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来水厂实习报告范文
时间:2023-04-08 13:40: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自来水厂实习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目前城市净水厂污泥处理处置发展概况如下:在过去的城市净水厂建设中,污泥处理一直被忽视的一个环节,人们更多的关注于工业生产的排污治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前,各国建设的净水厂排泥水处理设施,多是沿用污水处理厂的污水和污泥处理方法进行设计和应用,主要采用污泥塘与干化场处理和污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六十年代kai始,研究人员工着手认真研究净水厂排泥水处理和污泥处置工作,调查了净水厂的排泥与净水厂净水工艺间的关系,探讨了净水厂排泥与污水厂排泥的异同,七十年代,美国联邦政府颁布布《水污染控制法》,要求各州制定标准,水厂污泥必须经处理再行排放;并且拟定了一个污泥处理发展草案。 其发展目标是:到七十年代末,应用可实行技术合理进行污泥处理,并要求各类水厂排除污水的pH值及总悬浮物达标。到八十年代初,必须考虑污泥处理工艺的经济性,要求对污泥处理后的析出液或滤液回用;到八十年代中期,在全国范围内消除污泥排放造成环境污染。日本于1975年也颁布布了《水质污浊防止法》,规定没有沉淀池和滤池的净水厂,其排出水必须经处理至符合水质排放标准。近年来,美、俄、日、英、法等发达国家的各大、中城市新建的净水厂中均设置了较为完善、自动化程度高的污水和污泥的处理设施。离心脱水、加压脱水等机械脱水方法应用普遍。欧洲有些净水厂,由于原水中的悬浮物含量低,浊度小,水厂排水中泥含量少,往往将排泥直接排入市政污水管理,输送到就近的污水厂统一进行污泥处理,据有关资料,欧洲许多国家净水厂经过浓缩和脱水处理的污泥量,占全部净水厂污泥量的70%。污泥脱采用的具体技术,因各国的自然条件和习惯,有明显差异。然而近年来的总体趋势是,干化声和干化塘的使用减少,离心与压滤脱水逐渐占统治地位。
我国的净水厂污泥处理和处置工作起步较晚,由于净水厂的排泥,在过去一般均认为其组成与水体的原有固体组分相当,只增加了处理过程中的一些絮凝剂,对环境害影响甚微,因而,目前为止绝大数净水厂的排泥还是直接排入水体,但随着我国政府对水资源保护工作的日益重视,特别是城市规模的不断的扩大,净水厂的排泥逐渐突出,据粗略统计,我国最大城市,上海市各净水厂每年能过排泥进入水体的悬浮就达30万tds(吨干固体),有机物按10%含量,可达3万tds以上。净水厂的排泥正受到有关部门的密切关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一系列水资源保护法律法规的颁布实行,我国在八十年代净水厂排泥被提上议事日程,对水厂污泥进行无害化处理已成为目前国内城市供水行业的重要任务。
净水厂是水源污染的直接受害者,由于原水污染给净水工艺在技术上带来许多困难造成净水成本的不断上升,保护水源,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净水厂的排泥要首先做到达标排放是责无旁代的。
篇2
懒人有懒招~本来想把它做成网页的,只是图片排版太麻烦了,我又懒,只好干脆直接复制图片好了。只是热点编辑也同样要花时间的~
这篇实习报告是我感觉最满意的一份作业,当我打印出来捧在手中的时候,心里不知有多自豪~
砂岩、夹粉砂岩;在西江南岸侵蚀低山、侵蚀台地和冲积平原上也有部分出露。在断层线附近还有老虎坳组(D2l)的砂砾岩、石英砂岩夹砂质页岩、泥质页岩,估计是上覆新地层被侵蚀掉而出露表层的。
另有两组为晚泥盆世地层,分别为帽子峰组(D3m)的页岩、粉砂岩、砂岩互层、夹灰岩和天子岭组(D3t)的灰岩和泥质灰岩、夹钨质页岩。
4. 石炭系(C)
石炭系的地层广泛出露于西江北面的冲积平原上,由西江北岸出发,向北岭方向分别从岩关阶(孟公坳组)(C1y)砂页岩过渡到测水段(C1dc)石英砂岩、泥质页岩夹煤层。
七星岩地区也主要为石炭系的地层,石牌附近为石磴子段(C1ds)微粒灰岩夹泥质页岩,阿波岩为壶天群(C2+3ht)白云石化灰岩、微粒灰岩、夹角砾状灰岩。
5. 二叠系(P)
龙潭组上部(P2lb)石英砂岩、页岩与粉砂质页岩互层、夹煤层只在图中西江东南的冲积平原上找到一处,位于高要市东北部。
6. 三叠系(T)
这一时代的岩石出露得不多,可以看到只在高要市西北的山地有分布。为砾岩、砂砾岩、石英砂岩、粉砂岩与泥质页岩互层、夹灰质页岩及煤层(T3r-J1a)
三叠纪时期比较重要的地层是晚侏罗世燕山三期黑云母花岗岩(〥32(3)),这是在发生在三叠纪的燕山运动中形成的,主要分布于西江南岸,形成黑云母花岗岩群;另外在羚羊峡附近的西江沿岸和鼎湖山区也有较多出露。
7. 第四系(Q)
主要分布于西江沿岸的冲积平原上,为现代河床沉积。其中南岸主要是砾石、砂夹红黄色粘性土,北岸主要为砂、砂砾、夹粉砂质粘土;另外在市区北部公路附近还有砂、砂砾、砂质粘土、夹泥炭及淤泥层的第四系地层。
(二)构造
1. 褶皱
