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理合同范文

时间:2023-03-13 21:19: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代理合同,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代理合同

篇1

2、然后在“搜索框”中输入“微粒贷”,点击下方的微粒贷公众号。

3、然后再点击下方具有官方标志的“微粒贷”。

4、在微粒贷主页,可以看到它的品牌介绍,比如最高可以贷款30万,日利息是0.02%~0.05%。

5、然后再点击服务下方的“借钱服务”。

篇2

1、合同管理:是现代企业一个必不可少的一项管理工作,合同管理一般意义上就是合同管理的机构组织和合同管理的专门工作人员对合同进行的从合同的拟定、修改、转让、实际履行、解除等各环节不同的管理。

2、合同的履行:指的是合同规定义务的执行。任何合同规定义务的执行,都是合同的履行行为;相应地,凡是不执行合同规定义务的行为,都是合同的不履行。因此,合同的履行,表现为当事人执行合同义务的行为。当合同义务执行完毕时,合同也就履行完毕。

二、合同履行的原则

(一)适当履行原则

适当履行原则是指当事人应依合同约定的标的、质量、数量,由适当主体在适当的期限、地点,以适当的方式,全面完成合同义务的原则。

(二)协作履行原则

协作履行原则是指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双方当事人应互助合作共同完成合同义务的原则。合同是双方民事法律行为,不仅仅是债务人一方的事情,债务人实施给付,需要债权人积极配合受领给付,才能达到合同目的。

(三)经济合理原则

经济合理原则是指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应讲求经济效益,以最少的成本取得最佳的合同效益。在市场经济社会中,交易主体都是理性地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主体,因此,如何以最少的履约成本完成交易过程,一直都是合同当事人所追求的目标。

(四)情势变更原则

情势是指合同成立后出现的不可预见的情况,即“影响及于社会全体或局部之情势,并不考虑原来法律行为成立时,‘为其基础或环境之情势’”。所谓变更,是指“合同赖以成立的环境或基础发生异常变动。”

三、合同管理的合同履行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意义

现代企业经营有道主要原因是现代的企业采用了合同制,合同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大,要把合同的作用很好的发挥出来就必须对合同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工作。合同的管理由合同的建立生效到合同终止这个过程决定的,在这个过程中管理无处不在,好的合同管理可以提升企业的形象,企业的形象对于任何一个现代的企业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资源,企业形象是企业的一种无形资产,提高了企业的形象也就等于合同在无形之中就可以为企业谋取很大的利益。合同的履行是管理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没有履行的合同是无效的合同。

(一)遵守合约日期的意义

合同的有效的起止日期要明确规定,在履行的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合约双方的最大利益。例如,您的朋友11月1日过生日.而今天是10月16日.您在蛋糕店定做一个蛋糕,约定10月31日蛋糕店应当向你交货.这样,从10月16日合同成立并生效直到10月31日合同因履行而失效,这个期间为合同有效期间.而10月31日这天为合同约定的履行期间,10月31日这天无论是上午履行还是下午履行,都不算违约.这样按照合约去履行工作项目进行的才会更加顺利。

(二)按合约履行当事人各自的义务意义

党合同拟定好之后,双方都必须啊找合约内容要求履行各自的职责与义务。只有双方都按合同履行职责才能促进合同内容如期进行。如果合同当事人一方没有按照合同来履行职责,那么这个合同就必定会给另一方当事人或是双方都带来经济损失。例如合同规定甲方给乙方一百万启动资金而甲方只给了乙方五十万的话,那么就会造成工期不能按时完成,乙方不能按时交货,而甲方也不能得到经济收益等等。

(三)遵循合同规定的地点的意义

合同履行的过程中一定要遵循合同规定的地点进行交易,这对合同拟定双方都极具意义。合同当事人双方都有责任遵循约定地,不能随意变更,如要变更必须与合同签署的另一方磋商。例如甲方与乙方拟定合同时规定在甲的分部A签收订单,而乙却把订单让靠近乙的甲的分部B签收订单,没有特殊规定下这些都是不被允许的履行中的行为。一定按照合同规定的地点进行履行合同,这样才能够的提高合同的履行率,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篇3

首先,合同立由企业法律顾问部门管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为实现一定的经济目的,明确相互权利义务关系而签订的合同是民事合同,企业通过合同所确立的民事关系,是—种受法律保护的民事法律关系’,所以通过签订合同建立民事法律关系的行为是一种民事法律行为。由此可见,由于合同本身的特征,决定了合同不同于企业内部的生产人事、财务等管理工作,已超越了企业自身的界限,使之成为一种受法律规范和调整的社会关系,涉及大量的法律专业问题,所以合同应由企业法律顾问部门管理。其次,合同管理应采取企业法律顾问部门统一归口管理和各业务部门、各单位分口管理的模式。法律顾问部门作为企业合同的统一管理部门,对企业合同的签订和履行负有监督、检查和指导的职责。具体操作上,对合同实行分级、划块管理,各业务部门(主要有供销、基建、技改等)和所属各单位(主要有各个分公司、驻外机构)作为台同二级管理单位,负责本部门、本单位的合同签订和履行,并向法律顾问部门定期汇报有关合同的执行情况。这样.企业和所属各部门、各单位对合同的管理做到机构、人员、制度三落实,形成完善的合同管理体系。

二、合同管理的具体内容合同关系自始至终是一种法律关系,所以现代企业的合同管理也应当是自始至终的全过程的、全方位的管理。根据多年来我国企业的合同管理实践,合同管理应做好如下几项工作:

