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高级工程师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17 04:52: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测绘高级工程师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高职高专院校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培养测绘生产一线的技术人员,控制测量是进行测绘工作的基础及依据,控制测量技术是测绘作业者必须掌握的技术,因而《控制测量》是工程测量技术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和学生的就业能力至关重要。同时,为以后的数字测图、地籍测量、施工测量、变形监测等课程打好基础。
《控制测量》课程围绕大地测量员、工程测量员岗位需求,根据工程建设所需控制测量工作流程的主线,以控制测量的工作项目为载体进行课程设计,体现课程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课程设计突出了工作过程,突出实践,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并将知识的学习贯穿于工作过程的实践中,最终达到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要求。
2 课程设计
遵循职业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课程通过对测绘生产单位以及工程施工企业调研、在用人单位反馈的基础上进行工作任务分析,确立学生所必须掌握的内容,包括控制测量的技术设计、选点、埋石、外业观测、数据处理、技术总结等控制测量的全过程。对于卫星定位技术及测量平差,有单独课程讲授,未纳入本课程内容。
在体现职业能力培养和工学结合的“411”人才培养方案下,依据学院现有教学资源,对课程进行了项目化教学改革,形成以岗位技能为核心,项目导向、任务驱动、工学结合,实践技能逐步提高的教学模式。
3 课程教学项目
《控制测量》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将整个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分为课程任务设计、单项技能训练及仿真实训三个环节。以控制测量生产项目的工作过程为主线安排课程内容,体现真实的流程。在教学内容组织安排方面,整个课程共安排6个教学项目和1个仿真实训项目,分为16个教学任务,学时数为64学时。以完成6个工作项目为主线,教学内容按工作项目和任务的先后顺序来组织。(表1)
4 课程特色
4.1 完善的实训设备及条件
良好的仪器设备及实训条件是加强实践教学的基础,学院拥有完善的仪器室,其中全站仪41台,GPS16台/套,精密经纬仪24台,精密水准仪24台,可以满足野外采集数据的需要;计算机实训室有计算机50台,装配平差易、科傻等软件,用于处理数据。
校园内有300亩实训场地,校外拥有50000余平方米实训场地,能够开展单项技能训练及仿真实训项目。同时,在省测绘工程院、有色金属勘察院、省建工集团、南方测绘公司等建立实训基地,通过在校外实训,学生对所学的专业课与实际联系,明确工作岗位对自身的要求,能够查漏补缺,将来可以尽快上岗。
4.2 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队伍
项目教学对教师有很高要求,既要具有本学科的专业知识及丰富的教学经验,还要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熟悉项目的工作流程、项目实施过程及要点。项目教学还要求转变传统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方式,在项目进行过程中以学生为主,教师扮演引导者、评价者的角色。教师每年暑假、寒假期间到生产一线作业、调研,从行业中了解技术发展的趋势,更新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并服务于项目教学。
教学团队共9人,有企业经历教师4名,高级工程师3名,工程师1名,讲师4名,助教1名,均为“双师型”教师,同时从企业聘任3名客座教授,满足项目教学的要求。
4.3 全方位考核评价
教学效果的评价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改变单纯依据试卷评定成绩的模式。按照课程标准要求,教学项目由不同的学习任务组合而成,每个教学项目的实施都以学生能独立完成某一具体控制测量工作为目的,根据学生在每一个任务中的完成情况,采用过程考核、结果考核,评定成绩,保证每个环节达到既定目标。
在课程中开设与职业技能鉴定相关的内容,学生在课程完成后要通过测绘职业技能鉴定,毕业能够拿到“双证书”(毕业证+技能鉴定证),提高自身就业竞争力,为学生提供更大的就业空间和机会。
篇2
[关键字]测绘 地理信息 科技事业 发展
[中图分类号] P2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3-114-1
0 引言
测绘工作国家经济、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一项前提保障性工作,是一个国家地信信息产业的基础组成部分。它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与地理位置有关的各种专题性和综合性的基础信息,其成果是进行资源调查、环境监测、农田建设、能源、交通、水利等大型工程建设、城乡规划建设、土地开发利用、重大灾害监测预报和科学研究、国防建设以及国家宏观管理决策必不可少的基础资料。从八十年代初期,测绘业开始着手对传统测绘手段和生产工艺进行技术改造,开展了数字化测图、机助地图制图、地图数据库、地理信息系统(GIS)、人卫激光测距(SLR)、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遥感(RS)等方面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尽管我国测绘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其整体技术水平同国际测绘先进水平相比,存在较大差距,远远满足不了国家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需要,这主要表现在:数字化测绘技术体系的若干关键技术问题尚未解决,完整的数字化测绘生产技术体系尚未形成;测绘生产中生产速度慢、更新周期长、产品形式单一、地图印刷质量较低等状况尚未得到根本性转变;测绘基础理论研究相对薄弱,尤其是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地图制图学等领域,从而严重影响了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测绘信息综合开发应用水平较低,测绘高新技术集成化尚处于起步阶段,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较弱,参与全球问题的国际合作研究尚待进一步拓展。 本文就如何促进我国测绘地理信息科技事业的发展做以下建议。
1 积极推进基础地理信息资源建设
第一,利用新技术、新工艺,加强对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的改造和优化升级,积极开展各级各类专题数据库建设。将基础地理信息更新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紧研究建立新形势、新技术条件下的基础地理信息更新机制,加快信息更新步伐,切实提高基础地理信息的现势性。第二,加强各级各类基础地理信息资源的整合,积极推进各级测绘部门之间以及测绘部门与有关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实现不同数据源、不同类型、不同尺度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集成应用。第三,尽快形成中央和地方测绘部门分级管理、标准统一、种类齐全、互联互通的基础地理信息共享平台,为实现测绘部门基础地理信息快速传送和充分利用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2 创新思维,以新的理念引领测绘地理信息转型发展
测绘地理信息人勇于实践,大胆创新,勇敢地举旗亮剑,提出24 字总体战略,成为测绘地理信息发展新坐标。新理念的形成,让我们突破传统思维的桎梏,实现了由“测绘”向“测绘地理信息”的嬗变;让我们更加与时俱进,推动数字中国向智慧中国迈进;让我们打破了传统的测绘工作模式,开辟了地理国情监测新领域;让我们加快转变发展模式,真正实现了公益性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和地理信息产业两条腿走路。只有敢于打破常规,突破惯性思维的束缚,才能形成测绘地理信息文化“快”的灵魂、“干”的精神、“好”的品质,才能发扬好“热爱祖国、忠诚事业、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测绘地理信息精神。
3 加强测绘科技人才资源建设
人才是科技创新和竞争制胜之本,没有人才就没有创新。一流的学术思想、一流的技术成果,需要有一流的人才。测绘科技人才资源建设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千方百计稳定现有科技人员,增强科研与生产单位对人才的凝聚力和吸引力;二是有计划地引进和培养优秀测绘科技人才,逐步开展成绩优异高级工程师的选拔评审,充实和壮大测绘科技创新队伍;三是培养和造就一批科技经营管理人才,提高测绘科技创新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创新管理水平。建立人才合理有序流动的机制,鼓励测绘生产单位设立特聘专家岗位,吸引优秀人才进入测绘生产一线;鼓励职工开展技术发明、技术革新活动,并作为职工个人业绩考核的重要指标;通过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建设、重大科技项目的实施以及在科技项目立项、评审和验收中设置人才培养指标等方式,培养造就一支由科技领军人才、学术技术带头人、科技创新骨干和基层单位技术骨干等组成的测绘科技人才队伍。
4 加强基础研究和软科学研究
跟踪国际测绘学科前沿,发展测绘科学技术理论和方法,积极开展现代大地测量理论和地球动力学、新型数字摄影测量和遥感机理、地理信息科学、地理空间信息网格理论与技术等研究,提高原始创新能力,增强测绘科技持续发展的后劲。结合测绘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开展测绘软科学研究,用以指导测绘管理实践,重点加强测绘发展战略、测绘管理理论、测绘管理体制、测绘法律法规、测绘统计指标体系、测绘工程设计管理以及地理信息产业发展政策等方面的研究。
5 总结
坚持以测绘信息化带动测绘事业发展全局,促进测绘工作在完善体制机制、科技自主创新、快速传送信息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全面提高测绘部门的利用、监管、保障和服务水平。以推进国家信息化发展全局为着眼点,以数字中国地理空间框架建设为重点,以地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主线,加快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健全测绘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地理信息的获取实时化、处理自动化、服务网络化和应用社会化,显著提高测绘行政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大力促进地理信息产业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更加有力的测绘保障。
参考文献
[1]记者,周湛.推动地理信息新型服务业态大发展[N]. 中国测绘报. 2011-06-03.
