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体育教学计划范文

时间:2023-04-10 02:21: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二年级体育教学计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二年级体育教学计划

篇1

认真学习“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把“生活教育”的理念渗入到新课程中。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目标,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培养他们终身体育的意识。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他们的创造力,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位同学受益。

二、工作目标

认真完成七年级体育教学任务,使学生掌握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技术。培养学生的兴趣。认真完成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任务,争取在区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认真完成上级领导安排的各种时令性工作和任务。

三、学生现状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身体发育正处于青春期的高峰时期,心理、生理的发育波动强。男生爱动,喜欢对抗性强的运动项目如:篮球、足球、等项目。而女生则恰恰相反,喜欢娱乐性、柔韧性、游戏性强的项目。从身体素质方面来看男生力量素质差,但是灵活性和反应能力强。女生也是力量差,但是柔韧性好。对于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较薄弱,对锻炼方法模糊,不知如何合理的进行体育锻炼。因此,这学期应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选择多样的教学内容,多通过集体游戏来提高凝聚力,满足学生参与活动和学习的需要。因此要因势利导,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

四、加强课堂常规落实、改进教学措施、提高教学质量。

1、常规落实,上课前认真备课,钻研教材,改进教学手段,根据学生的不同差异制定不同的教学手段使每个学生受益。在体育课中,对学生严格要求,加强组织纪律教育,防止各种伤害事故的发生,做到安全第一。

2、体育教学是整个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因此,上好体育可是重中之重,是对学生进行体育教学的重要手段,本学期,我将按照“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努力探索新课程标准,积极改进自己的授课方式,提高自己的授课水平。在教学中严格贯彻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努力使每一位学生都能积极的上好体育课,学好体育知识,增强体质,使教学质量得到有效的提高。

3、进一步提高课外教学活动和运动竞赛水平,学校的体育工作除体育教学以外,还有课外体育活动和运动竞赛,这

两项同样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点。课外体育活动是学生非常喜爱的活动形式,它即可以使学生对在体育课上学到的知识进行巩固,又可以发挥自己的能力去学习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基于这一点对本学期的课外活动要详细计划措施,并做好辅导,以保证课外体育活动顺利的开展。

五、本学期考核项目:

50米、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

附教学进度:

1周:身体恢复性项目练习、课堂常规教育。

2—4周:学习广播操、自选项目练习。

5周:快速跑、篮球。

6周:篮球、足球、沙包。

7周:跳跃、技巧。

8周:排球、投掷。

9周:考核篮球、50米。

10周:花样跳绳、蓝球。

11周:跳跃、自选项目。

12周:球类、自选项目。

13周:技巧、自选项目。

14周:快速跑、自选项目。

篇2

(20XX——20XX学年

第X学期)

(本文档共

8

】页/【

3219

】字)

单位

姓名

20XX年X月

线上教学和返校开学的教学衔接计划

(2019—2020学年

第二学期)

——单位

姓名

2020年X月

一、

指导思想

结合此次线上空中课堂、科任教师直播教学内容和本班学生学习情况,致力于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学科教学体系,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全面提高每一个学生的学科素养,为孩子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坚实的学科基础。

二、

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现有学生X人,其中男生X人,女生X人。经过本学期为期X周的线上“空中课堂”和科任教师线上直播教学,根据学生平时上交作业和家庭作业上交情况来看,有的同学兴趣较浓,基础知识和能力掌握较好,能主动学习,但有个别学生自制力较差,无论是听课还是作业都不够认真,甚至出现应付的情况,由于线上教学老师不在身边,家长也有自己的工作和事情要做,个别情况下不能及时督促、辅导孩子观看空中课堂,进行线上学习,这就导致拉大了学生之间掌握知识情况的差异。

本学期学习有关法律的一些知识,和现实生活联系较紧密,学生比较感兴趣,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的重视程度还是不够,有很多学生认为道德与法治课是一门副科,学好学不好一个样,这样就导致学生在心理上重视不够,学习不认真,成绩不太理想。从上学期的考试结果来看,部分学生还在学习习惯、答题规范等方面存在问题,有待改进。例如部分学生由于平时的忽视,基础知识掌握不熟练、不扎实,更谈不上熟练运用,遇到问题不能准确答出。学生审题能力不强,答题时不仔细审题导致失分较多,思维能力、从材料中获取信息能力、概括归纳能力较差,导致对题目的理解偏差造成的答非所问。答题随意性较大,不能较好地用好教材的简洁语言、政治术语来表述,层次性、逻辑性差,准确性、条理性、规范性有待提高。有极少一部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较差,考试态度不端正,不能准确表述、认真作答。教师也要严格要求学生、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法,使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

三、

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围绕公民与国家的关系的生活主题,以宪法精神为主线,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基本制度、国家机构等内容贯穿起来,使之成为一个整体,更好体现宪法精神,即规范国家权力的运行,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从学生生活出发,将宪法的规定与生活中常见的社会事务结合起来,从学生的经验出发,引导学生对宪法地位和宪法精神的理解和认同,从而真正从内心认同法治,树立法治信仰,践行法治精神。将知识、观念与行为选择融为一体,注重法律知识向日常实践的延伸,强调法律知识的获得、公民素养的养成和法律的应用融会贯通,引导学生在掌握法定的权利与义务等基本法律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活动体验和参与,提升正确判断、选择、行动的能力。本学期课程分为四个单元,共八课。

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分为两课维护宪法权威和保障宪法实施,教材第一单元以“坚持宪法至上”开篇,让学生体认宪法的核心价值,初步理解宪法精神,本单元为后三个单元起到铺垫的作用,所以在整册教材中举足轻重。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了解宪法,对法律有初步的认识。本单元的教学难点是认真坚持实施宪法。

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分为二课公民权利,公民义务是对上一单元内容的承接,也是本册教材内容的重点之一。着重讲宪法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并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本单元的教学重难点是了解公民的权利与义务,依法行使权力,依法履行义务。

第三单元人民当家作主分为两课我国基本制度,着重讲宪法规定国家制度,宪法将国家权力赋予国家机构并规范国家权力的运行,以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我国国家机构本单元教学重点是了解我国的政治制度,国家的国家机构。本单元为下一单元的知识提供了理论依据。

第四单元崇尚法治精神,共分为二课尊重自由平等维护公平正义。在前面以知识(宪法规范)为载体进行渗透教育的基础上,明确提出自由平等、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追求,引领学生尊崇法治价值、崇尚法治精神。这是对宪法精神的扩展。本单元是整册教材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公平正义的重要性教学难点是激发学生对自由的追求,对公平的维护。

