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师风学习材料范文

时间:2023-03-15 03:09: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师德师风学习材料,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师德师风学习材料

篇1

一、教师应怎样理解师德

首先,新时期的师德应表现为一种对社会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就是为建设社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奉献自己取之于社会的文化财富和精神财富。这种使命和责任着眼于对全体学生的培养,着眼于学生德、智、体、美等多方面全面发展。

其次,新时期的师德应体现时代赋予教师的时代特征。不仅体现在教师自我较高的科学文化素养和道德修为,还包括先进的社会观、教育观、教学观、师生关系观。

再次,新时期历史时期虽为师德加入了新的内涵,还应认识到师德也表现为一种文化传统、道德传统,教师的形象有历史赋予的光环。率先垂范、为人师表、有学问等素质便是历史赋予师德形象的必要因素。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以身立教、为人师表”又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的工作是培养人的工作,而最能起到深远影响的是教师的人格因素。有人将教师喻为学生人生的引路人,是十分有道理的。

第四,教师还应认识到教师本身在时代的社会价值,不宜妄自菲薄。“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因此,作为教师要看重自我,懂得自重。陶行知先生说:“要人敬的,必先自敬,重师首先师自重。”

二、社会应怎样理解师德。

 

首先,教师是一种社会人。教师作为一种职业,它就具有一般普通人从业的特点,教师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神。在社会上,人们特别是家长及教育行政的领导们,要清楚的认识到教师首先是普通人,然后才是从事教育行业的教师。

其次,教师作为一种职业,与其他职业一样,有着本行业的特点,人们应尊重行业的特点,应尊重学校那样的育人圣地。教师在社会上是一种具有双层人格形象的群体,在学校是教师,他们这时具有教师的一面,他们应为人师表,恪尽教师的本职,这是他们应尽的职责;走出校园,出没于大街小巷、留连在集市、拥挤在公共汽车里等等时候,他们是社会的普通一员,必须允许他们做社会的普通一员,这是他们应有的权利。

第三,教育行业肩负着与其他行业所不同的责任,教师是传承文明的载体,是培养下一代的园丁,他们的从业行为理应受到社会的监督;从事教育事业的人,理应挑选社会的精英,对于无师德不适宜从事教育工作的人,理所当然要从本行业清除出去;对社会如此重要的行业理应受到相应的物质和精神上的待遇。

三、对师德的错误认识。

教师本身对师德的错误认识。一种认识,认为自己是教师,不是一般的普通人,他们自诩清高,盲目尊大,最终走向孤独,他们将像隐居山林的“隐者”在不被理解的挫折中倒下,谈不上树立师德形象。另一种认识,无论在从事职业还是非从事职业时,都将自己划为普通人一类,只不过是上完自己那堂课了事,他们不注意教师形象,只认为教师也是一般的人,这种人完全丧失了师德。还有一种认识,自己是教师要处处谨小慎为,在保持自己的形象的同时筋疲力尽,最后,认为自己得不偿失而最终丧失师德形象。还有的自以为是知识分子,人民教师,理应得到最好的待遇,没有认识到自己首先是社会人,在没得到自己期望的待遇后自暴自弃,丧失师德。这些都应为教师认识戒。

社会对师德的错误认识。教师理应思想好、行为端、知书达礼、对人礼让三厢、谦和恭顺;教师的言行举止,无论何时何地都应是社会的表率和楷模。他们在与教师有争执时,他们可说粗鄙话但教师不行,他们动辄说:还说是当老师的。”

 

四、教师、学校、社会共建师德。

1、就教师自身而言:人文关怀,努力学习,修炼人格,实现自我。

我们认为,新时期的教师对待职业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的理念,要注重人文关怀,精神扶持,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具体表现在对学生的人格尊重上。平等地看待每一个学生,关爱每一个学生,严格要求每一个学生。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对待自己的知识修养树立终身学习、与时俱进的观念以适应教育不断发展的需要;对待自己品行要从小节从严要求,以自身良好的师德形象带动更多的具有高素质人的诞生,培养学生现代人具有的素养,以奉献的精神实现自我的价值。

2、就学校、社会而言:理解、关怀、规范、监督。

篇2

一、我在职业道德规范和树立良好师德师风方面存在的问题:

对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如何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和对优秀教师的要求,我认识到,教师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其职业生活中,调节和处理与他人、与社会、与集体、与职业工作关系所应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或行为准则,以及在这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观念意识和行为品质。自我剖析我所存在的问题有:

1、在依法执教方面,尽管我能够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能够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没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但学习和宣传教育政策不够深入,有时候还存在消极的教育言论、行动等问题。依法治教就是要求教师从严格守法的高度,在全部职业行为中始终坚持正确的方向,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首要准则,我有时候放松了或不注意这个准则。

2、在爱岗敬业方面,我基本上能够做到热爱教育、热爱学校,教书育人,注意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传播有益学生身心健康思想。爱是教师职业的基础,爱岗敬业是教师处理与教育事业之间关系的准则,是全部教师职业道德的基础前提。但有时候我对待工作还不够尽职尽责;在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等方面,偶尔有敷衍塞责现象。

3、在热爱学生方面,我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其人格;耐心教导,保护学生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但在平等、公平对待学生,特别是要求学生方面,还不够严格。热爱学生是教师处理与学生之间关系的准则,是全部教师职业道德的精髓。爱是教育的万金油,当教育之爱成为普照的春晖,师生之间爱的能量就会在交换与互动中不断裂变,释放能量,产生一个个教育的奇迹。如何激发爱心、永保爱心,我尚待努力。

4、在严谨治学方面,我注意树立优良学风,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师德的基础是爱,核心是专;我注意严谨治学,提高业务水平;但探索教育教学规律缺乏长期性,教育教学方法还缺灵活性和改进力度,提高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还不够快。教师自身的学识与道德水平即师德,在潜移默化中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学生,也影响着学生对我的看法,进而影响着师生关系,所以我必须不断学习。

5、团结协作是教师处理与同事之间关系的准则,是优化校内育人环境的关键因素。这是教师的职业特点所决定的。在团结协作方面,我基本上能够做到谦虚谨慎、尊重同志,就是相互学习、相互帮助还不够理想;我能够维护其他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也关心集体,积极维护学校荣誉,但对如何更好地共创文明校风,还缺乏智慧上的协作;我应当通过靠集体的力量,群体的智慧,合作创共赢。

6、尊重家长是教师处理与学生家长之间关系的准则,是促进教育合力的形成,提高育人效果的重要环节。在尊重家长方面,我爱听取学生家长意见和建议,取得支持与配合,但由于本单位工作特点,决定与学生家长联系相对减少;在宣传科学的教育思想和方法方面还不够积极。

7、廉洁从教是教师处理教育教学活动与个人利益之间关系的准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应当注意保持的品德。在廉洁从教方面,我坚守高尚情操,讲奉献,不谋取私利,但在自觉抵制并反对社会不良风气影响方面,显得不够有力。

8、在为人师表方面,我模范遵守社会公德,注意处理个人职业劳动与自身人格塑造之间关系的准则,衣着整洁得体,语言健康,举止文明礼貌,以身作则,作风正派;但身教注重不够,律己不够严格,语言规范性有优待加强,缺乏对为人师表是教育事业对教师人格提出的特殊要求的理解。

