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的故事范文
时间:2023-04-03 04:10:5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雨中的故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伸手捧满碎的记忆,
拼起终是残缺,
这雨不懂风情,
遮挡了拉长舍不得的影子,
能找到多少痕迹,
天晴之前冲散。
总在这般天气拾起不堪,
再若有所悟的思索,
手中不全的故事,
总在这般天气时破碎,
再补上曾经希望的结局,
所以当天空挂满彩虹,
曾经便是美的,
结局是完整的,
未来也是好的,
篇2
我站在窗边,看着窗外细细的雨丝正随风斜斜落下,如冰针,如尖刺,不知何时能停。“滴答——”忽然,几滴雨落在我脸上,带着彻骨的寒意。我不禁打了个寒战。我拉了拉外套的领子,想取取暖。却并没有走开。因为我觉得很冷,不但是身冷,更是心凉。
这个学期的期末考时,因为身体有些不舒服,所以有些发挥失常。原以为父母会理解我。可是,可是没想到他们竟然一听到这个消息后就大发雷霆,不断的数落我。我在数次为自己辩解无果后,强忍多时的眼泪终于不争气地流出了眼眶,转身跑回了房间。可他们还在喊着:“考试没考好还不听训,真是越来越没出息了!”我趴在床上啜泣,努力不让自己哭出声。许久,他们接了一个电话,便出去了。我终于哭出了声。
我一边在纸上狠狠地写着成绩二字,随即又狠狠地在上面画个叉叉,一边愤愤想道:成绩,成绩,难道成绩比我还重要吗?
忽然,门外响起了敲门声,我不情愿地起身去开门。打开门,顿时大吃一惊——竟然是班主任。他的眼镜上蒙着一层水雾,看起来模糊不清,却丝毫挡不住他慈祥的目光;发梢不断有水珠滴落,看来已经淋雨许久。他看了我一眼,或许是因为脸上未擦干的泪痕,他关心的问道:“刚哭过吗?被父母批评了吧。”我有些惊奇地说:“老师,您怎么知道?”“我就是为了这事来的,我知道你父母对你很严格,怕他们会批评你,所以来看看。”说着又笑道:“怎么,就让我在门口干站着吗?”我这才意识到自己的失礼,赶紧请老师进来坐。
我去厨房给老师倒了杯水,出来却发现老师正看着桌上的一张纸出神。走近一看,原来那是我写满了“成绩”和叉叉的那张纸。我小心翼翼的把水放在桌上,忽然,老师说:“成绩让你很困扰吗?”我支吾了半天,没说出一句完整的话。老师叹了口气,语重心长地说:“真正让你困扰的,应该是你的父母吧!”我的脸腾地红了,却没有说话,只是眼眶中的液体流下了,滑过了脸颊。
老师示意我坐下,和蔼地说:“是不是有什么委屈,说出来就好了。”我还是低头不语。“虽然你父母采取的方法可能确实有些极端,但毫无疑问他们是为你好,你应该适应他们的教育方式,并且体谅他们。”
“可是我就是适应不了。”我有些委屈,“我总觉得他们把分数看的比我还重。”
忽然,老师的表情变得很严肃,他语重心长的说:“你要知道,不管父母怎么对你,出发点都是因为爱你。你应该和父母好好交流,或许你们之间的关系会改善很多。记住了吗?”
老师,我记住了,父母是爱孩子的。而且,我还明白了另一件事:老师,也是爱学生的。正是出于这份爱,老师才会去关心学生。
篇3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2、《中秋月》宋代:晏殊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3、《中秋》唐代:司空图
闲吟秋景外,万事觉悠悠。
篇4
关键词:意象;象征;爱情;思乡;升华;灵魂
“月”从古至今,引发着人类无数的幻想,人们对它是那么熟悉,又是那么陌生。诗人对月更是有着特殊的感情。“月”在中国文学中出现频率呈倍增长,至晚唐北宋达于巅峰。“月”自从进入人的审美视野,便不断派生、衍播出含蕴不尽的象征喻指。
由于明月意象的丰富、奇幻和精妙,中国古代诗歌长期笼罩着一层或浓或淡的“人月相得,心月互通”的趣味。诗人们创造出了许多美不胜收的吟月诗。本文从三个不同侧面归纳分析了一下古诗中“月”这一意象丰富的内涵,试图简单阐述一下明月意象在古诗中的发展变化过程。
一.月――自然界永恒的存在
月在古诗中首先便是一种永恒,一种苍凉阔大的意象
王昌龄是将这一意象融化于诗中的圣手,“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诗的起句以眼前高悬的明月,巍峨的雄关,构成一幅苍凉壮阔,孤凄清凉淡远的画面,即所谓“发兴高远”。在“明月”和“关”两词之间又增加“秦”、“汉”两个时间限定词,让诗从千年以前,万里之外下笔,使读者将眼前明月下的边关同秦代的筑关御胡及汉代与胡人在关内外的一系列战争这些悠久的历史自然联系起来,“万里人未还”便突破了时空的局限,不只是当代人之悲剧。而是世世代代人们的共同悲剧。让诗具有一个阔大而深远的历史背景,整个历史,段续的画面化为一个整体,“征人”便是这跨越时间和空间的“爱国卫士”形象,平凡的悲剧,平凡的希望,由此显示出不平凡的含义。
