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职业生涯规划范文

时间:2023-04-10 11:31: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会计职业生涯规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会计职业生涯规划

篇1

1、自我兴趣爱好盘点

(1)业余爱好:研究股票及中国经济、听音乐、英语、韩语

(2)喜欢的书籍:《货币战争》《人性的弱点全集》《麦田里的守望者》

(3)喜欢的歌曲:《笨小孩》《welcome to my world》《Stairway to the Stars》……

(4) 心中的偶像:股神巴菲特(庆幸巴菲特当年大学也是学财务管理的)、科比布莱恩特、罗杰费德勒

(5)信奉教条: 人,靠自己!

2、自我优势优点盘点

(1) 具有冒险精神,积极主动。勤奋向上,只要我认为应该做的事,不管有多少麻烦都要去做,但却厌烦去做我认为毫无意义的事情。

(2) 务实、实事求是,有目标有想法,追求具体和明确的事情,喜欢做实际的考虑。喜欢单独思考、收集和考察丰富的外在信息。不喜欢逻辑的思考和理论的应用,对细节很强的记忆力。

(3)与人交往时较为敏感,比较谦逊、有同情心,对朋友忠实友好,有奉献精神,充满一腔热血喜欢关心他人并提供实际的帮助。

(4)做事有很强的原则性,学习生活比较有条理,愿意承担责任,依据明晰的评估和收集的信息来做决定,充分发挥自己客观的判断和敏锐的洞察力。

3、自我劣势缺点盘点

信心不足,不敢去尝试一些新事物;对失败和没有把握的事感到紧张和压力;对于别人对自己的异议不服输;脾气有时温和,有时暴躁,容易激动,在公众场合不敢展现自己,有些害羞;做事情有时拖拖拉拉。

4、个人分析(结合职业测评):

我的职业价值观:小康型。追求虚荣,优越感也很强,渴望能有社会地位和名誉,希望常常收到人们的尊敬。欲望得不到满足时,由于过分强烈的自我意识,有时反而觉得很自卑。

相应职业类型:记账员、会计、银行出纳、法庭速记员、成本估算员、税务员等

我的职业兴趣:企业性工作。包括策划、管理、行政及商务专业工作等,需要具备领导才能、有决断力、并能在压力下独立工作。

我的气质:多血质。活泼好动,反应灵敏,乐于交往,注意力易转移,兴趣和情绪多变,缺乏持久力,具有外倾型。

我的职业性格:敏感型和思考型。敏感型——精神饱满,好动不好静,办事爱速战速决,但是行为常有盲目性。与人交往中,往往会拿出全部热情,但受挫折时又易消沉、失望。思考型——这类人工作、生活有规律,爱整洁,时间观念很强,重视调查研究和准确性,但这类人优势思想僵化、教条、纠缠细节、缺乏灵活性。宜从事工程师、教师、财务和数据处理等职业。

所谓知己知彼,通过上面较为客观的自我分析,我认为,最基本的我清楚了我现在学的这个专业还算是通往我理想职业的专业,也比较符合我自身的个性。

(二) 组织与社会环境评估

1、 财务管理行业三大热点: "热"—会计就业面相对比较宽,国企、私人企业等都需要会计人员 "高"—学历要求高,工作素质以及薪水高 "缺"—中级以上会计师、注册会计师以及精算师等高级财务人员

2、财务管理特殊环境:

由于中国的管理科学发展较晚,管理知识大部分源于国外,中国企业的财务管理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中国急需管理人才,尤其是经过系统培训的高级管理人才。因此,财务管理市场前景广阔。但经济与世界接轨的同时财务管理也与世界接轨,为了适应以后的工作,身为财务管理的学生应做好充分的准备。

(三)目标确立

1、职业定位:白领,中级会计师,财务总监

2、职业发展路线:出纳-->边工作边学习-->韩资或者外资企业的会计师或者财务管理人员

虽然是学财务管理专业的,但是财管和会计是紧密相连的,所以要学好财务管理也要努力做一名优秀的会计师,要做一名优秀的会计师,要从以下一步步认真做起:

(1)毕业前充分学好会计知识和会计电算化

(2)毕业后3年内从事并熟悉这个行业

(3)毕业后10年内成为一名优秀的中级会计师

(四) 短期目标规划——大学三年目标

大二:争取更加努力学习,拿到奖学金。参加各种活动,竞选学生会,弥补大一没进学生会的遗憾,在学生会锻炼自己的胆量。但最重要的是在上学期过计算机二级考试和英语四级考试,并且自学并在大二下拿到会计从业资格证和会计电算化证书,过掉自学考试其中的三门。在大二的小学期时间段左右过英语六级。

大三:争取入党并在大三下准备雅思考试,多看与专业相关的知识,扩展自己专业方面的知识而不仅仅局限于学校所教授

(考研待定,有可能启动备选方案关于备选方案

我给自己定的方向是继续深造学习而不是本科毕业就从事工作。众所周知,当今的社会竞争之激烈,本科生比比皆是,尽管有些本科生能力的很强但很多单位不予考虑。但是由于现今挑选人才也很看重工作经验。考研还是找工作确实是个难题 ,所以我留有备选方案——先在一家公司里做临时的财务人员,边工作边准备考研。)

大四:争取到好的实习机会,多多积累经验,认真踏实的学习

(五)中长期目标

中期目标:如果没有读研毕业,先进入事业探索期和事业发展期,预计时间为六年,希望进入任意公司从事财会工作积累工作经验,并且要一边工作一边深入学习,在努力工作的同时,还要争取扩大发展人际关系,和同事老板搞好关系,并且要养成好的生活习惯,抓紧时间参加体育锻炼。在此期间,还要努力挣钱,为出国深造积累资金,如果可以争取机会公费出国更好。出国深造时间预计为三年,婚姻问题暂不考虑。

长期问题:事业成熟期,奋斗目标——财务总监,争取进入韩资或则外资企业,以成熟职业的姿态去处理遇到的事件

(六)我对于职业生涯规划的看法:

篇2

学号:

二:目标描述。

1、短期目标(大一):

①学习方面:顺利通过全国一级电脑考试,掌握一般的英语日常交流,每天早上早起背单词,拓展自己的词汇量。

②交际方面:掌握一定的交往能力,认识更多的朋友,拓展自己的交往范围。

③在寒暑假和周末做一份兼职,为大二的辅修做准备,社会实践活动,每天下午坚持锻炼身体如跑步,踢毽子,打板羽球,溜冰,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

④兴趣方面:拓展自己的阅读爱好,充分地利用好图书馆博览群书,大量的学习关于职业方面的知识,从中发现喜欢的职业,积累深厚和广泛的知识,为日后的应用打下基础,因为只有大学才是专心看书的时光。

④能力方面:参加社团组织,锻炼自己的各种能力,同时检验自己的知识技能,社会实践活动,提高自己的责任感、主动性和受挫能力,增强英语口语能力,增强计算机应用能力和书画能力,因为自己觉得字写得有点丑。

2、中期目标:(大二三):

