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庆策划书范文

时间:2023-04-04 13:46: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校庆策划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校庆策划书

篇1

一、活动背景

为了回顾学院历史,展示办学成就,展望美好未来,扩大知名度,激励师生、校友爱校荣校的精神,增强社会各界关心、支持学校办学的热情,凝聚各方力量,推动学校全面、快速、可持续发展,学院决定筹备启动2010年校庆工作。

二、活动主题

共建母校,展望未来。

三、活动目的

本活动以宣扬贺州学院建校以来的变化为目的让同学们切身感受改革开放带来的变化,以及贺州学院为社会所做出的贡献。,同时,也为了让更多的同学能够更深的认识贺州学院,了解贺州学院,就让这份校庆的美好记忆成为每个贺院学子一辈子的珍贵回忆。

四、活动对象

贺州学院全体师生及所有校友

五、活动时间

2010年10月31日上午 8:00 —12:00

2010年10月31日下午 2:00 — 5 :00

2010年10月31日晚上 7:00 — 10:00

六、活动地点

贺州学院西校区音乐广场

七、 活动流程

整个活动主要分为八个部分:

上午: 8:00—12:00

领导发言、校友发言、游园活动 和 校友聚餐。

下午:2:00—5:00

校友与师生互动、校友奖(助)学金筹集、扩建资金筹集。

晚上:8:00—10:30

校庆晚会。

八、校庆活动时间计划 :

(一)启动阶段(2010年xx月)

1.成立筹备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

2.研究确定校庆日和名称在校内外营造迎校庆氛围具体活动

(1)“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母校”为题举办激扬文字、真挚祝福主题征文活动,加强本次活动,引起学生注意,在学生中的情感共鸣。

(2)以“我的老师”为主题开展多样的绘画、摄影、书法展。依此搭建老师与学生的情感交流。

(3)针对“贺州学院成立67周年”,面向校园开展校歌征集活动。目的是完善校园软件工程与开辟在校师生的参与途径,也用于校园文化的独特性与其它校园进行区别与突出。

(4)“母校,我为你骄傲”庆祝贺州学院成立67周年演讲活动,以突出院校67年来取的成就和社会影响为主题。并对获奖作品编撰入校历。(如刊首寄语)

4.启动活动经费筹集工作学校接受来自社会各界人士的捐赠,用于庆典活动和院校扩建。

5.研究确定规划项目和校园景观项目

6.完成学校校庆筹备领导小组确定的其它任务。

(二)筹备阶段(2010年xx月)

1.建立各地校友联络站,编辑《校友通讯簿》。

2.编撰校史,编印画册,编辑《校庆专刊》,制作光盘(专题片),设计确定校庆纪念品,出版发行校史

3.布置校史陈列馆

4.组织校园环境美化,校舍整修

5.组织文艺活动排练和师生活动布展

(1)“67年荣誉与梦想”贺州学院67年的发展历程主题图片展。突出“成就”“荣誉”。

(2)准备校庆文艺晚会活动,开展校友座谈会

6.制订学术交流活动方案,开展科技成果洽谈,组织学术报告和专家论坛

7.组织实施规划项目和校园景观项目

8.继续筹集校庆活动相关经费,设立专项基金

9.联系落实领导题词,确定重要领导、来宾和重要校友名单

10.制订校庆活动具体实施方案

11.完成学校校庆领导小组确定的其它任务。

(三)庆典阶段(2010年xx月)

1.提前一个月邀请校友、提前 两星期邀请相关领导、来宾。

2.编印(出版)校史、校友录、学术报告集并在校庆日举行首发仪式

3.起草校庆文稿,印制文字资料

4.召开新闻会,在各种媒体上加大校庆宣传力度并邀请新闻媒体参加校庆活动

5.登记接收礼品及捐助钱物并进行展示

6.在校庆日举行庆祝活动:

(1)市领导、各部门负责同志出席,新闻记者也参加,全球校友出席具体安排:a.唱校歌b.校长致辞,市领导,知名校友致贺词c.学校举行校庆纪念封、邮票首发式d.举行全球校友会,由知名校友回忆历史e.举办校友大型酒会

(2)“庆祝贺州学院建校67周年”文艺演出晚会。体现“荣誉”“团结”“梦想”主题。以活动的形式加强反映出学校的成果与学校的优势。也成为凝聚校园情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篇2

为了回顾学院历史,展示办学成就,展望美好未来,扩大知名度,激励师生、校友爱校荣校的精神,增强社会各界关心、支持学校办学的热情,凝聚各方力量,推动学校全面、快速、可持续发展,学院决定筹备启动xx年校庆工作。

二、 活动主题

共建母校,展望未来。

三、 活动目的

本活动以宣扬贺州学院建校以来的变化为目的让同学们切身感受改革开放带来的变化,以及贺州学院为社会所做出的贡献。,同时,也为了让更多的同学能够更深的认识贺州学院,了解贺州学院,就让这份校庆的美好记忆成为每个贺院学子一辈子的珍贵回忆。

四、 活动对象

贺州学院全体师生及所有校友

五、 活动时间

xx年10月31日上午 8:00 —12:00

xx年10月31日下午 2:00 — 5 :00

xx年10月31日晚上 7:00 — 10:00

六、 活动地点

贺州学院西校区音乐广场

七、 活动流程

整个活动主要分为八个部分:

上午: 8:00—12:00

领导发言、校友发言、游园活动 和 校友聚餐。

下午:2:00—5:00

校友与师生互动、校友奖(助)学金筹集、扩建资金筹集。

晚上:8:00—10:30

校庆晚会。

八、校庆活动时间计划 :

(一)启动阶段(xx年xx月)

1.成立筹备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

2.研究确定校庆日和名称在校内外营造迎校庆氛围具体活动

(1)“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母校”为题举办激扬文字、真挚祝福主题征文活动,加强本次活动,引起学生注意,在学生中的情感共鸣。