肇庆地区的褶皱是在构造运动中岩层受力弯曲变形所形成的,几乎整个肇庆地区都处于这一大型褶皱构造之上。北岭、栏柯山是桂头群为主的背斜山,中部平原是石炭系灰岩为主的复式向斜谷。
肇庆平原的沉积主要来自西江对凸岸的沉积,大约距今三至四亿年前,在肇庆地区首先沉积了砂岩和页岩,后来又沉积了一层厚达百多米深的石灰岩。由于地壳运动的影响,形成向上弯曲突起的构造,即“背斜构造”,原来水平排列的底层变成了向侧斜倾的地层,两侧岩层倾向相反,分别形成南北两翼。
2. 断层
从地质图上看到,在北岭山有一段连续的正断层,还有一些性质不明的断层和岩层不整合面。
我们知道,北岭山地层岩性主要为泥盆系的砂页岩,七星岩为石炭系的石灰岩,按照地层时代来看,年代老的泥盆系地层应该在较新的石炭系地层之下,但是北岭比七星岩高出许多,原因就在于地壳发生过断裂,上升一侧突起成山,低降一侧形成低地。北岭断裂时上升成山,露出了古老地层;肇庆平原就断陷成为西江谷地。北岭山脚就是一条断裂带。
我们在七星岩公园能够看到明显的大型断层崖和断层三角面。北岭南坡和鸡笼山北坡的“断层崖”实际上是由抗蚀强岩石形成的断层线崖。北岭南坡的“断层三角面”实际上是该背斜山的向南倾斜的蚀余层面;该断层在北岭林场场部、西江大学的北面洪冲积地形基底通过,并无错断这类地貌。④
这一断层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北西向断层,它的形成定型于喜山期末期,即新构造运动的主要活动时期。
三、肇庆地区主要地貌类型
(一)侵蚀低山
由于肇庆地区的岩石多为石灰岩、煤系砂页岩、红色岩系以及风化强的花岗岩。由于肇庆地处亚热带,雨量多、气温高,侵蚀严重,这些岩石的抗蚀力都比较弱,因此背斜被破坏,形成当地低矮的地形。在这一地区内,相对高度大于200米的由侵蚀作用形成的山都看作是侵蚀低山,最高的是鸡笼山(海拔高度1000.3m),在正断层下降盘,由桂头群(D2g)组成,这是由于岩性抗蚀性差异形成的。在地貌类型图上,我们把北岭山(从西郊三榕峡以东直至鼎湖山的一段大山)都划分为侵蚀低山。
(二)侵蚀丘陵
在西江南岸高要市地区,多为坡度较高的侵蚀丘陵,甚至有些陡崖。与侵蚀低山相比,相对高度一般在200米以下,也有个别超过200米的。在这里一般发育有较厚的红色风化壳。
(三)侵蚀台地
你正在浏览的实习报告是肇庆地区地质地貌实习报告
零星分布于西江北岸的冲积平原上,高度在十米上下,坡度一般小于15度。许多村庄和城市建筑就位于侵蚀台地上,在洪水时期,它们不会被淹没。这也是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土地的一个典型示范。
(四)河流阶地
在西江两岸可以观察到保留下来的三级河流阶地:第一级河流阶地多呈现半埋藏状态,且多被交通线路和工农业生产占据,不易于观察其上的冲积物,习惯上把它归于第七类冲积平原中;第二、第三级阶地都属于基座阶地,即河流下切时切过了原先河谷的底部。
篇3
关键词:给水排水工程;工学交替;培养模式
Preliminary on cooperative education of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engineering speciality
Huang Xiangyang, Zhang Qing, Kang Qiongxian
Yangtze university, Jingzhou, 434023, China
Abstract: The cooperative education about working and learning alternating is that university students learn and practice alternately, which is a training mode that combine theory of learning and enterprise practice. Introduce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operative education on our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engineering, objectively analysised our college’s achievements since practice working and learning alternating, and some of the difficulties and deficiencies on implementation process. 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social development status and the employer's requirements for the professionals in the future, proposed reasonable improvement measures on cooperative education about working and learning alternating.