1、建立健全规章制度。要使合同管理规范化、科学化、法律化,首先要从完善制度人手,制定切实可行的合同管理制度,使管理工作有章可循。合同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合同的归口管理,合同资信调查、签订、审批、会签、审查、登记、备案,法人授权委托办法,合同示范文本管理,合同专用章管理,合同履行与纠分处理,合同定期统计与考核检查,合同管理人员培训,合同管理奖惩与挂钩考核等。企业通过建立合同管理制度,做到管理层次清楚、职责明确、程序规范,从而使合同的签订、履行、考核、纠纷处理都处于有效的控制状态。

2、加强合同管理人员的培训教育。合同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合同管理的质量。通过学习培训,使合同管理人员掌握合同法律知识和签约技巧,坚持持证上岗和年检考核制度,这不但增强了合同管理人员的责任感,也提高了合同法律意识。

3、重大合同审查管理。企业重大合同主要有:中外合资合作合同、企业购并合同、联营合同,独家协议、重大技术改进或技术引进合同、涉及担保的合同、房地产开发与交易合同等。把这些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和经济效益影响大的合同挑出来,做为合同的重点管理对象,从合同的项目论证、对方当事资信调查、合同谈判、文本起草、修改、签约、履行或变更解除、纠纷处理的全过程,都由法律顾问部门参与,严格管理和控制,预防合同纠纷的发生,有效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4、履行监督和结算管理。签约的目的主要是保障合同的及时有效履行,防止违约行为的发生,所以;企业法律顾.问对合同的履行进行监督是十分必要的。通过监督可以知道企业各类合同的履行情况,及时发现影响履行的原因,以便随时向各部门反馈,排除阻碍,防止违约的发生。另外,合同结算是合同履行的主要环节和内容,法律顾问部门同财务部门密切配合;把好合同的结算关至关重要,这既是对合同签订的审查,也是对合同履行的监督,具体

可采取或制定贷款支付复核程序,实施有效的管理。

篇4

关键词:提前还贷;国际惯例;手续费;违约金;银行;利率

中图分类号:D9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379-(2016)04-0246-01

最近新闻报道称,在上海等地区,突然出现了大批负债人对银行要求提前还贷的现象。银行预期的收益是按照按揭贷款可计算的回报来进行预期的,而提前还贷会导致一些计划出现差错。于是,银行方面迅速达成同盟,称提前还贷是违约行为,会招致违约金和处罚,这一声明引起了负债人的一片哗然和严重不满,而银行方面的回应是,这一行为合理合法,并且依照国际惯例也该如此。银行的原话大意有三条,一:在借款合同中有明确的还贷日期和方式的规定,借款方要求提前还贷,就是单方面违反了合同的约定,所以应该算作违约,收取违约金进行处罚。二:提前还贷会打乱银行方面的运营计划,银行需要维护自己的利益,所以不能接受大批的提前还款要求。三:国际上对于提前还款都是要收取费用的,这是国际惯例。但是借款人不理解的是,为什么以前提前还贷没问题,现在就有问题了,这种事情到底有没有法律对此进行规定?根据合同法,提前还贷到底是否属于违约行为,银行方面的做法是否有法律作为依据?

一、提前还贷这一要求产生的原因

因为现在要分析提前还贷的合理性,所以首先需要介绍提前还贷这一要求是怎么产生的。事实上,银行通常担心的是借出去的贷款收不回来,贷款无法收回就会直接影响到银行的盈利状况,所以一般来说提前还款其实是很欢迎的。然而,近期国家调低了银行的存款和贷款利息利率,依照规定,所有的调整会在下一年的第一天开始生效,所以负债人会发现,自己在新规定生效前的这些时间,偿还较高利率的贷款并不划算,所以会想筹钱先把贷款换掉,明年重新贷款,这样能省下一笔钱来。而银行面对这一突发事件就不知所措,于是提前还贷的问题顿时变得尖锐起来。银行实际上采取的措施其实是很不理性的,这样几家银行商量一下就共同出台一个莫名其妙的违约金规定,这个规定直接限制了负债人还款,而这个违约的规定并不合法合理的话,将直接影响银行的信贷情况,银行的信用下降,会直接影响银行的长远发展。银行方面当然是想通过这一规定,避免提前还贷现象给自己的业务造成影响,然而按揭贷款是借款合同中的一种,我们理应去翻翻《合同法》,看看法律对这一情况是怎么规定的。

二、《合同法》中对于提前还贷的定性

(一)提前还贷在合同法中是否属于合法行为根据我国的《合同法》第205条: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支付利息,206条: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银行之所以规定不能提前还贷的规定,一方面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另一方面是利用负债人对于合同法中期限的定义模糊。而提前还贷的误区在“期限”二字。根据《中国法学大辞典》中对于“期限”的规定一种是限定的期日,一种是限定的期间。而又根据法律的划分,限定的期日被运用于程序法中,表示必须按照程序流程来办事;而后者被运用于实体法中,《合同法》属于实体法的范畴,所以在《合同法》的规定当中,期限实际上指一段时间而不是指固定的日期。由于法律将期限的规定是在一定的期间内而不是在某一个固定的日期,那么依照法律规定借款人有权在一定的期间内还清自己的贷款,而这一天可以是任意一天,既可以是在新一年开始之前也可以是在新一年开始之后。按照这个说法如果是20年的按揭贷款,并且签订合同合同生效的话,借款人就可以在这20年期限内的任意时间归还贷款,并且这种行为丝毫不构成违约。根据这一条款就可以说明银行私自订立不能提前还贷的规定是无法可依的。并且在《合同法》的208条有规定:借款人提前偿还借款,除当事人另有约定以外,应当按照实际借款的期间计算利息。这一条例表明在提前还贷的时候,借款人被索要实际借款期间的利息是合法的,除非在签订合同之前有其他的规定。所以借款人在还款的时候,理应连本付息。依据法律提前还款是合理的,那么为何会出现借款人既不能提前还款又不可以逾期还款这种苛刻的要求呢?这显然是银行或者其他商业融资集团以自身的在合同中的优势地位,想要贪图更多的经济或者其他方面的利益,将借款人推到一个被动的境地。

