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应战书范文

时间:2023-03-14 15:35: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个人应战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个人应战书

篇1

关键词:民国 艺术人像摄影 风格 发展

民国前,人像摄影主要用于纪念性肖像摄影,宫廷贵族娱乐或商业经营。中国人像摄影在技术方面已相对成熟。但在艺术发展方面与西方相比是较为缓慢的。

“五四”之后,一些具有专业学术文化背景的知识分子对摄影艺术的实践,确立了摄影的艺术地位,并影响了艺术摄影的风格。成立民间摄影团体成为一种普遍潮流,因为组建团体能够民主开放地进行交流。摄影开始由技术性层面提升到艺术和思想、意识形态的高度。他们创办摄影刊物、举行影展、参加国际摄影沙龙、表明摄影的主张,而普遍的意愿是提升中国艺术摄影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力,增强民族摄影的内涵。

中国的艺术人像摄影,也在这个时候发展起来。随着“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的激荡,一些知识分子在西方艺术摄影的感染下,开始尝试和摸索,并很快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陆续成立民间摄影团体,他们借着文学、绘画上的修养,对人像摄影进行绘画式的模拟,从而使人像摄影实现了由商业性和技术性向艺术性的转变。

20世纪20年代,照相在中国已经非常流行。“许多人自备照相器,自己会拍照;马路上卖照相器材的店到处皆有,而且一二十块钱就可买一具”[1]这里的相机是指小型折叠相机。小型照相机的普及,促进了艺术人像摄影的创作。

20世纪30年代,艺术摄影的发展,随着各种艺术思潮的激荡,经历了由画意往写实方向的过渡,但这种过渡并不是绝对的,写实与写意,纪实主义与浪漫主义一直是交替发展的。

总体来说,民国时期的艺术人像摄影是呈画意风格的。早在照相馆时代,人物肖像就带有唯美、仿画的风格。“五四”以后,这种风格日趋明显,再加上随后由摄影团体等组织,从学术和理论角度认定,使这一风格的人像摄影,在艺术上的身份得到确认。由知识分子主导并赋予理论支持的艺术人像摄影,形成了一定的艺术风格。而风格的发展,有着一定的主客观因素。

北京“光社”中有很多钟情于艺术摄影的知识分子,是艺术人像摄影事业的开拓者。他们深受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影响,他们的作品中,以人物为主要题材的还在少数,即使有人物,也只是作为景物的一个部分,这就符合了中国天人合一的世界观。因此,在他们的作品中,人物只占画面的小部分,或是呈剪影状态。如刘半农的《人与天》,老焱若的《一肩风雪》,钱景华的《柳堤朝雾》等。这些作品不论从画面的安排、影调的处理、景致的描绘,都充满东方韵味,画面结构无疑是对中国画的模仿。同时期也不乏一些模仿西洋油画的画意风格的人像作品,如刘旭沧所拍摄的《环境》,一味追求柔焦效果,模仿了西洋的印象派绘画。

虽然早期的艺术人像摄影,大都刻意地对中国传统绘画或西洋绘画进行模仿,但是这些照片展示在当时只见过20年代照相馆呆板照片的观众面前,还是很受欢迎的,上述作品,是对艺术人像摄影风格的初步探索。而这种风格的形成,必然有其主客观因素。

早期进行艺术人像摄影创作的知识分子,由于深受中国传统绘画的影响,其画面中明显带有“天人合一”的思想。“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命题。从艺术审美意义上看,它集中体现为以人情观物态、使自然人化的思维方式,并把与自然精神的契合作为审美的理想追求。中国艺术人像摄影师们一方面追求主客体相融的审美境界,因此人物在画面中的大小并不那么重要。另一方面注重表现主客体的生命精神,轻视对物体外在表象的摹仿。与西方摄影重视机械复制,重纪实不同,中国的艺术人像摄影师们更加强调表现画面中人与物的生命特征,早就超脱于像与不像之外了。他们把世界万物看成一个有机的生命整体,从而在整个画面上使人与物、人与环境相互共通,使整个画面成为一个完整的生命体,要达到这种效果,就必须超越视觉的局限,把视觉知觉与神会相结合,对整个画面形成宏观的把握和照应。

