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务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1 17:18: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企业财务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企业财务论文

篇1

本文首先阐述了研究企业业绩财务评价指标体系的背景;其次从理论和现实两个层面分析了研究企业业绩财务评价指标体系的重要意义;再次论述了我国的企业业绩财务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情况及不足;接着提出了企业业绩财务评价指标体系的改进建议;最后以X公司为例对企业业绩财务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实证分析。

关键词:企业财务评价业绩

*

一、引言

业绩,也称为效绩、绩效、成效,反映了人们从事某一活动所取得的成绩或成果。企业经营业绩综合反映的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利用其有限资源从事经营活动所取得的成果。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任何一个企业的经营业绩会受到其利益相关者的关注,这些利益相关者有:现有的和潜在的投资者、债权人、企业管理者、部门经理、雇员、政府有关经济管理部门以及其他社会公众。投资者对此感兴趣的原因是解决是否投资或收回投资,因为投资者(委托人)将其拥有的资产委托给经理人员(人)经营管理,关注的首要问题是其投资的风险和报酬,在风险和报酬的权衡中实现财富的最大化:但管理者在决策时,往往会从自身利益出发而牺牲股东利益;债权人要确定企业的偿债能力,决定是否对企业贷款以保证贷款的安全性;企业的经理人员是要评价自己及下属的业绩,表明受托经管资产责任的履行情况,保证自身的价值增值;而政府具有双重身份,一方面作为国有资本的所有者,关心的是国有资本的运营效率及保值增值情况;另一方面作为经济管理部门,科学地评价企业经营成果,有助于正确引导企业经营行为,帮助企业寻找经营差距及产生原因,同时为对国有企业实施间接管理、加强宏观调控和制定经济政策提供参考依据。因此,如何客观科学地评价企业的经营业绩,是市场经济生活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评价指标是根据评价主体和评价目标的需要而设计的,以指标形式体现的,能反映评价客体特征的因素。反映企业经营业绩好坏的因素有财务方面的,也有非财务方面的。据此,企业经营业绩可从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两方面来评价。但无论是为形成和保持核心竞争力的创新、争取客户、提高内部生产经营水平和职员素质,最终都要落实到企业财务目标上来,即企业效益最大化。这是企业经营业绩评价的宗旨。很显然,财务评价指标直接与企业的财务目标相衔接,并且有综合反映企业经营业绩的功能。

在传统经济中,财务评价指标曾发挥过重要作用,而且它将继续被广泛使用。然而,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是企业经营业绩财务评价指标发生变化的最重要原因。目前的企业经营业绩财务评价指标是否可以应对当今时代的挑战、如何对之进行改进和完善等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研究的问题。因此,本文立足于企业经营业绩评价的主题,对我国企业经营业绩财务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我国的企业业绩财务评价指标体系概述及不足

我国目前采用的企业业绩评价指标体系主要由财务评价指标构成,代表我国的企业经营业绩财务评价指标体系。为适应企业效绩评价工作深入开展的需要,根据各方面的意见和近年评价工作中反映出来的问题,2002年财政部会同国家经贸委、中央企业工委、劳动保障部和国家计委等部门对1999年的《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操作细则》进行了修订,重新颁布了《企业效绩评价操作细则(修订)》(简称《细则》),大大地完善了企业效绩财务评价指标体系,对于正确评价企业的经营业绩,促进企业管理制度的创新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1、企业业绩评价指标的主要内容

企业效绩评价指标体系是指为实现评价目的,按照系统论方法构建的由一系列反映在企业各个侧面相关因素的指标集合而成的系统结构。评价指标是企业效绩评价内容的载体,也是企业效绩评价内容的外在表现。

根据《细则》,企业效绩评价的内容包括财务效益、资产营运、偿债能力和发展能力四个方面,由基本指标、修正指标、评议指标三个层次共28项指标构成,具体指标项目见表1。

*

资料来源:财政部统计评价司.企业效绩评价工作指南.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基本指标是评价企业效绩的主要计量指标,是整个评价指标体系的核心。基本指标由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周转率、资产负债率、资本积累率等8项计量指标构成。

修正指标是从各方面调整完善基本指标评价结果的计量因素,是整个评价指标体系的重要辅助部分。通过修正指标的分析评价,实现对基本指标评价结果的全面调整和修正,形成定量指标评价结果。修正指标由主营业务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应收帐款周转率、速动比率等12项计量指标构成。

评议指标是用于评价企业资产经营及管理状况等的多方面非计量因素,是对计量指标的进一步补充,评议指标由经营者基本素质等8项非计量指标构成。

2、我国目前企业业绩财务评价指标体系的不足

这一问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其一,企业效绩财务评价指标体系项目自身存在缺陷;其二,企业效绩财务评价评价指标体系的不适应性,主要指它不能很好地适应“新经济”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要求。

(1)企业效绩财务评价指标体系项目自身存在缺陷

①财务报告自身规定上的局限性

企业效绩财务评价主要是利用财务报告来进行的,而财务报告作为会计的产物,存在自身规定上的局限性。以历史成本原则报告资产的价值,而不是以现行成本或变现价值来反映,有时会严重歪曲资产价值的真实性,从而使收益数据的真实性受到损害:货币计量的原则使得财务报告无法反映不具备货币计量属性未来收益和风险,特别在信息时代和金融衍生工具不断出现的今天,反映的信息缺乏完备性:另外稳健性原则要求预计损失而不预计收益,有可能夸大费用少计资产,造成评价的失实。

②会计信息的失真会影响财务评价的准确性

会计信息失真可能产生于两个方面:一方面由于会计准则自身的特点,在许多情况下,对同一经济事项的帐务处理允许企业在儿种方法之间作出选择,当这种选择权被报告者用于满足一定目的而做有意的规定时,会计信息可能失真:另一方面是报告者为达到特定目的,有意采取非法手段歪曲报告内容,从而造成信息失真。

③目前企业效绩财务评价未考虑资本成本的因素

会计意义上的价值增值与资本市场意义上的价值增值存在着差异。由于受会计政策的影响,会计所计算确认的价值增值不是资本市场意义上的价值增值。根据公认会计准则(GAAP)的要求,不论企业研究和开发项目结果的受益对象是否是今后的产品均应将研究与开发费用(R&D)列为当期费用。这就使得净经营利润的计算不准确,从而导致会计意义上的价值增值与资本市场意义上的价值增值不符合。

资本市场意义上的利润,应是指企业通过生产经营活动,所创造的净收入高于按期初资本市场价值计算的资本成本价值的差额,而不是扣除了相关的成本费用后的净经营收益。简单地说,资本市场意义上的利润,是企业的期末利润抵减了按期初资本市场价值计算的资本成本后的价值增值,也只有这种性质的利润才可使企业的价值得以真正的增值。

从反映投资回报率来看,在计算时所用的净收益(NetIncome)未考虑资本成本的因素。因此,产生有些企业从财务报表和一些分析指标上看似乎是盈利,但如果将资产的市场价值因素考虑进去,这些貌似盈利的企业就发生了实质性的亏损,这是因为他们并未创造出高于期初资本市场价值的资本成本后的增值所致。

(2)目前企业效绩财务评价指标体系的不适应性

①缺乏知识与智力资本方面的评价指标

缺乏知识与智力资本方面的评价指标不能不说是企业效绩财务评价指标体系的一大缺陷。我们知道:农业经济是以自然(土地)资源为基础的经济,工业经济是以资本资源为基础的经济,“新经济”是以知识和智力资本为基础的经济。在当今时代,知识和智力在企业的竞争优势和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和保持中,以及在企业经营管理的目标实现上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微软公司的有形资产与公司的价值之间的巨大差额,不能不说是知识和智力资本发挥的作用所致,其他如NEC等高科技产业,其公司的股价均高于传统的产业都说明了这一问题。因此,企业效绩财务评价指标体系缺乏对知识与智力资本的评价指标,则是不健全的财务评价指标体系。

②缺乏与企业战略经营目标的联系

由于企业效绩评价指缺乏与战略经营目标的紧密联系,可能会误导管理者作出错误的决策。企业的管理者将公司目标定为净资产收益率最大化。这一目标的确定就会使高盈利部门由于担心投资回报率的降低而不愿意对那些有发展前途的项目(AttractiveProjects)进行投资:而那些经营状况不佳的部门,为了提高他们的平均投资回报水平,而乐意于任何项目的投资,哪怕那些投资项目的回报低于公司的资本成本。这样的决策显然不利于企业竞争优势或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不利于实现企业战略经营目标。

