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级评分标准细则范文

时间:2023-03-28 13:41: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四级评分标准细则,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广东省考试院透露,截至昨日中午12时,广东省高考试卷已评190多万份,完成总数的70%,预计评卷工作于6月22日结束。6月25日左右,根据招生计划安排科学划定各批次录取分数线。

广东省考试院副院长范韶彬介绍,今年继续实行计算机网上阅卷,评卷工作于6月11日开始,全省共选聘约3400名评卷教师开始评卷工作。

今年共设华南师范大学(大学城、石牌两个校区)和华南理工大学(五山校区)两个评卷点,其中,华南师范大学承担语文、数学(文科、理科)、英语、文科综合等科目的评卷工作;华南理工大学为今年新增评卷点,承担理科综合科目的评卷工作。

截至昨日中午12时,已评190多万份,完成总数的70%,预计整个评卷工作于6月22日结束。预计6月25日左右,将科学划定各批次录取分数线。

范韶彬介绍,今年将继续通过短信息将高考成绩直接发给考生。此外,考生也可以在广东省考试院的小程序查询高考成绩。今年的招生录取工作将于7月上旬至8月中旬进行。

现场:严格保密评卷资料均为秘密级材料

昨日下午,广东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一行到华南理工大学生物科评卷点和华南师范大学历史科评卷点进行了视察。记者在现场看到,评卷场的纪律非常严格,视察组一行也必须配套相应证件,所有人的背包等物都要放在外面的箱子里。

范韶彬介绍,今年高考评卷特别严格了评卷工作的工作纪律,尤其是保密纪律。据介绍,全体评卷工作人员都要签订责任书。评卷期间,考生答卷内容、试卷评分细则等评卷资料均列为秘密级材料,严格按照保密的有关规定强化管理,任何人不得外传。

把关:教师上岗需要过“三关”

要成为一名高考评卷教师,那可不容易。范韶彬介绍,评卷教师上岗须过“三关”。

第一,选聘关。凡是参加评卷工作的中学教师均须具有中教一级以上职称的学科骨干教师,实行“生熟搭配”,且没有直系亲属参加今年高考。科组长和题组长由学术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的大学教师担任,不符合以上资格的一律不得参加评卷。

第二,培训关。所有评卷教师都必须进行评分标准和细则的业务培训和纪律教育,做到不参加培训不准上岗,不明确职责不准上岗,不掌握标准不准上岗。

第三,考核关。评卷前,各学科利用试评阶段评定的样卷对评卷教师进行考核,经考核合格,评卷教师方可进入评卷系统正式评卷。考核不合格,各科评卷组要重新进行培训,直至考核合格后才能正式评卷。在评卷过程中,实行以样本卷不规则派送的方式,对每位评卷教师进行考核,考核不合格的需要进行重新培训合格才能继续评卷。

评卷:每位评卷教师只参加一个科目一道试题的评分

评卷实行每个考生的答卷以保密方式扫描,屏蔽考生姓名考号等信息,把答卷按照题目切割成若干个图片,再派送给评卷教师评阅。每位评卷教师只参加一个科目一道试题的评分、每一个考生的答题都由计算机随机派送给一个(两个)评卷教师评阅。

同时严把评卷质量关。组织开展试评工作,制定出符合命题和考生实际的评分细则,并做好考核样卷的评定工作(各科目每道题必须评定不少于300份样卷用于随机测评评卷员),确保评卷实施过程中统一评分标准。

评卷工作实行科组长、题组长、小组长、评卷员四级管理,科组长、题组长和小组长负责不断随机抽取复核评卷教师已评试卷,全程监督,及时指导评卷教师修正偏差。

此外,正式评卷过程中,评卷系统还随机调度“考核样卷”给评卷教师评分,对评卷质量进行不定时检测,确保评卷教师准确把握评分标准

热点问答

问:有没有研究生评卷?

答:不允许!

“会不会有研究生评卷?”广东省人大代表、广州市一一三中学陶育实验学校校长白云龙问。

“没有,研究生是不允许参加评卷的。高考评卷是大学老师和中学老师,这是有国家规定的。”范韶彬澄清说。

问:改作文会不会赶进度?

答:“这是一种传说!”

广东省人大代表、广州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哈迎飞发问:“作文改卷会不会赶进度?”

高考语文评卷组质检副组长胡家俊说:“这基本上是一种传说!”他介绍,光是作文评分细则的培训,就花了一天半,还会有试改,让老师适应一段时间。有人担心刚开始标准把握不准,胡家俊也澄清说:“不会!因为刚开始的成绩不算,等于让老师先做一段练习,熟悉了才开始算分。”

篇2

1.交际测试的特点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交际教学法的发展,交际语言测试愈来愈受重视。交际语言测试的理论基础是功能语言学与言语行为理论,它把语言作为一套行为来检测。交际语言测试理论是语言学习观与语言能力观的重大改变,揭示出语言学习的真正内涵,是思想认识上的重大进步。根据交际法原则而编写的交际语言测试与其它语言测试方法最突出的不同点在于:

(1)强调语言交际功能这一本质。交际语言测试虽也测试语言知识,但更侧重对语言行为的测试。考生不仅要掌握一定的语言知识,而且还要具备正确理解各种交际情景并能在不同的语境中恰当地运用所掌握的语言知识的能力。

(2)力求真实。真实性是交际语言测试中的重要因素。它所提供的情境要尽可能地与语言运用的客观实际相一致,以最大限度地反映受试者的语言运用能力。测试中的任务不是虚构的,而是现实生活中的实际存在。

(3)强调听、说、读、写四种技能在语篇层次上的综合运用能力。因为语言在实际使用中各种技能之间是相互交织、相互转化的,一种技能不可能孤立地使用,独立于其它技能之外。

