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词对白范文
时间:2023-03-31 00:11: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台词对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人家小姑娘对你有意思,如果我要是不及时出现,恐怕就是大手摸小手了吧?
2、有这样的小姑子,命太苦。
3、草莓:我比她,我比她(绒绒)我缺啥啊?
草莓妈:你缺心眼儿呗。
4、绒绒: 人都说三个女人一台戏……
草莓:瞧,第三个半来了。(余果出现……)
5、“今天我夸得怎么样?第一个媳妇儿那是没经验,这个媳妇儿我就狠狠地夸,有的没有的我都夸……”
6、余果:别说你是海归,你就是海带、海石花,你干不好也得走人!
7、坏的爱情,与长斜的牙齿一样,长痛不如短痛,拨完了就海阔天空,就翻篇重来了。
8、我没推你啊,我也就抱了你儿子。 ——抱我儿子也不行啊,他也就小的时候我能抱。现在他媳妇能抱,绒绒能抱,你以前能抱,现在不能抱了
篇2
关键词:话剧表演;语言使用技巧;舞台语言
中图分类号:J8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1-0049-01
一、语言使用技巧在话剧表演中的重要作用
话剧表演是依靠音乐、动作和语言等一系列元素而存在的艺术表演,在话剧表演中,不管是音乐,还是动作甚至语言等的使用都非常重要。话剧表演中对语言使用技巧的要求非常高,而话剧中的语言一般都是来自于日常生活之中,但却又不完全等同于生活语言。话剧的语言是以生活为基础,却是生活语言的升华。话剧表演中要求演员要掌握过硬的语言使用技巧,才能充分展现出话剧的魅力。
二、话剧表演中的语言使用技巧的特色
作为一名话剧演员,在语言的使用技巧上,掌握并熟练使用声音的远达性、吐字的清晰性、语调的鲜明性、台词的连贯性这四点是非常重要的。
声音的远达性,话剧表演,不是歌唱比赛,不可能让每个表演者都对着话筒,说出一长串的台词,如果是这样的一种演出形式,势必让人感觉十分怪异。并且话剧表演过程中还需要配合相应的肢体动作配合,这样才能使得话剧表演更加协调。因此,话剧表演中需要具有一定的声韵功底,有充足的气息将自己所要表述的台词,强有力的传达到观众的耳中。不然观众会认为自己是在看哑剧。
吐字的清晰性,话剧表演过程中,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对白的形式在进行,因此,表演过程中,表演者吐字清晰,且铿锵有力,这是必须的。否则,话剧表演就成为了周杰伦的个人演唱会了。话剧表演一般都是在向观众诉说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因此,话剧表演的台词都是有着很强的逻辑关系大的。如果话剧表演者吐字不清,让观众没有听清对白,那么就有可能造成剧情脱节,出现对后面的剧情不了解。所以,话剧表演过程中表演中吐字清晰是非常重要的。
语调的鲜明性,话剧舞台表演是在一个固定的舞台空间进行的,因此,对于故事情节不可能像日常生活一般,一一呈现在人们的面前。因此,话剧表演过程中,合理的放大与夸张是其重要的表现手法之一。因此,话剧表演过程中,需要话剧表演者语调鲜明,在诉说时要根据剧情用合理的夸张语气进行表演,这样才能使得话剧表演充满生气。
台词的连贯性,话剧表演一般都是在向观众诉说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因此,要求台词要具有连贯性,这样表演过程中才不会出现前后联系不上、跨越过大,而让人无法理解的情况。
三、话剧表演中如何充分发挥语出话剧语言的重要作用
话剧表演的语言主要分为对白、独白和旁白。话剧台词是来源于生活语言,伴有不完全是生活语言。话剧台词是对生活语言的夸张表现。
话剧主要与对白为主,对白是话剧表演者与对手进行沟通交流。话剧表演是时间与空间的浓缩,因此,话剧的对白一般都是具有很强的矛盾性的。这样才能在有限的空间内表现出激烈的矛盾冲突,从而使得话剧表演不是生活般的流水账,而是具有强有冲突的,能够高度集中观众的注意力。因此,话剧对白时需要表演者要具有强烈的感情,甚至是夸张的情感表现,以此来表现出故事的激烈矛盾冲突。
独白在话剧中也有着相当大的比重。独白主要是自己与自己交流,一个人表现出自己的内心的活动。独白在话剧表演中更为考验表演者的功底。因此,在独白的过程中,表演者是要分饰两个角色,从而以激烈的内容斗争,表现出强烈的矛盾冲突。这需要表演者能够在自由的切换内心世界的两者或者多者,运用夸大或者放大的手法表现出来。从而牵引观众的心一起跟着纠结。
话剧的旁白主起着承上启下的辅助作用,旁白主要是要与观众进行交流,让观众了解故事背景、串联故事内容、交待人物关系、抒发作者心声等等。因此,在话剧表演过程中,场景的切换时,就需要相应的旁边来连接,从而让话剧不至于出现冷场的情况。因此,幕后旁白的表演者,虽然不用出现在台前,也不需要加以肢体动作和丰富的表情,但这样的要求更高,这更体现表演者的功底,与时机的把握。
四、结论
话剧表演在一个固定的舞台空间内进行,因此,在有限的舞台里要表达一个完整的故事,这就需要话剧表演者要具备相当深厚的语言功底,运用各种运用使用技巧根据不同的场景需要表现出不同感彩,这样才能使得话剧能够吸引观众,从而表现出话剧的多有的魅力。
篇3
[关键词] 《熊猫大侠》;语言;策略
王岳伦导演的《熊猫大侠》甫一问世,就以唯美的画面、精彩的对白让许多观众大呼过瘾。就连一向以严肃语言和政治语言著称的央视新闻频道也因此破天荒娱乐了一番:“古装,恶搞,无厘头仍然是《熊猫大侠》的主打卖点。多条线索架构的复杂剧情包括了十几个人物,多处不太正规的武打场面,几种方言大杂烩……”[1]笔者认为《熊猫大侠》的语言攻略十分到位,能让观众在美妙的视听中感受到快乐。
《熊猫大侠》的语言特色
《熊猫大侠》继《十全九美》之后,更加注重在语言方面凸显特色,而王岳伦导演的第一部电影《十全九美》则以对网络流行语和时尚流行语的恶搞式拼贴构成笑点。[2]《熊猫大侠》的语言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风格迥然的方言对白
一些独具特色的方言对白可增加电影的喜剧效果,《熊猫大侠》中方言的出现有过之而无不及,其中的方言对白风格迥然。如押镖人王老吉(刘桦饰演)一口地道的京片子,他被山寨寨主金莲逼婚时的一句“哎哟,姐哎”,京味十足。山寨寨主金莲(阿朵饰演)的语言则带有浓郁湘西的风情,其口头禅“哈里哈气”就是典型的湘西土语。
“大哥,你说我容易吗?我是下了岗的卧底”这些话语被阿好(邓家佳饰演)用四川话说出来,实在是逗乐。又如熊猫馆伙计(何炅饰演)是一个结巴,他用四川话磕磕绊绊地对王老吉说:“你是天下第一……镖噻”,则是电影中不可或缺的“笑料”。
罗城管酒足饭饱,剔牙走出包厢,来了句“吃得不过瘾”,“吃”字的发音可谓地道的武汉特色,他口中的“么事”“岔巴子”就是典型的武汉方言。食全酒美大酒楼掌柜(李丛喜饰演)则是一口河南话,开口“老乡”,闭口“出事儿了吧”。小二哥两句“吃饭啊还是包宿啊”“大哥看车,别那么唬啊!”是地道的东北话。狱卒甲乙(后舍男生饰演)一句带着哭腔的广东话“直叫人感动得要死啊”,着实让广东观众倍感亲切。
翘楚堂堂主(矢野浩二饰演)的异域中文也颇具特色,他那半生不熟、蹩脚的普通话,把日本人说中文的那股吃奶劲儿表现得淋漓尽致。电影中还有中英夹杂的现象,例如金莲突兀地说一句英文“车过轧路,马过轧草,臭男人,money or life,赶快做个选择”,古代人居然也说起了英文,会让观众会心一笑。
质朴无华的方言口语,使电影本身更接近生活,增加了影片的真实感,具有民族文化的民俗美和鲜活感。影片尽管所用方言较多,但大多是短小简明的句子,在确保有笑点的同时,民族奇特的风情、风俗通过各自的方言得以展现。
(二)时尚新潮的网络语言
