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和谐社会范文

时间:2023-04-09 02:41:3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建设和谐社会,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建设和谐社会

篇1

知识和信息可以降低社会交易成本

我们知道,知识和信息可以降低社会交易成本,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但学习、吸收和创造知识,提供和获取信息往往需要很高的成本,并且需要较长的周期。因此,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穷人和富人之间的差距不仅在于物质资源和实物资本上,而且还在于人们获得的知识和可接触的信息的多少上,即信息流、物流、人才流、资金流等方面上。这也同样对应地体现在我国东、中、西以及东北老工业基地等地区间。更为重要的差别是,发达地区有完善的法律制度和市场规则,而落后地区则似乎没有可靠机构提供必要的信息以服务市场,如验证商品和服务质量、制定规则、标准及强制执行等,这在我国落后地区尤为明显。同时,知识不可及和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市场失灵和政府管理失灵及其严重后果更多地为落后地区和民众所面对,也加剧了贫富差距和两极分化。

我们从信息角度探讨知识经济时代和谐社会的几个问题。

技术知识和知识差距。一般说来,我国中、西部地区拥有的技术比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少,与此对应,民众拥有的技术也比沿海地区的人少。我国地区间和人际间的这种技术知识的不平等分布,称之为知识差距。

属性知识和信息问题。诸如产品质量如何、不同地区以及同一地区员工的能力与勤奋程度怎样、银行的信用等级高低、企业的资信状况好坏等有关对目标对象确认方面的知识属于属性知识。属性知识对社会和市场的有效运行是非常重要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是一个为市场经济和社会公众进行和谐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必须投入大量的公共资源,使用公共支出,产出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组织制度安排。同时,政府本身就是一种制度性公共产品。政府的主要职能就是弥补市场缺陷,在市场做不到、做不好的领域发挥作用,以达到和谐社会需要的公正正义、充满活力,保证社会经济有效运转为主要目标,体现和谐社会的基本内容。除了国防和政府本身是纯公共产品外,教育、科研、信息披露、会计准则和邮电、公园、高速公路等都是介于纯公共产品和纯私人产品之间的准公共产品。

没有信息化市场不可能正常运转

比知识差距更严重的是信息问题。因为即便知识差距通过学习、吸收、交流能够大致弥合,信息问题仍然会困扰社会和市场。没有关于属性的知识,没有信息的公开与顺利流动,市场就不可能正常运转。因此,各级政府应该而且必须通过适当的和谐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具体内容,包括采取一系列制度创新解决信息问题。广义的制度包括政府和中介组织、私人组织、法律规章和社会准则等。制度有利于减少社会交易成本。与发展中国家相比,发达国家有更多样化的、更为有效的解决信息问题的组织机构和制度安排。在落后地区,往往办事难、效率低,特别是办理如购买房屋、银行贷款、企业注册等大宗事项非常难,归根到底是缺乏解决信息问题的有效机构和制度。因此,在我国不同区域,在建设和谐社会主义社会时尤其应注意这些创新制度的组织和安排。同样,我们也应当看到,知识差距和信息问题会提高社会交易成本,阻碍社会经济发展。随着知识疆域的不断扩大、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信息的不断膨胀,人际之间的知识差距和信息不对称也日益严重,个人所面对的是不断扩大的未知领域,个人只是某一领域的专家,在专业领域之外基本上是外行甚至是“文盲”,这加剧了知识与信息的不均等、不对称。而在缩小知识差距过程中,如果不同时解决信息问题,缩小知识差距的努力就会前功尽弃。

信息问题存在于我们建设和谐社会的各个领域,各级政府可以采取许多办法和制度安排来改善信息问题。在一些信息问题比较严重的领域,如金融保险、教育和人力资源、基础设施、公共工程和公共服务方面,有一系列体制安排和制度创新就可以较好地解决信息问题。

信息犹如和谐社会的血液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和谐社会主义社会,必须注意解决信息问题,可以把信息比作建设和谐社会主义社会的血液。建设和谐社会主义社会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信息的流动和处理。

――政府必须提供有关社会经济、环境资源、人文发展等基本信息。政府要采用信息化、网络化和科学化的调查、统计、分析方法与手段,尽可能提供全面、准确、及时的数据和信息。以便使和谐社会的任何一位主体和客体要素,都能充分享有这些基本信息,达到公平主义、充满活力,安定有序。

――建立统一、严格的质量技术标准、认证体系和强制性信息披露机制,这是建设和谐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内核。信息不对称问题普遍存在,在专业和专门领域以及地区间尤其严重。对一件特定商品,生产商总是比经销商知道更多的信息,卖家总比买家更了解商品。在一些更需要专门技术和专业经验的领域,如金融保险、医疗卫生、人力资源、技术产品与技术服务市场以及企业经营领域,信息不对称问题更加严重。政府可通过制定统一、严格、强制的质量技术标准和信息披露准则,确保有关方面提供、披露有关技术标准、质量内涵和服务承诺的信息。

政府还应该推动非政府机构、企业和私人组织建立专业化的质量技术体系。如在国际上广泛采用并行之有效的ISO9000、ISO9001、ISO9002质量认证体系,就是非政府性的行业私立标准。这说明,政府直接进行公共投资和公共行动来制定标准并不总是必要的。政府要以创造一个鼓励建立行业、私立标准的制度性、法律性环境,推动非政府机构来制定标准和揭示信息,并进而形成一种信息自我披露机制,以较低的成本解决信息问题。

――建立规范、

篇2

1.人与社会:祖国、家乡、学校,热爱关心;

2.人与人:家人、师长、同学,诚信互助;

3.人与自然:能源、环境、动植物,爱惜保护;

4.你的态度:内容由考生自己拟定。

[范文]

Build a Harmonious Society

Dear fellow students,

Our government is going to build a "harmonious society". I think it is everyone's duty to work hard to achieve this goal.

As high school students, what should we do ?

First of all, we should love our motherland. Let's take a great interest in the development of our hometowns and take an active part in our school's activities.

Secondly, let's fill the world with love. We should show our respect for old people, our parents and our teachers. We should also care for each other and help those in need. Mostimportant of all, all of us must be faithful and honest in our daily life.

Finally, let's work together to save energy and protect our natural environment, including animals, trees, flowers and grass.

As for myself, I will study even harder and try my best to do all the above.

Dear fellow students, let's start right now and spare no effort to do a little bit every day,every hour, and every minute!