而20世纪20年代初的西方人像摄影,则更加强调人物个性的体现,这与建立在主客体区分认知方式上的西方自然观,是不谋而合的。在照片里体现出来就是:人是主体,人与物是对立的,有明显的主次关系。与西方“物我对立”所不同,中国哲学中的认知方式则是“天人合一”,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应该是“物我同一”的。因此中国的艺术人像摄影作品并不过分强调人是画面的主体,而要实现人与环境的同一,使画面和谐。

再从画面的透视效果上来看,早期的艺术人像摄影作品遵循国画中散点透视的构图方式,西方绘画的焦点透视是在一个固定视点来观察和表现物象,这种透视方法受空间限制,视域外的物象不能进入画面,具有较大的局限性;而散点透视以游移的视线来观察和表现物象,更自由灵活,空间更大。

在摄影艺术刚刚起步时,国内存在很多关于摄影是不是艺术的论争,有很多人对摄影抱着轻蔑的态度,认为应拒摄影于艺术之门外。由此可见当时摄影艺术的地位,与绘画是无法相比的,要证明摄影也是艺术,必须避免相机的机械复制性,因而仿画的趋势便成为自然。

如果说早期的艺术人像摄影作品,大都是对绘画的模仿,那么,华社当中的一些摄影家,已具有自己的艺术风格,作品体现出个性化的趋势。

早在19世纪末,国外的人体摄影图片就已传入中国,刘海粟在上海创办美专,在全国首先启用模特辅助教学,此时郎静山也开始拍摄人体作品。郎静山认为:“有优美的曲线,能表现出纯真、纯善、纯美的意境。”其创作出发点是:练习用光和构图,模仿西洋绘画的造型效果,吸收探索国外的摄影品种。1933年拍摄的《抱瓮凝思》,就很好地体现了郎静山所说的话,画面中的人物造型,显然是模仿了西洋绘画。而在光线的运用上,有些过曝,这是为了使人体上不要有太多的阴影,这样才能体现“纯真、纯善、纯美的意境”,这种意境,显然是和中国传统美学有关的。可见郎静山尝试从中西结合的角度,去寻求艺术人像摄影新的个性。

黑白影社的陈传霖主张摄影一定要写实,拍人像要抓住被摄者稍纵即逝的表情。他明确地说:“艺术是现实的反映,真正的艺术是要写实的,这是一切艺术的最高法则。影艺是艺术的一个部门,自然也不能例外。”[2]这种观点,在摄影模仿画意盛行之时,无疑是具有个性的。

而个性化中含有民族化,民族化中也能体现个性化。果戈理说过:“真正的民族性不在于描写农妇穿的无袖长衫,而在表现民族精神本身。诗人甚至描写完全生疏的世界,只要他是用含有自己的民族化的要素的眼睛来看它,用整个民族的眼睛来看它也可能是民族的。”别林斯基也说过:“每一民族的民族性秘密不在于那个民族的服装和烹调,而在于它理解事物的方式。”因此,艺术人像摄影作品,要在风格上形成民族化,不能只是在形式上模仿民族艺术,而是要真正地体现民族精神。

20世纪30年代,在社会矛盾尖锐、日寇侵略的双重压力下,并受左翼文化思想影响,很多摄影师都要求艺术摄影作品更多地关注社会生活,更多地关注民族危亡。这一时期的艺术人像作品从开始追求艺术创作语言上的个性化,逐渐上升到民族化的高度。究其主观因素,主要是摄影家们开始接受西方的文化和艺术思想,并使其与中国传统相结合,以寻求新的发展。