四、

教学目标

五、

通过讲授宪法的核心价值及其在国家生活中的崇高地位,使学生树立宪法至上的信念;通过详细讲解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引导学生正确行使权利、积极履行义务;通过介绍我国的国家机构和国家基本制度,引导学生树立制度自信,增强国家认同;通过阐述自由平等的真谛、公平正义的价值,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践行法治精神。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有关权利与义务的基本知识和两者的关系,了解和掌握我国法律规定公民在人身、文化和经济方面的权利和义务,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崇尚公平和正义,做一个遵纪守法的讲文明讲礼貌的好公民。

懂得正义是面向每个人的,它要求每个人都必须自觉遵守制度规则和程序,没有人可以例外;能够分辨正义行为和非正义行为,养成积极健康的社会正义感,以自觉遵守各项社会规则和程序为荣,努力做有正义感的公民。让中学生了解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正确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正确认识公平问题,树立公平合作意识的重要意义。正确履行正义行为,做一个有正义行为的公民。

六、

开学安排

(一)

对“空中课堂” 讲过的知识运用课堂时间进行回顾复习,不放过任何一个知识点,使学生对已经掌握的知识进行复习巩固,还未掌握的知识达到掌握的状态,缩小学生之间的差距,为后续教学工作的展开打好基础。

(二)

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利用一定的时间和精力,以测试的方式了解学生在线上教学阶段对每一课每一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加强指导,严格要求。

(三)

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坚持不懈地抓好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尤其是培养学生养成乐于倾听、勇于发言和认真写字的习惯。对学生多一些宽容,以欣赏的眼光看待他们,对学困生多鼓励,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消除学生在“空中课堂”线上教学活动中未掌握知识而产生的消极心理,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

(四)

教学内容都是以问题情境的方式打入自己的公民境界,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教材继续秉持体化的思想,虽然本册书较多涉及法律文本、法律知识,结合本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生活经验,将有关的做人道理和法律要求结合起来论述,将知识和行为要求结合起来表述。

(五)

认真备课要了解教材的总体布局,做到掌握教材具体内容在单元和整套教材的地位任务。上课是学生接受知识的直接方式,在教学中要营建温馨,积极的学习氛围。以多种教学方法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促进学生发展作为宗旨,同时渗透德育教育。作业布置要精不要贪多,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分层次布置,布置的时候要注意习题的实用性,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为目标。

(六)

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互助合作能力。细化学习小组的管理,让学优生带动和帮扶学困生,提高学困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学习能力。用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情感体验。

(七)

强化学生的道德实践。根据学生实际选择适宜的活动内容和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的问题,让学生的心灵得以成长。注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以课堂为平台,以活动为契机,让学生积极参与、畅所欲言,让他们敢说、多说,敢做、多做,培养他们的思辨精神,提高他们的思维水平。

(八)

留给学生足够的复习时间。争取在每节新授课上留出3-10分钟,并利用复习课,让学生记诵书中学过但尚未掌握的知识点,让他们以复习的方式将书里的理论知识内化为自己的思想观念,从而指导和规范他们的言行举止,使他们在社会生活中少走弯路,成长为具备基本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的合格公民。

(九)

篇3

(一)制订学年教学工作计划的思路小学低年级学年教学计划,是依据课程标准“水平一”各领域规定的活动和内容,选定具体的教学内容,并把这些教学内容合理地分配到两个学年中去。然后,再根据学年授课周数、每周授课时数,以及每年级的各项教材及其设定的课时比例,合理地分配到两个学期中去。并根据教材的性质、特点确定测试体能和动作技能的项目。

(二)方法和步骤1.分析研究低年级学生的基本情况,加强计划的针对性在制订低年级学年教学计划时,教师应对一、二年级学生的情况有尽可能多的了解。一般说来,一年级小学生多数来自幼儿园,他们初步掌握了一些简单的队列队形如站队、立正、稍息、看齐、报数、原地转等动作方法,以及踏步、走、跑、跳、投、攀爬等自然动作和活动性游戏等,但对体育的知识概念还不理解。因此在安排一年级教学内容时,要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动作基础即接受能力。另外,还可以通过访问幼儿园教师和检测学生的体能情况以及与学生聊天、询问等了解学生的身体与心理情况。到了二年级,学生经过一年的体育课体验,对课的活动过程、学习与练习方式等逐步了解和熟悉,初步建立起课堂常规意识和习惯,体能、心理适应能力及同伴关系、群体观念等都有明显提高,但也存在某些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的问题等。这些情况都是制订学年教学计划的有效资源和依据。因此,从了解和研究学生入手,制订学年教学计划,有助于教师根据教材的性质、特点和难易程度,将本学段教材内容合理地分配到两个年级中去,对于提高教学计划的针对性,克服盲目性和提高教学质量,都具有实际意义。一学期除节假日外,一般按18周计算;国家教学计划规定每周上4节体育课,全年实际上课总时数为:18(周)×2(学期)×4(每周课时)=144(课时)144×2(每课时按上两项教材计算)=288(课次)2.根据教材的难易程度和教学需要,确定各项教材的授课时数。

(三)学年教学工作计划示例1.依据体育课程标准各级目标的涵义和要求,选定教学内容。课程标准的各级目标,是统领和选编各学段教学活动或内容的依据,因此在制订教学计划时,首先要悉心研究领会课程标准的总目标、领域目标和水平目标的指导思想、理念涵义及目标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依据本学段各级目标要求选定相应的教学内容。2.深入研究教学内容的性质和特点,分配好两个学年的教学内容。如上所述,学段各领域中的教学内容不是教师主观随意安排的,而是依据本学段各领域和水平目标的规定选定的。

篇4

关键词:分方向教学法;中职体育;课堂教学;教学现状;兴趣;教学策略

在中职体育教学阶段,教师对体育教学重视程度不够,学生也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文化课的学习上,造成体育教学有效性低下,学生的身体素质较差。这就需要体育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人生发展、个体差异等不同进行分方向教学,从而更具针对性的实现学生体育技能和身体素质的提升,推动我国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在符合学生兴趣爱好的基础上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