在诗人的笔下,月不只可以化作永恒、阔大,还可以化作一种生命驰骋自由的潇洒。李白《峨眉山月歌》曰“峨眉山月半轮秋,影人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洲。”诗从“峨眉山月”写起,月只“半轮”,使人仿佛看到青山吐月的优美秋景,次句写月映江水,又随江水流逝,紧随依傍舟人,正是“月亮走我也走”的妙景。凡咏月之处,皆尽吐江行思友之情,诗的时间跨度驰骋自由,诗人的情怀更是挥洒自如,冲破时空,获得永恒,冲破人生的狭隘,俯瞰历史的无限,找到人生的潇洒,正是月亮赐予人类的第一灵感。
二.月――人类美好情感的载体
自古以来,“花前月下”是青年男女倾诉爱情的最佳场所,“花好月圆”更是人间美事的代称。爱情作为一个永恒的主题,月作为爱情的象征物,除了用来烘托渲染幽会时那种恬静温馨、柔情蜜意的氛围之外,也是借月亮的皎洁无瑕来象征青年男女爱情的纯真,给人以美好的享受。
在这类诗歌中,“月”的意象变得美丽而朦胧,色调也较明朗,不再给人以忧伤的感觉,而且往往与“花”相映,充满了诗情画意。如“携手看花深径,扶肩待月斜廊。”(贺铸《西江月》),这两句极其生动地写出了男女欢会时在花光月影环境中卿卿我我、情意绵绵的情态,给人以温馨旖旎的印象。而“闲云归后,月在庭花旧栏角。”(晏几道《六幺令》)又为读者点明了情人幽会的地点环境。
在古人心目中,团圆的明月,就是那爱情纯洁圆满专一的象征,而月辉的消退便是爱情蒙上了阴影,而缺月便更是令人不堪追思的离愁别绪。正是“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张九龄《赋得自君之出矣》)爱情、友彩的消退是那样令人无奈、惋惜;人们多么希望残缺的月儿快快圆。正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是人世间最美好的共勉,也是人世间最美好的祝愿。
人间不只情人爱人的别离最令人心碎,挚友的分别也是那样地动人心魄。谢庄《月赋》曰:“美人迈兮音尘绝,隔千里兮共明月。临风叹兮将焉歇,川路长兮不可越。”川路漫长,临风慨叹,朋友一去将无音讯,好在有朗朗明月与友相共,深切的关怀仍可寄送。正是“愿为南流景,弛光见我君。”(曹植《杂诗》)只要我们共有一个心中的月亮,即使远隔千山万水,各在天一涯,也仍会感到离而不别,别而未分,对朋友温暖的宽慰,深挚不渝的友情及别后的思念,深含于字里行间。
三.月――人生的追求和哲理的升华
月是美的,正是这美丽给诗人们以多少想象!月不仅是外在的美,它的美更给人以灵魂上的启示。“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古往今来,悠悠万世。人生的追求应该是什么样的呢?这是一个折磨人的哲理之谜,诗人却从美好而永恒的自然意象――“月”那里找到了自己的答案。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便是“月”作为中国古诗美魂的千古佳作。全诗紧扣“春、江、花、月、夜”五字作诗,又以月为主体。“夜”是抽象的,写好了“月”就有了特定的“夜”。故全诗见月十五处,可谓句句不离“月”。月光下的景物似万花筒,随着月的起落及月色的变化。景物也闪烁变幻。开始是潮涌月出,波光滟滟;接着是月光朗朗,花似珠霰;再则是皎月中天,碧空如洗,使人遐想无边,上穷千古,下感离情;那落月的余辉散落树梢,诗情袅袅。一个“月”字贯穿今古,朗照天地,境界顿时深邃开阔。诗人对游子思妇的同情,扩大成对人生哲理的追求,对宇宙奥秘的探索,深邃美丽的艺术世界隐藏在迷离恍惚的艺术氛围中,汇成了一种情、景、理水融的清幽,邈远的诗意美。
“月”是美好的,是永恒的。“月”在中国古代诗歌中代表了生与死、离与聚、悲与欢……。它是诗人的精神参照与寄托。古代诗歌中“月”的意象经历了从代表永恒到情感载体到人生追求的转变,这也代表着人们对由生的向往到人生意义的哲理升华的转变。(作者单位:荆州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1] 胡应麟:《诗薮》,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2] 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3] 郭茂倩:《乐府诗集》,中华书局1979年版
[4] 清・王琦:《李太白全集》,中华书局1977年版
[5] 《历代诗话》,中华书局1981年版
篇5
以拳悟道得智慧
汪石钟教练,现任教于“易太极北京太极拳会所”。在此之前,汪教练一直在上海,担任“易太极”老会员俱乐部的首席教练。“易太极”是汪教练的恩师黄忠达先生所创,汪教练追随恩师多年,深为黄先生所重。为黄先生麾下第三位^室弟子。“易太极”在北京的一经建立。汪教练就奉师命到馆领席教职。
虽是黄先生的得意门生,汪教练待人却极为谦和。也可能与记者同为“八零后”,一席谈话。十分畅快,尤其是谈到在传播太极拳、弘扬太极文化时,更是把很多生动的事情,一一道来。汪教练感触很深的是,很多拳友、学员在学习太极拳之后,整个人的精神面貌,为之一新。这种精神状态的提升,在汪教练看来,是太极文化的一种核心价值。
太极拳能够带给人的,是一种心智上的成熟。与心性上的沉稳。太极拳理讲求动静捭阖,归于一本,上下左右,一以贯之。为求“一以贯之”之道。必须“按步就序、循次渐进”。
通晓了这个道理,练习太极拳时自然心无旁骛,心态上也会不急不躁。于是无论是因为自己身体素质的提升。还是融入在太极拳爱好者的圈子中交流促进,平和的心态与身体素质、人际交往,结合在一起形成良性循环。
