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治水教案范文
时间:2023-03-19 20:38: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禹治水教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大禹治水》这篇课文是一个流传千古的神话故事。讲的是古时代大禹治理洪水的故事。大禹是上古时代的治水英雄。他“三过家门而不入”,一心一意为百姓谋幸福的精神被世人敬仰,代代相传。接下来是为大家带来的大禹治水教师教学反思,望大家喜欢。
大禹治水教师教学反思范文一《大禹治水》这篇课文讲述的是一个民间传说故事:古时候,这篇课文讲述的是一个民间传说故事:古时候洪水泛滥成灾,百姓过着悲惨的生活,大禹用疏导的办法治理洪水,他治水13年终于制服了洪水让老百姓过上了安定的日子。在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通过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感受到他“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从大禹“走遍千山万水,吃尽了千辛万苦”“挖开九条大河,劈开九座大山”的描写中体会到大禹的顽强意志。
在教学第一自然段中,让学生观看洪水泛滥的情景,让他们直接感受当时的状况。并在动画情境的渲染下提问:在这滔滔的洪水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让学生在想象中,再现故事发生时的生活场景,同时也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继续播放洪水泛滥的情景,让学生说说看了以后的心情如何。这主要是为朗读作好情感的铺垫,再让学生通过读来释放自己的感情。第一自然段的教学将画面与音乐良种刺激融为一体,更好地激发了学生对语言的多角度思考,多方位想象,并且通过读来表现起内心的感受,自然而然明白大禹治水的原因。
新课标指出:“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课文第二自然段用简练的几句话叙述了大禹治水的经过,教学中,我先出示一组词语:走遍 挖通 察看 引导 劈开,让学生按顺序排列一下,从而揭示大禹治水的全过程。并紧扣“千辛万苦”、“千山万水”、“走遍”、“察看”等重点词语引领学生细细品读从而理解和体会大禹治水的艰辛和他的吃苦精神。
课文第三自然段中未对“三过家门而不入”这个故事做具体的描述,对这个自然段的理解,为了避免个别太过现实的孩子说出“他不爱妻子和孩子”而误导其他孩子。我先出示了三过家门而不过的有关资料,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大禹的奉献精神。
第四自然段主要采用深入情境,情中悟理。首先让学生放声朗读,说说心情如何,为什么。学生可能会说:老百姓过上了幸福生活,不再流浪等等。并分组与第一自然段作对比朗读,这样安排,与第一自然段的情景形成鲜明对照,加深学生对大禹的崇敬之情。然后出示大禹像,引读最后一句话:从此,大禹的名字代代相传。师述:让我们记住这位伟大的英雄——(学生接:大禹),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位无私奉献的伟大英雄——(学生接:大禹)。课堂气氛调动起来了,学生对大禹的崇敬之情达到。有意识地把思想教育融于语言文字之中,含而不入,隐而不晦,使学生受到崇高的人格熏陶和感染。最后提问:如果你是老百姓,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小朋友可能会说:“大禹,你辛苦了。大禹,你真伟大!”言语的发源来之于具体而深刻的情境,在一片喜庆祥和的氛围中,在情动于中而形于外的境界里,进一步挖掘了教材的思想性。
大禹治水教师教学反思范文二《大禹治水》是一个流传千古的传说。大禹的精神是可贵的,作为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也是极具典型性的,可是,作为二年级的学生,理解课文所要颂扬的大禹精神和文字表达的特点,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由于学生缺乏对洪水感知的实际经验,因此无法体会到百姓无家可归的悲惨情景,情境创设从一开始就有障碍。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滔滔的洪水让老百姓无家可归”这一课文内容,我让学生在读完第一自然段后,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心情”然后,再辅助以视频加深、巩固印象,让学生从视觉上直观的了解洪水的可怕与危害。
在禹治理洪水的过程中,教案通过“他吃尽了千辛万苦,走遍了千山万水,仔细地查看水流和地形。他带领老百姓挖通了九条大河,劈开九座大山,引导洪水流入了大海。”说明大禹为治水付出了艰苦的劳动,以及治水工程的浩大。这是全文的关键句,在教学中我紧紧抓住“吃尽千辛万苦、走遍千山万水、挖通、劈开”等关键词让学生反复朗读体会,以及个人谈感受等形式,从学生感悟到禹治水的艰苦与不易。
同时,这一教学内容是全文中最为困难的一部分,学生不能理解“千辛万苦”这个词语中所包含的深刻含义,从而也就感受不到禹这个人物的个人形象,体会不到课文所要表达的中心。所以,能让孩子在老师的引导之下结合生活实际,发挥想象力是最为有效的方法。这一环节的教学,我认为设计还是比较流畅、到位的,我设计了用动画理解“挖通”“劈开”,让学生直观的掌握了这一部分的内容。
禹在治理洪水中发生的感人故事,“三过家门而不入”是其中最广为流传的一个。如果从煽情,调动课堂气氛这一角度来说,这一小节是个很好的切入点,于是,我采用创设“情景对话”这一方式来进行教学。问学生“如果你就是禹的儿子,你想问妈妈什么呢?”“如果你是大禹,你会怎么说呢?”利用师生的交流,来对禹的个人形象进行概括和提升——禹一心扑在治水工作上,他舍小家顾大家,是个无私奉献的人。
