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级领导建议书范文
时间:2023-03-18 17:31: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上级领导建议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建议书的特点
第一,建议书是面对有关部门或上级领导提建议时使用的一种书信。它没有公开倡导具体实施的特点,而只是作为一种想法被提出来,具有较强的文本性特点,作为一种假想的条条而存在。
第二,建议书是必须被有关部门、领导批准认可后才能被实施的。所以建议书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它不是最终的定文形式,它可以被修改,被增删,甚至被弃之不用,这要由具体的情况来定。
(二)建议书的作用
篇2
一、近年来“三争”工作取得的成效
(一)争取项目方面:项目工作作为我市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几年的努力,一批产业项目和基础设施项目呈现出非常喜人的发展势头。20万千瓦风力发电项目、迪赛诺生物制药、上海纺织产业园、某某港码头二期工程等一批重特大项目纷纷开工建设,仅今年上半年新开工千万元以上项目76个,其中5000万元以上项目25个,亿元以上项目13个;竣工千万元以上项目41个,比上年同期增加5个。
(二)争取资金方面:近年来,我市争取资金总量逐年大幅递增,呈现非常喜人的势头。20__年,全市共争取上及各类扶持资金4.9亿元,同比增长88%;20__年,全市共争取上及各类扶持资金5.5亿元,同比增长15%;20__年,全市共争取上及各类扶持资金6.5亿元,同比增长18.3%;20__年仅上半年就到位各类扶持资金2.5亿元,同比增长38.9%。
(三)争取政策方面:相关部门和单位发扬“钉子精神”,不怕困难,通过不懈努力,终于使某某港一类口岸获得国家批复、某某经济区区域环评获得通过;交通、国土等部门利用与上级部门的良好关系,为争取项目、争取资金取得政策上倾斜与扶持,有力的支持了项目落户和地方经济发展。
二、我市近年来的“三争”工作主要特点
(一)认识统一,全社会“三争”的浓烈氛围初步形成。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将“三争”工作作为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加快地方经济发展的突破口来抓,出台了一系列招商引资、争取政策和争取项目资金的目标责任文件,并建立健全了工作督查、落实、奖惩机制,集中全市上下的精力和智慧,千方百计引进项目、资金,争取国家政/!/策扶持,借助市外资金来强力拉动县域经济发展。市领导经常对“三争”工作进行调度、督查和调研,并亲临谈判桌与外商老板谈判,亲率有关部门负责人到上级部门跑项目要政策,极大地鼓舞了全市上下争取项目、资金、政策的士气。
(二)重点突出,对接产业政策和投资方向成效显著。随着某某港一类口岸的正式开放,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家对沿海地方经济建设的扶持力度加大,给我市争取项目、资金、政策带来了良好的机遇。为此,全市各有关部门认真研究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方向,积极筛选与国家资金投向相对接的重点项目,精心做好前期准备,有的放矢加大力度跑,收到了良好成效。仅今年上半年,抓住国家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和实施通乡公路硬化工程的机遇,争取了4100万元的省道332改造资金、3200万元的国道204改造资金、2865万元的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等;抓住国家实施农业综合开发的机遇,积极向上申报争取了新丰镇土地整理、南阳镇吉兴等村土地整理、网河地区土地整理等项目,共获得近亿元的国家专项资金扶持,这些重大项目的实施对改善我市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经济发展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三)畅通渠道,“三争”工作外部环境不断完善。通过加强与某某籍在外人士的联络,增进了解,培养感情,充分发挥“人脉关系”来助推某某经济发展,是“三争”工作的一大法宝。通过成功举办系列招引活动,聘请“三争”信息联络员,组织各种联谊会等形式,广泛联络在外老乡,增进他们对家乡的了解,激发爱乡热情,与许多外商老板建立了长期友好的关系,许多老乡表示将为家乡的建设和发展出资出力。通过跑市跑省、跑部进京,经常到上级部门联系工作、联络感情,定期或不定期邀请上级部门的领导来我市视察工作、检查项目、了解困难,争取上级的理解和支持,目前已与中央、省、市许多部门建立了相互信任的关系,为争取项目、争取资金、争取政策奠定了基础。
三、存在的问题
我市“三争”工作虽然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绩,但整体水平还不高,工作思路和方式方法与新形势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一些工作的“短腿”逐步暴露出来。
(一)基础性工作还不够扎实。一是项目库建设滞后。目前还没有一个全面、权威的项目库,几个职能部门虽储备有项目,但零乱、分散,且储备的项目没有完整的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等有深度的资料,更谈不上项目建设信息网的建立,软件和硬件设施都有一定程度的滞后。二是资料准备不充分。有的单位申报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不充分,项目建议书、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等基础资料不全面,技术水准达不到要求,得不到上级部门的认可;有的单位信息闭塞,工作被动,不善于结合本地实际挖掘项目资源,不积极捕捉“三争”工作的有关信息,使不少机会白白流失。三是个别单位不注重关系的理顺。有的单位平时与上级部门和在外乡友不联系、不交往,有事才找人家帮忙,“平日不烧香,急时抱佛脚”,所以人家往往只是表面应付,甚至产生反感;有的则是跑回一个项目后就对上面不闻不问,不继续进行感情联络,搞一锤子买卖,往往是“跑一个项目,丢一个码头”。
(二)工作机制还不够健全。目前我市的“三争”工作基本上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作机制,制约了工作的规范有序开展。我市虽然有专业的招商局,但是懂业务、会招商、会争取政策资金的人才太少。如何挖掘项目,如何准备项目资料,如何项目信息,如何包装项目争取有关支持,有了项目如何跑、往哪跑、有些什么策略,许多部门的同志对此一脸茫然。由于缺乏跑项目、争资金、要政策的基本知识,不懂其中的基本技巧,往往导致工作的盲目性,常常是事倍功半。
(三)部分项目落实难度较大。有的单位对项目重争取轻服务,认为项目跑回来了就万事大吉,没有对项目进行全力服务,导致许多项目迟迟不能上马,甚至流产、夭折。一方面,一些项目资金和配套资金无法及时拨付到位,影响了项目建设进度;另一方
面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特别是一些与投资项目息息相关的配套设施跟不上要求。如港区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给入园企业的选址和开工建设带来难度,也影响了后续项目的引进。四、做好“三争”工作的对策建议
项目是地方经济发展的“内动力”,资金是地方经济的“催化剂”,政策是发展地方经济的“助推器”。通过争取项目、争取资金、争取政策是扩大招商引资、调优经济结构、增强发展后劲必然要求,是实现更好更快发展的必由之路。当前的形势要求我们必须牢牢把握国家投资向基层倾斜、国际国内资本加速流动、产业加速转移的趋势与机遇,坚定不移地把“三争”工作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
(一)树立全新“三争”理念。争取项目、争取资金、争取政策是推进经济发展、壮大地方经济总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重要途径。因此,全市各级各部门要树立全新的“三争”理念,着力强化“三种意识”。一是强化“能争”意识。树立“不怕磨破嘴、不怕跑断腿、不怕丢面子、不怕遭失败”的“三争”精神,自觉绷紧做好“三争”工作这根弦,特别是各单位主要领导要坚持“从我做起,向我看齐,由我负责”,形成“领导带动、活动推动、部门联动、企业主动”的“三争”工作新格局。二是强化“会争”意识。“三争”实践证明,仅有工作的热情还不够,知道如何争取才是成功的基础和前提。既要了解有关政策,又要了解各方信息,及时调整“三争”工作思路和对策措施,做到有的放矢。三是强化“善争”意识。各单位要注重“三争”工作的技巧,加强与上级有关部门领导和外地老乡、客商的感情联络,广交朋友,广结人缘,用个人的品行和人格力量赢得上级领导和投资者的信任,建立起真实友谊,保持长久关系,为“三争”打下坚实的感情基础
(二)扎实做好“三争”基础工作。一是要加大项目库建设力度。建议建立全市项目总库,明确主管部门,配备专业人员,建立项目建设网站,全方位收集项目信息,全面整理和规范项目,及时开发和补充后续项目。一旦有了看得见、摸得着、信得过、有前途的项目,向上争取就有了依据,民间投资就有了方向,外商投资也就有了载体。二是要加大项目筛选和储备力度。把项目建设与本地资源利用和产业开发紧密结合起来,做到产业不论一二三、项目不论大中小、资金不论多与少、对象不论外和内,千方百计多储备项目。三是要确保项目申报质量。市各部门和单位要及时掌握国家宏观政策的走向和外商投资热点的趋向,紧紧盯住国家部委、省级部门、国内外大公司、大集团、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及时搞好与当前国家政策和外商投资相对接的重点项目前期准备工作,高标准编制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等资料,提高项目申报质量和招商引资的成功率。