认真学好专业知识,顺利通过英语四级和计算机的相关证书考试,英语六级测试优秀,普通话过级,通过教师资格考试,选修一门外语(英语或者韩语) 且拿到英语口语等级证书,开始接触社会、工作、熟悉工作环境,找到自己所欠缺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然后再去补不足。参加和专业有关的暑期工作,和同学交流求职工作心得体会,学习写简历、求职信,了解搜集工作信息的渠道,并积极尝试,加入校友网络,和已经毕业的校友、师哥师姐谈话,了解往年的求职情况。整理这个圈子里的一流企业、人物,确定你要进入的企业,在不断完善知识的同时,不断的关注这个圈子的人和事,并且建立一个自己了解这个圈子的渠道。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获取奖学金。

3、长期目标(大四-毕业后一年):

对前三年的准备做一个总结:首先检验自己已确立的职业目标是否明确,前三年的准备是否已充分;然后,开始毕业后工作的申请,积极参加招聘活动,在实践中校验自己的积累和准备;最后,预习或模拟面试。积极利用学校提供的条件,了解就业指导中心提供的用人公司资料信息、强化求职技巧、进行模拟面试等训练,尽可能地在做出较为充分准备的情况下进行施展演练。开始试业,就是真正的实习,找最相关的公司和工作了。在这个实习中,提前适应这个工作,尤其是生活方式上的适应,要做到最大限度与公司、工作合拍、匹配,同时最大化的补充自己所欠缺的知识与能力,还有操作性的技能,最大化减少自己与工作的差距,要时刻关注自己要应聘的那些公司,看他招聘的要求,然后照着做,了解公司动态。毕业后在一家企业工作,希望工资在2500以上。

4、总体目标:

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素质,提高自己在交际﹑工作等方面的能力,拓展自己的兴趣爱好,通过各种考试。

三:自我探索

⑴个人性格:性格有点内向,信心不足,不敢去尝试一些新事物;对失败和没有把握的事感到紧张和压力;对于别人对自己的异议不服输;脾气温和,在公众场合不敢展现自己,有些害羞但自制力强,能够控制自己所处的任何环境 有洞察力:对人际关系敏感,对人、对事、对周围环境的洞察力强。 易沟通的:善于表达自己,擅长理解他人。 社交的:喜欢与人打交道,社交能力一般。 易于合作:具有合作精神,人际关系较好。 责任感强:关心社会问题,对社会、对组织、对他人等均有责任心。。渴望不断增加自己的知识基础,系统地计划和研究新情况。有条理和分析能力,通常对要求推理和才智的任何事情都很擅长。

⑵兴趣:①业余喜欢听音乐(日韩歌曲,西洋流行、国内流行),尤其喜欢英语歌,平时喜欢和朋友去K歌,②看电影(国外),运动(如踢毽子、爬山、跑步),③旅游(希望走遍大江南北),旅游可以放松心情,学习异地文化,可以更好地了解异地习俗风情

⑶价值观:

1、工作的目的或意义在于能与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愉快地工作。

2、工作相对稳定,不必担心经常出现裁员和辞退现象,免于经常奔波找工作。

3、能够根据组织和社会的需要响应某一号召,为集体和社会作出贡献

4、希望工作能带给自己较高的名望、身份、地位。

5、在工作中能有弹性,不想受太多的约束,可以充分掌握自己的时间和行动。

⑷能力分析

数理能力

能迅速而准确地运算以及在快速准确地进行计算的同时,能进行推理、解决应用问题。

察觉细节能力

对物体或图形的有关细节具有正确的知觉能力,

书写能力

对词、印刷物、账目、表格等材料的细微部分具有正确知觉的能力、正确地校对数字

学习能力

自学能力较强,逻辑思维能力较强,善于向他人学习

运动协调能力

动手和协调能力较好

组织管理能力

擅长于组织和安排各种活动,能协调参加活动中人的人际关系

社会交往能力

善于进行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往、相互联系、相互帮助、相互作用和影响,能协同工作或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言语能力

篇3

笔者长期从事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教学与管理工作,深刻理解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素质养成教育的重要性。思想道德素质、身体素质、职业心理素质、敬业精神、职业道德素质与会计职业意识等会计职业基本素质是所有会计从业人员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为更好地掌握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基本情况,提高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教育的针对性、时效性,笔者对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河北职业技术学院、保定职业技术学院、沧州职业技术学院和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等河北省部分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学生进行了调查。本次调查采用问卷的形式,共发放问卷1200份,收回有效答卷1120份,有效答卷率为93.3%。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职业素质养成教育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有效答卷的比较分析,我们发现,当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职业素质养成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思想道德素质和会计职业道德素质偏低。诚实守信是会计职业道德具体要求之一,也是当代大学生的安身立命之本。对于将来从事会计工作的会计专业学生来说,只有具有诚实守信的良好道德素质,才能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正能量。但在当前各种利益的驱使下,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大部分缺少诚实守信的意识。

调查发现,有76.25%的学生在考试中作弊过,其中,经常作弊的学生占29.5%,偶尔会作弊的学生占46.75%;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上关注的不是怎样学好业务知识,而是怎样做假账,以满足公司老板经济利益的需求。调查中,83.04%的学生表示在今后工作中会为单位做假帐,其中,有35.89%的学生选择会做假账,47.15%的学生选择可能会做假账;在奖助学金的评定上,有63.12%的学生会采取不适当的方式获取利益,其中,有20.54%的学生选择会,42.58%的学生选择可能会。

通过调查以及部分企业用人单位的反馈得知,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毕业生在职业道德素质方面的表现如下:缺乏社会责任感和爱岗敬业精神;个人本位思想严重,比较注重个人利益的得失,全局意识较差。诚信教育已经成为高职院校素质养成教育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

2.缺乏会计职业意识和会计职业规划。调查发现,70%的学生对未来没有科学、合理的规划,怀着走一步看一步的心态。在回答为什么要学会计这个专业时,30%的学生回答是“父母让学的”,其实自己不喜欢会计专业,因此也没有会计职业意识;对于毕业后是否要从事会计方面的相关工作,47%的学生回答是“不会”或“不一定”,他们对从事会计工作比较茫然,还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

一个经过深思熟虑而做出的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对从业者在职场中的发展起着良好的指导作用。没有明确的目标,没有明晰的职业规划,没有全面完整的知识储备,就难以担负起今后工作的重任。职业意识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亟须加强。

3.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参差不齐。通过调查问卷及与部分高职院校辅导员、任课教师的访谈得知,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有73.21%的学生都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能够很好地通过相互配合协作快速、高效地完成任务;8.49%的学生缺乏良好的沟通协作能力,只有通过团队的同力合作才能完成的任务,却选择单挑独干。调查发现,评价自己实践能力一般的学生占34.29%,评价自己实践能力不好的学生占23.57%,可见,有57.86%的学生实践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尤其是对于会计专业的学生而言,实践技能更为重要;74.91%的学生创新意识不强,其中,创新意识一般的学生占55.53%,创新意识差的学生占19.38%。从用人单位的反馈中得知,那些实践能力较强的学生开拓创新的能力要远远高于实践能力较差的学生,开拓创新能力强的毕业生很快就能成为单位财务方面的主力军,而那些没有创新能力或意识、循规蹈矩的毕业生却少有更快、更好的发展。