(2)以“我的老师”为主题开展多样的绘画、摄影、书法展。依此搭建老师与学生的情感交流。

(3)针对“贺州学院成立67周年”,面向校园开展校歌征集活动。目的是完善校园软件工程与开辟在校师生的参与途径,也用于校园文化的独特性与其它校园进行区别与突出。

(4)“母校,我为你骄傲”庆祝贺州学院成立67周年演讲活动,以突出院校67年来取的成就和社会影响为主题。并对获奖作品编撰入校历。(如刊首寄语)

4.启动活动经费筹集工作学校接受来自社会各界人士的捐赠,用于庆典活动和院校扩建。

5.研究确定规划项目和校园景观项目

6.完成学校校庆筹备领导小组确定的其它任务。

(二)筹备阶段(xx年xx月)

1.建立各地校友联络站,编辑《校友通讯簿》。

2.编撰校史,编印画册,编辑《校庆专刊》,制作光盘(专题片),设计确定校庆纪念品,出版发行校史

3.布置校史陈列馆

4.组织校园环境美化,校舍整修

5.组织文艺活动排练和师生活动布展

(1)“67年荣誉与梦想”贺州学院67年的发展历程主题图片展。突出“成就”“荣誉”。

(2)准备校庆文艺晚会活动,开展校友座谈会

6.制订学术交流活动方案,开展科技成果洽谈,组织学术报告和专家论坛

7.组织实施规划项目和校园景观项目

8.继续筹集校庆活动相关经费,设立专项基金

9.联系落实领导题词,确定重要领导、来宾和重要校友名单

篇3

二、活动宗旨

通过本次校庆活动,总结我校发展的历史经验,展示我校育人成果,进一步明确学校发展方向,也加强广大校友之间的联系,增进和寻求社会各界对学校的了解和支持,提升学校在社会的认知度和美誉度。民院以“爱众亲仁”的道德精神和“博学笃行”的专业品质为宗旨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民院立足于“民政”的基础教学。借助本次活动,发扬以史为鉴,展望未来,本着“展示成就、扩大影响、凝聚力量、促进发展”的原则。通过三十周年的校庆活动提高学生的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同时也借助这次的校庆活动增加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以及集体荣誉感,让学生了解学校三十年的成长感受学校三十年来的巨大变化。

三、活动主题

回顾历史,展望未来,爱心民院,阳光大运。

活动主题的意义:回首民院三十年来的进步是显而易见的,总结三十年的办学经验,展示民院的丰硕教学的成果,进一步明确民院未来的发展方向。通过申请到第十届大运会的举办权来向外界展示民院的风采,同时借助此次的校庆活动增强与外界的联系,提高民院的知名度。以本次活动为契机,完善校园的“软件”,编撰校园的校史、完善"世界大学城"等信息交流平台。以本次活动为机遇,向参加校庆活动的各级领导与师生进行成果汇报,并听取相关的意见与建议,完善今后的工作领域.

四、活动形式

简朴、务实、难忘、热烈、隆重

五、活动方案

(一)启动阶段

1.成立筹备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

2.研究确定校庆日和名称在校内外营造迎校庆氛围具体活动

“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母校”为题举办激扬文字、真挚祝福主题征文活动,通过加强本次活动,引起学生注意,在学生中的情感共鸣。

以“我丰富的校园生活”为主题开展多样的绘画、摄影、书法展。依此搭建学生对校园的情感交流,借此让学生对校园生活更好的体会。

针对“民院成立30周年”,面向校园开展校歌征集活动。目的是完善校园软件工程与开辟在校师生的参与途径,也用于校园文化的独特性与其它校园进行区别与突出。

“院衫设计”征集活动,目的完善学校的文化建设,并成为师生的情感归属标志,也为了去体现校园在社会的认知基础。

“民院,我为你骄傲”庆祝民院30周年演讲活动,以突出校园39年来取的成就和社会影响为主题。并对获奖作品编撰入校历。

3.启动活动经费筹集工作学校向社会各界拉赞助,用于庆典活动和校园建设

4.研究确定规划项目和校园景观项目

5.完成学校校庆筹备领导小组确定的其它任务。

(二)筹备阶段

1.校内宣传:在校内张贴海报、横幅、板报、广播以及校园网校庆专业制作。

2.校外宣传:建立各地校友联络站,编辑《校友通讯簿》,设立校友网站。通过湖南电视台、湖南经视、潇湘晨报以及长沙晚报等大众传媒方式来进行宣传。

3..编撰校史,编印画册,编辑《校庆专刊》,制作光盘(专题片),设计确定校庆纪念品,出版发行校史

4.布置校史陈列馆

篇4

活动主题: 和谐师专 志愿校运

活动口号:我运动 我奉献 我快乐

活动背景:

学校体育是我国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内容之一,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努力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对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校运会是我校校园体育文化生活的传统项目,它有力地促进了我校全面素质教育和全民健身运动的推行,也加强了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提升了校园的文化品位。

一年一度的运动会是全校的体育盛事,也是广大师生展示风采、

促进交流的舞台。在历届运动会上,运动员奋力拼搏、裁判员公正执法、观众同学热情鼓励、后勤人员辛勤工作,保证了运动会的圆满成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更为重要的是,每年都涌现出了许多的先进集体和个人,他们以积极向上的精神姿态投入到日常

生活中,做出了许多积极的贡献。为此,希望全校师生能以举办运动会为契机,全面检验学校的综合体育水平,进一步激发师生锻炼身体的积极性,为更好地工作、学习和生活奠定良好的身体基础;希望运动员奋力拼搏,裁判员秉公执法,后勤人员服务周到,让我们在比赛中秉承“重在参与、增强体魄”的宗旨,发扬“更快、更高、更强”的奥运精神,在赛场上团结合作,超越自我,创造优异的成绩,赛出风格、赛出水平,充分享受体育带给我们的快乐,争取体育运动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

在此期间,我们青年志愿者更应该发挥自己的能力,唱响协会“奉献、友爱、互助、进步”服务宗旨,尽自己所能,奉献自己的力量,让我们的校运会更顺利、更有效、更有意义的进行。

活动目的:

1、保障校运动会的顺利开展;

2、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和谐发展;