分方向教学主要依托于学生的兴趣爱好、人生规划等因素,并综合考虑教学目标、课时安排等内容,力求提供给学生更多可选择的空间,最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并提升教学效果。在中职体育教学中,为了保证学生能够在体育课上集中注意力完成体育锻炼,校方在制定体育教学计划时,需要综合考虑学校自身能够开设的体育课程以及当代中职学生的兴趣爱好,以求获得学生的喜爱,在实际授课过程中能够配合教师完成体育教学任务。学校可以开设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艺术体操、健美操、武术等体育项目,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选择。在学生选择体育项目之后,可以根据学生人数进行分班,保证每一项目各班人数不多于三十人。每学期都可以进行一次体育项目的选择,提供给学生更多的体育学习体验,从整体上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

在分班之后还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完成教学设计,在上课过程中选取符合当代年轻人审美水平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在进行体育项目理论知识的讲解时,最好能够配合图片、动作等,保证吸引学生的注意,并形象化的掌握抽象的理论知识。在学生进行练习阶段,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几個同学共同协作,互相提升。在体育成果验收阶段,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对抗赛,更符合当代年轻人的性格需要,激发学生的好胜心,更好地发挥出自身水平。这样在课程设置、课程选择和体育教学阶段综合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能够突出中职体育教学的人文性,激发学生全身心投入于体育学习与锻炼的兴趣。

二、在面向学生人生发展的基础上发挥体育教学的作用

中职阶段各年级学生面临着不同的学习任务,对人生规划也有着不断的改变,为了突出体育教学的实践性,学校可以面向中职学生的人生发展,进行分方向的体育教学。对于一些今后想要投身于体育事业的学生,需要提供给其更具专业性和系统化的体育教学,保证在中职阶段接受到的体育教育能够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加以利用。特别要注意综合体育学科的理论知识、动作要领以及身体素质方面的教育,实现体育教学的完善化、系统化。而针对一些对体育事业不感兴趣的学生,校方可以将体育教学的目标落实到丰富学生体育知识,提升其身体素质上,让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感受到体育的魅力,并逐渐增强身体素质,为今后的发展打好身体基础。

此外,学校还可以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安排不同的体育教学课时,结合其他学科的教学,实现中职教学的系统化。中职一年级阶段可安排每周上两节体育课,并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体育锻炼,组织学生开展体育活动。中职二年级阶段可以安排每周上一节体育课,鼓励学生进行体育锻炼。中职三年级阶段由于大部分学生要步入社会进行实习,校方可不再安排统一的体育课程,但可以预留出场地提供给三年级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在一二年级可以将体育成绩录入到期中和期末考试成绩中,并结合学生的体育成绩来进行评优。将学生的人生发展与分方向体育教学相联系,实现了体育教学的生活性,为学生步入社会提供了更多可能。

三、在针对不同学生个体的基础上实现体育教学的有效性

每位学生的身体素质是不同的,教师在进行分方向教学时需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不同个体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给每位同学身体素质的提升提供可能。可以在每学期开始前针对全校学生进行体能测试,从整体上把握学生的身体条件,在开展体育教学时对一些体能较差的学生予以关注。在教学阶段也需要及时对学生的身体状况进行把控,针对学生的身体条件布置不同的体育训练项目和任务量,保证学生能够保质保量的完成体育教学任务。对一些身体素质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在其课余时间展开针对性的训练,并鼓励学生参与各方组织的体育活动,为学校和自己争取荣誉。针对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可以从力量、速度、耐力等不同角度对其进行训练与提升,让学生在三年的体育教学中有所收获,不断提升身体素质。

教师要保证学生能够认真对待每节体育课,能够接受教师布置的体育学习和训练任务。还需要针对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的逐步提升不断完善教学计划,保证每位学生接受到的体育教学都是适合自己的。例如,在进行乒乓球教学时,每节课开始之前都要引导学生进行热身,并安排乒乓球基础较好的学生与乒乓球基础较差的学生为一组进行训练。针对身体素质欠缺的学生,教师可以在体能方面对其进行提升,而身体素质较好的学生则需要主要完善技术要领。这样学生就能够在自己现有的身体素质和体育理论知识及技术的基础之上实现全方位的提升,保证中职体育教学的效果。

综上所述,分方向教学方法符合现代教学的需要,能够最大程度上满足更多学生对体育学习及锻炼的需求。在中职体育教学中,可以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学生的人生发展观念以及不同的学生个体几个角度出发,开展分方向教学。从而给中职学生学习体育提供更多选择,并逐渐提升学生的体育技能及身体素质,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推动我国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韩磊.中职体育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6(04)

[2]李阎.中职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育行动爱好的培养[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22)

篇5

关键词: 大学体育课程问题教学改革

一、体育课程研究

大学体育课程是以大学生锻炼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学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学生体质和提高学生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它是高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大学体育课程包括体育课、早操和课外体育锻炼。体育课是寓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生活与体育技能教育于一体的教育过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要途径。

二、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原因分析

目前我院体育课程的开设情况是一年级开设大体,二年级开设体育专项选修课。大学体育教学分为两个教学模块:《大学体育I》32课时和《大学体育II》32课时。总的来说,教学内容比较陈旧,以竞技体育为主,危险性比较大,对学生的终身受益价值不大,与《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严重脱离。许多学生酷爱体育运动但不喜欢上体育课,尤其以女生居多,这与我们现行的教材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中存在问题有直接关系。传统体育教学重竞技、重技术、重教学、重运动成绩,教法简单,评价单一,往往是学生在教师统一指导下整齐划一地被动练习,教师具有绝对权威性。因此,改革现有的大学体育课程显得十分迫切。通过大学体育课程的建设与改革,学生能通过公共体育课程的学习提高运动能力,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三、大学体育课程内容的改革

从2008年起,我院对大学体育课程进行立项建设:一是对教学内容进行全面的改革。改革的方向由竞技体育教学向大众化体育教学转变,重视专项技能与身体素质的有机结合,着力让学生掌握两项以上健身运动的基本方法和技能;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形成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良好意识,养成每天锻炼一小时的良好习惯;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每学期4课时的体育理论知识点的学习。同时在运动实践教学中注意渗透相关理论知识,向学生面授掌握科学锻炼的方法;运用多种现代体育锻炼方法,扩大学生关于体育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和欣赏能力。二是对体育课程的管理和考核形式进行全面改革。在课程管理方面,对上课时间、地点,迟到早退的处罚规定,早操出勤的检查作了全新的规定,并要求对学生的特征与运动技能、学习态度与行为,包括出勤课堂表现、交往与合作精神、情意表现等进行评价。