Li Xiaoping

篇3

前一阵去杭州出差的时候去了浙江大学开的宾馆,在那里的麻将文化馆,他们的楼总让我系统地学了点麻将的历史。原来麻将是春秋就有的骰子与由明代的叶子戏发展而来的马吊在清代中后期结合而成,开始是长形纸牌,从我们老家的老人早年玩的所谓长牌还能看到其传承,后来演变为麻将牌。

麻将在中国人中甚是普及,不只在城市乡村到处可见,就是到了国外的中国城也还可以看到专门的麻将馆。据说老蒋与老毛均会打麻将,甚至说中国文化对世界的三大贡献就是中医、《红楼梦》与麻将,他认为麻将中有哲学,体现了偶然性与必然性的关系。上世纪90年代中国出台了专门的国家麻将规则,希望将麻将规范起来,甚至准备专门举行国家级麻将锦标赛,最后因为社会舆论压力之故而未能如愿。

我并不喜欢玩麻将,偶尔玩玩也就是推倒胡的水平,用我一些朋友的说法,就是属于没入门,即使我老妈也很看不上我的麻将水平。我老妈年轻的时候是坚决反对家中任何人玩牌与麻将的,到了晚年她才开始对玩麻将有了兴趣,现在玩麻将基本上成了她下午的常规活动,就是到其他亲友家串门也少不了推两把。我的姐姐嫂嫂们为了陪老妈高兴,多少也会来那么几把。我老妈还说玩麻将可以防止老年痴呆症呢。

我老家一个亲戚过于沉迷麻将,偶然还赌点钱。我受其家人之托去劝说他,他对我说,你说乡下这样的地方,也没个娱乐,也没啥有意思的活动,你不去玩麻将,难道等死?难道憋死?在我看来,首先,麻将是中国社会的一种重要交际方式,有麻将桌就能形成场子,就有中心感,就有了自然的话题。而且唯独它比较有持续性与统一性,打麻将的人可以互相不认识,但是通过麻将就可以自然发生关系,在这个意义上麻将真的可以算是国粹了。其次,比照西方社会,中国既没有发展出来类似基督教会这样能耗费大量时间的系统的精神活动空间,又没有由好莱坞、迪士尼等构成的丰富的商业娱乐制造体系,因此城乡居民的大量业余时间与闲暇时间是无法大规模打发的。闲暇通常生事,而消除与减少生事可能性的一个很重要的途径,就是小孩上网、大人麻将。再者,麻将是一种规矩,它有清晰的规则,在相对模糊的传统文化范式中,麻将真的还算是一种不错的提供公平训练的社会活动。

对麻将最大的垢病,应来源于用麻将赌博这一点上。如同任何输赢竞赛机制,麻将会被有些人用于赌钱,有些甚至输赢巨大,更有的还通同作弊。关于这一点我没有更多的辩护,而且我觉得,就像体育运动也可以用于赌博,但不应该归咎于体育运动本身,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说,麻将本身也没有罪,重要的是我们大部分人是不是从麻将运动中受益。

篇4

【关键词】成人教育 和谐社会 发展

和谐社会的关键是人的精神、道德与心灵的和谐,只有每个个体精神、道德和心灵的和谐发展,才能使社会安定有序、充满活力,才会实现社会在政治上的和谐发展。成人教育为所有成人学习者提供基本的文化科学知识、规范的伦理价值、平衡的美学观念及和谐的自然观。成人教育一方面通过培养人来促进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制度的和谐,另一方面又传播和谐社会的精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贯穿于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成人教育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营造和谐氛围,将全国人民的智慧和精力投入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

一、当前成人教育存在的问题

1、成人教育观念出现偏差

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和招生规模的扩大,普通高校内普遍存在“重普教、轻成教”的现象。许多学校只把精力投入到本科、研究生教育的发展上,而把成人教育当作改善学校条件和提高职工福利待遇的“副业”来抓,对成人教育重视不够,投入不足。同时,各高校都过分强调招生规模,在专业设置上趋“热”避“冷”,导致各校专业设置大同小异,而忽视了学历教育以外适应性更广、涉及面更宽的其他类型的成人教育。这些办学观念都制约着成人教育的健康发展,高校必须更新观念,寻求新出路、新增长点,为成人教育注入新的活力和生机。

2、成人教育缺乏成教特色

成人教育的生源大多数来自生产第一线,具有较为丰富的社会阅历和工作经验,除了追求学历文凭,他们更重视的是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真正学到新知识、新技能以解决实际问题。但现实中,普通高校成人教育在人才培养方案的确立及教学管理的组织等方面仍一味沿袭普通教育的方法,如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片面强调知识的传授和理论的系统性,忽视成人教育的实践性和职业性;教学方法单一,教师常常“满堂灌”,教学效果差,导致成人教育缺乏特色,出现“普教化”局面。

3、成人教育质量有所下降

随着成人教育生源的紧缺,许多学校为了保证自己的经济利益,任意降低入学门槛,而且实际的教学管理松懈,学生面授出勤率低,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中偷工减料,降低要求,教学质量难以保证,导致社会认可度低。

二、成人教育在建设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社会的进步源于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人的素质的不断提高,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前提和基础,并决定着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成人教育旨在从智力上、能力上和精神上全面地、终身不断地造就素质更高的公民与劳动者,通过他们对社会有效而直接的介入,去创造一个更加文明、美好、和谐的世界。成人教育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1、成人教育提高劳动就业

成人教育在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转岗能力等方面有重要作用。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体现。就业不充分,将会导致一部分人生活得不到基本保证,收入差距和社会差距拉大,会影响整个社会秩序的和谐安定和人们的安居乐业。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职业智能化的发展,现代生产的自动化程度有了明显的提高,经济增长方式由资金、劳动力密集型向技术、知识密集型转变,产业结构的调整带来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动、大批城市在岗职工的转岗、下岗。要把下岗失业人员由社会沉重的负担转变成人力资源,除了政府在政策上倾斜外,最重要的是大力发展各类职前职后教育和岗位技能培训,对全国数以百万计的城镇下岗人员进行各类提高性、技能性职业培训,提高他们的生存和从业能力,这些培训任务也是成人教育的职责所在。全民就业问题的解决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成人教育推动经济发展

成人教育的对象绝大部分为在职或从业人员,是和谐社会建设的主力军。而成人教育致力于对在职人员进行教育和培训,能有效地提高其劳动素质,从而提高其劳动生产率,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成人教育能够根据经济发展的需求,结合工作岗位和职务的变换,全面开展岗前、在岗、转岗和晋升职务等不同层次类别的专业性培训,培养造就一支人才结构合理的高素质劳动力队伍,通过提高从业人员的受教育程度,加快他们接受和掌握新科技、新工艺的速度,迅速将之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3、成人教育有利于个体和谐