篇3
一、完善了企务公开的组织机构,明确了工作责任
一是成立了公司企务公开领导小组。党委书记任组长,副书记任副组长,其他领导班子为小组成员。小组成员分别代表党委、工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职工代表,使领导小组成员的组成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二是健全企务公开领导小组办事机构。包括下设企务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企务公开监督小组、企务公开专项小组等。各专项小组都有完善的工作职责和人员分工,使企务公开工作有了基本的组织保证。
二、健全了公开制度,完善了工作流程
一是制定实施了《公司企务公开制度》。在总体制度下,又制定了相关细分制度,包括工作制度、预审制度、检查监督制度、评议制度、重大问题建议书制度、重大问题责任追究警示书制度、信息反馈制度等。在制定制度时,既注重制度的规范性,又结合企业实际,使之具备可操作性。
二是制定实施了《公司企务公开操作程序》,明确了企务公开的主要内容、公开方式、公开时间和操作流程,以及工作目标和监督办法,保证了企务公开工作目标清晰、责任落实、程序规范、措施得力、效果明显。
三、畅通了企业决策民主参与的渠道,落实了民主监督
一是形成了重大决策民主参与机制。凡是公司“三重一大”经营管理决策和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事项,都有工会代表或职工代表参与。具体表现为,公司高层办公会有工会主席参加,公司股东会、董事会有职工董事、职工监事参加,涉及企业改革或职工工资、福利调整等重大会议由职工推荐代表参加。其中,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有关决策,事先还逐级征求职工意见,进行必要的协商,确保职工利益不受到损害。通过民主参与机制,保障了职工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话语权,维护了职工的正当合法权益。
二是实施了重大经营管理活动民主监督制度。具体表现为,公司“三重一大”经营管理决策及公司年度经营成果数据等均按程序公示公开,接受全体职工监督。其中,职工董事代表可按程序查阅董事会决策文件,职工监事代表可按程序查阅公司财务资料和文书档案,公司工会还可以委托第三方会计、审计等机构进行查账活动,从而保证了职工对企业重大决策和日常经营管理活动的民主监督权利。
四、积极开展公示公开活动,把企务公开落到实处
一是定期召开职代会。公司职代会每年至少召开2次,临时有事临时召开。职代会代表主要来自基层一线不同岗位,非党员占多数。职代会主要向职工代表报告公司工会工作情况,工会为职工维权情况以及通报企业整体经营状况。其中,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事项,还要作专门汇报和讨论。今年以来,公司已召开1次职代会和1次临时会议。
二是公司各种决策文件、方案、通知等,均按规定在一定范围内公开。其中,需要让一线职工知晓的,以红头文件的形式下发到经营门店,在经营门店晨会上公开学习,让全体职工及时了解公司的决策、要求和有关精神。
三是非商业机密的“三重一大”事项和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事项等,公司工会都认真制作方案进行上墙公开,确保公开及时,数据真实。
四是短、频、快的有关信息及时通过内部广播、企业网站、电子显示屏或企业微信群予以公开。
篇4
人际关系是人们在社会生活和生产活动中所建立的一种心理上的直接联系,它表现为亲近、疏远、友好或敌对等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联系,反映着人们寻求满足需要的心理状态。这里所指的内部审计中的人际关系,是指内部审计人员在审计活动中形成的与组织内外相关机构和人员之间有相互交往与联系的关系。在开展内部审计活动中,为了有效地对本组织的财务活动、经营效益和各项管理活动进行审计监督,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中国内部审计协会的《内部审计基本准则》第九条规定:“内部审计人员应具有较强的人际交往技能,能恰当地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笔者就内部审计活动中人际关系的重要性、种类及处理技巧作一粗浅的分析。
一、内部审计活动中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内部审计是指组织内部的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活动,它通过审查和评价经营活动及组织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来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内部审计在组织的各项活动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组织的管理层和决策层提供着各方面的重要信息。但在具体的内部审计过程中,由于一些内部审计人员在审计中不太注意人际关系的处理技巧,不能妥善地处理好其与组织内、外相关机构和人员的关系,不能恰当地与他人进行沟通,严重影响了内部审计的有效性,不能圆满完成内部审计任务。因此,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搞好内部审计工作的前提条件。
二、内部审计中人际关系的内容
主要包括与组织内部主要负责人、高层管理者、被审计单位、其他相关职能部门、职员之间产生的人际关系,也包括与组织外部审计机关、社会审计机构、税务机关、往来银行、法律顾问、专家等之间产生的人际关系。
(一)与组织负责人和高层管理者的良好人际关系
内部审计人员接受组织负责人的委托进行内部审计,因此,内部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首先需要组织负责人和高层管理者的授权和支持。为此,必须与组织负责人和高层管理者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内部审计人员必须定期或不定期地向组织负责人和高层管理者递交各种建议书、审计报告、管理建议书等,并就工作进展和有关问题及时进行请示、汇报、交流。通过这种审计沟通,获得上级领导的理解、肯定或是及时纠正工作中的偏差、提出更高的要求等,以协调内部审计工作,保证审计结论的落实和审计意见的具体实施。
(二)形成与组织中其他职能部门良好的人际关系
内部审计人员应当与组织中其他职能部门如财务、供应、生产、营销、人力资源等部门形成良好的沟通和人际关系,在审计活动中更好地相互合作和取得更多的支持。例如:开展审计活动时需要从其他职能部门了解组织相关情况;审计中发现问题时,获得其他职能部门的意见有助于寻找更优的解决方法;在审计意见的落实和事后监督等方面都需要与其他职能部门的相互协作支持,才能实现审计成果的高效利用。
(三)开展与组织外部的良好人际关系
内部审计工作的顺利高效进行需要组织外部相关机构和有关人士的认同和支持,以及时获得充分、相关、可靠的审计证据。例如:通过银行函证取得可靠的审计证据;合理利用外部审计的结果;聘请外部专家的协助,以获取专业帮助,如进行资产评估、基建工程验收、法律咨询等。
(四)保持与被审计单位的良好人际关系
内部审计人员不是专门以审查和评价别人的差错和失误作为根本目标,而是以提高组织利益和帮助被审计单位有效地进行管理控制为最终目标。因此,内部审计人员应当通过审计沟通,让被审计单位认同其思想和最终目的,与被审计单位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消除相关利益部门的误会,确保审计工作顺利进行,提高审计效率和效果。
三、内部审计人际关系处理技巧
(一)与被审单位人员随时交流,使其觉得审计人员不是高高在上
内部审计人员应清醒地认识到,在审计过程中,被审计人员通常害怕在审计中发现的不利问题会对他们将来的工作鉴定不利,会产生工作有失误,表现不好的不良记录,甚至有被开除的可能。因此,审计发现对他们来说代表着一种威胁。审计人员与被审计人员之间存在的这种潜在的冲突,通常会阻挠审计人员工作的正常进行,影响审计的效率。这时审计人员应该随时和被审计单位、人员交流,与被审计人员建立起一种更加协调的工作关系。具体包括:
1.审计人员应告知被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的全部发现,包括好的方面,也包括不好的方面,而不是对被审计人员进行隐瞒。在审计报告中,应承认被审计人员的参与和合作。
2.审计人员应允许被审计人员阅读审计报告草稿,给被审计人员提供一个发表自己意见的机会,同时,在草拟审计报告之前,与被审计人员就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会面、交流,征求被审计单位人员的意见。
3.审计人员同被审计人员一起讨论审计目标,以减少审计中的神秘气氛,同被审计人员建立和谐的关系。
(二)不论是否有审计任务都要经常与被审计单位人员进行联系
篇5
摘 要 矿山企业的建设周期较长,环节较多,为此,筹建期作为矿山企业建设的第一步就显得尤为重要,必须加强筹建期矿山企业的财务管理。只有做好筹建期矿山企业的财务管理,才能为矿山企业的建设提供足够支持。本文即根据笔者的实践工作经验,分析了如何加强筹建期矿山企业的财务管理。