四、大学体育课程设置与时数分配的改革

我院大学体育课程实施情况如下:大学一年级上下学期均开设体育必修课,共64个学时(32+32)。二年级上下学期均开设体育专项课,共48个学时(32+16)。学生在校期间限定必修112个学时7个学分的体育课程,同时必须每年完成《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

1.一年级基础体育课程

即以全面发展学生体能和运动素质为主要内容的基本体育课。其内容主要包括跑步、太极拳、球类等,主要提高学生的耐力、速度、力量、柔韧等身体素质。其中太极拳作为民族传统体育成为我院的特色贯穿于全过程,并在全院一年一度的文化艺术和院运动会上进行太极拳汇演和比赛。

课程考核:运动参与15%,运动技能30%,素质45%,理论10%。

2.二年级兴趣选项

在完成必修课的基础上,为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需求,我院打破了原有的系别年级、班级限制,重新组合上课(旨在促进不同年级、不同背景学生的相互交流),同时实行“三自式”开放教学,即学生自主选择上课内容,自主选择上课时间,自主选择上课教师。体育专项选修课中,开放项目包括篮球、排球、足球(男)、网球、乒乓球、羽毛球、健美操、武术、跆拳道、散打、剑术、长拳、轮滑共13个项目。选修课考核内容设权重:运动参与15%,运动技能45%,素质30%,理论知识10%。

3.体育保健课。

从2008年下半年起我院对一、二年级开设体育保健课,主要针对少数身体异常和患有慢性疾病后恢复期的学生。由学生本人提出申请,经校医核准后方可参加。主要选用对身体保健康复效果较好的体育传统项目,如太极拳、剑术、羽毛球、乒乓球、软排、小球项目,将健身与体疗相结合。通过保健课教学,学生可以掌握几项有益于身心健康、加速康复的保健体育技能和方法。

课程教学内容时数分配是加强教学过程控制的一个重要手段,各专项课应按适当的原则安排教材内容,以保证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具体分配见下表:

五、早操、课外锻炼、《国家学生体质标准》

从2007年开始我院全面恢复了早操,我院基础部、学习处、团委一起制定并实施了《关于学校早操管理与考核的有关管理规章制度》,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必须每天参加早操锻炼。

1.早操

1.一、二年级集体做广播操,以院(系)班级为单位,实行定时、定点、定人管理,三年级以跑步、太极拳、操等形式自主选择。早操出勤率与体育课成绩和系部班级评优评先、奖学金等挂钩,凡缺勤次数一学期累计三次者,体育课成绩和《国家学生体质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成绩以不及格处理,补考办法:按每人每天跑2000米,共计20天,由专人监考。

2.课外体育锻炼

一、二年级学生每周必须参加两次课外体育锻炼,无体育课每周不少于三次课外体育锻炼,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出勤作为体育成绩和《标准》加分依据。

3.《标准》

学生在校期间每年必须参加一次《标准》测试,测试的内容分必测和选测项目。

(1)必测项目:身高、体重、肺活量、1000米跑(男)、800米跑(女)。

(2)选测项目:坐位体前屈、掷实心球、仰卧起坐(女)、引体向上(男)、握力。

六、大学体育课程教学管理

1.高校

(1)高校应根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目标与要求制定教学计划与课程纲要。

(2)高校必须逐步建立大学体育课程的设置体系,健全课程所必须的大纲、计划、内容、考试考核及规章制度,要最大限度地设置各种运动课程,以满足学生对体育运动的需要,并完备教学所需的场地、器材等各种教学条件。

(3)高校应建立体育教学文件,图书资料室。

2.教师

(1)教师应在学习和管理中逐步使用现代教学手段,开展教学法的研究,以保证体育与健康课程质量的不断提高。

篇6

关键词:“选项走班”策略;体育意识;操作步骤

采用高中体育“选项走班”的教学策略,目的是为学生的终身体育锻炼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不是培养专业的运动员。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不能过分追求运动成绩,也不能苛求技术动作的细节,更重要的是注重学生基本运动技能的掌握与应用,使学生真正地喜欢体育,真正体验运动给自己带来的快乐。在教与学中塑造学生强健的体魄,使他们生理与心理平衡发展,让体育生活化,使学生受益终生。

高中三年各个学段的教学内容应该有不同的侧重点。高中一年级学生把体操、田径、武术作为必修课程,为以后的选项学习打好基础。高二年级开始实施走班选项教学,内容的安排可采用定向选择,即开设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健美操、武术和羽毛球,每个内容学习时间为一学期,每个内容为36课时分两个层次,一学年完成四个层次学习内容。高三年级因面临高考,学习紧张,可适当根据兴趣需求开设自主选择的选项走班教学。

“选项走班”教学策略的具体操作步骤是:

首先,按照教师申报的课程内容,合理分配教师。在学期开始,按项目加强教研并制订合理教学计划,每位体育教师都加强自己的专项或特长素养,为增强学生求知欲望和挖掘发展的潜力奠定良好基础。

其次,打破班级界限,合理安排体育课时。专项选修需要在一个年级范围内统一进行,它打破了原有年级中的班级界限,由兴趣相近、专项相同的同学共同组成一个新的选项班,在固定的时间统一进行。

再次,学生自主选项,组建选项班。学生从自己的需要、兴趣特长出发确定所选专项后,教师根据报名情况将他们重新组织成一“选项班”,对于选项比较集中的项目内容,学校要加大这方面的师资力度,可分多个班进行上课,不可强行剥夺学生选择的权利。

最后,选项班教学的实施过程应遵循循序渐进的规律和因材施教的原则。以学生自主练习为主,教师个别教学为辅。教师要充分考虑个体差异,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地安排训练计划,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制订不同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这是“选项走班”教学的核心。

“选项走班”的体育教学策略适应时展的要求,应成为中学体育教学改革的新思路,广大体育教师要紧紧把握课程改革的契机,面向全体学生,使“选项走班”教学在高中体育课中开花结果!

参考文献:

[1]毛振明.回顾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1(06).