成人教育在促进成人发展和完善方面具有十分广阔的前景。现代科学研究表明,人脑尚未充分地开发和利用,人潜能的发展具有相对无限性,个体发展的时限并不仅限于青少年时期,而是终其一生。而且,成人由于拥有青少年时期所不具备的经验,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会更好。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成人在其一生的不同阶段,永远面临着思想道德、精神人格、知识能力的发展问题。这就意味着,成人教育一方面促使成人能动地适应社会,推动社会前进;另一方面促使成人确立自我意识,对自身的发展目标有正确的价值取向,在参与社会实践的同时不断追求生命及生活的意义,不断改进和优化自己的生存状态,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不断塑造自己。

4、成人教育促进教育公平

个体受教育是否具有公平的权利与机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正如美国著名哲学家、伦理学家约翰・罗尔斯所倡导的那样:“一个公正的社会,是一个有利于社会弱势群体实现正当利益的社会。”我们正在建设的社会主义社会要成为这样一个公正公平的社会,必须以满足社会弱势群体的正当利益为前提。成人教育因其以社会弱势群体为主体的服务对象构成,在促进社会公平公正方面将会更加有所作为,能够促进个体受教育的公平性。人与人、社会与社会的差距,主要表现为贫穷,而贫穷的本质不是经济贫穷而是知识贫穷,因为知识贫穷导致人们缺乏工作和竞争能力。造成知识贫穷的主要原因是教育不公平。成人教育以其宽容、开放的姿态,以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吸引着普通民众接受各种教育与培训,给他们提供学习机会,实现学习愿望,满足学习需要,是实现教育公平的有效途径。

三、发展成人教育,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1、转变教育观念

要办好成人教育,就必须把握成人教育的内在规律,使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走向市场。作为成人教育工作者,面对市场经济,必须牢固树立市场意识、竞争意识、服务意识,确立“经营学校”的理念,根据成人教育的内在规律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来设计办学方向、专业设置、课程门类和教学形式。在办学模式上,成人教育要树立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的观念,建立多渠道、多形式的成人教育办学新机制,构筑成人教育独特的教育体系。在服务社会方面,成人教育要摒弃被动服务的思想,树立主动服务意识,要从实际出发,在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培养合格人才的同时,建立起与构建和谐社会协调发展的有效机制。

成人教育要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转变成人教育的工作重心。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将使我国现行就业制度发生深刻的变化,从以重资历和学历、分配就业的计划机制,向以能力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的自主择业、双向选择机制转变。对劳动者个人而言,美国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曾说“无论你是否愿意,信息社会使我们每个人都将成为终身学习者,因为在一个不断变化的世界中,没有一种技能和知识能为你服务一辈子”,现在最重要的技能是学会如何学习。要适应就业机制的转变,成人教育的工作重点必须适时作出调整,从现在的以“学历补偿”为主的教育逐步向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岗位培训相结合的方向转变,为经济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服务,为促进就业和再就业服务,为满足广大劳动者不断高涨的学习要求服务,为经济建设提供坚强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2、优化课程结构

成人教育要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根据人才市场的变化及时调整专业。由于人才培养的周期较长,往往落后于人才市场的变化,所以要善于研究人才需求的发展势态,有长远的人才市场预测;注重针对性与实效性,弥补在职者的知识结构,培养复合型人才。优化课程结构,一要强调课程的综合化,强调知识的整体性和综合性;二要根据成人教育的特点,强调课程的应用性和实用性;三要重视课程内容的优化、知识的更新;四要强调课程的可选择性。只有设置适应社会需要的专业与课程,才能使教育资源得到有效利用,才能使个人的素质得到提高、技能得到发展,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实现自身的价值。

3、加强质量管理

做好成人教育管理工作,关键是激发学员学习的自觉性与主动性,以保证学员到课率高,形成良好的教学秩序,为开展正常的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要严把考试关,加强考试管理,严格考试纪律,通过考试保持一定的淘汰率,形成优胜劣汰的管理机制。成人教育还应建立自己的质量标准和质量监控体系,有效提高办学质量,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在确立科学的质量标准前提下,办学部门要不断加强硬件建设和改善软件管理,并从师资、教学、教材、管理等方面严格要求,真正把学生培养成既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又有较强的专业技能和多方面的社会适应能力的合格人才。“宽进严出”,集约化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应是成人教育办学的一条重要原则。只有强化教育质量管理,学生才能真正学到知识,才能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一展身手,服务社会。

和谐社会是一个和睦协调、安定有序、充满活力的社会,其主要特征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谐社会所体现出的本质核心是以人为本的思想,以人为核心,以人为基础,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的。而成人教育担当着为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责任。在我国社会转型的这一特殊历史时期,成人教育不仅能促进成人个体的和谐发展,而且有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力支持。发展成人教育,充分发挥成人教育的作用,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于留成:坚持科学发展观 高校思想教育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J].中国高教研究,2004(10).

[2] 袁振国:缩小教育差距 促进教育和谐发展[J].教育研究,2005(7).

篇5

(一)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影响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改革开放初期,农村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农民收入增长很快,农民的积极性一次性释放。1985年以后,农民收入增长快主要靠劳动力转移。如离土不离乡的乡镇企业的发展,以及后来的农民工的出现。但1997年以后,这种现象发生了逆转,生产力普遍出现过剩,城市企业开工不足,面临城市产品的普遍过剩,乡镇企业有很大的竞争压力,很多都破产。因此,就产生了两个效果。一是离土不离乡的劳动力又回流到农业去,同时造成村、镇、乡普遍高负债。二是农产品生产很多。农产品太多,价格就会降低。增产不增收,劳动力转移又不可能。这就造成农民收入停滞,城乡差距更扩大的情形。2001年城市人均收入为6860元,农村为2366元,二者之比为3:1,城市与农村真正可以用于消费的货币比例为5:1。中国城镇人口的“恩格尔”系数从上世纪80年代的55%上下一路下跌到2001年的37.9%,这种下降的趋势不改变,农民从农业产出中获得的收入就难有大幅度增长,农业生产出现了“边际报酬递减”现象,要依靠加大化肥、良种、农药、农膜、灌溉、电力等投入来弥补,必然导致农业成本增加。1999-2001年农民纯收入仅增加7%,而农业经营费用支出竟增加了24%。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带来的负面影响是严重的。首先是不利于农业的发展和农村社会的稳定。其次是不利于农村市场的启动和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不利于全面小康与和谐社会的实现。

(二)农业比较效益太低,农产品结构层次偏低,直接影响农民收入的增加和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农业社会效益高而自身效益低,是产生城乡差距的主要原因。农产品成本出现上升趋势,是农民收入低的根本原因。农产品结构仍然偏低,是制约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客观原因。

