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证明范文

时间:2023-04-09 01:57: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学历证明,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学历证明

篇1

学历证明样本一编号:

姓名 ,性别 , 年 月 日出生,身份证号码:,系 省市/县人,于 年 月至 年 月在本校就读(普通高中/职高 /成高/ ) (专业)毕业。

现因遗失毕业证书,本人要求证明其学历。经核实,特发此件,以资证明。

学校(盖章):

现任校长(签章):

年 月 日

学历证明样本二()ХХ字第ХХ号

根据ХХ中学ХХ年Х月Х日发给ХХ的第ХХ号毕业证书,兹证明ХХХХ(男或女,ХХ年Х月Х日出生)于ХХ年Х月至ХХ年Х月在ХХ市(县)ХХ中学学习,于ХХ年ХХ月高中(或初中)毕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ХХ省ХХ市公证处

公证员(签名)

ХХ年Х月Х日

注意事项

1.《学历证明书》应按相应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统一式样出具;没有统一规定的地市,可参照此式样。

2.《学历证明书》必须由现任校长签章,并加盖学校公章。

3.学校校名发生变更的,必须到毕业学校所属教育主管部门加注意见并盖章。

学历证明样本三我校 *** 系***专业 学生 ***, 准备报名参加xx-xx年(某某)考试。该同学系xx-xx年应届本科(或大专)毕业生,已具备大专以上学历,符合报考条件。

特此证明。

篇2

兹证明某学生是我们县某村的学生,其家庭生活非常贫困,父母(把工资收入之类的介绍一下)如常年务农,没有固定收入,或者说下岗之类,年收入不足3000元。家里还有兄弟姐妹什么的,比如在上学,年龄小,都介绍一下。特此证明。单位地址年月日盖公章。

贫困生申请书范文2贫困证明

贫困证明格式

xx-xx(学校):

贵校学生xx-x其家长属本地居民,家庭基本情况如下:

一、家庭人口x人,家庭成员组成:

家庭年收入约000元

二、主要收入来源:xx-xxx-xxx-xxx(填写)

三、目前家庭主要困难:

(比如家庭成员是否有重病医疗开支是否较大,是否有残疾,收入来源是否单一,劳动力是否较少)

确属贫困家庭。特此证明。

村委会(街道居委会)乡、镇(含)或县区政府民政部门

或家庭联系人所在街道以上民政部门

单位盖章盖章盖章

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

盖章单位联系电话:000

贫困证明范文:

兹有我乡(镇)(居委会等)×××(父母亲姓名)之子(女)×××(学生姓名),于××年××月考入贵校学习.由于×××原因(每个家庭的具体原因),导致家庭经济困难,希望学校,银行能为其提供国家助学贷款,帮助其顺利完成学业.

篇3

殊不知,所有“运用物理原理证明数学问题”的过程,都在犯逻辑推理中的循环论证错误.我们不妨对两个常见的证明过程加以剖析.

例1 求证:cos36°-cos72°=12.图1证明 如图1,在半径为R的圆周的五等分点A、B、C、D、E各放置电荷量相同的5个带负电的点电荷,设它们单独在圆心O处激发的电场强度大小均为E,由对称性可知,五电荷在圆心O处激发电场的合场强为0.图1中,取OA方向为电场强度的正方向,根据场强的合成法则,则有:

E+2Ecos72°+2Ecos144°=0,

所以E+2Ecos72°-2Ecos36°=0,

所以2cos36°-2cos72°=1,

所以cos36°-cos72°=12.

该证明过程果然“独特”而又“简洁”,运用物理学中场强的合成法则,三两步居然就导出了一个看似毫不相干的纯数学问题.

仔细分析可以看出,上述推理过程中,证明者“不自觉”地采用了循环论证.五个相同的点电荷关于圆心成旋转对称放置时,圆心处的合场强之所以等于零,是由于两方面的原因,其一,场强的合成遵从于矢量的叠加原理;其二,一个三角恒等式的成立――将周角2π分成n等份(n为自然数),其中大小为1份,2份,3份,……,n份角的余弦之和等于零,即

cos1×2πn+cos2×2πn+cos3×2πn+…+cosn×2πn=0.

