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学习方法范文
时间:2023-03-27 23:05:3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中生物学习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高中生物;学习;方法
每一门学科都有它异于其他科目的特点,生物也不例外。下面是我结合了生物这一学科的特点以及多年的教学经验,得出的一套高中生物学习方法。希望能给各位即将踏上高考旅途的学子们一点帮助和启示。
一、掌握规律
每一门学科都有其规律可寻,生物也不例外。所以,生物学习的首要就是要掌握其规律。
规律是事物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生物的规律体现在:如简单复杂、低等高等、水生陆生的进化以及结构与功能相适应、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生物与环境相协调等。掌握这些规律将有助于生物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二、观察比较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感知,不仅可以获得新知,也能验证已知。生物学是实验科学,观察是获得生物知识的重要环节。而我们生物学的原理、规律都是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得来的。
比较是认识事物的重要方法,有比较才有鉴别,生物中有很多东西可以进行比较后理解记忆,如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等。比较时注意对比较对象全面认识,然后确定比较项目,并做到简明扼要,如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这两类生理过程,可从场所、条件、过程、结果、意义等进行全面了解。通过比较有利于理解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实质。中学生物概念多,难于记忆,因此比较是有效的学习方法之一。
三、综合归纳
综合归纳要做到“三抓”:一抓顺序、二抓联系、三抓特点。抓顺序就是要将各知识点按照本身的逻辑关系将其串联,如高中遗传的物质基础知识可按中心法则这一主线串联。抓联系,如神经细胞与脑、脊髓联系点在于神经细胞分细胞体、突起两部分,细胞体组成:脑、脊髓灰质等。抓特点,就是要抓重点抓主流。综合归纳不是全部内容一起抓,而是将次要的东西简化甚至取消。
四、灵活运用
这是学习生物的关键,认识的目的全在于应用。灵活运用知识才能记得牢,学了才真正有用。运用知识解理论题或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尤其是后者正是高中生薄弱环节,必须高度重视。如学了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弄清了这两种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形态、数目行为的变化,运用这些知识就可用来判别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图。因此,生物的学好学活关键就是要懂得灵活运用。
五、擅于记忆
记忆是学习的基础,是知识的仓库,是思维的伴侣,是创造的前提,所以学习中擅于记忆知识点和高频考点可以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然而记忆并不是眉毛鼻子一把抓,什么都死记硬背下来,而是要合理高效的记忆。首先,教科书要熟烂于心。教材是一切知识的基础,生物,掌握了教材就是取得了一半的成功。书中的图例、实验、涉及的化学式(光合与呼吸),要时常归纳、总结重点词,如“功能”、“作用”、“本质”,这些都要留心,书上的黑体字要背下来,如“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段”,这往往是高频考点。其次,老师上课强调的考点也要深深地记在脑海中。我们都知道,老师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因此,着重的考点老师都会反复强调。所以,老师强调的考点,一定要反复记忆。
六、形成良好的学习常规
建立良好的学习常规,是学好生物学知识的重要保证,我们所说的学习常规,是指我们学习过程中必须注意的几个步骤,包括预习、听讲、复习和作业,总结五个步骤。这五个步骤不仅是生物学中的五个重要步骤,更是我们学习所有学科的五个重要步骤。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结合自己的学习习惯和学习特点做好这五个步骤,对知识进行理解升华,真正使要掌握的知识“属于自己”并“应用自如”则达到了学习目的之所在。
附:[贴心小经验]
(1)生物是一门偏文的学科,因此有些知识点一定要记扎实,“当背则背”,没有商量的余地。它不像数学、物理,掌握一个公式、定理,就能在做题是有很大的发挥空间。生物往往会要求你一字不差的答出某概念,一个概念,差之毫厘的结果——往往是谬以千里。这又恰恰体现了理科科目的严谨。
(2)准备一个错题本。时间不够,可以将改正后的答案抄在即时贴上——然后附在卷子上 ,可以是左上角,然后定期装订一下卷子就OK了,这样不用抄题,能节省宝贵时间。
(3)实验题是较难得满分的题型,它开放性较强,出题很灵活。但也有法可依:
①认真复习书中的实验,学习常用的方法。例如:孟德尔的测交试验——演绎推理法,萨顿通过研究蝗虫和卵的形成过程提出推论: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类比推理法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实验——同位素标记法验证酶活性受温度的影响(学生探究实验)——控制单一变量法其中最后一种方法常设考点,可见教材实验的重要性。
