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减负范文
时间:2023-04-04 22:49: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学生减负,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潼南区龙项小学 刘文平
“减负”的口号已经喊了好多年,但孩子们仍被“教育”的重负压得粗气直喘,中小学生负担过重已经成为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障碍。近年来虽然采取了不少措施,但“减负”工作始终是举步维艰。看吧,夜幕下,一个个神色疲惫的学生背着沉甸甸的书包匆匆地回家。不是他们贪玩,而是学校补课到这时才放学。双休日,本该是孩子们在青山绿水、蓝天白云间自由翱翔的时候,可是为了再离重点中学的门槛更近一点,他们又得在父母的督促下,揉着朦胧的睡眼赶到语文、数学、英语老师的家里补课,再补课。作业、考试、补课就像三座大山压得孩子喘不过气来。造成如此局面,难道是老师和家长的责任吗?我认为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目前的招生考试制度,以考试分数为唯一标准评价学校、教师、学生的质量观,是导致学生负担过重的重要因素。
我国教育水平总体偏低,学历因素在就业竞争中的作用举足轻重,各地区、各学校办学水平差距较大,这高导致了升学竞争。进入名牌学校的竞争愈来愈激烈,考试分数高才能升入名牌学校的现状,导致了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的家长们两眼只盯着孩子的考试分数,只用知识素质一把尺子量子女。有的家长为了分数而揠苗助长,甚至信奉“辱骂教育”、“黄荆棍儿出好人”。望子成龙酿悲剧,不堪重负竟弑母,这样的事件不能不令我们深刻反思。近几年,几位全国有名的特长生的落榜,不也充分暴露了现行招生考试制度的缺限吗?
现在的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关注书本知识,重笔试,不重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虽然《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的通知》明确规定:取消百分制,淡化分数,小学就近免试升初中,模糊高中升学率的概念。但实际上,一些重点中学招生仍然实行以升学考试科目分数简单相加的选拔制。一些地方政府仍然把升学率作为衡量学校办学质量的唯一标准。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各方面工作的考核、督导评估及各方面“争创”活动的验收等,归根到底是看其升学率的高低,特别是考上“重高”和“联招”的人数和比率,即使其他工作搞得好,但不能产生升学效果,便会认为是不成功或不在成功的举措,就会被降低考核、评估、验收档次,甚至定为不合格。这种“一好遮百丑”的片面作法,使得各学校不得不把升学率放在第一位而相应地制定一些对教师检查、评比、考核、评优等规章制度,有的学校直接以学生考试成绩为教师排名,对教师进行奖惩。教师又能不向学生要分数吗?为了不致于在最后的统考中败下阵来,教师不得不纷纷采用“时间加汉水”的老办法、笨办法,给学生加大作业量,补课再补课,考了又考,从而增加学生负担。
现在我们正在实施新的课程标准,各地也在相继推广使用新教材。可是一些区县教研室为各年级所编制的单元过关题、期末考试题,无论是考试内容还是考试形式都几乎没有变化,并没有严格依照国家课程标准,没有跟上教改的步伐。中考和高考虽然试题有所变化,但考试形式和制度没有变。在这种形式下,新的课程标准怎能得到落实呢?教材的改变又有何实质意义呢?考试的指挥棒左右着教师,教师们又怎会转变观念实施素质教育呢?学生的负担又怎么会减轻呢
篇2
关键词:中小学生 减负
一、为中小学生减负的前提是认识减负的重要意义
(一)为中小学生减负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
过重的心理负担严重影响了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使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长期的压抑,容易导致睡眠不好、神经衰弱,甚至会把身体累垮。因此,切实为中小学生减负,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二)为中小学生减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提高实践能力的需要
过重课业负担严重影响了少年儿童的健康发展,因此,目前迫切需要把学生从过重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让他们多接触自然、接触社会,为他们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及潜能的开发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
二、为中小学生减负的根源是端正教育思想,摒弃陈旧的观念
(一)“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要充分认识到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先要振兴教育,真正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上。
(二)要真正从思想上重视教育
要从提高全民族素质的战略高度看教育,各级领导要主动走进学校,每年都要切切实实给学校办几件实事,努力改善校园环境,为教师提供良好的工作生活条件,使教师“进得来,留得住”。
(三)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增加教育投入,减轻学校的压力
(四)要切实转变思想观念
不能以升学率的高低评价教育部门和学校工作,而应看它们是否使全体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有较大的提高。
三、为中小学生减负的重点是进一步完善对学校、教师和学生的评价机制
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上级领导、社会、学校和家长的共同努力。减负工作已经提了好些年,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也下发了许多文件,作出了许多规定,但从总体上看,效果并不十分明显,现在的中小学生课业负担依然过重。目前的重点是要不断改革和完善对学校、教师和学生的评价机制,并抓好落实。
四、为中小学生减负的关键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全体教师要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关注民生,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重视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和纪律教育,树立和推广一批师德高尚、教书育人、无私奉献的模范教师,充分发挥典型示范作用,教育、引导教师做崇高师德的塑造者,为人师表、行为示范的践行者,弘扬奉献精神,立足岗位,恪尽职守,上好每一堂课,教好每一个学生,关心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全心全意为学生着想,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努力争当人民满意的教师。与此同时,要切实加强对教师的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教师要备好课,上好课,提高课堂40分钟的效率,尽量减少加班加点的时间,这就直接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此外,还可以结合教师专业化发展规划,努力拓宽教师培训途径,将“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力争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五、为中小学生减负的源泉是深化教育改革,努力创建高效课堂,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当前,要继续深化教育改革,加强教育科研,改进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结合创建高效课堂,教师要合理布置作业。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的身心和个性得到自由发展,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要努力让观察、诵读、表演、上网、辩论、参加社会实践等成为学生作业的形式,改变以前以书面作业为主的单一的作业形式,从而切实为学生减负。正如前苏联教育家所说:“课外作业数量与学习成绩并不完全是相关的,有些学生作业少,学习成绩并不差。”
六、为中小学生减负的有力措施是切实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
近年来,乱办班乱补课已经成为一个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个别学校和教师受利益驱动,无所顾忌地乱补课、乱办班等给整个教育系统造成了恶劣的影响,也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因此,要坚决制止不规范的教学行为,如对非法办班、乱收费、盲目布置作业、不按国家教学计划开课等热点和难点问题要加大查处力度,要使被查处的学校和教师真正能从中吸取教训,使其他学校和教师以此为戒。要进一步规范中小学的假日活动,严禁在节假日给学生补课或变相上课。与此同时,学校部分教育资源向社区、学生开放,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综合实践活动和社团活动。因此,只有真正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才能真正推行素质教育,真正为中小学生减负。
七、为中小学生减负的必要手段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
学校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努力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和人人关心学生心理健康、人人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要加强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教育,充分利用广播、校刊、校报、橱窗等载体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主题班团队活动、专题讲座等形式,广泛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培养师生的心理健康意识。有条件的学校应开设心理咨询室,由专业教师担任心理辅导工作,以此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健康心理,从而预防和矫治学生的一般心理障碍。此外,针对中小学生心理特点,还可以采取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切实为中小学生减负。
总之,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是各地基础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为中小学生减负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中的因素很多,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与反思。
参考文献:
[1]郝宽义.再谈中小学生“减负”[J].文教资料,2010(6).