我们对这个三角恒等式的正确性进行逻辑论证.分两种情况进行证明:

(1)n为偶数时,令n=2k(k∈N*),

cos1×2πn+cos2×2πn+cos3×2πn+…+cosn×2πn

=cos1×2π2k+cos2×2π2k+cos3×2π2k+…+cos(k+1)×2π2k+cos(k+2)×2π2k+cos(k+3)×2π2k+…+cos(k+k)×2π2k

=[cos1×2π2k+cos(k+1)×2π2k]+[cos2×2π2k+cos(k+2)×2π2k]+[cos3×2π2k+cos(k+3)×2π2k]+…+[cosk×2π2k+cos(k+k)×2π2k]

=[cos1×2π2k+cos(π+1×2π2k)]+[cos2×2π2k+cos(π+2×2π2k)]+[cos3×2π2k+cos(π+3×2π2k)]+…+[cosk×2π2k+cos(π+k×2π2k)]

=0.

等式成立.

(2)n为奇数时,令n=2k+1(k∈N*),

cos1×2πn+cos2×2πn+cos3×2πn+…+cosn×2πn

=cos1×2π2k+1+cos2×2π2k+1+cos3×2π2k+1+…+cos(2k+1)×2π2k+1

=cos2×2π4k+2+cos4×2π4k+2+cos6×2π4k+2+…+cos2(2k+1)×2π4k+2.

我们只需证明cos2×2π4k+2+cos4×2π4k+2+cos6×2π4k+2+…+cos2(2k+1)×2π4k+2=0即可.由上面(1)的证明结论可知,当n=4k+2(k∈N*)时,等式成立,即:

cos1×2π4k+2+cos2×2π4k+2+cos3×2π4k+2+cos4×2π4k+2+cos5×2π4k+2+cos6×2π4k+2+…+cos2(2k+1)×2π4k+2=0.

所以12[2cos1×2π4k+2+2cos2×2π4k+2+2cos3×2π4k+2+2cos4×2π4k+2+2cos5×2π4k+2+2cos6×2π4k+2+…+2cos2(2k+1)×2π4k+2]=0.

所以12{2[cos2×2π4k+2+cos4×2π4k+2+cos6×2π4k+2+…+cos2(2k+1)×2π4k+2]+[(cos1×2π4k+2+cos3×2π4k+2)+(cos3×2π4k+2+cos5×2π4k+2)+(cos5×2π4k+2+cos7×2π4k+2)+…

+(cos(4k-1)×2π4k+2+cos(4k+1)×2π4k+2)+(cos(4k+1)×2π4k+2+cos1×2π4k+2)]}=0.

所以12{2[cos2×2π4k+2+cos4×2π4k+2+cos6×2π4k+2+…+cos2(2k+1)×2π4k+2]

+[(cos1×2π4k+2+cos3×2π4k+2)+(cos3×2π4k+2+cos5×2π4k+2)+(cos5×2π4k+2+cos7×2π4k+2)+…

+(cos(4k-1)×2π4k+2+cos(4k+1)×2π4k+2)+(cos(-1×2π4k+2)+cos1×2π4k+2)]}=0.所以12{2[cos2×2π4k+2+cos4×2π4k+2+cos6×2π4k+2+…+cos2(2k+1)×2π4k+2]+2[cos2×2π4k+2cos2π4k+2+cos4×2π4k+2cos2π4k+2+cos6×2π4k+2cos2π4k+2+…+cos4k×2π4k+2cos2π4k+2+cos0cos2π4k+2]}=0.

所以12{(2+2cos2π4k+2)[cos2×2π4k+2+cos4×2π4k+2+cos6×2π4k+2+…+cos2(2k+1)×2π4k+2]}=0.所以cos2×2π4k+2+cos4×2π4k+2+cos6×2π4k+2+…+cos2(2k+1)×2π4k+2=0.