Key words: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engineering; working and learning alternating; training mode
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在我国有着50多年的历史,近年来,由于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社会对饮用水的质量和地表水体污染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给水排水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方式也顺应社会和经济发展要求,至2010年,全国已有114所高等院校开设了给水排水工程专业,该专业重心开始从建筑给水排水向水处理方向发展[1,2]。给水排水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类型也相应分为“研究型”和“应用型”,两种类型有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3-5]。
我校给水排水专业人才培养类型定位是应用型。在培养模式上做了很多新的尝试和探索,特别是在工学交替合作教育方面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社会反响较好。
1 我校工学交替合作教育的特点
工学交替合作教育是本校将理论与实践相联系的一个特色培养模式,分为三步,即工学交替Ⅰ,Ⅱ,Ⅲ,分别安排在大学一、二、三年级的暑假进行。工学交替Ⅰ建立在学生尚未接触专业课程的条件下,为期2周,由专业教师带领学生到专业相关的企事业单位进行参观和接受短期培训。所选单位一般是一个自来水厂、两个污水处理厂(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一个建筑施工工地。参观主要是以感性认识和听取工程师讲解为主。培训的内容包括安全教育、工程背景、厂区工艺或建筑概况等。工学交替Ⅰ主要是培养学生对专业的兴趣以及对未来工作单位的初步了解。工学交替Ⅱ是在学生学完了专业基础课,还没有学专业核心课程的时候,采取分散的形式,即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自行联系与专业相关的单位进行1个月以上的实习。工学交替Ⅱ主要培养学生接触社会、认识社会的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让学生在实习单位体验未来的工作环境,为自己将来就业方向作出合理选择。工学交替Ⅲ是在学生学完专业核心课程以后,以分散实习的方式,自行联系水处理厂、设计院、市政、建筑工程施工单位进行1个月以上的工作实习。要求尽量根据毕业后可能的就业方向来选择实习单位,实习时必须参与单位的生产和管理。工学交替Ⅲ主要培养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的动手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把所学专业知识用于工作实践。三个工学交替都要求每位学生必须参与,必须做好相关的实习日志、实习报告。对于分散实习,责任教师要通过电话定期检查学生的实习情况,并且随时解答学生在实习中遇到的问题。
为了让更多学生到优秀企业单位实习,我校和地方一些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逐渐形成了多个固定实习基地。为我校工学交替合作教育奠定了良好的硬件基础。
2 工学交替合作教育培养模式的优势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重点是要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我校给水排水工程专业从2006年开始实施工学交替合作教育,具有以下优势:
2.1 提高学生的沟通和交际能力
大学和高中教学模式不一样,主要依靠学生自学,学生在进入大学1年后,能力有一定的提高,但是在沟通、交流、做事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暑期工学交替这一“强制”的实践活动将不愿意出去交际、怕交际、不能独立处理事情的学生“逼”到社会上完成相应任务。通过答辩时的数据统计,我校给水排水专业85%的学生认为这些实践活动让他们的交际水平有很大的提升,一些学生表示这是他们“走出去”的转折点。学生在工学交替合作中有更多的机会和有经验的工程师交流,自身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2.2 提高学生课堂理解能力