[2]邓志祥.中小学生负担过重的原因分析[J].武汉教育学院学报,2000(2).
[3]朱凤俊,王厚海.换个角度说“减负”[J].现代家教,2000(9).
篇3
【关键词】课业负担 课业负担过重 评价体制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1-0026-01
近日,教育部关于《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公开征求意见,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这十条规定为:一、阳光入学。二、均衡编班。三、“零起点”教学。四、不留作业。小学不留书面式家庭作业,可布置一些适合小学生特点的体验式作业。五、规范考试。六、等级评价。七、一科一辅。八、严禁违规补课。九、每天锻炼1小时。十、强化督查。人们对小学生不留书面式家庭作业普遍持反对的意见。然而,在人们的一片反对声中,《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经修订后再次公开征求意见,其中,原征求意见稿中提到的小学生不留书面式家庭作业修改为“减少作业”。即一到三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四到六年级要将每天书面家庭作业总量控制在1小时之内。从四年级开始,除语文、数学每学期可举行一次全校统考外,不得安排其他任何统考。
一、减负之忧
从《规定》中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我国对学生负担过重的判断标准就依据做作业的时间长短,时间越短说明负担越轻,时间一长就意味着学生的负担过重吗?布置作业的目的是为了巩固知识,在巩固的基础上达到熟练,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应用知识。艾宾浩斯遗忘规律也告诉我们,遗忘的速度是先快后慢,及时复习巩固对于学生牢固掌握最新学习过的知识是非常必要的。如果没有了巩固这一环节,那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的教学原则该怎样贯彻,能力的发展是建立在知识基础之上的。暂时的取消或减少小学生的作业负担,小学生确实会玩的开心,如此开心愉悦的小学生活结束之后,那到了初中怎么办、初中的作业该怎么布置?初中和小学的知识如何衔接,这样度过的小学生活是否能为初中的学习做好充分的储备?若干年后会有高考吗?如果没有,那这些减负的孩子是直接进入大学吗?如果有,他们会面临怎样的挑战?他们的压力会比现在的学生小吗?这些都令人堪忧。同样,这也是每一位持反对意见的家长所忧心的。
二、减负之现状
目前,在减负问题上,存在着“减负”就是没有学习负担;“减负” 就是教师轻松;甚至意味着教育教学质量下降;“减负”就是不要考试;“减负”就是与家长无关等误区。所以,现在的减负只是表面上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纵观中外对减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原因、误区,以及相应的对策方面。[1]不同的人对课业负担,以及课业负担过重的理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必要对课业,负担,以及课业负担过重的概念进行梳理。
三、相关概念的厘清
(一)课业。辞书里解释的课业这个词,通常与学业不作严格区分,所以我们说的课业就是学业,我们说课业负担过重也就是说学业负担过重。[2]
(二)负担。负担作为名词是指一种责任,词义本身并非贬义。所谓课业负担是指学生在一定时间和范围内必须承担的课业责任。我国的中小学教育是一种义务教育,也是一种法定的、带有强制性的教育。所以,中小学生完成国家法定的课业是一种责任和义务,任何单位和个人均不得以任何理由和形式认为地减轻或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3]
(三)课业负担过重。学生的学业负担包括课业负担、心理负担和经济负担三个负担,这三个方面的负担是相互联系,互为因果的,其核心是课业负担和心理负担。有学者就对此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日常人们对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判断标准主要集中于学生做作业的时间以及在作业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情绪。[4]
四、减负措施、原则
科学“减负”,要打破传统的“量”的概念,不仅仅以做作业的时间长短来衡量学生的学习负担是轻还是重,减去的应该是学生过重的负担,而不是从表面上取掉几节课,少布置一些作业,让学生没有负担。这样或许会把沉重的负担甩给社会、家长、老师。另外,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对作业有所研究而不是盲目地布置一些机械重复的劳动。不经精心选择的作业不要随便布置给学生。最后,还应改变评价的内容、方式与类型,当然并不是说不要考试,因为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评价制度就是一个无形的指挥棒。坚持“标本要兼治,软硬一起上,减加一起做,内外共同抓”的原则,使“减负”工作真正见到实效。[5]
五、结语
学习是学生的天职,也是学生的责任。要学习就得有负担,每个人在社会当中都要承担一定的责任和义务。学生长大了也要在社会中承担一定的责任,从小就要有责任意识。只是要避免学习负担过重或过轻。因为,一个高度放纵的和几乎完全没有约束的环境,似乎并不是如有些人提出的那样,能促进年轻人的那种合作性、温和性、积极的自我概念和自律。而一个森严的规章制度,盲目的服从,强加的纪律和严厉的惩罚,高度规章化的环境,同样也是对年轻人的成长极为不利的。[6]
参考文献:
[1]李佳,徐建平.减负研究综述[J].当代教育论坛,2011,(7).