②认真阅读题干,区分好“探究”、“证明”探究题比证明题要开放,答题注意:加入相同浓度的、等量的、用生长状态(长势)相同的植株等等缜密术语的使用。
篇2
1、熟悉教材:教材的内容就是生物这门学科的基础,只有将正本教材都烂熟于心就能掌握住高中生物的基础了,那么考试就等于成功了一半。
2、做题与总结:明白知识点不等于会用,所以还是需要通过做题来锻炼个人的运用能力和解题能力,而且面对一些比较经典的题型,可以将其摘抄出来,这样今后复习看一看能重新加深印象。
3、做观察笔记:生物的实验非常的多,实验中要做好观察笔记,将实验的各个步骤都写下来还有各个时期的情况和观察的现象都做好笔记,这样会加深对实验的理解。
(来源:文章屋网 )
篇3
关键词 高中生物 学习方法 研究
一、温故知新,做好预习工作
据调查发现,高中生遇到生僻的问题经常会出现焦虑的症状,如果是遇到熟知的问题或者遇到过的事情,即使不能及时解决也不会出现焦虑的症状。如果学生熟知学习的新课内容就会感觉轻松,更容易理解,由此可见,预习在高中生物学习过程中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要想实现有效的自主学习,预习势在必行。在高中生物具体的预习过程中,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新知识,学生要结合以往的知识进行有效的链接,形成一定的知识框架,做到知识的有效迁移;在预习后,学生要结合一定的生物例题,去解决相关的问题;另外,还要学会总结,总结前后知识的联系和做题方法的联系。老师对预习工作也要加以重视,进行一定的检查和验收工作,并进行一定的奖惩,激发学生预习的兴趣和欲望。如在学习《细胞膜——系统的边界》,让学生预习回答问题:简述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进行用哺乳动物红细胞制备细胞膜的实验,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认同细胞膜作为系统的边界,对于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重要意义?然后可以按照导学案检测学生的预习情况。
1.细胞作为一个基本的生命系统,它的边界就是 。
2.哺乳动物在发育成熟过程中,红细胞的 逐渐退化,并从细胞中排出,为能携带氧的 腾出空间。
二、理解课堂知识,实现高效自主学习
要想达到高效的自主课堂学习效果,必须做好课堂学习,只有理解课堂内容才能学以致用,熟知和领会到生物知识的重要性。在教师讲授过程中,学生一定要专心听讲,一是,仔细看生物老师的操作演示、表情、手势;二是,要全神贯注地听老师的提问、点拨、归纳以及同学的发言;三是,要积极思考、联想;四是,要踊跃发表自己的想法,有困惑应发问,敢于质疑。在课堂学习中,不要一味的去听老师讲解,要主动参与,与生物教师形成互动和双向交流。对于课堂知识,要尽量随堂消化,不懂就问,针对比较难的题目,一定要迎难而上,不可自暴自弃,故意避开不懂的知识,只有充分的了解和理解知识才能实现有效的自主学习。
三、学练结合,做好相关联系
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侧重于对生物知识的传授和学习,而相关练习则是侧重于对知识的消化与巩固。实现有效的自主学习,必须结合实际,多加练习。对于高中生来说,课堂知识能否有效利用于现实问题的解决之中是检验题目课堂学习效果的试金石。做好相关的练习可以检验题目对生物知识的掌握程度,可以锻炼题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使生物学习的知识能联系实际,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加深题目对知识的印象和记忆。在学习《细胞的癌变》的时候,可以结合实际,联系习题,如找出预防呼吸道感染的措施,学生可以结合实际和相关的知识,了解到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在打喷嚏、咳嗽或清理鼻子后要洗手;保持空气流通;避免前往人多挤迫及空气流通不佳的地方;若出现呼吸系统受感染征状,立即求医;若呼吸系统受感染,应戴上口罩,减低疾病传播的机会。
四、善于总结,掌握一定的记忆方法
对于高中生物来说,生物知识比较繁杂,概念性的知识比较多,并且部分知识比较抽象,同学会感到比较难记忆难,并且容易忘记。因此,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要学会总结,掌握一些记忆的窍门。在学习中注意掌握科学的记忆方法、培养记忆能力是很有必要的。首先要做到理解记忆,只有理解了知识,领会到了它的真正内涵,我们才会记忆深刻。其次,做到趣味记忆,为了提高记忆效果,可以采取适合自己的趣味记忆方法,如顺口溜记忆、谐音记忆、分组记忆和相同点记忆等等。对于个别应用不多、暂时不好理解的知识,可以采取机械记忆。如联系实际记忆法,氧气疗法驱除蛔虫记蛔虫的异化作用方式是厌氧型。
五、扩充课外知识
为了拓展知识视野、归纳知识内容、提高解题技巧和掌握解题方法,提高自主学习的效率,适当的课外学习和课外阅读时十分必要的。在部分课外阅读刊物中,设有学法指导、知识归纳、概念辨析、解题技巧、章节训练、竞赛辅导、趣味生物、及科技动态等栏目,是教与学的良师益友,值得一读。另外,翻看一些科学杂志刊物,看些有关于生物知识的书籍,影视作品等都有助于高中生物的学习。一个知识面宽泛的人,在学习和理解知识的过程中就会事半功倍,对于高中生物的学习也是一样,掌握一些生物课外常识也会促进高中生物的学习,在高中生自主学习的时候才会实现知识性和趣味性的有机结合,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达到既定的培养和学习目标。
六、独立完成生物作业
