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福学习计划范文
时间:2023-03-21 16:46: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托福学习计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供销系统;集团化;营销类;社会服务
职业院校服务社会,既是职业院校内涵建设的自身需求,也是社会发展对职业院校的外在要求。从某种程度上讲,以重点示范专业为龙头,整合行业、学校、企业及地方政府的优势资源,提升专业社会服务功能是整个学校乃至职业教育集团社会服务功能得以体现的重要载体和支撑平台。因此,在政府大力鼓励集团化办学的背景下,充分依托供销系统平台,促进系统内部院校的资源整合与优势互补,已成为职业院校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做大做强教育品牌的有效路径。
营销类专业在促进农产品销售,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起着积极促进作用。当前供销社已进合发展的新阶段,营销类专业如何依托供销系统集团化教学平台打造示范专业,让专业更好地服务新农村建设是非常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这种背景下,深入探讨依托供销系统行业集团化办学平台,实现市场营销专业建设与服务新农村建设能力的提升,无疑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一、依托集团化办学提升专业社会服务能力的内涵
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基本目的是整合各方有限资源,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高效运转优质资源。供销社系统集团化办学即以供销社系统内职业院校和农业企业及行业特色企业为主体,各级供销社、专业合作社及地方政府共同参与的以联合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服务地方三农为主要目的的合作办学联合体。而职业教育集团服务三农,提供培训服务的重担主要由职业院校来承担。综合国内外文献表明高校的社会服务职能主要指高等学校直接为当时、当地社会的需要服务包括技术指导、成果转让、业务咨询、职工培训、社会工作等等具体形式。
组建职教集团是职业教育走规模化、集团化、连锁化办学新路的可行途径,是新形势下促进职业学校与学校之间、学校与企业之间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有效模式之一。组建职教集团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为目标,按照“政府引导,骨干带动,校校联合,校企合作,互惠共赢”的基本要求,以具有较强实力的国家级重点中职学校或高职院校为龙头,以优质专业为纽带,以校校联合为基础,以校企合作为突破,构建由骨干学校、相关企业、行业等法人实体自愿参加,平等合作、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市场运作、互惠共赢的非独立法人的办学联合体、产教结合体和利益共同体。
因此,只有通过集团化办学,吸引各方参与,充分利用合作资源,发挥职业院校的优势,才能真正发挥职业教育集团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地方社会服务中的作用。
二、集团化办学背景下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供给现状分析
通过对供销系统多个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模式进行了访谈调研后发现,集团化办学背景下各个院校对社会服务普遍较为重视,具体模式从单一化逐渐向多样化发展。
(一)“引进来”社会服务模式
现在院校普遍设有校内实训基地,这类实训基地主要由校内实验室、实训室等组成。基地在日常教学中通常用于订单式人才培养以及实践性课程,同时也可为企业、机构提供技术、管理培训等。这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定位有密切的关系。通过这类培训,一方面,学校可了解企业对人才专业素养的具体需求,从需求的角度完善自身的人才培养模式;另一方面,企业也可节约引进培训人才、建设培训场所等经费,实现双方的共赢。
如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农产品营销实训基地”(网上供销社),是依托湖南现代商务职业教育集团、中华全国供销总社职教集团、湖南省农产品经纪人协会、湖南省茶叶流通协会等四个校企合作平台,与湖南省茶业有限公司等企业共同出资入股建成;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与特产集团合作开发的“万禾”农产品展销厅,经过几年的建设,现已成为该院市场营销专业涉农方向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亮点之一。
另外,很多供销系统高职院校均设有农业商贸类职业技能和农产品经纪人等考试培训,且同时也作为资格证书的考点。这对于企业而言,可通过在高职院校的培训和考证,实现员工综合素质的提升。随着企业对岗位专业素养要求的提升,这些资格证书是从业人员所必须持有的。
(二)“走出去”社会服务模式
高职院校的师资往往具备“双师素质”,既获得教师资格,又兼有专业技术职称及职业资格,或者具有在行业第一线工作经历。这些教师走进区域社会,进行各类讲座,或是进行相关的职业培训,可提升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使得校内知识和行业技能通过教师的“走出去”实现了外溢效应。
例如,北京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的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农产品营销工作室”, 旨在对师生进行多方位的培训, 该校进而成立了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 实现对师生的专业技能鉴定与认证。而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与企业进行合作,紧紧依托行业,以学训一体的实训形式既实现毕业生与就业岗位的对接, 又成为农产品质量检测技能人员的培训基地,充分实现实训基地的实现社会服务功能。
(三)“校企互动”社会服务模式
高职院校普遍通过设立“校外实训基地”、“专业指导委员会”等方式实现与企业的互动。校外实训基地是学校利用企业或机构的资源建立的用于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与职业素质的校外实践教学场所。专业指导委员会则以专业为单位进行设立,会成员主要由行业专家构成,每年召开1-2次会议,针对学科的人才培养方案设计思路、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课程教学大纲和实践课教学大纲、校内外实验实训基地建设等进行讨论并修正,同时提供来自行业的就业人员素质要求信息。通过这些的交流平台,学校培养的人才更能与人才市场需求对口,而学校也由此能汲取来自行业第一线的信息资源,完善人才培养机制。
除此以外,不少高职院校还提供人力资本共享、咨询服务、技术开发服务、行业标准设立服务等,在供给方面充分发挥了自身优势。这些高职院校正努力从各方面不断开拓,其全方位服务体系的建立已见雏形。
三、制约供销系统职业院校营销类专业社会服务能力发展因素研究
(一)总量上的供不应求
虽然经过近些年来的发展,高职院校社会服务供给逐步发展,但总的来看,多样化的社会服务模式并未满足区域社会发展的需求。与西方发达国家地方高职院校建立的初衷相比,我们的高职院校本身的办学初衷更为侧重于教育而非服务区域经济社会,这与我们传统中以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为主的办学理念有关。
(二)结构上的供需矛盾
1.形式上的矛盾。区域社会需求的主要服务形式与实际采用的主要形式存在着的错位,由于高职院校在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与社会发展具有相对滞后性,导致了高职院校在根据专业而提供的相关社会服务过程中往往与市场实际需求存在不同步,因而对区域社会的具体需求缺乏深入认识和了解,这将影响到社会服务职能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2.主体上的矛盾。区域社会高职院校社会服务需求定位于技能和实践,以工作为中心;而对本科院校社会服务的定位则侧重于理论方面,以知识讲座的形式存在。可见,作为供给主体的两类院校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需求方的定位非常清楚。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作为供给主体本身的高校却对自身的定位并不准确,一味追求“小而全”,忽视了精细化和专业化,这也是导致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形式错位的本质原因之一。
(三)缺乏缓解供需矛盾的平台
社会服务职能的发展与完善是一个供需双方双向互动的过程,既需要高职院校本身的思考和改革,也需要区域社会提供需求和建议。但就目前而言,区域社会与高职院校之间缺乏交流平台,两者之间没有统一的共同目标,这是高职院校提供的社会服务尚未能满足区域社会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两者之间进行合作的主要障碍所在,是缓解供需矛盾和健全社会服务功能亟需解决的问题。
四、依托集团化办学平台保障营销类专业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的运行机制研究
无论是在社会服务的总量上还是结构上,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尚存在着结构性矛盾,这将成为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职能进一步完善的障碍。究其原因,这与传统教育理念中的重“学”轻“术”,高职院校与政府、企业之间的横向联系机制欠缺,缺乏沟通与激励等原因有关。我们认为要改善这一供需体系及现状的矛盾,需要从专业、院校、政府三方共同努力。
(一)进一步明确集团化办学背景下供销系统院校“服务三农”的社会服务职能
