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住证明范文

时间:2023-04-01 17:27: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暂住证明,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暂住证明

篇1

暂住证明模板一______派出所:

兹证明______,现年______岁,户籍所在地______市,身份证号____________,现在______公司工作,暂住在______,需要办理暂住手续,请给予办理为盼!

特此证明

______社区居委会

年 月 日

暂住证明模板二______派出所:

兹有______同志(身份证号码:____________),系我单位员工,因工作原因,居住于我单位宿舍(地址:______市______区______路______号)。

特此证明。

______公司(单位公章)

年 月 日

怎样办理《暂住证》?有效期限有多长?

凡年满十六周岁以上的外来人员,在暂住地拟居住三十天以上的,应在到达暂住地十天内申领《暂住证》。但探亲访友、旅游、就医、就学的暂住人员可以不申领《暂住证》。申领《暂住证》需提交下列证明材料:(1)本人身份证或乡镇开具的可以证明本人身份的证件;(2)近期正面免冠一寸照片二张;(3)育龄妇女计划生育查验证明(由暂住地乡镇、街道办事处出具);(4)居住地外出人员就业登记卡。

篇2

2、很简单,就是当事人提供有效的身份证、租房的需要提供租房协议及房主的联系方式,有住房的提供房屋所在的地址和房屋产权证复印件,近期一寸照片两张就可以了。责任区民警在网上调一下当事人的信息,把信息录入警务综合平台,填写暂住人口登记表、暂住证就可以了。

3、在公安机关办理暂住证没有特殊情况,即去即办。办理时限:对证件和证明材料齐全、符合条件的外地人员,暂住地派出所应当场办结,发给证件。

南京鼓楼区暂住证有效期是多久br/>1、外地户口办理暂住证有效期是1年,南京集体户口有效期市3年。延期后办理在到你租房子的当地办暂住证的地方办理,带上1寸照片和身份证复印件和租房合同就可以。

2、凡年满十六周岁以上的外来人员,在杭拟居住三十天以上的,应在到达暂住地十天内申领《暂住证》。但探亲访友、旅游、就医、就学的暂住人员可以不申领《暂住证》。

篇3

办理地点 申请人暂住地派出所

准备材料 携带好上述材料,前往暂住地址所属的派出所办理(注:为了少走弯路,首先你需要跟自己居住小区的物业取得联系,询问具体流程,因为不同地区要求不一样。询问之后,你可以按照要求准备上述材料。)

申领方式(1)暂住在居民家中的,由本人携带户主的户口簿到暂住地公安派出所申领暂住证;(2)暂住在机关、团体、部队、企业、事业单位内部或者工地、工场和水上船舶的,由单位或者雇主将暂住人员登记造册,到暂住地公安派出所申领暂住证;(3)暂住在出租房屋的,由房主携带租赁合同,带领其到暂住地公安派出所申领暂住证。

拿证 材料和证明齐全、符合办理条件的,当场即可办理拿证。

(来源:文章屋网 )

篇4

【关键词】同损害;同补偿;农村居民

原告蔡某某等人自2012年底受雇于被告许某,在A市B区某新村工程(一期)从事粉墙等工作。由于干活的工地离家比较近,原告与其丈夫每天在干完活后就没有在工地上住宿,而是回自己的家。2013年3月6日上午,原告某某在使用该工地上的搅拌机时,被钢丝绳挤伤右手拇指、中指等。2014年1月12日原告诉至法院,请求判令各被告连带赔偿原告医疗费12089.15元。在诉讼中,原告主张按照城市标准赔偿,所提供的证据有C市公安机关颁发的暂住证,其所在的乡和村民委员会出具的原告夫妻常年在外地务工的证明。

在该案中,有一个比较大的争议点就是原告的人身损害赔偿按照哪种标准,如果按照城市居民标准,与相关的司法文件和指导意见不能够完全符合;如果按照农村居民标准,对于原告而言,有失公允。在此种情况下,要对于本案的实际情况和相关的立法精神进行深入研究和解读,从而推导出符合逻辑的、合理的结论。