(4)交互性。在传统测试中,受试者是“局外人”,测试文本是“强加”给受试者的,要求他按规定好的方式对设计好的语言模式作出反应;在交际测试中,受试者是“局内人”,参与交际的整个过程。

(5)测试方法更注重于效度而不是信度。这种测试虽难以提供客观可靠的量化数据,但测试效度很高,可以更加直接地测量考生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

(6)评估方法为标准参照。评估标准是交际的有效性,根据所制定的评分细则由考官主观地综合评判考生是否能有效、得体地使用语言完成所规定的交际任务。

2.交际语言测试的优缺点

(1)交际语言测试的优点

①技能考核,符合语言应用实际。交际语言测试重视语言的交际功能,以语言的应用为明确目的。它结合语言的场景,考查学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使用语言的能力,力求记录个人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语言工作、学习和生存的能力。交际语言测试还以语言的“得体性”为考核标准,根据具体的交际目的、所处场景和上下文联系、交际价值等判断语言是否运用得体。这比传统测试法只注重语言知识、以准确性来评判语言的掌握程度更进了一步。

②综合考核,“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交际语言测试将语言成分综合起来考查,对交际时语言使用的总体有效性下结论,而不是将语言分解为毫无联系的独立单元。交际测试认为在语言使用中语言的“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交际测试还将听、说、读、写四种技能有机结合,根据具体交际任务和场景加以考核,保持了现实生活中语言使用的本来面目。综合测试不仅符合语言的社会需要,而且顺应语言教学的发展趋势,具有传统测试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

③直接测试,更好地考查语言运用。交际语言测试采取直接测试的方法,在这类考试中,考生被要求直接运用被试的技能或能力。直接测试侧重考试的真实性,考试内容与现实语境紧密结合,考查的是学生的产出性技能,比间接测试考查识别性技能的要求更高一个层次。直接测试通常具有高效度,能更切实地反映出考生的实际语言能力,亦即在此项考试中得分较高的考生的语言交际能力也强。此为交际测试最突出的优点。

④对语言教学具有良好的反拨作用。反拨作用(washback)是指测试对教学所起的影响。外语测试是外语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对语言学习有很大的反拨作用,直接影响着教(教师或学校)与学(学生)的两方面。交际语言测试考核的是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这就促使教师与学生在平时的语言学习中注意产出性语言能力(如写作、口语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有目的、有创造性的语言活动中去,而这也正与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相一致。当学生发现通过学习自己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提高了,就会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2)交际语言测试的缺点

①情景的真实性问题。交际语言测试考查的是语言运用能力,所以必须尽可能地提供真实的交际场景。但是由于现实生活中语言使用变化较大,难以确定哪种语言任务可以作为真实性的标准。因此要完全模拟出现实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交际任务、在测试中对考生提出像在实际的语言运用行为中同样的要求是很难的。即使场景与现实生活已经非常接近,但一旦将其拿来用到测试中去,就必然失去了原有的时间、地点、对象等特征,从而降低了测试的真实性。

②直接测试的局限性。交际语言测试属于直接测试,因此具有高效度,这是它的一大优点。但同时直接测试又成为交际测试的一个问题所在。直接测试强调对目标能力的表征行为直接抽样,因此必须进行以受试者为调查对象的需求分析。而需求分析费时费力,变量太多,往往受到人力、物力、时间等条件的制约,有时难以很好地进行。另外,建立在需求分析基础上的直接测试往往针对性较强、测试内容具体,相应地这种考试的受试面也就较小,难以应用于大规模测试。

③考试的实施与评分造成的信度问题。交际语言测试测量的是在真实的语言情景或语境下考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但怎样提供情景、语境常常是一个难题,尤其是在大规模考试中。交际语言测试的评分采用标准参照法,因而难以制定精确的评分标准,无法对测试结果进行量化分析。再者,交际测试往往采用主观题型,主观题的评分一直是测试中的一个大问题,难以排除评分中的不一致现象:评分人员自身前后不一致、评分人员之间不一致、各评分点之间不一致等等,由此又导致了信度较低的问题。

3.交际测试未引起重视的原因及实施交际测试的必要性

不论何种原因,既然把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和应用能力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交际教学法在我国大范围推广,交际教学法就需要交际测试与之配套,反映交际教学的得与失,以促进交际教学。在现实教学中,教师注重学生语言交际应用能力的培养,但无论是学期末的考试还是大学英语四级考试都很少测试学生的交际能力,考试就象一根无形的魔棒,学生的学习就围绕着考卷转,考什么,练什么。许多学生虽然在四级考试中得到较理想分数,毕业后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仍不能适应工作的需要,交际能力并未随语言能力的提高而提高。因此有必要实施交际测试,促使学生语言知识和语言交际能力的共同提高。

4.实施交际测试的建议

(1)修改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实施交际测试的必要性及迫切性。

(2)交际测试的实施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应组织专门的队伍进行交际测试试卷的设计、抽样测试和分析。

(3)培训合格的考官,考官必须对所测量的语言能力有一致的看法,对评分标准有一致的理解,并且对评分标准的掌握始终保持一致。只有具备交际能力的考官才能保证交际测试的顺利进行。

(4)推广使用适应交际教学的教材,没有交际法的教学,不推广使用交际法教材,交际测试就毫无意义。

(5)在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应用能力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学生的语言能力,两者相互促进,不要人为割裂。

(6)对大学英语教师进行培训,提高他们关于测试方面的知识水平,使他们能较好地评估试题的优劣,恰当、有效地运用考试结果进行分析,以此来辅助教学。

5.结束语

交际法的引入丰富了我国的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改变了人们对外语教学的看法,加深了对外语教学的认识,成果喜人。而对于交际语言测试,近些年我国测试界也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开发了一些以交际测试理论为指导的测试,如全国公共英语等级考试(PETS)和大学英语四、六级口试(CET―SET)等等。但是交际测试的理论和实践还有待于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特别是交际测试的命题、评判标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等问题尚未得到很好的解决。我国的广大外语工作者应当投身于外语测试法的改革当中,从我国外语测试的实际出发,借鉴和发展交际测试理论,找出一种比较适合我国国情的交际语言测试模式。

参考文献:

[1]Bachman,L.Fundamental Considerations in Language Testing.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

[2]Hughes,A.Testing for Language Teachers.London:CUP,2003.

