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检视剖析材料范文

时间:2023-04-10 05:41: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个人检视剖析材料,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个人检视剖析材料

篇1

一、学习心得体会:

学习过后,我更加觉得应该把握机遇顺势而上去应对挑战,自身要坚持发扬我党的优良传统,不只是着重物质上的角力,还要紧盯自身精神层面的对垒。对我们新时代成长起来的党员同志来说,最危险的是骄傲自满、不思进取,最紧要的是守护精神之源、激活精神力量,昂扬奋发、一往无前,做永不褪色的革命者、永不懈怠的奋斗者。要能以“赶考”的清醒认识答好新时代的答卷,以精神的力量坚定前行的脚步,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激发实干的魄力,战胜各种困难、补齐自身短板、进行更深更高更广的探索,走好“上坡路”、开好“顶风船”、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在领航中华巨轮行稳致远中贡献自己的力量才干。

二、感悟和收获:

“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历史是最好的经验和教训,学好党的历史,从党史中总结教训、汲取奋进的力量,才能更好的掌握好今天。

通过下发的手册学习,其实我脑海中烙印最深的不是书本上的,因为我觉得世界上最美好的形容词也不足以衬托她模样。她就是模板,是党员中的标杆红旗,她叫张桂梅。几十载如一日的坚守、几十载的无私付出“张妈妈”让我们看到了什么是大爱无疆,什么是为了理想事业奋斗终生。

三、差距和不足:

检视理想信念方面差距,在党史中找准初心使命。我要向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四个历史时期中所涌现出的英模榜样学习,反思自己在理想信念上还存在的得过且过心理,初心不稳、使命担当意识不强的现象。

检视纪律作风方面差距,从党史中强化纪律约束。纪律严明是我党的优良传统,也是获得广大人民群众爱戴和拥护的原因,不信马列信鬼神、不要信仰要金钱,滥用手中的权力,任意妄为,将党的纪律要求抛之脑后。我要从党史中汲取纪律营养,克服生活中贪图安逸的现状。

检视能力素质方面差距,在党史中汲取奋进力量。要在能力提升上求“广”,要明白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的道理,树立全局观念和大局意识,提升综合性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过程中克服现有的差不多就得了,没问题就成这两种消极保安全的错误观念。

四、立足本职找差距:

1、理论水平不高。对时时处处保持先进性这根“弦”绷得不够紧,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和标准时常出现,满足于过得去、差不多。

篇2

尊敬的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

围绕“明纪律、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做表率”这一主题,严格对照纪律要求,认真检视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五查五看”,深刻进行党性分析和自我剖析,现将个人对照检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自身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本职工作情况的回顾,自己深深认识到在工作中还存在着不足。

1、学习深度、广度不够。有时党建方面学习只流于表面,没有沉下心去学习,去领悟。

2、业务工作上。缺乏有效的手段和方法,缺乏创新。

3、存在满足现状的思想。

4、在工作作风上,缺乏闯劲。自满情绪,畏难情绪,带来工作责任的弱化。

二、今后努力方向及整改措施

1、培养自己良好的学风,做到善于学习,注重积累,用学到的知识指导工作。

2、勇于创新思想意识,积极适应业务发展的需要。

3、转变作风,真正树立全心全意为参保群众服务的意识,尽职尽责,做好工作。

4、强化执行力,用心去做事。

篇3

6月15日,徐文光书记在全市大“十大行动”动员会上作了《刀刃向内自我革命 以大推动市委战略体系重重落地》的讲话。本人通过观看视频、细读文字,感触颇深,也给自己的过去敲响了警种,深感自责。徐书记的讲话既有高度理论指导,更有具体步骤、方法、路径指引我积极改正。随着大如火如荼的深入开展,本人思想认识也由浅及深,经历了从观望到警醒到奋进的过程。本人将主动结合本次大“十大行动”, 用它来反思自己过往,为未来披荆斩棘,也唯有如此,才能不断的完善自己!

一、五个对照

1、对照“十条军规”、“十大宣言”、 “三个绝不能”,反思自身存在如下问题:本人能对党绝对忠诚,但在担当上缺乏主动性;在历史的人做历史的事上面找不到定位,看的多,想的少,做的不够;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大局观意识仍有待进一步加强;在最多讲一次执行仍有不足;在“只为办好想办法”上有惰性思想,不够深入,不够全面;在“主动尽责勇担当”上担当意识不足;缺乏人人都是大环境、主人翁的表率。

2、对照“六机”现象,反思日常行为,反思自身问题如下:一是“拖拉机”,工作中说干就干、雷厉风行的作风不够,存在做事拖拉、行动迟缓现象。有些不是特别着急的工作会放在手上,等到截止之前才开始动手处理。二是“推土机”,日常工作中推诿扯皮现象很少,但工作的主动性还不够高,有时候过于强调职责分工,主动担当有待于进一步增强。三是“压缩机”,工作标准不高,对上级交办的任务高质量完成这方面还不够,有的工作存在应付现象,比如*********,有时会因为其他工作疲于应付,从而未能深度挖掘亮点,没有做到好中求好。四是“洗衣机”,工作中存在“凡事不出错”的想法,过于坚持原则、拿政策、文件当挡箭牌,尽量避免出错。五是“搅拌机”,对照“搅拌机”及其结息,仔细对照和反省,我身上不存在。六是“复读机”,工作中习惯按照上级部署及政策、文件规定形式,主动谋划、积极参与不够。

3、对照市委七届四次全会部署的15 项攻坚任务,深入检视在贯彻全会精神、落实攻坚任务方面的“庸、散、慢”问题,反思自身问题如下:对任务未能认真学习,不能完全吃透市委精神及分局党委的工作思路、以及工作任务实质与目的。任务没有具体分解表,做一项看一样,照成工作断断续续,整体功效不能体现。任务安排没有时间表,做做拖拖看看,完成效率低下。没有追求高标准任务标杆,存在完成就好过了就行的惰性思想,不愿多花时间花心思去执行好,完成好。

4、对照四起损害营商环境的典型案例,工作中是否存在耍花招、打太极、摆乌龙、薅羊毛等问题,反思自身问题如下:在******专业问题方面存在答复不完整或者模棱两可的情况,对部门业务工作不愿公开,不愿听到批评意见。

5、对照退休“老王”、“跑腿书记”卓彦庆等正面典型,反思自身问题如下:自觉惭愧不如,思想境界、宗旨意识存在差距。凡事以稳为准,年纪轻轻就想着应付就好,没有静心思考如何干好工作,提升工作水平。工作中存在经验主义,忽视因情施策,导致工作中存在 “流程化”倾向。面对新时期新问题新情况,缺乏学习思考和改变,导致工作提不起,效率低下。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剖析

一是“泛化心理”,传导不良情绪。本人容易在发生了一件事以后总是以偏概全,把不良影响和不良感受“泛化”到方方面面,不会用客观冷静的思维来看待工作和机遇。比如领导交办一件事需要加班,看着同事都下班容易内心产生抵触情绪,觉得工作上有所针对的错误思想。

二是“激化情绪”,误导判断力。遇事总是容易情绪化,带着自己好恶情绪判断,激动的情绪化的眼光去看待问题,去分析问题,导致在问题判断力上出现差错,给事件处置带来自身障碍,只看到别人的缺点和毛病,不注意学习人家优点。比如工作上提出差异性看法不被认同时,自己内心就觉得大家针对我,不反思自己看问题的角度和深度。

三是“僵化固执”,拒绝探索成长。总是固守自己长久以来的经验主义和庸俗“套路”,对新事物,新知识缺乏主动性,导致思维僵化,办法不多,缺乏探索能力。刚参加工作时,身上就像有使不完的劲,曾做过********等工作,永远给人一种真诚、积极的感觉。但随着结婚成家,到现在有了小孩,分去了一部分精力,对工作少了一些激情,也总觉得自己是个很有责任心的人,不管怎么做还是比大部分都做的好,主观上降低了对自己的要求,没有学习创新,在工作能力的提升上滞缓。

四是“弱化能力”,缺乏担当勇气。抓住过去的一点不足错误不放,判定自己在该领域缺乏能力,“弱化”的暗示后不愿去再次尝试或者面对挑战,久而久之就放弃责任,放弃目标,放弃态度,放弃担当。比如工作上对一些不常用的知识理论是遇到工作难题时才动手学习,总觉得那方面虽然自己不会,但是总抱着侥幸心理认为不会涉及到,而且理论化的学习枯燥难懂,不愿去了解去思考,导致在遇到新情况时存在盲区。

三、整改措施和努力方向

1、“学中练、学中改”。首先要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做工作上的踏实人,始终把学习放在第一位,把学习当作一种追求,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学透领导讲话精神,将工作扎实落地;向群众学服务,将需求融入到日常工作中去。争取做到思想上不断进步,观念上不断更新,工作上不断创新,生活上更加严谨,去适应建设新衢州的工作任务。在自己认识到不足地方下手,多与优秀的领导、同事交流学习,改变一些“负能量”的想法,积极面对工作生活,信息多学、多练、再学再改,一定有所进步。

