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个人发展规划范文
时间:2023-04-06 11:58: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师个人发展规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基本情况
本人2016年6月毕业于湖南大学土木工程专业,2019年9月来我校参加工作。作为一名教师,我觉得自己是幸运的,幸福的。从事教师这个神圣的职业,首先要以学生的发展为己任,树立爱生的思想观念,自身专业得到长足发展,才能有效提升教育质量,使每个学生都能自信而成功地学习和成长。让他们学会做人,学会合作,尊敬师长,尊重他人,品德良好,身心健康,乐于助人,富有团队精神。而这一切都需要我们老师继续学习,不断提高。才能确保学生成长的安全、有效与和谐。
二、个人专业发展现状分析
1、优势:不断学习不断进取则是我一生的追求。平时在同事、领导的支持与指导下,我在教育教学工作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我的工作原则是“勤奋好学,善于思索,不断创新”;生活的原则是“善待自己,善待他人,乐观向上”;做人的原则是“诚实守信、淡薄名利、公私分明、坚持原则”。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进程中,不断探索创新之路,完成了教育教学任务。
2、劣势:有时不自信,固步自封,不能及时调整思路,教学经验欠缺。
三、个人专业发展五年总目标:
1、以“立足岗位求作为”为己任,将“不断提升师德修养、更新教育理念、转变教学方式、增强教育教学能力”作为今后五年的工作目标,在学校不断发展的同时,力求超越自我。“多做”、“多想”、“多听”,在未来的五年时间中,不断改进自己的课堂教学;改善自身的坏习惯,将自己改变成一名主动学习者,使自己成为学生心目中具有亲和力、轻松、快乐、幽默的老师。1、努力学习相关理论,绿色建筑、智慧建筑、建筑信息化等,以理论武装头脑,指引教学实践。
2、作为专业课教师,摸索全面提升本班学生整体素养的有效途径,深入了解学生,尤其是对学习尖子生的培养及对学习困难生的帮助上,找出良策,做到因材施教。
3、成为教育的研究者和终生学习者,在理论指引下,不断地进行课堂教学实践,努力从经验型教师向研究型教师过渡。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通过实践与理论的对话,超越自己的思维,反思自己的行动,在实践中增强才干。同时,虚心向其他教师、学者、专家请教,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艺术等方面有所突破,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创出自己的教学特色。
四、个人专业发展年段目标:
1、积极参与学校的校本研修活动,认真参加各类教师培训,提高专业知识水平,更新教育教学理念,紧跟时代步伐。
2、阅读4本专业书籍,做好读书笔记,并写好读后感。
3、积极参与学校教研活动,探索课堂教学模式,积累资料,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写出有质量的教育教学反思。
4、充分用好校园网交流平台,坚持写读书笔记和教育随笔。
5、参与或带队参加专业相关比赛,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争取取得好的成绩。
五、具体措施
1、借助网上视频资源,每周看一节优秀教师的教学实录,拓宽视野,拓展教学思路;提高自身的教学分析与评价能力,努力将自己观课评课从形式学习水平提升到有意义学习水平。
2、积极参加项目组的活动,每学期上两节公开课,通过上课、评课、教学研究等学习平台,听取专家与同行的宝贵意见,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3、积极参加校内外各项培训活动,提升自己实践、反思的能力,并运用于课堂教学中。
4、读完4本专业书籍,写有读书笔记。
篇2
以现代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科学的教育方法为指导,努力地使自己向科研型转变,更新知识,提高教育的科研能力。为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我计划通过三年的时间,力争达到思想素质高、敬业精神强、协作能力好、具有较强研究反思能力、教育教学能力、能够顺应学前教育水平发展需要的骨干教师水平。
二、现状分析(个人因素分析)
从事幼儿教育工作已经16个年头,让我深切地感受到幼儿教育工作的繁重和琐碎,更让我深切地意识到幼儿园工作的小中见大的特殊性和重要性。这么多年的工作,根据自己个人的秉性,在工作中认认真真、踏踏实实,为人谦逊,守信,不计较个人的得失。面对荣誉,我不骄傲自大;面对打击,我也不妄自菲薄,只是更加提醒和督促我需要为今后的发展树立信心,快马加鞭,争取更上一个台阶。
同时我也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不足。我在教学业务上还需要不断努力、突破和创新,对于问题的发现和分析还不够全面和到位,还存在经验粗糙、学问不深的问题,还有待今后的进一步摸索。具体问题如下:
1.教育教学的理念虽有了转变,但对问题的反思和重构的能力还需要加强。
2.教学的效果还没有明显地凸显。
3.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距离“关注每一位孩子的发展”这一要求还存在差距。
4.对于上级下达的每一项工作,我都作为一项任务去认真完成,而很少去考虑为什么要这样做、怎样做更有效、还不善于去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三、发展目标
(一)总目标
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抓紧分分秒秒学习充电,使学习成为自己的一种内需,通过学习提升师德修养,丰富知识结构,增强理论底蕴;工作中,积极投身教育科研的实践与探究,关注幼儿发展,积极探索生动有效的教学方法;实践中,不断探求、感悟、反思,时刻提醒自己用脑子工作,使自己逐步成为研究型的教师。
(二)阶段目标
第一年,进一步加强自身的业务素质,完善自我,在实践研究中学习理论、摸索方法、形成经验。
第二年,深入学习和领会学前教育理念,不断拓宽和更新教学方法和手段,由教学模式化向教学个性化转变。
第三年,力求使自己的综合素质更全面、更广泛、更实际,促使自己向一专
多能、研究型方向发展。
四、具体措施
(一)业务知识
1.勤于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他山之玉,可以剖金。学习,可以使我们了解前人和他人,了解过去和未来,关照反思自我,从而获得新的生成。所以,要做到“三学”。
(1)坚持不懈地学。活到老,学到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2)多渠道地学。要做学习的有心人,在书本中学习,学习政治思想理论、教育教学理论和各种专业知识,增强自己的理论积淀;学习他人高尚的师德修养,丰富的教学经验,以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
(3)广泛地学。广泛地阅读各类有益的书籍,学习各种领域的知识、技能,特别要学习现代信息科技,不断构建、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注重个人理论的提高,多看学前教育研究类杂志、抓住一点展开深入研究。选择一些研究案例,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
A.长远计划:
坚持阅读幼教理论书籍,提升自己的理论高度。
B.日常计划:
1)坚持每天看书半小时。
2)坚持每天弹琴半小时。
3)坚持在博客上撰写教学心得。
4)每月认真写好教育笔记二篇,并保证笔记质量。
(二)教育教学能力
1.进一步钻研《体验探究交往》教材,深入领会教材精神,并付诸实践。能结合本班幼儿年龄特点和实际发展水平,制订切实可操作的教学目标,运用生动的教学方法使教学充满激情和活力,提高教学效率。
2.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有意识地锻炼培养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发展:
1)提高智慧能力。包括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记忆能力等。切实把握幼儿的真实情况,密切关注幼儿的发展情况。
2)提高教育能力。包括全面了解幼儿的能力、正确评价幼儿的能力、指导幼儿与人交往的能力、教师“身教”的能力等。尽管已有16年的教龄,但面对今天的教育教学对象,必须不断加强学习,特别是加强对教育学、心理学的学习,有了理论的支撑才有底蕴。只有采用适合今天幼儿的教育教学方法,才能取得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3.积极创设生活化、情景化、游戏化的教学方法,探索适合不同年龄、不同性格特征的幼儿实际水平的,教有实效的,能促使孩子综合发展的愉快学习方法,逐步形成自身的教学风格。