汪教练的在“易太极”指导过的学员,不下千名。其中许多学员,特别愿意介绍自己的至亲好友,前来学习,把太极拳作为一种健康,馈赠给家人朋友。曾有一位学员,一个人就介绍了四十多位好友前来学拳。
汪教练说,一旦人们意识到身体健康的重要,认知到提升心态心智的方法,对太极拳、太极文化都会有一种欲罢不能的喜爱。
少年学拳艰辛路
对太极拳的深刻认知,绝非一日可就。汪石钟教练与太极拳的缘分,也似冥冥中早有安排。在刚上初中的时候,更多的孩子还在适应繁重的课业,汪石钟却开始与太极结缘。
当时电视剧《太极宗师》正在热播,汪石钟对太极的喜爱也到了痴迷的程度。恰好有一位已是八十八岁高龄的老者,一直在各地奔走,为自己的太极功夫寻找传人。在老者来到汪石钟的家乡时,汪石钟的父母就把他留在家中,传授汪石钟太极拳。
那时每天三、四点钟就需要起身,到郊外练功。可是汪石钟又要坚持读书、做功课,如此辛苦的练习太极,没有办法做到两全其美,汪石钟的父母只好将老者送走。
这次经历虽然短暂,却给汪教练极深的印象,尤其是老者对待武术的认真,给汪石钟打下深深的烙印。随后上了高中,汪石钟巧遇了一位练习太极的老师,又号召了十几个伙伴一起和老师学。但这些伙伴往往一个月、几个月就半途而废,而汪石钟却真正在这三年中,做到了风雨无阻。
课余时间在室友们享乐消闲的时候。汪石钟也在默默地练习太极拳;早晨刮风下雨,汪石钟也从不间断,正是汪石钟这种认真、刻苦的精神,深深地感藻了老师。老师动情地说,
“即使只有你一个人,只要你肯学,我都教!”老师的耐心指教、倾囊而赠,为汪石钟的太极功夫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常言道“功夫不负有心人”,刻苦地努力得来坚实的功底。后来汪石钟学习太极的道路上,得遇黄忠达先生的青睐,与他在中学、大学期间的勤修苦练是分不开的。
黄忠达先生与汪石钟教练的缘分,是从上海开始的。上海,既是“易太极”的发源地,也是中国武术的一个中心。武术界很多前辈,都居住于此,也是因为这点,汪石钟决心到“上海滩”闯荡一番。
2007年3月14日,汪石钟来到了藏龙卧虎的上海,并没有像许多青年那样,迅速地“投入”到养家糊口的工作中。还是念念不忘自己的太极功夫。仿佛是命运的安排,竟在网络上结识了黄忠达先生。
精准定势易太极
初次见面,看到黄忠达先生精神炯炯,身着西服皮鞋,应该三十多岁。汪石钟还暗自琢磨,“很年轻”“不像练太极的”是黄先生给他的最初印象。黄先生示意汪石钟打几个动作,汪教练从起势刚打到“揽擦衣”,黄先生一看。说道“下过功夫的,但是一个都不对。”汪石钟心下不由得十分郁闷。黄先生又问道是否会推手,汪石钟的勇气又上来了。
来上海前。汪石钟的推手在长沙也算是小有名气。他有功夫、力量大。几十斤的太极球在手中玩弄如同篮球一样轻松。
听到黄先生提出推手,汪石钟不免也有“展示功底”的意思。哪成想一搭上手,汪石钟只感觉浑身的力气没处使不说,更是很是在的感到自己“动不了了”。手推不动,甚至想用脚踢,腿都也提不起来,汪石钟心里晴叫奇怪,停下手来。挠头琢磨了半天。还是想不明白怎么回事。
这样连续试了几次。依然不明所以。汪石钟顿时知道今天遇到高手了,“遇高人不能交臂失之”,汪石钟从此就跟从黄先生。开始重新学习太极。在黄先生处,汪石钟领略到了一个崭新的太极天地。师父告诉他。太极拳有一个准确性的问题,这真是闻所未闻。一招一式,差之毫厘,缪之千里。师父为他纠正了几个动作,嘱咐他一丝一毫马虎不得。结果那一天汪石钟练上了,除了吃饭就没停过。
刻苦永远异乎常人的汪石钟,终于有了名师的引领、指教,功夫进境可谓今非昔比。
一开始刚入师门三个月的师兄和他推手,都能把他摔得没脾气;到后来众多师兄弟中,他的功夫已是最为纯熟的几人之一;从和师父交手。虽然不免依旧被摔,但是自己的身体却能像皮球一样,刚摔在地上,一下就反弹起来;到如今作为“易太极”在北京的代表人物,传授“易太极”的体系给学员拳友之外,还负责对其他教练的进阶辅导;汪教练的太极功夫,获益于“易太极”创始人黄忠达先生,至为深远。
如同汪教练获益与黄先生一样,现在众多太极拳友,自“易太极”的体系中。都得到了身心双方面的提升。
篇6
答: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它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常采用对自然物作拟人化描写的手法,情节曲折神奇、生动浅显,以适应儿童心理爱好和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而神话则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马克思语)它反映出的是远古人们对世界起源、自然现象及社会生活的原始性的理解。一般情况下,童话中的想象是有意为之的,是由生活中的某一物象、情感生发开来,创造出来的。而神话中的想象主要是幻想,是无意为之的,是远古人以为大自然就是那样子,英雄人物就是那样子的。其创作基础是现实的,而创作方法则是浪漫的。
教学时,不必要求学生理解这二者的区别,但教师应考虑运用恰当的方式进行引导。教学神话故事运用对比想象,可能更适合。
有位教师教学《女娲补天》(人教版三年下册),设计了如下几处想象与朗读:
1.师:“天哪,太可怕了!天塌下一大块,天地间是什么样悲惨的情景呢?”