(三)非农产业增势减弱,农业劳动力转移步履艰难,影响了奔小康和实现和谐社会的进程改革开放早期,国家给乡镇企业提供了一些优惠政策乡镇企业发展迅猛,解决了一部分劳动力的就业,也增加了农民收入。可进入80年代后,乡村企业发展初期的机制优势和优惠条件逐渐丧失,而依靠自身积累来投资发展的能力大大减弱。这些因素都造成了近几年来乡镇企业发展缓慢。

破解三农问题,建设和谐社会的对策

要彻底解决“三农”问题,就必须把其上升到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度进行认识,以谋求“三农”问题的治本之策。

(一)积极调整农业产业化经营,降低农民交易成本,增加农民收入分散和小规模的农业。经营组织导致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日趋激烈,这与加入世贸组织对提高我国农业竞争力的新要求格格不入。必须站在经济全球化、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角度,转变目前的农业经营方式,提高农民的组织化和合作化程度,以减少农民直接面对市场的组织成本及交易费用。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最重要的是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一是要在推进经营一体化、服务社会化的基础上实现农业经济市场化,改变种养加脱节、农工贸分离、产供销割裂的封闭状况,打破部门、行业、地区之间的界限;二是通过农林牧副渔并举、一二三产多种经营的经济体系建设实现农业结构多元化,增进农业的综合经济效益;三是通过推进农业区域化布局和专业化生产实现农业增长集约化。

(二)大力推动乡镇企业二次创业,增加农民就业机会。

没有乡镇企业的快速发展和农村工业化水平的提高,三农问题在短期内难以得到扭转。指出:发展乡镇企业是一个大战略,是一个长期的根本方针。从九十年代以来的情况看,乡镇企业要重振雄风,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创新发展模式,加快两个根本性转变,通过制度和技术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实现产业和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对整体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其中产权制度改革是乡镇企业既有发展模式能否走上新生之路的关键。对于中小企业,加快实施二次转制,鼓励和引导股份合作制企业根据自身实际向个体私营和公司制两头转化,广泛吸引民间资本参与。

(三)加快发展小城镇,促进农民市民化,缩小城乡差距。

只有超越农村,才能建设农村;只有减少农民,才能富裕农民。途径之一是推进农村工贸集聚化,通过建立工贸小区和加快小城镇建设,使农村工业、商贸、医疗卫生、文化教育、金融保险等走上聚集共生之路,从而在生产、生活、文化等各个领域实现对传统农业社会的提升和超越。2001年,西安通过乡镇撤并、调整乡镇区划,乡镇撤并率超过30%,使小城镇布局更加合理,促进了人流、物流向中心镇集中,增强了中心镇的集聚、辐射、带动功能。要继续抓好小城镇建设,消除小城镇建设中的制度障碍,更多地引入市场机制,完善相关配套措施,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城市化,为农民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创造机会。同时要把小城镇建设与调整城乡产业结构结合起来,通过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流通业以及其他二、三产业,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不断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四)适当调整土地政策,建立合理的土地流转机制,为农业国向工业国过渡提供政策保证。

当前,在政策面上,既要坚持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又要逐步加大市场机制在土地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适当调整现行农村土地政策,完善土地流转机制,包括继续坚持农村土地由农民以户为主承包经营的制度,保持长期不变;鼓励农民在自愿的基础上,加速土地流转,在有条件的地方,逐步实现承包主体的多元化,由一个家庭或若干个家庭的组合担当主体;将市场机制引入土地承包制,推行社会化竞争承包制,加速农业规模化进程,提高土地利用率;也可以以土地作为资本入股,取得其应有的股权和红利收入。这样,可以促进一部分先富起来和在城市有稳定生活来源的农民不再依赖土地,有利于提高农村经济组织化程度与土地使用的集约化,从长远来讲有利于加快我国从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过渡。

(五)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扭转城乡区域阻隔的局面,为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提供政策支持。

目前政府在户籍管理上已作调整,进行了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试点,并取得了一些成效。目前,应放松户籍管理,对有固定住所、有生活来源的进城常住人员,经过申请允许变为城市居民,并享受与市民一样的同等待遇;对农民落户城市,改过去的审批制为登记制;逐步使用统一的身份证制度取代目前的城乡户籍管理制度,从身份上彻底消除城乡差别,为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提供政策支持。

篇6

发挥窗口作用打好和谐社会的思想基础

社区是一个社会的缩影,更是一个阵地。特别是在当今科学文化进步日新月异的时代,我们不去占领,必然就有其他的思潮和行为去占领。因此,更应该发挥社区的窗口职能,加强和谐社会的思想文化教育。一是利用社区窗口,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党和国家根据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所倡立的世界观,旗帜鲜明地论述了高尚与低下、进步与落后、光荣与耻辱等社会标准,具有社会的进步性和历史的先进性。通过设置宣传栏、营造氛围、开设居民论坛、开展讲座、民意测评等,及时发现问题,改进工作方法,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居民日常生活中的引力和影响,更重大的现实意义在于,通过这种“润物细无声”的宣传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成为居民行为准则,还成为引领社会风尚的价值标准,带动社会风气向清正质朴的方向发展。二是利用社区窗口,弘扬中华文化。文化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进步中,起着核心的作用。作为传承了五千年的中华文化,不仅孕育了几千年的中华文明,更是国家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利用社区窗口,通过开展国学知识竞赛、诗联大赛、讲演等文化活动,在欢声笑语中导入传统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的文化精神,并把这种文化精神传承下去。三是利用社区窗口,弘扬文化创新。结合国家的发展形势、政策,组织居民参观国家重点建设项目、举办祖国建设成就展等活动,让居民能够感受到祖国的变化和进步,并把这种进步通过社区窗口反映到文化创作中,再通过开发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相声、舞蹈、小品等节目,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到每一位社区居民心中,使建设和谐社会的思想文化深入人心。

发挥服务职能打造和谐社会氛围

党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社区作为最基层的单元,其主要功能之一就是为广大居民服好务。一是转变观念,不断提高服务意识。社区作为一个独特的小社会,一个居民生活的家园,无论是小区内的离退休、下岗、失业人员,还是国家工作人员、企事业单位干部,都要按照社区的制度、流程,以“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以服务为职责要务,树立公平、公正、友善的服务观念,真心实意、心甘情愿地为他们服务。二是建立亲邻友好交流平台,增强居民间的亲情。据统计,城市小区居民相互联系的几率不超过20%。住了好些年大家都不知道自己的对门、楼上楼下来自何方、姓甚名谁,正如一则短信所说,手机里存了几百个电话号码,但没有一个是邻居的。用“老死不相往来”形容现代的居民关系可能有些过头,但也说明城市社区居民之间的确缺乏相互沟通联系。通过建立亲邻友好交流平台,为居民间的相互交流提供方便,使社区不仅鸟语花香,而且还变得情意融融。三是加快社区志愿者服务体系,形成相互帮助、相互关心、相互爱护的和谐环境。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人均寿命越来越长,中国也逐渐进入了老龄化社会。据不久前国家公布的数据,目前中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接近1个亿,占到了我们社会总人口的8%左右。在社区里以两位老人居住的家庭也占到了相当大的比重。这就表明,社区建设必须在志愿者服务方面下工夫,组织小区的各种资源、力量,建立一套完整的志愿者服务体系,为这些以老年居民为代表的小区居民服好务。四是完善社区医疗保障体系,通过让医疗站进社区、建立居民个人健康档案、居民定期医疗体检和24小时送药服务等措施,全力推进社区服务工作水平。

