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研究报告范文

时间:2023-04-09 02:53: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产业研究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产业研究报告

篇1

立足本土、开拓题材、关注现实

《艺术报告》是中国电影家协会理论评论委员会推出的年度论文集,从导演、剧作、表演、摄影、美术、声音、动画等各个角度,以年度为单位,深入剖析中国电影在艺术创作方面所收获的成就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战略发展建议。自2008年推出以来,备受业内外关注。

2012年初,中美双方就解决WTO电影相关问题的谅解备忘录达成协议,对中国电影形成巨大冲击。《艺术报告》回顾了国产电影的全年创作,认为多年来国产影片占市场主导的局面虽受到动摇,中国电影却进入了一个压力与机遇并存的关键点。《艺术报告》指出,在外力的重压下,中国电影艰难踏上题材类型创新与多元化发展的道路,部分创作具备了严谨的创作态度、执著的创新精神和娴熟的创作技巧。

《艺术报告》同时指出2012年度中国电影创作中存在的不少问题,例如质量上乘的影片与庞大的制片基数相比数量偏少,中小成本影片的整体艺术质量不尽如人意;部分大片仍然摆脱不了叙事情节薄弱、人物塑造不够丰满等痼疾;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国电影创意求新乏力,题材类型不够丰富,题材与类型片再生能力薄弱,等等。《艺术报告》在对创作现状进行评估的基础上,对国产电影未来的创作走向也做出了大胆预测,其认为立足本土、开拓题材、关注现实、成熟类型、精进“技”“艺”——这是2012年国产电影的关键词,同时也是目前以及未来一个时期内,中国电影要扎扎实实去实现与完成的目标与任务。

“口碑”才是市场生存的第一标尺

产业报告》分为两大部分:一是以电影产业各环节为基础全面调研的“产业研究报告”;二是以电影市场数据为依托深入分析的“市场调查报告”。

篇2

一、基本现状

全市现有番茄制品生产企业2家,中粮*屯河股份有限公司*番茄制品分公司和天然番茄制品有限责任公司。年生产番茄制品能力3.16万吨,其中中粮*屯河股份有限公司*番茄制品分公司2.5万吨;天然番茄制品有限责任公司0.66万吨。

中粮*屯河股份有限公司*番茄制品分公司于1995年引进意大利日处理番茄500吨生产线,*年技改扩建,新增意大利日处理番茄*吨生产线。目前是塔城地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市重点扶持企业,产品销往哈萨克斯坦、日本、韩国、罗马尼亚、美国等地。20*年,收购番茄原料14.68万吨,支付原料款4300万元。生产番茄酱2.03万吨,产品合格率100%。实现销售2.2万吨,产值8125万元,经营利润1156万元,改变了多年负债经营的局面。

天然番茄制品有限责任公司是招商引资企业,注册成立于20*年底。20*年开工建设并生产,收购番茄原料3.7万吨,支付原料款1*3万元。生产番茄酱0.5万吨,产品合格率100%,实现销售0.5万吨,产值2444万元,经营利润420万元,成为当年建设当年投产见效的农产品加工企业。

二、产业特点

1、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番茄加工能力逐步扩大,番茄播种面积逐年增加。番茄产业带动了农业结构调整。

2、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逐步形成。番茄制品企业把原料基地建设作为生产的第一车间,主动与农户签订生产合同,农户按合同进行生产,企业按合同组织收购,通过订单合同的方式稳定了产销关系,逐步建立了“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分配机制。

3、农民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成立了番茄种植协会,培养了番茄销售经纪人。因地制宜地采取多种途径,把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参与竞争。

4、形成番茄产业化经营的格局。乡、镇紧紧围绕“四区一线”产业布局,加大政府引导力度,合理调整产业结构。通过鼓励种植新技术推广应用,开展田间技术服务等形式,促进了番茄产业化经营格局的形成。

三、存在问题

一是加工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还需完善。企业与农户之间“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亟待完善健全。加工企业、中介组织、基地、农户之间形成的产销关系比较松散,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差。

二是原料生产基地建设有待于加强。基地建设程度低,对发展早熟和晚熟番茄品种的种植影响较大,并直接关系到番茄加工企业的生产时间。同时,对提高加工设备能力利用意义重大,是企业利润来源的重要增长点。

四、发展预测

*市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稳步发展。

1、现状分析

番茄产业按年生产番茄制品能力3.16万吨计算,全年需番茄原料19万吨,需番茄种植面积4.2万亩。其中中粮屯河*番茄制品分公司需番茄原料15万吨,需种植番茄面积3.3万亩;天然番茄制品有限公司需番茄原料4万吨,需种植番茄面积0.9万亩。

2、新增预测

中粮*屯河股份有限公司*番茄制品分公司投资5000万元,将引进意大利日处理1500吨番茄生产线。计划5开始项目建设,7月底投入生产。此生产线年需新增番茄原料9万吨,需种植番茄面积2万亩。*西域鸿兴果蔬实业有限公司投资3000万元,一期建设日处理1000吨番茄生产线,将于今年建成投产。新增番茄原料6万吨,需种植番茄面积1.3万亩。

新增年生产番茄制品能力合计2.5万吨,全年需新增番茄原料15万吨,需种植番茄面积3.3万亩。全市年生产番茄制品能力将达到5.66万吨,从生产与加工平衡衔接方面进行理论分析,需番茄原料34万吨,需种植番茄面积7.5万亩左右。

五、主要措施

紧紧围绕农民增收,大力培育和发展番茄加工企业,继续完善番茄加工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加快发展各种类型的中介组织,推进农业经营体制创新,全面提高番茄产业化经营水平。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搞好服务。发展壮大龙头企业,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带动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和关键措施。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增强紧迫感,把扶持番茄农业产业化企业,推进产业化经营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切实抓紧抓好。建议充实和完善农业产业化经营协调领导机构,加强组织协调,发挥职能作用,形成工作合力,做好番茄制品企业的管理和服务工作。

2、调整措施,加大扶持,推动产业发展。通过多渠道、多种方式加大对番茄制品企业的扶持力度,做大做强龙头企业。继续加大番茄原料基地建设力度,在贷款贴息、栽培技术、新品种引进研发和绿色、有机食品认证等方面给予支持。积极争取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农业发展银行部分信贷资金有一定比例投向龙头企业。不断优化支农资金支出结构,调整投资方向和重点,发挥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的作用,扶持龙头企业的发展。

3、多种形式,建立模式,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坚持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鼓励和引导番茄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稳定的产销协作关系和多种形式的利益联结机制。支持和鼓励番茄加工企业通过股份制形式,完善委托生产、订单农业、入股分红、利润返还等分配机制,结成更加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引导番茄加工企业与农户按照公司加农户的基本模式,建立自愿平等、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营机制,促进番茄加工企业与农户建立稳定的购销关系。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大力发展番茄行业协会,使各类番茄中介组织真正成为连接农户与番茄加工企业、农户与市场的桥梁和纽带,不断增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凝聚力和经济实力,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篇3

武汉城市圈以武汉为中心,以100公里为半径,包括黄石、黄冈、鄂州、孝感、咸宁、仙桃、潜江、天门等城市组成的城市群落,又称“1+8”城市圈。其产业发展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 产业基础较好,互补性强。武汉城市圈产业总量在全省占据“半壁江山”。2005年,武汉城市圈以占湖北33%的国土面积、46%的人口,提供了61%的生产总值、52%的地方财政收入、60%的固定资产投资、64%的消费品零售额。三次产业分别占全省的47.3%、61.7%、66.7%。其三次产业结构为12.8:43.3:43.8。经济规模居中部各城市群之首,总体上进入工业化中期加速发展阶段,但城市间结构差异较大。从第一产业比重来看,武汉、黄石低于10%,鄂州16.1%,其余5市均高于20%,黄冈高达33.1%,说明圈内产业结构的差异性大,多数城市工业还处于较低阶段。

2. 中心城市产业龙头地位突出。武汉历来是华中地区最大的经济中心,是武汉城市圈的产业发展龙头。在“1+8”城市圈中,武汉“鹤立鸡群”,这是有别于国内其他城市圈的一个显著特征。2005年,武汉市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占城市圈56%、71%、61%。作为全国老工业基地之一,武汉工业门类齐全,钢铁、汽车、光纤光缆、纱布、原盐、卷烟、纯碱等工业产品产量在全国位居前列,正在形成以汽车、机械装备为重点的机械工业,以钢铁为重点的冶金工业,以医药化工、石油化工为重点的化工工业,以纺织、服装为重点的轻纺工业和以光纤光缆、光电器件、激光、通信系统、软件等为重点的光电子信息产业等支柱产业。在现代服务业发展上,武汉地位更为突出,是全国第三大教育和科研中心,中部最大的商贸物流中心、金融中心。

3. 工业集中度较高,但区域产业竞争力仍然较弱。经过长期发展和行业结构更替,武汉城市圈工业已由行业门类齐全共同支撑型转变为支柱产业主导型。按产值比重占5%以上的支柱行业个数来比较,2000年武汉城市圈的支柱行业数为9个,2004年集中为4个,5年间减少半数以上。纺织、服装、农副食品加工、化工和非金属矿物制品5个行业退出支柱行业。再从城市圈50%产值所包含的大行业个数看,2000年为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等7个,2004年集中为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5个。

武汉城市圈工业集中程度上升,但产业竞争力仍然较弱。在38个工业行业中,近10%的盈利率是负数,近60%的产业不盈利,即使盈利,其盈利率也很低。在武汉城市圈中,规模较大的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农副食品加工业、纺织业、石油加工业、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等二十几个行业中,只有黑色金属矿采选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饮料制造业、家具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塑料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11个行业在全国有相对优势,且绝大部分产业的盈利率都只是略大于1,因而优势不明显。这些都说明武汉城市圈主要工业产业仍然缺乏竞争力。

4. 产业关联度低,产业的梯度发展格局与一体化布局框架尚未形成。武汉城市圈工业集中度高但缺乏竞争力,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产业关联度低,主导产业表面上是集群,实质是“归大堆”,内在关联不紧密,上下游产业配套和协作关系不协调,产业产品链条短。汽车、钢铁、石化、光电子等行业有较强的龙头企业,但缺乏成熟的、与之配套的关联行业。从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的关系看,圈域产业主要聚集于武汉市,圈域产业分工和空间开发的重点与优先区域不明确,缺乏统一协调和整体联动,影响了武汉市产业的对外扩散和辐射作用发挥,特别是除武汉市外的8个城市之间的产业发展缺乏交流与合作,没有明显的分工与协作关系,产业的梯度发展格局与一体化布局框架尚未形成。

二、产业一体化发展趋势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2003年省委、省政府作出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的战略部署以来,武汉城市圈产业一体化进程加快,发展趋势呈现以下特征:

1.产业结构朝垂直一体化方向演进。突出表现为优势产业规模加速扩张,重点产业链条延伸。烟草制造业实施了大重组,武烟集团的年产规模由原来的50多万箱迅速提升到120万箱,进入全国烟草十大品牌行列。钢铁产业投资重点向鄂州、黄石等资源集中地靠近。周边城市依托武钢等圈内大型钢铁企业的优势,相继加大了钢铁深加工的投资。如,黄石华亿公司的精密冷轧板和精密不锈钢项目,总投资7.16亿元;孝感市金属制品80%的原材料来自武钢,26%的产品销往武汉;汉川市2001年从厦门引进从事轻钢结构建筑安装及彩板制品生产的黎明钢构,用4年时间迅速占领孝感、武汉、鄂州等圈内市场,生产规模居华中地区前列。2005年设立的永和安钢构,投产仅10个月就完成了40个工程,产值达1.2亿元,成为全国十大品牌之一。汽车产业以东风汽车为龙头,一批零配件骨干企业正在武汉、天门、孝感等地迅速发展。武汉元丰投资5000万元在仙桃建设铸锻及表面处理项目,形成了35万辆车的配套能力;天门“东风华泰轮毂”在继续发展出口的同时,正在扩大产能,为东风等厂商配套。武汉市商业集团以连锁经营方式加速进入周边城市,已累计在周边城市设店58家。垂直一体化不仅仅是中心城市产业向周边的扩散延伸,也反映在周边城市的产业加速对武汉投资或相互投资。例如,目前武汉在孝感的投资企业91家,投资总额37亿元;孝感在汉投资企业440家,注册资本11.8亿元。至2005年底,黄冈市先后与城市圈兄弟城市达成合作协议83项,协议总投资161亿元,其中已建成和在建项目74个,投资金额139亿元。

2. 产业布局向互补化、差异化方向发展。城市圈内各市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客观上存在差异,在产业一体化进程中,通过产业分工达到优势互补,使资源和市场得到有效对接,已成为圈内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如水泥产业,武汉市年需求达1000万吨以上,黄石华新水泥在武汉市建成年产120万吨的水泥粉磨站项目后,又在青山区投资4.5亿元,建设大型水泥及深加工环保产业园。纺织服装行业向差异化、互补化方向发展趋势最为明显。武汉市纺织服装行业因结构调整和市场原因,出现了印染和后整理的“断层”。该市没有简单重建,而是充分利用品牌、资金和市场优势,结合周边城市较强的加工能力和成本优势,调整布局,共创市场。如红人集团投资8000万元,在孝感建设服装出口加工基地。汉川马口镇从10年前一家纺织企业起步,迅速发展为现有40家纺织厂、60万锭规模的“湖北纺织第一镇”。武汉市汉正街大量服装企业外迁汉川市新河镇汉正服装工业城,一期75万平方米厂房全部建成后,集服装生产、物流、商贸、信息、企业孵化等功能于一体,可入驻企业400家,吸纳8万名工人就业,初步打造成“华中服装工业第一城”。武汉市京华彩印整体搬迁到大悟县的建厂工程已在实施。化工行业已开始从中心城市向周边地区梯度转移。总部位于武汉的省化学研究院,在鄂州市葛店经济开发区投资2亿元,兴建了生产基地,将院内的全部产业化项目及主导产品的生产制造,都转移到了葛店生产基地。武汉青山化工厂收购潜江化工总厂后,在潜江投资1.2亿元,新建年产2万吨金红石型钛白粉及相应硫酸扩产项目。而以武汉化工企业为主体的应城市长江埠化工集群已形成规模。周边地区借助武汉的综合优势,加快资源与市场对接。一些大型企业已将总部迁至武汉。丝宝集团、三江航天集团、江钻股份、美尔雅集团、广济药业等圈内的大企业已将企业总部或销售中心、研发中心迁到武汉。周边地区大批特色农产品进入武汉,带动农业与农副产品加工业加快发展。孝感、咸宁、仙桃等已成为武汉市固定的蔬菜和农产品供应基地。

3. 产业组织方式向集群方向发展。武汉市优势产业向周边城市扩张,不仅壮大了自身实力,而且有效促进了区域内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增强了产业聚集功能,进而使各地规划布局及功能分区定位逐渐明晰。从整体上看,城市圈内三大产业集聚带已初现端倪。一是以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为核心区,整合黄石、黄冈、鄂州、咸宁等地资源,逐步形成光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工程及新医药、环保等为重点的产业集群。二是以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为核心区,以仙桃、潜江、天门等地为配套生产基地,形成汽车制造、IT设备、精细化工、轻工食品等为重点的产业集群。三是以吴家山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园为核心区,以孝感市为生产基地,形成汽车零部件、食品工业、农产品加工、盐磷化工等为重点的产业集群。圈内各城市围绕特色产业和支柱产业,大力引进资金和项目,延伸产业链,也形成了一批具有特色的产业集群。如仙桃的无纺布、咸宁通城的涂附磨具、孝感安陆的粮机等,均已成为全国的重要生产基地。据统计,仅孝感市初具雏型的产业集群已达10个,网络各类企业和作坊2000多家,总资产近80亿元。

4. 产学研对接和科教合作机制初步形成,为产业一体化提供了推动力。科技和人才高度集中于武汉是武汉城市圈的一个显著特点。充分发挥武汉的科技人才优势是形成圈内产业一体化的必然要求。目前,有关部门已建立科技信息平台,省政府每年组织召开“中小企业――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产学研合作项目洽谈会”,周边城市与在汉科研院所开展了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合作,城市圈内任一产业的发展都与武汉的科技人才资源有着不同形式的关联。仅仙桃市已有200多家企业主动与武大、华中科大、华中师大、华中农大等30多个院所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很多企业将研发中心延伸到了武汉各高校院所,利用武汉的科研成果实施技术改造300多项。

三、产业一体化进程中的制约因素

武汉城市圈产业一体化虽然取得了积极进展,但与长三角、珠三角等城市圈比较,产业一体化层次相对较低,产业关联、产业结构、产业布局等方面的协调性较差,生产要素流动不畅、配置效率不高的问题比较突出。从调研情况看,产业一体化进程中的主要制约因素是:

1. 思想障碍。主要表现为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思维定势还没有彻底消除,等、靠、要的思想依然存在。有的认为城市圈产业一体化主要靠上级政府通过规划来实施,寄希望于扶持政策和产业投资倾斜,在工作中把注意力主要放在等政策、等投资、等国家项目上;有的认为武汉市的一般制造业很快就会出现大规模向周边城市转移,因而坐等武汉市主动上门求合作,只讲分工协作,不讲市场竞争;有的认为搞产业一体化,就是要成为“一家人”,比如要求享受国家级开发区优惠政策,当这些问题难以解决时就怨天尤人,甚至消极无为;有的认为本地产业基础差,与武汉和其他城市的合作点少,搞产业一体化受益不大,因而信心不足,工作只停留于开了会、发了文、讲了话;有的习惯于传统行政式的工作方法,忽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组织政府交流活动多,组织企业交流活动少;有的认为武汉市像一块大海绵,目前还处于“吸水”阶段,搞“武汉城市圈”就是武汉吸周边城市的“水”,因而阻止本地企业到武汉发展,对跨市经营的企业仍然要求全部在本地纳税。

2. 体制障碍。与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和机制是阻隔产业一体化进程的一堵“看不见的墙”。武汉城市圈涉及到的9个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极大,各自的地区利益与诉求也不尽一致,各自为政、相互分割的行政经济管理体制尚未彻底改变,产品市场有壁垒,要素市场有障碍,利益分配有冲突,束缚了产业一体化发展。虽然有关部门在市场准入、依法维权、信息共享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如工商部门已建立了知名商标“一地认定、圈内共认、异地联保”的联保体系,互通信息,联合打假等。但圈内各城市在物流、知识产权、环保、工商管理、技术监督、商品检验、行政事业性收费等方面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地方保护。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市场建设滞后。特别是金融组织体系不健全,资金流往发达地区和中心城市,小城市不同程度地存在金融弱化现象,阻碍了产业转移及产业规模扩张;圈内统一的人才市场建设刚刚起步,目前仍然处于建立沟通协调机制,开展劳务协作、职业技能培训和劳动用工信息交流等层面,在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系统、保障城市圈内居民平等就业权利等方面进展不快。直管市的金融、保险、商检、电力等管理体制不顺,已经严重影响了各直管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3. 基础设施障碍。交通、通信网络体系尚不健全,武汉和各城市之间的高等级公路有部分工程尚未完工,存在不少断头路和“瓶颈”路。即使在毗邻的城市之间,由于地方利益关系,制约了基础设施的建设。如鄂州市花湖开发区内的鄂城大道与黄石市迎宾大道本可联通,但长期没有实现联通,其中仅隔一段长100米、宽50米的废堤。整个城市圈的公路缺乏网络功能,城市之间高等级公路尚未成网;公路收费站卡林立,加重了物流成本。信息网络尚未完全互联互通,信息资源的开发、共享不够,缺乏平台支撑。商贸物流配套体系也不够健全,运转效率低。

四、政策建议

基于武汉城市圈产业发展现状,借鉴国内外城市群产业发展经验,我们对武汉城市圈产业一体化提出如下基本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新型工业化发展方向,本着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发挥优势、利益共享的原则,以构建“三链”(设施链、产业链、流通链)、促进产业协作与发展为重点,努力把武汉城市圈建设成为中部地区先进制造业基地、原材料生产基地和现代服务业中心。针对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和障碍,建议采取如下政策措施:

1. 进一步转变发展观念,增强推进产业一体化的合力。

一是牢固树立市场竞争观念。武汉城市圈的形成和发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战略选择。圈内产业一体化的形成,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圈内城市应树立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求共赢的思想,摒弃新的“等靠要”思想,不能过分期待政策扶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依靠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充分利用圈内各种资源优势,特别是武汉市的综合优势,加强产业合作,增强产业配套能力。

二是牢固树立改革创新的观念。产业一体化过程中,行政体制障碍不可能很快消除。要在积极推进各项改革的同时,树立“体制未改,方法先变,机制先转”的思想,积极探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促进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的新方法、新机制,自觉摒弃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程式化、行政化的工作方法和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方式。

三是牢固树立长期合作、持续发展的观念。产业一体化是渐进的市场化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应破除急于求成和消极无为的思想,树立“有所为有所不为,蓄势发展”的思想,坚持多做细活,从具体项目的合作起步,一个个地解决具体问题,以细节的成功,累积起战略的胜利。

2. 找准突破体制障碍的现实路径,把握政府发挥作用的着力点。

推进产业一体化,必须走市场主导、政府推动的发展模式,积极发挥政府的推动作用。政府的推动作用主要是“引导、协调、搭台、育苗”四个方面。“引导”即通过产业规划、产业政策和信息,组织经济交流活动等,促进圈内产业分工合作,引导产业向一体化发展。“协调”即通过建立区域性的利益协调机制,促进生产要素按照市场规律自由流动,鼓励圈内企业跨区域投资、经营,促进圈内工业产业对接、商贸物流对接、产学研对接。“搭台”就是建设圈内一体化的交通、信息、电力等基础设施,完善物流、金融、人才等服务体系,优化经济发展环境。“育苗”即培育市场主体,着力培育先导性企业,扶持配套企业,壮大产业集群。政府的作用不在于制造产业集群,而是发现那些已处于萌芽状态但很有发展潜力的产业群核、群链。目前,政府在推进产业一体化过程中应重点做好营造良好环境的几项重要工作:

一是统一政策法规。清理现行经济政策及相关法规,取消各地对人才、资本、资源流动的限制和歧视性政策。在9市之间建立行政审批“绿色通道”,减免有关手续和收费。建立“一次审批”制度,一般性行政审批事项在圈内一个城市审批后,其他城市予以认可。制止地方政府不当干预企业的行为。

二是加快基础设施一体化步伐。近期抓好已规划的武汉8条高速出口路建设,建设武汉至黄石、武汉至孝感的快速轨道交通,构建骨干线高速化、次干线快速化、支线密集化,层次结构合理、完善的城市圈公路网络。组织专班调研协调,取消武汉市路桥通行费,取消圈内移动通信漫游费,统一圈内电话区号。建设武汉城市圈信息共享平台,加大金卡工程的推广力度,在金融、商业、交通、医疗、社保等行业广泛使用IC卡,并在圈内率先联网,向一卡多用方面发展。改革交通运输和信息网络管理体制,探索区域性基础设施协调发展的经营机制和投融资体制。整合圈内旅游资源,合作开发,共同繁荣区域旅游市场。

三是帮助中小企业化解“融资难”。以长江证券为龙头,组建武汉金融控股集团,成立区域性开发银行。打破银行贷款发放的地域限制,推动各银行开展异地贷款业务,实现圈内各商业银行间资金的及时调剂。由省政府和圈内城市共同筹资,组建城市发展基金,作为城市圈内重大产业项目和基建项目的贷款贴息、债券贴息等。争取发行区域性项目债券、企业债券和区域建设政府债券,鼓励国内外企业、金融机构设立基础产业投资基金、高科技产业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支柱产业投资基金等产业发展基金。

四是缓解工业用地“瓶颈”制约。可借鉴外省经验,实行工业用地指标全省统筹、适当向武汉城市圈倾斜的政策。

3. 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推进资源整合与产业发展。

一要大力发展大型企业集团。大型企业集团是资源整合与产业发展的“领头羊”,是产业链的关键环节。要抓住国家宏观调控、产业政策调整和市场变化的机遇,推进圈内企业整合重组,加快要素向优势大企业流动和聚集,使汽车、冶金、石化、电子等支柱产业群落的构成更趋完整和合理,在原材料、轻纺、医化、食品加工、服务贸易等重点行业培育若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对重大产业项目,政府应实行“一事一议”的政策优惠。

二要促进产业集群发展。产业集群追求利润最大化,强调区域配套和规模发展,是突破“区划经济”行政壁垒的有效手段和基本途径。武汉城市圈应重点发展产业关联度大、带动作用强的光电子通信、电子信息及家电、汽车及汽车零部件、钢铁及钢材制品、纺织服装、建材、食品加工等七大产业集群。要大力推进产业“三集中”,即产业布局向优势区域集中,工业项目向开发区、工业园区集中,生产要素向优势产业集中。改造提升工业园区,招商方式由项目招商向产业招商转变,注重引进关键链接企业,相关产业项目按照产业链的要求就近落地,把工业园区建成产业集群的重要载体和示范区。放大国家级开发区的政策效应。商务部即将出台《关于扩大开放,提高吸收外资水平,促进中部崛起的政策意见》,其中提出“促进中部地区国家级开发区快速、健康发展,优先许可中部地区适当扩区建设”。要抓好这一机遇,争取国家批准东湖高新区“适当扩区”,将周边城市的原省级开发区挂牌为“东湖高新区××工业园”,让其享受国家级开发区的优惠政策。

三要加快民营经济发展。民营经济是最活跃的市场主体,是资源整合与产业发展的主力军。武汉城市圈民营经济发展潜力巨大,要狠抓两手:一手抓进一步解放思想,动员全社会的力量,真正消除思想障碍,树立推动民营经济发展的新观念,让“创业光荣、发展有功”的理念深入人心,催化良好的社会氛围;一手抓加大优化发展环境的力度,从细微处着手,进一步提高政府部门的服务质量。特别要加强对一线办事人员的素质教育,规范办事行为,公开办事程序、办事结果及承诺事项,推行阳光政务,奖惩严明。加大对涉及民营企业的案件执行力度,不能让一些企业赢了官司、输了钱财。废除或修改还存在所有制差别和规模差别等不适应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与规定,积极鼓励和支持民营经济参与国有经济改组,落实优惠政策,在税收、政府扶持、人才培养等一些关键政策上给予民营经济公平待遇。尽快出台《湖北省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条例》。

4. 强化武汉市的综合服务功能,充分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

一是发挥好武汉的科教人才优势。以武汉市为中心平台,建成圈内统一的教育、人才引进、就业、劳动力转移等政策体系,统一职业技能认证,推动人才培养、引进、交流和人才资源开发的联合。建设以武汉为中心的区域创新体系,实现圈内科技资源共享,推动联合攻关,完善成果转让机制,促进“知本”与资本结合。

二是提升武汉的商贸物流中心地位。发展面向全国和中部地区的大型消费品批发市场和重要的工业品专业市场,如钢铁、汽车及零部件、家电、纺织与服装、光电子和其他高新技术产品,以及粮、棉、油、蔬菜、水产品等农副产品市场。积极探索和争取开设期货等新的交易方式,扩大交易量与辐射区域。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不断完善各种运输方式衔接,构筑统一有效的区域和全国性物流服务供应体系,把武汉建成现代化区域物流中心。

三是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武汉金融资本市场。依托武汉作为中央银行区域分行所在地的优势,全方位推进武汉金融投资中心建设。近期要以产权交易市场的整合和发展为突破口,形成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将省产权交易所、省技术交易市场、武汉产权交易所、武汉中国光谷技术产权交易所、武汉技术交易市场等5家机构合并重组,充分发挥其整合资源的职能。在城市圈内部建立证券网络,组建实力强、机制活、管理规范的大型证券公司;积极引导信托投资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健康发展,积极发展产业投资基金、证券投资基金和中外合作基金。

5. 以调整财税分配关系为突破口,建立利益共享的分配机制。

调整省、市之间的财税分配比例,改进税收征管办法,稳定各地既得利益。凡是因为圈内资源整合、产业调整和梯度分工引起的企业兼并、企业迁移等导致的税源流动,其既得税收利益,特别是欠发达城市的税收既得利益应予以充分的尊重和维护,可在保持原基数的前提下进行税收分配,避免圈内恶性竞争。周边企业迁入武汉开发区的,武汉市应落实在其税收地方留成部分的90%予以返还的政策。创新财税激励机制,实行均等性转移支付和激励性转移支付结合的政策。对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长幅度超过全省同级平均水平的市、县,适当给予激励性转移支付。鼓励企业加大研发、职工技术培训和设备更新改造的力度,对使用落后工艺、设备及高污染、高消耗的企业实施限制或惩罚性税收制度。对圈内大中型企业、名牌企业、高科技企业的重组、联合,财政应给予一定的贴息支持。对大型跨区域的盈利性项目,可采取联合共建、股份化运作、利益分享的方式;对大型跨区域的纯公益型项目,可按不同行政区域受益程度的大小确定出资比例。

6. 建立强有力的推进机构,构建制度化的区域合作机制。

建立权威指导机构和高层协商制度。将“武汉城市圈建设领导小组”、“市长联席会议”和“行业主管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化,提升其功能和职责,使之成为城市圈经济发展的高层指导机构和协商机制。将“武汉城市圈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改为常设机构,内设战略规划处、基础设施统筹建设处、产业结构调整协调处、区域环境综合整治处等,贯彻落实高层指导机构和联席会议作出的规划、决定,负责组织圈内经济联系和合作的有关业务,研究圈内经济政策。高度重视和支持被称为“第三方机构”的行业协(商)会的建设。组建武汉城市圈联合商会或行业协会,联络圈内主要企业,沟通行业信息,筹划行业内或跨行业的企业合作与开拓国内国际市场的有关活动,形成多重力量促进协作的局面。

篇4

本刊推出农产品加工业与信息化融合专题,供业界交流参考。

当前,信息技术创新日新月异并与先进制造技术不断深度融合,正在引发影响深远的产业变革,形成新的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商业模式和经济增长点。为深入了解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农产品加工业的应用情况,研究促进农产品加工业与信息化融合发展对策措施,推动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2016年4-7月,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组织有关单位和专家,先后赴湖北、河南、内蒙古、陕西、新疆、江苏、山东和北京8个省(区、市),就农产品加工业与信息化融合发展问题开展专题调研。期间,调研组实地考察了59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和农产品电子商务园区,对农产品加工业与信息化融合发展总体情况及特点、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及政策的共性需求等进行了全面了解。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总体情况

农产品加工业与信息化融合发展是将现代信息技术及其相关的自动化技术、现代管理方法与农产品加工制造技术相结合,推动农产品加工企业产品开发、生产制造、安全监管、市场销售、客户服务等业务数字化、智能化和网络化的过程。近年来,伴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在产品销售网络化、加工装备自动化、生产制造智能化、企业管理信息化以及利用信息化技术建立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

(一)产品销售网络化趋势明显,电子商务应用广泛

从实地走访的8个省(区、市)情况看,农产品加工企业产品销售普遍利用互联网,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电子商务交易。江苏省农产品加工企业近六成开展了电子商务业务。陕西省超过40%的农产品加工企业连续两年以上开展电子商务。另根据2015年全国食用类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状况问卷调查显示,有47.5% 的企业开展了电子商务销售;在尚未开展电子商务销售的企业中,有54.9%的企业正在筹划开展相关业务。农产品加工企业开展电子商务的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利用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主要包括淘宝、天猫、阿里巴巴、京东、微信、1号店、苏宁易购等综合电商平台以及区域性电商平台或行业垂直电商平台。例如,湖北小胡鸭食品有限责任公司依托天猫、淘宝、京东、1号店等电商平台开展网络营销,2015年电子商务销售额近1000万元,2016年预计达到2000万元。二是自建电子商务平台。例如,新疆果业集团公司开发建设了集线上交易、物流、金融、信息服务于一体的大型综合农产品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和门户网站――林果网(xjlinguo. com),进行新疆农产品B2B、B2C及跨境电子商务交易,实现公司产品“线上+线下”连锁销售。三是委托运营商电子商务销售。一些农产品加工企业虽看好电子商务,但受技术、人才和资金限制,对电子商务操作不熟悉,因此委托有经验的运营商其产品的电子商务业务。例如,湖北荆州的67家农产品种养及加工企业委托当地的金荆农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网上销售业务,金荆农公司是荆州市地区公共品牌“荆州味道”的独家运营商,公司通过建设B2C电子商城、微信商城、手机APP、第三方电商平台旗舰店(天猫、京东、1号点、亚马逊、顺风优选等)、社区连锁店等方式打造了“荆州味道”电子商务平台,帮助本地企业网上销售优质农产品。

