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计划格式范文

时间:2023-03-23 02:06: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学习计划格式,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学习计划格式

篇1

1.体系进修掌握好,以讲义为基础使用好课本。

2.拟定好,短、耐久筹划

3.学会调整,要有一个试用期

4.学会进修别人

5.思索题目留意归纳

6.做好预习,卖力听课,划出重点

7.题目多想几遍,只管用自己全部的资本去解答

8.学会剖析考试 成绩;错误

9.做好预习,复习

10.不能仅范围于册本,要多看奥赛……要普遍涉猎,以拓展自己的知识面,读书要透彻

语文:⑴讲义是统统进修的基础看课后词语,下面解释,课后资料,作好每道课后训练题;⑵课文必要,接洽期间靠山,及上下文语境,一再读,把课文读透彻,并且简朴写上自己的感受;⑶用一本笔记,随时摘抄精彩刹时(喜好的歌词),精彩的文章,可背下来,留意考察生计,感悟生计,写有感而发的漫笔;⑷多读书读报

数学/:⑴多质疑,勤思索,好下手,重归纳,客气,留意应用;⑵记好数学/物理笔记(对概念的领略,数学/物理规律);⑶做题要有针对性(如计较差,做简朴的计较题,磨炼思想做困难);⑷调整心态(做好基础性的标题)⑷多对公式举办推导,探求其他办理方法。

造作业的时辰先用铅笔做;解答题想好再做

英语:多说,多听,多写,多读(背单词,词组,课文)

政治:多看书

汗青:记清晰人物/时刻/地点/靠山/过程,效果,记清晰相干的图,多读,多背。

生物、地理:记清晰相干的图,多读,多背

物理:依赖例题来相识定理,运用好公式。记着格式。电学,力学是重点

篇2

以《教师法》和《义务教育法》为指导,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标准,立足于“学高为师、品正为范”的总体要求,以学校工作的总体规划为依据,坚持德育教育与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实践相结合,本着“以德修己,以德育人”的原则,以达到铸师魂、修师德、树师表、练师能的目的,塑造自己为拥有学识魅力和人格魅力的教师。

二、学习内容

《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三、学习目标

加强师德师风学习,坚持把师德教育摆在学习和工作的突出位置。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和师德规范教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质量观、人才观,增强为人师表、以身立教的使命感。培养师德典型,树立“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光辉形象。坚决遏制以教谋私、有偿家教现象。

四、学习措施

1、充分认识师德建设的重要意义

2、加强思想政治学习,提高思想政治素质

为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重点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普定县中小学教师行为“六禁五不准”》以及下发的关于师德师风建设方面的文件。在坚持两周一次集中学习的基础上,加强平时个人学习,学习有关政治理论、法律法规等知识,结合自己的实际端正态度,积极投入,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切实提高自身师德修养。

3、规范自己的言行,做学生的表率

学识只能满足学生一时的求知愿望,真正打动学生内心的,是人格和道德的力量。这力量才是长久的,它将影响学生的一生,是学生未来的立身之本。因此,就对学生一生的影响来讲,学识、权力、外表等加在一起,也远不如道德重要。一个教师当已失去对学生构成影响的所有因素,其在学生心目中的真实情感才会真实地显露出来,对其师德师风的评价才最可信。就这一点而言,在三百六十行中,只有教师职业才可以用“蜡烛”来加以形容,道理就在于此。这也正是这个职业的崇高之处。

4、坚定信念,全身心投入教育教学工作

教师更应该具有这样的道德风尚,为献身教育事业而感到自豪,从内心深处迸发出热爱自己职业的感情,只有这样,才能集中精力、兢兢业业搞好教学,努力承担和认真完成工作任务,积极投入教学改革和科研攻关,及时更新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手段,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篇3

个性化教学是指教师采取适合的教学手段对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进行有效指导,以此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和学习能力的提升。个性化教学中,教师必须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兴趣、特长、需要施教,学生则完全是一种自主性学习,不是消极的知识接受者,而是积极的知识探究者。

二、信息技术学科个性化教学的策略

现在的学生大多数都接触过电脑,他们对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以及网络技术是熟悉而又陌生的,他们熟悉上网聊天、打游戏以及电脑中的一些简单操作,而对电脑整个知识体系以及一些新应用技术比较陌生。由于学生在个性特点、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家庭环境等方面存在差异,所以对信息技术的掌握程度也参差不齐。在计算机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情采取个性化的教学手段,针对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指导其开展学习活动。

(一)尊重学生,彰显个性

每个学生都有不同于他人的鲜明的个性。只有得到尊重,学生才会感到愉快、自由和坦然;学习环境少一些压抑和强制,学生才能自由、自主地进行思考和探究;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大胆、果断而自主地决策和实践,才有可能实现创新和超越。没有个性就谈不上创造。只有充分彰显个性,学生的学习潜能才能得到发挥,探索求知的欲望才能得到调动和满足,创造性思维才能被有效激发。相反,如果没有尊重、没有民主,学生时时处处小心翼翼、顾虑重重,个人的聪明才智与激情被压抑,那么就会表现出依赖性和奴性,并且变得愈来愈笨拙和迟钝。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在教学活动中,创设教学情境是课堂生活化的重要途径。通过情境模拟生活,可以使课堂教学更接近现实,学生如临其境,增强感知,加深体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教师教学方式和方法得当,学生就会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思想就会活跃起来;反之,就会把学习当成一种精神负担,学习效率必然降低。高一学生刚接触计算机时,对信息技术学习有一定的兴趣,但兴趣点比较分散。鉴于此,我把情景化教学引入课堂,把学生的兴趣点吸引到所学知识上来,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打好基础。例如,在介绍网络信息检索时,可以这样引入情景:暑假出去旅游,出发之前,我们先要准备什么?(了解当地的景点信息、天气信息、交通信息等)这些信息我们如何获取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通过网络检索信息。这种情景教学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三)分组合作,各展所长

分组教学是信息技术教学常用的一种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分组教学的目的在于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给予学生更多的参与机会,提高每个小组成员的学习能力。为了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享受到成功的乐趣,我们把学习水平、兴趣爱好等各方面情况相近的学生分成一组。这样学优生就可以摆脱教材内容的限制,提前接触一些高难度的学习内容,在激烈竞争的氛围中充分发挥自身所长;学困生就可以消除学习顾虑,大胆表现自己,在相互探讨和争执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而在学习目标较难完成且对全体学生都有学习要求的时候,则可以将学优生平均分配到各组之中,实现优差互助。例如,让学生设计制作一份电子小报,先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同组的学生一起讨论确定小报的主题,之后小组同学再分工,有的负责文字、图片等资料的收集整理,有的负责文字录入,有的负责版面设计等等,在协作的过程中小组同学要通过沟通和讨论达成共识,最终合作完成一份精美的小报。又如,让学生分组制作网站,小组成员先讨论网站的主题风格,确定网站的框架,然后分工操作,有的负责背景图片、音乐等素材的收集,有的负责制作子网页,有的负责在网页中输入文字,有的负责添加一些动态效果,这样学生们都能积极参与小组活动,成为学习的主人,并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四)提供机会,发展能力

每个学生都有较强的学习潜能和追求独立的愿望,他们在校学习的过程其实也是争取独立和日益独立的过程。因此,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给学生提供彰显自我、发展自我的机会。

