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书案例范文

时间:2023-03-18 06:53:4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策划书案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策划书案例

篇1

前言: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的饮食生活也被深深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因为方便面给大家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所以成为了很多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物组成部分。提起方便面,很多人立刻就会想到康师傅这个台湾品牌,康师傅方便面在中国几乎是家喻户晓的。康师傅塑造了一个可爱的动画人物图样,以讲究健康美味的美食专家的形象在中国市场建造了康师傅食品王国。大学生是方便面的重要消费群体,我们通过对产品市场的综合调查分析,以提高康师傅方便面在中原工学院的市场占有率为主要目的做了一整套营销策略方案。

市场分析

1.销售环境分析

大学生是方便面的重要消费群体。就我们学校而言,学校周一到周五实行封闭式管理,学生的活动范围基本都是在校园里,我们食堂条件单一,且吃饭时间集中。同学们在厌倦了食堂那永远不变口味的食物和挤食堂抢饭的烦恼时自然会选择实惠方便的方便面。

2.自我刨析和销售比较

康师傅方便面品质精良、汤料香浓,碗装面和袋装面一应俱全,更重要的是它有一个康师傅的名字。顶新国际集团董事长魏应交曾说:许多人认为康师傅的老板姓康,其实不是。康意为我们要为消费者提供健康营养的食品。师傅在华人中有亲切、责任感、专业成就的印象,这个名字有亲和力。用康师傅这个品牌反映了我们的责任心。

康师傅是国内最大的方便面品牌,根据我们在中原工学院南校区的市场调查问卷得知,很多人在买方便面时首选是康师傅,购买原因,一是因为品牌效应,二是因为好吃。而校园外全国近期内的市场调查是这样的数据:

冠军:康师傅的市场综合占有率保持在34%以上。亚军:统一。

第三位:华龙。第四位:日清。第五位:农心。第六位:福满多。第七位:华丰。第八位:今麦郎。

第九位:好劲道。

第十位:公仔。

虽然统一、今麦郎、白象、好劲道等品牌也因为味道和价格差距等特点在校园内市场中各领,但康师傅这一中国最大的的方便面品牌还是占据了方便面市场的半壁江山。

3.消费者分析

学生一般都离不开方便面,而学生一般又会在什么情况下选择方便面呢?

根据我们的调查得知:

懒。很多同学忙于学习,懒得去吃饭或者下课晚时看到食堂吃饭的人太多,会选择吃方便面。

穷。学生本身属于消费群体,吃方便面省钱。

整天用电脑的人。学生中有很大一部分喜欢游戏或者学习电脑软件。这部分人对着电脑就不愿意离开,很多时候会选择方便面这种快餐式的饮食。

形单只影。不喜欢单独去食堂吃饭的人,会选择方便面。

真的很喜欢吃方便面的人。

既然这些人会更多的选择方便面,那我们怎么样才能更抓住这些人的注意,让他们在买方便面时更多的购买方便面呢?

篇2

(一)全面考虑各种实施要素

明确目标后,应确定各种实施要素,即数字化档案信息的重点发展项目,如全文信息化项目、局域网数字化服务项目、广域网信息服务项目等等。各种实施要素需采用不同的评估方法,可借用某些指标性体系。

(二)保障系统的建立

构建保障系统也是为了保障数字化档案信息管理的顺利实施,保障系统指的是数字化档案信息管理体制、运行及保障机制。即档案信息的数字化建设及实施需要各项规章制度、组织、机构、人力、财力及物力的支持,更无法脱离保障系统。

二、加快立法,确保数字化档案信息的法律效力

(一)加快立法

我国已经颁布了《合同法》,其中涉及到电子信件、合同、电报、传真、电子信息交换、邮件等等有形的内容形式,对于实现我国数字化电子档案的法律效力具有积极的作用。此外,有关《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也对破坏政府信息的违法分子进行了刑事及行政责任的规定。就某种意义而言,伪造电子档案数字签名的后果,和破坏印章、文件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相同。如今,逐步实现数字化电子档案法律效力已然成为一种趋势,除采用技术、方法来保障其完整性与可靠性以外,还应加快立法,明确其法律地位。

(二)加强监控,确保数字化档案信息的法律效力

为了确保数字化档案信息具有足够的法律效力,不少国家纷纷制定标准化监控及管理程序,以进一步明确数字化档案信息的重要性。在完善的监控程序及高效的管理体系下,想要确保数字化档案信息的真实性与完整性并非一件难事,但是,应当注意把握前端控制及全面管理的思想。除此以外,应当着重强调的一点是电子档案数字化进程中的著作权及数字化权等问题。目前,不少法律案件均涉及到数字化权问题,为保障著作权者的合法权益,在档案信息的数字化过程中,应对档案来源进行鉴别,看其是否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若在《著作权法》的保护范围内,应全面考虑档案信息数字化权问题。若不受《著作权法》保护,则无需考虑这些问题。同时,还应确认档案信息的所有权,数字化档案信息仍属复制行为,必须同著作权人积极协商,给予其足够的报酬,并获得其许可之后,方可将其档案信息收录数据库中。

三、引入新型安全技术,保障数字化档案信息的安全性

篇3

文档一体化管理,包括文档实体的生成、文档信息的利用、文档的规范管理等方面。它不仅是打破文书与档案分界的大胆尝试,而且有许多理论作为支撑。要理顺一体化的工作体制与流程,就必须发挥各项理论依据的长处,借助信息化手段,顺应并提高文书档案工作的规律与效率。1.大文件与大档案:数字档案馆与电子文件中心的虚拟整合。传统档案学认为,文件具有现行的效用,档案是办理完毕的文件,文件与档案是同一事物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两个不同名称。大文件思想不仅肯定文件是档案的前身,而且认为档案也是文件,文件包括档案的范畴,归档只是文件运动的某个阶段。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电子文件大量产生,构成丰富的档案信息资源。当文件在生命周期中起步,潜在的档案资源已经形成,而文件之“大”并不单单指数量,还包括不同档案门类之间的联系之广和文档处理环节的多样化。“大文件”不仅拓宽了文件的概念,也使得档案的外延随之扩展,一些档案的保存价值凸显,档案工作呈现出社会化、多元化、开放性等特点。“大文件”和“大档案”相互交叉,使文件与档案的联系更为紧密,文档管理必须体现文件运动的整体性和连续性特点。文档一体,统筹管理,不仅集中了技术力量,而且推进了文书档案工作的专业化,切实提高了文档管理水平。在信息化进程中,数字化大档案将档案信息资源推向虚拟,扩大配套档案的收集范围和资源共享,能够促进文件档案的大联通。数字档案馆是实现新环境下文档一体化的重要手段,其中就包括电子文件中心这个子系统。电子政务的建设,如公文流转、网上审批、政务公开等都在电子文件中心完成,保存即归档,成为数字档案的子目录。电子文件中心是数字档案馆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实现不同业务系统、不同类型电子文件的有效传输、交换和存储。为避免重复建设,应当运用兼容技术,做好系统的设计、形成与维护,理顺文档一体化的体制与流程,实现真正的文档一体的衔接。2.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全程管控与前端控制的协调统一。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是文档一体化的理论基础之一,而且从实践的角度,也对文档的管理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根据文件运动的规律,文件从生成、流转到归档、永久保存或销毁,是一个完整的生命过程,是一个自然流动、难以割裂的过程。为此,要以文档一体化为手段,把文件管理和档案管理作为一个整体,对文件运动的各个阶段进行全程掌控。而文件在归档以前,严格意义上说还处于文书的阶段,档案尚未成型,然而要确保文件归档的质量,就必须从文书阶段抓起。在文档一体化的全程管控过程中,文书管理便是档案管理的前端控制。由于存档的电子文件具有易流失、易更改等特点,因此确保前端控制是保证各电子文件真实可靠、完整归档、安全利用和长期可读的有效策略。只有把保障措施施加于文件形成过程,从源头上防止一些错误和隐患,才能确保归档文件的质量。“电子文件管理系统只有事先设定采集文件元数据的功能,才能支持文件的证据性、真实性和可靠性;只有事先确定文件的归档范围、采集时间和方式,才能保证归档文件的完整性;只有事先控制文件的利用权限,才能确保电子文件的信息安全;只有事先考虑文件的存储格式、软硬件环境以及相关参数,才能确保文件长期的顺利读取”[1]。前端控制是全程管控的重中之重,要转变观念、统筹综治、前后照应,才能保障电子文件整个生命过程的全面、有效管控,保障文件内容的完整性和元数据结构的一致性,保障文件从文书部门到档案部门的数据流安全、畅通。文档一体化不仅符合文件生命周期规律,而且是促进文书与档案工作标准化、规范化,提高办公效率和管理能力的有效手段。3.文件连续体理论:以目的为导向的系统连贯一致。连续体是一种以目的为导向的系统方法,注重文件从形成到作为档案存用的管理全过程的连贯一致,倡导文件形成、保存与长久利用的一体化管理。其中,利用是文件和档案管理的目的和宗旨,即面向单位内部和社会提供档案服务,这突出了档案信息化的实用优势,也为电子文件的优化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连续体理论认为,文件的运动不是从出生到消亡的单向运转,文档处置的顺序没有必然的先后之分,处于后阶段的电子文件具有向前阶段转化的可能。文件的生命过程与物理实体毕竟有所不同,人在使用过程中是灵活的。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指出了文件运动的普遍规律,而文件连续体理论则更适用于信息时代电子文件的运动特点。这种文档处置的灵活性,更有助于确保电子文件的确实生成、合理运转、安全保管和有效利用,使得文档一体化更能达到系统优化的效果。文件生命周期和连续体理论分别从文档整体性与连续性的角度,为文档一体化的有效实施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强调文档管理的前后照应和统筹综治,体现整体效应;文件连续体理论则突出了文件各个运动阶段的连续性,以便于利用为导向,对文件进行立体的处理,使文件的运转成为一个系统灵活的过程。前端控制将对档案的控制与管理提前到档案设计与形成的阶段,把好源头关;在此基础上,运用文件连续体理论,将一体化管理作为过程和手段,扩展档案经营服务范围,保持系统连贯一致,建立统一标准,实现信息共建共享。文档一体化运用现代信息系统,兼顾两大理论优势,体现了全局观与系统优化的辩证统一。