3、发扬志愿者“奉献 友爱 互助 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

4、为志愿者的提供社会实践机会,提升志愿者综合素质。

活动时间:11月6至11月8日

活动地点:桂林师专甲山校区体育场

参与对象:桂林师专校青年志愿者协会全体成员

前期准备:1、活动前两天,青协理事商量共同准备活动物品及设备

2、活动前两天,宣传部部长负责与本校学生会同学商量具体的会场布置和宣传事宜。

3、活动前一天,各部长统计各部不参加运动会的青协会员,和报名参加本次志愿活动的会员,将名单报给会长,方便具体分配任务。

4、活动前一天,准备清洁工具。

5、活动前一天晚上,组织部部长将分组名单发给每个部长一份,便于各负责人管理安排。

6、活动当天早上比赛开始前40分钟,各负责人清点各队人员,

安排具体任务

活动当天早上比赛开始前20分钟,组织部部长,负责将所需物品摆放到各个赛场前指定位置

资源:简单的医疗用品,如葡萄糖、棉签、胶布、

纱布、创可贴等。

工作内容 :

维持运动会场秩序在会场内,关注观众情绪,维持观众席秩序看情况分配应急措施及医疗工作

特别应急支队:联系校医务室做好救治准备工作

后勤工作: 服务运动员休息,保持会场卫生等(由各班

负责)

注意事项:

1、活动期间请大家服从安排,实实在在做事,勿打闹嬉戏。

2、如有原因无法参加者,请及时告知组织者。

3、希望各位同学通力合作,圆满完成此次活动。

篇5

一、 活动背景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光阴荏苒,芳菲节至。上届校青协理事们已经完成他们的任期,这次欢送会旨在表达为对整个校青协尽心尽力的师兄师姐们的感谢和美好的祝福,为他们的任期画上圆满的句号。大学生活是我们人生旅程的一个驿站,两年的工作生活漫长又短暂,两年里,每个人逐渐蜕变,并走向成熟,不同的人获得了不同的经验。

二、 活动意义

校青协的干部们用他们的心托起我们前进的道路,让我们也用心去祝愿他们能有一个新的起点,飞翔出新的高度。同时,也让我们更好地继承前辈们的使命,与校青协共成长。

三、 主办单位:桂林师专校青年志愿者协会

四、 活动主题:新的旅程,不变的情谊

五、 活动对象:桂林师专11届校青协理事

六、 活动时间(待定)

七、 活动地点(暂定)

八、活动流程

晚会的形式:

晚会的主要形式是综合性晚会。演出节目由校青协各部门准备一个节目,形式不限内容健康,贴近主题。节目演出秩序由晚会主持人和晚会策划组决定。

具体流程如下:

1.开场,包括主持人及节目开场。

2.主持人有请现任会长上台致词

3.各部门节目表演

4.观看电子相册“只言片语”(把11届校青协的一些活动录像, 照片制作成ppt放映)。

5.颁发聘书

6.通过青协所有助理合唱一首积极的歌曲,作为此次欢送会的结尾(歌曲待定)

7.合影留念

8.清理会场(全体助理)

具体工作安排

文艺部:负责本次节目主办任务

宣传部:负责本次节目的宣传以及视频的录制和收集

外联部:积极争取,取得赞助经费

体育部:负责维护会场秩序保证节目圆满完成

先锋部:负责提前布置好会场,通知各部门准时出席晚会

秘书部:负责联系好场地

经费预算

宣传条幅 场地布置 道具 矿泉水等

篇6

一.活动主题

新学期的到来,迎来了16届的新生。他们朝气蓬勃,活力四射,刚刚褪去高中时代的青涩,带着对大学生活的无限遐想与希望,来到了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而软件学院是本校唯一一个拥有艺术类学生的院系,在这里,能歌善舞,琴棋书画俱备的人才辈出。借此迎新晚会的举办之际,师生们欢聚一堂,共同展示自己的青春与风采。本次晚会的口号是:

二.活动宗旨

此次迎新晚会本着同心同乐,促进新生与软件学院师生的进一步交流与学习的宗旨,为大家带来一个精彩纷呈,其乐融融的晚会。旨在让新生们的特长与才艺得到更好的发扬与锻炼,为他们在大学生活之初,提供一个更广阔的舞台。让这群踏入菁菁校园的学子们,播种希望,收获欢乐。

三.晚会时间地点

1.晚会主要对象:××学院全体大一新生

2.晚会具体时间:2015年10月××日18:30

3.晚会地点:咨询楼门口广场

四.晚会具体流程

(一)前期工作

1.提前一周左右,在校园内摆放宣传海报和宣传板,由新生辅导员通知各班班长,由班长通知到本班大一学生;

2.统一所有上报的节目进行筛选,安排所有前期彩排工作;

3.确定晚会主持人,节目场次安排,演职人员名单,拟定节目单,租借服装,安排好化妆和工作人员;

4.晚会当天,给所有演员化妆,更换服装,准备就绪;

5.布置场地,搭建舞台与布景,摆放桌椅板凳,划分好各班级的观看区域,进行灯光音响调试;

6.向同学们发放荧光棒或其他营造气氛的物件。

(二)晚会过程

1.邀请软件学院主要领导,辅导员,老师等就坐;

2.主持人宣布迎新晚会开始,领导致辞表达对新生的期望与祝福;

3.晚会进行;

篇7

我于XX年8月15日进入公司,至今3个月试用期已满。根据公司的规章制度,现申请转为公司正式员工。

xx集团是我第一个为之效劳的公司,从学校踏入社会,最初的陌生与不安已经消失,我将自己从一个孜孜以求的学子变成了兢兢业业地职员。作为一个应届毕业生,初来公司,曾经很担心不知该如何做好工作,但是公司融洽的工作氛围、团结向上的企业文化,让我很快完成了从学生到职员的转变。