关键词 矿山企业 筹建期 财务管理
一、引言
通常,企业的建设需要经历筹建期、施工期、试生产期以及正式投产期四个阶段。对矿山企业来说,其建设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矿山企业的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自有资金远远不能满足矿山企业建设的需要,必须对外融资。
(2)矿山企业的建设周期较长,一般都在五年以上。
筹建期是矿山企业建设的第一步,基于矿山企业的建设特点,可以发现筹建期矿山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量很大,而且也会有很多问题,比如建设资金能够按照合同的约定如期到位,采购的设备机具能否按时进场、工程承包商的工程进度是否符合合同的约定等等。本文即结合笔者的实践工作经验,就如何加强筹建期矿山企业的财务管理,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
二、如何加强矿山企业筹建期的财务管理
(1)制定科学、合理的筹建期矿山企业会计核算制度。我国相关的会计核算制度已历经数次改革,因此,选择科学、合理的切合矿山企业实际又不违反国家政策的会计核算制度就显得至关重要。在矿山企业筹建期期间,除了严格执行《企业会计核算办法》,以该制度为准则,编制资产负债表和利润以及现金流量表外,还可以结合矿山企业自身的特点,全面、综合的考虑各方面的因素,选择符合矿山企业实际需要的,又不违反国家政策的会计核算制度,也就是根据筹建期矿山企业的特点,更进一步细化具体会计核算办法,比如在一些一级科目下增设符合筹建期矿山企业的二级科目核算明细等等,以便更好的反映在筹建期矿山企业的具体情况。财务人员和基建工作人员之间要密切配合,及时沟通,搭建起良好的交流平台,严格内部控制程序,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及时解决发现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使矿山企业的建设实现最大化效益,杜绝无效的投资和资金浪费现象。
(2)全过程管理和控制。矿山企业筹建期必须保证项目的合法性,通过对各个项目的有效控制,保证每个项目都有合法的手续,只有这样才能合理开支。在筹建期间,矿山企业必须严格执行审批程序,避免计划外的筹资和用款。根据现有的制度,筹建期的矿山企业可以采取以下的批准程序:先编制项目建议书,获得相关部门的批准;其次对项目进行可行性论证,编制可行性报告书,并经过各级领导及相关部门的审批;第三,设计初步计划,并提交各个部门商讨,商讨后编制设计任务书,经公司领导审核同意后,交相关部门审核;最后,经过设计人员的反复论证、修改,提交最终的设计报告书,经各级部门审批。
(3)加强对往来账务的控制。筹建期矿山企业的往来账务是非常重要的,必须加强控制。要求所有的往来账务必须有对方签约的单位名称,定期发放“往来款项询证函”并相互签字确认。此外,在完成施工合同的签约后,要求各个施工队伍应以“项目经理部”名义施工,财务部门要了解和熟悉各个职能部门的职责,比如,有些单位部门经理的公章仅仅用作图纸盖章使用,这时要记得此公章只有这一个作用,不能用作他用比如为收据盖章等等,以免造成失误。
(4)加强筹建期矿山企业的资金管理。筹建期矿山企业的资金管理至关重要,必须制定相关的制度,严格执行内部务管理控制制度,杜绝不必要的支出和浪费。在筹建期付款时,要认真核实,查明账务后再进行支付,在保证资金安全的前提下,要时刻关注矿山企业建设的每一个细节。财务人员必须了解和熟悉矿山企业的所有工作流程和程序,而且要深入工作现场,进一步熟悉每一个工作细节,学习现场管理,加强与各个职能部门的沟通,熟悉每一笔款项的去向,及时提供合理、有效的决策依据,从而为上级领导提供真实、详细的记录,使领导做到心中有数。
工程管理部门应根据工程概算,编制出每年、每季度的投资计划,财务部门根据此投资计划编制年度资金预算。在控制资金总量的同时,安排各个月、季度的资金支出预算,并根据实际执行情况和客观因素做出调整,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证工程建设的进度,更好的完成计划。
在矿山企业筹建期后,主要的支出明细有:与产品生产相关的支出、与继续建造相关的支出、完工并已经正式投入使用的固定资产折旧等等。根据有关规定,前面延续的无形资产摊销进入期间费用;前面延续的与生产有关的固定资产折旧要根据资产的使用情况进入试生产的产品成本;已完工并已经正式投入使用的与生产相关的固定资产折旧摊入试生产的产品成本。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矿山企业筹建期间,必须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及相关制度办事,加强各方面的监督,这样才能从源头上杜绝筹建期矿山企业的财务管理出现各种问题和漏洞。只有一切依照既定的规章制度办事,不断提高财务管理能力,才能保证筹建期矿山企业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和进行,实现矿山企业工程投资效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陈惠萍.工程量清单招标与工程造价控制.经济师.2010(3).
[2]周新民.企业资金管理的实践与策略思考.资金管理.2009(12).
篇6
1.对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缺乏认识,基建项目违法违规操作
很多企业在基本建设中,项目不合法、不合规。从总体背景而谈,是因为企业对国家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的认识不够,狭义上可以理解为服从上级领导的安排就是基本建设的总方针。因此,造成了“边设计、边勘探、边施工”的“三边”工程,直接影响工程的质量。一些施工队伍无合格资质证书也承担项目,合同条款中有按规定签订施工合同,允许带资承包及其他不合法条文。施工包工头自行进行工程结算、收款,而不是由施工单位进行统一管理、统一签收、统一核算。
2.核算手续不全、项目成本核算不完整
企业基本建设会计审计中,存在着许多核算手续不全、没有明确的支出说明和负责人的签字文件,在后期的会计核算工作中,找不到资金使用的数据源,从而使企业资金大量流失和浪费。核算手续不全,从而使企业会计制度的制定形同虚设,没有起到所应该发挥的作用,也让企业的财务工作缺乏规范化和制度化。项目成本核算是基本建设中会计工作的主要部分,也是对基本建设工程的性价比进行分析,而许多企业的项目成本核算并不完整,从而不能全面进行成本核算,也让成本核算工作无法全面系统地开展,导致项目成本核算与企业的预算资金不一致。
3.基建预算不科学,工程造价指标有待改进
在基本建设中,预算缺乏科学性是基本建设工作可持续性发展的阻碍因素,也使工程的进度和质量受到严重的影响。预算不科学主要表现在:会计人员进行预算时,没有对工程各个方面进行全面的探索分析,更没有深入地了解和勘测,造成预算缺乏科学性。工程造价指标是工程性价比的重要指标,也是工程质量的重要依据,而工程造价指标有待改进。主要表现在:在工程造价中,许多指标不符合企业的要求和规定,缺乏一定的实践基础和理论相结合的依据,直接影响了工程造价中各个部分的质量,也使工程造价整个工作受到很大的影响。
4.基建财务处理不规范
基本建设财务处理不规范,使基本建设工作缺乏一定的依据,财务管理信息失去了真实性和可靠性,也降低了财务管理工作的整体水平。基建财务管理工作是基建会计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也是财务管理工作整体提高的保障,这就要求基建财务处理中,必须有严格的规章制度,从制度上规范基建财务工作,让财务工作的开展有充分的制度保障。
5.基建会计人员专业素质低,相关知识缺乏
会计人员是基建会计工作中的核心因素,也是基建会计工作能否顺利开展的前提,更是财务管理工作水平提高的制约条件。而许多企业在进行基建项目时,会计人员的素质影响了会计工作的正常进行,会计人员缺乏良好的专业知识和职业道德,对基建会计工作认识不够,更没有进行定期的培训的知识扩展,从而在根本上制约了基建会计工作的正常开展。
二、加强企业基本建设会计的策略
1.加强对固定资产管理的认识,保障项目的合法操作
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的基本工作是建立健全各种固定资产台账、档案,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实行分级管理,严格执行固定资产更新、新增、调拨、报废等审批手续。加强固定资产的日常维护保养和管理,及时处理多余和闲置的固定资产,定期进行清查盘点,及时进行账务处理。同时,需要定期考核固定资产的利用效率和完整率,对固定资产的购进、出售、清理、报废和内部转移等都应办理有关手续,并设置固定资产明细账进行核算。凡是需要在基建会计上入账的款项,应该有文件(拨款文件或协议)及合同(基建借款)资料提供给会计人员。一切基建用款的工程预付款、设备采购预付款、土地征购、勘测设计、监理等活动均应有合同。首先,应有经批准的项目建议书,然后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该报告呈报给有权批准的政府部门批准,建设单位再委托设计部门编制初步设计任务书,再报政府管理部门批准,由设计部门编制施工设计图,申请开工报告,由上级批准后,基建前期程序完成,才能进入项目建设实施阶段。
2.健全项目核算手续和成本核算
对于基建中的核算手续,应该进行严格的要求,建立原材料、在产品、半成品和产成品等各项财产物资的收发、领退、转移、报废、清查盘点制度;健全与成本核算有关的各项原始记录;制定或修订材料、工时、费用的各项定额以及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内部劳务供应的厂内计划价格;完善各种计量检测设施,严格计量检验制度,使成本核算具有可靠的基础。