9、在优秀教师的为师三态:敬业、爱业、精业方面,我没有坚持“敬业——爱业——精业”这个教师职业成长的基本主线,也没有政治把教师的“红”与“专”交织好以便自己更快成长。

10、在走优秀教师的精业阶梯方面,快乐的心态我还没有更好地养成,所以不好脱俗,更难超人。如何养成、永葆快乐的心态,是自己健康的成长过程的艺术时空的光与色。

11、人最好的素质是习惯。优秀教师的良好习惯我还没有具有。比如,学生中心的确立;行为、道德两种示范的发挥;事业的感情、对象的热情、生活和工作的激情等三种情怀的葆有;教学对话、公平待生、政工艺术、自身学习四种理念的提升等等良好习惯,都有待我的努力养成。

二、我存在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是:

1、现代教育理论、政策法规学习不够深入,放松了依法治教这个准则。

2、爱心没有很好的培养和树立,因而爱心的激发、永保不够而出现敷衍塞责现象。

3、缺乏刻苦耐劳精神和态度,因而提高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还不够快。

4、缺乏协作精神,因而依靠集体的力量,群体的智慧,合作创共赢方面就软弱。

5、没有理解社会办学,全民教育思想,因而正面宣传教育思想和方法不够积极。

6、降低了自我要求的标准,缺乏对为人师表是教育事业对教师人格提出的特殊要求的理解。

7、缺乏对优秀教师的为师敬业、爱业、精业方面的“红”与“专”的修炼;

8、放松了对世界观的改造,不注意养成并永葆优秀教师所具有的快乐心态和良好的教育习惯。

三、我就以上存在的问题的改进措施:

对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如何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和对优秀教师的要求,我拟定如下6项整改措施:

1、坚持理想,坚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信念。

思想上清醒、坚定;理想信念不动摇;理论要强。为此,我必须做到:切实加强党教育理论学习。约束自己,认真整改;继续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先进而纯洁的现代教育观。

2、完善学校教育管理,增强制度的严肃性。

注意加强学校教育制度的宣传工作,虚心听取各方的意见和建议,增加自己对教育不良现象做斗争的勇气,树立良好教师的自我形象。

3、转变作风,积极工作。

坚持科学的态度和求实的精神,兢兢业业地做好教育工作,树立强烈的时间观念、效率观念、质量观念。严格要求,自我加压,始终保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状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时时处处严格约束自己,正确对待个人得失,不计名利,不讲价钱,不图虚名,不事张扬,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全心全意为教育、为人民服务。

4、加强语文业务知识学习,努力提高综合素质。

我必须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一是从实践中学,向广大的教职工学习,学习他们先进方法和思想,二是勤于从书上学,学习自己的专业知识,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业精于勤,信服于人。三是向挫折和教训学,不断加以改进和提高,以致完善自我,丰富人生。

篇3

【摘要】近年来,中小学师德、师风建设方面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人民教师的形象。中小学教师师德建设,在依靠教师自觉和自律的基础上,还必须面对现实优化环境、健全机制、进行理念提升和方法创新,努力探求提高教师师德素养的对策,促进中小学教育事业健康稳定发展。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师德 问题 对策

New countermeasures for moral character enhancement of teachers of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s

Mo Fei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some problems with moral character of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s teachers have, to some extent, spoiled the image of teachers. Moral character enhancement of the teachers, for one thing, is based on their self-discipline, for another, the improvement of education environment and system, upgrade of education ideology and creation of methodology are also very important for the goal. All the above efforts are conducive to the healthy and steady development of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s.

【Keywords】Moral character of teachers of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s ProblemsCountermeasures

1.中小学教师师德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中小学阶段在人的一生中是启蒙智力与能力、培养优良品德和良好生活习惯的最佳学习阶段。中小学教师在学生成长过程中所占的比重以及产生的影响是非比寻常的,在这一时期教育影响至关重要。中小学学生模仿性很强,他们往往把教师当作学习的楷模,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重要而持久的影响。这就必然使教师的道德具有特定的社会价值,即对学生人格成长的启蒙意义。所以说中小学教师师德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这一系统工程的重中之重。教师对学生的教育,不只体现在思想教育和谆谆的道德教化上,还通过教师为人师表的作用,把道德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中小学教师的师德决定了教师的素质,教师的素质又决定了教育的质量。中小学教师应认识到师德建设的重要性,以高尚的师德引导学生选择正确的人生之路。

中小学教师师德建设是中小学教师建设中的重要要素。加强中小学教师师德建设,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要充分认识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师德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充分调动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切实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水平,使为人师表成为广大教师的行为准则,促进全社会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加强中小学师德建设,既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又是推动全社会道德建设的重要力量。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智慧的启迪者,也是精神的熏陶者、人格的影响者、美德的体现者。加强中小学师德建设不仅关系到教师自身的修养,而且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所以,要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青少年学生道德建设的先决条件,作为加强教师队伍全面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抓紧、抓实、抓好。

2.目前中小学教师师德建设存在的问题。目前,中小学教师师德、师风的主流是好的,但是时代的发展对教师师德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使教师师德、师风建设面临着一些挑战,也显现出了一些师德、师风缺失的现象。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2.1 教师本身素质不高,事业心不强。我国已经开展九年义务教育很多年了,形成了全国重视教育的现象。学生接受教育比例越来越高,教师缺口比较大,中小学教师数量的猛增,客观上也造就了一部分素质和道德不高的人加入到教师队伍。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社会上出现了一种以物质利益作为评价一切事物标准的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呈蔓延之势,少数中小学教师把师生关系变成了互相利用的商品关系。如有的教师利用节假日向学生索要礼品,利用学生搞创收,不注意自身形象,师生关系世俗化;少部分中小学教师对教育事业没有热情,事业心、责任感不强,缺乏孜孜不倦的勤业精神,对工作的时间和精力投入不够,只是把教师工作当作一个普通的职业而不是事业看待,甚至仅仅将其作为养家糊口的饭碗或者通向其它事业的“跳板”;还有个别教师出现意志消沉、不爱岗敬业、事业心不强的现象,不良行为损害了教师的整体形象。

2.2 教师职业倦怠心理严重。教师职业倦怠是指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压力体验下所产生的情绪、认知和行为的衰竭状态。其典型症状是工作满意度低、缺乏热情和兴趣丧失以及情感的疏离和冷漠。[1]当前,中小学教师的工作热情普遍不高,有的在教学中缺乏创新精神和精益求精的态度,多年一本教案教学生,没有更新;有的不按教学要求认真备课,甚至没有讲义,难以保证上课质量;有的停留或满足于一般陈旧知识内容的传授,无心探索和介绍新的科技成果,无心致力于教育教学攻关。教师上课随意性较大,迟到、抽烟、打电话屡见不鲜。教师职业倦怠是对教育职业的伤害,不仅对教师和学生的身心发展构成巨大危害,而且危害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

2.3 好为“经师”,不为“人师”。著名教育家徐特立先生说:“教师有两重人格,一重叫‘经师’,就是管教书本的知识;一重叫‘人师’,就是教学生做人,要管好学生的作风、生活和学习习惯。”然而在目前的中小学教师中,一些人认为只要完成“教书”的任务,也就算完成了自己应尽的职责,不知道自己更重要的职责是“培育新人”。这些教师平时只是教书上课,对学生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一概置之不理,不热爱和尊重学生,从不与学生谈心,不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对学生的成长毫不关心。[2]不重视“言传身教”对学生的影响作用,平时不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上课讲脏话、吸烟,喝过酒进入课堂,穿着打扮有失身份,甚至不择手段地追求个人私利,给学生的成长、成才带来了负面影响。