恶搞起来面不改色,将新一波网络流行词语一网打尽,算是《熊猫大侠》的一大看点。如“躲猫猫”“穿越了”“水货”“”“我的地盘我做主”“粉可爱”等当下最流行的网络用语在这部电影里比比皆是。又如“没有办法就去横店呀,去租、去借、去淘……”中的“淘”“这个二麻子是个型男”中的“型男”“这个小草根,唱歌好,相貌又好,为我们的酒代言,合适合适”的“代言”等都是当下最时尚最新潮的网络词语。导演王岳伦表示运用这些流行语的寓意是在向全国三亿网民致敬,[3]这无疑是一种讨巧的表现,更是赢得票房的保证。
网络语言本身就是娱乐性很强的现象。影片中一些轻松而诙谐的人物台词,如阿好的“我唱的不是情歌,我唱的那叫寂寞”、叽里咕噜马普版的“我的偶像是荆轲,先放他一马,就当他妈妈喊他回家吃饭”“它(羊驼)长得很潮哎,这个,这个典型的非主流”等都是流传甚广、娱乐性很强的网络语言,适时地在电影中出现,蕴涵着一种与民共乐的王氏特色。
反过来,电影精彩的台词一样可以在网络上流行开来,估计在后《熊猫大侠》时代,《熊猫大侠》中的精彩台词将会成为流行语。如“过分的低调可就是显摆哟”“我们爱的是男人,不是超人”等台词浓缩精炼,能造成凝练含蓄的幽默感,被年轻观众们津津乐道。
(三)时下热点的民生语言
一部《熊猫大侠》,关注时下热点,从国家大事到生活琐事,从北京奥运到城管执法,各个阶层、各个行业,可谓是无孔不入,而且多关系民生,能起到掷地有声的效果。如“500个舞蹈演员从这两个台口进去,动作要快要整齐,我们要的是大气”,这说的就是我们伟大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
影片擅长运用当代生活元素,台词贴近老百姓,或再现生活、或针砭时事、或暗讽现实。如“都是真唱,都是真唱”“好姐,你也来了,VIP,专门留给你的”“你买的不是黄牛票吧”“车过轧路,马过轧草,交出养路费,是你应尽的义务”“您拿着这张卡,到我店里消费我给你打七折”“钱老板,你不会是发展了下线吧……”诸如此类,它们在风格和样式上却充满了喜剧和冷幽默的因素,这样的民生语言更显得妙趣横生。
又如“猓子狸”“黑车”“城管执法”“重案组”“消毒隔离”也上了《熊猫大侠》。如罗城管:“今天果子狸的味道,做得是那个事,就是分量少了点,吃得不过瘾呐。”店主:“我说罗城管,我这,还真有您没有吃过的野味,就是不敢做啊,上面查得紧。”有网友戏称,就凭它敢拿城管说事,也要到影院领略王氏影片的特色。
原来民生语言也可以如此运用,这些精彩的人物台词在调动剧情发展、丰富人物形象方面是影片整体风格构成不可或缺的要素。
《熊猫大侠》的语言策略
尽管《熊猫大侠》自上映以来毁誉参半,其语言策略为影片增色添彩、票房保驾护航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今为古用的语言错位
影片中人物对白的现代词汇和人物古代身份的不协调,观众开怀大笑就在所难免了。语言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熊猫大侠》的剧情是古代的,而人物对白却不乏现代汉语词汇,这种今为古用的语言错位,造成了语境“陌生化”的效果,令人捧腹。
“头发哪里做的――我个人设计的啦”“鞋还是带钉的,哪儿淘的哦――用两只羊换的”这样的对白中,“发型设计”“淘东西(买东西)”都是现代所独有的,影片中类似的台词俯拾皆是。这些现代词汇突然从宋朝人的嘴中说出,还带着现代汉语各地方言的口音,实在让人忍俊不禁,印象深刻。
继前一部成功的《十全九美》中大肆恶搞当代流行文化,《熊猫大侠》再次沿袭《十全九美》的风格,不仅在人物台词上制造噱头与幽默,还在电影场景、道具及其他方面上更是极尽语言之能事,如将“浏阳河”“王老吉”“LV”“耐克”等诸多当代元素融入古装喜剧。《熊猫大侠》把现代人物和生活放到古代场景再现,本身已经很有喜剧效果,再加上以邓家佳为主的一群年轻喜剧演员出色的语言表演,深受观众欢迎。
影片通过载体的语言表达,即今为古用幽默通俗的语言,概要而诙谐。“我讲你怎么会跑得那么快,原来你在这里会这个小三!”金莲风风火火、信手拈来这句略带火药味的幽默话语,显山露水地嘲讽了当今社会破坏他人幸福的第三者。又如阿好的演唱不仅唱出超女李宇春的歌曲“我的心里只有你,没有他”,还居然在Loving you中模仿了张靓颖海豚音,连导演王岳伦自己都笑称要“与时俱进”。[3]
(二)匠心独具的修辞技巧
纵观这部古装贺岁大片,其在语言文字上确实铆足了劲,使出了看家本领,诸多修辞技巧如数运用,匠心独具,使得影片中的语言文字成为调味品、开心果,刺激了观众的感官。
影片在语音语调及词汇方面下足了功夫。如“大路朝天,各走一边”是押韵;如“食全酒美”大酒楼,谐音电影《十全九美》;“想跳就跳”仿造超级女声的“想唱就唱”而来;蒙古刺客兄弟“叽里咕噜”,只听名字就知道这是一对搞笑二人组;男主人公的名字直接叫“王老吉”,有为凉茶“王老吉”做宣传之嫌,着实制造了不少噱头。“黄大侠,看看,这全是你的粉丝,蝗虫”,这是戏仿超级女声粉丝的昵称而来,如李宇春的粉丝称“玉米”,何洁的粉丝称为“盒饭”等。又如王老吉一句“我王老吉头一回押镖”是义正词严的,而后一句的“还请各路英雄一个方便”的语气则明显低了很多。
影片中还有独一无二的拈连技巧,对人物形象的刻画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如王老吉问:“金莲姐,你真的是王黄不分呢?”金莲回答:“分,我好不容易才遇到你,你怎么说分就分了。”这一个“分”字表达了古代“剩女”金莲对男人的热烈追求与渴望,她误把王老吉当成一心要嫁的郎君而表错情,更显得富有艺术效果。
影片中有许多排比句,对增加“笑果”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王老吉搞笑特质一流深受观众的喜爱,他的台词多用排比,如“吃的是朋友的饭,穿的是朋友的衣,走的是朋友的道,借的是朋友的光”“道说劫就劫了,婚说结就结了,人说抓就抓走了,我这镖说丢就丢了”等等。咕噜一句“我们要在一个正确的时间,一个正确的地点,用一个正确的方法,办一件正确的事情”则成了广大观众的口头禅。
(三)张力无限的话语空间
电影对白是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熊猫大侠》中的一些对白在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表现人物情感等方面具有无限的话语空间。
金莲在影片中是一位率性而为、说一不二的山寨女寨主。这位强势女人也有温柔的一面,尽管在言语不通的情况下,她与巴图鲁的对话却能引发观众的共鸣,具有广阔的话语空间。如巴图鲁:“我爱你(蒙古语)。”金莲:“没听懂……”巴图鲁:“我爱你(蒙古语)。”金莲:“没听懂,没听懂你讲什么……”爱情不受言语的限制,只要彼此相爱就足够了。
《熊猫大侠》中还不乏生活哲理的语言。一些台词简洁明了,既具概括性又有哲理和表现力。金莲在监狱的时候,两个属下劝告,如果巴图鲁真的喜欢金莲,就会奋力来救她,但是现在根本就没有。她眼含泪水,给身边的姐妹讲着什么是爱情、什么样的男人才真正爱你:“我们爱的是男人,不是超人。我相信他现在正在想办法救我们,此刻他所承受的内心的煎熬比我们更痛苦。”“我们爱的是男人,不是超人”,区区11个字,意味深长,把古代剩女内心的无奈伤感与安静期待宣泄得酣畅淋漓。这一句话,不仅足以引发无数青年男女对人生态度与生活哲理的思考,而且准确地把握了人物的语言和情绪,人物鲜明的个性也跃然而出。
影片快结束时,王老吉身中数箭,躺在地上,对阿好喃喃地说:“看来我是不能回去吃家乡的桃了,如果桃熟了,你,一定要给我带两个……”家是每个人心灵的港湾,王老吉粗人一个,居然能说出如此让人窝心的话,极具亲和力,也着实让人感动。
王岳伦导演淡化了以故事为重的历史情节,没有刻意地追求所谓的历史气度,而是以其独特精神与解构方式,运用普通老百姓的熟悉话语,阐释人性的光辉与善良,制造了意想不到的幽默效果,具有无限的话语空间与审美张力。
尽管《熊猫大侠》还存在这样那样的瑕疵,如影片中“穿越啦”一语的运用,对普通观众而言,就显得太生硬太突兀。但不可否认的是,影片的语言攻略为赢得票房的大卖和观众的好评方面功不可没。
[参考文献]
[1] 中央新闻频道•朝闻天下,2009-11-23.