[3]Pattison,P.Developing Communication Skills.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9.

[4]李筱菊.语言测试科学与艺术.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

[5]刘润清.语言测试和它的方法.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篇3

关键词:采油厂 员工培训 “四级”体系

安塞油田(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一采油厂),是我国陆上第一个亿吨级的整装特低渗油田,具有典型的低渗、低压、低产特征的“三低”边际油田,储层物性极差,渗透率仅0.49md,被称为“井井有油,井井不流”的“磨刀石”油田。长期以来,安塞油田肩负“我为祖国献石油”的崇高使命,践行“奉献能源,创造和谐”的企业宗旨,传承融汇精神、大庆精神和延安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立足低渗透地质条件,以解放思想为先导,艰苦奋斗、攻坚克难,通过二十多年的开发实践,克服了道道难关,走出了一条经济、高效开发的路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安塞模式”,并保持了安塞特低渗油田开发的典范地位,为把鄂尔多斯盆地建成我国重要油气生产基地做出了突出贡献。

一、“四级”员工培训管理体系构建的背景

安塞油田是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下属的一个主力采油厂,生产现场分布点多、线长、面广,员工培训难度不断加大,传统的培训模式已不能满足安塞油田大发展形势的需要,构建科学有效的新型员工培训管理体系尤为重要。

1.采油厂特殊性需要科学有效的员工培训管理体系

采油厂受地理位置、生产现状、人员结构等特殊性的影响,员工培训工作难度远大于普通企业。采油厂的生产是不间断的,员工采用倒班制,培训多采用员工倒班休息时间进行,培训时间难以保障。近年来,随着企业的不断壮大和企业内部结构的优化调整,新分员工和转岗员工数量增长较快,同一个班站,员工的文化水平高低不一,业务技能参差不齐,增加培训难度。怎样行之有效地做好解决员工培训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使培训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科学有效的新型员工培训管理体系。

2.采油厂发展形势需要科学有效的员工培训管理体系

按照公司“十二五”整体规划,以原油生产为中心,持续推进管理提升、科技进步、人才培养和文化建设,不断转变油田发展方式,努力开创安塞油田300万吨以上可持续发展的新局面,全面建设现代化“绿色、数字、示范”油田。只有构建科学有效的新型员工培训管理体系,遵循“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完善体系、服务发展”的指导方针,坚持培训优先发展的思路,才能大规模造就油田建设急需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以适应企业发展形势。

二、“四级”员工培训管理体系的内涵

为优化资源配置,有效开展员工培训工作,安塞油田遵循“统一协调、系统负责、分层实施、全员参与”的原则,不断丰富和完善“厂级——作业区(大队)级——井区(队)级——班站级”四级员工培训管理体系,奠定了分级管理员工教育培训工作、逐级落实相应培训的组织基础,真正做到事事有人管,为卓有成效地开展全员培训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四级”员工培训管理体系的主要做法

1.发挥各级培训优势,精心构建“四级”体系

拓宽培训工作理念,探索创建“四级”体系。近年来,在员工培训工作方面,以全面提升队伍素质和增强队伍操作技能为重点,进一步拓宽培训理念,创新工作方法,丰富培训内涵,减少工学矛盾,结合生产实际,建立“厂级——作业区(大队)级——井区(队)级——班站级”四级员工培训管理体系,为卓有成效地开展全员培训提供有力保障。

“四级”体系分工明确,各级职能充分发挥。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认真落实“四级”员工培训管理体系职能,充分发挥其功能。“厂级”是员工教育培训工作的协调管理中心;“作业区级”是员工教育培训工作的组织实施层;“井区级”是员工岗位适应性培训的操作层;“班站级”是岗位适应性培训的基本单元。

突出各级培训重点,确保培训落到实处。每个层面培训分工有所不同,厂部根据全厂各系统、各层面的培训需求,制定培训计划并负责落实,组织厂统一办班,全面协调培训工作;作业区(大队)充分利用员工倒班时间进行集中培训,讲解培训中具有普遍性的课题,同时加大对井区一级培训的考核力度,落实具体培训任务;井区(队)主要立足于提高员工岗位操作技能,充分利用员工技师侧重强化实践操作技能的培训,做到“缺什么,补什么”;班站则紧密围绕员工实际工作岗位开展具体的培训,做到“干什么,学什么”。

2.完善各类培训制度,政策保障“四级”体系

出台相应规章制度,确保培训有章可依。根据“四级”员工培训管理体系要求,结合一线生产工作实际情况,修订、完善《第一采油厂员工教育培训考核实施细则》,梳理量化评分标准。

规范培训资料台帐,提高培训工作效果。为确保培训有计划、有实施、有记录,要求作业区制定年度培训计划,井区制定月度培训运行表;实行培训监督卡制度,及时反馈培训信息,进行培训过程监督,确保员工培训工作有效开展;同时建立员工电子版《员工培训档案》,记录员工参加培训的各种信息,评估员工个人培训效果。

