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情朗诵稿范文
时间:2023-03-31 10:05: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抒情朗诵稿,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咳咳……”正当我读的精彩,准备抒情时,喉咙竟不顾情面,让我出丑。一阵挠挠,害得我咳了好久。这才想起我的扁桃体发炎未好,长时间说话或用力都会咳嗽,咳起来真要命。但在这关键时刻,需要一个洪亮的嗓音的时候,喉咙偏偏和我作对,我十分担心,也无心朗读了。这时一杯热水出现在我的眼前,是妈妈,她微笑着说:“不要怕,你只要按时吃药就会好的,小声练习吧。”毕竟这是一次来之不易的机会,我点点头,继续练习。
几天过去了,我的病不但没好,反而更严重了。半夜时咳得最厉害,妈妈和我一样没能睡个好觉。听到我咳嗽,她连忙起床为我端来一杯热水,喂我和止咳糖浆。即使这样,两个多星期过去了,我的病依然未好。
我不愿丢失这次宝贵的机会,更不想辜负妈妈、老师对我的期望,但咳嗽让我心烦,眼看快要到表演的那一天了,我心急如焚。最后,我索性猛地把朗诵稿扔在地上,坐在椅子上生着闷气。
妈妈走进房间,她什么话也没说,捡起那张纸递给我。我担心妈妈会批评我,便把朗诵稿拿在手上。没想到妈妈脸上竟露出笑容,是那温馨充满慈爱的微笑,就像一阵温暖的春风安抚着我内心那汹涌的波浪:清甜的雨露滋润着干涸的心田。我惭愧的低下了头。她还是没有说话,只是有给我端来了一杯茶,我和了一口才发现里面都是泡的有利于嗓子的草药。妈妈肯定放了冰糖,喝起来还有些淡淡的甜味儿。
是呀,我难受时妈妈又何尝不担心呢。她原来乌黑的头发里多了几根银发,眼角也多了几道鱼尾纹。但妈妈始终相信我能成功,我怎能打退堂鼓?我继续练习起来。
到了表演的那一天,站在舞台上,从熙熙攘攘的人群里,我看到妈妈像我投来赞许的目光,我无比自豪。
篇2
男:是骏马奔腾如飞的渴望
女:是鲜花醉饮三月的阳光
男:我思想的闪电把心中的琴弦弹响
女:我情感的火焰把春风燃烧成诗歌
男:是歌,我们就要放声歌唱,歌唱春天,歌唱襄垣飞扬的希望
女:是光,我们必须释放能量,彩绘理想,彩绘襄垣锦绣的风光
男:春天只要第一棵小草染色,千万棵小草就能汇成绿色的海洋
女:襄垣只要第一声号角吹响,千万个儿女就会奏出恢弘的合唱
男:我听见了奋进的鼓点无比雄壮
女:我看见了鲜艳的旗帜迎风飘扬
男:告诉我,mfanwen.com是谁引领大潮的高歌,让“三五”战略崭新的航向
女:告诉我,是谁转动神奇的魔方,让襄垣插上“五三五”调产腾飞的翅膀
男:我热爱春天的襄垣,我知道,旗帜展开的道路越走越宽广
女:我赞美襄垣的春天,我知道,小康醉人的花朵越开越芳香
男:诗人哪!请乘着抒情的风,与我一起飞翔
女:歌手哪!请踏着时代的浪,与我一起放歌
男:我要用火一样的热情,歌唱博爱与奉献,创造和理想
女:我要用钢一般的坚强,书写自尊与自信,自立和自强
男:平凡中蕴藏伟大
女:柔情里满是激昂
男:巾帼英豪,明媚的春天里朝气蓬勃
女:铿锵玫瑰,时代的风景里尽情绽放
男:从城市展示的风采到乡村唱响的劲歌
女:从“双学双比”的春潮到“巾帼建功”的热浪
男:走啊!雄鹰翱翔的蓝天,放飞美好的理想
女:走啊!希望广袤的土地,演奏激越的交响
男:到工业战线编织辉煌,农业沃野收获梦想
女:到市场经济大潮英姿飒爽,建设“三个文明”精彩乐章
男:无论是敬业爱岗,还是争做先进的榜样,相信每一扇窗口都向美丽的季节开放
女:无论是春天播种,还是收割秋天的金黄,相信每一双手都会托起生命的太阳
男:风啊!把旗帜吹得更加猎猎作响
女:鼓啊!把豪情擂得更加斗志昂扬
男:比希望更强大,誓言如火的巾帼一路浩荡
女:比想象更美好,铿锵如歌的玫瑰恣意芬芳
男:希望彩虹,幸福花雨,我总想歌唱,歌唱襄垣的无限春光
女:满目新风,遍地琼芳,我总想歌唱,歌唱巾帼的神采飞扬
男:假如我歌唱巾帼团队挺直的脊梁,扛起的就是半边天的希望
女:假如我歌唱铿锵玫瑰装点的春光,闪亮的更有党政口的形象
男:朗诵以心灵,与时俱进的党政口,代表一支团队的力量
女:倾听以耳朵,意气奋发的审计人,高奏经济卫士的壮歌
男:左手高悬法律的天平,让监督的责任为发展保驾护航
女:右手紧握公正的宝剑,让服务的春风为襄垣增添荣光
男:我们党政口相信对真理的信仰和未来的向往
女:我们审计人相信对事业的追求和春天的歌唱
