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新年寄语范文
时间:2023-04-03 19:14: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学生新年寄语,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2.新的一年,愿我们的花更加“娇艳”、“美丽”!
3.有“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精神,定能攻克坚“崮”堡垒!
4.有你这么“聪淑”的小女孩,可真是老师的“光荣”!为你自豪吧!
5.新的一年,大“鹏”展翅,扶遥直上三千里!
6.多学“文”化知识,就能攻“克”更多难关!
7.新的一年,山“丹丹”花开红艳艳!
8.天天“史”劲,“令”自己天天“进”步!
9.新年“李”,你会越来越“聪慧”!
10.你如幼“苗”,“苗”如碧“玉”,定成人才!
11.上联:大“杜”能容天下之事, 下联:瑞“雪”预兆丰收之年。 横批:元旦快乐
12.新的一年,成为真正“金龙”,飞翔天空!
13.“淑”乃文明,“敏”乃聪明,用之于你,恰如其分!
14.先有“德”,才能赢得别人的“欣”赏、信任与尊重,更何况你还“才高八斗”呢?真为你骄傲!
15.秀秀,意为“好上加好”!你的表现更证明了这一点!
16.“相”信自己,一定能取得更多更大的胜“利”
17.新的一年的开始。希望大家的新年过得充实而愉快!
18.新的一年,愿“优秀”大道更加“宽广”!
19.新的一年,张扬你的风采,走更宽广之“璐”!
20.“闫”格要求自己,做事“持久、坚强”,新的一年继续做好同学的好榜样!
篇2
关键词:高效管理 创新理念 人文关怀
在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时,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前提条件,同时也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基础。随着教育制度以及办学方式的不断改革,各类民办高校相继出现,为社会培养了大量人才,促进了经济的发展。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加大,传统的教育管理体制、管理理念已经难以适应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脚步。目前,社会的不断发展使得大学生的思想日渐复杂,在对学生进行管理时,就必须不断改进管理措施,改善管理过程中的薄弱环节,提高管理质量。
一、高校学生管理过程中的薄弱环节
(一)相关制度未落实,缺乏管理队伍
目前,绝大部分高校均是采用辅导员、班主任来对学生的日常生活以及学习来进行管理的,这种管理模式虽有一定优势,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难以明确、了解患者的实际情况,这就使得学校的日常管理工作近停留在单纯的看管以及教育阶段。此种管理模式的 效果较差,且空间范围较小,难以达到管理的目的,最终影响到人才培养的结果。绝大部分高校在开展学生管理工作时,通常会忽略学生是整个管理工作的核心,在制定相关管理条例时,通常只站在自己的角度,而忽略了学生的意见,使得管理制度过于片面,不能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落到实处。
(二)管理人员缺乏正确的认识
大部分高校在对学生进行管理时缺乏正确认识,认为学生进校门后只要有人看管就行了,至于管理者的素质则没有明确的规定。绝大部分学校的管理人员在上岗前基本上未参加任何岗前业务培训,上岗后也未进修,这就使得学生管理人员的素质以及业务能力长时间不能得到进步,最终使得教育学生以及管理学生的方式、方法难以创新,这也是高校学生管理的薄弱环节之一。
(三)学生素质问题
近年来,大学的不断扩招使得一般高校的生源质量急剧下降,不少学生进入大学只为混时间,从不主动学习,对学习提不起丝毫兴趣。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进取心,学习目标不明确,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就选择逃避,还有的学生一天到晚沉迷于游戏,对于教育以及学习的相关信息漠不关心,这就使得教育效果难以在学生身上得以体现,同时还增加了教育管理的难度。
二、教育管理新理念
(一)建立健全创新理念管理体系
1、明确主体
采用创新理念来对高校学生进行管理时,一定要将学生作为整个管理工作的主体,所有管理工作的开展必须站在学生的角度,以学生的利益为基础,并将这一理念贯穿于整个教育管理工作中,以此来让学生成才。管理人员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时,一定要帮助、关心、理解、尊重学生,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价值,引导学生积极进取,让他们在学习中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以及积极性,将其潜力激发出来。在对学生进行管理时,不仅要对其学习进行管理,还要让学生学会做人、做事。
2、学生参与
为了提高高校学生管理的效果,最好让学生也参与到学校的管理工作中来,让学生既是被管理者,也是管理者。在对学生进行管理时,在学生管理处的统一指导下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领导作用,以此来建立起班主任、辅导员、教师以及学生干部相互协调管理的队伍。选择一些优秀的学生骨干加入管理队伍,以此来让管理人员对学生的日常生活进行全面了解,定期对学生的爱好以及思想进行调研,以此来确定学生管理工作的内容,提高学生管理的工作水平。在组建学生管理队伍时,必须注意注重学生的素质以及责任心,学生在进入管理队伍后,一定要及时对其进行岗前培训,在此过程中不仅要对其进行社会学、伦理学、教育学等相关知识的培训,而且还必须强化人性化管理相关知识的学习,以此来强化管理人员自身素质,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质量。
3、明确责任,制定相关制度
在开展学生管理工作时,一定要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按照可比性、可行性、一致性以及全面性的原则,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以及考核机制,以便于对学生管理人员进行客观评价,采用竞争上岗的模式,以便于达到较好的学生管理效果。对于学生管理人员一定要从多方面来对其进行关心、理解,并未他们提供一个较好的平台,使它们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对于表现突出的 人员还必须给予适当的鼓励。
(二)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高校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不仅要传授给学生更多的理论知识,而且还必须注重强化职业素养、职业道德以及思想等方面的教育,并根据不同的培养目标来制定相应的培养主题以及重点,以便于提高学生的求知欲以及学习动力。对于无学习目标、自我约束能力差、学习意识差、思想涣散、基础较差的同学,必须帮其树立起正确的竞争观、价值观、人生观,对患者的思想进行积极指导,并配合班主任老师做好相应的管理工作。此外,还必须根据市场的需求来对专业进行适当调整,将社会的人才的需求作为专业设计的基础。
三、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
(一)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各大高校在对学生进行管理时,一定要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对学生给予充分的尊重,并让其学会自我管理。在实现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时,其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一种是利用学生会、班级的团体力量,充分发挥党员、团员的模范带头作用,让其参与到学生的管理工作中来;二是选择优秀学生参与网络、公寓的管理工作,增加他们的责任感以及使命感。
(二)完善学生管理队伍
高校在选择学生参与管理工作时,一定要精心挑选,并对其进行适当的培训,以此来建立起一支专业化的管理队伍。参与管理工作的学生必须具有高度责任心以及工作热情,同时还必须具有无私奉献的精神。在对学生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时,一定要尽量多为他们提供参观、交流、学习的机会,鼓励学生管理人员主动进修相关课程,以便于提高学生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
参考文献:
[1] 薛锴琳,罗静,贵传中等.浅论新形势下高校学生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2,(16):210-211.