三、总结

中央银行下达降低利息的本意也是希望通过这种货币政策刺激消费,拉动内需,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商业银行却因为自身的利益修改或者规定不允许提前还贷。而借款人本身处于贷款合同的被动方以及对于合同法的一些词汇理解模糊,就容易在还贷的过程中损害自己的利益。所以提前贷款案例提醒了银行不能擅自因为自身的利益就损害其他借款人的利益,这是一种违法的行为,也为银行的信用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提醒借款人在借款之前一定要将《合同法》通读清楚,以保证自己的利益不会受到损失。

[参考文献]

篇5

(一)合同管理概念

合同管理是指企业为实现合同目的,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依照合同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对以自身为当事人的合同依法进行订立、履行、变更、解除、转让、终止、纠纷解决以及审查、监督、控制等的整个过程进行的一系列民商事法律行为的总称。其中,订立、履行、变更、解除、转让、终止是合同管理的内容,审查、监督、控制是合同管理的手段。其通过企业建立必要的合同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通过专业人员加强对本企业合同签订、审批、履行等流程的管理和对合同文本的归档研究,确保合同依法订立并得到全面履行,以防范企业风险、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从而实现企业各运营时期利益最大化的目标。

(二)合同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

合同管理在企业经营活动中的地位不仅体现在外部管理中,也体现在内部管理中。

1.合同管理在企业外部经营活动中的地位

企业对外进行的一系列经营活动贯穿着企业的外部关系。这些外部关系包括横向的经济关系和纵向的经济关系,这交织在一起的两个方面,构成了企业经营的主要内容。企业外部经营活动的内容丰富繁多,包括调查、预测、决策、采购、销售、协作、宣传、服务、旧产品改进和新产品开发等主要环节或项目。但这些活动最终都表现为企业与企业或经济组织间的合同关系。合同在这里成为企业建立外部关系的纽带,因此,做好合同的管理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外部经济关系的构建。

2.合同管理在企业内部管理中的地位

企业外部关系通过合同形式确立之后,必然会反映到企业的内部关系上来。企业内部关系表现为企业内部间各构成要素间的关系,其基本内容可概况为:人的要素和物(财)的要素。企业内部管理就是按照一定的形式和秩序,把企业内部的各种人的要素和物的要素组织起来,实现人的要素和物的要素的结合,即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的结合。只有把企业内部管理活动处理好,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才能正常运行,才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企业订立的所有合同的目的,都是为了使合同中约定的事项能够很好地付诸履行,以达到相应的经济目的。合同履行的过程就是企业内部的人的要素和物(财)的要素相互结合、协调运行的生产经营的过程。为确保这一过程的顺利进行,企业内部就必须实行计划管理、生产业务管理、技术质量管理、设备管理、财务管理等各项管理活动。合同能否顺利履行,需要企业内部各项管理活动的紧密配合和共同努力。同时,对合同履行过程进行管理,还能为企业各项管理活动提出目标和具体要求创造一定的条件。

(三)合同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1.防范和降低企业法律风险

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及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企业在经营活动中时刻面临着各种陷阱与威胁。稍有不慎,各种法律风险就会接踵而至。合同是企业对外沟通的桥梁,是企业发展的命脉,也是法律风险的风口所在。在企业管理中切实规范合同的管理工作,严把合同签订、履行等各个环节,能有效防范和降低企业法律风险,减少甚至避免合同陷阱给企业带来的损失。

2.促进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合同的全面履行对企业尤为重要,企业要确保合同能得到全面履行,就必须以合同管理为中心轴,搞好生产、计划、技术、劳动、物资、质量和财务等方面的管理活动,因为一旦有一方面管理工作跟不上,便会影响到整个合同的履行。企业如果能建立起一套自我管理、自我保护、自我约束的确保合同履行的运行机制,可以使企业各方面管理都得到加强,企业经营管理素质就可以得到全面提高。

3.促使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维护企业信誉

在市场竞争中,企业要想立于不败之地,良好的信誉是必不可少的,也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在市场交易中,交易的确立以合同的订立为标志,买卖的成功以合同的履行为前提。企业在合同管理中,会追求合同管理的细致化、精确化。合同管理水平可以作为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企业可以通过分析已经签订的合同,看出企业的生产或销售是否合理;通过检查合同的履约或违约率,推测公司的信誉状况。企业合同管理不力、盲目签约、不能有效地履行合同,企业的信誉就会慢慢降低;相反,企业合同管理科学,签约谨慎、一旦签订即有效履行,企业的信誉便会慢慢增强。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合同管理水平能够反映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

4.促进企业生产经营与市场接轨,适应市场需求

在市场经济活动中,产品交换是关键环节。而产品交换又需要通过特定的法律形式进行规范,这种特定的法律形式便是合同。合同是规范企业产品交换和衡量企业产品是否需要调整的一项重要依据。企业产品通过合同订出多少,实际能够履行多少,以此来衡量产品是否适销对路,从而确定产品结构是否需要调整。可以说,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合同的签订和实际履行情况,已经成为一个企业的产品结构是否需要进行调整的先导。