发挥社区政府职能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设立社区的目的之一,就是把小区内居民的健康、物业、安全等工作由政府转移到社区里来,由社区履行政府的部分职能,这就让社区成为名符其实的小社会。通过这个职能,按照和谐社会的要求,建立两个标准:一是小区规划实施统一标准。从目前的小区建设看,自我改造、个性设计等一直是社区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的还打着保护业主利益的正当旗号,行个别利益之实,造成了社区建设规划得不到落实,视觉形象不完整,个体差异千姿百态,也影响了整体的和谐。因此,必须对社区规划进行硬性制度管理就显得及时和重要,防范人为超标,保持小区的完整、和谐和优美,提高小区建设的视觉形象。二是物业管理实施统一标准。小区收费越来越成为社区管理与业主之间的主要矛盾,站在业主的角度看,物业的收费标准不够透明,管理也不够民主,服务也不到位;站在社区管理者角度来说,小区建设需要强化的工作内容多、项目杂、开支的变动大,客观上造成了收费与支出管理难度大。解决的方法就是做到收费透明化、管理规范化、服务满意化,使每一位业主都能享受到最温馨的服务,使社区的每项支出都有据可依、有据可查。同时,建立居民监督机制,欢迎居民对小区工作提合理化建议、反映存在的问题、对小区干部进行监督等,促进和谐小区的建设,通过“小河有水大河满”的方式,促进整个和谐社会的建设。

篇7

(一)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影响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改革开放初期,农村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农民收入增长很快,农民的积极性一次性释放。1985年以后,农民收入增长快主要靠劳动力转移。如离土不离乡的乡镇企业的发展,以及后来的农民工的出现。但1997年以后,这种现象发生了逆转,生产力普遍出现过剩,城市企业开工不足,面临城市产品的普遍过剩,乡镇企业有很大的竞争压力,很多都破产。因此,就产生了两个效果。一是离土不离乡的劳动力又回流到农业去,同时造成村、镇、乡普遍高负债。二是农产品生产很多。农产品太多,价格就会降低。增产不增收,劳动力转移又不可能。这就造成农民收入停滞,城乡差距更扩大的情形。2001年城市人均收入为6860元,农村为2366元,二者之比为3:1,城市与农村真正可以用于消费的货币比例为5:1。中国城镇人口的“恩格尔”系数从上世纪80年代的55%上下一路下跌到2001年的37.9%,这种下降的趋势不改变,农民从农业产出中获得的收入就难有大幅度增长,农业生产出现了“边际报酬递减”现象,要依靠加大化肥、良种、农药、农膜、灌溉、电力等投入来弥补,必然导致农业成本增加。1999-2001年农民纯收入仅增加7%,而农业经营费用支出竟增加了24%。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带来的负面影响是严重的。首先是不利于农业的发展和农村社会的稳定。其次是不利于农村市场的启动和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不利于全面小康与和谐社会的实现。

(二)农业比较效益太低,农产品结构层次偏低,直接影响农民收入的增加和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农业社会效益高而自身效益低,是产生城乡差距的主要原因。农产品成本出现上升趋势,是农民收入低的根本原因。农产品结构仍然偏低,是制约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客观原因。

(三)非农产业增势减弱,农业劳动力转移步履艰难,影响了奔小康和实现和谐社会的进程改革开放早期,国家给乡镇企业提供了一些优惠政策乡镇企业发展迅猛,解决了一部分劳动力的就业,也增加了农民收入。可进入80年代后,乡村企业发展初期的机制优势和优惠条件逐渐丧失,而依靠自身积累来投资发展的能力大大减弱。这些因素都造成了近几年来乡镇企业发展缓慢。

破解三农问题,建设和谐社会的对策

要彻底解决“三农”问题,就必须把其上升到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度进行认识,以谋求“三农”问题的治本之策。

(一)积极调整农业产业化经营,降低农民交易成本,增加农民收入分散和小规模的农业。经营组织导致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日趋激烈,这与加入世贸组织对提高我国农业竞争力的新要求格格不入。必须站在经济全球化、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角度,转变目前的农业经营方式,提高农民的组织化和合作化程度,以减少农民直接面对市场的组织成本及交易费用。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最重要的是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一是要在推进经营一体化、服务社会化的基础上实现农业经济市场化,改变种养加脱节、农工贸分离、产供销割裂的封闭状况,打破部门、行业、地区之间的界限;二是通过农林牧副渔并举、一二三产多种经营的经济体系建设实现农业结构多元化,增进农业的综合经济效益;三是通过推进农业区域化布局和专业化生产实现农业增长集约化。

(二)大力推动乡镇企业二次创业,增加农民就业机会。

没有乡镇企业的快速发展和农村工业化水平的提高,三农问题在短期内难以得到扭转。指出:发展乡镇企业是一个大战略,是一个长期的根本方针。从九十年代以来的情况看,乡镇企业要重振雄风,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创新发展模式,加快两个根本性转变,通过制度和技术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实现产业和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对整体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其中产权制度改革是乡镇企业既有发展模式能否走上新生之路的关键。对于中小企业,加快实施二次转制,鼓励和引导股份合作制企业根据自身实际向个体私营和公司制两头转化,广泛吸引民间资本参与。

(三)加快发展小城镇,促进农民市民化,缩小城乡差距。

只有超越农村,才能建设农村;只有减少农民,才能富裕农民。途径之一是推进农村工贸集聚化,通过建立工贸小区和加快小城镇建设,使农村工业、商贸、医疗卫生、文化教育、金融保险等走上聚集共生之路,从而在生产、生活、文化等各个领域实现对传统农业社会的提升和超越。2001年,西安通过乡镇撤并、调整乡镇区划,乡镇撤并率超过30%,使小城镇布局更加合理,促进了人流、物流向中心镇集中,增强了中心镇的集聚、辐射、带动功能。要继续抓好小城镇建设,消除小城镇建设中的制度障碍,更多地引入市场机制,完善相关配套措施,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城市化,为农民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创造机会。同时要把小城镇建设与调整城乡产业结构结合起来,通过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流通业以及其他二、三产业,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不断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四)适当调整土地政策,建立合理的土地流转机制,为农业国向工业国过渡提供政策保证。