篇7

关键词: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模式;现状

1、前言

社会发展与教育之间存在着非常重要的关联。我国地域面积非常的辽阔,因此,造成了经济、文化等方面分布严重不均衡的现象,各大高校实际的办学规模、教学理念等方面都存在非常大的差别,实际的教学管理制度、教学设施等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高校实际的体育教学模式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呈现出多样化发展特色。高校需要注重体育教育模式的适应性,尽可能解决体育教育理论与实际之间的巨大落差,实现体育教学的规范以及指导,开辟新型发展思路,提升高校体育教学效率。

2、大学体育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从目前高校体育教学来看,高校体育教学大多根据体育工作条例以及高校体育指导纲要作为基础,在体育课程设置方面普遍坚持大一、大二开设基础性体育课程,大学三年级以上包括研究生开设体育的选修课程,目前国内高校普遍选择体育课程选修加必修的形式,实现了高校体育教学的统一性要求。在此基础上,高校按照自身教学目标以及教学系统特点来实现课程的有效组合。从目前国内高校体育教育教学模式来看,大学体育的课程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式与学校实际进行有效结合,实现的教学模式呈现出多样化发展趋势,但是却呈现出非常多的问题,诸如,教学模式缺乏研究、实际的课程分类较为模糊、分析总结不够详细,等等。高校的体育教学模式实际上体现出来高校的教学思想以及教学程序,对实现课程目标、执行教学计划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高校在进行体育课程教学过程中,总体目标存在着明确性,但是实际的结构关系上却存在着一定的模糊性。

3、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

3.1、三基型教学模式

作为传统性的教学模式,三基型教学模式在我国体育教学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三基型体育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培养学生体育理论知识以及体育技能,注重增强学生体质,实际的教学采取行政班教学模式。三基型体育教学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中的主导位置,实现了规范化的体育教学,但是实际的教学内容却与中学、高中的体育教学内容存在着巨大的重复性,实际的教学过程并没有践行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学生个性发展受到限制。因此,三基型体育教学模式在上个世界末期较为流行,但是目前缺乏适用性,学校采用性非常低。

3.2、阶段性体育教学模式

所谓的阶段性,也就是根据教学目标的差异性来设置课程,并且根据所设计的阶段来进行体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大部分高校的阶段式体育教学模式大多采用两段式教学方式,大学一年级主要开设普通的体育教学课程,大学二年级则是开设选项课程。在大学一年级的体育教学过程中,考虑到大学生实际体制,充分的提升大学生体制,为之后的体育教学打下基础,大学二年级则是尽可能满足学生的兴趣,为提升学生体育锻炼积极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却存在一定的问题,由于大学一年级普遍采用统一性的课程要求,因此并不能够对学生进行分类指导,课程内容重复非常严重,大学一年级的体育教学与大学二年级的体育教学内容无法实现有效的衔接。因此,阶段性体育教学方式更多的是针对体育基础较差的学生,为了能够提升大学生身体素质,满足体育发展的实际需求,选择阶段性体育教学方式的高校数量较多。

3.3、选项型体育教学模式

所谓的选项型,主要就是指在固定上课时间之内,将其中的两个学期进行固定,其他学期进行换选,通过学期的不断换选来提升实际的课堂教学效率。实际上,选项型体育教学模式更多的是针对教学内容非常多、课程容量非常大的教学,这就使得一个项目能够进行集中性的开设,通过多个学期的紧凑学习来提升教学内容的衔接性以及紧密性,保证整个结构的完整性,提升教学的连续性。在进行连续性体育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爱好来进行体育项目的选择,使得该项目知识技能的深入掌握,提升运动技能,这样能够更好发挥教师特长,课程管理较为简单,因此高校实际采纳率非常高。选项型的教学方式对提升专业体育水平具有非常积极的影响,但是对于体育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经常会出现跟不上教学进度的现象,久而久之,失去体育学习的信心;或者是教师变化、学生退出等问题而造成调整性差,教学非常不稳定。

3.4、并列型体育教学模式

并列型体育教学模式的教学对象是全体学生,根据项目的实际特点以及所能够承受的容量来设置教学版,并且根据形式上的差别在一个学期并行开设。同时,在进行教学班的设置过程中,针对学生的体育水平划分为特长班和普通班,特长班教学更加注重专业技术动作的解析,社会普及面较大,教师需要根据标准来进行学生考核;基础班的教学动作较为简单,更加针对社会发展潮流,学生数量较少,教学周期较短。并行型体育教学模式能够保证不同的项目能够同时开设,同时还能够保证同一个项目的不同内容能够在同一时间开设,实际的教学内容独立性、连续性并存,实际的课程设置充分考虑到学生续期以及师资特点,教学更加具有灵活性。例如,学生更能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选择运动项目,实现不同学生的良好发展。此外,并列型体育教学模式实际上启发俱乐部教学模式,学生接受度更高。由于实际的选课存在着非常大的自由度,因此,实际的教学监督工作非常重要,通过考核标准的均衡性来构建管理体系。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学生选择体育项目的学习时间非常长,这样能够提供更好的平台,但是如果网络选课系统不发达,则容易出现非常多的问题。

3.5、俱乐部型体育教学模式

所谓的体育俱乐部,也就是将体育项目作为重要的载体,通过建立体育教学团体或者是体育活动团体的方式来完成。俱乐部型体育教学模式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转变传统年级方面的巨大限制,给予学生更多的空间来进行自由选择。学校则是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身体素质等方面开设体育课程,设计较为固定的活动时间,教师对学生进行集中性的辅导,每一个俱乐部都存在着固定的表现形式,实际的教学具有层次性多样化,有效发挥学生潜力,体现学生的内在价值。俱乐部型体育教学管理模式满足了学生对体育项目的多样性需求,鼓励发挥学生潜能,提升学生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体育教学中的整体性。从目前高校体育项目建设来看,由于师资支持、体育场地设施支持等方面的限制,高校非常多的体育项目无法开设,学生的需求无法满足,学生的兴趣首先,影响到实际的教学实施。此外,学生体育选择自由度的日渐加大使得教学管理难度不断加大,由于学生体育意识并不成熟,因此实际的选课以及学习受到非常大的影响,因此,俱乐部性体育教学模式发展受到了非常大的限制。

4、结语

高校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因此,提升身体素质对其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需要树立正确的价值理念,指导学生形成“终身锻炼”的思想,坚持多种体育教学模式并存的观念,充分的反映出体育教学的实际内容。由于体育教学体系的复杂性,高校需要更加注重体现教学的多目标性以及多功能性,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形成稳定的体育教学结构。高校需要根据本校发展实际,结合本校学生的身体素质,从自身资源条件出发,实事求是,培养学生运动素质,引导学生树立“终身锻炼”的理念,深化教学冬季,实现教学效率的不断优化,进行教学手段的综合运用,实现体育教学整体功能的有效发挥。

参考文献:

[1]东锋.新课程下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现状及对策研究[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9.09(09).