5.促进企业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合同管理有利于合同的实际履行,而合同的实际履行,有利于企业生产的顺利进行,促使产成品及时转换成商品,这一定程度上加快了企业流动资金的周转速度,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在现代化生产条件下,分工和合作是提高效率和质量的必要途径,企业的经济活动都离不开与别的企业的合作,如果合作合同的履行出现问题,很容易就会出现资金呆滞或外流无法回收,产品积压,流动资金周转不灵等现象。对合同进行科学管理,可以促使合同的实际履行,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二、现代企业合同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国不少企业逐渐意识到了企业合同管理的重要性,但是由于许多企业合同管理的工作人员专业知识缺乏、法律意识淡薄、规章制度落后,使我国企业在合同管理方面仍有很多不足,具体表现在:

(一)合同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手段落后

如果一个企业没有健全的合同管理制度,就会缺乏制定或执行合同的统一标准,就会出现一系列问题,例如部门的权责分工不明确,就会造成规则的出处五花八门,甚至会有冲突的现象。这些自然会对合同经办部门和经办人员造成很大的障碍。在现代社会,部分企业合同管理仍以手工操作为主,信息化程度低,影响了合同归档、调阅以及进度分析。甚至纸质合同损毁、遗失的现象也多有发生。随着全球一体化和网络经济的发展,企业在采购、销售等方面越来越依赖网络。制度的不健全和管理手段的落后导致企业不能及时掌握市场信息,这对合同管理中与对方的沟通协调以及合同履行都将产生影响。最终导致企业效率和效益的降低。

(二)企业仅注重合同静态管理,忽视合同动态管理

目前,大多企业只注重合同相对方的静态指标,而忽视合同履行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动态过程。例如,企业在签订合同前,虽然会注意审查签订合同的对方的资信状况和履约状况,但大多情况下只注重对方以往的履约能力,如企业会对注册资本的数量、生产规模的大小,业内影响力的高低等方面进行调查。合同的履行是包括签约、交货、验收、结算等多环节的动态过程。对方当事人过去的履约能力强并不代表其当前签订合同的履约资信和能力高,即使资信状况良好也同样存在着违约的法律风险。因此,忽略合同的动态管理,是做不好合同管理工作的,也无法保障企业的合法权益。

(三)合同签订行为和合同文本不规范,条款过于简单或不明确

企业对签订的合同,总希望能达到合同条款细致严密,尽可能面面俱到的目标。但在实际工作中,一些企业签订合同时,没有调查了解对方的资信状况,没有审查对方的法人经营执照或自然人身份证明就签订合同。如根据我国的相关法律规定,法人的分支机构须有法人的授权委托才可以对外签订合同,现实中却出现了一些分支机构没有经过授权委托就对外签订合同的现象,这就会给合同的安全埋下隐患。另外,企业合同管理机构往往忽视对企业内部合同的要求,合同文本格式不规范、内容不完整、文字表述不准确甚至合同主要条款不齐全等都会埋下合同隐患,不规范的条款可能被居心不良者利用而造成坏的影响。

(四)合同法制观念淡薄,风险意识差,合同管理专业人才缺乏

企业的合同管理部门不健全、企业对合同的风险管理意识缺乏的现象并不少见。合同管理人员需要有充分的法律知识、专业技术知识以及综合管理方面的知识。但在现实中,许多企业的合同管理人员缺少培训、业务水平有限、法律知识匮乏,没有能力按规定要求开展合同管理工作,往往只是盲目机械的进行流程性工作,无法对合同涉及的法律问题作出正确分析。相关人员对合同的签订及生效的审查把关不到位会使大量不规范的合同生效,这自然会埋下许多隐患。

三、做好企业合同管理的探讨

如何解决目前我国合同管理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切实提高企业合同管理的水平和能力,规范企业市场运作,这是值得我们深刻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规范合同管理,解决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可以从如下方面做起。

(一)建立健全企业合同管理体系,完善合同管理制度

企业应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依据实际情况,从合同的签订、履行、违约处理等方面制定全面的合同管理制度。这些制度应包括:合同归口管理制度,即对企业合同实行全面统一的管理,确定统一管理的机构和职责,规定合同管理的原则和内容,合同签订、履行、变更、解除的一般要求;合同分类专项管理制度,企业合同种类繁多,不同种类合同各有不同特点,对合同进行专项管理,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合同管理的效率;合同专用章管理制度,合同专用章是合同对外签订合同时专门使用的印章,它代表法人确定合同权利和义务,应切实加强合同专用章的管理,合同专用章应由专人保管和使用。除此之外,还应包括合同台账及统计报表制度,合同归档制度,合同履行监督管理制度等。使合同管理有章可循。同时,企业应加强合同管理机构的建设。设立企业总法律顾问和法务部门。这样可以补充合同管理上的漏洞,使合同管理更趋于专业化和法律化。

(二)加强合同的动态管理。随时审查对方的资信和履行状况

合同管理不应该只体现在合同的签订上,而应该贯穿合同的整个过程。加强合同的动态管理,应做到合同从签订—履行—终止的全过程管理,对于合同的全过程应做到实时监督跟踪,定期检查确认。合同准备环节,要注意审查对方的资信状况;合同谈判环节,要全面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使用严谨高效的谈判方法;合同签署环节,在签署时,不仅要确保合同文本的规范、合乎法律,同时仍要审查对方的资信状况和主体资格,避免盗用公司合同专用章而签订合同等虚假行为的发生;合同履行环节,要围绕合同履行,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改善和提高合同履约水平,同时要实时掌握对方的履约动态,防止履约不能状况的出现;合同的结算与支付环节,企业要整章建制,完善管理,严格把好支付关口。只有对合同的每个环节都进行严格的监督和管理,才能更好地预防合同纠纷和法律风险,更好地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三)加大宣传力度、增强法律意识、切实提高合同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企业领导及其员工要认真努力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加深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合同管理重要性的认识。树立良好的法律意识,学会用法律手段保护企业合法权益。同时,企业对于合同管理人员应严格选拔,建立健全考核和激励原则,优胜劣汰。企业还要创造条件,组织相关管理人员的法律学习和业务学习。切实提高合同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学会以法律为准绳,以合同为依据,对于合同签订—履行—终止全过程,合同管理人员因尽到其应尽义务和职责,不懈怠、不随意,切实把好合同关口,把企业面临的潜在风险最小化。