总体来看,这一时期是追求摄影作品的真善美的。而东西方对于真善美的理解是大不相同的。郎静山所说的“真善美”是与“意境”相结合的,应该属于中国传统美学中“真”的范畴。在审美领域,“真”不仅指情感的真挚、专一,而且要求艺术作品在审美活动中由形式体现出精神、由现象显露出本质、从有限到无限、由现实提升至超越。在中国古典美学的真、善、美关系中,“真”反而处于较低位置,善处于更高的地位,“美”则可等同于“道”,处于最高的位置。郎静山对于摄影艺术作品,总的来说,是持绘画论观点的,所以他以追求艺术人像作品的“纯美”为最高境界,是一种纯艺术的观点。

而陈传霖所说的写实,也是要体现“真”,不过这就是西方美学范畴下的“真”了。在西方美学中由于价值与审美理论都是植根于认识论的,真、善、美三者是以“真”为核心的,“真”具有最高地位和本体论意义。一个客体或审美对象,只要是“真”的,就必是善的与美的。

可见,前者是把摄影作为纯艺术来看待的,而后者则是要求摄影艺术体现其纪实性。上述观点都是为了发展中国特色的摄影艺术,以改变中国摄影艺术的地位。

参考文献:

[1]丰子恺.美术的照相.一般,1927年3月出版,第2卷第3号.

篇2

[关键词]博客个人博客图书馆学

[分类号]G250

1 引 言

迅速发展与广泛应用的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是影响图书馆学发展的重要因素,也给图书馆学带来新的时代特点。自2003年以来,图书馆学个人博客在我国内地蓬勃兴起,至今已初具规模。笔者认为:这既是博客这种新型网络传播技术在我国内地图书馆学领域应用和发展的必然产物,又是内地图书馆学界学术交流、理论研究、自我教育与自我发展等诸多需求驱动的必然结果。同时它又对图书馆学在学术研究、学科性质、学科水平、教育教学、研究队伍建设、学术语言规范等方面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这些影响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为了引导和推动今后我国内地图书馆学个人博客更加健康和快速发展,使其在图书馆学未来发展和图书馆事业建设中发挥更大的积极作用,有必要对这些影响进行客观分析和深入研究。

2 本文的研究范围

本文所指的图书馆学个人博客主要是专门针对图书馆学这个特定专业领域并主要以与图书馆学研究和发展紧密相关的内容,包括图书馆学理论研究、学科发展、教育教学以及图书馆工作、图书馆事业等为写作主题并且由单人独立写作的学术性博客。本文的研究范围主要是我国除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以外的内地图书馆学个人博客。

3 我国内地图书馆学个人博客对图书馆学发展的影响

3.1 积极影响

3.1.1 提供了一个民主、自由、宽松的学术公共空间学科发展需要为其理论进化、学术研究和思想争鸣提供一个民主、自由、宽松的学术公共空间。图书馆学期刊、学术会议、讲座和课堂等传统学术公共空间往往受到各种人情交往和社会规则约束,参与者进行学术批判与争鸣时往往会有种种顾虑。通过图书馆学个人博客,广大图书馆人表达精彩纷呈的观点,展示新颖详实的数据,分析图书馆现象,总结图书馆实践经验,介绍图书馆学知识,对赞同的观点热情回应,有不同意见尽情争鸣……图书馆学研究的民主氛围和自由气息得到极大改善,学科发展所需的民主、自由、宽松的学术公共空间得到了实现。它是对传统学术空间和交流方式的改革与解放,对图书馆学发展将起到不可忽视的积极推动作用。

3.1.2 使图书馆学的实践性进一步增强 图书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理论研究应该与实践紧密相连。但长期以来,“重理论,轻实践”可以说是内地图书馆学研究的“痼疾”。通过图书馆学个人博客,馆员学习理论知识,反映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现象;读者反映信息需求、意见与建议;图书馆学专家、学者、教师、学生更多了解图书馆实践……它成为图书馆界沟通交流的纽带,不仅使许多实践中产生的问题得到迅速解决,也为教学提供了鲜活的课堂案例,为理论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来源。例如:当“信图事件”、“国图事件”、“苏图事件”等发生后,内地图书馆学个人博客发表了一系列相关文章,引发了图书馆界的热烈讨论,纷纷为解决此类问题出谋划策,同时针对图书馆权利、文献保存与利用、文献数字化等相关问题展开了争论。