篇4

一、初任教师的专业成长困境

初任教师也称新教师、新手教师。在我国,新教师是指完成了师范教育课程,被引入教师专业岗位,尚未完全适应、胜任教学的教师。有大量研究表明,入职初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时期,但处于入职期的新教师又将比处于其他阶段的教师遇到更多、更复杂的专业发展问题。

国外学者维恩曼(Veenman,1984)曾对1960至1983年间关于教师教学工作中所遇到问题的近百项实证研究进行了归纳,并提出了初任教师最常遇到的24个问题,其中在前十位的就有:与家长的关系、与同事的关系、由于没有充分的准备时间而形成的教学负担过重等。博拉姆(Bolam,1979)等人写了一份关于初任教师在任教第一年中所遇到问题的报告。报告中指出初任教师遇到的困难主要有:师生关系不好;有些小学缺乏合格的顶替教员;有些中学缺乏某些学科的顶替教员;一月份入学的学生跨两个学年,这给教学造成困难;导师和试用教师同时不任课,这比较难以安排等。

我国学者王小棉(1999)的研究表明,初任教师在任职初期所遇到的困难主要有:处理与学校领导和同事关系的问题;处理教育学生过程中的师生关系问题;处理教学过程中学生方面的问题;处理教学过程中教材等方面的问题;处理与家长及校外有关方面的关系问题等。另外,赵昌木(2004)曾对196名教师进行了调查研究,研究表明,在初任教师任教时期,经常遇到的困难或问题依次是(依据教师回答问题出现的频率排序):(1)教材不熟,重难点把握不准;(2)教法不灵活,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3)教学管理能力差,难以维持课堂纪律;(4)不能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和沟通;(5)不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6)对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难以解答;(7)不能妥善处理课堂偶发事件;(8)教学材料匮乏;(9)难以处理与同事的关系;(10)教学设施简陋;(11)教学语言不流利,有时出现口误;(12)板书不规范;等等。另外,新教师的专业发展过程还受诸如班级规模过大,缺乏准备教学的时间,缺乏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等方面的自主权等许多因素的影响。这些问题的普遍存在,严重制约着初任教师在教学上的成长和发展。

二、初任教师心理困境之归因分析

从国内外学者们的调查研究结果可知,入职初期的新教师的专业成长普遍存在认知不当、角色冲突等心理困境。因此,我们可以以角色理论为分析框架,对初任教师专业成长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

1.角色定位的模糊

“角色”是指一个人的身份,也可以说是指一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以及占据该地位后派生出来的相应的行为模式。20世纪初,美国著名社会学家G.H.米德把“角色”一词引入社会心理学领域,以此来说明人的社会化行为。角色模糊指个体所体验到的角色环境的不确定性。一直以来,“传道、授业、解惑”是人们对教师职业的神圣而崇高的角色定位。但是,当今社会,多元文化的融合与冲突不断,人们的价值取向呈多元化发展,社会对教师角色认知日渐分歧。因此许多初任教师对于自己将要在工作中扮演的角色感觉不清晰,导致角色模糊。主要原因是角色期待不明,角色知觉能力差,在职业活动中因心理准备不足而承受巨大压力,职业认同下降等。

2.多重角色的冲突

角色冲突指个体所体验到的难以调和的同时来自于环境的不同期待,主要原因是角色准备不足,多重群体的社会化或角色规定的人格特征与角色承担者个人的原有人格特征不相符合。就是当一个人扮演一个角色或同时扮演几个不同的角色时,由于不能胜任,而引发的矛盾和冲突。教师是一个多角色的职业,扮演的角色主要有知识的传授者、心理治疗工作者、家长的人、集体的领导者、朋友与知己等。如果教师不能顺利地进行角色转换或面对多种角色期待不能顺利地调节,就会出现角色冲突。初任教师刚从学生的角色转换为教师的角色,然后实现教师角色的适应,在学校系统中逐步了解和认识自己在专业群体或社会结构中的地位,领悟并遵从群体和社会对这一地位的角色期待,学会如何顺利地完成角色义务,以表现合宜角色行为的过程。作为刚踏入学校从事教育工作的初任教师,要实现这些目标,肯定具有一定的困难。有些初任教师通过自己的挣扎,在教学专业中生存了下来,但由于入职阶段多种角色带来的冲突,他们往往会表现出一种想从现实中逃脱的欲望,这势必会降低他们的自信以及对教学的责任感,从而影响到在工作中的积极性。

3.期望与现实的差距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们在满足了生理上的需求之后,对自我实现层次上的需求就会增大,成就感和荣誉感也就成为了追求的目标。教师一般都有较高的成就动机,他们追求个人成功的价值,渴望在工作中得到应有的反馈。初任教师处在一个充满理想与期待的专业成长关键期,可是,在现实生活中,教师的成功具有不确定性,职业成就不像其他职业那么明显。每一位初任教师都对自己的教学工作有一个很美好的设想,总希望自己教的学生比别的教师的强,可在现实中,学生的问题很复杂,问题很难处理。实际的教学与他们理想中的大相径庭,学生并不一定有他们想象中的对学习的渴望,教学不能得心应手,并感到力不从心,于是茫然无措。面临“现实的冲击”,使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新教师会出现自尊心与自卑感的冲突,理想与现实的失落感。他们认为,由于不能应付每天遇到的繁重的工作压力,自我满足和实现个人目标的机会被剥夺。这些倦怠的表现会导致低效的专业行为,进而使初任教师经历失去自尊、忘却理想,失去对教学专业的热情,直至中途离职。

三、初任教师专业成长的心理调适

初任教师既承受着外在期望的压力,又面对角色扮演过程的失调,加上期望与现实的差距等,往往会使初任教师产生一种无所适从的感觉,甚至会给一些初任教师留下一段受挫的经历,有些甚至会萌发退出教师职业的想法。因此,指导初任教师进行专业成长中的心理调适,是教师专业化发展中的重要教育措施。

1.角色认识:初任教师专业成长的心理之源

“意识”就是我们的觉知状态,即对我们自身、对外界的环境事件以及自己与外界环境事件关系的觉知状态。它具有主观性、统一性、流动性以及能动性,在进行活动之前,我们觉知到活动的目标和结果,并以观念的形式存在于头脑中,也以此作出活动计划;在活动的过程中,我们会对自己的活动不断觉知,并根据反馈信息与活动目标相比较,以保持或调整自己的行为,从而达到预期的目标。“认识”则来源于希腊语Epis-teme(知识)和logos(逻辑)的结合,意即关于知识的学说,在哲学中就是指人们对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的认识。黑格尔认为,主体的思维或理念在不断的正―反―合的否定之否定的辩证运动中,最终通过不断的扬弃自身实现了自身的回归,于是认识本就是一种回归的过程,自己回归到自己,认识也就成为了可能,而人就是认识和把握绝对精神的主体。正确的意识和认识是成功的关键,所以,全面提高初任教师自身的意识和认识能力是预防倦怠的根本所在。

初任教师更需要自己对教师这个职业建立一个合理的角色期望。期望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自身价值的体现,期望的合理与否相应表现为价值的冲突与失范。价值的冲突导源于人的意识和多元性,价值冲突的出现是人类思想丰富的具体表现。马克思曾经指出:“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是人们所利用的并表现了对人的需要的关系的物的属性。价值是一个多元化、多维度、多层次的庞大体系,不同的初任教师拥有着自己内部不同的价值观念与价值准则,而不同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准则各自内部和相互之间又存在着不同的矛盾,这也就是初任教师价值的冲突。其别是在多项角色中的价值不可协调或不可统一,就势必会出现初任教师价值观念的冲突。而初任教师一旦出现这种冲突,就会在经常遇到的坚持制度原则与追求正义公平之间出现思想或行为上的犹豫、仿徨与困惑。由此,初任教师自身要对自身的职业角色有比较正确的认识,尽管教师担负着历史的重任,但是教师也仅仅是一个平凡的人,而并非是所谓的圣贤。

2.教学档案:初任教师专业成长的心理之镜

近年来,“档案”已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议题。“教学档案”系教师对其教学知能、成长与成就,进行实际资料的搜集,并将之组织化、系统化呈现之文件档案,包含教师的省思及与他人对话的记录。在教师专业发展上,教学档案可以发挥相当多的功能。一个良好的教学档案能够有效呈现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与教学的成果,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就自己的专业成长和教学知能表现,做有组织、有系统、目标导向的搜集资料和记录。而此种教学专业表现记录由于是教师自我选择、自我搜集、自我省思的,所以不但能够反映教师的个别性和自主权,也能促进教师在不断反省实践中自我专业成长,进而达成教师专业发展的目标。这对于处于教师生涯发展的初任阶段的初任教师来说,其应用的价值不言而喻。

3.教学省思:初任教师专业成长的心理之径

教学省思则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内在思考过程,它强调教师运用本身内省能力,于教学时对当时情境检视判断,判断策略的优劣得失,决定采用的教学方式及策略。刚刚步入工作岗位的新教师,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承担着相应的责任和义务。初任教师要想得到学生、家长、学校和同行的肯定,首先应该加强对教材的研究与探讨,把握教材的精神和实质。但由于教师长久浸润在职业文化中,容易造成失去敏感性,将一切视为理所当然,没有去感受,没有去知觉,所以,还需在职业活动、社会活动和新的情境中亲身体验,还需针对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地进行省思。只有不断地省思,才会强化专业的自主性、建构起个人风格的教学专业、增加敏锐度与视野的开阔以达到解决教学中的根本问题。

参考文献

[1] 戴锐.新教师职业适应不良及其防范.教育探索,2002(4).