3.建立科学的基本建设预算制度
建立科学的基本建设预算体制是对企业基本建设实施可持续性发展道路的重要策略,而科学基本建设预算体系的建立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一是以预算编制为龙头,科学的预算编制体系初步形成;以资金管理为主线,有效的资金保障制度不断健全。二是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严格资金审核拨付、强化资金使用调度;以过程监管为抓手,动态的监督管理机制渐趋完善;严格执行工程“四制”、实施财务总监委派制。三是加强项目概(预)结算决算的全过程评审,完善项目基础数据收集与预算执行分析工作的进行。
4.规范基本建设财务管理
使用财政性资金的建设单位,在初步设计和工程概算获得批准后,其主管部门要及时向同级财政部门提交初步设计的批准文件和项目概算,并按照预算管理的要求,及时向同级财政部门报送项目年度预算,待财政部门审核确定后,作为安排项目年度预算的依据。建设项目停建、缓建、迁移、合并、分立以及其他主要变更事项,应当在确立和办理变更手续之日起30日内,向同级财政部门提交有关文件、资料的复制件。
篇7
关键词:编制竣工图;意义;问题;措施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is a complete system, perfect the completion of the project to map plays a vital role. In the process of design unit to play the biggest advantage, the figure reflects the value of their completion.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ompletion of figure often appear problem, and on the basis of the specific puts forward some constructive Suggestions, the actual work shall be in theoretical knowledge and actual conditions in, the completion of construction of the chart to collaborative units and design unit, consider problems to be comprehensive.
Key words: the completion figure; Meaning; Problem;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P28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编制竣工图主要问题出现在审计单位和施工单位,二者对竣工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必须深入探讨之间存在的问题。只有深入了解才能制定有效的图纸。研究问题要从本质出发,只有深入探讨其本质问题,制定的相关措施才能发挥最大优势,编制竣工图实现对工程的最优化。
一、编制竣工图存在的问题
1、施工单位独自编制竣工图弊端
作为工程项目的具体实施者,施工单位对施工过程中的变化情况比较清楚,能够及时掌握设计变更通知单,而且相关资料置备齐全,能真实地反映施工的实际情况。但是施工单位主要的任务是施工,所以专业技术水平不够,如果独自编制竣工图一定不够专业。施工单位的方法制定的不够细致和完整,造成一定的误差,制定出的图纸质量和相关数据不够清晰,甚至会出项严重的数据差错。
2、设计单位独自编制竣工图弊端
然而设计单位采用的技术非常的先进,只需在原施工图上根据设计更改通知单作修改,且采用CAD出图,图纸清晰美观,质量可靠,这是设计单位的优势。但是,设计单位在工程施工的整个过程中,不可能整天在施工现场,对施工过程中设计变更情况的了解不可能非常全面、系统,设计单位因不了解现场情况而编制出的竣工图就存在不真实的可能。
3、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没有结合
要想编制有效的竣工图,就要将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的工作结合在一起,将二者联合起来制定相关的政策,一方面设计单位不只是具备专业的理论设计技术,另一方面施工单位不只是具备没有技术含量但是有实际是施工经验。将二者具备的各自优势联合在一起,会发挥竣工图的最大优势。但是,需要重视的一个问题是找到二者的切入点,将其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协调工作要做好。
4、缺乏专业知识
在日常工作中,相关的设计人员要具备专业知识,才能保证工作效率,进而提高编制竣工图的有效性。上级领导要做好培训工作,对缺乏专业知识的员工定时定量的培训相关的专业知识。并且能够接受高科技,比如先进计算机编图软件的使用,在工作中要有开拓创新的精神。
二、编制竣工图的编制要求及应采取的措施
1、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联合编制竣工图
无论是施工单位还是设计单位,独自编制竣工图都存在不足,也不完全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所以,要将二者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将二者具备的各自优势联合在一起。但是,需要重视的一个问题是找到二者的切入点,将其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协调工作要做好。会发挥竣工图的最大优势。要想编制有效的竣工图,就要将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的工作结合在一起,将二者联合起来制定相关的政策,一方面设计单位不只是具备专业的理论设计技术,另一方面施工单位不只是具备没有技术含量但是有实际是施工经验
2、加强管理,从制度上确保档案工作有效落实
较大的工程项目应建立由建设、设计、施工、监理和档案等单位参加的档案工作领导小组,这是必不可少的一项管理部门。全面负责对工程档案工作的领导与监督,进而能够明确各自的档案工作任务与要求,做到从机构与制度上确保档案工作的有效实施。签订项目承包合同时,应对竣工图的编制、审查、交接时间等作出明确规定,不能忽视这点。在实践工作中,工程建设单位除整理好职责范围内的竣工档案外,还应负责汇总各单元工程提交的施工文件、竣工图等。及时整理出完整的竣工图。
3、加强材料对竣工图的影响管理
事实上,设计单位除了没有竣工图材料外,其余的材料内容大都掌握。从项目建议书开始,经过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工程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地质勘察报告等具备充分的材料。值得我们注意的一点是,施工单位只有部分施工图设计和竣工图。设计单位一旦可以编制竣工图,就掌握了全部材料,这样就有利于档案查找和利用,更有利于设计单位编制科研成果。
4、监理单位对竣工图的审核
监理单位对竣工图的审核要按照相关的规定严格的执行,不能走马观花似的形式主义,这带来严重的影响。竣工图编制完成后,监理单位应督促和协助竣工图编制单位检查其竣工图编制情况,发现不准确或短缺时要及时修改和补齐。在监理完成后,要有“监理单位名称”和“监理人”二者共同的签名。
三、竣工图编制的意义
竣工图的编制是对工程进行验收"运行"维护和改造的可靠依据,对整个施工来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但能使工程按时完成,还能提高施工效率,为企业经济效益带来益处,是企业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的有效手段和技术。竣工图是指项目竣工后按照工程实际情况所绘制的图纸,对整个工程影响很大。主要的编制单位有施工单位和设计单位,论是施工单位还是设计单位,独自编制竣工图都存在不足,也不完全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只有参建各方协同作战,才能编制出高质量的竣工图。二者找到共同点,把相应的联系把握好,是编制竣工图的本质工作所在。任何问题要想解决好,首先,深入研究本质,只有掌握本质特点,才能更好的制定相关的措施,加快我国的施工建设事业的发展。
四、结束语
通过本文的论述,使我们清楚的认识到有效编制竣工图的重要作用,在编制过程中,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要紧密的合作,根据科学理论知识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竣工图,为工程稳定进行提供保证。在工作中,加强人员的专业素质培养,不断的总结经验和教训,运用信息化技术,开拓创新更好的方法,进而提高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李京伟.试论建设工程竣工图编制的质量管理[J].甘肃科技,2008(15).
[2]陈鹤富.编制完整准确竣工图注重的几个环节[J].这将档案,2011(09).
[3]赵敏.浅谈基建工程项目档案的归档工作[J].档案时空,2007(8).
[4]张贵良,牛季收.施工项目管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09).