2.4 师德教育的形式枯燥、单一。传统的中小学教师师德教育无论是形式还是方法都比较单一,主要就是通过课堂上、会议上对中小学教师师德知识、规范进行集中灌输和空洞说教。有人认为,教师本身就是教育人的,所以,师德教育用不着讲究方法,只要把那些职业规范提出来,灌输给中小学教师就行了,中小学教师自然会自己教育自己。缺乏中小学教师的自主参与和深刻体验,使本应丰富感人的中小学教师师德教育变得枯燥乏味,少有实效。[3]同时,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方法与技术不断更新,教学任务繁重的中小学教师为难以挤出时间在短期内获取新知识、掌握新技能而困惑苦恼。再加上应试教育积重难返,所以师德教育自然成为了应试教育的“鸡肋”。

虽然以上这些中小学师德建设方面的现象只存在于少数教师身上,但有损于人民教师的崇高形象,也危害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造成了很坏的社会影响,这些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在全社会大力提高道德水平、加强道德建设,在素质教育不断向纵深推进的形势下,切实加强中小学教师师德建设、大力提高师德水平,已经成为一项刻不容缓的迫切任务。

3.中小学教师师德建设的对策创新。进入新时期,中央确定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战略任务,只有不断创新中小学教师师德建设工作,弘扬高尚师德,履行师德规范,强化师德教育,着力解决中小学师德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树立正确的教师职业理想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打造一支敬业奉献、教书育人、遵纪守法、为人师表的教师队伍,才能适应新形势下教育发展的要求。加强中小学教师师德建设,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3.1 提高准入资格和加强岗前培训。提高准入资格是加强中小学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首要环节,具体说来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把握:一是进行上岗资格考试。由于高等师范院校扩招速度过快,人才的质量难以保证,因此在中小学录用新教师的过程中应该进行上岗资格考试,从人才录用上把好教师队伍的“入口关”。进行上岗资格考试和教师资格认证是解决目前中小学教师师德、师风水平不高、起点低的一项可行措施,也是保障中小学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举措。二是岗前培训。岗前培训是中小学教师走上讲台的第一课,是他们走上中小学教学岗位前必须接受的教育科学知识、教学技能、教师职业道德以及学校规章制度方面的较为基本的、系统化的培训,也是中小学教师由原有的角色向教育者这一新角色转化的桥梁,对中小学教师完成角色转变起着催化和指导作用。

3.2 坚定理想信念,爱岗敬业。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中会有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我们去探索和研究。为此,中小学教师要牢固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才能具有较高的政治敏锐性、鉴别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做到以言传道、以行垂范。要志存高远、爱岗敬业、乐于奉献,自觉履行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中小学教师要深刻认识到教师职业是神圣而光荣的,深化对教师职业的认同感。要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思想。全面关心学生成长,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认真钻研专业知识,苦练教学的基本功,不断增强教书育人的能力。要及时了解学科发展、研究方面的新知识,掌握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不断优化知识结构,拓展知识面,做到博学业精。

3.3 消除教师职业倦怠,焕发中小学教师风采。改变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心理,就必须改革当前对中小学教师单纯以升学率为主的考核评价体系,逐步建立以中小学教师发展性评价为主的考核评价体系,减轻中小学教师工作和心理上的压力,创设适合中小学教师自主发展的制度和机制。根据当前教师职业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进一步完善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措施,在优化教师结构、激发教师敬业精神的同时,需要考虑教师职业的稳定性、教师专业和身心健康发展的个体需求,使教师具有稳定的从业心理、健康良好的发展心态。唯有如此,才能使中小学教师以身作则、自觉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

3.4 教师要深刻认识到育好人是师德教育的最高荣誉。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因此,中小学教师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自己不单单是为教书而教书的“教书匠”,而应是一个教育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个工程师是通过教学活动,在学生心灵上精心施工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世界观和道德觉悟。这就要求中小学教师,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德育为首,五育并举,做到既教书又育人。凡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必须做到。在日常生活中言行举止给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在课堂上必须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3.5 创新师德学习材料,丰富师德学习活动。师德学习要跟上时代的步伐。第一,要不断更新师德学习材料,删除不符合新时期师德建设的材料,替换上具有时代特色、有影响力和感染力的内容。同时树立品德高尚的中小学教师师德典范。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通过学习他们的先进事迹来提高中小学教师的师德。第二,要拓宽师德学习活动的范围,而不是搞形式简单的说教和内容空泛的活动。通过开展一系列围绕提高中小学教师师德的活动,提高中小学教师师德建设标准。第三,组织中小学教师进行职业道德全员培训学习。通过培训学习,引导教师确立师德信念,端正中小学教师的人生观、价值观,增强中小学教师爱教乐教、敬业爱生、教书育人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职业荣誉感。

总之,良好的师德,是一种强有力的教育因素,是教书育人的一种动力。它是教师从事教育劳动时必须遵循的各种道德规范的总和。所以,每个中小学教师都要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良好师德的人,都应该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这样才能完成“传道、授业、解惑”这一光荣而伟大的任务,才能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崛起。

参考文献

1 刘俊娥、柴冬梅.中小学师德教育分析[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3):53~54

篇4

一、农村教师队伍现状分析

1.教师队伍总体素质不高

现在幼儿师范学校的门槛还比较低,绝大部分幼儿教师都是初中毕业后直接就读幼儿师范,他们虽然具备幼师基本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素质,有耐心、童心,还有较好的弹唱说跳、初步课堂实践等基本功。但是,从适应当前幼儿教育的需求来看,目前幼儿教师的学历仍然偏低,文化功底较薄弱,实际教学能力和整体素质还有待提高。

2.年龄结构不合理,中年骨干教师缺乏

教师队伍中40周岁以上的教师居多,这些教师一般都不是幼教专业学校毕业,有的是从小学转入的,有的是从其他单位转入的,这些教师虽资历老经验丰富,但观念陈旧、创新意识不强、缺乏正确的儿童观等现象仍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青年教师虽然是专业学校毕业,但教学水平和学术水平的提高需要一个过程。

3.教师职业倦怠感明显

农村教师少幼儿多,教师普遍感到工作量大,除了要完成业务上的各项文字撰写工作(如备课、读书笔记、课程反思、幼儿个案、成长档案等)。教师还要忙于应付各类检查、验收,比赛的琐碎工作,再加上对孩子安全事故的担忧及家庭负担消耗精力。来自生活和工作的种种繁琐与压力会给教师的心理带来或多或少的负面影响,心情不好、缺乏自主钻研热情、找不到职业幸福感等,从而产生明显的职业倦怠感,直接影响着教育活动的效果。

另外,还有教师课程理论水平偏低、教学反思意识差、科研意识薄弱,科研能力欠缺、缺乏专家引领等现实问题。

二、依据现状思考对策

虽然农村幼儿园有很多客观真实的原因存在,但绝不能只找借口,不找方法,只要有心,就会看见改变。虽然环境是农村,但其他方面可以做到优质。

1.管理优质

(1)优质办园取得政府、社会和家长的认可

党和国家十分重视学前教育的发展,从十七大的“重视学前教育”到十的“办好学前教育”,两个字的差别,意味着要办出有质量的学前教育。现在随着办园数量的不断增加,办园质量被推向了教育改革的前端。对幼儿园的办园质量的认可要依靠社会公众与幼儿家长对幼儿园的认可。所以幼儿园的价值取向取决于幼儿家长与社会的价值取向。幼儿园办好了,教师的价值得到了体现,教师的社会地位也会自然得到提升。同时幼儿园要尽量创造条件,给教师和幼儿向社会展示的机会,得到政府、社会的认可。