大部分学生表示工学交替对课堂学习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给水排水工程的教学过程中涉及较多的材料、工艺、构筑物、施工方法、设备原理构造及运行等,课本上仅有的图形比较抽象,与实际工程有一定的差别,通过工学交替,学生能更深入地了解专业知识,近距离观察设备、构筑物等形象和运行过程,更有利于学生在日后的课堂学习中对课本知识的理解。
2.3 提高学生动手及创新能力
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工学交替中能发现问题,通过查阅资料、咨询请教等方式获得解决问题的办法。通过这个过程的训练,学生创新能力得到了提高。有些学生在实习工地中发现问题后提出了一些合理建议,被施工人员采纳,得到实习单位的好评。
3 工学交替实施过程中发现的不足
3.1 学生对找实习单位缺乏自信
工学交替在暑期,天气炎热,加之很多学生对独立出去找实习单位有一定的畏难心理。通过学生找实习单位的过程,发现学生的整体社会适应能力不够强,很大一部分是通过教师推荐、亲戚朋友帮忙或通过其他“关系”才找到实习单位的,主要是因为自身的信心不足,沟通交流等综合素质欠缺。
3.2 部分学生难以承担实习费用
部分学生要到外地联系实习单位,坐车、住宿和吃饭都花费不少,加重了一些学生家庭的经济负担,而实习单位一般都不给补贴,尽管学校会给学生一些补贴,但是与实习花费相比远远不够。这就导致一些学生没能在实习单位坚持1个月就中途退出。
3.3 学生所学知识不够广、不够新
通过与我校给水排水专业学生的交流,很多学生表达出了一致的观点:专业知识面不够广、不够新。一些设计院在工程不大的情况下一般水、电图纸由一个人设计,在工地则将水、电划到一起为水电组,有时还包含暖通,还有一些单位要求懂水、电的预算。而我专业电气、暖通、设备预算的教学仅有32学时,因此对相关专业的知识还应当加强。
3.4 很多单位不愿接收短期实习生
因当前社会的发展与变革,企业转型重点为提高企业生产效益,给水排水工程是土建类专业,学生到相关单位实习,单位要承担一定的安全风险,特别是在施工现场。同时学生工学交替时间不长,不太可能为单位带来效益,因此对学生工学交替实习普遍不太支持。调查显示,我专业有85%的学生表示联系实习单位时曾经被拒绝过。
4 后期改进思路和措施
根据我校工学交替合作教育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对以后工作开展提出以下改进措施。
4.1 对人才培养计划作适当调整
在专业选修课程设置上,适当增加建筑电气、暖通、设备预算等方面的课程。一般本科院校给水排水专业对于学生的就业相当重视。而根据对近几年毕业生的调查,大部分毕业生都在中小型设计院或施工单位工作,这些岗位大都要求毕业生对其他专业有一定了解,甚至有些设计院要求水、暖、电设计由一个人来做。
4.2 设立工学交替优秀基金
为了鼓励学生走出去,到一些大城市的大企业进行工学交替实习,学校应设立奖励基金。主要奖励工学交替中表现优秀的学生,占实习学生10%的比例。这个基金主要来源于学校实习经费。该项措施2011年已经开始在工学交替Ⅲ试行,并且得到学生的支持。2012年将在3个工学交替中全面实施。
4.3 与更多行业相关单位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
目前我们只与两家本地市政和建筑施工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今后要多联系外地企业,尤其是大型建筑设计、施工企业。大部分单位之所以不愿意接收短期实习生,一方面是怕承担安全责任,另一方面是因为他们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学校可以跟单位签订合作协议,为合作单位员工提供技术培训,推荐优秀毕业生到单位就业等。校企互惠,才能共同承担起培养人才的责任。
4.4 构建专业校友录和网络交流平台,增加交流机会
本专业办学多年,已培养出众多优秀毕业生,学生所在单位一般也与给水排水专业对口或相关,且分布在全国各地,这些可为在校学生联系实习单位提供比较好的资源。可以构建一个网络平台,让每一届本校给水排水专业毕业生成为该平台会员,多届学生能较好地联系、交流,学校也可以对毕业生做长期的跟踪调查,此项措施可以提高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提高学生就业水平。
参考文献
[1] 武晓刚,张奎.给水排水专业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6:79-80.
[2] 高玉兰,柴陆修,汪万芬.给水排水专业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研究初探[J].皖西学院学报,2010,2:74-76.
[3] 赵平歌,马东华.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10,2:10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