[2] 余冠军,曹阳.高校学生管理的理念与方法[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0,2(2):16-18.
篇3
成教函〔2016〕18号
各区(市)县教育局,成都高新区、天府新区成都片区社会事业局: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6年城市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教基一厅〔2016〕1号)及《成都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按户籍所在地就近入学的实施意见》(成教〔2011〕4号)有关规定,现就2016年全市小学一年级新生入学相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总体要求
(一)合理规划入学学位。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要充分运用成都市人口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做好辖区内生源摸底预测工作,按照公办学校免试就近入学原则和本地区的实际情况规划入学学位和制定实施办法。
(二)科学制定划片范围。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要完善各利益相关方参与的划片和片区调整工作机制,强化划片工作程序和内容的公开、公平、公正,提升划片结果的公信力。依据适龄儿童人数、学校分布情况,结合新建小区、街道和人口变动等因素,客观公正地划定各校入学范围,热点学校的划片范围要根据情况逐步扩大,确保符合规定的适龄儿童都享有相应的学位。片区确定后,应在一段时期内保持相对稳定,确需调整的,应进行充分调研论证,提前广泛告知。
(三)严格规范入学行为。公办小学应严格执行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按户籍所在地就近入学的有关规定,妥善安排好本校划片范围内每一个符合条件的适龄儿童入学。任何学校不得对小学新生入学进行任何形式的考试、测查,不得以任何名目设立重点班、实验班、创新班等,不得拒绝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适龄残疾儿童随班就读。从2017年起,民办小学的招生时间不得早于春季开学前。
(四)坚持做好信息公开。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要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等多种方式积极向社会解读和宣传成都市小学入学相关政策,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在小学新生入学登记工作启动前,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应将区域入学登记公告、学校办学条件、学校新生入学计划等向社会公布;登记工作结束后,要向社会公布所属各小学划片范围及入学名单。学校也要在校园网上主动公开相关重要信息。
二、日程安排
适龄儿童法定监护人在规定时间内,持户籍证件及实际居住地相关证明材料(法定监护人实名所属房产证明、政府公租房协议、政府廉租房协议等),到户籍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门指定的登记点进行公办小学入学登记。
小一入学
时 间(工作日)
内 容
6月1—3日
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入学登记公告,并公布学校新生入学计划
6月6—13日
适龄儿童法定监护人按要求到指定的登记点报名登记
6月17日
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公布入学登记名单
6月22日
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公布所属各小学划片范围
6月24日
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公布所属各小学入学名单
8月30日前
适龄儿童家长办理入学报到手续
三、其他
(一)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组织和督促适龄儿童、少年入学,帮助解决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困难,采取措施防止适龄儿童、少年辍学。”
自愿放弃服务区学校而选择就读本区(市)县以外学校或民办学校的适龄儿童,其实际就读学校所属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和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应督促其监护人将学生自愿放弃服务区学校并已在异地入学的《就读证明》送交服务区学校。如此类已就读学生要求回户籍所在地接受义务教育的,由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就读证明》或原就读学校开具的学籍证明,根据区域内学位状况,统筹安排入学。
因身体或其它原因需延缓一年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需由其监护人向适龄儿童户籍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门提交缓入学申请并附相关印证材料。
(二)按照“户籍地与居住地一致优先”的原则先安排户籍地与实际居住地一致的适龄儿童就近入学,再根据登记入学人数和学校资源分布情况,在区域内统筹安排家庭实际居住地与户籍所在地不相符的适龄儿童。
(三)登记工作结束后,户籍从外地迁入或因其他各种原因未登记的适龄儿童,由户籍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学位余缺统筹安排入学。
(四)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按照《关于印发<关于做好2016年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成教发﹝2015﹞7号)文件相关规定执行。
(五)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四川省教育厅关于加快解决中小学大班额问题的通知》(川教〔2011〕152号)精神,小学起始年级班额人数控制在45人以内。
(六)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要制定区域内小学一年级入学方案,并于6月3日前报市教育局备案。同时,要积极协调政府相关部门,针对往年易发问题,制订招生入学工作预案,加强会商协调,稳妥处置相关问题。
特此通知。
附件:成都市本地学生已在异地入学就读证明
成都市教育局
篇4
【关键词】化学教学 教学实效 探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1)24-0139-01
江苏省实施“五严”令后,九年级不能补课,提升课堂教学实效更加凸显。特别是初三化学教学,与原来相比减少了近1/3的课时。为此,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唯一途径。
一 正确认识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
关于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许多教育理论都作了全面深刻的阐述,但提高课堂效率而注意以下几点:
1.教师不是教科书的宣讲者和记忆的检查者
初三的教学不能像小学那样面面俱到,要相信学生的能力。因此,在现行的化学教学中应做到“三不讲”“三必讲”和“三到位”。“三不讲”即学生已会的不讲,讲了也不会的不讲,不讲也会的不讲;“三必讲”即核心知识必讲,思维方法必讲,易错点必讲;“三到位”即训练到位,讲评到位,过关到位。
2.教师是学习的引导者
教师已对本学科内容有了全面深刻的了解,所站的高度应远远高于学生,所以教师有能力和责任从学科学习的角度整合教科书和课外学习资料等学习资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组织学生讨论问题,寻找问题解决的方法与方案;在方法与方案实施的过程中训练学生的实验技能;通过实验后的交流、反思,获得结论,掌握知识。从这一过程来看,教师是问题的设计者,是解决问题方法的探寻者,是实验的指导者,学生是知识的获得者,是学习的主体。
二 钻研业务,提高对教科书的驾驭能力
1.内容整体设计,要求层次分明