(2)创新思路,和谐规范管理

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教育理论推陈出新,在国家对学前教育日趋重视的形势下,幼儿园必须与时俱进,创新幼儿园管理,坚持以科学化、民主化、人性化的管理,提高办园水平,从根本上调动幼儿教师的积极性,从而有效地提高保教质量。首先要努力实现幼儿园师生比例的合理化,避免超大的班容量使教学效果受到影响,明晰教师的工作量,合理安排其工作和任务,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文字撰写工作,让教师能将精力投入研究如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上。其次要增强教师“主人翁”意识,一所幼儿园的良好规划应该使管理者、员工和家长共同参与,积聚智慧,这样才会使幼儿园规划目标更明晰、操作性更强,认可度更高,实现的可能性也更大。

2.加强学习

农村教师和城里教师只是从区域划分,和教育行为、教育内容无关。农村幼儿教师的“农村”二字除了代表教师所在的区域以外,不应该代表任何含义。因此,加强农村教师的思想道德教育尤为重要。

(1)定期开展师德教育的理论学习

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培养自己良好的师德,在师德中体现自我价值。每学期开学,幼儿园应拟订“师德学习计划”,每次学习内容都落实到具体教师负责,保证计划落实,内容落实,并联系实际进行理解与宣传,有利于教师树立以德为先、育人为本、热爱学生的职业道德,并能及时将师德规范内化为自身的师德修养。

(2)定期组织丰富多彩的师德师风活动

活动是很好的育人途径。活动前的宣传发动、活动中的启发引导以及活动后的反思讨论是开展师德师风活动的每一个重要环节,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如党支部、团支部可以组织全体教师观看爱国主义影片、宣传师德师风影片,各位教师结合自己工作写观后感,利用教师节开展“我的美丽教育故事”“我心目中的好教师”等演讲活动。只有学习、行动再加落实,师德师风建设才会有保障。

(3)定期庆祝丰富多彩的节日

一年中,有很多充满欢乐的节日,教师们欢聚一堂庆祝节日是增进情感、促进团队凝聚力的有效途径。如,元旦联欢会的“我们在一起”,老师们用游戏、诗朗诵、小品、歌曲表演、模特走秀的方式感受着彼此的爱,彼此的欢乐。还有一些是专属于女教师的节日,如,三八妇女节的“赏梅”活动,教师节的“我的节日我最美”,大家欢聚一堂各自把对同事的赞美写在爱心卡上……

3.提高专业水平

我国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顾荣芳教授在《论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的本质》一文中提出:专业发展是幼儿园教师在深刻认识和理解自我的基础上进行的自我引导的过程,关注教师发展的幼儿园应立足于以人为本、群体互动,探讨幼儿园教师与同事的合作学习。虽然现在不能把所有教师送到专业院校重新培训,但是我们可以做到:

(1)以优势促专业

农村幼儿园一般硬件设施差,比较缺乏玩具、操作材料和教学设备,但是在农村有丰富的可利用的自然和社区资源,能为幼儿提供丰富的、取之不尽的学习材料。教师可以选择既卫生、安全、适宜,又低成本、无污染的材料用于幼儿的操作活动和游戏活动。比如石头、沙、黏土、树叶、草、贝壳、蛋壳、竹子等自然材料和包装纸、袋子、盒子等,生活用品如面粉、种子、衣服、毛线、蔬菜等废旧材料,这些材料易取易存,数量、种类都能足够孩子使用,每种材料虽然生活中处处可见,但是对于孩子来说是可为他们提供探索机会的“宝贝”。孩子可以自主选择,充分与材料互动,尝试探索。教师既可以因地制宜地利用现有的环境提供室外玩沙、玩水的条件,又可以利用当地可找到的材料制作大型玩教具,如攀登架、滑滑梯、秋千等,给孩子提供自由参与活动的条件和机会,这些玩具与用高价买来的玩具具有同等的教育价值,有的甚至更好。

(2)以培训促专业

我国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王冬兰副教授在《参与式培训与西北地区农村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一文中提出:农村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存在职前教育不足、职后培训欠缺等问题,直接影响到农村幼儿园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和整体质量。农村幼儿教师的文化和专业水平相对较低,培训就更为重要,但是培训师资缺乏,培训方式和内容陈旧。作为管理者,首先要做好园情、师情分析,确立园所发展规划的同时帮助教师做好个人发展规划。

①“矮子中间选将军”,培训对象阶梯化

幼儿园可以根据本园教师的基本情况“矮子里选将军”,选出部分“将军”去参加各类校外培训,让教师们有更多的学习机会。 “将军”怎么选?首先,“将军”要有一套标准。该标准的制订应符合本园实际情况,选拔要公开化,让全园教师都能积极参加;其次,要注意梯队化,要将培训对象划分成几个梯队,每个梯队制定不同标准,不限名额,教师达到该标准就可以参加选拔,这样既可以让教师明确自己的现状,也可以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

②优化培训环境

篇5

我校领导高度重视师德建设工作,党政主要领导能把师德建设年工作摆上议事日程,定期召开会议,统一思想认识,增强抓好师德建设年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同时,研究制定师德建设年活动方案,成立师德建设年领导小组,部署师德建设年活动,每项活动领导做到心中有数,指导到位。

二、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思想素质

1、学校有计划有步骤地抓好了学习教育活动,组织教师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宪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法律法规,提高教师的法律意识,增强依法治校的能力和水平。

2、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了《依法治校、净化育人环境的暂行规定》及《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吉林市教师师德五条禁令》、《昌邑区教育文化体育局的十条工作纪律》,学校并将禁令和工作纪律张贴在教师的办公室,每位教师和学校签订了三个责任状。

(1)严肃工作纪律,加强教师职业道德责任状。

(2)依法治校,净化育人环境责任状。

(3)杜绝乱收费,乱办班责任状。

3、学校利用政治学习时间,组织教师观看了《我的师德观》录像,学习了马宪华、林占春同志的先进事迹,并组织了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去昌邑区一实验小学听全国十杰教师林占春的事迹报告,林占春朴实、生动的报告深深地感染了每位教师。回校之后,学校组织了讨论,谈感想,谈体会,特别是教师听了贾局长的讲话,决心以林占春为榜样,努力学习,认真工作,力争在几年之内,成为一名林占春式的名教师。

4、学校以《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年学习材料汇编》为蓝本,利用政治学习时间,组织教师学习,引导教师正确理解教师职业道德内涵,把握师德原则、师德规范及教育法规,提高认识、规范行为,采用集中学习和分散自学,讲课辅导与集体讨论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学校师德建设年领导组组长高校长从北京学习回来,进行了《顺应时代改变思维模式,更新观念达到教育创新的》师德讲座,学校还聘请了吉林市小学校长主编李博生同志进行了《学习型组织》的辅导讲座,会后教师进行了师德论坛,通过论坛,教师的教育思想观念与创新能力均得到大幅度提高。此外学校要求教师结合自己在师德方面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进行自学,并写出千字文师德体会。同时,学校认真向教师传达吉林市教育局20XX年16号文件,组织教师逐条学习,并将《违反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暂行处理办法》复印,每位教师人手一份抄录在政治学习笔记本上,做到入脑入心入耳,并落实在行动上。学校严格贯彻落实市教师师德禁令及其他师德规范均公示上墙,教师人人熟知,真正做到令行禁止,真正做到有举必查,查实必处。