就该案的相关具有证据证明的事实,参照相关的法律法规,在符合逻辑自洽性原则基础上,进行以下分析。

第一,原告在诉讼中提供了由C市公安机关颁发的暂住证。从该暂住证来看,虽然不属于事发地A市公安机关所发,但是该暂住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公安行政机关所发,具有真实性,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从另外一个角度而言,原告的暂住证恰恰说明其在外务工并在城市居住一年以上,这一点得到公安机关暂住证证明的支持。

第二,在该案中,事故发生在A市B区某新村工程,这一建筑工地属于城镇地区,从这一事实可以看出,事发地属于城市而非农村。也就是说,原告的工作地点是在城市。

第三,原告所在的乡村民委员会出具的原告夫妻常年在外地务工的证明。虽然乡和村委会出具的证明,虽然该证据的证明力没有国家机关的相关文件和证照的证明力强,但根据民事诉讼中的优势证据原则,该证明可以看作是对原告在长期在城市工作生活的辅助证据,用以证明原告夫妇常年在外务工。与上述公安机关所出具的暂住证,用以证明原告常年在城市务工的事实。

第四,关于农村居民人身损害赔偿的标准问题,最高人民法院在2006年所的一个批复颇有启发和指导意义。最高人民法院的文件《关于经常居住地在城镇的农村居民因交通事故伤亡如何计算赔偿费用的复函》(2005)民他字第25号,在该批复中,明确指出,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中,残疾赔偿金、死亡赔偿金和被扶养人生活费的计算,应当根据案件的实际情况,结合受害人住所地、经常居住地等因素,确定适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消费性支出)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的标准。本案中,受害人虽然农村户口,但在城市经商、居住,其经常居住地和主要收入来源地均为城市,有关损害赔偿费用应当根据当地城镇居民的相关标准计算。

就该批复,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理解,首先,该批复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农村居民人身损害赔偿何种情况下按照城市居民标准计算给出了相应的回答和指引,对于农村居民受到人身损害,要求于城市居民同等待遇的赔偿有了进步;其次,在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中,采纳的赔偿标准是城市还是农村,考察的关键有两个方面,经常居住地和主要收入来源地经常居住地说明其主要的消费和生活是在城市,主要收入来源地主要是为了解决在赔偿中受害人的损失计算标准问题。

就本文所引述的案例而言,原告的赔偿标准是按照农村居民还是城市居民收入的问题,原告在城市工作这一点无可争议,主要的争议点在于原告是否认定在城市生活居中的问题,从上述公安机关出具的暂住证和乡、村委会的证明来看,这些证据已经基本能够说明原告长期在城市居住和生活。退一步而言,从立法本意和宗旨来看,只要在城市工作或居住生活,都倾向于按照城市标准。在此,主要考察的应该是当事人的主要收入来源,因为在计算受害人的损失过程中,民事案件主要是补偿受害人受到的损害,既然主要收入来源地在城市,那么,赔偿损害就应该按照城市标准计算。

从中国未来发展趋势而言,城乡一体化,城市和农村居民同样损害同等补偿,同命同价,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一体对待已是大趋势。就本文所引述案例而言,综合全案事实来看,结合相关法律法规、司法解释以及立法旨意和精神,本文认为,按照城市标准对上诉人进行赔偿是合理合法的,因而也是可以接受的。

参考文献

[1] 盛舒弘.人身损害赔偿标准研究[J].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9(02).

[2] 翟雨严.我国人身损害赔偿制度的困境与超越[J].行政与法,2006(12).

[3] 佟强.论人身损害赔偿标准之确定――对“同命不同价”的解读[J].清华法学,2008(01).

[4] 袁丽红.论人身损害赔偿标准之公正性[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6(06).

[5] 云涛.侵权行为中人身损害赔偿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内蒙古大学,2012.

篇5

广州、东莞、佛山、珠海宣布,从2010年1月1日开始取消暂住证,用居住证代替暂住证,并且外来人口持有居住证一定年限,且符合相关规定后,可在当地落户。多年来受世人所诟病的户籍坚冰是否会随着2010年春天的到来而逐渐融化呢?