这说明,当n为奇数时,等式也成立.

综合(1)、(2),问题得证.

如果等式cos1×2πn+cos2×2πn+cos3×2πn+…+cosn×2πn=0不成立(注意,我们说的是“如果”),即使n个相同的点电荷关于某点成旋转对称,这些点电荷在该点的合场强也不会为零!换句话说,例1证明的论证过程,说“圆心O处的场强为零,就已经事先“默认”了恒等式cos1×2πn+cos2×2πn+cos3×2πn+…+cosn×2πn=0的成立,而式子“cos36°-cos72°=12”正是该恒等式的一个特例(n=5的情形),因此,该证明属于循环论证.

例2 求证:12+22+32+…+n2=n(n+1)(2n+1)6.

证明 在竖直平面内,以1m为单位长度建立如图2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其中x轴水平),以(1,0)为一个顶点A作正ABC,使BC边上的高线AD落在x轴上,并使AD=n-1(n为正整数),将ABC各边(n-1)等分后,图2按图2的方式连接各等分点,将原ABC分成多个全等的小等边三角形,在各小三角形的顶点均放置重1N的质点(多点重合的按1点计),则相对于坐标原点O,这些质点重力的力矩之和为:

1×1+2×2+3×3+…+n・n=12+22+32+…+n2(单位:N・m)

由三角形重心定理得,这些质点组成系统的重心在ABC中线(当然也是等边三角形的高)AD上,距离A点23AD处,不妨设重心为H,则有AH=23(n-1),故H的坐标为(23n+13,0).由于这些质点的重力之和G=1+2+3+…+n=n(n+1)2,而系统各质点重力相对于某点的力矩之和等于系统重力(作用于系统重心)相对于该点的力矩,故有:

12+22+32+…+n2=n(n+1)2(23n+13)=n(n+1)(2n+1)6,

所以12+22+32+…+n2=n(n+1)(2n+1)6.

分析 该推理过程中,“这些质点组成系统的重心在ABC中线AD上,距离A点23AD处”论断的证明,就需要运用公式“12+22+32+…+n2=n(n+1)(2n+1)6”,证明如下:

图2中,设质点组成系统的重心坐标为(x,0),根据物理学中重心定义可得:

x=(∑ni=1Gi)-1∑ni=1Gixi (G为各质点的重力)

=1×1+2×2+3×3+…+n・n1+2+3+…+n

=12+22+32+…+n21+2+3+…+n

=n(n+1)(2n+1)6n(n+1)2

=2n+13

=23(n-1)+1.

所以AH=23AD.(利用此方法,我们也可以很方便的推出三角形的重心定理――质量分布均匀的三角形,重心到顶点的距离等于它到对边中点距离的2倍)

上述推理中,在“12+22+32+…+n21+2+3+…+n=n(n+1)(2n+1)6n(n+1)2”这一步,我们就运用了等式12+22+32+…+n2=n(n+1)(2n+1)6,换句话说,若该等式不成立(注意,这里我们说的仍是“如果”),“这些质点组成系统的重心在ABC中线AD上,距离A点23AD处”的论断也将不再成立(当然,三角形的重心定理也将不再成立)!所以,这种利用力矩原理证明数学等式“12+22+32+…+n2=n(n+1)(2n+1)6”的过程,尽管非常的简洁,但仍然属于循环论证.

实际上,除了单纯由实验总结出的规律之外(比如滑动摩擦力与压力间的正比关系),一些物理定律或原理与相关的数学恒等式之间有时的确存在因果关系――运用数学知识,根据已有的物理规律或原理,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导出新的物理规律和原理.而一个纯数学问题,绝对不会以某个物理原理的成立作为自己成立的条件,因此,数学问题与物理原理间的“正确”逻辑关系为,数学问题是“因”,相关的物理原理为“果”,绝不会因果倒置.所谓的根据物理原理论证某个纯数学问题正确性的过程,从表面上看,或许“独特”而又“简洁”,但实质上都是在犯循环论证的错误.