[2] 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3] 赵昌木.教师成长:实践知识和智慧的形成及发展.教育研究,2004(5).

[4] 章立早.了解“角色理论”,调定自我角色.心理与健康,2001(8).

[5] 马剑虹,张廷文.角色认知、控制感及工作压力的关系分析.人类工效学,1999(4).

[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9)卷.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篇5

关键词:煤炭企业;以人为本;自主管理;企业管理

企业的成功不仅取决于严格的管理制度,而且在于全体员工较高的参与意识和自主管理水平。自主管理是煤炭企业在管理实践中探索的一种有效的管理方法。新安煤矿紧密结合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实际,推行以单位自治、团队自主、个人自律为内容的“自主管理体系”,实现了“管而不死、放而不乱”的目的,以及管理主客体的有机结合,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员工的潜能,大大提高了员工的整体素质和企业管理水平。

一、自主管理的内涵

自主管理是对“以人为本”理念的具体实施,是在企业实现了制度化管理的前提下,通过学习型组织的创建,运用企业文化来实施的更高层次的管理,是以员工个体人生价值的实现和整体素质的提高为基础,以全面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及管理素质为目标,使企业管理的重心由制度管理向文化管理转移,达到员工自我学习、自我约束、自我创新、自我超越的目的。通过单位自治、团队自主、个人自律三个层次,来实现六个方面的内容。即目标、规范、安全、成本、学习、提升,这六个方面一起构成了自主管理体系。

(一)三个层次

1、单位自治。单位自治就是单位的自主管理,是在同一行政体系内,以企业文化为背景,以团队自主、个人自律为基础,进行自我约束、自我控制,并能自觉规范管理行为、优化管理环境的管理形式。

2、团队自主。团队自主是指班队的自主管理,是在个人自律的基础上,由一群积极肯干、训练有素的人所组成的管理集体,通过相互合作、相互帮助完成共同的目标,达到责任共担、成果共享,并能实现自我约束、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

3、个人自律。个人自律就是个人自主管理,是个人在对企业文化、团队文化认同和接受的基础上对自己行为进行的自我控制与约束,时刻将自己的行为与企业的操作规程及制度相对应,确保自身作业的规范性。

(二)具体内容

1、目标。制定清晰、富有挑战性的目标,确认并实施目标管理(如安全目标管理和生产目标管理),包括目标设定、目标管理。

2、规范。制定管理制度、作业标准,严格遵守、正确执行并不断完善。包括工作标准、质量管理、现场管理。

3、安全。突出“安全第一”的主题,实施“三移”工程(即:安全管理重心下移到区队、安全管理防线前移到班队、安全亲情教育自移到个人),完善安全保障体系。包括安全管理和具体工作落实。

4、成本。通过引入市场机制并确保在各个层次上自主、有效地运作,降低生产经营成本,实现效益最大化。对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各种劳动消耗、资金占用、生产经营成果进行全面、严格地记录、计算、比较、监督、控制,借以保证最合理、最节约地进行生产经营活动。

5、学习。学习目的明确并持续实施,做到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且能有效沟通,实现成果共享。包括学习和沟通两个方面。

6、提升。通过以上阶段的实施、维持,使员工综合素质不断得到最有效、最全面、最充分的提高,实现持续改进业绩、提高绩效;包括提高素养和超越两个方面。

二、新安煤矿自主管理的创新实践

(一)从点到面分梯次推开

新安煤矿的领导层认识到,自主管理是一种崭新的管理模式,在广大干部员工尚且不完全明确自主管理内涵的条件下,强行大面积地予以实施,存在着较大的风险,因此,在推行自主管理的过程中制定了“以点带面、先分批试点后分梯次推开”的指导方针,先在部分班队实施自主管理,即开辟自主管理的“试验田”,再推广到其他单位,然后在企业全面推广,以确保高质量、稳妥地开展自主管理工作。

(二)自主管理的“试验田”――班队自主管理的实施

煤矿选出部分优秀班队,按照“安全生产一体化、日常管理自主化、专业管理自主”的要求,明确班队“管什么、怎么管”,开辟了自主管理的“试验田”。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自主抓生产。班队按照煤矿月度生产计划,结合地质条件,按日分解生产任务,做到均衡生产;根据现场情况,针对薄弱环节,抓好劳动组合,优化作业工艺;抓好生产设备日常检修和维护,提高检修质量,降低设备故障率;建立生产事故统计、分析和责任追究制度,吸取事故教训,严格处理事故责任人,防止同类事故再次发生。

2、自主抓成本控制。班队长结合本班队实际情况,将各项成本指标落实到个人,做到千斤重担大家挑,人人头上有指标。制定成本考核办法,根据产量、生产消耗定额、成本标准和班队实际,确定成本考核指标,建立材料消耗台账;按照成本构成细化分解,制定考核办法,做到成本构成项目项项有奖惩,使成本控制在班队扎根。

3、自主抓质量标准化。班队长教育本班队员工认真学习、熟练掌握本岗位作业标准,做到上标准岗、干标准活。现场作业实行作业留名制和现场交接班制度,班队长入井必须带齐量具,熟知施工技术参数,严把毫米关;建立质量检查、验收、考核办法,有质量控制体系和奖惩机制;实行班队评估制度,每班对班队现场安全、质量和生产任务及隐患落实情况进行检查评估。

4、自主抓“三违”。把规范员工的操作行为和干部的管理行为作为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细化“三违”行为条款,建立健全《“三违”人员管理规定》,建立员工安全行为不良记录制度和员工安全行为分析制度;建立班队自主反“三违”的激励机制,鼓励班队自主抓“三违”。

5、自主抓思想教育。班队长与员工接触最为密切,能更直接、有效、全面地了解和掌握员工的个性特征、思想动态和精神面貌,班队长按照企业阶段性思想教育的意见,自主抓好本班队员工的思想教育工作,尤其抓好安全宣传教育,用身边的事故教育身边的人。

(三)实行目标管理,采取有效保障措施

煤矿将目标管理的实施与班队愿景的建立和运行有机地结合起来,用目标管理的理论和方法推进自主管理的开展,并采取了有效的保障措施。

1、制定自主管理的有关制度。如井下建立了安全班会制度、会议制度、记录制度、民主管理制度等,使班队的事务公开、透明;班队长轮换制和轮值安全员制,使班队成员都有机会行使班队管理的职责;全员成本核算、全员安全管理、全员质量控制、全员现场管理制度,形成了事事有人管、人人都管事的局面。

2、开展有助于自主管理的各项活动。开展了对照愿景“自我检视、自我总结、自我完善、自我超越”的“四自”活动,开展了“领导在与不在一个样、有检查与没有检查一个样、夜班与白班一个样、矿外与矿内一个样”的“四个一样”活动,增强了班队成员的自觉意识;开展了“班前五分钟”安全活动、危险源辨识、安全誓约等安全管理活动,保证了自主管理的顺利实施。

3、自我检查与评价。结合管理创新项目,检查班队自我管理的全过程和阶段效果,评选自主管理成果和自主管理员工。

(四)自主管理运行的保障机制

1、建立对试点单位的合理监控机制。为了保证自主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煤矿成立了以矿长和书记为组长的领导小组,设立了自主管理办公室,全面负责指导和管理试点单位的创建工作。质量认证办公室定期组织安全、生产、经营人员对试点单位的安全、生产等方面进行评估。同时,纪委、监督稽查部、安检处还定期或不定期地对试点单位进行指导性检查,防止出现各种违规违纪现象,这些控制措施确保了煤矿的自主管理放而不乱。

2、构建全方位的自主管理支持系统。(1)系统的教育与培训。煤矿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板报等各种宣传形式,对自主管理进行宣传,给员工一定的感性认识。同时,邀请有关专家及管理先进单位的领导来煤矿进行专题知识讲座,还组织编印了“自主管理”系列教材,对全矿班队长以上的管理干部进行了自主管理知识的脱产培训,使这些基层管理干部不但了解了自主管理是什么,而且还使他们清楚在自主管理过程中他们将获得什么权利以及如何使用这些权利。(2)管理机构作风的转变。推行自主管理的关键是对基层授权与监督的统一。为此,煤矿通过开展管理机构作风调查、沟通无极限论坛等方式促进各职能部室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减少对自主管理试点单位的强制检查、强制干预,从而给予自主管理试点单位以真正宽松的自主环境。(3)及时激励与经验交流制度。煤矿建立并完善了及时激励制度,同时在试点单位之间建立了创建经验交流制度,为自主管理在煤矿的有效推行提供了有效的保障。煤矿广播电视中心、《新安文化》开辟了专题栏目对自主管理试点单位进行跟踪报道,并采用正激励的方式对好的典型及时宣传,充分发挥舆论导向的作用;对于一些创新性的好做法给予命名奖励,进一步激发了员工的积极性和创新性;对有关案例进行及时而深入地剖析,总结先进经验,实现成果共享。

