力量来对这些因素进行评估。这些外部力量包括机会和威胁,它们是由于竞争力量或企业环境中的趋势所造成的。这些因素的平衡决定了公司应做什么以及什么时候去做。可按以下步骤完成这个SWOT分析表:1.把识别出的所有优势分成两组,分的时候应以下面的原则为基础:看看它们是与行业中潜在的机会有关,还是与潜在的威胁有关。2.用同样的方法把所有劣势分成两组。一组与机会有关,另一组与威胁有关。3.建构一个表格,每个占四分之一。4.把公司的优势和劣势与机会或威胁配对,分别放在每个格子中。SWOT表格表明公司内部的优势和劣势与外部机会和威胁的平衡。
公司的优势是指在执行策略、完成计划以及达到确立的目标时可以利用的能力、资源以及技能。公司的劣势是指能力和资源方面的缺少或者缺陷。在为将来做计划时,确定企业的能力和资源代表的是可利用的优势还是劣势,这一点是很重要的。成功的决定因素指的是那些公司成功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和资源。把这些与成功的决定因素放在一起,就可以形成一个表格,它反过来可以让你做一下比较:你的能力和资源与行业中重要的能力和资源的比较,这将有助于让你识别出公司目前的优势与劣势。举例如下:(1)机会多且内部优势的企业如中石油、中石化、中国网通、中国移动等前者借助国家对能源的需求,大肆对外扩张,他们依靠中国庞大的消费群,开始冲出国外,发展势头强劲。(2)外部竞争相对惨烈,但内部优势比较明显,如,青岛海尔、海信等。(3)外部竞争相对惨烈,内部存在很多问题,如TCL等,正急于突破,冲出重围。
(4)外部竞争相对较少,但内部有时不明显,各种新型的高科技企业。
四、大学生职业规划与企业战略对接
大学生即使有了相对完善的个人职业规划,大学生职业规划与企业战略对接也是以相对复杂的问题,笔者认为:
1.有志于创业的同学如果有可能的最好去向外部竞争相对惨烈,内部存在很多问题,如TCL,这类企业,此类企业面临内外交困,人才不足,急于突破,通常会寻找新的增长点,同时大胆启用人才,这对有志于创业的同学是个大好机会,认为一旦被选中 ,则会得到通常工作几年或十几年才能到的锻炼机会,增加阅历,增加交友面,当然有志于创业的同学为了获得好的机会,必须在大学期间多参加团体活动及社会实践,增加自己的综合能力,如领导能力、管理能力等,同时尽量的了解社会,为将来更好适应社会做好相应的铺垫,但同时我们也看到,想做一个不需太多劳心的被管理者、或企业管理者、不太适合去此类企业,因为此类企业面临的风险比较大,一旦破产或被兼并,对工作三五年想稳稳当当过生活的同学来将成为二等公民不是个好事,但对想成为老板的的同学则无所谓,因为他们已经学到了很多经验。
2.在企业稳打稳扎成为一个管理者要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动用一切可用资源争取去那些外部机会多且内部优势的企业如中石油、中石化、中国网通、中国移动等,此类企业由于国家支持从技术先进,管理完善,市场相对稳定,通常可以为之奋斗一辈子,缺点是因为发展稳定,人才辈出企业内人才竞争激烈,并且常常会论资排辈,从媳妇熬成婆,往往需要毕生的时间,二者也正是有志于自己创业的同学不喜欢他们的原因。
3.在企业快速的成为一个管理者外部竞争相对惨烈,但内部优势比较明显,如,青岛海尔、海信等,企业未突破重围,更上一层楼,必然利用自己的内部优势,充分利用国家的资源积极地向外扩张,必然会大大的启用人才,对那些在大学中有一定能力积累的大学生而言是一个毛遂自荐,充分展现自己的大好机会
篇7
时间十年
年龄跨度20岁到30岁
阶段目标顺利毕业,学会自己敢兴趣的和必须学会的知识,成为一个有一定经验的外贸人才总体目标成为一个茶叶有限公司的总裁社会环境分析:中国正处在经济和文化高速发展的时代,在2201年加入WTO以来,我们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的关系日益密切,交往越来越多,不管是在经济上还是文化上。我们现在面临一个非常好的宏观环境,社会安定,政治稳定,法制建设不断完善,文化繁荣自由,尖端技术、高新技术突飞猛进。社会充满着机会和挑战而世界也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以高科技信息为主导的新型产业的崛起,带来了经济领域的一场空前革命。知识不但在这场革命中成为经济的直接驱动力,而且掀开了新时代的篇章。
篇8
【关键词】后危机时代;金融危机;大学生;就业;职业规划
一、金融危机对中国就业的影响
金融危机又称金融风暴,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2008年美国的金融危机主要是由房产市场泡沫促成的,由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动荡引起的金融危机。