总之,目前的企业效绩财务评价指标体系虽然为适应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已作了调整,但面临当前的新形势仍然需针对其缺陷而作相应的补充和完善。

三、企业业绩财务评价指标体系的改进建议

已有的企业效绩评价指标体系,因为存在一些缺陷而不能很好地适应新形势条件下企业经营管理的要求。然而,我们不应否定财务指标对企业经营业绩评价的作用,企业的财务业绩始终是企业业绩评价的落脚点。只要对已有的财务评价指标体系不足进行分析,就可使其得到改善和拓展,达到科学、合理地评价企业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目的。

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经营业绩的内涵在不断发展和充实,企业业绩财务评价指标体系的评价内容也呈多元化发展态势。但从企业出资人的角度来看,工商类企业经营业绩财务评价指标体系的评价内容主要应有五个方面,即:盈利能力状况、财务效益状况、资产营运状况、偿债能力状况和发展能力状况。

1、盈利能力状况

盈利能力状况是企业生存发展的灵魂。盈利能力就是企业赚取利润的能力。不论是企业的投资人,债权人还是企业经理人员,都日益重视和关注企业的盈利能力。利润是投资人取得投资收益,债权人收取本息的来源,是企业经营业绩和管理效能的集中表现,也是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保障和源动力。为此,企业通过投入资本和借入资本盈利能力的评价来加强内部资本的财务管理。财务资本是工业经济时代的战略性资本,而随新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资本比财务资本更具战略性.知识资本化后,企业应研究对知识资本的构成、培养、筹措、运营及效率评价的指标。为此,以知识和智力资产收益率为代表来评价其盈利能力状况。

2、财务效益状况

财务效益状况是构成企业经营业绩的核心内容。经营业绩主要体现在企业的财务效益状况,即企业的资产(资本)收益能力。所有者或投资者关心的是资本能否实现保值增值,所投资本能否带来预期的回报(心理预期),或者是否低于银行存款利率的现实回报(理论预期):而债权人关心的是借出资本的安全,但债权安全也要以企业良好的经营效益作为保障。没有正常的利润回报,企业将无力偿还债权人的债务。对于反映企业经营业绩的其他方面,如企业的成长性等也必须以企业良好的财务效益为基础。

3、资产营运状况

资产营运状况是提高企业经营业绩的重要途径。资产营运状况指企业资产的周转情况,反映企业.片用经济资源的利用效率。企业的经济资源是以资本-资产-费用-收益-资本的逻辑进行循环,周而复始地保持运转,并在周转过程中赚取利润的。作为企业的经营目标之一,就是要保证实有资产能够得到有效利用,通过加快周转速度创造更多的价值。资产利用效率可以反映出企业的生产状况和经营者的资产管理水平,是经营业绩评价不可或缺的内容。但应该注意的是,资产的周转速度在不同行业、不同类型企业之间的差别是存在的,即使是同一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也可能会出现较大差异。因此,在评价企业资产周转效率时,可根据不同情况,考虑生产周转和行业差别因素。

4、偿债能力状况

偿债能力状况是企业安全性的重要体现。企业偿还短期债务和长期债务的能力强弱,是企业经济实力和财务状况的重要体现,也是衡量企业是否稳健经营、财务风险大小的重要尺度。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每个企业都存在资不抵债或无力偿还到期债务而导致破产的风险。因此,必须重视企业偿债能力的评价。企业经营业绩财务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的主要是国际上较为通用的指标,如资产负债率、已获利息倍数。这些指标可以从不同角度反映企业的偿债能力、财务风险和安全状况。

5、发展能力状况

发展能力状况是企业未来价值的源泉。无论是出资者还是债权人,都十分关注企业的发展能力或成长性。因为它不仅关系到企业的持续生存问题,也关系到出资人的未来收益和债权人长期债权的风险程度。影响企业发展能力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营业收入的增长、资本的扩大、利润的增加,都是企业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对企业发展能力的评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国有企业经营者的短期行为,促进国有企业稳定、健康地发展。

四、企业业绩财务评价指标体系的实证分析

1、X公司简介

X公司由北京市泰丰现代农业发展中心独家发起,以募集方式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公司股本总额28,000万元,于1998年9月21日正式成立。几年来,公司一直坚持以人为本,机制创新和科技创新相结合,产品经营和资本经营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利用资金优势和品牌优势,紧紧围绕农业的大概念,优化产品结构和资产结构,有效地增强了企业核心竞争力和整体的盈利能力,使企业得以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目前,X公司经营领域涵盖了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整个过程。截止到2001年12月31日,公司净资产已达到10.51亿元,资产状况良好,结构合理。2001年,被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授予“1991-2001中国农业产业化经营20大龙头食品企业”。同年,公司又顺利通过了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大大提高了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水平。

2、X公司财务评价指标体系测算结果的对比分析

(1)X公司财务基础信息

为了全面反映X公司经营业绩,选择该公司1999-2001年的财务报表来进行定量测算。该公司的企业经营业绩财务评价基础指标见下表2所示。

*

(2)X公司财务评价指标的测算

分别按照目前的财政部公布的企业效绩财务评价指标体系和本研究所建立的企业经营业绩财务评价指标体系,该公司1999-2001年的具体财务指标测算结果分别如下表3、表4所示。

表3目前财务评价指标体系的测算结果统计表

*

表4新建立的财务评价指标体系的测算结果统计表

*

附注:该企业属于中国农业产业化经营20大龙头企业之一,农业类上市公司企业正处于成长期阶段。

(3)在上述数据的基础上,对X公司三年经营状况和主要指标对比分析如下:

①从目前财政部公布的企业效绩财务评价指标体系的测算结果统计表来看该公司在财务效益状况、资产营运状况、偿债能力状况和发展能力状况四个方面的基本指标和修正指标均达到全行业平均值水平,部分指标达到优秀值水平,故该公司三年经营业绩处于良好状态。

②从新建立的财务评价指标体系的测算结果统计表来看

从财务效益状况看。净资产收益率和总资产报酬率达到优秀值,但主营业务利润率达到平均值,成本费用利润率达到良好值。通过三年指标对比,财务效益状况良好,但有下滑的趋势。

从资产营运状况看。总资产周转率和流动资产周转率达到良好值,同时应收帐款周转率达达到优秀值。通过三年指标对比,资产营运状况良好,并有逐年改善的趋势。

从偿债能力状况看。资产负债率和已获利息倍数达到优秀值,同时速动比率达到优秀值。通过三年指标对比,偿债能力状况良好,但有逐年下滑的趋势.

从发展能力状况看。资本积累率达到优秀值,销售(营业)增长率达到良好值。通过三年指标对比,发展能力状况良好,并且逐年改善,尤其明显体现在总资产增长率、销售利润增长率、成本费用降低率和主营业务鲜明率指标上。

从盈利能力状况看。由于受实际数据取得的限制,无法对知识与智力资产收益率、净资产创利率和负债收益率进行评价。但从知识与智力资产贡献价值增长率在提高,可以预测企业盈利能力较好,这与成长能力状况逐年改善的结果一致。

但从核心指标看。X公司的EVA逐年降低,尤其在2001年降为负值,可见未完成公司价值最大化的经营目标,没有为股东创造财富。

故不能得出该公司经营业绩处于良好状态的判断。

3、案例分析的讨论

(1)案例分析的结论

通过案例分析的对比,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新建立的企业经营业绩财务评价指标体系能更全面地反映公司经营业绩的全貌。

由于目前财政部公布的企业效绩财务评价指标体系主要依据会计报表来测算,但会计报表不包括一个关键信息:资本成本。而建立的企业经营业绩财务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核心指标——经济增加值考虑了资本成本因素,更准确地反映了公司为股东创造财富的多少和公司经营业绩的好坏。

(2)现实约束的讨论

从案例分析中可以看出,针对我国企业经营管理要求而建立的企业经营业绩财务评价指标体系可以基本满足企业经营业绩的评价。但由于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在实际应用中,该体系的某些指标无法测算或者精确测算。

对知识与智力收益率来说。由于目前我国企业均未对知识与智力资产核算,致使该指标无法测算其结果,进而对净资产创利率和负债收益率无法测算其结果,这样影响到对企业盈利能力状况的科学评价。

对核心指标(EVA)来说。由于资本成本率是对债权资本成本率和股权资本成本率的加权而得到,其中股权资本成本率的测算较为复杂,目前仍达不到对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的精确测算。这样对核心指标(EVA)的定量测算是不利。所以在实际应用中,对定量测算结果的使用应结合定性分析,方可客观地进行企业经营业绩评价。

参考文献

1、[美]彼得·F·德鲁克等.公司效绩测评.李焰,江娅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2、[英]布莱恩·沃特林等.效绩评估手册.王宾容,张颖,孙志燕译.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

3、财政部统计评价司.企业效绩评价问答.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4、财政部统计评价司.企业效绩评价工作指南.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5、.企业业绩评价系统综述(上)/(下).外国经济与管理,2000(4)/(5).