3.1.3 提高了学术成果传播的速度和广度 图书馆学个人博客为图书馆界及时行业动态、报道学术会议和通报学术成果提供了便利,使研究进展与学术成果得到及时广泛地公布与传播,为减少研究的盲目性和重复性、提高学术成果传播的速度和广度、扩大学术成果的影响作出了重要贡献。内地图书馆学个人博客在学术会议报道方面发挥的作用尤其引人注目。许多参会者会前在博客中公布会议主题和日程,参会每一天对会议情况利用博客进行同步报道,从主题报告到发言讨论、从文字描述到图片展示或讲稿下载、从会议过程到会间花絮和会后参观、从成果到意义阐述……使广大未参会者看了这些博客如同身临其境,对会议内容和进展了如指掌。

3.1.4 缩小我国与西方图书馆学较发达国家的学科水平差距总体上看,我国图书馆学研究是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图书馆学个人博客一方面为那些有志于介绍国外图书馆学研究成果与学术进展的图书馆人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传播平台,另一方面又让那些迫切想了解国外图书馆学最新进展的图书馆人拥有了一个理想途径,为缩小我国与西方图书馆学较发达国家的学科水平差距发挥了积极作用。例如:图书馆2.0的概念干2005年9月在西方网络媒体出现,11月内地图书馆学个人博客“编目精灵”和“老槐也博客”分别对其进行了介绍,将这个国际图书馆界非常重要的研究热点及时引入了国内。当2006年1月由这两位博客作者合写的《图书馆2.0:构建新的图书馆服务》在《大学图书馆学报》刊出时,国外大多数学术期刊还没有刊登关于图书馆2.0的论文。又如:“数图研究”、“编目精灵”、“年心博客”等内地图书馆学个人博客已成为国内同行了解国外数字图书馆、编目、开放存取等相关领域最新研究进展的重要窗口。

3.1.5 为图书馆学提供了一种新的教学方式 很多图书馆学专家、学者或教师利用博客发表科研成果,宣传图书馆学思想,传播图书馆理念,介绍图书馆学知识,使自己的博客成为图书馆学教学的网络平台。这种教学平台具有极高的开放性和共享性,无论校内校外都可以访问,不用注册就可以发表评论,每个人的评论都能即时被所有参与者看到。阅读者可通过文章分类功能针对不同领域和主题进行系统阅读和学习,通过留言、回复或评论等功能请教问题和参与讨论;作者可通过分篇评论或阅读统计功能及时了解文章反馈和被关注度。它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的时空局限,拓展了学生的专业视野和学习范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性、研究性学习能力、批判性和创新性思维。随着我国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师资相对短缺,学生在课外较少有机会与教师进行系统讨论和深入交流,图书馆学个人博客为师生之间及学生之间的交流提供了一个新平台。目前许多学生都把课外阅读图书馆学个人博客作为开阔理论视野、补充专业知识的一个有效途径,可以说它为图书馆学提供了一种新的教学方式。

3.1.6 促进图书馆学研究队伍建设 图书馆学个人博客对我国图书馆学研究队伍建设产生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具体表现为:

3.1.6.1 为图书馆人提供了一个自我教育、自我展示的新平台无论对于作者还是阅读者,图书馆学个人博客都是一种很好的知识积累与自我教育方式。作者往往从自己研究的专业视