4.缺乏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调查发现,当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在校生的身体素质整体不是很好,只有29.46%的学生主动锻炼身体,有的学生正常课程中开设的体育课想方设法找理由不上,有15.36%的学生经常找理由请假不上体育课;对自己身体素质评价很好的学生只有32.77%。从企、事业单位对会计专业毕业生反馈信息中得知,部分毕业生因身体素质较差,不能承担起单位临时重大的加班工作,尤其是财务部门年终结账时加班加点的工作其身体更是难以承受。调查的学生中,12.5%的学生不能正确面对挫折,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失败一次就不敢再次尝试,不是积极的分析查找失败的原因以备再战,而是消极地选择了逃避退缩。

应对措施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了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职业素质养成教育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高职院校及学生的发展。针对当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职业素质养成教育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强化会计职业素质养成教育。

1.充分发挥“两课”和专业理论知识课堂的教育导向作用,加强会计专业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会计道德素质教育。通过课堂政治理论知识和品德修养理论知识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对世界有一个正确的了解与认知;要将专业理论知识的传授与学生的职业素质紧密相连,尤其是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这门课程在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中都有开设,但真正发挥的作用不大,教师和学生所关注的多是记住和掌握了多少课本知识和会计证等考试的通过率,而真认真领会会计职业道德对会计从业人员的具体要求,并把其当作今后从业准则的学生少之又少。因此,课堂教学应充分发挥“两课”和专业理论知识的教育导向作用,使课本上的理论知识真正成为指导学生职业生涯的导向标,真正提升会计专业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会计职业道德素质。

2.培养会计专业学生良好的会计职业意识,树立切合实际的会计职业理想。在新生入学时,要做好专业教育工作,让他们对会计专业有一个良好的、正确的认识。通过入学时生动的专业教育,使无论是按自己的意愿还是按父母的意愿选择会计专业的学生爱上会计专业,有了爱,也就有了奋斗的目标。同时,引导学生树立切合自身实际的目标,否则会使部分学生因轻易达到目标而止步不前,或因达不到目标而丧失信心、消极懈怠。

3.充分发挥就业指导课和企业职业生涯管理体系的作用,指导并协助学生做好会计职业生涯规划。利用就业指导课指导学生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结合自己及将来从事的会计职业的特点,制订出既适合自身情况又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企业也应该通过良好的职业生涯管理体系给员工的职业发展提供明确而具体的引导,从而较大地发挥员工的潜能。

篇4

[关键词]高职 会计 平台模式 职业素养 系统化 探索

当前,各高职院校面对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对提高教育质量的内涵建设高度重视,把服务于社会对职业性人才的现实需求和学生就业创业需要,融职业性的社会需求与教育性的个性需求于一体,作为最主要的办学目标;教学过程从单一的课堂走向实际的职业岗位;培养具有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高职院校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共同追求。但是,大多数高职院校注重了课程与职业岗位技能对接,强调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却忽略了学生职业素养的教育。这种情形导致的结果最常见的就是学生走向职场后,学生的职业素养难以适应用人单位的要求,出现在短期内频繁换单位的现象。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怎样才能够在注重“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同时,也将职业素养的“高素质”这个可持续发展因素融合成为一个新的研究课题。本文从高职会计类专业角度,探索平台模式职业素养教学过程的实施与创新,尝试将“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落到实处。

一、会计职业素养与会计岗位任职要求的内涵及关系

职业教育的目的就是为学生今后职业活动持续发展奠定职业技术能力和职业活动素养基础,当高职院校学生选择专业后未来的职业也就基本定位,职业启蒙和未来从事职业的职业素养教育也应该同时启动。对于会计类专业的学生而言,会计职业素养主要体现在有胜任会计工作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专业知识三个方面的能力;从会计岗位任职要求看,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也就是会计人员应熟练掌握出纳业务技术、会计核算技术和财务管理方法及从事会计电算化工作,养成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具备会计职业判断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

会计职业素养与会计岗位任职要求的具体内容及关系如下(见图1):

图1 会计职业素养与会计岗位任职要求关系

在企业的视角,用人单位在招聘和使用人才时,除考查人才的专业技术水平外,更看重人才的职业素养状况,通常以面试和笔试的方式来发现求职者的职业态度、知识程度和能力水平是否满足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即便是在挑选实习生时也不例外;用人单位希望毕业生(实习生)具有敬业和创业精神,有诚信和责任心,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在一线工作能独挡一面,一专多能。另外,因为财务会计资料属于商业机密,学生直接到企业见实或毕业实习都因此而受到限制。因此,实习学生基本没有直接参与工作的机会,但企业对会计岗位任职要求却并不会因此而降低要求,相反,社会对会计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社会现实给会计教学活动带来的困难,为了应对人才市场对会计人才培养高要求的挑战,我们以高职财务会计类专业为研究面向,设计基于会计岗位任职要求的平台模式,融职业性的社会能力与教育性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于一体,在教学中进行会计职业素养系统化的建设。

二、平台模式职业素养系统化的设计思路与实践

1.基于会计岗位任职要求的平台模式职业素养系统化的设计思路

平台模式的职业素养系统化包含“职业素养平台”、“商务公司平台”、“沙盘情境财税业务平台”三个层面。该平台模式的共同支点是高素质应用型技能人才。在平台模式上,以职业素养引导与职业岗位相衔接的“商务公司平台”和 “沙盘情境财税业务平台”,在注重学生专业技能培养和职业综合能力的历练的同时,注意职业素养的养成,进而达到促进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使教学过程在理念、途径、方式方法上都充分实现了人才培养的目的。平台模式三个层面间的关系可以表述为:在平台模式上,以职业素养引导与职业岗位相衔接的“商务公司平台”和 “沙盘情境财税业务平台”在注重学生专业技能培养和职业综合能力的历练的同时,注意职业素养的养成,上述两个层面平台的实践反过来促进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直观示意如下(见图2):

图2 平台模式三个层面间的关系示意图

从会计岗位任职要求分析,会计岗位任职要求包括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是相互关联的,专业能力可以通过专业课程来实现其对应的专业技能,而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是一个人职业活动持续发展能力的关键能力,并非是对应某一门或某几门课程就能够实现的职业素养。因此,我们以“能力中心的人力资源观”为指导,坚持“以岗位操作能力培养为核心,以人文素质和职业素质培养为基础”的原则,构建基于学生可持续发展的以岗位工作任务为引领,以岗位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符合会计职业资格标准、融合职业性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包含了“职业素养平台”、“商务公司平台”、“沙盘情境财税业务平台”三个层面的平台模式,将职业素养分解到这三个层面的平台上进行系统化的建设,注重在做中学和学中做中不断地学习各个岗位的财务核算与管理的知识要点,促进学生认知能力发展和建立职业认同感相结合。