4.注重班级管理方法的探索,一方面在教育教学中积累管理幼儿的好方法,一方面主动与每一位家长沟通,实事求是与家长交流,选择合适的沟通策略,努力成为让自己满意,让幼儿喜爱,受家长欢迎的好老师。
A.长远计划:
逐渐形成富有个性的教学风格(三年)。
B.日常工作:
1)备好每一节课,并认真做好课前准备。
2)随时跟进主题,做好班级环境和区角的创设和更换。
3)每日关注幼儿的活动发展情况,及时与家长联系,热心细心地与家长交谈,反馈孩子在园情况。
五、研究反思能力
1.形成研究专长。在三年时间中,我将不断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总结,重新审视,选择研究内容,在托班保教工作中寻找课题研究的突破口,抓住一点展开深入研究,注意研究的实效性。做好资料积累,形成自己的研究专长。
2.善于思考,在实践中探求、感悟。要坚持用脑子工作,力争做到
反思昨天——在反思中扬长;
审视今天——在审视中甄别;
前瞻明天——在前瞻中创新。
时刻把工作与思考相结合,在思考中工作,在工作中思考,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3.乐于动笔,提高教育科研水平。
(1)积极撰写课题。
(2)认真撰写教学反思,积极撰写教育案例。
(3)通过撰写论文,把自己的专题研究从实践层面提升至理论层面。不断提高论文质量,每年能写出质量较好的论文1—2篇。
A.长远计划:
1)写出质量较好论文,并争取得奖。
2)撰写课题方案,并争取立项。
B.日常工作:
1)选择班中一些特殊幼儿进行跟踪观察,不断调整教学措施,撰写个案。
六、协同工作能力
1.有开朗的性格,乐群富有同情心,有自我调节能力,有民主平等合作精神。
2.善于和同事交往协作,积极参与园内、教研组等活动,宽容待人,有团队协作精神;
篇3
转眼间走上工作岗位已经6年了,在这6年中,本人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和事业心,为人师表,爱岗敬业,工作状态一直都保持饱满的激情。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教师个人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我迫切感受到个人综合素质的不足,为适应教育教学发展的需要,同时也为自身价值的体现,制定该职业发展规划,以使自己能尽快成长。
一、自我分析
自身优势分析:善于主动学习,注重在实践中提升自我。自己在工作之余能够主动去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教育教学理论素养,升华自己的教学理念。注重学习和借鉴优秀教师的丰富经验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自参加工作,本人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长期的班主任工作让自己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并逐步培养了自己驾驭全局的能力,也为自己能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开展好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在实践中养成了勤于思考的习惯,有一定的反思能力。本人不管在什么工作岗位上,都把教育工作当做一种事业来追求,在每一个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都勤奋工作,努力做出较好的工作业绩。
自身不足剖析:工作中缺乏开拓创新的科研意识,教科研能力有待提高。需努力探索课堂教学的新模式、新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另外还需进一步提高专业理论水平与论文撰写能力。
二、规划总体发展目标
用现代教育的思想理念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审阅自己的教学实践,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在学习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使自己具有渊博的知识,积极的创新意识,健康的心理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精湛的业务水平,良好的人际关系,让修养与能力共增长,让反思与实践同前行。努力使自己逐步成为觉悟高、观念新、业务精、能力强、善创新的教育工作者。
三、具体发展措施
(一)勤于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他山之玉,可以剖金。学习,可以使我们了解前人和他人,了解过往和未来,关照反思自卧冬从而获得新的天生。所以,我觉得要做到“四学”。
1.坚持不懈地学。活到老,学到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2.多渠道地学。要做学习的有心人,在书本中学习,学习政治思想理论、教育教学理论和各种专业知识,增强自己的理论积淀;也要在“无字处”学习,学习他人高尚的师德修养,丰富的教学经验,以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
3.广泛地学。广泛地阅读各类有益的书籍,学习各种领域的知识、技能,特别要学习现代信息科技,不断构建、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
4.持之以恒的学。有了学习的目标和决心,贵在能持之以恒。在学习的过程中,我要做到不断的培养自己的学习爱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努力集中精神,将学习进行到底!
(二)在“思”中探索感悟进取。
学习工作时,要找出“题目”所在和“困惑”之处。并能够寻找解决题目的途径,排除困惑的答案。不惟书,不惟上,不盲从,不轻信,这样才会使所学转化成自己的聪明,丰富自己的内在。相信,经过不断的反思,我的教育聪明也会随之不断增长。这样,才会有效的促进我的专业成长。
(三)在“做”中开拓创新发展。
1.课堂,是教师发挥教育功能的主要阵地。因此,我要以课堂为载体,精心备课,专心上课,用所学的教育理论来指导我的教育实践。也许做不到节节课都出色,但我会力求堂堂课有实效。并在不断的反思中改进教育实践,逐步完善。让“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无穷循环,让我的课堂焕发出勃勃生机。
2.乐于动笔,进步教育科研水平。尝试进行教学案例的分析,学期结束时完成教学案例2篇。通过撰写论文,把自己的专题研究从实践层面提升至理论层面,不断进步论文质量。
3.教学中,我会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及时了解学术动态,摒弃传统的教育方式,争取做一名适应时展的创新型教师。
(四)学以至用
1.学习与思考同行。立足自己的学科教学,多学习与此有关的书籍,做好读书笔记;提升个人素质,广泛涉猎各类学术丛书。
2.教学与研究同步。把教学和科研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从教学熟练型走向专家型,坚持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开展教科研,是教师进步能力最经济、最科学的办法。亦教亦研,踏着教研科研的门路,才能步进教育的“自由王国”,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研然后知美。知不足,然后能自发业;知困,然后能自强业;知美,然后能自创也!
篇4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下午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我与学校共发展》。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站上三尺讲台将近十七年了,我在这十七年里收获很多:校领导组织的政治学习,使我更深刻地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不断学习,与时俱进”的重要性;教研活动让我学会了如何进行教学反思,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书法、计算机等培训课使我意识到 “教学学无止境,教育任重道远”……我在这一年中的点滴进步离不开学校的培养,感谢领导、老师们的热情扶持!
