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人寄语范文

时间:2023-04-10 05:58: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亲人寄语,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亲人寄语

篇1

2.琳儿,前些日子梦见你了,远在天堂的你还好吗?愿来生我们还做同窗好友。想念你~~

3.又是一年清明时,虽然分开数年,天各一方,儿女的万分的想念却深深刻在了内心深处,祈祷天堂的亲人们,开心快乐

4.转眼间,爷爷您都离开我两年了,您走的那会也是清明,我至今都在庆幸,那次回家了,并当着您的面叫了您。这次的清明我依然回家,就是不知您在那边过的可好!

5.又是一年清明时,霏霏细雨,点点愁思,几多离人泪!远在天堂的亲人朋友,你们可好?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存在着一份对已故亲友的思念,虽然已是天各一方,但这份念想却始终将我们牢牢的连在一起。让我们写下这份牵挂,微递到天堂!

6.又是一年清明节快要到了,上周末我带着爱人和孩子到石门峰去看望了你们,回来后还是想念你们,我知道你们都很心疼我,不放心我,但是现在我已经长大了,请你们都放心吧,汉林会照顾好我的,我也会照顾好这个家。

7.妈妈您在天堂过得好吗?你的儿女们都很怀念您!爸爸每年都会带我们去看望您,您放心吧我们都很好!

8.亲爱的奶奶外婆大姨,还有那些我没有见过的亲人,是你们给了我亲人以生命。想念你们,我们也会很好的。

9.春雨连连,路途迢迢,阻隔重重,行人匆匆,祭奠年年,情意绵绵,祝福浅浅,牵挂深深。亲爱的朋友,清明时节,愿你万事顺顺,未来亮锃锃!

10.传说中薰衣草拥有四片翠绿的叶子:第一片叶子是信仰,第二片叶子是希望,第三片叶子是爱情,第四片叶子是幸运。我送你一棵薰衣草,愿你清明节快乐!

11.春风吹绿大地,春光照亮万物,春雨滋润生命,问候暖入心田,清明节了,让幸福伴随你,让快乐拥抱你,让健康环绕你,让平安追随你,祝你清明节日快乐!

12.一阵阵春风,送给你吉祥,一串串铃铛,送给你健康,一首首清明的歌谣,送给你好运,一棵棵美丽的清明花,送给你幸福。祝你清明节快乐!

13.不忘过去的曾经,作别昔日的从前,吸取失败的教训,总结成功的经验,回味逝去的岁月,展望美好的明天。清明节,让我们把往事怀念!

14.匆忙的脚步让我们忽略了路过的风景,繁重的压力让我们生疏了亲人间的联系。清明节就似一台闹钟,惊醒迷蒙中的我们,提醒我们睁开双眼,重新审视人生。

15.帮你拂去晶莹的泪水,让你的忧愁随风飘散;帮你抚平受伤的心扉,让你的伤痛逐渐变浅;送你一句关怀的祝福,让你的快乐愈加明显。清明节,愿你无忧愁!

16.当他们悄然离开,逝去的再回不来。当记忆惭惭苍白,思念却不能释怀。人生聚散无常,努力活得精彩。清明节,笑对未来,愿你的人生春暖花开!

17.布谷鸟叫清明到,朋友心意要收好。愿你幸福少烦恼,财气运气跑不掉。健康从头淋到脚,万事如意心情妙。清明节预祝你有个美好的假期。

18.春雨润无声,思念贵真情,春风吹满面,踏青好时间。亲爱的朋友,清明节到了,在春风的吹拂下带着家人出去踏青吧,照顾好他们你才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节日快乐。

19.草长莺飞,情谊一天天加深。杨柳依依,垂下我思念缕缕。桃花落尽,凋零不了美丽心情。风筝高飞,载着美好梦想远行。清明小长假,朋友祝你快乐如昔!

20.春节逛庙会累断腿了,元宵节吃元宵烫着嘴了,清明节想亲人伤着脑了,愚人节傻乎乎被人忽悠了,现在趁我手还好,赶紧发短信祝福你端午节大吉大利!

21.拔净一片荒草,摆下几杯冷酒,烧上一把纸钱,风雨愁煞人,杯土带愁,杂草含烟,竟无言以对,唯有心底弥满幽幽愁绪淡淡哀愁!清明节学会珍惜。清明节祝福语

22.一年一度清明节,温馨祝福短信传。暖暖问候添喜气,高高兴兴踏青去。甜甜祝愿添福气,团团圆圆合家欢。幸福生活常相伴,健康快乐永相随。清明节健康短信

23.脆弱的不仅是瓷娃娃,还有生命;眨眼间变化的不仅仅是气候,还有结局。莫要太执着,学会放开你会更开心。清明节,愿你忘记过去,永远开心!

24.别也不易,见也不易,聚也不易,散也不易,泪洒相思地,魂牵梦也系。在这个大鬼小鬼全会出动的日子,祝你清明节快乐!明节快乐!

25.尘封已久的往事,在这一天变得清晰,记忆的潮水慢慢涌来,思念之情难以言表,缅怀逝去的一切,珍惜拥有的美好。清明节到了,祝你身体健康,幸福长寿。

26.带着通达的心处世,用包容的心待人,用快乐的心生活,用感恩的心付出,用进取的心坚持。清明节,关爱生命,开心生活,用爱心感染世界!祝你平安!

27.今天到了清明节,每年的这个时候最怀念的是父亲。从小父亲就带着我到处跑,那时我懂得了很多很多,也懂得了人生的道理,在这里希望父亲在天国里幸福,儿子一定会走好人生的道路的!

28.清明节到了,想起已故的亲人,心里好难受,在外面打工,今年又不能在您的墓碑跟前说说话了,希望您们在另外一个世界过得开心。父亲,爷爷您们在那个世界过得好吗?

篇2

一,博学多才——获取钦佩与信任的第一步

俗话说“亲其师则信其道也”,如果我们班主任老师能获得学生的信任,那毫无疑问,这将是一种成功的开始。

曾记得那是在我上初二的时候,物理课程才刚开设,我的物理老师外表看上去并不怎么样,但是,他有着一手漂亮的粉笔字,而恰恰是他的这一专长深深地吸引了我。当时,在年少的我看来,他的形象很高大,很儒雅,他的一切言行就象他的字一样漂亮而有吸引力,再加上他的普通话既流利又标准,所以我就喜欢模仿他,心里觉得他很很了不起,进而爱屋及乌,由喜欢他的字转变为喜欢上他的物理课。

想要获得学生的钦佩与信任,教师自身一定要具有良好的知识与文化修养。这不仅要求教师要有深厚、扎实的专业知识,以达到传道、授业、解惑的目的,同时也要求教师应具备广博的其它门类的知识与技能,也就是说,要努力想办法做到让学生在惊叹声中来认识你、了解你,要做学生羡慕的老师。事实上,受学生喜欢的老师大有人在,不过,喜欢和羡慕显然是两种不同的概念,所谓喜欢,指的是人的心理表层的感觉的表现,而羡慕则指的是在教师身上的某种理想的形象。如果你做到了能让学生羡慕的话,在你的周围自然就会有一批学生对你投以钦佩的目光,为你的才华而叹服,从而被你所吸引,成为你忠实的追随者,进而信任你所传授的一切的一切,而对于一个班主任老师来说,这种引力是促使一个班级凝聚的核心力量,是形成良好班级体的凝固剂。

二,富有爱心的言行——促使钦佩与信任的升华

在初步取得班内学生的钦佩与信任之后,如何使之长久持续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有时往往因为一个不起眼的小疏忽,会令我们辛苦建立的信任毁于一旦。只有让学生真正地发自内心地钦佩与信任你,这种钦佩与信任才会长久。

要教育学生有爱心,教师自己首先要起好示范作用,即所谓的“身教重于言教”。教师自身良好的师德素养将会潜移默化地影响、陶冶学生的心灵,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在课堂上,教师要使用信任性、期望性的语言来激发学生的奋进精神;用谅解性、宽容性、引导性的语言来启发学生认识错误、树立进步的信心。在课堂上,教师赞许的点头、希望的目光、会新的微笑、亲切的抚摸都表现出对学生的爱。这种师爱是一种积极的教育力量和手段,它在方方面面影响着学生,它可以使学生心境愉快,使学生感到老师的爱,从而受到激励和鼓舞,获得主动发展。

在平时的正常工作中,教师要从尊重学生出发,与学生以心交心,平等交往,用充满理性的爱来正确对待每一位学生,用真诚去点燃学生求知的火花,给他们插上探索知识的翅膀,培养他们创造世界的能力。

此外,要做到使钦佩与信任长久,我觉得,班主任老师就还需具备一颗不同寻常的爱人之心,这也就是说,班主任老师不仅要去爱那些成绩、品行等各方面表现的好学生,尤其重要的是:要学会去爱那些有着这样或那样缺点、问题的学生,要努力让自己去爱上、喜欢上这些学生。

爱好的学生、优秀的学生这是每个教师人人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去做的,而要让自己真心去爱上那些缺少爱的幼苗,这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因为这些学生之所以缺少老师的爱、家长的爱,自然是有原因的,一般你轻易是无法爱上这种学生的。如果他是那种容易被老师及家长一眼看中并喜爱上的话,那他也就 不会是现在这样.正是基于这个方面的原因,所以我们要努力去为自己寻找爱他们的理由,想方设法去喜欢他们,找他们身上的优点,找他们身上你认为可以接受的长处,让自己逐渐喜欢上他们。其实,当你喜欢或不喜欢某一个学生 的时候,甚至某些时候你自己还没明显感觉到,但你的学生却都知道:我们老师比较喜欢某某某而不喜欢某某某。你不得不承认,在你经意或不经意间,一颦一笑之间,你早已将你的信息泄露,一个你所不爱的学生是很难爱上你的,而一个不喜欢你的学生一般不会非常喜欢你所教的学科,也不会十分相信你所讲授的道理。

一个优秀的班主任之所以优秀,只因为他能做到:即使他是在批评一个学生,指出他所犯的错误及身上存在的缺点并要求改正的时候,也能让受批评的学生感受到老师这是在爱他,老师所做的一切的一切都是在为他着想,是为他好,要让他感受到老师对他的殷切期望。我们要讲究爱的艺术及爱的方式与方法。不妨给你的学生打这样一个比方:有一棵花朵 生了虫子或旁逸斜出了,这时园丁所要做的工作自然是给它喷杀虫剂或者是剪修掉那些多余的枝条,而老师今天所做的一切,自然也跟园丁所做的一样,你绝不能因为怕痛而拒绝老师给你“修剪”、“整理”。人非草木,常常当你讲到这份上的时候,你的学生往往就会理解你的批评,理解你的良苦用心,从而进一步做出配合你的举动。这时的你,就达到了使钦佩与信任升华的地步。

三,良好的人格魅力 —— 使钦佩与信任恒久

教育是人与人心灵上的最微妙的相互接触,在教育过程中涉及到学生的整个人格,所以,教师自己也是以整个人格来与学生接触的,是以自己的思想、学识和言行,以自己的人格、形象的力量,通过示范的方式影响着受教育者。《礼记》中有这么一句话:“师者,律己严而后道尊”。我想,这就是告诉我们:得到学生的好评的最终决定性因素不是别的,正是教师自身。我们每天都在对自己和学生的人格作出评价,而且,在影响学生学业的所有因素中,人格的作用与智力的作用同样重要,所以,我们教师应该努力培养自己具有良好的人格魅力,用我们的人格来影响、塑造学生的人格。

