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新生寄语范文

时间:2023-03-30 23:48: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一新生寄语,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大一新生寄语

篇1

1、好好利用在公共场合说话的机会,展示或者锻炼,都可以。对以后会有很大的帮助。这点我深有体会。

2、应该说安全始终是做任何事情的第一要素,上大学同样也不例外。爱护自己,珍惜自己,是很重要的!因为没有什么比失去健康,比失去生命更重要!请大家一定要注意安全,爱惜自己。记住:无论何时都不要自暴自弃!

3、别说脏话,你应该知道习惯的力量。找工作或者和别人接触时,你随便的一个字或者几个字会让你在别人心中的形象大打折扣。

4、千万不要把贵重物品随手放在桌子上和床头。大学宿舍里不是你家,防人之心不可无。

5、你可以有喝醉的时候,我们可以接受,但是你要明白和真正的朋友一醉才能让伤心事方休,否则,你只会是别人的谈资和笑柄。

6、如果周围有人嫉妒你,那么你可以把他从你的竞争者之列排除了,嫉妒人之人,难以成大事。

7、考研,早点准备比晚点准备肯定好。

8、男人,你长的可以不帅,但你这个人可以帅,而且,那才是真正得帅。(当然,女人也是同样得道理)所以,不必在穿着打扮上花太多心思。

9、每个人都有潜在的能量,只是很容易:被习惯所掩盖,被时间所迷离,被惰性所消磨。

10、魄力,要有魄力,即使是失败,也不要让自己的人生平庸。

11、喜欢一个人,就勇敢的告诉他或者她。追求你真正爱的人,只要自己认为值得,那就是值得的。

12、朋友,你大学的朋友很可能就是你将来事业的一部分。他们会帮助你。但是你也应该让自己有帮助他们的实力,所以,你要努力,你和你的朋友会一起在将来打造一个可能很辉煌的事业。很好听是吗?但是记住,你们都要努力。

13、如果把上课不睡觉当做一种锻炼并且你做到了,那么,你很强,而且记住,其实你应该是这样的,老师再差,也比学生强,因为他们是老师。

14、你可以看不惯一些东西,但是你应该学会接受--如果你没法改变那一切的话。

15、从绝望中寻找希望,人生终将辉煌。

16、大学可能有真实的爱情,但是记住只是可能。很多时候他们是因为别人都谈恋爱而羡慕或者别的原因而在一起。所以,不必为任何分手而受太大的伤,记住,这里我所说的是太大的伤,真爱,还是值得追求的。

17、大学里时间比较充裕,如果没有计划,很容易荒废过去。最好给自己一个计划吧。

18、假期多回家看看,也许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但是别忘记了,家里的人都在惦记着你,祖国的大好河山很壮丽,可是家里的温暖的亲情很美丽,多利用假期回家看看,不是看父母,而是给父母看,你是永远都是他们的骄傲!

19、计算机一定学好。对以后的继续学习很重要。千万别不当回事。

20、如果你有创业的念头,不妨平时多跟同学联系,或许你们可以组成一个团队来参加创业计划大赛呢。

21、后悔是一种耗费精神的情绪。后悔是比损失更大的损失,比错误更大的错误。所以不要后悔。

22、尊严是最重要的,但是在大学里,要懂得利用这个空间锻炼自己,要让自己的尊严有足够大的承受力,要知道,社会是一个最喜欢打碎人的尊严的地方,除了你自己,没人会为你保留它。

23、相信时间的力量,可以冲淡很多东西。

24、大学教育将赋予一个自然人人格的提高,灵魂的升华;将引导一个人去认真思考怎样的一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将重新树立你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总的说来,大学四年每个人都将接受灵魂的洗礼。

25、很多事情别人通知你了,要说谢谢,没有通知你,不要责怪,因为那些事你其实应该自己弄清楚。

26、在大二大三的时候就去看看学校的招聘会吧。你会感觉到一种前途的危机。同时也会给你一些前进的动力。

27、第一年不要放松,确立自己的领先位置,这样对以后的学习比较有好处。

28、“我到哪里去”?这是个定向问题。进入大学,前途选择并没有结束。将来是赶快毕业直接工作,还是考研究生继续深造?将来是进入蓝领白领还是金领职业层次?不管怎样选择,改变命运的钥匙掌握在自己手里,成功的机遇总是偏爱有准备头脑的人。

29、要勇于学自己不会的东西。比如电脑,可能在一开始你是很厉害的,一些来自偏远地区的孩子,可能一开始什么都不知道,但是一段时间以后,由于他们见了人就请教,最后很可能成了不错的电脑高手。在大学里面一定要不耻下问,不要怕丢面子。

30、不论男人还是女人,如果在大学里还把容貌当作重要的东西而过分重视的话,可能不会吃亏,但是早晚会吃亏。可能,很可能,也可以说是一定有可能。

31、如果你不抽烟的话,你的精力将比抽烟的时候好的多,这是绝对的。

32、虽然雷峰是上个世纪的榜样,是过去式了,但是别忘记了,这个社会很多人都是怀旧的,如果你能做到雷峰所做的事情,那么无疑会提高你的人格魅力和存在价值。

33、还能冲动,表示你还对生活有激情,总是冲动,表示你还不懂生活。

34、军训的时候一定要垫鞋垫,女生不要对教官动心,你们的未来不属于他们。

35、很多事情当你再回忆时会发现其实没什么。所以,不管你当时多么生气愤怒或者别的,都告诉自己不必这样,你会发现其实真的不必。

36、多看电影。提高一下艺术修养,与人交流也有的谈。

37、虽然电子邮件E-mail的问世给我们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传统的写信发方式仍然有着无法比拟的优势,正所谓“见字如面”,手捧着远方的你亲手写的信纸,那种亲切的感觉便会油然而生,朋友们,当你有空的时候不妨写封信吧。

38、永远不要嘲笑你的教师无知或者单调,因为有一天当你发现你用瞌睡来嘲弄教师实际上很愚蠢时,你在社会上已经碰了很多钉子了

39、注意在大学里为了以后就业积累相关的工作经验。

40、进入大学,就是一个新的环境,接触新的人,你的所有过去对于他们来说是一张白纸,这是你最好的重新塑造自己形象的时候,改掉以前的缺点,每进入一个新的环境,都应该以全新的形象出现。

41、学生会的主席之类的干部,如果你尊重他们,告诉你自己那是因为他们是你的学长而不是因为他们是你的上级,事实上,大家都只是学生而已,只是学生。

篇2

体育心理素质是什么呢?体育心理素质的培养到底有什么作用?要弄清楚这些问题,我们就必须从素质、体育素质、体育心理素质这些方面开始分析,只有这样,才能更深入地了解体育心理素质。

1.1素质

素质就是指人先天具备的或经过后天受环境或教育影响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内在的身心特征和基本的品质结构。素质体现在人从事各种社会活动时的表现上,是人身体状况、心理状况、知识水平、文化素养等方面的综合反映。人的素质可以分为自然素质、社会素质和职业素质三方面。所以,素质教育是大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1.2体育素质