1、在社会服务中,供销社职业院校要率先成为培育新农村现代职业技能者的人才高地。因此,集团化办学的供销社的职业院校,在新农村建设中必须主动肩负起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新型农民的历史重任,充分发挥供销社职业院校的商贸教育资源优势,组织未能参加学历教育的广大社会青年和下岗再就业人员接受技能教育,主动参与农民转业转岗培训工作,认真开展供销社社员与职工的教育培训,打造成农村现代职业技能者的人才高地,为新农村建设源源不断地培养和输送合格劳动者。如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市场营销专业教师承担了供销社系统管理人员和农产品经纪人的培训工作,提升了本专业为区域经济和供销社系统服务水平,提高了农村劳动力素质,促进了农村经济与供销社系统的发展。
2、明确集团化办学供销社职业院校成为农村现代职业技能的实训基地的社会服务职能。供销社职业院校要充分发挥在商贸物流、农业物资、再生资源、信息科技等方面的专业、行业特长,抓住机遇,争取财政支持,加快实训基地建设,抓紧配齐配好供销社职业院校的多媒体技术实验室、电算化会计实验室、测土配方实验室、企业级跨平台软件实验室、虚拟物流综合实验室等教学设备资源,促进供销社职业院校与供销社涉农企业的校企合作,转化教学成果,延伸课堂空间。如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利用学院师资优势,与萧山供销社和万丰集团合作,成立农产品营销研究中心,重点开展供销社系统农产品流通网络等相关课题研究,开展技术开发与服务,共同研究解决农产品、农资以及日用消费品营销过程中的问题。通过农产品营销研究中心,开展技术服务、课题研究和科普服务,提升了营销专业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能力,有助于解决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人才、技术等资源匮乏,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3、明确集团化办学供销社职业院校承担农村职业技能的鉴定阵地的社会服务职能。开展农村职业技能鉴定,供销社职业院校既有产业结构调整的理论优势与农村标准化经营技能的鉴定优势,又可以充分发挥供销社系统的行业资源作用,与各类合作经济组织、农产品行业协会、农产品经纪人特别是当地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开展广泛合作,共建实践平台。供销社职业院校可以通过争取与当地职业技能鉴定机构的合作与支持,成为有志于服务新农村的职业技能“多证书”获得者的鉴定阵地。
(二)集团化办学背景下供销社高职院校营销专业需立足于市场
专业在提供社会服务过程中,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发挥了自身优势,但仅仅发挥自身优势还不够,需要在进行市场调研的前提下,从区域社会本身的需求出发,对现有的社会服务模式进行创新性改革,这是解决社会服务形式错位最根本的方法,也可使得地方高职院校与区域社会经济两者之间形成良性循环,实现双方的共赢发展。除此之外,专业还需将视野拓展到三农和基层,在原有行业性和区域性的基础上,增加基层性,从更广阔的市场角度来重新思考社会服务的形式与范围。
(三)供销社高职院校需转变办学观念
首先,需调整高职院校的职责体系,重新审视社会服务职能的重要性,加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的互动机制。若高职院校单一地侧重人才培养或科学研究,容易导致培养的人才、科研的成果与社会实际需求脱轨。社会服务作为高职院校与区域社会的桥梁,是教师与学生开拓视野、丰富实践经验的有效途径,成为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改革以及科研方向不断创新的源动力。
其次,院校需明确定位,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在社会服务职能之间存在着区别,高职院校以“术”为主,而非“学”,因此高职院校应充分发挥自身的行业优势,有针对性地提供职业技术培训,“小而全”社会服务体系的建立难以体现高职院校的特色和优势。这也要求院校无论从人才培养模式还是课程体系都要加以改革。如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根据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人才调研的结果,与专业指导委员会专家共同研讨和调整了人才培养的定位。另外,市场营销专业结合浙江区域经济和新农村发展,重新修订了课程体系,设计了新的教学内容,开设了《农产品营销》、《农资营销》、专题营销训练(农产品营销)等课程,提高了学生对新农村建设的认知程度,增强了学生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能力。
最后,院校需强化服务意识。虽然很多高职院校往往隶属于某些特定的行业机构,但作为高等院校乃至区域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最根本的服务对象是区域社会,而非仅限于机构本身。建立并强化高职院校的区域服务意识,是加强社会服务职能和完善全方位服务体系的内在动力。
(四)地方政府需成为社会服务供需双方合作的推手
区域经济主体与高职院校之间的合作普遍缺乏平台,推动两者之间建立合作的动力机制尚未形式,除了高职院校强化自我服务意识推进内在动力外,外在动力机制的建立和健全也极为重要,政府正是外在动力机制的重要组成因素。我们认为,一方面,政府可考虑借鉴其他发达国家的发展模式,从法律法规的角度来缓解社会服务供需体系及现状矛盾;另一方面,政府有关部门也可通过搭建各类平台促进社会服务,推动两者之间的互惠、互补合作,实现供需双方共赢模式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缪顾根.大学的定位及社会服务职能探究[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120-122
[2]苏文锦.高等职业教育社会服务的内涵与实现途径[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6):166-170
篇2
回望他的成长经历,你不得不佩服他的睿智和顽强。他出生于江西省一个贫困的小山村。高中时,他曾梦想考上理想的大学,改变贫困的命运,让家人和自己过上幸福的生活。可是,他读高二时因家里无钱缴学费被迫回家。梦想还没开花,这个晴天霹雳犹如狂风暴雨要掠走已经发芽的梦想。回到家里,父亲四处求人借钱,不仅没借到钱,还遭到别人的冷嘲热讽。
张立勇的人生跌入了低谷,情绪低落到极点。就此放弃自己的梦想吗?他很不甘心,他希望将来能像自己的同学一样坐在窗明几净的大学校园里学习、生活。乡村的夜晚是那样寂静,冷清的月光照在房间里,一颗不甘命运摆布的倔强的心终于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远走北京去追梦。
张立勇的目标非常清晰,要到大学校园去应聘工人,既能挣钱养活自己,又有机会学习,只有这样才能续梦。第二天,他就踏上北上的列车到了北京。天遂人愿,张立勇当上了清华大学食堂的厨师,梦想又找到了开花的地方。他暗暗发誓:要像清华那些同龄学子一样学有所成,让父母过上幸福的生活。
他非常珍惜来之不易的生活,努力学习,以英语为突破口。他制订了严格的学习计划,因为工作,他得凌晨4点半起床,可是他3点半就起床提前学习一个小时,晚上7点半下班后再学习5个小时。为了不影响工友们休息,他常常跑到路灯下去读英语。
后来,在一场讲座中一举成名。他流利的英语让美国专家和清华学子赞叹不已,当得知他是一名厨师时,现场掌声雷动。此后,食堂经理为他的求学打开方便之门,减少他的工作让他多进教室听课。很快,他就接连通过英语四、六级考试,后又在托福考试中夺得630分的超高分,被媒体誉为“清华神厨”。
张立勇坚持学习,取得了北京大学的本科和南昌大学的研究生文凭,他写的书《英语神厨》被评为“全国青少年最喜爱的书”。因为有了丰厚的稿费,他在县城给父母买了一套商品房。为了激励广大学子,他团结了一批青年精英在全国各地做励志演讲。他也获得了“中国学习十大青年”等多项荣誉。
张立勇的梦想已经开花结果,当年他身处困境选择清华无疑是个明智的选择,虽然是当厨师,但是这里有浓厚的学习氛围和免费旁听的机会。厨师是个跳板,为他赢来清华校园这个平台,在这里,他可以免费得到向高手学习的机会,拓宽了视野,还得到清华广大师生的热情提携。当年辍学回家似乎与大学永世无缘,梦想眼看夭折,而他的智慧在于及时调整人生的航向,把清华厨师作为续梦的跳板,表面上做厨师,实际上读大学。
篇3
关键词: 中外合作专业教学对象特点英语课堂教学策略
1986年9月,我国第一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南京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中美文化研究中心的建立,开辟了中外教育资源互惠互利的先河。2004年7月1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作办学条例实施办法》,使得中外合作办学正式成为了“中国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在短短二十几年中,中国在高等教育领域开展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取得了长足发展。日前在上海理工大学举行的“2009年上海中德合作办学论坛”证实,“全国范围经教育部批准的1101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高等教育占872个。上海共有222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其中高等教育类占62%。”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蓬勃发展,既带来机遇,也提出挑战。笔者从2003年9月起在上海师范大学信息与机电学院的中美合作专业担任英语教师,见证了该专业的从起步逐步走向成熟。笔者希望借由在该项目中的一些经验,分析教学对象的特点,以及如何根据这些特点调整英语教学。
一、教学对象的客观特点
笔者承担的是上师大信息与机电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和机械制造设计及其自动化的中美合作专业的“综合英语”课程。信机学院的中外合作专业采用“3+1”的形式,即学生在国内学习英语和其它基础、专业课程3年时间,在满足条件下,最后一年前往美国戴顿大学完成学业,可获得上师大和戴顿大学两校的毕业证书。
1.本院电子信息和机制自动化中美合作专业的学生每学年各招大概50名左右,女生约占了人数的80%-90%,男生约占10%-20%。各分成两个小班开展英语学习,每班约25人左右,女生约为15-20人,男生约占5-10人。
2.学生中绝大多数为上海本地生源,基本没有或很少外地生源。2009届每班均有几个为数不多的外地生源,来自江苏、江西和福建等地。
3.学生英语基础一般,绝大多数学生属于专业调剂进来。2007年曾经对他们进行过英语的入学测试,平均分在71分(满分为100)。今年进行的调查表明,80%的学生是通过调剂进来的,因为分数不够没有能够录取到理想的第一专业,而又不愿意放弃入读本校的机会,所以选择调剂。