三、实施自主管理应注意的问题

(一)实施自主管理必须密切联系企业实际

自主管理是一种全新的管理方法,企业在推行自主管理时,必须紧密结合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实际,建立健全合乎要求与标准的运行机制,在实践中针对新情况、新要求不断完善和补充各项管理工作制度、工作标准,建立起一套科学、规范、操作性强的制度体系,形成具有强大动力的管理方式和运行机制,以实现“管而不死、放而不乱”的目的,充分发挥自主管理的作用。

(二)自主管理必须用“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为指导

以人为本的管理,要求确立员工在管理中的主导地位,并围绕调动其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去组织一切管理活动,从而使企业真正实现“人人都管事,事事有人管”。自主管理是对企业生产、安全、经营和所有的事,都实行自主管理,通过鼓励全员参与,实现每件事都有人管,所有的人都有可管的事。因此,实行自主管理,就必须把人本思想渗透到管理工作的全过程,把识人、用人放在管理工作的首位,进而形成尊重人、关心人、培养人的良好氛围,达到自主管理的目标。

(三)实施自主管理必须明确自主与行政管理的关系

行政管理以行政命令为前提,要求企业成员按照规定的制度和标准完成各自担负的工作,是一种“自上而下”的管理。自主管理强调自律和对自己负责,主要运用内在性约束和自我实现的主观意识唤起员工的主人翁责任感,是一种“自下而上”的管理。自主管理不是自由管理,而是在行政组织下,为每个员工提供发挥聪明才智、施展才华和实现自我价值的舞台。因此,只有通过自主管理和行政管理的有效结合,才能达到企业管理的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王玉海,姚峰.构建和谐矿区之路[M].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5.

2、芮明杰.管理学:现代的观点[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篇6

论文摘要:涂尔干的《宗教生活的叁本形式》以及《原始分类》中,贯彻着一种通过人类学的研究方法达到对其社会学观点的说明的思路。他通过对澳洲以及其它一些原始部落的社会结构和宗教崇拜形式的人类学分析,得出了宗教是社会团结得以产生的始作俑者,而宗教本身又是社会的安排,所有的知识形式都是社会功能需求的结果的结论。

涂尔干(Durkheim, E)是社会学思想史上的三位古典大家之一。“在社会日益分化背景下,如何促进社会的重新整合和团结”是他终其一生的学术活动所关注的核心问题。检视涂氏对这一问题的所有著述,可以大致将其研究理路分为两个阶段:早期主要是提出问题,形成研究大纲(代表作品为《社会分工论》)和在现代社会背景中寻求对所提出问题和给出的答案的经验论证(代表著作为《自杀论》);后期主要是探索道德的社会整合功用实现的路径(如一些教育学著作),并用历史学和人类学方法追溯社会整合和团结的道德路径的历史起源与合理性(代表作是《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本文将以《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和((原始分类》为主要范本,对涂尔干后期的人类学研究及其所欲达致的社会学目的作初步解读。

一、视角选择的理论动机

《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是涂尔干的重要代表作之一,阿隆( Aron, R)对该著作的评价极高:“这一本书无疑是最重要、最深刻、最具有独创性的著作。同时,在我看来也是作者的灵感表达得最清楚的一本书。”该书主要是利用了大量的有关澳大利亚原始宗教情况的人类学资料来分析和证明作者一生所坚持的学术见解:社会联接和整合的原因可以从宗教中寻找,宗教是社会团结和科学发韧的温床,但宗教本身又是一种社会事实。由此可见,涂尔干对人类学的研究的基本旨趣并不在于人类学本身,而是直接指向了其社会学主题。为什么涂尔干选择这种人类学的研究视角?这里有几个原因:

第一,这是由涂尔干的学术兴趣决定的。他试图通过这项研究回答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社会整合的力量(包括道德力和情感力)的历史起源间题,换句话说,即集体意识从何而来的问题;二是人类知识包括社会分类的起源问题。这两个问题本身就带有历史发生学的内涵,因此,惟当揭示出人类的历史起源和演变的基本脉络后,方能做出合理的解答。

这样,第二—问题的解答就跟涂尔干后期所强调的历史研究方法勾连起来了。涂尔干早年曾对孔德所推崇的历史研究方法进行了尖刻的批评,强调应代之以比较方法。这种不成熟的批评在《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中得到了自我纠正:“对那些最近出现的宗教来说,除非我们去追踪它们在历史中逐步形成的历史,否则我们就很难了解它们。实际上,历史分析是可能适用于此的唯一的解决办法。事实上,对于上述研究目的而言,历史方法也许是最为恰切的研究模式。

第三,更进一步看,涂尔干对历史方法的选择,对人类学视角的青睐,又可追溯到他思想中所贯彻的实证主义、进化论、功能主义和结构主义等理念。实证主义的涂尔干的基本社会学研究方法和所要达致的目的都来源于17世纪启蒙理性以来的自然科学传统;结构主义的涂尔干则相信社会事物芜杂的表面后存在着一个决定其本质的、像自然“规律”一样客观、固定的“实在”:“在所有信仰体系和膜拜体系的基础中,必然存在着某些基本的表现或概念,以及仪式态度,尽管它们形式多样,却不论何时何地,都具有着同样的客观指涉以及同样的功能。而要简便精确地实现这一目的,必须回到最简单的存在中去,因为“在低级社会中,任何事物都是共同的。活动是定型的;每个人都在同样的环境中进行着同样的活动,而这种行为的一致性也不过是思想一致性的体现。每个心灵都被卷进了同样的旋涡,几乎所有的个体类型都是按照种族类型的模式得以确立的。但问题在于,这种对原始宗教的研究如何能达到涂尔干对“最想了解的”“今天的人”的目的?在进化论的涂尔干看来,这根本不是一个问题,因为,虽然原始宗教同现代宗教在形式上的各种差异非常显著,但这只是社会不断进化,不断从简单走向复杂,从低级走向高级的一个表现而已,而在深层结构上、在本质上,原始社会同现代社会仍然是一致的,亦即“有着同样的客观指涉以及同样的功能”。正是这种一致性为对原始宗教的研究成果通向现代工业社会架起了交通的桥梁。

二、问题研究的基本逻辑

众所周知,涂尔干是一位社会学主义者,在社会与个体之间、集体主义与个体主义之间,他始终强调社会、集体主义的绝对优先性,而涂氏的所有研究也都以证明这种主张为宗旨。为证明自己的这种说法的合理性,他就必须在《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中力排任何非社会性因素,首先论证宗教的社会特征以及其社会功能赖以产生的结构性条件。

(一)宗教的本质

在《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中,作者首先对有关宗教的一些基本的理论问题做了较为明确的回答。他建构了自己的宗教概念,认为宗教必然将整个宇宙分为对立的两类,即凡俗世界与神圣世界;宗教有几个构成性要素,即禁忌、信仰、仪式和教会。接着,作者先后批驳了泛灵论宗教学说和自然崇拜宗教学说,并对宗教和巫术做了区分。他认为,泛灵论宗教学说和自然祟拜宗教学说都只能使其自己的解释对象丧失客观实在性。如果宗教所祟拜的是不真实的神灵和由于人们的恐惧而变形了的大自然的力量,那么宗教就相当于集体的错觉。这两种宗教起源学说“为了说明这些宗教思想的虚假材料是怎样获得毫无客观基础的神圣性的”,“必须承认一个完全由虚幻表现构成的世界叠加在了另一个世界之上,前者使后者的性质发生了变化,发展到了无法辨认的地步,并用纯粹的幻觉取代了实在。在泛灵论,是梦的幻觉带来了这种变形;在自然崇拜,则是通过语词引发出来的一群辉煌而又空洞的意象带来了这种变形。不过在这两种情况里,宗教都必须被当成是澹妄的想象的产物。”在此基础上,作者指出,宗教的本质是图腾崇拜。这种崇拜“是一种更基本、更原始的膜拜”,而泛灵论和自然崇拜“只不过是它的派生形式或特殊方面而已”。对于巫术,涂尔干认为,关键是它缺少稳定的教会组织,不能形成社会力量。但是,即使是图腾崇拜。其对象并非就是体现图腾的具体的物体,而是这种物体所代表的记号、符号,而这些符号和记号是由社会贴在这些物体上的。这样,就在理论上奠定了宗教的社会性基础,把原始宗教研究定位在社会学的语境中。

(二)图腾崇拜的社会起源与社会功能

确立了图腾崇拜在宗教中的本质地位后,就要对图腾崇拜的社会产生及其社会功能进行深人的剖析。涂尔干使用了他最为推崇的功能研究方法。在《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中,涂氏正是通过对图腾在原始社会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和发挥的作用的研究来达到他最后的研究目的的。

图腾往往是由一些事物如某种动物或植物充任的,其存在,首先是作为原始社会特定组织如氏族和胞族的名字和标记出现的,是该组织与其他组织相区别的一个标志,“是每个氏族把自己和其他氏族区分开来的记号,是氏族个性的可见标志”。这是图腾存在的最为基本和外显的功能。

更为重要的是,图腾是氏族崇拜的对象,是“礼拜仪式的一部分”,具有“宗教性”。图腾之所以能获得这种宗教性,是因为它被视为具有决定氏族及氏族成员的安全和生死的强大能量。而这种宗教性的维存,则主要通过宗教仪式—如通过禁忌、神话的编造和膜拜仪式—实现的。