通过学习,对教师进行了职业道德教育,提高了教师教书育人水平,使教师端正了教育思想,真心实意地关心、爱护、培养教育每一名学生。

三、丰富活动载体,开展系列活动。

1、召开了全体教师大会,学校领导作了师德建设年工作的动员部署,每位教师引起了高度重视,增强了参加这次活动的自觉性,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师德修养计划。20XX年10月15日,学生代表、家长代表、社会各界人士参加了教师公开承诺大会,在会上学校领导传达了区教育文化体育局开展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年活动方案及学校的活动方案,举行了教师公开承诺签字仪式,教师代表、区师德标兵王洪迎宣读了教师公开承诺书,全体教师把庄严的承诺留给了学生、家长、社会各界人士,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廉洁从教,为人师表。

2、在教师中实施了“五师”教育工程:

(1)铸师魂,要求教师具有“四心”:关爱学生诚心,了解学生细心,教育学生耐心,服务学生热心。

(2)育师德,要求教师做到“三爱”:爱事业,爱岗位,爱学生。对后进学生有“三心”:爱心、耐心、信心。

(3)树师表,要求教师实现“四三二一”目标:四高——高度的觉悟、高度的社会责任感、高尚的道德情操、高超的教学艺术;三种精神——奉献精神、敬业精神、创新精神;二严——严肃的自我修养、严谨的治学态度;一强——强化为人师表意识。

(4)正师风,通过制度规范、行为规范、榜样规范,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

(5)练师能,对不同层次的教师提出不同的要求,按“新秀”工程、“明星”工程的目标进行培养。“五师”教育工程的实施,强化了教师的职业道德意识,学校掀起了人人争当师德先进,个个勇创教育佳绩的热潮。学校师德典型事迹层出不穷,教师们在教育岗位上无私奉献,悉心育人,她们用爱塑造爱,用心雕塑心。“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为了学生的一生发展”而积极投身于课程改革的实践中,取得了累累的教育硕果,学校的办学育人工作得到家长及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3、在教师中广泛征集教师禁语和教育艺术语言。全校共征集教师禁语213条,教师艺术语言190条,经过整理教师禁语66条,艺术语言44条,上交局人事科,每位教师人手一份,通过此项活动使每位教师知道了应该怎样说,怎样做,每位教师在此项活动中都有所感悟。

4、学校在学生中进行了我心目中的好教师师德征文活动。有8篇征文送交区教育局,其中6.3中队孙楠同学的《愿望》被选送市里参加评选。

学校在教师中进行了铸师魂、育师德、树师表的征文演讲比赛,6篇征文上交区教育局,其中李淑华教师的《平凡的岗位,不平凡的价值》征文选送市里参加评选。

篇6

关键词:新教师;职业生涯设计;青蓝培养模式

0引言

近年来,新教师数量逐年增加,他们的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关乎学校的规划发展。学校办好教育的关键在于建设结构科学合理、业务精湛的师资队伍,其中,大量的新教师迫切需要成长,他们热情高涨,朝气蓬勃,但大多数是从校门走向校门,在职业道德修养、教育理念、教育方法等方面都相对欠缺,需要针对性的指导和引领。此时,新教师的职业生涯设计尤为重要。古人云:“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责任心强、教科研能力突出的老教师对新教师进行“传、帮、带”,指导新教师制订个人发展规划,成为了新教师成长的科学、有效路径。本文将从新教师职业生涯设计入手,重点研究青蓝培养模式,并对其内容进行阐述。

1新教师职业生涯设计的重要性

教师职业生涯设计是指“在开放的教育教学情境中,教师主体在内外双重机制的交互作用下,自我规划设计、主动谋求个人职业生涯和专业发展的动态活动过程”。这一过程包括教师对自身与环境的评判和思考,对职业的认知和选择,对职业前景的预测,对职业能力和专业发展的评估与设计。教师职业生涯设计有助于明确自己的优势与不足之处,取长补短,发挥特长,激发个人潜能,有助于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抓住工作重点,明确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实现个人发展。因此,教师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和设计,是教师自身不断成长、持续保障专业发展、最终取得成功并实现自身价值的重要路径和必然选择。对于新教师而言,职业生涯设计更加重要,关系到他们的岗位适应能力。目前,大部分新教师是从校门走向校门,没有足够的社会阅历和经验,工作前也没有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做出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并且高校的恒温环境也逐渐使他们失去了一定的竞争力。因此,新教师更加需要科学合理地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做好职业生涯设计。

2新教师职业生涯设计的路径

新教师职业生涯设计具有终身性、阶段性、专业性的特点,分为短期和长期设计。其设计路径包括:(1)参加新教师岗前培训。新教师岗前培训是教师进修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新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观念、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掌握教育教学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措施,是教师上岗、教师资格认定、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的必备条件之一。新教师岗前培训内容包括: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规范、教育政策法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教学基本技能等。岗前培训的考试成绩记入个人业务档案,尤为重要。(2)参加校本培训。校本培训是学校为新教师提供的学习与交流平台,旨在帮助新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了解学校的规章制度,确定自己的努力方向,尽快完成角色转变,更好地履行岗位职责。参训教师通过聆听专题讲座、参与教学观摩等方式,了解学校的办学历程,明确学校师德建设的相关要求,从教师资格证申报、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等方面确立专业发展的短期目标,并且更好地融入到学校的内涵建设中去。(3)参加专业提升培训。新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结合系部及学校的发展规划,选择合适的、专业的、高层次的专业提升培训,聆听专家的经验分享,与不同年龄层次的优秀教师在一起讨论交流,从而获得自身的专业提升。(4)积极开展“青蓝工程”项目。“青蓝工程”项目是近年来在高校兴起的一种青年教师培养模式,“青蓝工程”中的“青蓝”取自《劝学》中的“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即由指定“老”教师对“青年”教师在科研、教学及实践等诸多方面进行一对一的辅导,使青年教师能够迅速成长为能够胜任高校教学科研工作的优秀教师。

3青蓝培养模式研究

青蓝培养模式是新教师长期的职业生涯设计,是新教师可持续发展的平台,引领、帮助、促进新教师成长,并且为新教师成长提供保障。青蓝培养模式能够充分发挥在教育理念、专业知识、教学能力等多方面有较高水平的中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与新教师结队,使新教师得到迅速成长并实现可持续发展。青蓝培养模式是传统的师徒关系在现代学校教育中的体现,也是校园文化和校园精神的传承。青蓝培养模式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得以实现:

3.1新老结对,组建青蓝团队

学校各部门应高度重视新教师进校后的培养工作,认真组织,宣传动员,为新教师选择思想政治素质好、责任心强、教科研能力突出的指导教师,新老双方签订师徒协议,明确各自的职责。并且,在结对实施过程中,各部门要配合学校对结对双方进行跟踪监督,不定期抽查核实,保证计划正常落实。其中,老教师必须教风严谨,锐意创新,主动承担传帮带的责任,卓有成效地帮助新教师成长,具有良好的奉献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新教师必须虚心听取老教师的指导意见,结合自身,不断反思,积极进取。学校可以定期组织新教师学习成果汇报活动,给予新教师展示的机会,获得自信,更加努力进取。