体育是人们通过身体活动全面发展身心的现象。体育不仅仅是发展体能的实践活动,也是一种文化活动,其目的是不断发展人的综合素质。它不仅能促进身体机能的发展,还能促进心理素质的发展。而体育素质教育就是指借助体育教学的方式使学习者的身体健康水平、心理素质水平、体育文化水平、终身学习能力都得到全面提升的教育模式,是连接体育教育和素质教育的节点。因此,体育素质教育对于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有重要作用。

1.3体育心理素质

体育心理素质是体育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是,主要是培养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心理综合素质等。大学生针对自身的身体评估情况参加体育课程的学习,并通过体育素质心理教育的进行,不仅可以增强大学生的体质、培养出体育竞技能力、体育锻炼的创新意识。也能提高大学生自身的体育文化素养,使大学生养成终身体育学习的习惯,在体育赛事或体育活动中能够团结协作、不断进取的精神。并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发展水平,养成自我调节、自我控制能力。总得来说,素质、体育素质、体育心理素质三者之间是相互关联、相辅相成的,而且,这些统一的内涵都都表现在了体育教育的实践中。

2大学生体育心理素质培养的现实意义

活动是主客体的连接纽带,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过程,是认知发展的源头。认知发展理论的创始者皮亚杰认为学习的过程是脑、手、口并动的活动,借助活动才能不断形成、完善自身的认知结构。体育心理素质教育也体现出认知心理学的特点,它强调身体协调发展。基于体育具有开放性、参与性、竞技性的特点,体育心理素质的培养具有如下现实意义:

2.1培养学生自我评价、自我控制、自我调节能力

“学中练、练中学”是体育教学的特点,在体育教学中通常都是通过自身身心的真实体验来实现对人的身体、认知的改变。在体育教学中,往往通过群体性的训练和比赛来达到“更高、更快、更强”的目标,学生在竞技的过程中才能切实认识到体育的本质,促进身心的全面发展。对于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由于某种原因而导致的基础动作不协调、不到位等情况,教师要及时进行引导,使学生重新思考动作,对其形成正确认知,进而完成动作的正确操作。学生要根据自己在体育活动中的表现对自己的体育参与能力和技能掌握情况进行正确评价,进一步推广就是学生要对自己的能力水平有正确认识,对自己在现实社会的地位进行正确定位,把自己的工作做好,使人生价值最大化。

2.2通过体育集体活动培养团结互助精神

合作精神是指个体作为团体中的一员为了达成共同的目标而进行的明确分工的活动形式。有效的合作能够产生良好的效果,提高竞争力。很多体育项目都要求学生具有合作意识,团体训练、表演、比赛等都有利于团体合作意识的培养。如,篮球比赛的胜利就要求各个队员在发挥自身特长的同时和队友紧密配合。体育比赛总是备受关注,体育比赛中的竞争、合作等都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影响。体育教师在进行特定体育活动时,要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团队观念、合作意识的相关教育,以提高教育效果。

2.3通过自我激励、自我反思培养顽强奋斗的精神

不断发展的时代总是赋予顽强的意志和艰苦奋斗品质以不同的内涵,可是体育挖掘、扩展人体素质的功能却不会改变。学生可以通过正确认识体育活动的内容、活动意义来确定所要达到的目标,并不断反思自己的不足,不断进行自我激励以消除不良情绪的影响,用进取的心态去赢得成功。同样,学生也可以用自我反思、自我激励的方法处理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

2.4有利于学生终身体育观念的形成

体育未来的发展方向就是终身体育,其最终的发展目标是培育出有终身参与体育锻炼意识的人。终身体育观念就是人在一生中不断参与体育活动、进行体育锻炼的意识。体育素质教育是我国体育发展的核心,进行体育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帮助学生树立终身体育观念,将学校的体育延伸到未来的生活中。学校体育教学的目的就是增强学生体质、促使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其形成终身锻炼的习惯。终身体育观念体现在学生回归社会后的表现,所以,学校在进行体育教学时要多教授一些体育锻炼的益处,让学生自觉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好习惯。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的不同阶段设定不同的阶段目标,根据学生的表现和体育运动的特点安排训练内容,教授学生适宜的学习方法,以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

3结语

篇3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嫉妒心理;预防;策略研究

嫉妒是人们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由于人们的研究侧重不同,对于嫉妒目前还没有一个比较一致的看法。《牛津英语词典》为嫉妒所作的定义是:“由于怀疑、忧虑或知道有竞争者而产生的心理状态,表现在爱情等方面,惧怕在感情上被别人替代,或者对心上人的忠诚不信任,尤其是对妻子、丈夫和恋人”。日本《广辞苑》为嫉妒下的定义是:“嫉妒是在看到他人的卓越之处以后产生的羡慕、烦恼和痛苦。”朱智贤主编的《心理学大词典》中对嫉妒的定义是:“与他人比较,发现自己在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等方面不如别人而产生的一种由羞愧、愤怒、怨恨等组成的复杂情绪状态。”综合以上观点,可以把嫉妒定义为个体的某些方面落后他人,又不甘心落后,但又无力改变这种境遇时产生的一种不平衡心理。

一、 大学生嫉妒的表现形式

1.学业带来的嫉妒

学习是大学生的主要工作,学习成绩的好坏是大学生证明自身社会价值的最有力证据。因此,能否顺利地完成学业,实现自己的价值,对大学生来说有着极大的影响。在完成学业的过程中也不可避免的有考试、竞争、评优等问题,经过高考的筛选,能考上大学的学生一般都是学习优秀者,自尊心比较强,如果进入大学在同学中不能表现优越,则容易对自己的同学产生嫉妒心理。

2.人际交往带来的嫉妒

大学中除了学习外,人际交往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由于高中时大家忙于学习,无暇顾及人际交往,使得一些大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缺乏应有的技巧,导致人际关系紧张,在集体中长期受到忽视和排斥。因此,对于在班级有威信,人缘好,又受老师器重的同学产生嫉妒。

3.情感交流带来的嫉妒

嫉妒是大学生恋爱中常出现的一种心理状态。初尝爱情甜蜜的大学生,往往会花费更多的注意力关注自己所喜欢的人,并且希望对方也以自己为中心,一旦发现自己所喜欢的人与其他异性接触,就会怀疑自己的恋人,并把这个异性看成是自己的竞争对手,从而产生恐惧和愤怒的嫉妒心理。

4.外在容貌带来的嫉妒

每个人外在的容貌都是上天赐予的礼物,不可选择。有的人高大威武,有的人天生丽质,可有的人却相貌平平。但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所以外在容貌也往往成为大家嫉妒产生的源泉。大学时代学生的学习压力比高中时已经小了很多,从年龄上来看也到了谈恋爱的黄金期,因此,这个阶段学生会把注意力转移到自己的身上,更加在意自己的外在容貌。这时,那些相貌平平,或有某种生理缺陷的大学生往往会对那些相貌漂亮的大学生产生嫉妒的心理。