二、文档一体化的策略手段

文档一体化有利于文档信息的共建共享,有利于保持文件之间的有机联系,有利于保持电子文件、元数据、背景信息三者系统周全。为延伸相关部门职能,融合管理体系,同时简化工作程序,使文档一体化整个流程更加科学、合理,在信息化大背景下,应从本单位办公自动化和信息管理工作的大局出发,做好责任延伸与理念培养、组织建设与质量监控、标准制订与功能设计、流转适用与系统更替等方面工作,构建文档一体化高效运转的组织模式。1.责任延伸与理念培养。工作人员对档案的重视程度决定了档案工作的质量。在文书与档案业务分立的情况下,不管是前端控制,还是后端保管,都是一种责任延伸。目前,许多单位对档案的重视程度不够,对于信息时代出现的新特点、新变化认识不够,对于文档一体化的全程管理更缺少了解。即便是一些档案专家,也对“文档一体化”持以不同的观点,对于文件和档案的关系以及一体化的合理性存在争议,使得文档一体化的推行悬而未决。除了专兼职档案员的工作态度和水平,领导的重视程度也影响了相关先进理念的落实。在单位内部,文件与档案工作可能都在办公室的主管之下,但从业务分工来看,还是有很大的区别。文秘是办公室的本职工作,而档案更多地是接受上级档案部门的业务指导,站在不同的角度,遇到具体事情难免意见不合,往往缺乏一体化协同共进的意识。为此,在文档一体化项目实施之前,将是长期的理念培养的阶段。首先,要促进相互了解,增加业务往来。文书工作人员要逐渐关注档案的要求、动态,档案工作人员要关注文书工作的要求、动态。只有对对方的工作有清晰了解,才能明确文件与档案物理形态的同一性,以及双方工作的内在继承性,为文与档的高度合作埋下伏笔。其次,要扩展业务素养,延伸责任范围。文书人员要有延伸管理的意识和能力,档案人员要有超前控制的意识和能力。文书人员要学习档案规范以前瞻,档案人员要学习文件规范以把关。通过培训,开阔部门视野,增强责任意识,提高服务于文档全局的本领。再次,由部门领导牵头,组织一体化的大讨论。文档一体化不仅要在专家层面征求意见,而且要在单位内部结合具体实际,探讨是否适合施行、从哪个方面入手等,在讨论中促进沟通,培养理念。甚至可以申报为课题项目,作为课题来研究,让学术先行,来指导实践。理念培养,既要培养双方工作人员的学习意识、合作意识、责任意识,确立新型的广义的文档管理理念,又要培养对于文档一体化的工作进取心和正确认识,进而掌握文档一体化的方式方法乃至技术手段,在研究中思考摸索,在尝试中逐渐掌握,在熟练中推向规范。2.组织建设与质量监控。组织建设就是要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通过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管理,更好地推动文档一体化的实施。两大理论分别从整体性和连续性的角度,证明了文档一体化的合理性,而组织建设是整体与连续的重要保障。通过上层领导、部门协调、成员自觉,抓好文档全局,做好过程对接,监控运行质量,才能确保文档一体化的切实有效。组织建设在于集中人员力量,发挥文档一体化的优势,避免文档分治的不足。比如在档案信息录入过程中,文件办理者最为清楚地掌握文件入档信息。为避免文件信息采集失误,由文件办理者负责将文件或案卷的有关信息录入管理系统,更能确保录入信息的完整、规范和准确。同时,档案保管者也不再是被动等待,在档案形成后才管理文件,而是针对传统归档时间滞后、档案资料不全的弊病,主动、超前地同文件办理者一起,共同确定机构活动需要保管的文件,然后纳入事务活动体系进行管理。组织建设也在于集中技术优势,将数字档案馆与电子文件中心的建设纳入正轨。电子文件中心才是文档一体化的核心机构,数字档案馆为电子文件中心提供文件环境和技术支持。电子文件中心是新型的文档管理专业化、服务综合化的管理实体,维护文件效力,管理文件信息,保障文件安全,统一实行国家文件与档案管理业务标准和规范,同时也对文档一体化进行质量监控。文件中心在文件运动过程中,相应地进行全过程踪迹保全,便于工作人员对档案质量进行鉴定和处置,确保长久保存价值,从而真正顾及数字时代的档案管理需求。电子文件中心的建设是质量监控的重要途径,兰台世界LANTAIWORLD“不是文件机构或档案机构的改良,而是政务流程再造后,在新的文档管理体制下催生的新型文档一体化管理机构,它在电子文件全程管理中起着核心机构的作用”[2]。质量监控必须借助人力物力,良好的组织建设是质量监控的前提条件。再配合以标准制订与功能设计、流转适用与系统更替等手段,可逐步构建符合标准规范的质量保障体系。3.标准制订与功能设计。文档一体化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有章可循,文件与档案管理要有一套统一的业务标准和规范,要有相应的法律法规。建国以来,尤其是党的以来,档案的法制建设已见成效,法律规范相对完善。然而要推进文档一体化管理,就必须在文、档各自国家标准的基础上,建立一套统一的制度和标准。为此,要构建文档一体化严密的论证体系,使补充修订后的文档一体化不仅有一套完整的理论架构,而且具有行之有效的实践指南,成为文档工作人员的学习文件,成为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蓝本。除了针对“文档一体化”本身的论述,还要明确人员与技术的标准。在人员方面,要明确文书人员与档案人员新的职责和工作范围。要协调归档前后,有清晰的组织业务的划分,尤其是需要密切合作的项目内容,促进积极有效的配合。要明确相关职责的法律规范,使人员不仅分配到位,而且责任落实到位。在技术方面,要明确文档一体化背景下操作系统应具备的复杂功能。为研发出既以电子公文又以电子档案为管理中心的兼容性操作系统,提高文件覆盖范围和管理系统的利用水平,系统的功能设计是标准制订最重要的环节要素。制订出的技术标准既要符合一体化的流程设计,涵盖数据库技术、信息存储技术、网络技术等全过程需要的技术,又要在安全性、通用性、智能性、沟通性上把好关。功能设计是技术标准的具体内容和前提条件,也是标准制订的难点所在。目前,文档一体化通用的管理软件主要是半自动或全自动化的电子文件管理软件,具有良好的用户界面。半自动化模拟手工操作,“在一定意义上能实现档案的自动编目、自动存储、多样化检索、辅助立卷等功能”[3],操作方便,录入、查询、检索简单明了。全自动化的一体化管理系统,“主要包括文件管理、归卷管理、档案管理、维护四个子系统,一般具有收文处理、发文处理、公文管理、归档组卷、档案管理等功能”[3]。4.流转适用与系统更替。文档管理系统的广泛应用,使文件制作与处理进入传统纸质所无可比拟的时代。即便是在“双套制”管理中,电子文件也体现出纸质文件所不可替代的优势。然而系统最大的问题还是在于兼容性,不仅在于不同文件格式的兼容,而且在于不同子系统之间相互传导的兼容性。传输、存储、检索、复制,不管在文件处理阶段,还是在档案管理阶段,都是系统必备的功能。不兼容不仅导致文档一体化受阻,而且存在功能重复建设的问题。为便于公文流转和档案存用,就必须通过并联、串联、互联等方式,提高文档管理的适用性与系统更替,满足一对多的用户信息需求,建立整体运作体系。公文流转系统即OA系统,与档案系统、文档一体化管理系统存在递进关系。公文流转系统与档案系统都是办公自动化的子系统,而文档一体化的设计就是要将两大系统整合起来,做到过程统一和体制合一。为此,文档一体化系统首先要具备OA系统的功能,即在信息和流转上起到文件管理应有的作用。文件管理不只局限于文件的制作与生成,在信息时代,还包括在线传输和检索,具有动态化、灵活性等特点。根据连续体理论,电子文件的流转不仅发生在文书管理阶段,乃至在档案形成之后,档案服务与利用的过程中,同样存在流转的可能需求。流转适用应贯彻文档一体化始终,在其任意一个子系统中都是必须具备的功能。文档一体化管理系统软件繁多,其核心是利用数据库技术,将反映文件与档案内容与形式特征的信息,以“记录”的方式写进数据库中,完成文件管理与档案管理的衔接。“随着实践发展,适用于文档管理的系统,呈现从单点功能到整体功能、从单机到网络、从专用到通用的发展趋势。另外,通过这些系统的开发与运用,档案部门不断扩大其合作领域,越来越融于社会。”[4]未来新型文档一体化管理机构应当在整合当前传统档案馆、数字档案馆、信息中心和电子文件中心等机构基础之上完善功能,兼具管理、技术与服务功能于一体,建立统一、严密、高效的运转体系。在数字化时代中,文件与档案、电子文件与电子档案的界限不再显而易见,文书人员与档案人员的界限也不再泾渭分明,全程管理的电子文件管理理念得到了充分显现。文档一体化打破了文档分散的管理格局,将电子文件从形成起就纳入档案管理视野,把电子文件形部、档案机构之间、文件与档案机构之间,电子文件的及时流动与管理。通过文件管理的责任延伸和档案部门的超前控制,实现整个文档生命周期的控制与管理,以未雨绸缪和通力协作的工作方式,保障了电子档案的真实性、完整性和有效性。