3.2青蓝团队进行师德培训

青蓝团队中的“师傅”是师德师风的引领者,是新教师情感和信念的塑造者,热爱党的教育事业,自觉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教师职业道德。老教师的优秀师风和光荣传统即是青蓝团队进行师德培训的教育资源,爱岗敬业、淡薄名利、潜心钻研的师德风范,即是新教师学习的榜样和力量。新教师在学校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党支部具体落实、教师自我约束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下,应紧跟老教师步伐,维护教师职业形象,提振师道尊严。

3.3青蓝团队进行专业建设

青蓝团队中的老教师在本专业领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为本专业带头人,长期致力于专业建设,坚持在教学第一线,并且,致力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紧密结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融入学科专业发展前沿。教学方法和手段先进,重视实践教学、研究性教学和信息化教学,促进学科专业发展,对专业建设贡献突出。他们有明确的专业研究方向,在专业领域有深入的研究,开展的研究工作属于本专业的前沿方向或具有创新性构想,有较为突出的合作研究和教学改革成果,并已经取得了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在如此优秀的老教师带领下,新教师可以认真听课,课后进行消化,整理自己的课程教学思路,设计教学实施方案,在教研室展开课程研讨,讲述自己的心得体会和收获,并整理归档,形成完整的学习材料,以供同专业的新教师共同学习。学习的同时,新教师需要每学期进行课堂展示,呈现学习成果。老教师通过新教师展示课活动,考查新教师的工作态度、专业能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是否有所进步,并提出建设性意见,帮助新教师更好更快成长。除此之外,学校可定期开展新教师教学竞赛,以赛促学,以赛促改;邀请知名专家学者来校进行指导;带领新教师赴兄弟学校开展课程改革的交流活动。

3.4青蓝团队制订新教师个人发展规划

老教师指导新教师制订自我发展规划是青蓝培养模式的重要内容,关系到教师自身发展,更加关系到学校的内涵建设及发展。制订新教师个人发展规划的过程,即是新教师转换角色、自我审视、主动学习、主动提高的过程,也是老教师共同提高,与学校同呼吸共命运,见证学校发展的过程。过程中,新教师融入新的教学团队、科研团队,对学校组织目标认同,融入到学校发展;老教师按照学校内涵建设的目标,指导新教师确定短期和长期目标,科学合理地制订个人发展规划,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对新教师的发展进行定期跟踪,提供帮助,促使新教师迅速成长,实现教师、学生、学校共同发展的共赢局面。因此,青蓝培养模式已经广泛应用于教师培养,从传统的师徒关系发展成为新老团队建设,从师傅对徒弟单一的教学指导发展成老教师团队对新教师团队全方位综合性的引领,包括心理建设、情感建设、师德师风培训、教学能力提升、专业素养提升、教育水平提升、职业生涯设计,贯穿新教师从入职开始的成长之路。青蓝培养模式已经成为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途径,为学校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4结语

综上所述,教育肩负着为国家培养高技能、高素质人才的重大责任,素质高、水平高的教师队伍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终身教育思潮下,教师专业化是伴随教师整个职业生涯全过程的重要进程。其中,学校实施青蓝工程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手段。新教师是教师队伍的新鲜血液,是学校教科研的重要力量,其教学、科研、专业能力将直接影响着学校人才的培养,承担着教育事业的未来。青蓝培养模式是新教师培养的重要、有效方式,是长期持续的贯穿于教师职业生涯的实践活动,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学校在培养新教师的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为新教师的成长提供一站式服务平台,通过青蓝培养模式,对新教师进行职业素养的培训与提升,由此提升新教师整体素质和业务能力,提高了学校的教学能力、科研水平、办学水平,最终实现教师、学生、学校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程振响.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设计[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连榕.教师职业生涯发展[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

[3]伍尚海.高校青年教师职业生涯规划SWOT分析及策略[J].贺州学院学报,2011(3):101-104.

[4]王友青,姚明亮.浅析高校青年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16(18):106-107.

[5]刘尧.高校青年教师如何规划未来.中国教育报,2009-11-18.

[6]孙建军.什么是教师职业生涯规划.洛阳教改论坛,2007-9-5

[7]席微娜.江西高校青年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研究[J].农家参谋,2018(24):187.

[8]刘继荣,杨潮.试论高校青年教师培养体系的构建[J].教育发展研究,2008(8).115-118

篇7

【关键词】“四位一体”;班级;管理模式;思政工作

高职院校班级管理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载体。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在育人实践中,探索出建立层次、责任、目标分明的班级管理工作体系,即建立“四位一体”班级管理模式,形成纵横并举,专兼结合的工作格局,在工作开展中四个层面通力配合,全程参与班级过程管理,不断加强教育资源整合的力度,形成了“四位一体”的立体化组织领导运行机制,为学院班级管理中的良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一、“四位一体”班级管理模式的涵义

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管理模式从传统的班主任、辅导员的“二元”模式向“四位一体”模式转变,构建一个全方位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平台。“四位一体”班级管理模式即:班级导师、班主任、辅导员、班主任助理为构架的“四位”,紧紧围绕服务学生成长成材的“一体”开展教育和服务工作。班级导师均由多年教龄的资深专家和学科带头人组成,对班级进行一对一的帮扶,班级导师的设立将对学生的专业学习、心理疏导和生活指导有很大的促进作用,针对该班级学生所学专业开展专业文化教育,同时对班主任和辅导员的工作进行针对性指导。班主任助理是由系部的学生会干部和学生党员组成,是班主任和辅导员与班级联系的桥梁,他们以学长的身份引导学生快速熟悉大学学习环境和适应大学生活,为班级管理发挥信息员作用,是班主任和辅导员的得力助手。班级导师、班主任、辅导员和班主任助理相结合的“四位一体”班级管理模式是对传统班级的班主任、辅导员“二元”管理模式的完善和提高,是针对新生存在的较为严重的结构性矛盾而采用的新的管理模式,它的实施不但可以减轻班主任和辅导员的工作强度,而且有益于学生健康成长,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为构建“全员参与、全方位、全过程”育人新模式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凭借“四位一体”的班级管理模式,扎实推进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积极创新班级管理模式,能进一步强化学校的育人功能,逐步完善“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体系,也必将为今后学生管理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四位一体”班级管理模式作用发挥

从人才培养的战略角度开展“四位一体”班级管理教育模式,实行班级导师、班主任、辅导员和班主任助理共同负责制,有力促进了学生管理工作成效的推进。各系部系党总支一班人亲自指导,从人员配备、工作的指导等方面有力地推动了“四位一体”工作,很多专业带头人亲自担任班导师,在广大教师当中起到示范带头作用。正是由于有了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各系部“四位一体”的班级管理工作才得以顺利开展、蓬勃发展,在全院进一步深化了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营造出良好的育人氛围。

1.班级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显著提升。“四位一体”班级管理模式实施后,思政工作一线的老师注重及时把握学生思想动态,积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使他们成为学生信赖的思想导师和知心朋友。他们经常深入到学生班级和公寓,通过召开班会、座谈交流和个别谈心等形式开展细致入微的教育工作,及时解答和帮扶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上的难题,指导学生树立科学的学业和职业生涯规划,帮助学生快速适应大学校园的生活学习,积极引导学生理性表达思想热情,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养和专业文化素养。