[2] 贺彩虹.语言狂欢背后的内在缺失――喜剧电影《十全九美》评析[J].电影文学,2009(03).
篇4
关键词:话剧表演;语言;运用
中图分类号:J8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3-0043-01
话剧中的语言也称为台词,是剧本作者用来表达人物性格、人物心理以及推动剧情发展的有效方法。话剧词表达的好坏对于整场话剧表演具有重要作用。话剧演员要想生动刻画人物,就要通过对台词的揣摩,理解人物的性格特征,再通过台词的语调、节奏来进一步展现人物,实现对人物的塑造。
一、深刻揣摩台词,实现语言表达
话剧中艺术语言表达称为台词,而台词又包括独白、对白、旁白和画外音。话剧演员要想能够突出语言在话剧中的作用,用语言来演绎剧中角色,就要认真揣摩台词,理解台词的意思。首先,演员要从剧本的历史入手,结合一定的历史背景理解剧本词的真实意义,处理好剧中人物的关系,通过对白并辅助以动作完成人物的塑造。其次,对于剧中出现的人物的独白形式,即剧中人物独处时发出的内心感受,也要认真研究。如《哈姆雷特》中那段“是生存还是灭亡”的内心独白。演员要深入到剧中,明确人物此时的心理感受,通过台词将这种感受表达出来。再次对于剧本中出现的潜台词也要认真挖掘。潜台词是作者在剧本中没有直接表达但却是作者的真实感情,演员要认真分析剧中的潜台词,用自己的表演方式表达出来。最后,旁白和画外音也是话语台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旁白是剧中人物在对话过程中,插入的自己的语言,主要的功能是用来辅助展现人物内心真实的想法。画外音主要是指在舞台画面之外的台词。要研究话剧中的语言就要熟读剧词,明白其意思,并根据意思进行表演。
二、通过性格分析,实现语言表达
话剧中的语言是用来塑造舞台人物性格的,因此,在进行语言表达过程中,必须要对人物的性格进行分析,使语言性格化。首先,台词的内容要符合人物的性格,有些话剧中,台词表达很出色,演员只需要结合人物特点,将台词注入感情即可。而有的话剧中,人物语言较为概念化,这就需要演员发挥自己的作用,对剧中人物的性格进行分析。不同性格的人对同一句话的表达也是不同的,同时,年龄、地位、身份的不同,话语也是有区别的。我国著名的话剧艺术家朱琳,扮演过众多优秀话剧人物,《雷雨》中勤劳的鲁妈;苏联话剧《三姐妹》中泼辣的娜达莎,才华横溢的诗人蔡文姬以及中国赫赫有名的政治家武则天。这些角色的性格相差甚大,但是朱琳都能够将其演绎的栩栩如生,这与她对人物性格的细致分析是分不开的。朱琳曾讲过这样一段经历:1954年,和夫人去看《雷雨》,在《雷雨》中有这样一句台词:“你是萍,……凭——什么打我的儿子。”起初,每次讲完这句台词,观众总会发出笑声,为了不打破整场戏的气氛,朱琳去掉了这句台词。后来夫人询问了去掉的原因,并认为这句台词能够表现当时鲁妈复杂的思想感情。于是,朱琳下决心认真揣摩,根据当时鲁妈的思想变化进行反复研究,终于使这一句台词表现出鲁妈当时痛苦、复杂的心理。通过这样一段经历,可以发现台词要融入剧情,要在分析人物性格的基础上,进行反复推敲,让语言能够真正打动观众。
三、通过语言技巧,实现语言运用
台词除了要揣摩人物性格外,还有自己的表达技巧,如通过语调、语气、节凑、重音等方式,来表现剧中人物感情。语调变化各不相同,有抑扬顿挫,有轻重急缓,根据剧情需要要有紧有松,演员要把握剧情的节凑,并在人物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语调的高低急缓来进行舞台处理。同时,演员的吐字要清晰,做到“字正腔圆”,给观众一种震撼力。当然这种语言表达与气息的控制和动作的支持是分不开的,声音是通过气来传达的,因此,演员要加强自身的气的修炼,学会通过呼吸来进行换气。演员台词的表达也是要有节奏感的,要根据剧情的紧张舒缓来调整语言,使语言符合剧情和人物变化。在舞台表达中,演员还可以通过重音的方式来突出舞台效果。如演员想要通过质问的方式展现人物的愤怒,就可以将重音放在疑问词上,强化质问效果,引发观众共鸣。在日常的训练中,演员要加强语言技巧的训练,首先要保持一副好的嗓音,其次,在语调、语气、节凑等方面加强练习,使语言表达与人物形象相结合,更好展现剧情变化。
四、结论
语言是话剧表演的重要支柱之一,演员要熟练掌握台词,根据剧中人物性格,并运用一定的台词技巧,为观众塑造一个真实、鲜活的人物形象。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韩国影视作品;高职高专;韩语教学
随着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广泛使用以及韩国影视作品的不断升温,韩国影视作品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韩语教学中。多年的课堂经验,发现运用韩国影视作品能够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如何巧妙合理地将韩国影视作品应用到高职高专的韩语教学中成为关注的问题。
一、影视作品应用到韩语教学中的优势
1.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近年来,韩国的电影电视剧娱乐节目深受中国年轻人喜爱,
很多韩语专业学生因喜爱韩国的电影电视剧或者歌曲娱乐节目而选择了学习韩国语。另一方面,因此将学生喜爱的影视作品巧妙地运用到韩语教学中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保证学习质量。
2.能够有效地提高听力、口语能力。
影视作品集视、听、说于一体,语速是韩国人说话的正常速度,课堂中经常将影视作品作为教学资源运用到教学中,并能采取恰当方法让学生模仿影视作品中的对白能够有效地提高听力、口语能力。
3.能够学到地道的表达。
每种语言都有自己的语言习惯,外语学习者极其容易按照母语的语言习惯组织外语句子,因此出现了中式英语、中式韩语等,而韩国电影、电视剧、娱乐节目中的语言是韩国人实际生活中用的真实语言,通过影视作品中语言的学习能够学到韩国人的语言思维方式、模仿韩国人的语言表达,从而说出更表达地道的韩国语。
4.能够更直观地了解韩国文化。
韩国影视作品再现韩国人的真实生活景象,处处充斥着各种韩国文化,选取适当的关于韩国文化的影视作品片段,将关于韩国文化的片段应用于韩语教学中能够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更直观真实地了解韩国文化、并能了解体验韩国文化。例如,电视剧《购物网路易》第二中关于汗蒸房的体验片段就能使学生能直观地了解汗蒸房的相关信息。
二、韩国影视作品在韩语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从上面的内容可以看出韩国影视作品应用于韩语教学中的优势是十分明显的,如何将影视作品合理巧妙地应用到韩语教学中显得至关重要。之前有直接用影视作品片段作为主体教学资源的论文,本文建议将视频片段作为辅助的教学资源服务于教材,下面将从适于运用影视作品的教学内容以及具体的运用方法两方面进行分析韩国影视作品在韩语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1.适于运用韩国影视作品的教学内容。
1)场景对话。
场景对话是外语学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熟练掌握场景对话能够快速提高韩语应用能力。诸多场景对话在韩国影视作品中时有体现,例如购物场景对话、点餐场景对话等,利用好相应的影视片段能够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快速掌握场景对话。
2)语法。
组织句子离不开语法,韩国影视作品词对白中使用的语法更自然、更好地体现语法的实际用法。因此韩国影视作品中的台词对白作为讲授某个语法时的例句使用,能够使学生更准确地理解语法的使用方法。例如,《太阳的后裔》的对白中有很多中级语法,可以作为大二学生的学习资源。