篇3
关键词:GPS;最佳观测时间;观测精度;高程精度因子
中图分类号:P2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2010)03-0026-03
GPS测量工作量与经典大地测量工作相似,按其性质分为外业和内业两大部分。其中:外业工作主要包括选点(即观测址的选择)、建立观测标志、野外观测标志、野外观测作业以及成果质量检核等;内业工作主要包括GPS测量的技术设计、测后数据处理以及总结报告等。如果按照GPS测量实施的工作程序,则大体可分为这样几个阶段:技术设计;选点与建立标志;外业观测;成果检核与处理。
在GPS控制网实施过程中,除内业进行必要的技术设计、数据处理等工作外。在外业工作中,外业观测工作是GPS测量的最主要工作之一,也是完成观测任务、保障观测成果的准确性,提高效率的关键性工作,外业观测时段的选择,将直接影响GPS控制网的精度。虽然目前购买的GPS都是双频机,但对于早期使用的单频,有的单位还在使用。现就我院早期三台套SOKKIA GSS1A型单频GPS在实际工作中的实施情况介绍如下:
一、GPS卫星的可见性预报及观测时段的选择
GPS卫星的几何分布状况,对观测精度有着直接的影响,所以,为了选择最佳的观测时段,拟定观测计划,应首先编制GPS卫星可见性分布图。图1为在当时情况下所做的预测图,在高度角大于15°的限制下,AM8:00~PM6:00的该地区上空GPS卫星通过情况。
由图1可看出该地区在任何时候均有四颗卫星在上空通过,首先满足了卫星观测的基本要求(最少四颗),但是在GPS观测过程中决定观测精度的好坏主要取决卫星的几何分布情况,也就是卫星的精度因子(PDOP、GDOP),也就是说GPS绝对定位的误差与精度因子(DOP)的大小成正比。
在DOP的评价过程中常有采用不同的精度评价模型和相应的精度因子,通常有:
二、 卫星分布的几何图形对精度因子的影响
从图2中可看出,GDOP值在上午9:40~10:00期间有峰值,我们为了证实预测结果,在上午9:30~10:30进行外业数据采集,并同时观察了卫星出现的个数的GDOP值,发现卫星数量并不少于4颗,但是GDOP值却非常大。这时的卫星均在该地区上空,分析原因可能是这时的卫星高度角都很大(或都很小),以致于所测卫星都集中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因而高程解和接收机钟差解(观测方向上的等效距离)之间的相关性很强,致使两者都难以准确地确定。在上午9:50~9:55之间采集的GPS数据Lal(卫星天线的纬度)Lon(卫星天线的经度)以及Alt(天线高)变化非常大,GDOP值最大时达到100左右(只持续几分钟)。
既然精度因子的数值与所测卫星的几何分布图形有关,那么何种分布图比较适宜,自然是人们所关心的问题。
假设由观测站与4颗卫星所构成的六面体体积为V,则通过分析表明,精度因子GDOP与六面体体积V的倒数值成正比,即
所测卫星空间分布越大,六面体的体积越大,GDOP值越小;反之,卫星分布范围越小,GDOP值越大。
例如:我们在同一地区A、B两个网进行观测试验,其中A组为除了GDOP值有极限时不进行观测外其余时间都正常作业。B组为选择GDOP值最佳的状态下所进行的观测。结果见表1:
在上述两组观测中,从表中可看出该GPS仪器的内部符合精度较好,两次观测的精度基本一致,但A、B两组的最后结果相差较大,边长的相对精度相差近三倍。A组观测结果经平差后,单位权中误差为3.77(s/cm);B组观测结果,经平差后单位权中误差为1.67(s/cm)。
三、结语
由于受大气折射的影响,所测卫星的高度往往就要受到限制,所测卫星的高度角不能过低。理论上讲,当由测站至4颗卫星的观测方向中,任意两个方向的夹角接近于109.5°时,其六面体的体积接近最大。这时的卫星高度角不能满足大于15°的观测要求。所以,一般情况下应采用下述条件,当一颗卫星处于天顶,而其余3颗卫星相距约120°时,所构成的六面体接近最大。
在实际工作中,应根据不同的精度要求,采取不同的作业方式。B组的观测精度虽然有所提高,但作业的时间段太少,对工期要求紧、精度要求不是很高的工程一般不宜采用。
参考文献
篇4
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工作是矿产普查与勘探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资料是正确评价矿床开采技术条件不可缺少的。因此,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工作的程度和精度,势必影响到整个矿区的评价和矿床的合理开发利用及规划,同时还影响到矿床开发利用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突发性地质灾害或安全事故的处理决策问题及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根据《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勘查规范》(GB12719―91)、《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GB/T13908―2002)和各类矿种的矿产地质勘查规范等要求,矿区在开展地质勘查工作的同时,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工作也应同时并进。本人从事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工作二十五年来,曾负责过多个矿区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工,取得了一些实践经验,现就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工作的内容和要求进行总结和概括,供同行工作者参考和借鉴。
二、工作内容
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工作内容,应根据矿区勘查阶段和矿床类型的不同按《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勘查规范》(GB12719―91)、《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GB/T13908―2002)和各类矿种的矿产地质勘查规范等要求结合矿区实际因地制宜综合确定。主要有区域和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测绘、静止水位观测、抽水试验、钻孔简易水文观测、钻孔岩心水文工程地质编录、坑道水文工程地质编录、地(表)下水长期观测、取样分析测试等。
三、工作方法及技术要求
(一)区域和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测绘
区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测绘比例尺一般采用1:50000―1:10000,测绘范围应包括一个完整的补、径、排在内的水文地质单元。在充分收集已有水文地质、社会自然地理、水文、气象、地震、环境污染、地质灾害等相关资料的基础上,要求基本查明区域地形地貌、地层岩性、构造及其富水性,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最低侵蚀基准面位置、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污染现状、第四系松散层分布和厚度、岩体风化程度、构造破碎带和软弱结构面(夹层)特征、节理裂隙发育情况、岩石坚硬完整程度、各岩土体物理力学性质特征、岩溶发育情况、自然和人工边坡的稳定现状、采空区、不良地质现象分布和特征等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条件。
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测绘比例尺一般采用1:10000―1:2000,测绘范围应包括矿床开采和疏干可能造成矿山地质环境和生态环境改变和能造影响到的范围。要求重点查明与矿床开采有关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条件―开采技术条件。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测绘观测路线采用穿越法和追索法相结合,一般垂直岩层、构造线走向和沿地貌变化显著方向,对重要地质体、接触带、断层带、软弱夹层、地质灾害和不良地质现象发育地带、河谷、沟谷和地下水露头多的地方进行追索、观察、详细记录和描述,并描绘信手剖面图和进行拍照。对造成地质环境污染和破坏的地带进行重点调查和观测。原则上1:50000测绘观测路线间距500―1000米,观测点密度30―50个/平方千米;1:10000测绘观测路线间距250―500米,观测点密度3―5个/平方千米;1:2000测绘观测路线间距100―200米,观测点密度30―50个/平方千米。野外调查内容和要求为:
1、水文地质调查内容和要求
(1)泉水调查:查明出露地貌位置和地质条件(地层、岩性、构造、产状)、成因类型、补给来源、流量、水质(颜色、透明度、口味、气味、气体、沉淀物、悬浮物)、水温、访问其动态变化情况。选择部分代表性强的泉取样,进行水质化学全分析和作细菌、污染、放射性分析。
(2)老硐调查:查明硐口地貌位置和地质条件(地层、岩性、构造、产状)、老硐形状、断面、长度、揭穿层位和岩性、出水量、水质(颜色、透明度、口味、气味、气体、沉淀物、悬浮物)、水温、访问其动态变化情况。选择有代表性的取样进行水质化学全分析和作细菌、污染、放射性分析。