(四)做好合同的违约索赔管理,最大限度降低企业损失

并不是每一个合同都能完美结束。在实际合同管理中往往存在着合同履行不能的违约情况,此时合同管理部门要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正确处理合同违约带来的后果。若是我方违约,则应积极与合同对方协商,如履行中止,当阻却事由消失后,继续履行;或履行终止,赔偿损失。无论何种情形,应尽可能降低损失。同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者自身的良好资信,因此违约后,应及时采取措施,维护企业的信誉。如果是合同对方违约,法律顾问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协商、仲裁或诉讼的方式,要求对方承担缔约过失责任或违约责任。

四、结语

篇6

两大技术创新的历史影响

交通运输技术促进物流向大型化、统一化发展: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铁路、飞机等交通运输工具相继出现,标志着轮船不再是国际化运输的唯一方式。同时,苏伊士运河和巴拿马运河的整修为更加大型化的海运运输提供了基本条件。这一切的技术进步都使得远距离运输费用急剧减少,并最终促使了大规模生产(mass Production)的出现。生产被集中到了主要的交通枢纽,各生产商纷纷采用垂直式的工业生产结构以减少各环节中的差异。

20世纪60年代,集装箱的出现直接导致了第一代大型集装箱油轮的产生。这一发明极大程度上减少了海陆运输的港口周转时间等成本。至此开始,集装箱运输走向了以不断大型化而减少成本的发展道路。值得一提的是,上世纪70年代~90年代,许多老的欧洲港口由于无法适应集装箱运输而纷纷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亚洲的新型港口,如新加坡、中国香港、上海、深圳等。这一变化也很大程度地影响了全球供应链的再分布。

与此同时,多式联运技术也有了极大的发展。标准的集装箱不仅可以被用于水运,同时还可以使用卡车、火车进行陆地运输,从而极大地减少了周转时间等成本。而这项技术更重要的意义在于:供应链的设计不再受全球几大航线的限制,而变得更加多样化。以美国为例,早在上世纪50年代,美国就已经完成了其公路和铁路网的建设,但多用于国内物流运输。多式联运出现以后,东西向、西南向的陆地运输线路迅速发展,很快取代了需要经过巴拿马运河的东部海运线路,致使美国东部港口运量急剧下降,而西部港口(洛杉矶、长滩等)则高速发展。上世纪50年代,美国的东西岸港口可以说是平分秋色,而如今,光洛杉矶港和长滩港就承担了美国近80%的进出口量。可以说,多式联运彻底地改变了美国的供应链分布。

通信技术促进物流个性化、精确化发展:上世纪50年代,在集装箱发展的同时电话技术也在快速发展,越洋电话成为可能,并迅速应用于商业领域,信息的交流大大便捷。之后,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和物流理论的优化,上世纪70年代具有跨时代意义的实时(Just-in-time)生产系统由丰田公司提出并运用于汽车生产,精益制造(Lean manufacturing)出现。这完全颠覆了美式物流一味以统一化降低成本的理念,而以信息手段为工具,着重于严格分割及精化各个生产环节,使得商品在满足个性化的同时降低了不必要的生产及流通成本。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这一理念在供应链的各个领域都得到了运用,定制化的产品越来越成为主流。生产环节被重新切割和配置,交通枢纽和仓库的功能逐渐多样化,对供应链各个环节的专业化要求越来越高,继而促使了专业物流园区和第三方物流的产生。

1952年条形码系统出现,为物流追踪奠定了基石。上世纪60年代来,对物流信息的准确性和多样性的要求越来越高,这方面的技术也是日新月异,其中做的最为出色的是沃尔玛。沃尔玛拥有私人公司在世界上最大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其国家级的先进技术和网络使其能够准确地预测需求,跟踪和预测库存水平,并建立高效的交通运输线路。同时,沃尔玛还利用其信息系统进行客户关系管理和服务响应网络设计。信息追踪技术的巧妙运用,使得沃尔玛一直走在全球供应链管理的最尖端。

总体上,在一般情况下,交通运输技术的创新,使得供应链能以更便宜的成本移动数量更多的商品,这会鼓励标准化。而创新的通信技术可以更好地规范设计、质量、数量和交货时间,这会鼓励定制化。

两大技术创新的当今战略地位

如今,交通运输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创新,依然是供应链优化和现代物流发展的重要支撑。

在评价物流指标方面,从物流自身的角度出发,即从仓储、服务水平和费用的角度出发,物流的核心考核标准只有两个:成本与效率。这两点既是评价一个供应链优劣的关键,也是一个具有竞争力的供应链所需的基础。总之,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一直是优化供应链的最终目的。而怎样达到这一目的,则同时需要技术创新与理论创新。

物流所涵盖的领域一直在不断地扩充与完善。纵向而言,物流产生于交通运输,进而发展包含了仓储,之后不断向生产末端和消费末端延伸,现在已经包含了从生产到消费,甚至于回收的各个阶段。横向而言,物流已经从简单的经济考量,延伸到了信息化、安全、环保,甚至于政治战略领域。而关于物流的理论研究也从一开始的数学、经济、计算机领域,延伸到了安全、环保等各个方面。