5.经济压力带来的嫉妒

大学生是经济不独立或不完全独立的群体。特别是一些来自贫困地区的大学生,除了家庭的支持以外,有些还不得不靠勤工俭学、申请贷款和领取贫困补助来缓解经济压力。有一些贫困大学生认为靠勤工俭学和申请贫困补助会让自己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当看到经济条件好的同学花钱大方,更感自己囊中羞涩,对比之下便产生了自卑心理,甚至对家庭条件优越者产生了憎恨与羡慕、愤怒与怨恨的复杂心理。

二、大学生产生嫉妒心理的成因分析

1.嫉妒产生的思想根源是平均主义

嫉妒的产生,在某种程度上是源于人们的思想观念。传统的平均主义思想根深蒂固,所以水平、地位相当的人,不管是在精神享受上还是物质占有上都应该是平均的。如果现实不能达到这种平均的理想状态时,那就会产生嫉妒。在大学生群体中,他们在高中时代都曾经是班上的优秀分子,因此,都特别希望老师能看到自己的与众不同,即便是自己没有什么与众不同,也希望老师能一视同仁,公平对待,希望老师在重视其他同学的同时,也能重视自己的成才。而当这种愿望不能实现时,便会对被老师重视的同学冷言相对,冷嘲热讽,甚至在这些同学出现某些不幸的遭遇时幸灾乐祸。

2.嫉妒产生的直接原因是有理想无作为

大学生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一般都有着强烈的进取心和求胜心,胸怀大志,力求成才。但是也有部分学生则认为进入了大学就已经证明自己成功了,因此,花大量的时间去上网、逛街、聊天,没有利用时间来丰富自己的知识和提高自己的社会实践技能,当机遇来临时,由于缺乏实力而不能很好地把握,这时他们便会对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并能随时把握机遇的同学产生嫉妒。正如培根说的:“嫉妒是一种四处游荡的,能享有它的只能是闲人。”每一个埋头沉于自己事业的人是没有空闲去嫉妒别人的。

3.嫉妒心理产生的根本原因是错误的认知理念和不正确的归因方式

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认为,人们的负面情绪和行为反应,不是由某一诱发事件直接引起的,而是由人们对诱发事件的解释和评价引起的。能否有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知是产生正确心理的前提。嫉妒的产生往往和人的一种错误认知相联系,当自己认为某些东西是自己该获得而没有获得时或某些东西是别人不该获得而获得了时产生的一种消极的心理。不正确的归因方式也是嫉妒产生的一个原因。根据心理学家韦纳的研究,人们总是习惯于对自己采取内归因,而对他人采取外归因,对于相同的事物人们没有看到归因的不同,而总是关注结果的不同,这种与自己期待不同的结果便成了嫉妒产生的源泉。

4.嫉妒心理产生的内部原因是不健全的性格及人格因素

性格因素及人格因素都是构成个性的核心因素。一个性格及人格不健全的人考虑事情往往只从自己的利益出发,一旦事与愿违便产生不平衡的心理,导致嫉妒的产生。一些学者通过研究,证明了嫉妒的产生与人格因素密切相关。张建育等人通过采用Bringle自我报告嫉妒量表和特质焦虑问卷对江西三所高校的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嫉妒与焦虑呈显著性相关。学者王晓钧通过采用4种嫉妒量表和大五人格量表对大学生进行施测和研究,结果表明嫉妒与神经质人格存在密切相关,神经质人格在嫉妒的形成和发展中起主要影响。

三、预防大学生嫉妒心理的策略

1.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就是要增强学生自我调控,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对少数有心理问题的学生给予辅导以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使大学生学会欣赏别人,尊重别人,学会换位思考,培养健全人格和良好个性品质,营造良好的内心生态。只有一个人具有健康的心理,良好的内心生态,才能以一种积极的心态看待周围的人和事,从而化嫉妒为行动的动力。

2.提高自我认知的能力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也不可避免地有自己的劣势。因此,在看待自己和他人时,首先要分清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以及他人的优势和劣势。特别是在看到别人成功时,更应客观地分析他人的优点以及他人成功背后的努力和付出,同时要看到自己努力的不足。这样,在面对他人在某方面超过自己或取得成功时,就会是一种坦然的心态。在自我分析时更应该客观,不能因为在某方面确实不如他人就自暴自弃,认为自己一无是处。当然,也不要刻意以自己的短处去比他人的长处,这样就避免心理不平衡状态形成,就不会滋生嫉妒心理。

3.正确归因,纠正不合理信念

嫉妒的产生与个体的认知方式和归因方式有密切关系。因此,大学生在关注结果时,不能凭空抱有一种志在必得的心态,而要考虑的是自己是否付出了,自己的付出是否能够为自己赢得满意的结果。另外,在看到他人取得成功和获得巨大收获时,应该看到他人成功背后的付出和努力。当大学生能对事物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并且能够做出正确的分析时,那么不管是面对自己的失败还是他人的成功,都能有一种平常心,那么嫉妒之心就不会滋生。

篇4

the Innovative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Yang Yiyun

(安康学院,安康 725000)

(Ankang University,Ankang 725000,China)

摘要: “Altera亚洲创新设计大赛”是理工科专业大学生创新教育的重要载体。应用型本科院校应对竞赛工作加以总结,把“Altera亚洲创新设计大赛”活动与创新教育有机结合,加强专业建设,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Abstract: "Altera Asian Innovation Design Competition" is an important carrier of innovative education fo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tudents.Application-oriented institutions should work sum up the "Altera Asian Innovation Design Competition", combination of education and innovation activities, to enhanc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to create a good atmosphere on campus.

关键词: Altera亚洲创新设计大赛 应用型本科 创新教育

Key words: Altera Innovation Design Competition;application-oriented institutions;innovative education

中图分类号:G48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32-0197-02

0引言

在知识更新速度加快的今天,要求高等教育既要传授科学知识,更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课外科技活动,在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发展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1]。应用型本科院校担负着高等教育改革与创新、培养本科应用型专门人才、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神圣职责。因此在教学中要立足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现实,积极参加课外科技活动,推动大学生创新教育。

从2004年开始,已经连续举办八年的“Altera亚洲创新设计大赛”(以下简称“设计大赛”),是机电、信息等理工专业学生能力挑战的竞技场。安康学院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今年电子与信息工程系首次参赛,提交的3个参赛创新设计作品全部成功入围进入决赛,并在8月下旬提交最终的设计产品,和来自北大、清华、哈工大、电子科大等院校的120个复赛队同台竞技进行决赛。美国Altera公司希望参赛学生利用多方设计资源,提高学生可编程逻辑嵌入式设计的兴趣与设计技巧,并使其创新与创造力得以发挥和实现。因此,越来越多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已将目光投向此项赛事。如何以竞赛为契机,突出应用型本科特色,激发创新潜力,是我院关注的问题,也是各应用型本科院校关注的问题[2]。