自主学习需要养成独立完成作业的好习惯。随着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不断得到深化,新的教育理念占据中学课堂,对于高中生物学习,实行减负增效,所以高中生物作业不是很多,但一些实践性的活动作业和读一读,说一说的口头作业还是比较多的,请家长们和老师们不要轻视这些口头作业。对于高中生来说,这些口头作业是对他们当天所学知识的巩固和提高,有益于提高生物知识的应用能力。这就要求各位家长和老师陪学生完成口头作业,看学生做实践操作,以逐步培养他们良好的作业习惯。在校的作业老师给予督促,在家的作业就要求家长配合,从坐姿到书写都应从平时开始严格要求。再次强调认真读题审题,增加课外阅读,现在的生物习题形式灵活多样,同一题目的表达方式会有很多种,有些学生在老师和家长在读题时,能轻松的完成题目,但是在考试过程中,由于是要求自己读题,基础知识牢固与否直接导致了成绩的高低。所以就要求家长能够注意让孩子养成独立完成作业的好习惯,培养孩子爱动脑,勤于思考的习惯,这种习惯对于他们以后的成长可以说是受益无穷的。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高中生物;实验设备;教学思路;学习方法
应新课改的相关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探
索能力、自主学习和相互合作的意识,成为高中生物教学的重要任务。而实验教学法的改进,提高了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和意义,对于高中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实验设备的改进
设备是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基础,因此,及时更新并完善相关的实验器材,对于改进生物实验教学具有先导性的作用。
教育部门及学校的领导要充分认识到高中生物教学中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加大在这方面的投入,并做好设备的使用和维护工作。但是对于实验器材的使用,不能过于节约,不能因为怕造成损坏,就严格限制学生的自由使用,不利于实验教学的真正开展。
二、教师教学思路的改进
教师教学思路的改进,是高中生物开展实验教学法的前提。教师在认识到实验教学对学生的意义的同时,要努力改进传统的教学思维和方法,提高实验教学的能力和水平,保证教学方法能够符合实验教学法和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需要。
首先,教师要将学生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养,放在教学的首要位置。无论是在备课的阶段,还是具体的讲课阶段,都要避免传统“一言堂”式的教学方式,将课堂的时间安排的满满当当,导致学生缺乏独立思考的时间,这是实验教学不允许的,会严重制约实验教学作用的发挥。
其次,在实验课堂上,教师在经过演示后,要鼓励学生大胆地进行实验,不要对学生的实验过程提出过多的限制,导致学生无法在实验课堂上自由动手。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在保证实验安全的前提下,允许学生进行大胆的尝试,努力发挥其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学生学习方法的改进
在开展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学生要主动地配合,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在实验课堂上,学生掌握着课堂的时间,为学生发挥创造力,提高动手的能力提供了可贵的机会,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因此,在实验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自主探索和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根据实验的要求,进行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实验任务,并得出有创意性的见解。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将生物的学习变成一件极具趣味性的事情,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这种学习方式,更有利于实验教学的开展,学生通过小组的合作和讨论,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提高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同时,通过合作方式进行学习,可以增强学生之间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形成团结互助的学习氛围,有效地避免了因为长期的独立学习和激烈竞争导致的自私自利现象,对于学生未来的成长大有裨益。
实验教学对于高中的生物教学具有重要的作用,是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能力和自主学习习惯的重要途径,应该受到学校、教师以及学生的高度重视。同时,随着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理念和方法的不断完善,学生在生物学习方面一定可以取得更大的进步,更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和学习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刘海红.新课标下高中生物实验课教学现状与对策[J].课外阅读,2012(6).