(二)加工装备自动化水平提升,生产效率显著改善

近年来,随着装备制造业自动化水平的提高以及人工成本的逐年增加,越来越多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开始对加工生产线进行自动化改造,取得良好成效。从调研企业看,大多数农产品加工企业在生产加工环节基本实现自动化,少数大中型企业在拣选、包装、码垛、仓储、配送等环节也广泛应用机器人等自动化设备。例如,新疆南达新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是喀什市一家以乳制品和特色林果产品为主营业务的农产品加工企业,企业建成了日处理鲜奶300吨的奶粉和液态奶生产线,以及覆盖整个生产流水线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CIP清洗站、收奶、配料、杀菌、自动成型包装等生产流程的全自动化控制。生产自动化控制采用的变频技术,通过流量、温度的变化,自动调整关键设备的运作,避免设备的无效运转,降低能耗,年节电达10万度以上。

(三)生产制造智能化试点启动,领军企业树立标杆

当前,以智能制造为代表的新一轮产业变革迅猛发展,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日益成为制造业的主要趋势。2015年,国务院实施了《中国制造2025》,并将推进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农产品加工业是智能制造发展的重要领域。目前,国内一些知名农产品加工企业已将智能制造广泛应用于生产和经营管理当中,显著推动了企业发展。伊利集团的乳品生产智能工厂、娃哈哈集团的食品饮料生产智能工厂、蒙牛乳业集团的乳制品智能制造、德宏后谷咖啡有限公司的速溶咖啡智能制造、劲牌有限公司的保健酒智能制造先后入选工信部推动的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从调研情况看,大中型农产品加工企业装备数字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正在逐步提高,部分领军企业在实现加工制造设备智能化的基础上,正在积极探索建立智能化管理体系,将设计、制造、供销服务和决策管理等信息化进行系统集成,推动企业向智能制造方向迈进。

(四)企业管理信息化不断加强,促进管理模式变革

伴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应用和办公软件系统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开始在财务、人力资源、销售、库存等管理活动中使用信息系统,既提高办公效率,又降低管理成本。同时,为了适应日益复杂的经营管理任务及行业竞争形势,许多大中型农产品加工企业应用了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ERP)。该系统以实现企业资源最优化配置为目的,整合企业内部物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等资源,涵盖质量管理、流程制造、采购、库存、成本核算、客户订单、应收应付、固定资产、总账等管理模块。在实地走访中调研组发现,农产品加工企业开始意识到加强管理信息化建设对于企业业务拓展的重要性,一些有实力的企业单独设立了信息化管理部门,通过信息化建设促进企业业务流程再造和管理模式变革。例如,南京樱桃鸭业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禽肉研发、加工和销售为主的肉制品加工企业。自2002年成立以来,该企业一直处于快速发展中,员工人数从最开始的4名增加到2016年的200多名。随着业务扩张的需要,企业先后上马了门店管理的财神POS系统、仓库管理的速达进销存系统、财务管理的用友财务软件等信息管理系统。2014年1月,为解决各系统之间数据不能相互兼容和共享问题,企业引入了畅捷通的“T+ERP”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经过两年多的运行,企业实现了财务、采购、生产、库存、销售、零售、加盟商分销、产品配送等所有流程的统一管控,规范了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管理,促进了企业管理的数据化和科学化,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打下坚实的管理基础。

(五)信息化促进追溯体系建设,全程追溯初现端倪

近年来,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消费者对食品安全要求的不断提高,农产品加工企业对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从调研情况看,各地积极推动应用物联网、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建设追溯体系,在提升企业质量管理能力、促进监管方式创新、保障消费安全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例如,山东泉源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建立了全国首家苹果物联网安全可追溯服务平台,通过农事记录、视频监控、数据采集、车辆监控、ERP管理等各环节进行透明化管理,严格控制、细心记录苹果从种植、加工、包装、储运直至销售的每一个细节,最终实现全程可追溯。消费者可通过扫描二维码来了解食品成长和流通的各个环节。

主要问题

(一)信息化融合发展认识不足,融合程度较低

从调研情况看,目前农产品加工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运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还很不足,对信息化的重视程度不够,对推进信息化建设的需求不强,缺乏长久规划;产品销售电子商务普及率虽逐年上升,但真正对销售有突出贡献的不是很多,有些企业甚至赔钱赚吆喝;智能制造、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同制造还是小众话题,只是部分企业在探索,大多数农产品加工企业尚未认可、接受,更谈不上学习和实施;物联网等技术在农产品加工企业生产、销售和运输等环节还没有得到太多的应用,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还很滞后。

(二)企业信息化建设水平较低,资金人才缺乏

调研中,许多企业反映,信息化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不仅信息化改造、智能装备购买、软件系统开发等基础性工作资金需求巨大,硬件购置及软件开发后的运行维护、员工技能培训也需要大量资金支持。然而农产品加工业是重资产行业,具有投入大、见效慢、周期长等特点,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资金使用时常出现捉襟见肘的情况,融资难、融资贵现象普遍存在,因此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上的投入很难按照企业规划和实际需要予以满足。此外,电商销售的运用和维护、信息化设施的建设和使用、信息数据的收集和分析等信息化管理的各方面都需要既懂经营管理又会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而这样的人才目前比较稀缺,且工资待遇要求较高,普遍不愿意去农产品加工企业聚集的三四线城市和中西部地区发展,因而企业难以招募到合适人选。

(三)开展电子商务交易成本高,面临双重挤压

从各地调研情况看,大多数农产品加工企业电子商务销售面临着交易成本过高,难以盈利的窘境。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电商平台的宣传推广费用较高。许多电商平台特别是淘宝、天猫等大型综合电商平台,对企业收取高额的推广流量费。新疆安健巴依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在天猫上开设旗舰店,经营红枣、核桃和葡萄干等特色农产品,其宣传推广费用占到企业电商销售额的40%-50%,一年下来不仅没有盈利还要额外拿出70万元补贴产品销售推广。二是物流配送体系不完善,物流成本高。农产品及其加工品具有品种多、季节性强、易腐性、级差大、保鲜难等特点,在物流过程中对包装、装卸、运输、仓储有特定的要求。当前,我国物流企业虽多,但冷链物流能力严重不足,健全的物流配送体系尚未形成,极大地提高了农产品加工企业电商销售成本。湖北金鲤鱼食品有限公司主营水产品及其加工制品,公司普通商品物流成本为5元/2.5kg,而采用冷链物流运输,物流成本达到25元/kg。新疆等西部地区问题更加明显。新疆南达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地处南疆喀什地区,与沿海一二线主要城市有近6000公里的运输距离,公司通过电商平台销售的产品,物流成本已超过产品成本的20%。

(四)信息化产品开发能力不强,难以满足需求

近年来,我国电子信息和软件服务业取得了长足发展,电子信息产品制造规模已居全球第一,一批信息技术企业和互联网企业进入世界前列。但信息化软硬件产品低水平重复开发现象严重,市场竞争力不强,核心技术和设备受制于人,互联网企业和软件企业对传统制造产业理解不够深入,往往难以满足企业信息化建设需要。政府对信息化软硬件产品缺乏规范管理和引导,行业标准缺失。调研中,很多农产品加工企业也普遍反映这一问题。

(五)追溯体系建设标准不统一,资源无法共享

调研中,许多农产品加工企业反映,目前农业部、国家质检总局、中国物品编码中心等多个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有关食用农产品和食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的规程、办法、指南、要求和标准等,但这些规章制度之间存在内容交叉、标准不统一等情况,多部门、多系统、多渠道分头操作,追溯链条不对接、信息不共享等问题突出。此外,调研组还了解到,目前政府部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以及大型国有企业拥有大量且优质的信息化资源,比如农产品无损质量检测技术等,但由于各种原因,这些资源不能互联互通,数据之间不能交换共享,农产品加工企业需要付出较高成本才能获取,不利于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

对策措施

(一)加大项目资金引导力度,推进信息化建设

积极争取财政资金、社会资金、金融资金投入农产品加工企业信息化建设,不断加大资金支持力度,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利用好国家有关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和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政策,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项目中对农产品加工企业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发展电子商务、推进智能制造、建设追溯体系等予以支持。充分利用现有资金渠道,完善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政策管理信息系统,探索建立粮食烘干、果蔬贮藏、采后商品化处理等初加工设施大数据平台,加强农产品产地贮藏、加工情况监测。

(二)全面提升企业信息化水平,优化业务管理流程

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把信息技术、管理体制和生产流程的再造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网络更好地利用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加快企业信息化进程。支持以企业资源管理系统(ERP)、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供应链管理系统(SCM)为代表的数字化管理系统建设,实现企业销售、计划、采购、库存、生产、设备、质量、财务、业绩考核等信息的全面集成,提升企业整体信息化管理水平。

(三)积极发展信息技术服务,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加快发展面向农产品加工业的信息技术服务,提高行业信息应用系统的方案设计、开发、综合集成能力。鼓励各级教育机构面向农产品加工业与信息化融合发展需求设置相关专业,培养一大批既懂农产品加工,又懂信息技术和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以能力提升、素质拓展为基点,实施农产品加工企业信息化人才培训工程,提高企业员工信息化能力和水平。

(四)大力发展行业电子商务,促进营销体系创新

充分发挥现有市场资源和第三方平台作用,培育多元化农产品加工业电子商务市场主体。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积极利用电子商务平台优化采购、分销体系,利用移动社交、新媒体等新渠道,发展社交电商、“粉丝”经济等网络营销新模式。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利用电子商务平台的大数据资源,提升企业精准营销能力,适时发展“以销定产”及“个性化定制生产”。完善农村信息综合服务网络建设,着力解决物流配送中的农产品上行问题。

(五)积极推进企业智能制造,发展新型制造模式

以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建设为主攻方向,支持和鼓励农产品加工业领军企业开展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加快推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智能工业机器人等技术在农产品加工制造过程中的应用,实现生产过程数字化和智能化。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基于互联网的众创设计、网络众包、服务型制造等新型制造模式,推动形成基于消费需求动态感知的研发、制造和产业组织方式。

篇5

关于“8.05”地震烤烟产业救灾资金的请示

市烟草公司:

    2005年8月5日21时45分零8秒,巧家县发生了多年未遇的地震,震级4.7级。第一次地震发生后,在不到半小时的时间内又发生了两次强度较大的地震,最强一次震级5.3级,震中位于县城东南部的蒙姑乡。地震发生后,烟办、烟司组织人员及时赶赴灾区,对灾情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了解,并对烤烟产业受灾的情况进行[-hxlw8.com]了统计。位于震中的蒙姑乡和相临的几个受灾乡镇是我县烤烟主产区,地震造成烟农烤房受损,大量烟水窖漏水。同时,由于烤房损坏,使许多在炉烟叶受损,田间烟叶采烤误时。