2.班级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班级导师带领学生参观企业,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科技创新和社团等活动,提高了学生的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了学生之间的团队协作精神,拓宽学生学习领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好奇心,为提高专业文化教育打下坚实基础。化学工程系2010级班级导师张文英、于晓萍、王富花等老师带领同学参加全国化学检验工和化学总控工比赛中均获得比赛一等奖的好成绩,共申请江苏省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2项,极大鼓舞了学生们对老师和专业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3.班级学生就业和学历提升得到大力支持。班级导师、班主任助理、班主任、辅导员向学生们通过专业发展前景的介绍,帮助学生尽早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和专业特长,在就业应聘过程中能够准确定位,到达就业岗位后能够快速熟悉工作业务,在很短时间内成为业务熟手,频频受到用人单位好评,为学生就业打开了大门;此外,班级导师在学生专接本、专转本、推荐攻读本科等方面发挥参谋人作用,帮助学生分析各个选择的有利因素,为学生向更高层次迈进奠定基础和解决后顾之忧。

4.班级学生的实际困难得到更多的帮扶。班级导师、班主任助理、班主任、辅导员用真心感动学生,与学生之间建立了深厚的情感和友谊。关爱学生、帮助学生的例子在班导师、助理、班主任、辅导员中不胜枚举,“四位”时刻关心学生,为他们排忧解难,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建立了和谐的师生关系,受到学生的喜爱,用真情感动学生,用真心帮助学生,用先进事例影响学生。

5.师德师风建设得到有效加强。“四位一体”班级管理模式的建立,不仅增强了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同时,通过班导师工作,使系、班二级组织及时掌握学生对教育教学的实际要求,促进了师德师风建设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增强了教师教书育人的主动性,营造了浓厚的教书育人氛围,通过师生紧密交流,让教师更加详细了解学生,为授课的教态教法科学安排找到依据,提高师生互融度。

6.培训交流促教育合力形成。笔者所在系部的党政领导班子十分重视对班级导师、班主任助理、班主任、辅导员的学习和培训工作。通过发放学习材料、召开培训会、交流谈心等方式,帮助他们理清工作思路,寻找科学、有效工作方法;通过座谈会、学生工作例会等方式,加强班导师、助理、班主任、辅导员间的交流,为及时沟通学生信息,及时适度调整班级工作目标,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为有效采取妥善方案提供了依据,科学有效的发挥着教育合力。

三、“四位一体”班级管理模式评价机制

为切实加强班“四位一体”班级管理模式的工作的效果,各系总支建立起班导师、班主任、辅导员、班主任助理的考核评价体系。将他们的工作表现、工作实绩的考核与各种评奖评优挂钩,鼓励大家积极加入到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中,为形成全员育人的良好氛围起到重要作用。为考核“四位一体”班级管理模式科学性和有效性,在“四位”作用发挥中考核各个个体的投入和产出对比考核,在“四位”发挥作用的配合上考核。各系党总支出台了《关于在班级管理中配备班导师、助理班主任的实施办法》及相关配套文件,明确了班级导师和班主任助理的工作职责,规范了班级导师和班主任助理的选聘和管理办法。通过完善的制度引导班级导师、班主任助理自觉、主动开展工作,建立起加强“四位一体”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长效机制。

四、结语

实践证明,“四位一体” 班级管理模式能够有效开展教书育人工作,能够提高大学生专业文化素养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时也是促进与服务系部各项事业发展的有效途径。通过紧紧围绕中心工作抓学生教育,促系部的发展,以加强制度建设为保障,不断改进和创新开展“四位一体”班级管理模式的有效方式,提升系部教书育人水平,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参 考 文 献

[1]张斌.高职学生管理制度实施中的主体参与问题及其对策[J].职教论坛.2011(11)

[2]毛元圆.浅析高职学生管理中的“督”与“导”[J].品牌(理论月刊).2011(5)

[3]柏汇崧,杨涛,何瑾.大学班级管理及对策研究[J].企业导报.

2010(7)

篇8

[关键词]五年制专科班;管理探析;班主任

[作者简介]赵旭红(1968-),女,云南省昭通市卫生学校五年制专科班班主任兼英语教师,讲师,大学本科学历,主要从事运用语言学研究。

在现代医学高速发展的今天,如何保障医学类五年制专科学生高素质是一个教育问题,也是一个全社会关注的问题。深入了解和掌握专科班学生的思想状况,针对医学生实际加强思想教育,是学校做好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基础和前提,也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学生工作的现实需要。医学类五年制专科班学生是从初中毕业入学,五年直通大专毕业,其生源状况与普通中专有共同之处,但因教程设置和培养目标不同,自然,教育和管理也就与普通中专有所不同。对他们的教育管理既要突出针对性,又要兼顾其共性,鉴于初中起点五年制专科班学生的心理特点、年龄特点、思想现状及发展的关键时期,班主任的教育、指导、引导作用就更为重要,因此要强化班主任队伍,使学生来有所学,学有所长。

一、五年制专科班学生存在的状况

(一)生源素质方面

由于近几年高校的扩招,初中起点五年制专科录取人数不断扩大,录取分数段不断下降,在经历了艰难的升学考后,成绩优异的考生按人生的轨迹又登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而成绩一般甚至偏下的考生选择了五年制专科的学习,他们脱离了学校狂轰乱炸般的模拟考试,开始独立设置学习目标、独立生活。入学后,新生经历了从新鲜感到理想阶段的飞跃。

(二)心理成长方面 初中起点五年制专科学生年龄一般在16-19周岁之间,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心理上处于半幼稚半成熟状态。这个时期学生的智力特别是抽象逻辑思维有新的发展,充满幻想,富于创造性,具有热烈丰富的感情生活,自我意识迅速发展,处于半幼稚半成熟状态,但学习、工作、行为、生活上仍然有依赖性,他们在经济、物质生活上还依赖于父母,对事物的认识、观点、立场、分析问题等都还要依赖于老师、家长和朋友的指导。他们一方面长大成人了,另一方面,他们还不具有成人的社会地位和心理素质,更因为他们大多数人是“独生子女”,倍受父母的溺爱,早已形成“自我为中心”心理,缺乏同情心,不能尊重他人,骄傲自私、任性、懒惰、自理能力差。缺乏独立性,只能接受别人的爱,而不会爱他人。由于他们不能体验与他人分享谦让、合作、竞争的乐趣,从而形成性格不合群,嫉妒心强,不懂得对别人谦让,心理承受力差,不能吃苦耐劳,不爱劳动,有强烈的支配欲望,缺乏与同龄人交往的能力,不善于与人分享合作,凡事都养成一帆风顺的优越感。所以,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自负,心理脆弱,而经受不住挫折,同时缺乏顽强的毅力和拼搏精神。如果他们一直这样下去,将来很难适应社会,更难成就大业。