虽然教材以课题的形式编排,但化学知识是一个系统,是有连贯性的。因此在教学中应兼顾二者,找到二者的结合点。准确把握每一课题的重点与难点,同一知识在不同的课题中出现时要有层次性,要有不同的教学要求,做到详略得当。对于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教师要做到有计划地使知识前伸与后延。
例如,学习化学用语,对于一些元素符号、化学式可适当提前在第一单元出现,只要学生能留下大概的印象即可。在第二单元要求记住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和化学式,做到会写。第三单元要求初步了解一些常见的符号代表的意义。第四单元重点学习元素符号、化学式的书写方法及意义,并能初步根据物质名称正确地书写化学式。第五单元通过进一步巩固训练,使学生熟练掌握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初步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第六单元和第七单元主要是对化学方程式的巩固训练,使之得以准确熟练。只要认真落实到位,就可以顺利突破初中化学的第一个分化点。
2.知识编织成块,建立化学学习模块
化学研究的对象是物质,而面对已有的3000多万种物质,采用分类学习的方式,由此可知物质之间存在着的相似性。因此,使相似知识结成块,以某一物质为典型,建立学习模块,模块的建立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从而使所学知识得到巩固、运用与提升。
例如,三种气体(O2、H2、CO2)的制取学习,O2的是气体制取的第一种物质。在教学中应建立气体制取的一般模式:气体制取法一般从实验室制法和工业制法两方面学习;实验室制法常从原料的选择、反应原理、发生装置、收集装置、验满、检验和存放等几方面学习。
模块的建立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但其中每一个学习模式也只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个思路和方向,不一定要一步到位,可逐步完善。本人在气体制取教学中的设计思路是:在O2制取中教会学生怎样学习气体的制取;在学习CO2制取时指导学生学习;在H2制取时放手让学生自学。通过这一设计真正地落实从教会学习到学会学习,再到自主学习的最高境界。
3.抓其本质,实现知识的纵向迁移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科学。由此可知,抓住事物变化的本质可揭示各物质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促进知识的网络化形成。因此,只要有利于学生对后面化学知识学习的建构,只要学生乐于听,能听懂,教师都应尽可能地对相关知识予以拓展,这也是新课标赋予的权力――使用教科书而不局限于教科书。
三 讲究教学方法,激励学生自主学习
1.加强预习,做好笔记
教学上加强对学生的预习指导,如通过留疑、给提纲、做习题等方式进行预习指导。预习要求学生做好预习笔记,养成“不动笔墨不看书”的良好习惯。通过课前预习笔记与课后整理笔记的比较,可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笔记是教科书、教师板书、习题的联络簿,记录是学习的重点、难点、知识框架、学习中的疑问及学习心得是日后复习的依据。
2.重视反馈,及时弥补
反馈是促进课堂教学动态生成的重要前提,没有反馈的课堂教学是背教案,也就谈不上高效率了。反馈的方式有多种,如观察学生的眼神、表情、姿态,提问反馈,习题反馈等,但关键是教师是否通过反馈来调整教学设计的意愿。反馈信息的处理要分清主次,个别问题课后个别辅导,共性问题,集中评讲。评讲的时间可采用当堂课及时处理、课后师生之间或学生之间讨论交流解决、难点问题安排到今后新授课中穿插解决等多种方式处理。
篇5
关键词:心理;英语;自主学习
G623.31
以人为本,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新课改的基本理念之一。小学生学英语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学生的智力因素,还取决于学生的情绪、态度、学习动力等情感因素。新课程标准把教育的情感态度列为重要内容。因此,教师在组织教学时,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合理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这样学生才愿意与教师建立起合作的关系,使学习成为学生自主的活动。
一、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培养自主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曾f:“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起学生的兴趣,就能使他们容易掌握所学的知识,在初学英语时,激发学生的兴趣更为重要。教师必须走入孩子的世界,设计适合他们水平的任务和活动,找到教材与实际生活、教学形式的结合点,满足学生求知的心理需要。如教学Do they like…? Yes,they do./No,they don’t.这是一个比较难掌握的句式,为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我在准备的图画中,把人物的表情图先用一个图案遮住,让孩子来猜,孩子的积极性很高,争着举手起来回答。再如教学This is my face/nose/ear/eye.,我用卡片制作了一个很大的放大镜,让孩子拿着放大镜,对着自己的五官,然后给大家做介绍。孩子们好像对这个特别感兴趣,一个个争着举手来介绍。教学Point to the …当孩子指向门,指向窗的时候,我突然给孩子一个口令,Point to Ms.Chen./Point to Jenny.他们的都很开心地笑了,并乐于去做。这样设计出的教学内容,既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又能提高学习的效率。
二、建立愉快教学氛围,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轻松愉快的情绪下思想活跃,会自在地展现自己的才能,小学生更是如此。所以,教学中教师应保持亲和的态度,使学生感到可亲可敬,必要时还和学生共同参与游戏,形成生动活泼的课堂学习气氛,从中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可利用课文真实的情景,如生日会、买礼物等,为学生创造英语交流的机会。每当孩子们成功地扮演了角色,他们便兴趣倍增、信心加强,学习动机和情感就会受到很大的激励。此外, 当学生没有扮演好角色或者配好台词时,如果教师带着善意、真诚的微笑面对学生,这无疑会给学生以肯定或鼓励,必然会增加师生之间的了解或感情。师生关系和谐了,师生间的信任也增强了,课堂气氛也活跃起来了,每个学生也获得一定的成就感,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三、精心构思教学方式,启发学英语的主动思维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的学习,对于我们英语老师的要求更高,特别是在课堂上的教学方式,如何授予之以鱼,又能授之以O呢。如在教学颜色单词white时,我们大部分老师是这样教学的:拿着一张白色的卡片,带孩子读white,读完以后再让孩子看着英文拼写的white读。这样其实是在把知识推给孩子,并让孩子来机械记忆,在这个过程中,并不能启发孩子思考学习。教学时我是这样尝试的,先让孩子听,然后选择其中的两三个颜色,让孩子看、说,看学生能否初步辨认出来,接着听光盘来核对下。因为课文出现的颜色单词一下子太多了,我先选取两三个颜色单词,这样可以让孩子先从少数的几个词中很快地辨认出来,既可以调动学生主动思维的能力,也可以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孩子能辨认说对了以后,再请孩子来看这三个英语单词拼写,请同学上来从中挑出这个单词。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思维是积极主动地在思考,而不是简单的记忆。
又如教学Do they like jigsaws? Yes,they do./No,they don’t.我让孩子们先听答,再引导孩子看板书,事先准备三张写着they的单词,再请孩子们把这三个单词贴到Do you like jigsaws? Yes,I do./No,I don’t.的板书上,这样学生在贴的过程中,要通过自己的大脑主动积极地去辨别去求知。所以,孩子在学到英语知识的同时,也激活学生的思维。