教师的人格魅力是建立在威望、爱心、求知欲、理想的基础上的。首先,教师的威望是逐步蕴育起来的,教师的一举一动、体态、穿着打扮、教态和作风,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教师只有保持自己的个性和风格,才能有利地引导学生,同时建立自己的威望。其次,教师的爱心,就是热爱学生的心。教师要以强烈的爱之心吸引学生,和孩子们滚在一起,这种教师对孩子们的赤诚的爱之心,最终将会变成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爱。再次,教师要有强烈的求知欲,教师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建立自己的理想和道德观,其中最基本的并且是最重要的一条,莫过于“先当学生,后当先生”这一理念。此外,教师还必须有理想,理想是指拥有坚定的信念和付诸实践的勇气,并且要在为教育事业奋斗的过程中建立起教育的世界观,永保青春的活力。

篇3

关键词 做人教育 本质特征 教育意义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教育思想十分丰富,其“做人”教育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民族烙印。“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是其做人教育的基本内涵[1],蕴藏着巨大的育人价值。党的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从根本上就是要求教师做人、教学生学做人,只有把教学生学做人始终作为教育最重要的事情去抓,才是真正的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要完成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离不开对我国优秀教育文化的继承发扬,而陈鹤琴先生的“做人”教育就是其中之一,值得探索。

一、何为“做人”

陈鹤琴认为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其出发点与目的都是人,因此他非常重视做人,将做人贯穿于自己一生的教育生涯。陈鹤琴先生的“做人”教育到底指的是什么?笔者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做热爱人类、热爱真理的人

陈鹤琴认为:作为人,必须热爱人,爱自己周围的人,爱各民族的人,爱各个国家的人。也就是说作为人,首先必须爱人类。另外,还必须热爱人类公认的真理,乃至不惜一切捍卫真理。热爱人类体现了他对人类个体生命价值的重视和珍惜,热爱真理体现的是他对人类形成的共同生活准则的确认和维护。陈鹤琴的“做人”观首要的是对人类自身及人类形成的共同生活准则的热爱,也就是要热爱人类、热爱真理。

2.做热爱自己国家的人

陈鹤琴认为:人是生活在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之中的,就应该热爱自己的国度、国家。他还认为:生活在一个国度的人,拥有共同的历史;生活在一个国度的人,其命运息息相关;生活在一个国度的人,要爱这块生自己养自己的土地;生活在一个国度的人,要热爱自己国家长期延续的光荣历史;生活在一个国度的人,要热爱自己国家的民族同胞。“做人”,要做一个热爱自己国家的人。

3.做承担时代责任的人

陈鹤琴认为:人都生活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中,任何特定的时代都有其历史使命。他提出了要做一个承担时代责任的人的观点。例如针对旧中国中华民族备受外敌入侵的问题,他提出了要做一个救亡图强能够有能力愿意承担时代责任的中国人。另外,他针对当时中国只重心育而轻视身育、外辱内乱需要建设、专制统治和科举禁锢人的创造力、近代社会麻木不仁和缺乏合作、国人缺乏服务意识等问题,提出健全身体、建设能力、合作态度、服务意识方面的时代要求。

4.做一个向自然、社会学习的真人

陈鹤琴认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2]他反对把人束缚在书上的条条框框中,他主张人应该从现实的社会、自然中学习,现实中的社会与自然才是获得真知的唯一来源。他认为,传统只重视用书上的内容来教人学做人,很容易培养出妍媸不分的书呆子。书呆子就是只知道读书本知识而造成的,这是一类脱离了现实社会生活的虚假无用之人,解决之道就是要让人们学会去读大自然、大社会这本真正的书,做一个真真正正的人。

5.做一个积极主动的人

“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陈鹤琴认为,应该做的就应该积极主动地去做,做是一切知识本领获得的基础。他说:“一切的学习,不论是肌肉的,不论是感觉的,不论是神经的,都是要靠‘做’的。”[3]另外,他提出了具体应该如何进行做的步骤:实验观察、阅读思考、创作发表和批评探讨。他认为,只有这样积极正确地去做、去进行实践,才能够成为一个真正的人。主张积极主动地去做、去实践也是陈鹤琴“做人”教育的主要内涵,陈鹤琴认为做人也包括做一个积极主动的人。

陈鹤琴关于何为做人的解读,是特定时代特定历史背景下的产物,他期望教育能够培养出真真正正的人。

二、“做人”教育的本质特征

陈鹤琴提出的“做人”教育,其实就是我国古代儒家传统文化和近现代先贤所倡导的“立德树人教育”,有其深刻的本质特征,映现出了那个时代对树人、育人的执着追求。

1.历史性

陈鹤琴的“做人”教育集中反映了中国传统儒家文化教育“教人学做人”的本质理念。孔子将文、行、忠、信作为自己的教育内容,其中行、忠、信这三方面都是教学生学做人。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非常重视做人教育,做人教育一直是两千多年传统儒家文化教育的核心。如战国时期孔子的嫡传弟子孟子继承孔子做人教育思想的精髓,将“明人伦”作为教育目的,明人伦其实就是要让人们向古圣贤学习做人的道理及如何做人。我国封建社会非常重视修身养性,认为一个在家孝顺父母的人才有可能成为对国君尽忠的人,将忠孝作为做人的根本,非常重视做人气节。其实这些都是儒家文化的纲领“三纲五常”对人的要求。当然,目前来看儒家的“三纲五常”有不少不足之处,但它为维护封建社会稳定发展起到过不可低估的作用。儒家的大儒都对做人进行过进一步的阐述,如北宋关学的创始人张载提出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4]的做人要求与标准;明代的冯从吾将“千教万教教人做好”作为教育信条可谓是掌握了儒家教育的真谛。另外,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获得礼仪之邦的荣称、没有成为亡国奴,都是源于重视做人教育。陈鹤琴就是继承了我国古代儒家教育教人学做人的精华,结合当时的国情提出了“做人”教育思想,为中国近代传统教育转型融入了现代的新元素。

2.普世性

陈鹤琴一生为了能够培养我国时代需要的新人,积极在教育领域里做贡献。他主要在学前教育、家庭教育里努力耕耘,提出了“鼓励学生做”的教学论即儿童能够做的就让儿童做,同时他还提出了以“大自然、大社会为活教材”的观点。他的这些做人教育思想及其实践揭示了教育的基本规律。做一个独立自主成为其自身的人,做一个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是陈鹤琴教育的纲领,他为了培养祖国的未来,一辈子含辛茹苦,数十年如一日,真正体现了他“一切为儿童,一切为教育”[5]的教育信条。陈先生的做人教育具有普世性,这是他一辈子在幼儿教育领域践行做人教育进而反映揭示教育规律所决定的。

3.示范性

陈鹤琴的“做人”教育具有鲜明的示范性和引导性。教师要贯彻做人教育,必须以身作则。只有自己真正做到立德树人,做一个真真正正的时代需要的中国人,才能够在教育实践中以身作则对学生起到示范引导作用,培养出堂堂正正的中国人。陈鹤琴了解到当时中国教育落后于西方,决定在学前教育领域做研究。看到当时中国学前教育主要由外国人创办、国人自主研究学前教育一片空白,他就立志于研究符合我国国情的学前教育道路,他用自己的一生言传身教,引导学生学做人。

4.奠基性

教书育人是教师工作职责的根本所在。教书与育人是教师工作的两个方面,教书是育人的手段,育人是教书的方向与目的。教书的过程也就是育人的过程,从某种角度上说,教育等同于育人,而育人过程就是进行做人教育的过程。陈鹤琴继承我国古代儒家教学生学做人教育的精髓,立足于当时的国情及时代需要,针对当时国人不懂做人的要义及做如何做人的理念,提出了“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的观点,并先后提出了如何对待国外学前教育及如何探索建立我国学前教育体系、家庭教育等教育设想与实践。育人是一个民族国家生存发展的根基,做人、做什么样的人,这是有极其深远影响的事情。不论任何时代,德才兼备都是人才的必备品质,而德被称为才之帅,成就人的德主要体现在做人教育上,故做人教育具有培养国家需要人才的奠基性。

三、借鉴做人教育理念,重视育人工作

重温陈鹤琴先生的“做人”教育,反观今天的社会现实和教育生态,我们教育界应追溯陈鹤琴的“做人”教育理论,依据“做人”的教育目标,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

1.坚定“做人”的教育理念

“如果说,经济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的脸面和躯体,治理水平是一个国家的内部生理系统,那么价值观、财富观、幸福观则是一个民族的精神与灵魂。”[6]我国当前还存在着过分重视智育的应试教育,学校教育只重视教师的教书职能而忽视了最为根本的育人职能。重智育轻德育从根子上讲是教育理念出现了问题,解决之道就是重新树立树人、做人的教育理念。只有教育重新回到以树人、做人为本真的教育理念,才能使教育恪守自己育人的本真,不为世俗物欲所困扰。我国教育要回归到“做人”的教育理念,应该借鉴陈鹤琴先生的“做人”教育理念和实践,为实现中华民族教育的伟大复兴而努力。

2.构建完善的做人教育机制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需要大力加强做人教育。由于育人长期被忽视及育人的复杂性,建立完善的做人教育机制显得极其重要,怎样建立完善的做人教育机制?首先,相关专家学者为做人教育机制的开展建言献策设计出建立做人教育机构的方案,国家教育相关部门按照方案建立专门的教育机构来管理做人教育;其次,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应该开设专门的部门按照上级的要求来贯彻做人教育;再次,社会新闻媒体及利益相关的各界都可以监督做人教育的开展并提供反馈建议。当然,构建完善的做人教育机制并非上面说的那么简单,但是只要相关利益群体都积极参与,为做人教育机制的开展建言献策,相信一定能够构建完善的做人教育机制,从而促进做人教育的发展,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

3.加强教师的主体责任及师表作用

在进行立德树人加强做人教育中,教师的示范和主导作用至关重要,教师要成为立德、做人的践行者,为学生做出表率。教人者先教自己,教师要完成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就要先对自己进行立德做人教育,做好自己。只有教师做好其自身,才能够通过言传身教来影响和教育学生。另外,做人是个复杂的活动范畴,不能一蹴而就通过简单的说教来达到目的,必须通过教师身体力行的亲身示范来教育学生如何做人。教师这种潜移默化的做人教育往往能够起到很好的效果,这样的教育更能够获得学生的认同也更具有说服力,进行做人教育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

4.以理性主义提升做人教育的思想境界

理性主义是西方哲学精华之一。主要是让人们不盲从不迷信、坚信因果关系、科学认识事物和检验结果。我们今天借鉴陈鹤琴的做人教育,应该理性分析,不拘泥狭隘,要结合当前的国际、国情、时代需要进行理性分析,要按照当前的国际、国情、时代需要来理解做人教育及陈鹤琴先生提出的“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当今时代,做人应该是做一个热爱人类赖以生存地球的人,做中国人应该做一个热爱中华民族、热爱祖国的人,做现代中国人就是要做一个有民族自信心、愿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人。我们要用理性的思想观点来提升做人教育,只有时刻关注国家、社会的新理论并用之提升做人教育,才能完成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

“做人”教育是陈鹤琴先生教育思想的核心,他的“做人”教育思想体现着诸多教育规律,蕴藏着丰富的育人价值,重新发掘其价值,定能为立德树人乃至实现民族伟大复兴梦不断助力。

参考文献

[1] 黄书光.回归命脉:重审陈鹤琴的“活教育”目的论[J].教育发展研究,2012(12).

[2] 田景正. 略论陈鹤琴教学法与蒙台梭利教学法的一致性及特色[J].教师教育研究,2008(1).

[3] 黄贵,苏永骏. 陈鹤琴和蒙台梭利幼儿体育思想之对比研究[J].山东体育科技,2013(5).

[4] 肖发荣. 张载哲学精神的近代回响――以马一浮对“横渠四句教”的阐发为例[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6).