作者:任沁 单位:江阴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黄霄羽.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对机关文档管理的启示[J].档案学通讯,2003(05).

[2]赵屹.数字时代的文件与档案管理[M].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3.

篇4

根据xx规范、优化设备管理,提高生产效率,降成本增效益的需要,可采用优势互补的方式,充分发挥xx和xx液压公司的优势和特长,联合成立一个以xx液压公司生产现场为基地,集中整合xx各二级厂及xx公司液压技术人才共同参与,以为xx整体液压设备提供服务为目的的液压技术中心,为xx的生产发展提供辅助作用。

一、成立联合液压技术中心的可行性分析

1、xx目前液压系统现状分析。

xx作为一家大型联合钢铁企业,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现已成为我省产值超百亿的的冶金企业和我省最大的钢铁企业,近几年来,xx通过技术改造、先进设备的引进等改扩建项目,产品已更新换代,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新产品的生产能力有较大提高,而且在各类设备上使用了大量的、种类繁多的液压产品,对液压产品的技术含量、质量要求都在逐步提高,因此,能否对液压产品进行高质量的维护、维修,是确保设备正常有效运转,确保xx各系统生产安全、稳定、经济运行的关键。

而从目前xx的现状来看,一方面是专业液压人才紧缺,另一方面是技术人员分散于各二级厂,因此普遍存在着对液压设备维护、维修技术力量不足现象,特别是对一些关键零部,由于技术方面的原因,多数二级厂均有了故障就报废丢弃,几乎谈不上维修再利用,即使部分二级厂会做一些简单的修复,但也仅局限于对零件的更换,维修后的液压产品使用寿命不长,但维护、维修费用却不低;再加之各二级厂矿所使用的液压产品供货厂家繁多,品种规格不统一,不能互相通用,为满足生产组织需要,应付各种不确定性因素,无形中加大了液压产品及备件的库存量,既造成大量资金占用,又因规格型号太多而导致液压产品库存备件不齐全,不仅影响生产,而且也致使二级厂维护费用居高不下。针对上述情况,很有必要通过优势互补的方式,选择一家液压产品的专业生产企业,充分利用专业生产企业在生产能力和技术力量上的优势,与xx联合成立一个液压技术中心,集中整合xx二级厂和专业厂家的技术人才,解决各二级厂液压产品备件库存不齐、维护维修技术力量不足和维护维修、库存费用过高等问题。

2、xx液压公司作为合作方的优势及合作基础。

上述分析说明,充分利用和发挥xx与xx液压公司各自的优势,联合成立液压技术中心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

二、联合液压技术中心的工作目标和功能

以xx液压公司生产现场为基地,集中整合xx各二级厂及xx公司液压技术人才共同参与,以为xx整体液压设备提供服务为目的的液压技术中心,工作目标为:整合和培育技术人才,实现信息和技术资源共享,满足xx所需液压产品备件的供应,并提供服务,提高设备维护效率和维修质量,降低成本,规范管理。

液压技术中心主要实现以下功能:

1、为xx提供液压产品及所需备件,满足xx生产需求;

2、为xx各二级厂矿提供高质量的液压设备维护和维修服务;

3、为xx各二级厂所使用的液压元件提供技术支持和技术指导,并负责人员培训;

4、为xx各二级厂所采购的新液压缸进行使用前的检验测试;

5、为xx各二级厂的报废液压缸提供维修和检验测试等服务;

6、为xx提供液压系统的设计、生产。

三、联合液压技术中心合作双方的责任和义务

xx液压公司的责任和义务:

1、负责液压系统产品的制造设备和生产场地的准备,为向xx各二级厂供应液压产品提供硬件条件;

2、负责提供液压技术中心的办公场所和办公设备,为液压技术中心的正常技术交流活动创造物质条件;

3、负责组织液压设备维护维修的技术支持机构,协助支持xx各二级厂液压设备的维护维修工作;

4、负责筹办液压技术中心内部刊物,为液压技术中心内部的技术交流、设备维护维修经验讨论交流,传递最新液压技术、液压产品发展趋势等提供信息平台;

5、负责提供液压产品检测设备,协助xx各二级厂做好液压产品使用前的检测工作。

xx的责任和义务:

1、向液压技术中心提供xx各二级厂的液压设备维护维修计划,并协助中心组织完成;

2、向液压技术中心提供xx各二级厂的液压产品供货计划,并协助中心组织完成;

3、负责集中整合xx各二级厂的液压技术人才参与液压技术中心的工作;

4、向液压技术中心提供xx各二级厂的报废液压缸的维修计划,并协助中心组织完成。

5、向液压技术中心提供xx各二级厂的液压设备常用易损件清单(主要是液压缸、高压胶管、阀锁类产品)备案;

6、向液压技术中心及时通报xx各二级厂的液压设备运行情况。?