四、形成语言模仿机制,提高学生学习准确性
心理学家分析,儿童大脑中母语固化相对弱,因此儿童一般不会对其他语言持否定态度,也不会意识到其他相关因素。这样,儿童对外语的学习态度比成人更积极。他们模仿力强,愿意接受新事物,敢于开口,大胆参与各种活动,表现于较强,这都是儿童学外语的有利条件。儿童感知语言的能力强,大部分儿童在早年就能很快地习得所有母语的词句,并且开始学习第二外语。为了避免我们成人不正确的语音给孩子带来的影响,我们应该多引导孩子听光盘跟读,因为孩子习得语言的能力比我们成人还强。英语,除了语音之外,语调也很关键,几乎所有的孩子都能很快地学好语调,如在教学How old are you?和How are you?时,学生经常混淆起来,后面我发现,其实光盘的发音,这两句完全是两种音调,如果学生严格地跟着光盘的语音语调学习,是不会混淆的,因为它们是完全的两个语调。而我们老师经常带读的几乎是同种音调,所以孩子就分不清了。再如第一册第十模块第一单元的Where’s the cat?It’s in the box./It’s on the box./It’s under the box.光盘里的三句in,on,under是完全不同的三个语调,这样孩子跟着光盘的语调读,就很容易区分这三句话。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英语老师应该引导学生多听英语光盘,模范光盘的语音语调,这样既能保证孩子习得标准的语音语调,又能树立孩子学习英语的自信心,从而促进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总之,学生的心理需要得到满足,他们对英语学习自然就拥有了健康的心理状态,学习中就能增强抗挫力,不会因困难而丧失信心。同时,在主动学习中增强学习自主能力,提高学习成绩,而好的成绩又反过来促进了心理素质的改善。
参考文献:
[1]英语新课程标准
篇6
摘要: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是好奇心强、模仿性强、生性好动,有意注意持续时间相对较短。语言学习本身是较为单调枯燥的,而一味以教师讲、学生听这种教学形式教学,势必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荡然无存。英语不同于我们的母语,学生日常生活中接触的少,缺少语言环境,因而学习起来更加困难。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英语水平成为英语教师们面对的首要难题。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 小学英语 学习兴趣 课堂效率
一、 新课程理念
新课程重视教材的整体性,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传授知识和技能与培养能力和创新意识并重;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
(1)个性创新。新课程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教学的目的不是整齐划一而是发展每个学生的特长,挖掘自身的潜能。
(2)目标转变,确立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整合。
(3)主动学习。学生学习方式上,改变了过去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练习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4)回归生活。新课程改革打破了学科的本位主义框框,把课程回归现实生活。新课程改革将留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书本与生活的结合。
二、小学生学习英语的难题
(一)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
研究方法:我参考《英语课程标准》中一级及二级学习目标描述,并考虑我镇农村小学生英语学习情况,采用访谈法,问卷法,向藏村镇6所小学的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
(二)关于学生英语学习情况具体信息
1、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喜欢学习英语、说英语及朗读课文的学生分别占到72%、63%、68%。但是只有34%的学生经常跟着老师说英语,能够用英语打招呼、问候及与人交流。
2、课上认真听讲、积极发言的同学分别占84%、46%,但积极参加小组活动的学生仅占59%,从中看出,有大部分学生对合作学习不感兴趣,渐渐出现小组学习低效,无力现象,英语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注重的是学生之间的交往,这样,才有利于学生之间的情感沟通,易于相互之间传递和接受信息,激励学生的参与意识,实现课堂教学交际化,增加学生用外语交往的机会,从而促进掌握外语交往的进程。
3、喜欢英文歌曲、听英语磁带、英语歌谣、做英语游戏、听英语故事及看儿童英语节目的学生占相当大的比例,分别是72%、74%、70%、83%、85%、78%。这表明游戏、歌曲、英文故事等教学手段能够大大地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致,而且这些教学途径符合小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以及认知规律,对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的语感和用英语进行简单日常交流的能力的提高有一定的帮助。
(三)研究结论
1、农村英语教学资源缺乏,教学设施不完备,教学手段相对落后,教学理念更新较慢,相应教学培训、教学教研活动较少,教学资金短缺。
2、学生的学习资料贫乏,学习途径、学习手段单一,学具稀少,课后无法进行有效复习、持久复习,不能达到语言交际能力的生成。
3、由于各方面综合因素影响,学生对单调、单一、机械的英语学习方式感觉乏味,逐渐对其失去学习信心及耐心,进而失去学习兴趣。
三、提升英语水平的方法
1、兴趣预习
预习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环节,能使学生针对性地听课,做到有的放矢,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同时还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即靠自己的能力去发现和解决问题,从而获得新知识的能力。有了这些积累和铺垫,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更加充满自信,并能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轻松地完成学习任务。
2、提高课堂效率
(1)课堂教学语言应简单易懂。
教师在组织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时应尽量使用英语,这样可以创设浓厚的英语学习氛围,也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接触和学习英语的机会。小学英语课堂活动的英语指示语应当简单明了,必要时可以通过肢体语言或母语帮助学生理解。
(2)教学中认真评讲,要积极鼓励,要抓住时机适时而问。
学生在愉快的心情下学习,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接受信息快。当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要用信任的目光对待学生;当学生回答不出来时,教师要耐心地铺路搭桥,教师要多用激励语,尽可能引导学生找出答案,以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3)课堂上把握难易,要强调层次,知识由浅入深。
教师设计课堂提问要能激发学生积极思维。课堂上要针对学生的能力灵活把握难易。学生的认知过程是要经历由听不懂到听得懂的过程。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应该打开学生思路进行提问,把学生的思维活动导入认知范围,化大为小,增加目标性,减少盲目性,效果就会事半功倍。
(4)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实行情景教学
现代教学,不能停留在过去的“黑板+粉笔”的教学模式,而应依据小学生的心理特征,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作为现代教育者,就要经常利用图片、实物、收录机、幻灯机、录像机等辅助工具,利用情境和设置情境进行教学,使学生直接地、具体地获得知识。