[2]陈庆平,李华,陈华东.大学体育课程建设及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J].体育科技,2012(01).

[3]盛建国.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模式的比较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4,04(02).

[4]朱继华.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与整合[J].体育学刊,2004,11(06).

篇8

关键词:体育课堂;创新;教师;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7-0205-01

“创新教育,特别是面向基础教育的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的价值取向,以发掘人的创新潜能、弘扬人的主体精神、促进人的个性和谐全面发展为宗旨的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因此,创新体育课堂教学模式同时也能推动素质教育的实施。体育学科是学校教育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它不仅与学校的其他课程在很多方面具有一致性,更具有自身的鲜明特性。体育学科为学生提供了独有的、开阔的学习和活动环境,以及充分的观察、思维、操作、实践的表现机会,对于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开发提高,具有其他学科所无法比拟的优势。那么,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力就成了体育教学追求的目标。为了促进体育课堂创新,我们应该从以下四方面做出改革创新:

一、丰富教学课程,选择多样化

(1)初中一年级课程设置为基础性课程。通过对学生的体能测试作出分组:身体偏瘦的学生主要针对增脂训练;身体正常的学生主要针对增肌训练;身体偏胖的学生主要针对减脂训练。为每一位学生设立运动计划,以半学期为训练周期,每节课做好记录,随时根据学生身体素质变化调整计划。期末以每一位学生的目标完成情况作出考核而非统一标准。教学内容包括慢跑、快走、韵律操等有氧运动以及短跑、投掷、跳高、跳远、俯卧撑等无氧运动,二者相结合,交替进行。

(2)初中二年级课程设置为兴趣性课程。设置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徒步、健身操等专业性课程。每学期开学由学生自主选择本学期体育课程,分组学习训练,定期举行对抗比赛,激发学生热情。

(3)初中三年级课程设置为定向性与兴趣性相结合课程。针对不同学生开展不同的教学计划。对于一些具有体育特长爱好,想通过体育特长生继续学业的学生开展针对性教学训练,使训练效果更显著;对于一般的学生采取和二年级同样的兴趣性课程,让学生自主选择。

二、增强教师培训,指导专业化

(1)教师赴相关学校继续学习的同时请健身教练为教师做培训。分批次分时间段选派教师赴相关学校交流学习,定期请健身教练为教师做培训。与一些健身协会取得联系,和健身爱好者多交流。

(2)教师自身需要将理论多联系实际,摸索最适合青少年的方法。彼此多沟通交流,将各位同事的教学方法融会贯通。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留心观察每一位学生的特点,尤其是薄弱点,加强训练。

(3)为一些高校准毕业生提供实习机会,既增加了教师人数,同时又为队伍增添了新鲜血液,有利于同学生的沟通。

三、激发学生参与度,热情高涨化

(1)言语鼓励,激发兴趣。对于现在的体育教学,曾经的一板一眼的说话方式已不能满足学生的精神需要,因此一些幽默的话语,愉快的氛围更能吸引学生注意。

(2)体验成功,激发兴趣。对于学生首先设定基础任务,当完成了基础任务后再鼓励他们向自己的极限挑战,向更高的高度冲刺,让每一位学生在学习中体验成功、增添自信、从而乐而好学。

(3)合作竞争,激发兴趣。定期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比赛,在比赛中既有相互的竞争关系,又有每组中的团结合作,增强凝聚力,同时还能让每一位学生在比赛中展示自我。可充分利用各小组成员的自身优势,互帮互助,共同提高。

(4)重视反馈,激发兴趣。利用课余时间向学生了解对课程的看法以及建议,并及时改正,这样会使学生有满足感和重视感。能够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体会其中的乐趣。

四、加大基础建设,设施现代化

(1)建设专业运动场所,如橡胶场地、篮球场、羽毛球场等设施,设置专业运动器材,不仅有利于规范课堂教学,同时有利于保护学生身体健康。

(2)利用多媒体教学,播放教学视频,寓教于乐,给学生讲解运动技巧及运动规则,更生动具体易理解。

实施素质教育,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形式,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思维方式,是目前学校体育教学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2]

开展创新型体育课堂建设,不仅可以使教师具备创新意识,提高教学水平,同时也会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及能力,而且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也会使学生增强主动性和创造性。从1903年中国近代的体育教学开始距今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体育教学模式也随着教育方式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以“创新”为方法,以关注学生为根本,以学生的健康为目标,让体育教学真正做到“以学为主”,让学生拥有一个阳光快乐健康的校园生活。

参考文献:

篇9

北车营小学

体育组

学校体育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施素质教育重要渠道之一,一年来,我校在上级领导大力支持下,认真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加强对学校体育工作的领导,以增进学生健康为指导思想,以全民健身为学校体育工作的宗旨,积极开展学校体育工作。

一、认真贯彻体育教学大纲,落实体育工作条例

认真贯彻体育教学大纲,落实体育工作条例和新 “课改”精神,认真学习新“课标”,切实做到以德育人,以体育人,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在教学中,认真学习教学大纲,刻苦钻研教材教法,改进教学模式,力求创新,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严格按照教学大纲的规定,制定好教育教学计划、单元和课时计划,认真上好每一节体育课,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努力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选择符合学生心理和生理特点的教学方法,努力提高学生的兴趣。使我校的体育教学工作更加规范化,教学方法多样化。2018年6月我校高保运老师参加区体育学科骨干“学、研、优”评比活动。

二、认真抓好课间操和大课间等课外体育活动,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

课间操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课间操是反映学校体育工作的一个窗口,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具体体现,小学生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在这个阶段更需要多参加体育活动,通过课间操达到锻炼学生身体的目的,通过课间操来培养学生的整体意识和集体主义观念,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我们以中心校课间操评比为契机,全体教师参与,认真纠正两操动作,使我校课间操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经过全校师生的努力,最终我们获得了中心校两操评比2017-2018学年度一、二两个学期两个第一名的好成绩!