四、液压技术中心的运作程序

1、机构组建:

由xx液压公司牵头,xx相关部门配合,共同成立联合液压技术中心领导机构,领导机构作为中心的决策层,负责制定液压技术中心的工作原则;

在领导机构下设相应的管理和业务部门,负责具体工作的运行,人员由合作双方共同组成;

2、合作双方共同协商制定联合液压技术中心章程,明确合作双度的责权利,规范中心的管理和运作程序;

3、合作双方按章程规范运作;

4、液压技术中心负责根据xx提供的设备运行情况、维护维修计划、产品需求计划等做好设备维护检修计划安排和备件、技术力量的准备工作,并组织实施;

篇5

的数字化提高了档案管理和利用的效率,可以促使档案资源由封闭走向开放,从而实现科学管理、开发与应用。传统的档案管理以纸质媒介为主,保存在专门的档案室里,导致查找和搜索不便,影响了档案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基于计算机网络的数字化档案管理便于档案的查找利用,用户可以在任何时间和地点检索查看,极大地提高了档案信息的利用效率。数字化的档案管理将过去实体形式的档案室变成了现在的信息资源中心。

二、档案管理数字化面临的困难

(一)电子信息归档困难。

现在很多单位中,办公系统和档案管理系统无法兼容,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这给电子信息的归档造成了困难。不少单位利用的信息化办公系统,是由单位自主开发或委托第三方研发的,而单位使用的档案管理系统则大多是国家档案部门为了实现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和资源全面共享设计的专门档案管理软件。由于软件开发单位不同、工具不同、系统不同、架构不同、格式不同等原因,在办公软件和档案管理软件之间常常无法实现数据转换和信息共享,造成电子文件归档比较困难,需要重新对存档的内容进行收集和录入,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

(二)“无差别”双套保存造成浪费。

在很多单位中,档案管理没有进行有效地分类和鉴别,全部实行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同时保存,这种“无差别”的电子文档和纸质文档双套保存通常造成了较大的资源浪费。在一些单位的办公系统中,各部门人员通过网络上传生成办公文件,其中很多日常文件只需电子存档就够了,仅有少部分重要文档才需纸质留存。但常常在电子文件上传后,档案部门又“不分青红皂白”将其逐一打印做成纸质文件进行保存。这样,很多内容相同的文件重复保存两次,浪费了不少人力物力。

(三)电子档案存在安全性风险。

电子档案具有不安全性,造成电子档案在管理和长期保存上的困难。电子档案具有诸多优点,比如存档方便、传递迅速、占用空间小等,但是它也存在致命的缺点,就是存在安全性风险。电子档案极大地依赖软件和硬件设备,不能直接读取,如果软件或硬件老化损坏,或受到病毒侵害,或因新旧系统数据格式不兼容,都会造成数据的丢失。

(四)电子档案利用率仍较低。

虽然很多单位早就推行了信息化办公,但是多数单位并不重视档案管理的数字化,而是习惯性地沿用传统管理模式。很多单位仍由人工负责档案信息的查询和借阅,在这个过程中,计算机只用来录入、编辑和打印相关的借阅记录,让投入大量资金配置的档案信息化设备变成了“高档的打印机”。人们习惯性地利用实体档案,不重视对网络资料的利用,这样不但造成了人力物力的浪费,而且数字化档案也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这也是一种浪费。

三、实现档案管理数字化的思考和实践

(一)加强办公系统和档案管理系统的兼容。

单位在新开发配置办公信息系统或档案管理信息系统时,应统筹考虑二者之间的相互衔接,在设计时采用统一的软件架构、数据格式和运转流程,从根本上确保办公信息系统与档案管理信息系统之间能实现无缝对接。对于已经建成的办公系统和档案管理系统,应加快升级改造,或开发相应的数据转换模块,从而实现两个系统的相互衔接和兼容。

(二)完善档案数字化管理的安全规范。

由于档案是一种特殊的信息资源,有的可以公开,有的需要保密,有的需要长期保存,因此做好数字档案的安全管理十分重要。数字化档案的安全首先是信息安全,这就需要在档案管理时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对文档的分级分类、保密鉴定、归档要求和保管期限等进行详细界定。通过完善的制度,确保档案数字化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数字化档案的安全还包括硬件和软件的安全。在硬件安全上,应配置专门的档案管理硬件系统,选用高质量档案存储载体,为数字档案的长久保存提供条件;在软件安全上,应实行完善的分级权限和密码管理,禁止存储介质混用带来病毒入侵的风险,配置必要的防火墙、杀毒软件和双工备份系统等,并定期做好系统维护和升级。

(三)抓好档案数据库建设。

当前,我国的档案数字化管理还处在由纸质文件向数字化过渡的阶段,要顺利完成这个过渡,达到西方发达国家“天网无处不在”的水平,重点在于加强档案数据库的建设。数据库是利用信息技术实现档案管理和使用的控制中心,数据库的开发与管理是我国档案信息建设的基础工作,也是核心工作。通过建立统一的数据库,可以有效实现多个单位、多个部门、多个系统数据的共享。数据库建立和完善是一项长期的工程,需要从低级到高级、由个体到群体的发展过程。在逐步建成单个数据库的基础上,利用网络逐步形成开放的数据库群,大幅度提高档案数字化系统的资源共享和有效应用。

(四)培养专业的数字化档案管理人员。

篇6

关键词:土石坝;安全监测; 数据微机化

Abstract: the method of safety monitoring of earth-rock dam tends to be modern, scientific, so the monitoring data also tends to computer, how to quickly and accurately finish safety monitoring data, is the key to guarantee the safe operation of the dam.

Keywords: dam; safety monitoring; computerized data

中图分类号:G272

目前,土石坝安全监测的方法趋于现代化、科学化,因此其监测数据的整理也趋于微机化,安全监测数据的整理主要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外业采集数据的录入

此阶段是对监测数据进行查漏、找错的初级阶段,也是必要阶段。

1.1变形观测数据的录入

1.1.1水平位移观测数据的录入

水平位移监测标点的数据采集用GPS完成时,外业数据采集完成后,分别将两基点主机及位移标点主机上的采集数据,通过南方GPS数据处理软件,下载到计算机固定的文件夹中。下载过程中注意改正“天线高、天线高类型及时段号”。

我库新增溢洪道水平位移观测数据采用视准线法获得,直接将记录表格中的数据录入到EXCEL中的相应表格中。

1.1.2垂直位移外业观测数据的录入

我库各坝段沉陷标点的观测数据由水准仪测得,将水准观测记录计算表中的原始观测数据,录入到EXCEL相应坝段的记录计算表中。

1.2渗流观测数据的录入

将测压管水位的原始观测数据录入到EXCEL相应坝段的表格中。

对于原始数据的录入过程,必须有专人录入,专人校核,确保观测数据的录入准确无误。

2外业数据的计算整理阶段

此阶段是观测资料整理的关键阶段

2.1变形观测

2.1.1水平位移观测数据经过下载后,首先通过“南方GPS数据处理软件”建立本次观测项目,将观测数据调入数据结算软件中,分别对主坝、新副坝的观测数据进行数据解算。若经过数据解算后,出现不合格基线,或不合格闭合环,则经过调节高度截止角和历元间隔后,重新解算。调节的原则:当高度截止角调大时,为了有更多的观测数据参与解算,历元间隔相应减小。经过反复调节,反复解算,直至不合格基线或不合格闭合环合格。若经过反复调节解算后,仍不合格,则应对该基线或闭合环所对应的标点进行重新观测。对解算合格后的数据进行三维平差和二维平差,最后得到平差报告。

2.1.2对于用视准线法观测的水平位移观测数据,将已经录入表格中的观测数据,通过ECXEL表格编写公式,计算“两测回平均值”、“间隔位移量”、“累计位移量”等内容,并根据“间隔位移量的正负号判断出本次标点的位移方向,即上游还是下游。

2.2渗流观测

将测压管原始观测数据录入记录计算表后,通过编辑公式“测压管的管顶高程减去水位等于测压管水位高程”得到各测压管的水位高程。

3报表阶段是观测数据整理的重要阶段

3.1变形观测

3.1.1水平位移部分

因为我库的变形观测是上下半年各观测一次,所以,需要对上下半年的观测数据进行统计。主坝及新副坝的水平位移观测数据,在解算合格后的平差报告中,将经“二维平差”后的观测标点北京54坐标摘出,复制到ECXEL表格中。