世界是一个全球的市场,中国也在此次危机中受到了巨大的影响。这次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金融业的影响有直接和间接两方面。直接的影响是由于美国为主的西方金融危机动摇了西方金融体制的根基,影响了西方为主的全球的经济,带来了全球经济的大幅度下滑,对中国构成直接冲击,主要是贸易领域,从而影响了中国的实体经济。间接的影响主要是对信心的影响,由于金融危机的出现,导致了中国经济整体出现下滑,造成了人们对生活质量和经济判断失去信心。在此次危机中影响最大的是我国的出口企业,中国的出口企业在美元贬值的趋势下,出口产品的利润被侵蚀,出口企业面临了严峻的挑战,有相当一部分利润率低、抗风险能力不强的出口主导企业无法生存。从内销型企业方面来讲,由于其产品主要是为了满足内部需求,从而较少受到出口下降的影响。
对于学生而言,金融危机带来的最大影响不是汇率的变动和物价的涨幅,而是就业所带来的压力。我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就业压力是一个长期存在的基本国情。但经济危机的冲击,使得我国的2009年的高校毕业生面对了空前的就业压力,数据显示,2009年有610万高校应届毕业生,加上历年没有就业的100多万毕业生,就业人数达到历年新高。《200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的统计数据表明,当年制造业雇用了本科毕业生的27%和高职高专毕业生的31%,是应届大学毕业生最大的就业行业。如果说2009年是我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2010年则是最复杂的一年,2010年的毕业生人数630万,再加上往届没有实现就业的,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数量之大超过了2009年。2011年毕业生人数为650万,比2010年人数还要多,但是就业形势比2010年有所好转。
近年来,我国经济一直快速增长,特别是经济结构的升级速度加快,带动了对高人力资本存量的高校毕业生的强劲需求,从而促动了高等教育迅速发展。我国从业人口中具有各类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员仅占5%,而工业发达国家则是25%-30%,因此,加快提升国民素质的需要也极大地推动了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问题是,随着高校的扩招,中国的高等教育由精英式教育变为大众化教育,中国高校毕业生迅猛增长,从2006年的413万增加到2009年的610万。大学毕业生供给增长的速度远高于经济增长的速度,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寻找工作,而劳动力市场却需要一定的时间逐步消化大学毕业生在短期内的超量供给--在大学毕业生规模达到历史新高的同时,就业环境变得空前复杂。
二、后危机时代大学生的就业状况和职业选择
据(《2009年中国社会形式分析与预测》一书相关调查数据显示,2007年最热门本科专业(就业人数最多的专业)的毕业生半年后失业人数仍达6.7万,占本科总失业人数的32.9%。其中以法学为首的三个专业的毕业生在毕业半年后失业的人数在万人以上,分别为14%(法学)、11%(汉语言文字)、10%(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热门专业失业严重,充分暴露出我国当下专业人才培养比例的失衡。
金融危机带来的严重就业形势,不能马上就发生逆转。经过查询统计局数据,得到2007年至2009年全国人口的就
根据数据可知,2008年的金融危机的确是给我国带来了一定冲击,导致目前的就业形势严峻。但并不单纯是因为金融危机的影响,还有我国近年来扩招大学生的政策,导致就业难,学生找到心仪的工作更难。
对于2010年的大学生就业状况,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数据。《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业白皮书2010》的调查结果显示,2010年,大学生的就业心态正在发生变化;在就业地区的选择上,更多人开始选择二、三线城市;在就业岗位的选择上,更多人开始向基层岗位倾斜。这一就业选择情况的转变,反应出的是大学生心态的改变,面对压力更大的一线城市,以及更加不好找工作的的现状,退居二线三线城市,从基层干起,“先就业,再择业”也成了当今众多大学生的选择。后危机时代的就业状况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分析:
1.从国家角度看,由于国家连续扩招,毕业生人数始终保持较快增长,待就业毕业生数目巨大。在金融危机影响没有消散的今天,大学生就业工作任务非常艰巨,国家经济增幅放缓,新增劳动力需求的减少。