角出发,对大量信息进行搜集、整理、加工和提炼,形成具有一定专业浓度并较为系统全面的专业知识,在博客中。在传播理论、介绍知识的同时也在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于是写博客的过程也成为自我教育、自我提升的过程。读者通过阅读这些专业水平较高的博客文章,增加了专业知识,提高了业务水平,也实现了自我教育。相对而言,内地图书馆事业较为落后,图书馆学也不是一门显学,受到的公众关注度不高,图书馆人可以进行自我表达和自我展示的平台非常有限。通过图书馆学个人博客,图书馆人不仅宣传了图书馆学,提高了它的影响力,而且可以尽情表达观点、展示学术成果和科研成就,让更多人看到我国图书馆学发展、图书馆事业进步和广大图书馆人的风采。它成为图书馆人即时表达和自我展示的新平台。

3.1.6.2 对图书馆学学者个人影响力“重新洗牌” 图书馆学个人博客的兴起,不但将重新定义图书馆学“专家”与“知名学者”的内涵,也大大促进图书馆学“专家”与“明星学者”的速成,正在悄悄引发学者个人影响力的“重新洗牌”。它对于某些学者是一种机遇,而对于另一些人特别是那些在现代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操作能力方面处于劣势的年龄偏大的学者,还有那些不喜欢自我表达、习惯默默地独立进行学术钻研的学者,则意味着一种挑战。由于网络具有相比于期刊和图书等传统媒体强大得多的传播优势和影响力,写博客的学者往往会被更多人在更短时间了解和熟悉,从而使自己在更广范围产生更大影响。许多博客写得出色的学者随着其博客点击率和被引率不断提高,自身的被关注度也不断提高,一些图书馆学期刊纷纷前来约稿,甚至出现了一些学者因为博客而声名鹊起或因为某篇博客文章而一鸣惊人的现象。图书馆学学者的个人影响力可能会因为图书馆学个人博客而重新排序。

3.2 消极影响

3.2.1 博客语言对学术语言规范产生冲击博客语言是随着博客的兴起和发展开始逐渐被一些学者关注和提出的一个较新概念,目前国内还没有一个准确定义。笔者认为:博客语言是指那些伴随着博客这种新的网络交流方式的出现而产生并被广泛使用、最后形成在博客这种特定交流环境中用来表达特定含义、感情和语气的约定俗成的词句。例如:在汉语动词或形容词后面直接加上英文字母“ing”表示“持续”的意思,如“激动ing”;模仿google的表示方法将英文单词中的字母进行重复用以表示强化,如“gooooooooood”;将一些正式交流和学术语言中并不匹配的词语进行重新组合,如“严重支持”;将某日常词语赋予区别于日常表达的特定涵义,如用“沙发”表示在博客文章后最早发表回复或评论……一方面,大量博客语言的产生和使用使得内地图书馆学个人博客形式生动、语言幽默活泼,打破了学术研究的沉闷,为这些博客增添了许多情趣和魅力,吸引了更多读者,提高了影响力;另一方面,博客语言对学术语言规范产生了一定冲击。在大量频繁出现的博客语言的潜移默化下,博客作者与读者都容易逐渐混淆或忽视博客语言与学术语言的界限,在进行学术论文写作时往往不自觉地使用博客语言。表现最为突出的是许多图书馆学研究生的课程论文甚至学位论文中有不少博客语言出现。学术语言是学术研究规范之一,学术语言规范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学术研究与学术论文科学性和严谨性的保证。博客语言对学术语言规范的冲击对图书馆学研究的学术规范产生了一定影响。

针对博客语言对学术语言的影响,我们还需注意存在另一种现象:某些博客语言经过广泛使用,得到图书馆学界的公认和普遍接受,有逐渐转化为正式学术语言的趋势。比如“图林”这个名词最早是由“老槐也博客”的作者借用“武林”来类比图书馆界提出的,由于比喻贴切、易于接受,被内地图书馆学个人博客纷纷引用,逐渐发展成为内地图书馆学个人博客对图书馆事业和图书馆工作总和的一种约定俗成的昵称,是典型的博客语言。但是随着这个词使用次数不断增多和影响不断扩大,已有人将它作为正式学术语言直接应用到学术论文中。如发表在《数字图书馆论坛》2006年第9期的(《浅议图林博客》。