1.尊重差异,自主选择

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技能性学科,相对于语文和数学等学科来说,学生得到教师个别辅导的机会相对要多一些,这为学生确立自信、认识自身的潜能和价值提供了条件。在教学中,教师应尽量把学习的选择权交给学生,让他们根据需要选择自己最熟悉或最擅长的学习方法,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选择与自己配合最默契的学习伙伴,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创造潜能。只要教师能够深入挖掘课堂内外、学校内外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因素,精心设计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学习主题,使每个学生都能按照自己的学习节奏自由学习,学生就一定能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达到教师所期望的那样———“能跑的跑起来、能飞的飞起来”。例如,下载和保存图片信息时,可以让学生自由下载自己喜欢的图片,而不是规定某一类型的图片;下载音乐时,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歌曲,而不是规定选曲范围;网页设计时,背景图片可以让学生在网上自行搜索,而不是规定统一的样式和内容。

2.多维互动,增进交流

教学过程是一个教与学交互影响的动态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借助教师的引领和伙伴的互助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加大生生、师生之间合作交流的密度和频率,使学生在相互质疑、相互探讨、相互合作的过程中释解疑难问题,提升与人交流的能力。如采用自由选择学习伙伴的形式拉近生与生之间的距离;在探究问题时,通过言谈、眼神、面部表情、身体姿势等沟通方式与他人交流思想;采用讨论、竞赛、辩论等形式调动学生的思维等等。

(五)营造氛围,多元评价

篇4

【关键词】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轻工类;绿色化学;虚拟仿真实验

1前言

有机化学是轻工类高等院校化工、材料、食品、生物专业本科生重要的基础课之一,学好这一课程对后续专业课的学习有很重要的作用。作为一门以实验事实为基础的学科,有机化学理论课的教学离不开相应的有机化学实验。我校的有机化学实验独立设课,根据专业的不同,分别设置了不同的实验课学时,旨在让同学巩固学过的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化学性质等理论知识,通过动手操作掌握基本实验技能,培养学生对待科学严谨认真的态度、规范的实验操作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渐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为日后的科技创新实验、专业实验、毕业论文实验等环节打下坚实的基础[1]。目前,我校的有机化学实验课程在大一下学期开设,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学生基础知识和常规训练积累不够,只是做过简单的无机实验,动手能力较差;(2)实验内容较陈旧,多为一些经典的反应,缺乏新技术和手段的应用;(3)教学模式单一,仍以教师授课为主,学生实验时照方抓药,对各步骤的作用和注意事项不求甚解,一步一步照书操作,难以激发其积极性和主动性;(4)实验课与理论课衔接不良,未能在学生掌握实验原理理论知识后的较短时间内开设相关的实验,达到通过实验巩固理论知识的目的;(5)实验成绩给分体系较笼统,具体的扣分点不明确;(6)考试内容较简单,类似于平时实验,不能有效督促学生对基本操作的全面复习。

2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实践

针对有机化学实验课程中存在的问题,近年来我们开展了一系列教学改革,对有机化学实验进行多方面的改革实践,并获得有益的效果。

2.1教学内容整合,保留经典实验,引入先进技术和理念

目前,国内各高校使用的有机化学实验教材中大多包含相同的经典实验,如醇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卤代烃、酸和醇的酯化反应、对硝基苯甲酸的制备等,这些实验通常是大家认可的,比较容易成功的实验。但是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使用有毒试剂、步骤繁琐等[2]。通过参考国内外其他高校的有机化学实验教材及查阅文献资料,对实验内容进行了少量改动,如保留“乙酰苯胺的制备、正溴丁烷的制备”等经典实验,去掉“对硝基基苯甲酸的制备、邻苯二甲酸二甲酯的制备”等缺乏创新性和较危险的实验,增加阿司匹林的制备、微波法合成肉桂酸等实验;并对多数实验进行微量和半微量化尝试,引入绿色化学的理念[3]。在学过“有机化合物的波谱分析”一章后,对相应的合成实验产品进行红外及核磁表征,通过谱图解析过程,让同学熟悉理论课介绍的四大光谱内容在鉴定自己合成出的化合物中的作用。

2.2教学模式多样化,虚拟仿真实验结合学生讲解促进预习和教学效果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师统一讲解实验要点和演示规范的操作,但因同时听课的同学人数较多,约30人,后面的同学难以看清操作的细节,影响其积极性。我们将一些基础单元操作制作成视频并配音,在讲解实验要点的同时播放,可以使所有同学清楚地看到操作细节;另一方面穿插学生分组讲解实验,每一个实验均由学生进行要点讲解,教师补充,这样可以增加学生的主动性,提高教学效率。实验效果不良的另一个原因是预习效果不佳,大部分同学只是把预习报告当作任务来完成,今年我校引入了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包括基础化学实验和少量专业实验,在此平台上,可以模拟真正进入实验室的情景,完成整个实验的流程。通过在书本预习的基础上进行模拟仿真实验,可大大改善实验预习的效果,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4]。

2.3重新安排实验课,力求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衔接紧密

由于开设实验课的班级较多,导致目前同一届学生的实验分两学期进行,导致理论课与实验课衔接不良。这样必然有一部分学生在做完有机化学实验时,理论课只学到第十章---醚和环氧化合物,其中未学理论知识的实验只能是按照流程图过一遍,不懂其中的原理;而在下一学期理论课学到醛的歧化反应时,原来做过的实验又已经几乎没有印象了。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在新一届学生中重新安排了有机实验课,分为上下两个学期。具体安排见表1和表2,尽可能在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两周之内做相应的实验,使其衔接良好。

2.4制定实验课评分标准并向学生公布,教师严格执行

目前有机化学实验总成绩的计算方式是,期末成绩=平时成绩(60)+考试实验成绩(40)。平时成绩为除了考核实验以外的所有实验所得成绩(每个实验满分均为60分)的平均分,包括预习报告、实验过程、实验记录和结果等部分,以往给分标准中只涉及最低要求,缺乏对能力和创新性的培养,导致同学对平时实验重视不够。而且现阶段针的成绩评定标准较模糊,实验结束后,学生对于自己哪里扣分不太清楚。为此,本教研室讨论制订了各个实验的给分标准并向同学公布,使其量化和透明化,引起同学的重视。实验过程成绩的评定包括操作是否规范、是否按要求控制实验条件、实验习惯是否良好,尤其是做完实验后玻璃仪器的清洗及归位等。

2.5改革考核方式,提高学生对基本操作训练的重视程度

考核实验是苯甲酸和苯甲醇的制备,由于同时涉及到固体产品苯甲酸和液体产品苯甲醇的分离提纯,因此被选为考核实验。但是多年的实践经验表明,该实验存在不少缺点,如苯甲醛气味刺鼻,即使打开通风橱电源,实验室内仍然很呛,对教师、同学们的健康造成不利的影响;反应需要加入强腐蚀性的浓碱,萃取时一旦漏夜将会比较危险;固体产物需要在反应液中加浓盐酸至明显酸性才能析出,一届三十多个班级将消耗大量浓盐酸,造成环境污染。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将实验考核方式进行改进,分笔试部分和操作部分,笔试部分为客观题,在理论课考试时同时进行,涂卡完成;操作部分,将重要的基本操做作成题签,同学分组进行考核,每组30分钟,内容是根据要求搭建一套装置,如蒸馏、分馏、回流分水、水蒸汽蒸馏;或是简单操作,如萃取、重结晶、减压过滤等等,考核时教师还可以当面提问与该操作相关的原理、注意事项,根据其操作的规范性和回答问题情况给予相应的得分。考核中还应包含一部分创新性的设计实验内容,以考验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考核之前同学并不知道具体题目,就促使同学对所有学过的知识和操作进行复习回顾,加深印象。