[2]杨启亮.课业负担过重与学业质量评价失衡[J].课程 教材 教法,2003,(1).
[3]程晗.对减负的理性解读[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5).
[4]汤兆武,杨若翰.从哪里看出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对课业负担测量的思考与建议[J].教育发展研究,2013,(6).
[5]鲁林岳.综合辩证论“减负”[J].教育研究,2007,,(5).
[6]马克斯,范梅南著.李树英译.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篇4
一、新型学生评价模式的特点
从小学阶段儿童发展规律出发。以科学的评价理论为基础,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学生观,教师对每一个学生抱有积极、热切的期望。从多个角度来评价、观察和接纳学生,发现并发展学生的潜能,将评价功能由成绩考核、甄别和按分数排名转向激励全体学生、反馈阶段性学习状态与学习效果,以及调整学生学习行为和教学行为。在评价过程中,评价主体以教师为中心,结合儿童自评、同学互评和家长评价。将发展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将学习成绩评价和课堂学生的情绪状态、注意状态、参与状态、思维状态,以及课后作业完成情况等结合起来。除此之外。这种评价模式本身也是发展性的,教师或教研组可以在实践的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与完善。具体而言。新的评价模式有以下特点。
1.注重学生发展。实现评价的功能转化
评价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拥有自信,从过分注重学生学业成绩转向注重促进学生多方面潜能的发展。各学科组按照本年级、本班学生的年龄特征及认知特点制定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
2.注重学习过程,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
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学生在课堂师生互动、自主学习、同伴合作中的表现、参与热情、情感体验和探究思考的过程等,即关注学生是怎么学的,利用《家校联系册》每节课后进行即时评价。
3.注重参与互动,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评价主体从单一转向多元;评价方式更多地采取观察、面谈、调查、作品展示、项目活动报告等开放的、多样化的方式;更多地关注学生的现状、潜力和发展趋势。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学业成绩评价以定量评价为主,综合评价以定性评价为主。
4.注重综合评价,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
评价的角度从终结性转向过程性、发展性,更加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力求评价指标简明、方法易行。便于使用。
综上所述,新的学生评价模式坚持评价内容的开放化、评价标准多元化、评价主体的融合化和评价手段的科学化,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构建有助于小学生减负
基于以上的指导思想和评价改革原则,我们联合在西安小学组建了“西小学生评价模式改革研究小组”。初步研制了基于校本的学生评价改革方案,推进实施了一系列新型的学生评价模式。
1.评价主体
学生的综合评价包含班主任评价、同学评价、家长评价和自我评价4部分。评价主体分别是班主任、自己、同伴和家长。班主任评价指的是每学期末由班主任以充满人文关怀的语言对学生做出客观、公正、准确的评价。自我评价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自己进行实事求是的评价,充分发展学生的自省意识和能力,在自评中学会反思,不断进步。同学评价是由班主任组织,在自评的基础上小组内进行。互评要充分尊重同学的自我评价,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家长评价是在每学期寒暑假结束前,由父母用激励性的语言对孩子进行全面评价。
2.评价指标体系
在学生学习评价方面,教师不仅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获得,更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方法,以及相应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具体可包括以下几个指标体系。
(1)学习状态
第一,课内表现,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学习兴趣、良好习惯、课堂互动、思维方法、合作交流等方面的表现。
第二,课外表现,预习和复习功课,能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反思;阅读课外读物;收集整理与使用信息;具有初步的探究与创新精神;在综合性学习中能与同学进行交流与合作;参加社会实践等。
(2)作业完成
第一,作业设计,每周教研组集体研讨作业,作业要少而精,使每道作业有它独特的作用;注意发展学生思维,注意思维的全面性、灵活性,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贴近学生生活,少一些书面作业,多一些实践性作业和活动性作业;尊重学生的差异,有一定的弹性。
第二,作业评改,以教师评改为主体,自评与互评相结合,实施多元评改;注重多评少改,评语应是鼓励性的,特别要鼓励学生在实践运用与求异创新方面的表现。
(3)实践活动
根据学科特点,注重时效性。例如:
A.语文:朗读、课外阅读、口语交际等。
B.数学:动手操作、社会调查、数据整理等。
C.英语:英语会话、演唱歌曲、观看视频音频节目等。
D.科学:实验操作、科技制作、科普书籍阅读等。
(4)单元检测
检测内容以课标为依据,主要考察学生对本单元所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检测形式具有趣味性,既有书面方式,又有实践活动。
3.评价结果呈现
(1)学习素质评价
学习状态、学习能力与学习效果的评定由任课教师将学生的平时学习表现、作业情况、单元测试等方面进行汇总,再与期末检测成绩进行综合予以呈现。
(2)综合素质评价
每学期放假前由班主任组织进行“自我评价”、“同学评价”及“班主任评价”,将《素质教育报告单》发给家长。开学前家长写好“家长评价”并于开学报到时将《素质教育报告单》交回班主任处。
4.探索适合学科特点的评价实施方案——以语文学科为例
下面以语文学科组为例,简要介绍在期末测评指标体系的构建方面,如何实施新的学生评价方案。
传统的做法是通过一张试卷来评定孩子的发展,由于其局限性,学生发展的丰富性、个性往往被泯灭在机械而抽象的数据中。加之传统的试卷已形成固定的模式,导致教师的日常教学也总是根据这些固定的考试题型进行,致使教学僵化而机械反复,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进入了为考试而“忙”的怪圈。《语文课程标准》把语文分为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诵读等。在研读课标学段要求的基础上,我们根据本学期学习内容将考试内容分解成不同的方面,如识字、写字、诗文诵读、课外书阅读、写作等,并采用口试、笔试、信息技术回复等形式,先分项考核,再综合评价。仅以一二年级的语文期末测评为例,见表1。