3、重点攻克听、说、读、写四大难题
(1)提升英语听、说能力
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这一能力具体体现在“听、说、读、写”上。在四会中,“听”是最主要的。平时在教学中我们也说:听说领先,读写跟上。因此,提高小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就颇为必要了。
(2)提高学生读英语的兴趣
英语教学中可采用游戏阅读的方法,小孩子天性好动,乐于参与游戏。若能将知识融于游戏之中,让学生在情趣盎然的游戏中练习所学的知识,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是非常愿意接受的。
(3)提高英语写作能力
英语教学中要为学生提供展示作品的舞台,让写作贴近学生的生活,适当进行模仿写作的训练。要注意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而提高其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J].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7
[2]陈琦.教育心理学[J].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
篇7
[关键词]地方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信念;重建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1)09―0052―04
引言
我国四年制本科教育技术学专业创办于1983年,到目前为止全国有超过200所院校开设了教育技术学专业,其中包括备级师范院校、综合性院校等。随着开设该专业学校的增加、高校招生人数不断增多,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生人数急增,加之近几年全国就业形式严峻等因素,该专业学生对本专业的就业前景、专业课程等方面存在消极的情绪。在此背景下,研究学生的专业信念,对了解学生学习动机、规范学习行为、提高学业成就以及促进教育技术学专业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
一 专业信念概述
1 信念的概念
我国多数学者认为,信念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对某种思想理论、学说和理想所抱的坚定不移的观念和真诚信服与坚决执行的态度”。由此可以看出,信念是个人主观世界中的认识,具有个体差异性,同时信念又受环境的影响,如个人经验、文化背景等。从本质上看,信念表达的是一种态度,具有主观性。信念强调的不是认识的正确与否,而是情感倾向性和意志的坚定性。因此,信念是认识、情感和意志的统一,是一种综合的精神状态。信念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反复的过程,是从一般认识到感情介入再到意志支持的过程,因此信念一旦形成就获得了比一般认识强得多的稳定性。
2 专业信念的概念
美国著名高等教育研究学者伯顿・R・克拉克从学术组织文化的视角将学术信念(Academic Belief)区分为学科信念(Discipline)、院校信念(Enterprise)、专业信念(Profession)和系统信念(System)。克拉克认为专业信念是同属于某一个专业的“学者共同体”的信念。作为“学者共同体”的一部分,拥有自己的信念和追求,享有共同的使命感及规范,“共享把自己与他人区别开来的兴趣”。
当前国内关于信念、学习信念、学科信念已有学者进行研究并定义,但对于“专业信念”虽偶有涉及但缺少关于此概念的权威界定,因此有必要在此将本文中的“专业信念”进行界定并加以阐释。
本研究中“专业”是指高校或中等专业学校根据社会分工需要而划分的学业门类。高校的专业是社会分工、学科知识和教育结构三位一体的组织形态。专业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专业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专业人员。综上,笔者认为本研究中“专业信念”是指社会个体对自身所学习或从事的专业包括知识文化、技能训练、社会分工、行为准则、思想范畴等相当广泛内容所持有的坚信不疑的态度以及由此产生的学习或工作热情和动力。
3 专业信念对学生的重要影响
信念是个体较高层次的认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个体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专业信念对学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1)对学习态度有显著的影响。如果学生具有积极的专业信念,那么他会真诚地接受并信服本专业的知识文化、技能训练、社会分工、行为准则、思想范畴等内容,对专业的认同、投入和情感依赖会增加,同时对专业具有较高的期待,会取得满意的学习效果和成就。(2)是学习动机的内在动力。具有积极专业信念的学生对学习常抱有积极的态度,具有较强的自我期待,倾向于为自己设定目标,并努力使自己的行为和活动朝向这些目标。(3)是影响行为的重要因素。信念会相当大程度地影响学生的具体行为,如学习目标、学习态度、学习行为等,同时也会影响学生面对问题和困难时的坚持性,影响学生对自身能力的思考,更会影响学生今后的就业、工作、发展前景。如果学生的专业信念不坚定,对所学习或从事的专业产生怀疑或不认同的态度倾向,会导致学生学习动机减弱、学习行为不良、学业成绩下降,而这些因素的变化又会导致更加消极的专业信念,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只有了解学生的专业信念情况,才能采取有效措施,使学生建立坚定、积极的专业信念,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
二 地方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专业信念状况调查
笔者以本人所在高校的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课堂观察发现,年级越高、学生的学习状态越差,主要表现在课堂出勤率低、听课状态差、学习兴趣低、学习主动性弱等方面。通过访谈了解,高年级学生对专业了解相对较多,对个人的就业有初步的规划,对学习内容也有较大的主观性选择。与此同时也发现高年级学生对专业的信念呈现极端化,消极信念所占比例较大。因此,本研究选取笔者所在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2011届本科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进行调查研究。发放问卷70份,回收70份,其中有效问卷68份,有效问卷率为97.1%。完成问卷数据统计后,依据专业课成绩排名前三名、中上、中等、中下、靠后的方式,从中各抽取2名学生共10名学生进行开放性访谈。
调查问卷的设计依据前文界定的“专业信念”概念,针对专业的知识文化、技能训练、社会分工、思想范畴等方面设计问卷问题。通过分析问卷数据、整理访谈内容,‘总结出课程信念、就业信念和专业认同信念三大方面,并从这三方面呈现学生专业信念的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
1 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的课程信念――消极的课程信念
专业方向是否合理、课程设置是否有特色对学生的课程信念、就业信念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学生对专业课程的设置非常重视,但也是消极信念比较集中的地方。“学生最喜欢的课程”调查结果如图1,学生最喜欢的课程是软件技术类的课程,其次是实践类的课程。通过数据可以看出学生比较喜欢技术、实践类相关课程,而对理论知识喜欢程度较低。课堂观察的结果与调查问卷的结果惊人的相似,访谈中学生普通认为“理论课太枯燥、不爱听”、“理论课没什么用,将来工作用不到”、“取消理论课、增加技术类课程”;课堂上,专业理论类课程学生出勤率较低、听课状态较差,而技术、实践类课程,则出勤人数较多、听课状态较好。同时,学生对专业的课程设置情况几乎都是消极的信念,如“课程多而杂,学习不够深入”、“广度够、深度不够”等等。
关于学生“希望增加的课程”调查结果如图2,学生最希望增加就业类的课程,其次是实践类的课程。访谈中学生普遍认为应该增加就业指导方面的课程,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把握就业方向、增加就业机会;同时,应该多开设实践类课程,加强教师教育技能的培训和专业技能的训练。大多数学生认为目前的理论课程已足够多,不需要再增加理论课程。