2.平台模式职业素养系统化的教学探索与实践

(1)平台模式三个层面的课程设置

以职业生涯规划为主线,以职、就业课程为载体的职业素养平台。该平台设置的主要课程为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分模块贯穿到学生在校内学习的每一个学期)、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会计岗位职业素养实训、财税大讲堂(通过第二课堂分专题以讲座或座谈的方式进行)。职业素养平台着重引导学生职业求知的主动性,培养学生职业素养。

商务公司平台。基于商务公司业务流程设计职业主修相关课程的逻辑主线,整合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式方法;运用商务模拟综合实训模式进行企业会计综合实训。该平台的主要课程为企业会计核算实务和企业会计综合模拟实训。商务公司平台着力打造成为财务会计类专业基于工作过程教学改革、产学结合、课程与职业岗位相衔接的实施场所。

沙盘情境财税业务平台。运用沙盘形式开展企业经营实战,对在沙盘情景与企业经营实战中产生的业务,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进行会计处理、纳税申报,并对营运结果进行财税分析,使学生在进入社会实习前得到综合能力的历练。沙盘情境财税业务平台主要从团队协作、经营业绩、财税业务分析等多角度、多方位考核学生的综合能力。

(2)平台模式职业素养系统化实践的初步成效

篇5

一、中职学校开展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必要性

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我国职业教育快速发展,职业学校的招生与毕业生数量逐年递增,但由于我国每年经济发展而创造的就业岗位无法满足毕业的需要,毕业生就业形式严峻,“人多岗少”的矛盾不可能一下子解决,如何让这些有科学技术的年轻劳动者转变就业的观念,已经成为职业教育共同关注的话题。由此,在中职学校开设创业教育不光是为了贯彻中央精神,也是为了适应时代要求,是培养创业型人才的需要。中职毕业学生除少部份进入“高职”门槛继续深造外,大多数将直接走向社会,走上工作岗位,面对市场经济的惊涛骇浪,中职毕业生的精神面貌如何,是否做好了必要的心理准备,毕业后就业创业的情况如何,能否适应社会的需要和发展,能否在市场经济中有一番作为,这都需要学校在教育过程,开展必要的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为学生将来毕业做好心理准备。

中职教育传统上是一种就业教育,它的基本培养目标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文化知识,具有熟练的某一类专业技能、必备的通用技能以及一定的其他专业技能,形成较强的岗位能力和一定的跨岗、跨职业能力,毕业后能适应一定的职业,谋得一份工作。而要实现“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必须加强对学生开展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提高学生的就业率,这是化解中职学校生存危机的最有效的方法。

二、中职学校如何开展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

1.加强课程设置的改革

创业教育是一项有特定目的的系统工程。它的实施必须贯穿于中职教育各阶段,涵盖德、智、体、美、劳等各个方面。这不是依靠某门课程的讲授就能完成的,而应“成为所有教育课程各计划的组成部份”。学校作为教育的组织者,应加强课程设置的改革,构建具有创业教育特色的课程结构。

2.突出创业环境的设计和布置

把校园的合理布局和美化,校园文化建设,周边环境处理同创业教育结合起来,如布置鼓动创业立志成才的名言誓句,张贴创业者的成就榜和风采照,举办内容形式都具创新意识的活动,观看改革和现代化建设题材的影片,展示创业型教育队伍形象,为学生营造一种创业氛围,培养创业意识,激励创业精神。

三、在专业课教学中加强学生的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

在我国,目前还没有设立职业指导专业,学校的创业教师大多由德育课老师承担,由于受知识结构的限制,创业的知识往往与专业知识脱节,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因此,学校的创业教育可以安排专业教师来上,在授课时,就能把本专业在社会诸多职业中的地位、发展现状和趋势及创业必需技能,作深细介绍,使学生得到专业性的创业教育。笔者从财会专业课程方面对就业指导提出自己的一点建议。

1.让学生了解财会专业的就业前景,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1)让学生了解财会专业的就业前景。作为财会专业的学生,现有的就业形势非常的严峻,这就要求他们必须掌握充足的知识与技能,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是学生就业和创业实践中赖以生存的手段。作为财会专业学生,目前可以胜任的就业岗位主要有:会计、出纳、仓管、收银、银行从业人员、保险从业员等等。让学生了解自己未来从事的行业,更好的树立职业目标。

(2)帮助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树立终身学生的观念。在我国,职业生涯规范是陌生的概念,许多中职学校的创业课没有或较少涉及到此类知识。财会专业学生先从职业技能上进行规划。首先,取得会计从业证书、银行从业证书、收银员证书等,然后再进行初、中级职称的学习取得相应的初、中级资格证书,让自己在职业岗位上能够有更好的发展空间;通过自考、成考的学习,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同时也满足学历上的要求,树立终身学生的观念。其次,在就业中寻找创业的机会。在就业中积累经验,利用自己的人际关系,找寻一定的适合自己的创业机会。

2.加强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

众所周知,创业和就业都离不开过硬的专业技能,为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我们按照“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的流程,重视对学生专业理论学习的同时,加强了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采用课在岗上的教学模式,对低年级的学生进行校外实岗现场教学,对高年级的学生进行顶岗实习和职业综合能力锻炼,使专业教学更具针对性和灵活性。

3.在专业课教学中的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

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是学生就业和创业实践中赖以生存的手段,增强学生学习专业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在教学中,根据不同学科的知识特点,让学生了解专业知识与技能,为就业和创业提供理论与实践的基础。

(1)《基础会计》、《会计模拟实训》《电算会计》中的就业技能指导。《基础会计》是财会专业的基础课,是上好其他财会专业课的基础。在教学中让学生掌握了会计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掌握会计核算的整个账务处理过程,然后在《会计模拟实训》进行实训,从直观上感知审核原始凭、填制记账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财务报表的整个会计核算过程。在《电算会计》让学生掌握一种财务软件的运用,为今年从事会计相关行业奠定基础,让记账成为可能。

篇6

本文分析了现有高职会计专业实践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会计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增强特色为重点,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主线,探讨高职会计专业实践课程体系的设计,构建了四环相扣的高职会计专业实践课程体系。

1 指导思想

根据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的意见》(教职成[2010]9号)、教育部《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2012年)》精神,以及学校编制《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项目建设方案》的要求,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不断深化我校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改革,在充分调研论证基础上,构建基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双元联动”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课程新体系。

2 职业岗位分析

2.1 主要就业行业领域分析

A院校以服务东莞经济发展为办学宗旨,根据东莞产业结构布局、行业发展现状和趋势,A院校会计专业将主要面向生产制造业(电子信息、电子机械、纺织服装、家具、玩具、造纸及纸制品业、食品饮料、化工)和商业服务行业(批发、零售、餐饮、酒店、税务服务、会计中介咨询)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会计专业人才。

2.2 主要就业岗位分析

通过广泛的市场调研,根据企业财务岗位设置和需求情况与A院校会计专业毕业生去向调研结果,结合人才市场财务岗位招聘要求,A院校会计专业毕业生将主要面向生产制造、商业服务、会计中介服务等行业从事会计助理、往来会计、统计员、财务文员、办税员、收银员、会计、税务、出纳员等财务基础性岗位就业。