三、新的评价模式
对学生和教师发展的影响
1.对学生发展的影响
综合性、发展性和过程性的学生评价方式在小学各年级的全面启动。带来了家长和学生对日常学习的重视,有效地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提升了学生创新素质的发展。如日常教学中,西安小学每天都有读课外书的作业。对课外书的批注、对课外书的阅读量都会纳入到评价指标体系之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也会作为阶段性评价纳入考核。在考核的过程中,我们允许学生对某项不满意的项目进行重考,帮助学生体验成功,树立自信。对于终结性评价,我们依然采取笔试的方式,但试卷只作为整个评价中的一项,占整体评价总评的20%左右,即笔试试卷考试得100分者,在我校的“星级”整体评价中会获得20颗星。其它星的获得。往往跟整个学期的过程性学习有关。这种评价方式带动了学生对日常学习的重视,减轻了学生考试前突击复习的负担,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持续发展。
2.对教师发展的影响
篇5
关键词:减负;小学教学模式;改革;成才
现阶段无论是学校、教师还是家长,都对学生进行了繁重的教育,期望学生从小就能具备综合性的素质和能力,但效果却没有得到体现,反而减少了小学生的快乐时光,每天都是在题海中度过。因此,为了改善这一局面,教育局也颁布了要为学生减负的政策。鉴于此,我们应积极探索减负增效的小学教学模式,促进学生成才。
一、小学教学模式的现状分析
虽然我国倡导小学生减负的政策已有一段时间,但是真正落到实处还是比较少,比如有的学校规定在每个星期四不留家庭作业给学生作为减负的措施,或是严禁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后补课或是拖堂的措施来响应教育部门的减负政策,可是效果不佳。同时,我国是一个以考试成绩来衡量学习效果的地方,如果课堂效率不是很高,成绩提不上去,还是会通过增加作业量和延长教学时间或是参加培优班来提高成绩,这样反而是增加了学生的负担。另外,很多家长都反映小学生从进入学校开始,就灌输了他们应试教育的观念,泯灭了小学生天真烂漫的思想以及实践的动作能力,出现了很多高分低能的人。所以,减负是一项比较重要的工程!而且从现状来看,小学教学模式在减负增效方面并没有得到真正体现,多数都在走形式,并没有落到实处,亟须进行完善。
二、依托减负的小学教学模式改革
(1)改革以往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我国一直以来都是以教师讲解为主,尤其是对于小学生而言,教师认为学生什么都不会、都不懂,需要手把手地教才行,因此就严重造成了他们依赖老师的心理,没有积极思考的动力。所以,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学习地位,在平时的授课过程中注重逐渐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要求其积极思考,并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能及时作出回应等。具体的教学方式可以以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为核心,设置一些情景问题,采用小组讨论等形式,达到学生思维活跃的最大空间。另外,小学生的成绩不是唯一衡量的标准,由于学生年纪比较小,在很多思维方式或是行为上都没有形成正确的意识和习惯,因此在强调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模式下还是需要教师在旁协助和指引,以促进学生树立好的学习习惯,为将来的学习奠定很好的基础。
(2)教学过程优化的教学模式。①课堂内容的教学优化。目前的小学生学习知识的范围是越来越广,量也是越来越大,那么在有效的课堂时间内,将这些内容都比较高效的讲述,就需要对其内容进行精细化,对传授的方式进行改良。首先是教师要事先做好预习。预习的部分包含了如何合理地安排课程时间,提炼出重难点知识以及如何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承上启下的衔接等,让学生既能对上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又能对本节课的内容有所兴趣。其次是设置好用哪些教学方式来营造学习的氛围。因为小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持续的时间比较短,而且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因此需要教师时不时进行提醒,以及通过有趣的教学方式来保持学生的对课程内容的注意力。第三是制定教学目标。比如这节课主要是想让学生掌握哪些知识,并能将这些知识进行举一反三,达到这个目标就可以。最后是教学环节的制定。根据授课内容采用问题探究的方式,如启发式或是阅读式等方式,其中的哪些是效果最好的,从而实现在有限有时间内使学生掌握应该学到的知识,并不需要课后再进行恶补,以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②课后作业的优化训练。减负政策颁布后,最明显的改革就是课后的作业,但是并不是减少作业量就能真正达到减负增效的作用,因为作业是为了让学生对当天所学的内容进行巩固的作用和提高运用能力的作用,不会量多就效果高。所以,教师在布置课后作业时,要讲究优质,不然作业还是会陷入题海战术中去。首先教师要明确这些课后作业是为了达到哪些目的,比如有的是针对概念的理解,有的则是为了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等。其次是对这些作业的题量进行控制,一种类型的题目只需要一两题即可,这样既能达到效果,也不会让学生感觉很累。最后是避免布置一些带有奥数类型或是比较怪异的题目,虽然这些题目可以锻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但是如果教师没有事先讲述类似的解题技巧,学生是难解答出来的,如果是这样,根本就没有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
(3)加强对减负教学模式的监督。如果没有监督制度来对改革后的教学模式进行考核,那么改革的教学模式也会慢慢流于形式。因此,所有的学校要对教师的教学方式进行监督,比如增加听课的次数,这里的听课方式不局限于事先通知好的途径,而是可以随时听,让教师没有防备,从而能比较真实地考核教师是否真的按照改革的教学模式在进行。其次是让教师们组织研讨会,探讨这段时间减负所起到的效果,以及针对减负后学生的学习成绩受到了影响应该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等。通过教师之间的讨论,一方面了解到减负后的教学现状是什么样的,另一方面增加交流,来互相监督是否在进行减负增效并将其落到了实处。最后是强制性规定,比如不能抢占其他课程的教学时间,也就是不能私自增加或是减少某门课程的课时,或是规定低年级的学生课后不需要布置作业等制度,保证学生应该享受的节假日和休息时间。
根据现阶段小学教学模式的现状分析,我们了解到很多小学并没有将减负落到实处。因此,我们认为依托减负对小学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是十分重要的,并提出了通过以学生为主、优化教学过程,包含课堂内容的教学优化和课后作业的优化训练两个方面,以及加强监督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的措施,以促进减负增效的政策真正落到实处,使学生早日成才。
参考文献:
[1]钱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减负增效”有效途径的策略研究
[J].新课程,2011(9).