参考文献

[1] 卞志荣.巧用物理方法求解数学问题.物理教师,2007(01):16-17.

篇4

范例1:大学毕业证书

let it be known that mr. wen huang, native of jiangsu province, born on august 30, 1973, having specialized in marketing in the department of economics & management from sept.1995 to july 1998 and having completed the four year undergraduate program with qualified standing,is hereby awarded this certificate of graduation.

范例2:大学学位证书

this is to certify that mr. wen huang, born in jiangsu province on august 30, 1973 has studied for 4 years (from sept.1995 to july 1998) in the department of economics & management majoring in marketing,has completed all the courses prescribed in the teaching program, and has passed all the exams necessary for graduation from nanjing niversity. having fulfilled the requirements stipulated by the academic degree regulation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he/she

is awarded the degree of bachelor of business.

篇5

1、在院科各级领导下,根据***市卫生局***市公安局关于《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要求,严格执行。

2、专人负责管理,建立和完善出入库登记手续,妥善运送、保管《出生医学证明》。

3、要依据医疗保健机构和母婴保健技术服务资格等有效证明发放《出生医学证明》,并留取证件管理人员名单备案。

4、设专人分别管理《出生医学证明》和出生医学证明专用章,严格证章分离,加强内部监督、制约。

5、严禁出现在空白《出生医学证明》上盖章、项目内容填写漏项或证章一人统管的错误行为。

6、完善出入库登记,妥善长期保存《出生医学证明》存根,每次领取时交回上次发放存根。

7、《出生医学证明》一律实行微机管理,内容准确,字迹清晰,严禁涂改。

8、凡《出生医学证明》丢失,按要求携带相关证件到婴儿出生时原发证地补办《出生医学证明》。

9、严肃处理《出生医学证明》管理中的违法、违规行为,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利用《出生医学证明》搭车销售其他物品。

篇6

到原发证学校的人事处提出书面申请,要注明原毕业学校、毕业时间、毕业证上的学籍号码原毕业学校核查盖章。

申请被受理后,按照要求到指定的报纸上刊登毕业证遗失声明并保留刊登声明的报纸原件。刊登遗失声明7天后,到当地教育局基础教育科开具学历证明,1996年后毕业的普通高中学生,按此办法办理。1995年前毕业的学生,由于未实行学籍电脑化管理,因此由原学校开具学历证明。

(来源:文章屋网 )

篇7

福建电大学生学籍管理系统软件是以学籍管理为中心,面向学校领导、教务管理人员、以及其他有关工作人员以及学生的一体化的学籍管理系统软件,可实现包括学生成绩打印、学历证明打印、相关信息查询、学生成绩统计、后台数据管理和维护以及数据库备份等功能。按照系统需要完成的功能可分为:(1)教学计划管理:教务管理人员选择不同的分校(教学点)、年级、专业,输入教学计划包括课程名称,课程学分,选修必修等信息。(2)学生信息管理:包括学生修过的课程成绩和毕业情况,还包括课程成绩录入:选择不同的分校(教学点),学生的年级专业,在输入学生基本信息的同时系统根据学生的年级,专业等基本信息自动查询生成学生应修的学科,并在同一个页面中显示学生所有课程的成绩。(3)查询学生信息:普通用户通过输入学生的姓名、年级、分校(教学点)、学号其中的若干个模糊信息来查询到该学生的所修课程成绩和毕业情况。(4)学籍数据统计:教务管理人员可根据分校工作站、年份、专业等关键字统计对应的学籍档案数据,还包括各种数据的分布图如某课程的成绩分布情况等信息。(5)权限日志功能:由超级管理员进行创建各用户,并给相关用户授权分配管理权限。查看日志,日志中对学籍档案数据的特殊操作如修改删除等操作记入日志,并说明操作的原因以便查对。(6)系统管理:由超级管理员进行包括分校、教学点、专业类型、课程形式等基本信息的维护。还包括整个系统得环境变量,数据库备份等内容。(7)开具成绩证明:教务管理人员通过学生的姓名、年级、分校(教学点)、学号其中的若干个模糊信息查询到该学生的信息后,自动打印出学生的成绩表,同时记下成绩证明开具时间和教务管理人员的打印记录。(8)开具学历证明:教务管理人员通过学生的姓名、年级、分校(教学点)、学号其中的若干个模糊信息查询到该学生的信息后,自动打印出学生的学历证明,同时记下学历证明开具时间和教务管理人员的打印记录[4]。