6、董明志.企业财务分析评价初探.会计研究,2000(5).

7、杜胜利.关于企业经营业绩评价的若干问题.会计研究,1998(7).

8、杜胜利.企业经营业绩评价.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9、杜胜利.企业经营业绩评价的跨世纪思考.工业企业管理,2001(5).

10、冯根福,王会芳.上市公司效绩多角度综合评价及其实证分析.中国工业经济,2001(12).

11、冯丽霞.企业财务分析与业绩评价.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

12、傅元略.企业智力资产效益贡献的综合评价.会计研究,2000(10).

13、高立法,冯腾达.企业经营分析与效绩评价.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

14、国家经贸委财金司,国家统计局工交司.工业企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6.

15、郝春梅.企业财务分析与效绩评价研究(硕士论文).北京:中央财经大学图书馆,2001.

16、洪长玉.反映企业经营状况的财务分析方法诌议.财务与会计,2000(3).

17、胡俊南,徐晓阳.知识经济给我国财务评价指标体系带来的挑战.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1(3).

18、纪咏梅.权变的业绩衡量.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0(11).

19、靳新,刘兴云.财务分析学.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20、李苹莉.经营者业绩评价.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

21、李心合.知识经济与财务创新会计研究2000(10)

22、梁志,叶志锋,贺梅萍.浅议企业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商业研究,2000(12).

23、刘力,宋志毅.衡量企业经营业绩的新方法.会计研究,1999(1).

24、陆正飞,施瑜.从财务评价体系看上市公司价值决定.会计研究,2002(5).

25、罗音,姜琼,赖清海.上市公司基础知识与财务报表分析.北京:中信出版社,2001.

26、潘淡,程小可.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主成分评价方法.会计研究,2000(1).

27、申书海.企业效绩评价指标体系探析.国有资产管理,2000(8).

28、宋力,王艳飞.浅论企业战略性业绩评价的指标设置.财经问题研究,2000(8).

29、[美]唐·埃思里奇.应用经济学研究方法论.朱钢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30、王冬梅.建立我国上市公司业绩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南开管理评论,2000(4).

31、王苹.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经济管理,2000(10).

32、吴国有.企业人力资本投资.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

33、吴晓巍,程延福.如何进行企业经营业绩的评价.审计理论与实践,2002(4).

篇2

1.1成本控制的原则

这样可以有效的控制好质量和成本、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企业利益与消费者利益及国家利益之间的关系。而且企业进行成本控制时需要全员参与,在生产经营的全过程中进行成本控制。在成本控制工作中应侧重于非正常的金额较大的例外事项上,同时通过权、责、利的相互牵制,可以确保控制的成效。

1.2成本控制的作用

企业通过强化成本控制,可以有效的确保成本目标能够得到完成,确保企业生产成本的降低,盈利的增加。而且在制度上确保了企业财产物资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可以在企业各控制系统中发挥综合性的控制作用。

1.3成本控制的特点

企业的成本控制需要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的整个过程中当中,对存在着多种发展可能性的对象进行控制,在控制实施过程中,可以直接控制价值运动,而对非价值运动则可以进行间接控制,而且企业的各个部分需要对成本控制进行有效的配合,从而共同实现成本控制的目标。

2发电企业成本控制具体策略

2.1降低燃料成本

煤炭是发电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重要的燃料资源,作为耗能大户,发电企业对煤炭的消耗量数量巨大。目前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号召下,降低消耗已成为发电企业的一项重要社会责任,而从企业经营成本角度来讲,降低消耗也有利于生产成本的降低。发电企业需要加强对电煤的管理,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来有效的降低燃料的成本。因此,电力企业需要确保燃煤供应来源的稳定性,合理对燃煤供应点进行布局,从而确保燃料经济运行和成本管理的效能。不仅确保发电企业安全运行的可靠性,而且可以有效的控制好燃料的成本。

2.2加强物流管理,降低物资成本

发电企业作为资本、技术密集型企业,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物流管理的好坏对企业的成本具有直接的影响。物流承载着发电企业物资料的流动情况,其与库存、生产控制及设备状况都有直接的关系,通过物流管理可以也可间接的实现对这些管理信息流动情况的掌握,所以物流管理地企业的利润的实现具有较大的影响。发电企业应加强材料物资管理,降低物资采购成本,对备品配件、大宗消耗材料以及办公、劳保用品等物资采购,要完善物资采购管理制度、规范物资采购流程、推行物资采购招投标,推进物流管理,推行"零"库存管理。在保证供应的前提下,大力压缩库存,减少资金占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目前,发电企业在物流管理方面都在进行积极的探索,寻求降低物流成本的新途径。发电企业加强物流管理,关键是要转变思路,依托集团化的优势,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化的管理手段,在物流程序、环节上寻求新的突破。

2.3强化检修费用的节约

每个电厂通常都设有检修部,但技术力量和人数分布极不平衡。遇到大小修时,检修人员加班加点,人手严重不足;日常巡检时,工作又过于轻闲,很多人无事可做。技术力量较为薄弱的电厂,需要花费大量费用聘请外部检修人员,而系统内具备较高水平的检修力量,却得不到充分应用,技术资源严重闲置。公司可以借鉴华能上海检修公司的经验,充分发挥区域公司的优势,成立专门机构(如独立的检修公司或虚拟的大检修部),在区域内盘活现有检修力量。该机构技术力量要做到高、中、低全面搭配,统筹安排各电厂的检修计划,使检修人员的工作强度相对均衡。山东各电厂的设备问题具有很大的共性,检修人员可以充分利用学习曲线的原理,凭借处理相似问题的经验,缩短问题诊断和处理时间。这样一方面可以节约大量的聘请外部检修人员的费用,一方面也可以培养和锻炼自己的检修力量,提高检修人员的专业水平。

2.4缩减管理层次,降低管理成本

目前部分发电企业管理层次过多,这样不仅会导致信息传统的速度较慢,而且极易在信息上传下达过程中失真,影响决策的正确性,同时过多的管理层次也导致管理成本的增加,给管理工作带来较大的难度。所以发电企业需要从体制上下文章,加快体制改革的步伐,在体制管理上进行创新,缩减管理层次,从而实现节约管理成本的目的。2.5创新融资手段,节约财务费用一要调整贷款结构,灵活采用长贷、短贷相结合的融资方式,形成以中长期贷款为基础、用短期贷款做周转、短贷到期转中长期贷款的多层次结构,达到减少利息支出、降低财务费用的目的。二要加强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根据资金预算,拟定资金使用计划,合理安排资金支出,做到用多少贷多少,随用随贷,努力实现"零存款"和"资金不落地"的管理模式,使资金得到高效利用。三要加大金融品种研究,努力拓展融资渠道。根据发电行业资金流动性大的特点,寻找适合自身的融资方式,建立以银行贷款为主,企业债券、融资租赁、信托资金等多种融资方式为辅的多层次融资体系,利用转换融资渠道达到降低财务费用的目的。

3结束语

篇3

2.现代企业的资本结构控制的方式。企业的资本结构是指企业的债务资本与权益资本的比例关系。一个良好的资本结构,不仅指示着企业集团融资来源必须遵循的配置秩序,而且对于降低融(投)资风险与融资成本,提高融资的使用效率,产生着决定性的意义,因而成为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控制的核心内容。

就一般意义而言,一个企业的资本结构是否合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判断:一是就资本结构本身而言,在成本、风险、约束、弹性等方面是否具有良好的特质,即成本节约,风险得当,约束较小,弹性适度。二是必须联系资本结构与投资结构的相互匹配制度作出进一步判断,亦在数量及结构、期限及结构等方面彼此间是否协调对称,投资风险与融资风险是否具有互补关系等。三是必须联系未来环境的变动预期,考察资本结构与投资结构是否具有以变制变的能力,等等。