通过调查统计,崇溪、中寨、新华、金塘、蒙姑5个乡镇种植烤烟11369亩,有烤房4220间,倒塌5间,严重受损867间,轻度受损2071间,受损烤房合计2938间;在炉烟叶16万公斤(指正常烘烤后应有的干烟重量),折价损失95.36万元;误时采烤烟叶5.5万公斤(指正常烘烤后应有的干烟重量),折价损失52.38万元;地窖垮塌5个,严重受损2940个,轻度受损899个,受损地窖合计3907个。

目前正值烤烟生产收购的关健时期,也是地窖蓄水的最好季节。为避免造成新的损失,巧家县烟办、巧家县烟草公司及时发出了《关于做好“8.05”地震灾害后烤房和烟水地窖维修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受灾乡镇及其烟草站(点)及时做好三项工作:一是及时组织烟农对损坏的烤房进行维修,确保烟叶烘烤不受影响;二是在烟农烤房尚未修好前,认真做好烤房调节和安排,保证受灾农户的成熟烟叶能够及时采烤,避免造成新的损失;三是及时组织对损坏的烟水地窖进行维修,确保在今年内蓄满水,保证来年的烤烟生产不受影响。

对于救灾减灾工作,虽然作了具体的安排,但是没有一定的资金保障,救灾工作很难落实。为确保救灾工作落到实处,烟司、烟办及时向县委、县政府作了汇报,请求县政府拨款救助受灾烟农,但由于县财政紧张,拨款救助灾民存在很大困难,烟草公司在烤烟收购之际,仅靠县公司自身能力,也无力解决这一问题,致使救灾经费存在较大缺口,而烤房和烟水窖的维修工作又刻不容缓。为此,特请示市烟草公司帮助解决下列救灾经费:

一、对受损的2938间烤房进行维修,每间烤房需要费用200元,共计需要费用58.76万元;

二、对受损的3902个地窖进行修补,每个地窖需要费用300元,共计需要费用117.06万元;

三、对倒塌的5间烤房每间补助600元,共计0.3万元;

四、对垮塌的5个地窖每个补助800元,共计0.4万元。

篇6

【关键词】远程高等教育产业,纵向关系,战略外包,成本效益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论文编号】1009―8097(2010)01―0087―05

一 问题的提出

网络平台建设、网络渠道建设、课程资源建设、学习支持服务是现代远程教育产业生产服务活动的四大领域。这四大活动领域的产品或服务及其价值实现构成了现代远程教育产业的价值链。在这产业价值链的每个环节,产品或服务的转移都会发生交易。正如奥利弗•威廉姆森(Oliver E.Williamson,1985)[1]所说,“交易之发生,源于某种货物或服务从一种技术边界向另一种技术边界的转移。此时一个行为阶段结束,另一个行为阶段宣告开始”。洪盛(1992)认为,在市场容量和资源供给既定的静态条件下,一个人或组织可以在专业化和非专业化的两种生产方式之间、市场交易和企业内部交易之间进行选择[2]。

产品或服务转移,或者是市场外包方式,或者是通过远程教育组织系统内部纵向一体化方式,或者是纵向约束,这是现代远程教育产业生产服务组织作出的不同战略选择。然而,不同的选择是基于什么样的条件,不同的选择将产生什么样的结果?本文拟在分析中国远程教育产业价值链的基础上,研究其不同经营模式的成本效益条件,为中国远程教育产业改革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分析工具。

二 中国远程教育产业价值链分析

基于现代通信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中国第三代远程教育经过10年的发展,产业经营模式已初步形成。从生产到消费的价值实现已经形成了相应的价值链结构,如图1。

在实践中,产业分工角色大致为:(1)远程高等教育院校通常扮演教育服务提供者和教育内容产品提供者两种角色;(2)IT硬软件开发生产企业主要扮演技术产品提供者角色,但有时也扮演教育内容产品提供者角色,而正规文字教材、视听教材通常由出版社提供;(3)远程教育内容产品主要靠网络、通讯营运企业传输配送,但正规文字教材、视听教材通常由物流企业配送;(4)以学校或其他企事业单位为依托建立的各地远程学习中心提供学习支持服务;(5)产业用户为社会各界在职或非在职学习者。

三 中国远程高等教育产业战略外包与纵向关系运用

1 中国远程高等教育产业经营模式

盛洪(1992)[3】]认为,分工就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个人或组织将原来一个人或组织生产活动中所包含的不同的操作分开进行。由于分工,一个人或组织减少了其生产活动中的不同职能的操作的种类,从而形成了生产的专业化。远程教育产品的生产或服务的专业化分工实践中,形成如下三种经营模式。

(1) 选择市场交易,可采用战略外包。C.W.L.希尔、G.R.琼斯(Charles W.L.Hill、Gareth R.Jones,2007)[4]将其定义为:“战略外包是将企业价值链活动中的一项或某几项或一些企业职能交给一家技能和知识只专注于某一活动的独立的专业企业的决策。”本文所研究的远程教育生产服务活动外包指远程高等教育院校运用市场价格和竞争机制,通过市场寻求合作伙伴,将具有明确标准和要求的产品或服务生产活动转移给具备条件的其他生产服务组织的经营决策。

(2) 选择企业内部交易,可采用纵向一体化联合生产。若是经济组织内部分工,就需要统一的组织、指挥和协调,这就形成科层组织管理。罗纳德•科斯(Ronald H.Coase,1937)[5]认为在企业内部,生产要素不同组合中的讨价还价被取消了,行政指令替代了市场交易。奥利弗•威廉姆森(Oliver E.williamson,1971)[6]认为,由于契约的不完备性,“考虑到长期和短期契约都有问题,纵向一体化很可能就有必要了。”

(3) 选择市场交易,但实行纵向约束。生产要素在经济组织内部分工,管理交易费用会随着产业价值链的延伸而增大,可能使纵向一体化带来的收益不足以抵减增加的管理交易费用。如果上游生产组织将下游产品或服务外包,可能出现搭便车或双重垄断加成问题。于是上游生产组织就可能采用最大零售价格、配额或特许权费等纵向约束手段来解决问题。

2 中国远程高等教育产业营运战略运用的特征

(1) 教学媒体产品配送实行战略外包。新媒体产品和正规文字教材、视听教材的传输配送服务分别由网络、通讯营运企业和物流企业承担,远程教育培训服务提供者或者教育培训内容产品提供者从设施设备投资的成本效益考虑,几乎不可能将科层制延伸到媒体产品的传输配送服务领域。

(2) 学习支持服务实行特许连锁经营战略外包。学习支持服务经营网络目前有三种类型:(1)广播电视大学系统,全国省级、地(市)级和县级电大分别以独立事业法人单位协议加入中央电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开放教育试点项目,作为区域和地方管理中心和学习中心为试点项目提供招生组织、日常教学教务管理、学生事务管理、考试组织与管理、教学辅导等支持服务;(2)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如奥鹏远程教育中心与北京大学、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近30所高等学校的网络教育学院合作,为其开展远程教育提供招生组织、教学教务管理、学生事务管理、考试组织与管理等校外支持服务;(3)普通高校网络学院自建学习中心系统。三种体系均由院校本部统一品牌、服务标准、程序、收费和收益分配标准,本部特许经营并进行质量监管,加盟机构直接面向学生提供学习支持服务。

(3) 在教育培训内容产品和技术产品的开发与制作方面,有两种倾向:其一,院校内部纵向一体化。从课程开发设计、学习技术支持平台和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开发设计到演示文稿PPT、网上文本、CAI课件、流媒体课件、网络课程等内容产品生产制作都由远程教育院校在内部组成项目团队实行纵向一体化运作,如中央电大统设课程建设模式。其二,内容产品和技术产品分项战略外包。远程教育技术产品由于技术和设施设备的专业性和投资成本效益特性,远程教育院校通常将其战略外包,如招生管理系统、教学管理系统、学习系统、资源管理系统等信息技术平台。内容产品也有不少的外包案例。

四 远程教育产业战略外包与纵向关系成本效益分析

远程教育产业组织在产品或服务的生产经营中无论是采用战略外包或纵向一体化战略,主要考虑的是成本结构带来的长期竞争优势和盈利能力的形成。鉴于远程教育院校在产业组织中的核心地位,本文重点分析其战略外包与纵向关系成本结构。

1 远程高等教育技术产品和内容产品专业化分工生产的成本效益

远程教育内容产品是为了特定学习需求而生产的,学界认为有如下特点(马费成、靖继鹏,2005)[7]:(1)外部性。(2)累积再生性。(3)开发成本高而复制成本低。

在专业化分工生产条件下,假设:

A 每次完成给定任务或者单位产品后,下一次完成该任务或单位产品的时间将减少;

B 单位产品完成时间将以一种递减的速度下降;

C 单位产品完成时间的减少将循环一个可以预测的模式。

设远程高等教育内容产品专业化分工生产总成本为:

图2显示,在 的条件下,产品生产边际成本虽然始终为正数,但随产量的增长而有规律地下降,从而导致总成本虽随产量增长而增加,但增长速度越来越慢,而单位产品成本下降却越来越快,这就是专业化分工生产的成本效益和优势。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2 远程教育教学技术产品和内容产品战略外包成本效益分析

进入市场经济时代,现代服务业日益发达,专业化分工日益市场化,生产服务战略外包已是一种国际趋势。然而,生产服务战略外包的好处在什么地方呢?

设远程教育产品外包采购成本为 ,则

外包采购成本 中,采购价格 和市场交易费用 取决于产业市场结构,具体情况如下:

(1)孙洛平等(2006)[9]分析了市场结构与交易费用的关系,得出如下结论:①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市场交易费用为零;②卖方垄断市场条件下,市场交易费用很小或接近零;③在多个买方对多个卖方市场条件下,交易费用随参与人与交易人数的增加而减少;④在双边垄断市场条件下,市场交易费用达到最大。

(2)产业组织经济学研究(Jean Tirole,1988)[10]表明,产业市场卖方垄断程度越高,勒那指数值越高,则外包采购价格 越高,反之,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外包采购价格 趋于边际成本 。

由上述规律可以判断出:远程教育教学技术产品和内容产品生产专业化、市场化程度越高,外包采购成本 越低,因而对远程高等教育机构产品外包的激励就越强。

3 远程高等教育内容产品纵向一体化生产成本效益分析

远程高等教育内容产品采用纵向一体化生产,可能会产生两种成本效益。

(1) 范围经济

根据专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计要求,远程高等教育内容产品通常形成一定的专业课程包,其中的每种内容产品具有高度的关联性。

设: 代表一组具有高度关联性的远程高等教育内容产品集合, 代表 的某些子集合, 代表产出 不在子集 中并等于零的产出向量 。

纵向一体化生产实质上就是采用科层制组织方式共同或者联合生产同一专业课程包的多种内容产品。这时,内容产品生产的专业化程度将降低,联合生产的产品品种越多,专业专业化程度越低。由于产品间的高度关联性,可以共享技术和生产管理条件,固定性开发成本和固定性管理交易费用可在多种产品之间分摊,从而降低单位固定成本。