[5] 王炳照,秦学智.陈鹤琴学前教育思想的传统文化渊源[J].学前教育研究,2006(3).

篇4

一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发展相辅相成

近年来,高校发生过多起投毒、杀人等恶性案件,如1994年清华大学学生朱令铊中毒案件,1997年北京大学学生王晓龙向同学投毒案件,2004年马加爵杀害4名同学案件,2013年4月发生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两名同宿舍学生因琐事发生打斗导致其中一人死亡案件,以及同月发生的震惊全国的复旦大学医学院投毒案。寝室何以成为犯罪摇篮,校园何以成为毒药库房,大学生何以成为杀人凶手,这一系列背后的心理症结不可小觑,心理健康教育急需重视。

一方面,良好的寝室人际关系能够缓解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减少心理疾病的产生,使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得到更好的发展。首先,良好的寝室人际关系能够对情绪起稳定、补偿作用,防止陷入不安和孤独,替代对亲朋的思念和依赖,尤其对入学新生尤为重要。第二,良好的寝室人际关系能够对深化知识起启迪作用,促进课下交流,激发思想碰撞以达到相互启迪的效用。第三,对人格的培养起陶冶作用,人格形成受环境影响的成分较大,同住一寝室的室友的行为方式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改变自己的看法和举止。最后,对成长起导向作用,能够促进大学生身心成熟和社会化进程,学会竞争与合作,团队和互助,帮助大学生完成走向社会的演练,顺利步入社会。

另一方面,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程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在寝室拥有的人际关系的优劣。首先,随着年龄增大寝室人际关系趋于稳定,这充分反映了大学生的心理适应过程,心理上的逐步成熟助其愉快的与人交往。其次,健康的心理素质有利于营造和谐的寝室人际关系。有人在的地方就有矛盾,将矛盾最小化,达到双赢与和谐,这就要求大学生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和人际交往技巧。最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程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大学生寝室是其态度与习惯、独立的人格、目标追求、价值观形成、道德理念等一系列观念形成与塑造的摇篮,也是大学生学会团结友爱、奉献互助的基本平台,健康的心理行为能极大地促进寝室和谐氛围的构建,也有利于促进优良校风和校园文化的建设。

二造成大学生不和谐寝室人际关系的心理因素

内因决定着事物的根本属性。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的不和谐,除了外部客观因素的影响,归根到底是由于其自身一些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引起的,更甚者导致心理失衡,无法控制。当前,造成大学生不和谐寝室人际关系的心理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过度的自卑心理,破坏与人简单相处之道

心理学上,自卑是一种性格缺陷,是产生轻视自己的心理,不适当的自我评价和自我认识所引起的自我否定,自我拒绝的心理状态。自卑是一种消极的心理保护机制,它使简单的人际交往变得复杂,原本简单的一句话在自卑者心中却解读出各种“潜台词”,使得人际交往无法正常进行。大学生进入青年期后,自我意识发展很快,开始独立地观察、分析社会,也会重视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表现出极强的自尊心。为维护自己的自尊心,会显示出一种自卑倾向。

大学生自卑往往表现为只看到自己的缺点而看不到自己的长处,性格孤僻而不愿与人交往,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过分敏感,过分看重他人对自己的评价,自我设防严重。究其原因,首先是大学生个人条件的差异,如长相体型、性格气质、家庭背景、成长环境等先天因素导致的自卑心理,往往对事物带来的后果产生消极认识,进而将消极认识放大趋向,最终这些消极体验会超过他们心理承受能力,认为自己不行而自卑起来。2004年马加爵犯罪案件中,来自农村的他正是由于承受着极度的自卑心理,当脆弱的自尊受到打击时,累积的消极情绪一触即发并走上了犯罪道路[3]。其次是大学生个人经历的不同,如不幸的童年、家庭暴力等,不幸的童年使儿童得不到良好的引导,缺乏应有的关爱,会使其形成不良的人格,就会产生自卑心理。2006年湖南某高校一大二女生,因无法和舍友相处,一年多时间里换了七八间宿舍,最终还是被赶出来,后得知这名女生从小频繁遭遇父母殴打,不相信别人,易曲解别人好意,心理极度自卑。最后是大学生经受的各种挫折,如学业挫折、交往挫折、爱情挫折等,由于其生理、心理尚不成熟,易产生自我认知偏差,就会对遇到的挫折错误归因,认为是自己技不如人,各方面不如别人,便会产生强烈的自卑感。高校中因求爱遭拒而自杀的案例仍频见报端。

(二)盲目的攀比心理,阻断与人真诚交往之桥

心理学上,攀比被界定为中性略偏阴性的心理特征,即个体发现自身与参照个体发生偏差时产生负面情绪的心理过程。通常产生攀比心理的个体与被选作为参照的个体之间往往具有极大的相似性,导致自身被尊重的需要过分夸大,虚荣动机增强,甚至产生极端的心理障碍和行为。由此可见,大学生寝室正是攀比心理容易发生的空间环境。

寝室内大学生的攀比心理频繁出现,使大学生关注点模糊,不能正常投入学习、交往和生活,无法与人真诚相待,造成人际关系紧张,多是由于其易产生的虚荣心、妒忌心和习惯性攀比。首先,虚荣心多源于“面子”问题。在大学生群体中,已然形成一种要吃好的穿好的,过体面生活的风气。同住一个屋檐下,看到其他人都这样,自己也会跟风,产生随大众的心理。人际关系学说指出,当人们积极参加社会活动时,如果过分注意别人的看法,往往会强化从众心理,导致虚荣心理的产生。因为面子问题而去攀比的心理也就随之产生。另外,嫉妒心会导致极端的负面攀比。嫉妒是一种极想排除或破坏别人优越地位的心理倾向,是含有憎恨成分的激烈感情,会产生消极的想法和行为。许多大学生因为嫉妒,而喜欢去占有一些力所不能及的东西。更有大学生由于嫉妒心理,而去破坏他人的东西,或者说会暗自的贬低对方,伤害他人自尊心。正是由于种种的落差,嫉妒心的产生,攀比也随之而来。寝室内因嫉妒室友学业、交友、就业机会等产生的破坏行为屡见不鲜。第三,社会背景导致了习惯性攀比。在父母所处的时代背景里,他们的观念纯朴而非物质化。现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贫富差距逐渐拉大,权力地位为人们所渴求,攀比心理是这个社会大背景下必然的结果,而溺爱式的家庭教育环境也成为了大学生攀比心理的滋养润土。

(三)不良的人格缺陷,隔断与人和睦共处之路

心理学上,人格缺陷是指介于正常人格与人格障碍之间的一种人格状态,也可以说是一种人格发展的不良倾向,如以自我为中心、怯懦、懒惰、多疑、狭隘、焦虑等。寝室人际关系问题已经成为引发大学生心理不适应的主要来源,大学生自身存在的一些不良的人格缺陷正是拒人于千里之外,无法与人和睦共处的断路巨石。大学生人格缺陷会影响其活动效率,阻碍与人交往的和睦氛围。

大学生的人格缺失,除了有孕生这种缺失的社会、学校和家庭等方面的原因,更主要的是其自身原因,当前大学生普遍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心胸狭隘,紧张焦虑等。北大教授钱理群曾说:“我们的一些大学,正在培养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且不说这些大学生将来如何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和利益观,当下面对寝室人际关系这个小群体,都已经出现了自私自利损人利己的自我中心倾向。如高校大学生普遍反映的寝室室友将公主病、王子病等带入寝室,表现出过分的自我中心,无法沟通难以相处。此外,大学生寝室人际交往中也常常表现出心胸狭隘,缺乏包容,凡事斤斤计较、耿耿于怀,好挑剔,长此以往容易形成精神上、心理上的巨大压力,难以化解心理矛盾。如寝室中常出现不能容忍与己交好的室友与他人要好的现象,便会寻求小团体、小帮派等以示威、抗衡曾交好的室友,从而导致寝室气氛压抑沉闷,人际关系紧张。大学生对寝室人际关系的紧张焦虑主要与缺乏自信、人际交往技能差、自尊心过强等密切相关。过分紧张焦虑会使人烦躁不安,思维受阻,行动不灵活,身体不舒适等症状,影响大学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三良好寝室人际关系的有效性构建

(一)课程教育:加强心理疏导教育和宣传

基于大学生各种不良的心理因素造成的寝室不和谐现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仍然是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自身心理问题,引导他们自动调节心理问题,避免他们因自卑心理等造成人际交往障碍的重中之重。

首先,深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创新教学方式。在低年级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在高年级开设《咨询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等多门选修课,帮助学生科学认识心理问题。同时有效地结合思想政治教育、体育艺术教育等课程,开设大量以潜修形式存在的,比如压力管理、潜力管理、人际关系、人际沟通、生命教育等课程,引导他们自我健康发展,培养他们团队精神,促使其掌握良好的人际交往技巧。其次,培养大学生求助心理,加强心理疏导。培养大学生求助心理有助于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疏导和引导,有利于寝室人际关系稳定和谐。实施防患未然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搭建开放交流的情感释放平台,能使大学生心理疏导更显主动和有效。例如,沈阳工业大学等多所高校除了日常咨询外,每个月都会有固定时间、固定地点,开展大型咨询会,学校将人际交往、情感等多个方面的咨询分成小组,处理学生的心理困惑和矛盾。第三,重视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与疏导。一方面利用网络能够将生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变得更加精彩,可以邀请知名专家学者开展关于寝室人际关系的网络课堂和讲座,与大学生就个人问题互动交流、解惑疏导。另一方面利用网络能够使潜在的心理危机得到预防,通过微博、微信等手段可以随时了解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心理动向,及时介入、及时干预、及时化解不良心理危机,避免危害发生。

(二)朋辈辅导:探索寝室心理委员新模式

朋辈辅导是指非专业心理工作者或心理工作团体向年龄相当的朋友、同辈提供具有心理健康促进功能的帮助与服务的过程。依托寝室中的心理委员进行朋辈心理互助是一种有效性强的新模式,有助于激发和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能力,有利于有效地发现和预防问题,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形成良好的寝室人际关系。

首先,明确心理委员的职责和定位。将心理委员定位于朋辈辅导而非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一员。寝室心理委员应该是室友与寝室管理员、班级辅导员和课程老师沟通的桥梁,是心理健康知识的传播者,是心理健康咨询活动的组织者和宣传者[4]。其次,做好心理委员的选拔和培训。选拔可采取自愿报名、室友推荐、专职教师面试相结合的方式,通过SCL-90量表、人格问卷、16PF等心理测试了解候选寝室心理委员的心理状况,最终由专职教师确定。培训工作应结合定期培训与不定期培训,不定期地开展座谈会,分析新问题总结新方法。培训内容除了基础理论的学习,也要结合大学生寝室中经常遇到的问题,给予心理咨询、自我认知、自我成长和生命教育等内容的培训。最后,建立长效的辅导模式,充分利用宿舍文化节、卧谈会、寝室活动以及QQ、微信等通讯手段开展日常交流,积极主动化解寝室矛盾,并定期反馈给相关指导教师和心理工作专业教师,促进寝室心理委员工作队伍的健康成长。

(三)寝室管理人性化:构建寝室管理与运行的长效机制

良好的寝室人际关系,除了心理教育和心理疏导之外,优质的心育环境也有利于和谐寝室氛围的构建,这就要求高校提供人性化的服务,并寓于管理之中。

首先是寝室分配的人性化。打破传统的按照专业班级集中住宿的方式,人性化的分配方式更能避免因兴趣爱好不同、生活习惯不同等而引发的寝室人际关系矛盾。例如,华中师范大学实行的网上自主选择寝室。以院系集中为原则,新生可以根据家乡特点、兴趣爱好等自行选择室友,同时也大大提高了院校宿舍管理的工作效率。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的人性化管理深入细微,推出根据作息时间,再结合适当的宿舍类型进行选择。这是该校在一项摸底调查后,尽可能将生活习惯比较一致的同学安排在同一宿舍,减少不和谐状况。其次是寝室“家长”的人性化支持,大学生学习和生活中难免遇到各种困难,将这些困难带入寝室中有可能影响寝室人际关系,因此,在每栋寝室楼设立寝室“家长”十分必要。寝室“家长”可由心理工作专业教师担任,也可由优秀硕士博士研究生担任,为大学生解惑学业压力、生活压力、情感压力,就业压力等问题。第三是“大寝室”理念的人性化。“大寝室”理念旨在建设高品质的寝室文化,在寝室内孵化交叉学科和人际交往,促进心灵交流,构建和谐人际关系。例如,复旦、南科大已先后开始实行本科生寝室“书院制”的改革,这是“大寝室”理念的实践。这能真正让寝室生活成为大学生们获得抗压锻炼、人际交往技巧、社会支持的24小时课堂,真正让“教做人”成为比“教知识”更重要的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尔文・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郝洪・拿什么拯救漠视生命的心[N].人民日报,2013-4-17.