生:(略)
师课件出示天崩地裂惨状,再通过简笔画展示:一个黑黑的大窟窿、深沟、山冈、熊熊大火、洪水、许多人。
师:想象人们怎样求救,情况如何越来越危急。
生激情朗读(多种形式的读)。
2.默读课文第3~4自然段,思考:①女娲为了把天补好做了哪几件事?②女娲遇到了哪些危险和困难呢?用“――”画出有关的句子。
师:(贴女娲图)为了找齐五彩石,女娲跳进了波涛汹涌的大海……还到哪里去找呢?可能遇到什么艰难险阻呢?
生:(略)
引读课文相关内容(略)
3.师:炼石的“五天五夜”,你的脑海里又出现了什么画面?
4.师总结全文,领会女娲精神。
这样的教学过程,学生固然体会到女娲爱人类的精神,但难以感受到到神话故事的神奇色彩。对比《淮南子・览冥训》中的原文(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下兼覆,地不周载。火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苍天补,四极正;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背方州,抱圆天。)我们可以发现,女娲的神力的确非常人可比。她对百姓苍生的爱是借助四方面神力成就四大功德而体现的。虽然改编后的课文只选了补天部分,但女娲的神力犹在,如寻找五彩石,神火冶炼,神奇泼补等。教学时可引导学生对比想象:五彩石是怎样不普通的石头?在到处是洪水、天火的情况下如何能找到一眼清清的泉水,找到纯青石?即使后世有人说五彩石是矿物石,成分差别那么大的矿石能在同一区域找到吗?在冶炼水平低下的远古时代,到底是什么神火成功冶炼了五彩石呢?天地之间距离那么遥远,女娲往上一泼,就补好了,该是怎么样的“一泼”?
此时,对比想象的重点不在于想象,而在于对比,在于让具备现代科学常识的学生多与文本进行几个回合的比较,领会神话故事的神奇魅力,体悟神话人物的传奇色彩。
篇7
一、挖掘故事教学中潜在的情感教育价值
平日里我们通过观察发现,如果以故事的形式进行教育教学工作,更易促进幼儿情感的发展。也正验证了心理学家的研究发现:即婴幼儿阶段的孩子最易接受的事就是故事。但在具体实施方面需遵循以下几点:
1、内容的选择要与幼儿的年龄特征相吻合。
众所周知,孩子的认知水平是与他们的年龄特点相一致的。所以,我们要根据自己所面临的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选择适合他们的故事,从而符合该年龄段孩子情感发展的特点。如把符合小班幼儿接受能力的故事分别讲给小、中大班的幼儿听,效果明显会不一样。再者,就是幼儿的情感处于不稳定时期,我们务必要通过适当的故事教学将幼儿的消极情绪转化为积极情感。
2、善于运用故事教学,随机渗透情感教育。
幼儿的情感教育并不是单一出现在某一个活动课的故事教学中,而应渗透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并在各环节中要时时把握好教育的契机,使一日活动与情感教育更好地结合为有效的教育。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要充分发挥教育的最大潜能,这要求我们教师不但要增强教育的机智,而且也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判断力。同时,也对我们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如果平时不注重知识与经验的积累,教育的效果会大打折扣。故事教学时机的选择,对幼儿情感教育的作用也是很重要的,而且通过优化情感教育的情境,易激发幼儿的感受,以便幼儿良好情感素质的形成。
二、通过多形式、多渠道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故事教学活动,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
故事不能只由教师来讲,要充分调动幼儿在活动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确保幼儿的情感得到进一步的强化。平时,我们努力做到了以下几个方面:1、充分创造条件进行故事教学,让幼儿学会听、讲、编故事。这一形式在培养幼儿多种能力的同时,对幼儿各种情感的萌发和培养奠定了基础,而且通过这一系列活动的开展更有助于幼儿在道德、社会交往等方面情感的发展。如,我们经常利用午餐前的准备时间或区域游戏时间,请幼儿轮流讲故事,并一起分析故事内容,帮助幼儿进一步感受其中的教育意义。另外,我们也会经常请幼儿猜猜故事的结尾,不仅增强了参与性和想像力,而且通过这种双向的情感交流,起到了一定的教育效果。2、故事教学中教师要以身示范,感情激励。孩子是大人的一面镜子,他们好模仿成人的言行举止,特别是教师的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眼神都会对幼儿产生积极或消极的作用,而且对教师的关注特别敏感。因此,教师的行为一定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形象,要起到较好的示范带头作用。故事教学中教师亲切的教育态度是诱发幼儿良好情绪和情感的纽带,还要通过自身的愉快情绪去引导幼儿感受故事,努力把自己积极的情感传导给幼儿,达到了以情育情的效果。3、故事教学中为幼儿创设表达情感的有效条件。让孩子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调节自己的情绪,会有助于他们良好个性的形成。故事教学中,我经常鼓励幼儿积极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并组织幼儿通过一定的情境尝试分角色表演,增强了幼儿切身的情感体验与感受。4、故事教学中鼓励幼儿多维交往,培养社会感情。幼儿的有效交往是其获取知识,发展技能的重要途径。平时,我常带领幼儿和同伴一起尝试交流故事中所习得的经验与感受,增进了相互间的交流特别是情感交流的水平。5、“情” “行”相结合,保持幼儿健康的发展方向。