(3)地表水体调查:查明河流、溪沟点的地貌位置和地质条件(地层、岩性、构造、产状)、水位、流量、水质(颜色、透明度、口味、气味、气体、沉淀物、悬浮物)、水温、与地下水的联系,访问其动态变化情况。水塘、湖泊的地貌位置和地质条件(地层、岩性、构造、产状)、水位、水质(颜色、透明度、口味、气味、气体、沉淀物)、水温、与地下水的联系,访问其动态变化情况;选择有代表性的取样进行水质化学全分析和作细菌、污染、放射性分析。
2、工程地质调查内容和要求
(1)地形地貌调查:调查基本地貌形态特征(海拔高程、水系平面分布特征、分水岭的高度及破坏情况、地形高差、切割深度、地形坡度)、成因类型和展布情况,划分地貌单元。河谷地貌应调查谷底和纵向坡度的变化情况、断面形态、河床宽度、植被发育程度等;河流阶地应调查阶地的级数及高程、形态特征、长宽、高及坡度、地质结构、纵横方向上的变化、阶地的性质及组合形式;冲沟应调查其地貌位置、岸坡地层岩性、地质构造、风化程度、植被发育情况、沟底和沟口堆积物的特征等。
(2)土体调查:松散碎屑土应详细观察颜色、结构、颗粒大小、形状、均一性、磨圆度、分选性、孔隙度、干湿度、透水性、颗粒成分、颗粒含量、固结物成分、含量和固结状态、密实度;粘性土应详细观察颜色、结构、干湿度、压缩性、透水性、可塑性、矿物成分等。
(3)岩体调查:应详细观察颜色、结构、构造、风化程度、全至强风化带厚度、岩石坚硬程度、节理裂隙发育组数、每组条数(条/米)、单条节理裂隙的产状、长、宽、深度、充填情况、充填物成分、统计线节理裂隙发育率(岩体长度内裂隙宽度之和/岩体长度%)、节理裂隙切割岩体情况、切割岩石块度和形状,编制节理玫瑰花图或极射赤平投影图。按《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50218―94)进行分级。
(4)地质构造调查:附近地层岩性、岩层产状、各种构造形式的分布、形态、产状、规模、软弱结构面的产状、性质、断层的位置、类型、产状、断距、破碎带宽度、成分、充填胶结情况、工程地质特征、挽近期构造活动的形迹、特点、与地震活动的关系。节理裂隙发育组数、每组条数(条/米)、单条节理裂隙的产状、长、宽深度、充填情况、充填物成分、统计线节理裂隙发育率(岩体长度内裂隙宽度之和/岩体长度%)、节理裂隙切割岩体情况、切割岩石块度和形状。
3、环境地质调查内容和要求
(1)区域稳定性调查:收集勘查区及附近历史地震资料,调查新构造活动情况、分析是否有活动性断裂的存在。
(2)社会和自然环境调查:调查居民及其它建筑物的类型、密度、旅游区、文物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的分布及范围、破坏程度等。
(3)地质灾害和不良地质现象调查:调查滑坡、崩塌、泥石流的分布的地貌位置、地层岩性及构造条件、分布范围、规模、形成时间、现状稳定性、发展趋势等;调查斜坡、人工边坡的变形破坏及其稳定性;地面塌陷、地裂缝、不良冲沟的发育与分布范围、形态特征、发育程度、形成原因、现状稳定性、发展趋势等。
(4)地质环境污染调查:调查收集地表水、地下水的环境背景值(污染起始值);调查由于原生地质环境引起的地方病的原因;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的地表、地下水水质污染的形成条件、污染源、污染物质成分、污染途径、污染程度、分布范围;放射性污染的种类和范围等。
(二)钻孔静止水位测量
钻孔停工后开始进行水位观测,观测时间间隔为开始后的第5、10、15、20、30、45、60分钟各观测记录一次,以后每60分钟观测记录一次直至稳定,稳定标准为4小时内水位波动范围不超过5厘米。
(三)钻孔抽水试验
抽水试验一般采用稳定流抽水试验方法,试验前先测量静止水位。水位降深应根据试验目的和含水层富水程度而定,应尽设备能力作一次最大降深(S≥10米),水量大时应作三次降深。稳定时段延续时间最低不少于8小时,稳定时段内水位波动相对误差不大于1%;涌水量波动相对误差:当单位涌水量大于0.1L/s.m时,不大于其平均值的3%;当单位涌水量小于或等于0.1L/s.m时,不大于其平均值的5%。[波动相对误差(%)=(最大或最小值-平均值)/平均值%]。抽水试验趋于稳定时采集化学全分析水样1件。
抽水试验过程中应连续准确观测和记录水位下降、流量、水温、气温和恢复水位,水位下降、流量的观测时间间隔为抽水开始后的第5、10、15、20、25、30分钟各观测记录一次,以后每30或60分钟观测记录一次;水温、气温的观测时间间隔为每2―4小时同步观测记录一次;抽水达稳定标准停抽后,恢复水位观测时间间隔为停抽开始后的第5、10、15、20、25、30分钟各观测记录一次,以后每30或60分钟观测记录一次直至稳定,稳定标准为8小时内水位波动范围不超过10厘米。
(四)钻孔简易水文工程地质观测
所有的施工钻孔均要求进行。由钻孔施工单位对施工的所有钻孔均进行观测和详细记录钻进过程中的涌水、漏水、掉块、塌孔、缩径、扩径、卡钻、埋钻、掉钻、涌沙、逸气等现象发生的位置深度,测量涌(漏)水量和涌水水头高度。观测记录钻进过程中每一回次的起、下钻动水位和冲洗液消耗量,并记录起、下钻动水位观测的间隔时间。遇休假、交接班或处理事故等停钻时间较长时,开钻前必须测量孔内水位。要求使用钻孔岩心鉴定记录表、岩心统计表、钻孔简易水文地质观测记录表、钻孔止水记录表、钻孔止水检查记录表等专门表格进行观测记录。
(五)钻孔岩心水文工程地质编录
要求详细观察和描述岩芯的岩性名称、颜色、结构、构造、硬度、岩石风化程度和深度、划分各风化带界线深度、裂隙性质、密度、充填情况、发育深度、统计裂隙率;地下水活动情况;岩芯形状、完整破碎程度、统计描述岩芯块度、绘制岩芯块度柱状图、计算回次岩芯采取率、按钻进回次测定岩石质量指标(RQD=Lp/Lt%,式中Lp―某岩组大于10厘米完整岩芯长度之和;Lt―某岩组钻探总进尺),确定不同岩组RQD值的范围和平均值。
(六)坑道水文工程地质编录
要求与地质编录同时进行,自坑道口开始分别按层位、岩性详细观察和描述岩性名称、颜色、结构、构造、硬度、岩石风化程度、节理裂隙性质、密度、充填情况、统计裂隙率、岩体完整破碎程度、岩石块度形状、大小、顶壁稳定程度、变形破坏情况及地下水活动情况。绘制老硐水文工程地质素描图。
(七)地表水地下水动态长期观测
河溪、泉水和坑道等进行流量、水温、气温的观测;钻孔进行水位和气温的观测。一般每间隔10天观测一次(即每月观测3次),雨季加密观测,取得当年的流量和水位峰值。水质按枯、雨季取样分析。连续观测时间不少于一个水文年。
(八)岩石物理力学性质试验
要求每一工程地质岩组均应有样品控制,样品可直接由钻孔岩芯(或老硐)采取,采样规格要求岩芯直径≥8厘米,长度10―30厘米,每组样品数量为20块左右。采样时需用油漆箭头标明顶面方向(),并按顺序进行编号(如A组样取到20块岩芯,其编号为A-1、A-2、…….A-20),样品取好后用石蜡密封,按组装箱运送到试验室。岩(矿)石的物理力学性质试验项目有:风干含水量、风干容重、饱和容重、比重、普通吸水率、饱和吸水率、风干抗压强度、饱和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弹性模量、泊桑比、抗剪强度(凝聚力、内摩擦角)等。
(九)水质全分析
选择区内有代表性的泉水、地表河溪、坑道和抽水钻孔进行采样,其中泉水、地表河溪、坑道分枯雨季采样。盛水容器采用2千克塑料瓶,在采样点用所取之水冲洗瓶和盖三次以上后再采取水样,水样取好后,立即用石蜡封好瓶口,标明取样位置、水点编号、填写水样标签粘贴在样瓶上,24小时内送到化验室进行化学全分析。同一水点位置另取1千米水样加入2―3克大理石粉(标明)24小时内送到化验室进行侵蚀性CO2分析。化学全分析项目有:水的物理性质(水温、色、口味、气味、透明度)、HCO3―、SO42―、Cl―、NO2―、NO3―、CO32―、F―、Br―、I―、K+、Na+、Ca2+、Mg2+、Fe2+、Fe3+、Al3+、NH4+、Cu2+、Pb2+、Zn2+、 游离CO2、 侵蚀CO2、H2S、可溶性SiO2、PH值、耗氧量、总硬度、暂时硬度、永久硬度、焙干残渣、灼热残渣等。
(十)水质专项分析
选择区内有代表性的泉水、地表河溪、坑道进行采样。按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进行分析和放射性检验。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分析项目有:色、浑浊度、嗅、味、肉眼可见物、PH值、总硬度、铁、锰、铜、铅、锌、挥发酚类、硝酸盐氮、氟化物、氰化物、砷、硒、汞、镉、铬(六价)、细菌总数、大肠菌类;放射性检验项目主要为水中的 Ra、总β和总α。以上样品的采集具有专门的和特殊的要求,取样前需与有关卫生防疫部门取得联系,采用其提供的样瓶和添加药剂,并按其规定进行采样或聘请相关卫生防疫部门人员到现场进行采样。
(十一)岩矿石放射性测量
选择部分坑道和钻孔分别按层位和岩性分层采用γ仪进行γ值测量。
(十二)气象资料收集
到当地气象部门收集历年统计的年、月、日的最大、最小、平均温度、降雨量、蒸发量、湿度成果数据和勘查期间的每日气象观测数据资料。
四、结语
本文基本上涵盖了矿区所有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的工作内容,对从事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的人员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参考作用,文中不足之处敬请给予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勘查规范》(GB12719―91).
[2]《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GB/T13908―2002).
[3]《区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综合勘查规范》(GB/T 14158―93).