进入公司已三个多月,根据自己的专业及爱好,我在营销策划部工作。从来公司的第一天开始,我就把自己融入到我们这个团队中。经过三个月的体验,我认为我们这个部门有着钢铁般的凝聚力。在重大任务面前,我们团结一致,在规定时间内优质地完成工作,这种和谐的氛围令我激情澎湃。xx集团是一个正在积极腾飞的企业,他的发展前景是可观的。面对这样一个朝气蓬勃的集团,我愿意和他一起迈向成功的未来。

xx集团涉及多个领域,土特产是其中之一。放眼全国,经营土特产的商家不少,但是这种品类的经营让土特产市场繁而杂。xx集团将土特产以品牌经营,命名为xx,这在中国是第一家。我有幸多次参与xx的品牌建立与推广,我感到非常的荣幸。我一直喜欢做与品牌、广告、媒体有关的事情,这次与专家们一起探讨xx品牌的一系列问题,参与修改品牌包装等一系列的设计,让我从中领悟到了不少的东西,精进了自己的知识。我很感谢给我这样机会的领导。

参与大事件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更多的是在平时日常的工作。初来这个部门,我想这里的工作该是有趣的。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我发现这里更偏向于设计。我对设计一直保持着欣赏者的角色,亲自“操刀”可就有些难度,虽然我会。我开始有些怀疑了。纯粹的设计并非我的特长,日常工作的内容大多是围绕设计进行,而这样的我是否能圆满的完成领导交代的任务,完成的结果是否是自己的理想之作?一旦困惑开始,那么思想就会止步。

有天晚上,我看着书消磨时光。突然出现的一句话让我眼前豁然一亮。“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袍未曾开”,这是李商隐一生的写照。李商隐一生夹在牛李两党中间抑郁不得志,不是他没有才,而是环境和个人因素致使他郁郁寡欢。环境是外在因素,个人是内在因素。根据哲学定理,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所以,造成李商隐最终结局的是他自己。联想到自己,在才情上没有李的出色,但是作为一个现代社会教育出来青年,对于逆境的把握应当优于古人,尤其是情商是不该输于古人的。我虽没有“万丈才”,但是我会不断的学习;我不愿“一生襟袍未曾开”,只愿实现自己生活的梦想。就算不是自己的特长又如何,我可以学习,可以用自己的特长弥补。只有自我有清楚的认知,才会有益于未来的发展。人是活的,未来终究是在不断地摸索中走出来的。

自此以后,我便不再烦恼。无论是多小的事情,我都认真做好。从小处开始,从细节着手,每次的任务都全力以赴。无论我是否接触过这些事情,我都愿意尝试。我相信人生会因自己的不断挑战而丰富多彩!

这是我的第一份工作,我相信我的选择。看到公司的迅速发展,我深深地感到骄傲和自豪,也更加迫切的希望以一名正式员工的身份在这里工作,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公司一起成长。

在此我提出转正申请,恳请领导给我继续锻炼自己、实现理想的机会。我会用谦虚的态度和饱满的热情做好我的本职工作,为公司创造价值,同公司一起展望美好的未来!

此致

篇8

关键词:高中历史 情境化 策略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6-0147-01

历史这门学科既严肃,又丰富、生动。如果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恰当地运用各种教学手段,营造出身临其境的教学氛围,学生的学习情绪就能得到激发。历史情境的创设,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互动中来。它是一种能有效提高高中历史学习效果的手段,下面笔者将与大家共同探讨如何通过高中历史课堂的情境化来有效提高教学效果,让学生更加地亲近历史、爱上历史进而学好历史。

1 课程情景化概述

课堂情景化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氛围、情感传递、语言等隐性因素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走入某种情境进而接受信息、获取知识、做出思考。

从“教”的角度来看,课堂情境化教学的流程有三个步骤:(1)创设情境;(2)激励学习;(3)引导反馈。这三个步骤要求教师需要在认真研究教材、教学任务以及学生心理的基础上为学生创建历史情境,比如布置教室、板书图画等,先让教学环境引出学生的好奇心。从“学”的角度来看,课堂情境化教学的流程也是三个步骤:(1)受到刺激;(2)融入情境;(3)获取知识。在教师所创建的情境中,学生会因为受到的感官刺激慢慢走入课堂情境,不知不觉地获取历史知识。情境教学可以提升学生的情感感知能力并为学生提供了情感表达的平台。

情境课堂的理论依据是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它是通过一定的手段来达到情感的共鸣的方法。情景教学中历史场景的创建可以让学生的求知欲得到激发,让学生感受到强烈的情感共鸣,进而促进他们知识的增长与价值观、情感态度的良好发展。

2 情景化有效教学的实施策略

2.1运用背景音乐感染学生

音乐有着强大的感染人的力量,人们在音乐的感染作用下很容易产生联想与想象。又因为音乐创作多以历史为背景,因此很容易带领聆听者走进创作者的情感思维中。在教授历史知识时,如果教师可以找到相关的背景音乐在课堂上播放,教学课堂的气氛立刻就会被渲染得充满历史感,引发学生的共鸣。

比如,高中历史教材中有一课讲的是《》,这时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上播放《松花江上》这首歌曲。之后,东北三省也相继沦陷,东北的老弱妇孺全都集结街头。《松花江上》的创作者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创作的这首感人肺腑的音乐作品。这首独唱曲以满含痛楚的感情唱出了悲痛欲绝的声音,让聆听之人无不感同身受。这首歌曲所表达的感情与《》的主题无疑是不谋而合的。教师通过这首歌曲的播放,可以迅速地让学生感受到那时候东北人民在沦陷之后的悲痛,进而勾起学生的激愤之情。这时候,教师适时地讲解日本的侵略罪行以及中国人民在抗战中所表现出来的英勇无畏,学生对于这些知识的印象就会非常深刻,也就能牢牢地掌握这节课的教学内容。

2.2通过角色扮演、戏剧表演等形式让学生亲自体验历史情境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将自己想象成某个历史人物的方式可以让学生消除对历史的距离感以及陌生感。学生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去探索人物的心理、想法、状态等,这些都能让学生对历史人物以及当时所处的特殊环境有更深刻的了解。学生探究得越深入,就能越准确对高中历史进行评价。

比如,高中历史中有一课讲的是,这一课的主人公是禁烟英雄林则徐。如果教师可以在这一课的教学中让学生揣摩林则徐的心理活动进行角色扮演,那么学生就一定可以在探索这位禁烟英雄心理活动的过程中了解到他是顶着这么大的压力进行禁烟的,也就更能体会到他对人民、国家所怀有的责任感让他完全将自己的利益以及生命抛诸脑后的伟大精神。学生在表演林则徐禁烟时的决绝与果敢时,也会被他的民族大义所感染。这不仅有利于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这位历史人物,同时也有利于学生高尚道德情操的培养。