3)韩国文化。
如前文所提到的,韩国影视作品是韩国文化的载体,将韩国影视作品作为韩国文化的学习资料是讲授韩国文化非常简单有效的方法。例如,韩国的婚礼、祭祀、饮食文化等都可以运用韩国影视作品。
2.影视作品运用于韩语教学的具体方法。
1)教师根据讲解内容选定适当影视作品片段后,可将影视作品片段用作课堂导入部分,先播放影视作品片段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后再进行课程讲解;也可对所学知识进行讲解后播放影视作品片段,进一步巩固或补充。
2)以填空、提问问题等形式掌握影视作品视频片段中的台词或知识点。观看影视作品视频片段后教师可以填空、提问问题的形式对台词对话进行确认、或者进行确认使学生掌握进行相应讲解。
3)为影视作品片段配音。掌握所观看的影视作品片段的台词后,可将视频中声音去掉,让学生模仿演员的语调进行配音,可将学生进行分组,各组学生配音录制后,教师进行评比。配音练习能使学生的韩国语发音标准、语调纯正。
4)表演原影视作品片段或改编后表演。与配音练习相似,可采用学生分组表演并进行评比的方法。表演原影视作品片段要求学生记住台词以及台词的语调,而改编影视作品片段并表演则要求学生合理O计故事情节,正确组织语句,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以及语言的实际使用能力。
5)复述影视作品片段台词的大体内容或者说明影视作品片段呈现的主要信息。比如,前文提到《购物王路易》中有关于汗蒸房的片段,此片段并没有台词,观看此片段后,可以让学生根据所看的内容进行说明。
综上所述,将影视作品应用到高职高专韩语教学中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有效地提高听力、口语能力,同时,也能更直观地了解韩国文化;场景对话、语法、韩国文化的学习均可运用影视作品进行教学;运用影视作品进行韩语教学时可根据教学内容确定讲解知识点和播放影视作品的顺序,可以填空、提问问题等形式掌握台词,通过配音、表演以及复述的方法巩固影视作品的内容,提高韩语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华,影视作品在跨文化交际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钦州学院学报,2012.10.
篇6
关键词:话剧表演;台词;重要作用
话剧表演除了具有很好的感染力外,其表现力也不比其他艺术表演的表现力差,这也是话剧表演一直没有被淘汰的原因,哪怕在艺术表演多样化和多媒体信息化的今天也不亚于其他的艺术表演。当然这都是台词的功劳,因为台词在话剧表演中对角色的表演动作、神态及人物性格刻画等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台词不但推动了情节的发展,还营造了良好表演气氛,更有利于演员的面部神情表演、诗意化表演和肢体表演。文章中运用了多种性质的话剧来进行举例说明,这些例子都说明了台词对于话剧表演的重要作用。
一、对“话剧”及“台词”的简单理解
话剧在17世纪就有了比较完善的表演体系,那时候的话剧是以散文的形式表演出来的,台词都是以抒情的形式存在的,随着话剧的不断发展和改革,表演话剧的台词表现形式也多样化和复杂化了[1]。在这个网络信息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台词的种类多种多样,主要有电影台词、电视剧台词、小品台词和话剧等台词。对于话剧的特点是通过接近生活的表演动作、生动的语言诉说以及面部的感情神态来表现的,而台词的特点比较话剧的特点而言更具有专业性,所以台词的特点有以下几点:(1)台词在表演过程中具有动作性。(2)台词的人物性格化很强。只有性格化后的台词才会使话剧具有生命,在表演过程中不能缺少的就人物的灵魂,台词的性格化很好的塑造了各个人物的性格、特征及灵魂。(3)台词的语言形式大都是诗意化形式。话剧表演能够在艺术表演领域中站稳脚,其最要的原因就是它的诗意化特别强,给人一种回到过去的感觉,让人以诗意般的形式去感受故事。(4)台词的语言性质是口语化。
二、台词对话剧表演的重要作用
不管是什么样的表演,要想表演好并取得好的表演评价,都离不开精美、华丽和独特的台词,尤其是在话剧话剧表演词。因为在话剧表演中的台词不但是要精美,还要对白口语化、台词动作具体化、说词神态生命化和台词诉说诗意化,此外,在表演过程中其台词、表演动作和表演场景要融为一体[2]。话剧本来就是角色之间的旁白和对话,这一话剧表演原理在国内外都通用,只是在话剧表演形式上有些区别而已。综合我对话剧表演台词的理解,台词在话剧表演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台词可以营造很好的表演气氛,有利于推动话剧情节的发展
话剧表演的原则是用简单而精美的角色对话向观众传达故事情节,是要给观众带来快乐的生活演绎,台词就是实现有效话剧表演的核心所在。大家都知道《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话剧中的经典剧目,对于《罗密欧与朱丽叶》话剧表演台词要求是很严格的,除了要有角色的口语化对白,在表演中更需要加强台词的诗意化,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后面表演I造戏剧性的气氛[3]。
(二)台词可以明确的表达出人物的性格,有利于演绎出人物的个性特征
这是由台词的人物性格化很强的特征所决定的,话剧表演相对于其他的艺术表演来说其角色很少、表演要求高和艺术色彩很浓烈。就中国的话剧来说,其表现形式就多种多样且难度较高,例如:小品、相声和戏曲,其中戏曲的艺术色彩和表演要求是最高的。在我国戏曲就有273种,其中京剧、评剧、豫剧、越剧、黄梅戏,被称为“五大剧种”,较为出名的是京剧中的《霸王别姬》、《新贵醉酒》和《借东方》。在演绎《霸王别姬》过程中角色脸上是涂了厚厚的粉的,其表情的表演难度很大,表演出人物的个性特征此时就需要台词来表达了。
(三)台词有利于话剧演绎过程中要表现出很生动的面部神态
面部神情的表演是艺术表演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面部神情的表演是体现人物情绪变化的表达方式,而大多时候单独的面部表演是不够的,例如在小品的表演中,单独的面部表演是达不到取悦观众的效果的。
还记得在过年时大家都要看小品吗,其中《洗脚》的小品给我的印象很深,如果面部表演过程中没有台词的说明,谁会知道小品故事是想向观众传达儿女要学会孝敬父母的思想。
(四)台词有利于进行多种多样的动作表演
在表演过程中,动作的表演是少不了的,不管是细微的面部动作,还是肢体上的大幅度动作都是艺术表演中必不可少的。如果只是简单的大幅度动作表演,在马戏团就可以看了,但是在话剧表演中也存在大幅度动作表演,只是这样的表演是要在台词的帮助下才能达到观众想要的效果。从这里不难看出台词与表演动作是唇与齿的关系,没有台词辅助,话剧的动作表演是达不到观众想要的戏剧效果的。
结语:
从上面的简单分析中可以大体的了解到台词在话剧表演中的重要作用最要是能够营造好的话剧表演气氛、推动了情节的发展、有力的刻画出人物的性格特征、有利于生动的表现出面部神情、有利于动作的表演。总而言之,台词对话剧表演的作用很大,它的好坏直接影响了话剧表演的成败,是话剧表演的灵魂。在话剧表演中要尽量的发挥台词在话剧表演中的动作化、口语化、神情化和诗意化等作用,并将它们融为一体,从而达到让观众满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高翔.试谈话剧表演中的语言使用技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4,8:20-21.