篇5
【关键词】 中学生物 学习能力 兴趣 实践应用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3)10-027-01
一、以兴趣为师,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提高中学生物学科学习能力必须要让兴趣成为学生最好的老师。学生用好奇的目光看到的事物远比想象的要多。中学阶段正是对一切新鲜事物好奇的时候,这个时候如果能让学生对生物产生浓厚的兴趣,在以后的学习中必然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生物学是一门极其严谨的学科,这就要求我们具有极大的耐心。耐心再加上我们极大的兴趣,必然会提高我们的成绩。与学习为友,才能在学习中的获得乐趣。学生在兴趣中逐步养成探究的好习惯,才能更好地提高自己的生物学科学习能力。
二、打破思维定势,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作为学生能力的重心,学生想要更好更快地将知识转变成能力,必须通过思维来进行。学生思维不能拘泥于陈旧的框架,应该不断地打破思维定势,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老师在教学中应该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来鼓励学生进行质疑,启发学生积极思考的能力。让学生养成敢于质疑、勤于思考的能力。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在探究新知识的欲望中不断地打破思维定势,用创造性思维能力来完成学习内容和任务。
让学生的想法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老师在教学中要有目的的对学生进行启发,如在讲完输血与血型之后,为了让同学更好地记住输血的关系表,可以让学生进行情景模拟,分成若干小组。让小组内四个同学分别扮演不同的需要输血的血型,组内其他成员来扮演可接受血型,看那些小组能快速有效地理解输血关系表。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来不断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举一反三,培养知识迁移能力
迁移能力作为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部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内容并加以运用。学生在生物学科的学习过程中,如果能够举一反三,将所学到的知识能够灵活运用去解决相似的问题,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把孤立的、零散的知识点联系起来进行整合性的理解和运用,同时可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将知识进行有效地转化和迁移。而不至于出现换件外衣就不认识的情况。对于生物学来说,学生只有将所学的概念、基本原理和实验过程的基础知识进行有效地整理,掌握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形成整体,才能全面地理解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种种现象和问题。这样学生便在理解中积累知识,在知识积累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不再依靠死记硬背来接受定义与理论。在完成有机化合物的教学任务后,可以让学生回家自己动手利用所学的知识去清洗茶杯里的茶垢。将所学到的知识灵活地运用到生活中。学以致用,在实践应用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将课本知识迁移到自己的大脑中,也让学习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四、留心观察,养成勤于总结的能力
总结能力是学习能力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总结的过程中可以对所学知识进行有效整合,达到整体大于部分的最佳效果。观察便是总结过程中的核心。通过观察可以对事物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认知。在生物学习的过程中,通过观察老师的实验或在老师的典例解析中,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首先要通过观察了解问题的基本知识、原理及相关内容,认真倾听老师的讲解思路。在大脑中形成自己的知识框架。其次在课后,将所学内容进行联系、总结。养成定期总结的好习惯,在每学完一课、一单元后进行及时有效的总结。最后在总结的过程查缺补漏,温故而知新。在做练习的过程中,注意总结相似的知识点和题型,通过认真地分析,归纳总结将知识融入自己的思维中,形成知识系统。
五、体验式学习,培养自我反思的能力
现代科学和心理研究表明,学习策略思想的心理基础是知觉思维。体验作为知觉思维的核心,是灵感的来源。因此在中学生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实验活动,在实验的过程和感受中,学生可以通过对自己实验的步骤和实验结果的分析,来进行自我反思、自我评价,从而得到成功的体验,并形成一定的学习策略。