无独有偶,号称“首善之都”的北京也不甘落后。北京市综治办副主任苗林2009年12月2日透露,本市正在进行暂住证改为居住证的调研,力争明年进行立法,在全市推广使用带有电子芯片的居住证。“北漂”一族得知这个消息,心里可谓是五味杂陈:既期待着借此争取落户机会,又担心新一轮的居住证改革又是一纸空文。人们不敢忘记,前几年风头甚盛的北京绿卡是如何变成一张空头支票的。

北京有个绿卡时代

北京绿卡是对北京市工作居住证的俗称。现今在某媒体工作的梁志坚就是北京绿卡的持有者。梁志坚于1998年离开了已工作六年的单位,从内蒙古一家地级报社辞职来到了北京。由于没有北京市户口,正式的工作关系无法调进单位,他在工作选择上受到限制。在同一单位内部,待遇与正式职工的差别非常大。“比如,单位分房子、升职、评职称、加薪,这些事情都跟我没关系,甚至于单位没法儿给我上保险,我也不能买经济适用房,不能享受到住房公积金贷款,更甚至于我都没有资格去买一张北京的公交月票。”梁志坚说。

这种情况直到2003年梁志坚拿到“北京市工作居住证”才有好转。工作居住证成为了证明他与北京之间的联系的文件。梁志坚回忆说:

“当时的审核不是公安部门,而是市委组织部,办理的条件是先审核单位的资格,再审核个人。也就是说个人条件再优越,如果单位条件不够也不行。当时我在千龙网,是北京市政府新闻网,单位给办理的,很顺利。”

北京市实行工作居住证制度始于1999年的《北京市引进人才和办理(北京市工作寄住证)的暂行办法》(2001年“北京工作寄住证”更名为“北京工作居住证”),这一政策非常严格。文件规定,本市高新技术企业、民营科技企业和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及研究开发机构,因发展需要引进本市紧缺的人才时方可办理。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具体的评定指标。因此,能够拿到绿卡的人非常有限。持有该证的劳动者,不再办理暂住证,在购房、子女入托、人中小学等方面享受本市市民待遇。

四年以后,办理工作居住证的条件有所放松。《关于实施北京市工作居住证制度的若干意见》将有资格办理工作居住证的单位放宽到企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团体,外国、外埠在京设立的非法人分支机构等。并且含金量有所提高。

梁志坚就是放开政策后第一批拿到居住证的人之一。他表示,绿卡吸引人的地方在于,一是拿到绿卡,子女人学免交借读费,可以在购买经济适用房、办理基本养老保险、缴存和使用住房公积金等方面,享受北京市民待遇;二是当时的传闻是办绿卡3年后,可以转北京户口。对于“北漂”一族而言,工作居住证无疑是半个北京人的象征。

即便政策有所放宽,办理绿卡成功率只有百分之一。“总量控制”是工作居住证制度的重要原则。根据北京市人事局预测,2003年将有两至三万符合条件、愿意申报的外地人能够获得本市居住工作证。但是当时北京就已有260多万外地人。梁志坚无疑是幸运儿。

“但我拿到后没有用起到任何作用。这种东西就是这样,没有会感到别扭,但有了也未必能用得上。”梁志坚有些无奈地说。

遗留的空头支票

绿卡族对绿卡最重要的期待就是转为北京市户口。但由于种种原因,转户口的概率非常小。“绿卡一年一审,由单位办理。我离开千龙网后,去了一家部委单位,由于工作居住证政策只针对北京市单位,所以绿卡就没有续上。之后又换了几家单位,都不符合相关条件。就没有再办绿卡。据我所知,我们那批最早办下绿卡的,一直每年坚持审核的不是很多,到现在已经过了六七年时间了,也没有转为北京户口。”梁志坚说。

事实上,不管是1999年的政策,还是2003年的政策,都没有规定满三年可以直接转户口,只是规定持有工作居住证满三年,可由用人单位推荐,经主管人事部门审核后报市人事局批准,可以办理调京手续。绿卡并不是北京户口的“直通车”。

并且,随着配套的社会制度的改革,附加在户籍和绿卡上的利益逐渐减少,有无绿卡似乎已经关系不大。如今即便没有北京市户口,也不影响个人的基本待遇,比如办理社会保险、升职加薪、考执业证书等。绿卡优惠待遇也限于子女入学、申购经济适用房方面。