篇7
关键词:表演 台词 教学 教师示范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6(b)-0000-00
在表演艺术词和动作是塑造人物形象的两大支柱,而在表演专业的教学中,台词课不仅是基础教学环节,更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正确有效的示范,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必要的直接感受,还可以增强教学的互动性,使学生身临其境的去感受所处的各种艺术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热情。所以教师的示范对取得优异的教学效果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 台词课在表演艺术教学中的重要性及独特之处
表演专业台词课的教学不同于传统意义上常规课程的教学,它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学科,不但需要专业理论的支撑,更需要艺术的实践和再创作,单纯的表演理论无法满足表演实践的全部要求,它需要专业理论和艺术感觉的综合运用。台词课的训练往往是枯燥的,而教师的示范可以指导学生把理论知识灵活运用到实践中,在实践中巩固教学理论的内容。像刚上大学的学生,年龄不过十七、八岁,生活阅历较浅,理解领悟能力较弱,通过教师的示范能创造亲和共享的关系,和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增强互动性,教师再因势利导启发学生对示范台词的细致观察,真切感受,准确体现,逐渐化身角色,最后能达到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的目的。
2 教师示范在台词课上的重要意义
在台词的创作中,很多带有对艺术情境感觉的东西往往是只能意会不能言传,教师的示范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讲解理论的前提下,在教师身体力行的示范过程中,学生再加上自己的领悟及艺术再创造,才能真正理解作品。
教师及时的示范是台词课教学中行之有效的一种方法,教师示范的特点是真实感强、效果好,能起到画龙点晴的效果。首先,教师的示范具有亲切感。多媒体中的录音虽水平一流,但只闻其声不见其人,很难让学生进入情境,教师的示范却是面对面的,可以缩短教与学的距离,不仅可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还可以在近距离的接触中,调动学生的听觉和视觉,除却声音,教师还可以将面部表情、眼神、动作、手势等非语言符号传递给学生,这就更容易唤起学生的共鸣,感染学生。其次,台词课上教师的示范可以激励学生。通过老师恰切传情达意的示范,学生可以在听的过程中真切的感受作品的情韵,唤起内心视像,充分发挥想象联想的作用,感受作品的意境,这样就会调动起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兴趣,变无声语言为有声语言,再现作者的思想感情,塑造出作品中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3 台词课中教师的示范要科学、准确、恰切
教师的示范要力求科学、准确和恰切,在进行相关阐述时,应先对作品进行较完整的示范,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完整的认知和感受,随后教师再根据各个阶段的教学重点,分别做出具体的细节示范;教师也可以将学生创作台词时的优劣表现分别进行模仿再现,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来判断,以培养学生的鉴别能力,从而强化对台词内容的理解。
像老舍先生所著的《骆驼祥子》中有这样一段对白:“虎妞:爹,听说祥子出城拉车叫大兵给抓去了,是真的吗?这些天您也没出去打听打听?刘四爷:打听他?干什么?他是我哪门子亲戚?虎妞:总是拉过咱们的车呀,老东老伙的......” 表现这段台词时,如果教师只是单纯的向学生说明在某个地方技巧应该怎么用,在哪些地方要注意突出重音,在哪些地方要换气、偷气,要用什么样的感情和语气来说这一段,学生听起来还是会很迷茫。在这段人物对白中教师最开始如果对虎妞的语言用较生硬的语气来表现,第二次示范再用带有人物关系的撒娇的语气来表现,最后用最贴近人物性格的语言来表现,通过三种不同的示范,再加上教师对戏剧规定情境,角色双方的舞台行动、目的,以及矛盾冲突的讲解,效果就会大大的不同,学生会更清楚地明白哪种语气才是最贴近人物形象的,自己在表现的时候就更加明确。
4 台词课教师的课前准备及文化艺术修养和扎实的基本功
台词课教师要想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应该充满对这一学科的饱满热情,上课前认真备课,根据教学的内容和要求,对要示范的作品认真准备,力求达到准确规范和形神兼备的示范作用。台词课教师还应具备较高的文化艺术修养、扎实的基本功和艺术创造力。一方面,要有完善的知识结构和广博的学科知识,艺术课堂需要教师具备极强的对不同艺术情景的掌控能力,台词课的教师不仅要精通所教学科的内容,更要广泛储存各科知识,不断丰富阅历,多元的知识储备可以为教学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另一方面,台词课的教师应该有娴熟的本专业技巧和扎实的基本功,艺术的学习具有极强的实践性,这就要求教师自身要有良好的有声语言表达基本功,扎实的吐字发音,流畅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良好的艺术表现力,基本功掌握的越好越扎实,在艺术创造和教学中就越能运用自如。
5 结论
教师的课堂示范不是匠艺式的简单重复,而是一次次生动的艺术再创造,这能将讲台与舞台融为一体,用艺术的魅力感染征服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又能很好的把握教学与艺术示范的关系,突出教学的内容。教师的示范是台词课教学中一种不可或缺的教学手段,它会使学生对台词的表现及创作过程一目了然,而教师恰如其分的课堂示范就像使迷茫的航船有了前进的方向。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影视翻译 译制片 受众
引言