六、小组合作,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在传统教学理念中,教学仅限于教师和学生之间。这种单向的学习交流方式,不仅控制了信息交流的数量,同时也延缓了信息反映的时间。而在小组合作中,学生内部之间便可以进行有效的信息交流,组员之间不仅可以对自己的思维过程进行有效的交流和反馈,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和交流。弥补以往单纯的单向性、被动型学习的不足。团队合作,可以最大程度的发挥整体大于部分的最优效果。在团队合作中,各个组员可以博采众长,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争取每个人都能发掘其长处,扬长避短,使自己的学习能力不断提高。
篇6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 趣味性 提高
高中生物是高中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因其知识的抽象性导致学生难以理解,致使学生的学习效果一直无法得到有效提高,而教师枯燥、无趣的教学方式也导致学生丧失学习生物的兴趣。针对这一问题,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总结了几种提高高中生物教学趣味性的有效方法。
一、提高教师语言表达的趣昧性
生物课程中有很多概念是很抽象和复杂的,如受精卵、细胞膜、细胞质、细菌等,这些概念是我们在通常情况下不易用肉眼直观看到的,需要借助相关的生物仪器方可观察。因此,教师在对学生开展此类教学时,需注意在语言表达上运用恰当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可以借助比喻法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如此便能让学生易于理解,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另外,还可以借助古诗词进行讲解,使枯燥的讲解变得生动、有趣。
例如,在讲解人体受精卵的发育过程时,教师可以将争相与卵子结合的比作公蚂,将卵子比作蚂蚁家族中负责生育的母蚁,从而将与卵子的结合过程比作一只公蚁从出生到和母蚁相遇的旅途过程,并具体讲述公蚁在和母蚁相遇前经历了哪些困难,以及最后大部分情况下只能有一只公蚁和母蚁完成了结合的过程。如此,既使学生掌握了“受精卵”这一概念,又使教师的语言增添了趣味性,提高了生物课堂教学效率。
又如,著名诗人杨万里描写的“小荷才露尖尖角”这一诗句,将植物生长规律中顶芽优先发育的现象描写得活灵活现。教师引用这句古诗词进行教学,既达到了生物教学的目的,又增加了教师语言表达的趣味性,充分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设计有效的课堂提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开展生物课堂教学时,设置有效的课堂提问,可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变得踊跃、活泼,而不是一味地接受教师的知识灌输,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例如,在教学《人体体温调节》这一节时,为了引发学生积极思考,教师可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大家想一想,我们在发烧时可采取哪些方法来降温?”通过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积极探究的兴趣,引起学生的注意。之后学生便会展开积极的探讨,有学生说:“穿厚衣服和喝热水,多发汗。”然而也有学生持有不同的意见:“盖上被子岂不是会阻止人体散热了吗?”他们说的都有道理,在生活中都可以见到这样的情况,但是谁更有道理呢?通过学习本节课,学生明白了在发烧时人体的散热是小于发热的,所以为了让人体散热大于发热,无论是穿厚衣服和喝热水多发汗,还是脱掉衣服让汗液顺利排出,这两种做法都是正确的。如此贴进生活进行设问,既让学生了解了人体体温调节的知识,又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教学增加了许多趣味性,提高了生物教学的质量。
三、积极引入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的趣味性
多媒体辅助教学是新时代下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应当积极应用多媒体技术来为高中生物教学服务。引人多媒体技术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先进的多媒体成像技术可以将声音、文字、图片、视频等众多形式的信息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从而使生物教学中的一些抽象、复杂的概念形象、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生物教学的趣味性和质量。
篇7
关键词:模型 种类 重建 转换
实行新课标之后,在全国高考生物科考试大纲考试内容部分考核目标与要求中,关于实验与探究能力有如下要求: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其中建立模型是新课标探究教学中的一个难点。
下面就模型的种类、构建和转换特点进行具体的分析。
一、模型的概念和种类