2.3 培养目标

构建“双元联动,双向融合,三个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以就业为导向、能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岗位需要的实际工作能力,能胜任会计助理、往来会计、统计员、财务文员、办税员、收银员、会计、税务、出纳员等岗位,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健康的个性品质和较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3 调研结果分析

3.1 中职会计毕业生适合从事基础型、协助型岗位

通过对标准化管理的企业财务人员的深入访谈,企业建议中职会计毕业生可从事收银员、出纳、往来会计、费用会计、办税人员、会计、审计助理、会计助理等岗位。这说明,按岗位内容,中职会计专业毕业生可承担主办会计部分工作内容,如应收、应付、审核、办税等工作;按岗位胜任,中职会计专业毕业生可胜任出纳、收银等级别较低、技能操作较易等基础型岗位工作;按岗位功能,中职会计专业毕业生可从事会计专门岗位的文员、助理等协助型岗位工作。

3.2 中职会计毕业生在岗时间短,离职比率高

通过对A院校会计专业毕业生首次就业数量与第二次就业数量进行对比,同时对首次就业岗位的离职时间进行分析,发现A院校中职会计毕业生岗位离职率为48%,且离职时间多为半年内。这说明,A院校会计专业毕业生第一次就业岗位胜任情况不佳,或岗位匹配程度较低。

3.3 职业岗位群的五种分类及行业归类

通过对岗位群的研究分析,会计职业岗位群具有反映、监督、决策的职能,岗位主要涉及核算、审计、税务、出纳、统计五项主要内容。企业根据业务类型及岗位群技能要求,核算、审计、税务、出纳、统计的岗位工作内容重心也有所差异。

核算工作方面,主要要求核算人员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成本核算、利润进行核算计量能力,需要掌握会计核算方法及操作流程的基本知识;审计工作方面,主要要求审计人员具备内部控制、财务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以及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评价的能力,需要掌握会计知识、审计准则及资产、负债等业务审计的基本理?和技术方法;税务工作方面,主要要求税务人员具备办税、报税、纳税的能力,需要掌握税收相关法律、法规、制度及账务处理方法;出纳工作方面,主要要求出纳人员具备处理现金收支结算、银行转账结务及辨钞点钞能力,需要掌握出纳实务及财经法规知识;统计工作方面,主要要求统计人员具备对资料及数据进行调查、统计分析的能力,需要掌握统计知识及方法。

4 调研结论

4.1 改变就业观念,调整就业心态,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引导

通过对A院校毕业生就业异动情况的调查,发现A院校毕业生在岗时间较短,离职比率较高。企业员工的高离职率,普遍存在于中小民营企业当中,一直为企业的经营发展带来困惑和阻碍。学校应开设职业生涯规划相关课程,指导老师须帮助学生树立好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引导学生了解自身特点及社会环境因素,帮助学生分解职业生涯目标并制定短期的可操作性目标,再根据学生情况不断的调整和改善目标。

4.2 以出纳、统计技能为基础,加强核算、税务技能培养

通过岗位群及岗位群技能调研,会计岗位主要涉及核算、审计、税务、出纳、统计五项主要内容。审计类岗位要求最高,中职学校会计毕业生难以达到相应能力要求,其次为核算、税务类岗位,出纳类、统计类岗位要求相对较低。出纳类岗位技能涉及辨钞点钞、银行存取款、转帐结算等技能;统计类岗位涉及数据整理、图表制作、函数公式、软件运用等技能;核算类岗位技能涉及流动和固定资产、成本、社保、差旅、薪酬及利润核算等技能;税务类岗位涉及税费计算、税务处理、纳税申报、纳税筹划等技能;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应结合技能要求的难易程度,结合相应理论知识夯实技能训练。

4.3 以需求为导向,就业为目标,设置合理的课程体系

通过对相关中职学校会计专业课程设置的研究,发现不同学校根据产业行业特点,或特殊技能要求,皆对人才培养方向进行了区分,最终体现在不同的课程设置方面。课程的设置无论是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还是坚持“以能力为本位”的核心,都需要进行准确的“市场定位”。

篇7

关键词:会计 人才培养模式 阶梯式 分方向

一、引言

教育部指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高等职业院校要深刻认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必然要求,也是高等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要认真贯彻关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要求,切实把工作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会计电算化专业是许多高职院校开设的专业,如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能服务区域经济和满足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会计人才,已成为广大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共同面临的课题。目前我国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存在培养目标不清、教学定位不准,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教学方法滞后,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严重缺乏,生源素质普遍较差,学习主动性不高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要求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必须改革。近年来我们在创新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就业岗位为切入点,以职业证书为主线,以实践能力为核心,以学生为本位,重构课程体系,提出了工学交替、能力递进、因材施教的“阶梯式分方向”人才培养模式。

二、阶段式分方向人才培养模式内容及要求

(一)划分培养阶段 根据会计人员的职业生涯规划,采用阶梯式分方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按年级将人才培养分为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即第一学年。学生应该掌握会计通用知识、具备职业通用能力、能对小型企业进行账务处理。围绕培养合格的会计从业人员这一人才培养目标,依据财政部颁发的《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和《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大纲》确定学生应掌握的能力并设计课程和实训项目。会计从业人员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包括:具有相应的财经法规知识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具备会计核算方法的基础操作技能(包括审核各种单据、填制各类会计凭证、登记不同会计账簿、编制简单的会计报表、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操作等)。根据这一阶段的能力要求,将主干课程确定为会计基础、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初级会计电算化、会计实务(一)和计算机基础等课程;主要实训项目包括:会计职业基础模拟实训、会计电算化操作实训、验钞与点钞实训、台式计算器操作实训、计算机技术实训等。在完成相关课程学习和实训项目之后,统一组织学生在第一学期参加广东省会计专业知识考试、在第二学期参加会计电算化考试,并凭两次考试的成绩合格单申请会计从业资格证,为后续的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创造条件。

(2)第二阶段,即第二学年。学生应该掌握会计专项知识、具备职业专项技能、能对大中型企业进行全面核算与专项管理。围绕 “初级会计师” 的人才培养目标,参考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初级会计师考试大纲确定学生应掌握的能力并设计课程和实训项目。初级会计师应该具备的能力包括:完整会计业务操作的能力、成本核算的能力、应用税法正确处理纳税事务及进行税收筹划的能力、利用其他经济法律解决企业现实问题的能力等。依据对应能力的要求,将主干课程确定为会计实务(二)、成本会计、税法、经济法、税务会计等课程;主要的专项实训项目包括:会计实务模拟实训、ERP模拟实训、纳税申报模拟实训等。完成本阶段的学习任务,统一组织学生在第三学期报名、第四学期五月份参加全国初级会计师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获取相应的职称证书。