2 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的就业信念――积极的和消极的
就业信念并存
学生对专业的接受及评价更多的是从就业角度出发,所以要了解学生的专业信念,必须要关注学生的就业信念。关于本专业就业前景的态度调查,结果如图3。通过访谈了解到学生已经普通认识到目前应届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在此背景下,部分学生对于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就业前景更为迷茫和悲观。选择“不乐观”的学生认为:“前几届学生就业情况不好”、“信息技术教师基本饱和”、“专业不被人了解”、“理论不深、技术不硬”;选择“乐观”的学生认为“同师范类其他专业相比,就业面较广”;选择“一般”的学生比例最大,这部分学生认为在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整体都不太好,专业仅仅是影响就业的一方面。
从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学生关于就业信念有消极的信念,也有积极的信念,消极信念比例较大。
3 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同信念――消极的专业认同信念
学生对专业的认同信念非常消极,除自身对专业的主观情感外,主要因素是就业的社会领域和从业岗位。学生就业方向选择的调查结果(如图4)表明,教师是他们的首选,也是比较理想的选择。但是,学生在访谈中也表现出对于作为信息技术教师的一些消极信念。首先,学校对于信息技术教师的需求量较小,有些学校对于信息技术教师的需求已经饱和,所以面临的就业竞争压力较大;其次,在学校中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没有地位”、“不受重视”、“没有发展”,与其他学科教师相比无论是重视程度、职称晋升、工资待遇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距。除了教育机构,与专业相关的公司也成为众多学生的选择。但在找工作的过程中要与其他专业如计算机专业、教育专业的学生竞争,同时经常会遇到“教育技术是千什么的”这样的尴尬。对口工作岗位的缺失、专业不可替代性较低、社会对专业的认识较少和理解偏差等造成了学生消极的专业认同信念。
谈及对本专业的评价时,有部分学生表现出后悔、抱怨、怨恨等极端的情绪。也有一部分学生对专业抱有较积极的态度,认为在当前大学生普遍就业难的情况下,该专业就业范围较宽泛,相比有些专业要好就业一些。但从总体上看,学生的专业认同信念还是非常消极的。
以上是一所省属重点大学师范类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学生专业信念的基本状况。对该校学生的调查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其他同类学校学生专业信念的某些特征,由此推论其他地方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学生的专业信念状况应该也基本如此,专科学生的状况可能会更差些。在网络上的一些论坛如百度贴吧中的教育技术学吧,里面汇集了不同学校该专业学生的感受及感想,基本能验证此推论。
三 专业信念形成因素及重建策略
信念的形成、转变与发展是自身与外界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消极的信念似乎要比积极的信念更能影响个体的行为。学生对专业的认同、课程及就业等方面存在的消极信念会使学生对专业失去信心、学习主动性下降,严重时会丧失学习信心、自我否定、自暴自弃等等。
通过调查研究,笔者认为学生消极专业信念形成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一是自身活动和行为的成败经验。成功会使其建立起坚定信念,而失败则会削弱和降低其信念。学生失败的学习经历会影响学生自信心的建立和真确的自我分析。有些学生将学习失败归因于专业知识难学,归因偏差造成学生将责任全部推卸到专业层面,进而形成消极的专业信念。二是替代经验。观察他人的成败经验会影响个体对类似活动结果的期待。有些学生入学伊始就受到外界如高年级学生、其他学校同专业学生、其他专业学生等各方面消极言论(包括专业课程、专业地位、就业情况等)的影响,在个体信念建立之前受其熏染,容易形成消极的信念。三是社会的认可和重视。教育技术学在我国是一门附属于教育学的新兴交叉学科,教育技术学专业从创办(原电化教育专业)至今不到30年,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社会作用等还没有被全社会广泛熟知;应用价值未能得到有效发挥。教育领域的其他部门以及社会上的其他行业未能充分感受到教育技术的价值,所以社会对教育技术学专业的认可和重视程度没有达到应有的高度。这也直接影响学生的专业信念。四是专业建设和发展。专业自身建设和发展情况是影响学生专业信念的重要因素。近几年由于各种原因,国内有些高校中的教育技术学专业呈现萎靡、紧缩、消减的发展趋势,在本科招生方面出现限制招生人数甚至停止招生的情况。在大学生普遍就业难的情况下,教育技术学专业也未能幸免。学生对专业发展和个人前途表现出迷茫、惶恐的状态,专业信念十分消极。
在影响学生专业信念形成因素中,专业建设和发展是重要因素也是决定性因素。学生专业信念普遍比较消极,表明目前一些学校的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建设和发展确实存在问题。由此本文中主要探讨通过专业建设的改革重建学生的专业信念,其他因素在此暂不探讨。
1 加强专业自身建设提升课程信念
(1)明确培养目标
地方高校大多是以教学为主的教学型院校,具有社会适应性强、区域化优势明显等特征,主要职能是为社会和地方培养输送高水平应用型人才。教育技术学又“是一个主要与应用相联系的领域,尽管它的原理和程序是以理论为基础的。”从调查结果看,地方高校学生更关注实践性课程、更注重培养自己的实践及操作能力。所以地方高校的教育技术学专业培养目标应该结合区域特色和优势,更注重培养适应性强的复合型应用人才,以服务地方经济、适应社会发展。
(2)设置特色课程
目前我国各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培养目标有所区别,但专业课程泛化,缺乏特色。地方高校明确培养目标后,依据培养人才的核心能力、面向应用领域设置具有自身特色的专业课程,适当增加实践类课程,提高专业上的不可替代性。例如以信息技术教师为培养目标,教学设计等理论作为基础能力培养,注重与理论相结合的媒体资源开发技术和媒体操作能力方面的培养;以企业绩效技术、培训为培养目标,则要注重绩效技术、知识管理、人员培训、组织管理等方面的能力,需要拓展相关理论基础,加强面向应用的理论研究能力与面向企业需求的技术实践能力。
(3)加强师资建设
专业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专业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专业人员。没有“人”的介入,专业活动不可能完成。所以专业的建设和发展除了制定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外,还离不开专业教师。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赋予教育技术充实的内涵和无限的生命力,作为教育技术学专业的教师应该更加关注新知识、新技术,利用技术实现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不断更新专业知识、建构个人知识体系,适应社会新的发展需要。此外,在专业师资建设方面,应该秉承“走出去,请进来”的原则,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走出去”即创造条件让教师有机会到其他学校或企业中学习、进修或项目研究,更新、完善知识体系,提高教师素质;“请进来”即聘请领域内的专家学者为学生直接授课。
2 培养专业人才坚定就业信念
(1)培养多领域人才
在我国,教育技术学专业一般设置在师范院校中,很多人认为该专业毕业生只能担任学校信息技术教师。从文中调查数据可以看出,学生就业方向的选择是多样化的。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教育机构之外的企事业单位对教育技术人才也有较大的需求量。在美国,教育技术学专业以企业和学校为双导向,将技术与教学设计结合、将理论与设计整合到企业管理、与大型企业联合培养。所以应该倡导教育技术与企业的紧密结合,培养面向不同领域的人才,打开就业市场。