但是无论领域与理论如何变化,交通运输和通信的技术基础地位是不会变的。故而单纯地考虑成本和效率,虽然可以对优化供应链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却不能形成质的改变。曾经有一个非常热门的观点认为,原油价格的上涨将导致交通成本的提高,从而使得供应链向区域化而非全球化发展。而德国银行在2012年的最新研究则表示,高的能源成本并不足以改变全球供应链的发展方向,而只是改变了交通模式,使得水路运输更优于陆地运输,因而造成了部分供应链网络的重新分部。

因此,如要从结构上真正地发展供应链,还是必须从交通运输和通信技术入手。而从目前的物流发展来看,现有的起到决定性作用的交通技术有两个:集装箱运输和多式联运。

交通业推进物流发展的路径

要从结构上真正地优化供应链,单从交通运输的角度分析,则需要推进新技术,使整个交通系统向大型化、集成化发展,从而推动物流业的整体变革。因此,以推行新技术为导向,引领交通大型化、集成化应成为我国交通行业未来发展物流的核心。

至于具体的技术,前面已提到,现有的起到决定性作用的交通技术有两个:集装箱运输和多式联运。我国现在已经引进了集装箱运输技术,但发展的空间还很大。从国际上的经验来看,所需要的时间也很长。同时,基于物流业目前的不成熟状况,我国现在并没有集中推行集装箱运输,而是结合实际情况先发展甩挂运输,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如何在满足现有发展形势的同时,为未来更进一步的集成化留下空间,同时也为刚刚起步的多式联运扫清障碍,是我国的交通业需要重视和思考的。

从我国物流发展的现状来看,我国的物流业在现阶段还很不健全,各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如物流行业管理体制机制尚待完善,生产制造业与物流业发展联动不足,相关要素支撑不够,物流系统运作效率低,物流市场无序竞争,行业抗风险能力弱等。

篇7

一、企业合同管理的内涵

合同管理主要是指与合同的订立、合同的转让、合同的变更、合同的履行以及合同的终止有关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合同管理是企业之间贸易往来和经济合作的重要基础。我国理论界对于合同管理的过程进行了阶段式的划分。第一个阶段为合同谈判与签订阶段的管理。由于我国的法律赋予合同相应的法律效应,因此,做好合同签订前的准备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合同一旦签订,公司将必须按照约定履行其责任,否则将会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第二个阶段为合同履行阶段的管理。通过内部的监督等措施,促使合同约定的义务按时履行。第三个阶段为合同归档阶段。即在合同责任与义务履行完毕之后,对合同进行整理,并按照归档程序保存,以备查阅。

二、企业合同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企业内部合同管理工作机构需进一步健全

按照现行体制,电力集体企业内部没有专门设置合同管理工作机构,配置的合同管理人员业务水平有待提高,日常合同管理与审核是由电力企业法律顾问兼任。从严格意义上而言,电力集体企业系统内部应有一个完善的合同管理工作机构和一支较高业务水平的合同管理队伍。

(二)企业合同规范性文本类型不全

目前可供基层电力集体企业选用的电力企业系统合同文本有国家和地方电力行政部门制订并强制适用的示范文本,还有国家电网公司的统一合同文本。现有的电力企业合同文本,仅局限在电力企业主产品为核心的产前、产中、产后相关的产、供、销等环节。而电力企业资产社会化服务经营(如房地产租赁)、电力企业职工福利后勤保障供给(如劳保服务用品采购)等方面的示范性文本严重欠缺。此外,现有可供选用的强制适用示范文本中,存在很多不需要或不适用的条款,显得过于繁琐,不符合经济合同简洁明确的表述要求。

(三)合同履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在合同的履行阶段,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合同中应该变更的条款并没有进行有效的变更。就是在电力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实际的施工情况和预先设计的合同条款有所不同,需要经过一定的规范程序进行变更,并且加强管理,但是由于忽略了合同的管理,没有进行及时的修改。另外就是,在施工过程中存在一些违反合同条款的现象,但是由于合同管理疏漏,没有在有效的诉讼期内进行诉讼,使企业蒙受损失。除此之外,就是电力企业的合同的流转的过程过于复杂,由于合同的管理不到位,有的过了投标的有效期,两个单位仍未订立有效的合同,过了投标有效期以后订立的合同,法律效力大打折扣,给电力企业的损失埋下了隐患。

三、加强企业合同管理的对策

(一)完善企业合同规范化管理的各项制度

科学的制度是推进电力集体企业合同管理规范化的基础。针对电力集体企业内部合同管理工作的实践经验,按照现代企业经营管理对合同管理规范化的内在要求和依法治企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必须加快建立合同管理组织机构,完善专业人员配置;明确会签工作流程;制定合同分类编码规则、合同档案管理、合同信息传递与保密原则,对企业合同进行科学规范化管理。

(二)完善企业合同示范性的标准文本

针对电力企业内部合同种类的多样性和不同区域不同电力企业的业务差异性,建议国家电网公司制订电力集体企业通用的各类业务合同示范性标准文本,基层电力企业可以根据示范性标准文本,结合具体情况,对不需要或不适用的条款进行删改与补充,使各电力集体企业签订的各类合同更加切合当地实际,又不失整体合同的规范性。

(三)避免合同签订过程中的法律纠纷

合同的内容要做到真实有效,避免虚假谎报的情况发生,体现出一定的可操作性和可执行性。同时,要符合相应的法律规定,要就纠纷条款的解决进行深度的阐述,以免出现不必要的法律纠纷和矛盾问题。合同管理人员必须经常了解合同履约和管理情况并进行针对性的检查,对于确需变更或解除的合同,应当经各方当事人协商一致并签订书面协议,按照合同审查程序履行审查联签手续。因变更或解除合同造成我方经济损失的,除法定免除责任外,应在协议中明确具体的赔偿方式,并及时向对方当事人提出索赔。