反观自己的教学,我深有感触,我想在很多方面自己还需要不断努力和改进:
第一,对教材分析还应更加深入地钻研,这样才能使教学设计合理有效。没有深入的研究就没有发言权,只有对文本反复钻研,才能体会文本的精华,从而生发出属于自己的东西。
第二,应该严格遵守“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这一要求进行,教师在教学中只扮演一个穿针引线的作用,学生能回答的,教师一定不能代为回答,一定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做教学的主人。教师应该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教师只需在学生确有困难的地方点拨指导,教给学习方法,体现学生的学。这一点是我在以后的教学中必须要改进的。
第三,规范教师的语言。说话时应该尽量简炼,评价语应该尽量多元化。
第四,要关注课堂的生成。在课堂上,随时会有学生灵光的闪现,如何抓住学生的这些语言,将它们与理解文本很好地结合,这也是我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仔细研究和学习的。
总之,这堂课带给我很多的启示,也为我今后的教学提供了很好的帮助和历练,希望我能从中得到更多地提高。
大禹治水教师教学反思范文三《大禹治水》这篇课文讲的是古代大禹治理洪水的故事。他“三过家门而不入”,一心一意为百姓谋幸福的精神被世人敬仰,代代相传。在设计教学目标时,我首先考虑的是如何让学生了解大禹治水的艰辛,感受体会大禹舍小家顾大家的奉献精神。我就在教学中以文本内容和有关大禹治水的资料相结合进行讲解,拓展延伸。
在教学第一自然段中,让学生观看洪水泛滥的情景,让他们直接感受当时的状况。并在动画情境的渲染下提问:在这滔滔的洪水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让学生在想象中,再现故事发生时的生活场景,同时也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继续播放洪水泛滥的情景,让学生说说看了以后的心情如何。这主要是为朗读作好情感的铺垫,再让学生通过读来释放自己的感情。第一自然段的教学将画面与音乐良种刺激融为一体,更好地激发了学生对语言的多角度思考,多方位想象,并且通过读来表现起内心感受,自然而然明白大禹治水的原因。
学生没有亲身经历过洪灾,学习第一自然段时就无异于纸上谈兵,而学不好这一段,也会影响到后面内容的教学效果。我先让学生自由读,问:“你的心情怎样?为什么?”这时学生的回答只基于想象,并不深刻。接着,播放了一段洪水冲毁家园的片段,随即又配乐朗读了第一节,这时再问:“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这次学生的回答从简单的字面理解升华到了感性的认知,一个个感同身受,发言积极,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读好“无家可归”一词,进而读好第一节,便显得水到渠成,事半功倍了。在此环节的教学中,通过激发感性认识来促理解练朗读,打响了头炮,为整课教学奠定了基础。
新课标指出:“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课文第二段用简练的几句话叙述了大禹治水的经过,教学中紧扣“千辛万苦”一词,引领学生细细品读。首先通过看图理解大禹“察看水流和地形”的困难,以及“走遍千山万水”的艰辛,在此基础上启发学生想象大禹可能会吃哪些苦,遇到哪些危险,使学生对“千辛万苦”有形象的认识。其次,抓住“挖通了九条大河,劈开了九座大山”,通过反复朗读和想象,感受治水工程的浩大。以及大禹所承受的难以言说的辛劳,从而加深对“千辛万苦”的理解。最后,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大禹的看法。这样,大禹不怕吃苦,顽强治水的形象就在学生的脑海中刻下了深深的印记。
在学习“三过家门而不入”一段时,我出示了一组填空,让学生从这一组数字中来体会大禹的公而忘私的精神。教师设计了“儿子会问妈妈什么?”“妈妈会怎么说?”这样的问题,将学生带进课文情境,学生不禁会结合生活经验,将自己想象成文中的孩子,回答中真情流露。反之感受到大禹舍小家顾大家的伟大。最后治水成功了,老百姓又过上了安定的日子,我让学生说说如果你也是其中的一个老百姓,你会怎么感激大禹。另外,课文教学的结尾也相当精彩,在结尾点题:“为什么在禹的名字前面加个‘大’字,叫他‘大禹’呢?”这个问题点明了文章中心,点出了课文结尾“伟大”一词,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得到了归纳和升华,起到了点题和总结。
在教学这一课时,有这样一个环节,让小朋友通过自己的想象说说大禹在治水的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困难,可是小朋友由于缺少生活经验,小朋友不会说,在设计这一教学环节时,教师没有充分地了解学情,只顾着自己让自己的教案精彩,所以导致了失败。
篇2
关键词: 数学教学 情境创设 高校课堂
数学教师总有这样的感觉,教师教得艰苦,学生学得很累,并且学生的学习效果不是很理想,师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厌教厌学情绪。在新课程要求下,要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就要想方设法让数学穿上魅力和趣味的“糖衣”,或者让数学的“苦味”稀释在生活情境之中。我结合教学实践,对如何打造高效数学课堂作探索。