1从“设计大赛”看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设计大赛”激发了大学生“勤奋学习,锐意进取,勇于创新,迎接挑战”的精神。这不仅对学生在校学习十分重要,而且对将来的工作和进一步学习,不断更新知识,都具有深远的影响[3]。但从“设计大赛”竞赛活动中可以看出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中还存在着若干问题。

1.1 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创新教育的需要 “设计大赛”目的在于使大学生利用多方设计资源,提高学生对可编程逻辑嵌入式设计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工程设计技巧,并使其创新与创造力得以发挥和实现。而传统的课堂教学是统一性教学,学生思考的空间很少[4]。以安康学院为例,在课程实训方面,往往强调对某项操作技能的反复训练,没有启发学生对问题进行独立的分析和思考。这就导致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情感没有在课堂主阵地上落实,使学生在竞赛场上处于劣势。

1.2 缺乏鼓励创新的有效机制,没有形成良好的创新氛围身为可编程逻辑技术的领导厂商,Altera公司提供了创新学习和良性竞争的比赛机会,就是希望所有勇于梦想、敢于挑战的亚洲学生,在比赛过程中体验团队精神。团队间和团队内部的学术和思想交流可以快速、有效、直接扩大学生视野,并让所有的想象力充分展。目前,各应用型本科院校对“设计大赛”认识和重视程度不一,能力水平参差不齐。为了让“设计大赛”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中得到长足发展,必须建立长效机制,建立团队,培养团队精神,形成良好氛围。

2促进专业课程建设和课程改革,加强应用型本科院校和企业的联系与合作

应用型本科院校应把“设计大赛”与应用型本科创新教育有机结合,不断推进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以“设计大赛”活动为契机,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打开围墙办大学,更多地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要,更多地面向地方经济建设需要,为发展区域经济作贡献,以谋求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在市场中找出路。

现在很多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课程主要还是按照学科理论来设置的,这是传统的研究型大学的课程设置的道路。应用型本科教育既不能按照研究型大学来要求学生的理论又深又厚,也不能按照职业教育只要“够用”就可以。应用型本科应该要求理论“坚实”,就是理论的科学性很准确、实在,但是不要求过深。具体说,一个定理、定律摆出来,把它说清楚,让学生能够掌握这个理论就可以了,至于这个理论的来龙去脉适可而止。应着重于这个理论如何转化为实践,如何应用到实践中去。在具体实施中应加大选修课比例,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拓展学生知识面,完善学生知识结构,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应用型本科院校大部分分布于各地市,是当地科技和文化的“动力站”。应用型本科院校应积极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大力推进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使活动有形化。走工学研道路,拓宽教育空间,可将学生经常带进科研项目和实验室,让学生经常进入企业和工厂。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工程设计技巧,并使其创新与创造力得以发挥和实现,引导学生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以“设计大赛”推动课程教学、教学改革和实验室建设工作。

3把大学生课外活动与学术科技竞赛活动有机结合,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创新教育氛围

课外科技活动可以培养大学生的实践创新意识与基本能力、团队协作的人文精神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有助于学生工程实践素质的培养、提高学生针对实际问题进行设计制作的能力。应用型本科院校可以根据不同专业及学生兴趣,开展课外科技活动。科技活动能展示科学知识,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探索、质疑、求真的创新精神,而且有助于吸引、鼓励广大青年学生踊跃参加科技竞赛。

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校园文化对生活在里面的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起着熏陶的作用。加大图书馆建设,突出数字图书馆知识。加大投资,配置相应的现代化教学设施,完善校园网,建设多功能的网络教室,电子阅览室,这些现代化教学设施要经常对学生开放,多给学生应用和实践的机会。应用型本科院校进行创造性人才培养,必须营造一种奖励成功与宽容失败的校园文化环境。创新需要丰沃的土壤,在这种土壤的滋养下,人的智慧才能源源不断地迸发,一个焕发勃勃生机的人文环境自然就孕育了无限的可能和希望。

总之,面对新形势,应用型本科院校应挖掘自身存在的问题,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管理水平,把“设计大赛”与创新教育有机结合,推动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教育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分雄,叶敦范.创新型人才培养与本科生科研活动[J].理工高教研究,2005,24(3):29-31.

[2]何平,黄卓烈等.迎接“挑战杯”,努力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J].科技创新导刊,2009,5:156.

[3]陈树根,林仰暖,齐立辉.以课外科技活动为载体提升高职生职业素养[J].宿州学院学报,2009,24(6):131-135.

[4]陈向贵,杨永峰.云南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分析与探索[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4(2):48-51.

――――――――――――

篇5

关键词:心理健康 影响因素 应对策略

课 题:本文系2012年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改项目“思政专业核心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研究”(项目编号:JG2012010364)的阶段性成果。

1995年清华大学铊盐投毒事件、2004年马加爵案、2013年复旦大学投毒事件……一系列发生在大学校园里震惊社会的事件,充分表明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摆在教育者面前的重要问题。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其意义

心理健康教育是借助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运用心理学的知识、理论和方法,通过文字、语言及其他信息传递方式,给教育对象以帮助、启发和指导的过程。

心理健康是大学生适应现代社会必备的素质。大学生心理健康对大学生的成长以及社会的进步有着重要意义。

1.有助于大学生正确面对自己

人的成长过程,往往是围绕着个体对自身的认同进行的,心理健康的人,能够找到合适自己的位置,正确发现自己的优点和潜力,接纳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明确自己的生活目标。

2.有助于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大学阶段不仅要学习知识、发展潜能,还要为今后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心理健康能使大学生感受到自身的存在和价值,科学地看待理想和现实,提升自我意识,调节个人情绪,正视挫折和压力,提早进行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从而更有针对性地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选择个人成长道路,找到自己的发展方向和社会定位,为全面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大学生群体拥有健康的心理,可以优化社会心理环境,这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种动力。健康的心理、良好的心理素质对社会的安定和谐具有稳压器和剂的作用。作为高等院校的教育者必须正视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因为这些不良心理不仅影响其个人发展,也损害学生学习、工作、社会交往等社会功能,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和进步。

二、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心理健康是一个极为复杂的动态过程,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也是多种多样的。

1.个体因素

进入大学阶段的个体由于缺乏社会阅历,对事物的看法还不够稳定,对社会的认识具有片面性。大学生情绪变化具有冲动性等特点,这就使得他们的情绪起伏过大,摇摆不定,缺乏对事物的客观判断,进而使他们容易走向极端。除此之外,部分学生还存在自我认同危机,如果不能恰当处理好诸多方面的问题,很容易引发心理问题。

2.学校因素

对于大学生,进入大学校园后学习和生活环境发生很大变化,如果大学生学习方法不当,学习动力不强,学习目的不明确,则容易出现负面情绪。大学生对新的人际关系和新的环境以及对自己地位变化的适应都会极大地影响到当时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严重时会导致心理障碍。