2.6通过基础化学实验竞赛,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近年来我校举办了多次基础化学实验竞赛,有机化学实验也参与其中。在实验竞赛中,增加了自主设计实验环节,力求让同学分组查阅文献,设计合成路线,团结合作获得产品。同学们报名非常踊跃,但从竞赛中的表现来看,实验操作仍不规范,自主设计实验过程的能力不强,知识面较窄且缺乏创新性。这反映出在以往的教学中直接把各反应物的比例给同学,照方抓药进行实验的缺点,未能让他们的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5]。因此,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同学多问为什么,反应物的配比有什么影响,为什么要选取这样的原料,还能选择什么原料,能否设计出更好的合成方法等等。事实证明,通过举办实验竞赛可以提高同学对基础化学实验的兴趣,激发其主动性。

3结论

我校的有机化学实验在多方面实施了教学改革,教研室的全体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反思并加以改进,以期培养学生认真规范的实验操作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为日后的科技创新实验、专业实验、毕业论文实验等环节打下坚实的基础。当然,要更高效率地进行实验教学改革,单凭任课教师和实验员的努力是不够的,和其它教学管理部门、后勤部门、物资供应部门和学生都有极大的关系[7]。只有大家都意识到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对其教学改革倾注极大的热情,我们的教学改革才能不断进步和完善。

参考文献

[1]郑春满,韩喻,谢凯.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1,34(1):98-100.

[2]杨俊.基础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的一点体会[J].科教导刊,2015,6:76-77.

[3]付颖寰,李明慧,杨大伟,等.绿色化教学在有机化学实验中的应用[J].大连工业大学学报(增刊),2014:1-3.

[4]郭亚宁.仿真模拟技术在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的作用[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1,108(2):46-47.

[5]邹晓蓉,陶呈安,朱慧,等.化学实验竞赛对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启示[J].高教学刊,2016,6:140-141.

[6]赵云岑,欧阳津.化学实验竞赛在实验教学和人才培养中的作用[J].化学教育,2012,33(3):64-68.

篇5

一、创造多元机会,鼓励学生独立学习

独立性是现在学习方式的核心特征。每个学生都有较强的潜在的和显在的独立学习能力,都有一种表现自己能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欲望。传统教学的根本弊端在于低估、漠视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忽视、压抑学生的独立要求,从而导致学生学习独立性的不断丧失。教学改革要求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性,积极鼓励学生独立学习,并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发挥自己的独立性,培养独立学习的能力。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教师不应该忽略和轻视孩子们的学习能力,应该善于发现和相信他们自己独特的学习方式和感悟能力,同时教师也应该在教学过程中让孩子们积累更多的学习技巧,学会独立、合理地应用这些技巧,让奇妙的语言文字内化为自己的独特见解,体会到各种学习方法的独特之处。如低年级孩子识记生字的方法很多――把生字拆成部件记、用学过的形近字对比生字记、把生字和生活中的东西联系起来记等等,这些都是孩子们独立思考得出的,也是他们入学以来积累得到的一些学习方法,作为教师应该肯定孩子们独立的思考方式,这样才能让他们真正体会到“我会学”,从而树立起他们学习的自信心,激发学习的兴趣和斗志,也让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由弱到强。

二、尊重学生的“独特见解”,引导个性化学习

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强调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倡导在语文教学中张扬学生的个性,这是《语文课程标准》的阅读理念,新课程追求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学习,对改变唯一答案的弊病无疑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我们应该明确,这里追求的并不是违背文本和社会价值观的个性阅读。对于学生独特体验的尊重、理解应该以不违背社会的主导价值为前提,应该合情合理,我们对学生理解的尊重,并不等于放弃原则是非不分。如在教学人教版一年级的口语交际《该怎么做》时,笔者发现有的学生会与预期所要的答案一样,但也有个别孩子由于所处环境、家境、身份、性格的不同,会有不同的独特见解。这时教师应该及时调整预期的教学思路,体现教学的应变性、机智性,既要尊重孩子们的独特想法,又要引导学生正确地判断该想法的可行性,以尊重文本的本意。在案例中,笔者给了学生自我表达的机会,师生的平等对话,使学生可以敞开自己的精神世界,陈述自己与众不同的想法,所以课堂上异彩纷呈,出现一些标新立异的观点,教师在面对这些“突兀”的答案,更要给予良好的导向和启迪。学生是鲜活的个体,学习活动是学生生命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习过程中,他们常常传递着自己独特的感受与体验。如果教师能发挥好自己的主导作用,及时把握有效信息,适时调整教学预设,是可以让学生从文本中获益非浅的,只要学生的独特理解与文本的价值取向不相违背时,教师就应予以鼓励。

三、联系生活体验,发掘个性化潜能

体验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突出特征,它能给学生带来切身的真实感受,不仅让学生学会用大脑思考,而且让学生学会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耳朵听,用自己的嘴巴说话,用自己的手操作,让不同差异的孩子们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动手操作中以及活动实践中,与他们的生活经验紧密相连,真正地感受到课文中的故事来自平时的生活,故事中的主人公就是“我自己”或是身边的“他/她“,故事中的每个角色所拥有的情感“我能理解”、“我能体会”、“我能用朗读来表达”。只有让不同层次的孩子自愿参与课堂学习过程,让他们自己看到闪光点,觉得自己并不是一无是处,给孩子增加能量、增强自信心,才能使我们师生共同学习的课堂变得更加活跃、更加有生机、更加朝气蓬勃,也能让我们教师看到不同层面的孩子对事物、对生活的不同感悟,从而加深我们对孩子们的了解。

笔者在教学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十课《我是什么》一文的第四自然段时,就是采用联系生活感悟、体验的教学方式,发现效果显著,而且还能初步渗透“拟人”的描法。简述下操作过程――首先让孩子们用横线画出水平常都在哪些地方活动?(答案是池子、小溪、江河、海洋)再引导学生用波浪线画出水在这些地方做什么?(答案是睡觉、散步、奔跑、跳舞、唱歌、开大会)为了让孩子们能够读出这些句子的不同语气,笔者设计了几个引导性的问题:(1)请小朋友想想平时生活中谁会睡觉、散步、奔跑、跳舞、唱歌、开大会?(2)那么人类在做这些事情时心情怎样呢?(3)课文中谁也有人类这么丰富的情感呢?从而引导学生发现课文中把“水”当成“人类”来写了,再引导学生用不同的心情来读读这段话呢?(请朗读能力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根据自己对此段话的理解进行个性化朗读)。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在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体会情感的基础上,让三个不同层次的学生读出三种不同效果,从而发掘出学生个性化潜能。在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朗读这个环节中,教师发现朗读水平高的学生在读的过程中能把自己置身其中,用人类的不同心情读出了水的不同情感。读“睡觉”时读得很静、很小声;读“散步”时读得很自在、很慢;读“奔跑”时读得很急促、很快;读“跳舞、唱歌、开大会”时会很自然地流露出愉快喜悦的神情。朗读水平中等的学生虽然在朗读中前后几句情感变化不是对比很强烈,但是很明显他们已经能够理解到水的不同心情,也能尽量结合生活体验、结合人类的情感来读出自己的“味道”了,与他们往常的平淡的朗读相比有了很大的进步。朗读水平较低的学生虽然给人感觉“火候不到位”,尤其是在句子衔接处的情感处理上不能做到过渡自然,但是从他们真诚的朗读中,我们仍能感受到他们已经开始喜欢上这种蕴涵着拟人写法的排比句式了。从单个句子的朗读情况看,我们不难发现孩子们已经能根据自己的领悟读出不同的语速、不同的情感了,这就是他们的进步。他们已经开始发现语言文字的奇妙,学习语文的乐趣,开始相信自己的能力了。可见,教师只要坚持发掘不同层次学生所蕴藏的个性化潜能,不断地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强调“经历”,强调“探究”,强调“实践”,强调“操作”,学生才会越学越爱学,越学越棒的!我们的教学也会收到不同的成效,有着意外的惊喜!