孟毓希(化名)2006年毕业于北京市一所著名高校。毕业后受聘于一家律师事务所。毕业时未能在京落户,他便将户口转回了山东老家。当记者问及没有北京市户口有无不便时,他说:“对日常工作和生活基本没有影响。据我了解,如果要在北京办一般的手续,暂住证就可以了,比如买房买车、考驾照、司法考试等。”近年来,随着北京暂住证制度的改革,暂住证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当年工作居住证的作用。

但不可否认的是,绿卡附加的利益还是不断地被人提及。因为对绿卡族而言,当年是作为人才而由北京市引进的,在待遇上应当比流动人口更接近市民待遇。因此,绿卡族不懈地争取与北京市市民同等的待遇。

今年1月份正义网发表了《北京“绿卡”族子女高考难题获人大代表关注》一文,再次提及了绿卡族子女的高考问题。

据北京市人事局统计,目前持有北京“绿卡”人员约有5万多人。截至2008年,这些人员户籍分布在河北、辽宁、内蒙古、黑龙江等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与他们在京共同生活、年龄在16岁至19岁的子女有2723人,其中,16岁705人、17岁863人、18岁727人、19岁428人。对这些孩子的父母而言,子女在京高考成为他们对绿卡最大的期待,但是目前还没有任何松动的迹象。曾经作为半个北京市市民身份象征的绿卡。如今终于成为了一张空头支票,将同那段户籍松动的历史一起,为尘埃所湮没。

真改革还是做姿态?

暂住证、北京绿卡、北京户口已经构成了北京的身份等级制,成为实行差别待遇的凭据。如果2010年北京市实行了暂住证改为居住证,那新的居住证将给流动人口带来什么好处呢?

据北京市综合治理办公室介绍,力争明年开始逐步取消暂住证,由带芯片有服务属性的居住证代替。这种居住证将集纳个人基本情况、住房情况、就业情况、计划生育等方面的信息,并附加一定的社会服务功能,以吸引流动人口主动办证。对于附加什么样的社会服务功能,语焉不详。

统计数据显示,北京市目前暂住证登记人口超过800万。我们已经看到,条件更严格的“北京市工作居住证”都没能给仅五万的绿卡族带来多少实际利益,我们很难相信新的居住证会把具有实际利益社会服务,比如申购保障性住房和子女高考等,一下子覆盖到800万人。

或许另一则消息更能说明问题。1月15日,北京律师协会的网站了一则通知,要求申请材料中的人事档案存放地必须为北京市所属人才机构指定处:北京市人才交流的中心、北京市司法局律师库、各区县人才交流中心、街道办事处。另外,《北京市司法局律师执业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对外地律师申请进京变更执业机构也要求提供北京市所属人才机构出具的人事档案关系存放证明。

然而按照北京所属人才机构的存档条件,一般需具有北京户口。这意味着,没有北京户口的人,很难在北京各律师事务所实习,亦不能获得北京律师执业证。而外地律师要进京变更执业机构同样受到档案这一限制。

孟毓希说:“得知律协的规定,我很担心自己申请不到律师执业证。还好,我赶上了末班车。我的一些还在实习期间的同事就惨了,没有户口他们就没法儿将法律职业资格证转为律师执业证。”

北京律协1月15号的新规定,在法律执业界掀起了轩然大波。

“这明显就是地域歧视。对法律专业的应届毕业生非常不利。法律讲求的就是公平正义,没想到在我们的执业领域内还出现这样的事情。”说到这里,孟毓希的语气有些气愤。

如果将限制非京户在法律执业这件事情,看作北京市暂住证和居住证制度改革的注脚,我们真是不看好这一轮的所谓改革。如果不附加公共服务的内容,不简化申请和受理程序,再改也只是换汤不换药,甚至只是一种姿态而已。

篇6

北京市实施《居住证暂行条例》办法全文第一条 为了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和便利常住人口全覆盖,根据《居住证暂行条例》,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外地户籍来京人员(以下简称来京人员)在本市行政区域内办理《北京市居住证》、享受规定的基本公共服务和便利,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北京市居住证》是来京人员在京居住、作为常住人口享受基本公共服务和便利、通过积分申请登记常住户口的证明。