三、积极开展各项体育活动。

首先,本学年我校按照计划积极开展学生体育月赛。(一)、举办了跳短绳比赛,包括单摇、双摇和编花跳。其中单摇要求全员参与,让每个学生都有锻炼的机会。在举行跳绳比赛的前两个星期,课间操场上全是学生们练习跳绳的身影。(二)、举办了颠乒乓球比赛,比赛时间一分钟。要求全员参与,培养了学生们的乒乓球兴趣。(三)、举办了立定跳远比赛,同样要求全员参与。(四)、举办了学生长跑比赛。本次比赛一、二年级比赛距离为操场6圈,三、四年级比赛距离为操场8圈,五、六年级比赛距离为操场10圈。通过完跑证书的发放学生们积极参赛,锻炼热情高涨。(五)、举办了学生三分钟“8”跳比赛。比赛以班为单位分甲乙丙组进行。要求是全班同学都要参加。(六)、举办了本校运动会。比赛以班为单位分甲乙丙组进行。(七)、举办了乒乓球比赛。分成甲乙两个组别男女分开比赛,一、二年级同学自愿参加。(八)、举办了一分钟仰卧起坐比赛,要求全员参与。我校实行了月赛积分,每次比赛第一名得3分,第二名得2分,第三名得1分。按照四点次月赛积分总和发放物质性奖励。通过月赛的开展学生们参加体育活动的意识有了很大提高,为他们建立终身体育意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其次,2017年11月5日(星期日)我校还组织学生参加了北京市青少年体育科技创新大赛系列活动2017年北京市青少年(校园)徒步及户外运动之星赛2017年北京市中小学生徒步及户外运动技能赛。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校获得了小学组团体总分第一名,搭建帐蓬第一名。高保运、佟学伶老师被评为优秀教练员。

再次,教师方面配合中心校计划组织了女教师跳绳比赛,通过比赛,女教师们对自己的身体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明白了自己是需要加强体育锻炼了。同时还配合中心校计划组织了本校教职工乒乓球选拔赛,通过比赛选拔出两名女队员一名男队员代表中心校参加了第十二届房山区教育系统教职工乒乓球比赛,经努力,获得女团第八名、男单第六名的好成绩。另外,我们还积极参加了区教委体卫科组织的第三届“体育教师登山比赛”。通过这些比赛,丰富了教职工课余文化生活,使教职工们身心得到了放松。从而以最佳的身心状态投入到紧张的教学工作中去。

四、认真抓好传统校的训练与管理工作。

一年来,我校乒乓球队的全体队员和辅导教师牺牲了很多的休息时间,认真、按时、保质训练。2017年10月14、15日(周六日),乒乓球队参加了房山区2017年青少年乒乓球比赛暨北京市锦标赛选拔赛,在此次比赛中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获得了小学女子团体第二名,女子单打甲组:冯雨欣第一名,女子单打乙组:李燚第一名、翟国然第二名、谢洋第四名、谷禹萱第六名,男子单打甲组:吕博文第六名、李炎第七名,贾大斌、高保运老师被评为区级优秀教练员。2017年11月18、19日(周六日),校乒乓球队去昌平参加了北京市中小学阳光体育展示活动小球系列赛——乒乓球比赛,比赛中孩子敢打敢拼,有三名学生小组出现,虽然没有取得好的名次,但同学们积累了大量比赛经验,为今后比赛打出好的成绩夯实了基础。2018年1月20、21日(周六日),乒乓球队参加了区少年宫三十届“春节杯”乒乓球比赛,在此次比赛中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获得了小学女子团体第二名、小学男子团体第七名、小女单打冯雨欣第二名、李燚并列第五名、小男单打吕博文并列第五名的好成绩! 高保运、贾大斌、佟学伶老师被评为区级优秀教练员。2018年6月2、3日(周六日),乒乓球队参加了2018年房山区青少年乒乓球比赛,在此次比赛中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获得了小学女子团体一队:第一名、小学女子团体二队:第四名、小学男子团体:第六名;女子单打甲组:冯雨欣第二名、李燚第三名、翟国然第五名、谢洋第八名,男子单打甲组:李炎第四名、吕博文第七名的好成绩!高保运被评为区级优秀教练员

五、卫生工作

1.严格执行控烟制度,认真填写控烟记录。北车营小学于2018年5月31日“世界无烟日”利用红领巾广播站及张贴挂图进行了关于烟草与心脏的宣传。

2. 每日检查厨房卫生,认真填写食堂卫生安全检查表。

3. 配合上级计划,我校积极开展以“正确饮水,远离含糖饮料”为主题的健康月宣传教育活动。(1)2017年11月利用学校广播、多媒体教学、宣传栏、开展“健康饮食、加强锻炼”为核心的预防肥胖和近视的主题宣传教育活动,活动覆盖全校所有学生。(2)在2017年11月通过健康教育课为学生上好一堂“正确饮水,远离含糖饮料”主题实践健康教育课,覆盖率100%。

4. 预防近视、控制肥胖。首先,成立了控制近视、肥胖工

作领导小组,制定了控制近视、肥胖工作方案。并且实施了以下措施: 建立学校、班级、个人三级“控制近视、肥胖工作”学生健康档案。包括:学校“近视、肥胖”定期检查表、班级“近视、肥胖”学生管理登记表、由学校统一组织相关人员填写、管理、存档。肥胖同学减多少进入超重、减多少进入正常体重都准确的告诉他们,让他们有了明确的目标。并提出首次完成一个小目标即成功减掉2.5公斤的同学学校给给予奖励。其次,严格落实教师、学生评优近视、肥胖一票否决制:在本学年内学生参与任何评优选先实行肥胖一票否决制。即只要学生是肥胖儿童就不允许参加任何评优选先。另外在本学年内教师参与任何评优选先实行近视、肥胖一票否决制。即在本学年内教师参与任何评优选先时只要本班学生的近视、肥胖率有提升就不允许参加任何评优选先(科任教师对应所跟班级)。另外我们还利用家长会对家长进行了近视、肥胖的危害及如何预防肥胖和近视教育。并向家长们宣讲了我校的教师、学生评优近视、肥胖一票否决制。最后我们在学校内推行“丝带法”(即一条丝带套在学生的颈部并挎在非写字手臂上,学生坐直坐正丝带绷紧系好,当丝带松驰时说明坐姿有问题)来对同学们的坐姿进行纠正从而达到保护视力的目的。2018年6月6日我们根据上级的要求进行了爱眼日宣传工作并进行总结上报。

5.配合上级计划做好二年级《我的健康管理日记》活动

二年级《我的健康管理日记》活动内容上综合了爱眼、护齿、营养、运动等方面,形式上增加了正确卫生行为习惯的宣传及趣味、互动环节,引导并帮助学生养成正确行为习惯。帮助学生从小树立“自己是健康第一管理人”的观念,自主掌握健康相关知识和技能,逐步建立良好的卫生生活习惯。

6.配合上级计划做好三年级的家庭视力自测

篇10

论文摘要:对高校公共体育现行教学模式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新的教学模式和操作思路.