当前,在政策面上,既要坚持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又要逐步加大市场机制在土地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适当调整现行农村土地政策,完善土地流转机制,包括继续坚持农村土地由农民以户为主承包经营的制度,保持长期不变;鼓励农民在自愿的基础上,加速土地流转,在有条件的地方,逐步实现承包主体的多元化,由一个家庭或若干个家庭的组合担当主体;将市场机制引入土地承包制,推行社会化竞争承包制,加速农业规模化进程,提高土地利用率;也可以以土地作为资本入股,取得其应有的股权和红利收入。这样,可以促进一部分先富起来和在城市有稳定生活来源的农民不再依赖土地,有利于提高农村经济组织化程度与土地使用的集约化,从长远来讲有利于加快我国从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过渡。

(五)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扭转城乡区域阻隔的局面,为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提供政策支持。

目前政府在户籍管理上已作调整,进行了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试点,并取得了一些成效。目前,应放松户籍管理,对有固定住所、有生活来源的进城常住人员,经过申请允许变为城市居民,并享受与市民一样的同等待遇;对农民落户城市,改过去的审批制为登记制;逐步使用统一的身份证制度取代目前的城乡户籍管理制度,从身份上彻底消除城乡差别,为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提供政策支持。

篇8

关键词:和谐社会;保障体系;困境;对策

住房问题是关系千家万户的民生问题。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努力使全体人民“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建立健全多渠道住房保障体系,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是政府发挥公共服务职能、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的重要措施。江苏省淮安市“共有产权经济适用房”的设计思路与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淮安市住房保障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廉租住房实物配置量相对偏少

住房政策实行货币化补贴后,淮安市曾一度中断了相关保障性住房的建设,造成向低收入群众实物供应存量不足,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商品房价格的上涨。实践证明。货币补贴的优惠政策难以抵消市场经济下的住房价格上涨压力。此外,淮安市加大了廉租住房的配套建设力度,逐步扩大廉租住房实物配租比例,但由于低收入群体基数较大,收购的廉租住房实物房源偏少,廉租房实物供需矛盾依然存在,仍有部分低保无房等困难家庭未能享受到实物配置待遇。同时,随着城市拆迁力度的加大,淮安市拆迁户中的一些低收入家庭存在买房难题,也急需提供低廉的租赁性房屋加以解决。

(二)保障性商品房购买力相对不足

根据我国一些地区的实践,城镇人口的30%需要通过经济适用性房屋进行保障。淮安市2007年市区户籍人口为87.25万,经济适用房保障人口约为26.2万。按照每户3人计算,约有8.7万户需要购买经济适用房。按每户60平方米计算,淮安市约需经济适用房552万平方米,目前开发还存在较大缺口。淮安市市区保障性商品房管理办法规定,保障性商品房近期房价控制在每平方米2000元左右,套型建筑面积在50-85平方米,销售对象为家庭人均收入低于800元且家庭住房建筑面积低于15平方米的家庭。符合条件的中低收入家庭以目前价格购买60平方米的保障性住房,至少需要12万元,超出了他们的承受力。淮安市估算符合条件的保障性住房总需求量在4000户左右,但今年实际有购买力的仅约600户左右。部分获得购买保障性商品房资格的住户有的在缴纳约占房价一半的首付款后已经倾其所有并有不同程度的举债,正忙于奔走筹集剩余款项。可以预计,这部分家庭购买保障性商品房后将面临基本生活的困难,必须正视这个问题。

(三)部分新增就业群体居住压力较大

随着淮安市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新增就业群体不断扩大,包括城镇人口中自然增长部分、毕业后留在城市的大中专毕业生、农村郊县向市区迁移和定居的人口、外来务工人员等。他们收入不高,还没有积累,在相当长一段时期没有能力购买商品房。近年来,淮安市虽然集中建设了一批外来务工人员职工宿舍,公共租屋也开始启动,但主要面向工业园区的劳动者,对于日渐庞大的城市新增低收入人口而言还远远不足,大多数外来人口需要直接面对水涨船高的房租。目前,淮安市在改善外来务工人员待遇方面侧重于工业园区内大中型企业,对于相对分散的其他行业低收入流动人口的居住问题还缺乏周全的考虑。

二、完善淮安市住房保障机制的对策建议

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让每个成员都感受到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变化,分享到改革开放取得的丰硕成果,才能最终得到人们的支持和拥护,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淮安在保障性住房建设方面进行了积极有益的尝试和探索。作为一个新事物,仍有待精心设计完善。

(一)完善管理机构,组建专门的住房保障行政部门

住房保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多方面的问题和多个职能部门。从国内外成熟的经验做法来看,均是普遍设置住房管理部门对住房保障进行专门管理,如美国的住房与城市发展部、新加坡的政府房屋发展局、香港的公屋局、成都的住房委员会等。随着住房保障力度的加大,淮安市应组建市级住房保障管理机构,赋予其保障性住房规划政策拟定。调配住房保障资源,保障性住房建设管理,审核保障性住房申请家庭资格等职能。淮安市是否可以考虑将住房保障工作重心下移,在各区成立住房保障办公室,落实工作人员编制、业务经费和办公场所,主要负责申请受理、调查走访、社区公示、年审回访等住房保障的基础性和日常管理工作,并建立市、区、街道、社区四级分工联动机制。

(二)完善计划管理,及时调整住房保障的指标

淮安市应继续完善中长期住房保障规划,进一步明确住房保障总体要求、目标任务和工作措施。要在做好居民收入层次比例及住房总体状况调查的基础上,根据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实力以及房地产市场状况,对低收入家庭标准进行科学分析界定,研究淮安市住房保障的水平和范围以及各类保障性住房的比例关系,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既要让真正的低收入困难群众安居乐业并逐步扩大覆盖面,也要防止产生“养懒人”的不良倾向,努力在群众期望值和政府承受能力之间寻找保障程度的最佳平衡点。应该说,淮安市已经做出了一定的努力,但是仍要加强,真正实现住有所居。比如,2009年淮安市共有产权房申购条件:家庭人均月收入800元以下(2010年将放宽到1000-1200元),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在16平方米以下,具有本地城镇常住户口2年以上的家庭均可申请购买共有产权经济适用住房,无房家庭优先购买。廉租住房申购条件:符合条件的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应保尽保。保障方式实行货币补贴和实物配租相结合,以发放租赁住房补贴为主。购买时根据家庭人口状况确定允许购买的房屋户型大小。