2.从用人单位角度看,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危机带来的全球经济滑坡导致消费需求下降,投资需求萎缩,从而引起对新增劳动力需求的大幅减少,导致许多单位削减甚至取消招聘计划。尤其是对外出口的外贸企业,在此次金融危机中受到很大的冲击,很多小企业因此倒闭。
3.从学生角度看,随着金融危机的影响,毕业生想找到一份心仪的工作,必须要有足够的“硬件”和“软件”。“硬件”即学历、成绩、知识水平、实践经验、动手能力等。除了所需的“硬件”外,毕业生还需要一些“软件”傍身。比如适应能力、人际沟通能力、情绪控制能力、时间管理能力、就业能力等,这些能力对于工作的获得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大学生就业难,也有着两个方面的原因:
1.客观而言,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是国际形势所趋,据国际劳工组织的研究报告显示:全世界30亿经济活动人口中,失业人口有1至5亿,不充分就业人口有7.5亿至9亿,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如同大部分发展中国家一样,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其次是高校扩招的影响,近年来我国高校连续扩招,且增幅较大,势必造成了高校毕业高存量、高膨胀,给大学生就业带来一定的压力和难度。另外是高校教育体制缺陷所致,高校是培养人才的阵地,但高校专业的设置与师资无法适应经济形势变化,造成结构性失业也是一大主因。
2.主观而言:大学生普遍就业期望过高,缺乏对自我客观、系统、科学的认识,常出现高估自己能力的现象。但是却职业能力不足,主要反映在知识结构不健全、专业知识不系统、不扎实、综合技能水平不高。其次,择业能力水平不高,相当多的大学生在选择就业单位的过程中,明显表现出被动和随意性,缺乏科学性和主动性。
借用在武汉地区的抽样调查,来反映目前的大学生职业选择。由于样本有限,且专业的具体数目繁多,该调查的研究者在调查中将被调查者的人数分布按照其本科专业划分为经济、管理、理学、工学、人文类(主要指除社科类之外的人文学科)、语言和其他这七中情况。金融危机前后各专业考研和就业变化情况可由表二的数据得出,以下数据均为百分数:
可以发现,在后危机时代到来之后,更多的大学生选择了考研,考研的比例上升的很明显,尤其是经济学类的大学生,选择考研的人数最多,更加明显的反应出金融危机的冲击。经济类和语言类的学生,考研比例增加分别为16%和10.87%,这种情况根源于金融危机下许多外企锐减的就业岗位。理学的考研率基本没有什么变化,人文的考研率反而减少了,说明金融危机对人文类学生的就业影响不大。不过,就总体数据而言,更多的大学生选择考研以应对就业的严峻形势。
总之,不论是考研还是工作,或者其他选择,都得有一个具体而明确的方向,这样才能为之努力。此时,大学生的职业规划就显得十分重要。职业规划不仅仅是选定一个未来的方向,更是一个过程,让大学生更加充分的认识自己,了解自身的不足,以更加适应进入社会以后自己的岗位。
三、大学生职业规划的重要性
据《中国青年报》2006年9月4日报道,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和法学院的学生对江苏省数十所高校的大学生就业状况进行了为期近一个月的调研。结果显示: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淡薄,接近63%的在校大学生对于就业有模糊的打算,22.8%的人有明确规划,12.2%的人没有任何打算。
2005年《职业》杂志与搜狐教育频道共同设计了《大学生就业职业指导现状》调研问卷,从调查结果来看,毕业生的职业规划意识淡薄。如在回答“你了解想要进入的行业发展前景吗?”的问题时,有29.6%的人曾经向业内人士咨询过该行业的情况。有17.9%的人认为自己进入的行业是个热门行业,前景乐观。还有更多的人选择“没有研究过”比例高达52.8%。大多数大学生并不了解自己想要进入的公司的发展前景、用人制度、企业文化、人际关系等,部分学生对以后要从事的职业没有明确的认识,甚至根本没有目标。
当前还存在,很多大学生混淆了职业规划和职业选择的概念,职业规划是一个周而复始的连续过程,其过程包括确定志向、自我评估、生涯机会评估、职业选择、职业生涯路线选择、确定目标、制定行动计划、评估与反馈等八个步骤;而职业选择,单纯的讲就是找一份工作。