篇5

【关键词】 脊索瘤

关键词: 脊索瘤;肿瘤侵袭;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免疫组织化学

摘 要:目的 观察人脊索瘤细胞在体外侵袭性的大小,探讨与肿瘤侵袭性密切相关的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roki-nas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uPA)在侵袭中的作用. 方法 利用体外球体侵袭模型观察人脊索瘤细胞的侵袭特性和侵袭过程;应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脊索瘤细胞中uPA的表达情况,并且观察用uPA抗体后肿瘤细胞侵袭性的变化. 结果 肿瘤细胞球体在接触预培养的鸡胚心肌块(preculture heart fragment,PHF)后3d即包绕PHF,并有部分侵袭,接触培养5d,每个PHF即有一半左右被侵袭,10d左右,PHF即完全被侵袭.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细胞占63%,为uPA高表达.在培养液中加入uPA抗体后,肿瘤细胞侵袭性减低. 结论 人脊索瘤细胞具有一定的侵袭性;该细胞uPA高表达;uPA抗体可使脊索瘤细胞的侵袭性减低.

Keywords:chordoma;invasion;urokinas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immunohistochemistry

Abstract:AIM To evaluate the invasion of human chordo-ma cell in vitro,and the effects of urokinas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 on tumour invasion.METHODS The invasive capacity and the invasive process of chordoma cells were ob-served with invasion model of tumour cell spheroid aggregate in vitro;Applying streptavidin-biotin complex(SABC)immunohistochemical technique,the expression of uPA in human chordoma cell line was studied.RESULTS 3d after PHFs confronted cultured with tumour cell spheroid aggre-gates,they were sphered and invaded.5d after confronting cultured,about the half of PHF was invaded and10days af-ter,most of PHFs were completely invaded.uPA was ex-pressed in human chordoma cell,the positive rate was63%.The invasion of chordoma cell was decreased when the mono-clonal antibodies of uPA were added in fluid medium.CONCLUSION Human chordoma cell line has a high capaci-ty of invasion in vitro,and has high uPA expression.The an-tibody of uPA may decrease the invasion of chordoma cell line.

0 引言

脊索瘤起源于胚胎残留的脊索组织,多发生于人体中轴骨,骶尾部较常见,组织学表现为低度恶性,发生转移较晚[1] ,但其局部表现为侵袭性生长,边界不清,手术复发率较高[2] .有关脊索瘤的侵袭性研究目前尚未见报道,我们利用本所建立的人脊索瘤细胞系(CM-319),采用体外球体侵袭模型观察了人脊索瘤细胞的侵袭特性和侵袭过程,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脊索瘤细胞中uPA的表达情况,并观察了加入uPA mAb对脊索瘤细胞侵袭性的影响.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脊索瘤细胞系为本所建立,常规传代培养.鸡胚用受精鸡蛋于孵箱中孵育.免疫组化兔抗人uPA mAb为Oncogen Science Inc.产品,一抗及SABC试剂盒(即用型)均购自武汉博士德生物工程公司.

1.2 方法

1.2.1 球体侵袭试验 参照高进[3] 方法加以改进.①瘤细胞球体的制备:将长满瓶壁的脊索瘤细胞划割成1cm×1cm的方块,用不含EDTA的胰蛋白酶消化后,移入底部铺有琼脂的培养瓶中培养3d;②球体器官块的制备:取孵育9d的鸡蛋,无菌条件下取出鸡胚心脏,剪去大血管和心房,将心室肌剪成0.4mm×0.4mm×0.4mm的小块,置于底部铺有琼脂的培养瓶中常规培养3d;③侵袭复合体的制备:将制备好的瘤细胞球体与鸡胚心肌块(PHF)移入底部铺有琼脂的24孔板内,每孔一对,使其紧密接触,4h后加入培养液,继续培养.在培养后1,3,5,7,10和14d分别取材制作组织切片.培养过程中用倒置显微镜观察侵袭过程.

1.2.2 免疫组化SABC染色 于培养皿内放置数张盖玻片,将脊索瘤细胞悬液滴于其上培养,待细胞长满后进行染色.染色方法按说明书上步骤进行,以PBS代替一抗作为阴性对照.结果判定:阳性以瘤细胞胞质、胞膜出现棕黄色染色为准.随机在显微镜高倍视野下计数1000个瘤细胞,无阳性细胞或阳性细胞

1.2.3 uPA抗体抑制侵袭试验 将1∶100的uPA mAb加入球体侵袭试验侵袭复合体的培养液中,每孔加入50μL,并设对照,培养、取材方法与上述相同.

图1 - 图5 略

2 结果

2.1 侵袭试验结果 侵袭试验共重复两次,结果相似.球体与PHF接触培养后1d,球体内瘤细胞可见核分裂相(Fig1);培养后3d,球体的细胞已沿PHF表面移动,对其形成包绕,并已有部分侵袭(Fig2);接触培养后5d,瘤细胞已侵袭每个PHF的一半左右(Fig3);培养10d后,PHF几乎完全被瘤细胞所取代(Fig4).加入uPA抗体后,接触培养3d,瘤细胞虽对PHF形成包绕,但未见侵袭;接触培养5d,始有小部分侵袭;接触培养10d,侵袭面积尚不足一半,瘤细胞的侵袭速度明显减慢.  2.2 免疫组化结果 人脊索瘤细胞uPA表达阳性率为63%,为高表达.阳性细胞表现为胞质、胞膜呈棕黄色染色,阳性细胞分布较均匀(Fig5).

3 讨论

肿瘤侵袭即肿瘤细胞从原发瘤或继发瘤向邻近宿主组织侵犯和占领.一般认为,侵袭过程包括三个基本方面:侵袭瘤细胞占领邻近正常组织;同时使邻近的宿主组织发生变性(或坏死);瘤细胞占领和宿主组织变性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是进行性的[4] .研究肿瘤的侵袭性需要一个良好的模型,我们选用的体外球体侵袭模型,将攻击细胞制成球体,无论在形态结构上还是在生物学特性上均与实体瘤相似,并且具有合成和分泌细胞外基质酶的能力[5] ,保持了原瘤细胞的侵袭特性,使得在器官培养中能正确地评价侵袭力.用PHF作为靶器官具有较易适应外界环境、对缺氧不敏感、存活时间长、来源丰富、经预培养使其具有类似体内器官包膜等优点.因此,这一模型具有较明显的优势.

我们利用体外球体侵袭模型观察到了人脊索瘤细胞侵袭PHF的过程,大致分为4个阶段:①球体的瘤细胞向PHF粘着;②紧密固定于PHF的表面;③瘤细胞包绕PHF并穿过PHF外周类似纤维细胞层;④侵入PHF深层,形成瘤细胞巢,进而取代全部PHF组织.同时观察到瘤细胞如遇到肌束或其他间隙则先沿间隙侵袭,继而再侵袭心肌细胞. uPA能使纤溶酶原激活成纤溶酶,后者能降解细胞外基质和基底膜成分,如纤维蛋白、层粘连蛋白、纤维粘连蛋白等,从而有利于肿瘤的浸润和转移[5] .许多研究已证实uPA系统可调控细胞的侵袭:Holst等[6] 研究发现用抗uPA抗体抑制uPA的活性,可使侵袭发生延迟;Ossowski等[7] 报道利用人类肿瘤在裸鼠中播散模型发现,用抗人uPA抗体可抑制肿瘤细胞的局部侵袭.本实验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到了人脊索瘤细胞uPA高表达,并且用抗uPA抗体使脊索瘤细胞对PHF的侵袭力减弱,与以上作者的结果一致,证明uPA在脊索瘤细胞的侵袭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Mindell ER.Current concept review.Chordoma [J].Bone Joint Surg,1981;63A(3):501-505.

[2]Meis JM,Raymond AK,Evans HL.Dedifferentiated chordo-ma:A clinicopathology and immunohistochemical study of three case [J].Am J Surg Pathol,1987;11(7):516-525.

[3]Gao J.A model in vitro for tumor invasion [J].Chin J Oncol,1987;9(1):69-72.

[4]Mueler-Klieser W.Multicellular spheroids:A review on cellular aggregates in cancer research [J].Cancer Res Clin Oncol,1987;113:101-107.

[5]Dano K,Andreasen PA,Grondahl-Hanse K.Plasminogen acti-vators tissuse degradation and cancer [J].Adv Cancer Res,1985,44:139-146.

篇6

我一愣,心想,这孩子怎么突然想到我死的问题了,但我赶紧回过神来,反问她:“那你说怎么办呢?”

格格说:“那我就和爸爸在一起生活。”MY GOD,原来,格格只是在乎自己的生活问题。正当我以为问题过去的时候,格格又问:“那爸爸也死了,怎么办呢?”

我不清楚她到底想表达什么,只好继续反问:“那你说呢?”

格格立刻自言自语地说:“那我就和外婆在一起生活。”

原来这样,我正想着,爸爸妈妈都死了,外婆估计也不在了。谁知,格格继续问:“那如果外婆也死了,怎么办呢?”

我快晕了,这孩子怎么一直说到死呢。于是继续反问:“那你说呢?”

格格继续自己回答自己:“那我就和外公在一起生活。”

我心想,行,反正你爱怎么想就怎么想吧。谁知,格格的问题还没有完,她继续问:“那万一外公也死了,怎么办呢?”

这下,我也有点迷惘了,是呀,可怜的孩子,如果亲人都不在了,她不是很孤单吗?我愣了一会,轻轻地问格格:“那你说怎么办呢,妈妈也不知道了。”

谁知,格格轻描淡写地说:“那我就和我的白马王子生活在一起。”

我有点乐了,原来这孩子心里明白着呢。但是,格格的问题远远超越了我的想像。她继续问:“那如果我的白马王子也死了,怎么办呢?”

我一方面觉得有点不可思议,为什么这孩子一直问到亲人死的问题呢?另一方面也疑惑,这孩子到底想表达怎么呢?带着这个问题,我继续反问:“那你说怎么办呢?”

格格笑了笑,说:“那我就生个宝宝,自己独立生活去!”

听到“独立生活”这个词从一个三岁半的孩子口中说出来,我觉得特别想笑。但是,我还是忍住了,心想,至少这个孩子已经不惧怕亲人的死亡,而且知道如何去安排自己的生活,这何尝不是一件好事呢?因为这种乐观的生活态度,让我不用再担心她以后的生活了。

有些妈妈说:“这么小的孩子,有必要告诉孩子这么多关于死的问题吗?”