提供技能比拼平台,展示员工技能才华。各单位积极组织全员参与岗位练兵,选手通过层层选拔、逐级推荐的方式,参加厂员工职业技能竞赛,搭建员工个人展示平台。

配套员工激励政策,激发员工学习热情。制定《第一采油厂技能型人才管理办法》,为优秀人才提供正向激励,营建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引导员工爱岗敬业,培养员工岗位成才。

3.配套培训设施设备,基础保障“四级”体系

拓宽渠道实现培训资源共享。丰富员工培训网页培训信息,将管理案例、培训课件、试题库等内容公布在“在线课堂”,为员工学习提供便利条件;开发《员工岗位消防知识》教学媒体,制作VCD下发至各基层单位井区(队);补充征订各工种《职业资格等级鉴定题库》,为员工岗位自学和技能鉴定提供便利;定期开展一线员工计算机知识普及培训,适应数字化油田大发展的需要。

完善厂员工技能操作实训基地功能。建设厂级员工技能实训基地,完善实训基地的功能与设施,满足采油、注水、集输、电工、焊工等主要工种多个项目的实训,为员工提供一个相对固定的技能操作实训场所。

加快作业区员工技能实训点建设步伐。督促基层单位依托生产单元会议室、活动室和设备工具齐全、交通方便的班站、生活区,充分利用废旧、闲置设施,因地制宜,建立员工实用型技能实训点,完善相应的配套设施,确保基层各项培训顺利开展。

加大基层培训设施配套力度。改善生产单位员工培训设备、设施现状,以满足油田大发展及数字化建设对培训工作的要求。配备笔记本电脑和投影仪等培训设施,实现生产单位每个培训单元拥有一套培训设备,为培训提供硬件保障,提高基础培训能力。

4.健全完善培训师资,鼎立支撑“四级”体系

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严格管理统一协调。扩大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范围,实行分级评定、动态管理。根据公司要求,及时对集团公司、油田公司两级技能专家进行考核;评选并聘任采油、集输、井下作业厂级技能型人才128人;积极选送优秀技师、高级工参加晋级考前培训,先后与88名技师、高级技师签订了技师聘任协议;选拔推荐技术人员、优秀技师、培训专管员、井区长参加企业培训师资格取证培训,做好企业内部培训师储备工作。

统筹安排培训师资源,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为充分发挥技师作用,全厂统筹安排技师资源,将新聘技师及时补充到井区,尽力满足生产单位每个井区(队)配有一名技师,确保井区(队)师资力量。

5.强化培训过程管理,全面落实“四级”体系

坚持“统一协调、系统负责、分层实施、全员参与”的总原则开展培训。厂部统一协调培训工作,各部门负责本系统培训的运行,作业区(大队)、井区(队)、班站分别开展具体层面的培训,同时围绕管理、技术和操作服务三支队伍建设,大力开展员工培训工作。对操作岗位员工,以提高技能水平和技术等级的含金量为重点,以技能鉴定、新员工岗前培训等脱产培训及岗位培训为主要形式,以技能竞赛为载体,促进“一专多能”优秀技能人才脱颖而出。对专业技术人员,在积极选派员工参加上级培训的同时,结合实际深入开展内部脱产培训、师带徒、课题研讨等,深入开展新技术、新理论培训,加强人才培养。对管理人员,以企业管理知识、管理素质及岗位业务技能培训为重点,采取压担子、送外培训等加强后备人才的培养。通过理顺内部培训机制,加强培训规划,加大培训力量,创新培训方式,提高培训效果,全面提升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

坚持“早调研、勤督导、严考核、硬兑现”的方法,强化培训过程管理。厂部积极开展基层调研,及时了解培训需求,更新培训信息,调整培训计划。并根据培训体系要求,定期或不定期开展现场工作督导,查看培训落实情况,针对培训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帮促基层扎实开展培训。把培训工作纳入全厂业绩考核范围,严考核、硬兑现。做到培训有目的,内容有针对,过程可操作,结果有考核,充分调动员工的学习热情,促使培训工作持续改进。

6.注重创新培训方法,持续完善“四级”体系

坚持“五个一”培训形式。根据培训工作的长期性和不可间断性,结合一线生产管理特点,将以往阶段性的培训活动固化为“岗位一日一题、班站一周一课、井区一月一考、作业区一年一比武、厂两年一竞赛”的“五个一”培训形式,使培训日常化、制度化,提高操作层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

积极推广“五五”培训法。大胆实践,创新方法,各单位以实际需要为培训导向,采取“集中—分散—考核—评估—反馈”的五步循环培训模式,有机结合培训“五”法,即重点强化培训法、自我剖析培训法、互动学习培训法、现场设障培训法、循环考核培训法,实现人人参与、全员培训,确保培训扎实有效。

加强培训沟通交流,开阔思路优势互补。在集中培训与个人自学相结合、送外培训与请进来培训相结合、言传身教与自己摸索相结合等培训方式的基础上,深入开展内部岗位交流,逐步扩大培训覆盖面;组织开展基层单位培训工作交叉督导,促进单位间取长补短、均衡发展;组织现场观摩、轮岗学习,选派高技能人才赴新开发区块传帮带,以老带新、以教促学。

及时召开培训工作会议,总结推出培训亮点。厂每年召开培训工作会,吐故纳新,展示亮点,优秀技师论文,表彰年度员工培训工作先进单位、优秀培训管理人员、优秀内部培训师,总结推广工作经验。

建立数字化员工培训体系。在数字化新的管理体系下,基层单位培训由多元分散向两单元集中培训转变;培训客体知识需求由岗位操作技能延伸到数字化操控技能,培训更加注重管理人员和岗位员工数字化管理、操控水平的提升;培训管理手段由传统培训方式转变为网络数字化培训形式,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打破时空约束,缓解工学矛盾,提高培训效果。