职业规划有助于大学生认清自我,大学毕业生面对着求职的巨大压力时,往往不知道自己该去做什么工作或者说不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工作,对未来充满迷茫,不能给自己准确定位,这正是大学生缺乏职业规划的典型表现。进行职业规划就是要引导学生不停地认识自己,完成态度与意识的转变,最终能正确评价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念。真正了解了自己能力的大小,明确了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从而消除盲目求职的行为。职业规划有助于大学生正确进行职业定位,真正使大学生能做到提前规划、而不是临时抱佛脚盲目求职,在了解自我的基础上确定自己的职业方向与目标,并制定相应的计划,作出理性的择业决策和行动,从而提高就业率。职业规划有助于大学生顺利进入职场,系统的职业规划教育不仅能使大学生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就业方向,还能通过对自己全面的评估分析出自己的长处与弱点,从而有意识地去提高自身的基本素质,锻炼自己的各种能力。最终使自己的职业技能等各方面的综合职业能力得到较大的提升,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顺利进入职场。
四、后危机时代中国大学生职业规划的对策建议
金融危机过后,全球进入后危机时代,当前面临的既是挑战也是机遇。经济危机后,各国政府普遍推行了经济刺激方案,虽然经济下滑得到抑制,全球经济开始复苏,但危机后各国仍然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政策的落实也需要时间。实体经济逐渐成为经济的主导,实用型人才将越来越受到欢迎。
当代大学生要适应社会的发展,就要把自己转换成为一个实用的人才。不仅精通书本的知识,而且要尽快适应社会的环境,把学习到的知识迅速的应用于工作中。在校期间,一定要量身为自己制定一份职业规划,了解到自己的不足和长处,每个人的职业生涯是有限的,在进入职场这片大海之前,树立好自己的目标和方向,即设计好自己的职业规划,才能在职场中朝着目标努力,才会脱颖而出。面对现状,应该制定对策,以更好的完善职业规划:
1.加强大学生就业思想的正确引导
高校是大学生进入社会的平台,学校应该利用优势做好学生的职业规划。在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下,可开设一些关于金融危机的课程教育或专题讲座.增强大学生积极的心理,面对金融危机的挑战。而且能够更多的了解社会,迅速的融入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2.了解本专业的社会需求
适应社会发展社会的需求是影响大学生进行职业规划的外部条件,它在很大程度上将决定他们职业规划的现实意义,也是影响职业规划成败的重要因素。大学生应通过各种途径了解社会所需,特别是将与自己所学专业或特长有关的岗位需求情况了解清楚,再结合自身情况,做出相应的职业规划,以达到有的放矢的规划目标。
3.共同创建良好的就业渠道
作为国家而言,面对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应该做好准备,为大学生创建更多的就业平台,出台更多的鼓励创业的政策,为就业者提供更多的机会,就需要国家经济的大力支持和发展。
4.有针对性的多进行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应围绕将来可能要从事的职业展开,要有一定的方向,不要遍地开花,也不要盲目追求经历和次数。在校大学生应该根据自己的职业方向,有针对性地进行社会实践活动。这种有针对性的实践缩短了理论与实践,校园与社会的距离使大学生能很快地适应社会的需要。
5.增强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大学生在后危机时代,要制定更加符合时代特征的职业规划。首先,自我认知。只有自己了解自己的优势与劣势,给自己恰当的定位,使自己可以选择更加适合自己的工作。其次,自我强化,了解了自己以后,需要做的就是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这个时代,需要的不仅仅是会学习的人才,更需要有能力的人才。只有了解自己,发挥最大的能力,才能让自己更有竞争力。
在后危机时代,不但要适应环境,既要使自己的职业理想满足社会的需要,又要满足自己的职业兴趣和爱好。在大学期间就制定一份职业规划,明确自己未来的方向,是学生们所必须的,也是目前各大高校都组织开展的活动。大学生制订了一个科学合理的大学职业涯规划后,就需要将规划付诸实施。实施规划的过程实际就是一个自我完善的过程。
经历了金融危机后,当代大学生变得更加具有危机意识,制定一份合适自己的职业规划,不仅是为未来找寻方向,也是时刻督促自己上进的动力。缩短理论与实践的距离,职业规划会让学生更快的融入社会。
参考文献:
[1]竹.金融危机与中国大学生就业问题[J].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9(3).