三、家园携手,创设富有情感色彩的生活空间
1、利用节日小故事对幼儿情感教育。各个节日都有不同传说和风俗,我们可以搜集相关的传说或者感人的故事,让幼儿对节日的认识情感从不同方面作进一步的提高。如,端午节有“屈原”的故事、春节有“年”的故事、清明节有“革命烈士”的故事等。如本学期恰逢“重阳节”,我们把爷爷奶奶请进幼儿园,给孩子们讲讲重阳节的故事,使孩子对爷爷奶奶的过去产生了兴趣,也进一步增进了对爷爷奶奶的情感,丰富幼儿的情感体验,强化了幼儿的情感。2、利用身边发生的故事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利用身边发生的故事挖掘情感教育的资源,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这是最有说服力的好教材。3、利用优秀的文艺作品中的故事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生动、形象的文艺作品能很好地对孩子进行多方面的情感教育,我们积极倡导家长尝方式的采用来丰富幼儿的情感体验。如我班周欣悦小朋友有一套“学会感恩”的系列故事书,我就建议家长把它带到班级里来与大家一起分享。通过此活动的开展,强化了幼儿多方面的情感。另外,班上大部分幼儿在家利用休息时间适当观看了巧虎系列动画片,增强了幼儿在认识、道德、关心他人及关注周围事物等方面的情感。
篇8
1.当前中学教师队伍的现状与教育发展的要求存在着全面的差距,这使中学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着重大的历史挑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多数省市中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了较大的改善,在数量上基本能适应教育事业的发展,教师队伍思想状态总体上呈上进状态,其政治素质、业务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不同程度地得到了加强。但与教育发展对教师的要求相比,在许多方面还存在着严重的差距,不能适应中国教育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变化。诸如:
——不适应教育观念现代化的要求。由于受观念与政策的双重影响,现有的教师队伍在整体上只能适应应试教育模式,难以摆脱“应试教育”的桎梏,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思想仍旧是占主导地位,对于素质教育和培养适应二十一世纪需要的人才普遍缺少信心、兴趣与经验。在这项问卷调查中,把“应试教育的困扰”列为教师队伍存在主要问题之首的人数就占被调查总人数的21.8%。
——不适应中学教育改革的要求。现有的教师队伍中有相当一部分人难以胜任教育和教学工作。在这次进行的问卷调查中,就有10.7%的教师自我评价教学工作“不够好”或“一般”,有15.3%的教师认为自己的教育效果“不够好”或“一般”。至于教育科研能力不强,更是普遍现象,竟高达80.9%。而意识到自身与教育事业发展存在距离,尤其是在教育思想和知识更新方面,也高达71%。
——不适应中学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现代化的要求。中学教育要把现代科学知识引入教学,教师不仅要打好学科的基础,还要广泛涉猎其他领域的重要知识,但广大中学教师与这一要求相差甚远。如在这次进行的问卷调查中,就有57.5%的中学教师缺乏计算机基本常识与基本的应用能力,对多媒体和交互技术更是陌生;有58.9%的非英语学科教师基本不掌握外语;有63%的教师对电化教育手段不是缺乏应用能力就是没有这种意识。可以说,现有的教师队伍仍广泛存在教学手段相当落后的状态,基本上停留在一支粉笔、一块黑板,老师讲、学生听的“原始”阶段。
——不适应教育方法现代化的要求。有相当数量的教师,不能按教育规律办事,不了解教育理论的现展,不懂得该如何去发现和掌握学生的心理及其发展变化状态,对少数需要进行心理与行为矫治的学生束手无策,仍然是凭“经验”办事。在这次问卷调查中,具有上述种种情况的教师总数也达到68.6%。