外国电影、电视剧如潮水般涌入中国,观看外国影视几乎成了国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片中陌生的风土人情、迥异的生活方式、特别的价值观念和新颖的表现手法深深吸引着国人。影视翻译因此而变得不可或缺。可是由于种种原因,影视翻译的现状却不十分令人满意。据笔者去年对102人做的调查,有91人(占89.2%)对影视翻译流露出不满情绪。影视翻译大体分为译制片翻译和字幕翻译两种。本文站在传播学中受众的角度探讨译制片的翻译。
一、译制片翻译过程的特点
译制片就是经过翻译和对口型配音后播出的电影和电视剧(赵化勇,2000:115)。译制片不仅要求把台词译成目的语,而且还需要配音演员对准口型进行配音。它包括语言翻译和语言配音,是“译”和“制”两个连续的阶段。“译”既是“制”的前提和基础,又是“制”的内容。所以,翻译在译制片的制作过程中举足轻重。
译制片的翻译过程较之普通翻译过程又有其特殊性。依据德国学者马莱茨克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丹尼斯,1997:55)和德国学者贝尔的翻译过程模式(贝尔, 1989:19),笔者绘制出一个简单的译制片翻译的过程模式如下:
图1译制片翻译过程
从图1我们可以看出,译制片译者接受原语的渠道不只是书面的,还必须另外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接受原语信息。也就是说,译制片译者在翻译操作过程中还要受限于影视画面和声音(对白),其操作成果必须与影视画面和声音(对白)相协调。其实,这就给本来就“带着脚镣跳舞的”译制片译者又加上了“手镣”。因为,影视观众接受译者成果的同时也在欣赏画面。如果观众发现听到的对白(即译文)与画面中演员的口型不吻合,就会感觉很别扭,不真实,从而影响他们欣赏影片的情绪。
二、译制片以受众为中心的翻译原则
Hatim & Mason (1997:82)指出,屏幕上的演员说话让人感觉很逼真,可是作为剧本的编剧,他们是为观众而写的剧本。 A. Bell (1984: 177)也指出,大众传播过程中广大受众是最为重要的。因此,译制片译者也应当将观众作为最优考虑对象,即以受众为中心。
译者反复观看影片阅读剧本,对整个影片在自己的头脑里形成一个“格式塔”意象后方能开始翻译。在翻译过程中,受众的现状、受众的期待始终放在第一位。(一)易懂性原则
既然译制片的翻译是为受众服务的,要以受众为中心,那么第一检测标准就是看观众观看影片的同时是否懂了译文的内容。我们不是满足于普通受众可能理解译文,而是应当确保普通受众不可能误解译文(Nida and Taber, 1969: 1)。另外,影视对白具有稍纵即逝的特点,观众观看影片时既没有充足的时间仔细考虑对白的内容也没有机会要求演员再说一遍,所以易懂性就显得尤为重要。例如:
Cybil: I’ve got two people to take care of on my own… and you make it clear that that was never going to change。
译文1:我得独自养两个人,而你搞的这些好像永远都不会改变的事实。(王平, 2001)
译文2:我们两母子要生活,我们的关系又无法改变。(粤蓉,2005)
很明显,译文2要强于译文1。听完译文1,观众会感觉别扭因为它不符合中国人的表达方式,从而平添了观众的负担。而译文2充分贯彻影片内容,让观众感受不到翻译的痕迹。
(二)口语化、生活化原则
译制片的语言主要就是人物对白而人物对白本身就是生活化的口语,还很个性化、句式简洁。因此,译制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摆脱书面语的束缚,力求译语生活化、口语化。试比较美国电视剧《亡命追凶》中的一句台词翻译:
Doc: Well, Simmon’s beliefs forbid the use of medicine… When his wife took to bed, I had that hospital send a doctor to her。 But Joshua held him off with a shotgun。
译文1:呃,西蒙的信条是禁止使用药物。他妻子卧病在床时,我让医院给他派了个医生。可乔舒亚用枪把他拒之门外。
译文2:呃,西蒙这个人不信药物这一套。他妻子病了,给请了个医生,乔舒亚拿着枪把他赶跑了。
可以看出,译文2较之译文1更像日常生活中的对白,更贴近生活,更具生活气息。口语化的译文才不会给观众带来扭捏造作的感觉。
三、译制片翻译的策略
演员对白时间的长短、视觉画面、唇形的开合以及英汉两种语言的不同语速等,这些都是译制片翻译过程中不得不考虑的因素,给译制片翻译提出了挑战。
(一)浓缩和添加
由于受到视听双频的限制,配音演员必须与片中演员的话语时间保持一致,同时开始同时结束。如果屏幕上的演员嘴巴在动,就必须保证观众能听到声音;演员嘴巴已经不动了,耳边就不能还响着说话声。所以,浓缩与添加就成了译制片翻译的常用手段。美国电视连续剧 Friends (《六人行》)中有一句对白:
Your visa bill is huge。
译文1:你的银行卡欠账数额很大。(彭可, 2003)
译文2:卡上欠了很多。(Sogo, 2003)
对于译制片而言,使用了浓缩译法的译文2比译文1更为合适。译制片英汉互译时,如果汉字的数目与英文的音节数相等,或略微少于英文音节数,这种译文就是理想的。因为,第一,中国人每说一个汉字就动一次嘴巴,而英语国家的人每读一个音节动一次嘴巴;第二,英语的语速略快于中国人说汉语的语速。在上例中,英文的音节数是6,而译文1却有11个汉字。也就是说,如果采用译文1,影片中的女演员已经停止说话了,观众却还听见她的声音。嘴巴不动却有声音,是不是很滑稽?
我们再来看一个例子:
He is a university student.
译文1:他是个大学生。
译文2:他如今在大学里念书。(钱绍昌, 2000)
此例中,我们采用译文2。影片中的台词包含10个音节,演员的嘴巴动了10次。如果按照正常的普通译法,汉语就只有5个汉字,即译文1。那就意味着,观众看见演员的嘴巴动个不停却听不见声音。所以,对于这种情况,译者就要采用增添译法,适当添加从而达到视听和谐。
(二) 词语调整
Hatim & Mason (1997:82)认为,影视翻译中任何只注重台词翻译而忽视非语言算子的观点,都是值得怀疑的。非语言算子,如面部表情、语音语调、身体语言等都成为译者选词造句的重要因素。
当然,要求配音演员的口型和影片中演员的口型完全一致是不现实也是不可能的。但是,保证配音演员和片中演员每句话的开始和结束时口型吻合是可行的;并且如果做到这一点,基本上就可以给观众造成真实感,不会影响他们观看影片的情绪。因此,调整词语是译制片译者常用的方法。例如:
Kimble:Why are you helping me? (The Fugitive)
译文1:为什么帮助我?
译文2:为什么帮忙?