[2]陈兵.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减负增效”[J].科学咨
询,2011(12).
篇6
关键词:课业负担重;原因 ;表现; 危害;措施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7-0017-01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学过程应建立新的教学方式,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减负越来越重要,可是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提倡的减负已经成为了形式,减负天天挂在嘴边,学生负担却是越来越重,关于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问题已经成为了现在小学教学中应该重视的问题。
1课业负担重的主要原因
1.1教师队伍业务素质低,是造成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重要原因。教师业务能力差,课堂教学效率必然高不了。课堂教学效果差,还要质量,怎么办?只好采取题海战术,不加选择地给学生大量布置作业,大量进行训练来换取教学成绩。所以重复训练、无效联系是孩子课业负担沉重的重要源头。
1.2社会、家长推波助澜,是造成小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的社会外部原因。家长往往把残酷的社会竞争过早地转嫁到孩子身上。小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的原因,已经由过去单纯的学校行为演变成学校和社会的双重行为。
1.3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课程开设缩水。
1.4课堂教学效率不高是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主要原因。课堂效率高,学生学会了,课业负担相对减轻;课堂效率不高,学生听不懂,学生没听懂,课业负担必然加重。
1.5招生制度上的原因。目前,我国各类学校招生基本上采取统一考试按分数录取。所以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都在天天教育着学生要学习,要拼命的学习,最重要把那张考卷答好。
2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表现
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其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作业量过大,不科学,不合理。许多学校或教师没有按照国家规定,布置作业的数量非常大,小学生家庭作业很多,晚上都得写很长时间。作业形式多样:课堂作业、家庭作业、同步练习、背诵等。还有的作业布置的不科学不合理,重复作业太多,学生劳而无功,只能应付了事!
2.2考试次数过多。目前小学考试形式有:单元测验;平时小考,年级统考,抽考,期中考试,期末考试。
2.3学习资料泛滥,练习册成堆。现在很多地区小学生的书包很重,有的是学校给学生定的资料,有的是教师为学生定的资料,有的是家长为学生定的资料。学生资料太多,不但造成了经济浪费,而且增加了学生的负担。
3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危害
(1)造成学生普遍睡眠不足,体育锻炼不够,学生体质下降、视力减退;
(2)造成了心理压力沉重,容易产生焦虑、忧郁、恐惧等症,使学生由怕学、厌学进而上升到逃学、辍学,妨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3)沉重的学习负担和压力,影响了学生兴趣的形成,学生没有了兴趣,怎么能够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去学习,去健康成长呢?这样违反了教育规律呀!