3.社会因素

现代社会处于多元文化交叉、多重价值观冲突的时代。大学生面对不同于以往的文化背景和多重价值选择,常常陷入压抑、紧张的状态,在人生选择上处于两难和多难的境地。心理的冲突必然带来大学生心理失衡,出现种种不良的反应。

三、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为避免类似投毒事件的再次发生,无论是高校,还是整个社会,都必须高度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积极拓宽新形势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增强大学生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1.加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力度

要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纳入高校素质教育的体系当中,应该着力于帮助大学生迅速适应大学环境,正确处理新的人际关系等问题。

2.增加心理健康教育的投入

学校应根据心理健康教育实际的需要,增加必要的工作经费,以确保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心理健康咨询、诊断等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转。各类高校配备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的专职教师,建设一支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队伍。

3.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最直接有效的方式是大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把社会实践和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有助于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成熟,社会阅历的增加,也会使他们对事物有一个客观的评价。

4.宣传心理健康知识

篇6

【摘要】本文旨在研究以积极心理学为基础的团体心理辅导对轻度抑郁大学新生的干预效果,本研究采用Zung式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前测,筛选出20名SDS量表得分为53―62分之间的大学新生,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名学生,实验组参加以积极心理学理念为基础的团体心理辅导,控制组不接受任何心理干预,实验结束后采用SDS量表对其进行后测,结果发现实验组大学新生干预后,SDS总分与实验前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

【关键词】团体心理辅导 轻度抑郁 大学新生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013-01

抑郁是一种极易出现的心理障碍,被称为精神疾病的“普通感冒”,个体感到无力应对外界的压力,从而产生消极情绪。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抑郁症患者的人数已达到3.5亿,而在我国抑郁症的患病率为6.9%,我国每年自杀事件高达28.7万起,其中80%自杀者患有抑郁症,而《中国青年报》一份调查研究发现,14%的大学生出现过抑郁症状,大学生的抑郁症状严重影响其生活学习,而团体心理辅导是一种通过人际互动,帮助团体成员认识自我、接纳他人,是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一种有效心理辅导方式,宋玉冰等对40名具有抑郁心理状况的贫困学生进行团体心理辅导进行干预治疗,结果发现被试的抑郁状况有明显的下降,本研究旨在研究以积极心理学理论为基础的团体心理辅导对轻度抑郁的大学生的研究效果。

1.研究方法

1.1被试

本研究采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niversity Personality Inven?鄄tory)对2015级大学新生进行心理测量,筛选出第25题作出肯定回答的46名学生,通过访谈与SDS量表得分,最终筛选出具有轻度抑郁的20名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控制组,实验组10人,女生7人,男生3人,控制组10人,女生5人,男生5人, 对实验组进行团体心理辅导干预,控制组不进行任何干预。实验组和控制组在实验前各项抑郁状况不存在显著差异(见表1)。

1.2测评工具

大学生人格问卷简称UPI问卷,该问卷有64个问题构成,包括身体健康状况、积极交往、学习心理、情绪反应等方面,较为客观的反应大学生的身心状况。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SDS)用于测量抑郁的严重程度及治疗中的变化,包括20个题项,反应神经性―情感症状、躯体、神经运动、抑郁的心理障碍四组特异性症状。

1.3干预时间

实验组参加团体心理辅导,每周一次,每次2.5小时,为期8周,共计20小时,控制组不进行任何干预,照常上课和学习。

1.4团体心理辅导过程

设计八次以积极心理学理念为基础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共计三个阶段即:开始、发展、结束,每一次活动都有明确的主题。开始阶段主题:有缘来相聚;发展阶段主题:我是谁、爱从哪里来、提升爱的能力、价值观的探讨、探讨生命的意义、人际交往的技巧;结束阶段主题:发挥自身优势和美德。每次活动包括做游戏、角色扮演、讨论交流等内容。

1.5数据的处理

数据处理软件为SPSS17.0。

2.结果

如表2所示所示,采用团体心理辅导干预之后,实验组在SDS总分以及“精神性―情感症状”、“抑郁的心理障碍”两个维度上的得分与团体心理辅导前差异显著(p0.05)。控制组在抑郁自评量表(SDS)中总分以及四个维度上的得分差异不显著(p>0.05)。

3.讨论

积极心理学为理念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为大学新生提供了一种解决心理困惑的平台,并且让学生学会新的认知方式。

3.1团体心理活动帮助团体成员改变不良认知模式

参加团体心理活动使得个体打破以往自我封闭的状态,在团体活动中积极参加游戏、与团体其他成员交流学习,探讨人生观、价值观,团体其他成员的接纳使得个体找到社会支持的力量,更加积极的去认识自己,改变以往别人都活得很开心,只有我活得不好类似这样的不良认知。

3.2团体心理活动激发个体内在的积极力量

团体心理辅导,通过“戴高帽”“优点轰炸”等活动,让个体关注自己的优点,激发个体内在的积极力量,让个体运用自身积极能量消除抑郁情绪,使个体变得更加积极主动,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

3.3团体心理辅导使个体学会自我反思和调节

在每一次团体心理辅导的最后环节,每一个成员分享自己的收获,团体成员积极探索自身的不足,以及自己面对生活学习中的挑战,自身的应对策略有什么不完善的地方,积极的反思,并给自己提出解决的办法,提升自我反思与自我调节的能力。

4.团体心理辅导

团体心理辅导能够有效的缓解轻度抑郁学生的抑郁程度。

参考文献:

篇7

随着铁路的飞速发展,为满足新设备、新技术、新理念对人才的要求,近年来铁路通过招聘等形式引进了一批高学历的全日制本科毕业生充实到铁路队伍中,如何优化这部分人员的培养,将其打造成为符合铁路行业要求的高素质人才,是值得我们深思和探索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目前新职大学生培养存在的几点问题

铁路虽然十分重视铁路新职大学生人才队伍的建设,但对这支人才队伍的培养和使用仍存在一定的不足,与飞速发展的铁路实际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经过分析研究不难发现,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点。

第一,新职大学生自身存在优越感十足、不能吃苦的问题。

大多数本科生来到铁路后不能够摆正思想,凭借着自己的学历而优越感十足,将自身定位很高,存在好高骛远现象。一是对基层工作缺乏吃苦精神。80后、90后的很多人在基层锻炼后不能忍受车间工作的辛苦,难以融入现场工作环境,抱怨情绪较多。二是对知识技能缺少“钉子精神”。新职大学生存在只求过得去、不求过硬的心理,对知识和技能的探索不求深入,没有钻研精神。这种眼高手低的问题致使很多大学生陷入了沉不下去、扶不起来的困境中。过高的岗位期待和错误的心理定位使他们不甘心沉到基层去锻炼。这部分人员因为缺乏基层锻炼而对知识的掌握存在断层,规章学习不够,理解不深,勉强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缺少应急处置能力。对于这样的人员,即便各层领导很重视,报以很大期望值,却依旧要面临扶不起来的困境。