篇6

转型背景下地方高校必须要就当前的教学结构进行适当的调整,以便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实用型人才。但是就当前我国地方性高校无机化学实验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高校在教学的有效性和实用性方面还存在较多的不足,严重限制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先就转型背景下地方性高校无机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和问题进行探析,然后就应该如何进行实验教学改革提出若干建议。

关键词:

地方性高校;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

1.引言

转型背景下国家教育部门和政府对高校技术性人才的培养尤其重视,要求各高校能够从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出发,将学生培养成为技术性人才和实用性人才,满足普通本科高校毕业生将来的就业发展,同时也有助于促进社会就业,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无机化学实验课程是化学的基础课程,以我校为例,无机化学实验是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材料化学、应用化学和环境化学等专业实验的先修课程,其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要求各高校能够重视无机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培养优秀的实用型人才。以下本文就相关内容进行简要的探讨。

2.高校无机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内容有待优化、调整

从当前我国高校无机化学实验教学的内容来看,大部分高校采用的无机化学实验教学内容为两部分的内容,一部分为元素化学,另一部分为无机化学的原理内容。而这两部分的内容主要的作用是让学生能够准确把握元素的性质和原理知识等,也就是让学生在实验操作中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熟悉操作的步骤和程序等。除此之外,绝大多数现行高校无机化学实验教学中并没有要求学生进行综合性实验的操作,也没有让学生进行实验的自主设计,这就导致学生在无机化学实验教学中无法得到综合实践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解决问题能力等发展的可能,无法达到将学生培养成为实用型人才的目的和作用,因此需要引起重视。多数高校对实验的应用性考虑不足,像周口师范学院定位为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在无机化学实验内容的编排上就没有足够体现出培养实用型和应用型技术人才的理念。另外,大多数高校无机化学实验教学中并未涉及绿色化学和环境保护的理念,在大纲设计和实验设计方面体现出意识薄弱的一面,这也是需要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引起重视的。为适应地方高校本科实验技能的培养要求,无机化学实验课程在教学内容的编排上,仍需要进一步的优化、调整。

(2)教学方法较为落后

部分高校无机化学实验教师在教学中采用的教学方法依然为传统的教学方法,即先对学生进行教学原理的介绍和讲解,然后给学生示范或者讲解实验的基本步骤或者原理,最后让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有的高校甚至没有将多媒体辅助教学引入无机化学实验课程。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较为依赖教师的讲解和实验示范,虽然这种教学方法下学生的实验安全性以及实验操作准确性得到了有效地提高,但是学生的学习质量却受到了巨大的影响。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属于被动学习,他们不会考虑为什么要这么操作,只知道教师要求要这么操作,也不会轻易尝试主动实验和创新实验。例如,在部分实验中,教师会要求学生先将导管或者连接器拔下,然后再关上泵。学生听课之后严格按照教师的安排和指导进行实验操作,但是却没有学生会想想为什么不能换个顺序,如果换个顺序会出现什么样的效果,以及在其他的实验操作中是否也需要遵循这样的操作规律等。这说明高校学生在这方面学习的主动性较差,学习效果也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3)实践操作的力度不足

就传统的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来看,为了赶超教学的进步,完成教学任务,也为了学生实验操作的安全性以及处于学校资源设备使用情况的考虑,部分教师喜欢让学生进行观察学习。即教师对学生进行示范或者直接由教师为学生播放视频,让学生进行观察学习和领悟学习,只要学生能够知道实验的具体步骤,将其背下来或者记下来即可,很少给学生进行实践操作的机会。这样的实验教学很明显是不对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和提高必须要以实践操作为前提和基础,没有经过实践训练,或者说没有经过充分实践操作训练的实验教学必须会限制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从而降低无机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无法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4)实验设备、仪器的不足

由于地方性高校自身实力的不足,加上相关经费投入十分有限,很多学校现有的实验设备、仪器早已落后甚至早就要被淘汰,但仍然作为本科生无机化学实验的必要设备在一直使用着,这直接导致本科生实验条件过于简陋,实验仪器和设备非常落后,势必会影响到某些实验结果的正确性。另外,由于条件限制,有的本科生很有必要做的无机化学实验就不能做了,如此一来,就满足不了日常实验教学。

3.转型背景下高校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策略探析

(1)丰富、优化和调整实验教学内容

从内容上看,教学内容对教学的实践过程起着重要的指导和基础作用,转型背景下学生必须要具备的实验能力包括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实践技能等,因此无机化学实验教学的内容也需要体现这些方面的能力。目前我国高校无机化学实验教学内容还存在较多的不足,这就要求高校能够加强对无机化学实验教学内容的优化和调整,从学生的综合发展尤其是就业和技术发展角度出发,帮助学生进行各方面能力的培养。例如,无机化学实验教材中出现的重复性、纯理论性以及过时的内容,高校和教师需要进行删除或者减少,如光学分析知识、托盘天平知识以及酸碱滴定实验知识等。适当增加探索性实验知识、综合性实验知识以及小组实验知识内容,让学生能够在实验学习中主动进行实验研究、探索以及实验验证和自主设计,这样可以较好地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思维等。

(2)创新实验教学方法

转型背景下教师需要采用更多自由和多元化的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方法,要充分尊重学生在实验学习中的主动性和主体性特点,让学生进行主动的学习和摸索学习,以便提升实验教学的效果和质量。例如,在实验之前,教师可以启发学生进行积极思考,让学生通过翻找资料或者讨论学习来猜想实验的程序和步骤,然后再让学生进行具体的实验操作训练,让学生在尝试中找到正确的实验方法和实验结果。当然,为了考虑学生的安全问题,教师一定要做好课前的备课工作,事先提醒学生需要注意的安全实验事项,保证实验的安全性。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实验教学的交流和沟通,让学生观看更多的实验视频或者在论坛中对实验操作有可能的进行广泛地讨论和研究,这种做法有助于加强学生对无机化学实验操作的理解,提升教学的效果。

(3)开放无机化学实验室

开放实验室的目的是让学生可以在课件或者课后时间进行实验的实践操作,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验训练力度,提高实验教学的效果和质量。不少学校和教师在无机化学实验教学中没有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实验操作机会,导致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较差,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发展不成正比,限制了学生未来的就业发展和技术发展。因此,学校和教师可以采用开放实验室的模式进行无机化学实验教学,让学生在学习之外的时间也能够进行自主实验研究、自行设计实验或者进行探究实验,以便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实验能力以及技术能力等。当然,开放实验室模式要求学校能够加强对实验室的管理,依然要做好实验室的安全管理以及学生实验操作的安全工作。

(4)加大实验设备、器材的投入及使用效率

虽然各地方高校都有可能面临本科生实验经费紧张等各方面原因而导致在这方面的投入力度多数都不大,但无机化学实验是一门很重要的先修课程,耽误不得。这需要在加大本科生实验经费投入的同时,需要对实验仪器设备、试剂等合理使用、严格管理,努力提高教学实验面积的效率,进而提高实验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对提高本科生的实验技能、培养其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以及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人才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能为高校转型提供重要帮助。

4.结语

综上所述,转型时期各高校需要认识到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和提高人才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性。目前我国高校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中还存在不少问题,严重制约了学生在这些方面的发展,要求无机化学实验教师能够进行教学的模式和教学方法的调整,同时要求高校能够进行相应的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提高无机化学实验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培养更多实用型和技术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许登清,代忠旭,张昕,张荣华.“教—学—用”一体化建设在(无机化学及实验)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实践[J].广东化工,2014,21:237-238.