[4]《水文地质手册》(地质出版社,1983年8月).
[5]《工程地质手册》(第四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年2月).
篇5
本文就GPS布网方案与作业模式的相关问题进行阐述,文章分别从布网方案与作业模式两个方面的各种基本情况进行阐述。
关键词:GPS,方案,模式
前言:
与传统的大地测量观测技术不同,在卫星大地测量中,观测站虽然是固定在地球表面上,其空间位置随同地球自转而运动,但观测目标却是主要受地球引力作用而绕地球旋转的人造地球卫星,它与地球自转无关。因此为了统一描述卫星在轨道上的运动,按不同需要表示测站的空间位置,并正确处理关联着地面测站及卫星的观测数据,需要采用两类坐标系统,并需实现各种坐标系之间的转换。从几何上看坐标系统是由原点位置、三个坐标轴指向和尺度所定义的。在卫星大地测量中,一般取地球质心为坐标系的原点,由于人造地球卫星围绕地球运动,引进地心坐标系是十分自然的,这样便于研究人造卫星卫星运动的规律。根据坐标轴指向的不同,可分为两大类坐标系:天球坐标系和地球坐标。 地球坐标系随同地球自转,可看作为固定在地球上的坐标系,便于表述地面观测站的空间位置。天球坐标系则与地球自转无关,便于描述人造地球卫星的位置和状态。
天文坐标系
1:天文坐标系;以地心为坐标原点的坐标系,Z轴的正向指向北天极,X轴的正向指向春分点,构成右手系。
2:瞬时真天文坐标系:由瞬时真天极及瞬时真赤道面,瞬时真春分点所定义的地心坐标系。
3:瞬时平天文坐标系:以瞬时平天极,瞬时平赤道,瞬时平春分点所定义的一种地心坐标系。
4:标准历元平天球坐标系:是其中相当于标准历元的一种特定的天球坐标系。
GPS控制网的图形设计
在建立GPS控制网时,由于GPS的同步观测不需要通视,使得观测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因此,GPS网的设计也具有很大的灵活性。根据不同的用途,GPS的图形布设通常有导线连接、三角网连接、多边形网连接、对角线连接等方式。
在网形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
⑴ GPS网不要有开放式的网型结构,应构成封闭式闭合环和子环路。
⑵ 应尽量消除多路径影响,防止GPS信号通过其他物体反射到GPS天线上,因此应避开强反射的地面,避开强反射环境,如山谷、山坡、建筑物等。
⑶ 避开强电磁波干扰,设站应远离雷达站、电台、微波中继站等。
为了确保GPS观测效果的可靠性,有效的发现观测成果中的粗差,必须使GPS网中的独立边构成一定的几何图形,这种几何图形,可以是数条GPS独立边构成的非同步多边形(非同步闭合环)。如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 当GPS网中有若干个起算点时,也可以是由两个起算点之间的数条GPS独立边构成的附合路线。GPS网的图形设计也就是根据对所布设的GPS网的精度要求和其他方面的要求,设计出由独立的GPS边构成的多边形网(环形网)。GPS控制网的建立与应用常规地面测量方法建立控制网类似。
GPS控制网技术设计的一般原则
⑴充分考虑建立GPS控制网的应用范围
对于工程建设的GPS网,应考虑勘测设计阶段的需要,又要考虑施工放样等阶段的需要。对于城市GPS控制网,既要考虑今期建设和规划的需要,又要考虑远期发展的需要。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扩展GPS控制网的功能。
⑵采用分级布网的方案
适当的分级布设GPS网,有利于根据测区的近期要求和远期发展分阶段布设,而且可以使全网的结构呈长短边相结合的形式。与均由短边构成的全网比较,可以减少网的边缘处误差累积,也便于GPS网的数据处理和成果检验分阶段进行。分段布网是建立常规控制网的基本方法。因为GPS网测量有许多优越性,所以不要求GPS网按常规控制网分很多等级布设。
⑶具体操作
①选取坐标系统、投影面,确定起算坐标、起算方位角和起始边长。
②根据近期建设的需要和远期规划的目标,确定GPS网的控制范围。
③分级布网。要求按GPS规范进行观测和数据处理。
④观测精度标准:GPS观测的空间距离的中误差
作业模式
经典静态定位模式
⑴ 作业方法:采用两台(或两台以上)接收机设备,分别安置在一条或数条基线的两个端点,同步观测4颗以上卫星,每时段长45分钟至2小时或更多。作业布置如下图。
静态定位图
⑵ 精度:基线的相对定位精度可达到5mm+1ppm•D,D为基线长度(km)。
⑶ 使用范围:建立全国性或国家大地控制网,建立地壳运动监测网、建立长距离检校基线、进行岛屿与大陆联测、钻井定位及精密工程控制网建立等。
⑷ 注意事项:所有已观测基线应组成一系列封闭图形(如图4.1),以利于外业检核,提高成果可靠度。并且可以通过平差,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定位精度。
快速静态定位
⑴ 作业方法:在测区中部选择一个基准站,并安置一台接收设备连续跟踪所有可见卫星;另一台接收机依次到各点流动设站,每点观测数分钟。作业布置见下图。
快速静态定位图
⑵ 精度:流动站相对于基准站的基线中误差为5mm+1ppm•D。
⑶ 应用范围:控制网的建立及其加密、工程测量、地籍测量、大批相距百米左右的点位定位。
⑷ 注意事项:在观测时段内应确保有5颗以上卫星可供观测;流动点与基准点相距应不超过20km;流动站上的接收机在转移时,不必保持对所观测卫星连续跟踪,可关闭电源以降低能耗。
准动态定位
⑴ 作业方法:在测区选择一个基准点,安置接收机连续跟踪所有可见卫星;将另一台流动接收机先置于1号站观测;在保持对所测卫星连续跟踪而不失锁的情况下,将流动接收机分别在2,3,4……各点观测数秒钟。
准动态定位图
⑵ 精度:基线的中误差约为1-2cm。
⑶ 应用范围:开阔地区的加密控制测量、工程定位及碎部测量、剖面测量及线路观测等。
⑷ 注意事项:应确保在观测时段上有5颗以上卫星可供观测;流动点与基准点距离不超过20km;观测过程中流动接收机不能失锁,否则应在失锁的流动点上延长观测时间1―2min。
动态定位
⑴ 作业方法:建立一基准点安置接收机连续跟踪所有可见卫星;流动接收机先在出发点上静态观测数分钟;然后流动接收机从出发点开始连续运动;按指定的时间间隔自动测定运动载体的实时位置。
⑵ 精度:相对于基准点的瞬时点为精度1―2cm。
⑶ 应用范围:精密测定运动目标的轨迹、测定道路的中心线、剖面测量、航道测量等。
⑷ 注意事项:需同步观测5颗卫星,其中至少4颗卫星要连续跟踪;流动点与基准点相距不超过20km。
动态定位图
实时动态测量
⑴ 作业方法:在基准站上安置一台GPS接收机,对所有可见GPS卫星进行连续地观测,并将其观测数据,通过无线电传输设备,实时地发送给用户观测站。在用户站上,GPS接收机在接受GPS卫星信号的同时,通过无线电接收设备,接收基准站传输的观测数据,然后根据相对定位的原理,实时地计算并显示用户站的三维坐标及其精度。
⑵ 精度:定位精度可达1~2cm。
⑶ 应用范围:应用于城市、矿山等区域性的控制测量,工程测量和地籍测量等。
结束语:
以上文字是在从事多年GPS测量工作的一些总结,对于GPS系统的知识和理论还有待巩固和加深理解,由于水平有限,文中有不妥之处,请予指正。
参考文献
⒈《GPS卫星定位原理及其在测绘学中的应用》
乔仰文 赵长胜 夏春林 徐信君著科学教育出版社
⒉《卫星大地测量学》 王昆杰 王跃虎 李航著 测绘出版社
篇6
[关键词] 管理创新;企业文化;GPS;PTS;激励;约束
[中图分类号] F27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07)12-0043-03
[作者简介] 魏利国,嘉兴数科测绘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测绘技术、企业管理;(浙江 嘉兴 314000)
陈剑萍,浙江科技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电能质量、电力市场;(浙江 杭州 310023)
张利庭,嘉兴电力局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电力系统线路、电力市场。(浙江 嘉兴 314001)
当下,高科技日益向传统企业渗透,企业的发展和创新也日益要依靠知识型员工。这对传统企业原有的管理模式形成了冲击,对其管理方式带来了挑战。怎样提高知识型员工的生产力?怎样对知识型员工进行管理?这是横置在传统企业引进高科技过程中必然会遇到的共同课题。本文以电力线路勘察测量企业为例,旨在探索出一些具有普遍性的东西,并求教于大家。
一、企业管理的重心应当从对物的管理转向对知识的管理
在电力线路勘察测量中,由于全球定位系统(GPS)尤其是其中的实时差分技术(PTK)的运用,几乎颠覆了传统的电力线路测量方式。首先,是效率高。以往的中线测量需要先确定平面位置后再确定高程,即必须先放中线,然后再做中平测量。而GPS技术具有三维坐标信息,无需要进行中平测量,从而使测量效率大大提高。其次,是覆盖面广。一个参考站有10KM左右的作用半径,因此整个线路上,只要设首级控制网,便可覆盖整个路线,而不必布设以下几级的控制网,如一、二级导线。只要保存好首级点,即可随时放样中线或恢复整个路线,因此也不必担心一些重要桩位,如交点的丢失而给线路测量带来困难等。第三,节省人力。一个参考站可服务于多个移动站。移动站可由一个人单独操作,从而大大节省了人力。第四,测量精度量高。由首级网与中线直接联系,不存在误差积累,能达到很高的精度,且适合高等级线路工程建设需要。第五,基本实现了数据信息处理的自动化、智能化,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节省了大量的测量费用,使勘测工作变得更加容易了。毫无疑问,GPS、PTK技术逐渐成为了电力线路勘察测量企业的核心生产力。
根据世界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的定义,知识型员工属于那种“掌握和运用符号或概念,利用知识或信息工作的人”。知识型员工就是那些创造财富时用脑多于用手的人们,他们通过自己的创意、分析、判断、综合、设计,给企业的产品或服务带来附加价值,从这个概念出发,在电力线路测量企业,其核心技术的管理者和专业技术人员都应当是知识型员工。