篇8
关键词:科技档案;管理;形成;积累;利用;保密
自建院二十六年以来共承担交通部、省科技厅和交通厅的科研项目40余项,上级部门共投入约5000万科研经费,攻破了许多公路建设和养护方面的重大疑难问题,10余项科研成果分别获省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在这延续不断开发公路建设和养护的二十六年里,沉淀了丰富的科技档案资料,这是我院的宝贵财富,是开展研究工作的依据和必要条件之一,为了提高研究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积累和总结研究工作的成果和经验以及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劳动,必须加强我院科技档案管理工作。下面结合档案管理的实践,谈谈如何搞好我院科技档案管理的主要做法和体会。
1建立科技档案责任保证体系
建立一个自上而下的责任保证体系和监督管理网络,是保证科技文件材料完整、准确、系统、安全的重要措施。应设置科技档案室,对全院范围内的科技档案工作进行宏观管理。院隧道技术研究所、院道路技术研究所、院试验检测技术研究所、院机械化养护技术研究所和院交通信息与政策研究所等所作为科研研发机构,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科技项目文件资料,应建立科技项目档案责任保证体系。具体是分管科研项目的领导、技术研究所所长、科研项目负责人、专兼职档案人员组成四级责任保证体系,建立从科研生产、开发管理到科技档案管理的管理网络。
2建立健全科技档案管理制度
科技文件材料来源广泛,构成复杂,形成和承办周期长,为了保证它的完整、准确、系统和安全,必须建立健全有关的规章制度,并严格贯彻执行。
(1)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规、条例、办法。如《档案法》、《科学技术档案工作条例》、《科学技术研究档案管理暂行规定》、《科学技术档案案卷构成的一般要求》、《基建项目档案资料管理暂行规定》以及我院制定的《云南省公路科学技术研究院档案管理办法》等。(2)明确专兼职档案人员、科研项目负责人为科技档案主要管理人员,对科研项目进行集中统一管理,保证科技档案系统完整、准确和安全性。(3)科技档案是科研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科技文件材料形成、积累、整理、归档的监督管理,必须实行“三纳入”、“五参与”的监管手段,“三纳入”即指科研项目负责人必须把科技档案管理纳入其职责范围、工作计划和工作程序中,“五参与”是指专兼职科技档案人员全过程参与科研项目申报、组织、研究、成果鉴定和信息管理中。(4)针对某些重点科研项目,档案工作要与科研同步进行,各方加强协调,统一管理。单位根据有关规定制定具体的制度,如科技文件材料收集制度、科技文件材料归档制度等
3正确规范和引导科技档案材料的形成、积累、整理和归档工作
科技档案一般是由科技文件材料转化而来的,而科技文件材料是记录和反映科学技术活动的文字、图表、声像等技术文件的总称。为了保证科技档案形成的质量,科技档案室管理人员应当了解和熟悉科技文件及其管理中的相关问题,正确规范和引导各部门科技文件材料的形成、收集、整理和归档工作。
3.1科技文件材料的形成
(1)科技研究文件材料的形成。一般是以课题为研究对象进行的,根据其工作程序的特点形成相关科技材料。其工作程序分三个阶段:研究准备阶段、研究实施阶段、研究总结阶段。
(2)工程科技文件材料形成。一般是以基本建设工程或相对独立的单项工程为对象进行的。我单位主要是对外技术的桥梁隧道检测与加固、公路工程项目工可、设计、检测等业务。根据各工程项目工作程序可分四个阶段,并产生相应的科技文件材料:①项目筹划(立项):社会、经济、交通运输、交通量及市场调查统计、路网规划资料,项目建议书及任务书、政府批文等;②项目准备(勘察设计):勘察合同、工程地质初勘、详勘报告,水文、气象及地震资料,地形图及其它测绘资料,外业勘测验收纪要,设计合同、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施工图预算、图纸会审纪要、修改设计、科研意向书、征地图等;③项目实施(招投标、施工科研):工程招投标文件、工程建设(施工、监理、监督与科研)合同及协议书、实施方案或细则、施工组织设计、开工报告、工程建设(施工、监理、监管)月报、工地会议纪要、工程款支付报表、监督报告、工程变更、政府意见书、科研报告等。④项目总结(竣工验收):竣工报告、竣工图及其他竣工资料、工程建设各方工作总结、竣工验收会议纪要、竣工工程量清单、决算书、科研总结、科研成果等。
(3)设备仪器科技文件材料形成。一般是以单位自行设计制造的设备及其产品,或设备仪器从市场购买或在有关生产厂家订购,或在国外引进,根据相关工作程序产生相应的文件材料。
3.2科技文件材料的积累
科技文件材料的积累,是指按照一定的要求和方式,将科技文件材料及时集中和妥善保管起来。如果只重视形成而忽略积累,必然使科技文件材料分散在个人手中,这样不仅影响平时使用,而且会给下一步的整理和归档带来困难。因此做好科技档案材料的积累,是确保科技文件材料完整、准确、系统、安全的重要措施。
科技文件材料主要积累方式分为以下几种:①由科技人员积累,这种积累方比较适合于“单项作战”的小项目或大中项目中相对独立的子项目。②由专兼职资料员积累,这种积累方式主要适合较大科研项目,参加人多,项目工期长,形成文件材料较多。
科技文件材料积累要求主要是根据不同项目不同工程来完成。
(1)明确积累职责,根据《科学技术档案工作条例》的规定,科研部门文件的积累,应当列入部门和有关科技人员的职责范围。如各个科研部门或课题组,应当明确专职或兼职资料员,具体负责科技文件材料的平时积累工作。
(2)明确积累范围,凡是在科技活动中形成的科技文件材料均属于积累范围。一般要求预先编制《科技文件积累范围一览表》和预先发放“科技文件材料积累袋”,随时将工作中形成的工作笔记、原始记录、工作档案以及具有阶段性、参考性及成果性的文件材料归入自己的“积累袋”,并在封面上标明袋中文件材料目录表,以作为积累的依据。
(3)明确积累质量,为了保证科技文件材料的完整、准确、系统与安全,必须要确保积累质量。各有关科研部门和有关人员,要以研究项目工作程序、标准、规范为基本依据,根据不同的科研项目和形成的文件材料进行积累。
3.3科技文件材料的整理与归档
(1)实行由科研课题(项目)负责人主持整理和归档的责任制。每项科研项目完成或某部分结束后,对所有形成的科研文件材料加以系统整理,经审查验收后归档。科研文件材料应在科研项目完成后及时归档,研究周期长的项目,可分阶段归档,归档的科研文件材料必须是原件(定稿)。(2)凡归档的科研文件材料,要做到审查手续完备,制作材料优良,格式统一,字迹工整,图样清晰,装订整洁,禁用铅笔、圆珠笔、彩色笔(纯蓝墨水)书写。(3)凡是单位协作的科研项目,由主办单位保存一整套档案,协作单位除保存与自己承担任务有关的档案正本以外,应将复制本送交主办单位保存。如确系涉及协作单位或该单位科技人员的合法权益,应在协议书或委托书中明确科研文件材料归档和归属,协作单位应将所承担项目的档案目录提供给主持单位。4重视科技档案的开发利用
科技档案是一种重要的科技信息资源,是国家和单位出资高额的经费,职工花费大量时间和心血积累的科技文件材料,是我们各项科研、工程项目建设经验和技术的直接记录和储备形式,是我单位一种知识形态的潜在生产力和科技文化财富。
4.1加强科技档案的检索
建立科技档案数据库,编制目录,浓缩科技档案信息,建立检索工具,及时、准确地为利用者查寻所需的科技档案。
4.2加强科技档案的编研
科技档案的编研是把零散的档案信息进行加工,编辑各种编研成果,把分散的科技档案原始信息集约化。所以,科技档案室下一步的工作是要针对重点科研课题和工程项目,并对原始资料、数据进行归纳、综合、计算、分析、筛选及加工,把零散的信息变成系统的、实用的编研成果,为提供优质服务做准备工作。
例如,我院近十年来获奖的23项科研成果,科技档案室可根据存档的资料,做成多项获奖科研成果简介,为领导考核科研成果水平、进行科研管理决策提供依据。内容可包括:项目课题名称;项目负责人、参加人和协作单位;项目研究起止时间;上报、鉴定、验收单位及时间,评价意见,遗留问题;是否申报专利;项目内容;项目投资费用和经费来源;应用推广等。成果简介方式可以文字、表格、图片相结合,突出内容的直观、简明。
4.3加强科技档案的服务性