(3)第三阶段,即第三学年。根据学生证书获取情况和自身职业规划需要,采取分方向教学,将教学分为财务管理方向和财务实务方向,设置对应的课程,以满足社会不同职业岗位对会计专业人才的不同需求。引导第四个学期获得初级会计师职称的同学选修更深入的课程,这部分学生将按照财务管理的方向进行培养,学生必须掌握财务管理知识、具备财务管理和财务分析的能力。为此,将主干课程确定为中级财务实务、财务管理、审计实务、管理会计、供应链管理等课程,主要实训项目包括:会计综合实训、审计综合实训、顶岗实训等。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这个方向的学生毕业之后可以逐步走向会计职业的管理岗位,并参加中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或注册税务师的考试,获取相应的职称证书或执业资格。引导第四个学期没有获得初级会计师职称的同学选修更具体的账务实操课程,这部分学生将按照财务实务方向进行培养,学生必须巩固会计基础知识、提高实践能力。为此,将主干课程定位为:行业会计、出纳实务、仓储管理、OA管理等,主要实训项目包括:常用财务软件实训、会计岗位实训、OA软件实训、顶岗实训等。通过学习,学生可以自愿参加一些行业技能认证考试(包括防伪税控开票系统上岗证等),这部分同学能熟练掌握每个会计岗位的工作流程,具备对应岗位账务处理的能力,能尽快胜任不同会计职业基础岗位的工作,力争实现学生从学校到社会的无缝对接。

(二)确定培养方向 在能力培养、课程设置、实训项目构建、考证安排等方面都体现了阶梯式分方向特色见表(1)。

篇8

关键词 教学引导 会计学原理 学业规划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所谓的教学引导,是一个以教师为主导引发学生发挥积极能动作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之中,学生能够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研究问题,并在老师的帮助下解决问题,最终不仅学生获取了知识,也促进了教学互动。本文所说的教学引导,一方面指的是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形成的人的学业规划和职业规划,也包括教师为组织教学过程中所做的教学引导。

一、专业课程教学引导的必要性

从目前来看,绝大部分在校大学生缺少积极探索、自主学习的意识,总是过度依赖于老师的引导,有的学生表现为只满足于课堂教学,老师教什么,就记下学什么,不知道还要依据老师的授课提纲为点进行知识的拓展和链接;有的学生表现为对于学习困难的畏惧,稍有阻碍就畏缩不前;有的学生表现为目标设置不高,稍有收获就止步不前。作为老师,我们很不愿意看见这几种情况,当我们面对学生对于未来的茫然、对于专业的无知、对于所学课程的困惑时,我们深切地感到,这不仅仅是师生之间沟通产生了障碍,同时我们还感到肩上所负的沉重的责任,那就是尽自己所能去引导学生加强对于专业以及专业课程的认知。确实, 我们不应该一味的抱怨学生的少不更事,更不能站在队里的角度去责备他们的态度与做法,相反,我们要深思为何能够不能认清方向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定位,这样,我们就能心平气和地以一个引导者的身份出现在他们面前,引导他们明确专业课程的性质,引导他们培养对于专业的热爱,引导他们进行学业规划,引导他们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引导他们正确面对学习中的困惑等等,这样,学生才会明确什么是有所为有所不为,才能更加坚定地热爱自己的专业。

二、会计学原理课程教学引导的内容

(一)利用教学案例引导学生制订学业规划。

学生有明确的目标和发展方向才能有学习的激情和动力。会计专业是一个比较成熟的专业,报考率高,但市场的需求量因不同的岗位和能力而有所不同,学生普遍认为就业压力较大。会计专业的第一门专业课是会计学原理,而这一门课也可以作为是学生规划学业生涯的第一门引导课。在刚开始授课时教师除了可以传授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还可以向学生介绍会计的专业背景、现状,专业分支和发展方向、就业趋势以及职业资格证书的考取等问题,使学生对会计有一个基本的认识,能够了解从事会计工作所应具备的基本知识。但是这种认识是笼统的,随着课程的讲授,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将这些对会计的认识进一步细化。例如,当讲到会计科目与账户一节时,教师可以采用模拟教学法假设学生现在要自己开一家店铺,并虚拟一些经济业务。请同学为自己的店铺开设账户并为经济业务编写会计分录。由于情景设计逼真,同学们颇感兴趣也很投入,能够较好的运用课堂中所学的知识完成作业,也对会计工作有了较为具体的认识。学生可以根据其对专业的 认知结合自己的特长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使其学习更有目标性和计划性。

(二)布置网络作业引导学生制订职业规划。

好的计划是通往成功的良好开端,而后还需要艰巨的、长期实施的过程,此时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必不可少的。部分高校学生太习惯于高中时代的服从式学习了。当在大学里没有老师的耳提面命,有很多时间可以由自己支配时,他们却又变得无所事从。高校教师并不是除上课就不管学生了,而是改变了管理的方式,更多的是引导、启发和点拨。随着会计学原理课程的讲授,学生会对会计有更深入的了解,与此同时,同学们也将面临到规划职业生涯的问题了。例如,继续深造还是就业?应选择什么类型的单位工作?除会计工作 外还能从事哪些工作?毕业前应考取何种职业资格证书等问题。

专业课教师熟悉本行业而且了解学生。因此,教师一方面可以在课堂上进行学习方法、 学习途径等内容的讲授,又可以向学生介绍有如性格与职业匹配、专业与职业生涯规划、企业文化、职业变动等方面的知识,即引导学生制订学业规划和职业规划。使学生通过科学的手段了解自己的能力、性格、兴趣、需求、价值,了解自己与环境的关系。在作业的布置方面,除了专业练习题外教师还可以布置一些引导学生自己学习相关知识方面的网络作业。例如,要求学生自己找到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网站查看报考注册会计师应通过的考试课程;要求学生找到全球排名前四位的会计师事务所的网站了解他们的概况;在互联网上查找几家 会计公司或几家会计师事务所(至少3家),了解他们的业务范围;在互联网上查找会计职称等级及各等级的考试课目。正所谓"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当学生解决了上述问题后他们对会计职业的了解将更为充分,也有助于他们拟定职业规划。

(三)通过道德教育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

会计学原理就是会计教学体系的启蒙阶段课程。会计的职业道德主要体现在会计一般原则之中,而会计一般原则通常是在学生不具备任何会计基础知识的一开始就向学生介绍,学生能否透彻理解其含义,教学效果确实值得怀疑。会计的基本原则应用于整个账务处理程序之中,而教师在教学时,却容易忽视在专业技能的教育中贯穿职业道德教育。一方面,是因为教师本人缺乏实际经验,对虚假会计信息的意识不敏感、不熟悉,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根据披露的情况来看,会计信息失真不象近年来这样猖獗,所引起的危害也没有如今这样严重,导致职业道德教育在传统教育模式中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随着会计信息使用者的日益增多,资本市场的日益发展,对会计信息的披露要求将越来越严格,许多过去不为人知的造假行为被暴光并受到应有的惩罚。时代呼吁诚信,作为这一行业的教育者,我们更应该意识到职业道德教育的分量举足轻重,只有在思想上意识到它的重要性,才会在教学过程中贯穿职业道德教育,在向学生传授会计知识的同时,即时将会计一般原则与账务处理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不仅掌握会计核算的原理并且真正地理解会计一般原则,在日后的实践中才能做到在账务处理中正确地运用一般原则。