其实,关于死的问题关系到生命教育,但是,如果仅仅是告诉孩子死亡的问题,未免把生命教育看得太狭隘了。

生命教育其实包含更广泛的内容,包括生存教育、发展生命教育和死亡教育几部分。

生存教育,即父母应该让孩子学会爱惜生命,保护自己的生命。因为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同时,生命也是极其脆弱的。因此,生存教育是生命教育最基本的内容。

死亡教育是以孩子能够接受的方式让孩子了解、认识和接纳死亡,让孩子认识到死亡是一种自然现象,消除对死亡的恐惧感,进而珍惜自己的人生,珍惜世界上的各种生命。

发展生命教育就是让孩子懂得珍惜生命,懂得快乐地生活,寻找自己生命的意义。

那么,如何在生活中进行生命教育?

告诉孩子:你是爸爸妈妈爱的种子

“我从哪里来?”基本上是每个孩子都会问的问题。当孩子问了这个问题时,其实,孩子已经迫切地想知道自己的生命的起源了。这时候,父母必须给予孩子正面的、正确的解释,帮助孩子了解生命的起源。

格格20个月后的一天,无意当中看到了我肚子上的那道刀口,当她用小手来抚摸这道刀口的时候,我觉得这就是对她进行生命教育的好机会。

于是,我告诉她:“这是宝宝从妈妈肚子里生出来的一个门。”

格格一听就来劲了,用小手指来抚摸我的刀口。

我又说:“爸爸和妈妈很相爱,想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小宝宝。于是,爸爸把种子放进了妈妈的肚子里,和妈妈的种子一起变成了一个小宝宝。这个小宝宝就是你。你在妈妈的肚子里长呀长呀,长得很大了,妈妈的肚子住不下了,于是,妈妈到医院里请医生帮忙把你取出来了。”

我发现,孩子对于自己的诞生非常有自豪感。后来,我每次说:“有一个小宝宝是爸爸妈妈爱的种子,你知道她是谁吗?”格格就会指着自己说:“是我,是我!”

现在,我正怀着二宝,每天,格格都要趴在我的肚子上倾听二宝的动静,虽然二宝现在根本没有动静。她还会指着我肚子上的那道刀口对肚中的二宝说:“小宝,等你在妈妈肚子里长得住不下的时候,也要从这个门里生出来了!”

成长日记是最快乐的生命教材

生命是如何成长的?这个过程要让孩子明白,最好的办法是与孩子一起翻阅孩子小时候的照片及视频,让孩子看看自己小时候的模样,和孩子讲讲他小时候的趣事,让孩子通过对比感知成长的快乐。

格格特别喜欢看自己小时候学走路和学说话的两段视频。然后还学着小时候的样子,说:“妈妈,我小时候就是这样的。”

格格最近特别痴迷于说:“‘哇哇,我要吃奶,我要吃奶。’我小时候就是这样的!”我故意说:“那好吧,来妈妈这里吃奶吧!”

格格说:“我现在已经长大了,不吃妈妈的奶了,吃米饭了!”

其实,每位妈妈为孩子写成长博客,记录孩子成长的点滴,都是让孩子了解生命成长过程的好资源。

当然,也可以借助其它事物让孩子了解生命成长的过程。比如,可以让孩子种植一颗属于自己的植物,并观察植物的发芽、成长、开花、结果、凋零的生命周期。

条件允许的话,父母可以让孩子在家里饲养一些小动物,比如,小金鱼、蚕宝宝等。通过观察小动物的成长,可以让孩子感知到生命的历程。

我们家先后饲养过金鱼、蚕、乌龟、鹦鹉等。这些小动物,都是格格最珍爱的玩伴。孩子在感受它们成长和死亡时,其实也在体会一个生命的过程。

比如,格格养的一只鸟死了,因为她看过绘本贝贝熊里的《我爱小金鱼》,因此,她也提议把小鸟去埋葬了,并树个牌子写上“小鸟之家”。后来,她问我为什么要把小鸟埋在土里,我这样告诉她:“小鸟埋在土里,就会变成泥土的养分,然后小花小草小树就会长得很健康,小鸟就可以到小树上来住,来吃树上的虫子,长大后的小鸟又可以生出许多鸟宝宝。”我这样回答的灵感来自于绘本《嗯嗯太郎》里“大便是泥土的养分,泥土是花草的养分,花草是动物的养分……”果然,格格听了就理解了。

另外,带年幼的孩子外出时,如果孩子出现不爱惜生物,破坏环境的举止时,家长就要及时提醒,帮助小朋友认识到,生命是一个循环不息的过程。

带孩子扫墓,理解死亡的意义

在我们传统的思维中,从来都是很忌讳谈论死亡的,更别说与孩子谈论死亡。在我的印象当中,我直到初中,还是十分惧怕死者。这其实与儿时的死亡教育不足有关。

生命是脆弱的,生命的消亡往往是我们不愿意让孩子直面的,但是,孩子有权利去面对这些。回避虽然能够给孩子人为地“创造”一个美好的环境,但是,这个美好的环境却不是真正的环境。现实是怎样的,就应该让孩子去感受,这是最好的挫折教育。所不同的是,我们要引导孩子有阳光的心态。

记得教育专家卢勤讲过一件事情,当时卢勤的母亲病危,卢勤的儿子住校学习,学业正忙。于是,卢勤没有在母亲病危的那刻把儿子叫来。结果当儿子赶到的时候,姥姥已经过世了。为此,卢勤的儿子非常伤感,认为母亲的做法是不对的,让他失去了陪伴姥姥走完人生的机会。

格格2周岁多点,恰遇我的一位大伯过世,我带她参加了葬礼。其实当时也有点犹豫要不要带孩子参加。后来还是参加了,当然,格格没有完全参加葬礼的全过程,只是感受了一下氛围。

当时,格格已经阅读过弗洛格的《鸟儿在歌唱》的书了,格格知道人死了怎么样,不过,她还是问到:“人为什么要死呢?”

当时我向她解释:“就像在一个森林里,小树要长出来,大树就要死亡。”格格好像很容易就接受了。

带孩子扫墓其实也是直面死亡的一种做法。适宜地向孩子解释死亡,让孩子学会接受死亡,不惧怕死亡,这其实也是乐观面对生命的一种态度。

生命教育绘本也是帮助孩子面对死亡的载体。格格已经看过许多有关生命教育的绘本,每次我都不特别讲到死的话题,而只管读绘本,也许是一次一次的阅读,让她在慢慢理解死亡的真正意义。

篇7

关键词:入侵容忍;容错;网络安全

1 入侵害忍技术简介

入侵容忍概念的提出主要是源于故障模型,该模型将一个计算机系统出现的故障归为两类:(1)故意故障,主要是由攻击、病毒、蠕虫等引起的;(2)非故意类故障,主要是由代码错误、开发环境错误和配置错误等原因引起的。

入侵容忍系统是指系统能在遭受一定入侵的情况下,通过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手段,以保证关键应用或关键服务能连续正确地工作。入侵容忍系统的功能主要包括:自我诊断能力、故障隔离能力和还原重构能力。这种技术不仅要考虑入侵/攻击的防范措施,而且还要解决在入侵存在的情况下系统的可生存性和抗毁能力问题。

2 入侵容忍系统分类

(1)按服务器的工作模式分类

按照服务器的工作模式可以将已有的容忍入侵系统分为两类:

①主从模式

在主从模式中,任何时刻只有一个主服务器和多个从服务器协同工作。在这种模式中,客户端通过前端只与主服务器之间进行通信。主服务器负责执行客户端的服务请求并返回响应给前端,同时发送更新消息给从服务器。如果主服务器失败,那么通过预定的选举机制从服务器中选出一个新的主服务器来继续为客户端提供服务,从而保证了系统服务的持续性。这种模式的优点是系统开销小,因为只有主服务器为客户端提供服务。缺点是无法容忍拜占庭错误。

②全激活模式

在全激活模式中,前端将接收到的客户端的服务请求通过可靠多播机制发送给服务器组,所有的服务器都是独立地处理该请求的。如果某个服务器失败,这可能会影响到整个系统的性能,但是其余的服务器仍然可以提供持续的服务。这种模式的优点是可以容忍拜占庭错误,缺点是系统的开销大,因为所--有的服务器都要处理请求并反馈结果给前端处理。

(1)按容忍入侵的技术分类

①基于门限密码技术的容忍入侵方法

该方法是针对数据进行保护的,其技术上主要采用门限密码技术――Shamir的秘密共享方案来实现应用系统的容忍入侵。这类容忍入侵方法主要强调保护系统数据的保密性,但是并不完全满足信息可生存性的要求。

②基于容错技术的容忍入侵方法

该方法是针对服务进行保护的,其技术上主要采用一些成熟的容错计算技术来实现应用系统的容忍入侵,特别强调系统在受到恶意攻击下的可生存能力的问题,符合信息可生存性的要求,但是并不满足信息保密性的要求。这是目前容忍入侵系统研究的主流方向。

3 入侵容忍技术的实现

入侵容忍技术的实现主要有两种途径。第一种方法是攻击响应,通过检测到局部系统的失效或估计到系统被攻击。而加快反应时间,调整系统结构,重新分配资源。使信息保障上升到一种在攻击发生的情况下能够继续工作的系统。另一种实现方法则被称为“攻击遮蔽”技术。就是待攻击发生之后,整个系统好像没什么感觉。该方法借用了容错技术的思想,就是在设计时就考虑足够的冗余。保证当部分系统失效时,整个系统仍旧能够正常工作。

(1)攻击响应的容忍入侵方法

攻击响应的容忍入侵技术仍旧依赖检测或评估系统,或称为容忍入侵触发器系统。通过检测到局部系统的失效或估计到系统被攻击。然后调整系统结构,重新分配资源,从而达到继续服务的目的。攻击响应的容忍入侵系统一般都包括一个基于风险概念的入侵预测系统、一个具有很高正确率的入侵判决系统、一套系统资源控制系统和在线的修复管理程序。修复管理程序再将攻击操作所导致的错误结果进行修补。针对被隔离的数据和操作。当判决系统认为确实是攻击时,就将被隔离的操作删除掉。当判定不是攻击时就将这些隔离的结果融合到正确的系统中去。

(2)攻击遮蔽的容忍入侵方法

攻击遮蔽的方法就是一开始就重新设计整个系统,以保证攻击发生后对系统没有太大的影响。该方法的原理可以用古老的容错技术进行说明。容忍入侵的冗余技术应该保证各冗余部件之间具有复杂的关系,并具有不一样的结构。类似双机备份这样的技术没有办法构成容忍入侵的结构。因为攻击者攻克第一个服务器。他也就能够攻克第二个服务器。当需要机密时,双机备份也不行,因为攻入一个系统就能够得到所有的信息。

4 结论

入侵容忍技术虽然是一门新兴的安全领域技术,但已经成为网络安全整体机构框架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信息安全领域的最后一道防线,可在系统发生错误、故障或受到攻击时,在有限的时间内保证系统最低限度地提供服务。将入侵容忍技术与多种安全技术相结合。可有效地预防或阻止入侵,降低系统瘫痪带来的损失。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参考文献

[1]张有东,江波,王建东,基于入侵容忍的网络取证系统设计[J]计算机工程,2007,33(19):1612163.