正是通过对图腾的这种宗教式的社会建构,图腾被赋予了一种“力”,这种“力”不仅被想象成物质力,而且具有强大的道德力。一个土著“之所以要针对图腾生物有一些独特的举止行为,不仅是因为在这些生物中蕴含着在物质上令人畏惧的力,还因为他感到他在道德上也必须如此。他觉得他在服从一道律令,履行一项义务。对于这些神圣的生物,他不仅是畏,而且是敬。不但如此,图腾就是氏族的道德生活之源。

对图腾的膜拜,同时还会产生一种强烈的集体情感和集体意识。这种集体情感和集体意识同道德力一起,共同维系着社会对于个人的至高无上的优先性和社会的团结。这正是涂尔干最需要说明和论证的观点。宗教是社会的产物,或者干脆说,宗教是社会的故意安排。涂尔干说,“古往今来,我们看到社会始终在不断地从普通事物中创造出神圣事物”,“惟有社会是这类各色神化的始作俑者”。具体言之,原始社会的图腾崇拜正是社会从自身出发的有意识建构。在涂尔干的视域中,“神首先被人们认为是高于人自身的一种存在,是人的依靠”,“而社会也给我们永远的依赖感。因此,社会的存在也是神性的,是一种凌驾于个体之上的力量。但是,社会为什么要建立自己相对于社会个体而言的神圣呢?涂尔干回答该问题的方法是他早年所竭力回避的目的论模式:’·既然社会独有一种和我们个体不同的本性,那么它就会去追求同样也为其所独有的目标。可是,它不以我们为媒介就不能达到目的,所以它就会命令我们去协助它”;同时,“群体是在个体中并通过个体才得以实现的”“氏族就像其他各种社会一样,只有在构成它的个体意识中并通过个体意识才能存在。而社会对个体的统治和约束,不仅仅’.主要不是由于它在物质上所特有的无上地位”,更重要的“是它所赋有的道德权威”。对这一问题做出解答后,涂尔干进人了第二个问题;社会何以能建构起这种神圣性呢?换言之,即:社会“是怎样产生道德力”,怎样使信仰者“觉得自己找到了避难所,受到了庇护者和保护人的支持的”在这里,涂尔干陷人了循环论证的泥沼。他回答道:..是社会把人提升起来,使他超越了自身”。是社会通过组织各种“外部活动”即宗教膜拜活动,“集体观念和集体情感才有可能产生,集体行动正是这种意识和情感的象征”。这可以算是涂尔干对第二个问题的回答,但问题是,社会何以有这种发动集体行动的能力?涂尔干是这样回答的:“因为社会只有在发挥作用时才能让人们感受到它的影响,但是,构成社会的个体如果没有聚集起来,没有采取共同行动,社会也就无法发挥作用。也就是说,在涂尔干的思想中,社会既是集体行动的结果,又是集体行动的发起者。

(三)知识的社会发生

宗教的另外一个功能是推动了知识的产生,即形塑出了人类最原初的分类模式和类型概念。在《原始分类》和《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中,涂尔干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系统论述,是知识社会学发韧时期的重要文献。

与其集体意识的起源相一致,涂尔干的知识社会学的基本命题是:知识是社会根据自己的需求而建构出来的。他指出:“社会是宗教的起源”,而“思想的基本范畴,因而也包括科学的基本范畴都起源于宗教”,“可以说几乎所有重大的社会制度都起源于宗教”.“事情非但不象弗雷泽想象的那样,人们的社会关系要以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为基础,而且事实上,正是前者为后者提供了原型。涂尔干从社会学角度对人类早期的分类图式进行了研究,并进一步对范畴、概念、逻辑思维以及科学的社会起源作了论述。

涂尔干对原始分类的功能的研究带有较强的目的论色彩。分类的“目标不是辅助行动,而是增进理解,使事物之间的关系变得明白易懂。一旦给出了某些作为基础的概念,心灵就会感到一种需要,要把对其他事物所形成的观念与它们联系起来。于是,这种分类首先就要联系观念,统一知识。这种解释在今天看来无疑有其部分的可信性,但问题在于.涂尔干曾经坚决反对的这种将结果当作原因来分析事物之发生的目的论研究方法却很大程度地表明这种研究并没有相当坚实的人类学基础。

关于分类的最初发生,在涂尔干看来,“绝不是人类由于自然的必然性而自发形成的,人性在其肇端并不具备分类功能所需要的那些最必不可少的条件,也不是先验性地存在的,而是社会的产物。“实际上,我们对事物进行分类,是要把它们安排在各个群体中,这些群体相互有别,彼此之间有一条明确的界线把他们清清楚楚地区分开来。”具体言之,分类观念是“根据社会所提供的模式组织起来的。从人类学资料中可以发现,每个部落都分为两大胞族,每一胞族之下又有若干氏族组织。同时,每一胞族又可以分为两个姻族。一个胞族中的某一特定姻族只能同另一胞族的某一特定姻族通婚。这就是人类的最原初的社会分类。为保证这些社会组织之间的界线明晰,每一组织特别是氏族都确立了自己独特的图腾,这种图腾是用动植物为原形的。由于我们所观察到的社会等级体系是社会规模在不断扩大过程中不断分化而形成的,这就意味着拥有婚姻关系的不同社会组织的图腾之间也具有了与其所表征的社会组织如氏族或胞族之间的关系一样的关系,这种关系就是逻辑关系。另外,由于原始社会的社会组织之间关系的严密,也就决定了相应的逻辑秩序的严格性。所以涂尔干说,“氏族的区域划分与社会的氏族划分不仅彼此对应,而且他们还错综复杂地相互交织,融为一体。图腾制度的严格逻辑性如何得以坚持呢?在涂尔干看来,这是宗教仪式和图腾崇拜的结果,“这种逻辑秩序极其严格,这些范畴对澳洲人的心灵有很强的约束力,一致在某些情况下,可以见到一整套按照这些原则加以安排的行动、记号和事物。正是宗教仪式的严肃性和神圣性使这些逻辑关系得以贯彻和延续。图腾制度一方面“是依照自然事物(相关的图腾物种)把人们分成氏族群体”,另一方面“也是按照社会群体对自然事物的分类”。这说明,涂尔干不仅认为社会层面的分类是由社会本身决定,而且相信自然层面的分类也具有社会起源。人类使这种依附于特定氏族组织的分类而建立起来的分类原则得以普遍化和抽象化的是人们创造出了图腾符号、记号。涂尔干说过,作为图腾的具体动物或植物并不是真正的崇拜对象,人们崇拜的是图腾所代表的符号和记号。正是这种抽象的符号和记号的存在,才使原始分类脱离了具体的时空限制而具有了普适性

涂尔干从进化论的角度对分类的发展进行了区分。他认为,在人类早期,分类主要是情感作用的结果,只是随着人类的进步,理智和理性才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科学的分类的历史,就是社会情感的要素逐渐削弱,并且一步步地让位于个体反思的历史”。但需要注意的是,原始分类的模式“依然存续,它们始终在场;它们是一切分类的框架,它们是心理积习的汇总;正是由于这种积习,我们才使用并列的或有等级之分的分类形式来思考事物与事实。所以,科学的分类仍然脱离不了早期的情感型分类所遗存的观念和框架。

在科学的起源上,涂尔干也试图从人类学中找到线索。他肯定地说,原始分类“将成为科学的分类,它们将建构最初的自然哲学”。在他看来,宗教和科学追求的目的、关心的主题、使用的语言都是一致的,他们都在努力建构事物的内部联系,赋予他们秩序和系统性。而从发生学的角度看,“科学逻辑的基本观念是起源于宗教的”,“科学思想仅仅是宗教思想更完善的形式”。在宗教和科学的现代关系上,他指出,随着科学从宗教中产生然后分离并逐渐成熟,“便在认识和智识等方面替代了宗教的所有职能”,“宗教在认识到事物的世俗性质之后,就把知识让给了科学”腿是,灵魂世界仍然掌握在宗教手中,而不会放弃。这样,就形成了科学和宗教之间的明确分工。

三、评论

(一)贡献与缺憾

涂尔干通过人类学的研究实现其社会学的诉求,无论是对人类学还是社会学都是一大贡献。特别是他由此获得的知识社会学理论,更是在古典社会学中一枝独秀,对今天的知识社会学的发展仍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如科学知识社会学(SSK)的科学观点,就直接来自涂尔干的把科学、逻辑视为社会产物的观点。此外,涂尔干在这些著作中娴熟地运用了实证主义、功能主义、结构主义以及进化论等许多的理论范式,而这些都构成了社会学的理论基础,无论其后来者是批判之还是赞成之,都不可能完全脱离这些理论范式而完全独立地建构新的理论