对学生的热爱和对语文教学的浓厚兴趣是我从事教育事业的重要精神支柱。但是我身上还有很多不足,为了鞭策自己,我结合学校的三年发展规划,制定出个人的发展规划:
1、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在不断的综合学习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成为一个真正的教育者。
2、关注高效课堂的研究和实践,并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成为学生喜欢、家长放心、领导省心的教师。
3、树立“校荣我荣,校耻我耻”的信念,把个人的发展融入到学校的发展中。
具体措施 :
1、多参加听评课活动。学校为加强青年教师专业基本功和学科基本技能培训,开展了师徒结对活动。在这一活动中我还要不断地向师傅学习,多听师傅的课,在听课中做比较,反思自己的教法,及时记录师傅教学中的优点或某个知识点教法的感想。师傅的评课也非常重要,她会反馈出很多我自己没有意识到的优点和缺点。师徒结对活动将会使我的课堂教学水平得到很大提高,在此感谢领导如此精心安排,感谢师傅耐心指导!
2、养成天天阅读的好习惯。我校每学期都开展多种形式的读书交流活动,向教师推荐教育教学书籍,我要珍惜这样的读书机会,做好万字笔记,写好阅读心得。在理论学习上,我还要增强自主学习的意识,除了阅读苏霍姆林斯基的《给老师的建议》、魏书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谈》、陶行知的《教育名篇》以及众多教育名家的教育教学专着,还要阅读巴金、冰心等国内名家的散文以及国外的名着,在不断地阅读中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并能有自己的阅读心得或是教育随笔、论文等在市或市级以上教育期刊发表。
3、坚持写反思教案和反思日记。每节课后,我要深入思考,系统整理上节课的教案,及时写下该节课教学成功之举和“败笔”之处,然后摸索教学规律,形成下一次上课的新的教学设计。
篇5
本学期在导师的指导、引领下,我重点围绕以下几方面进行思考和实践,现将实施过程中的感悟与收获与在座的各位领导和老师汇报一下。
一、剖析自我发展现状,制定个人发展规划
要掌握和发展自我,就必须先解剖和分析自己。因此,暑假里,杨建云老师就有目的地给我们布置了学习任务,深入学习和领会教师专业素质的内涵,要求我们边学习边进行理性的思考:目前自己专业发展的现状是什么?在发展过程中,具备哪些优点和长处,还存在什么缺点和不足。在真实、客观而全面地思考后,写出个人发展现状的分析。并且于*年7月23日、7月26日和8月14日,先后几次对我所写的个人发展现状的分析进行耐心而细致的指导。
要发展就要有规划,要有不断超越现实的目标,才能牵动对自己发展的更高追求,个人的成长就是要通过规划的达成来体现,通过制定个人发展规划,不断调动自己的内驱力,提高自我价值的认识。在全面进行自我发展现状的剖析后,我制定了个人三年发展规划,主要从自我的发展方向、自己的发展目标和实施策略几方面入手,围绕着以下三点进行了理性的思考:①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要求有哪些?②影响或制约个人发展的问题和障碍是什么?③针对以上情况制定的细致、可操作性的策略有哪些?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规划,也就为我本学期的具体实施操作指明了方向。
二、以课题促教学,提高自身专业化水平
科研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助推器,因为研究的过程就是专业发展的过程。我校在“十一五”期间提出了以“博智教育”为课题来进行研究。以这一课题为主干,每位教师要根据自己的教育实践选择子课题。我以个人发展规划为突破口,结合多元智能理论,确定自己的研究专题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研究方向已定,我就开始全面查找资料,制定课题研究方案,从上学期开始,杨老师多次对我的课题进行指导,后经专家论证,本课题被确定为市级课题。
进行专题研究,就是要以科研为契机,深入课堂搞研究,通过改革解决现实存在的问题,促进师生共同发展。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我力求通过创设情境,给学生创造更多利于他们提问的氛围,使学生越来越敢提问题,也越来越会替问题。在督导室下校调研时,我所执教的数学课因将科研课题与课堂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得到了听课教研员的好评。*年11月17日,我执教的《空间与图形的复习》一课在区里展示,获得好评。
三、专家引领,带动团队发展
有幸师从杨建云老师,既是我个人的偏得,也使学校其他老师受益匪浅。杨老师和学校领导抓住这一契机,组建了“青泥小学研究团队”,团队共有六人组成,以我为组长,聘请杨建云老师为顾问,定期开展活动。目的就是发挥团队的集体优势和智慧,使每个人扎扎实实地进行课题研究,提高教育水平的同时,又能促进教师的共同成长。学校给每位团队成员出资购买学习资料,并征订或购买教育杂志,为老师研究和学习提供条件。目前,研究团队在杨老师的引领下,已进行了三次活动,从教师的科研专题研究方案指导到专业知识的培训,每次活动前,队员们都能积极准备,活动中主动参与,不放过每一次学习的机会。同时,我们不定期地组织团队成员随堂听课。看老师和学生在新课程理念和课题精神的指导下,其行为是否发生了变化,有什么变化,效果如何。听课后及时组织评课,谈变化、谈进步、谈问题、谈改进措施。团队成员感到每一项活动都是一次提升。截至目前,五名团队成员中,有二人的科研课题在区里立项,三人的科研课题在校里立项。
篇6
关键词:教师 职业生涯 规划
教师职业生涯规划是人才成长理论中的一种新的观念,在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新时期,职业生涯规划对人的成长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小学教师进行职业规划研究与探索,不仅可以让教师对自己的特性、能力、专业技术、知识、家庭支持等影响职业生涯的要素有客观的、准确的评价,还可以让教师有针对性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增强主动发展的意识,促进职业生涯发展。
一、学校组织教师实施职业发展规划的积极意义
学校组织教师实施职业发展规划,不仅为教师提供了强有力的发展支撑,使教师感受到来自学校的深层关爱、体会到学校是对教师终生发展负责的,而且对于学校来讲有利于摸清教师的发展愿望,并有的放矢地指导教师把学校发展和个人发展相结合,这样的结合解决的不仅是策略、认识上的统一,而是思想和情感上的统一,这样的统一可以增加教师的向心力与忠诚度。
1.学校可以有效地进行人力资源规划
学校在了解了每个教师的职业发展规划的情况以后,可以综合这些信息,制定学校的人力资源规划。规划在有了这些基础信息的支撑后,它的信度和效度就会有很大的提高,非常有利于发挥人力资源规划在学校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的作用。
2.学校可充分利用内部人力资源
学校在掌握了每个教师的职业发展规划的情况以后,便可以在一定范围内,以一定的标准调配师资,努力实现学校需要和教师个人意愿的统一,这样可以最大程度的避免由于双方意见的分歧造成教师或学校的不满,进而出现“有人无位、有位无人”的局面,造成师资的低效流动,同时这样也可以减少对外界师资的非计划性依赖。
3.有助于改进教师的教育教学绩效
在学校结合教师职业发展规划,为教师提供有利于实现目标的岗位或工作后,会很大程度上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从而比较好地改进教师的教育教学绩效。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会创造性的、超水平地发挥,会使学校的工作受益匪浅。
4.使各类资源的提供更具方向感与使命感,有效地发掘、培养、提升可用之才
学校为教师提供的各类资源的总量是有限的,如何使资源有效地发挥促进教师成长和学校发展的最大效用呢?在获得了教师发展愿望之后,这一问题就有了解决的途径:管理岗位应优先提供给具有领导才能,而又有从事管理工作愿望的教师;班主任工作应交由那些在与孩子交往过程中感到快乐和收获的教师……这种资源的最优配置,应该成为有效的育才、用才的重要手段,也会成为学校获得发展的有利契机。
二、学校如何引导教师制定职业生涯规划
1.让全体干部职工明确学校的工作愿景
首先,要让全体干部职工明确学校工作愿景的重大意义和共同目标;其次,要让全体干部职工明确学校工作愿景实施的具体规划和措施;第三,要让全体教职工在学校工作愿景的制定和实施中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同时,进一步调动广大教职工制定个人愿景、实现学校愿景的主人翁积极性。