二、教学对象的心理特点
上述的学生的特点都是客观的,而另一方面的特点也是不容忽视的,即教学对象的心理特点。现在大学生的心理压力都是比较大的,而中外合作专业的学生由于某些特殊性,更会有较大的心理压力。教学对象的心理状态将会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所以教师也要充分考虑这些教学对象的心理特点。
1.由于中外合作办学在我国高校教育领域中尚属新生实物,而本院的中美合作专业开办至今只有6年的时间,所以,大多数学生对于该专业的未来和出国的前景感觉比较迷茫,找不到努力的方向。
2.部分学生对调剂到本专业有一定的失望情绪。另外,他们还附带着对占有大量学时的英语课有点消极的情绪,甚至有个别学生对英语学习有点抵触,如有位学生就告诉笔者,高考时本来尽量避免报任何与英语有关的专业,所以面对大量的英语学习和今后的托福考试,感觉非常沮丧。
3.部分学生由于某些因素心理比较焦虑。相比起普通学生而言,对外合作专业的学生承受着更大的心理压力。例如,课程安排紧凑学习压力大;将来要通过严格的托福考试合格才能出国,有些学生会提前感到考试的压力;另外,每年的学费比较贵,而且出国要自费承担很大一部分费用,部分学生觉得对家庭是个较大的负担。
4.但是,绝大多数学生对将来的出国前景和学成回国后的未来也抱有一定的好奇和较大的期望值,而这一点可以好好加以利用,以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和热情。
三、中外合作专业英语课堂的教学对策
美国著名课程论专家施瓦布认为,教材和教师、学生及环境相互作用构成有机的课程“生态系统”四要素。教师和学生在生态系统中唱主角,只有好好把握学生的特点,包括其客观特点和心理特点,教师的授课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所以,英语课不能简单地视为只是英语知识的传递,英语教师应该在备课、授课过程中从深层次上对学生的客观特点和心理状态进行把握。
1.两班均是女多男少,英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条件。女生学英语一般积极性较高而且基础较好,但比较害羞,对课堂活动的参与比较被动;男生一般英语基础比较差,但比较活跃,容易搞活课堂气氛。因此,教师可以鼓励男女搭配,使他们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2.上海生源的学生一般而言英语基础要比外地生源的学生好,特别是听力和口语方面,但是后者一般比前者更加努力学习。除了鼓励两者互帮互助以外,英语教师还要对外地生源的学生给予特别的关心,比如,帮助他们纠正语音语调,鼓励他们加强口语等。
3.多数学生的英语基础一般,需要英语教师付出更多的努力帮助学生提高英语水平。综合英语课时有限,教师要仔细规划听、说、读、写各个方面的练习,在已经有其它的听力课和口语课的情况下,可以把重点放在读写方面。但是中国学生的弱项一般就是听和说,而几年以后的国外学习对听说的要求又是很高的,所以综合英语课仍然不能放松听说。比如在笔者的课上,前10分钟就会进行daily talk。某个学生进行自由演讲5分钟,接下来是老师和其它学生的提问时间。如果学生的topic比较有趣,而老师在提问方面又能加以适当引导的话,能收到非常不错的效果。
4.因为班上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英语教师在授课时要充分考虑到各个层次学生的水平。新知识点的传授要注意从基础入手简单复习,然后着重讲述多数学生需要掌握的新知识,其后稍微提及较难的用法,这样基本可以满足各个层次学生的需求。值得一提的是,现在四级考试和托福考试都已取消语法专项的考试,但是据本专业已经回国的学生反映,他们在国外有时需要撰写小论文,仍然感觉语法有些问题。综合英语的课时实在有限,针对上述情况,自本学期开始后,笔者给学生提供了语法参考书《新编英语语法教程》,要求他们按照进度自主学习,笔者则定时提供各个章节的练习答案及配套的一些练习。
针对中美合作专业学生的心理特点,可采取以下策略。
1.学生在入学初对专业的未来和出国的前景感觉到比较迷茫,这是一种正常心理。事实上我们学院对此非常重视,也为此做了很多的努力。相关的老师可以在课堂上结合自己的授课帮助学生拨开迷雾,找到努力的方向。比如在第一堂英语课上,笔者展示合作大学戴顿大学,以及以前历届学生在那里学习的图片,用英语介绍校园风光、专业建设的情况,以及学生学习的情况,然后就此进行讨论,鼓励学生发表出国留言的感想和打算。这样,既能向学生展示该专业的美好前景,又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同时锻炼了他们的听力和口语。
2.对于对专业或者英语有消极甚至是抵触情绪的学生,英语教师要给予特别的关心。要与他们恳切交谈,关心他们在英语学习方面的困难,帮助他们制定学习计划。笔者对于一些特别内向的学生,一般选择用电子邮件或短信的方式来交流意见,几次交流之后,学生愿意说出当面说不出的心里话。只要老师愿意付出真正的热情和关心,一定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对于这些学生,还有两种较好的方法可以尝试:一是在课堂上让他们回答比较简单的问题,然后当众表扬;二是批改作业时,对于他们的作业,写上表扬和鼓励的评语。实践证明,这么做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3.对于他们的心理压力,建议相关的教师从不同的方面潜移默化地进行疏导。对于英语教师而言,课上所做的翻译、口语、写作等都可以加以利用。例如,中美合作专业的学生课程紧张,学习压力大,英语教师要善于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通过一些有趣的活动完成知识点的传授,如Role-play,debate,oral discussion都可以尝试。对于有些学生对将来的托福考试有点畏难,笔者的做法是挑选托福考试里面比较简单的练习,穿插到一年级学生的课上讲,在学生完成后被告知是托福题目时,他们会感到吃惊并且认为托福也不是很难。这样,既可以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水平,也可以减少学生对托福的畏难情绪,如此循序渐进,从易到难,可以帮助学生攻克的对托福的心理关卡。
四、结语
中外合作专业是一个新时代下的新生事物,需要相关部门和所以相关教师的全身心投入和奉献。中外合作专业的学生首先要攻克的就是语言关,所以英语教师除了要在课堂上传授英语相关的知识和文化外,还要站在洞悉教学对象的客观特点和心理特点的高度,采用一定的教学策略,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时间管理 高校英语教学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6-0292-02
一、目前高校英语学习中学生存在的时间管理问题
目前,高校英语教学主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由学生来控制和管理自己的学习行为,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只起主导和协助的作用。为了调查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是否能够自动自发高效的学习,调查学生安排英语学习时间的分配情况,笔者在辽宁对外经贸学院本科信息系和财经系的四个班级发放调查问卷,针对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主性,时间管理的科学性展开专项分析研究。调查共计下发问卷143份,实际回收有效试卷135份,有效率94.4%。
(一)英语学习安排调查问卷(不记名)
1. 您是否有固定的学习英语的时间安排? 是 否
2. 如上题答“是”您对自己的学习英语的时间安排是否遵守?是 否不一定
3.英语课前是否预习? 是 否
4.英语课后是否复习练习? 是 否
5.您是否有足够口语练习(或交流)时间? 是 否
6.请简述您英语学习中遇到的最大困难?
(二)问卷分析
1.您是否有固定的学习英语的时间安排?
有67名学生选择了是。其中,女同学41名,男同学26名。反映出,有固定学习英语时间安排的学生占比为46.9%。其中女同学占比高于男同学。作为高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英语学科,学生有固定时间安排的不足50%,反映出学生对此并没有足够的重视。同时,包括高校、社会用人单位衡量学生成绩中重要的指标为四六级是否通过,也直接与学生花费足够时间学习与否成正比。既然如此,学生的时间做什么用了呢?这个问题在问卷第五题中得到了答案。
2.如上题答“是”,您对自己的学习英语的时间安排是否遵守?
在67位第一题给出肯定答案的同学中,23位同学回答“是”,占比34.3%;21位同学回答“否”,占比31.3%;33位同学回答“不一定”,占比49.3%。把这个数据拿到总体统计的数据平台上看,只有17%的同学有明确的英语学习时间安排,且严格按照计划安排学习英语;而有60%的同学没有英语学习计划或者有英语学习计划也没有实施。哲学家卡莱里在一本启蒙读物中这样写道:“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去看远方模糊的,而要做手边最具体的事情。”学生学习的宝贵时间不能像流水一样没有意义的流失掉。如何引导学生在时间里“抢”出一块时间用在实施英语学习规划,雷打不动,坚持执行是问题的症结所在。
3.英语课前是否预习?
45位同学给出了肯定的答案,占比33.3%。看得出有三分之二的同学不重视或者没有进行预习。在高校里,自我驱动的学习方式应该成为主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教学理念中,预习与带着问题学习是学生高校学习的重点。从数据看来,学生应该加强英语预习在学习时间安排方面的比重。美国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教学方法都是“预习式学习”,老师上课讲本课的内容,但作业却留新课的习题。
4.英语课后是否复习练习?
110位同学选择是,占比81.5%。可见学生对课后复习的认识度还比较深刻,深谙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的道理。从数据看,复习与练习的同学比参加预习的同学多,反映出同学延续以往的学习习惯。也从侧面反映出学习没有主动性,学习进度相对滞后的问题。
5.您是否有足够口语练习(或交流)时间?
这个问题只有15位同学选择了是,占比只有11.1%。近年来,有关英语教学的话题越来越多,“哑巴英语”是每个英语教育者不可回避的问题。笔者也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尝试解决这个问题,而大学课堂因为时间资源模式有限,不能大规模长时间开展口语交流训练,也不能提供英语角交流等自由模式。缺乏口语交流的机会与时间是我们“哑巴”英语教师与同学共同面临的问题。
6.请简述:您英语学习中遇到的最大困难?