3.2.2 匿名攻击或吹捧影响学科发展所需的理性学术氛围大部分图书馆学个人博客是匿名的,读者进行留言、评论与回复大部分采用的也是匿名形式。由于有匿名保护,大家在讨论问题、分析现象或评价人物时,往往不同于在学术期刊上进行的冷静商榷,而是相互激烈争辩,语言过于偏激,容易偏离理性判断与客观分析的轨道,有时甚至发展为相互攻击谩骂。还有人出于现实中的矛盾、利益、个人喜好或其他原因,利用匿名对某些图书馆界人士进行攻击或吹捧。这些匿名攻击或吹捧往往会放大学术分歧,激化学术矛盾,严重损害了图书馆学发展所需的理性学术氛围。此外,博客的匿名性和强大的互动性容易造成言论的不可控,“回复”与“评论”跑题或歪曲主题甚至乱发广告的现象在图书馆学个人博客中也非常普遍,严重干扰了学术交流,降低了博客的学术质量。虽然博客作者有编辑文章、删除跟帖等操作权限,但由于时间和精力有限,面对铺天盖地的留言和回复往往力不从心,无法――进行仔细阅读、辨别和处理。

3.2.3 加大了知识产权侵犯的可能性 图书馆学个人博客经常通过引用、转载和大量的超链接来扩大博客的知识范围与信息量,其博客信息的搜集、整理、组织和都是由作者一人完成,如果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强,就很可能在一些原创信息问题上造成侵权。许多作者喜欢将自己的著作、论文、会议发言等在博客上,如果这些已被出版机构录用,在尚未正式刊发之前不经相应机构同意就自行则有可能侵犯相应机构的版权。另一方面,很多阅读者看博客时受到启发,往往将一些博客内容进行收集、整理、加工、组织、引申,写成学术论文公开发表,如果在论文注释和参考文献中没有对引用和参考的博客文章进行注明,则侵犯了博客作者的知识产权。因此,图书馆学个人博客的兴起加大了知识产权侵犯的可能性。知识产权保护是为了维护知识产权所有人的正当利益和促进社会的知识繁荣与进步而采取的必要手段。图书馆学个人博客能否做好知识产权保护,不仅决定了其本身能否健康发展,也会对图书馆学发展产生一定影响。

3.2.4 “博客依赖”现象影响学科深入发展随着图书馆学个人博客数量不断增加和影响不断扩大,对这些博客进行阅读和筛选信息所需时间也越来越长。许多长期关注的人形成了“每天看博”的习惯,巨大的信息量使得每天阅读博客占用了大量时间,没有时间去阅读图书馆学著作或学术论文,加上博客具有相对于专业著作和学术期刊表现形式更自由,内容更丰富、更生动、更有趣,更新更迅速,通过网络阅读更便捷等特点,更容易吸引读者,久而久之,许多人逐渐将它当作了自己专业知识和信息的唯一来源,忽视了那些未在图书馆学个人博客中出现的信息、知识和研究领域。笔者将这种每天将大量时间和精力花费在阅读博客上,将博客作为自己知识和信息的主要固定来源的现象称为“博客依赖”。这种“博客依赖”现象在自我约束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相对较弱的广大图书馆学本科生和研究生当中更容易产生。博客作为一种内容和表达都非常具有个性化色彩的网络交流方式,包含的知识和信息往往是零散的、非正式的、不成熟的。对图书馆学这门学科进行全面了解和深入研究,必须花费大量时间对理论著作和学术论文进行系统全面地阅读和研究。这种“博客依赖”现象容易造成博客关注者没有坚实的图书馆学理论知识基础,对图书馆学的学习、思考和研究往往受到图书馆学个人博客信息热点的影响和牵制,容易导致自己的学术研究不全面不系统不深入,最终可能影响图书馆学的整体研究水平和学科体系,对学科的深入发展产生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