——不适应人民群众对高质量教育的需求。由于中小学教师待遇仍不高,加上社会价值观的变迁,中小学教师职业还没有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因此不能吸引一流人才从教。现在教师队伍中责任感不强、敬业精神欠佳和钻研精神不足的情况还占有一定比例。甚至不少教师受功利泛化的影响,没有承担起教书育人的职责,有的把过多的精力放到“家教”等第二职业上,有的政治观念淡薄,不注意引导学生用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总结,甚至放弃思想政治教育。在这次进行的问卷调查中,就有21.3%的教师认为教师工作仅仅是一种职业而已,甚至是一种枯燥乏味的工作,更有18.7%的校长、党支部书记和9.5%的高级、特级教师对此有同感。
——不适应社区与家庭教育功能强化以后教师社会角色变化的需求。在全社会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社区与家庭教育功能越来越被强化,这就需要教师适时地转变自己的角色去担任大教育的组织者。但事实是,现在许多教师仍然习惯于单一的学校教育,不愿在新的教育模式下担任大教育组织者的社会角色。在这次进行的问卷调查中,就有47%的教师认同这一点。
当前中学教师队伍现状存在的种种问题,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教育思想(尤其是教育管理思想)上存在的一些偏差。如何迅速缩小乃至全部消除这些差距,去迎接二十一世纪教育的发展,这是中学教师队伍建设所面临的重大的历史挑战。面对这个挑战,我们必须要采取相应的对策。
2.当前中学教师队伍数量可谓庞大,但结构不尽合理,尤其是骨干教师奇缺,骨干教师队伍青黄不接,这是中学教师队伍建设潜伏着的危机,将直接影响和制约着我国的教育尤其是中等教育的发展。
——年龄结构出现了“断层”。教师年龄在中间档次的量相对地少了,据对449份调查问卷的统计,年龄在30—50岁段只占28.9%;
——学历结构出现了“断层”。农村或经济相对落后的边远地区中学教师的学历状况更令人担忧,据对449份调查问卷的统计,欠发达地区学历达标率比发达地区学历达标率要低76.1%;
——职称结构出现了“断层”。具有中级职称教师的量相对地少了,据对449份调查问卷的统计,具有中级职称的只占39.2%;
——骨干结构出现了“断层”。具有高级职称与特级或知名教师的量相对地少了,据对449份调查问卷的统计,具有高级职称的只占10.4%,特级只占0.88%,全市知名的只占0.44%。
明显地可以看出,年龄、学历、职称结构的“断层”,更加剧了骨干教师结构的“断层”,加剧了骨干教师队伍的青黄不接。更令人堪忧的是教育发展不平衡,越是经济相对落后的边远地区或农村,人才流失越严重,而且严重到当地教育行政部门与校长都害怕提到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原因是学历层次一旦提高了,教师就要“跳槽”——不是调离教育系统,就是调离本校或当地,使得本来就落后的局面更加“雪上加霜”。要从根本上扭转这个被动局面,我们就必须要采取相应的对策。
3.二十一世纪中国要实现经济腾飞,就必须要发展教育。
经济腾飞要靠教育来支撑。发展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师资队伍建设是重中之重。这是因为:
——教育质量的提高,主要取决于教师思想政治和业务素质。在这次进行的问卷调查中,绝大多数教师都认为学校的一切教育工作都需要通过教师创造性的劳动去落实,因而教师的思想政治和业务素质相当重要。高素质的教师可以弥补某些办学条件的不足。反之,即使校舍、设备再好,也无法提高教育质量,更不可能办出好的学校。
——基础教育要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问题,归根结底是教师问题。这是因为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中关键和难点在于教育思想、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的改革,而教师处在这些改革中的主体地位与主导地位。没有教师去积极参与、大力推进、认真落实,要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也就无从谈起。因此,提高教师个体与队伍整体素质以适应转轨的需要就显得相当重要了。在这次进行的问卷调查中,79%的教师都认同这一点。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给教育带来革命性的影响,对教师提出了最严峻的挑战。一个缺少现代意识和未来意识的人是不可能在国际化、信息化、学习化的社会中充当教师角色的。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中,教师的作用不但不会削弱,反而会进一步加强。在这次进行的问卷调查中,有71%的教师认为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至今已是完全成熟了,它使得教材与教学形式甚至学校教育的基本模式都将发生变化,多媒体和交互技术为个性化教育提供了可能性,学生将广泛接触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丰富的程度无可比拟。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指导显得特别重要。当然,对教师的要求也提高了。