来京人员在京享受基本公共服务和便利,需要证明居住事实的,应当出示其《北京市居住证》;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为来京人员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和便利,应当核验来京人员的《北京市居住证》。

第四条 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来京人员服务管理工作的领导、组织、协调,建立健全为《北京市居住证》持有人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和便利的机制,将为《北京市居住证》持有人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和便利的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计划,保障《北京市居住证》持有人享受相关基本公共服务和便利。

发展改革、教育、公安、民政、司法行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住房和城乡建设、国土资源、卫生计生等行政部门应当根据各自职责,做好《北京市居住证》持有人的权益保障和服务管理工作。

第五条 公安机关负责暂住登记和《北京市居住证》的申领受理、制作、发放、签注等证件管理工作。

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用人单位、就读学校以及房屋出租人应当协助有关部门做好《北京市居住证》申领受理、发放和《北京市居住证》持有人的服务管理等工作。

第六条 来京人员应当按照国务院公安部门的规定到居住地公安派出所或者公安机关委托的来京人员社区登记服务机构申报暂住登记。

公安派出所或者公安机关委托的来京人员社区登记服务机构应当为来京人员提供暂住登记服务。

第七条 来京人员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到居住地公安派出所或者公安机关委托的来京人员社区登记服务机构申领《北京市居住证》:

(一)在京居住6个月以上的;

(二)符合在京有合法稳定就业、合法稳定住所、连续就读条件之一的。

本条第一款第(二)项所称在京有稳定就业,是指未来可能在本市就业6个月以上。

本条第一款第(二)项所称在京有稳定住所,是指拥有未来可以在本市居住6个月以上的住所。

本条第一款第(二)项所称在京连续就读,是指在本市中、小学取得学籍的就读以及在本市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等学校和具有研究生培养资格的科研机构取得学籍并接受全日制学历教育的就读。

第八条 申领《北京市居住证》的,应当出示本人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合法有效身份证件,提交本人近期免冠照片,并如实提供证明其符合本办法第七条规定条件的有关材料。

居住时间证明包括来京人员的暂住登记信息、尚在有效期内的《暂住证》等能够证明居住时间的材料;就业证明包括工商营业执照、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出具的劳动关系证明或者其他能够证明有合法稳定就业的材料等;住所证明包括房屋租赁合同、房屋产权证明文件、购房合同或者房屋出租人、用人单位、就读学校出具的住宿证明等;就读证明包括学生证,就读学校、科研机构出具的其他能够证明连续就读的材料等。

证明材料的具体要求,由市公安机关会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商行政管理、司法行政、住房和城乡建设、国土资源、教育等行政部门制定,并向社会公布。

第九条 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和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残疾人等,可以由其监护人、近亲属代为申领《北京市居住证》。监护人、近亲属代为申领的,应当提供委托人、代为申领人的合法有效身份证件以及监护、委托关系存在的证明。

第十条 公安派出所或者公安机关委托的来京人员社区登记服务机构收到《北京市居住证》申请材料的,应当根据下列情况分别作出处理:

(一)申请材料齐全、符合要求的,应当当场受理;

(二)申请材料存在可以当场更正的错误的,应当允许申请人当场更正,对更正后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当场受理;

(三)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要求的,应当当场或者在5日内一次性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逾期不告知的,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即视为受理;

(四)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要求,经告知补正后拒绝补正的,不予受理。

公安派出所或者公安机关委托的来京人员社区登记服务机构决定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应当向申请人说明理由,并出具书面凭证。

第十一条 公安派出所或者公安机关委托的来京人员社区登记服务机构决定受理申请的,应当及时将申请人提交的材料报区公安机关。

区公安机关会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商行政管理、司法行政、住房和城乡建设、国土资源、教育等行政部门根据各自职责分别对申请人提交的有关证明其身份、居住时间、就业、住所、就读等状况的材料进行审核。符合条件的,自受理申请之日起15日内,由区公安机关通过受理申请的派出所或者公安机关委托的来京人员社区登记服务机构发放《北京市居住证》;不符合条件的,由区公安机关通过受理申请的派出所或者公安机关委托的来京人员社区登记服务机构书面告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因法定原因需要对本条第二款规定的时限延长的,制发《北京市居住证》的时间最长不得超过30日。