第二,培训机制存在设置不合理,落实难到位的问题。

见习期作为大学生入路后思想意识转变和知识技能积累的重要时期,往往缺少人才培养计划的针对性和重视性。一是培养计划设计摆布不合理。目前对实习的安排大多是以时间为单位,每一个学习周期在一个固定车间或岗位进行实习。这种培养计划的制定不能符合岗位实际情况的需要,导致一些重点车间重点岗位实习时间不充足、知识技能掌握不全面的现象。二是培养计划得不到重视,培训落实效果缺少跟踪反馈。站段领导制定培养计划后将人才培养的责任交给了基层车间,但对培训计划的执行情况缺少监督,对培训效果缺少跟踪反馈。对于基层车间而言,一方面认为这些实习人员不是车间正式成员,另一方面,车间顾忌到这部分大学生将来的干部身份不愿意严格管理。对于大学生而言,这种隔岸观火的认识实习并不能让他们真正融入现场,自身不重视加上存在的散漫情绪,导致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作能力的提升效果不明显。

二、哈站近年新职大学生培养的几点经验做法

哈站一直坚持“人才强站”的理念,积极搭建人才培养的平台,充分重视新入路大学生的培养,落实科学的培养计划。

一是高度重视,加强管理。为营造一个“尊重人才、爱惜人才、培养人才”的良好氛围,从大学生毕业来车站报道起,哈站各级领导就殷切关注每个人的培养情况,亲自开会进行思想教育,逐个审查培养计划,到车间现场检查时不定期抽查大学生业务掌握情况。领导的高度重视不仅使车间有了压力而且使大学生本人有了学习的动力。通过与车间的沟通和对大学生学习情况的检查,可以加强车站领导层对个人情况的了解,方便培养计划的优化调整,并且有利于人才的管理。

二是抓住关键期,强化思想教育。为了将企业文化、铁路精神灌输给新职大学生,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觉悟和个人素质,车站通过开展讲座教育、谈心活动,及时给予他们正确的思想引导,建立奉献意识和吃苦精神,安排他们进入优秀班组,亲身体会铁路人无私奉献的品质和铁路职工吃苦耐劳的精神,按照铁路工作性质的需要,从思想根源进行塑造培养。

三是定实培养措施,实现多元塑形。为制定切实可行的培养计划,哈站采取了“车站级、车间或科室级、新职大学生个人级”三级动态培养方案。首先,车站根据大学生履历,发现其优势和潜能。再通过谈话等途径,了解其兴趣爱好,分析个人品行和能力,掌握其综合素质。分析评估后,由车站把握培养方向,制定总体培养计划。车间或科室依据车站的培养计划结合工作岗位实际情况,细化理论实习和实作培训计划。新职大学生定期向车站和车间提交见结反馈见习情况和个人意见,车站再根据实际情况与车间共同修改培养计划。

三、对新职大学生培养的几点建议

第一,与学校合作,将岗前教育提前,充分利用在校学习资源。

对于主专业大学生,虽然在校四年所学专业皆与铁路有关,但内容涉及行车、车辆、客运、货运、线路设计等多个方向,所学侧重往往与日后从事工作存在偏颇。因此,建议招聘前站段与高校配合,为应届分配的大学生提供在校期岗前见习机会,安排学生在大四上半学期到站段认识见习,初步了解日后从事工作的方向,回校后有针对性地进行补足“充电”,为日后从事站段工作奠定专业知识基础。

第二,加强实做培训力度,查找自身不足,正确定位自己。

建议各站段在培养初期应加大实做培训力度,以解决大学生存在的眼高手低、自身定位不准确等问题。新职大学生只有真正深入到现场,从事一线工作,才能清楚意识到自身实做能力和应急处理经验的欠缺,从而使他们从心里上正确定位自己。另外,在实做培训 “学、帮、带”的过程中,大学生可以通过与现场干部职工的工作学习,重新认识老职工,给予老职工展现自我用能力赢得大学生尊重的机会。

第三,创造交流学习机会,吸收先进思想,塑造优秀人才。

为更好塑造新职大学生,除在本单位让其进行岗位学习外,还应该为他们创造去相关优秀单位参观学习的机会。新职大学生本身就具备思想先进、接受新鲜事物快的特点,让他们走出现有工作环境,以最快的速度吸收兄弟单位的先进做法,不仅有利于对他们的塑造,更有利于为本站段引进先进思想和科学的管理理念,一举多得,使新职大学生成为铁路名副其实的新鲜血液。

篇8

【关键词】太极拳;大学生;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R3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515f201 012-032-03

太极拳运动为我国的传统武术项目之一,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的强身健体功能已被越来越多的科学研究所证实。但是,有关太极拳对促进地震后灾区新生心理健康的科学研究在国内尚未报道。笔者旨在用太极拳这种健康有益、简单易行的方法对5.12汶川大地震后灾区入学新生的心理及情绪进行调节。以期达到提高其生活学习质量,行之有效则可在四川地震灾区普遍推广的目的。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选择国家确定地震灾区生源的人校新生为研究对象,对太极拳运动有一定兴趣,并能按照要求积极配合者。最终纳入大学生129名,年龄在18~25岁,平均19.2岁,其中男生52名,女生77名。1.2方法:于学期开始时进行太极拳训练,运动项目为24式简易太极拳,每次运动时间为40min,每周2次,共锻炼10周。采用国际上通用的Hamilton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项)分别在锻炼前、锻炼10周后进行评分,并对各级症状进行比较。运用excel对问卷进行基本统计,再使用SPSS 13.0软件for Windows进行统计处理。

2 结果

2.1 参与者数量分析:锻炼前和锻炼10周后分别发放问卷129份,全部收回,回收率100%。数据不符合正态分布,故采用Wilcoxon非参数秩和检验。

2.2 统计结果见表1:

从表1看出,锻炼10周后大部分学生抑郁得分明显低于锻炼前,经统计学处理,Wilcoxon非参数秩和检验P

3 讨论

3.1 研究的必要性

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受灾群众的身心健康都遭到严重破环。来自灾区的新人校大学生,在遭受特大灾难后,远离家庭与父母,进入陌生的学习生活环境,不知道该如何去面对,如何调节自己的心情。有的同学甚至出现恐惧、焦虑、悲观、失眠等症状。因此关心并帮助调节他们的心理状况显得尤为重要。