一、寓乐于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参与的有效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创设情境,使学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是增强学生求知欲,促进其认知的有力措施。教师可通过组织学生进行与数学知识有关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例如在进行“行程问题”的教学时,由于学生缺少实际的经验,老师感觉很难教,学生感觉难理解,不容易找到相等关系。这时除了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多媒体演示外,还可以先介绍行程问题中的几个基本量:速度、时间、路程。再找几位同学实际演示行程问题中的相遇、追及、顺逆流等问题。通过师生共同实验,顺利找到了几类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了知识,体会到了参与的乐趣,加深了对知识的了解。
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增强了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创造能力,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课堂效率,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
二、寓导于教,变刻板的讲授为宽松的对话,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古有大禹治水变“堵”为“疏”,疏即疏导、引导。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转变角色,成为引导者、设计者、组织者,学生才是课堂的主角。教师要做的首要工作是变“教案”为“学案”,探索如何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通过学生自身的情感体验去实现知识的再创造。
《相似三角形的应用》的课堂教学实例如下: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校园里什么东西最高?
生:综合楼。
生:不对,旗杆。
师:对,是旗杆,那么有谁知道它有多高吗?
生:不知道。
师:如果给你们一根很长的皮尺,你们有方法测量出来吗?
生甲:带着皮尺爬上去量。
生乙:锯倒旗杆再量。
生丙:旗杆上有绳索,用它系着皮尺升到顶端就可以测量高度了。
生丁:利用影子长与实物高成正比的知识。
师:方法很多,哪些好?哪些不好?请同学讨论一下……
生:①②不合理,④比较合理,③最合理。
师:为什么?
生:①人危险,②破坏了旗杆,④如果是阴天就不行了,③快捷方便,不受阴天影响。
师:如果是测量高压电铁架高呢?哪些方法可用?哪些方法不可用?
生:①②③均不可,只能用④。
师:如果阴天呢?那么用什么方法呢?
生沉默好一会儿。
生:用氢气球放上去。让气球顶端与铁架顶端对齐,再测量拴气球的线长就可以了。
师:同学们,这个方法行不行?能不能解决问题?
生:行,能。
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巧用生动、有趣的引入,激发学生寻求答案的强烈欲望。此问题把本节课推向了,课堂气氛异常热烈,出现了生生对话。学生的学习习惯在此过程中得到了很好的培养,也学到了真正的知识,锻炼了能力。
三、寓用于教,把生活、数学、社会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学习数学知识的最终目的是运用于社会、服务于社会,学生只有尝到了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才能更好地投身于数学知识的学习中。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多带动学生用数学,把数学和生活、社会结合起来,使他们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用数学,从而热爱数学,批判那些学而无用论。以《认识不等式》的教学为例。
世纪公园的票价是:每人5元;一次购满30张每张票可少收1元。
师:如果27人进公园,怎样买票合算?
生:有两种买票方式:
①买27张票,要付5×27=135元;②买30张票要付4×30=120元,显然买30张票比买27张要合算。
师:表面上看真的“浪费了”3张票。
生:没有浪费,3张票可以送人做人情嘛!
师:真会做人!
生:不,可以再把3张票再卖了。
师:真不错!好主意,很有经济头脑。
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而且把数学知识运用到了实际生活中,改变了数学的枯燥乏味,并教会了学生用自己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样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发展了创新意识,又培养了应用意识,优化了课堂教学。
四、寓情于教,优化师生关系,营造和谐学习氛围。
我坚信,只有学生“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对学生生活上的关心,心理上的关注,精神上的关爱,学习上的帮助,拉近了师生距离。经常与学生交流教与学的意见,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努力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竞争的教学氛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活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利于不同观点的相互碰撞和交流。
“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如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