2.3多媒体技术

历史是无法重现的过去,但历史影片却能很好地展现那时候的情景、状态。

教师通过播放历史影片的方式不仅可以让课堂教学内容更丰富,也能让学生在直观的视觉中感受到真实的历史。而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通过观看影片的形式来学习历史知识一定比从概念到概念的讲解方式更能提高教学效果。影片的播放让学生受到了视觉与听觉的双重冲击,因此他们所受到的感染与震撼也会更加的深刻与真实。这种方法如果运用得合适,会带来比播放背景音乐更好的教学效果。

3 结语

情景化教学活动的教学方法让教师从客观传授知识位置转换到了学生自主学习历史知识的引导者的位置上。通过播放背景音乐、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以及运用多媒体技术播放历史影片的方式,教师达到了让学生从情感上对中国的历史以及历史人物进行探索的目的,同时也为学生价值观、民族观的树立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胡佳波.探析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反思性教学的实践措施[J].新课程.中学,2013(1).

[2]顾小军.新时期高中历史教学创新性教法探索[J].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2013(7).

篇9

“情系母校”是清华大学开展的一项定位于“回报母校,展示清华”的志愿者社会实践活动。其目的在于希望清华学子把学习经验和生活感悟介绍给高中的学弟学妹,使他们受益,同时锻炼自身的社会工作能力。考虑到家乡教育相对落后的实际情况,我们决定由广元中学和苍溪中学组成联合支队,并广泛吸纳就读于其他大学的广元学子加入。这项活动虽然源自清华,但也是每一位广元学子共同的心愿,我们希望借这个契机,大家团结协作,共同完成一件有意义和价值的事情。活动将在广元中学、苍溪中学、苍溪实验中学三所学校轮流开展。我们的活动安排也会紧密结合家乡的实际情况制定。

主题和目标

本次活动的主题是“交流人生,分享经验,开拓视野”。

活动的目标是:介绍我们的成长历程,展示我们的挫折与选择,磨砺与收获,交流对于人生道路的看法和选择,使得学弟学妹们在面对相对枯燥的学习和迷茫的前路时能够找到并坚定方向;分享学习经验,希望对他们有所裨益;让学弟学妹们了解大学生活,介绍自主招生等。我们不仅要带去问候,更要留下一些东西。

人员及组织

人员:(排名不分先后)

杜浩东(清华大学物理系)

李松林(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李一帆(清华大学电子系)

汪杨(北京邮电大学)

何子澹(清华大学法学院(研究生))

汪航(东北林业大学)

邵仁杰(北京大学)

赵力平(中央财经大学)

宋健(华中科技大学)

王珂(北京语言大学)

胡继云

赵万东(北京师范大学)

王松涛(北京交通大学)

陈静(清华大学研究生)

…………

…………

(人员还未全面详细统计)

组织:

策划组:李松林 李一帆 杜浩东

宣传组:汪杨(负责人)宋健

外联组:李一帆 汪杨 李松林

[T2] 后勤组:李松林(负责人)

项目组:演讲交流人生项目 李松林(负责人)

学习经验介绍项目 杜浩东(负责人)

拓展流项目 赵力平(负责人)

心理辅助项目 李一帆(负责人)

说明:(1)[T3] 宣传组的任务:

①在活动正式开始前以各种方式消息,宣传活动,如学校网站、QQ、人人、微博,海报(主动);

②制作活动中发放的书签、小手册等纪念品(主动);[T4] 小手册定名为《情系母校专刊2012》。

③协调提前返校的同学进行宣传。

④招募会使用相关电脑工具的成员加入,为其他组的工作提供技术支持(被动)。

(2)项目组下辖4个项目,与活动内容对应,各指定一名负责人。各负责人应当招募组员,并在活动内容指导下商定该项目具体内容,并及时反馈给策划组。

(3)每位成员应根据自身情况至少参加一个项目;会使用相关电脑工具的原则上直接纳入宣传组,请主动联系宣传组负责人。

(4)后勤组的任务为摄影、拍照,跟踪记录;布置场地,准备材料,用具等。

活动内容

(1)活动时长:半天+自愿报名参加附加活动时间

(2)项目

① 演讲交流人生项目

项目原则:介绍成长历程和人生感悟。主要对象为高一高二学生。

具体规划:参见附件1。

② 学习经验介绍项目

篇10

关键词:中职;任务驱动法;职业生涯规划;适情;实效性

一、问题的提出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职业教育领域中的运用已有很长时间,取得了相当多的成功经验。在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也得到了广泛运用,但是,在运用过程中,许多教师所设计的驱动任务较多地存在不“适情”,脱离学生和教学的实际,实效性不强。所谓任务驱动教学法就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它将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理念,转变为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式的教学理念;将再现式教学转变为探究式学习,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每一位学生都能根据自己对当前问题的理解,运用共有的知识和自己特有的经验提出方案、解决问题。最根本的特点就是“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以教定学的被动教学模式,创造了以学定教、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学习模式。通过任务驱动法来对《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进行授课,可以让学生利用自己所掌握的职业生涯知识来实际动手解决自己所遇到的问题,即理性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制订一份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书。在日常的《职业生涯规划》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进行了培养,但是学生在学习这一课程以及完成《职业生涯规划书》的时候又存在较多问题,最突出的问题是实效性不强。对此,笔者以任务驱动法融入《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过程,以“适情”的任务驱动学生去探究,实现理性规划自己的职业人生,促进学生在自我职业生涯规划的道路上走得端正,富有实效。

二、现状与成因

1.设计现状

由于《职业生涯规划》课的学习相比专业课和其他文化课具有阶段性,内容也相对较简单,作业不求质量,比较容易应付;加之部分教师的要求也不一样,有些学生不将《职业生涯规划》这门课放在眼里。在整个课程学习结束之后,仍有部分学生没有树立相应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在设计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书》时,没有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对自己未来的职业定向不是定得太过理想化就是定得过于消极等,显得不符合实际,缺乏实效性。还有部分学生只是敷衍了事,甚至存在抄袭他人的职业生涯规划书应付老师的现象。