3.2 太极拳运动的理论基础

3.2.1 太极拳与阴阳学说

太极拳是利用古代太极阴阳理论来解释拳理并命名的拳术。“太极”寓有尽大尽小之意。具有浑然一体、浩翰无垠和阴阳平衡的特点。其核心是天人合一观,强调人与自然同构对应,人和自然是相通的,人应顺应自然才能获得生存与发展,即人应“法道自然”。古代太极拳大师遵循“天人合一”的指导思想,吸取了“上善若水”“柔则生、刚易损”等道家理论,并总结了“法贵柔缓、运动有度”的思想,最终逐步形成了太极拳独特的行功方法。此既为太极拳健身养生、技击之秘诀。也是东方古典哲学思想在太极拳上的具体表现。在中医学中阴阳更多的用以说明人体的构成,如《素问・宝命全形论》云:“人生有形,不离阴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以及“阴阳离绝,精气乃绝”则用以说明人体生理和病理的两种状态。王宗岳《太极拳论》云“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曲就伸。”正是太极拳的理论基础。在拳式动作中的“开与合”、“圆与方”“虚与实”、“轻与沉”、“柔与刚”、“慢与快”、“顺与逆”等,都是阴阳理论的体现。内外兼收,动静结合,刚柔相济,虚实兼备等太极拳术语,无不以阴阳学说为依据。太极拳正是通过机体的阴阳运动,来达到调节自身阴阳的目的,从而达到“阴平阳秘”的健康平衡状态。

3.2.2 太极拳与经络学说

中医经络学说中尤以“奇经八脉”与太极拳密切相关。带脉行于腹部,环腹一周,任、督、冲三脉均起于小腹名日“胞中”之处。太极拳演练时,要求调气时做到“和顺”、“深沉”。“和顺”要求呼吸自然,轻缓匀细;“深沉”即要求气沉于丹。而气沉丹田正是使气血聚集于小腹,充盈气海,贯通任督二脉,使带脉气血鼓荡,同时又充实了冲脉之源,使冲脉气血旺盛。督脉为“阳脉之海”,任脉为“阴脉之海”,冲脉则为“十二经之海”,故以此又可以调节周身十二经之气血。太极拳运动中,腰部的旋转,四肢的屈伸所构成的缠绕运动会对全身300多个穴位产生不同的牵拉、拧挤和压摩作用。这实际上是一种自我按摩,能起到类似针刺的作用,活跃经络,激发经气,疏通经络和调整虚实。加强维持并联系各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使其处于协调有序状态。

3.3 太极拳运动的特点

3.3.1 心静体松、刚柔相济

太极拳套路或单个功法的练习必先做到心静体松。“心静”是指思想上排除杂念,拒绝干扰而修心澄性,使中枢神经系统调节达到最佳状态。“体松”是指身体在保持正确动作姿势的基础上处于放松自然状态。“心静体松”能抑制人体体能的过度耗损,促进机体储能反应,改善人体脏器功能,起到养练结合的最佳健身效果。

3.3.2 连贯圆活、和顺自然

此为太极拳运动又一特点。所谓“连贯”是指从起势到收势过程中动作之间没有明显停顿,不论虚实变化和姿势的过渡转换都紧密衔接而一气呵成。“圆活”是指上肢时刻保证弧形而下肢取柔和的半弯曲。这一动作姿势要求身体各部位必须保持一定的弧或圆形,使身体时刻处于有效的放松状态。圆活和顺与舒展连贯的放松姿势可保证肌肉运动更富有节奏,从而有效帮助人体的气血运行,使营养和能量物质顺畅输入到组织和器官,同时清除体内代谢废物,保证肌体活力。

3.3.3 意为先导、气劲相随

“意”是指人的思维意识,是大脑对人的生命过程中动态变化的控制。气是指人的呼吸,力是指人的动作用力。太极拳要求意、气、力的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太极拳的动作要求在大脑的控制下起吸落呼,开吸合呼;在意念驱使下的均匀深长呼吸,可使心脏收缩有力,血液循环加速,促使动脉供血充足,加强心肌营养。意识指导下的肌肉运动对人体经络产生刺激,促使体内元气调集充实。

3.4 太极拳锻炼对心理健康作用机理的探讨

3.4.1 太极拳与情志:中医认为。七情内伤是致病的主要内因。《内经・举痛论》云:“怒则气上,喜则气缓,

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又云“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预防情志致病的重要方法。太极拳主张身体运动与呼吸、意念相结合,强调调身、调心、调息三者协调统一。是意、气、行的整体运动,既练意又练气,既练神又练形,意气相随,对人体产生刺激而使体内之气调动、聚焦、充实起来。这样,人体的各种生理机能也得到调节,从而增进人的健康。太极拳运动净化心灵,在演练时要求演练者身体放松、呼吸自然、意念集中,完全沉浸在运动中,这样可以使练习者全神贯注于练拳之中,把纷杂的连绵思绪纳入某种控制之中,进入似有似无的舒适宁静的境界,即以“一念代百念”,此时各种刺激的感觉受到限制。从此,减少从各界传人中枢的消极信息,使思维活动减少到最低程度,意识却处于十分清醒的高度人静状态。通过这种运动行为的替代作用,使练习者的身体、心理得到一种安静和平衡,使人消除紧张的思维,让人忘记抑郁、烦恼、苦闷,它有助于调节情志,使人心胸豁达,完善人们的性格和情操。有研究调查显示大学生长期从事太极拳锻炼能有效调节和缓解不良心理症状,降低异常心理反应的发生,且无性别差异。地震灾区的学生因受地震惊吓过度或承受丧失亲人的痛苦,产生持续的抑郁反应。丧失对生活的信心,陷入迷茫而不能自拔的困境中。经常参与太极拳锻炼,可使抑郁反应降低,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通过太极拳的训练,可明显提高身体健康水平,增加活力和信心。同时,也健全人格的力量,太极拳锻炼可以使思维更加合理。太极拳不仅是一种健身的技艺、高层次的文化现象,还是一种修身养性、身心俱健的健康观念的体现。通过太极拳的练习,不仅能使人掌握内外、开合、虚实、刚柔、动静等诸多技术原理,而且还能使人在修身的同时,陶冶性情。

篇9

大学新生军训教育管理大学生的军训活动是全民国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辅导员要利用军训这个契机,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为军训提供保障,为班级建设做好铺垫。

一、正确引导,发现并培养班级骨干

1.了解学生基本情况

在军训前期,辅导员做好基本功,这有利于今后工作的顺利展开。因此,辅导员要积极了解所带年级的学生们的基本情况,专业划分、男女比例、党团员构成、未成年人数、少数民族、单亲家庭、个人特长、个人经历等信息。

在军训期间,辅导员可以与学生们朝夕相处,可以了解到学生们的思想状况、行为取向、性格爱好、心理品质的第一手资料,了解学生们所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化解危机,及时进行教育和引导。

2.设立临时班干部

对于军训期的班委,辅导员要结合学生的个人情况,采取学生们自荐,设立临时班干部。学生干部是辅导员的得力助手,在军训期间可以对他们进行锻炼和考验,同时,辅导员还要根据他们的表现,正确引导,充分地进行肯定和表扬。制定激励措施,调动班干部的积极性,树立其在同学们中的威信,提高军训效果。

临时班干部在军训期间的表现,会在同学们心中形成较深的印象,而这也为今后正式班委员的选举做好了一定的铺垫,为班级建设的发展培养了班级骨干。当正式班委选举时,他们是否能够得到同学们的拥护与他们在军训期间的表现有着直接的关系。