(四)违约纠纷的及时处理

合同关系是一种法律关系,违约行为是一种违法行为,要承担支付违约金、赔偿损失或强制履行等法律后果。法律顾问部门审查合同时选择合适的违约条款和纠纷处理条款显得很重要,一旦发生违约情形,法律顾问要区别情况,及时采用协商,仲裁或诉讼等方式,积极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减少企业的经济损失。

(五)完成合同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管理是当今社会的发展趋势,合同管理成果关系到企业的长远发展,因此必须要实现合同管理的信息化。企业应该加大信息系统的资金投入力度,完善信息管理系统,逐步实现现代企业合同管理信息化。企业实现合同管理信息化不仅能提高企业合同管理的效率,减少企业的合同管理成本,还能减少工作人员的任务量,环节工作人员的压力,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企业合同管理的安全性。

篇8

关键词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加味金铃子汤 黛力新 临床观察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感染所引起的病毒性皮肤病。好发于成年人(尤其是老年人),并有部分老年人皮疹痊愈后遗留长时间的神经痛症状,即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严重影响生活、工作。笔者自2005年3月~2007年3月对本院就诊的30例PHN患者,采用金铃子汤加味联合黛力新治疗,并与同期采用卡马西平、多虑平治疗的30例对照,获效较佳。

1、一般资料

60例病人均为本院2005年~2007年1月的门诊病人。全都病例年龄均在60岁以上。患PHN均在3个月以上,有外院治疗PHN的病史记录,且每日口服多虑平及卡马西平2片以上。排除青光眼及有服卡马西平出现药疹的患者。心电图、肝肾功能、血常规、肿瘤标志物检查正常。将上述患者随机分治疗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60~90岁(平均66.36岁)。对照组30例,男16例;女4例年龄60~89岁(平均67.12岁)。受累神经:治疗组肋间神经14例,三叉神经8例,颈丛、臂丛神经4例,腰骶神经2例,股神经2例;对照组则分别为16例、7例、3例、3例、1例。两组一般情况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可比性。

2、治疗方法

治疗组服用加味金铃子汤:元胡30g,炙全蝎粉(吞)2g,制香附、生白芍、佛手片、黄芩、川芎各10g,生地、丹皮各20g,龙胆草6g。便秘者加制大黄10g,每日1剂,分上下午服用。黛力新片每次半片,每日早、中午各服1次,2日后每次1片,每日早、中午各1次。对照组卡马西平片每日2次,每次1片,多虑平片早半片、中午半片,晚1片。1个月后观察结果。

3、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根据主诉、疼痛评分法(VRS4),将疼痛分为:①无痛,②轻度疼痛,③中度疼痛,④重度疼痛;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各测评1次。疗效判定:①痊愈:治疗后疼痛程度为无痛,②显效:治疗后疼痛较治疗前下降两个等级,③有效:治疗后疼痛较治疗前下降一个等级,④无效:治疗后无改变者。

3.2 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见表1。

篇9

【关键词】债权形式主义 善意取得 合同效力

一、债权形式主义

通说认为我国《物权法》,采纳债权形式主义的观点,其定义为:“物权因法律行为发生变动时,除当事人间须有债权合意外,仅须另外践行登记或交付的法定方式,便生物权变动的效力。”采债权形式主义物权变动的典型国家有:瑞士、奥地利、韩国。我国《物权法》第六条规定 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应当依照法律规定登记。动产物权的设立和转让,应当依照法律规定交付。也就是说在物权变动时应该适用一般公式即:有效合同+登记/交付=物权变动,这是法律对普通物权变动的一般性规定,对于不动产和动产来说,登记和交付分别是二者发生物权变动的生效要件。

我国《物权法》第十五条规定:当事人之间订立有关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不动产物权的合同,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合同另有约定外,自合同成立时生效;未办理物权登记的,不影响合同效力。此为区分物权和债权关系的规定,从侧面反映出了我国区分债权生效和物权变动的规则。

二、善意取得

善意取得制度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至今一项迎合了社会规律的制度,根据我国物权法第一百零六条规定,不动产的善意取得要符合以下要件:

第一,让与人对让与之不动产无处分权。

第二,受让人取得不动产须基于有偿的法律行为。这是善意取得制度保护交易安全基本理念的必然要求。要适用不动产的善意取得,受让人取得不动产必须是通过买卖、互易等具有交换性的行为。如果是基于非法律行为取得不动产,则没有适用善意取得的空间。

第三,受让人须为善意。此处的善意我们可以理解为受让人非基于故意和重大过失,而对转让人无处分权的情形不知情。

第四,已作权利的变更登记。登记是不动产物权存在的主要表征方式,如果受让人没有及时作权利的变更登记,也没有善意取得适用的余地。

符合以上条件即可适用不动产的善意取得,原权利人只能向无权处分人要求赔偿,而不能向受让人行使物权请求权。

通过文章开头的公式我们不难看出,发生物权变动应当以有效的合同为前提,但是按照合同法的一般原理,在买卖合同中,合同会产生四种的效力形态,即有效的合同、无效的合同、效力待定的合同、可撤销可变更的合同。而有些所谓的“善意取得”只能够发生于无权处分的合同之中,根据最新的《买卖合同司法解释三》中的规定,对于买卖合同中的无权处分合同在实物界已经被界定为有效的合同,对于其他发生在效力待定的合同之中,对于这些合同能否最终使得物权发生变动适用善意取得制度是值得讨论的。