2.帮助全体教职工充分认识自己的发展状况,立足当下
职业生涯规划是从做好本职工作开始的。一个教师只有看清自己、接纳自己,才能够重塑自己,从而成为理想的自己。要想使自己的教育生活充满情趣和活力,就必须坚持在学习中不断反思。自我反思是职业生涯设计的基础,是自我主动发展的基础。要通过自我反思,充分认识自己的发展状况,就是要充分认识自己的优势特长和缺点不足,对自己认识越清醒,发展的动力就越充足。
3.引导全体干部职工自我定位与具体的目标设计
要给自己一个比较符合实际又有挑战性的定位,同时,从时间和项目两个角度,把职业生涯划分为不同的阶段,在不同的阶段确立不同的目标和具体任务。发展目标要突出自己的状态改变,切忌空泛,必须有明确的量化指标和自我惩罚措施。教师既要按照任务驱动去订规划,又要按照形成真正的“自我需求”去规划自己的发展,把规划变成承诺,让承诺变成行动,用行动创造结果。
篇7
关键词: 分类管理 教学研究型大学教师 实施对策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建立和完善人才队伍分类管理、评价和激励机制,高校教师岗位分类管理是结合高校定位与发展战略目标,通过设置不同类型不同级别的岗位,制定与岗位相应的考核激励政策,从而实现科学化管理高校教师队伍,使人才资源得到进一步优化配置。清华、浙大等部分高校最早开展高校教师分类评价,根据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三大职能,将教师分为:教学型、研究型、教学科研并重型,浙大还单独设置社会服务型。不同类型的岗位考核体系不同,改变以往以科研为主“一刀切”的做法。
1.教学研究型大学教师分类管理的意义
教学研究型大学是“以教学、研究相结合,研究为重点”,与研究型或教学型大学相比,教学研究型大学中教学与科研型教师规模相当,学校应当更注重教师的分类评价与管理,以激励教师发展,带动学校教学与科研并重发展。
在高校分类管理与评价中,由于高校自身情况存在差异性,合理制定教师分类标准至关重要。科学合理的分类标准能够明确引导教师向不同类型发展,有助于教师的岗位工作更专业化,同时符合人的发展具有个性化特色的客观规律,真正达到分类管理的目的。本文结合教学研究型大学的特征,深入分析大学教师分类管理过程中的主要环节,探讨教学研究型大学教师分类管理的有关对策,旨在为教学研究型大学实施教师分类管理及提升师资队伍整体素质提供参考和建议。
2.教师分类管理过程中的主要环节
在大学教师分类管理过程中,应当明确以“教师专业发展”为核心,通过教师个体专业发展带动学校教师整体素质的提升。以教师胜任力为基础,通过标杆参照体系,对教师资源进行整合和优化。以激励措施和保障措施为两翼,通过制定相应政策为教师专业发展保驾护航,如下图所示:
图 教师分类管理主要环节示意图
(1)以教师专业发展为核心。
大学要实现对教师分类管理的核心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在实行分类管理过程中,要以教师的专业发展为根本导向。在不同岗位类型教师的不同发展阶段,根据教师的工作表现、自身素质能力基础、个人发展目标,通过实施教师评价,引导教师制定较强的专业发展可行性短期目标和职业期望,激励教师自身的内在发展动力、职业自觉意识,促进教师在包括教育信念、动机、知识、能力、专业态度与规范等方面的专业成长。同时,引导教师将个人专业发展与学科、学校未来发展相结合,在实现个人专业发展的同时,或带动所属学科的发展,或提高专业教学水平,推动学校人才培养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的提升。
(2)以教师胜任力为基础。
实施高校教师分类管理,对于教学研究型大学而言,教师分类相对比较明确,在制定不同类别岗位职责和考评体系时,应当以教师胜任力为基础,通过建立合理、公正的岗位职责要求及绩效管理体系,符合不同岗位类型教师事业发展期望,促进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满足学校不断发展的需求。如果岗位要求不符合教师的实际情况,将无法发挥引导作用。高校在制定相关政策时,应当明晰学校教师的能力储备和未来要求之间的距离,对学校师资进行总体评估和合理配置;对于教师个人而言,可以根据各个岗位的要求,分析所需要的能力条件,论证各岗位职责的适应性,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激发自身的期望动力,从而不断提升自身素质,推动个人职业发展。
(3)激励效应。
在制定教师分类管理相关政策时,应当确保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教师都能起到激励作用。在“绩效优先、兼顾公平”的前提下,从价值评价和价值分配两个方面,对不同类型教师的贡献进行评价,无论作为教学型教师,还是作为科研型教师,都要使其因贡献得到承认而受到激励。另外,适当拉开不同职位和不同能力水平人员之间的价值分配额度,引领教师的价值观念从“领工资”向“挣工资”转变,切实体现“优绩优酬”,使教师作出的贡献得到相应的回报,激励教师不断向前发展。
(4)保障措施。
在高校教师分类管理实施过程中,“教学与科研同等重要”的意识氛围必须贯穿始终。学校应当在工作条件、工作氛围、培训机会、晋升机会等方面制定相应保障性的措施,营造学校教学与科研齐头并进的大环境,为不同类型教师发展创造和谐的氛围,最大限度地支持教师的专业发展。
3.教学研究型大学教师分类管理对策
(1)构建合理的教师评价体系,实现发展性教师评价与奖惩性教师评价相结合。
教师分类管理的目的之一是推动教师结合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专业发展方向,因此单纯的奖惩性教师评价体系已经不能满足实际需求。目前国内外高校教师评价主要有两种体系:传统奖惩性评价体系和发展性教师评价体系。发展性评价体系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充分体现教师个体和学校集体共同发展进步的思想,能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奖惩性评价对教师的直接激励作用同样不容忽视。因此,高校实现分类管理的首要问题是构建合理的教师评价体系,推行发展性评价为主、奖惩性评价为辅的教师评价体系。
(2)结合学科特点及教师个人素质,引导教师做好个人发展规划。
大学教师分类管理目标之一是引导教师个人发展,因此做好教师个人发展规划是实现教师分类管理的重要环节。由于在教学研究型大学中,存在各学科发展不均衡,以及一般学科、基础学科、新兴学科多种类型学科并存等问题,必须通过岗位层次设计及复合考核指标,引导教师结合学科特点和个人基本情况制订个人发展规划。
对于教师所在的学科在学校处于引领和提升地位的重点学科,可通过适当增加研究型岗位比例,引导教师向研究型方向发展;对一般学科、新兴学科的老师,则从现状和未来发展目标着手,设置适中的教学与科研型岗位,引导教师根据自身特点,向教学或科研型教师发展;对属于基础学科的教师,应适当增加教学型岗位比例,突出教学能力在该类岗位考核中具有重要地位,引导教师向教学为主方向发展。在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学科的岗位设置的基础上,学校应当了解教师选择岗位类型后的职业期望,制定保障措施和政策扶持教师向职业目标进步,协助青年教师制订出适合自身特点又能保证其持续发展的职业规划,在后续的发展过程中,及时了解未能完成短期目标的各岗位类型教师的困难,协助教师重新修订职业规划。
(3)结合职称与岗位构建多元多层次的绩效评价体系。
在教师分类管理中,不同类别岗位的绩效评价体系是实现分类管理的重点和难点。我国目前岗位聘任依然实行分级管理,其中专业技术岗依据岗位任职条件进行区分。在发展性教师评价思想的指导下,将教师分类管理与岗位设置相结合,通过设置不同职称级别、不同类别岗位实现教师的分类聘任。根据岗位职责和要求,为各类岗位的教师设置不同的职业发展通道和绩效要求,纵向由层级构建区分度,横向由类别构建区分度,从而构建以职称级别和岗位类别为主的多元多层次绩效评价体系。
对于不同级别不同岗位的教师,学校设置不同的考核标准和工作任务要求。如对于教学为主岗教师,应当对其承担本科生或者研究生的课程教学时数有所要求,绩效考核则侧重于对教师教学工作量、教学满意度、教学改革成果等方面;对于科研为主岗教师,应当明确其年度承担科研项目的经费额度最低要求,绩效考核则应侧重于对教师科研课题、专著、学术论文、专利等方面;对于教学科研并重型岗位,应当明确教师承担一定的课程教学工作时数,同时要求承担的科研项目经费达到一定的额度。
(4)设计合理的薪酬体系。