(2)注重实践和应用
教育技术学专业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强调信息技术在教育及其他领域的应用。地方高校的教学属性和教育技术学专业应用性的培养目标决定地方高校的教育技术学专业应该重视和加强实践与应用。通过实践,学生可以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的工作中;通过实践,学生可以发现自身能力的不足,更好地促进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学校可以根据专业培养目标或学生自身特长开展实践活动,例如通过教育实习,让学生进入学校实践,提高教学能力,以及与学科整合、参与教学的能力:通过校企联合培养等方式,让学生有机会在企业中从事相关工作。
篇8
那么怎样才能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出学生的创新精神呢?下面,我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自己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几点做法:
一、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
课堂教学过程实际是一个师生人际交往的过程。师生关系是否融洽,课堂气氛是否宽松、和谐,对教学过程中学生思维创新有直接的影响。
个人认为教学活动不是简单地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而是师生双向的丰富的感情交流与互动――教师爱学生,尊重学生,学生也会爱老师,尊重老师。“爱屋及乌”在小学阶段表现得尤为突出,学生因为喜欢你这个老师,而会喜欢你所教的课程;因为喜欢你教学的方式,而会喜欢你所教的课程。因此,教师都应当为学生付出真挚的爱,用爱去注入你的教学,以实际行动关心全体学生,深入了解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兴趣和爱好,并指导帮助学生,与他们成为朋友。在这个前提下,才有可能在语文课堂上使学生逐步树立起创新意识。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营造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表达思想,和学生平等地讨论、交流、互动。将学生的兴趣逐步带进课堂,这样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还能使学生在宽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激发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敢于问、说、辩、答等,用“你可以的、你行的”等词来鼓励不能答辩的学生,允许学生出错,激励学生发表意见,这样才能使学生心身体会,透露出创造的萌芽。
二、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
创新的过程需要兴趣来维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强烈的求知欲望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因。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持续时间短,但他们天真、好奇,容易对各种事物产生兴趣。因此,教师应利用学生这一心理特点,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种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如设置教学情境、设置悬念、引入游戏、创设比赛情境等,每种方法都有着不同的效果,但是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而灵活运用,使学生产生对学习的兴趣,从而诱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1.引入游戏,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一节课四十分钟不可能完全处于学习的状态。据我观察一些学生上课几分钟后就感觉端坐时间长,出现精力分散、学习兴趣下降的情况,从而使课堂的效率下滑。我们要不失时机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开发创造性思维,如让学生站起来模仿一个动作,齐诵一句口号,分组朗读一组对话,重新找到学习的兴趣。又如教学生字时,带领学生传递生字卡片、猜字谜、开火车读等游戏形式,既能帮助学生认识生字,又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2.运用多媒体,调动学生的视觉和听觉
卢梭说:“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教师准备的多媒体课件要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和听觉,无论是欣赏插入的图片,播放精美的视频,还是一些文字幻灯片,都能很好地为教学服务,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如果教师能创设轻松活泼的学习情景,让“趣”在课堂上进行到底,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那么教学效果必然大大提高。
3.开展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善于利用学生的争强好胜心理,开展“比一比、赛一赛”、限时抢答等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上进心、荣誉感和集体主义精神。
通过这些方法充分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创造性,有效克服了那些课堂上老师是主角,少数学生是配角,大多数学生是观众、听众的旧的教学模式。
三、训练不同的思维能力,促进创新能力的发展
传统的“老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当今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更是无从谈起。所以,我觉得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去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1.鼓励发问,发展直觉思维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课题直接猜测课文的内容来训练直觉思维、培养思维的敏捷。在教学《鲁班和橹板》时,学生齐读课题后,教师要求学生马上猜测文章的内容是什么。学生凭直觉做出猜测,有的说,这篇课文讲的是鲁班发明橹板的过程;有的说,这篇课文讲的是橹板的样子;还有的说讲是鲁班的生平事迹……教师不马上对学生的猜测内容作出判断,而是让学生通过自读课文来了解内容,自己先去找出答案。直觉思维具有直接性、快速性的特点,可以在创新活动中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2.鼓励观察,发展形象思维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形象思维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如利用实物、板书、幻灯、挂图、放录像、电脑等直观演示。与此同时,学生的观察力也得到了增强。例如教学《乌鸦喝水》一课,让学生分组动手演练,感受乌鸦喝水的过程。要求学生轻拿轻放,必须“一颗一颗”放石子,注意观察,体会“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了”。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卿察乌鸦喝水的过程,理解乌鸦是多么聪明,同时形象思维得到发展。
3.鼓励想象,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篇9
关键词:学生;烦恼;数据分析