但上式并不是任何时候都成立,只有联合生产规模达到一定程度以上时,范围经济才出现。这是因为随着规模的扩大,联合产品的共同固定开发成本和固定组织管理费用分摊到每种产品的份额逐步降低,使得追加成本 低于独立生产成本 ,范围经济就出现了。

(2) 增加的管理交易费用低于市场交易费用

纵向一体化联合生产,增加了生产组织的复杂程度,生产组织月复杂,规模越大,管理交易费用虽不成比例增加,但也会跳跃式的增加。只要增加的管理交易费用仍低于外包市场交易费用,纵向一体化联合生产仍然是具有成本效益的。

正是由于存在范围经济以及和增加的管理交易费用低于市场交易费用,激励了远程高等教育服务机构纵向一体化方式生产的选择。

在我国,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为盟主的全国广播电视大学系统,在开放教育教学内容产品的整合中主要采用“需求引导,项目合作,协议约束,反馈调整”的系统一体化运行方式。学界有人概括其特点为(李国渝,2009)[12]:(1)科层制组织方式,减少了市场交易费用;(2)规模经济效应和范围经济效应明显;(3)管理层级多,组织管理费用大。

4 远程教育学习支持服务外包纵向约束成本效益分析

由于远程教育教与学在时空上具有分离性,为帮助学员学习,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通常远程教育服务提供机构在外地均设立了远程学习中心,由后者前者提供学习终端设施设备、招生宣传、生源组织、学生学习支持、学籍和日常管理、收取学费等服务。这好比产品制造商与分销商的纵向关系。

为什么中国的远程教育机构通常都是委托外地的企业或事业法人单位建立远程学习中心呢?这当然有一个成本效益问题。在外地均设立远程学习中心,必须考虑所在的城市用户的规模,因而一所学校在一个城市通常只设一家校外学习中心。这种情况下很容易形成双重垄断加成收费,即高校网络学院和校外学习中心都在各自的服务边际成本之上垄断加成收取费用。丹尼斯•W•卡尔顿等(Dennis W.Carlton、Jeffrey M.Perloff,2005)[13]认为双重垄断加成收费提供了纵向一体化或纵向约束来增加联合利润的激励。

设远程高等教育服务机构本部生产远程教育教学内容产品边际成本成本如下:

式中, 分别为校外学习中心的追加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

这时,远程教育教学内容产品到最终消费者--学员时,已是双重垄断加成后的价格。由于双重垄断加成价格的存在,给上游经济组织强烈的纵向一体化激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本部近两年来在北京、海口等城市直接设立校外学习中心、奥鹏在各地直接设立合资学习港,实际上都是受强烈的纵向一体化激励,企图将双重垄断收益 全部独占。这也是各地电大分校工作站强烈反对中央电大本部在地方直接设立校外学习中心的根本原因。

但是,为什么远程高等教育机构本部在地方直接设立校外学习中心不能成为普遍情况呢?原因有二种:一是双重垄断加成价格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成人教育主体已多元化,市场竞争机制和供求机制在成人教育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除了在成人教育资源配置明显薄弱的地方,如等欠发达地区外,国内大多数地区很难形成远程高等教育服务的双重垄断加成价格;而在欠发达的地区,远程高等教育服务需求又不旺盛。二是直接设立校外学习中心的管理交易成本高,联合边际收益可能不增反而下降。

然而,远程高等教育机构本部对外地学习支持服务外包不加约束,双重垄断加成价格在成人教育市场上不具有竞争力,直接的后果将是招生规模以及在校生规模下降,从而导致远程高等教育机构本部收益下降;同时,远程高等教育机构本部又不可能对校外学习中心进行内部监督,道德风险必然存在。鉴于此,目前68家开展远程高等教育的高校普遍采取特许连锁经营的模式,即校外学习中心必须经本部特许而且只能统一使用本部的品牌,执行统一服务标准、教学管理程序和收费项目及最高收费标准,以此来对校外学习中心进行纵向约束。

五 结束语

综合上述分析,经过近十年的发展,中国现代远程高等教育产业的四大生产服务活动领域之间的专业化分工,以及每一领域内的生产服务活动具体分工越来越明显,形成了独有的产业价值链和经营模式。

产品或服务转移时,教学媒体产品配送普遍实行战略外包,学习支持服务实行特许连锁经营战略外包,教育培训内容产品和技术产品的开发与制作方或者纵向一体化或者分项战略外包,都是基于自身的成本效益和市场竞争条件而形成的。

远程教育内容产品生产专业化、市场化程度越高,对远程高等教育机构内容产品战略外包的激励就越强;当存在范围经济和较低的管理交易费用,远程高等教育服务机构就会选择纵向一体化方式而不选择战略外包方式。只要存在范围经济或者双重垄断加成价格,远程高等教育机构本部就有将外地学习支持服务纵向一体化的激励和冲动;然而远程教育产业和成人教育的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的情况下,由于竞争的需要或者管理交易成本过高,外地学习支持服务实行特许连锁经营战略外包有其必然性。可见,不同的价值链环节上,市场竞争和成本结构条件不同,远程高等教育服务选择不同的经营模式都取决于成本效益和竞争力提高的需要。

参考文献

[1][6] 奥利弗•威廉姆森.生产的纵向一体化:市场失灵的考察[A].载:企业制度与市场组织―交易费用经济学文选[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8.

[2][3] 盛洪.分工与交易--一个一般理论及其对中国非专业化问题的应用分析[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会.1992:33.

[4] C.W.L.希尔,G.R.琼斯著,孙忠译.战略管理[M].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2008:321.

[5] 罗纳德•科斯.企业的性质[A].载:现代制度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104-107.

[7] 马费成,靖继鹏,信息经济分析[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5::62-63,177-180.

[8][10]泰勒尔著,马捷等译.产业组织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282.

[9] 孙洛平,孙海林.产业集聚的交易费用理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96-103,143-147.

[11] 丹尼尔•F.史普博,余晖等译.管制与市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136-139.

[12] 李国渝.远程高等教育教学资源整合机制的经济学分析[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9,21(1):14.

篇7

(中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4)

摘 要:一个地区的发展离不开产业,特色产业是促进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对利川市凉雾乡七里沟村莼菜基地的调研,从莼菜种植的技术、投入规模、加工技术、市场等全面了解当地居民对种植莼菜的各种需求以及在种植过程中遇到的风险和实际困难,从而提出一些对策建议,为村民解决一些实际困难,促进当地莼菜产业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 :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农民增收;地区发展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65-2272.2015.14.013

作者简介:谭昶(1990-),男,中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农村与区域发展;王谊鹃(1979-),女,博士,中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农业

莼菜,又名马蹄菜、湖菜等,多年生宿根水生名贵草本植物,鲜美滑嫩,富含胶质蛋白、碳水化合物、脂肪、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口感爽滑,甘甜可口,具有减肥消肿、壮肾益智、清热利尿、防癌之功效,是一种营养极为丰富的绿色蔬菜珍品,其经济价值也非常高。

七里沟村位于利川市凉雾乡的西北部,东南与继昌莼菜基地相连,北与福宝山风景区相连,地处山间,水源丰富,雨量充沛,气候温和,非常适合莼菜的生长。笔者通过发放问卷和访谈方式对该村50余户村民进行调查,从莼菜种植技术、市场、收益、风险等方面了解当地莼菜产业的发展状况。

本次调研是为了了解村镇特色产业发展现状与农民增收情况,掌握农民对特色产业的看法和意见以及农民在特色产业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实际困难。这次社会调查,选择的是利川市七里沟村作为调研对象,调查当地莼菜产业带来的实际收益和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村中最早从2002年就开始种植莼菜,一进人七里沟村,就可以看到,现在村民们把很多稻田都已经改种莼菜了。

1 七里沟村莼菜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通过调查发现,在种植莼菜之前,40%的家庭靠外出打工作为收入来源,53.3%的家庭靠务农维持生计,该村的年户均收入为10 265元,最少的家庭只有1 400元(见表1)。

从2008年开始,全村在当地政府的带领下开始寻找大山里的致富之路,刚开始的时候,还只有少部分家庭种植莼菜,但是,到目前为止,全村的莼菜种植面积已达300余亩,年均亩产莼菜1 500kg,创造年产值约200万元。如表1所示,种植面积达10亩以上的有8户,占16%,其户年均收入为60 900元。不足5亩的户数为23户,占46%,其年均收入为21 280元,从表1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当地莼菜产业是具有规模效益的。

吴某庆是本村最早从事莼菜种植的,从2002年就开始种植莼菜,早期也面临着诸多困难和风险,如:种植技术、产品加工、市场销售、交通运输都存在很大的困难,尽管面临这么多的困难,但是他还是坚持下来了,2014年其种植面积达20余亩,创造直接收益8万余元。同时,他家中从事收购村民采摘的新鲜莼菜以及莼菜的初级加工,成为全村的莼菜贸易中转站,是本村莼菜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者,从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到如今的加工老板,都是莼菜产业的发展带来的收益。

在关于政府对莼菜产业支持方面,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如图1所示,50%的人认为有政府支持但是支持力度不大,43%的人认为政府的支持力度较大,7%的人认为无政府支持或不了解。通过对村民的走访,大部分对政府的支持政策是比较满意的,但是基层政府的执行力度不够,很多政策经常落不到实处,而且对基层干部的一些做法持不满的态度,例如:村干部私自将本村山上的水库卖给了镇上的居民做饮用水,造成本村很多村民的莼菜基地水源得不到有效的供给。

七里沟村九组村民吴某政,家中有3个子女,在种植莼菜之前靠种植粮食作物维持生计,年收入只有约1万元,根本无法支撑沉重的家庭负担,2012年在村民李某的介绍下,开始从事莼菜种植,把家中的几亩稻田都改种莼菜了,收入也慢慢提高了,从起初的1万余元到现在的5万余元,生活也慢慢的有所改善。但是,据他反映,2014年村干部把后山水库私自卖给了集镇的居民,由于他家住在半山腰,地势相对较高,莼菜水源供给也出现了很大的问题,眼看正是莼菜生根发芽的季节,水源也是他目前最担心的问题。

2 当地莼菜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

根据调查和走访发现,目前七里沟莼菜产业的发展面临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2.1 水源问题

莼菜是一种水生蔬菜,种莼菜必须使用水田,对水质要求也很高,而且要确保田水流动,才能减轻叶腐病的发生,田水要保持干净清澈,不然泥沙会污染莼菜茎叶表面的胶质。水源问题是村民反映最多和最直接的问题,自从2014年村干部私自将后山水库卖给集镇居民,该村的莼菜基地水源灌溉就出现了很大的问题,特别是地势较高的莼菜基地更是严重不足,严重损害了村民们的切身利益,村民们一提及此事就很愤怒,水库属于集体财产,个人无权私自买卖,村民们都希望上级政府能够下乡实地考察,为村民们解决实际困难,希望水源问题得到改善。