合理的教师薪酬体系是实现教师分类管理的重要保障。教学科研型高校在构建薪酬体系时,首先应当明确“教学与科研同等重要”的理念,教师教学工作与科研创新只是分工不同而已,确保内部公平性,保证同一组织内部不同职位之间或者不同技能水平人员之间薪酬水平的公平性。薪酬设计应当反映岗位职责和能力的大小,与岗位特点、教师个人能力素质及实际工作绩效向关联。在具体措施上,实行教学积分与科研积分通用,实现不同类型岗位的教师薪酬达到统一的定价标准;实施教学与科研奖励,在设置高校科学技术奖励的同时,对长期奋战在教学一线的教师也一样设置奖励,引导教师在教学方面取得成绩并有所突破。
4.总结与展望
结合教学研究型大学的特征及实际情况,从教师专业发展、教师胜任力、激励措施和保障措施等四个方面深入分析教师分类管理的主要环节,进而提出面向教学研究型高校的教师分类管理对策,为高校实施科学化教师管理提供参考,进而提升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促进高校教师自身发展与学校学科发展相结合,推动学校实现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司福亭.论发展性教师评价与教师专业发展[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08):37-39.
[2]刘万海.教师专业发展:内涵、问题与趋向[J].教育探索,2003(12):103-105.
[3]卢昌宁,赵雪梅,蔡强,等.高校教师岗位设置和分类管理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高校师资研究,2011(06):1-8.
[4]李志超.教学研究型大学的科研绩效评价体系的反思与建构[J].渤海大学学报,2010(05):15-17.
篇8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分析;制约因素;策略分析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应体现在文化素质、思想素质、职业素质、教育水平、创新能力等各个方面,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是数学教育理念不断深化的过程,是不断提高数学教学能力的过程。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关注自身职业能力建设,将“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落到实处,深刻领悟素质教育新理念,站在时展的前列重新审视教师专业发展问题,在交流中反思自己的不足,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一、小学数学教师对专业发展的认识情况调查
为了进一步了解小学数学教师对专业发展的认识,我对我们学校的部分数学教师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我校多数小学数学教师都属于专科学历,最高学历仅本科,这表明我校数学教师整体学历偏低,缺少更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实际上,教委办会十分注重教师专业发展问题,还要求每个教师制定专业发展五年规划,但是就目前而言,多数教师的专业规划与专业发展意识淡薄,仅有专科学历的两位数学老师根据教委办会的要求为自己制定了较为详细的发展规划,这一专业发展五年规划并没有真正得以落实。
综上,我校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状况不甚乐观,多数教师对专业发展问题不够重视,专业发展意识较为薄弱,但是从总体上来看,仍然有一定的发展空间,并且越是高学历者越是对自己专业发展有更为详细的规划,并且会随着情况的变化而变化。
二、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中存在的不足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和发展,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也越来越快速。然而,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中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教师专业化重视程度不够
专业化发展是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方向,然而,小学数学课程教学内容主要涉及到简单的数字运算和数学应用,很多小学数学教师对数学教学重视程度不够,这成为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阻碍。
(二)教师专业素质不高
从总体上看来,学历较高、素质较高的教师往往更愿意教初中或高中,而很多师范学生迫于无奈才选择小学教育,尤其是在比较偏远的农村或乡镇,这种现象更为突出,这就导致小学数学教师专业素质不高,知识结构跟不上时展需求,教师专业素质不高影响着小学数学教学的课堂教学质量,也影响着小学数学教师专业的深化发展。
(三)课堂教学效果不佳
课堂教学效果是教师综合素质的“试金石”,而在实际的小学数学教学中,部分教师不顾学生的数学基础和接受能力,采取“一刀切”的教学方式,对于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也不能够很好的解决,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模式落后,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不佳[1]。而课堂教学效果欠佳是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中必须解决的难题之一。
三、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制约性因素又狠多,概括起来主要是教师个人层面和小学学校层面两方面:
(一)教师个人层面
教师个人发展意识淡薄。由于教师职业较为稳定,很多人历经千辛万苦考上了教师,从事了教师职业后,往往出现懈怠心理。一些小学数学教师的职业发展较为安逸,认为不需再努力就可以碰上一辈子的“铁饭碗”,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没有规划性,个人发展意识较为淡薄,尤其是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小学数学简单的知识对他们缺乏挑战性和吸引力,长期的单调的教学生活似乎磨灭了他们的个人发展意识。
(二)小学学校层面
首先,小学学校对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不够重视。很多小学学校往往将着眼点放在学生身上,想方设法提高小学生的各方面的素质,其实,小学数学教师的发展也需要“特殊照顾”,教师的发展同小学生的发展一样,也需要学校及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投资、培训和考核,而这往往成为小学学校的空白。
其次,小学学校对小学数学教师缺乏系统性培训。所谓“活到老,学到老”,社会在不断发展进步,小学数学教师也要参加各种与时俱进的教育培训,才能够紧跟时展浪潮。而在实际的学校教育中,小学学校的教师培训流于形式,甚至有些学校自行取消了校本培训,导致一些教师的教学理念落后、知识结构落伍、先进的教学设施成为摆设,课堂教学质量难以保证[2]。可见,小学学校对小学数学教师缺乏系统性培训,是制约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原因。
再次,小学学校对小学数学教师缺乏合理的激励措施。要想推动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合理的激励性措施必不可少。但是,一些小学对教师专业发展问题不够重视,也没有形成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课堂教学难以激发起教师的发展欲望,对小学数学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也产生消极影响。
四、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策略分析
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是摆在小学数学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必须引起每一位小学数学教师的重视。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必须站在人民教师的角度,重新审视自己的专业发展方向,并向着既定目标不断努力。小学数学教师应从哪些方面自觉实现教师专业发展呢?