开展借阅、复制、科技咨询、信息交流和科技推广等业务。注意区别对待对象,坚持无偿与有偿服务相结合。充分发挥科技档案在公路养护建设、设计监测、公路桥梁加固维修检测中的作用。
5重视科技档案的保密工作
5.1要严格遵守保密制度
科技档案是科技活动的产物和真实记录,是维护单位和个人经济利益和保障知识产权的一项重要内容和依据。因此,科技档案人员要严格遵守国家有关科技保密的规定,正确划分科技档案密级,合理确定使用范围,该保密的不能内外不分,不该保密的不能借故保密影响利用,从而保证科技秘密及档案的安全,维护我院和科研人员的知识产权。
5.2要正确处理开发利用与保密的关系
科技档案开发利用与保密二者是辩证统一的。档案工作的目的就是为了利用,科技档案工作的根本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开发利用其信息资源的潜在价值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国家的科技发展,服务于国家的经济建设。但由于档案的保密性,有相当一部分科技档案是的,具有不同等级的保密性。因此,在开发利用时,要正确处理开发利用与保密的关系,我们一方面要在遵守保密制度的前提下,采取各种手段充分促进科技档案信息的开发利用,做到在保密中促进开发利用;另一方面应当注意在开发利用时加强保密工作,做到开发利用时不泄露技术秘密。
6结束语
只有真正重视加强科技档案的集中管理、有序管理、质量管理和安全管理,使得科技档案资料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把可利用的有价值的信息提供出来,才能为打造“西部一流、国内知名”的公路科研院所服务,为上级领导的科学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更好地为公路行业和社会服务。
篇9
一、加强组织领导,认真组织实施。
院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召开会议专题布置,制定并下发开展“服务质量月”活动的具体措施,要求全院各部门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切实做好动员,把宣传教育与岗位服务紧密结合起来;抓好落实,要以质量月活动为契机,营造“人人关心质量、人人重视质量”的氛围。同时,院办室积极与各职能科室进行沟通协调,形成工作合力,为推进全院服务质量月活动的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开展各种宣传,提高质量意识
结合单位实际,我们在服务质量月活动中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利用宣传栏进行宣传服务质量月活动的主题及活动内容,医务、护理和行政后勤召集各部门领导,明确各项服务质量知识,加大宣传力度,以提高职工的服务质量意识,宣传标语的形式开展服务质量宣传活动,营造人人关心服务质量,人人重视服务质量的良好氛围。同时,组织职工认真学习院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以及岗位工作操作规程,切实提高工作理念水平和工作责任意识。
三、强化业务培训,突出服务质量工作重点
1、为做到依法执业、行为规范,适时地开展了医师的法律法规及业务培训,组织理论考试,心肺复苏预案演练;外请老师授课和院内中高级医师辅导相结合组织院内业务学习,参与率达90%以上。并组织全院医务人员学习邹国宝示范医师的优秀事迹,传授带教经验和与家属进行有效沟通的技巧,提升医生的形象。
2、组织全体护理人员业务学习培训。组织护士长护理工作讲评;配合中心“三基”理论和技能考试,组织护理人员观看录像片、现场操练以及进行抽考,组织护理人员参加上级部门举办的三基”理论和技能考试;组织开展对外来护工进行业务培训,内容包括:噎食抢救、应急预案及处理等。
3、在食堂管理中我们将食品安全放在首位,结合《食品安全法》的出台,要求食堂管理人员及食堂员工多次组织学习食品卫生知识,邀请区卫生防疫部门专业人员来院讲课培训,并将食品安全法规宣传手册做到人手一份,组织员工烹饪比赛。
四、抓住重点,自查自纠
服务质量月活动中,我们结合自身的工作特点和工作性质,以《ISO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和各项规章制度为准绳,针对日常医疗管理、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开展了以下方面的工作:
1、认真开展对在管理和服务质量方面的检查(抽查)及自查。检查内容:
一是查工作人员执行规章制度、履行岗位职责和遵守劳动纪律的情况。由各职能科室定期与不定期检查与抽查、部门自查,具体检查了职工的上下班时间、工作时间内职工在岗及在院遵守劳动纪律的情况;
二是查工作人员执行业务工作操作规程和规定动作、服务病人及接待家属的态度。具体查医护人员在业务工作中记录痕迹是否符合工作操作规程,查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的情况及其在接待家属中操作程序,通过与家属访谈了解护理人员的接待态度。
三是查部门环境整洁卫生是否符合要求的情况。具体查部门工作人员办公室、更衣室、病区内外整洁卫生。
经检查发现的问题(包括上级领导来院抽查)有:
医务方面:抽查全院运行病史30份(各病区5份),其中2份病史存在不足的地方,主要为:医嘱单有涂改迹象。检查中未发现有违反“五合理”现象。
护理方面:
①有1列护理人员在岗打瞌睡,及1列职工工作衣凉挂在病区病人活动厅内;
②消毒隔离工作上,个别病区楼层在规定时间内未对治疗室进行消毒;
③护理书写上,有1份护理记录存在缺陷,体现在体温单、入院评估及护理记录上,有1列交班巡视提前记录;
④个别病区工作人员更衣室不整洁,护理站工作台上物资摆放较乱且又零食。
2、在安全服务工作方面,开展了查隐患、堵漏洞的检查。一是查部门设施设备的运行、工作人员是否按操作规程正确使用设备、确保服务对象安全各项工作措施执行。具体查病区及后勤各班组的设施设备的运行,查工作人员在使用设备中的实际操作规程,查部门自查记录台帐;二是查消防设施设备的维护的情况。具体查全院各部门的消防设施设备的维护、定点摆放情况。
经检查发现主要问题是,个别职工及部门领导的安全服务意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自查台帐记录还得明晰。
针对检查(自查)出的违纪违规和业务工作及安全工作等服务质量方面的隐患和存在的问题,要求各部门、科室制定出相应处理、整改意见和措施,进行彻底的整改,同时作好相关处理和整改记录,以备单位检查。
五、组织开展“保双节、促稳定”安全专项检查
制定安全检查方案,于9月20日下发各部门国庆期间安全检查通知。要求各部门做好对设施设备运行情况自查及其安全隐患的排查,对部门职工思想动态了解;于节日前夕,有院主要领导负责组成院检查组,对全院各部门的安全工作开展检查。通过对院重点场所、重点部门、重点设备进行检查,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同时,对各种特种设备进行认真检查,保证节日安全。
六、整改措施
通过开展此次服务质量月活动,暴露出了我们还存在以下不足:
个别部门领导管理工作的执行力不够;职工用心服务不够及其服务理念方面的缺陷和不足。为此提出以下整改措施:
一是进一步提高医护人员的业务素质。认真学习有关的法律法规,制度规范及岗位责任,要求每一个医护人员掌握和遵守法律法规、制度规范及岗位责任、职业道德,全面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素质。相关职能科室定期组织业务学习,定期组织业务检查考核,为了确保学习质量,把考核考试成绩和个人经济效益挂钩。
二是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继续在实际工作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将责任落实到个人;为使各项工作做到及时、客观、灵活,职能科室在检查服务质量上坚持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方式,并将检查中所得的信息及时向上汇报和向下反馈,及时要求整改,保证检查的有效性。