三、结语

大学阶段是学生从学生时代走向社会的过渡阶段,是学生积蓄能力,充实自我的阶段。专业课教师的博学善诱将有助于学生挖掘自身优势规划自己的学习目标,变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为主动探求的学习方式,培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行职业规划,使大学生活更加丰富,更加充实。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会计 职业发展 规划

作为一名高等职业学院的会计教师,我通常都会在入学第一节课给学生上一次会计职业发展规划课,因为对于刚刚步入大学校园的大学新生而言,充满了对大学生活的向往、憧憬,同时也充满了迷茫、疑惑,突然间从小学到高中为之奋斗了12年的目标实现了,不知道未来该何去何从?不知道会计专业到底要学什么?不知道学了会计以后能够干什么?不知道未来的会计职业生涯该如何发展?那么作为一名高职学院的会计专业课教师有责任和义务为学生答疑解惑,因而上好一次会计职业发展前景规划课程显得尤为重要。

一、高职会计专业职业发展方向

根据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高职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发展方向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在企事业单位从出纳、会计核算工作;第二个是在会计师事务所从事审计助理、记账公司从事记账等工作。这是大多数高职会计专业学生毕业后从事的工作方向,但是作为一名大学生对自己未来的职业定位不能仅仅是做一些基本的、简单的、初级的会计工作,而应该有个长远职业生涯规划,有没有想过当我们做会计3、5年之后,我们应该是什么样的?应该做到什么职位?应该达到多少的年薪?这些问题我们应该从一进入大学就给自己明确的职业前景规划。截止2011年我国会计从业人数有1350万人,其中初级会计有243万人、中级会计师有122万人,高级会计师有8万多人,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初级的”会计人员是很多、很多的,处于饱和、供大于求的状况,而“高级的”会计人才却是非常紧缺的,所以我们的奋斗目标应该是成为高级的会计人员之一。

二、会计职业发展前景规划

要想成为一名高级的会计人员,那该如何一步步实现呢?我们起步应该是从进入大学校园的第一天就开始:

(一)大学3年的发展规划应该如下:

1、在大学一年级第一学期的时候把基础打好,一般第一学期只开设会计专业基础课《会计基础》,这门课关系到学生能否树立会计的基本理念、基本思维方式,所以学好《会计基础》尤为重要,地基打好了才能建设高楼大厦,而且《会计基础》也是我们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必考科目之一,所以高职学生们一定不要以为我刚刚高中毕业,大学第一学期就应该好好玩、好好放松,这是非常错误的想法,这时候的你可以稍微轻松一些,但是一定不要一味贪耍,不然有可能会后悔终身的。

2、在大学一年级第二学期的时候一般会开设《财务会计》、《会计电算化》的专业课程,这两门专业课尤为关键,很多学生毕业之后很多年做会计用的都是这两门专业课的知识,这两门专业课关系到学生能否顺利从事会计工作,如果一个大学毕业生连最基本的会计核算、会计分录都做不来的话,我想是没有任何一家单位会聘请你的。同时在这个学期建议学生把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过,目前会计从业资格证实行无纸化考试,一年考4次,考试科目为《基础会计》、《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会计电算化》3科,《基础会计》、《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两科是必须同时考试合格,《会计电算化》可以单独报名考试。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是从事会计工作最基本的资格证书,所以每个学生无论如何要尽早将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拿到手中。

3、学生进入大学二年级了,这个时候开始学习一些专业拓展课程,比如《成本会计》、《税收实务》、《经济法》这些课程,而这些课程岗位性、专业性更强,例如《成本会计》主要学习成本核算,那以后如果你进入一家工业企业可以从事成本核算岗位;《税收实务》主要学习各种税额的计算与申报,那以后你可以在企业从事纳税岗位的工作。除此之外,在第三学期可以着手准备初级会计师考试,当你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之后,你就有资格报名参加初级会计职称考试,初级会计师考试目前也是实行无纸化考试,每年只考一次,考试科目是《初级会计实务》、《初级经济法》两科,必须一次性通过两科,为什么现在要第三学期就开始准备呢?因为《初级会计实务》这门课主要考的是《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的内容,《初级经济法》主要考的是《税收实务》、《经济法基础》的内容,所以第二学期、第三学期的课程基本就是参加初级会计师考试的内容,那学习的时候我们就要心中有数,体现重要性原则,这些课程用心学习,争取学好,为以后考试奠定坚实的基础。

4、就是第四个学期,这个学期学生主要是两件事情,一是继续学好专业课,比如《财务管理》、《税收筹划》等;二是参加初级会计师考试,其实参加考试并不仅仅只是为了获得一张证书,而是在考试复习的过程中,是对知识的梳理、疏通的过程,通过考试可以巩固、掌握所学的知识,达到一箭双雕的效果。

5、最后一年一般高职学院会安排一些综合实训课程、选修课程和顶岗实习,这一年就主要是在为以后就业做些准备工作,学生完全可以利用这一年的时间给自己寻找适合自己的会计工作和实习岗位,将这一年作为社会实习,社会学习的一年,为以后真正走上会计岗位做充足的准备。

(二)毕业后3-5年的职业发展规划

最开始步入工作岗位1年的时间,学生可能根本没有时间仔细规划自己的未来,因为这一年可能是忙碌的一年,迷茫的一年,纠结的一年,那么一年过后应该基本适应社会、适应工作了,这时候的你不能还做一只无头苍蝇到处乱飞,而是根据你这一年的工作情况,静下心来好好做一下你的未来职业发展规划,从我近10年来总结的经验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可以作为参考的发展方向:

第一,继续“中级会计职称”考试,在学校里考过初级的学生,高职专科毕业5年是可以报名参加中级会计师的考试,有了5年左右的会计工作经验,又能够取得中级会计师职称证书,进入一家中大型企业做会计的机会应该是很多的,有些英语比较好的学生甚至能够进入一家外资企业,目前重庆市的外资薪金来看,5年会计工作经验+中级会计师年薪8万左右是比较普遍的。

第二,可以参加“注册会计师”考试,注册会计师考试虽然很难,但是就业前景非常看好,据权威调查表明,目前我国注册会计人才缺口近30万,在未来10年我国需求的15类人才排行榜中注册会计师位居榜首,注册会计师平均年薪达到30万元,所以才会出现注册会计师考试人数逐年升温,甚至有人为了参加注册会计师考试辞去收入可观的工作,专门全职复习考试,由此可见,如果从长远来考虑,能够作出合理的规划,5年之内考完注册会计师也并不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主要有决心、有毅力,加上合理的学习方法,这未尝不是一条很好的发展方向。

篇10

一、职业能力基本内涵

所谓职业能力,是指顺利完成某种职业活动所必须的并影响活动效率的个性心理特征。具有三层涵义:为胜任一种具体职业而必须具备的能力,表现为任职资格;在步入职场之后所表现的职业素质;开始职业生涯之后具备的职业生涯管理能力。