四、“四级”员工培训管理体系取得的成效

1.员工培训管理进一步规范

通过细化各级培训机构职责,强化培训工作“主管领导”负责制,形成“系统抓、抓系统和分层抓”相结合的目标责任体系。职能科室、部门按照本系统业务职责和范围分层面组织实施培训,管理层、专业技术层、操作服务层三个层面的培训突出各自重点,达到“组织保证、落实到位、督导及时、考核求实、奖罚分明、促进提高”的目的,使全厂培训工作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实效化。

2.员工队伍技能结构进一步优化

坚持“先培训、后鉴定”的原则,积极鼓励、认真督导、严格管理员工参加各工种、等级技能鉴定考前培训活动,稳步提升较高等级人员在操作层员工中的比例。员工队伍技能结构得到明显改善,先后培养128名技师、高级技师,操作层员工中级工及以上比例由2008年的30%上升至2011年的72.5%,队伍结构由以往的“金字塔”型逐步向“橄榄型”转变,为油田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人才保障。

3.员工技能水平进一步提升

篇4

【关键词】水泥搅拌桩;施工质量管理;PDCA循环

南京市浦口新城综合管廊工程位于浦口新城核心区,综合管廊覆盖范围约10km2。浦口区位于南京市西北部,长江下游北岸。综合管廊分布于沿江地区,为低平的沙洲、河谷平原。针对本项目的施工特点及地基土层分布特征,水泥搅拌桩地基加固工程运用了PDCA循环的施工质量管理模式,指导工程施工。

从某种意义上说,管理就是确定任务目标,并按照PDCA循环原理来实现预期目标。每一循环都围绕着实现预期的目标,进行计划、实施、检查和处置活动,随着对存在问题的解决和改进,在一次一次的滚动循环中逐步上升,不断增强质量能力,提高质量水平。每一个循环的四大职能活动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了质量管理的系统过程。

1.P-计划(Plan)

质量管理的计划职能,包括确定或明确质量目标和制定实现质量目标的行动方案两方面。

1.1地基土层分布及特征

勘测揭示土层自上而下分述如下:

1层:素填土,松软。以黏性土为主,局部含有淤泥质素填土,结构松散、非均质。场地普遍分布,层厚0.5~2.0m。

2-1层:黏土,可塑。局部软塑,底部夹粉土。无摇振反应,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局部缺失,层厚0.5~3.0m。

2-2层:淤泥质粉质黏土,流塑。无摇振反应,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普遍分布,层厚3.0~20.4m。

2-3层:淤泥质粉质粘土夹粉土,流塑~软塑。具水平层理,粉土呈很湿、稍密,单层厚度0.2~10cm,占10%~20%。中低干强度,中低韧性。局部缺失,层厚1.7~10.45m。

2-4层:粉砂夹粉土,中密。饱和,含少量云母碎石,粉土呈很湿,稍密~中密状。普遍分布,层厚1.35~9.45m。

3-1层:粉细砂,密实。饱和,成分由石英和硅质岩组成。层厚5~6m。

1.2水泥搅拌桩施工质量目标及施工方案

本管廊基础主要处在软弱土层2-2淤泥质粉质粘土层中。为了增强地基承载力,防止管廊下沉,管廊地基采用桩径D=500mm的深层搅拌桩处理形成复合地基形式,管廊底板下,沿其两边平行布置连续咬合水泥搅拌桩,搭接长度100mm,中部按1200mm×1500mm(横向×纵向)间隔方形布置。

本管廊水泥搅拌桩采用湿法施工,两喷四搅工艺。采用42.5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掺量为15%,水灰比为0.5。室内水泥土±90天龄期立方体无侧限抗压强度不小于1.2MPa。

1.3水泥搅拌桩施工工艺流程

工艺流程:测量放样钻机就位钻机检验调试正循环钻进至设计深度打开高压注浆泵反循环提钻喷浆至管廊基底以上50cm重复搅拌下钻至设计深度反循环提钻喷浆至管廊基底以上50cm成桩结束施工下一根桩。

2.D-实施(Do)

实施职能就是具体操作,实现计划中的内容。在水泥搅拌桩质量活动的实施过程中,通过施工前和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严格按照计划的行动方案,把质量管理计划落实到具体的资源配置和作业技术活动中去。

2.1施工前准备工作的质量控制

2.1.1施工准备及场地平整

(1)供电设施配备齐全。没有外接电源的,配备柴油发电机。

(2)查明施工范围内的障碍物。地下有无大块石及管线等,空中有无高压电线等。所有障碍物提前清除或设立明显标志避开,确保施工安全。

(3)场地平整。清除搅拌桩施工场地内地上、地下一切障碍(包括路基填料、大块石、树根等)。

2.1.2施工放样

首先准确地放出施工段落的起始桩位及边线,然后用钢尺量测桩距并用竹签标示桩位。

2.1.3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1)水泥质量控制是关键,所用水泥品种和质量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水泥进场之前,必须抽样做安定性试验、胶砂强度等指标,合格后方可进场使用。

1)水泥要选择信誉好、质量稳定的大型水泥生产厂家,以保证水泥的质量、数量满足施工要求。

2)对现场新进水泥,项目经理部、监理单位按规定的试验频率及时进行见证取样送检,合格后方可使用,对于不合格的水泥坚决清除出场。

3)对水泥进出场的各种单据,如水泥运输三联单等,须及时整理、归档保存,以备检查。

(2)施工用水为自然水源,通过做水质分析,检验合格后使用。

2.1.4桩机安装就位

水泥搅拌桩施工机械必须具备良好及稳定的性能。桩机安装完毕后,应进行全面的检查调整。主要有以下五点:

(1)钻头直径及钻杆长度是否满足要求。

(2)输送水泥浆的导管是否漏浆或堵塞。

(3)水泥制浆罐和压力泵是否能正常工作。

(4)发电机或外接电源是否和桩机电路接通。

(5)调整桩机机身的垂直度。

2.2 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2.2.1工艺性试桩

工程位置大面积施工前,通过进行水泥搅拌桩成桩试验,汇总试桩结果得到下列要求及相关技术参数:

(1)满足设计水泥用量的各种技术参数,如钻进速度、搅拌速度、提升速度等。

(2)确定搅拌均匀的必要步骤及程序。

(3)了解下钻和提升的阻力以及地质变化情况,采取合理的技术措施。

2.2.2制浆质量的控制

按设计给定的水灰比在制浆罐中进行拌制,备好的浆液应不停地搅拌,使其均匀稳定。

2.2.3浆液泵送质量的控制

泵送浆液过程中,要保持足够和稳定的泵送压力,供浆连续。

2.2.4桩长的控制

采用钻杆标线控制法即施工之前丈量钻杆长度,在钻杆上分段标明桩长控制的明显标志,以便掌握钻杆钻入深度、复搅深度,确保设计桩长。

2.2.5单桩水泥用量的控制

(1)控制好水灰比。按单桩长和设计提供的每米水泥用量计算出单桩水泥用量,严格按设计给出的水灰比进行制浆,不得随意调整水灰比。

(2)控制好输浆泵。泵必须有足够的压力和持久稳定的输浆能力,输浆量必须与桩机的钻进速度、搅拌速度及提升速度相匹配。

(3)控制好桩机的钻进速度、搅拌速度及提升速度。

(4)为了确保桩体每米掺合量以及水泥浆用量达到设计要求,每台机械均应配备电脑记录仪。同时现场应配备水泥浆比重测定仪,以备监理工程师和项目经理部质检人员随时抽查检验水泥浆。

2.2.6桩机操作的控制

(1)为保证水泥搅拌桩桩体垂直度满足规范要求,在主机上悬挂一吊锤,通过吊锤与钻杆前、后、左、右距离相等来控制桩机的垂直度。

(2)水泥搅拌桩施工采用二喷四搅工艺。第一次下钻时为避免堵管可带浆下钻,严禁带水下钻。第一次下钻和提钻时一律采用低档操作,复搅时可提高一个档位。每根桩的正常成桩时间应不少于40分钟,喷浆压力不小于0.4MPa。

(3)为保证水泥搅拌桩质量,提钻喷浆时应在桩底部停留30秒,进行磨桩端,提升至桩顶部位停留时间为30秒,进行磨桩头。

3.C-检查(Check)

指对计划实施过程进行各种检查,各类检查包含两大方面:一是通过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看是否严格执行了计划的行动方案;二是通过成桩后的质量检测控制来检查计划执行的结果,即成桩质量是否达到标准的要求,对此进行确认和评价。方案的执行检查已在实施中介绍,下面主要介绍成桩后的质量检查。

3.1检测方法

(1)水泥搅拌桩桩体施工质量采用桩体钻孔取芯方法进行检测。

(2)对现场钻孔全断面取芯的水泥土样进行描述,并判断其均匀性。

(3)通过标准贯入试验判断桩身强度及桩体连续性,同时观察记录标贯器中水泥土搅拌的均匀程度、成桩状态以及端承条件。

(4)对采取的原状芯样按照《江苏省高速公路水泥搅拌桩检测工作实施细则》要求进行室内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3.2评分标准

按照江苏省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苏高技(2003)147号文《江苏省高速公路水泥搅拌桩检测工作实施细则》,桩身以5米为界,划分为上、下部分分别计分。根据现场描述、标准贯入击数、室内无侧限抗压强度值,按《细则》中计分规则对每层的各个指标分别计分。

3.3计分方法

(1)计算各层得分时,标贯击数按70%计,无侧限抗压强度按15%计,硬度或状态描述按15%计。

(2)当各层缺抗压强度的检测数据时,则不计该检测项目,按标贯击数占80%,硬度或状态描述占20%计算该层分数。

(3)根据各层得分,采用层厚加权平均分分别得出上、下部得分。

(4)上、下部得分的平均值为该桩综合得分。

3.4总体评价

(1)上部应达到75分以上,下部应达到60分以上,否则判为不合格桩。

(2)检测桩根据综合得分按以下标准分为四级:100-90分为优,89-80分为良,79-67.5分为合格,﹤67.5分为不合格。

4.A-处理(Action)

对总结检查的结果进行处理,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并适当推广、标准化,失败的教训加以总结,未解决的问题放到下一个PDCA循环里。

根据施工现场情况调查和桩基检测,发现水泥土搅拌桩存在渗灰不均匀、不连续、水泥浆计量不准确、桩身倾斜度难控制等影响桩身质量的问题。通过PDCA循环原理来控制水泥搅拌桩的施工质量,随着对存在问题的解决和改进,水泥土搅拌桩施工质量的优良率从前期的50%提高到现在的91%,合格率达到100%,实现了创优的目标。

5.结束语

通过对PDCA循环原理来控制水泥搅拌桩的施工质量的经验总结,为以后水泥搅拌桩的施工质量管理积累了宝贵经验。对于质量检查所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原因分析,采取必要的措施,予以纠正,使工程质量形成过程处于受控状态,并为今后类似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科]