如果当事人是限制行为能力人,其所履行的买卖合同严格的说来效力待定的合同,而买受人如果是符合了善意取得的各种条件那么,买受人能否善意取得?我们认为这应该分情况进行认识。如果限制行为能力人与买受人履行了买卖合同,事后限制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在法定的期间内进行了追认,这是按照《合同法》的规定,该合同有效,买受人能够取得标的物的所有权,但是在这种情况下买受人不是依照善意取得制度得到的标的物所有权而是依照合同继受取得了所有权,因为善意取得制度必去发生在处分人没有处分权的情形之下,但是当限制行为能力人追认之后,处分权圆满同时合同效力圆满,不发生善意取得;如果限制行为能力人事后不追认合同在此时就不发生效力,物权发生的基础也就丧失了,受让人在这种情形之下应该返还原物,在这里虽然受让人看似完全符合了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但不能使用善意取得进行抗辩。善意取得制度的立法目的在于协调由无权处分行为产生的善意受让人与物之所有人的利益,维护交易的安全,稳定财产的流转关系和占有关系。该制度最可表现法律上的利益衡量与价值判断。因善意受让动产之占有而取得他人的所有权,与正义原则有违背,但有助于促进交易安全及经济效率。对善意第三人交易安全的保护及对未成年人、精神病人的保护何者优先,即对缺乏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发生纠纷时,是否应首先保护善意相对人的利益,此问题涉及到民法关于限制行为能力人的保护及危险分配的一项基本原则:对行为能力的信赖,既不使法律行为因此成为有效,也不使限制行为能力人负信赖利益的赔偿责任。对无行为能力人和限制行为能力人的保护不考虑相对人是善意还是恶意,即使相对人不知道或不应当知道对方是无行为能力人或限制行为能力人,也要承担交易被宣告无效或被撤销的不利后果。因此,任何人在与限制行为能力人缔约时,必须意识到这种交易存在着的法律风险,即合同一旦被宣告无效或撤销,将自行承担由此造成的损害后果,而不管其在缔约时是否知道对方有无行为能力。当然存在例外情况,因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欺诈使人合理相信其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的,在此情况下,未成年人的利益不应受到特别保护,而应当保护相对人的利益。对未成年人的保护不考虑相对人是善意还是恶意。

在无权时,处分人因为没有完整的处分权因此出卖人签订的买卖合同同样也是效力待定的合同,在相同情况下有权处分人对合同进行了追认,该物权发生变动,受让人继受取得,而在有权处分人不进行追认时,受让人也不能通过善意取得制度进行抗辩。通常认为人在主观上具有恶意,此时由无过错的本人替主观上具有严重恶意的人承担责任,难谓公平,而且,人行为的严重违法与民法所应倡导的正义和社会的公序良俗发生严重冲突时,是成立表见还是归于无效,实际上是在为保护善意相对人的利益而牺牲社会正义和善良风俗,还是为保护社会正义和善良风俗而牺牲善意相对人的利益之间进行取舍,善意相对人的利益无疑要让位于社会正义和善良风俗。因此,合同签订人盗用单位的盖有公章的空白合同书签订的合同,应当被认定为无效合同,一切责任应由盗用人自负。而在此时对于善意相对人的保护,在债法上已经规定了表见制度进行规范。

参考文献:

[1]崔建远著.物权法[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篇10

一、进一步加强对办理工作的领导,坚持和落实领导把关、办公室主任负责、承办人员具体办理的三级承办责任制,严格办理制度和办事程序,使每一件意见建议和提案的办理都要做到领导落实、具体承办人落实、工作责任落实。

二、收到建议、提案后,要认真清点登记,逐件进行审查,经审查凡不属于本单位业务范围的建议和提案,请在10日内退回区政府办公室,并书面说明情况,以便重新确定承办单位。各承办单位之间不能自行互转,以免丢失耽误办理工作。

三、要及时安排,抓紧抓好办理工作,按时完成办理任务。对省政协提案、市人大代表建议和市政协提案,必须在年7月15日前将办理结果书面报区政府办公室。经审查修定后,将以区政府办公室名义统一报送和答复,并抄送省政协提案委员会、市人大代表工作委员会、市政协提案委员会及市政府督查室各两份备查。对区人大代表建议和区政协提案,承办单位必须于年8月31日前全部办结,书面办理结果经主要领导审定签发,直接答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并附《人大代表建议办理情况征询意见表》或《政协提案办理情况征询意见表》。人大代表建议的答复在主送人大代表的同时,抄送区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委员会和政府办公室各1式2份,政协提案的答复在主送提案者的同时,抄送区政协提案委员会和政府办公室各1式2份。

四、在办理工作中坚持认真负责、实事求是的态度,切实办实事、抓落实、求实效。凡是有条件解决的,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及时解决;因受条件限制暂时不能解决的,应列入计划,积极创造条件,逐步解决;确定不能解决的,应实事求是地向代表、委员介绍情况,说明原因。

五、要采取各种方式,加强与代表、委员的联系沟通,认真听取代表、委员对办理工作的意见。对重点建议和提案,承办单位领导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进行现场办理,并邀请代表和委员进行座谈、视察,共商解决办法,努力提高办理质量和办理时效。

六、建议、提案办理答复件要按规定格式书写,以正式文件编号文印盖章。答复件首页右上角标明办理结果的类别,同时,需注明承办单位的通讯地址、邮政编码、电话号码、联系人姓名等。

七、对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不满意的答复,承办单位要重新办理,二次答复,直到满意为止。

八、承办建议、提案合计在10件以上的单位,办理结束后要写出书面总结,报送区政府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