二、深入了解,做好军训的保障工作

在军训前期,辅导员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这是保障军训活动顺利展开的一个基本条件。

1.专业班调配成军训班

新生入学时,每个班级是以专业为单位进行自然班的分配。但是,由于人数的限制、男女比例的调配,军训前的首要工作就是把学生以军训班为单位进行重新整合。辅导员在分配时,应考虑学生们的宿舍结构、宿舍地理位置等因素进行合理地分配。首先,要考虑不要把整个宿舍全盘拆开,因为身处同一个宿舍,方便于同学们之间信息的交流和对大学生活以及军训体会的沟通。其次,学生刚刚离开父母,开始独立生活的学生们可能对大学生活有些不适应,军训给同学们提供了让同学们之间增进彼此了解、互相照顾的机会。再次,辅导员可以把班级骨干插入不同的军训班。

2.军训副班长的选拔

军训中需要为教官安排一位副班长,副班长既可以是专业班的班长,也可以是重新选拔的一位新人。不仅可以对新选拔的同学是一个锻炼,同时,还可以发掘更多的人才,为班级建设增加骨干。如果军训活动是在开学初期展开,学生们彼此之间都不熟悉,不了解,这对于军训副班长工作的开展是有一定的挑战性,这就要求军训副班长要在短时间内熟悉并记忆军训班里同学们的名字、面庞、宿舍号等基础的个人信息。除此之外,副班长要事先掌握同学们的联系方式。在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手机是最基本、最普遍的通讯设备,一条安慰的短信,一个关心的电话,就可以让同学们之间拉近距离。

3.特殊群体的关注

由于教育背景、成长环境、先天因素等差异,大学生们的个性也有所差异。辅导员需要对特殊群体进行关注,如贫困生群体、独生子女群体、少数民族群体、性格孤僻学生群体、个别特殊群体等。对于不同群体,辅导员应该要走进学生,走进学生的生活,做到因地制宜,帮助鼓励这些特殊群体的学生要积极乐观地学习和生活。

4.考勤的统计

军训可以提高大学生独立生活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纪律观念,增强自我约束、自我守纪的意识,改掉自由散漫的习气,所以辅导员要严抓军训的出勤率。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辅导员要在军训前期为学生们制定严格的纪律要求。军训期间的日程安排不仅让学生们感到充实,而且会有些紧张。严格的要求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这也为军训后学生的日常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础。此外,辅导员要做好学生们的思想工作,对思想上逃避、行动上懒惰的同学们进行启发、疏导和有针对性的教育,使学生有意识地磨练自己的思想和意志,克服自身的弱点。

5.活动的开展

随着军训活动的展开,学生们对军训的新鲜感会逐渐被疲惫和劳累所替代。但是,丰富多彩的活动会让学生们的繁忙的军营生活增加乐趣,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减少学生们的烦躁情绪。板报、优秀宿舍、优秀个人、优秀连队的评选、拉歌比赛、文艺汇演、运动会等,这些活动不仅可以让学生们找到平台发挥个人的优势和强项,而且辅导员还可以挖掘人才、突出人才,发现每位同学的特长和闪光点。此外,这些活动还可以提高班级的凝聚力。

6.人身以及财产安全意识的培养

(1)身体健康方面。军训是高强度的训练,这对学生们的体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由于高温、地域的不适应、饮食的不习惯、身体的虚弱等原因,很多同学都会生病。在训练场上,你会看到每天都会有不同的病号坐在操场的边缘,而这时的学生们是最需要辅导员的照顾和关爱。辅导员应该多引导学生们注意如下问题:

①要求学生每人带个瓶子,到班级的指定地点接水;②要求学生一日三餐不得少;③要求学生在军训中如果身体不适,立即喊报告,及时就医。

(2)财产安全方面。在军训期间,辅导员要加强学生的安全意识教育和管理,强化财产安全意识的培养。无论是在军事训练还是军事理论课中,要求学生不要把手机带入训练场和教室。尤其是在军训理论课结束的时候,每天都会有手机、mp3、课本、军训帽子等遗留在教室,同学们的财产安全意识比较薄弱,财产管理观念比较差。

在学期初或在军训期间,由于学生们对学校的老师都比较陌生,所以会有些不法分子假借辅导员或班主任的身份向学生们推销电话卡和化妆品等。有些人假冒学校老师给学生家长发短信,谎骗学生家长其孩子在军训期间生病住院,要立即手术,需要家长汇钱。

种种案例,告诫学生们要树立安全意识,构筑平安人生,提高警惕,要具有适应社会的能力。另外,还要提醒学生家长要保存学校辅导员、班主任以及学生办公室的联系方式,若还有诸如此类的汇款短信,请家长们要先和学生、老师取得联系,进行核实,必要时要报警,以保障财产安全不被侵犯。

三、加强教育,巩固和延伸军训成果

军训的时间是有限的,但是,我们希望军训对学生们的影响是无限的,我们希望可以深入挖掘军训的育人功能。如何能让学生们在军训后仍保持纪律严明、勤奋吃苦、彬彬有礼,如何能让学生们的内务仍然整齐有序,同时,辅导员还应及时总结军训中的人力资源、精神资源使之成为班级攀新高的推动力,将军训精神延续下去。

参考文献:

篇10

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所面临的挑战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形势下价值观较量的新态势,面对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当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既面临有利条件,也面临严峻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经济全球化及多元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冲击。随着西方文化思潮的大量涌入,对大学生价值观的指导地位直接受到了冲击和弱化。部分大学生在信念、意识、伦理、品行等方面出现了严重的混乱。文化品位趋渐庸俗化。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充斥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这部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严重缺失,自我定位出现了严重偏差。因此可以说,面对西方外来文化,他们既丢失了责任、担当、奉献的民族精髓,也丢失了个人进取奋斗的优秀品质,民族价值观荡然无存。

(二)市场经济负面影响带来的挑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进步,同时市场经济也影响着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很多大学生产生了功利主义的心态,将目光拘泥于实用性课程,忽视了自身思想道德和政治修养的培养和提高。再加上当今社会务实性、开拓性、注重经济效益的价值观对传统价值观中“重义轻利、默默奉献”的思想形成巨大的冲突,导致了绝大多数大学生对政治立场、政治信念和集体主义人生价值观缺乏理性自觉,思想政治素质日益低下。从而削弱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二、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机制

真正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大学生思想和行为上的指南,必须首先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大学生们的共同认同,在此基础上要创新实践机制,实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认同到内化的关键环节,通过社会实践使大学生真正实现知与行的统一,并且通过建立行之有效的制度,为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

(一)创新教育解读机制,实现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要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被内化吸收,首先需要的是被大学生所认同,只有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认同,才有可能被他们所吸收,从而用于指导实践。因此,要尊重大学生的主体特点,采取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载体等,使他们自愿主动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性。更重要的是,在核心价值观讲解过程中要让大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值观具有严密的理论性和说服力的,是值得认同的科学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