因用GPS观测所得的数据为大地坐标,而安全监测要求数据为坝体表面的垂直位移和水平位移。因此,需要将所测大地坐标转化为垂直和平行于坝轴线方向的数据。

我们是利用南方测绘的CASS绘图软件进行数据转换 。转换过程如下,首先确定在坝轴线直线段上已知大地坐标和施工坐标的两个已知点,然后在CASS绘图软件中,点击“地物编辑”菜单,点击“坐标转换”,出现“坐标转换”对话框,在“公共点坐标”的“转换前”坐标一栏中输入一个已知点的大地坐标,在“转换后”坐标一栏中输入该点的施工坐标,即桩号、坝轴距,然后点击“添加”。用同样的方法添加第二个已知点。在“数据文件名”的 “转换前”一栏中输入或点击后面的浏览按钮,输入要转换的数据文件名。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数据文件必须为dat格式,必须首先将用GPS所测标点大地坐标数据在EXCEL表格中,用列格式为点号、代码(无代码可以为空)、Y、X、Z(没有高程,此列为零)的形式编辑,另存为dat格式。“转换后”文件名可以点击“转换前”已生成的dat文件,然后改名另存,或者输入其它文件名。完成以上步骤后,点击下方“转换数据”选项,再点击“计算转换参数”,最后点击“转换”,从而完成数据转换。再将转换后的桩号和坝轴距与上一次所测数据进行比较即可得出位移量。

3.1.2沉陷观测部分

将经过平差后的各标点高程,链接到各坝段“垂直位移报表”中,求得各标点的间隔位移量和累计位移量。链接到各坝段的“累计位移量统计表”中,求得该时期的年位移量、累计位移量。

3.1.3渗流观测部分

将计算所得的测压管水位,链接到各坝段“测压管水位统计表”中,并对各测压管的年最高水位、年最低水位进行统计。

4 绘制图线是对观测数据进行直观化的阶段

4.1变形观测

用各坝段的累计位移量、时间作为变化量,利用利用“图表向导”功能绘制“各标点的过程线图图式、纵横断面水平及竖直位移分布图图式

4.2渗流观测

篇7

一、机关事业单位数字化档案管理呈现的现状

(一)现代化办公设备欠缺。现阶段,大多数的机关事业单位数字化档案管理欠缺相应的硬件设备,这就导致档案管理的不规范,甚至有些机关事业单位档案室存在档案堆积的现象,也没有对应的防潮、防盗等管理对策,这与现代数字化档案管理严重脱节。由于档案的调阅和查访没有很好的现代化手段使用,从而影响了机关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完整和安全。此外,办公设备的欠缺使事业单位对档案资源进行有效的利用发挥不够,只是处于管理的阶段,这不利于对档案资源的有效利用。

(二)档案检索效率低。现在的机关事业单位数字化档案管理,对档案的检索大部分还处于手工检索的阶段,还没有实现计算机检索,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机关事业单位档案信息检索的准确率与速度,增加了档案查阅工作量,给档案借用人员增添了麻烦。再加上人力手工检索具有局限性,从而大大降低了机关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比如,一些人事信息,由于各个机关单位保存的信息不一样,这给档案工作人员带来不必要的困扰和麻烦。

(三)档案管理人员综合素质问题。机关事业单位数字化档案管理的实施,需要档案管理者了解信息化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这样可以有效地利用数字化档案管理设备。但目前阶段的老员工,对网络化信息接触比较少,对信息化的知识学习起来比较困难,即使机关事业单位拥有了自己的现代化数字档案管理设备,由于工作人员的技能问题,对数字化档案管理依然无法顺利进行。因此,机关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员,要迅速建立属于数字化管理的信息知识体系,提升自己的工作效率,达到对数字化档案管理的需要水准。

二、优化机关事业单位数字化档案管理对策

(一)创建现代化数字档案管理系统。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给数字化档案管理提供了便利,影响了人们的日常工作,是未来档案管理的发展趋势。对于事业单位数字化档案管理,这是一个综合性的管理,牵涉的内容比较多,因此,这就需要事业单位建立一个高效的数字化管理系统。我们可以根据机关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结合自身的优势,创建现代化数字档案管理系统,把档案、系统、光盘备份等进行相关的处理,严格控制档案信息储存质量与安全,避免相关的硬件隐患,为数字化档案管理创建一个有利的环境,这有利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顺利发展。

(二)提高数字化管理效率。1.档案管理能力提升。对于网络控制的数字化档案管理系统,我们要充分发挥其优势,从而提高机关事业单位数字化档案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因而我们可以凭借光纤与磁盘的连接阵列,对数字化档案管理系统性能进行提升,还可以增加系统内部储存量。2.强化档案管理的可靠性。对档案管理的可靠性进行强化,这就需要严格要求磁盘阵列产品的结构和硬件的组成要依据严格的标准,这为数字化档案管理的系统未来功能的更新奠定了基础。加上磁盘阵列需要多元化的保护级别,这有利于数字化档案管理的使用者,系统功能得到了保障,这样数字化档案管理系统的数据有了安全性的基础。3.档案管理使用性能提升。数字化档案管理需要选择的是光纤磁盘的阵列产品,这对系统的维护性能具有相当的优势,对数字化档案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在线升级的功能。系统网络具有开放性,保证了相关人员对档案资源的调取和查阅,这样数字化档案管理系统有了更强大的功能发挥。

(三)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素质。档案管理人员是数字化档案管理的执行者和操作者,这对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具有一定的影响,这就需要机关事业单位采用多元化的方式,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例如,对老员工进行现代化设备的学习,针对数字化档案管理进行相关的培训工作,提升他们的工作技能,定期考核他们对现代化设备知识的学习和操作水平,进而了解其工作现状。此外,还可以建立相关的激励机制,鼓励档案管理人员提升自身素质,以保证工作的发展需求,从而实现数字化档案管理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迈进。

篇8

关键词:新形势;事业单位;数字化;档案管理

档案是事业单位必不可少的资源,档案的收集以及有效管理对于事业单位的日常管理以及长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科学合理的档案管理能够为事业单位提供更为便捷的信息资源服务,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程度的加深,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也逐步实现了数字化,极大缩短了档案查询信息查询时间,提高了档案管理效率。本文将重点就新形势下事业单位的数字化档案管理策略进行探讨。

1 事业单位数字化档案管理的价值

1.1 提升工作效率

将信息技术应用到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当中能够大大提升办事效率,确保档案管理的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在数字化档案管理全面推进的过程中,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十分显著,例如在处理人事档案的过程中,需要对职工的入职、调动、退休等方面的信息进行动态了解和准确统计,这就需要对他们的档案进行归档,之后再进行查询。采用数字化的档案管理模式能够将人事档案的相关资料详细呈现,达到不出门知晓天下事的效果。

1.2 创造更大效益

在事业单位的发展和运行当中,时间就是效益,节省时间和降低时间成本就能为事业单位的发展创造更大效益。新形势下事业单位,实现数字化的档案管理能够全面提升但管理工作的效率以及办事速度,大大缩短档案管理时间,这就使得档案管理流程能够顺利进行,代替了原有的纸质档案管理模式,形成了以计算机利用为基础的机读档案,降低了事业单位开展档案管理的成本消耗,也能提高对用户资料的优化利用效益。

1.3 发挥使用价值

新形势下事业单位的数字化档案管理模式应用使得各项档案资料的使用价值得到了更大程度的发挥,提高了档案资源的优化利用,也为广大用户创造了极大的档案资料使用价值。传统的档案管理采用的是纸张载体,并将其保管在档案室当中,在查询使用到时候极为不便。在数字化档案管理模式实施之后,事业单位能够为广大用户提供更为便捷准确的档案信息查找方式,摆脱了原有的空间和时间限制,极大提高了档案信息的利用率。

2 事业单位数字化档案管理策略

2.1 创建系统

事业单位数字化档案管理带来极大的工作便利,但必须认识到的是数字化发展趋势需要才开展档案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进行综合考虑,考虑到多方面的档案管理内容,并根据新形势,数字化档案管理的实际需求创建完善的数字化档案管理系统,通过这一系统的全面管理来进一步提高档案管理工作质量。在创建数字化档案管理系统的过程中要从总体设计着手,合理选择档案管理设备和管理软件,有效借助电子设备以及相关档案处理软件进行档案整理、扫描,同时也要做好对系统的安全管理和光盘备份,同时也要设计相应的系统安全管理措施,确保档案管理的便利性和安全性。事业单位在日常的档案管理中,需要对文字档案进行定期更新,同时也需要对信息进行及时的录入和保管,那么在建设数字化档案管理系统的过程中,要灵活地选择双服务器,采用磁盘陈列存储,并选用高速扫描仪进行集中性扫描。