但是,涂尔干的这种研究中的纸漏仍是显而易见的且不容忽视的:一是在材料使用上,他本人并没有到澳洲作过真正的人类学调查和研究,全凭二手资料进行研究这一事实。恰如罗德尼·尼达姆在《原始分类》英译本导言中所言,书中存在着大量的逻辑缺陷和牵强附会的推论以及仅凭常识—他早就说过,“最常见的思维方式可能最有碍于社会现象的科学研究”—或个人臆想而做出的难让人信服的猜测—后者是涂尔干所坚决反对的,他指出:“如果社会学不以事物的本性为本,那么它就会在各种事实面前遇到无法克服的阻碍。二是目的论色彩和循环论证现象明显,常常以事物的无意识的或意识外的结果代目的和原因,既把社会视为某种行动的结果又同时将之视为这种行动的原因。这一方面是作者坚持的功能主义的社会学理念的原因,而另一方面也同作者的研究旨趣—既要说明社会的发生过程又要坚持该过程中的社会主导地位—有关;三是其坚持的实证主义方法论同预设性研究之间存在着紧张关系。他一方面指出,“在着手研究事实时,要遵循这样一个原则:对事实的存在持完全不知的态度”,另一方面却以各种预设为其研究的出发点,其中最大的预设是:所有的社会存在物都是社会的产物,并是社会目的性构造的结果,是社会团结要求的产物。

篇7

物业公司与业主之间的矛盾纠纷,可以说是当今社会的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本文“业主自封平台”案例不过是冰山之一角。在该案中,业主房屋客厅窗外的平台可能会给窃贼提供落脚点,业主因此用钢窗将其封闭,而物业公司则认为业主这样做没有经过批准,违反物业公约,要求恢复原状。

对于该案,一、二审法院作出了截然相反的裁决,关键的争议点是如何看待物业公约的规定,即是否应当严格的执行这一规定。这就涉及到“衡平”的问题。

法律规定固然应当遵守,但机械、教条的理解和适用法律,则容易导致法律与现实的严重脱节,破坏人们的公正感情,从而使人们丧失对法律的崇拜和信心。法律是用来解决矛盾、化解纠纷的,一个案件的处理,如果没有好的社会效果,则再好的法律效果就只能是一种文字上的自我欣赏,而不能真正平息纷争,使社会回复安定。

“衡平”的目的,就是把纸面上的法律落实为个案的公正处理,它是建立在理性分析的基础之上的一种理解法律的方法。通过“衡平”,有助于我们准确的理解和适用法律,使每个案件得到一个公正的结果,使人们坚信法律能够实现公正,进而接受法律的裁决。本文借助“业主自封平台”这一案例,阐述了“衡平”的概念由来、历史发展,进而对该案例进一步加以分析,总结出在个案适用“衡平”的思考方法。

[案情]

原告物业公司

被告业主黄某

黄某所住房屋客厅北侧窗外凹入处是一个小平台(深约1米、长约3米),平台两侧为其家的两个居室的部分外墙,下方是一层顶,上方是三层底。该平台并无任何特殊用途,仅可用来放置空调室外机。黄某所在13楼2层十户业主的房屋北侧均有同样的平台。黄某等业主认为该平台会为窃贼提供了落脚地、从而危及自身安全,多次与物业公司协商要求封闭该平台,并提交了申请书。之后,黄某等十户业主统一用相同材料的塑钢窗封闭了平台,但没有占用该平台,其房屋结构并无变化。

黄某所居住的小区的物业管理公约中规定禁止“未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和业主委员会、相邻业主同意,擅自改变房屋结构、外貌和用途”。黄某在入住时签署了承诺书,保证遵守公约。

物业公司诉称:黄某把本应是该楼房一楼突出部分的屋面改装成一封闭阳台,侵占了该楼房全体业主对公共部位的所有权,违反了《商品房物业管理公约》和《住宅室内装饰装修管理办法》,改变了房屋及配套设施的外观。要求黄某拆除位于北京市大兴区旧宫镇芳源里小区乙区13号楼3单元202室北外墙外立面所安装的铝塑窗,对其外墙外立面恢复原状。

黄某辩称:在购房时对方承诺只要十户同意就可以对北侧平台进行封闭,我们给对方的经理写了申请书,并帮助做其他业主工作,得到口头同意后,我们才封的平台,我们并未侵害公共部位,我们的行为使小区变美观了。不同意物业公司的诉讼请求。

[裁判要点]

一审法院经审理后认为:黄某与物业公司所签订的承诺书,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双方均应严格遵照执行;黄某的行为违反了公约的条款及相关法规,其辩称理由不能成立,不予采信;物业公司的诉讼请求并无不当,予以支持。判决:被告黄某拆除铝塑窗,将其外墙外立面恢复原状,于本判决生效后十日内履行。

判决后,黄某不服,提出上诉,要求改判驳回对方的诉讼请求,称:①我房屋北侧的平台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我封闭该平台只是为了杜绝现实的安全威胁,纯属一种自我保护的合法行为;②我方就封闭平台一事多次与对方协商,对方也同意封闭,并提出本楼二层十户业主在封闭时要做到整齐统一等要求,我方正是按照这些要求做的。

物业公司同意一审判决。

二审法院经审理后认为,根据现场情况,黄某房屋北侧平台可以供人落脚,且紧邻黄某房屋客厅北窗,确实会给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从而危及黄某的家庭安全。因此,黄某有权利要求相关部门采取实际措施消除这一安全隐患,同样自己也有权利采用一些合理的措施来保护其家庭所面临的危险隐患。考虑到:①黄某等十户业主在多次和物业公司协商并提交书面申请后、用塑钢窗封闭平台,封闭后的二层外貌整齐统一,对该楼整体外观形象并无影响;②在黄某等十户业主提出封闭平台书面申请后,以及在实际进行封闭平台的施工过程中,物业公司既没有明确的书面答复业主不可以封闭平台,也没有在施工过程中以任何方式进行阻止;③对于黄某等业主统一封闭平台的行为,相关政府主管部门和其他业主目前都没有提出异议;④ 黄某等业主只是封闭了平台而没有占用,并且该平台并无特殊用途。可见,黄某的这一行为,只是为了消除自身所面临的安全隐患;其费力协商,统一采用相同的封闭方式,已经尽量的避免了对楼整体外貌的影响,并且也没有占用被封闭的平台,所以物业公司要求黄某拆除塑钢窗,理由不足,不应得到支持。黄某上诉请求合理,应当支持。综上,二审法院改判撤销一审判决、驳回物业公司的诉讼请求。

[评析]

在本案中,争议的焦点就是如何理解和执行物业公约中的“未经批准不得擅自更改房屋外貌”这一约定。就此问题,一审法院采取的是“约定必守”的原则,而二审法院则根据本案的实际情况突破了这一原则,其实这也是双方当事人争议的本质所在。要讨论清楚这个问题,就涉及到“衡平”这一司法原则如何运用到具体的个案当中。下面本文将首先对 “衡平”这一概念进行分析,并将对“衡平”的由来、发展作一介绍,之后针对本文案例就如何在实践中准确把握这一原则谈一些体会。

一、“衡平”的概念由来和历史发展

(一)衡平的概念由来

探讨法学问题,首先要明确概念。所谓“衡平”,是指就个案之具体情形、为最妥当之裁判这一法律原则。

司法公正,是人民法院所要追求的终极目的和价值取向,同时又是印证司法审判的正确性的核心标准。但是司法公正不是空洞的,它是通过人民法院在实践中对一个个具体的案件进行审理而实现的。也就是说,司法公正就体现在人民法院对每个案件准确、妥当的处理。

一般来说,人民法院审理案件应当依据法律,因为法律具有一般普遍性的特点,适用法律处理个案,能够保证“同等情形应当为类似处理”这一基本的平等原则。但是,仅仅依据法律是不可能做到对个案的准确、妥当的处理的,正因为法律具有一般普遍性的特点,所以它是无法完全适应个案的特殊情况的,这时,就需要用“衡平”来弥补法律的这一缺陷。

可见,衡平与法律处于一种紧张的关系,二者既不相同也不对立,而是在一个更高层次之上的统一,就是公正的理念。公正具有一般化的特点,表现在法律这种抽象的规范上,适用于同类情况的多数人;衡平则针对个案的特殊情况,斟酌相应情事,求其妥当。正如德国法律哲学家拉德布鲁赫所言,正义女神手持天平,当其闭上双眼用天平衡量时,一视同仁,普遍适用;而当其睁开双眼加以衡量时,则就个案加以判断,这两种方式都在于实现正义。

综上,衡平作为一个法律原则,具有两层含义,一为其功能在于缓和法律的严苛;二为就个案斟酌其相关情事,个别化的实现个案正义。

(二)“衡平”的历史发展

如前所述,“衡平”作为弥补法律之不足的原则,可以说是伴随着法律逐渐形成并发展的。本文将分罗马法、英国普通法与衡平法、近代民法和现代民法着四方面来描述它的起源和发展过程,并结合一些具体案例来分析它在实践中的适用。

1、罗马法的“法之极、恶之极”——罗马法学家西塞罗对一起土地侵占案的观点

在古罗马,采用的是一种“格式诉讼”,即对于各种类型的案件,采用相对应的“格式”,原告的陈述、举证、诉讼请求必须符合对应的“格式”,才能得到支持。

在一起土地侵占案中,原告准备进入自己的土地,但遭到被告的阻挡,原告提讼。但是,在罗马法中,关于土地侵占诉讼的“格式”是:以暴力强夺他人之地,应回复占有给他人。被告因此主张:自己只是阻挡原告进入该地,并没有用暴力强夺该地,所以原告无权。