必修1教材对模型的定义是:“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做的一种简化的描述,这种描述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有的借助于具体的实物或其他形象化的手段,有的则通过抽象的形式来表达。”《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的表述是:模型是与真实物体、单一事件或一类事物对应的而且具有解释力的试探性体系或结构。关于模型的形式或种类,不同论著中的说法有所相同。
下面这道试题就是要求学生判断模型种类的:
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作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的描述。模型的形式有多种,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______。
A、沃森和克里克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属于物理模型
B、种群增长模型属于生物模型
C、血糖调节模型属于化学模型
D、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属于概念模型
(参考答案与解析:种群增长模型属于数学模型,血糖调节模型属于动态物理模型,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属于物理模型;选A。)
二、模型的重建
在课本上我们可以看到许多模型构建的具体实例,通过具体的构建体验,可以加深对模型特点的认识,理解模型在反映事物或过程方面的简化和直观性。在原有模型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加深或拓展对重点问题的认识,可以适当进行典型模型的进一步分析和重建,以提高学生对相关模型的认知能力。
下面是两个典型的例子:下图中,如果横坐标改变,则曲线的变化趋势最大的是______。
转贴于
A、①将横坐标的“光照强度”改为“CO2浓度”
B、②将横坐标的“温度”改为“O2浓度”
C、③将横坐标的“有丝分裂”改为“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
D、④将横坐标的“血糖浓度”改为“内环境温度”
不难看出,本题的命题意图就是要通过数学模型的重新构建来考察学生对相关内容的掌握情况。
三、模型间的转换
利用模型间的转换来考察学生对相关生物学问题的认识水平,也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高考试题中。例如:下图表示用3H—亮氨酸标记细胞内的分泌蛋白,追踪不同时间具有放射性的分泌蛋白颗粒在细胞内的分布情况和运输过程。其中正确的是_____。
篇8
一、通过生物科学史“解读”科学方法,重现科学巨匠的探究历程
生命科学史是以生物科学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为轮廓,以科学发展历程中带有重大转折作用的课题及事件为主线,用翔实的资料论述科学家的创造性劳动,生动地描述科学家科学探索的思维过程和方法。它作为学生实施科学探究的范例无疑是实施科学方法教育的一个有效途径。高中生物教材中有许多关于生物科学史的教学内容,如酶的发现、光合作用的发现、生长素的发现、遗传物质的发现等。这些科学发现本身就是科学家科学实验(探究)的过程,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素材,帮助学生寻着先人的足迹,在享受科学探究的快乐中受到科学方法的教育。应注意的是,用科学史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训练,要防止将科学探索的过程固定化,应以活泼多样的形式诱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例如,孟德尔分离定律的发现过程以教师的简述为主,而自由组合定律则应以学生讨论为主,特别是孟德尔应用正交和反交两组测交实验的结果来检验假设的合理性,对学生的思维训练具有重要作用。
二、通过知识(包括概念、原理、规律)的教学“渗透”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科学探究品质
生物学概念是反映生命现象和生命过程本质属性的一种思维方式,是生物事实的抽象。借助于这种概括、抽象的思维方式,人们找到了复杂的自然世界的简单规律,建立了假说、模型等抽象的思维方式。
生物科学方法教育就是要帮助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地从诸多事物及其变化中去寻求规律、构建科学概念。科学概念的形成,常用的科学方法策略有以下几点。
1.建立在丰富的事实基础上,运用归纳法提炼生成。只有相关的事例越丰富,才有可能抽象、概括,从而形成一种理性的解释和表述,即概念的初步建立。例如,“细胞是构成生命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这是一个基于大量观察,观察动物、植物、其他生物的身体结构,运用归纳推理得出的一个结论。并不是只有施莱登、施旺分别用显微镜观察植物、动物的结构,还有其他许多学者先后观察了各种生物材料,才总结出这一科学概念。这样的教学目的是引导学生认识到必须在观察植物、动物等多种细胞基础上,也才有可能建立这一概念。
2.概念教学时要注意联系生产生活实际,通过举例演绎生成。如在学习“顶端优势”时,可呈现几个生活现象:园林工人修剪行道树,对盆栽花卉进行造型等,从分析这些生活现象中获得对顶端优势的感性认识。以此引导学生进一步列举自己所熟悉的例子,诸如“果树整枝修剪”、“茶树摘心”、“棉花打顶”等例子,通过这些事例帮助学生理解概念。