企业最优资本结构的选择是企业的所有者与经营者博弈的结果,也是财务控制的宏观体现。这是因为:第一,资本结构可以传递信号。在现实财务和筹(投)资活动中,由于企业信息的非对称性,企业的筹资对企业投资决策产生影响,从而使筹资结构的选择对企业的现在和将来的市场价值产生影响,投资者通过了解企业的筹资决策可以判断企业的实际财务状况。如果企业过于偏重股权筹资,可能是经营不善的迹象;如果企业具有较高的负债水平,可能是一种高质量的信号。但是,如果债务比率过高又会是高风险甚至可能导致破产的信号。第二,合理的资本结构可以降低企业资本成本,由于债务利息率低于股票利率,而且债务利息从税前支付,企业可以减少所得税,从而使负债筹资成本明显低于权益资本成本。因此,在一定限度内合理降低企业的综合资本成本,可以给企业所有者带来财务杠杆利益。第三,合理的资本结构决定着企业资源配置的整体思路、基本方向和运行轨迹,决定着企业融资政策、投资政策、收益分配政策的取向标准与行为规范,决定着企业在应对市场竞争,冲破市场壁垒并谋求竞争优势时,能否从质量与数量方面提供资源集中与一体化整合优势的充分支持。上述各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企业的营运能力。营运能力的高低不仅是企业各层次、各环节资源配置与营运效率的综合反映,同时也是财务目标实现与持续性增长的前提基础。因而成为考核企业财务宏观控制的一个重要指标。第四,有效的市场竞争可以促使企业完善治理制度和资本结构。目前我国许多非上市公司债务比例过高,是因为它们的经理人员不承担违约和破产风险及成本,而上市公司的企业经理偏好于股权式融资,这些都是由于大量分散的投资者和证券市场非完善性造成的。于是企业经理可以按照自己的效益最大化目标来支配资金,而不是按照市场效益最大化的目标来支配所筹集起来的资金,其结果投资人的利益受到损害。在市场充分竞争的条件下,企业治理结构不完善,资本结构失衡,必然导致企业效益低下。企业效益低下就会有被市场淘汰出局的危险,因此现代企业必须建立完善的企业治理制度的约束机制和合理的资本结构,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才能保住经理的控制权及员工的饭碗。所以,有效竞争可以促使企业改善治理制度和资本结构,加强企业集团的内部财务控制,是提高企业业绩的一条重要途径。

.外部审计控制。外部审计是投资者对企业实施财务控制的另一途径。在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条件下,投资者等相关利益人对企业的了解大多只能通过财务报表所提供的信息来作出自己的判断。如果财务报表信息失真,那么所有决策都会因此而付出代价。虽然世界各国都有专门的法规、准则和制度对企业财务信息的提供方面加以规范,但由于企业的会计人员是本企业的白领(内部人),也会存在机会主义行为。如何保证企业会计信息公正性和真实性,就成为投资者最为关切的问题,投资者可以通过聘请具有专门技能,以独立、客观、公正为己任的注册会计师对企业实施审计来解决这个问题。所以外部审计就成为投资者间接控制企业的一种手段。由于外部审计主要是财务审计,是对企业执行国家经济政策、商务法律、财务制度,以及是否维护投资者及相关利益人权益进行的一种报表及其相关制度的审查,因此,外部审计是企业最直接的财务宏观控制方式,是企业治理制度发挥作用最直接的表现。

以上各种宏观控制方式虽然各有特点,但独立发挥作用有限,它们之间互相影响,共同作用。完善治理制度和优化资本结构要借助于财务信息的有效传递(经过审计公认),而合理的资本结构成为调节投资者、经理人以及企业员工之间利益的杠杆,从而直接对企业的治理结构产生影响,同样,完善的企业治理制度会在制度上保证企业资本结构的优化和财务信息的公正性与真实性,从而减少投资者监督经理人的成本,实现企业的理财目标。

三、现代企业财务的微观控制方式

1.健全、完善现代企业的财务、会计制度。健全、完善企业财务和会计制度是企业财务活动能够正常进行的基本保证,企业的资金只有在各个运行环节上得到合理控制,才能防止被恶意占用或无意滥用,从而为资金的有效使用提供制度条件。所以,建立健全企业的财务会计制度是进行财务微观控制的首要工作。一个合理的财务、会计制度体系应该包括以下内容:(1)货币资金及相关业务的控制制度;(2)企业资产管理和处置的控制制度;(3)投融资风险控制制度;(4)企业绩效考评制度;(5)企业内部监控制度等。而保证以上制度实施运行的关键力量是完善企业的治理制度及强有力的外部审计。

2.企业财务控制的基本方式和实施过程。如何有效地聚合企业内部各项经济资源,并使之形成一种强大的、有序性的聚合力,即以内部高度的有序化来对付外部茫然无序的市场环境,不仅是市场竞争的客观需要,而且直接决定着企业竞争成败与经济效率的优劣。这种有序的管理称为计划管理,当计划以定量的方式表现出来时,即转化为预算,企业的财务预算和财务计划不仅为企业经营者提供依据,而且还为企业资金的获取和配置提供导向。

3.现代企业财务控制的宏、微观结合。财务的宏观控制将决定财务的微观控制,而财务的微观控制又反过来影响财务宏观控制的运行。因为完善的企业治理制度是企业财务运行的制度基础,适当的资本结构则是企业财务稳健和有效的保证,外部审计是财务运行合理、合法的外部约束。而健全的财务、会计制度本身就是广义的治理制度中的一个环节,财务预算和财务分析评价以及内部审计是治理制度的延伸,同时又是治理制度进一步完善的可行积累,是优化资本结构的依据。新兴的企业绩效评价方式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完善治理制度,从而提高企业的价值。

我国企业的财务控制更是需要从宏观和微观结合的角度来进行把握。从加强市场竞争、重构企业治理制度入手,引入外部财务预算的硬约束;通过市场的力量,对企业的股权、债券进行重构,同时,迅速建立市场化运营的注册会计师队伍,以便能够切实成为监控企业的“经济警察”。但这一切的实施迫切需要进行我国经济环境的改善,包括让金融市场、资本市场、产权市场等快速成型,需要政府施行经济政策方式的改变和进一步放权。

四、改革企业现行的财务控制方式

为了评价自己的努力及结果,企业会采取各种切实能够衡量企业绩效和监控企业运行的措施手段,于是出现了除财务预算、财务分析等基本财务控制方法,逐渐从以财务控制审计为主,转向以绩效评价审计以及计划、效率、能力和效果审计为主的管理审计。另外,由于非财务因素(如顾客满意度、市场占有率、雇员成长等)对企业价值的深刻影响,企业现行的以财务指标为核心的绩效评价体系越来越受到人们尤其实务界的批评,于是一场要求以新的企业绩效评价体系代替旧体系的管理革命在20世纪末期兴起,尤其以定量指标、财务效益、资产运营、偿债能力和发展能力为主体,辅以定性指标、领导班子素质、产品市场占有率、基础管理水平、员工素质等绩效评价体系为代表。现行的企业财务、会计管理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风行各国的战略管理会计、战略成本会计等现代方法技术也日益变得炙手可热。目前,这些技术和方法在我国还停留在理论的探讨上,但无论如何,企业运行绩效评价的各种指标最终还是会通过财务指标来体现。因为顾客态度、雇员成长、内部学习能力以及市场占有率等非财务指标最终要影响企业的财务指标,它们之间呈正相关关系。所以,企业的传统微观财务控制方式将不会消失,而只是改变了其运行的状况,或其内容将得到扩充,必将成为中观的财务控制方式。

参考文献:

1.宋献之。财务理论与机制。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篇4

(一)企业财务审计简介

企业财务审计主要是指在国家法律法规和企业财务审计准则的约束下,审计机关按照规定的程序,用规定的方法对国有企业的资产、负债、损益等进行的真实、合法的审计和监督工作,并对被审计企业的会计报表中反映的会计信息做出公正、客观的评价,综合审计工作的各种信息形成审计报告、对被审计企业出具审计意见和决定。企业财务审计的最终目的在于评价企业发展的各种数据,从而反映企业真实的经营状况,对于及时发现企业的违法违规行为,监控企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财务审计工作的重要地位