我们选择译文2。因为原对白和译文2中最后一个音节里的辅音都是鼻音、双唇音/m/。所以,在发音的口型上,汉语拼音/mang/与英语音节/mi:/更为相似。
再来看一个手势制约翻译的例子:
Old Joy:Your father and I have been friends when you were… this high. (Friends)
译文1: 你还只有这么高时,我和你父亲就是……朋友了。
译文2:我和你父亲做朋友时,你还只有……这么高。
影片中,老乔衣在说 “this high” 之前,停顿了一下,还做了一个掌心朝下的比划动作。如果采用译文1、演员比划高度的时候,观众听到的却是“朋友”,手势与话语内容不搭配。采用译文2、手势与话语内容一致,观众就能理解了。
四、 结 语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译制片的受众,对于译制片翻译都有着自己的感受。本文站在普通受众的立场,分析了译制片的翻译过程,提出以受众为中心的原则,并分析了其分原则和相应的策略,旨在能给目前的译制片翻译提供一些实际的建议和参考。总之,由于受到视听双频的制约,译制片的翻译显得尤为复杂。作为译者,只有在尊重原作的基础上,与普通观众感同身受,时刻把受众的需求和满意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努力揣摩探索,才能译出精彩的作品,更好地为大众服务。
参 考 文 献
[1]Bell, Roger T, Translation and Translating: Theory and Practice[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1
[2]Chalaby, Jean K, “Translational Television in Europe: the Role of Pan-European Channels”, European Jouenal of Communication[M], London, Thousand Oaks,CA and New Delhi: SAGE Publications, 17(2):325-354,2002
[3]Dominick, Joseph R, The Dynamics of Mass Communication[M], The McGraw-Hill Companies, Inc, 1996
[4]Hatim, Basil & Ian Mason, The Translator as Communicator[M], London,Routledge, 1997
[5]丹尼斯·麦奎尔、斯文·温德尔, 大众传播模式论(祝建华、武伟译)[M], 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6]胡海波,浅析译制片翻译的重要性[J], 上海科技翻译,2001(4)
[7]黄忠廉,翻译变体研究[M],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
[8]姜秋霞,文学翻译中的审美过程:格式塔意象再造[M], 商务印书馆,1992
[9]钱邵昌,影视翻译,翻译园地中愈来愈重要的领域[J], 中国翻译,2000(1)
[10]钱邵昌,影视片中双关语的翻译[J], 上海科技翻译,2000(4)
[11]张春柏,影视翻译初探[J], 中国翻译,1998(2)
篇9
[关键词] 《色・戒》;英语翻译;翻译技巧;翻译策略
电影《色・戒》改编自张爱玲1950年所创作的同名短篇小说《色・戒》,故事发生于时期的上海,讲述了女大学生王佳芝(汤唯饰演)依靠美人计接近和刺杀手下最大的汉奸头子易先生(梁朝伟饰演)的故事。当王佳芝最终几乎得手的时候,却意外发现自己已动真情而无法下手,最终告知易先生并使其逃过一劫。易先生虽然在劫后逃生之余为王佳芝的行为而感动,但最后痛下杀手,将王佳芝一伙人赶尽杀绝。小说《色,戒》在张爱玲的塑造下充满了凄婉的色彩,字字中透露出了对爱情的无奈和感悟,让人能够深刻地体会到这种苦涩和悲情。电影《色・戒》是在小说的基础上创作而来的,小说中所带有的那份情感对电影造成了非常深刻的影响,加上两位主演的精彩演绎以及导演的传神执导,使得电影《色・戒》最终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和肯定。
一、电影英文翻译策略的重要性
(一)提升电影的观赏价值
电影是一门有声的艺术,依靠演员的镜头演绎对剧情故事进行描述,而台词也是表达电影情节以及内容的重要方式。艺术没有国界的限制,但是电影在实际观赏的过程中却存在一定的问题,即语言差异性,我们以电影《色・戒》为例,首先电影的背景发生于我国抗战时期的上海,时间距离较远,而对于部分缺乏历史理解和认识的国外观影者来说对电影思想以及内容的理解则较为困难。同时,电影的对白、台词以及片名是帮助观影者进行故事理解的重要线索和依据,加强对英文翻译策略的应用,才能够使得台词更加符合观众的审美以及理解能力,这样才能够使观影者更为简单和直接来理解故事,实现文化的有效沟通,提升电影的观赏价值。
(二)拉近同观众之间的距离
电影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电影将不受地区以及环境的限制,电影具有较高的传播性和影响力。然而电影实际观赏过程中,由于拍摄国家的差别,使得观众对电影情节的理解存在很大的差距。电影英文翻译质量,也决定了国外观影者对电影的观赏效果。电影英文翻译策略的有效应用,能够使得电影的英文翻译更加本土化和现实化,从观影者的生活现状以及认知能力的角度去翻译,将有效提升电影的可观赏性,拉近同观众之间的距离,使得电影能够更好被观众所接受和认可。
(三)降低电影的理解难度
电影同其他艺术形式一样,是一种思想与情感的表现手法,观众对电影的评价以及理解,很大程度上是受电影的对白、台词所影响的,电影英文翻译的好坏,也直接决定着观众对电影整体的理解。电影英文翻译策略的合理应用,能够使得电影的翻译结果更加贴近于观众的实际生活,降低电影的理解难度,使得电影中的空间感以及时间感弱化,从而使得观众能够更好去欣赏和品位。
二、电影《色・戒》英文翻译策略分析
电影翻译是影像艺术同文化的重要结合形式,电影翻译的过程中所涉及的科学知识也较为全面,如传播学、语言学、市场营销学以及交际学等,可以说电影翻译同电影的实际拍摄工作一样对电影本身的传播性以及艺术性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如何使观众更好接受和理解电影,简单而深刻体会到电影中所透露出的那种情感和魅力,是电影翻译的主要工作。电影翻译首先要能够准确而忠实去表达原著的意图,并在此基础上对英文翻译进行升华和改善,提升电影的观众效应,弱化电影同观众的距离,从而提升电影的实际观赏价值。对于非本土电影来说,电影中多少会存在一定的文化差别因素,主要是由于不同地区和国家的人们价值观念以及历史文化背景的不同而导致的,这就使得电影的观赏难度不断提升,如果采用直译的方法,不但无法收到应有的效果,甚至会使得观众根本无法弄懂电影所表达的意思,因此电影翻译必须要考虑和照顾到观众的期待、观众的审美以及观众的实际接受能力。目前电影英文翻译方法主要有意译式、阻断式、融合式以及减缩式等等,英文翻译技巧的选择需要根据不同的电影情节来定。
意译法是一般电影英文翻译所常用的方法,意译法主要的特点是能够圆满实现电影英文翻译的忠实和通顺,使观众能够简单方便理解电影含义。意译法是将电影中的台词进行本土化,强调翻译的效果,忠实观众的观赏效应。意译法通常是以句为单位,脱离电影原文的形象以及语法结构,但是原文的意思能够保证毫无损失进行传达。意译法将不会使观众存在陌生感和空间上的差距。一般来说,由于电影中所交代的历史背景不尽相同,很多时候很难将电影中的文化背景进行直译,这时只能够借助意译法来解决这一问题。以下是电影《色・戒》中的几种翻译法实例。
在影片中一段太太们打桌牌的场景,在打牌的过程当中,出现了下面的对话场景:
马夫人说:“我有一个亲戚,通过关系托人从一个俄国人那购入了一只名贵的钻戒,是黄钻的呢,听说是一个俄国的贵族卖出的。”
易夫人当即回应说:“俄国的贵族都满大街寻找烟屁股抽,小心买到假钻戒哦。”
Mrs.Ma: My cousin bought a diamond from a Russian aristocrat.
Mrs.Yee: Those poor Russians are all over.You sure it wasnt fake?
这个打牌场景对话从表面上看来,只是夫人们日常的、较为轻松的聊天谈话,但实际上却是马夫人和易夫人的炫耀攀比,这具有很浓烈的讽刺意义。在这段对话中,对于“俄国的贵族都满大街寻找烟屁股抽”这句话来说在英文翻译的过程中就存在一定的难度,如果采用直译的方法,那将很难有效表达出这段对话的实际意思。电影的译者在实际翻译时借助于意译法进行英文翻译,通过人们都习惯的词组“all over”进行表达“俄国的贵族都满大街寻找烟屁股抽”的含义。这样一来,虽然表达形式有了一点改变,但是避免了观众在观看电影时产生语言隔阂,能够让观众去更好地理解电影剧情,身临其境其场景。电影的翻译人员把场景中的第二句话结尾译成疑问句,同中文存在一定的区别,这也是从读者的理解能力方面进行考虑的,易太太的话中具有一定的讽刺性,如果按照中文形式进行翻译,将能够表达出这种味道,因此依托以文化,使得讽刺的意思能够淋漓尽致表达出来,使观众较为轻松理解和感受到。
电影中还有一段王佳芝讨好易先生的场景,这一场景中的对白为:
王佳芝“:我这次来带了点东西!给易夫人带了一些香烟。但不知你喜欢些什么。”
易先生“:你来了就好!”
Wang Jia zhi:Ive brought a few things.Cigarettes for Yee Tai Tai.Im afraid I have no gift for you.”
Mr.Yee: Your presence itself is a gift.