核心能力支撑着企业的成长和持续发展。然而,企业的核心能力从何而来?作为高新技术企业必须创新,创新是如何实现的?显然,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是以人力资本为主体的,人力资本效能的发挥程度对企业的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影响至关重要。创新是企业综合各种资源进行变革的持续过程,尤其是一个知识型员工发挥其聪明才智的过程。因此,企业管理的重心应当从对物质资源的管理转向对知识型员工的管理。只有知识型员工素质的进一步提高,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争夺一席之地。
二、建立能适应高层次人才需求的激励机制
知识型员工具有很强的创新能力,能帮助企业在激烈地市场环境中赢得优势。但是,他们在给企业带来欣喜的同时也给企业带来了烦恼。对于知识型员工而言,市场上机会很多,诱惑也多,从而时常有跳槽现象发生。而关键员工的跳槽,轻则增加了企业的培训成本,重则失去部分市场,甚至使企业陷入困境。对于企业而言,留住知识型员工,进一步提高知识员工的自身素质,其手段不过是其激励机制。然而,传统的激励机制毛病太多,主要体现在:绩效参考以静态考核为主;过于注重人才的资历,以员工的工作资历作为职业等级晋升的主要依据和薪酬发放的唯一标准。因此,必须针对知识员工的需求特性,采取恰当的激励方式,建立新的、合理的激励机制。
所谓激励是指管理者针对下属的需要,采取外部诱因进行刺激,并使之内化为按照管理需求自觉行动的过程。如何给被管理者的情感的、心理的、物质的、智能的,以及行为的激励是人本管理的关键一环。激励机制建立的原则应以物质激励为核心,同时注重精神激励。
知识型员工的需要与普通员工的需要相比,有着不同的特点。知识型员工通常更重视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在电力线路测量企业,其员工往往追求工作的自主性、工作参与和工作成就,有着强烈地自我实现愿望,更注重内在的自我满足。美国著名的知识管理专家玛汉・坦姆卜的实证研究发现,知识型员工最注重的前四个激励因素及其比重分别是:个人成长占33.74%;工作自主占30.51%;业务成就占28.69%;金钱财富占7.07%。因此,对知识型员工而言,在满足其基本的物质追求前提下,更应重视其非物质需求,提高工作本身对员工的吸引力,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激励。
电力线路勘察测量工作具有不完全监控性、连续性、创新性的特征,也要求对员工进行激励,以提高其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他们的工作不可能通过一纸书面契约来对员工的工作进行全面监控。当然,组织与员工之间事实是靠一系列契约来联结的。这一系列契约不但包括正式的、明确的雇佣契约,还包括非正式的、未公开说明的心理契约。正式的契约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劳动合同等,所反映的是员工希望达到的最基本的生存、安全需要等。而心理契约除了上述需求外,还包括对社交、尊重、自我实现等高层次需要的追求。只有在这些较高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后,员工才会增强积极性,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当中去。
现代企业有很多种激励方式,如全面报酬战略、成就激励、机会激励等。不同的企业往往采取不同的激励方式。据笔者所知,有些电力线路勘察测量单位采取机会激励方式已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效果。所谓机会激励,首先是为知识型员工提供恰当的工作内容。管理者应了解知识型员工的兴趣所在,让员工在自己所擅长的方面充分发挥其才能,这本身就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激励。其次是要帮助知识型员工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拓展个人发展空间。再次就是为知识型员工提供更多的学习培训机会,满足员工追求知识,追求提升自身所具有的知识资本以及高层次的自我超越和自我完善的愿望。同时,通过培训,还可以提高员工实现目标的能力,为承担更大的责任、更富挑战性的工作及提升到更重要的岗位创造条件。另外,还可以实施内部流动制度。由于知识型员工本身就有较强的流动倾向,其流动性具有某种必然性,他们或者是由于对原有工作失去兴趣,或者是想尝试新工作以培养新技能。针对此种情况,企业可采取内部流动的方式来适当地迎合这种需求。企业可实行工作轮换,从而帮助员工消除对单调乏味工作的厌烦情绪,使工作内容扩大化、丰富化。或者通过企业内部的公开招聘,使愿意尝试新工作岗位的员工有机会获得新的职位,以满足其流动和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意愿。
三、完善约束和控制机制
毫无疑问,有激励措施,也必然要有约束和控制措施,两者互为前提和因果,为的是避免陷入知识型员工管理的困境。
首先,要利用合同进行约束。由于知识型员工通常掌握了企业的某些核心技术或商业机密。因此,企业可以根据相关法律的规定,利用合同约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知识型员工流失而可能对企业造成的损害。其次,应建立工作分担机制。通过建立工作分担机制,一方面,由于项目开发是通过运用工作团队来完成,整个项目的动作过程是团队中每一成员工人同努力的结果。因此,可以有效降低因知识型员工流失而导致关键技术泄露的风险,因为每个成员都不可能单独完成整个项目。再次,应规范工作程序,变私人知识为组织知识。对知识型员工的工作程序进行详细定义,并在工作中加强知识分享,可以获取和传递知识型员工的私人知识,使之成为组织知识。因此,即使某员工跳槽,其知识资本也仍能为企业所用。对于知识型员工所拥有的显性知识,企业可以通过员工手册、操作规则等加以明确规定。而对于知识型员工所拥有的隐性知识,企业应努力使其其转化显性知识,通过对知识的总结,将显性知识固定下来,使之成为企业的组织知识。第四,应建立人才储备机制,企业应依据实际情况逐步培养和备份关键员工的人才储备机制,以保证企业不会因某些关键知识员工的流失而中断正常的工作。一些高、新、精的技术引进或攻关,至少要有2人以上同时学习或者攻关,从而避免某些关键技术或关键业务被一人独占。
四、以人为本,实行柔性、人性化管理
由于电力线路勘察测量工作本身的特殊性,其管理一直与一般企业有较大地不同。电力线路相当一部分要通过山区,队伍有时要到条件较为艰苦的地方去作业。引入GPS和PTK技术之后,大大降低了员工的劳动强度,原有的硬性管理方式和方法逐渐失去功效。因此,其管理也应与时俱进,跟上企业发展的步伐。总体来说,就是要以人为本,适时实行柔性、人性化的管理。
首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人本管理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标志,也是其重要内容。实施每一项管理措施,制度,方法时,不仅要看到所取得的经济效果,同时更要注重制度对员工精神状态的影响,促使员工的精神状态更健康,人性更加完美,最终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强调的是员工在组织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要求管理者围绕提高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来实施管理活动。从管理角度来说,以人为本的理念一定要转化为规则,溶入到整个企业文化管理体系中去,只有如此,才能在日常的管理生活中真正地体现组织的人文关怀精神。
其次,要科学地制定人力资源规划。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一方面对各种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大量增加,另一方面,人员流动更新也不断加快。而企业的竞争优势体现在人力资源的占有上,这就要求围绕企业总体发展的战略目标,在充分考虑外部环境和内部因素的基础上,结合本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科学预测企业未来的人力资源需求,制定出长、中、短期相结合的人力资源规划。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人员的补充与使用计划,接替与提高计划,教育培训计划,评估与激励劳动关系计划,退休解聘计划等。克服选人、用人方面的随机性,增强前瞻性,使人力资源配置更为科学合理。
第三,要重视对职工的培训。电力线路勘察测量单位引入GPS、PTK技术的过程,既是一个创新过程,也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学习过程,企业有责任为员工提供更多更好的学习机会和学习条件,尤其是要对员工进行持续性的培训,通过培训,不仅可以使职工掌握工作中所需要的知识,自信心增强,使他们感到管理层的关怀和重视,使得士气、产品品质和安全水平都得以提高,而且可以减少事故,降低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从而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因此,要采取多种形式,如职工教育,高等教育和社会辅助教育等方式,对职工加以培训。
第四,要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建设是知识型员工管理的具体体现和进一步升华。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经营活动中确立并为企业职工普遍接受、自觉遵循的价值观念与行为规范,是企业历史的结晶,是企业现实的写照,也反映着企业未来的要求。优秀的企业文化不仅能够增进企业职工的团结和友爱,而且能够促进企业长期稳定经营,是企业在激烈竞争中取胜的重要筹码。正因为企业文化具有这些功能,所以它引起了企业界的普遍关注。电力线路勘察测量企业更应该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把培育企业精神作为构建企业文化的主要内容来抓,并由此入手,从根本上增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周忠谟.GPS卫星测量原理与应用(修订版)[M].北京:测绘出版社,2004.