宪法赋予财务审计特殊的权利,使它可以帮助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监督和约束企业行为,从而维护企业的健康发展,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从某种程度上说,财务审计工作也对人民大众负责,间接的维护了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财务审计企业工作具有明显的独立性,可以行使法律赋予的权利对企业财务工作进行专业的监督。

二、企业财务审计中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财务审计人员职业能力有限

目前专业的财务审计人员在我国大部分企业中较少,直接参与财务审计的人员大多在财务部门身兼数职,对专业的财务审计工作缺少理论知识基础和实际操作经验,很难保证其专业性和科学性,职业能力有限。同时由于企业对财务审计的重视程度欠缺,导致财务人员无法接受的专业培训和学习,因此造成审计工作与企业经济发展的不同步,制约企业的健康发展。

(二)企业财务审计的特征不明显、独立性受限

独立性是保证企业财务审计的顺利开展的首先条件,但是由于当前大部分企业的财务审计部门都在企业内部设立,企业财务审计部门无法独立的尽心工作。因为企业管理层领导审计工作的进行,财务审计工作受限,无法严密的开展,对企业财务管理非常不利。

(三)企业财务审计的执行力度不够

同样是由于财务审计部门缺乏独立性,导致了企业财务审计的执行力的降低。很多企业忽视了财务审计的重要地位,只是在审计出现问题后,才进行财务审计,没有发挥审计工作对经营活动的预警作用。

三、完善企业财务审计工作的有关策略

(一)提高财务审计队伍的整体素质

拥有优秀专业技能的财务审计人员是一切财务审计工作的基础,企业要从培养优秀人才做起,奠定审计工作的坚实基础。企业要全面提高财务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打造一支良好财务审计队伍。企业对财务工作人员的选拔和考核都要严格执行,合理的安排每一个岗位的人员。企业要重视专业人才、专业素质对审计工作的重要作用,从人才选择开始,考核选拔高素质、高能力的专业性的人才,坚决杜绝“托关系”的行为。审计人员进入企业后,企业要求所有审计人员树立对财务审计工作正确的认知和理解,培养审计人员的责任感,同时定期举办财务审计的相关培训、讲座和调研,让审计人员接受先进的审计理念和手段,并运用到企业财务审计中去。

(二)保证财务审计部门的独立性

要想使财务审计充分发挥监督、评价的职能,企业必须设立独立的财务审计部门,实现财务审计部门不受干扰的独立工作。每个企业要根据市场经济的变化和企业自身的发展状况,不断加强财务管理,为公司建立完善的产权机制,同时要求财务审计工作仅对董事会监理负责,负责财务管理的领导不得干涉。从而真正提高财务审计部门在企业内的地位,维护其权威性,保证其独立性从而改,改善当前大部分企业的财务审计工作状态。

(三)实现企业的财务审计工作信息化办公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信息化的办公模式被企业所接受,但是财务审计工作还没有完全改变传统的办公方法,急需进行信息化的改革。企业应该为信息化技术引入财务审计工作搭建起平台,选择合适的软件,使财务部门形成完整的信息系统,加强对各项信息的管理,从而使企业财务审计的机构更加健全,充分发挥财务审计的功能。

四、结束语

篇5

面对复杂变化的经济环境,企业必须要树立全新的财务管理理念,认识到财务管理已经成为人类社会从事经济活动的主导思想,成为企业管理的基础。所以,企业需利用财务管理对一切物质条件、财务活动加以规划和控制。主要措施:首先,设立财务管理机构,负责企业的资金融入,资金管理,财务分析,预算编制以及决策实施;其次,建立规范的会计制度,以确保会计信息能够真实、准确、完整以及会计工作的效率提高。改变原有的记账方式,采用财务软件实现会计电算化。提高会计信息处理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提高了会计核算的质量,减轻了会计人员的工作负担;然后,强化财务监督工作,设立专门的监督与纠偏机构,利用所掌能力相互制约,有利于重大差错和背离目标事项的发现;最后,改进家族制的治理结构,将企业的投资权和经营权分离,从而使企业财务管理职责分明。并且努力提高财务人员业务能力及工作水平,对已有的员工进行培训,提高其专项技能水平,通过公开招聘,竞争择优的方式,选拔和录用企业所需人才,增加企业人力资源优势,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和绩效考评制度,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二加强信用管理,解决融资难问题

现代社会中,诚信已经成为企业经营的立足之本,没有诚信企业将寸步难行。所以,应加强信用建设,要做到合法经营,追求合法的企业利润,在日常的生产经营以及生意往来中积累信用,形成良好的信誉,在市场经济中处于有利地位,扩大交往,促进合作。融资难已经成为当前我国民营经济的瓶颈,是一直困扰企业的大问题,一旦资金链断裂,供给不足,企业难以具有自主创新能力,日常运转困难重重,甚至可能倒闭。所以民营企业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民营企业素质势在必行,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加强信用体系建设,需要完整详尽的记录日常账目、纳税情况、合同履行率,增加企业信息的透明度,提高企业信誉;

2、增强法律观念,依靠正当手段获取贷款,不能拉拢和贿赂相关人员。但是,仅仅依靠企业自身改变解决融资难问题远远不够,还需要借助外部力量。为此,国家应出台一些相关政策,对一切所有制企业一视同仁,尽快建立一些专门为民营企业提供服务的金融机构,把民间存在的大量资金融入民营企业,使得民间资金得到充分利用,民营企业通过正常渠道获得发展资金,缓解融资压力。积极引导和支持有条件的民营企业发行债券,通过证券市场融入更多资金。

三科学理性投资,规避财务风险

在市场经济下,企业能否把筹集的资金投放到收益高、回收快、风险小的项目上,直接决定企业的生死存亡。所以说投资决策是企业所有决策中最关键的。因此,财务部门作为财务与资金运作的营运部门,应在决策和投资之前把握好市场,围绕企业战略要求和发展规划,本着实现经济最优化的原则,建立有效的全面预算管理系统,将企业未来的投资现金的流动情况系统的反映出来以便有效地组织和协调企业全部活动,提出科学理性的投资方案,在需要的时候及时做出调整。此外,还要考虑风险的存在,增强风险意识,建立预警系统和防范机制,在决策前企业可以召开风险管理规划会议,就未来不确定的情况以及对企业成功有关键作用的因素进行分析,对风险进行充分的设想,并且制定相关的备用方案,比如:采用分散资金的投向,转移风险到第三方,调整贴现率,开发新的内部技术等策略,集思广益科学决策,把风险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

四加强日常现金管理,提高资金利用率

篇6

论文摘要:小企业必须根据“财务管理六要素”的内容,制定财务战略,合理筹集资金,有效营运资产,控制成本费用,规范收益分配,加强财务监督和财务信息工作,从而建立健全财务运行机制。

0引言

据不完全统计,在全国工业企业法人中,小企业占工业企业法人总数的近95%,小企业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50%。但是,财务运行机制不健全制约了小企业的进一步的发展和壮大。小企业必须根据“财务管理六要素”的内容,制定财务战略,合理筹集资金,有效营运资产,控制成本费用,规范收益分配,加强财务监督和财务信息工作,从而建立健全财务运行机制。

1制定财务战略

财务战略是为了使企业能在较长时期内生存和发展,围绕财务目标而实施的全局性的行动方案。多数小企业就是因为缺乏“正确”的企业的财务战略,以指导企业的发展方向。秦池的川酒勾兑、三株的虚假广告、南德的虚张声势,最终使他们走上了不归路。因此,小企业要充分估计和分析本“企业内部资源条件、外部经济环境和企业目标”之间的关系,从而制定出适合本企业的财务“战略思想、战略目标和战略计划”。国内外企业的实践证明,如果获得竞争优势,关键在于将有限的资源集中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上。无锡小天鹅洗衣机,是因为其核心竞争能力微处理器技术。海尔,是电冰箱生产中在管理、品牌、服务及企业文化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本田公司,是因为它在发动机方面形成的核心能力。摩托罗拉公司,是因为其无线通讯技术的核心竞争力。SONY公司,是因为“微型化”的核心竞争力。他们成功都是建立在于其核心竞争力之上。