2.2 文书处理

文书处理是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文书处理的质量会对事业单位整体档案质量产生决定性影响,也影响到档案信息资源的价值发挥。因此,在信息时代影响下,事业单位,在推进数字化档案管理模式的过程中,必须在文书处理方面进行创新改革,要及时根据单位内档案的变动情况,有效借助计算机对收到文件进行登记和处理,同时也要按照批办次序将收到的文件进行事业单位局域网内部的传阅,同时也要设定好催办以及传阅的时间,确保文书处理效率。数字化的文书处理需要在特殊情况处理方面加大重视程度,及时清理和解决琐碎的档案管理问题,保障档案管理的有效性。传统的文书处理形式要完成发文处理的相关操作需要经过较长的时间,而采用计算机数字化的处理方式则能够借助计算机快速地将文稿和档案信息进行归档处理,极大程度上促进了文书处理工作的效率。

2.3 优化性能

事业单位的数字化档案管理系统性能提高是确保档案管理工作有序开展的保障,因此必须在优化性能方面做出更大的调整和改进。第一,升级能力。事业单位在演进网络控制系统的过程中必须对该系统的使用性能进行全面了解,保证其使用性能优越性,确保数字化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满足高效处理档案信息的要求,可以通过扩展模块以及优化磁盘阵列的形式,增强系统性能和存储容量,提高整体档案管理系统的升级能力。第二,高可靠性。在推进数字化档案管理系统建设时要合理选择磁盘阵列产品,确保企业在硬件组成以及结构方面符合设计标准,以便保证系统的可靠性,同时也能够确保后期升级功能的有效发挥。磁盘阵列可以选择不同形式的RAID 保护级别,从而在系统使用过程中获得可靠结果以及处理效果,同时硬件必须支持热插拔,确保系统作用的有效发挥,在具体使用中可以根据事业单位处理档案信息的实际需要对相关信息进行协调处理。

2.4 完善衔接

新形势下事业单位的数字化档案管理系统要和办公自动化系统衔接起来,在设计方案的过程中需要增加资料查询功能,确保不同档案资源之间的有效衔接。事业单位要对数字化档案管理的实际需求进行全面分析和了解,并对网络管理制度进行实时更新,确保数字化档案管理系统在科学规道上运行,为档案管理效率的提升提供制度保障。电子文档安全管理制度是推进事业单位数字化档案管理工作的关键内容,这是由档案的特殊性决定的,档案资料信息只有少部分是公开的而大部分需要保密。数字化档案管理制度的贯彻落实能够有效保障档案信息,资源的安全,最大化地发挥档案信息价值。事业单位要不断完善办公自动化和档案管理,数字化的衔接,并设置专门的管理人员对软件和硬件系统进行安全控制和管理,不断增强系统保密性,避免系统被破坏或者非法篡改。

总之,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以及信息技术的全面发展,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走向数字化发展道路是必然选择,能够有效提高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为事业单位的发展创造更大效益,也能充分发挥档案的使用价值,促进档案管理工作的长效发展。新形势下事业单位要不断探究和创新数字化档案管理策略,通过创建系统、加强文书处理、优化系统性能以及完善连接等策略确保数字化档案管理的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光跃.数字化是档案管理工作的必由之路[J].科技资讯,2015,(17):89-90.

篇9

关键词:声像档案;数字化处理;档案保存;现代信息科技;档案管理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G272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09-0176-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6.09.087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新材料的广泛应用,声像档案无论从数量还是种类上都在不断增加,人们对声像档案的依赖程度不断提高,突出表现在声像档案的利用范围不断扩大和利用频率大大提高。声像档案不同于纸质档案,是一类以照片、影片、音像资料和视频资料为主体,以文字资料为辅助,将重大社会生活事件、科研发现、历史地理等富有重要意义和保存价值的事件进行记载的资料。

1 声像档案的管理和保存问题

1.1 声像档案保存归档意识不强

声像档案的保存与归档工作是从摄录环节就已经正式启动,摄录人员应做好一定的档案保存和归档工作。但因摄录人员和档案管理人员对声像档案性质不够了解、对声像档案的保存归档意识不强等原因,导致摄录环节中声像档案大量流失。声像档案流失的主要途径包括:其一,摄录设备存储空间有限,造成档案资料存储失败、覆盖和删除。以DV摄录为例,目前DV存储卡以MMC卡、SD卡、XD卡、记忆棒和硬盘为主,其中SD卡体积较小、价格低廉,日益成为当前声像档案存储的主要媒介,硬盘存储空间较大,但较为昂贵,是大数据、大容量声像档案存储管理的重要媒介之一;其二,摄录结束后没有交予档案管理人员进行分类统一管理,摄录人员只有原始声像信息而未加以记录和说明,造成日后档案管理困难,在实际操作时,摄录人员与档案管理人员会因沟通问题而产生分工有余而合作不足的现象;其三,摄录人员和档案管理人员流动、档案管理机构的并撤等造成的声像资料的流失和失控,而本质原因还是归结为声像信息的记录和说明工作不到位。

1.2 声像档案保存条件和方法问题

声像档案的载体形式多以高科技、新材料为主,保存条件和保存方法都异于且严于传统纸质档案资料,如底片、胶片库温度应保持在13℃~15℃,相对湿度应保持在35%~45%;照片库温应保持在14℃~24℃,相对湿度应保持在37.5%~67.5%;录音、录像带库温应保持在18℃~24℃,相对湿度应保持在40%~60%;底片册、录音、录像带、摄像带应立放磁带库必须避开30奥斯特以上的磁场,磁场盒与盒的间距不小于3mm;存放磁带最好不用铁皮柜等要求。由于资金的不足和意识的落后,导致部分档案馆、室的声像档案专柜都不具备保温、控湿和消磁等要求,甚至个别档案馆、室压根就没有声像档案专柜。若声像档案未能在适宜的环境下保管,会造成档案信息的失真、丢失甚至损毁。

1.3 声像档案特殊的归档要求问题

声像档案的保存和归档具有较强的时效性和其他特殊要求,尤其是一些具有保存价值和特殊效用的声像档案必须及时归档,否则资料的具体时间无法确定,破坏资料信息的完整性。声像档案的阅读必须凭借多媒体输出设备,假如在做声像档案的归档工作时加以一定的文字辅助,会对日后的管理分类工作带来极大的便利。但目前,声像档案的归档工作多没有适应声像档案归档的特殊要求,给日后的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2 声像档案的数字化处理

2.1 数字化处理――声像档案发展的必然趋势

如前文所述,数字化的保管和收藏工作会对声像档案发挥能动性、形象性和高效率的优势有直接影响。随着声像档案利用范围和使用频率的不断增加,传统声像档案的缺点和劣势也在不断扩大,引入采用新技术的声像档案成为迫在眉睫的工作。

传统的声像档案是以模拟信号为信息载体的视音档案资料,在数字技术还未登上历史舞台时,在声像档案的记录和保存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数字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人类迅速进入数字化、网络化的多媒体时代。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DV和录音笔等数字化视音输入输出设备已经取代了录音机、录像机和传统摄像机。可以说,传统模拟视听信息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声像档案的数字化成为必然趋势和潮流。以娄底市卫生学校为例,学校声像档案多由综合档案室负责管理和收藏,学校声像档案大部分多是由光盘、磁带等传统载体组成,借阅流程繁琐、管理工作繁杂,学校管理各部门及教职工多因借、查阅不便等因素,造成声像档案并没有很好地发挥其价值和利用作用。

2.2 声像档案数字化处理技术的引入

篇10

[关键词] 甘草;聚酰胺树脂;甘草苷;异甘草苷;甘草酸

[收稿日期] 2013-03-29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202881);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SBK201123752)

[通信作者] 彭国平,研究员,主要从事中药化学与分析研究,Tel:(025)86798186,E-mail:

[作者简介] 郑云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中药活性成分与质量评价,Tel:(025)86798186,E-mail:

甘草是常用传统中药,现代研究表明其主要成分包括甘草苷、异甘草苷等黄酮类成分以及甘草酸等皂苷类成分。其中甘草苷作为最主要的黄酮类成分,具有良好抗氧化、抗炎、抗溃疡等药理活性[1-2],受到了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关注。

传统甘草苷的精制分离常采用萃取法[3],近些年树脂吸附法因其高效、宜于工业化等优点而被广泛使用,而目前的研究大多采用大孔树脂吸附法[4-6],评价指标多采用单个成分或总黄酮成分(分光光度法检测)。由于甘草苷、异甘草苷、甘草酸等成分均为中等极性的苷类化合物,化学结构见图1,在大孔树脂上可被吸附与洗脱,因而以大孔树脂分离获得的甘草苷中往往含有异甘草苷和甘草酸等成分,影响了甘草苷的纯度。

本文依据聚酰胺氢键吸附分离原理[7]及甘草中不同化合物的结构特征,选择以甘草苷(liquirtin,LQ)、异甘草苷(isoliquiritin,ILQ)和甘草酸(glycyrrhizic acid,GL)为指标,采用HPLC考察聚酰胺树脂对这3种成分的静态、动态吸附及解吸附特性,优化确定高纯度甘草苷的分离工艺条件,以期为甘草苷工业化分离制备提供依据。

图1 甘草苷(a)、异甘草苷(b)及甘草酸(c)的化学结构

Fig.1 Chemical structures of liquiritin(a), isoliquiritin(b), and glycyrrhizic acid(c)

1 材料

Agilent 1100高效液相色谱仪,Agilent色谱工作站(美国安捷伦科技有限公司);TGL-16G高速离心机(上海安亭科学仪器厂);1810-D型自动双重纯水蒸馏器(上海申生科技有限公司);BT-220S电子天平(赛多利斯科学仪器有限公司);PB-10型pH计(赛多利斯科学仪器有限公司);玻璃色谱柱(1.5 cm×40 cm,南京恩赐化玻有限公司)。

甘草购自内蒙古杭锦旗,批号20111016;甘草苷(批号111610-200604)、甘草酸铵对照品(批号110731-200807)购自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异甘草苷对照品(实验室自制,纯度>98%);聚酰胺树脂(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乙腈(色谱纯,fisher有限公司);冰醋酸(色谱纯,天津市北辰方正试剂厂);乙醇为分析纯;实验用水经自动双重纯水蒸馏器处理。

2 方法与结果

2.1 色谱条件[8] Kormasil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乙腈(A)-0.2%甲酸溶液(B),梯度洗脱,0~10 min,18%~25%A,10~30 min,25%~45%A,30~45 min,45%~70%A,45~60 min,70%A;进样量10 μL;柱温30 ℃;检测波长0~15 min,276 nm,15~60 min,254 nm;流速1.0 mL・min-1。

2.2 对照品溶液的配制及线性关系 精密称取甘草苷、异甘草苷和甘草酸对照品适量,用50%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得1.04,0.56,2.48 g・L-1的混合对照品溶液。

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采用倍比稀释法,分别制成系列浓度的溶液,吸取上述系列溶液各10 μL,按2.1项下色谱条件进样分析,测定峰面积。以峰面积(Y)为纵坐标,对照品浓度(X)为横坐标,进行线性回归,回归方程分别为甘草苷Y=9 519X+67.33(R2=0.999 7);异甘草苷Y=12 376X+18.81(R2=0.999 4);甘草酸Y=2 830X+19.62(R2=0.999 6)。结果表明,甘草苷、异甘草苷和甘草酸在质量浓度26.3~1 040,14~560,62~2 480 mg・L-1与其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2.3 甘草提取物的制备及含量测定结果 甘草药材2 kg,粉碎,加5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2 h,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减压回收溶剂,冷冻干燥得462 g提取物,4 ℃避光贮藏,备用。在静态及动态吸附试验前,取适量样品,加水溶解并稀释至一定浓度即可。

精密称取甘草提取物0.2 g,置于25 mL量瓶中,用50%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0.45 μm微孔滤膜滤过,取续滤液,HPLC分析,并以2.2项下回归方程计算含量,结果显示甘草提取物中,甘草苷、异甘草苷和甘草酸的质量分数分别为4.86%,0.84%,11.54%。

2.4 树脂预处理 取聚酰胺树脂,用蒸馏水浸泡24 h,先用2 BV的2 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洗涤,以蒸馏水洗至中性;再用2 BV的2 mol・L-1的盐酸溶液洗涤,以蒸馏水洗至中性;再用95%乙醇洗涤,检查流出的乙醇液,至乙醇液与水混合(1∶5)无白色浑浊为止,最后洗至无醇味。

2.5 不同pH条件对3种成分在聚酰胺树脂上的静态吸附率影响 分别取处理好的聚酰胺树脂(干树脂量为2 g),置具塞锥形瓶中,分别加入50 mL不同pH的甘草提取物溶液(LQ 0.648 g・L-1,ILQ 0.112 g・L-1,GL 1.529 g・L-1),室温下放置24 h,不时振摇,分别取样,HPLC测定吸附前后药液中3种成分含量,计算吸附率。试验重复3次,计算平均值,结果见表1。

吸附率=(供试品药物浓度-静态吸附后药液中药物浓度)/供试品药物浓度×100%

表1 不同pH条件下聚酰胺树脂对3种成分的静态吸附率比较(±s,n=3)

Table 1 Effect of different pH value of sample solution on the static adsorption capacities of polyamide resin for LQ,ILQ and GL(±s,n=3)%

从表1可以看出,溶液pH对聚酰胺吸附黄酮类成分具有显著影响,在pH为5.0~7.0时,甘草苷及异甘草苷的吸附率分别达83.6%~76.0%,92.1%~85.4%,显示在这一区间pH条件下,聚酰胺对其中2个黄酮类成分具有良好的吸附效果;而当pH大于7.5时,由于甘草苷及异甘草苷结构上的酚羟基逐渐离子化,与树脂的氢键作用迅速下降,因而吸附率出现了明显降低。与之不同的是,聚酰胺对甘草酸的吸附性能较差,特别是当pH大于6.5时,甘草酸在聚酰胺树脂上的吸附率已小于8%,基本不被树脂吸附。

为了使聚酰胺树脂能选择性地吸附甘草苷,减少甘草酸等皂苷类成分的干扰,试验中将甘草提取物溶液的pH调节为7.0后进行树脂吸附。

2.6 树脂的静态吸附动力学过程 取处理好的聚酰胺树脂(干树脂量为2 g),置具塞锥形瓶中,加入pH 7.0的甘草提取物溶液50 mL,不时振摇,于不同时间取样,HPLC测定3种成分的含量。绘制聚酰胺树脂的吸附动力学曲线,结果见图2,可见甘草酸成分基本不被吸附,而甘草苷及异甘草苷在初始阶段吸附速度较快,60 min后吸附率增加缓慢,180 min后已接近最大吸附。

Qe为每1 g树脂所吸附的成分的量(图3同)。

图2 聚酰胺树脂的静态吸附动力学曲线

Fig.2 Adsorption kinetics curves of LQ, ILQ and GL on polyamide resin2.7 吸附等温线的分析与拟合 取处理好的聚酰胺树脂(干树脂量为2 g),置具塞锥形瓶中,分别加入50 mL不同浓度的甘草提取物溶液(pH 7.0),置15,25,35 ℃水浴中吸附3 h,不时振摇,分别取样,HPLC测定吸附前后药液中甘草苷及异甘草苷的成分含量,计算吸附量,绘制吸附等温线,见图3。由图中可以看出,在本试验范围内,甘草苷在聚酰胺树脂上的吸附量随着温度升高略有下降,而异甘草苷的变化不明显,表明在较低温度条件下有利于成分的吸附。此外图中还提示,树脂对二者的吸附量皆随成分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只有当药液中甘草苷和异甘草苷质量浓度分别大于1.296,0.224 g・L-1时,树脂吸附量才趋于稳定。因此在动态吸附过程中,将甘草提取物溶解稀释成以上相应浓度才有利于吸附。

为进一步探讨树脂对这2种黄酮成分的吸附性质,采用对其吸附等温线进行拟合[9],结果见表2。

图3 甘草苷(A)及异甘草苷(B)的吸附等温线

Fig.3 Adsorption isotherms of LQ(A) and ILQ(B)