[2]贺志丽,郭思奇,佟艳斌,石祥瑞,赵丽.应用技术型大学无机与分析化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5,01:308-309.

[3]欧阳淼,银秀菊.高校转型中化学专业无机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实践与思考[J].广东化工,2015,01:129-130.

[4]姜健,姜洪武,卢声,杨梅,丛振.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山东化工,2016,22:148-151.

[5]张超,周喜.转型发展背景下基础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J].山东化工,2016,10:114-117.

篇7

摘要:为了提升会计课的教学效果,有效地增强学生的职业技能,加快推动会计课程建设的发展,技工院校会计专业的教师应该结合具体的实践情况,注重培养学生学习会计理论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实践教学和理论知识紧密地联系起来,以期实现技工院校会计课程的一体化教学。本文分析了一体化教学模式,探讨了会计一体化教学的组织,提出了会计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建议。

关键词 :技工院校 会计教学 一体化 改革

在实践中,相当一部分技工院校会计专业课程内容包括如何控制成本、如何编制成本计划和如何预算成本等。最近几年,基于大部分就业单位的实际需求,不少技工院校增设了会计电算化专业。与此同时,绝大多数在校学生的创业培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是,不少学生认为所学的会计理论知识没有针对性,与具体的实践工作相脱离。因此,技工院校会计一体化的教学改革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之一。

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会计一体化教学模式

从某种程度上说,技工院校会计一体化教学改革顺利与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技工院校会计专业能否取得预期的办学效果。近年来,在不少技工院校开展会计教学的实践中,科学、恰当地安排操作课程与理论课程,不知不觉地发展成为现有的一体化教学模式。更确切地说,一体化教学模式能够将实践操作与理论课程较好地联系起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换句话说,一体化教学模式能够确保技工院校会计课堂具有一定的可视性、有效性、实务性和操作性。当前,我国正处于发展的新时期,一体化教学模式是时展的必然要求。一体化教学模式利用相应的实践训练,能够让学生深刻、系统、全面地掌握书本中涉及的理论知识,有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会计专业人才,有利于加快推动技工院校会计课程的深化改革,有利于满足社会发展变化的实际需求。

二、会计一体化教学的组织

不可否认的是,不少技工院校会计专业的学生不具备实训实习经验,实践操作能力比较薄弱。为企事业单位培养综合应用能力较强的专业人才是技工院校最为主要的教育目标之一。正因如此,在会计一体化教学过程中,应该始终秉承理论结合实践的宗旨,最大限度地增强会计专业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事实上,实践课课时在当前技工院校的课程设置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但是,也应该清醒地意识到,不少教师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无法进入企业开展实地培训工作,缺少一定的实习教学经验,无法按照岗位的实际需求,对相关方面的教学内容进行调整,无法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更进一步说,绝大部分教师仅仅注重实际操作的形式,过于强调演示过程。有鉴于此,为了符合企事业单位的实际要求和标准,为了最大限度地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结合具体的实际状况,加强校内一体化教学场所建设实现模拟实训,建设校内实训基地仿真实训,让学生在企业实训基地真实场景实训势在必行。

三、对会计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建议

在对会计一体化教学进行全面、细致探讨的前提下,笔者提出了一系列针对会计一体化教学改革的策略有效,希望能够实现技工院校会计一体化教学改革的预期效果。

1.将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会计一体化课程内容

从目前看来,相当一部分技工院校的会计教材缺少实际的技能训练,过于强调理论性,教材内容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在实践中不难发现,技工院校会计专业教学与实际相脱离,无法较好地与会计岗位进行对接,无法保证学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胜任岗位的实际要求。正因如此,将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会计一体化课程内容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通常来说,各单位的组织规模和业务性质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不少单位采用不一样的会计处理程序的主要原因在于:各单位的经济业务存在着较为明显的繁简、难易区别。实践表明,将典型工作任务顺利转化为会计一体化课程内容,有利于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学习能力等,有利于大幅度提升会计课的教学效果,有利于不断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值得肯定的是,在会计课程的设计过程中, 只有注重和强调将实践案例和理论讲解紧密联系起来,提升对会计一体化课程的关注度,才能实现技工院校会计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2.关注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

为了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质量,应该不断完善和改进现有的会计专业教学方式,结合学生自身特点,关注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进一步确保培养出来的优秀会计专业人才能够满足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不容置疑,技工院校会计课程对学生基本应用能力的要求颇为严格的主要原因在于:绝大部分会计课程涉及的知识面十分广泛,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和复杂性。从基本上说,技工院校的学生只有充分了解相应的会计课程,选择高效的现代会计学习方式,对现代会计的内容和基本原理了如指掌,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解决和分析会计问题的实际应用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应该积极督促和指引学生主动解决学习中面临的实际困惑和难点问题,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求解决问题的策略。毫无疑义,教师应该在充分了解学生实际状况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布置相应的任务,严格按照学生的现金收支情况,顺利完成现金日记账,将技工院校会计专业学生的学习潜能最大限度地开发出来,大幅度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3.认真评价课程的实施,持续改进教学

对于会计一体化教学的实施来说,教师的评价总结是十分重要的关键环节之一。为了让学生更加明确自己讨论结果正确与否,教师进行恰当地点评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在实践中,不少教师针对学生的学习,通过一定的方式指出学生对知识点的认识、分析思路的错误和不足之处。正因如此,教师应该结合实际状况,采用较为恰当的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学习中的难点和重点,提醒学生注意避免出现实际操作中易犯的常识性错误,促使学生经过一系列的实践操作,掌握科学、合理的操作方式。从某种程度上说,绝大多数技工院校会计专业的教师强调对学生解决相关会计实际问题的方案结果进行评价,注重对学生协作学习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进行评价,这些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这里需要进一步明确的是,课程实施后的评价有利于对课程教学的持续改进和完善,应该引起有关方面的关注和支持。

四、小结

综上所述,技工院校会计一体化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只有努力对技工院校会计一体化教学进行深入改革,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整个社会会计工作的质量,才能大幅度提升会计专业人才的综合应用能力,才能确保我国现有的职业教育具有更大的竞争力。本文结合实践情况,阐述了会计一体化教学模式,讨论了会计一体化教学的组织,提出了会计一体化教学改革的有效意见和建议,希望能够对加快推进技工院校会计一体化教学改革的进程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丛晓琪.关于技工院校基础会计和财经法规一体化教学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3(20).