(4)对优秀品格的形成与发展的影响。学生们失去了自主支配时间的可能性,使他们丧失了求新、求异、求变的天性,丧失了发展个人特长的良机。
4解决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措施
4.1首先需要思想观念先行。首先作为教育部门要大胆地支持学校"减负",通过制定政策制度、综合评价、综合督导检查等措施,引导学校向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转轨。二是强化校长、教师的思想教育,转变思想,更新观念,提高认识。
4.2强化管理,构建高效课堂,减轻负担。"减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有学校强有力的管理才行。一是学校根据相关规定进一步细化了有关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相关规定,提出了具体要求。其次,学校严格地把好教材、教辅材料等征订关,任何教师不允许随便要求学生购买辅导材料。三是把工作重心转移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上,通过研讨课、汇报课、同课异构、示范课、展示课、录像课等形式打造和谐高效课堂,邀请专家跟踪点评课堂教学。按照"统一主题要求、分步组织实施"的办法,改进了教师的集体备课活动。四是强化过程管理,建立健全监督检查机制,对教育教学全过程进行质量监控。
4.3需要提高教师队伍的业务素质。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积极构建和谐高效课堂,提高教师素质,特别是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专业能力是"减负"的关键环节。首先是提高教师的事业心、责任心。其次,抓好教师的继续教育培训。
4.4营造良好的社会大环境。
一是积极挖掘推广实施素质教育水平高、学生负担轻、教学质量高的教师、学校的先进典型做法。二是加强家校联系,搞好家长教育工作,指导家庭教育,帮助那些家庭教育缺位的学生家长开展教育活动。
4.5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深化改革必须严格、坚决地执行国家制定的课程安排,加强教学科研,改进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切实有效的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过重。
4.6加强业务培训,提高教师素质。教师的教学效果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课业负担状况。同样的内容,教师教的方法不同,学生学习的效果就不同。应该加强对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素质。
篇7
关键词:体育课;兴趣;快乐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09)09-0022-01
体育本身就是一种高级游戏 ,玩这种游戏的人应该是很快乐的。而许多学生并不十分喜欢上体育课 ,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是在教师的教学中过分强调外在形式的整齐划一,限制了学生个性发展,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片面地追求所谓的心里曲线而进行教学,从而忽视了学生接受知识、技能的主体功能,使学生练而无趣;其次是为了考核、考察的达标要求,拼命地把体育课上成基本身体素质课,使学生练而无味;最后是教师的“内功”差,教学观念、教学手段、教学内容长期不变,顽固僵化,不能顺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去教学,使学生练而无劲。如此教学,导致学生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上体育课,使体育课质量每况愈下,停滞不前,学生的体育意识淡薄,体质水平下降,这就是为什么在上体育课时,学生心理或生理上感到“累”、“负担重”、丧失学习兴趣的原因。
如何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呢 ?我们就要给学生添点“兴”,要为学生的体育课“减负”。针对这一情况,我在体育教学中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快乐教学。
快乐教学模式就是要从传统的讲授式、单向传授式转变到启发和讨论式的教学模式上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强调课堂教学是师生间互动、互助、互学的过程,其特点为:
一、培养良好的师生感情建立融洽的情感氛围
融洽的师生 情感,首先是教师要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关心学生,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决不能言辞过激,讽刺挖苦,师生间架起情感的桥梁,在情感上给学生“减负”。
二、利用风趣精彩的语言巧妙地导入新课
兴趣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也是变“厌学”为“乐学”的关键。导入新课是一堂课的主要环节。我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及体育教材的特点,采取课前语言引趣,挖掘教材非智力因素,精心设计一个“开场白”,力求做到“趣味化”。低年级学生对教师有一种特殊的依赖和信任情感,我利用他们的“童心”、“童趣 ”、“童语”、“童行”去对学生导教导行,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保持良好的注意力,从而能主动、积极地进行锻炼,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心理上进行运动的“减负”。
三、选择适合个性发展需要的教学内容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跨度较大,在教学中必须注意到学生的年龄特点,这就要求教师要熟悉教学业务,扩大知识面,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选择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个性化“需求”中探索、发展。低年级教学可采用童话形式,把儿童非常熟识和喜爱的小猫、小兔、小狗、猴子、小鸡、小密蜂等编成故事内容,进行教学。例如,用“老猫 ”教“小猫”学本领为主线,用投掷羽毛球、鸡毛毽、纸飞机等代替掷沙包、垒球,这些内容不仅学生练习兴趣高,也完成了教学任务。
四、利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和手段诱发学生学习兴趣
新奇的刺激是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方法。因此,在体育教学中,不断创造性地运用新颖灵活的教学方法,富于变化的体育教学组织形式和手段,课堂上适度 给学生“自”和“自由度”,让他们动脑筋,边想边练,去尝试、体验,并与同伴切磋琢磨,互相交流,逐渐由不会到会,由不熟练到熟练。例如,上小学三年级课,内容是身体基本活动和武术,将一组过花桩、独木桥、爬竿、过软梯等和武术中的拳术、棍术组合起来,编成“上花果山”的故事情节,让学生边学边练,边唱边模仿,使学生们在想象中即学会了动作,又体验克服困难的精神,师生关系和睦,教学充满乐趣。
五、利用游戏和竞赛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篇8
【关键词】中小学课堂 睡眠不足 减负 记忆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2(a)-0100-02