针对被告的这种观点,法学家西塞罗指出:这等于说“人家以武力强迫我离开我家时,我就有诉权;而人家阻止我进入我家时,我就没有诉权”,此观点显然是荒谬的。如果我们为了言辞而歪曲事实,并把记述这些言词的人的意志、计划和权威,全都置之不理,那么不管什么样的法律、决议、条约,都可能被变为无效、或被破坏。

这一案例就是“法之极、恶之极”的具体表现。此句格言,并非西塞罗所创,但在罗马流传很久,众所周知。对于这句法律谚语的来源和意义,哲学家、法律哲学家、历史学家和语文学家讨论热烈,在法律层面上获得了三点共识:第一、此项格言,适用于所有法律领域,包括公法、国际法、民法以及诉讼法;第二、其中的“法”兼指法律和权利;第三、此格言的内容包括“用衡平缓和严格法”和“克服权利滥用”。

2、英国的普通法与衡平法

在英国,普通法是指法院共同适用的法律,是在1066年诺曼征服后,由皇家法院将现有的习惯加以普遍化而创造形成的法律,它逐渐适用于全英国。

普通法的特色在于程序限制权利、权利源于程序,程序则依据“令状”进行。所谓“令状”,也即“诉讼格式”,是由大法官的书记以国王名义签发,上面记载着进行诉讼的要件,其数目、种类均十分有限,到1832年,还只有76种,各种诉讼格式都有严格的要件,当事人的陈述若非完全符合,必遭败诉。这种严格的格式主义诉讼,因专门职业上的因循守旧,造成僵化,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因此产生了衡平法。

在普通法法院因限于严格格式主义而败诉的一方,为了获得公平判决,可以向国王申诉,由大法官按负责处理。早期的大法官为神职人员,断案多凭良心上的公平,不受普通法的约束,诉讼程序也不具形式,从而比较能够缓和普通法的严格性,以适应社会的需要,这类案例就形成了“衡平法”。由于最初因大法官只根据自己的良心就个案而判决,所以时常发生冲突矛盾,其后采用了“判决必须附理由”和“判决拘束”理论,使衡平法逐渐体系化。

针对这种衡平法,法学家圣格曼尼认为:理性和良心为衡平的基础,实现正义必须斟酌考虑个案的所有特殊情况,用仁慈调剂正义,如果仅仅根据法律文义加以裁断,实属违反正义。更有人称衡平为“受规范的正义”,正义虽然受到规范,但却与仁慈相结合,如同鞋店提供不同形式种类的鞋,使其能够适合于每个人脚的长短。

在13、14世纪,普通法法院和衡平法法院尚能和平共存,但到了16世纪,两者为争夺管辖权而发生冲突,英王詹姆斯一世判定“普通法和衡平法互异时,衡平法优先”,衡平法法院管辖权因之更为扩张和巩固。但在之后,衡平法本身的缺陷开始显现,尤其是高昂的诉讼费用和迟延,导致其难以有效的补救普通法的不公平,最后在1873-1875年的英国司法条例取消了普通法法院和衡平法法院的区别,从此所有的英国法院都有权适用普通法和衡平法,“诉讼格式”也被废除。但是数百年的制度观念仍根深蒂固,诚如英国法制史学家Maitland所言“格式诉讼制度虽然已被埋葬,但仍从坟墓支配着我们”;英国法官Lord Aktin也表示“当这些古老的鬼灵带着中世纪的脚镣、发着声音在立在通往正义的路途上时,法官应坦然无惧的通过”。

由此可见,衡平法不是独立自足的法律体系,而是普通法的补充和诠释,它以普通法地存在为前提,补普通法之不备,给予新的救济方法,尤其是缓和普通法的严格性。

衡平法创造了许多重要制度,例如信托、禁令、和强制契约履行等。有许多格言浓缩了衡平法的原则,例如“寻求衡平救济者必须先履行自己在该争议中的义务”、“法律文件书写不正确应允许当事人按其真意加以改正”、“请求法院救济者须有洁净之手”。

3、近代民法中的衡平——解读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故事中的法律

对莎士比亚的名剧《威尼斯商人》,基本上可以说是众所周知,但为了便于之后的分析,故仍作一简要叙述:

在该故事中,安东尼奥是一个基督徒,乐善好施,放贷从不收利息,因而广受敬重;而犹太富翁夏洛克则斤斤计较,向来放高利贷,被人们憎恶,安东尼奥也十分鄙视夏洛克;为了帮助朋友巴散尼奥求婚,安东尼奥向夏洛克借款3000元应急,夏洛克提出严苛条件,双方约定如果到期不能还钱,夏洛克可以随意在安东尼奥的身上割下一磅肉,作为处罚;安东尼奥原本预期其商船可以如期返回,货物出售足可还债,但不料商船遭海难倾覆,导致无法按期偿还夏洛克的债务。夏洛克向威尼斯法庭主张权利,要求从安东尼奥身上割下一磅肉。当地行政长官以及全城百姓恳请夏洛克宽限时日,夏洛克加以拒绝并坚持。在法庭上,求婚成功的巴散尼奥赶到,愿意出三倍的钱立即偿还给夏洛克,但夏洛克仍加以拒绝并执意坚持要求照双方约定处罚。法官最后按照法律判决夏洛克有权要求从安东尼奥身上割下一块肉,但同时表示约定中没有说允许夏洛克可以取走一滴血,如果夏洛克在割肉时流下了一滴血,按照法律其财产就要全部充公。最终夏洛克悻悻而去。

《威尼斯商人》虽然只是一个故事,但在法律上可以有不同的思考或者解读。

德国法学家耶林在“为权利而斗争”一文中,严厉批评威尼斯法庭的判决,强调个人为自己的权利而奋斗,具有极崇高的意义;为权利而斗争就是为法律而斗争,当事人提出诉讼,不仅在于保护自己的利益,也在于维护整个法律;当夏洛克表示“我要求法律允许我按约定执行处罚”时,他已经不再是要求割一磅肉的犹太人,而是凛然不可侵犯的威尼斯法律的化身,他的权利和威尼斯的法律成为一体,当他的权利消灭之时,威尼斯的法律也就消灭了;契约内容如果违反善良风俗,当然可以认为其无效,但威尼斯的法官不根据这个理由,而竟然采用诡计,即承认契约有效,又附以割肉不出血的条件,这如同承认某人可以从某处通过,但又不允许其留足印在地上;此种判决,夏洛克何能信服?在他悄然离开威尼斯法庭之际,威尼斯的法律也就悄然毁灭了。

而德国民法学者Esser则认为,威尼斯法庭的判决是基于衡平思想,缓和了威尼斯法律的严酷;衡平思想的重要作用,不在于对法律的公开抗争,而在于对契约或者法律解释方法上加以宁静的影响,引入法律的价值观念,以排除“法之极”所带来的“恶之极”;威尼斯的法官对夏洛克割肉的要求,不采用权利滥用的观点,而是依据契约解释加以否认,具有特殊的意义。

对于该故事的法律探讨,首先要说明的是,在古代法律,债务人是以其人身作为履行债务担保的,例如在罗马法,债权人可以拘捕债务人而变卖求偿,之后才慢慢转变为债务人仅以其财产作为担保。在中世纪的威尼斯,法律正处在这种转变之中,当事人仍然可以约定用人身作为债务的担保,当然也就可以约定以割肉作为违约的处罚。所以,当时的威尼斯法庭是不可能认定这种“割肉处罚”的约定是无效的。

其次应说明的是,用契约解释的方法,不能根本解决“割肉处罚”的严酷,因为当事人的合意已经排除了法官所加的条件,如果本案中的安东尼奥和夏洛克调换位置的话,法官是否会说“割肉滴血是当然的,应当按约定处罚”。因此,这样的解释契约、适用法律,就已经不再是依据衡平观念来实现正义,而属于是恣意专断。

应当指出,无论是耶林还是Esser,对于威尼斯法庭的最终判决结果都是赞同的。耶林对判决的批评仅限于判决的理由构成,就近现代民法规定而言,耶林的批评观点是正确的,也就是说,如果法律明确规定这种“割肉处罚”的约定是无效的,则威尼斯法庭的判决理由就是值得置疑的。但如前所述,在当时的环境下,威尼斯法庭是不可能有这样的观念的。可见耶林的指责,是站在近现代民法观念的立场上,目的在于强调个人追求私权的正当性,所以不能因此而否定威尼斯法庭的判决。

由此可见,当时的威尼斯法庭,确实面临着这样一个尴尬境地,按照法律规定,必须支持夏洛克“割肉处罚”这一要求,但就本案的具体情况而言,这样的判决结果显然是不公正的。威尼斯法庭最终没有机械的按照法律规定判决进行“割肉处罚”,但也没有简单的断然否定此项法律规定,而是通过灵活的解释法律,在当时既有的法律框架内实现了针对本案的公正判决。其判决理由构成虽然值得商榷,但所体现的对法之本质的理解、追求个案公正的责任心、以及灵活运用法律解决现实问题的技巧,值得我们探讨和学习。

4、现代民法中的“衡平”——制度化的“衡平”(也称“抽象衡平”)