3 .概念教学时要重视实验。观察和实验是研究自然科学的基本方法,通过实验,可以提高学生对概念的认识。例如,在学习“渗透作用”概念时,教师可先进行渗透装置的演示实验:根据观察渗透装置中长颈漏斗内液面的上升或下降,指导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对两组实验现象进行比较与分析,引导学生将问题的焦点集中于半透膜两侧的物质分子大小的差异,最后得出渗透作用即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并让学生设计坐标系,用数学模型(坐标曲线)表示三种运输方式过程中物质的浓度梯度、氧气供应量与物质的运输速度之间的关系。这样的概念教学中充分“渗透”科学方法,便于生成概念。
三、通过实验“体验”科学方法,感受科学探究过程
生物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回忆和解读生物科学史中的实验仅是生物教学中的一小部分,学生亲历实验是实验教学的主要内容。新课标中安排了大量的“演示”、“实验”、“做一做”,把实验与其他教学内容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使实验成为高中生物教学中“教”的手段,也成为“学”的手段,更是学习、认识科学方法的手段。例如,人教版必修1教材中“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一节,教材重点安排学生做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分解速率的实验,教师要通过引导学生做实验并得出结论,从而切身体会到酶具有很高的催化效率及其生理意义。通过实验使学生充分体会控制变量(理解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以及什么是对照实验),假说方法以及用图像法(绘坐标图区别酶和无机催化剂催化效果比较等)等科学实验方法,这样的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同时利于培养学生敢于质疑、敢于创新、大胆猜想的科学精神和态度价值观。
四、通过解题“理解”科学方法,形成“生物思想方法”
“学以致用”,科学方法教育的最终目的无非是提高学习者的科学探究能力,而在高中生物教学中一个重要的落脚点无非是解题和运用能力。近年来的生物高考试题更加重视对学生生物学科素质和能力的考查,如科学态度、意志品质、合作精神、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科学探究的方法等。以实验题为例,从实验设计的角度,挖掘科学研究方法教育的合理因素,帮助学生归纳科学方法的基本过程,并加深学生对这些过程的理解,就是十分有效的科学方法指导。
①生物实验设计的过程就是科学方法理论的应用过程,分析并完成典型的高考生物实验设计题实际上就是一次科学方法知识的实践和检验。
②高考试题的设计都比较严密,尤其是生物实验的设计有较强的逻辑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缜密的逻辑思维习惯。
③高考导向作用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生物科学研究方法以高考试题的形式出现对教师和学生的引导作用非常巨大。
篇9
关键词:高中生 学习物理 意义与方法
在我国高中教育中,物理因其较强的逻辑性和难度一直备受重视。明白高中生学好物理的意义是学好物理的基本条件,只有明确了学习物理的动机,才能对其有更加深入的学习动力。物理是一门完整性的教学科目,具有统一的知识体系,同时还有更多的空间等着我们的发掘。
一、高中生学习物理的意义
从一个人未来的发展来看,学好物理是进入理想大学的敲门砖,是取得高考理想成绩的重要部分。同时,学好物理还能对个人的综合素质有所提高,并能利用所学物理知识实际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并有助于个人将来的发展。
(一)激发学习兴趣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很多时候都将运用到物理的相关知识。而学生将自身所了解的知识用于解决问题,会对物理产生越来越浓厚的兴趣,并会因此而产生相应的满足感。只要认真对物理知识加以深入了解,就会发现其中的奥秘,并联系到生活中,并在其中发现物理探究的乐趣,在愉悦的心情中进行物理学习,不仅能提高学习成绩,还能培养出良好的个人素养。
(二)思维能力的培养
与其它科目相比较,物理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去学习。这也充分说明了物理的难度,其实,越加复杂的知识,越能让学生体会到知识的渊博和乐趣,对于今后的成长也有相应的作用。物理课程具有很广的知识面,对学生的各个方面要求都比较高,第一是联想能力;第二是空间想象力;第三是思维能力等。所以,要激发个人存在的潜能,学好物理具有关键的作用。物理模型的建立是学习物理的基础,然后通过物理模型来对生活中的所见现象加以分析。同时,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也可以通过学习物理课程来进行。通常情况下,物理问题的答案不止一种,在思考时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发散思维的宗旨就是为了实现思考时从多个角度来进行。在物理学习时,要对与之相关的知识点进行充分的联想,培养发散思考,找出这些知识点的相同点和不同之处,并对其进行更加深入的探析。发散思维可以帮助学生在面对问题时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多种答案,突破传统的解决方式,不能仅仅局限于当前情况,努力通过思维的创新来实现问题的多个解决方案。