总之,要实现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就需要建设一支一流的师资队伍。这是历史赐予中学教师队伍建设的一次重大的发展机遇。要抓住这个机遇,我们同样必须要采取相应的对策。
二、培养骨干教师是解决中学教师队伍建设问题的重要对策
根据我们的调查显示,抓紧培养骨干教师可以解决教育发展的要求与中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的矛盾。这是因为骨干教师在教育和教师队伍建设中有着非常重要的轴心、驱动、辐射、稳定和促进作用。
1.轴心作用
在这次进行的调查问卷中,非骨干教师(这里笔者暂且将中学一级及其以下级别的教师列为非骨干教师,下同)普遍(占92.9%)认为,骨干教师不仅具备了从事教育工作的知识经验和思想品德,而且有着追求事业成功与成就的强烈欲望,具备了很高的理论水平、实践能力和心理成熟的特征,在学校工作中起着轴心作用,在学校舆论上占主导地位。通过骨干教师的表现可以使学校在全体成员中维持一种精神饱满、积极向上、蓬勃健康的面貌与态势。从这个意义上说,掌握了骨干教师就等于掌握了教师全体。
2.驱动作用
在这次进行的调查问卷中,非骨干教师同样普遍(占93.7%)认为,骨干教师在工作与学习上取得的成就,可以解放人们的思想,使集体中的其他成员能充分认识到自身存在的潜能,敢于把自己的工作提到一个新的高度。从这个意义上说,骨干教师能产生驱动作用,以推动整个集体的工作。
3.辐射作用
在这次进行的调查问卷中,非骨干教师同样普遍(占89.3%)认为,骨干教师的工作态度与水平起着示范作用,能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它能转化为集体中其他成员的态度与水平。当然,榜样的质与量也决定了其产生影响的力度、速度与程度。从这个意义上说,骨干教师能产生辐射作用,影响着集体成员中的每一个人。
4.稳定作用
在这次进行的调查问卷中,非骨干教师同样普遍(占81.6%)认为,随着我国人口结构的变化使学龄人口急骤波动,教师的需求量也将随之波动,同时教师职业还远没有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这使得中学教师队伍的流动成为必然趋势。因此,中学教师队伍建设要转变观念,不能片面地要求稳定。但是,没有稳定,就没有质量。只有稳定骨干教师,才能使整个教师队伍中的精华保持稳定;只有“稳住一头,放开一片”,在流动中优化教师队伍,才能提高中学教师队伍的整体质量。从这个意义上说,骨干教师能产生稳定作用,达到稳定并提高教师队伍建设的整体水平。
5.促进作用
在这次进行的调查问卷中,非骨干教师同样普遍(占87.5%)认为,随着教育的发展,对教师的要求也将越来越高,教师群体越来越依赖于其间骨干力量的群体不断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骨干教师能产生促进作用,以促进教师队伍的建设。
综上所述,骨干教师是教师队伍中的精华,是一支能够起轴心、驱动、辐射、稳定和促进作用的中坚力量,能够影响集体成员中的每一个人,带动群体共同进步,推动整个集体的工作,稳定并提高整个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促进整个教师队伍的建设,在教师队伍建设中起着承上启下、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因此,解决中学教师队伍建设问题的重要对策就是要培养中学骨干教师。在当前中学骨干教师队伍青黄不接的情况下,尤其要抓紧培养中学青年骨干教师。
摘要:当前中学教师队伍的现状与教育发展的需求存在着全面的差距,严重地制约着教育的发展。根据笔者调查显示,要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必须要采取相应的对策,即抓紧培养中学骨干教师,因为骨干教师在中学教育和教师队伍建设中有着非常重要的轴心、驱动、辐射、稳定和促进作用。
关键词:中学骨干教师;培养;动因;作用
篇9
天作之合:《诗经・大雅・大明》记载了周文王亲娶太姒的故事。太姒,陕西省合阳县洽川人,天生姝丽,聪明淑贤,能为文王分忧国事,尊上恤下,深得文王厚爱和臣下敬重。《诗经・大雅・大明》中的“大明”是有着特殊含义的,“明”即日月,日指周文王,月指太姒。文王和太姒的结合是日月相配,美满的婚姻是上天撮合成的。后人们用“天作之合”称颂美满的婚姻。
三复白圭:三复,多次(反复)朗诵,白圭,白色玉器。《论语・先进》:“南容三复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相传孔子的学生南容把《诗经》中的“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反复诵读,孔子觉得他是一个注重品德的人,就把侄女嫁给他。“三复白圭”比喻婚姻耍注重品德。
乘鸾跨凤:秦穆公有弄玉,姿容绝世,聪明无比,善于吹笙,自成音调。穆公命巧匠剖美玉为笙,并为女儿筑凤楼以居之,楼前建有高台,名日凤台。弄玉年十五,穆公想给女儿求一佳婿。弄玉说:“一定是善吹笙的人,能与我唱和。”后梦得太华山之主托梦于弄玉,言二人有宿缘,穆公使人于太华山访得善吹箫的异人萧史,二人结为夫妻,常常于风台之上吹箫唱和。箫声清越嘹亮引来彩风,彩风亦舒翼鸣舞,凤声与箫声唱和如一。数年后,二人双双乘凤凰飞去。“乘鸾跨风”比喻结成美好的佳偶。