[2]刘天祥,黄彬彬.SWOT分析法在职业规划及调整中的应用分析[J].扬州职业大学学报,2009(1).
[3]黄敬宝.科研性学习――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方法[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
[4]焦连合等.新编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教程[M].山东: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
[5]刘圆圆.以人为本视角下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研究[D].青岛:青岛大学,2009.
基金项目:江苏大学学生科研立项(项目号:09C043);江苏大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项课题“高校学风建设及评价体系研究”(项目号:JDXGA201001)。
篇9
【关键词】大学生 职业规划 SWOT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6-0012-01
建国50多年以来,国家对大学生实施了以“劳动者自主创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为主的就业政策,大学生就业形势不断改善,就业结构不断趋于合理。然而由于98年高校的扩招,就业矛盾不断突出,毕业生面临“无业可就”与“有业不就”的双重压力,劳动力供需矛盾和就业结构性矛盾不断显现,使得大学生就业问题更加凸显出来。因此,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作为大学生应该不断的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社交能力、心理素质以及求职技能,根据自身实际做好全面的职业规划,为今后的就业做好充分的准备。
一、大学生职业规划现状
职业规划就是个人根据对自身的主观因素和客观环境的分析,确立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制定相应的计划,并付诸于行动的职业过程[1]。由于我国经历了20世纪60年代前后的计划经济和就业的统包统配的阶段,我国的职业规划理论起步相对较晚。直到20世纪90年代末期,国家对毕业生采取双向选择以及多元就业选择,大学生职业规划才开始得以重视。但是由于各所高校对大学生职业规划的重视程度以及文化背景的不同,不同高校学生职业规划意识存在较大的差异,呈现东部沿海地区向西部地区以及重点本科高校向普通高校逐渐减弱的趋势,使得大学生总体上职业规划意识还处于相对低的水平。
二、大学生择业规划的SWOT分析
SWOT分析法也称TOWS分析法、道斯矩阵以及态势分析法,它是由旧金山大学的海因茨?韦里克(Heinz Weihrich)提出来的一种能够较为客观、准确的分析和研究一个单位现实状况的方法,其一般应用于企业战略选择的分析。SWOT是四个英文单词的缩写,其中S代表优势(strength),W代表劣势(weakness),O代表机会(opportunity),T代表威胁(threat)。S、W是企业的内部因素,O、T是企业的外部因素[2]。SWOT方法要求准确的分析自身的优势劣势以及外部的机会与威胁,发挥优势,针对外部的威胁采取相关措施,从而不断的提升自己。职业规划作为当今大学生跨入社会前的一种自我认识以及对未来职业的自我预测,其同样存在内部的优劣势以及面临的机会和威胁,所以我们可以将SWOT分析法运用于大学生职业规划分析中,以达到全面的认识大学生专业规划的现状及其特点。
(一)优势分析
1)有着相关职业规划的理论认识
随着就业压力的不断加大,许多高效陆续的开设了大学生职业规划相关课程,学生基本上形成了对职业规划认识,很多同学甚至能够很好地剖析并且明确自己的未来就业方向。同时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学生获取的知识途径不断增多,对职业规划的学习不只简单局限于课堂,平时学生也可以通过自我实践以及学习他人成功的经验来不断的提高自己对职业规划的认识。
2)大学生职业规划的动向加大
俗话说“海水因为有巨大的压力,才能抨击出美丽的浪花”。同样在严峻的就业压力下,为了能在今后能找到自己满意的好工作,当代大学生不得不提前做好就业的准备,广泛的了解社会就业动态,根据实际情况做好规划。
(二)劣势分析
1)自我认识程度不够
在现实社会很少大学生能够静下心来好好的剖析自己。在进行自我评价时,不是对自己的定位太高,骄傲自满,就是对自己的评价太低,丧失信心,不能客观全面的认识自己,从而使得大学生在进行职业规划时缺乏科学性、实用性、可行性。
2)对职业规划重视程度不够
很多大学生即便对有职业规划有足够的认识,但由于大多数到学生意志力不强,职业规划只是纸上谈兵,难以实行。很多同学甚至没有考虑如何度过大学四年,认为求职对他们来说还早,整天忙忙碌碌,却一事无成。
(三)机会分析
近几年来,随着国家对大学生就业重视程度的不断加大,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不断深化,逐步建立了学校和各级政府推荐、学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不包分配,竞争上岗,择优录用”的毕业生就业制度[3],这在一定程度增加了大学生就业的机会,引导他们提前做好职业规划准备。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获取相关就业知识的渠道不断增多,他们可以通过电视、网络、报纸等媒体以及各级各类人才中介服务机构和社会关系获取大量的就业信息,从而增强职业规划的欲望。另一方面,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建立和完善也为大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提供了很好的机会和条件。