心理学和生理学知识告诉我们,长期睡眠不足会严重影响人的各项生理机能,对青少年的危害则更为严重,记忆力减退就是其中之一。近年来,中小学生睡眠不足已经演变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所以,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务院办公厅2010年10月24日下发的《关于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通知》里都明确指出,要推进素质教育,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看到学生在课堂上睡倒一片,老师问其故,皆曰:“晚上睡觉太晚。”追问其故,则曰:“家长不让早睡。”这样的回答绝对不是真情。慑于老师的威严,学生不敢说出“老师布置的作业太多”这一实情,而只好归咎于家长。笔者认为,老师与其布置大量的家庭作业,不如改变一下教学观念,重视学生记忆。老师不敢留出大量时间让学生专门去记忆,是因为他们认为这是“死记硬背”,是笨方法;于是,课堂上大讲特讲,以期学生理解,课下让学生不惜熬夜去做大量的习题,以此训练他们的能力。殊不知,这样做恰恰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不利于学生记忆,学习效果不好不说,还严重妨害了学生的智力开发和身心发育。正是这种错误观念和错误做法,把中国教育一步一步推向了轻视记忆的死胡同。现在是知识爆炸的时代,我们要想尽一切办法让学生多记快记,而不是相反。美国教育学博士、台湾政治大学法商硕士、著名教育专家韩荣华《新学习革命》一书给出了“超能学习”方程式:“天分潜能+记忆力+学习方法=无限创造力一创造无限智力”。在这本书里,作者特别推崇记忆的作用。他说,“记忆是天赋最重要的资源。~记忆力差的天才是不存在的,几乎所有的天才人物都具有超强记忆力。”“一个人知识有多少,我们形容一个人多才多艺,大都取决于他在脑中记忆多少学问。孩子成绩好坏,与记忆力绝对有最直接关系。西方哲学家培根说,‘一切知识不过是记忆。’记忆可以评断是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和创造发明的关键,故记忆是一切知识的基础。~学习和记忆能力的开发是启开和发挥每个人天赋潜能最重要资源。”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两种状态。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没有量的积累就没有质的飞跃。学生的记忆过程就是量的积累过程,当他们的记忆量达到一定程度时,才有可能出现创造性思维,即质的飞跃。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不要指望仅仅教给一些技巧和方法就能使学生今后变成创新型人才。如今的高考试题,是许多专家精心设计的专门用来考察学生能力的,是非常科学的。然而,假如学生没有足够的记忆量,他的高考成绩绝对高不了。
“充足的睡眠不仅能消除大脑疲劳,提高学习效率,还有助于将获得的知识信息巩固在大脑的‘记忆仓库’中,对保护脑组织细胞也极有利。中学生每天要保证7~8小时的睡眠时间,午饭后应睡l小时,晚上不宜过多‘开夜车’。因为睡眠过程是大脑合成记忆蛋白的过程,只有睡眠充足,才能提高记忆能力和学习效率。”小学生必要的睡眠时间则更长。
看到学生睡觉,正确的作法不是让他们站到教室后面,也不是狠狠批评一顿,更不是把他们赶出教室,而是让他们继续睡觉。因为睡觉是人的正常生理需要。假如一个人晚上睡眠不足,白天就没精神,恢复精神的唯一办法就是让他及时补觉。如果前一节课上解决了瞌睡问题,至少后面的课上就会有好的听课效果。
只有减少学生的家庭作业,学生才能得到充足的睡眠,也才能保证白天不打瞌睡,提高课堂学习效果。怎样才能减少家庭作业呢?笔者经过二十多年的教学实践,逐步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
1.少讲 现行中小学课程内容,尤其是语文、英语、政治、历史、地理等文科性质的课程,特别艰深的并不多,绝大部分内容皆不难,学生可以直接看懂,或者借助教辅材料看懂。学生都是聪明的,老师完全没有必要逢新便讲,满堂灌。有些课老师讲得越多,学生反而越糊涂。老师只消按以下程序做就行了。第一步:复习旧课,5~10分钟。这在新旧课内容都较少时采用。第二步:学生结合教辅材料看新课文,10~15分钟;第三步:师生互动(先学生提问老师,解决他们阅读中遇到的问题,后老师提问学生,解决学生遗漏的问题)10分钟。老师还可以针对不同的知识经常介绍记忆方法。这一步很重要,它是解决疑难问题,升华课文内容,开拓学生思维的关键。第四步:剩余时间学生做作业。
2.少写 现在学生手头都订有教辅材料,这对于师生都是极好的资源,它能极大地解放师生,我们要正确地充分地利用它,仅仅把它当作练习册是一种浪费。教辅材料上对每节的基础和重难点都作了系统的总结和解释,教师板书内容其实大致就是这些。所以系统板书再无存在的必要,更不必强迫学生抄写笔记。至于确实需要记录的内容,学生写在课本空白处就可以了。据笔者了解,绝大多数学生不愿做笔记,课后也基本不看笔记,所以笔记的用处实在不大。老师不写系统板书,学生不抄大量笔记,这样就能节省出大块的时间,这些时间让学生往脑子里记忆教辅材料上总结的内容。
3.少用多媒体 滥用多媒体是吞食学生记忆时间的大鳄。有些老师整节课都用多媒体课件,几乎每节课都用多媒体。一节课的信息容量达到极限,冲淡了重点内容,严重妨害了学生的记忆。笔者只是在确有必要时偶尔一用,如放一段视频材料。师生手头的课本、参考书、练习册等资料上内容非常丰富,只要加以利用,基本上能够满足教学的需要。撇开上述资源不用,而另行寻找、制作和使用课件,则会带来极大的浪费和损害:浪费了这五种资源:浪费了老师的时间、浪费了学生的时间、浪费了宝贵的电能、损害了师生的视力、损害了学生的想象力。
4.不赶进度 重要内容一般用2~3课时来完成。第一课时,学习新课。如前文所述,通过学生阅读、师生互动等方式,解决“理解”的问题。第二、三课时,老师基本不讲,专门留给学生记忆基础知识,解决“记忆”问题。记住的同学可以三五成群到讲台上接受老师的提问,全部回答上来的同学在“平时成绩记录本”上签名,算是通过,老师给每人加1分。通过此关的同学就可以写书面作业了,英语作业写完甚至还可以写其他科目的作业。学生普遍反映,一旦记住了,做题就会变得极为快捷。这样做,学生能及时消化吸收所学的知识,虽然考试前复习时间不多,学生的成绩并不差。
5.不布置家庭作业 笔者所带的英语作业主要是口头的。前文第二、三课时其实就是学生完成口头作业和老师检查的过程。内容简单时,检查记忆效果的环节可以放在上新课前来完成。复习旧课阶段,老师设计几组问题叫几组同学回答,每组为邻座的3一个同学,他们同时回答几个问题,回答得好的同学,平时成绩加1分,不好的不加分。这样做会使他们心升成就感和竞争意识,从而督促他们重视基础知识的记忆。书面作业很少,老师只精选几道典型题目加以练习。这两项作业在课堂上就能完成,不会变成家庭作业。
篇9
关键词:提高效率 减负 研究
21世纪需要的是高素质的人才,过重的课业负担会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素质的提高。减负势在必行,但减负不能减质。教学中如要做到减负保质,必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向有限的45分钟要质量。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不断探索、创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个性特长发展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学得轻松活泼,主动参与。从而达到切实提高教学效率,真正做到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目的。
一、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教师教得生动,学生学得主动,教师必须精心设计、巧妙构思教学过程,有效的教学设计要注意做到:
(一)以课堂教学目标为出发点和归宿
合理可行的教学目标,有助于教师选择和使用有效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从而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
(二)关注学生的发展,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在这一原则的指导下,教学设计要开拓学生的思路,体现学生的个性。通过关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之中,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考,让学生真正动来。
二、激发学生课堂学习兴趣
兴趣是知识的入门。如何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就成为众多教师不懈追求、不断探索的重要课题。教师要不断学习,更新观念,努力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还要不断加强师德修养,具有高尚的情操,得到学生的信赖和喜爱。
三、营造宽松和谐的合作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探索创新热情