秦晋之好: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中原大地分布着许多大大小小的诸侯国。这些诸侯国为争夺霸权互相征伐,采取各种手段来维护各自的利益。当时秦晋两国是两个相邻的强国。两国既相争夺,又相利用。在那个时期,诸侯国常常借助通婚联姻建立友好联合的关系,这种婚姻是带有一定的政治目的性的。秦晋两国的统治者之间,就出现过多次的通婚联姻,这就是“秦晋之好”的由来。后来,“秦晋之好”逐渐发展为成语。但仅指两家结亲,不一定包含什么政治内容了。
金屋藏娇:出自班固《汉武故事》,阿娇父亲是汉朝开国功勋贵族堂邑侯陈午,母亲是汉景帝刘启唯一的同母姐姐馆陶长公主刘,与汉武帝刘彻是表姐弟关系。刘彻小的时候,一次长公主抱着他问:“彻儿长大了要讨媳妇吗?”刘彻说:“要啊。”长公主于是指着左右宫女侍女一百多人问刘彻想要哪个,刘彻说都不要。最后长公主指着自己的女儿陈阿娇问:“那阿娇好不好呢?”刘彻于是就笑着回答说:“好啊!如果能娶阿娇做妻子,我会造一个金屋子给她住。”金屋藏娇原是一个传诵千年的婚姻传奇,本意是一个男子对自己的原配正妻许下的诺言,是对婚后幸福生活的憧憬和承诺。后来演化成略带贬义纳妾或包二奶。
举案齐眉:《后汉书・梁鸿传》记载,东汉初年的隐士梁鸿博学多才,品德高尚,家里虽穷,可是崇尚气节。同县孟氏女,长得又黑又肥又丑,而且力气极大,已三十岁了。父母问她为何不嫁。她说:“我要嫁象梁鸿一样贤德的人。梁鸿听说后,就娶了她。后来他们一一道去了霸陵山中,过起了隐居生活,不久,梁鸿为避征召他入京的官吏,夫妻二人又到了吴地,住在大族皋伯通家宅的廊下小屋中,靠给人舂米过活。每次归家时,孟氏各好食物,低头不敢仰视,举案齐眉,请梁鸿进食。后用“举案齐眉”形容夫妻互相尊敬。
篇10
众所周知,人的品德形成必须经过一个知、情、意、行的发展过程。一个人的长期稳定的行为是一个人道德、品格的外在表现,也是德育的最终目的。但要真正达到这一步,它又必须以人的认知、情感、意志的不断膨胀为铺垫的。在对学生知、情、意的引导中途径是多种而不可胜举的,内容也是丰富多彩的,在如今的德育界可以说是百家争鸣,各有所长。下面笔者谈谈自己在故事教育法中的一些不成熟的做法和见解,以供探讨。
一、在文艺作品故事中树立远大的理想
有一位学者说过,“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应该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儿童的阅读应该是从故事开始的,生动的故事情节和鲜明的人物形象,无不感染孩子幼小、纯真的心灵,甚至影响其一生。究其原因,则是孩子在阅读过程中,用心灵去感悟,自己身处故事之中,因故事中人物高兴而喜悦,或因故事中人物忧伤而难受;为主人公的奋斗而激情满怀,为主人公的遭遇而愤愤不平;为平凡之人的善良而感动,为英雄的壮举而倍感鼓舞……可以说,孩子在无声无息中性情得到陶冶,人格受到感化,理想得以树立。
二、在自身的故事中明辨是非
随着故事的积聚,真善美在他们内心发酵,他们需要表达,也一定会有讲述他们自己故事的冲动。每一天早晨,我最早进校,在教室门口微笑着迎接他们,让他们附在我的耳边说几句悄悄话,讲述着他们的故事,在他们的耳边响起的是你的激励;放学送走孩子时,让他们附在我的耳边说几句悄悄话,讲述着自己的故事,在他们的耳边响起的是你的赞赏。倘若你摆出一副严肃的面孔,带着挑剔的目光望着他们,自然会给他们无形的压抑。“是不是老师知道我的家庭作业没写完?还是发现我带来了不该带到学校的玩具?……”老师们,要知道孩子的这些事也许就是我们昨天所曾经做过的,要知道理解就是尊重,就是德育。
三、在老师的故事中感受真善美
孩子喜欢我的故事,一方面是因为我是他们的老师,另一方面是因为我出生在山里,出生在他们不曾了解的年代里,那些对我们自己来说是极简单不过的事,对他们而言却如同《少年闰土》中的少爷对闰土故事的向往。
故事能感染人,不仅仅是事的本身,还要求助于生动、精练的语言和故事讲演者的激情。我不能将自己的故事粗制滥造地讲述给孩子们听,应该去其粗皮,将这些并非珍珠的石头磨亮,如温润剔透的璞玉般呈现给他们,给他们以快乐,给他们以宽慰,给他们以感动,给他们以启示……
我有意地将这些故事分类,有儿时嬉戏的快乐,也有对贫困的无奈;有对学习的渴望,也有对违纪的追忆;有舍命救同伴的经历,也有母爱的赞歌;有童年劳动的感受,也有对未来的幻想……下课时,我常把自己当作“点歌台”,学生点,我来“唱”。尽管这里头有的“偷”黄瓜、西红柿的难堪,尽管这里头有学生时代的逃学去河边捉鱼的愚蠢,但我想并不会将孩子们引向歧途,因为这是原先我这位乖孩子的真实。这也许比那些自己好像从来没有犯错或不敢暴露自己的错误的师长,道貌盎然地说“一个人犯错并没有什么,关键是要看他有没有勇气承认错误”的说教要好上许多。面对这些孩子,作为教育者来说有责任引导他们向善,然引导的方法不同,效果也不尽一样。所谓“润物无声”,不需要对故事中行为的点评,更不需要在孩子面前对故事中犯错自我的反省,一切尽在不言中。这样,当你看到孩子的一点过失,会想到原来他们身上就有自己小时候的影子,你就不会过分地指责他们;你的故事随着的年龄的推进,孩子也似乎能看到他们的未来――一个做人的未来。渐渐地,他们的是非观念、善恶标准也日趋清晰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