(四)威胁分析
大学生职业规划受到的威胁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首先来自家庭的压力,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很多家长都对子女的就业加以干涉,很少给子女自己的选择空间,使得大学生对职业规划持消极的态度。其次是来自社会和竞争者的压力,近几年的毕业生大多数都是90后的一代,他们缺乏一定的社会经验,很难面对这个瞬息多变的社会,同时又受到同行业竞争者的强烈竞争,一方面本科生受到研究生的竞争,研究生受到博士生的竞争,另一方面,普通大学的大学生受到重点名牌大学学生的竞争,这些竞争无不对大学生进行职业规划产生巨大的威胁。
三、加强职业规划的对策
(一)明确职业目标,不断提升职业规划意识
明确职业目标是职业规划的关键,也是职业规划中最重要的一点。大学生应该综合考虑自己的性格、兴趣、特长、及社会需求等方面,评估自己与实际的环境相结合,制定主观愿望与客观环境相匹配的职业目标。
(二)关注职业变化,调整职业生涯设计
随着社会的发展,职业的性质和类型相应的发生了变化。冷门的职业变热,热门的职业变冷,新的职业的不断产生,旧的职业不断被取代,这种职业的不确定性使得大学生在进行职业规划时很难把握。因此,大学生平时应该随时关注职业的变化,了解新兴职业的发展前景,适应职业环境的变化,科学准确的调整职业生涯设计。
(三)引导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丰富高校就业指导体系
俗话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学生唯独通过亲身的社会体验,才能深刻的了解职业的需求变化对职业规划的影响,明确自己今后努力的方向[4]。同时通过社会实践,学生能够深入的体会到各种职业环境,从而达到对社会环境更全面的认识。这样,通过具体的社会实践,大学生不仅提高了自己的实践水平,而且更加准确、全面的认识了自我,明确了自己的不足,从而能够及时的调整、补充职业规划。
参考文献:
[1]石建勋,蔡新会,张鑫,聂文星.职业规划与创业管理[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2]胡鹏,许岸柳.我国大学生自主创业的SWOT分析及策略研究[J].2009,134:171-172
篇10
[关键词] 广东大学生 职业规划 现状 对策
一、问题的提出
职业规划亦称职业生涯规划,是指根据个人情况及所处的环境,确立职业目标,选择职业通道,并采取行动和措施,实现职业生涯目标的过程。主要通过包括自我认知及其水平、职业价值观、对影响生涯的诸种因素的了解和分析、对个人生涯成功的计划和把握等。
职业规划的目的在于引导个体对自己进行探索,引发对未来职业的思考,从而在职业定位、职业选择时有明确的指向,并可以帮助大学生在深入探索自我的基础上加深对自己的了解,提升进行生涯规划和决策的能力,从而自觉地关注自己和自己的潜能开发,促进自己的生涯成熟,达到个体的全面发展,让生命展现更为丰盛的意义。因此,这是学生个体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需要。
广东的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对大学生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以往更强调岗位的合适性和胜任力,更注重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和职业创新发展能力,对大学的教育教学和大学生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对广东大学生的职业规划现状进行分析和研究,对加强职业生涯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二、广东大学生职业规划的现状
(一)主动进行职业规划的意识薄弱
大部分大学生都认为职业规划很重要,在“你认为职业规划重要吗?”这一问题中,认为“非常重要”的占63.53%%,“重要”的占31.8%,共95.33%。但是,在问到“你了解职业规划吗”,“非常了解”的仅占5.3%,“了解”的占23.5%,“不了解”的占46.6%,“非常不了解”的占24.6%;在受调查群体中,只有36.85%的同学真正做过职业规划;在问到“你是如何做职业规划的”这一问题中,“自己主动去做的”占18.4%,“学校和老师要求做的”占68.9%,“随意去做的”占12.7%。从调查中显示,大学生们认识到职业规划的重要性,但是主动进行职业规划的意识非常薄弱。
(二)自我了解不足,专业与兴趣的矛盾明显
调查显示,对自己的个性、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价值观等核心内容“非常了解”的比例分别为:50.45%、60.73%、42.16%、33.5%;“非常不了解”的比例分别为18.32%、13.67%、33.89%、29.8%。只有16.67%的同学认为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非常强;对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的判断:“非常强”的占18.5%,“较强”的占25.5%,“一般”的占34.5%,“不了解”的占15%,“没考虑过”的占6.5%。