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对教师而言,决不仅仅是一种教学形式上的简单转换,而是一种教育观念上的深刻转变。对学生而言需要其认识到合作的必要性、趣味性和实效性,使其最大程度地投入到小组合作学习中去。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有的学生比较活泼,有的学生因为性格内向,总是充当“旁观者”,时间长了,他们就会发生依赖心理。因此,教师要善于转换角色,时而是一个促进者,时而是一个帮助者,时而是一个激励者。实践证明:在课堂引入平等和谐的合作学习氛围,将班级“静态的集体背景”转化为同桌、小组、班级等学生组成的“动态的集体力量”,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让学生在合作中既有满足的愉悦,又有信息的交流,并在整个过程中以饱满的激情激活课堂。
四、改变课堂教学方式,促成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新课标的新理念,要求教学实践的改变,教师也将随着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来改变教学的方式。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不断变换课堂教学方式,使课堂教学生动、形象,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能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模式,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自主学习,在课堂中主动、大胆、尽情地动脑、动口、动手,自由发挥自身的学习个性,真正体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树立学习主人翁意识。
(一)营造开放式课堂,拓展学生自主意识。
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心灵深处,会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因此,教师要致力于大胆地拓展课堂时空,创设“无拘无束的气氛”,让学生“自由地呼吸”,使其自主意识转化为自主学习能力。教师要善于捕捉来自学生思维的灵感,智慧的火花,不失时机地将其延伸为自主思维过程,拓展为一种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创设情境式课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的源泉。”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首先要使学生在广度和深度两方面学好基础知识。其次要根据教材潜在因素,创设想象情境,提供想象材料,诱发学生自由想象,让学生在创设的课堂情境中,充分展开想象翅膀,在想象的自由王国里遨游。
(三)减轻学生负担,优化课堂练习
适宜的作业量,可以有效地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当前我们在设计布置作业时,要提倡“四要、四不”,即一要以少胜多,不机械重复;二要发展思维,不随意布置,三要因材施教,不搞一刀切,四要灵活新颖,不死搬教条。教师布置作业练习时要适量,要因材布置,因人而异。因此在设计适量的练习题时要有梯度,从模仿性的基本练习开始,逐步提高到综合性练习,从而做到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逐步加深,引导学生智力爬坡。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只有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改革中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主动学习意识,改变过去讲授式的教学模式,变学生被动学习为自主学习,才能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保证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篇10
1 现状分析
1.1 家庭作业量过大。小学生普遍反映,每天在家中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量大且门类多,难度较大,不少作业还需要家长参与。家长希望子女能有个好成绩,都很支持学生多买练习题来做。学生为了完成这些课外作业,不得不挤占课余体育锻炼和休息娱乐的时间。
1.2 分数加重心理负担。现在还有一些学校存在着按学生的考试成绩排名的现象,这样给学生造成了沉重的心理负担。心理负担过重,严重危害了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加强师德教育,要求教师平等、及时、有度地与学生沟通是相当重要的。
1.3 课堂效率低下。目前有部分教师素质较低,教学中不但不能运用新课改理念进行教学,而且脱离学生实际,课堂教学形式单调;教学内容上追求偏、难、多;教学中赶进度;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效果差,打持久战;随意布置以惩罚为目的的极量作业等。因此,低效率的课堂教学给学生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使学生课堂学得痛苦,造成课后补课的恶习,这样学生的体力和身心都感到很疲劳,负担很重。
2 减轻小学生课业负担的对策
2.1 转变教学观念,提高教师素质。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实施者,认识水平和教学水平不高,教学方法不得当,是造成课堂教学效率不高和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直接原因。当前教育体制改革,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与教师的发展密切相连,教师是实施优质教育的生力军,教师素质水平是学校生存的关键。
教师专业化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走专业化发展的道路。农村中心学校教育资源较为缺乏,教育信息相对闭塞。如何更好地让教师专业得以健康较快地成长?几年来,我们采取“请进来、走进来”方法,让更多老师得到学习的机会。同时把学习到的知识技能内化为自己的教学行为。这样通过平台的锻造、转移,促使学校教师专业素质不断提高。
2.2 营造减负氛围,创设良好环境。学校领导也应转变观念,大力宣传新型教师的形象,按工作方法和工作效率等多方面来全面地评价一个教师的工作。
对一所学校,一位教师进行评价,必然会有评价的结果,这评价的结果会对学校、教师具有鉴定的功能。当评价一个教师时,如果仅以他所教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评价标准,那么没有一个教师会对分数不予重视,而对分数重视的结果是学生课业负担的日益加重。只要评价的指标体系、评价标准、评价方法是科学的、全面的、客观的,那么评价的结论也必然是科学的、全面的、客观的。为了更好地给教师实行目标管理、量化考评,真正做到奖优罚劣,为“减负”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2.3 优化课堂教学。《纲要》提出:“改进教学方法,增强课堂教学效果”。落实《纲要》精神,优化课堂教学,是减负和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必由之路。首先要促进教师更新教学观念。教学观念决定着教师如何看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地位,决定着教师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决定着教师如何看待考试分数等诸多方面的问题。“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充分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教师要把关注的焦点放在学生、特别是那些学困生身上,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活跃的学习活动中。然后是要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强化课堂主体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