(三)加强供应管理,扩大保障供给

淮安市应继续推动住房供应,优化住房供应结构,重点发展满足居民自住需求的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实现住房供求基本平衡。要通过引导开发商合理定价,降低居民购房成本,满足群众不断改善住房条件的刚性需求。稳定市场房价,防止出现大的波动。同时,要加强市场监管,抓好诚信体系建设,进一步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继续严格落实商品房销售网上备案和可售房源公开制度,逐步实现全市备案系统的联网运行。

(四)创新需求管理,满足保障对象的有效需求

不言而喻,要让占人口绝对比重、需要住房的中等收入家庭买得起房,主要措施必须创新现有的经济房模式,变“补砖头”为“补人头”。由政府参照现有经济适用房的定价政策,确定一定面积、房价标准的商品房,由购房人从市场上自主选择,政府补贴配套资金,形成共有产权,并根据不同的人群、对象设定不同的比例,形成保障性住房的无缝对接,替代目前与市场、法律不接轨的划拨土地经济适用房及其它反市场规律的住房保障模式。淮安市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009年12月,淮安市出台的《关于加强低收入家庭政策性保障住房价格与租金管理的意见》要求经济适用住房价格由市县价格主管部门会同经济适用住房主管部门按保本微利原则制定,并向社会公布。房地产开发企业实施的经济适用住房项目利润率不高于3%,地方政府直接组织建设的经济适用住房只能按成本价销售。这些政策措施应认真贯彻。

篇9

[论文摘要]构建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图书馆作为社会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应该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智力支持,笔者从分析图书馆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出发,探讨图书馆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主要途径。

2004年9月,同志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命题,同时也向全党提出当前历史任务,给全国各族人民指明了现阶段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大方向。只有和谐,人民才能安居乐业,社会才能健康稳定,国家才能长足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成为中华民族的主旋律。构建和谐社会,就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社会和谐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努力追求的理想。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尤其是在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事业中,图书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图书馆应该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彻底改变观念,体现和谐社会精神,对此图书馆要有清醒的认识,本文拟从图书馆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图书馆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主要途径等方面进行论述,以求教于同行。

1图书馆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1.1为经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图书馆在体现自身价值、寻求政府支持,积极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得到了地方政府的充分重视。公共图书馆的建设和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地方政府看到了图书馆在经济建设及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最大限度降低了图书馆社会效益的非直接性,凸显图书馆的社会文化价值。图书馆在调整职能的基础上,能够更好地为当地经济、文化事业做贡献,更好地为地方领导的“政绩”锦上添花,甚至雪中送炭。图书馆尽量贴近国家政治重心,紧密联系当前实际,为经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一是围绕国家“科教兴国”战略,提高国民素质。发挥图书馆作为社会文化财富保存者和社会教育、知识传播者的作用,真正体现图书馆作为社会大众深造、进修、终身教育的“没有围墙大学”的功用;二是抵御文化侵略,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当前经济全球一体化趋势明显,包括中华文明在内的人类许多文明瑰宝、精神财富正受到来自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腐朽文化、拜金享乐主义的无情侵蚀,许多优秀的、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传统,有的遭到损害,有的甚至已被湮灭、同化,有的危在旦夕,对人类文明安全、各国文化安全造成严重威胁,而文化生存是民族生存的前提条件,一旦一个民族的文化消失了,这个民族也就从世界民族之林中消失了。公共图书馆作为社会文化财富保存者能够担当起抵御资本主义文化侵略的责任和义务,起到保卫我国文化安全的战斗堡垒作用,因为图书馆有识之士深知,一旦文化消亡了,图书馆也就没有了存在的意义,皮之不存,毛将附焉。

1.2开展文化活动、丰富人们业余精神娱乐生活

最根本的目的是确实发挥图书馆的作用,图书馆贴近国家政治重心,发挥社会功能,密切配合国家“科教兴国”战略,开展丰富多彩、卓有成效的文化教育工作和活动。比如福建省图书馆邀请厦门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易中天到福州开题为《城市个性与城市文化》的讲座,近千人的场地座无虚席,受到了福州市民的热烈欢迎,既丰富了群众的文化娱乐生活,也使得公共图书馆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得到提高和加强。又如,最近易中天、于丹、纪连海深受老百姓喜欢,其书《品三国》、《于丹〈论语〉心得》、《纪连海新解乾隆朝三大名臣》颇得大众喜爱,正处热销之中,尤其是易中天的《品三国》,引起了广大青少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公共图书馆抓住机遇,多购入这些书及相关图书,加强宣传,让更多的读者到馆借书,扩大图书馆的社会影响力,体现价值。

图书馆在提高我国公民国民素质,抵御西方文化侵略,保护传统文化,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占领文化阵地,丰富人民大众文化生活等社会建设中体现了巨大价值,图书馆在扶助社会弱势群体、缩小信息鸿沟方面也有重要作用,上述的图书馆功能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是不可或缺的。

1.3为地区实现文化战略添砖加瓦

图书馆改变观念,改善自己在社会公众心中的形象,贴近国家政治重心,体现自身社会文化价值,进而改善自己的生存、发展环境。在当前国家的经济建设、社会文化建设中确实发挥出公共图书馆的作用,作出应有的贡献,从而让政府看到公共图书馆存在并发展的重要意义,争取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为实现地区文化战略添砖加瓦,尤其是处在中国目前经济发展较好地区的图书馆,如广东、上海、北京、深圳、江苏、浙江、福建、山东等经济发展状况良好的省、市,在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基础上,相继提出建设文化大省强市的战略目标,图书馆抓住机遇,调整好职能和目标,努力开展工作,在省市实现文化战略的过程中体现出自己的作用和价值,并且达到自身快速健康发展的目的。

2图书馆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主要途径

2.1改变观念,积极参与

长期以来,图书馆工作人员意识上形成一种错误观念,认为自己是国家工作人员,岗位属于事业单位编制性质,干好干坏一个样,一不会下岗,二不会少拿一分钱工资,一旦捧上了这个饭碗就不怕失业下岗,具有浓重的“吃皇粮”、“铁饭碗”思想。图书馆工作人员应改变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坚持“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理念,积极参与和谐社会建设。

2.2建立相关制度,优化管理

当前,图书馆没有建立有效的人员“出口”和人员激励机制、工作考核制度。因此造成图书馆工作人员被动地为社会大众服务,等着读者上门借书,观念保守,甚至有的馆员素质低下,常与读者大众发生纠纷。且不论国内发生的“国图事件”和“苏图事件”,馆方和读者谁对谁错,他们已使公共图书馆甚至其馆员在社会大众心目中的形象受到一定程度的不良影响,加上图书馆与大众媒体沟通不足、有的馆员又与读者沟通不足,我国公共图书馆的公众形象已在某些程度上陷入困境,这不利于图书馆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故图书馆应建立人员分流机制和业绩考核制度,并制定相关处罚措施,对于考核不合格者应先予以教育,对屡教不改或是无法胜任工作的人员进行培训或轮换岗位,再不合格者直至分流,取消“铁饭碗”制度。此外,还应建立图书馆从业人员资格准入制度,严把公共图书馆“进人关”,逐步吸收高素质的人才到图书馆工作。2.3加强图书馆职业精神教育