三是加强对各类人员业务培训,提高服务质量意识。制定计划组织对中层干部管理能力、执行力的培训,进一步加强职工的岗前和在岗培训力度,不断提高职工的服务水平、服务意识;组织开展不同岗位、不同工种的岗位培训,抓医护基础工作的落实与执行,按规范操作流程,提高服务质量,加大考核力度,以效果来衡量措施的执行。
通过以上措施,实现“六个进一步”的目标,即:服务意识进一步增强;服务态度进一步端正;服务行为进一步规范;服务效能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服务纪律进一步加强。
【质量月护理工作总结二】(一)亮点
病房各项护理评估落实到位,包括入院评估、生活自理能力评估和各种风险评估,表单记录规范;内二科、内四科分组进行质控,效果较好,质控记录体现持续质量改进;外一科各项记录齐全,质控、培训工作扎实有效。
(二)存在问题:
1、护理评估:对患者进行护理评估后缺少相应的沟通交流,健康指导不到位;部分责任护士局限,缺乏护理诊断知识。
2、科室质控:多数科室质控不规范,未有重点,未针对科室安全隐患,缺乏专业性、连续性,个别流于形式。总之科室质控未解决科室实质性问题。
3、科室培训:一是理论培训内容简单、不实用,考试形式单一,现场提问护士掌握不全;二是科室技术操作考试缺少考评记录。
六、原因分析:
1、护士长管理力度不够或者管理思路模糊;
2、护理人员业务能力、知识水平参差不齐;
3、护士长忙于事务性工作,对护理环节和细节质量缺乏一定的监督;
4、护理人员协作精神差,与病人沟通交流不主动。
七、整改措施
1、现场进行问题反馈,并以书面形式反馈至各科室,督促整改,5月份对整改效果进行跟踪(包括护理评估、健康教育、科室质控和培训)。
2、组织召开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会议,议题是“如何做好科室质控,提高护理质量”。通过会议进一步强化科室质控,提高护士长管理意识,突出工作重点,定出科室质量指标,利用PDCA的工作模式来实现护理质量不断提升。
3、要求科室利用各种渠道对护士进行专业培训:护士长每天提问责任护士(具体1—2个分管病人);带教老师做好培训和考核;护士晨会交班尽量脱稿,床头交班主动汇报病人情况。
4、加强培训。组织护理评估为基础的知识讲座,提高护士对护理评估重要性的认识;邀请上级医院专家进行“护理持续质量改进”专题讲座,进一步提高护士长科学管理水平。
【质量月护理工作总结三】质量月期间护理部对各科护理工作进行了护理质量检查及抽查,检查内容有病房管理、临床护理、消毒隔离、护理文件、急救物品、护士仪表、护理服务质量、护理技术操作等。按《护理人员绩效考核评分细则》进行打分。但特别提出:
1.个别病房病人物品放置不整齐、床头柜擦拭不及时。卫生间有异味。
2.护士长没及时做到晨间床头交接,病房各种交班本不全。
3.个别病人卫生处置不够好。优护示范病区存在问题:部分病人对所用药物相关知识了解不全面,个别病人对自己的护理级别不知道。
4.治疗室用物摆放乱。
5.门诊处置室有个别护士处置时未戴口罩。
整改措施: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护士长及时进行反馈,查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可能引起的不良后果,使每个护士长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主观上有正确的认识;建立药品、急救药品、冰箱交班本;督促各科护士长组织业务学习,并有学习笔记;加强无菌技术观念;建立晨间交班制度。督促卫生员的卫生工作,病人及家属将物品整理好,对新入院的病人,当班护士在病人病情许可的情况下,及时进行卫生处置,责任护士要监督检查。
【质量月护理工作总结四】(1)工作成绩
1、各科室备用药品、抢救药品无过期现象;
2、急救药品专人管理;急救设备均处于完好备用状态;
3、内三科、内四科、外一科每月质控重点突出,体现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4、其他科室病人转入ICU,ICU医护人员先抢救后交接,护士团队合作,与值班医生配合默契,她们技术娴熟、忙而不乱,展示出ICU护士果断、沉稳的职业素质。
5、内二科陈宁、内三科田秀丽、内四科崔苓雨、外三科李丽君、五官科王春华、中医科李双双、妇产科李红姗责任护士对病人的健康教育做的非常仔细,效果非常好,家属对她们的护理技术及服务态度非常满意;
6、内三科治疗室管理到位,物品、液体、环境特别整洁、干净;内四科无男女病人混住病房现象。
(2)护理质量检查存在问题
(3)整改措施
1、近期召开护士长例会,对存在的护理质量问题进行反馈,要求各科室及时查看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建议书,按照整改意见认真进行整改,护理部下月将对本月质量检查发现的主要问题进行跟踪;
2、责任护士每日向患者介绍自己,做好常规工作同时要经常与病人沟通饮食、休息、康复锻炼注意事项,每日检查床头卡护理级别、饮食、警示信息是否正确;
3、病人转科时,提前告知病人收拾物品、联系电梯,给病人准备好押金条,在《患者转科护理交接单》上记录开始转运病人的时间,转入科室护士马上更改腕带科室、床号等信息;
4、各科室护士长对科室抢救车管理应加强监管,未进行封车管理的科室每周抽查急救车内药品、无菌包、仪器等检查抢救车的管理落实情况,进行封车管理的科室每月1日护士长与治疗护士一起对抢救车内的药品、物品进行检查、整理,并做好记录;
5、使用留置针患者每次输液前先抽回血,再用无菌的生理盐水冲洗liu××ue86导管,抽回血或冲洗导管时不可用力过猛过大。如无回血,考虑留置针导管堵塞,应拔除静脉留置针;
6、严格执行医嘱和服药、注射处置查对制度,所有用药执行单必须打印,不得转抄,输液贴统一规定贴在无液体签面,以免影响核对;
7、对《护理文书质量控制评价标准》4项条款进行了修改,组织护士长进行学习,护士长及时将护理文书标准修改内容传达至科室每位护理人员;
篇10
刑事犯罪由社会矛盾衍生,是社会矛盾的集中反映和极端表现。检察工作贯穿于刑事诉讼的全过程,这些社会矛盾必然通过刑事诉讼的途径进入检察环节。检察机关建立刑事案件社会矛盾化解机制势在必行。本文拟通过对检察机关在刑事案件中的社会矛盾化解工作进行总结、分析和建议,力求以此促进检察机关刑事案件社会矛盾化解机制的全面建立和完善。
一、刑事案件中社会矛盾的产生类型及危害
刑事案件是社会矛盾激化的产物,案发后又产生新的社会矛盾,并贯穿于诉讼的整个过程。司法实践证明,在刑事诉讼的检察环节将不可避免地面对诸多由刑事案件而引发的社会矛盾。
(一)刑事案件本身积聚的社会矛盾
许多刑事案件由社会矛盾升级而产生。司法机关通过办案可以一定程度地化解这些矛盾,如通过将犯罪嫌疑人绳之以法就可以化解受害者的愤怒。但法律和执法并不可能解决所有的社会问题,累积日久的社会关系也并不可能完全因案件进入诉讼程序而得到全面、彻底地恢复,还将在一定时期内存在,甚至有再次激化的可能。如,由邻里之间长期不睦而引发的伤害案件,不可能因司法机关将伤人者绳之以法就能化解他们之间的宿怨。
(二)由刑事案件而引发的次生矛盾
刑事案件不可避免地对原有平和的社会关系产生消极影响,产生了诸如赔偿问题、人际关系问题、对办案人员的仇视问题等大量的社会矛盾,很可能引发次生矛盾和不稳定因素,成为社会和谐稳定的一大隐患。如20__年2月,我院受理了公安机关移送的丁×案,经审查得知,丁×犯罪时刚满14岁,在玩捉迷藏游戏时,对本村童×实施了接触式奸,后经检验该女处女膜完好。案件发生后,童×的父母难以接受,要求司法机关从严处理。而丁×的父母在赔礼道歉得不到谅解后认为,丁×没有造成实质性的伤害,是童家得理不饶人,从而使原本相安无事的丁童两家一时反目成仇。
(三)造成刑事案件发生的深层次社会矛盾
刑事案件的发生不是偶然的,具有许多深层次的社会原因。在这些原因中,有许多是社会矛盾累积,由量变到质变的结果。但司法机关办理刑事案件,仅仅触及的是涉及犯罪的部分,是表而不是本,并不能直接地化解这些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如果这些矛盾在案发后得不到解决,必将酝酿新的犯罪或其他严重的危害后果。如20__年5月,本县城关镇肖家村村民张××因房屋边界纠纷将邻居钟××左腿打成轻伤。案件移送审查后,承办人员通过讯问犯罪嫌疑人和实地走访调查后得知,犯罪嫌疑人张××所在的肖家营村地处县城郊区,随着县城的不断扩大,该村地价、房价节节攀升,村民们对房屋的产权意识不断增强,以前不在意的“边头边脑”的房屋边界问题逐渐成为社会矛盾的诱因,产生了许多的矛盾纠纷,张×故意伤害案就是这类矛盾激化而引发犯罪的典型案例。