在问到“你对自己现在所读专业的喜欢程度”,“非常喜欢”的占21.47%,“喜欢”的占38.54%,“不喜欢”的占30.54%,“非常不喜欢”的占9.45%。“你对自己现在所读专业的了解程度”,“非常了解”的占20.6%,“了解”的占36.5%,“不了解”的占32.4%,“非常不了解”的占10.5%。可见专业与兴趣的矛盾明显存在。这主要是因为,高考时填选专业,一是学生选择专业的随意性较大,二是有很多是由家长决定的,家长会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和社会现象来选择专业,却忽略了学生的兴趣、性格。学生所读的专业不是基于自己的实际情况,到学校后,才发现自己所学的专业和兴趣不一致,这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对未来发展的目标与信心。
(三)职业环境探索肤浅,重规划不重实践
对今后可能从事的职业的相关要求非常了解的占28.65%;对今后可能从事的职业在其行业中的发展趋势非常了解的占30.5%;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所面临的优势和劣势非常清楚的占31.34%,对职业环境的认识和了解主要来源于:“网络”为43.35%;“课堂”为11.52%;“讲座”为15.67%;“社会实践”为8.67%;“没考虑过”为20.79%。
在问到“针对自己的职业目标有参加过社会实践吗”,回答“经常”的仅占11.5%,“有3次以上”的占26.5%,“有1-3次”的占23.5%,“没有”的占38.5%。
从以上调查显示,在大学生对职业环境的探索和认知不深入,缺乏实践。很多信息是通过网络而获得,缺乏“身临其境”和“眼见为实”,因此,职业规划多为“纸上谈兵”。
(四)职业决策盲目,价值取向偏差
在问到“你是什么时候确定自己毕业后的职业目标的”,分别有32.65%、43.38%的同学是在大三、大四确定的,只有12.62%是在大一确定的。在面临职业选择时,考虑因素最多的排列是:发展机会、薪金丰厚、父母意见、稳定有保障、社会地位、个人兴趣及特长、专业优势。其中,女性同学在考虑职业选择时,更注重“父母意见”和“稳定有保障”。
(五)学校重视度有待提高,专业师资缺乏
“你对学校的职业规划指导是否满意”,“非常满意”的占15.3%,“满意”的占26.6%,“不满意”的占41.2%,“非常不满意”的占17.9%;“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学与辅导的老师是”,“专职老师”的占1.8%;“辅导员”的占43.8%,“就业中心工作人员”的占54.4%。
三、对策和建议
(一)充分认识职业生涯规划的特殊性
职业生涯规划,它关注个体的兴趣、价值观、能力及性格,关注个体内在的潜能挖掘,关注个体在职业环境中的适应度和匹配度,它实质是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有机统一,是个体追求理想目标的过程。也就是说,这里既有职业对人的一般性要求,如职业理想、态度、责任、良心、信誉等;也有特定职业的职业规范对人的特殊要求,如职业技能、纪律等;还有个体特质是否适应职业,如兴趣、爱好、能力等三个方面的问题。因此,职业生涯规划具有其特殊性。
随着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更关注大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竞争力和持久力,高校应越来越受到重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应把它纳入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思想政治教育同样具有导向功能,如树立职业理想,确立职业目标;具有激励功能,如了解自我的优劣势,增强自信心;具有约束功能,如行业的规范和职业道德的操守等等,因此,它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相融性,互相渗透,成为大学生良性成长的“法宝”。
(二)系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1.建立以系统性课程为主体的指导体系
目前,导致大学生职业规划意识薄弱,主动规划的能力差,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大学生没有接受过系统、规范及完整的课程理论体系和知识体系,从而不能认识到职业规划的重要性和意义,没有掌握科学的职业规划方法,因此,应建立以系统性课程为主体的指导体系。
系统性课程应体现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连续性和全程性,即课程的设计应贯穿大学四年,也应重视其阶段性和层次性,即在每一个年级,它的课程又是不一样的。同时,根据课程的设计,相对应地开展体验活动,如测评技术、职业规划工作坊、人物生涯访谈及社会实践等,通过这些活动和实践,深化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理论的认识,帮助大学生掌握职业规划的方法,不断澄清自我,探索职业世界,提升自主职业规划能力。
同时,要做到职业规划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紧密结合,引导大学生清楚所读专业的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培养他们对专业学习的兴趣,明确专业学习的方向。要让大学生深刻认识到,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和技能是实现职业生涯成功的重要条件。
2.建立个性化服务体系