部分公共图书馆员缺乏较强的职业精神和职业荣誉感,对图书馆工作这一职业缺乏正确的认识,图书馆员敬业精神淡化。因此,应加强图书馆人才队伍建设,开展人文素质教育,提高馆员素质,在对馆员的教育和考察方面,要业务技术和人文素养并重,使馆员对图书馆职业价值的认识上升到哲学高度,意识到自身作为社会公众信息公平获得使者的巨大价值,意识到自身作为社会文化、知识传播和保存使者的重要性和不可或缺性,尤其是在保障社会底层民众信息公平获取权方面,更是不可替代。

2.4加强公共图书馆的财务管理

一是加强馆员教育,使其形成节约意识,制止铺张浪费,节省办公费用,并且建立监督机制,把节约纳入馆员考核范围,与馆员的职称评定和职务提拔相挂钩,有效制止浪费;二是要做好基础工作,强化规范化管理,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设置独立的财会机构,配备称职的财务人员,建立健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加强财务监督;三是要做好预算管理工作,加强和提高公共图书馆的财务管理水平,争取实现图书馆财务管理的良好运转,节约不必要的开支。四是要优化资金的配置,有的馆领导宁愿买大部头书以充当“镇馆之宝”,而对群众喜欢阅读的图书购之甚少,应当改变这种状况,把有限的资金用在购买读者喜欢的图书上面,以吸引更多的读者,促进社会公众信息公平获取,构建和谐社会。

2.5改善图书馆工作人员待遇

馆员待遇差,比如高校图书馆专业人员,在学习进修、职称评聘、职务提拔及科研条件等方面,都比高校系统的其他知识分子群体来得差。待遇差又造成社会地位低下,馆员一有机会就“跳槽”从政或另谋高就,把图书馆工作当成“副业”,另外再搞一个“正业”,做事急功近利、急于求成。只有改善图书馆工作人员待遇,才能够稳定“军心”,保证图书馆从业人员队伍的稳定性,促进和谐。

2.6积极开展公关活动,促进图书馆事业与社会文化事业的和谐发展

当前,图书馆应为保障社会公民信息自由获取权利以及社会弱势群体信息平等的实现而努力奋斗,与此同时,积极开展公关活动,并体现图书馆的社会文化价值,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力量,同时也在这一过程中实现自身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图书馆事业与整个社会文化事业的良性和谐共同发展。比如广东省佛山市石湾区图书馆在促进地区文化事业发展的同时争取到作为社会公众一员的苏李秀英女士150万元捐款,图书馆在获得社会支持后既促进自身更好地发展,又回馈社会,投入到社会文化事业中,从而实现图书馆事业和社会文化事业的良性循环发展,这也是实现和谐社会相当重要的一个方面。

总之,图书馆工作人员应从思想上意识到“吃皇粮”思想的错误性以及图书馆职业精神的欠缺,彻底改变观念,确实为社会大众提供良好的服务,强化图书馆工作职业荣誉感,树立危机意识,加强沟通,力图改善并提高图书馆及馆员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和地位,积极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尤其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推进社会主义和谐事业建设。

参考文献

[1]韩楠.新时期图书馆与和谐社会的文化建设[J].江西图书馆学刊,2005,(3).

[2]张思辉.图书馆人性化服务理念的思考[J].图书馆学研究,2005,(4).

[3]陈伟.对我国公共图书馆“低谷”现象的信息政治经济学思考[J].图书情报工作论坛,2004,(8).

[4]孙德宏.对我国图书馆公众形象的思考[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2,(9).

[5]吴慰慈.公共图书馆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J].图书馆,2006,(1).

[6]陈超.国内外研究型公共图书馆的发展现状[J].图书馆杂志,2002,(2).

[7]易淑英.加强图书馆馆风建设之我见[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1,(6).

篇10

关键词:和谐校园;和谐社会;构建

和谐校园是指校园内部各种要素如校园组织结构要素、教育环境、教师间人际关系、学生间人际关系、师生关系以及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等等方面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状态。它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即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

1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学校承载着道德教育的传播与发展,要使思想品德好的学生在中学大学阶段和未来发展中获益,就要时刻改进小中大学生在科学文化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评价、考核中重视程度的不平衡,搞清思想道德教育与学生成长的内在联系。要制定实行有益于思想品德好的学生规定。目前,奖励品德优秀学生的涉及面较小,像中小学“三好学生”升学考试加分、免试入学的优势只局限在一小部分人,这与作为道德建设的主阵地之一的学校的重要地位不相称。和谐校园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内容。一方面,和谐社会可提供和谐校园建设所需要的持久动力,公平公正、和谐友爱的社会能够给和谐校园的建设提供有利的外部环境;另一方面,和谐校园的建设,能够直接为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发展输送人才,提供思想和智力的支持。从本质上来说,和谐校园的建设能够使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得到践行。首先,以人为本意味着要关心和尊重他人。再是,立足学校角度,促进个人的全面健康发展就需要营造使师生身心愉快的物质和精神环境,而和谐校园实现这些目标。从学校的总体发展而言,构建和谐校园有助于完善学校自身的发展,实现软件硬件兼顾建设。和谐的环境有利培养美好的品德、激发人奋发的动力,促进人的全面健康发展,这对培养合格人才的有着重大意义。

2建设和谐校园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意味着要建设和谐校园。坚持科学发展观是和谐校园建设的必要条件。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要突出人的发展,以人为中心。人是教育的中心和目的,也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更是教育的基础和根本。近代教育的基本价值是一切教育都要以人为本。如同上文所言,以人为本需要做到关心和尊重人,促进个人的全面健康发展就需要建立一种使师生身心愉快的物质和精神环境,因此,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建设以人为本的和谐校园。和谐校园的建设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条件。建设和谐校园的重点是要净化校园环境,抵制不良风气,加强校园人际关系建设,坚持机会均等和公平竞争的原则,全面建设公平和谐的校园。深化教学改革,狠抓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实现学校办学的效益最大化。和谐校园在培养团结力量的同时也可以促进学校事业发展,要充分发挥学校的组织效能,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出合格的高素质人才,必须要建设和谐校园。

3和谐校园建设是和谐社会建设的时代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