(四)司法机关办案过程中引发的社会矛盾
司法机关办案的过程是甄别犯罪、查证犯罪、追究行为人刑事责任的过程。而同时,犯罪嫌疑人及其亲属,包括接受其委托的律师参与诉讼,则是证明其无罪、罪轻的过程,这两者无疑是一种矛盾体的存在。而司法机关办案过程中采取的诸如拘留、逮捕、扣押、冻结等措施,必然与犯罪嫌疑人一方利益相悖,也成为引发社会矛盾的一种因素。此外,办案人员在执法中的违法行为和消极行为,更是引发新的社会矛盾的导火索。
二、检察机关在刑事案件社会矛盾化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各级、各地检察机关十分重视化解刑事案件中的各类社会矛盾,并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但在实践中,检察机关在刑事案件的社会矛盾化解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尚未形成有效的工作机制
刑事案件存在社会矛盾是必然的,不可避免的。在当前社会矛盾高发期的重要时期,化解社会矛盾工作是检察机关办理刑事案件、履行监督职责的重要内容和必然要求。同时,刑事案件中的社会矛盾具有复杂性、不确定性、牵连性等特点,掌握、控制、化解这些社会矛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一套较为完善的工作机制,才能较好地处理这些社会矛盾,才能不因检察机关的疏漏而致使社会矛盾发生恶化、激化。检察机关作为全程参与刑事诉讼的司法机关,在办案中完全可以多方位、多层次地掌控社会矛盾的产生和发展规律。但在当前,检察机关尚未建立起发现、应对、处理这些社会矛盾的工作机制,尽管在工作中也很重视对社会矛盾的化解,但许多都是零碎型、应急型的,忽略了许多可能恶化和引发新冲突的社会矛盾和矛盾隐患,有的甚至产生了激烈的冲突事件和越级上访事件。
(二)自觉主动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意识不强
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重在落实到具体的办案中去。这就必须要求每一名办案干警必须具备主动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意识。实践中,一些干警对化解社会矛盾有畏难情绪,或者习惯于就案办案,使许多社会矛盾被忽视,主动开展矛盾排查的不多,仅仅是被动地做工作,有关当事人不来申诉,不来吵、不来闹就自动忽略。还有的搞本位主义,只要不在检察环节出问题就行。更有甚者,与其他司法机关相互推诿,将矛盾引至其他机关,严重影响了司法机关的公信力。
(三)化解社会矛盾的能力不足,方式方法不多
刑事检察环节的社会矛盾相对于其他社会矛盾,更具激烈性、对抗性。开展刑事案件的社会矛盾化解工作不仅需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热心,更需要有以丰富的社会知识和基层工作经验为基础的方法和策略。但在实践中,许多检察官在解决社会矛盾的能力上还存在明显的不足,丰富的检察理论知识并不足以应对复杂的社会矛盾,在面对社会矛盾时往往手足无措,找不出矛盾的关键所在,不知从何处下手。而且,在处理矛盾纠纷时,方法单一,软的不行就来硬的,引发当事人不满,矛盾化解工作效果不佳。
三、检察机关刑事案件矛盾化解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建议
面对大量而复杂的社会矛盾,如果没有一套完善的工作机制,就难于保证在刑事检察环节有效地化解这些社会矛盾。笔者结合本院的工作实践,认为在检察环节建立刑事案件的社会矛盾化解机制可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 转变观念,努力营造化解社会矛盾的工作氛围
1、明确建立检察机关刑事案件社会矛盾化解机制的重要意义。加强对刑事检察干警的理想信念教育、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教育和形势教育,让干警们充分认识到,化解刑事领域的社会矛盾是检察机关的 性质和宗旨所决定的,是检察业务工作的重要内容,是落实三项重点工作的具体体现,是服务社会发展大局,实现建设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以此增强干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在办案中积极主动地投身于社会矛盾化解工作。
2、明确解检察机关刑事案件社会矛盾化解机制的界定和涉及的范围。即将刑事案件社会矛盾化解机制的目的、范围、要求、标准、实现形式和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整体设计,形成方案,使干警对刑事案件社会矛盾化解机制进行全面的了解,牢记于心,增强干警在工作中自觉主动化解社会矛盾的思想意识。
3、明确刑事检察环节社会矛盾化解机制的职责分工。刑事检察部门的办案干警是化解本环节社会矛盾当然的责任主体,负责化解社会矛盾的具体工作。而科室负责人、分管检察长,乃至检察长同样是化解社会矛盾的责任主体,根据矛盾的不同性质和不同程度确定工作职责,形成多层次的工作格局。同时,负责刑事案件社会矛盾化解的综合管理部门必不可少,该部门可单设,也可以案件管理部门为依托,掌握、控制社会矛盾化解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协调处理各种关系,使矛盾化解工作得以规范、有序、有效地进行。
(二)抓住重点,建立社会矛盾化解工作良好的运行机制
刑事检察环节社会矛盾化解机制的建立是一项复杂的工程,但并非无规律可循,特别是矛盾预警(或风险预警)、办理流程和评查考核三项工作,是建立该机制的核心。
1、建立社会矛盾的预警制度。社会矛盾预警是矛盾化解的基础。从检察工作规律来看,矛盾预警可从四个方面着手:一是控告申诉部门的收集。控告申诉部门作为检察机关的“窗口”,可以将收集到的刑事案件中的社会矛盾,迅速通知给社会矛盾综合管理部门处理;二是受案环节的了解。在受理侦查机关移送案件的过程中,负责受案人员应向侦查人员详细询问案件中是否存在尚未解决的社会矛盾及矛盾隐患,做到心中有数,并汇集到社会矛盾综合管理部门统一处理;三是办案中发现。承办人员通过阅卷、讯问犯罪嫌疑人、走访调查等工作,可以发现一部分社会矛盾和矛盾隐患,从而发出预警通知,启动程序。四是在监所内发现。监所检察部门也可在履行监所检察职能的过程中,发现刑事案件中存在的社会矛盾,从而及时掌握办案中未注意到的社会矛盾。
2、建立规范的社会矛盾处理流程。一是风险评估。社会矛盾综合管理部门作为社会矛盾化解的控制中心,对各方面综合来的信息进行评估、分类、分级,保证社会矛盾能够得到及时、有效处理。二是合理分流。对依职责应当由政府和其他机关办理的,可以通过发《检察建议书》的方式,监督其依法办理;对影响诉讼程序进行的社会矛盾,由检察机关自己办理;对较为复杂的社会矛盾,可与地方政府和其他职能部门联合办理。检察机关自己办理和联合办理的,指定办理责任人和责任领导(一般为案件承办人及其上级领导),并限期办结。三是指导控制。承担社会矛盾化解的责任人应当根据掌握的社会矛盾特点拟定工作预案,报责任领导或检察长审定后实施。在矛盾化解过程中,责任领导和检察长通过听取汇报、指导、参与等手段,掌握、控制社会矛盾化解工作中的法律政策和策略,确保社会矛盾化解合法性与实效性的统一。
3、建立科学合理的评查考核方式。对办理完结的社会矛盾纠纷,应及时报社会矛盾综合管理部门进行评查,复核社会矛盾化解情况。必要时,可对化解社会矛盾的效果进行评级。同时,检察机关还应将化解社会矛盾的情况纳入案件质量管理和目标考核之中,年终进行全面考核。
(三)加强配合,增强刑事案件社会矛盾化解工作成效
1、按照检察一体化要求,在检察机关内部形成良好的矛盾化解机制。刑事案件社会矛盾化解工作必须全院齐心协力,多部门开展联合,才能及时、有效地化解矛盾。控告申诉部门可将职责前移,与刑检部门联合处理社会矛盾;民事行政检察部门对涉及赔偿等民事领域的社会矛盾开展说理解惑工作;自侦部门对刑事案件侦办人员涉嫌收受贿赂、渎职、徇私、徇情枉法而可能引发的社会矛盾隐患,应及时介入侦查,构成犯罪的依法处理,给人民群众满意的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