[2]宋秉红,等.PTK技术在城市测量中的应用[J].测绘通报,2005,(2).
[3]秦海金.论知识经济条件下管理创新的方向[J].企业活力,2004,(10).
[4]文显新.人本管理――中国企业发展大趋势[M].北京,中国民航出版社,1998.
篇7
1998年3月,经国家教委批准,学校改建为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成为河南省和全国水利行业的第一所高职院校。当时,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还是一种新生事物,被称为“新高职”,如何举办、怎样建设和发展,并无现成模式可循。更为难堪的是,由于把关不严,举办高职教育的门槛极低(实施所谓“三不一高”政策,即毕业生不包分配,不发统一印制的派遣报到证、毕业证,高收费),在投机和趋利心理的驱使下,不少本科院校也利用闲置的师资、设备大规模举办高职教育、招收高考落榜生、收取高额学费,大有“一哄而起办高职”的趋势。导致高等职业教育在诞生之初就遭遇到社会认可度严重偏低的局面,而种种责难则落到新生的高职院校身上,导致严重的招生困难。当时学校也面临着这样的尴尬局面。据当时的招生人员讲,他们到一些熟悉的生源地招生,竟然无人报考,后来经解释,反复说明学校就是当年的“老黄校”,考生才又踊跃报名,局面之尴尬,于此可见一斑。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到底何去何从?是继续举办社会信誉度很高的老中专,还是冒险举办社会认可度很低的“新高职”,还是绕过这个坎,直接谋求升本?这些问题直接考问着全校教职员工、考问着院领导。在3年的中央与地方共建期内,这一问题始终没有找到答案,因为学校正面临着再次转型。
经过3年“省部共建”的转折期,学校交由河南省主办、主管。共建期的问题仍然存在,新的问题也产生了,这就是学校已经不再隶属行业部委了,几十年来的依托没有了,未来应该如何发展?如果举办高职教育?虽说学校拥有职业教育的办学传统,但是能够确认的只是中等职业教育,而高等职业教育的道路究竟该怎么走,毫无经验可言,又如何能够继续领跑?面对种种困惑,学校领导班子经过理性分析认为,只有真正读懂了黄河水院的历史和现状,才能为黄河水院的未来发展找到一条新路;只有真正读懂了国内外职业教育的历史和现状,才能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找到一条新路。在慎重研究的基础上,黄河水院最终做出重大抉择,决定坚定不移地走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道路,提出了“立足社会需求,面向未来发展,办人民满意的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方针和创建全国一流高等职业院校的发展目标。由此,学校度过了充满痛苦和困惑的“再转型”期,义无反顾地踏上了探索现代高等职业教育之路的漫漫征程。
示范建设的积淀
度过“再转型”期,学校的发展就进入了攀登期。这个攀登期以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为顶点,学校一路爬坡,先后经历了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2005年),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遴选、建设(2006-2008年)两大阶段,形成了许多文化积淀。
思路决定出路
为实现创建全国一流高等职业院校的发展目标,学校提出了“一二三四”总体发展思路。即:围绕一个核心——创建全国一流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搞好二个建设——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新校区建设;完成三个转变——规模向质量转变、一般向特色转变、普通向精品转变;实现四个突破——办学理念突破、办学条件突破、办学模式突破、办学层次突破。在这一发展思路的引领下,学校在2005年6月,以全优成绩通过了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为入围首批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奠定了基础。2006年,学校被教育部、财政部正式确定为首批“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立项建设单位,中央财政安排专项建设资金4000万元,项目建设期为3年。河南省教育厅、财政厅也按照2∶1的比例安排配套资金8000万元重点支持该院的建设与发展。2009年,学校顺利通过国家验收。
以专业建设为核心
学校认为,与普通本科院校注重学科建设不同,高职院校应当高度重视专业建设,牢固树立以专业建设为核心的理念。对高职院校来说,专业建设是纲,抓住了专业建设,就抓住了学校发展的关键,就能纲举目张地带动学校的全面发展。学校把专业建设分为五个方面:课程建设、基础建设、实践条件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在专业建设理念的指导下,学校建成国家级的精品专业1个,国家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2个,河南省的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共17个,成为全国同类院校中的佼佼者。同时,示范建设期间,学校的专业总数量也达到72个。
倾力打造精品课程
2003年,教育部开始实施“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出台精品课程建设计划,计划用5年时间建设1500门国家级精品课程,以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校推荐水利系张耀先教授的水力学课程参选首批国家级“精品课程”,组成项目组。由于基础扎实、教学教研成绩突出,项目组仅仅用一个多月时间,就完成了申报资料的收集、整理以及教学资料上网工作。当年,教育部公布了首批151门国家精品课程,河南省只有黄河水院申报的这门水力学课程入围。由此,学校意识到精品课程建设将成为展示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和发展成果的一个品牌,应当加大投入、着力推进。从建设理念、制度保障等多方面入手,学校不断加强精品课程建设力度,取得了显著效果。目前学校已经建成国家级精品课程13门,省级精品课程18门,精品课程数量在河南省高校中名列第一。精品课程建设已经成为学校的一个品牌。
高度注重实验实训条件建设
高职教育主要培养一线技术技能人才,实验实训条件直接决定着人才培养质量。在黄河水院,所有专业的实践性教学都要占到总课时的一半以上,因此实训条件是否优越,直接决定人才的培养质量。学校深谙这一真谛,高度注重实验实训条件建设。从学校核心区的划分就可以看出:教学区和实训区,两块区域大小和建筑旗鼓相当,暗示两者同等重要。
在学校实验实训区内,有一座叫做“鲲鹏山”的水利水电技术综合实训基地。在这座完全由水利系教师设计的仿真水工建筑物群中,设计者将典型水工建筑按照比例缩小,建成了具有不同枢纽形式、不同建筑物结构的27个水工建筑物,大大方便了该系的实践性教学。实训基地的负责人表示:“由于水利工程建筑物类型各异、地点分散,施工过程不可再现,且运行管理也不允许学生等外来人员实际操作。我们把水利工程搬进校园,建设仿真水工建筑群,就可以根据教学进程和能力培养的要求,模拟施工导截流、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等实训项目及闸门运行工、河道修防工技能培训与鉴定等施工与管理过程,逐项重复进行训练,满足校内生产性实训需要。”而这只是水利专业实训条件建设的一个方面,叫做“把水利工程搬进校园”,与此互补,学校还提出“把实训基地建在工地”,在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区内建设了占地15亩的实训基地,可同时满足300名师生实习实训。并以学校小浪底实习基地为核心,利用周边三门峡水电站、故县、陆浑、西霞院、南水北调等水利工程,构建综合型水利工程实训基地群,以满足水利类专业培养学生职业岗位能力需要。
示范院校建设以来,学校开辟校内实验实训场地255亩,综合实训楼、现代制造技术实训基地、建筑技术实训基地、水利水电技术实训基地等相继投入使用。还投入巨额资金,购置了一批性能先进的实训仪器设备,截至2012年底,学校已建立187个校内实验室,覆盖学校所开设的所有专业,可满足校内实践教学需要。校内实验室总建筑面积达到92313.75平方米,实验实训教学设备总值达到1.51亿元,实验室设备值年增加1000万元以上。初步建成了梯次配备、高效运行的技能人才培养实训基地,使实验实训条件建设步入国内同类院校先进水平。
让“双师”队伍成为主体
2007年初,学校就正式出台了《黄河水院专业教师下企业实践锻炼管理办法》。规定从当年起,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教师申报讲师职称,必须有累计半年以上的实践锻炼经历;申报副高职称,必须有累计一年以上的实践锻炼经历。同时明确,教师到企业和生产一线参加实践锻炼期间,视为完成基本教学任务,学校除承担培训费、往返交通费等费用以外,另每天发放补助费。新招聘的教师从教前必须到企业锻炼半年,然后才能正式上岗。
在优惠政策的鼓励下,教师下企业锻炼成为自觉行为。学校每年都要安排30余名青年教师参加骨干教师培训;安排50名专业教师到企业锻炼,积累工作经历,提高实践能力。学校还从行业和企业中引进了10名高级工程师和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博士到校工作,大大提高了“双师”队伍的层次。
该校还聘请了279名行业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到校担任兼职教师,使专业教师中兼职教师的比例达到50.7%,形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备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如河南省公安厅爆破专家王百姓、河南测绘工程院院长宋新龙等都成为学校的客座教授或兼职教师。“双师”队伍成为学校教师队伍的主体,从而使该校教师队伍结构逐步适应了人才培养的需要,为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积蓄了动力。
“生产育人”引领校企合作
所谓“生产育人”理念,是指学校与生产单位相结合,共同作为职业教育的育人主体,通过生产实践活动实施人才培养的一种新理念。它反映了职业教育的基本规律和特征,是高职教育由学校向企业、由教室向生产现场延伸的必然结果。黄河水院测绘系与河南省测绘工程院在这一理念引领下的合作具有典型意义。