[2]曾欢.浅谈一体化模式在基础会计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12(21).

[3]唐坤,宁会珍.完善高职高专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对策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3(4).

[4]方平.技工院校基础会计“教学做一体化”课改初探[J].经济生活文摘,2012(4).

[5]丛晓琪.技工院校基础会计理论与实训一体化教学初探[J].职业,2013(18).

篇8

关键词:数学教学;生活数学;创新能力;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7-0024-02

《国家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要求:未来十年,我们必须要坚定不移地深化人才培养体制,加大创新型人才培养力度,树立系统培养观念,推进小学、中学、大学有机衔接,教学、科研、实践紧密结合的人才培养机制。小学教育站在国家系统教育体制的最前沿,为培养适合社会发展的人才,我们必须深化教学改革。小学数学是数学学习的基础,是学生认知世界、探索世界的原动力。教师必须深刻理解小学数学的本质与内在价值,必须深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近年来,为了改变小学数学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保证教学效果,各级专家和名师就小学数学的教学改革进行了一系列的探讨。笔者在多年小学数学教学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方法,提出教学实践化的具体措施,为提高教学质量和素质教育提供有益的参考。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注重数学知识的传授,忽视数学知识和生活、生产的联系和运用。导致学生仅仅是将数学作为一门学科来对待,没有养成利用数学知识解决时实际问题的意识,使得学生的学习和运用出现严重脱节。这几有悖于新课程的课程理念,也不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新修订的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过中,高效设计教学过程,将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增加数学学习的乐趣,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和能力,从而提高数学学习的层次。

一、基于实践化的技能训练方式,促进学生学以致用

数学学习和训练紧密联系生活,遵循“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原则,自觉形成利用数学眼光去认识生活、利用数学语言去面熟生活的习惯。例如,在引入分数概念的时候,可以设置几个问题:问题一,如果有两个苹果,平均分给小明和小丽,请用手指个数表示每人分到的苹果数。学生都能准确得出答案。问题二,能用一种数来表示“半个”这个概念吗?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被充分激发出来。这种基于实践化的技能训练方式,也可以在其他知识点的教学中应用,可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基于实践化的思维训练方式,构建学生创新意识

思维训练实践化,即要求教学过程中的授课内容要贴近生活实践,营造一种自由轻松又充满生活气息的学习氛围,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自觉将数学和生活问题结合起来的习惯。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过程中,深化学生对数学知识、数学概念、数学原理的理解,并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如,在讲授“接近整百整十数加减法的简便算法”这一知识点时,在计算“163-95=?”时,可以这样考虑“163-95=163-100+5”,但学生往往对“减100加5”难以理解,这时我们可以设计如下场景:爸爸去超市买大米,一袋大米价格95元,爸爸身上有163元;他付了一张百元钞票(应为“163-100”),营业员找回5元,(应“+5”),应将多减去的5加上。这样的教学设计,结合了生活实践,将抽象的运算具体化,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基于实践化的应用题训练方式,有机结合理论与实践

小学数学的应用题学习最能体现数学知识和生活问题的联系。教师在设计问题的时候,要从和学生生活经验息息相关的问题出发,设计能激发学生探索欲望的问题,利用数学中的数量关系去解读日常面临的问题,对学生来讲既是学习,又是游戏。如在学习“两步计算应用题”知识点时,教师在教室里布置一个简单的超市,标上“方便面3袋9元,饼干4盒16元,牛奶5盒25元”,问:小明身上有30元钱,这三类食品小明都想买,请你帮小明设计一个买食品的方案。生活场景的学习环境使学生精神愉悦、心情轻松。每个学生都会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想设计一个与众不同的方案,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

四、基于数学化的日常生活方式,培养学生应用数学能力

数学是一门从生活中发展而来的自然科学,教师除了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学理念外,更要注重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生活中的数学,并正确认识“数”和“量”之间的关系,让数学中的数字、图形、概念等,不再是抽象的数学知识,而成为生活的具体构成部分。比如,500克到底是多少?几个馒头有500克?多少大米有500克?……引导学生观察在自己家里经常遇到的图形有哪些?地板砖是什么形状?电视屏幕是什么形状?利用这些问题,培养学生利用数学的眼观察周围事物,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是一门和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教师在设计教学、组织课堂的过程中,要充分思考到“数学和生活”的联系,努力践行“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原则。让数学学习不再是抽象的思考和枯燥的习题,而是不但探索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知识,从而将学习和解决生活问题结合起来,实现探究性学习和快乐学习。

参考文献:

[1]刘娟娟.对“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教材建设的新思考[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8,8(3):51-53.

[2]王敏红.研究性学习在小学数学中的教学策略[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25(6):131-132.

篇9

关键词:会计信息化;教学;改革

在以互联网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浪潮席卷全球、网络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传统会计环境正向网络会计环境转化,会计电算化也日益显出了它的不足,取而代之的则是会计信息化。

一、会计信息化的含义

会计信息化是将会计信息作为管理信息资源,全面运用计算机、网络和通信为主的信息技术对其进行获取、加工、传输、存储、应用等处理,为企业组织经营管理、控制决策和社会经济运行提供充足、实时的信息。会计信息化的关键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会计进行重构和优化,建立开放的会计信息系统。这种会计信息系统将全面运用现代网络通讯技术和数据交换技术,实现资源的高度共享,有效地拓宽并加强了会计参与决策与管理的职能。这也是会计信息化与会计电算化的最根本不同之处。会计信息化是会计电算化顺应信息化发展对传统会计进行变革的必然结果。它是信息技术在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渗透、蔓延,对信息资源进行充分开发和利用。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社会需求是影响高校教育的主要因素。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的转变,以经济全球化、信息化为特征的现代社会对会计教育提出了新需求,这就要求高校会计教育改变传统的会计电算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会计人才。华北电力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田金玉(2005)从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的社会需求入手,系统全面、层层深入地对我国会计信息化教育的现状进行研究分析,并以此为线索,构建了会计信息化教育新模式,从而为有效解决当前我国会计信息化教育改革中遇到的问题提供一个基本思路。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会计学院王海洪(2005)认为,财务软件是会计信息化的平台,对财务软件的教学,高校会计学专业的本科教育应该重点开展,但应该对过去会计电算化下的教学设计做一些改革,选择一些新的教学方式与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从而促进会计信息化的进程。2006年4月,中国会计学会第五届全国会计信息化年会关于会计信息化教学体系问题展开了探讨。南京审计学院会计学院鄢志娟、吴青川(2006)从会计信息化的概念和特点入手,针对本科阶段的会计信息化教学改革目标、课程设置及一些问题,提出几点认识。2007年4月第六届全国会计信息化年会上,讨论决定在新准则颁布实施的背景下应继续把会计信息化基础理论与应用和教学研究作为其中两个重点研究主题。湖北经济学院会计学院黄旭(2007)从会计信息化与会计电算化的内涵及其关系入手,分析了有关高等教育相关课程的设置现状,提出了适应会计信息化发展的高等教育改革措施。主要从思想观念、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上发表了看法。重庆工学院陈旭(2007)主张重视实践教学环节,构建会计信息化专业方向的选修课程体系。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励景源(2007)认为,我国目前至少应当把会计科目体系、负数的应用、统一凭证、取消中间处理过程、账套的概念、现金流量表编制、经济业务重组等理念融入到会计基础教育中去。笔者认为,以上研究都是从教学的某一方面,或者站在某个单位的立场来阐述教学改革的。为此,笔者对会计信息化教学改革的各个方面进行了总结,认为应明确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并拟定相应的改革方案。