第十二条 《北京市居住证》损坏难以辨认或者遗失的,《北京市居住证》持有人应当到居住地公安派出所或者公安机关委托的来京人员社区登记服务机构申请办理换领、补领手续。

《北京市居住证》持有人因证件损坏难以辨认而换领新证的,应当交回原证。

第十三条 《北京市居住证》持有人在京居住地址发生变更的,应当及时到居住地公安派出所或者公安机关委托的来京人员社区登记服务机构申请办理居住信息变更手续。

第十四条 《北京市居住证》实行年度签注制度,每年签注1次。

《北京市居住证》持有人拟在京连续居住的,应当在居住每满1年之日前1个月内,向居住地公安派出所或者公安机关委托的来京人员社区登记服务机构提交能够证明其符合本办法第七条规定条件的有关材料,申请办理签注手续。

逾期未办理签注手续的,《北京市居住证》使用功能中止;补办签注手续的,《北京市居住证》使用功能恢复,持有人在京的居住年限自补办签注手续之日起连续计算。

第十五条 在申领、换领、补领《北京市居住证》以及办理居住信息变更、签注等手续过程中,申请人应当对其提交材料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

申请人出具虚假证明材料的,公安机关不予受理;已经受理的,终止办理程序,不予发放《北京市居住证》;已经发放的,其《北京市居住证》应当予以撤销。

第十六条 《北京市居住证》持有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区公安机关应当注销其持有的《北京市居住证》:

(一)死亡的;

(二)已在京登记常住户口的;

(三)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应当注销的情形。

第十七条 《北京市居住证》持有人在京依法享受劳动就业,参加社会保险,缴存、提取和使用住房公积金的权利。

市、区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按照规定为《北京市居住证》持有人提供《居住证暂行条例》第十二条和第十三条规定的基本公共服务和便利,并积极创造条件,逐步扩大提供公共服务和便利的范围,提高服务标准,定期向社会公布《北京市居住证》持有人享受的公共服务和便利的范围。

《北京市居住证》持有人在京享受基本公共服务和便利应当遵守国家和本市的有关规定。

第十八条 本市按照国家要求根据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具有合法稳定就业和合法稳定住所、参加城镇社会保险年限、连续居住年限等为主要指标,建立积分落户制度。

第十九条 公安派出所和公安机关委托的来京人员社区登记服务机构、负责《北京市居住证》持有人权益保障和服务管理工作的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对在工作过程中知悉的来京人员个人信息,应当予以保密。

第二十条 市公安机关应当加强对《北京市居住证》办理工作的日常监督管理,建立健全监督检查等相关工作制度,做好对公安派出所和公安机关委托的来京人员社区登记服务机构承担办证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指导和监督工作。

第二十一条 本市按照统一规划、资源共享的原则,建立健全劳动就业、教育、社会保障、房产、信用、卫生计生、婚姻、居住证等信息系统,为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和便利常住人口全覆盖提供信息支持。

公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住房和城乡建设、国土资源、教育、民政、卫生计生等行政部门应当逐步使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以及其他便捷手段,方便来京人员申报相关信息。

第二十二条 《北京市居住证》由市公安机关统一制作。首次申领《北京市居住证》,免收证件工本费;换领、补领《北京市居住证》,应当缴纳证件工本费。办理签注手续不得收取费用。

第二十三条 有关单位和个人在《北京市居住证》的申领、使用、管理等活动中有违反《居住证暂行条例》和本办法规定的行为的,由公安机关和其他有关行政部门根据《居住证暂行条例》以及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追究其法律责任。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自20xx年10月1日起施行。1995年6月13日北京市人民政府第11号令、根据1997年12月31日北京市人民政府第12号令修改的《北京市外地来京人员户籍管理规定》同时废止。