在这个问题的回答中,有以下几个相对比较集中的答案。
a.学习英语随心情,缺乏固定时间。
b.想学,没有时间学。
c.考试前突击学习,但效果不佳。
d.天天背单词,但成绩还是上不来。
e.缺乏口语听说交流机会。
以上几个答案,都与学生学习英语的时间、时机、计划安排分不开。大学生时间管理是大学生对个人的大学生活时间主动地进行计划、控制等一系列管理活动,最终达到最有效地利用时间来发展自我的效果。如果学生能善用时间管理的技巧,合理分配学习时间,无论在学习还是生活中都将会取得事半功倍功的效果。其他学者有关大学生的时间管理研究发现,时间管理不但对学生的学业成绩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而且与焦虑、抑郁等存在显著的负相关,与自尊、主观幸福感、自陈健康状况等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做好时间管理,可以走到时间的前面,从容不迫,有条有理。
二、应对时间管理问题的对策
对于高校学生而言,时间管理作用之一是有效地用时间,不轻易改变时间的用途。每名同学都应该很清楚:该做些什么;什么事情不应该做。学生在学习英语中应该透过事先的规划,把时间管理当做一种提示与指导的手段。下面就时间管理在学习英语方面的方法做一阐述。
(一)学会拒绝
在鲁迅的眼中,时间就如同生命。他在文章中无数次的提起“美国人说,时间就是金钱。但我想:时间就是性命。倘若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的。”时间管理当中最有用的词是“不”。同学们在一起,有很多诱惑与放松的机会。如一起玩游戏,一起成宿打牌打麻将等。同学要学会的第一个时间管理的原则是要学会说:不。自律性、坚持力、效能感等个体因素是影响学生时间管理成败的重要因素。因此,要想在英语学科有所突破,就必须坚持己见,严格按照事先规划来行事,该拒绝的就应果断干脆的拒绝。
(二)学会设定目标规划
目标规划有很多种:有长期、有短期;有日计划、周计划、月计划、季度计划、年度计划。高校学生的学习目标各不相同,大部分同学都能慷慨激昂地说出有一些长期目标,比如说考研、通过英语专业八级、大学英语四六级、pets、托福等。但一到制订具体学习计划,往往遇到很到的困难。利用“层层分解法”做到“以终为始”,把“大目标”层层分解为小目标是执行时间规划的前提。
(三)学会自我剖析,运用时间“四象限”法自我检视
著名管理学家科维提出了一个时间管理的理论,把事项按照重要和紧急两个不同的程度进行了划分,基本上可以分为四个“象限”:既紧急又重要、重要但不紧急、紧急但不重要、既不紧急也不重要。在同学们的日常生活中,时间管理理论的一个重要观念是应有重点地把主要的精力和时间集中地放在处理那些重要但不紧急的学习计划上,这样可以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例如,现在是三月初,新学期的开始,对于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重要但不紧急”的事就是六月中下旬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了。科学的规划好这三个月的时间,从容有计划地应考,是同学们明智的选择。
(四)盒装时间法
盒装时间的概念是,把自己的时间分成若干个模块,形容为若干个时间盒子。然后把自己认为最重要的事项,按重要程度结合自己实际情况“装”入盒子中,并严格遵守A时间做A事,不受外界打扰的原则。史蒂芬・柯维把迄今为止时间管理学的研究分为四代:第三论讲求优先顺序的观念,争取最高的效率,主要管理工具为可以表达出统合价值观、目标、进度表的规划书。最直观体现盒装时间法的就是学生都熟悉的课程表方式,把课程外的时间也统筹放在盒子里。
有一句话说得好:老师是站着的学生,学生是坐着的老师,学生是学生的老师。高校老师从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中,应该扮演好学习“引导者”的角色。站在学生的角度,以学生学习需求为导向,以自我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为基础,以一切为了学生的教学态度完成教学工作。事实证明,在当前的形势下,学生更急于提高自己的外语水平,他们更迫切地希望从教师那里获取学习方法,也更尊重和信任教师的学习计划和指导。笔者提出的时间管理方法在学习英语方面的应用,也可延伸到其他学科乃至学生毕业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如果学生能够在教师的知道和督促下,把此方法落实到自主学习的实处,将会产生积极可预见的良好效果。
收稿日期:2011-06-23
作者简介:马秀欢(1982-),女,辽宁大连人,助教,硕士,从事教育心理学、教学法、语料库研究。
参考文献:
[1] 李祚山,尹华站. 时间心理学的研究进展综述[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1,(2):82-84.
[2] 阮昆良.中学生心理控制源和时间管理倾向的相关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4,12(2):147-148,150.
[3] 袁湄.大学生时间管理行为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6.
[4] 知识窗[J].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3 月下半月)8.
[5] Britton BK, Tesser A. Effects of time - management practices on college grades [J].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1991, 83 (3):405-410.
[6] Ranjita M,Michelle M. College students’academics stress and its relation on their anxiety, time management, and leisure satisfaction [J].American Journal of Health Studies,2000,16:41-45.
篇5
丹麦的大学和其它高等教育机构主要由国家管理。全国现有各类高等院校18所,其中5所为综合性大学,分别是哥本哈根大学、奥胡斯大学、欧登赛大学、罗斯基勒大学和奥尔堡大学。此外还有工学院、商学院、医疗学院、建筑学院、兽医学院等百余所高等院校。这些高等学院大多集中在一些大的城市,例如哥本哈根、罗斯基勒、约灵、埃斯堡、奥本罗、兰德等。哥本哈根大学是丹麦规模最大、最有名望的综合性大学,也是欧洲历史较长的一所大学。比较有名的商学院是哥本哈根商学院、罗斯基勒商学院、埃斯堡商学院、哥本哈根技术学院、北丹麦商务技术学院、奥本罗商学院等,最大的工科学院是丹麦技术大学。这些学院均有较长的建校史,教学设施也比较先进,许多学校许多教职员工都是持有硕士和博士学位的、有着丰富的国际教学经验的老师。课程设置比较丰富,几乎涉及各个行业,并且针对近年经济的高速发展,设置了一些比较新兴和热门的专业,例如,国际商务认证、国际市场学,电子商务、多媒体设计、经济管理学等专业来满足不同层次国际学生的需求。在丹麦师生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友好互动的。在课堂上采取非常灵活的教学方式,学生们也乐于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并且表达自己的观点与看法,家庭作业对于每门功课都是必要的,许多的家庭作业都是真实的案例或真正的项目。学生每天都会被安排比较合理的家庭作业,并且阶段性还会安排一些特别作业。同时,学生许多的课外作业或报告都由学生自愿组成的学习小组共同完成,每一个小组由4-6名学生组成,老师对学习小组的组成的唯一要求:是要求小组成员来自不同的国家,这样以便于学生们更多地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思维方式以及加强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沟通技巧。学校有责任对学生的学习负责,并为他们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对于学生来说,学习期间保证一定的出勤率是必要的。这就意味着在校上课期间打工是不被允许的。只能安排在周末打适当的零工。所有的学生可以随时(休息时间除外)使用学校的计算机设备,包括使用互联网(免费),并为每人提供一个E-Mail地址。
学院均拥有许多现代化的教学楼,这些教学楼都有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包括高效、便利的ICT intranet/互联网设施,以及开放性的学习中心。另外,学校为学生们提供公用的电话、复印、打印、传真、排版装订等设备(这些设备需要付费使用),那里有许多为个人学习提供便利的自习室,以及许多有经验的指导老师。你还可以去图书馆,那里有你学习所需的各种图书与杂志。学院的餐厅为所有丹麦与国际学生提供价格合理的可口食品。那里还有餐饮区和舒适的休息区,是学生下课以后休息娱乐的好地方。
目前,丹麦商学院和大学在中国招生的专业主要以商科、计算机类为主,授课的语言采用全英文授课。详细的专业主要有:大学预科、市场学、高级计算机、多媒体设计。硕士专业为:经济管理学硕士。这些学院每学年八月、二月两次开学。学生不需要提供英文成绩(托福或雅思),但必须通过学校的英文面试。