三、改革会计信息化教学若干建议

(一)教学改革的培养目标问题。本科阶段的会计信息化教学改革的目标应面向全球,培养复合型会计专业人才。本文认为,复合型会计人才是指既精通会计理论与实务专业知识,又兼具充分应用计算机技术解决会计理论和实务问题能力的新型会计人才,其核心是在传统能力基础上具备了必要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即会计信息化教学改革的目标是培养具备会计专业基本知识,又具备计算机基础应用能力、会计软件操作维护能力、会计软件开发能力、会计信息系统分析设计能力、会计软件实施能力及网络、通信能力的综合性人才。

(二)教学课程体系的设置问题。为实现教学改革的目标,要求本科学生除了掌握专业知识外,还必须掌握计算机硬件、软件和计算机系统分析、设计方面的知识,需要培养成具备一定计算机知识,能为企业实施会计信息化系统提供咨询和服务的会计人才;更高一点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成熟悉计算机知识,能独立规划、设计和领导实施会计信息化系统的会计人才。根据这个目标,笔者认为会计学本科专业的学生至少应具备以下计算机知识结构:1、计算机的基本组成;2、常用的操作系统;3、数据库;4、应用分析软件;5、财务会计软件;6、会计信息系统的分析、设计;7、计算机网络。因此,学生本科阶段学习的课程应依次开设《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组成原理》、《软件技术基础》、《通用会计软件的操作与使用》、《计算机网络》、《Visual Basic》、《Access数据库》、《Excel在会计中的应用》、《会计信息化》、《通用会计软件的操作与使用》、《综合模拟实验》等课程。

(三)教学方式与方法问题。会计本科专业的学生是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计算机基础差别很大,在教学中必须采用因材施教,各取所需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主要的教学方法是加强案例教学。比如在正式讲授《会计信息化》课程前,给学生一段时间上机使用一套国内外有影响的通用会计软件,如用友软件,同学们在实验中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来了解会计软件的操作需要首先进行初始化的设置,然后才能进行会计凭证的录入、查询、修改和登账、编制会计报表等工作,进而才能深刻地掌握计算机会计数据处理流程和程序设计思路,这正是后来教学中所要解决的问题。到正式讲授《会计信息化》课程时,设计一些置身于一定环境的工商企业,让若干学生和计算机模拟组成企业的会计部门,在教师指导下,从规划、安装、运行到企业业务处理和编制报表,建立完整的会计电算化核算和管理信息系统;或者组成会计软件设计小组,针对某一企业的具体情况,从企业会计核算和管理需求的实际出发,经过系统分析到系统设计、概要设计到详细设计,再到程序设计,并用自行设计的软件处理会计业务,进行系统测试和软件修正,完成会计软件设计的全过程。

另外,课堂讲授应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一方面学校可以和一些商业会计软件公司,如用友、金蝶等公司进行双赢式合作,借助外援力量,不断获得最新版本的会计软件,使学生感受会计软件及管理软件的前沿动态,缩短学校与社会的距离,避免学生刚毕业就落后的尴尬;另一方面学校应尽可能与工商企业建立联系,通过现场讲解、实地考察,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带着问题回到课堂,以增强课堂教学的效果。

(四)重视教学实验。会计本科专业学生学习计算机主要是为了应用计算机去研究或服务于某一经济领域的科研或其他实际工作,只有加强实践,突出应用,才能保证其具有很强的应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也是培养目标之一。

1、明确会计信息化实验教学目标。课程实验教学的目标,要服从于理论教学的需要。根据该课程教学内容和要求,实验教学所要达到的具体目标是:(1)掌握财务软件的基本配置和安装,当前主流的财务管理软件基本都以网络为运行环境,需要配置和安装服务器(包括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与客户应用端;(2)掌握财务软件基本功能应用,包括会计信息系统的结构、数据流程和工作原理、手工会计资料的账套初始化、日常会计核算业务处理、期末处理及报表管理、购销存系统以及财务分析模块使用等;(3)财务软件日常维护和管理,包括人员权限配置、账套管理、日常备份、常见问题诊断及解决、局域网和数据库的管理,等等;(4)了解系统分析、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技术,具备系统分析和设计的初步能力。 2、构建完整的会计信息化实验教学体系。(1)实验大纲:根据实验教学目标,编制详细的实验大纲,具体内容包括:实验教学总体要求、实验软件选择、实验课时数等,并将整个体系的实验教学分解为具体的实验项目;(2)实验项目设计:在实验项目的设计上,运用主体教育理论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认知主体作用,同时坚持教师的引导作用,将会计实验项目设计成有层次、覆盖面广、形式多样的自主性、自的开放型实验。每一个实验项目的内容包括: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实验数据。学生可以根据提供的实验数据,通过财务软件的应用,完成实验要求。在每个实验结束后填写实验报告,并根据需要提供账簿或者报表;(3)实验教材建设:会计实验教材处于实验教学体系的基础地位,其结构、内容直接影响会计实验的有序进行和会计实验教学目标的实现。实验教材内容紧随现代企业业务实务和会计信息化实践的发展,紧随不断完善的现行财经制度和税务法规等规章制度的规范;内容涉及多学科知识,融综合性、应用性、启发性为一体;(4)实验结果评价: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完成的每个实验情况,对比按照实验数据得到的标准账务数据,以掌握学生实验效果,并对每位学生的实验情况进行评价。

(五)软硬件配套问题

1、软件方面。主要表现在:(1)教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会计学与计算机科学是两个跨度很大的学科,这给担任该类课程教学任务的教师很大挑战。但对很多高校来说,现在从事该类课程教学的教师,有的出身会计专业,有的出身计算机专业,在知识结构上不全面,要么会计实务不熟悉,要么软件设计编程欠缺,使相关内容的讲解不能深入,难以培养出高质量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学校应该从长远着想,加强对教师培训的投入,采用多种形式鼓励教师提升素质,使教师领会最新的软件设计思想和掌握最前沿的会计管理软件,这样才能指导出优秀的学生;(2)各校根据自身学生的素质,设定教学目标,培养不同层次、不同专长的学生,以满足社会的不同需要。对基础素质不同的学生,应该因材施教,合理安排。

2、硬件的完善。装备性能良好的计算机及网络设备,建设现代化的会计信息化实验室,使学校成为科学研究的试验田。在教学过程配备现代化教学手段,比如通过使用多媒体教学,使教学内容生动直观、声像并茂,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主要参考文献

[1]王海洪.对会计信息化下财务软件教学的思考[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6.2.