【参考文献】

[1]建设工程施工管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

[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篇5

一、指导思想与目标

(一)要充分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有利于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利于体现义务教育的性质,促进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有利于促进全体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发展学生个性特长;有利于准确反映学生的学业成绩;有利于高中阶段各类学校选拔人才,促进我市高中阶段学校教育的发展。

(二)初中毕业成绩评价方式要体现多元化,采用学业考试成绩评价与毕业水平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即学业考试成绩评价以标准分呈现,学科毕业水平评价以等级的方式呈现。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作为高中招生的主要依据。

(三)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招生办、中学要高度重视初中毕业生学业成绩评价和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工作,切实加强领导,坚持深化改革、科学管理,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坚持依法、依规治考做到考风考纪好、试题安全保密、考务无差错,确保考试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四)要积极发动初中毕业生报考(报读)各类高中阶段学校,确保普通高中扩招任务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招生任务顺利完成。

二、报考

(一)报考条件

1、符合下列条件的中国公民,可以报考(报读)各类高中阶段学校:

(1)遵守宪法和法律;

(2)初中毕业或结业,或具有初中毕业同等学力;

(3)本省常住户口。连续在当地居住5年以上,有固定住所、固定职业和符合计生要求的外来工子女,可以报考(报读)我市高中阶段各类学校。

(4)未婚,报考普通高中的考生年龄一般不超过18周岁。

(5)往届初、高中毕业(结业)生、在职人员、外省进城务工人员及其他社会人员可凭初、高中毕业(结业)证书报读各类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报考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五年制大专班必须参加学业考试。

(6)市内跨县(市、区)的考生,原则上应回户口所在地县(市、区)报考。

2、下列人员不得报考:

(1)各类高中阶段学校(含各类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在校生;

(2)因触犯刑律而被追诉或正在服刑的人员。

3、各个报名站必须对考生报考资格进行认真的审查,凡不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一律取消报考资格。

(二)报名方式及收费标准

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实行网上报名,报名安排在4月10日前进行。报名时缴交考试费。考试费收费标准为每科10元(按粤价函﹝2001﹞213号文执行),其中上缴市的标准:学业考试每科上缴5.5元、体育考试每人上缴2元。报读各类中等职业学校的人员,可以直接到有关中等职业学校报名,也可到各县(市、区)招生办报名。

(三)电子档案建立

全市所有应届初中毕业生均要建立电子档案,数据与省教育厅高中阶段招生统一平台对接。电子档案内容包括考生基本信息、考生相片、志愿、学业考试成绩、综合素质评价等,考生电子档案信息通过网上报名系统进行采集。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通过市招生办“网上报名考务系统”进行随机编排,编排的结果返回给各县(市、区),并据此组织考试。

三、毕业水平评价与学业考试

(一)初中毕业生毕业水平评价和综合素质评价

学科毕业水平评价由“统一考试”和“学科评定”两部分组成,统一考试由县(市、区)组织实施,学科评定由学校自行组织实施。

1、统一考试科目:体育与健康、英语口语、科学实验操作、信息技术、生物、地理(生物、地理科安排在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进行,考试成绩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项目,并作为高中阶段学校录取依据)。英语口试实行人机对话,信息技术、生物、地理实行计算机网上考试。体育考试按《关于印发〈*市2009年中招体育考试办法〉的通知》(肇教体〔*〕21号)进行。

2、学科评定科目: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物理、化学、生物、地理、艺术(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综合实践活动。学科评定在各学科学习结束时进行,其中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物理、化学、生物、地理、信息技术等学科可以结合平时学习成绩、统一考试成绩与学业考试成绩综合评定。

体育与健康统一考试成绩按总分满分(原始分)8%计入学业考试总分,其他科目统一考试成绩和学科评定成绩均以等级形式呈现,等级分为A、B、C、D四级(A—优,B—良,C—合格,D—不合格)。

3、综合素质评价:以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广东省*年初中生学业考试与高中招生制度改革指导意见的通知》中提出的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六个方面的基础性发展目标为基本依据。2009年我市设道德品质、英语口语、科学实验操作、信息技术、生物、地理六项素质评价,其中英语口试、科学实验操作、信息技术、生物、地理以初中毕业生统一考试的等级成绩为准;道德品质评价由学校采取学生自评、互评以及教师评审等多种形式进行评定,评价工作必须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进行,评价结果必须进行公示。

(二)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成绩评价

1、学业考试科目(6卷7科):语文(分值120分)、数学(分值120分)、英语(分值120分,其中笔试100分、听力20分)、物理(分值100分)、化学(分值100分)、政治与历史(分值120分,政治65分、历史55分)。

2、计分办法:学业考试成绩根据考试卷面原始分数转换成标准分呈现。学业考试成绩标准分的转换方法:首先按照标准分的转换方法,把各学科的原始分数转换成标准分,再把各学科标准分按一定权重(语文、数学、英语权重分别为1.2,物理、化学、政史权重分别为1)相加,再加上体育统一考试成绩(按文化总分8%计算),最后把相加的结果排队转换成总分标准分,称为“综合分”。学科最高分为900分,综合分最高分为800分。

(三)学业考试命题

1、命题范围及要求。

各学科命题要以教育部颁发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为依据,按照《*市2009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成绩评价和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说明》的要求进行命题。命题要切实体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要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注意学科教学改革发展的优秀成果,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出偏题和怪题。试卷总体难度控制在0.60—0.65的范围之间。

2、命题的组织。

命题工作在市教育局统一领导下进行,由市招生办具体组织实施。参与命题的人员必须遵守保密制度,签订保密责任书,不得参与考前的辅导和编印辅导材料。如有泄密,将按有关法律法规严肃查处。