2.成因分析

学生制定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书》缺乏实效性的根本原因,是缺乏实效性的课堂教学造成学生学习《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出了问题。为什么《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缺乏实效性呢?归纳起来,原因大致有如下三点:

(1)对生涯规划认识不足

学生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书》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对学生未来职业的发展具有“导航仪”般的指导作用,还具有“发动机”般的驱动作用。从长远来说,学生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书》的制订可以激发学生培养自己的职业意识,对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步骤进行科学理性的规划;从近处来说,可以促使学生对自己目前的学习和生活进行合理的改进安排。但是,在当前的社会环境和家庭结构中,独生子女占绝大多数,这些孩子由于自小受到家庭、学校的充分保护,遇到需要自己做决策的事情时,往往会有人为其代劳,孩子反而无需动脑思考,遇事自己做判断下结论的意识还处于萌芽状态,有些甚至被家长扼杀了,致使其对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和指导作用没有真正认识到。

(2)学生实践体验较缺乏

中职生接触真实的职业活动还很少,缺乏真正的工作体验,缺乏职业危机意识。虽然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使职业活动的竞争更加激烈,越来越多的就业者面临巨大的职业压力;但是,我国当前中职生仍主要生活在校园内,对学校之外的社会激烈竞争难以全面认识。此外,学校教育在社会职业和学生学习的链接上有所欠缺,学生往往不能较为全面地认识社会和职业,较多地局限于自己生活的校园环境,缺乏对未来就业的危机感,职业意识也仅仅处于萌芽状态或是最初发展阶段,制定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书》往往比较肤浅,难以针对真实的职业活动而脱离现实,导致实效性不强。

(3)教师指导实效性不强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在我国学校起步比较晚,从事《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的教师对相关知识也大多处于学习深化阶段,该课程需要教师掌握全面的职业规划知识,能对学校之外的职业活动信息有较为全面的掌握和了解,并能将这些信息传递给学生,便于学生掌握一般的就业信息和形成一定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或者随时都能解答学生关于规划职业生涯的一般性疑惑。但是,我国当前中等职校的教师一般是从师范大学一毕业就直接进入学校任教,从学校到学校,由学生变老师,与其他职业活动联系不大,更缺乏了解,而且教龄越长与社会脱离越远。加之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许多从事《职业生涯规划》教学的教师,过分注重知识的传授和理论的学习,在为学生教授这门课时并没有真正对外部的实际职业工作环境进行熟悉和调查,更多的是从书上或网络上选取一些信息或资料,便开始课堂教学,因此在学生产生疑惑时不能有效地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导和教育。

三、“适情”驱动任务设计

任务驱动法因其特点和优势,在《职业生涯规划》课中的应用是大势所趋、师生心之所向。通过任务驱动法来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一方面因为任务驱动法要求学生利用自己所掌握的职业生涯规划知识,来实际动手解决制定自己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书》问题,故而可以让学生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得到运用,做到学以致用;另一方面,任务驱动法要求学生通过合作来完成自己的任务,在《职业生涯规划》课中的应用可以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为学生以后的职业生涯发展奠定与人合作的基础。任务驱动法在《职业生涯规划》课教学中有效应用的关键是创设“适情”的教学驱动任务,只有创设“适情”的教学驱动任务才能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否则就会适得其反。对“适情”的教学驱动任务设计要注意两方面:一是教学驱动任务“适什么情”;二是教学驱动任务“怎么适情”。

1.适什么情

(1)“适生情”

驱动任务“适生情”就是设置的教学任务必须是适合学生心理特点和智能发育规律的。中职生虽然文化基础不扎实,但爱思考,不怕失败;读书兴趣不高,但爱活动,肯动手;行为规范没有优势,但勤于交际,也善于交际,参加社会实践少有抵制情绪;能力有缺陷,目标也不高,但做事不挑剔,许多还有特长……而且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这些特点都是教师在设置驱动任务时必须全面考虑的。例如,教师针对没有职业规划方向的学生,可创设“寻找身边的榜样”或“走访模范师兄”的驱动任务,分配给学生去完成,学生深入社会寻找可以作为自己榜样的工作者,用身边的榜样激励自己,为自己未来的发展标明方向。针对少数不谙世事的学生,教师可以创设“统计本街道、本镇工作岗位”的驱动任务,使学生通过实地调查,对当前的就业形势产生大体的印象,从而增强发展自己从业、就业能力的紧迫感。

(2)“适业情”

驱动任务“适业情”就是适合学生所学的专业和专业面向的职业群的实际,学生的专业不同所设计的教学驱动任务也应不同。例如:在《职业生涯规划书》分析“未来的我”项目上,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设置的驱动任务是“深入幼儿园,走访优秀幼儿教师,归纳未来幼儿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有哪些?我打算如何从现在做起?”对机电专业学生设置的驱动任务则是“查阅资料并实地走访几家企业,说明企业是如何实施‘7S’标准化管理的?我该做好哪些转变?”

当然,设计任务要做到“适业情”,光靠教师的冥思苦想是行不通的,必须有行业内人士的指引、理论指导和同伴商量。为达此目的并帮助学生顺利完成驱动任务,笔者一般采取三种做法:

其一,建立今昔班班结对。即本校同专业或近似专业的已毕业班级和在校班级一对一结对,一般选取结对的班级年龄差距在七至十年,例如2004学前教育班和2011学前教育(3)班结对。结对班级选定后,教师电话联系已毕业班级的优秀学生,对所设计的驱动任务征求他(她)们的意见和建议,做适当的修改后再交给在校学生去完成;然后将两班性格、爱好等各方面近似的学生建立职业成长导师结对关系,开展上门拜访请教、电话咨询请教、商议和完成驱动任务课业交流等多途径、多形式的请教活动。如此选择基于三个考虑:一是专业对口,已毕业学生大多有一定的专业工作经验,是行业内人士,对专业、行业、职业情况非常了解,其指导更具有针对性。二是已毕业学生和在校学生年龄有一定差距,差距又不是太大,容易产生大哥哥、大姐姐照顾小弟弟、小妹妹的情节;一个是过来人,一个是求职者,有共同语言又有崇敬之情,教育效果比教师更好。三是他(她)们已经历或正经历着共同教师的教育和近似的校园文化熏陶,容易产生共鸣,有母校教师的“手谕”,已毕业生一般不会拒绝,因此完成“适业情”的驱动任务比较顺利,收获更大。