篇8

1

2007年春天,我乘坐北京――上海的列车。车快到苏州时,我从窝了一夜的卧铺上下来,坐在窗前的座位,怔怔地看着窗外。列车缓缓进站,很多人背着行囊穿过狭窄的过道向车门拥去。就在这时,我看到了一张男人的脸,风尘仆仆,紧张疲惫,很苍老!我心里有电石火花闪过,又转瞬成为空白。他那双眼睛,从我身上掠过,好像受了惊吓般,猛然回转头盯住我:“你?!”后面有人不停地推他,他,还有身边的女人不由自主地往前挤。转瞬,他已走过我。他回过身,看着我。我们近在咫尺,但隔着太多的人,还有时空,就这样走过了。我分明看见下车后的他频频回头,又对身边的女人说着什么,然后放下行囊,急促寻找着我这扇窗户。火车渐渐开动,他的那张脸一闪而过,再也寻不见!

我曾幻想过无数次与他重逢的场面,但,每一次的画面都会有另一张脸同时浮现,让我在刻骨的心痛中停止了想象!如今,我们乘坐同一辆列车,甚至是同一节车厢,却在他下车的最后几分钟才相遇!是上天惩罚我,还是可怜我,让我再一次彻底断了念想?!

可是,人生的无常,岁月的流痕,怎一个苦字了得?又怎会忘得干干净净,把痛苦的记忆一并删除呢?!

他,老了;在他眼里,我一定也如此。一转眼,彼此不相见,已23年!

2

我出生并成长的城市,我和这个叫林海冰的男人,我们都不能抹掉记忆的地方,正是苏州!

我父亲是干部,母亲带着我的两个弟弟跟随他生活在。我外祖父过去是大户人家,认为女孩子从小就见识各种有品位的生活,长大后眼界和层次才会高人一等。他们把我留在苏州,让我从小耳濡目染严谨的家风和精致的生活。

我是我姨妈带大的。她是母亲,又是老师,是我最亲近的人。我长大后才知道她和普通女人不同,她一直没有结婚,到四十几岁还住在外祖父家里。她冰雪聪明,16岁考入师范学校,毕业后成为女子中学最年轻的老师,很多学生年龄都比她大。但是她很古怪,许多同学都怕她,我上学那几年,经常听到女孩子们在背后抱怨,说我姨妈是老姑娘,脾气格外大。姨妈对我要求也很严,我当初可以上普通中学,她坚持让我上她供职的女子中学,平日也不许我和邻里的男孩子搭讪。但是,她特别疼爱我,是对我最好也最了解我的人。我的整个童年和少女时代都是和她亲密无间一起度过的。我第一个会说的字是“姨”,读的第一本书是三字经――每晚睡觉前姨妈会教我背一段。我小的时候出麻疹,长大后第一次来例假,都是姨妈陪在我身边,呵护备至。直到我中学毕业,父母从回来,我母亲一直觉得多年来愧对我,执意让我从外祖父家搬离,回到她的身边。姨妈为此大哭一场,怨我母亲心狠,又骂我是白眼狼。其实我也非常舍不得她。我的床和物品她都原封未动,每个周末我都会回外祖父家,和她粘在一起。母亲笑骂我,说我是姨妈的女儿,不是她的。从情感上来讲,确实如此――对母亲,我疏远而客气,对姨妈,是发自内心的亲近。

20岁,我在一家机关单位上班。当时刚改革开放,学历变得相当重要。姨妈一直遗憾我没能考上大学,她为我报了夜校会计班,督促我去拿文凭。姨妈万没想到,她的这个决定彻底改变了我的命运,也最终使她走上了不归路。

3

林海冰是我在夜校的数学老师,教我们高等数学。我天生缺乏理性,被那些数字、函数搞得头晕脑涨,不是姨着,早就放弃这个夜校班了。林海冰是个负责的老师,经常会给我们几个跟不上的同学补课,有时还会自掏腰包请我们吃夜宵。我从小接触异性很少,在他面前害羞内向,从不多言。每次他都特地问我:懂了吗?你真懂了吗?他的声音低沉而有磁性,他的目光充满了温和的鼓励。很多年后我在报纸上看到一个女明星对她男朋友的称赞,说他满足了她对一个男人的全部的想象――这话让我热泪盈眶,当年的我对林海冰,也是如此强烈的感觉,只不过一开始是崇拜居多。

我和林海冰的家在一条线上,每次上完课,我们会一起走一段路。起初我很拘谨,不知该说什么。渐渐,我们从数学谈到文学、宗教和人生,他像一本综合教科书带给我一个全新的天地,他也惊喜地发现,课堂外的我居然懂得那么多。我们志趣相投,他说我气质高雅,品位不俗。我开始期待这短短的交流时间,这个男人,还有这样的夜空,给了我有生以来最美丽的时光。

但,我从没有想象这个男人会和我发展成为一段男女恋情,直到那年冬天的一个晚上,一个偶然事件打破了这种宁静。

那两天下了大雪。路上冰雪交融,行走很困难。晚上下课后,我们像往常一样往回走,在一个岔路口,一辆迎面行驶的车突然打滑朝我们直冲过来。我吓傻了,一动不动。林海冰用力把我推开,我平安无事,他却被车刮倒,甩出几米远,当时就不省人事。在和司机一起送他去医院的路上,我以为他要死了,顿时如天塌地陷,我强烈地意识到,这个男人已经同我的生命紧密联在一起,他若死了,我一定也活不了了。

我父母和姨妈把林海冰当成我的救命恩人到医院看望数次,并嘱咐我要天天去医院探视。他们不知我是多么欣喜能天天见到他,我,爱上了这个男人!年轻的我不懂掩饰自己热烈的眼神,更不知人生险峻,爱上这个大我10岁的男人意味着什么。

很快,他感觉到了我的感情。他开始挣扎,逃避,伤好后又选择了别的班级代课。我从未有过这方面的经验,我放下外祖父教导我的矜持和姨妈多年来对我培养的女孩子的傲气,把我对他强烈的爱和哀怨倾诉在纸上,给他写了一封长长的信。

他原本是爱我的,正因为爱才会逃避。他结过婚,又离过婚!不管出于什么原因,在当时那个年代,这绝对是有伤风化的事。而我,单纯得像一页白纸,我们会面对什么样的阻力,他早就料到了。

4

在我们相爱半年后,家里人终于知道了我们的关系,他们反应的强烈还是超出了我的想象:外祖父一时气急,被当场送进了医院,父亲脸色铁青,母亲急忙找来姨妈,让她做我的工作。

姨妈扬手就给了我一巴掌。我呆了,从小到大,她从未动过我一根指头。

接着她就哭了:我早就感觉你不对头,但未想到你真这样傻!

我哭着反驳:爱上一个人,怎么会是傻?

姨妈说:爱上一个不该爱的人,就是天底下最大的傻瓜!

我倔强地说:他有知识,有涵养,我们有共同语言,我们彼此深深相爱,怎么会是不该爱?

姨妈啐了一口,咬牙切齿地:这全是男人的鬼话――为了骗你上钩才会迎合你!一旦把你骗到手,他就会原形毕露!

她把林海冰说得如此不堪让我非常反感。我坚定地说:不管你们怎么反对,怎么诋毁他,我都不会和他分开!

姨妈号啕大哭,非常绝望,对我又打又骂。我从未见她如此失态。她说早知我这样叛逆,还不如小时让我跟随父母到吃尽所有苦头,和她没有关联,让她无任何揪心和牵挂。

我的爱情让家里人,尤其让我的姨妈这样伤心,我身心如撕裂般痛苦。但对于一个初次品尝爱情的少女来说,爱情的力量是这样强大,不惜众叛亲离也要同心爱的人在一起。家里的人采取了所有的办法,甚至软禁我,并到林海冰的学校去找领导,这些过去他们所不屑的行为,通通用在了我身上。

为了表示我的决心,我开始绝食。

整整三天三夜,姨妈和我关在一起,我水米不进,她也不吃。

她几近崩溃,泪眼婆娑地说:有件事,是我一生的耻辱。我一直不想告诉你,一是你年纪小,还有,我不想让你看不起我。这是命吗?为什么让这个世界我最珍惜的你要和我经历同样的伤害?我不是不能体会你的感受,也不是没像你一样狂热地爱过。可是,这些都只不过是昙花一现!在我比你现在还小的时候,我也爱过一个男人。我们私奔过,我还为他怀过孩子。但是,又能怎么样?最终,他还是回到他老婆的身边,我除了身败名裂,一无所有!

我战战兢兢地问:孩子呢?

她凄凉地笑:你外婆找人帮我打掉了。她说我以后还得做人。可是,我从此就没有以后了。一个女孩万不能走错,错一步就万劫不复了!我就是死了也不能让你重走我的老路啊!

姨妈的话让我惊心!但,年轻的我如何能体会这里面的伤痛?!我哭着坚持:我不会和你一样。只要我幸福不就行了吗?我会幸福的,你就让我和他在一起吧!

5

幸福是什么?

当年的我如果知道人生需要付出昂贵的代价,我,还会坚持吗?

父母终于不再坚持,叹气说:随她去吧!

我开始准备新房和嫁妆。姨妈还在苦口婆心想尽一切办法阻止我同林海冰见面,这使得我越来越反感和烦躁。我要么不同她讲话,要么就口不择言。我已经忘了我都对她说过哪些刻毒的话,很多年后我一直记得她的脸,那种大势已去而自己再也无能为力的绝望,使得她越来越苍白,越来越憔悴,越来越消瘦。每当那张脸撞入我的记忆,我的心就如针扎般苦痛。那天,毫无征兆,吃饭时我们还在一起,晚上我起来上厕所,姨妈已经把自己吊在卫生间门上,自杀了!

她没有留下任何话。

但我知道,是我的错!我全错了!我哭天喊地求她回来,我愿意听从她任何话,但,这一切都已枉然!她,我最亲爱的姨妈,用她的生命作为最后阻止我继续前行的筹码。

我从此,也没有以后了。

从我在卫生间看到姨妈的那一刻起,我再也没见过林海冰。他来找我,一听他的名字我就全身打颤。他写给我的信,我碰都不碰。家人跟他解释,让他有些耐心,不要逼我。

很长一段时间,在我吃饭睡觉上街看书甚至工作和很多人在一起,每时每刻,我稍一分神就能看见姨妈的脸。母亲担心我,把我送到远方的亲戚那里,我从此开始在外地游荡,越来越不敢再回苏州。

我没有同林海冰结婚。

我没有同任何人结婚。

我像姨妈一样,会一个人终老!