3、试题的印制、保管、保密。

试题印制的工作,由市招生办选定具有国家保密机关颁发的《国家秘密载体复制许可证》,并且印刷技术好的印刷厂印制。试题在未开考前,属国家秘密事项,应按省保密局、省招生委员会关于试题保密的要求和《广东省中学教育考试管理工作规定》(粤教考〔*〕3号),切实做好保密工作。市教育局负责试题命制、印制期间及试题未分发至县(市、区)前的保密保管工作,县(市、区)教育局负责领卷后及考试期间的试题保密保管工作。

(四)学业考试形式及考试时间安排

1、学业考试各科目均为闭卷笔答考试。语文考120分钟;数学、英语各考100分钟;物理、化学、政史各考90分钟。

*

(五)学业考试组织

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工作由县(市、区)具体组织实施。各县(市、区)教育局要成立考试工作领导小组,认真做好考前各项准备和考试组织管理工作。要认真选定考场,加强考场的硬件和软件建设。考场必须由三个以上中学的考生组成,一般应按中学的地理位置分片设置考场,不宜太过分散。考生考试的试室号、座位号由市招生办随机编定,各县(市、区)须严格按照编排结果执行。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招生办、考场要切实加强考试管理工作,严肃考风考纪。要认真组织好考试工作人员队伍和监考员队伍,签订岗位责任书,落实岗位责任制。要加强对考生的考风考纪教育,落实考试纪律监督工作和试题保密保管工作。

2009年学业考试试卷实行网上评卷,考生采用答题卡作答,试卷分发和回收等考务工作按照网上评卷的考务操作规定实施。

(六)学业考试评卷及成绩处理

所有学业考试试卷由市集中统一实行网上评卷,评卷结束并经校对核实无误后,由市招生办统一计算各科学业考试成绩标准分、合成综合分。标准分生成后,打印成绩册和成绩条反馈给县(市、区),由县(市、区)通知考生。

学业考试成绩、考查科目成绩统一于7月3日前公布。

(七)学业考试成绩复查

中考学业考试成绩未正式向考生公布以前,任何人不得查询各学科及总分原始分,考生在接到县(市、区)招生部门发出的成绩通知单后,如对成绩有疑问,应于接到成绩通知单后3日内,携带本人准考证和成绩通知单向当地招生考试部门申请复查,在学校报考的考生可由学校统一组织办理。成绩复查不收费,超过成绩复查申请的期限不予办理。

复查范围只限于答题有无漏评、漏记分等项目,不涉及评分标准的把握。复查后若发现成绩有误,由市招生办负责更正,重新打印成绩通知单,并由有关县(市、区)招生考试部门负责通知考生本人。

四、志愿填报

考生报名时必须从高中(含中职学校)、中技两种学校类别中选择一类作为报考的第一志愿。填报志愿时根据第一志愿类别填报相应的学校,除第一志愿外,考生均可以兼报高中、中职、中技类志愿,允许考生跨类录取。

考生志愿实行网上填报,安排在考试前进行。

五、招生录取

2009年招生录取工作在广东省统一招生平台进行。

(一)录取划线

高中阶段招生录取工作以学业成绩及综合素质评价等级为依据,采取“学业考试成绩综合分+综合素质评价六个等级并行”的办法进行。

各类学校招生录取分数线根据考生成绩、招生计划和考生志愿情况划定。*中学录取分数线由市教育局划定;县(市、区)属重点高中、普通高中、职业高中录取分数线由县(市、区)划定,并报市教育局备案;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五年制大专班、部省属中职学校(跨市招生中职学校)、市属中职学校录取分数线由市招生委员会划定并报省备案。

(二)高中阶段各类学校录取批次安排

第一批:*中学,县(市、区)普通高中。

第二批:部属、省属中等职业学校(含五年制大专班,部属、省属中职学校、技工学校,跨市招生市属中职学校)

第三批:市属中等职业学校(含市属普通中职学校、成人中职学校,市属技工学校、县(市、区)属职业高中、市属社会力量办学的中等职业学校)

(三)录取组织和管理

1、重点中学、普通高中、职业高中由市及各县(市、区)教育部门组织录取。普通高中录取必须在市属中等职业学校录取前完成,已被普通高中录取的考生不再参加中等职业学校录取。

2、*中学录取工作在市教育局的统一领导下,实行学校自主招生。凡通过网上填报了*中学志愿的考生,经市教育局审查,符合*中学录取条件的,由*中学录取并直接发出录取通知书。

3、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五年制大专班、部省属中职学校、跨市招生中职学校由省招生委员会组织录取;本市市属普通中职学校、成人中职学校由市招生委员会组织录取,市招生办具体负责实施。

4、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五年制大专班、部省属中职学校(跨市招生中职学校)、市属中职学校实行网上录取。为保证网上录取工作顺利完成,各县(市、区)在普通高中录取完毕后,必须将填报了部省属、市属中职学校志愿,且被普通高中录取考生名单报市招生办,由市招生办整理电子档案后,送省参加五年制大专班、部省属、跨市中职学校录取和组织市属中职学校录取。

5、凡第一志愿报考技工学校的考生,由县(市、区)招生办按劳动部门规定建立档案,并于普通高中录取结束后移交当地劳动部门。

6、中等职业学校录取贯彻“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的原则,根据考生志愿从高分到低分按比例投档,保证录取新生工作公平、公正、公开、合理。

(四)录取照顾政策

1、对夫妇双方均属农业户口并依法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独生子女,或夫妇双方均属农业户口的纯二女结扎户的女孩,在初中毕业报考*中学、市属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各县(市、区)所办高中阶段学校时,实行增加10分投档录取。

2、其他照顾录取优惠政策按照省教育厅《关于*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粤教考〔*〕5号)有关规定执行。

六、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