(一)坚定职业理想,做好职业发展规划
篇9
关键词:班主任管理;自主能力;有效途径
英国课程专家L・斯腾豪斯曾提出:“教师专业拓展的关键在于专业自主发展的能力。”教师专业自主发展是指教师具有较强的自我专业发展意识和动力,自觉承担专业发展的主要责任,激励自我更新,通过自主反思、自主专业结构剖析、自主专业发展设计与计划的拟定、自主专业发展计划实施和自主专业发展方向调控等实现自主专业发展和自主更新的目的。
一,唤醒班主任专业自觉意识,激活其自主能力发展原动力
班主任的专业发展最终是一种自我的发展,所有外部期望、要求、推进都须通过班主任的“内因”产生作用。班主任是否具有自主的专业发展意识,是实现班主任专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学校要引领班主任实现专业的自主发展,就必须要引发班主任内在的成长动机作为理想的基石,即要唤醒班主任的专业自觉意识。
1.倡导追求专业发展幸福感
专业发展是班主任内在专业结构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的过程,学校要激发班主任的发展内驱力,可以倡导班主任追求专业发展幸福感。具有幸福感的班主任,往往认识深刻而全面,情感强烈而奔放,意志坚强而勇敢,行为自觉而积极,这些正是个体专业成长和发展的基本要素。
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不仅关系到教师的个人生活质量,而且也关系到教师能否热爱和主动奉献与教育事业、能否从“教书匠”向教育家过渡、教育质量是否能不断提高、教育改革是否能够顺利进行的大问题。班主任的幸福感能使班主任在工作中具有一种强烈的进取精神和做好教学工作、教育好学生的信心、勇气和毅力。班主任对幸福的向往和追求都有助于班主任树立发展的意识和要求。
2.提升班主任专业敏感性
专业敏感性与专业自觉意识有着重要的关联。所谓专业自觉意识,是指教师能在习以为常的教育实践中觉察到真实的问题,认识到问题背后的契机和资源,认识到自己的责任,能提出问题,有主动改善实践的专业意识和能力。具备专业敏感性的班主任,往往有着强烈的专业自觉意识;而具备专业自觉意识的班主任,也往往有着出色的专业敏感性。
学校管理者要从情感、态度、行为等各方面给予班主任人文关怀,使其获得自信,同时学校管理者还要不断地给予班主任精神的鼓励,使其勇于面对自己在教育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并通过指导教育方法、引导共同探讨、提供尝试空间等方式给予班主任及时的帮助,提升他们对专业的敏感性,实现其专业自主发展。
二,引导班主任制定发展规划,确立其自主能力发展愿景
面对快速发展的社会和个性多样的学生,班主任需要在其职业生涯中持续不断地学习,学校管理者也要充分调动班主任寻求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而引导班主任制定专业发展规划,可以确立班主任自主发展的愿景,帮助其实现自主发展。
1.帮助班主任树立专业理想
学校要帮助班主任树立专业理想,就要引导和帮助班主任学会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断体验感悟,反思自己的教育观念、专业态度和专业精神,使班主任对自己要成为怎样的班主任形成一个理性的认识,以此来增强班主任的职业意识和价值观念,并将之发展成自己笃行的信念。
具备了这样坚定的信念,班主任才能对自己的人生追求方向有明确的认识,才会进一步去思考实现自我价值的方法。如果没有这些过程,教育工作对于班主任来说,只是日复一日、枯燥无味的机械重复,无法体会到其中的生命意义和人生价值,对于教育工作也无法产生热爱之情,对于自身的专业发展也会失去追求的动力。
2.组织班主任开展理论学习
班主任专业发展规划实际上是班主任运用班主任专业发展的理论,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而制定的具体行动方案。没有理论的奠基,计划会变得肤浅简单失去指导意义。学校在要求班主任制订计划之前,先要组织班主任进行理论的学习,例如《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班主任专业化论纲》等书籍。学校管理者要就专业发展计划的框架(对专业发展的认识、对自我专业发展情况的分析、专业发展目标、专业发展措施等)进行辅导,使班主任清楚要从哪些方面去设计自己的规划,减少盲目性,提高效率。
3.引导导班主任进行自我分析
班主任的专业发展是在不断缩短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中实现的,这就需要班主任对于自身的发展状况有清晰的认识。班主任对自我发展现状往往缺乏一个全面的认识,无法对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行清晰界定,找不到问题的根源,找不到自己擅长的领域和专业发展的方向,如此确定的发展目标只能是笼统、模糊、抽象和宽泛的,许多班主任对自己该如何发展显得很茫然。在班主任制定个人发展规划之前,学校必须先引导班主任对自身进行深刻反思,对目前自身发展的优势和不足有清晰的了解,对影响和制约其个人发展的因素有充分的认识。要让班主任找到自己发展的立足点,明确发展的方向和领域,确立切实可行的发展目标。
4.指导班主任制订行动计划
班主任个人的发展目标能否实现,不仅取决于班主任自身的努力程度和其他客观因素,更重要的是取决于班主任的目标意识和行动的计划性。因此,学校要指导班主任根据发展目标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行动计划。制定行动计划时,首先要指导班主任把发展目标进一步分解为若干个子目标,然后选择完成各个子目标的、合乎逻辑的、可操作的行动项目,最后对这些行动项目在时间上进行系列性的安排。这些行动项目是一个个具体的活动,如读书、研究活动等。为了提高活动的实效性,每一项活动都要制订出行动方案,包括内容、步骤、程序、时间和预期的结果等。目标往往会因为无行动或活动无效率而无法实现,上述案例能够帮助班主任明确具体的行动方案。当然,学校管理者在指导班主任完成规划制定后,还要指导其根据具体情况对行动计划进行调整和完善,并督促其严格执行行动计划。
参考文献
【1】姚安娣.促进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策略研究【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7,12
【2】黄正平.班主任专业化应关注职业幸福感【J】,人民教育,2008,15
篇10
[关键词]教师专业发展;教师轮岗制度;受援学校;轮岗教师
[中图分类号]G40-01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808(2010)09-0019-04
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在于学校均衡,学校均衡的关键在于师资均衡,而师资均衡的关键在于教师流动,于是,我国各地开始了通过教师流动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践探索。在这些实践探索中,教师轮岗制度(又称“教师交流制或教师轮换制”)对于义务教育师资均衡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成为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途径。但是,实践证明,教师轮岗制度在取得了许多成功经验的同时,也存在着明显的问题。