由此可见,职业能力应是多种能力的综合,故可把职业能力进一步细分为以下三种能力:一般职业能力、特殊职业能力和职业综合能力。一般职业能力是指与岗位各项任务以及各种职业有关的共同能力,诸如自学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社交与活动能力、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等。特殊职业能力则是指人从事某种专业活动所具体需要的能力。职业综合能力则由以下四个方面构成:跨职业的专业能力,表现为运用数学和测量方法的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运用外语解决技术问题和进行交流的能力;方法能力,具体表现为信息收集和筛选能力、掌握制定工作计划以及独立决策和实施的能力、具备准确的自我评价能力和接受他人评价的承受力;社会能力,主要是指一个人的团队协作能力、人际交往和善于沟通的能力,在工作中能够协同他人共同完成工作,对他人公正宽容,具有准确裁定事物的判断力和自律能力等,这是岗位胜任和在工作中开拓进取的重要条件;个人能力,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法制的不断健全完善,社会责任感和诚信越来越被重视,个人的职业道德愈加受到全社会的尊重和赞赏,爱岗敬业、严谨负责、注重细节的职业人格得到了全社会的肯定和推崇。

二、高校成教会计专业学生职业能力构成

高校成教是国家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成教面对的学习对象是在职的成人,从成人教育的生源情况来看,无论从学生的学历(涵盖高中、中专、大专)、学习动机(提升个人的职业能力、学历文凭和学位等多元化呈现),还是到工作背景(来自企、事业等各行各业),都是复杂多样的。针对成人教育的这一鲜明特色,在构建培养体系时,要充分考虑当前企业和岗位的社会实际需求,重视技能型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真正做到提升在职学生的职业能力。同时,基于学生终身发展和社会长远发展需要的考虑,还要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创新能力、与他人沟通协调能力以及确立生活价值和调节自我身心的能力,以适应日益变化的时代需求。因此,高校成教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向应当注重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和提升,现将其应具备的综合职业能力表述如下:专业能力——会计业务核算、审计业务处理、财务分析与管理、会计与审计软件运用等会计实务操作技能以及英语应用能力和其他专业相关能力等;学习创新能力——学习新的会计知识和会计技能、拓展专业领域、适应岗位变化的能力以及终身学习的能力等;沟通协调能力——书面表达、口头表达、情感沟通的能力和人际协调、团队合作的能力等;价值确立和身心调节能力——寻找生活价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的能力;对个人兴趣和能力进行客观评估逐步树立职业理想并建立相应的职业价值和职业行为模式的能力;面对工作生活压力进行自我调节的能力等。

在上述构成要素中,专业能力是学生胜任岗位需要的必备基础;学习创新能力是学生应对岗位变化和社会发展、保持职业活力和持久成功的必要条件;沟通协调能力不仅是学生进行正常的会计职业活动所不可缺少的必备技能,更是学生获得职业提升和人际归属感所应具备的重要能力之一;而价值确立和身心调节能力,则对学生的整个精神健康成长和人生活动起着统合和支配作用,对其他各项能力的持续发展具有强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三、高校成教会计专业人才创新培养路径

21世纪的人才是全面发展的人,尤其是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时期,更是急需大批具有较强竞争职业能力的复合型和创新型会计人才。因此,高校成人会计教育应依托高校的智力资源和办学优势,注重创新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机制和路径,促进我国会计人才整体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全面提升,真正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继续教育培养基地。

其一,以大众教育为核心,启动职业化教育工程。会计职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日益发挥着重要的经济管理职能,成为健全市场信用、完善交易规则的基础,成为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公众利益的基点,而会计教育正是促进会计职业发展和壮大的重要途径。随着高等教育改革和会计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对人才提出了许多新的职业要求,因此,高校成教应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着力启动“会计职业化教育”的系统创新工程:(1)以会计职业岗位的用人标准为依据,来定位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高校成人教育是典型的“大众化”教育,而非精英教育;是重在培养“应用型”人才,而非研究型人才。高校成教的最大特色就在于具有明确的“岗位针对性”,作为应用型较强的会计专业,也必须用职业化的标准来准确定位培养目标,充分体现职业化特色、行业特色和地域经济的特色。据不完全统计,高校成教会计专业学生来源于各行各业,遍布于行政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外资企业、民营企业、证券金融机构、会计师事务所等,因此,对在职的成教学生来说,培养角色的定位应是注重由过去传统的簿记加速向现代财务会计与财务管理的转变;(2)根据社会用人岗位的职业需求,来制定专业教学计划。专业教学计划是贯彻、落实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纲领性文件。随着我国综合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有些企业通过跨国合并、上市、重组、联合等方式成为大型跨国公司,有些企业参与境外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承包、劳务合作,还有些企业在境外进行多元化投资。在防范和规避境外经营风险,提高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方面,会计工作尤为重要;会计专业人员在参与决策、制定预算、资金成本管理、会计核算、内部控制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就要求会计专业人员特别是跨国公司高层会计专业人员应当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和会计、财务管理、内部控制、信息化、财经法规等方面的专业水平。高校成人会计教育应尽量参照这些新的职业需求来设置专业及课程,并不断修订和完善专业教学计划,且在课程设置上融进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会计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会计团队职业化建设等模块,这种由职业化群体模块共同打造的与企业需求岗位对接的专业教学计划,将为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奠定基础。

其二,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构建规范化培养结构。培养结构是高校成教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也是高校积极应对市场变化、社会需求和提升学生职业能力的关键所在,针对成教学生(学历涵盖高中、中专、大专)学习基础参差不齐、工作背景复杂多样的特殊情况和特点,高校成人会计教育应重在构建规范化的知识与技能结构,注重“基础厚、口径宽、特色强”的培养结构,夯实在职学生的职业基础,稳步提升其职业能力。知识结构包括:基础理论知识——旨在提升学生的基本素质。课程设置:高等数学、应用文写作、英语、法律基础、计算机基础理论等。专业基础理论——旨在提升学生的职业基本素质。课程设置: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原理、统计学原理等。专业知识——旨在提升学生的职业基本技能。课程设置: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税法、财务管理、高级财务会计、审计、金融等。技能结构包括:(1) 一般技能:外语应用技能——外语的实际应用技能是学生能否走向国际化职业的通行证,故成人会计教育应把口语水平的提高作为外语教学目标;表达沟通技能——会计作为企业的信息系统和企业管理的重要工具,会计信息能否被企业各个层次的管理者准确理解,并有效地帮助管理者决策,则与会计人员能否正确的表达和有效的沟通密切相关。课程设置:公共关系、商务沟通、演讲、案例讨论等。(2)专业技能:书写技能——能否写一手得体的阿拉伯数字和中文字,对于胜任会计职业是一项竞争优势。核算技能——会计专业的核心技能,即较高的职业判断能力、一定的逻辑推断能力和基本的账务处理能力。课程设置:会计模拟操作。簿记技能——即对原始单据、填制凭证、记账、结账、试算平衡、报表编制、凭证装订和归档等的处理。课程设置:会计模拟操作。报表技能——能否编制财务报表是检验会计专业学生能否综合利用会计知识、核算技能和簿记技能的关键。课程设置:会计模拟综合操作。电算化技能——即一般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会计电算化的初步知识及基本的财务软件应用能力。课程设置:会计电算化、通用财务软件、企业资源计划(E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