其二,向新生讲清各专业的主要课程和学习要求及今后的大致就业方向。接到授课任务后的第一时间,笔者一般先整体学习任教班级所属专业的课程计划,了解、熟悉他们的主要课程和各课程应达到的要求,然后联系七年前进校的本专业已毕业班级的班主任,要来班级通讯录,电话联系毕业生,分析该班的就业情况,画出统计表。授课中结合各班级专业的实际向学生讲清楚上述情况,同时设计驱动任务如下:

A.走访或电话咨询一位同专业的师兄师姐,我所学的XX专业主要要学些什么?应学到什么程度?其标志是什么?有哪些学习诀窍?

B.询问师兄师姐,学了XX专业我可以从事哪些职业?我想从事什么职业?现在有哪些见习、实习途径和机会?如何才能更扎实地学好专业技能?

C.听师兄师姐一席话后,我该如何打算自己现在的学习生活?

其三,和学生商量着设计驱动任务。每一章节的备课,教师都要先组织部分骨干学生一起商量,探讨设计哪些驱动任务才能达到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集中学生和教师的智慧所设计的驱动任务一般是既“适生情”又“适业情”的,学生上课时容易接受,课后也乐意完成。

(3)“适地情”

驱动任务“适地情”就是适合学生所在地域的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情况。大多学生就业和未来职业发展不会离开自己所处的地域,即使离开家乡外出创业,其创业领域也或多或少地与家乡经济有关联,这就要求教师在设置教学驱动任务时必须立足本地实际,既便于学生展开调查,也容易激发学生调查探究的兴趣。更重要的是调查的结果对学生具有指导意义,规划职业生涯时必将闪烁理性的光芒,其制定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书》也就更具有实效性。

做到“适地情”,笔者一般是从《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杭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余杭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去找答案,然后结合各专业的发展趋势设计驱动任务。例如:针对机电、电子电器类学生设计驱动任务时要充分考虑杭州市未来具有杭州特色的“3+1”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建立的实际,结合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打造低碳生活等;针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设计驱动任务时考虑的则是杭州市当前促进学前教育高起点均衡发展的实际,结合如何更新教育理念,提升专业技能,成为能引领全省乃至全国学前教育发展地区的合格幼儿教师和保育员。

2.怎么适情

(1)“适合”学生心理发展

在设计驱动任务之前要充分分析学生的实情,做好铺垫。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任务驱动法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应用中必须遵守的原则。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特点,不同的专业、行业和地域都各具特点。创设“适情”驱动任务的首要步骤是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既要分析学生的个性、性格、智力、心理状况等内部条件,还要分析学生所学的专业和专业对口的职业、学生所处的地域特点、家庭状况等外部条件。只有通过对学生实际情况的特点进行详细分析,才能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需求,然后合理创设“适情”驱动任务,有效开展任务驱动,学生特点不同所授予的驱动任务也应有所区别。

众所周知,中职的培养目标是一线生产操作技术性人才,其教育必然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为主,动手能力的培养很多需要在“做中学”,在完成操作任务中提升职业技能。其教学特点是“先会后懂”,即先问会不会做、会不会实际操作,再问懂不懂原理。会不会做是通过是否完成某项任务来体现的,完成任务对十六七岁的青少年很有吸引力,故而任务驱动法大有其用武之地。教师在专业课教学中经常会用到任务驱动法,中职生对此并不陌生,《职业生涯规划》课中的驱动任务理所当然也应符合“先会后懂”的特点,“适情”的驱动任务对他们也会更有吸引力。

(2)“适应”课程标准实施

依据《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标准》,该课程的总体目标是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知识和常用方法,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职业观、择业观、创业观以及成才观,形成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增强他们提高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自觉性,做好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和就业、创业的准备。笔者认为中职生设计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书》必须主动适应职业岗位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主动适应自己的成才愿望、家庭实际和地域经济社会实际。教师应根据不同特质的学生、不同的专业和学生不同的职业愿景,设计不同的驱动任务,努力使每位学生根据自身条件实际、职业愿景实际、家庭实际、所学专业实际和所处地域经济实际来制定从自身实际出发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书》,量身定制一双“合脚的鞋”。

以学前教育专业《正确认识就业》一课为例,笔者设置的驱动任务有:

A.“请调查自己所就读过的幼儿园或离家最近的幼儿园,并查阅相关国家标准,该园现有多少幼儿,多少教师?持证上岗的教师有多少?国家标准的幼儿师生比应该是多少?持证上岗教师的缺口有多少?入编幼儿教师需要哪些基本条件和入编程序?面对此情我该怎么办?”

B.“请走访曾经教过自己的幼儿教师和保育员,他们现在在从事什么工作?和幼儿教育事业有关吗?他们过得好吗?他们对我说了哪些金玉良言?说出来供大家分享”

C.“请继续调查我调查过的幼儿园所在地有多少0至2周岁的婴儿,预测该幼儿园未来三年的幼儿数量,推算所需的教师数量,我有机会吗?”

D.“请调查我家所在地有多少0至2周岁的婴儿,分析他(她)们的喂养状况有哪些类型?画出结构图。继续调查我家所在地有多少育婴机构,婴儿和育婴师的比例是多少?我有机会进入育婴机构工作吗?调查统计婴儿家长对育婴机构持什么态度?创办育婴机构我有机会吗?面对调查结果我该怎么办?”