23年来,我应聘过很多企业,从业余会计师到专职会计再到主管会计。当年姨我念、林海冰做老师的会计专业,成了我后半生的生存根本。

篇9

关键词:入侵检测;神经网络;遗传算法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3) 22-0000-01

入侵是指未经授权的试图绕过计算机或网络的安全机制进行非法数据访问或者篡改数据等危害网络资源保密性、完整性或可用性的行为。入侵检测是一种主动的网络安全防御技术,有效弥补了静态安全防御技术的不足,能够对网络系统提供全面保护。因此,对于入侵检测技术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而智能化的入侵检测技术是其中一个研究重点。

一、入侵检测技术分类

(一)按数据来源分类

1.基于主机的入侵检测。基于主机的入侵检测通常以主机系统事件和日志文件作为主要数据来源加以分析,对攻击事件进行分析、自动检测审计记录来发现攻击,选择适当方法来抵御攻击。基于主机的入侵检测系统保护的目标仅仅是运行该系统的主机,对于网络环境下发生的大规模攻击行为通常做不出及时反应。

2.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使用网络中传输的数据包作为主要数据来源,通过统计分析、模式匹配等手段判断是否发生攻击行为,能够实时监控网络中的数据流量,在攻击发生时就能将其检测出来,并做出快速响应。

(二)按检测方法分类

1.异常入侵检测。异常入侵检测是一种基于行为的检测,根据目标系统的正常行为模式创建状态模型不断更新,将用户行为的各参数与模型中的特征值相比较,若两者相差较大则视为入侵行为。在检测过程中,有些正常用户行为仅仅是因为改变了以往的行为习惯而产生了新的行为,这些行为与状态模型库中的值偏差较大,但并不是真正的入侵,会有误报情况出现,误报率较高是异常入侵检测不可避免的问题。

2.误用入侵检测。误用入侵检测是一种基于知识的检测,将已知的攻击方法进行归纳分析创建入侵行为模式状态模型库,将实际用户行为数据与模型中的特征值进行特征匹配或规则匹配,若发现满足条件的匹配则视为入侵行为。但它检测范围很有限,只能检测出预先定义好的已知入侵行为,对未知入侵行为不能做出正确的响应,所以不断更新入侵行为模式库才能保证检测的完整性。

(三)按响应方式分类

1.主动入侵检测。主动入侵检测是在检测出入侵行为后主动对其进行响应处理,采用的响应方式有自动修复目标系统漏洞、强制关闭相关服务端口或者对有可疑行为的用户强制其退出系统登录等。

2.被动入侵检测。被动入侵检测是在检测出入侵行为后只产生报警信息而不主动进行响应处理,系统安全管理员收到报警信息辨别入侵行为,进而对入侵行为进行处理。

(四)按体系结构分类

1.集中式入侵检测。集中式入侵检测将系统的各个模块都集中在一台主机上,包括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及响应处理,它适用于网络环境比较简单的情况。

2.分布式入侵检测。分布式入侵检测将系统的各个模块分布到网络上不同的计算机设备中,通过收集合并多个主机的审计数据作为主要数据来源,对这些数据进行分布式监听、集中式分析,并通过检查网络的通信,可以检测出由多个主机共同发起的协同攻击行为,它适用于网络环境比较复杂的情况。

二、智能化入侵检测技术

(一)神经网络

神经网络是基于模仿人脑结构和功能而形成的一种智能化信息处理技术,它具备自适应、自学习的能力,可以发展知识,适合处理背景知识不确定、背景信息很复杂的问题。它的学习方式有两种:一是有监督的学习,利用给定的样本标准进行分类或模仿学习;二是无监督的学习,不给定学习样本,只规定学习方式或某些规则,根据系统所处的环境产生不同的学习内容,自动发现环境特征和规律性,此时具有更接近人脑的功能。正是由于神经网络的自我学习能力使其在入侵检测领域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二)遗传算法

遗传算法是基于自然选择和遗传机理的自适应全局优化概率搜索算法,该算法通过使用计算机模拟生物遗传和进化过程的方法使得系统具有自学习和优化能力并且适应能力强等特征,它是现代有关智能计算方面的关键技术。遗传算法的优点主要有:对数据对象的个体编码进行运算,有效地使用遗传算子解决非数值个体的优化问题;每一代群体中有多个个体,每一次迭代都是对数据集合中的多个个体进行搜索,所以搜索效率较高;它是一种自适应概率搜索技术,以一定的概率确定是否执行各种遗传操作,所以搜索更灵活。

(三)遗传算法结合神经网络的入侵检测技术

神经网络技术在智能控制、模式识别、信号处理等方面得到了快速发展,已经渗透到计算机的各个应用领域,但仍然存在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由于遗传算法全局搜索能力强,利用它的优点可以克服神经网络算法收敛慢和易局部收敛的问题,两者相结合,也解决了单独利用遗传算法不易在短时间内搜索到接近最优解的问题。

1.将遗传算法用于神经网络训练。将神经网络中所有可能存在的神经元的连接权值编码成二进制码串表示的个体,利用遗传算法进行常规的优化计算。将码串解码成神经网络,通过计算此神经网络的所有训练样本产生的平均误差来确定个体的适应度。采用这种方式遗传算法的运算量较大,当优化设计解决复杂问题的大规模神经网络时,遗传算法的搜索空间会急剧增大。

2.利用遗传算法优化神经网络结构。利用遗传算法优化设计神经网络的结构以及神经网络的学习规则和与之相关联的参数。对于每个选择的个体都解码成未经训练的神经网络,将其结构模式和学习规则编码成码串表示的个体,再对神经网络进行训练以确定神经网络的连接权值,此时遗传算法搜索的空间相对较小。

三、结束语

本文研究了基于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的入侵检测技术,随着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理论的进一步完善,两者结合可以应用在很多技术领域。

参考文献:

篇10

内容提要: 专利侵权领域的证明责任分配已成为学界和实务的焦点和难点之一,专利侵权损害赔偿诉讼举证责任的整体研究并不多见。要产生专利侵权损害赔偿请求权,至少须满足侵权人的过错、侵害专利权的事实、损害事实、因果关系四个要件。在举证责任分配上,原告应当对创设请求权基础的法律规范的事实要件承担证明责任,而被告对权利妨碍、权利消灭和权利受制规范的事实要件承担证明责任。专利侵权损害赔偿请求权各构成要件事实的证明,应根据专利权及专利侵权的特点,依据《专利法》等实体法的规定具体确定。

在民事实体法领域,实体法规范既是行为规范,也是裁判规范,因此,举证责任分配及要件事实理论已愈来愈受到学界和实务界的关注。[1]审判实务中,证明责任的分配对于判决结论所构成的影响毋庸置疑。具体到专利侵权领域,证明责任的分配成为诉讼争点的典型案件也日益增多,[2]学界也多有研究。但目前的研究多集中于新产品制造方法专利侵权诉讼中的举证责任分配,[3]对于专利侵权损害赔偿诉讼举证责任的整体研究并不多见。虽然也有人对专利侵权诉讼的举证责任作了一定的研究,[4]但其研究较为简略。而且,随着《专利法》的多次修改、《侵权责任法》的出台以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跟进,结合立法及司法实践的变化对此作出深入研究已日显必要。

一、专利侵权损害赔偿责任构成要件之剖析

《专利法》第七章“专利权的保护”中并没有像《著作权法》第47条一样具体列举侵权行为的类型和法律效果,并未对专利侵权责任及损害赔偿请求权的构成要件作出规定。《专利法》只是在第60条规定“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实施其专利,即侵犯其专利权”。该条只是规定了专利侵权的定义,并未对专利侵权的法律效果做出完整规定,属于不完全性规范。[5]因此,只能利用一般法与特别法关系的法理,依据侵权责任的一般条款作出解读,对其加以补充解释。其中,2010年实施的《侵权责任法》是最为重要的法律规范之一。[6]

《侵权责任法》第2条第1款规定:“侵害民事权益,应当依照本法承担侵权责任”。该条第2款规定的“民事权益”中明确列举了“专利权”。据此,专利侵权当属于《侵权责任法》的涵盖范围。关于侵权责任的构成,《侵权责任法》第6条、第7条分别规定了过错责任和无过错责任。依《侵权责任法》第7条的规定,无过错责任要求法定,要对某一案件适用无过错责任,必须是《侵权责任法》或者单行法明确规定该类案件不以过错为承担责任的要件。[7]综观《专利法》,并未有规范规定专利侵权损害赔偿责任为无过错责任,据此,专利侵权损害赔偿责任当为《侵权责任法》第6条规定的过错责任。[8]

《侵权责任法》第6条第2款规定:“根据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行为人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据此,过错推定亦要求法定。《专利法》也没有如同《日本专利法》第103条一样规定过错推定,[9]因此也不能认为专利侵权损害赔偿中的过错要件实行举证责任倒置。

《侵权责任法》第6条第1款规定:“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结合《侵权责任法》第2条的规定,专利侵权责任应具备过错、权益侵害(侵权行为)、过错与权益侵害之间的因果关系。无论是《侵权责任法》第6条第1款还是《民法通则》第106条第2款,都没有涉及损害要件,这主要是照顾到我国《侵权责任法》中的“侵权责任”还包括了停止侵害、排除妨碍和消除危险等预防权责任方式。在《侵权责任法》中,损害要件规定在第16条、第19条和第22条等条文中。[10]《专利法》第65条规定的“侵权赔偿数额确定”,也在一定程度上涉及了损害这一要件。

结合上述分析,要产生专利侵权损害赔偿请求权,至少须满足以下要件:(1)侵权人的过错;(2)侵害专利权的事实(即,未经许可实施专利;《专利法》第11条、第60条);(3)损害事实;(4)因果关系。须指出的是,关于因果关系,由于《民法通则》第106条第2款和《侵权责任法》第6条都未涉及损害的问题,因此,该因果关系究竟指过错与侵权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还是仅指侵权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的因果关系,条文本身并不明确。[11]学说上一般认为,侵权损害赔偿中的因果关系要件,指的是损害事实与侵权行为(加害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12]

当然,被诉侵权人也拥有各种抗辩的可能。其中,《侵权责任法》第三章及《专利法》都作了相关规定。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类抗辩:(1)专利权终止的抗辩(《专利法》第五章);(2)合法性抗辩(主要包括许可实施、强制许可实施、《专利法》第69条规定的不视为侵权之情形、《专利法》第70条规定的合法产品来源抗辩等);(3)保护范围抗辩(《专利法》第59条);(4)现有技术抗辩(《专利法》第62条);(5)专利无效抗辩(《专利法》第47条);(6)方法不同的抗辩(《专利法》第61条);(7)诉讼时效抗辩(《专利法》第68条)。

二、专利侵权损害赔偿各要件事实之举证责任

上述要件及抗辩事由的证明责任[13]如何分配,关涉专利权人的利益实现和诉讼各方利益的衡平问题。[14]该问题的澄清,对实体法的适用构成重要的影响,具有广泛的现实意义。

按照举证责任分配所适用的一般性原则,即“有利性原则”,每个当事人都须为对自己有利的法律规范的要件事实要件承担证明责任。因此,原告应当对创设请求权基础的法律规范的事实要件承担证明责任,而被告对权利妨碍、权利消灭和权利受制规范的事实要件承担证明责任。[15]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证据规定”)第2条也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或者反驳对方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有责任提供证据加以证明。没有证据或者证据不足以证明当事人的事实主张的,由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不利后果。”依据该基本原理,结合《专利法》、《证据规定》、《侵权责任法》等规定,专利侵权损害赔偿各要件事实的证明责任应当做如下分配:

(一)过错要件事实的举证责任

如前所述,我国的专利侵权损害赔偿,并未采纳过错推定,因此,该要件原则上应当由专利权人举证证明。但是,由于作为专利权对象的发明等,多为技术信息,专利权人无法像通常的有体物所有权一样实施占有等物理管理,专利权受侵害时要证明侵权人的过失相当困难。不仅如此,专利权的存在及其内容,都可以通过专利公开制度获得,而实施专利的人多为相关领域的专家。因此,为救济专利权人,日本等国家直接规定其为过错推定,推定侵权人存在过错。[16]考虑到专利权及专利侵权的特点,我国亦可以在将来的法律中明确专利侵权的过错推定。因《侵权责任法》第6条第2款规定了过错推定应遵循法定原则,目前要在专利侵权中采纳过错推定的证明责任分配原则,具有极大的法律障碍。从目前的规范依据来看,可以适当扩张《证据规定》第7条规定的精神,在具体案件中根据案情酌情考虑举证责任倒置。即“在法律没有具体规定,依本规定及其他司法解释无法确定举证责任承担时,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公平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综合当事人举证能力等因素确定举证责任的承担”。

(二)专利权侵害事实要件的举证责任

此即未经许可实施专利这一事实的证明责任问题。原则上,该要件也应当由专利权人举证证明。但因“未经许可”属于消极要件事实,理论上言,专利权人难以提出“无”之证据,故其无须举证;若他方当事人以“有”为抗辩,即以“存在许可”为抗辩,则应视为积极事实之主张,而使其负举证责任。[17]因此,专利权人就该事实要件的举证,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举证证明自己为专利权人;二是举证证明对方实施专利的行为侵害了专利权。