这个对话场景中借助了常见的含蓄用语,也是带有我国传统的文化色彩,因此给台词的英文翻译带来了一定的难度。王佳芝说没有给易先生带礼物是因为不知道易先生喜欢什么,但王佳芝是完全知道的,也是了解什么是易先生最想要得到的礼物,但出于自身的矜持,王佳芝就借助于这样含蓄的、委婉的语言去表达。易先生所讲的“人来了就好”在普通朋友之间是一种较为恰当和普通的欢迎语句,但是在这样的情景之下,则是说你就是我最好的礼物。译者通过对中文对白意思的理解,在英文翻译过程中同样采用了意译的方法,“Your presence itself is a gift.”简单明了,在英语语法方面、形式方面能够讲通,在西方语言习惯方面也能够讲通,并且能够就原文的实际意思巧妙传递给观众,使得观众能够更好理解电影的剧情。
当电影中易先生谈及日本士兵的时候说过这样一段话:
鬼子杀人如麻,但是在自己的内心中却存在恐惧,他们知道现在江河日下,美国人一旦投入战争,自己就快结束了,我们跟着粉墨登场的人还在荒腔走板地唱戏。
These Japanese devik kill people like flies,but deep down theyre scared as hell.All our days are numbered since the American entered the war.Yet here we are with our painted faces listening to their off-tune songs.
在这句话中借助了中国的很多成语,像杀人如麻、粉墨登场以及江河日下等,国外的观影者是很难理解这些中国古典成语的,因此翻译者进行翻译时,借助了减缩翻译法和意译翻译法,使这些内容能够较为简单理解,便于观众的接受。
三、结 语
电影英文翻译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观众对电影的实际观赏效果。电影作为一种重要的现代艺术形式,对于人们的生活和信息的接受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外文电影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喜爱。电影英文翻译的过程中,应该强调观众的观赏效应,从实际翻译的理论角度去出发,在保证原文的表达意思的同时,使观众能够更好去理解电影、欣赏电影,达到电影最终的宣传和传播目的。本文以电影《色・戒》为例,对电影对白英文翻译的主要策略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列举了译者翻译过程中主要应用的方法和技巧,如意译法、减缩法等,保证了电影语言的表达习惯,也使得电影对白更加简洁明了,流畅自然,使观众能够更好去接受。对于我国电影英文翻译来说,在今后的翻译过程中,要加强对英文翻译策略和方法的应用,从观众的角度出发,去揣摩和分析观众的观赏心理以及观众的生活习惯,从而使我国电影能够真正符合观众的欣赏要求。
[参考文献]
[1] 周弘.《中国日报》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策略[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6).
[2] 刘颖,李养龙.字幕英译的典型策略――缩减法[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5).
[3] 龙千红.《花样年华》的英文字幕翻译策略研究――兼谈中国影片的对外译介[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01).
篇10
关键词:高中语文;戏剧教学法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戏剧具有重要地位,为了迎合新课程改革,高中语文戏剧教学也发生了一些改变。在看到高中语文戏剧教学优势的基础上,我们还要认识到当前高中语文戏剧教学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这需要高中语文教学工作者在实践中不断地研究和探索总结出有效的教学策略。
一、高中戏剧教学法运用的意义
1.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在学习戏剧时通常并非运用自己的智慧去理解,而是运用自己已有的经验和想象力去理解。由此可见,高中语文戏剧教学是完全依赖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而存在的。戏剧教学具有非常独特的舞台性特征,学生在角色扮演中可以扮演不同的人物角色,日常活泼好动的学生可以扮演少言的静坐者,而性格内向的学生可以扮演霸气的领导者,通过这样的角色扮演丰富了学生的生活经验。
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在社会实践中有很多成果是需要团队成员的努力和智慧才能够实现的。当前高中阶段的学生普遍缺少这种团队合作精神,主要表现为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与同学无法融洽相处,等等。导致这种后果产生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作为独生子女的学生习惯于家人的宠爱,便产生了很强的自我意识;还可能是当代教育过于强调学生间竞争,而忽视了对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学生的成长环境我们无法改变,但是我们可以在学校教育中加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二、高中语文戏剧教学法的运用策略
虽然高中语文戏剧教学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加之在高考比重较低,很少引起教师和学生的重视。笔者认为戏剧是最能够直接体现出语文学科人性的体裁,更是对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有益的一种表现形式。结合笔者实践教学经验,提出以下几点教学策略,希望将课内教学与课外教学有机结合,同时依靠现代信息技术,使高中语文戏剧教学更加有效。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问题能够激起学生的探索欲和求知欲,只有存在问题学生才能够积极地去思考,问题是学生思考的动力。在教学中教师要能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同时难度要适中且要找准时机提出,教师要改变在重点词句处发问,尤其是对与课文中心相关对话的质疑,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戏剧主旨。当戏剧发生冲突时提问,如在学习《雷雨》时,当周朴园和鲁大海产生激烈冲突时,暴露了自身的哪些性格。另外,教师还应当在细节处进行提问,戏剧任务的动作、语言都能够反映出其内心的活动变化,这是值得深入研究的。
2.分角色朗读,感受戏剧台词之美
戏剧台词分为对白、独白、旁白三种形式,对白是戏剧台词的主要表现形式,是指戏剧角色对话;独白用于表达角色的心理活动;旁白是表演时说给听众听的话。戏剧中的人物性格、矛盾冲突、情节都是通过台词表现出来的,可见在戏剧表演词发挥着重要作用。有一些戏剧台词还具有特殊属性,我们称其为“潜台词”,角色虽然说着寻常话语,但联系上下文的语气我们可以领悟到这段潜台词的真正目的,这也体现出戏剧台词的独特韵味。戏剧台词要能够表现出角色的人物形象及命运变化,使观看者能够与其产生共鸣,这要求学生在朗读台词时要带有感情、精神饱满,能够表达出丰富的内容。台词是舞台上的一种口头表达语言,其与书面语不同,所以在朗读时要自然,如果还可以运用一些歇后语、俗语,将会使朗读更具有趣味性。
3.分工合作,拓展戏剧课外阅读
高中生面临着巨大的升学压力,无论是时间还是精力都十分有限,但这不能作为学生拒绝阅读戏剧作品的借口和理由。学生较为了解的戏剧篇目有《哈姆雷特》《雷雨》《窦娥冤》,这三篇都是教材中的节选戏剧,由此可见学生接触戏剧的途径十分单一。因此,应加强拓展学生的戏剧课外阅读,课外阅读还分为两个层次即泛读和精读。泛读的重点体现在学生的阅读面更广,使学生对戏剧情节、人物、冲突等有一个大概的了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工阅读,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阅读任务,之后将自己阅读的部分分享给大家,发挥出集体的智慧。精读是指学生在课外专读一部经典,并运用课上学习的阅读方法,将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结合起来。
4.利用信息平台,促进师生交流
传统戏剧教学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师生沟通主要以口头表达的方式。引入多媒体技术使得师生、生生间的交流更便捷,虽然多媒体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其存在自身的局限性,这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能过于依赖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多媒体网络能够为师生提供丰富的戏剧资源,教师也可以随时利用多媒体网络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课上的时间有限,教师无法与全体学生进行一对一的交流,但搭建了网络平台,教师便可以与每位学生建立联系,学生通过电脑可以完成答题内容,教师也可以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在这个过程中信息平台发挥出的最大优势就是能够及时地反馈,并全面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学实践表明,教师的及时反馈能够使行为的强化效果愈加。
综上所述,高中语文戏剧教学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发挥着重要作用。戏剧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这是戏剧教学的关键,同时由于课内戏剧阅读的局限性,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戏剧课外阅读,实现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有机结合。
参考文献:
1.夏玉芬.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戏剧文本教学研究[D].扬州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