2合理筹集资金

任何企业的诞生、存在和发展都是以筹集与生产规模相适应的资金为前提条件的。资金是企业运行的血液,一旦流量不足,企业就会出现财务危机,生产经营就会面临停顿,甚至导致企业清算。国外一些研究认为,资金不足是导致小企业失败的最主要的原因。小企业资金不足,一方面由于国有商业银行对小企业提供的贷款服务只有抵押贷款一种,对小企业的金融支持手段单一,难以通过银行解决资金需求问题。另一方面小企业因缺乏抵押物和担保、信用程度不高等原因,难以获得银行贷款。巨人集团就败在企业出现财务危机时因为筹不到可以扭转局面的“区区1000万元”,以至于史玉柱仰天悲呜:“什么叫一分钱难倒英雄汉,这就是。”

企业应根据自己生产经营和发展战略的需要确定合理的资金需要量,依法合理地筹集所需要的资金。多数小企业的融资渠道,是私人融资。河北省徐水县一家最大的民营企业遭到查封。据说逮捕民营企业主孙大午的一个理由是这家企业进行非法融资,私自设立了20多家吸收居民存款的小银行。

3有效地营运资产

小企业一般不对外发行股票和债券,不对外筹集资金,投资业务少。有效地营运资产,就是要充分利用价值形式来组织财务活动——“供应”“生产”和“销售”活动,协调财务关系——供应商、客户、职工和政府的关系。也就是要结合小企业生产经营的特点,合理安排采购业务,积极控制存货规模,及时回收应收款项,避免盲目投资,提高固定资产利用效能,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实现知识产权的经济价值,从而不断调整和改善资产结构,提高资产质量,保持资产与负债的适配性,有计划地安排现金流量,防止现金收支脱节。

有效地营运资产,主要就是搞好现金流量管理与投资管理。小企业一方面资金不足,另一方面不自量力,盲目投资扩张,往往使小企业陷入财务危机。大东园的老板蓝永东,随意允许客户挂账,最终导致了大东园因资金短缺而关门。导致史玉柱身败名裂的巨人大厦,原本计划盖38层,后来由于种种理由加到了70层,在资金上巨大缺口,使巨人大厦轰然倒塌。

4控制成本耗费

企业为了获得各项收入,必然需要支付相关成本、费用,包括材料、人工等直接成本,销售及管理等各项费用以及依法缴纳的税金。企业在各项业务收入既定的情况下,成本消耗越少,企业收益越大。同时,相同产品的单位成本消耗越少,意味着其越具有市场竞争优势,更容易实现销售目标。企业通过革新生产技术,改进工艺流程,采用现代物流管理,实行存货决策控制,盘活各项闲置或者低效的资产,提高劳动生产率,实行必要的成本、费用管理责任制度,都可以降低材料、燃料消耗,减少资产损失和资源浪费,节约成本、费用,从而增加企业收益。金陵石化公司就是因为实施了全面预算管理,由此形成了公司成本费用的三级管理体制,牢牢把握成本、费用这一企业的“生命线”,保持着良好的业绩。成本控制就是借助科学的方法,保障必需的支出,控制不合理的支出。小企业首先应当建立健全成本控制系统,包括组织系统中的各责任中心、信息系统、考核制度和奖励机制。其次实行成本定额管理,强化成本预算约束。最后推行质量成本控制办法,全员管理和全过程控制。通过建立激励与约束机制,调动职工发明创造和增收节支的积极性,控制企业成本的耗费。

5规范收益分配

规范收益分配,就是要理顺企业与国家、投资者、经营者和其他职工之间的分配关系,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增强企业竞争能力和发展能力。一些小企业,技术知识往往被视为第一要素,老板总是强调引进最先进的技术设备,却忽视人的因素。对拥有杰出管理能力的经营者和核心技术研发人员缺乏激励措施,导致企业人才流失,创新能力不足,市场竞争能力缺乏。现实生活中,一些经营者还随意拖欠、扣发职工劳动报酬,采职不法手段偷税、漏税,损害其他相关利益主体的权益。小企业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可以积极借鉴国内外经营管理成功的经验。企业经营者和其他职工以管理、技术等要素参与企业收益分配的方法,以改变单一计件工资制和计时工资制,增强企业活力。一个企业要取得发展,要敢于出让自己的一部分股份。员工有了一定的股份,就能产生吸引人才的力量,员工背叛的可能性就小了,就会跟着自己一起走。

6加强财务监督

由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必须借助于价值形式才能进行,因此运用现金收支和财务指标实施监督,可以及时发现和反映企业在经营活动和财务活动出现的问题。它主要借助会计核算资料,检查企业经济活动和财务收支的合理性、合法性和有效性,及时发现和制止企业财务活动中的违法违规行为,保证法律、法规和财务规章以及企业内部财务制度的贯彻执行,维护财务秩序;及时发现并纠正预算执行的偏差,保障企业财务活动按照经营规划和财务目标进行:同时,监督经营者、投资者的财务行为,保护企业相关利益主体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稳定。

著名的民企广东爱多,由胡志标和他的老婆(负责公司财务)把持,其他股东把钱交给了他后,根本无从知道他的资金运作怎样,公司有多少钱,经营情况怎样。其失败的原因是胡志标根本没有受到应有的制度约束和权力监督。

7加强财务信息工作

篇7

1、财务资金分配不当,导致企业经济结构不协调

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很多企业在财务资金管理方面,主要以企业筹资为重要形式,然而,在其过程中大部分企业为了提高利润,而总是采用债务来合并资金的手段,最终就导致有债务资金比例太高而引起的财务风险等问题。从我国经济管理、债务融资不合理等方面来看,这样不合理的经济结构就导致企业的财务方面存在问题,由此导致了企业的财务风险。再者,企业财务资金分配不当也是导致财务风险一大不可忽视的因素。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企业的大大小小部门,企业的上级下级之间的财务分配与使用都要明确及合理,如何财务管理的分配不当,管理不周到,就会导致企业大大小小各部门之间存在分歧,由此不仅对企业自身发展不利,还会造成企业的财务管理方面呈现着混乱的现象。严重资金分配不当会导致财务账目不明,财务对资金的协调性不强,或是没有按照企业的发展而合理的非配财务资金,以至于更大程度的造成财务风险等问题。

2、在企业发展中,财务的投资去向没有紧随时展潮流

紧随社会的发展潮流,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对企业来说是一个影响企业自身发展重中之重的因素,其在企业发展中也尤为重要,只有坚持跟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企业才有机会走在社会发展的前沿,才有机会提高自身利润并在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然而,目前很多企业的投资决策方面都没有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与探讨,没有按照自身的发展情况与社会的需要相结合,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由此就会产生财务危机的风险。例如:在大部分投资去向的决策中,有的企业由于对自身的发展不了解,及其对将要投资的公司基本情况和发展状况不了解,再者就是决策者自身的基本素质不高,水平不够等各种各样因素的影响,导致决策跟不上社会发展的需求,由此让自身企业的发展跟不上时代步伐。由于这种投资决策的不科学、不合理而造成企业获取不了利益,投资也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最终就为企业的发展带来很大的财务风险。

二、在社会发展中摸索应对企业财务管理风险的对策

1、面对财务管理的多变因素,企业应提高自身的应对能力

财务管理的环境变化,是企业发展无时无刻都要面临及要应对的问题,对于财务管理宏观环境这个多变且不确定的因素,企业应该采取相应的对策及政策对其增加防范。例如:在进行财务管理的过程要中,及面对财务管理多变因素的环境下,企业要对其进行合理且科学的探讨与分析,要在发展中掌控其因素都变的动机与去向,并采取很多与之相应的对策应对其多变的后果,根据自身的发展状况来调节或改进财务管理的方式和财务管理的着手点,由此来增强企业的应对能力及改进能力,最终通过企业自身的不断努力,来达到缓减或降低企业财务管理的风险,以及让企业不被外在条件所影响。

2、加强财务资金的管理制度,促进企业经济结构协调发展

财务资金的管理制度是促进企业经济结构协调发展和控制各方面风险的前提条件及重要保障,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选择适当且科学的管理制度与对策是降低财务风险的最佳选择。首先,应提高工作人员及管理者的财务风险意识。在企业的不断发展中,树立其管理意识是减少及降低财务风险的基础及前提条件,企业就应该建立一套完善的资金管理制度,让工作人员及管理者认识到其严重性。其次,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严格的管理制度对于企业的经济发展来说是一项必不可少的政策,不仅要加强财务风险的管理,还要加强财务制度的管理,在企业发展中建立一个健全的管理系统,尽最大可能的降低财务风险。与此同时,对工作人员及其管理者也要加大管理,由此可以防止因不自然因素而引起的风险。面对现今的现实情况,企业还应按照自身的需求来促进及协调企业自身的经济结构的发展。