赴丹麦留学的十大优势
1、地理位置优越
丹麦地处欧洲北部斯堪地纳维亚地区,扼波罗的海出入北海和大西洋地咽喉,是西欧通往斯堪地纳维亚半岛的桥梁。西北隔斯卡格拉海峡与挪威遥遥相望,东与瑞典隔厄勒海峡,南部与德国接壤,总面积为43092平方公里。
2、语言环境好,全英文授课
除母语是英语的国家外,丹麦是欧洲英语普及率最高的国家之一,丹麦人从小接受英语教育,约90%以上的丹麦人讲英语。丹麦对中国招生的各种学院,目前都采用全英文授课。
3、教学质量高
丹麦的教育非常发达,国内有5所著名的综合性大学:哥本哈根大学、奥胡斯大学、欧登赛大学,罗斯基勒大学、奥尔堡大学等。此外还有工学院、商学院,医疗学院、建筑学院、兽医学院等百余所高等院校,其所授予的学位及毕业证书为国际承认。丹麦的英语授课课程国际化程度很高,丹麦高校的课程设计非常独特,80%以上的教师持有博士、硕士学位。
外籍学生在丹麦学习期间可掌握多门外语;同时有机会去欧洲其他国家的姊妹学校进行校际交流;另外,一些学校也会安排学生在大型企业或跨国公司有薪实习。
4、欧盟成员国,申根协议国,拥有便利的旅欧条件
持有丹麦政府颁发的签证,可以在十几个申根国家自由出入。为选择继续深造的学校和工作提供便利。
5、入学条件宽松
目前,丹麦商学院和大学在中国招生时,对中国学生的要求为:
高中毕业(职高、技校均可)具有一定的英语基础即可。
申请攻读专科升本科课程,大专毕业即可。
申请攻读硕士学位,要有相关的专业学士学位,英语水平较高。
无需雅思或托福成绩,只须通过学校的英文面试,不同的课程,英文的考试难易程度不同。
6、免费的医疗保险
在丹麦,医疗保险作为福利政策的一个重要内容受到政府的充分重视,外国留学生也享受丹麦政府提供的免费医疗保险。
7、合法打工
在丹麦打工是合法的,学生每周打工不可超过15小时,但假期除外。
8、就业前景好
丹麦近年来经济形势一直为全欧最好,失业率为全欧洲最低。丹麦有大量的产业在海外,多数聘用外籍雇员管理,为在丹麦受过高等教育的外籍毕业生提供了较多的就业机会。近年来,丹麦非常重视和中国的商业贸易等各个领域的往来,急需一批了解丹麦同时了解中国的国际型人才。同时,由于全欧洲70年代―80年代时期,人口增长连续多年呈现负值,人口老龄化特别严重,因此,急需年轻的知识型人才。
9、高福利国家
丹麦是世界公认的高福利国家之一。与此相关,丹麦的税收也高于大多数国家,丹麦的所得税高达50%,丹麦政府将上缴的税收的40%用于社会福利;税收的13%用于教育和科研;税收的9%用于医疗保健。
篇6
莱佛士学院于1956年在吉隆坡设立分院。1960年,在政府欲把上述分院升格为国立大学的意愿下,马来亚大学于1962年1月1日成立。
马大目前设有14个学院、4个学术中心以及两所中心、4所研究院。文学与社会学院,商业管理与会计学院,经济与行政管理学院,语文学院,教育学院,法学院,马来研究院,回教研究院,文化中心,环境建筑学院,电脑科学与资讯工艺学院,牙科学院,工程学院,医学院,理学院,体育中心。
马来亚大学在伊斯兰研究、马来语研究、文化中心、艺术与社会科学、建筑环境、商业与会计、计算机科学与信息科技、牙科、经济与管理、教育学、工程、语言学、法律、医学和自然科学等15个专业领域设有近80个硕士、博士点,具有较高的学术和教学水平。
马来亚大学的硕士课程一般要求在2-3个学期完成,最多可延长到10个学期。博士课程应在4个学期完成,最多可16个学期。入学时间在每年的5月和11月。
如何申请攻读马来亚大学硕士、博士课程
申请攻读马来亚大学硕士、博士课程者应具备的条件是:
大学本科毕业生(具有学士学位证书)可申请研究生课程(Master),硕士生(具有硕士学位证书)可申请博士生课程(Phd);年龄不限、身体健康;英语成绩:托福550,雅思5.0。另外,如果是申请医学课程最好有1-2年的医生工作经历,申请MBA课程最好有1-2年的工作经历。
申请攻读马来亚大学硕士、博士课程应该准备好如下资料:
1、照片10张,2寸彩色;2、本科学历公证书两份,中英文;3、成绩单公证书两份,中英文;4、学士学位公证书两份,中英文;5、不少于200字的个人简历和学习计划,两份,中英文;6、推荐信,由两名推荐人提供,每名推荐人的推荐信一式两份,英文;7、雅思5.0分或托福550分的成绩复印件,两份;8、研究性课程的学生需提供2份研究目标,英文;9、完整的报名表两份。在履行申请手续时,除交纳以上相关资料外,还需交纳全本护照复印件1份和申请报名、境外服务等相关费用,并应在赴马大之前本人在政府医院做好健康检查,并将健康表格带到马大,注册时交纳。
马来亚大学可在每年两个学期中的任一学期入学,申请时间与开课时间为:
第一学期,大开学时间
第二学期,小开学时间
报名截止时间:2004年12月31日
报名截止时间:2005年8月25日
申请时间:2005年1月
申请时间:2005年8月30日
开课时间:2005年5月
开课时间:2005年11月
为使学生能够顺利进入马来亚大学的硕士课程,马来亚大学在正式上课前特别举办两周的英语过渡班,周一至周五上课,每天3-5小时,主要是提高听说能力,适应硕士课程需要。马来亚大学在这两周将为该班同学配备一名全程英语辅导员,每节课安排2-3名教员授课,教程和教材均由马来亚大学安排(费用另计)。
费用:6万元人民币读硕士
同其他欧美国家的学校相比,在马来亚大学攻读硕士和博士,费用的优势十分明显。在学费方面,除医学和牙科外,其它专业完成整个硕士课程的学费均不超过1万马币。各专业学费如下表:
系
硕士课程
博士课程
(2-3学期)
(4学期)
伊斯兰研究
3500-4500
8800
马来语研究
3450-6000
8800
文化中心
5500-8200
10800
艺术与社会科学
4900-7000
9600
建筑环境
8000-15000
8000
商业与会计
25200
13200
计算机科学与信息科技
5400-14000
9300
牙科
11500-35000
39600
经济与管理
6000-8500
13200
教育学
7000-8200
10500
工程
5500-14800
11900
语言学
7000-7500
13300
法律
4900-7400
11000
医学(临床)
11000
N/A
医学(非临床)
6700-9800
18000
自然科学
4300-10500
14400
住宿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学校提供少量的有部分家具的公寓给国际硕士生。国际事务部协助学生在学校周围寻找合适的住宿地点。另一种住在学院宿舍。住宿费一般为每人每月800元人民币,一年半为14400元人民币,双人间学生公寓。
学校里的伙食十分便宜,用餐花费一般为每人每月700元人民币,一年半为13000元人民币。
生活费用加起来每人每月约为2000人民币,包括吃饭、住宿、交通、通讯、以及生活用品。
算下来,学费一般为2万元人民币,牙科医学为4-6万人民币,加上18个月的生活费用,读硕士的总费用6万元就够了。
此外,还有一些行政性收费总计不超过3000元人民币,详细情况如下表(单位:马币):
硕士生
博士生
A一次性费用
保证金
240
240
图书馆押金
480
480
首次注册费
360
600
毕业典礼费
240
240
合计
1320
1560
B非一次性费用
注册费
60
60
服务费
150
150
卫生费
32.4
32.4
图书馆使用费
200
200
合计
442.4
442.4
C1 考试费(授课式)
科目*门数
科目*门数
C2 考试费(大论文)
900
---
C3 考试费(小论文)
---
660
D1 学费
科目*门数
科目*门数
D2 研究费
根据专业不同 根据专业不同
篇7
上海戏剧学院为帮助更多中国国内具有优秀艺术潜质的学子踏上一条通往国际化教育和职业舞台的绿色通道,特设立海外艺术留学本科生培养计划,跟多所海外知名大学签订联合办学项目合作协议,常年面向全国招生,招生科系涵盖上戏九大院系所有常设专业,为艺考生提供另一条升学的道路。请考生仔细阅读招生简章内容,并根据相关流程进行网上报名(sta-international.org.cn/apply/create)。报名成功后,系统会自动发送通知,请考生密切注意查收考试信息的电子邮件通知。
一、项目优势与办班特色
1. 项目信誉可靠:上海戏剧学院重点建设项目,受院内层领导统筹监督。
2. 专业师资力量雄厚:上海戏剧学院内一流教学资源与设备全套共享,专业课程除了配置上海戏剧学院的教师团队,也常年聘请高水平的国内国际知名专家学者赴沪授课,不定期举办海外院校名师交流会。
3. 英语课程实力强大:专业英语培训团队入驻校园,丰富的课上课下活动,让语言学习更加生动有趣。
4. 国际预科教育体系:引入先进的国际预科教育体系,使学生在出国前,从学术和心理上都做好充分准备,缩短海外生活的适应期,确实把握学习黄金期。
5. 全方位的管理保障:实行班主任制,对学生采行多方位管理模式,所有考核指标严格量化,全面培养学生自我控制、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出国学习和生活打下基础。
6. 海外名校选择多元:积极拓展学生海外学习的院校选择,提供一站式服务,解决学生输出海外的院校安排、学制衔接及签证问题。
7. 受认证的学位证书:受中国教育部认证,学位含金量高,就业保障度高。
8. 专业化的就业指导:与业界众多单位合作,不定期邀请业内精英人士担任嘉宾讲师,为学生提供专业知识讲座、业内行情分析和就业规划指导。
二、海外合作院校列表
【定向合作院校】
【非定向合作院校】
三、招生专业
四、学制与学位
学制为四年,首年在上海戏剧学院(华山路校区及莲花路校区)学习;后三年在国外学习。毕业后取得上海戏剧学院颁发的结业证书以及国外院校授予的正规本科学位。
备注:部分非定向合作院校的学习时间略有不同,需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安排学习时间和辅导课程。
五、课程规划
六、报考条件