其一,遭遇“软抵抗”。在教师轮岗的实践中,受援学校一般都是薄弱学校。这些学校往往交通不便、设施落后、生活艰苦,加之家庭生活不便等因素的影响,教师往往对轮岗制度表现出抵触情绪,产生“软抵抗”行为。轮岗教师的“软抵抗”行为导致其工作热情低,精力投入不足,难以对受援学校的教育质量产生较大的积极影响,由此也影响了受援学校的积极性,使受援学校对教师轮岗制度只是持“谨慎欢迎”的态度。
其二,教师“水土”不服。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轮岗教师的输出学校往往都是优质学校,这些优质学校的生活环境、学生素质、生活习惯、文化氛围等都与受援学校有着很大的差异,轮岗教师在优质学校所建构的理论和经验不适用于受援学校,出现了轮岗教师“水土”不服的现象,影响了轮岗教师的教学效能和身心健康。
教师轮岗制度“逻辑的实践”,被异化成教师轮岗制度“实践的逻辑”,背离了教师轮岗制度的初衷,影响了教师轮岗制度的效能。因此,探讨教师轮岗制度中“怎么轮”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构建基于受援学校的教师专业发展机制,通过促进轮岗教师和受援学校教师共同发展,提高受援学校的教育质量,是教师轮岗制度应该选择的政策取向。
一、寻求情感归属,营造合作氛围
归属感是人的基本动机,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的归属感对人的成长和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轮岗教师和受援学校教师都有很强烈的归属感,都希望自己被别人喜欢、被别人接受,并试图在新的环境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因此,受援学校应该花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寻求轮岗教师和受援学校教师的共同情感归属,搭建互惠合作的平台,培养他们互惠合作的意识。同时要善于营造合作的氛围,使轮岗教师和受援学校教师以包容的心态和欣赏的原则在心理上彼此接受,特别是要让轮岗教师觉得自己已被他人接纳,体验到自己是受援学校的一员。
(一)寻求共同情感归属
情感归属是教师在交往的过程中产生的,是教师“观念认同”的基础。但是,正如约翰兄弟戴卫・约翰逊(D.w.Johnson)和罗杰・约翰逊(R.T.Johnson)所言:当某人的观点、结论、理论或意见与他人的不一致,而两者又试图去达成一致时,冲突产生。轮岗教师和受援学校教师在知识基础、智力水平、认知风格、思维方式、性格、兴趣、自我期望等方面的异质结构,使得每个教师都用其独特的“视域”去感知世界,因而,往往会对同一事物产生不同的看法。
因此,受援学校要发挥引导作用,使轮岗教师和受援学校教师在解决冲突的过程中,寻求共同的情感归属,把受援学校的期望、信念和价值等情感归属内化到轮岗教师和受援学校教师的人生追求中。这就要求受援学校立足学校实际,结合轮岗教师和受援学校教师的实际,进行梯度协商,协调好各方面的力量,并制订相应的策略,促进轮岗教师和受援学校教师不断完善自我、适应不断变化的各种要求。
(二)培养互惠合作意识
奉献与获取统一、权利与义务统一的互惠合作意识是人们学会共同生活的必备素质。受援学校要将轮岗教师和受援学校教师之间的主体差异作为一种资源,倡导不同主体间的价值创造、建构与分享,并以轮岗教师和受援学校教师之间的对话为手段,通过批判性的思考,进行内部协商,培养轮岗教师和受援学校教师的互惠合作意识。
具体而言,受援学校要在教学目的、教学计划、教学行为和教学效果等方面培养轮岗教师和受援学校教师的互惠合作意识,使他们将自身的发展与对方的发展联系起来,同时要促进轮岗教师和受援学校教师的社会化,使他们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三)搭建互惠合作平台
营造合作氛围需要借助一定的媒介,受援学校要确定轮岗教师和受援学校教师的共同需求,为其搭建相应的平台,提供良好的支持环境。对于轮岗教师来说,教师轮岗初期是适应的困难时期,轮岗教师对新学校的环境还不适应,难以将所拥有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技能迅速转化为实际教学能力。因此,受援学校要根据轮岗教师和受援学校教师不同的“师情”,搭建合作平台,营造合作氛围,寻求共同情感归属。
对于轮岗教师,受援学校可聘请他们担任本校教师的指导人员,在教学内容的处理、教学过程的优化等环节上,给予具体的指导。受援学校还可聘请轮岗教师作为本校教师的成长顾问,参与学校决策,开展相关讲座,为本校教师提供观摩轮岗教师教学实践的机会。这些活动可以为轮岗教师搭建展示才能的舞台,扩大其在受援学校的影响,使其取得受援学校的理解与认同。受援学校教师要在轮岗教师的指导下,举行研讨课、观摩课等活动。轮岗教师要鼓励受援学校教师总结教学经验,记录自己的教育感悟、教学经验及学习心得,开展教学研究,理性地思考自己的教育教学。轮岗教师和受援学校教师在合作过程中,形成开放的学习心态,体现出共同努力奋斗的价值,寻求到共同的情感归属。
二、明确发展目标,制订发展规划
教师专业发展规划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环节,对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全美教育委员会在《追求高质量的教学:对决策者的五个重要战略》一书中倡导制订个人生涯计划。教师具有强烈的自我实现的需要,教师轮岗制度的实施,使轮岗教师和受援学校教师都面临新的需求,而教师发展规划的制订是体现轮岗教师和受援学校教师的内在主体价值,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感受幸福生活的重要途径。因此,明确发展目标,制订专业发展规划,应成为实施教师轮岗制度的重要环节。
(一)分析学校愿景
美国哲学家罗尔斯(J.B.Rawls)强调“重叠共识”,强调社会的主导价值观对个体的价值取向进
行深层次的整合,欧洲的教师专业发展也都强调其“必须与学校的改善与全员发展一体化”。教师轮岗的目的是通过受援学校教师的专业发展,实现受援学校的发展,这一目的能否达成取决于轮岗教师和受援学校教师的个人发展目标与受援学校发展目标的一致程度。因此,受援学校要制订学校发展规划,统一轮岗教师、受援学校教师个人发展目标与受援学校发展目标,为轮岗教师和受援学校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明确的方向。