3、提倡科学合理的财务投资对策,减少企业财务风险

一个合理且科学的投资对策对一个企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的投资方式一般都是工程、合作投资等方面,这就需要企业制定一个先进的判断体制,其体制首先得符合企业自身的发展及自身的发展情况入手,以及对选择这样投资的风险有多大,利润有多大做一个比对,经过精打细算后再决定其是否要投资。其次,企业还可以选用多种方式进行投资,以分散形式的投资方法,减少企业的财务风险。

三、总结

篇8

我国财务管理信息化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应用会计电算化软件,技术人员编写单机程序配合会计记账核算,制作会计报表的工作。这个阶段没有涉及财务信息管理,大大提高了财务工作效率。第二个阶段是在企业内部设立局域网,企业内部使用同一标准的财务软件,使企业内部的财务信息、生产信息、销售信息等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和管理。第三个阶段是将企业内部局域网系统和企业外部作业流程系统连接起来,应用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使企业在市场中的财务信息得到有效的管理和控制。可见,第三个阶段就是目前现代化企业需要实现的财务信息化管理的阶段,是真正意义上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多变的经济环境,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先进的管理思想,科学的管理模式,成为企业生存的重要依赖。目前我国一些企业的内部状况就是疏于管理,缺乏严格的管理机制,造成企业资源流失和不必要的浪费。特别是在管理企业内部财务方面,缺乏真实有效的财务信息,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战略决策等其他许多问题。财务管理信息化在企业现代化的发展中,刚刚起步,而数据库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为企业从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向集中化,中心化的财务管理模式转变,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目前企业要做的就是顺应市场经济的变化,积极推进财务管理信息化的进程,加大企业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

如何加强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

(1)加强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必须按部就班,循序渐进。现阶段,我国很多企业的建设条件和技术水平还没有达到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立的要求,所以,必须有计划,有阶段地加强财务管理信息化,不能离开客观条件,脱离实际进行建设。因为财务管理信息化是企业现代化管理的核心内容,要加强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建设,还要对企业整个运作系统进行现代化建设,优化重组企业内部外部运作结构。因此,需要以企业基础信息化起步,按照从简单到复杂、从财务到生产管理步骤,合理安排进度。如果不按部就班,没有合理规划,就会给企业信息化管理、财务信息化管理的建设造成一定的风险,浪费时间和资源。

(2)加强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就要建立以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为核心的思想观念我国加入WTO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日趋完善,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步伐加快,国有企业长期以来是传统的经济体制和管理模式,运作方式有待改善。在现代化的企业中,需要建立以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为核心的思想观念,以掌握和控制资金流动作为经营管理依据。在企业日常的生产经营工作中,有很多工作部门和细节,所以,需要做好企业内部的资金和财务管理工作,对整个企业的管理工作才能合理高效。以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为企业管理模式改革的核心内容,设立科学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加强对财务信息和资金的调控,可以减小企业在市场变化下的风险,减少企业不必要的浪费和资金流失,并可以使企业内部的信息交流更加方便透明,真实有效。

(3)加强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需要加强对体系的安全保障。企业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安全机密。因为目前现代化的企业使用的网络体系是基于开放式协议的基础之上,而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在这种开放式协议的环境下,存在被攻击的可能。比如身份被不法者冒充,重要信息资源被盗用,这些是技术上要防范和解决的问题。另外,企业的内部人员在使用财务信息管理系统中,还存在部分不严密的现象,比如控制把关不到位,权责划分不严格,使得企业重要信息外泄或没有得到较好的保护。财务管理信息化实现后,企业经营运转的每一个环节都依靠于计算机网络系统,如果不能够加强企业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管理水平和维护效果,会影响到企业的整体运行。所以加强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就必须建立完善的安全保障体系,为企业的正常运作保驾护航。一方面,采用严密的防火墙技术,对付网络黑客入侵仅仅检测和拦截,设立身份认证,密码认证等安全的网络技术,对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各个环节采取网络保护措施,加强防范。另一方面,从人员管理到组织机构的架构,从计算机网络病毒的防治到企业内部运行系统的控制,从信息资源文件的管理到软件操作系统等一系列软件硬件设施,都要配套建立一系列严格的安全保障体系,使安保制度更好地为财务管理信息化服务,同时必须加大制度的执行力。

(4)加强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就要改变原来传统的管理观念。财务管理信息化是企业现代化管理的核心内容。加强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除了要将先进的现代化手段,科学的财务软件,方便的操作系统应用到企业财务管理中,还需要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管理政策和领导方式进行变革创新,对企业财务管理的传统工作部门单位,工作步骤环节,进行重新优化组合调整,对企业风险进行研究控制,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量,能够合理高效地控制企业财务运转。

篇9

[关键词]企业管理;财务分析;财务报表

财务分析产生于20世纪初,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财务分析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其相关理论已比较完善。财务分析根据经济环境的变化而有不同的要求,在以知识资本为首要资本的21世纪,同样对其产生更高的要求,财务分析将向更高层次发展。但是,什么是财务分析呢?通过大量学者对财务分析这一概念的概括与总结,笔者认为,财务分析是指财务分析主体利用会计资料及与之有关的其他数据资料,通过计算财务指标,采用一定的方法对企业财务活动中的各种经济关系及财务活动结果进行分析、评价,为财务决策、财务诊断、咨询、评估、监督、控制提供所需财务信息,其实质是财务分析主体对会计信息进一步进行加工、运用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财务分析主体对财务分析的要求就是财务分析所要达到的目的。财务分析主体是与企业主体有关的需要分析信息的部门、单位、法人、自然人等。

一、企业财务分析中存在的问题

(一)重视不足,企业分析人员的地位不高

据相关权威调查,在我国有65%的企业基本不做财务分析,50%的企业一年只做一次简单的财务分析,甚至有些企业领导和财务人员认为,本企业的所有财务及业务资料都是在自己的全程参与和控制之下形成的,情况清楚,无需再做什么财务分析。同时,由于企业管理层诸多思想上的误区,表现为财务人员在企业管理序列中的地位不高,缺乏话语权。长此以往,分析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不高,开拓性不足,工作效率就不高,使财务分析的效果大打折扣。

(二)资料来源方面的问题

1.会计处理方法的不同会使不同企业同类报表数据缺乏可比性,从而使财务分析结果有差异。举例来说,根据现行制度的规定,企业的存货发出计价方法、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坏账的处理方法、对外投资的核算方法、外币报表折算汇率、所得税会计中的核算方法等,都可以有不同的选择,存货发出计价方法有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分批实际法等多种方法。即使是单个企业实际经营情况完全相同,不同的方法对期末存货及其销售成本水平有不同的影响。因此,财务报表中的有关数据会有所不同,使得两个企业的财务分析不准确。

2.汇总数据不能直接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情况。企业财务报表中的数据是分类汇总性数据,它不能直接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详细情况。

3.资产负债表与损益表所反映的时间不同。以比率的形式将两种报表的数据比较,可比性程度不一致。损益表是时期报告,反映的是跨越了整个会计年度的数据信息,而资产负债表是时点报告,只反映企业某一时点财务状况,将两种报表的数据进行比较会有一些困难。

(三)财务分析方法方面存在的问题

财务分析的基本方法有比率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无论是何种方法均是对过去经济活动所进行的反映。另外,会计报表使用者取得会计报表的时间,与业务发生的时间就时隔更长了,可谓时过境迁,因此,用过去的数据去判断企业目前甚至将来的财务状况,往往不切实际。同时,可比性是两种分析法的灵魂,只有具有可比性的指标采用比较分析才有价值,而由于报表数据的局限,不同企业甚至同一企业不同时期的数据均缺乏可比性,从这个意义上说,两种分析法的运用必然受到影响。另外,现行财务分析指标常常是重“量”而忽视“质”,会计报表较难揭示详实的资料,因而使会计报表使用者较难取得诸如存货结构、资产结构、批量大小、季节性生产变化等信息。