2.2 种植规模偏小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全村的种植面积为300余亩,规模还比较小,而且46%的户数种植面积在5亩以下,其年均收入只有21 280元,经营效益不是很明显,而面积在10亩以上的只占16%,年收入为60 900元,从其年均收入可以看出当地莼菜产业具有规模效益。为了进一步促进当地莼菜产业的发展和农民增收,政府也应在资金投入、种植技术、市场管理等方面加大力度,能够给予莼菜种植户一定的补贴,鼓励村民参与莼菜种植,从而提高当地莼菜产业的规模。

余某,七里沟村八组村民,从2013年才开始种植莼菜,在此之前,外出打工是家庭的唯一收入来源,年收入只有2万元左右,而且家中母亲年事已高,所以他决定在家创业发展,在本地市场带动下,于是开始了莼菜种植,起初他只种植了3亩,第二年就增加到6亩,创造直接收益46 000元左右,据他反映,种植莼菜比种植水稻收益高很多,而且也比外出打工轻松不少,所以他决定今年还要加大投入,扩大种植规模。同时,他还希望政府可以给予更多的金融支持,放宽贷款条件,使他们能够获得一定数额的贷款,从而加大莼菜产业发展的投入。

2.3 缺乏种植技术

种植莼菜是一项复杂而精细的工作,包括:扦插播种、施肥、新叶采摘、复壮,以及病虫害的防治,每一步都必须精细进行。比如:施肥时要用喷雾的方法进行,如果直接将肥料撒入池中,肥料就会落在莼菜的叶子上从而导致叶片腐烂。根据调查和走访发现,村民们根本没有一套成熟的莼菜种植技术,还是一种摸索式的方法,甚至连一些基本的病态症状都不知道如何处理,比如:有村民反映莼菜的叶子容易腐烂,严重的时候导致全株死亡,他们不知道应该如何防治。后来笔者找到相关技术人员咨询,这是一种叶腐病,也是莼菜的主要病害之一,发病时要用波尔多液防治即可,并且要保持水质清净和流通。所以村民们也希望能够参加一些技术培训,掌握一些实用的种植技术,更好地防御病虫害,从而提高产量。

2.4 缺乏深加工技术,没有自己的品牌

缺乏深加工技术是目前当地莼菜产业发展的一个瓶颈,品牌是扩大市场的重要因素。通过调查发现,当地没有正规的莼菜加工厂,只有一个简单的贸易中转站,村民们把所有采摘的新鲜莼菜都集中到这个中转站,中转站进行简单的初级加工处理,然后由重庆的某公司来收购。村民们都希望能有一个自己的莼菜加工厂,打造自己的莼菜品牌,形成产供销一体化的发展模式,这样当地的莼菜就可以就地升值,更好地促进农民增收。

2.5 市场信息不对称,销售渠道单一

莼菜市场信息不对称、流通体系不健全等造成了“产地卖难、销地买贵”现象的产生。销售渠道单一最有可能造成产品滞销的风险,而且村民们没有价格优势,往往以较低的价格卖出。通过调查发现,全村只有一个莼菜销售点,而且已被外地某莼菜加工公司垄断,加上村民对莼菜的市场情况又不了解,所以在贸易价格上完全没有优势。很多村民都反映这个问题,价格完全由外地公司决定,而且又没有其他的销售点,村民们只能被动接受。

2.6 产业风险

莼菜产业的风险包括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干旱、强降水、病虫害都是自然风险。市场的波动,未来市场的不确定性都造成了市场风险。村民们都把粮食作物改种莼菜了,一旦莼菜产业遭受自然灾害或者市场波动影响,那么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全村将遭受巨大损失,所以村民要防患于未然。

3 促进当地莼菜产业发展的建议与对策

3.1 加强政府管理指导,给予政策支持

七里沟莼菜产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诸多的困难和瓶颈。水源问题是村民反映最直接和最多的问题,水库本是集体财产,村干部私自将其卖出已经严重损害村民的利益,政府应该加强实地考察,做好管理指导工作,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水库既然是集体财产,村民自然有享用权,考虑到莼菜属于经济作物,而且用水量也比较大,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免费或者付费两种方式来对水源进行管理。

同时,给予农民政策上的支持,比如:财政支持政策、补贴政策、奖励政策、保险政策、税收优惠政策等政府支持政策。通过种植面积补贴政策和奖励政策去鼓励农民参与莼菜种植产业。税收优惠政策则是农业合作企业实行免税或者低税政策,以此激励他们更好地为农民和农村地区服务。农业保险政策是对农民的一种保障制度,任何产业都是有风险的,有了保险政策,农民就可以根据种植面积购买保险,从而降低损失。

3.2 加强技术投入与创新

引进种植技术和加工技术,加强技术的深化与创新,才可能实现规模效益。一方面,政府要加强科技投入,搞好科技推广示范。农民缺乏种植技术和加工技术,政府可以通过农业科技示范田,让他们亲眼目睹示范田的收益,吸引他们照着学、跟着做,从而扩大莼菜种植的规模,使更多新技术尽快尽可能多地应用于莼菜产业发展过程中。另一方面,合作企业也要积极学习和引进一些先进的技术,再转化到种植和生产过程中,提高种植和生产的效率。

3.3 加强金融支持,扩大生产规模

我国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政策,使得大量的农业资金外流,城乡的发展差距也越来越大,所以,农村的产业发展需要政府的财政支持。加大对农村地区的金融支持和资金投入,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和城乡一体化的需要。根据调查和走访,村民们认为缺乏资金投入是目前莼菜产业规模太小的主要原因,他们希望政府能够放宽贷款条件,让农民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莼菜产业上,扩大生产规模,实现规模经济。

3.4 发挥自然资源优势,打造品牌

没有品牌就缺乏竞争力,品牌是商业竞争中的关键因素,在品牌为先导的市场模式中,品牌意味着商品定位、经营模式、消费族群和利润回报。据调查发现,在七里沟莼菜基地的周边地区还有几个大型的莼菜基地,如:继昌莼菜基地、仙女洞莼菜基地、陶家沟莼菜基地。所以,这些莼菜基地可以联合起来形成一个产业集群,利用资源优势,引进外资,成立专业合作社,建设自己的加工厂,实现产品精加工,开拓营销市场,形成产、加、销一体化的发展模式,打造利川高山蔬菜的知名品牌。

3.5 把握市场动向,建立自己的销售网络

渠道本身是不存在的,但是如果有大众需求的产品,并且能保证质量和服务,就会受到很多消费者的欢迎,当然也会有很多商家争相来做渠道分销商,渠道就是产品的通路。首先,要确定产品所针对的客户群体,突出产品的优势及企业发展前景,然后再根据市场需求进行生产。销售渠道是特色产品市场推广的关键性因素,正确把握市场动向,做好市场调研工作,以市场为导向,生产适应市场的产品,充分利用有利的条件,比如:利川市蔬菜协会等中介组织、其他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电子商务等来建立自己的莼菜销售渠道,形成一个销售网络体系。

3.6 加强农民技能培训

根据调查了解,当地农民都没有受过高等教育,都是小学初中文化,大都是在当地政府或者亲戚邻里的带动下,才开始种植莼菜,没有种植技术,更不用谈对市场信息的了解,刚开始都是靠模仿性和摸索式进行,甚至连一些基本的病虫害防护都不懂,造成产量和收益低下。据村民们反映,他们也希望参加一些技能培训,学习一些种植技术。

所以,当地政府和合作企业应该定期对农民开设相应的技能培训班,让他们学习更多的产业技术和相关市场信息,让农民变成智慧农民,对于促进当地产业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夏波,洪忠明.武隆县鸭江镇2013年特色产业调研报告[J].吉林农业,2013(4)

篇8

可行性研究报告是从事一种经济活动(投资)之前,双方要从经济、技术、生产、供销直到社会各种环境、法律等各种因素进行具体调查、研究、分析,确定有利和不利的因素、项目是否可行,估计成功率大小、经济效益和社会效果程度,为决策者和主管机关审批的上报文件。

可行性研究是确定建设项目前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工作,是在投资决策之前,对拟建项目进行全面技术经济分析的科学论证,在投资管理中,可行性研究是指对拟建项目有关的自然、社会、经济、技术等进行调研、分析比较以及预测建成后的社会经济效益。在此基础上,综合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财务的盈利性,经济上的合理性,技术上的先进性和适应性以及建设条件的可能性和可行性,从而为投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可行性研究报告分为政府审批核准用可行性研究报告和融资用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核准用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侧重关注项目的社会经济效益和影响;融资用报告侧重关注项目在经济上是否可行。具体概括为:政府立项审批,产业扶持,银行贷款,融资投资、投资建设、境外投资、上市融资、中外合作、股份合作、组建公司、征用土地、申请高新技术企业等各类可行性报告。[1]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分类】

可行性研究报告可以细分为:

按不同标准可研报告中涉及项目分类

1、用于企业融资、对外招商合作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此类研究报告通常要求市场分析准确、投资方案合理、并提供竞争分析、营销计划、管理方案、技术研发等实际运作方案。

2、用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以前的计委)立项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此文件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3] 》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4] 》而编写,是大型基础设施项目立项的基础文件,发改委根据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核准、备案或批复,决定某个项目是否实施。另外医药企业在申请相关证书时也需要编写可行性研究报告。

3、用于银行贷款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商业银行在前进行风险评估时

可行性研究报告流程

,需要项目方出具详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对于国家开发银行等国内银行,该报告由甲级资格单位出具,通常不需要再组织专家评审,部分银行的贷款可行性研究报告不需要资格,但要求融资方案合理,分析正确,信息全面。另外在申请国家的相关政策支持资金 、工商注册时往往也需要编写可行性研究报告,该文件类似用于银行贷款的可研报告。

4、用于申请进口设备免税。主要用于进口设备免税用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申请办理中外合资企业、内资企业项目确认书的项目需要提供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5、用于境外投资项目核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企业在实施走出去战略,对国外矿产资源和其他产业投资时,需要编写可行性研究报告报给国家发展和改革委或省发改委,需要申请中国进出口银行境外投资重点项目信贷支持时,也需要可行性研究报告。

在上述五种可研中,2、3、4准入门槛最高,需要编写单位拥有工程咨询资格,该资格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颁发,分为甲级、乙级、丙级三个等级,其中甲级资质最高,全国具备工程咨询甲级资质的单位有几十家.

主要内容

各类可行性研究内容侧重点差异较大,但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

1.投资必要性。主要根据市场调查及预测的结果,以及有关的产业政策等因素,论证项目投资建设的必要性。

2.技术的可行性。 主要从事项目实施的技术角度,合理设计技术方案,并进行比选和评价。

3.财务可行性。主要从项目及投资者的角度,设计合理财务方案,从企业理财的角度进行资本预算,评价项目的财务盈利能力,进行投资决策,并从融资主体(企业)的角度评价股东投资收益、现金流量计划及债务清偿能力。

4.组织可行性。制定合理的项目实施进度计划、设计合理组织机构、选择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制定合适的培训计划等,保证项目顺利执行。

5.经济可行性。主要是从资源配置的角度衡量项目的价值,评价项目在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目标、有效配置经济资源、增加供应、创造就业、改善环境、提高人民生活等方面的效益。例如:

首先,从经济效益上讲,而本系统的开发,为统计人员工作效率带来了一个质的飞跃.