2、验证和显示控件的实现过程

为了解释验证和显示控件的实现过程选用系统用户登陆模块为例。该模块为系统软件初始页面用来验证用户信息。用户通过输入用户名、密码和验证码来登陆本系统。验证码使用系统随机生成的图片来完成,验证码保存在用户的SESSION当中,当用户的信息和数据库中数据完全对应的情况下,运行用户跳转到主页面,同时用户的各个信息也保存在该用户的SES-SION中。为了用户密码的安全性,密码的保存形式使用MD5加密方式。同时输入信息的三个文本框使用AJAX技术实现了用户输入信息的提示工作。该模块的功能有:系统用户登陆与系统用户验证的功能。系统用户登录页面代码:为。其中CS文件中引用了系统的几个必要的命名空间。登录部分通过控件建立面板,通过作为用户名、密码和验证码的输入框同时设置AJAX事件,实现输入不能为空等基本客户端验证。验证码的图片通过控件引用来显示随机的验证码图片信息。为了解释页面布局框架的实现过程选用系统主界面模块为例。该模块工作主界面如图1-2所示,各模块主要功能包括:学籍信息查询模块,主要实现学生成绩查询和学生学历查询两个子模块功能;学籍信息输入模块,主要实现教学计划的输入和学生信息的输入两个子模块功能;系统管理模块,主要系统用户管理和系统预设两个子模块功能。

3、总结

篇8

1、考幼师证需具备幼儿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除学历证明外,幼师证的报考还需具备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户籍证明、体检合格证明、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原件和复印件、教育学、心理学学习成绩证明。

2、申请人向户籍或工作单位所在地的教师资格认定机构提出申请,提交上述报考六证的证明材料,幼师证资格认定的机构为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教师资格认定机构对申请人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查无误后,将通知申请人面试、试讲的具体时间。

(来源:文章屋网 )

篇9

2、一边学习英文准备雅思考试,一边选择学校和业。

3、准备申请材料。

A)你的成绩,读本科就是高中成绩,读研究生就用大学成绩。用你己的最高学历成绩就可以。

B)你的学历证明如:毕业证,学位证等。

C)你的学术背景如:你曾经参加过的竞赛,考试,考的证书等。

4、 准备签证材料。

A)澳洲学校给你的录取通书(一般是CONDITIONAL OFFER,因为你的雅思成绩还没有上去)。

B)你的出生证明。

C)你和你父母的亲属关系证明。

篇10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六章第五节: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

二、设计思想:

1、教材分析:在欧几里德几何中,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与第五公设是等价命题,是否成立是欧氏几何与非欧几何的分水岭。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在初中数学整个知识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很重要的. 通过反思三角形内角和的探究、证明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研究建构的过程;学习数学证明,体会数学证明的严谨性和完美性;通过多种证法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同时为下节课学习三角形外角定理及今后学习多边形、圆等相关知识及数学证明等打下良好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2、学情分析:学生在小学初步认识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七年级时已用测量、剪拼的方法探究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学生对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这一事实是认可的,但八年级学生的思维已有一定的批判性,加之前面已学习平行线的判定、性质有关知识和证明,他们知道观察、测量、猜想和特殊验证得出的数学结论是不可靠的。因此,引导学生再反思探究、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是非常必要的,同时本课时教学为学生继续学习推理论证储备必要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对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有其更重要的现实意义。