另外,将高中物理学好还能有利于锻炼学生的个人能力,第一是验证能力;第二是动手能力。实验课程是物理学习中最为重要的环节,而实验可以有效锻炼学生的自主探讨和动手能力。要对物理理论进行验证,就需要通过完成实验来加以证明,对学生养成验证思维能力有良好的作用。使学生养成任何事情的结果都将通过个人的验证而得出,不能只是盲目听从他人的意见。
二、高中生学习物理的方法
(一)注重每个环节之间的关系
高中物理的学习虽然逻辑性较强,并具有相对的抽象性,但要将其学好也并不是不可能。首先,可以在学习时做好几个要点:第一是课前预习;第二是上课专心听讲;第三是课后认真复习;第四是习题反复练习。同时,每个环节的学习都不能有所拖沓,跟着课堂上教师的授课一个知识点,一个章节的进行相扣,将物理知识形成的板块完整的形成。遇到不能通过思考得出答案的问题,可以与同学进行沟通和分析,或者及时请教老师,不要因为一个问题而影响了整个物理学习的脚步和信心。
(二)课堂上的思维运转
在课堂上表现积极的学生,通常都拥有一定的自信心,并思维活跃,个性开朗,能将注意力完全的集中到课堂之上。同时,跟随教师的授课步伐,可以使学生能够快速的运转自己的思维,对物理的各个知识点加以把握。同时,拥有足够的自信心,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会在与教师进行互动的时候,不断累积和巩固物理知识。
(三)拥有错题笔记本
鉴于物理习题的复杂性,学生可以使用自己单独的错题笔记本,它能避免出现类似错题,能将惯有的错误思维加以矫正,是练习物理习题时最为直接和有效的工具。同时,对于错误的习题一定要认真进行摘抄并反复练习,加深记忆力并充分对其进行理解,使正确的解答思路印在脑海中。
三、结语
物理学的发展关系着社会的进步,彼此之间具有的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当代高中生应当重视物理的学习,并将其作为一种责任进行传递,以为物理学将来的发展,以及社会的发展做出个人的努力。同时,高中物理能有效提升个人的逻辑思维能力,为将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赵岩勤.浅议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6,(20).
[2]卢瑞霞.浅析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物理教学实施路径[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07).
篇10
一、展示物理趣味
初中生学习物理兴趣的水平大致处在直接兴趣阶段,他们对自然现象的解释和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处理等都具有浓厚的兴趣。如初中学“测量”后问:你怎样测一沓纸的厚度?学“大气压”后,问:为什么钢笔能吸入墨水?学习“物态变化”后,问:自然现象中的“雾”“露”是怎样形成的?学习“电学”后,提出为什么“100W”的灯比“60W”的灯更亮?书写台灯为什么能调光?等等。由于这些都是在现实生活中经常遇到或发生的物理现象,所以既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又稳定了学生对物理学的浓厚兴趣。
二、以关爱征服厌学
学生只有在感受到我们的真诚关爱,才会“亲其师,信其道”。所以,课堂教学,师爱要时时存在,才能保障学生学习兴趣的存在。兴趣是学生学习任何一门课的最好老师,我们要做的不仅是让学生喜欢物理实验,喜欢物理,更要做到让他们喜欢我们,喜欢我们的教学风格。为此,我们要深入到学生中去,与他们同欢乐,共忧患,关爱他们,尊重他们的人格,学生就会喜欢你、靠近你,这样学生对物理就有浓厚的兴趣,努力学习,有困难时会无拘无束地向我们请教,学生就会渐渐进入乐学、好学的境界。
三、加强实验教学
由于初中生的身心特点决定了他们好动,喜欢实际操作。因此,课堂教学中应加强实验教学,多给学生动手的机会,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增强对物理学的兴趣。如“长度的测量”教学中,让四位同学用同一米尺分别上台测量教师讲桌的长度,学生各自测量的结果暂时不公布,当四位同学都测量完以后,让他们四人同时上台在黑板上写出自己的测量结果,由于四人的结果各不相同,必然会使学生感到惊奇。这既增强了学生的兴趣,同时又对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教学的展开具有良好的启迪。此外,也可以让几位学生同时准备一个演示实验,选一个好的在教学时演示,这样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
四、以生活实例巩固兴趣
初中生学习物理大致处在直接兴趣阶段,他们对自然现象的解释和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处理等都具有浓厚的兴趣。如学了“浮力”后会问:船为什么能浮在水里?学了“大气压”后会问:水枪为什么能吸水?学习“重力”后会问:为什么起跳后的我们又会落地?学习“电学”后,提出为什么“100W”的灯比“60W”的灯更亮?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后问:为什么会有影子的出现呢?等等。因为这些都是在现实生活中经常遇到或发生的物理现象,所以,物理学习既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又启发了他们对未知事物的求知欲,同时也知道物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又巩固了学生对物理学的浓厚兴趣。
五、课后训练要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