面向全国招生(包括港澳台地区、外籍),同时也欢迎零艺术基础的高中生及中专艺术类学生报考。出国学习前需取得高中(或同等学历)毕业证。
七、报名方式
1. 网上提交报名资料(sta-international.org.cn/apply/create)
2. 支付报名费人民币800元(含考试费、邮寄费、资料翻译费等,不可退还;报名资料提交后一周内完成支付)
用户名:上海戏剧学院
银行账号:3100 1539 7000 5001 2523
开户行:中国建设银行上海市延安路支行
备注:学生姓名-联合办学-报名费
八、入学测试
目的:了解学生英文听说读写各方面程度以及艺术专业的基础水平,为后续规划个性化学习计划提供科学依据。
方式:考生报名信息得到确认后,校方会发送电子邮件通知考试的相关细节。考生根据要求于规定时间内完成在线测试。
备注:
1、 近一年内已经取得5.5的雅思或69分的托福成绩者,或高考英文分数不低于当地满分线的70%者,可免英语水平测试。
2、 已取得国内高等艺术院校的艺考合格证者,可免专业测试。
3、 定向生需通过校方入学资格水平测试方可录取入学,非定向生不需要参加入学资格水平测试。
九、录取
校方将在考生完成英文和专业测试后一周内将考生的成绩单发送至考生邮箱。凡通过入学资格水平测试的考生将一并收到我校颁发的预录取通知书及报到通知书。
考生根据报到通知书规定的时间准时到校办理相关入学手续。
十、收费标准
a) 学习费用
b) 奖学金方案
方案一 首年入学学费减免
入学年的9月底前取得雅思官方成绩5.5以上的学生,可获得首年入学学费减免。
考取雅思成绩5.5者,可获得人民币10,000的学费减免;
考取雅思成绩6.0者,可获得人民币20,000的学费减免;
考取雅思成绩6.5(或以上)者,可获得人民币30,000的学费减免。
方案二 学年综合表现优良
综合表现优异的学生可获得人民币10,000~20,000的学年综合表现优良奖学金。
备注:非定向生不适用于上述两种奖学金方案。
十一、招生咨询
单位:上海戏剧学院创意学院国际项目中心
(为上戏涉外合作办学工作的正规部门及对外合作交流的重要窗口。依托上戏的雄厚资源,在中外艺术教育体系之间搭建起桥梁,并通过多元化的接口与全球顶尖艺术学院实现完美对接,输送了众多学子到定向合作的海外高等艺术学府进行专修和深造。)
电话:+86 21-6249 6659;
林老师(+86 137 6495 6352);张老师(+86 186 1670 3753);黄老师(+86 137 9525 7925)
曹老师(+86 185 16304130);吴老师(+86 188 1800 1605)。
邮箱:sta-international@qq.com (欢迎将填写好的报名表寄发到此电子邮箱)
网址:sta-international.org.cn
篇8
[关键词]交换生 人才培养 学业指导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19-0134-02
教育国际化是世界教育发展的潮流,培养一大批通晓国际规则、具有国际视野、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是教育国际化战略的目标。实施大学生海外学习计划是实现教育国际化的有效途径。如何根据交换生群体的特点,对交换生进行切实有效地学业指导,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一、交换生的学习特点
交换生主要指国内高校与境外大学通过组织联合培养、短期访学、暑期学校、带薪实习等途径选拔的到对方高校进行短期交流学习的学生。交换生的交流学习,不以获取对方高校的学历、学位为目的,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国际竞争意识,养成国际视角,体验先进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学习前沿的科技知识。交换生在高校中是一个优秀的群体,其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一)成绩优秀,思维活跃
交换生主要是二、三年级的学生,他们在学校学习成绩优秀,外语水平较高,渴望到教育发达的国家进行交流学习。他们善于利用网络、电视、手机等获取信息和知识,他们对新事物的理解、接受能力特别强。他们在学习中敢于探索,勇于创新,积极参加各种培训和社会实践,以此锻炼自己的能力。
(二)自我意识增强
他们在自我崇尚和对自我价值、自身利益的追求中,成才意识、民主意识、参与意识和创新创业意识不断增强。他们敢于发自己的想法,在班集体活动中表现活跃,非常乐于参与、活动,他们通过每一个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渴望被同学们认可。强烈的自我意识和务实的价值取向使得他们更注重维护自己的权益,更渴望成才。
(三)学业规划未明确
虽然他们在学校里已经学习过一部分专业知识,但对未来的学习发展,还没有明确的方向。大部分学生是抱着随大流的心理。他们对自己的未来没有明确的规划和目标, 考研、考托、考公务员、考各级证书,出国访学等都是受同学的影响。甚至个别交换生把交流学习当成公费出国旅游的机会。
(四)抗压能力弱,社会履历浅
交换生一般都来自经济比较富裕的家庭,在成长过程中没有受到过什么大的挫折。他们心理比较脆弱,也承受不了委屈,对教师的批评不能理解;在与同学们相处的时候,容易因为生活中的琐事引发矛盾;容易在遇到问题时,产生自卑、焦虑等心理。他们的生活主要在学校中度过,从小学、中学、大学一路走来,与社会接触少,生活阅历浅,对社会上复杂的事物认识不足, 缺少社会政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锻炼。
二、影响交换生学习的主要因素
(一)生活因素
绝大部分交换生都是首次离开学校,走出国门。交换生对当地的社会状况、政治、经济、文化缺乏基本的了解,在交流期间的衣、食、住、行都要自己去考虑,这对交换生的人际交往能力、适应环境的能力、 生活独立性都是一个挑战。欧美国家消费水平比较高,经济因素也会制约一部分交换生的消费。如何快速适应当地的生活,是交换生面临的第一个问题。
(二)语言因素
交换生一般是到教育发达的欧美国家进行交流学习,在非母语国家的高校进行交流学习。虽然高校在进行交换生选拔时,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外语水平是主要因素, 一些院校也在交换生申请条件中明确,申请者需具备良好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通过大学英语四、 六级考试或者托福、雅思成绩优良。但是,满足申请条件和能听懂全英语授课还是有很大的差距,交流学习的时间一般都比较短,若交换生一边学习语言,一边学习专业知识,学习难度会大大增加。在国外学习期间努力提高语言熟练程度是必须的,如果交换生在交流学期开始时还没有熟练掌握好外语,那么他们在国外的学习效果估计要比在国内的学习效果逊色不少。
(三)课程因素
每个学校的课程体系、教学计划都不尽相同,不同院校间的成绩转换,学分互认一直是突出的难题。
欧洲伊拉斯谟项目是世界上最著名的交换生项目之一。据调查,在伊拉斯谟项目中仍有23%左右的交换生因出国交换学习的学分在回国后不能得到合理认证而推迟毕业时间。目前,交换生对国外高校的课程了解主要是通过对方高校的网站。这些网站的课程介绍一般都比较简短,交换生无法获得充分的信息,会导致交换生做出不恰当的判断。其次,国外一般是一年三个学期,国内是一年二个学期,由于教学环节安排的不同,交换生交流学习期间无法选修一些课程。可能会出现一种情况,按照国内高校的教学计划要求,学生在交流学习期间又必须选修某些课程以冲抵计划内的课程,这样就会导致学生在交流学习结束返校后,需补修一些课程,从而加大学生的学习任务和压力。
三、交换生学业指导的措施
(一)思想政治教育
交换生是高校选拔的优秀学生,应对交换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交换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让交换生在学习国外先进文化的同时,时刻牢记“我是一个中国人”,“我”不仅仅代表个人,还代表中国交换生,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由于派出地多为资本主义国家,管理相比国内较为宽松,国外的政治环境自由,学生可自由参加社会集会、游行、示威等活动,这时,要防止他们在完全自由的环境下过度放纵自己,被身边不利因素诱导影响自己将来的人生道路。
(二)心理教育
第一次出国在外学习的交换生,难免产生思念家乡,想念亲人、同窗好友的情绪,到国外一个陌生的环境学习是一次观念上的转变,因此各种情绪都会影响到交换生的学习和生活。“法乎其上,得乎其中;法乎其中,得乎其下”,应鼓励交换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目标。交换生要珍惜交流学习的机会,把一个人到一个国家开始一段时间的学习生活当做生活的财富,以积极的心态迎接新的挑战,这对学生的成长有好处,对他们适应新的环境下的学习也有正面的作用,对学生增强承受挫折的能力大有裨益。可以利用现代通信技术建立QQ群,以国际长途、手机短信等方式与交换生保持紧密联系,排除他们思想上的顾虑,鼓励他们认真学习,让他们虽身在国外学习,但仍能感受到学校、教师对他们的关心。
(三)文化教育