3、设计思想理念:①引导学生反思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的探究过程,用数学论证的观念分析探究过程中导致数学结论不一定成立的步骤,鼓励学生解决问题自主建构新的数学知识和能力; ②通过多种思路和证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 ③介绍欧式几何与非欧几何拓宽学生眼界培养学生积极探究数学的情感。

三、教学目标:

①通过反思三角形内角和的探究、证明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研究建构的过程;②学习数学证明,体会数学证明的严谨性和完美性;③通过一题多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

四、教学重点:①三角形内角和的探究、证明;②证明的基本要求(格式、言必有据、言简意赅)

五、教学难点:

①辅助线的引入和添加;②论证时学生思维的条理和语言的组织。

六、教学准备:

圆规、三角尺、硬纸三角板一个、胶棒、小刀。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师:同学们会画三角形吗?知道它的内角和为多少度吗?怎样知道的?

生:?

师:七年级时,我们用什么样的方法探究过三角形的内角和?

师生分析讨论:观察、测量得出的结论可靠吗?

师:今天我们再回头再探究反思一下三角形的内角和(书写课题)

(二)探究反思:

1、教师演示:用剪拼的方法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

2、师生分析:上面剪拼过程不可靠(有可能出问题)的是哪一步?(当作出∠A=∠1后,∠2是否正好等于∠B)

3、辅助线的引入和添加。

(三)学习内角和定理的证明:

1、分析证明思路。

2、书写证明过程,强调证明的基本要求:格式、言必有据、言语简练

(四)反馈练习:

1、分析证明一中,作∠1=∠A后AB、CE之间有什么关系?能否直接作AB∥CE?

2、引导练习(学生版演)教师巡回指导。

3、师生评价。

(五)拓展训练:

1、分析讨论:上述证明中,能否把∠B、∠C移到定点A拼成平角再证?怎样作?怎样证明?

2、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3、师生分析:上述证明的相同之处?作辅助线,把三个角移到同一个顶点上。

师:能否把三个内角移到三角形一边某一定点上拼成平角再证?

4、学生探究,教师指导。

5、师生交流评价。

6、师:能否把三个内角移到任何一点上,拼成平角再证?

教师引导探究。学生完成证明。

7、师:前面多种证法它们的共同点在什么地方?

分析得出:把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移到一点拼成一个平角。

8、师:我们还可以用什么办法拼成180°的角吗?比如平行线的同旁内角。

9、学生探究,教师指导:

提示:∠A+∠1+∠2=180° ∠1+∠2+∠3+∠4=180°

∠B=∠2 ∠1=∠5,∠4=∠6

(六)知识拓展:欧几里得几何与非欧几何。

师:今天同学们太厉害了,能用多种思路和方法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把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移到同一个定点上拼成平角、把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移到三角形一边上任何一个点上拼成平角、把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移到三角形内外任何一点上拼成平角;利用平行线的性质,把三角形三个内角转化为如平行线的同旁内角。历史上有很多数学家对三角形的内角进行过探究和证明,他们的根本出发点确不相同。欧几里得为代表的数学家承认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而黎曼等为代表的数学家怀疑或不承认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同学们大胆的设想一下,在一个无限大的球面上画一个三角形,它的内角和会等于多少?在一个无限大的球面内面画一个三角形,它的内角和会等于多少?事实上承认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用定义、公里通过严谨的数学论证就可导出欧几里得几何,不承认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用一些用定义、公里通过严谨的数学论证也可导出一种几何体系,它们就是非欧几何。

由此可见,在数学学习上,不但要有理性的思维还要有大胆的设想和猜想。现在请同学们阅读教材《你能想到什么》。

(七)课堂小结:本课时我们一起探究反思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学会了用多种途径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体会了数学证明的严谨和完美。

(八)布置作业:数学理解1、2、3.

八、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