第一,本系统的运行可以代替人工进行许多繁杂的劳动;

第二,本系统的运行可以节省许多资源;

第三,本系统的运行可以大大的提高统计人员的工作效率;

其次是,从所需投入来讲,对于一个中小型的图书馆管理系统来说,他的投资成本是十分的低。应该不会超过5000元。

所以,此系统在经济上也是可行的。

6.社会可行性。主要分析项目对社会的影响,包括政治体制、方针政策、经济结构、法律道德、宗教民族、妇女儿童及社会稳定性等。

7.风险因素及对策。主要是对项目的市场风险、技术风险、财务风险、组织风险、法律风险、经济及社会风险等因素进行评价,制定规避风险的对策,为项目全过程的风险管理提供依据。

一般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主要内容和要求如下:

(一)基本情况: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名称、法定地址、宗旨、经营范围和规模;合营各方名称、注册国家、法定地址和法定代表人姓名、职务、国籍;企业总投资、注册资本股本额(自有资金额、合营各方出资比例、出资方式、股本交纳期限);合营期限、合营方利润分配及亏损分担比例;项目建议书的审批文件;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负责人名单;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概况、结论、问题和建议。

(二)产品生产安排及其依据。要说明国内外市场需求情况和市场预测的情况,以及国内外当前已有的和在建的生产装备能力。

(三)物料供应安排(包括能源和交通运输)及其依据。

(四)项目地址选择及其依据。

(五)技术装备和工艺过程的选择及其依据(包括国内外设备分批交货的安排)。

(六)生产组织安排(包括职工总数、构成、来源和经营管理)及其依据。

(七)环境污染治理和劳动安全保护、卫生设施及其依据。

(八)建设方式、建设进度安排及其依据。

(九)资金筹措及其依据(包括厂房、设备入股计算的依据)。

(十)外汇收支安排及其依据。

篇9

可行性研究是运用多种科学手段(包括技术科学、社会学、经济学及系统工程学等)对一项工程项目的必要性、可行性、合理性进行技术经济论证的综合科学。

可行性研究报告是从事一种经济活动(投资)之前,双方要从经济、技术、生产、供销直到社会各种环境、法律等各种因素进行具体调查、研究、分析,确定有利和不利的因素、项目是否可行,估计成功率大小、经济效益和社会效果程度,为决策者和主管机关审批的上报文件。

可行性研究报告分类、用途

1、用于企业融资、对外招商合作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这类研究报告通常要求市场分析准确、投资方案合理、并提供竞争分析、营销计划、管理方案、技术研发等实际运作方案。

2、用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立项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该文件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和《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而编写,是大型基础设施项目立项的基础文件,发改委根据可研报告进行核准、备案或批复,决定某个项目是否实施。另外医药企业在申请相关证书时也需要编写可行性研究报告。

3、用于银行贷款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商业银行在贷款前进行风险评估时,需要项目方出具详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对于国家开发银行等国内银行,若该报告由甲级资格单位出具,通常不需要再组织专家评审,部分银行的贷款可行性研究报告不需要资格,但要求融资方案合理,分析正确,信息全面。另外在申请国家的相关政策支持资金、工商注册时往往也需要编写可研报告,该文件类似用于银行贷款的可研,但工商注册的可行性报告不需要编写单位有资格。

4、用于境外投资项目核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企业在实施走出去战略,对国外矿产资源和其他产业投资时,需要编写可行性研究报告,报给国家发展和改革委或省发改委,需要申请中国进出口银行境外投资重点项目信贷支持时,也需要可行性研究报告。

5、用于企业上市的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这类可行性报告通常需要出具国家发改委的甲级工程咨询资格。中商智业为多家创业板和中小板企业提供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服务(包括已经上市和正准备上市的),积累的丰富的编写经验。中商智业拥有行业内最为丰富的数据库、一流的市场调查和行业分析能力、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以及丰富的上市公司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经验。

6、用于申请政府资金(发改委资金、科技部资金、农业部资金)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这类可行性报告通常需要出具国家发改委的甲级工程咨询资格。

在上述六种可研中,第2、3、5、6准入门槛最高,需要编写单位拥有工程咨询资格,该资格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颁发,分为甲级、乙级、丙级三个等级,甲级最高。

项目可行性研究的意义

可行性研究是确定建设项目前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工作,是在投资决策之前,对拟建项目进行全面技术经济分析的科学论证,在投资管理中,可行性研究是指对拟建项目有关的自然、社会、经济、技术等进行调研、分析比较以及预测建成后的社会经济效益。在此基础上,综合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财务的盈利性,经济上的合理性,技术上的先进性和适应性以及建设条件的可能性和可行性,从而为投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可行性研究报告分为政府审批核准用可行性研究报告和融资用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核准用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侧重关注项目的社会经济效益和影响;融资用报告侧重关注项目在经济上是否可行。具体概括为:政府立项审批,产业扶持,银行贷款,融资投资、投资建设、境外投资、上市融资、中外合作、股份合作、组建公司、征用土地、申请高新技术企业等各类可行性报告。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格式

1、总论

项目提出的背景(改扩建项目要说明企业现有概况),投资的必要性和意义、研究工作的依据和范围;

2、需求预测和拟建规模

国内外市场需求情况的预测、国内现有生产能力的估计、销售预测、价格分析、产品竞争能力、进入国际市场的前景等、拟建项目规模、资金来源、投资总额、产品方案和发展方向的技术经济比较和分析;

3、资源、原材料、燃料及公用配套设施情况

经过储量委员会正式批准的资源储量、品位、成分以及开采、利用条件的评述、原料、辅助材料、燃料的种类、数量、来源和供应情况、所需公用设施的数量、供应方式和条件;

4、建厂条件和厂址方案

地理位置、气象、水文、地质、地矿条件和社会经济状况、交通运输及水、电等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厂址方案比较与选择意见;

5、设计方案

项目的构成(包括主要单项工程)技术来源和生产方法、主要技术工艺和设备选型方案的比较、引进技术、设备的来源国别,与外商合作的技术方案、全厂布置方案的选择和工程量估算、公用辅助设施和交通运输方式的比较和选择;

6、环境保护

环境现状、预测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提出环保与三废治理方案;

7、企业组织、劳动定员和人员培训

8、资金筹措和利用外资方案:

资金用途,主要采购内容和采购方案、列出主要设备、材料清单(含数量、型号和主要技术参考等)合资期限、出资方式、外汇平衡、偿还方案等都要做出明确交待、

9、经济评价

10、附件

“附件”是可行性报告的依据,也是其组成部分,一般应包括的内容:项目建设单位委托书、项目建议书批件、地质报告、产品检测报告、环境分析报告、资金来源意向证明、征地和外部协作条件的意向性协议、其它等。

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是运用多学科专业知识的综合性复杂系统工程,是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的质量直接影响着项目的投资决策水平、做好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特别是可行性研究工作,对提高建设项目投资效益,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篇10

怎样写可行性研究报告

可行性研究报告是从事一种经济活动(投资)之前,双方要从经济、技术、生产、供销直到社会各种环境、法律等各种因素进行具体调查、研究、分析,确定有利和不利的因素、项目是否可行,估计成功率大小、经济效益和社会效果程度,为决策者和主管机关审批的上报文件。

可行性研究是确定建设项目前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工作,是在投资决策之前,对拟建项目进行全面技术经济分析的科学论证,在投资管理中,可行性研究是指对拟建项目有关的自然、社会、经济、技术等进行调研、分析比较以及预测建成后的社会经济效益。在此基础上,综合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财务的盈利性,经济上的合理性,技术上的先进性和适应性以及建设条件的可能性和可行性,从而为投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可行性研究报告分为政府审批核准用可行性研究报告和融资用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核准用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侧重关注项目的社会经济效益和影响;融资用报告侧重关注项目在经济上是否可行。具体概括为:政府立项审批,产业扶持,银行贷款,融资投资、投资建设、境外投资、上市融资、中外合作、股份合作、组建公司、征用土地、申请高新技术企业等各类可行性报告。

可行性研究报告框架基本

1

(一)基本情况: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名称、法定地址、宗旨、经营范围和规模;合营各方名称、注册国家、法定地址和法定代表人姓名、职务、国籍;企业总投资、注册资本股本额(自有资金额、合营各方出资比例、出资方式、股本交纳期限);合营期限、合营方利润分配及亏损分担比例;项目建议书的审批文件;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负责人名单;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概况、结论、问题和建议。

2

(二)产品生产安排及其依据。要说明国内外市场需求情况和市场预测的情况,以及国内外目前已有的和在建的生产装备能力。

3

(三)物料供应安排(包括能源和交通运输)及其依据。

4

(四)项目地址选择及其依据。

5

(五)技术装备和工艺过程的选择及其依据(包括国内外设备分批交货的安排)。

6

(六)生产组织安排(包括职工总数、构成、来源和经营管理)及其依据。

7

(七)环境污染治理和劳动安全保护、卫生设施及其依据。

8

(八)建设方式、建设进度安排及其依据。

9

(九)资金筹措及其依据(包括厂房、设备入股计算的依据)。

10

(十)外汇收支安排及其依据。

11

(十一)综合分析(包括经济、技术、财务和法律方面的分析)。要采用动态法和风险法(或敏感度分析法)等方法分析项目效益和外汇收支等情况。

12

(十二)必要的附件。如合营各方的营业执照副本;法定代表人证明书;合营各方的资产、经营情况资料;上级主管部门的意见。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主要侧重点

各类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内容及侧重点因行业特点而差异很大,但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

(1)投资必要性。

主要根据市场调查及预测的结果,以及有关的产业政策等因素,论证项目投资建设的必要性。在投资必要性的论证上,一是要做好投资环境的分析,对构成投资环境的各种要素进行全面的分析论证,二是要做好市场研究,包括市场供求预测、竞争力分析、价格分析、市场细分、定位及营销策略论证。

(2)技术可行性。

主要从项目实施的技术角度,合理设计技术方案,并进行比选和评价。各行业不同项目技术可行性的研究内容及深度差别很大。对于工业项目,可行性研究的技术论证应达到能够比较明确地提出设备清单的深度;对于各种非工业项目,技术方案的论证也应达到目前工程方案初步设计的深度,以便与国际惯例接轨。

(3)财务可行性。

主要从项目及投资者的角度,设计合理财务方案,从企业理财的角度进行资本预算,评价项目的财务盈利能力,进行投资决策,并从融资主体(企业)的角度评价股东投资收益、现金流量计划及债务清偿能力。

(4)组织可行性。

制定合理的项目实施进度计划、设计合理的组织机构、选择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制定合适的培训计划等,保证项目顺利执行。

(5)经济可行性。

主要从资源配置的角度衡量项目的价值,评价项目在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目标、有效配置经济资源、增加供应、创造就业、改善环境、提高人民生活等方面的效益。

(6)社会可行性。

主要分析项目对社会的影响,包括政治体制、方针政策、经济结构、法律道德、宗教民族、妇女儿童及社会稳定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