(四)手工进行财务分析,成本高,耗时多

进行财务分析所依据的资料,除财务报表以外,还会涉及日常核算资料(凭证、账簿等)和生产技术方面资料。但是,在会计电算化尚未普及、系统不完善、效率不高的情况下,财务分析的工作仍主要由手工执行,凭手工对庞大的日常数据进行财务分析成本高、耗时多。

二、企业财务分析中问题的对策

(一)应该引起公司企业高层决策者和财务人员的足够重视

决策者和财务人员要把企业财务分析提高到一个更高的层次,落实其在企业正常运作过程中应起到的重要作用,努力做好财务分析的各个方面,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可靠的会计信息。

(二)确保财务数据的真实

1.进一步完善财务报告体系。以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利润表等作为基本报表反映企业的经营情况。同时,应更加注重对财务状况说明书的编制工作,其信息披露应反映企业的生产状况、采用的会计政策、或有事项、非货币性的与财务事项密不可分的信息以及企业未来发展前景的预测,受物价变动影响的因素等。

2.把经营情况与财务指标结合起来分析。仅从财务指标数值上无法看出企业经营的具体情况,这些数值本身的意义是有限的。只有详细分析董事会报告及其他信息来源中与该企业经营情况有关的信息之后,把经营情况与财务指标结合起来分析,才能对财务报表数据做出更深层次的理解。

3.详细分析会计报表附注。财务报表中的数据都是汇总数据,要了解这些数据的具体内容,必须详细分析会计报表附注中的细分内容,这样才不会被汇总数据表面所蒙蔽。比如,从债权资产的项目结构和账龄结构,可以分析其质量状况;根据投资项目的构成与变化可以分析各投资项目的真实价值。

(三)财务分析方法的综合运用

首先,要剔除各种影响因素。在分析时可以将不同会计方法的影响差异剔除,将某些特殊的、个别事件或因素剔除,选择同行业同等规模企业进行横向比较,等等。其次,要注意各种分析指标的综合运用。如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比较分析与比率分析相结合,横向分析与纵向分析相结合,总量分析与个量分析相结合,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以便相互取长补短,发挥财务分析的总体功能效应。

篇10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建筑施工企业在我国日益呈现出规模,企业发展越快、规模越大,在当前财务管理模式的问题也日益表现突出。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现状存在如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由过去的直接管理变为分层管理。传统财务会计制度都是由国家财政部与中国人民建设银行总行颁发,下面照章办事。改革后,企业财务管理分为以下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企业财务通则》、《企业会计准则》。这是企业财务会计制度的基本法规,是财务部门必须遵守的规范和准绳。第二个层次:根据《企业财务通则》制定的《施工、房地产开发企业财务制度》,即所谓的行业财务制度。第三个层次:企业根据第一个层次和第二个层次的规定,结合企业生产经营特点制定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办法。

2.在资金管理上取消专款专用和专户储蓄制度,建立资本金制度。《施工、房地产开发企业财务制度》打破了固定资产、固定基金、流动资产、流动基金、专项资产、专用基金三段平衡关系。按照“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平衡关系,将企业资金来源划分为所有者权益和负债两大类。

3.改革了成本管理制度,建立了新的财务指标评价体系。成本管理制度的改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改“全部成本法”为“制造成本法”;建立坏账准备金制度;调整了部分成本、费用开支项目。此外,为了政府部门、投资者、债权人和经营者的需要,设计了能够反映企业偿债能力、经营能力和获利能力的指标体系。

二、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的建筑市场竞争异常激烈,承接的工程项目条件越来越多,利润越来越小了。尤其是近几年国外建筑施工企业的进入,他们先进的施工管理水平和成本控制优势给我国建筑施工企业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国内的建筑施工企业生存压力越来越大。加强财务管理,增强内部控制制度是其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以下本文将探析一下目前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

1.财务管理体制不健全

当前我国的一些建筑施工企业规模不一,施工的队伍有的也比较混乱,有些企业应设置的财务收支制度、成本核算制度、定额管理制度等基本的制度残缺不全;有些建筑施工企业虽然有几项制度,但在实际工作中没有办法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尤其是对于挂靠企业更像是形同虚设。由于制度的不健全,给企业带来很多负面影响,这种现状既损害了企业自身的根本利益,也导致外部监督困难重重。

2.企业经营权责不清,账实不清

目前而言,我国的大部分建筑施工企业都有自己的规章制度,施工企业内部的管理人员及各职能部门都制定了相应的责任和义务,但是在大部分建筑施工企业里普遍存在有权无责的现象,只行使权利,而不承担责任,从而造成国家资产流失,对重大经济损失没有建立责任追究制度,直接造成财务管理混乱。有些事业单位的领导在承揽到工程后,没有对合同进行深入理解,对财务知识懂的少,对财务工作观而不理或理而不管,这也影响了企业的经济运行质量。

3.建筑施工企业偷漏税问题较突出

一些本地的建筑施工企业纳税意识不高,只有在税务检查时,查点补点,拖欠问题也比较严重;一些外地的建筑施工企业在工程结束之后一走了之,没有及时缴税;另外,由此建筑施工企业经常出现工程项目资金不到位的现象、建筑单位拖欠材料款等,从而使得开具发票和及时缴纳税款经常不及时。

4.财务管理缺乏监督

部分财务人员往往有章不循、有法不依、有规不守、有责不负,年初无预算、开支无计划、成本无控制、费用无限制、核算无规矩、挂账不清理等,造成财务秩序混乱、建筑企业经营质量不高的根本原因。三、改进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现状的建议

1.明确企业内部财务管理的权责范围

要克服这种弊端就要按照有关法规的要求,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建立和完善权责明确的财务管理创新体制,也就是明确企业管理人员在财务管理上的权责、财务管理的权责范围、明确个人在各个职能岗位上所具有的权力和责任,将这些权责范围明确到个人。从而就可以建立起有条不紊的权责体系,通过这种必要的制度体系管理人,达到提高财务管理的目的。

2.发挥财务的监督控制职能,完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一般建筑施工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包括人工预算制度、材料费用的计划、采购验收、入库及款项审批支付制度、投资筹资的申请审批制度、货币资金(包括现今、银行存款、备用金)的审批报销制度等、完善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就是要完善这一系列的申请审批报销制度。

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一个根本问题就是要“尽量开源节流”。最好的成本控制方法就是要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而内部控制制度说准了就是要控制人的贪婪的源头,遏止住这些贪婪的机会。控制的根本问题就是要做好财务管理内部的控制制度建设,同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改进。

3.加强资金结算的功能建设,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益

如果要比较大限度地发挥资金结算的职能,其前提就是要建筑施工企业能够实现资金的统一调度,在资金流转中尽可能地减少资金占用,运作好沉淀的资金,最大限度地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同时,对于现金的管理施工企业还应该制定相应的管理规定,包括收入和支出两方面,结算中心根据这些规定控制整个企业的现今缴纳和支用。此外,作为施工企业的高级财务管理人员应该能够站在较高的起点上去把握和调配整个企业的资金,协调好各个项目间的资金利用,防止资金使用中的障碍和效率低下。

4.从整体上把握和盘活企业资产,使企业资产链和资金链能够都运行良好

我们都知道作为建筑施工企业,其本身的工程的固定资产和其他一些资产占用的比例较大。目前,垫资施工和工程拖欠款回收难就是困扰建筑施工企业的两把尖刀。因此,施工企业除了严格规范垫资施工、下大力气清收工程拖欠款、必要时用法律手段说话等,还要从整体上把握好资产和资金的使用比例,尽量降低风险资金和贷款的使用,从根本上去除资金和资产协调问题带来的企业风险。

总体而言,作为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贯穿于施工企业运作的各个阶段,体现在生产经营的各个过程。施工企业的一些其他活动比如投标招标、投资决策、资金运营等都跟财务管理密不可分。因而,可以说做好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关乎整个施工企业的生死存亡。

【摘要】随着去年房地产泡沫的诞生,中央财政加强了对各地建筑房地产市场的监控。本文对于现今的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现状进行了剖析,在指出一些突出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完善改进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现状

随着我国财政政策的变化,尤其是去年年底以来对于银行金融企业的贷款限制。全国各地建筑房地产市场开始陷入困境,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整个行业进入了新一轮的洗牌阶段。要想在强手林立的建筑行业生存,重视财务管理工作是不可忽视的。

考文献:

[1]钟自强.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监督[J].管理,2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