(三)专业知识的设置方面

专科学习阶段,各科的学习内容,无论在深度和广度上都远远超过初中阶段学习内容,尤其是课程内容的科学性和理论性有了明显的提高,在学习方法上,要求学生独立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从理论的高度,对学习材料进行概括。掌握规律性的知识。新生入学后,要完成学习目标的确定、学习方法的转变、独立思考、独立工作、独立生活的形成;特别学习方法逐渐向自觉性、独立性过渡。于是他们急于摆脱沉重的文化课“包袱”,进人专业课学习,部分同学学习紧张度下降,产生六十分万岁的思想,有这种思想的学生约占50%左右。有些初中阶段成绩较好的学生,因不适应大学的教学方法成绩下滑;成绩中下等生,对大容量的课堂教学产生迷茫、困惑、厌倦。对学习的困惑,转而用情感交往来填补思想中的空位,他们在同学中寻找志同道合的友谊,互诉烦恼,亲密无间,甚至出现早恋,在班级、学校形成非正式群体,给管理方面带来了极大的难度。

二、班主任应具备的素质、作用及工作技巧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是最核心的班级管理者,班主任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班级管理目标的实现。由于医学类五年制专科班学生的特殊性,其班级管理也对班主任提出了新的要求和课题。

(一)班主任应具备的素质

班主任处于班级管理的核心地位,应具备一个合格教师具有的各种素质,即:无私奉献的师魂,诚实正直的师德,全面发展的师观,教书育人的师能,严谨求实的师风。班主任在教育中有无法替代的巨大影响作用,特别是对于五年制专科班主任,素质应当比一般教师更全面、更完善,更具有楷模的魅力。正如加里宁所说,“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全体学生,这点往往是觉察不出的,但还不止如此,可以大胆的说,如果教师很有威信,那这个教师的影响就会在某些学生身上永远留下痕迹。”作为班级管理的骨干力量,与学生的接触最为频繁,一言一行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因此,专科班班主任除必须具备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保证其培养人、管理人的政治方向:全面的业务素质,能进行积极的、创造性的班级管理,更好地完成班级管理任务外,还应具备健康完善的身心素质,因为它不仅直接影响着管理的效果,而且间接影响着学生的发展。

(二)班主任的作用

在一种新的师生序列当中,五年制专科班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班主任不再是一个全知全能的、超越性的权威,而是一个侧重于激发学生潜能、与学生一起在问题探讨中达成共识的参与者,即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较少地体现为权威的教师教导无知的学生,而更多的体现为一个群体在共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相互产生影响,造就一种的探知环境。这一观念的变化不仅有利于不断突破班主任自身的局限,其科学之处更在于把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本身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使其成为学校教育工作的得力助手、班集最有权威的教育者和组织者、学校各级部门联系学生的桥梁和纽带、学校和学生家庭及社会教育因素的协调者旭负着对学生进行管理、教育、服务三个重要责任。可以说,班主任工作的好坏不仅左右学校育人工作的效果,而且影响学生专科阶段的生活甚至他们的一生。

(三)班主任的工作技巧

当代学生置身速发展的社会中,他们的思维及言行都会随着周围环境的变化而改变,这就需要班主任的工作方法与技巧也应与时俱进,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改进和提高。恰当的工作方法与技巧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恰当的方法不但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激化矛盾,所以,对于五年制专科班学生来说,首先要全面了 解、研究学生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了解、研究学生的第一步是接近学生,要走好这一步,班主任就要根据被了解学生的特点,选择最佳时机,采取适当方式,运用艺术手段接近学生。其次,掌握好与学生谈话的艺术,班主任对学生的影响与教育不但要靠自身的率先垂范,也要靠与学生的谈话来完成,谈话是人与人之间信息发展性的接触所以必须带有情感色彩,使谈话产生一种艺术性的感染力。一个善于谈话、掌握谈话艺术的班主任,可以通过谈话与学生交流思想感情,及时把握学生各方面的情况,把握其个性发展趋势,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再次,挑选、培养班级领导核心及骨干力量。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必须拥有一批团结在班主任周围的骨干,由他们担任班级干部,班干部是班主任管理意图的体现者,是班级各项工作的积极实践者和带动者,班级骨干是各方面表现较好的学生,或是在某方面突出的学生,是在学生中有威信者,他们可以及时地在班主任与学生之间沟通,能解决许多不需要班主任亲自解决的问题,可以把许多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最后,应注意表扬与批评的艺术。恰如其分的表扬,可以引发学生的激情,秀发他们潜在的才华批评是班主任做好班级教育工作的重要武器,而有理、有节、有度的批评,能够引起学生思想内部的矛盾斗争,产生内心深处的自我谴责,从而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找出差距,达到改正错误的目的。

三、教育管理的具体措施

(一)建立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

管理制度是教育和管理的一种手段,制度订得好,操作起来就很方便,也能达到教育和管理的目的。了解了五年制专科班学生的特点,对他们教育和管理,一是要加强,二是要本着教育为主的原则,三是要制定出对他们有一定约束力的规章制度。常言道,无规矩不成方圆,对这些学生首先要制定出切实可行并有一定约束力的规章制度,在竞赛、评比、奖励、处罚等办法和规定中都要结合他们的特点,突出其针对性,使各项活动开展顺利,教育管理有效进行,以便培养他们讲文明、守纪律、爱学习、爱劳动的良好品质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

(二)全面引入竞争机制

五年制专科班学生初中毕业进入后直通大专毕业,他们没有高中升大学的压力,而他们入学成绩又差,在中学时大多是不爱学习的学生,入校后,再一放松,失去了压力和动力。况且这些学生有不少是家长逼着来上学的,加上他们距离毕业分配时间长,学习目标更不明确,学习积极性更差。所以对这些学生最主要的是要引人竞争机制,给他们施加压力,让他们参与竞争,并在竞争中取得成功,找到乐趣,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从而树立其自信心,看到希望,提高心理素质和学习的积极性。

(三)班主任管理与任课教师管理相结合

根据五年制专科班学生年龄小、身心发展不成熟和依赖性强等特点,对他们的管理还要采用保姆式管理办法,班主任要潜入班级做深入细致的教育管理工作,因为他们的可塑性比较强,人生观,世界观还没有正确形成,班主任不但要帮助学生把学习搞上去,还要教育学生怎样做人,树立什么样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培养什么样的良好习惯,以及培养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协作能力和正确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而任课教师也必须有像班主任一样的责任心,结合班主任一起对学生进行管理,在组织好教学的基础上,还要维持好学生的课堂纪律,监督学生的考勤,使每个学生都能认真上好每节课,掌握应有的知识,保证每个学生都不拉下来,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所以,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要经常沟通情况,及时研究并发现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共同完成培养学生的重任。

(四)做好非正式群体的工作,形成教育合力

非正式群体形成的原因复杂多样、各不相同,他们是由于时空的接近性或者心理需求上的共同性或互补性而自发形成的,他们的心理体验变异性很大。其成员的流动更换频率较高。对于这部份群体,首先,要正视他们的存在,看到它形成的必然性,把它看成班级发展中的一种正常现象,要看到它容易滋生小团体主义和自由主义思想、助长不良习气、阻碍班集体正常发展的消极面,也要看到非正式群体在满足学生多种心理需要、协调同学关系、调动学生积极性以加速实现班级目标等方面可能产生的积极作用,不要一见到非正式群体就似乎如临大敌,就一味地不加分析地贬斥。其次,要对他们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找准它形成的原因,分析其性质,然后采取措施,鼓励支持正向群体,争取中间群体,改造负向群体,然后加以利用和引导。最后要主动关心学生成长,丰富班级活动,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使学生主动配合教师的工作,从根本上有效地避免负向群体或负向活动的产生。

(五)加强素质教育,树立伟大的人格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