在Langmuir方程式中,q0为每克树脂在一定物料浓度下的最大吸附量(mg・g-1);KL为吸附平衡常数,其与吸附剂及吸附质的特性及温度有关,大小表示吸附能力的强弱。Freundlich方程中,KF为吸附平衡速率常数,n是和温度有关的特征常数,两者分别可以看作是吸附能力和吸附优惠性的体现。此外,在以上2个方程中,Qe表示每克树脂在一定物料浓度下的平衡吸附量(mg・g-1),Ce表示平衡质量浓度(g・L-1)。表2 树脂等温吸附方程的拟合

Table 2 Langmuir and Freundlich equation parameters of LQ and ILQ on adsorbent resins at 15, 25, 35 ℃

从表2可以看出,Langmuir及Freundlich方程对树脂的等温吸附均有较好的拟合效果,前者的相关系数大于后者。在Freundlich方程中吸附常数1/n在0.5~1,表明树脂对二者的吸附均较易进行且等温线的形状为上凸型,是符合Brunauer分类标准的Ⅰ型[8],即Langmuir型,表明树脂的单分子层吸附模式更适用于这一过程。

2.8 动态吸附研究 取甘草提取物320 g,溶解至1.2 L,调节pH 7.0,得甘草提取物溶液(LQ 1.296 g・L-1,ILQ 0.224 g・L-1,GL 3.058 g・L-1),作为动态吸附及解吸附研究用。

分别取处理好的聚酰胺树脂25 mL(干树脂量为5 g),装柱(1.5 cm×40 cm,1 BV=25 mL),水洗,另取供试品溶液200 mL,以1 mL・min-1通过树脂柱,流出液分份收集,每0.5 BV为1流份,HPLC测定流出液中各成分浓度,试验重复2次,取平均值,绘制聚酰胺树脂对3种甘草成分的动态泄漏曲线,见图4。

A.动态泄漏曲线;B.动态解吸附曲线。

图4 动态吸附及解吸附试验

Fig.4 Dynamic adsorption/desorption curves of LQ and ILQ

饱和吸附量以流出液中药物浓度超过供试品溶液中药物浓度的5%时,可认为树脂对于该药物成分的吸附已达到饱和[10],此时的上样体积也可称为泄漏体积。不同类型树脂对各成分的饱和吸附量可按以下公式计算。饱和吸附量=(供试品药物浓度×泄漏体积)/干树脂质量。

从图中可以看出,聚酰胺树脂对甘草酸几乎不吸附,泄漏速率较快;而对甘草苷及异甘草苷的吸附效果相对较好,泄漏体积分别为3,4 BV,泄漏速率相对平缓,其饱和吸附量分别达9.72,2.24 mg・g-1。为了在上样过程中保证提取液中甘草苷类成分不超载,优选上样体积为3 BV。

2.9 动态解吸附研究 取25 mL处理好的聚酰胺树脂(干树脂量为5 g),装柱(1.5 cm×40 cm,1 BV=25 mL),水洗,另取甘草提取物溶液75 mL(3 BV),以1 mL・min-1通过以上树脂柱。将吸附后的树脂依次用水,10%,20%,30%,40%,50%乙醇(各3 BV),以1 mL・min-1洗脱,将上样流出液及洗脱液分份收集,每0.5 BV为1流份,HPLC测定含量,树脂对3种成分的动态解吸附曲线见图4。从图中可见,少量吸附的甘草酸在以水为溶剂时即被洗脱,而甘草苷及异甘草苷分别在20%乙醇和30%乙醇时才被洗脱。

因此,解吸附工艺确定为,将上样吸附后的树脂,依次用水,10%,20%,30%乙醇(各3 BV)进行洗脱,收集20%乙醇洗脱部分,即得。

2.10 优化工艺的验证 采用以上优选获得的工艺,取250 mL处理好的聚酰胺树脂(干树脂量为50 g),装柱,水洗,另取甘草提取物溶液750 mL,以1 mL・min-1通过以上树脂柱,收集流出液,备用。将吸附后的树脂,依次用水,10%,20%,40%乙醇(各3 BV)进行洗脱,收集20%乙醇洗脱部分,回收溶剂,浓缩至50 mL,冷藏放置24 h,析出甘草苷样品(总量860 mg)。采用HPLC对甘草提取物溶液、流出液及甘草苷样品进行分析,见图5,甘草苷样品纯度为88.5%,回收率为78.4%。

3 讨论

本试验研究中,聚酰胺对甘草苷的动态吸附量为9.72 mg・g-1,与常用的大孔树脂法相比吸附量相对较小。但其特点也十分明显,即对甘草苷的分离更具有选择性,获得的甘草苷纯度较高,且经聚酰胺吸附后的甘草药液经酸沉法或大孔树脂吸附,可制备不含黄酮类杂质的甘草酸。

研究中甘草提取液通过1次柱色谱,使甘草苷直接达到85%以上的纯度,且有较高的收率,但影

1.甘草苷;2.异甘草苷;3.甘草酸;A.甘草药材;B.经聚酰胺吸附后的流出液;C.甘草苷样品;D.混合对照品。

图5 甘草苷经聚酰胺分离纯化前后的HPLC图

Fig.5 HPLC chromatograms of LQ before and after purification by polyamide resin

响树脂吸附的因素较多,本次研究仅对主要的影响 因素进行考察探讨,今后可对上样流速、树脂柱的径高比等进行系统研究,以期进一步提高甘草苷的纯度与收率。聚酰胺树脂具有易扩大生产规模、树脂可再生使用等优点,研究结果可为甘草苷的工业化分离制备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 崔誉蓉,陈朋,刘军花,等.4种甘草黄酮类化合物抗氧化构效关系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0,21(12):3041.

[2] 贾国惠,贾世山.甘草中黄酮的药理研究进展[J].中国药学杂志,1998,33 (9): 513.

[3] 沈凤嘉,胡金峰,虞亚川,等.乌拉尔甘草黄酮化学成分的研究[J].高等化学学报,1995,16(4): 572.

[4] 高素莲,王雪梅.甘草中皂苷和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和测定[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4(24): 71.

[5] 傅博强,刘勃,王小如,等.XDA-1大孔吸附树脂对甘草酸及甘草总黄酮的吸附分离[J].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04(18): 45.

[6] Boqiang Fu, Jie Liu, Huan Li, et al.The application of macroporous resins in the separation of licorice flavonoids and glycyrrhizic acid[J].J Chromatogr A,2005(1089):18.

[7] 杨必成,刘海,杨义芳,等.聚酰胺树脂纯化油菜花粉黄酮部位工艺研究[J].中草药,2011,42(11):2240.

[8] 成英,宋九华.HPLC测定逍遥丸中甘草苷、异甘草素和甘草酸的含量[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12,29(2): 163.

[9] 吴建铭,夏春镗,张小军,等.大孔吸附树脂对油菜籽原花青素的吸附纯化研究[J].中药材,2010,33(8): 1324.

[10] Fu Yujie, Zu Yuangang, Liu Wei, et al.Preparative separation of vitexin and isovitexin from pigeonpea extracts with macroporous resins[J].J Chromatogr A, 2007(1139): 206.

Multi-index determination and optimization of liquirtin

separated from polyamide resinZHENG Yun-feng, YANG Jin-qiang, WEI Juan-hua, HUANG Li, PENG Guo-ping

(School of Pharmacy, Nan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Nanjing 210029, China) [Abstract] To optimize the separation process of liquirtin from glycyrrhiz by static, dynamic adsorption and desorption experiments on polyamide resin, with liquirtin, isoliquiritin and glycyrrhizic acid as the study index.The optimum process conditions were that the pH of solution was regulated to be 7.0, the concentration of liquirtin was 1.296 g・L-1, the volume of loading buffer was 3 BV.After absorption, efforts shall be made to elute resin with water, 10%, 20%, 30% ethanol (3 BV for each), collect 20% ethanol eluted fraction, and recover solvents.The results showed lower contents of such impurities as isoliquiritin and isoliquiritin in extracts sepaprated under this process conditions, as well as an increase in purity of liquirtin from 4.86% to 88.5%.The method was simple and feasible, it could obtain a higher purity in extracts from liquirtin and provide basis for industrialized separation and preparation of liquirt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