从小学、中学到大学,体育可算是唯一能贯串学校教育全过程的一门课程。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使得这门课程的教学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出现“炒冷饭”、衔接脱钩等现象。200。年全国学生体质监测结果表明,中小学学生出现了体能素质全面下降,肺活量指标继续下降,肥胖学生明显增多等情况。这种状况通过高校体育课教学可得到改观。1998-2001年笔者对黄冈师院全校公共体育课教学做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学生的健康状况明显好于进校时。但是,现行的体育课程教学模式还不能尽如人意,需要进一步改革。

1高校公共体育现行教学模式

课程教学模式是实现课程目标和实施教学计划的中间环节。长期以来,高校体育课程建设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从课程目标到教学内容,从组织形式到教学方法,跟中小学没有明显区别。原国家教育部1992年颁布的《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着实左右了全国高校体育教学整10年,各学校充分利用这一“尚方宝剑”,心安理得地确保了“一方平安”。其实,这10年间,快乐体育、终身体育、素质教育、健康第一、个性教育等教育思想不断涌现,但这些全新的教学理念对高校体育教育的冲击和影响不大,高校的体育教学仍在摆出一付“老大自居”的架势。据笔者多年的了解和研究,现阶段高校体育主要存在以下五种教学模式。

1)“基础课+达标课”“基础课”又称普通体育课,在低年级开设。指将小学体育课中已经出现过的内容按照一定的顺序再炒一遍冷饭,基础课结束,每个学生的体育成绩有了,达标成绩也有了。“达标课”主要在高年级开设,因为每年要上报达标统计成绩080年代末90年代初,甚至目前一些规模较小的学校仍在采用这一教学模式。

2)“基础课十选项课+达标课”“基础课”在一年级开设,“选项课”指设置少量大众化的体育项目或健身(休闲)项目供学生选择,在二年级开设,同时将达标内容以身体素质训练的形式搭配到每次课中(简称身体素质“课课练。高年级设有“达标课”。采用这一模式的学校为数不少。

3)“基础课+选项课+选修课”“基础课”、“选项课”性质相同,包括上文提及的“达标课”在内均为必修课。“选修课”指设置少数相对本校已开设的课程而言较为新颖的休闲项目供高年级学生任选,以满足少数学生的需要,达标测验在课外进行。目前全国半数以上的高校在采用这一模式。

4)“选项课+选修课”这一模式比较前卫,它取消了基础课,创造条件尽可能开设较多的体育项目,以必修的形式在大学一年级和二年级同时开设选项课,学生可以在低年级的4个学期选择不同的运动项目进行学习,不分男女,按项目重新编班。再安排一些融休闲、娱乐、健身为一体的运动项目,在高年级开设“选修课”。采用这一模式的学校虽然不多,但前景乐观。

5)教学俱乐部这种模式不同于国外高校那种松散的、非学科性质的俱乐部,它仍以课程教学的形式出现,少数高校采用这种模式。在俱乐部中所设置的项目根据学校的规模和条件而异,一般在10个左右,由于学生体育基础和体育意识较薄弱、学校体育场地设施的不足以及师资水平的限制等原因,采用这种模式目前很少成功。

2新教学模式的设计及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选项课+教学俱乐部+选修课”上文提及的5种模式对高校体育教学起到了一定的保障作用,但寻求对身心健康、人性发展、终身体育、锻炼习惯养成、体育能力贮备、创新意识培养更为有利的新教学模式显得更有意义,更为迫切。已经习惯了的、长期存在的东西很难改变,尤其是对“成功经验”的置疑和否定更为艰难和痛苦。2001年9月1日,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针对中小学出台了“新课程标准”,构建了身体发展、运动参与、运动技能、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五个学习领域,把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终身锻炼意识、全民健身意识、与人交往合作意识作为体育教学的重点,充分照顾到学生的兴趣爱好,满足学生的需求,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确保人人享受体育与健康的乐趣。相对于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而言,大学体育课程更应有所作为。为了跟该课程标准接轨,为了保证大学体育课程应有的生机和活力,特设计“选项课+教学俱乐部十选修课”这一新模式。

2)预期解决的主要问题(1)锻炼习惯的养成。大量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在校期间或走向工作岗位后,只有不到I/5的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从小学到大学历时16年的体育教育,连起码的健身习惯都没养成,值得深思。(2)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换。目前“教师会什么教什么”、“因人设课”的现象仍较严重,教育要“以人为本”的口号喊了多年,两个中心的转换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否则学生的人性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就无从谈起。

3)“体育”与“健康”有机结合健康的标准不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而且是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发展方面都保持完美的状态。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说明不仅仅“体育”跟健康有关,其他各门课程的学习与健康都有关系,只不过是体育课程与健康关系更直接、更密切而已。

3运行新模式的操作思路

1)一年级设置“选项课”结合国家即将颁布的《学生体质与健康标准》,对刚人校新生的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指标进行综合评定,分为A,B,C三级,根据项目特点对不同等级设置3组(约12项)不同类型锻炼项目做为主教材,供学生选择,每学期学一个项目,同时将24式太极拳作为普及内容分解到第一学年的每次实践课中。理论课主要采用多媒体技术集中上大课,约占学时的10%左右。“选项课”合格者进入第二年的教学俱乐部学习。

2)二年级设置“教学俱乐部”教学俱乐部共设有近20个项目,每个项目分基础级和高级两个层次,采用“大课制”分层次教学,不同项目以及同一项目的不同层次有不同的教学要求和考核标准,既有渗透又有拓展,学生可以自由选择项目和层次,学期中途可以更换层次,但项目是一学期选择一次,同时将游泳做为普及内容,季节性安排到第三学期的开始(

3)高年级设置“选修课”在高年级设置一些时新、高雅、休闲的运动项目进人学校“公共选修课”的行列,将有一定难度和层次的体育知识系列化,列人学校“文化素质教育选修课”的行列,让学生自由选择,同时成立各单项课外体育俱乐部(不同于教学俱乐部),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4)教学组织与课程考核无论是选项课还是教学俱乐部,均为必修课。包括选修课在内,均采用网上“点击”选课,打乱行政班制,根据学生的志愿按项目重新编班,不分男女混合授课,选项课一般不超过40人,教学俱乐部及公共选修课(实践课)一般不超过60人,“文化素质教育选修课”为40-120人(采用多媒体教学),低于40人不予开课。对学生每学期进行一次问卷调查,以便对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进行及时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