为此,受援学校要通过各种途径让轮岗教师和受援学校教师了解受援学校的历史与现状,并进行系统的分析,明确受援学校的优势、劣势以及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一方面,受援学校要引导轮岗教师和受援学校教师理解个人发展与受援学校发展的内在联系,使轮岗教师和受援学校教师主动把个人的发展与受援学校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另一方面,受援学校要让轮岗教师参与讨论和研制受援学校的发展规划,在理解和接受受援学校要求的过程中,实现受援学校发展与轮岗教师、受援学校教师个人发展的互动与统一。
(二)确定发展目标
教师专业发展规划是教师在正确认识自己的兴趣、能力的基础上,对自身发展目标及其措施所进行的整体设计。作为一项制度变革,教师轮岗制度是一个“非帕累托改进”的过程,必然存在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因此,协调教师轮岗制度所带来的利益冲突,形成一种各得其所的利益制度安排,是教师轮岗制度取得实效的重要方面。
受援学校要从轮岗教师和受援学校教师的已有基础和个性特点出发,通过分析轮岗教师和受援学校教师的发展起点、发展目标、发展途径、所需资源和所处环境等,明确轮岗教师和受援学校教师所处的环境和发展方向,并在分析受援学校学生需求的基础上,通过轮岗教师和受援学校教师的自主选择,确立符合他们实际的专业发展目标,并通过恰当的渠道,反馈到受援学校教师专业发展规划的制订过程中。
(三)制订行动计划
教师的发展目标能否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目标意识和行动的计划性,因此根据轮岗教师和受援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目标的要求,制订出切实可行的行动计划,是制订轮岗教师和受援学校教师发展规划的重要方面。在确定轮岗教师和受援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目标后,接下来的任务就是制订教师专业发展行动计划,要对轮岗教师和受援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目标、内容、路径、模式、策略等方面进行个性化的设计,形成具体的行动方案。
为了提高轮岗教师和受援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实效性,受援学校在制订轮岗教师和受援学校教师专业发展行动计划时,要把发展的目标分解为若干个子目标,然后细化为一个个可操作的具体活动,如听课、教研、辅导、批改作业、做教学笔记、写教学案例等。受援学校对每一项活动都要制订出行动方案,包括时间安排、所需条件以及获得这些条件的途径等,并据此安排轮岗教师和受援学校教师的专业发展活动。
三、对话教学实践,提升教学效能
研究表明,教师专业发展内在结构的核心部分是专业态度、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轮岗教师和受援学校教师要从专业态度、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三个方面对话受援学校的教学实践,提升教师教学效能,提高受援学校的教育质量。
(一)改善专业态度
教师的专业态度激发着教师的内在知觉,增强着教师对教学的理解与感受,是影响教师教学最直接、最有效的因素之一。班杜拉(A.Bandura)的研究发现,对自己的教学效能有高度信心的教师较可能为学生创造良好学习的机会;反之,对自己能够建构有利的课室环境的能力感到怀疑的教师,则较可能会破坏学生的自信心与认知发展。
一方面,虽然轮岗教师和受援学校教师面临新的发展场域,但是轮岗教师和受援学校教师要相信自己有较高的能力来激励学生,并产生积极的教学行为。另一方面,轮岗教师和受援学校教师要把教学作为一种境界加以追求,在制订教学计划、设计教学方案、选择教学方法时,考虑的重点不仅仅是教学形式上的完美,还要重视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重视学生学习过程的体验和学习方法的形成。
(二)生成专业知识
根据舒尔曼(L.S.Shulman)的观点,教师知识分为学科知识、一般教学法知识、学科教学知识等七类知识,最能体现教师专业性质的是学科教学知识。教师专业知识即舒尔曼所说的学科教学知识,这些知识通常是“回忆性的”,是教师在特定课堂教学情境下主动建构与生成的,很难简单地进行传授。教育的实际情况也表明:某些教师学习了教育理论知识以后,还是不会教书;有些教师虽然达到了一定的学历,工作认真,但是其教育教学效果却不尽如人意;许多教师虽然学历、教龄相近,但是教育教学效果却差异明显,甚至“有时最好的学习者会成为不能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困难的糟糕透顶的教师”。
教师专业知识是教师知识与教学实践相互作用的结果,是教师在实际教学情境中积累的“经验”。轮岗教师和受援学校教师只有基于受援学校的实践场域,把教师知识与教学的实际场域相联系,并经过解释、表征和适应几个阶段,将其加工到自动化程度,生成相关的专业知识,才能转化为学生易于理解的、容易接受的原理、概念、技巧和方法,才能提升课堂教学效能,提升受援学校的教育质量。
(三)提升专业能力
教师专业能力是教师在具体的教育情境中设计、选择、组织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一个多向度、多侧面、多因素的有机整体。在受援学校的实践场域中,轮岗教师面对新的具有不同成长经历和学习经验的学生,会产生新的教学经验;受援学校教师通过与轮岗教师合作,也会产生新的教学经验。轮岗教师和受援学校教师要在这些经验的基础上,关注教学情境因素,提升专业能力。通过专业能力的提升,轮岗教师和受援学校教师对自身的教学行为进行不断调整,创造性地运用教学策略,从而提升教学效能。
四、注重过程评价,建立轮岗档案
教师轮岗制度的实践表明,教师轮岗要注重过程评价,要关注轮岗教师和受援学校教师的专业发展过程,因此,建立教师轮岗档案就成了这一过程评价的有效载体。教师轮岗档案不但留下了轮岗教师和受援学校教师成长的足迹,而且架起了轮岗教师与受援学校教师之间沟通的桥梁,有利于培养轮岗教师和受援学校教师系统反思、共同探索、乐于分享的习惯。
(一)提高评价的透明度
教师轮岗评价的目的是为了记录轮岗教师和受援学校教师的发展过程,而不是对轮岗教师和受援学校教师的工作进行分等。教师轮岗评价结果也不是轮岗教师和受援学校教师之间的横向比较,而是轮岗教师和受援学校教师的纵向比较。因此,受援学校要提高评价的透明度,评价的过程和结果要接受上级领导、教师、学生、家长及社会的监督。
首先,受援学校要畅通合理化的利益表达渠道,将轮岗教师和受援学校教师的利益诉求反映到学校的决策层,使轮岗教师和受援学校教师的合理利益诉求输入到受援学校教师专业发展制度的制订过程中。其次,在对轮岗教师和受援学校教师进行评价之前,受援学校要让轮岗教师和受援学校教师参与评价标准和程序的研制,并公开评价过程,引导轮岗教师和受援学校教师自主评价。在对轮岗教师和受援学校教师进行评价之后,受援学校要引导轮岗教师和受援学校教师对自己的成功和失败进行正确的归因分析,把评价的结果变为他们日后改进的行动。
(二)建立教师轮岗档案
教师轮岗档案记录轮岗教师和受援学校教师的成长过程,显示轮岗教师和受援学校教师专业成长的成就。在评价过程中,受援学校要根据教师轮岗的需求,建立展示性教师档案和过程性教师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