对以上驱动任务由学生根据自己的职业愿景自主选择,然后教师适当做微调,有选择性地或多或少交给不同学生去完成,学生最少的也能主动选择一个驱动任务,最多的则四项驱动任务全做了。数据为:2011年9月至2012年3月,笔者任教的三个班级共155名学生,选一项64人,占41.3%;选二项28人,占18.1%;选三项12人,占7.7%;选四项51人,占32.9%。由此可以看出笔者所创设的驱动任务是“适情”的,教学也是有效的,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学习中解决驱动任务,是学生掌握知识的最重要途径。

(3)“适宜”未来职业要求

选择职业必然受到一定的社会制约,任何人选择职业的自由都是有条件的。如果择业脱离社会需要,很难被社会接纳。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的选择,一般首先选择其专业方面的特长,中职生迈入社会后的贡献,主要依靠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来实现。如果职业生涯设计离开了所学专业面对的职业要求,个人的价值就难以实现。因此,“适情”的教学驱动任务要适宜学生专业面对的未来职业的岗位要求,也就是说创设的任务必须依据未来用人单位对员工的基本要求。

我们知道,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按教学大纲的要求去开展教学,对现实中用人单位的需要了解不够而较少考虑,对不同学生进行着相同的教育和同样标准的评价,导致所指导学生设计的职业生涯规划与社会实际脱节,培养出来的学生也与未来职业的岗位要求脱节,给学生从业就业带来了困难。笔者认为在创设“适情”的教学驱动任务时,指导教师必须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去倾听不同行业、不同用人单位的声音,实现教师、学生和用人单位的和谐互动,达成学校、教师、学生和用人单位的多赢。要了解社会整体就业形势(社会能够为学生提供哪些条件)、行业就业形势及前景(个人今后的发展空间)、未来职业的岗位要求(个人今天努力的方向)等。具体操作可以采取社会调查的学习方式,把学生分成2~4人的小组,进行社会就业形势、国家及地方的相关政策和岗位及岗位要求描述调查,了解行业社会需求和自己未来职业的岗位要求、岗位目标、能力目标、发展前景等。

四、“适情”驱动任务运用

教师将“适情”的驱动任务有针对性地安排给学生,学生依靠自己所学的知识,开展师生间、学生间的全力合作,通过共同努力来完成驱动任务,将所学的知识内化,为己所用。这是“适情”任务驱动教学策略的基本思路。可以说“适情”驱动任务的设计只是针对学生而言,对于我们教师而言关键问题是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加以有效运用。对此,笔者认为为确保“适情”驱动任务得以有效实施,运用者必须要强化以下三个意识:

1.强化教师指导意识

教师是学生完成驱动任务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解惑者、帮助者。学生由于自身思想的不成熟和社会经验少等特点,在完成驱动任务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这就需要教师进行指导和帮助,有时还得利用教师和家长的社会关系。例如,学生在实地调查过程中,倘若碰到企业单位的拒绝,这就需要教师和家长联系相关人员,并及时调查、纠正学生一些认识上的偏差,帮助学生更好更快地完成任务。通过一学年的“适情”任务驱动课堂教学,据不完全统计,笔者所任教的三个班级155名学生在完成各自驱动任务过程中,家长、老师协助联系已毕业的学生和相关人员632人次,充分说明“适情”的驱动任务是真的驱动学生在“动”,而完成驱动任务需要教师和家长的帮助和指导。

2.强化学生参与意识

中职生本身对学习兴趣不大,为完成驱动任务还要挤占他们的课余时间,一开始学生往往不太愿意,这就要求教师所设计的驱动任务必须能让学生体验到学有所获,学生才会保持学习兴趣和完成任务的激情。笔者认为学生完成驱动任务过程中的成果分享会和分组讨论、归纳交流活动是学生展示学有所获的舞台,更是激励众多学生参与学习的最有效方法。学生在按要求完成驱动任务之后,撰写调查报告或总结,写不出报告或总结的学生提供调查数据也行;教师过目后,按照近似驱动任务对学生进行小组划分,各小组讨论、归纳,选派代表在成果分享会上发言,对于自己完成任务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和取得的经验及相关信息进行交流。成果分享会上无需教师鼓励,学生便抢着发言,深怕自己的成果被埋没,每次讨论课若不是老师控制时间,学生基本上都会嫌一节课的时间不够。课余时间学生也经常邀请教师参与他(她)们的讨论,改变了过去下课就玩手机的现象,说明学生还是很有收获的。155名学生完成自己所选择的驱动任务情况为:圆满完成任务学生数94人,基本完成学生数52人,两项合计完成率占94.2%,参与率为98.7%。

3.强化过程安全意识

为完成驱动任务,学生需要大量的调查、访谈等社会实践活动,教师设计驱动任务时务必要考虑确保学生安全,要制定相应的监测措施,指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一些基本方法,还要尽可能争取学生家长的配合,确保学生完成驱动任务的全过程安全。

五、小结

《职业生涯规划》课堂教学中实施任务驱动法的关键是提出的驱动任务必须“适情”,创设“适情”驱动任务的前提是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适情”的驱动任务必须既符合学生的个性、性格、智力、心理状况和职业愿景等内部条件,还要符合学生所学的专业和专业对口的职业、学生所处的地域特点、家庭状况等外部条件。“适情”任务能有效驱动学生去主动探究,最终促成学生理性规划职业生涯,提升学生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书》的实效性。笔者任教的三个班级共155名学生全部完成了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书》,参加学校组织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比赛,四人获得校一等奖,占一等奖总数的50%;参加杭州市“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比赛一人获得市二等奖,两人获得市三等奖;参加省级“文明风采”设计类比赛两人获得省二等奖;参加国家级“文明风采”设计类比赛一人获得国家级三等奖。可见学生完成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书》课业的质量还是不错的。综上所述,“适情”任务驱动策略在《职业生涯规划》课堂教学中是一种适用且有效的教学策略,它能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凸显出来,激发学生学习知识、内化知识的兴趣,把知识外化为制定针对自己、富有实效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书》。

参考文献:

1.张静.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职业教育教学中的应用[J].辽宁高职学报.2012(02).

2.郭绍青.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内涵[J].中国电化教育.2006(07).

3.丛培丽.探究任务驱动教学法[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03).

4.朱永杰,冯建成.任务驱动教学法中的任务设计[J].教育与职业.2010(24).

5.周剑忠.任务驱动教学法及具体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