篇10

论文摘要:Internet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学校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使得网络教育资源日益丰富;基于Internet的教学方式已经深入人心,推动了我国教育改革的进程,改变了人们的学习观念。个性化网络教学系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强调学生自主个性学习,并采用AJAX、Struts、Spring、Hibernate等框架技术,使得项目开发过程简捷、结构清晰,并且系统具备很好的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提高了软件系统项目的可重用性。

一、网络教学的现状

随着Internet技术的日益普及, 计算机网络教学已成为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热点。在网络教学环境下, 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习者的主动性、积极性, 实现传统教育无法做到的“个性化教育”。但在目前的网络教学中, 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实质上并没有改变。对网络教学的理解也只是停留在教学手段和教学形式的改变上,同时系统开发一般采用Web技术,不能适应网络发展与内容更新带来的变化。为此我们采用ASSH框架技术研究并设计扩展性良好的网络教学系统,让学生根据自我水平进行个性化的学习,调用各种学习资源,自我设计学习进度直至达到学习目的。

二、系统框架技术

在程序开发时,我们选择已有的优秀架构可以集中精力处理业务逻辑。在开发网络教学系统时,我们选择了当前流行的J2EE Web 应用框架。它整合了AJAX、Struts、Spring、Hibernate4四个架构(简称ASSH 框架)。

AJAX全称为“Asynchronous JavaScript and XML”,在浏览器与 Web 服务器之间使用异步数据传输,这样就可使网页从服务器请求少量的信息,而不是整个页面。AJAX 可使因特网应用程序更小、更快、更友好。[1]

Struts中模型是一个Action类,开发者通过其实现商业逻辑。视图是由与Servlet配合工作的一整套JSP定制标签构成,利用它们可以快速建立应用系统的界面。控制器ActionServlet是模型与视图的联系纽带。[2]

Spring提供了轻量级管理业务组件的IoC容器。Spring通过依赖注入机制,可以在运行期间为组件配置所需要的资源,而无需在编写组件代码时指定,从而在相当程度上降低了组件之间的耦合,实现组件的即插即用。[3]

Hibernate实现对关系数据库的对象化。Hibernate不仅能够管理JavaBean(或者称之为POJO)到RDBMS 表的映射,还能够供应用查询和获取数据库中的数据。Hibernate事实上是标准的O/R 映射技术。[4]

三、系统分析与设计

系统基本形式为一个交互式动态网站。用户必须登录后才能访问系统,并且不同身份登录后,所拥有的权限是不同的。用户身份有:教师、管理员和已注册过的学生等。每个身份可以注册多个用户,用户可以操作自己权限内的模块。整个系统划分为网络教学模块、智能推荐模块、网上交流模块、答疑模块、网络测评模块、后台管理模块等。

1.网络教学模块

该模块主要有“课程选择”、“课件阅览”、“视频点播”等部分, 提供相关课程的在线教学内容, 如HTML 网页、PPT电子教案、DOC 教学文档、RM、ASF教学录像等,这部分是网络教学系统的主要部分,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性学习。

2.智能推荐模块

学习内容的选择上,系统根据学习历史记录和能力估计,选择学生没有掌握或是没有学习过的教学内容,这些学习内容是与当前学生能力最接近的。在学习内容的组织上,系统将根据对学生估测的能力和学生的认知风格,选择最适合学习者的内容呈现方式。

3.网上交流模块

该模块主要是通过“网络论坛”来实现,给老师和学生提供一个在线交流的平台。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论坛充分发挥自主权和发言权,对课程的某些主题可以在网上展开讨论,发表各自见解,探讨学习心得、交流学习经验等。对疑难问题将设立专门的网页,分专题进行深入、系统、理性的探讨,为学生提供一个更为广阔的学习平台。同时该模块接受来自各方面对教学的反馈信息,如教学问卷、学习要求及期望等。

4.答疑模块

该模块分为自动答疑和人工答疑两种方式。系统自动答疑是指当学生遇到疑难问题时,通过网络远程提交问题的描述,系统将根据学生提交的问题描述,对问题库和领域知识库进行智能搜索,将对该问题的解答呈现给学生。当没有检索到对该问题的解答时,自动将问题发送到学科教师的留言信箱中,当教师对该问题进行回答后,系统通过发送留言通知该学生。之后,系统将对该问题的解答归纳到领域知识库中,以便其他学生遇到类似问题时,能给予自动应答。人工答疑则是学生将问题直接针对某个老师发送,老师一旦上线给出解答后即反馈给学生。

5.网络测评模块

该模块支持网上自测和正式考试两种类型。学生可以登录后进行网络自测,选择课程及内容进行测试, 可以自己设定章节、题型和难度系数等因素, 然后由系统随机生成测验卷, 自测完成后, 自动阅卷并给出正确答案; 教师以合法身份登录后可以对试题库中试题进行添加、删除、修改,同时通过人工或智能组卷方式, 生成试卷对学生进行在线考试。系统可以自动生成并考试试卷, 并且能够对考试结果进行批改、统计和分析。

6.后台管理模块

该模块是网络教学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人员管理、课程管理、试题管理、论坛管理、成绩管理等。

四、系统关键技术的实现

1.页面设计

主要采用JSP和部分Servlet定制的标签来表现。为了加强用户体验与交互能力,在网页设计大量采用AJAX技术来实现,如自动完成、在线提示等功能。

2.课程信息录入流程实现

本系统采用ASSH框架进行开发实现,下面以课程信息录入为例阐述系统的实现。在响应新增课程数据页面请求时,通过导入课程管理模块的配置文件struts-course-config.xml来完成业务流程的部署。当点击course_add.jsp上的保存按钮时,将输入数据用set方法存入到courseForm中,然后根据struts-course-config.xml调用courseSave.do进行业务处理。在courseSave.do 中页面数据将从courseForm中读取。courseSave.do执行成功后将显示页面(course_save_success.jsp)。courseSave.do对应的CourseSaveAction在导入课程管理模块的Spring配置文件中指定,也要定义名字为”/coursesave”的受管Bean。同时,CourseSaveAction 使用到CourseService。要使用CourseService,需要在CourseSaveAction 中生成csService 的get、set方法,并且courseContext.xml中对“/courseSave”进行CourseService 的依赖注入。

Spring和Hibernate 从dbContext.xml 中读取和数据库有关的信息。数据库信息包括数据库连接、与数据库结构相对应的映射文件,把它封装在dataSource中。然后将dataSource注入到sessionFactory中,sessionFactory同时还对课程信息表CourseInfo,所对应的映射文件CourseInfo.hbm.xml以及Hibernate相关操作然后将sessionFactory注入到数据访问类CourseInfoDAO中。CourseInfoDAO中是对CourseInfo 表进行保存\查询\删除等基本数据操作,在CourseContext.xml中需要CourseService进行CourseInfoDAO及其的依赖注入。这样做,使得当CourseInfoDAO变化时,只需修改CourseContext.xml 给CourseService 实现新的注入就可以了,由此解除了数据访问层和业务层的紧密耦合。

3.事务控制

为了对系统中的事务进行统一管理和控制,采用了Spring的声明式事务管理机制。声明式事务最大的优点就是不需要通过编程的方式管理事务,只需在配置文件中做相关的事务规则声明(或通过等价的基于标注的方式),便可以将事务规则应用到业务逻辑中。因为事务管理本身就是一个典型的横切逻辑,这正是 AOP 的用武之地。

五、结束语

成功的网络教学平台可以为学习者提供图文音像并茂、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界面, 让学习者乐于学习,能为学习者提供一个自我发现、自主选择的智能型个性化学习环境,同时创设一个多人在线、互相帮助、协作式学习环境。本文采用框架技术设计的个性化网络教学系统旨在构建一个性能优良、适合网络发展的智能型教学平台。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baike.baidu.com/view/1641.htm.[EB/OL].

[2]孙卫琴.精通Struts:基于MVC 的JavaWeb 设计与开发[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383-403.

[3]罗时飞.精通Spring [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5:29-48,191-224,303-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