要证明自己为专利权人,需要证明就特定的发明存在专利、其专利权人为原告自己。通常可以以专利授权证书等加以证明。另外,因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侵犯专利权纠纷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专利若干问题解释》)第1条规定“人民法院应当根据权利人主张的权利要求……确定专利权的保护范围”,因此,专利权人还负有证明其权利要求的证明责任。

举证证明对方实施专利。《专利法》第11条规定了“不得实施其专利”的含义,即“不得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适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其专利产品,或者使用其专利方法以及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依照该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就此等事实,专利权人负有举证责任,即证明被告的某一行为符合该条规定的实施行为。以产品方面为例,原告应当举证证明被告实施了某产品的制造、销售等行为,该产品落入所争议的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之内。若严格按照《专利法》第11条的规定,专利权人还负有证明对方以“以生产经营目的”实施专利。对此,有学者也提出,非以生产经营目的实施专利,在专利侵权案件中属于例外情形,证明责任的合理分配应当是将其作为违法阻却事由对待,即作为权利发生障碍事由对待,由侵权人来证明其实施行为非以生产经营为目的,这样更符合社会生活的实际。[18]

举证证明对方的实施行为侵害了其专利权。根据《专利若干问题解释》第7条的规定,要判定是否构成侵权,应当判定被诉侵权技术方案是否落入专利权的保护范围。该要件事实,属于创设专利侵权损害赔偿请求权规范上的积极要件事实,应当由专利权人负担证明责任。当然,若侵权人抗辩,则应当由其证明未落入保护范围。

当然,关于新产品制造方法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专利法》第61条作了特别规定。其中,新产品制造方法的专利侵权纠纷,第61条第1款吸收《证据规定》第4条的规定,规定了证明责任倒置。该款规定:“专利侵权纠纷涉及新产品制造方法的发明专利的,制造同样产品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提供其产品制造方法不同于专利方法的证明。”这也符合TRIPs协议的最低要求。但是,该条规定的证明责任倒置,也只是部分要件事实的证明责任倒置,而且设有前置条件。据该款规定,要令侵权人承担证明责任,专利权人应当首先证明两点:(1)利用该专利生产的产品为新产品;(2)被告生产的产品与该新产品为同样的产品。当然,因“新产品”的界定存在争议,专利权人要证明其产品为新产品存在相当大的难度,因此有学者建议我国修改法律时采纳美国等国家的立法思路,直接采用TRIPs34条1(b)的规定。[19]

(三)损害事实要件及因果关系要件事实的举证责任

损害数额的确定,与损害事实和因果关系相关。前者涉及损害事实及其评价,后者涉及相当因果关系等损害赔偿范围理论。因此,此处一并讨论。依侵权责任的一般原理,原则上,损害事实和因果关系都应当由原告承担证明责任。但因专利侵权损害数额的确定,具有其特殊性,《专利法》第65条规定了侵权损害赔偿数额的确定。依该条规定,损失额的确定有四种方法:(1)实际损失标准;(2)获利标准;(3)许可使用费标准;(4)法院酌定标准。

实际损失标准,即按照权利人因被侵权受到的实际损失确定。若原告请求按照实际损失赔偿,应当对创设请求权基础的法律规范的事实要件承担证明责任,即应当举证证明:(1)实际损失;(2)所受损失因被侵权而引起,即侵权与损失之间具有因果关系。也就是说,要证明与侵权行为之间存在相当因果关系的损害赔偿范围究竟为何。

但与有体物的侵害不同,专利侵害所要考虑的通过实施专利生产、销售的产品市场,因此,侵权人的经营能力、是否存在替代产品等都与专利人的损失之间也具有很大的关系,因此,要证明与专利侵权行为存在相当因果关系的损害赔偿范围,其举证相当困难。因此,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专利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专利问题若干规定”)第20条第2款规定了变通的计算方法,即“根据专利权人的专利产品因侵权所造成销售量减少的总数乘以每件专利产品的合理利润所得之积计算。权利人销售量减少的总数难以确定的,侵权产品在市场上销售的总数乘以每件专利产品的合理利润之积可以视为权利人因被侵权受到的损失。”据此,专利权人所要承担的举证责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其减少的产品总数、产品的合理利润;或(2)侵权产品的销售总数、专利产品的合理利润。就第一种情形言,对专利权人来说,就侵权产品中专利发挥了多大的贡献、侵权产品的销售与专利权人的销售额减少之间的因果关系、侵权人的获益等相当因果关系上的各要件事实,专利权人无须证明,只要就其自身熟知的产品减少数与合理利润做出证明即可,显然缓和了损害额确定上的证明责任。就第二种情形而言,较之相当因果关系的证明,其证明也相对容易。但是,此处“获得的利益”,究竟指毛获利还是纯获利,素有争议。日本判例中多主张纯获利,但最近学说批评较多。该学说认为,该计算方法原本是为了缓和专利权人的举证责任而设,若将其理解为纯获利,要让专利权人证明侵权人的成本等经费问题,也是相当地困难,会变相地使得制度的目的无法实现。因此,目前有不少学说支持其为毛获利。[20]从制度目的而言,我国的相应规定也可以做同样理解。但是,《专利问题若干规定》第20条第3款规定了一般按照“营利利润计算”,除非是“完全以侵权为业的侵权人”,可以按照“销售利润计算”。这实际上又加大了专利权人的举证难度,营业利润属于侵权人一方的内部信息,如何举证,具有相当大的困难,而要请求“销售利润”,得证明“完全以侵权为业”。因此,依制度目的此处规定有再考量之必要。

《专利法》第65条也就规定了其他三种方法,也缓和了专利权人在相当因果关系上的举证责任。当然,依举证责任的一般法理和《专利法》第65条规定的“难以确定”这一要件,若侵权人证明了专利权人的实际损失,当不得适用这三种方法。因此,获利标准的证明责任问题,已如前述。关于许可使用费标准,专利权人应当证明专利使用许可费的存在、性质、范围、时间等,以供法院判断合理的倍数(《专利问题若干规定》第21条)。法院酌定标准,因属于法院职权,无须专利权人举证,其只要证明损害事实存在即可。当然,对于侵权人而言,其可以通过证明其他计算方法得以确定赔偿额而不适用法院酌定标准。

另外,《专利法》第65条还规定了“赔偿数额还应当包括权利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因此,权利人要请求该赔偿,当证明:(1)发生了此等费用;(2)此等费用乃是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3)该费用为合理。

(四)抗辩事由的证明责任

《专利法》第62条规定的现有技术抗辩、第70条规定的合法来源抗辩以及侵权人针对专利权人的上述各要件事实的主张所做的抗辩,负有举证责任。此等毋庸多说,不赘述。

三、结语

自实体法与程序法分离以来,再加之知识产权法与民法学的学科分离趋势,法律部门及学科之间的交流也日趋渐远,这不仅造成了学理上的“盲区”,对于司法实践也是极端不利。而专利侵权领域的举证责任分配,涉及专利侵权责任的要件事实理论,衔接了《侵权责任法》、《专利法》等实体法规定和《民事诉讼法》等程序性规定,是专利侵权纠纷领域的交叉问题之一。本文以此为切入点,试图在法学学科内部重新交流融合上作出一定的尝试,以实现法律规范之间的体系性和谐。在这一体系性整合过程中,各制度内在的特点值得关注。具体到专利侵权损害赔偿请求权各构成要件事实的证明,应根据专利权及专利侵权的特点,依据《专利法》等实体法的规定具体确定。

注释:

[1]段文波:《裁判逻辑与实体法秩序之维护——要件事实论纲》,载《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徐青森、丁相顺:《要件事实与实务养成模式比较》,载《法律适用》2005年第9期;罗筱琦:《证明责任分配与要件事实理论》,载《河北法学》2006年第9期。

[2]例如,“张喜田与石家庄制药集团欧意药业有限公司、石家庄制药集团华盛制药有限公司、石药集团中奇制药技术(石家庄)有限公司、吉林省玉顺堂药业有限公司侵犯发明专利权纠纷案”(《最高人民法院公报》2010年第10期)中,原审法院举证责任分配是否正确,最高人民法院结合当时的《专利法》第57条(现第61条)作出了说理和判断。

[3]刘红兵、卢山:《方法专利侵权诉讼的举证责任分配》,载《知识产权》2007年第5期;符启林、宋敏:《方法专利侵权举证责任倒置适用条件之研究》,载《电子知识产权》2008年第4期。

[4]李小伟:《略论专利侵权诉讼的举证责任》,载《知识产权》1994年第4期。

[5]虽然该条规定中也出现了“立即停止侵权行为”的表述,但从整个条文来看,其更多地是规定专利侵权纠纷解决的程序;而且,即使结合《专利法》第11条,也无法构成一个完全性的规范。《专利法》本身的规范很难构成专利侵权损害赔偿请求权及停止侵害请求权发生依据的规范。

[6]当然,《民法通则》第118条规定的侵害知识产权的民事责任,也是专利侵权相关的重要法律规范之一,但因该条只是列举了知识产权侵害得以请求的民事责任方式,并未规定构成要件,很难构成完整的请求权规范基础。

[7]王胜明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解读》,中国法制出版社2010年版,第34页。

[8]关于知识产权侵权损害赔偿责任的归责原则,素有争议。曾有学者主张其为无过错责任,但已有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其应当是过错责任,参见陶鑫良、袁真富:《知识产权法总论》,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年版,第343页以下。当然,关于停止侵害请求权,《专利法》第60条规定的“认定侵权行为成立的,可以责令侵权人立即停止侵权行为”,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为规定了停止侵害请求权的无过错责任。

[9][日]牧野利秋:《特許権侵害訴訟における差止請求及び損害賠償請求の要件事実》,载牧野利秋、飯村敏明編:《新·裁判実務大系4知的財産関係訴訟法》,青林書院2006年版,第70頁。

[10]张新宝:《侵权责任法》(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8页。关于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素有三要件说和四要件说之争,但我们认为,学说争议应当从法条的文义解释入手,若严格依《侵权责任法》第6条的规定,一般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只能是“过错、权益侵害(侵权行为)、因果关系”三个要件,并不涉及损害事实、违法性等要件。

[11]周江洪:《日本侵权法中的因果关系理论述评》,载《厦门大学法律评论》第8辑,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21页。

[12]王利明:《侵权责任法研究(上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668页;张新宝:《侵权责任法》(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33页。

[13]本文不刻意区分证明责任和举证责任。严格意义上言,证明责任与举证责任存在区别,证明责任包含了客观证明责任和举证责任双重含义。但与民事诉讼法学界的观点不同,我国的司法解释以及《侵权责任法》等规定均使用“举证责任”的概念(参见周翠:《<侵权责任法>体系下的证明责任倒置与减轻规范》,载《中外法学》2010年第5期)。

[14]魏玮:《知识产权侵权诉讼中证明责任的分配》,载《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8年第9期。

[15]周翠:《<侵权责任法>体系下的证明责任倒置与减轻规范》,载《中外法学》2010年第5期。

[16][日]金井高志:《民法でみる知的财产法》,日本评论社2008年版,第208页。

[17]杨剑、窦玉梅:《论消极要件事实的证明》,载《法律适用》2007年第7期。

[18][日]牧野利秋:《特许権侵害诉讼における差止请求及び损害赔偿请求の要件事実》,载牧野利秋、饭村敏明编:《新·裁判実务大系4知的财产関系诉讼法》,青林书院2006年版,第58页。

[19]符启林、宋敏:《方法专利侵权举证责任倒置适用条件之研究》,载《电子知识产权》2008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