每一所大学都有自己独特的办学风格、文化积淀,交流生不仅要学习交流高校的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育模式与管理理念,还要主动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类文体活动,接受不同校园文化环境的熏陶,感受不同学校的优势与特色。交换生要能适应并参加国外的各种舞会、生日派对等各种社会交往,并能在其中展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这既能引起国外学生的兴趣,又能增加交换生的民族自豪感,还从正面宣扬了我们的民族文化。
(四)日常管理
在学生出国访学前,可以召开出国学习经验会,邀请回国的交流生介绍交流高校所在地的社会情况、饮食习惯、宗教习俗、社会团体活动、传统节日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等。还可以将历届交流生的交流学习经验汇编成册,发给交换生,由学校外事部门介绍在国外学习生活的组织纪律要求。学院负责交流生的日常管理,为每位交换生指定指导教师,指导教师一般由具备出国留学经验的教师担任,教师与交流生固定时间进行交流。
(五)课程指导
学校应加强与交流高校的联系,在交换生出国前,将交流高校的课程设置、课程说明等情况做到尽可能详细,并分发给交换生。让交换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根据交流学习时间,交流高校的课程设置,所在专业的培养方案或培养计划,制定详细的访学计划表。同时做好预案,如果访学计划表中的课程发生调整,或者课程发生变化,要能妥善处置。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交换生计划,允许交换生自己修读部分课程(访学期间无法在访学高校选修的课程),在访学结束返校后,参加学校的考试。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增强,当今世界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趋势也日益加强。加强与其他国家高校间的交流与合作,扩大交换生数量,对交换生的学业进行切实有效地指导是一个重要的任务。我们在交换生的学业指导中,要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科学的工作流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的主动性,不断改进交换生的管理工作,培养出更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秀人才。
[ 参 考 文 献 ]
[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篇9
人生,都以成就事业为目标,然而成就事业的过程却又不能一帆风顺。因此,坚持便成了成就事业的关键。坚持,不仅仅是一种意志,一种耐力,一种韧性,更是一种品质,一种精神,一种智慧。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能够始终坚持不懈的人,虽然不一定伟大,但一定高尚;虽然不一定辉煌,但一定优秀。让我们像下面文章中所描写的人物那样,明了坚持的道理,认准前进的方向,然后一路向前,引吭高歌。
选文1
始终如一
龙德芳
有人去买警犬,香港产的要10万元,德国产的要100万元。它们有什么区别呢?买主拿一包海洛因给它们闻,然后把海洛因藏起来。两条公警犬同时被放出,它们同时找出了海洛因。“10万元的和100万元的也差不多嘛。”买主说。
卖警犬的人提议再试一次,同样是找藏匿的海洛因。但这次在路上出现了一条母狗。两条公警犬被放出后,同样直奔海洛因所在地。精彩的情景出现了,香港警犬开始注意母狗,越跑越慢,接着就与母狗亲热起来了。而德国警犬却置若罔闻,狂奔至终点,取回海洛因。所以,10万的与100万的还是有区别的,即目标明确后,是经受住各种诱惑,始终如一地朝着目标进发,还是见异思迁,半途而废。
卡尔・威特说:“我对待儿子,一贯是是非分明、始终如一,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一切都要认真,这会对孩子产生良好的影响。不允许的事,一开始就不允许,这样对孩子就没有什么痛苦。有时答应,有时不答应,反而会给孩子带来痛苦。我周围的很多父母,他们对‘禁律’出尔反尔,有时行,有时却又变得不行了,不能始终如一。这样久而久之,就在孩子的心灵上打下了父母的‘禁律’是可以打破的烙印。父母对自己的言行都那么草率,那么不认真,怎么去教育孩子认真呢?”
要教育好孩子,父母必须对事物的好坏有一个始终如一的定见,无定见是教育孩子的最大禁忌。
做人和行事亦是如此,然而以我们的环境和生命历程,真要做到始终如一是多么的不易。有人在评价巴金时就指出,一个在“五四”时代狂热信仰无政府主义的人,一个曾把真诚、勇敢作为做人的道德标准的人,怎能不对自己的软弱行为、对人格被扭曲而感到痛苦呢?巴金自己就说:“我怎么忘记了当年的承诺?我怎么远离了自己曾经赞美的人格?我怎么失去了自己的头脑,失去了自己的思维,失去了自己的语言?”
不卑不亢、不离不弃地坚持做一件事。在这个过程中,你会发现自己原本没有意料到的坚忍,会听到自己心里最真实的声音。你会为自己坚持下去的这种毅力而折服,你在证明自己可以把一件原以为不可能的事情进行到底。正是这种坚持,让我们重新发现自己,估价自己,看重自己,更爱自己。
(选自《云南教育・小学教师》,有删改)
美文点读
本文叙议结合,循序渐进,层次分明,思路清晰;事例典型,引用恰当,由物到人,道理深刻。文章在讲述做人的道理之前,先将香港产的警犬与德国产的警犬相对比,巧妙点出题旨,突出“坚持”的要义。作者在此基础上阐述教育孩子和做人的道理,水到渠成且富有思想深度。
阅读思考
1.文章开篇讲述香港警犬和德国警犬的时候,运用了什么样的表达方法?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2.文章第三自然段是怎样阐述教育孩子的道理的?请简要回答。
3.“要教育好孩子,父母必须对事物的好坏有一个始终如一的定见,无定见是教育孩子的最大禁忌。”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4.文章在选材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概括。
选文2
我始终走在路上
李慧琴
2001年10月1日,中午,清华大学第十食堂,这天买馒头的学生出奇多,窗口挤满了人,乱成一团。
一个美国黑人留学生仗着人高马大,从后面横冲直撞往窗口边挤,引起了其他学生的抗议。
负责卖馒头的张立勇不得不停止工作,温和地看着那位留学生,一脸笑容地说:“Would you please wait for a while(请等一下好吗)?”
张立勇的声音不大却很清晰。窗口外的吵嚷声瞬间消失了,每个人的脸上都浮现出一种恍如梦里的表情:流利的英语出自一个卖馒头的农民工嘴里,真是匪夷所思!
黑人留学生低声嘟囔了一声“Oh,my god!”然后开始自言自语,大意是没想到这位卖馒头的英语说得如此流利。他说了声“Sorry”后,乖乖地从插队的位置退了出来,排到了后面。
“Thanks for your patience(谢谢你的耐心)!”张立勇说。
这是张立勇第一次用英语卖馒头。也就是从这天开始,清华大学农民工用英语卖馒头的新闻不胫而走,传遍了整个中国。从此,张立勇完全用英语卖馒头,他的窗口很快成了清华园里的一道风景――每天开饭时,馒头窗口前学生排到了食堂外。许多原本不吃馒头的学生也改变自己的饮食习惯,只为与张立勇用英语过上一招。
于是,张立勇得了一个响遍全国的绰号:馒头神。大家将他与《天龙八部》中那位身怀绝世武功却深藏不露的少林寺扫地僧作比,他们都一样惊世骇俗。之所以惊世骇俗,是因为他不过是一个连高中都没有读完、在食堂里卖馒头的小师傅,却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
张立勇出生于赣南山区崇义县的一个贫困家庭。高中二年级时,因为贫困,他不得不辍学到广东打工。打工的日子辛苦而劳累,收获却少得可怜。繁华的城市中,除了一张床,没有一样属于他。张立勇不甘心过这样的生活。两年后,亲戚推荐他到清华大学食堂卖饭,他毫不犹豫地放弃了好不容易才得到的主管职位,来到清华,边卖馒头,边挤出所有的时间来学习。
在清华,张立勇卖馒头之余,不放过任何学习机会。他每天早上4点多起床,在菜墩前、窗口前一站就是八九个小时,一天下来早已人困马乏。但多年来,他一直坚持按自己的学习计划走,常常学到凌晨一两点,吃饭速度特别快,常被别人称做疯子……
他的坚持,得到了丰厚的回报:英语托福考了630分;在校外兼职英语家教;在清华的英语培训班做主讲教师;发表文章,出版新书;拿到大专文凭;自学了计算机、新闻采访、经济、法律、国际贸易等课程……
现在的张立勇,要名有名,要钱有钱。然而,他仍把自己定位为一位农民工。他在自己的著作《英语神厨》中写道:我是一个农民,一个打工者……其实我的身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从赣南的一个小山村里走来,我始终走在我的路上。
(选自《37°女人》,有删改)
美文点读
本文标题醒目,形象生动,意味隽永。本文选材新颖典型,一开始就引人入胜,选取的场面精彩,用语言和神态描写来塑造人物,然后交代人物取得业绩的过程,平凡中见奇特,朴实中显真挚。文章对于人物的记叙并非面面俱到,而是紧紧围绕“坚持”来布局,既突出了主题,又具有感染力。结尾点题,使文章结构严谨。
阅读思考
1.文章开篇首先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作者为什么要写张立勇“温和”而充满“笑容”的表情?
3.“但多年来,他一直坚持按自己的学习计划走,常常学到凌晨一两点,吃饭速度特别快,常被别人称做疯子……”你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意?