河南省测绘工程院是首批荣获国家甲级测绘资质和通过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重点测绘单位,也是国家测绘局数字化生产基地骨干单位之一。从2007年起,河南省测绘工程院就被黄河水院测绘系“锁定”了。而在被黄河水院看中的同时,河南省测绘工程院正陷入发展的瓶颈。由于测绘工程用工作业的时间具有不确定性,一旦接到工程,马上就要召集众多的技术员开展工作。而工程院最缺的就是技术员。此时,恰逢黄河水院测绘系主任赵杰登门“提亲”,希望开展校企合作。河南测绘工程院院长宋新龙直截了当地讲出了自己的想法:“要合作当然可以,但是,这合作得让我们企业也有实惠才行。你们学院能够根据我们的工程需要,随时调整学习计划,给我们派来我们需要的人吗?”“能!”赵杰一口应承下来,“我们可以先合作一次试试,加深了解。”双方第一次合作是承担山东省沂源县城镇地籍调查工程。黄河水院测绘系45名师生参与到测量队中,测绘工程院派出16名技术人员进行技术指导。5个月时间,工程就顺利完工。这个项目让测绘工程院获得了巨大经济效益。而学校和学生收获也不小,2名专业教师在生产项目中得到了锻炼,企业16名工程技术人员在一线指导学生,弥补了系里师资的不足。参加工程的43名学生除了享受企业提供的食宿外,每人每月还有1000元左右的工资。更重要的是,学生通过生产性实践,提高了技能和就业能力,43人中有6人被测绘工程院留用,其他人全部找到了满意的工作岗位。之后,双方的合作更加频繁。仅2008年,双方大大小小合作生产项目就有10多个,100多名学生参与。2008年11月,双方正式签订深度合作协议。黄河水院将测绘工程院作为测绘系的定点顶岗实习基地,并聘请测绘院20名技术骨干作为学校兼职教师,聘请测绘院院长宋新龙为学校的客座教授。测绘工程院将黄河水院测绘系作为人才培养基地,并一次性赞助20万元资助测绘系改善教学条件。通过与企业合作完成生产项目,缓解了企业的用工紧张问题,使企业赢得了市场,也让学校赢得了办学支持。更重要的是,通过参与生产性实训,学生的技能水平、职业精神、就业能力得到了提升,实现了“生产育人”的培养目标。
以“生产育人”为引领,黄河水院各专业开展校企深度合作已经成为潮流。如,学校与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建设管理局联合举办的“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建设管理局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第一期订单班、水利系与中水八局国际工程部联合举办“国际工程订单班”;机电系与洛阳中信重工集团合作开展订单教育,建立校内人才培养基地,服务企业的人才需求,与奇瑞汽车集团河南公司合作,在黄河水院建立了联合办学基地,培养汽车制造业人才,与富士康科技集团签订人才培养协议,共同培养模具设计与制造人才,等等。学校还因势利导,依托行业背景优势,与全国23所水利高职院校和102家企业联合组建了中国水利职教集团,搭建了校企合作的全新平台,使学校的合作企业扩展到610家。
后示范建设时期的探索
内涵发展
2009年12月,黄河水院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教育部、财政部的示范建设验收,并获得教育部表彰奖励500万元。示范院校建设完成了,高职院校的发展该走向何处?黄河水院再一次走在了改革和发展的十字路口,面临着新的抉择。面对师生员工的疑惑与迷茫,学校领导班子再一次明确了“坚定不移地走职业教育道路”的发展思路,同时提出进一步发展的目标。党委书记张惠贞、院长刘国际多次在会议上表示:如果说黄河水院用过去的十年在高职教育道路上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实现了办学规模和外延上的扩张,那么我们将用今后的十年来实现内涵建设上的突破,真正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职院校。
基于这一目标,学校进一步创新办学理念,提出“以强化生产科研和技术服务为切入点,提升教师技术应用、技术服务、技术推广能力,以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提升人才培养工作水平,以高质量的毕业生支撑行业企业高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以行业企业的人才、技术、资金反哺于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基于这一理念,学校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以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为切入点,建立了“走出去、请进来”的专业调研与论证机制;各专业以突出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为重点,校企合作创新“三统一、多样化”的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三统一” 是指全校统一推行“岗、课、证”相融通的课程模式,全校统一推行“教、学、练、做”一体化基本教学模式,全校统一推行“课程考核+技能认证”的项目化课程考核模式。在“岗、课、证”相融通的课程模式中,“岗”是指专业所面向的职业岗位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及与职业岗位对应的国家职业资格标准、行业标准、技术规范、岗位操作规程和学校专业技能标准;“证”是指完成岗位工作任务要求的能力证明,包括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和学校专业精湛技能证书等;“课”是“岗”和“证”深度融合的结果,是为了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而设置的各项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在“教、学、练、做”一体化基本教学模式中,根据专业特点,课程教学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内容设计,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思想,将“教、学、练、做”融于一体,实现“做中学、学中做、做中教”的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在“课程考核+技能认证”的项目化课程考核模式中,专业核心技能课程学习成绩按照项目分别考核,课程考核成绩是项目考核成绩的累计。每个项目成绩都从知识、技能、态度3方面考核,知识重在考核应用,技能重在考核操作能力和工作质量,态度重在考核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重点是将“献身、负责、求实”的水利精神融入人才培养过程。
“多样化” 是指各专业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和校企合作的形式,制定各具特色、多样化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如: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的“三顶岗、两交替”生产主导型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适应水利工程周期长、生产不断线、岗位不空缺的情况而创建的,实现了全年学生顶岗实习和企业生产的连续性,调动了企业安排学生顶岗实习的积极性;工程测量技术专业的“两轮顶岗、五化教学”人才培养模式是针对测绘、施工两大就业领域把地物地貌搬上图纸、把图纸放到地上的实际情况而设计的;交通工程系的“四能递进、高峰补岗”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根据道路桥梁建设及相关企业的实际用人需求而创建的。
在“三统一、多样化”的基础上,学校按照“三层次三递进”的思路对实践教学进行系统化设计,即明确能力培养要求与职业岗位、责任课程和实践环节的对应关系,遵循认知规律和职业能力成长规律,通过单项实训、综合实训和顶岗实习三个层次,使学生达到从理论到实践、从实训到生产、从学生到员工的三个递进。
在信息化条件下,学校充分发展精品课程建设的优势,在新形势下努力推进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建立了精品课程网站及共享型资源库网站。精品课程网站拥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3门,省部级精品课程18门,院级精品课程62门;共享型资源库网站包括59个专业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技能标准及认证系统和218门专业核心课程网站。2013年5月,学校联合18所水利高职院校申报的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获教育部、财政部批准,目前已经开始立项建设。通过该项目的建设,构建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工学结合课程体系,开发15门课程教学资源、4个职业能力训练包、2个专项平台、1个虚拟工厂,形成12个资源素材库;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优质教学资源平台,满足教师教学、学生学习、企业职工提升、技术交流等使用需求;建立就业信息、就业指导与就业服务平台,形成良好的信息交流机制,促进和提高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学生的就业率与就业质量;建立企业职工、在岗人员、中职毕业生、农民工培训的平台,形成职业能力培训包,满足企业人员培训、中高职教育衔接需求等。
创新驱动