当代小学生无论是在学习中还是在生活中都会经历挫折和困难,这是不可避免的。让小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挫折,客观分析挫折和逆境,掌握有效应对挫折的方法,对提高小学生的抗挫能力、养成小学生勇于直面挫折和开拓进取的优良品质并形成良好的生活态度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团体心理领导者于2011年4月7日在笔者校园内对六年级全体学生共268人,其中男生145人,女生123人,进行全体六年级学生的心理团辅活动,全体学生均未参加过类似的心理团体辅导,也都身体健康,精神状态良好。
2.研究方式
(1)每位学生拿出一张1/4 A4纸大小的白纸。
(2)写出自己目前的所有烦恼。
(3)每位学生把写有自己烦恼的纸张用力揉成一团并扔到事先准备好的“烦恼垃圾桶”里。
二、烦恼数据统计
1.收集了烦恼事件共487张纸条,出现的烦恼事件主要有:
三、烦恼数据分析
从上面的数据中我们可以得知,六年级的学生目前所具有的烦恼在日常生活中大多数是常见的,极少存在不寻常的事件。
1.学习方面
这个方面占总方面的50.7%,在学习中,学生主要出现的问题是担心考不上心目中的中学,学习成绩没能达到自己想要的水平。另外,还有部分学生仍然无法克服考试紧张的心情,还有,由于老师布置的作业过多,学生的休息时间更少。由此可知,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力是不可忽略的。
2.家庭方面
这一点占了27.7%,我们从以上可看出,令学生烦恼、担忧的事情主要是学习成绩不理想,遭到父母的责骂,父母给其压力过大,家长的期望值过高,常会给孩子带来内疚和负罪感。而其中“每次考试前,家长施加压力”的因素所占的比例最大,面临小升初考试,父母希望他们能考上好的中学,一些学生由此产生烦恼。更重要的一点是,父母给学生的自由、娱乐的时间很少,重视孩子的学习是好事,但我们也应当理解孩子内心的需求。只要父母处理事情得当,对子女的学习也有很大帮助。
3.人际交往方面
这方面学生面临的问题是朋友问题,升上初中了一些好朋友将要面临分离,要在新的环境里重新认识新的朋友,很难适应,这也是烦恼的来源之一。学生无法融入群众中,不懂得采取哪些适当的方式跟同学交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寻找机会,教学生一些人际交往的策略。再者就是老师与学生的沟通过少,教师可以尝试用更多有用的方法与学生交谈。
篇10
一、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
(一)喜欢并善于模仿
低年级学生的思维富于形象性、具体性,想象具有模仿性、再现性的特点。所以,他们喜欢模仿教师的动作和各种形象性的动作。
(二)注意力容易分散
低年级学生的无意注意占优势,任何新奇有趣的外界刺激都可以使得他们注意力分散。但是,对于有兴趣的对象和活动,却可以较长时间地进行注意。通过训练,无意注意也可转化为有意注意。
(三)好奇多动但缺乏自控能力
小学生从入学第一天起,对各项活动充满了好奇,喜欢去尝试新鲜事物。对英语学习中的活动比较感兴趣。
二、英语“听”的能力培养
(一)引导学生学会“听”
儿童心理学告诉我们,小学生爱模仿,模仿性强,但缺乏自控能力。课堂上,学生一听教师示范发音,就急于开口模仿,结果导致发音欠准确,而且还影响其他学生听音。因此,在低年级起始教学阶段,教师就要训练学生的倾听能力,训练学生认真听教师示范发音,边看教师口型,注意观察其大、小、扁、圆及变化情况,做到看明、听清,当教师示意张口模仿时再模仿。对于按照教师要求做的学生及时给予表扬,而且对于发音准确的学生给予“小老师”的荣誉称号,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刺激他们的表现欲,提高主动听说的频率。
(二)运用技巧让学生有目的地“听”
英语课堂教学是小学生用英语交际的主要场合,他们有很多听英语的机会。但小学生有意注意较弱,维持时间较短,特别是在听同学发言时容易分神。教师除了向学生讲明专心听同学发言的好处外,更重要的是在教学上要采用生动、形象、活泼、多样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来吸引学生。特别要避免枯燥操练,“一个接一个开火车”,两个两个地一起说,小组一起说,男生女生说,个别提问与集体操练应频繁交替使用。同时在教学内容上设置“牵制性”提问,如,教师问某生:What fruit do you like?随即转用第三人称问其他学生:What fruit does she like?以此引导学生用心倾听他人发言,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从而促进听说能力的提高。
(三)利用“听读记录册”帮助学生“会听”
我们在教学中要运用各种机制来帮助学生养成听的好习惯。例如,我们为学生制作一个听读册,请家长每天记录学生的英语听读情况,教师天天对其进行检查,并给予评价,慢慢地学生们就会养成天天听读的自主学习习惯。从低年级起就培养他们的英语学习习惯,为以后中高年级的英语学习奠定基础。
三、英语“说”的能力培养
(一)培养大胆开口的习惯
学习任何一种语言都离不开勤讲,多练和实际运用。因此,教师得抓住时机,充分运用教材,从起始年级,让学生大胆开口说英语、并且做到音量适度、口齿清楚、仪表大方。
1.师生感情双向交流,密切师生关系,形成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从而有效地帮助学生消除心理障碍,克服怕开口说英语的紧张心理,开创敢讲英语、争讲英语、爱讲英语的局面。
2.利用一切教学媒体(图片、实物、玩具、幻灯、投影、录像、录音、指套、木偶等等)创设情景,寓教于乐,让学生身置语境,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开口练说,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说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教师要从课内到课外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语言实践机会。如:竞赛——单词认读,讲英文小故事,英语手抄报评比,英文歌曲大比拼,开辟英语角,强调师生间同学间用英语问候,要求学生把所学英语用到日常生活中去,对做得好的学生给予“小红花”“小红星”“英语小博士”“英语小能手”奖励等等。以此营造说英语的氛围,激励学生多开口说英语。
(二)实物教学刺激学生“说”
低年级学生年龄小,缺乏知识和经验,抽象思维不够发达,形象思维占优势,具体的、直观的形象最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在教学时,采用直观情景如实物、图片、头饰、玩具、简笔画会激发学生“说”的欲望。如在教学习用品pen、pencil、book、ruler等单词时,直观的实物出示尤为重要,只有通过直观的演示与比较,学生才会迅速领会掌握。
(三)TPR全身动作反应法让学生边做边“说”
低年级,我们倡导应用TPR全身动作反应法,学与教都伴随着做动作。教师正确的身势语是重要一环。教师的一举手一投足都是一个个实实在在的直观情景,伴随着教师讲话而产生的语气、姿势、表情,有着强烈的解释性和提示性,它不仅有助于教师更准确、更生动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也是排除母语为中介,把事物与英语直接连接的有效手段。
(四)巧设情境,让学生融入英语环境自然地“说”
正如布鲁姆所说:“成功的外语课堂教学应当在课内创设更多的情境,让学生有机会运用已学到的语言材料。”这充分体现了小学生爱新奇、好动的特点,突出了语言的实践性和交际性,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在教学中,我们要创设尽可能真实的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有话可说,既有趣,又要让孩子们动脑筋,在轻松的氛围中大胆地说。小学生很喜欢表演,就像“过家家”一样。在情境中,表演会给学生带来新鲜感,而且能树立具有表演天赋的学生英语学习的信心。
当然,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具有个性的个体,我们在遵循心理特点和教育规律的同时,也要做好个案研究。《儿童发展心理学》认为:学生是有内在潜能的,而潜能的开发有赖于他人的理解和信任。所以我们要在宽松、民主、愉悦的课堂氛围中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在尊重理解学生的基础上和他们平等对话,运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手段让他们真正体味英语学习的快乐!
参考文献:
1.《小学教育心理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2.《英语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