4.“他的坚持,得到了丰厚的回报”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选文3
目标始终如一
韩小蕙
家门口新建了一座游泳馆,我遂与游泳结了缘。
我基本上都是晚上下班以后去。每次从入水的一刻算起,限游1小时。
最初,游上50米,就喘得像一只得了气管炎的海豹,必须上岸来歇个10多分钟;而且腿也疼胳膊也疼,心里很有畏难情绪。后来,200米,400米,600米……越游越多,歇的次数愈来愈少。终于有一天,一次也没休息,连续不停地游了1000米。
从此,一跳下去就不再停顿,1500米,2000米,3000米。腿和胳膊也不疼了,心里越来越放松,甚至产生了一种抑制不住的幸福感――这是身心自由、完全放松的感觉,它是属于欢乐青春的,很久很久,已经和这年轻的激情久违了!于是我就暗暗下决心:要珍惜这激情,一直小心翼翼地保持到老。
可是,干扰来了――
有三两个同年龄的女人站在池边,睥睨着眼睛,甩过冷冷的几句:“哼,游得那么慢,姿势也不正确嘛!”我没理会她们,继续游我的,我知道她们是嫉妒,刚才我从她们身边赶过去了,她们不高兴。
有一个中年男人一次又一次超过我,一副扬扬得意的样子。我装作浑不知觉,心里暗暗冷笑:你游你的,我游我的,我知道我不如你,但我有我自己的目标和节奏,我争取的是鞭策自己,不断前进和超越自己。
有一群小姑娘刚刚游了二三十米,就乱纷纷夸张地叫起来:“累死了!游不动了!不行了!”我笑了,她们缺的不是体力,而是毅力、坚持与吃苦精神;她们还不懂得生活的艰辛,巴望着这世界只是鲜花铺路,美酒接风。
忽然,有一个壮汉从对面冲将过来,蝶泳,动作很夸张,响动很大,把水花拍得老高老高,一个人几乎占据了整个泳道。他游得太自我了,明明看见了相向而来的我,但依然横冲直撞过来,带着一股强盗般的快意。我当时很生气,但还是躲开了,生活里就是有这么一种恶人,以邪恶为强权,要占尽世间的好处,我们拿他们没有办法,只能避开干扰,躲开即是福。
回想当初,当我第一次跃入蓝得透明的池水时,完全没想到这平静的游泳池,竟也是一幅内涵丰富的社会画卷。如今,每当我沿着那长长的泳道,奋起双臂劈波斩浪之时,我都会自觉不自觉地联想到人生。人生的问题当然远比这深奥得多,复杂得多,也更艰难得多,但我悟到了一个看起来平凡、做起来不容易的道理:目标要始终如一。
(选自《读书文摘》,有删改)
美文点读
本文采用以小见大的手法,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写起,融入情感,蕴涵哲理,语言质朴。文章开篇的记叙细致,将“坚持”的精髓寄寓其中,扣题紧而富有意味。为了表现坚持的精神,文章还选取了生活中的四个干扰事例来衬托,从不同角度来突出主题,使文章内容丰富,给人以平实而厚重的感觉。
阅读思考
1.文章第三自然段中,作者详尽列举了自己游泳过程的数据,其目的是什么?
2.“可是,干扰来了――”一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篇10
1.高职人才英语能力培养目标不明确。a.为不同层次高职生源(主要以优秀的中职生及中等成绩的普高生为主)提供相同英语课程结构和课程设置,造成优秀生“吃不饱”,差等生“消化不良”的现状。b.以大学英语四六级过级为主导的考核方式阻碍了EGP授课教师专业化教学内容的引入。c.ESP授课教师单纯依据教材开展教学活动,削弱了学生参与行业英语实践的积极性。
2.高职ESP教学模式EGP化。很多高职ESP授课教师,在进行ESP教学时,沿用传统的EGP教学模式,采用词汇讲解+词汇练习+句子翻译的方式完成ESP教学。课堂教学的绝大部分时间都花在曾经有过学习的词汇及语法上,这既降低了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影响授课教师的教学效果,又造成了大部分学生学习时间的浪费及教学资源的浪费。
3.高职EGP与ESP教材分裂。学科各有侧重的ESP教材因为考虑知识体系的紧凑性、教师授课时间有限等各种因素往往不会将大量与行业或专业相关的语篇囊入其中。而目前高职院校的EGP课程普遍使用材,教材多以故事性语篇构建,几乎不涉及特定专业相关的词汇及篇章。教材的不衔接造成EGP与ESP教师对教学情况的互不关心,教学效果不显著。
4.教师知识结构缺失。目前高职院校的ESP课程的教学主要由各系(学院)中英语基础较好专业教师或者院校专业英语教师来承担。专业教师虽然英语基础较好,但毕竟未接受过系统的英语教育学习,在语音语调、语法、英语教法等方面存在不足,承担ESP课程很难将知识系统地且正确地呈现出来。另一方面,也有部分高职院校让专业英语教师承担各系(学院)的ESP教学。这部分教师尽管英语语言综合能力强,但由于对行业及专业的不了解,缺乏行业实践经验,至多以照本宣科的方式呈现教材内容,无法真正实现实践教学的职业教育的初衷。两类教师在知识结构上都相应地存在缺失。
5.高职EGP与ESP一体化教学评价体系缺乏。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EGP和ESP课程评价方式传统、单一,且相互割离。单科课程结业的评价模式,教师缺乏对学生综合英语能力测试的引导,造成学生突击性应付考试的普遍现状,不利于EGP和ESP整体教学目标的实现。
二、高职EGP与ESP课程体系衔接体系研究
1.课程结构。1+5或者2+4模式。考虑到高职生源的特殊性,以及多年来从事EGP与ESP课程教学的经验,笔者认为:高职EGP与ESP课程结构可分为1+5或者2+4的模式。即,一学期EGP+5学期ESP,或者2学期EGP+4学期ESP模式。高职新生可根据入学英语语言水平考试自主选择其一,并按照完全不同的职业英语教育体系完成大学阶段职业英语教育课程。这样的模式有两个优势。其一,让学生清楚自我英语语言所处的阶段,帮助学生树立合理合适的英语学习计划和目标。其二,面对英语语言水平相当的学生,教师可以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辅助学生提高语言技能水平。
2.课程设置。课堂教学平台+基于网络的课外教学平台相结合的课程设置模式。传统的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主要分为来自学科专业院系的课程+基础类课程(体育、基础英语、大学语文等)。学科专业院系的课程包含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及专业拓展课程。EGP课程被大多高职院校归属于英语院系,而ESP课程被纳入到学科专业院系的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或者专业拓展课程中。由于传统观念中对EGP的重视,大多高职院校在EGP课时分配上往往持续2-3学期,而所有的学科专业的ESP被安排在后续的4-5学期(大多在第六学期,学生以出校实习实训)。这样的安排易造成一种误解,即上EGP课程比上ESP课程得到的重视程度高,继而造成ESP课程教师对其授课的轻视。同时,由于后续两个学期要完成类似《旅游英语》、《导游英语》、《饭店英语》等ESP课程的学习,学生深感压力。课堂教学平台+基于网络的课外教学平台相结合的课程设置模式,改变了固化的EGP课程先行授课的模式,让不同阶段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进步和愿望拓展旅游行业相关知识和技能。课堂教学平台主要是指以课堂基础的教师面授阶段;基于网络的课外教学平台是指基于互联网的多门类旅游相关课程的网络化课程学习模式。学生在EGP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与本专业相关的网络课程提供的延伸知识调整EGP课程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明确EGP学习的意图。同时,ESP学习阶段的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课程提供的实训计划和自测程序完成旅游行业主要岗位对英语语言技能的测试。这种多平台互交的课程设置模式,既提高了学生自主英语语言学习的能力,更重要地是让学生清楚旅游行业主要岗位对英语语言技能的要求及如何实现这些要求。
3.教材建设。以CBI理论为指导的EGP与ESP课程衔接的教材建设。即以学科内容渗透的教材建设。该理论指导下的EGP与ESP教材建设,将旅游管理专业对应的主要旅游岗位英语语言技能融入到EGP及ESP教材中。旅游管理专业EGP教材内容不再是简单而通识的故事性内容,而是以旅游管理专业学科知识为主线的英文语篇、词汇的构架。同时,其ESP教材内容也将避免旅游管理专业EGP教材已经使用的教学内容,而选择更专业化的旅游行业知识作为教材建设的重点。这样的课程建设,体现了高职英语教育的整体性理念,同时节约了教学资源,明确了学生的学习目标,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效率。
4.师资培养。EGP教师深入旅游行业+ESP教师参加各类英语语言考试。高职EGP教师普遍拥有着本硕均为英语语言学、文学或者翻译学等纯语言方向的学习和研究。英语语言功底良好。但以CBI指导下的高职EGP教材构架要求担任旅游管理专业的EGP授课教师深入旅游行业,了解其行业的主要岗位及其对英语语言技能的要求。从而为EGP教学过程中涉及到旅游岗位工作程序、工作禁忌等拓展知识讲解准备行业知识积累。担任旅游管理专业ESP授课教师应加大参加英专八级、雅思、托福等纯语言水平的考试。本文来自于《校园英语》杂志。校园英语杂志简介详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