居住证的主要意义从暂住证到居住证,一字之差体现出城市管理的重大进步。

首先暂住证制度暗含着对外来人口的某种排斥。暂住者,顾名思义暂

篇7

1、需要:家长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家长从业证明、暂住证原件和复印件、子女原学籍证明材料(小学、初中新生入学需要有原户籍地乡镇的外出就学证明,转学需要有原学校的转学联系表或转学证明)。

2、流动人口子女入学,父母(或法定监护人)带上相关材料向居住地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请,经审查,根据其实际暂住及当地教育资源的分布情况,指定学校接收就近入学。然后到指定的就读学校领取并填写相关转学表册,由接收学校盖章,再由原就读学校及区县教委盖章,完成转学手续。

(来源:文章屋网 )

篇8

1、身份证明。本人居民身份证或居民户口簿或原籍公安机关出具的身份证明。

2、居住时间证明。持有已满6个月且在有效期内的《居住登记卡》或《暂住证》。

3、合法稳定就业、合法稳定住所、连续就读证明之一。

4、本人近期1寸白底正面免冠彩色证件照片1张。(可以在办理点拍摄)。

(来源:文章屋网 )

篇9

一、补助对象

凡居住在市区(萧山区、余杭区除外)6个月以上(以《临时居住证》或《居住证》、《暂住证》登记时间为准)的符合生育政策的外来人口孕产妇。

二、实施机构

1、补助对象的资格认定及发放《外来人口孕产妇产前检查和住院分娩救助卡》(以下简称《住院分娩救助卡》)由补助对象所持《临时居住证》(《居住证》、《暂住证》)(以下统称为《居住证》)所在地的乡镇(街道)计生办负责。

2、外来人口孕产妇产前检查和住院分娩由定点医疗服务机构按照有关技术要求操作执行。

三、实施时间

自年1月1日起实施。

四、补助方式和标准

详见相关文件。

五、工作流程

1、领取《住院分娩救助卡》

补助对象怀孕后可凭《居住证》、《身份证》)、《流动人口婚育证明》,《一孩生育证》原件和复印件各一份,到《居住证》所在地的乡镇(街道)计生办申请办理《住院分娩救助卡》。乡镇(街道)计生办应及时受理进行资格审定并发放《住院分娩救助卡》,同时告知补助对象需携上述证件再到乡镇(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建立围产期保健册。

2、建立围产期保健册

补助对象携《居民身份证》、《住院分娩救助卡》到居住证(《临时居住证》或《暂住证》)所在乡镇(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建立《围产期保健册》,建册单位应做好登记工作,以便追踪随访,同时告知孕妇到定点分娩单位进行产前检查。

3、产前检查

补助对象携《围产期保健册》和《住院分娩救助卡》到定点的助产单位进行产前检查。第一次检查前,孕妇需签署《外来人口产前检查和住院分娩补助知情同意书》,自愿选择平价产前检查和分娩提供的服务包。检查费用由检查单位直接减免。

4、住院分娩

正常产妇(孕产妇身体健康、无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能自然分娩)从临产住院至产后72小时(做完新生儿疾病筛查)的平产接生。

六、高危孕产妇、非平产接生孕产妇和转院孕产妇补助办法

当产前检查或分娩时发现孕产妇有妊娠合并症、并发症或产时可能出现异常者,应当严格按照《市高危妊娠管理实施细则》,进行管理、救治或转诊。对在定点限价技术服务单位救治分娩者,各定点单位凭《住院分娩救助卡》给予减免550元。对转院到其它医院分娩者,费用按照医疗收费标准收取。补助对象可凭《转院证明》、相关分娩病历和发票、《住院分娩救助卡》到领证乡镇(街道)计生办领取分娩补贴550元。

七、费用结算

篇10

1、申请人签署的个体开业登记申请书(填写个体户申请开业登记表)。

2、从业人员证明(本市人员经营的须提交户籍证明,含户口簿和身份证,以及离退休等各类无业人员的有关证明;外省市人员经营的须提交本人身份证、在本地暂住证、育龄妇女还须提交计划生育证明;相片一张。

3、经营场地证明,家庭经营的家庭人员的关系证明,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法规、规章和政策规定应提交的有关专项证明。

(来源:文章屋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