有人说,高职院校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院校,培养的毕业生主要从事一线工作,不需要太多的创新意识,只需要有实干的精神。同样,对于高职院校的教师来讲,提高教学水平是第一位的,懂不懂科研、搞不搞科研都无所谓。面对这样一种观点,曾经担任郑州大学科研处处长的刘国际院长进行了反驳。他多次表示,不管是什么样的人才,都必须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行动,否则他就很难在社会发展中占有一席之地。高职院校不应满足于培养常规的所谓“技能型人才”,而应当致力于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创新型高技能人才”。高职院校的教师不关注科研,只会让教师远离科技前沿,从而在科技创新的大潮中被时代所淘汰。在刘国际院长的主导下,学校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来推动师生的科技创新活动。如,在机电系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的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模块中,创新了“摇臂气动攻丝机”设计与制造项目;在电工电子与PLC课程中,创新了“单片机控制智能寻迹小车”制作与编程项目。在项目教学中,学生自愿组合形成创新学习小组,独立完成项目的设计、制作与调试,教师则给予必要的指导。目前,学校机电系“模具设计与制造”、“机电一体化技术”等5个专业教学团队,都实施了科技创新项目改革,并根据学生兴趣爱好,在2011级的12个班级成立了“科技创新小组”。师生之间讨论最多的话题就是“科技创新项目”,项目的设计制作成为师生交流的纽带,形成了和谐而密切的师生创新团队。
在学生的科技创新方面,黄河水院从鼓励参加技能大赛入手,带动了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投影幕变成了‘触摸屏’”、“会乘法计算的青蛙”、“光电寻迹机器小车”、“智能导盲手杖”,这些不是哪家企业的攻关项目,而是黄河水院机电系师生的科技创新成果。自后示范改革工作启动以来,学校机电系师生已完成科技创新制作成果8项,其中“浮动叶片式流体发电机”、“智能导盲手杖”项目正在申报国家专利,“摇臂气动攻丝机”项目已有两家企业要求订购。
在技能大赛方面,从全国性技能大赛开办以来,学校参与了历年的大赛,在省级以上各类大学生技能竞赛中,共取得全国性竞赛团体奖项50余项,个人奖项126项。进入后示范时期以来,在创新驱动战略的推动下,学校参加技能大赛的成绩更加优异。2011年,学校代表河南省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得全国职业技能大赛高职组“机械部件创新设计与制造”项目一等奖。201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第一次分设道桥类赛项,学校获得团体第一的优异成绩。在6届全国水利高职院校技能大赛中,学校参赛队3次获得团体总分第一,2次第二;10名获特等奖学生直接取得国家技师证书。在第七届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中,学校获国家特等奖1项、国家一等奖2项和国家二等奖6项。尤其是在“高教杯”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上,成绩更为优异:自2009年以来,黄河水院参赛队与包括“211”、“985”高校在内的众多本科高校参赛队同场竞技,年年脱颖而出、独占鳌头,连续三届夺得团体第一名,并囊括水利类个人全能一等奖,被组委会授予“蝉联三届一等奖的水利类特别奖”。以致有重点本科院校参赛队提出“打败黄水院,终结三连冠”的参赛口号。但在2012年学校再次夺得这一赛事水利类团体第一,实现四连冠。这令人不得不感佩这所高职院校学生扎实基本基本功和高度的创新能力。
在教师科技创新方面,黄河水院以技术服务为引领,同样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从2011年开始,学校设立了院级科研基金,每年资助30个院级项目,鼓励教师开展科研活动。同时,学校鼓励教师参与科技服务活动,支持专业系部组织开展技术服务,取得很好的成果。如,学校土木系与邓州市规划局签订了邓州市村庄建设规划设计合同,教师为主、学生参与,联合规划设计公司,针对不同村庄,提出各具特色的推荐住宅户型以及现有农宅的整治方案,完成了57个行政村的规划设计任务,为新农村建设做出了贡献,同时通过技术服务,也提高了专业教师的业务水平。又如,学校测绘系“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学生为主、教师指导”合作完成了京沪高铁测量、平宝叶鲁一体化项目1∶1000航测测图、积石峡本底测量和怒江水电站测量、西华县叶县城镇地籍调查等一批测绘生产项目。仅2010年,就开展科研技术服务26项,收入305万元,此后年递增55%。
为提升科研和技术服务水平,学校还提出了“借力”的概念,与省部级科研院所、高水平大学合作,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大力开展涉外科技服务项目。特别是在水利技术服务方面,学校利用人才优势、技术优势、资源优势,让技术服务走向世界。如,2009年和2012年,学校两次与中国水利水电顾问集团北京勘测设计研究院签订校企合作协议,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圆满完成了埃塞俄比亚纳兹雷特风力发电厂的一期和二期地形图测量任务。2010年,学校与清华大学、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合作承接并圆满完成了苏丹2个水电站整体水工模型试验项目。2013年,学校又承接了孟加拉卡马拉普、拉玛普拉雨水泵站模式试验2个国际项目。2010年8月至11月,学校通过与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的合作,承接了苏丹JUBA 和SUE两个水电站主体建筑物设计与水工模型试验。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师生团队完成了JUBA和SUE水电站整体水工模型规划设计、制作,数据采集及整理工作,并负责验证电站枢纽建筑物布置方案和建筑物体型的合理性,根据模型试验,对工程整体布置及建筑物体型设计提出优化建议。几年来,学校水利系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合作共完成水利行业企业委托的水工、河工模型试验10余项,培养造就了一批具有丰富模型试验经验的师资团队,具备了承担国际水电合作项目的能力。这些项目的实施,大大拓展了学校国际化技术服务的深度和广度。
精细化管理
随着学校规模的扩大,如何把学校管理好,成为决策者们关注的重要问题。学校建章立制,多方面推进精细化管理。一是建立了质量监控的领导机构。学校专门成立了质量体系建设委员会,由院长担任主任委员,院领导成员任副主任委员,各职能部门负责人、系(部)领导任委员,并聘请水利行业、地方政府、校外企事业单位的领导和专家组成顾问委员会。质量体系建设委员会的职责主要有:负责指导全校质量管理机构的建立和完善;负责质量管理文件的审定和审批;负责全校工作运行中的质量监控;指导系(部)等二级质量管理机构的工作。同时主持全校质量管理评先奖优活动,监督校内相关部门执行质量奖惩的有关制度。二是规范了质量标准。为保证质量监控工作有章可循,学校在行业、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兄弟院校的共同参与下,制定了《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质量标准》。该标准覆盖了学校教育教学、党政管理和后勤服务等各个方面,使学校的质量监控工作科学化、规范化。三是完善了质量监控体系。学校质量监控体系包括外部质量监控、内部质量监控、对问题的跟踪反馈与落实三个方面。在外部质量监控方面,学校邀请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学生家长和社会专业机构对教育教学质量进行评价,提供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指导性意见。在内部质量监控方面,学校通过领导干部听课、教育教学督导专家听课评教、教师评学、学生评教和学生督导信息员信息反馈,结合岗位教师的自我总结评价等进行监控。在问题的反馈与落实方面,学校对发现的教学质量问题及时进行通报,要求相关部门和教师进行工作整改,整改落实情况及时向全校师生反馈。
就业强校
作为高职院校,学校深深懂得“出口畅,才能入口旺”的道理,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不断采取改革创新措施,以应对就业形势的变化。形成了就业工作全员化、就业指导多样化、就业渠道网络化、就业管理规范化的“四化”机制。学校与全国1000多家大中型国有企事业单位建立了实质性联系,为毕业生就业开辟了稳定的就业渠道。进入后示范建设时期,学校把就业强校作为一项战略目标,在新的形势下继续努力推进,取得了进一步的成果。如,学校在就业指导实践中,针对“知识+技能+态度”的考核模式中“知识”和“技能”容易落实,“态度”培养不易量化、往往被忽视,导致学生就业软实力出现“软肋”的情况,通过“职业体验”新模式,引导学生自主参与职业实践,帮助学生在充分认识自我、了解社会的基础上,了解自己目标职业的社会需求、职业环境和基本状况,从而调整职业规划、形成职业意识、树立职业精神,合理规划职业生涯、确定发展目标。学校通过课内、课外,校内、校外各种渠道,为学生开辟职业体验空间、提供职业体验平台,使学校、企业、学生三方互动,保证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职业体验“三年不断线”,并在职业指导中相应做到职业定位、职业精神、适应能力、创业教育四位一体,最终使毕业生就业的软实力大大增强。又如,“双高双满意”工程,通过突出水利特色、强化职业素养教育,紧盯市场需求、实行专业动态调整,瞄准岗位能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深化校企合作、搭建就业平台,提高培养质量,达到学生就业“双高”(就业质量高、就业率高)、“双满意”(社会满意、学生满意)目标。在大学生就业工作良莠不齐的背景下,学校的“双高”有具体的控制指标,如就业质量高表现为“四高一低”:即行业市场占有率高、就业单位质量高、专业对口率高、月收入高,离职率低;就业率高表现为初次就业率高、灵活就业率低。因而其“双满意”也是很实在的。据麦可思公司的第三方调查显示,学校在1200余所高职院校中就业质量位居第5位。黄河水院2011届毕业生对学校总体满意度为93%,比全国示范性高职院校2011届(90%)高3个百分点,毕业生对母校的推荐度达81%。近几年,学校连续三届被河南省政府授予“河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并先后获得“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就业力十强高职院校”“全国高职院校就业‘星级示范校’”“河南省最具就业竞争力高职院校”和“河南省高校就业工作评估优秀单位”等荣誉称号。2013年6月,学校被评为2012-2013年度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进入年度全国“就业50强”高校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