在现代,尤其是大陆法系民法,衡平理念已经融入法律,成为法律的一部分,而不再是法律之外的控制因素。这种由立法者基于衡平理念制定的某项规定或制度,使得衡平理念能够通过法律规定本身获得实践,德国学者Oertmann称之为“抽象衡平”,例如德国民法中第521条“赠与人仅就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负责”、第459条“出卖物价值或者效用减少无关紧要时不得视为瑕疵”、以及不当得利制度。

这种“抽象衡平”,最典型的就是瑞士民法第4条规定“法律指示法院可以依据职权衡量、或者依情形判断、或者给予重大事由而为裁判时,法院应当依正义及公平为之”,该条被认为是关于适用衡平的概括条款,被称为“衡平之法”。瑞士判例学说认为,适用“衡平之法”,在于针对个案的特性而为最大可能妥当的裁判;此时法官所应遵循的,虽然不是个人主观感情,但受个人认知的影响;法官应当依据合乎事理的观点,检视个别、具体的利益状态,斟酌所有的重要情事以及特别情事,作成最合适的决定。对于依据衡平而为裁判、是否会危害法律安定性的问题,瑞士民法学者Arthur Meier-Hayoz认为迄今没有发现足以产生此项危险的迹象,因为瑞士一般人民、尤其是法官个性倾向保守,加之稳妥的学说与判例协力,有效防止了法官恣意专断。

二、衡平原则在个案中的运用——对本文案例的分析

“衡平”的适用只能是针对个案,其适用结果则是抛开法律一般普遍的规定,就个案情形为特殊处理。因此,“衡平”的适用,应当慎重,如果轻易滥用,将导致法律规定的形同虚设。所以,在何种情形下应当适用“衡平”?换句话说,一个案件特殊到什么情形,就可以适用“衡平”。这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本文将对《威尼斯商人》案进一步的加以分析,进而与本文案例对比,希望能启发我们总结出适用“衡平”的一些规律。

(一)对《威尼斯商人》案的进一步分析

《威尼斯商人》案,就是一个特殊到必须适用“衡平”的案例。因此,要发现适用“衡平”的规律,就可以采取“个案分析法”,仔细考虑该案不同与一般同类案件的特殊之处。

要分析个案的具体情况,首先就要看在个案中当事人的行为有何特别之处;其次就要看在个案中当事人之间的利益状态如何。

在《威尼斯商人》案中,原告夏洛克是债权人,被告安东尼奥是债务人。债务人没有按约定期限还款,构成违约,就一般而言,债务人具有违约行为,就应当承担违约责任;但在《威尼斯商人》案,我们只要进一步对双方的行为加以分析,并衡量当事人的利益关系,即可发现其特殊之处。

首先、就债务人行为而言:①安东尼奥之所以负债,目的是为了帮助其朋友巴散尼奥求婚,属于救急,而非赢利;②安东尼奥之所以不能按约定期限还款,是由于商船意外遇难,导致资金一时周转困难,是属于客观原因,其主观并无过错;③没有证据显示安东尼奥不想还清欠款、或者完全不能还清欠款,事实上,凭安东尼奥的一贯信誉和经济实力,在渡过此次海难所带来的暂时困难后,是完全有能力还清欠款的;④安东尼奥的朋友已经赶到法庭,愿意替其还款。

其次、就债权人行为而言:①在安东尼奥借款之时,夏洛克提出了“割肉处罚”这一严苛条件,并以之为借款必须条件,确有乘人之危之嫌;②当安东尼奥因意外事故资金一时周转困难,不能按约定期限还款时,夏洛克立即要求执行“割肉处罚”,不顾他人的恳请,也不考虑安东尼奥是否真的完全不能还款;③在法庭上,但巴散尼奥愿意支付三倍还款时,夏洛克的利益显然已经得到充分保障,但夏洛克却仍然拒绝还款,执意要求执行“割肉处罚”;④没有证据显示因为安东尼奥未按时还款,夏洛克受到了损失。

最后、就当事人之间的利益衡量而言:之所以约定“割肉处罚”,目的在于保障债权。但如果执行“割肉处罚”,则安东尼奥会受到很大伤害,但夏洛克不会得到任何好处,其所受损失也不会因此得到任何弥补;而安东尼奥因意外事件而违约,衡量其过错程度,显然不至于要受“割肉处罚” 之惩戒。

通过对上面债务人行为、债权人行为、以及当事人之间利益衡量这三个方面的分析,我们已经发现本案区别于一般违约纠纷案件的特殊之处,即:⑴就债务人而言,违约行为是因客观的形势所迫,并非其自身原因所导致,而且债务人已经尽力避免违约,其主观并无过错;⑵就债权人而言,违约行为并没有实质性的损害其利益,使其蒙受损失,而且在其利益已经能够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债权人仍然坚持执行“割肉处罚”这一事实上对自己并无利益的约定,根本不考虑债务人的难处;⑶就当事人之间的利益衡量而言,“割肉处罚”不会给债权人带来任何利益或者挽回其所受的任何损失,却会给债务人带来极大的伤害,而且此种处罚与债务人的过错程度并不相当。

由此可见,在《威尼斯商人》案中,当事人的行为以及利益衡量均有特殊之处,因此就不能按一般的法律规定处理,而应适用“衡平”予以特殊处理。

从对这个案件的分析中,我们就会发现,判断一个案件是否应当适用“衡平”,可以从双方当事人的具体行为、以及衡量当事人的利益状态的角度进行考虑并确定之。

(二)对本文案例的分析

在本文案例中,要判断是否应当适用“衡平”,也就可以从当事人的行为以及利益衡量的角度来考虑。

首先、就业主而言:①业主封闭平台是为了消除安全隐患,而并非占用获益;②业主已经多次和物业公司协商,并提交了书面申请,之后十户业主统一行动,用同样的材料封闭平台;③封闭后的平台,对楼的结构和外观没有任何不良影响,也不妨害任何人的使用利益。

可见,业主封闭平台,是出于保护自身安全的正当目的;并通过了协商、申请,而非擅自进行;平台封闭后既没有对楼的外观结构造成不良影响,也不影响任何人的使用(其实该平台本来就没有任何特别用途)。所以,业主的行为虽然在表面上违反了物业公约,但论其行为目的、方式和结果,却都是合情合理的,并无过错。

其次、就物业公司的行为而言:①平台确实存在危险隐患,但物业公司对此没有提出任何应对方案;②当业主与之协商并提交申请时,没有证据显示物业公司明确告知了业主不许封闭平台,也没有证据显示物业公司对业主的要求作了正式答复;③在整个施工过程中,物业公司没有采取任何方式及时加以阻止,以避免业主遭受损失;④物业公司要求业主拆除封闭窗,除了没有书面批准的理由之外,再无其他理由,平台封闭对物业公司没有造成任何损失。

可见,面对业主消除安全隐患的要求,物业公司没有积极的态度;面对业主的多次协商和书面申请,物业公司也是采取一种消极的、置之不理的态度;在业主施工过程中,物业公司同样也不及时制止,却在施工完成后,要求业主拆除。所以,在整个过程中,物业公司根本没有考虑到业主的正当利益和合理要求,其行为目的只考虑自己管理方便、而不考虑业主感受;其行为方式是消极的、并无任何有效方案消除业主面临的安全隐患、也没有尽量避免使业主遭受损失;其行为结果并不能使自己避免损失、而仅能使业主遭受损失。

最后,就当事人之间的利益衡量而言:物业公约之所以规定“未经批准不得擅自更改房屋结构外貌”,目的显然在于防止私搭乱建、占用公共部分、影响楼的外观和使用。而在本文案例中,平台本身并无任何用途,封闭平台对楼的外观和使用没有影响。因此拆除封闭窗,除了会给业主造成经济损失、并使业主重新面临安全隐患之外,不会给任何人带来利益。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就可以发现在本文案例中,当事人的行为以及其利益衡量确实存在着特殊之处,因此就不能按一般的法律规定处理,而应就该案适用“衡平”为特殊处理。二审法院正是基于以上考虑作出了相应的判决。

三、结论

本文通过对现实案例的剖析,对在实践中如何适用“衡平”原则处理具体个案进行了一些探讨和思考,希望能够总结出一些规律和方法,以方便我们准确地把握和理解“衡平”对较为特殊的个别案件的适用。

本文认为,“衡平”就是针对个案,考虑其特殊情形,不应适用法律的一般规定处理,而应斟酌该案的特殊之处为最妥当处理。“衡平”的适用,表面上是对法律的违反和破坏,但在实质上却是对法律规范意旨的维护和贯彻,正因如此,“衡平”的适用不能建立在主观性的公正感情之上,而应建立在对个案具体情况的详尽分析和对法律规范意旨的准确理解之上,只有这样的“衡平”,才能真正的实现个案公正。

针对如何在个案中考虑适用“衡平”,本文提出如下的分析方法:

一方面,应个案具体情形,分别考虑各方当事人行为的目的、方式、结果,加以对比评判,看何者更合情理。

另一方面,应当分析法律规范的意旨,结合个案,对当事人的利益状态加以衡量,看是否能使当事人之间的利益达到法律规范所要求的平衡。

从这两方面对个案进行分析之后,我们就可以发现该案的特殊之处,进而也就能够判断出该案是否特殊到必须适用“衡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