从职业生涯的角度看,每一个个体都是世界上唯一的、独一无二的,具有独特的背景、情感、认知和风格,这就要求我们,在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应注意个体的差异性,分类而教,因材施教。而现实的教学和辅导中,不分行业、专业、岗位、个体兴趣等,多以集中授课、团体讲座、统一活动为主,形成“一锅煮”的局面,致使学生个体自我了解的程度不深,职业探索的动力不足,自我学习的主动性不高,在就业市场上疲于应付,在工作岗位上匹配度不够,最终将导致大学生在职业发展上可持续性不强。因此,建立个性化服务体系显得尤为迫切。
3.打造专业化师资队伍
专业化的师资队伍是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核心条件。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教育,它涉及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及社会学等学科,涉及到个体职业理想包括职业信念和职业目标等、自我认知包括职业兴趣和价值观等、职业认知包括行业动态和职业变迁等,还涉及课堂教学、测评技术、职业咨询、素质拓展等专业化要求。从目前的人员配备来看,在高校,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群体主要是学生政工干部和心理咨询老师,这些教学者和指导者往往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缺少专业化师资,已成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瓶颈”。针对这一现状,高校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一是对原有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升他们的专业能力,并取得相应资格;二是引进专门人才,保证师资队伍的质量,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4.注重社会实践,调整职业规划和价值取向
大学生在大学期间结合自己的专业、职业目标进行社会实践是非常必要的。社会实践是检验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与专业技能的重要途径。它不仅可以让大学生提高专业技能,提前深入了解职业环境,提高对社会的认知度;还可以让大学生捕捉到最新的行业发展动态和职业的具体要求,从而充分认识职业世界,综合分析,发现问题,寻找差距,树立危机意识,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明确个人职业的发展方向,减少职业决策的盲目性,不断调整职业规划和价值取向。
(三)强化省级教育行政机构的管理和服务功能
1.建立科学的监督和评估体系
科学的监督和评估体系,是省级教育行政机构的管理和服务功能的集中体现。制定评估标准,运用行政手段,有针对性地对各高校开展督查和评估,达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促进各高校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视,并引导各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活动朝着规范、系统、良性的方向发展。
2.积极推进“本土化”理论研究
我国的职业生涯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很多的理论是引进国外的,属于“汉化”型,有些理论和技术并不适合我国的国情,不符合高等教育和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因此,在运用这些理论和技术过程中,会引起许多心理的冲突。因此,应根据我们的现实需要,组织有关专家积极推进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本土化”理论研究,编写更适合国内大学生特点的基础性教材和辅导性教材,增强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发挥家庭教育的“桥梁”作用
在大学生个体的职业生涯发展中,家庭教育是一个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对大学生而言,家庭成员尤其是父母的人生观、价值观对自己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在教育和引导大学生正确看待社会、行业及职业时,家庭教育要发挥重要的“桥梁”作用,并与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形成强大的合力。
参考文献:
[1]滕远杰.高校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现状及改进思路.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09,(1).
[2]李向明.试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个体性辅导策略.中国大学生就业,2009.
[3]江岳.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调查与分析.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8).
[4]李荣华,高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调查及对策.教育探索,2009,(2).
[5]高桂娟.从就业指导向职业生涯教育转变.教育探索,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