男:所有的琴弦都在激情飞扬,我们审计人的智慧要在襄垣的天空闪闪发光
女:所有的日子都闪闪发光,我们党政口的巾帼要做全县妇女的楷模
男:继续走啊!gushiju.com与奔流的漳河挽起臂膀,党政口的巾帼与全县的妇女正拥抱新的荣光
女:继续走啊!与太行的雄风挽起手臂,从春天出发的襄垣正走向更大的辉煌--
男:是春风纵情最美的诗歌
女:是火焰燃烧巨大的能量
男:当满天飞虹,百花怒放,我思想的闪电把心中的琴弦弹得更响
女:当瑰丽异彩,豪情万丈,我语言的星河把春天的赞歌唱得更亮
男:让我们用智慧和力量为建设三晋十强县谱写华彩的诗章
篇3
古诗词自主鉴赏能力从属于自主学习范畴,属于自主学习能力之一。教育部在颁发的新课程标准中也强调了古诗词教学的重要意义,要求学生增加对传统文化的积淀,培养初步鉴赏古诗词的能力。从高考要求来说,诗词鉴赏已成为重要的一部分,而许多学生这一项得分却不高。因此,无论从学生的升学角度出发,还是从提升学生文学素养的角度出发,研究高中生诗词自主鉴赏教学已是迫在眉睫。在教学中,笔者一直深入思考,实践摸索,致力于探索一种具有操作性、能有效培养学生自主鉴赏能力的模式。即从古诗词鉴赏出发,借助现达的网络信息技术,创造一种融古诗词朗读、吟唱,鉴赏写作,鉴赏表演比赛为一体的自主学习模式。
鉴赏前的准备:编订《高中生古诗词自主鉴赏基础知识手册》,学生人手一册,要求每位学生认真研读,初步自主掌握古诗词鉴赏的一些基础知识、重要概念。由于所任教的学生缺少诗词鉴赏的经历与经验,所以按照由易入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制定了古诗词自主鉴赏能力培养三步走策略,即开设教师主导鉴赏课——学生半自主鉴赏课——学生全自主鉴赏课三种课型。开展学生古诗词自主鉴赏的时间安排:鉴赏活动前期以课堂为主,课外为辅;随着学生自主鉴赏能力的逐步提高,渐渐变成以课外为主,课堂为辅,以课堂为点,课外为面,以点带面开展古诗词自主鉴赏活动。具体实践如下:
一、开设教师主导鉴赏课
以教师为主导的古诗词鉴赏课,重点讲授鉴赏的步骤、技巧和重要方法等等,并且努力使这些内化为学生的能力。
在日常鉴赏活动中,学生学习自觉性不高,尤其是遇到难度系数较高的诗词鉴赏活动,难免有畏难情绪,所以培养学生成为自主学习者是一种必要的、有益的尝试。通过鉴赏苏教版《采薇》、《念奴娇·赤壁怀古》、《登高》、《桂枝香·金陵怀古》等大量优秀古典诗词来落实以下教学目标:①了解中国诗歌发展的历程,培养民族自豪感。②感知意象,了解诗词中所包含的景物美和人物形象美,从而提高鉴赏能力。③领略意境,能从诗词的景、情、境三个方面入手,将外在客观的景象化为内在的情感,从中体会不同的诗歌意境以及思想感情。④品味语言,通过品评字词句,掌握诗词语言的特点,理解诗词中字词句的独特含义,提高学生的炼字水平和分析能力。⑤鉴赏写作技巧,掌握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联想想象、化用典故、对比衬托等手法,评述作者运用这些表达技巧所产生的表达作用、表达效果。⑥了解古诗词发展中具有代表性的诗歌流派和诗人,做到知人论世。⑦通过对古诗词内容的分类鉴赏,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古诗词鉴赏的方法与技巧,从而提高学生的古诗词鉴赏和审美等能力。
本阶段教师主导鉴赏课的开设,结合了学生古诗词鉴赏的“现有发展水平”,注重培养学生鉴赏兴趣,夯实根基,为后两步作铺垫。
二、开设学生半自主鉴赏课
在听了教师大量主导鉴赏课后,学生开始尝试对古诗词进行半自主鉴赏,组织形式如下:学生自选古诗词(不限范围)——自己查阅资料——自己组稿或制作课件——自己选定鉴赏方式上课——学生自评打分——学生自行将鉴赏资料上传班级博客,老师加以适当点拨、点评。这一环节允许并大力提倡学生查找资料,然后从自己的鉴赏角度或与小组同学相互讨论后动笔组稿。
例如,学生制作简易课件上鉴赏课,在鉴赏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用典的时候,他只提问同学们“辛弃疾的词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同学明确回答“用典”后,他又问“用了几个典故”,而没有更深入地提问什么是用典,用典有什么作用。
笔者做了补充和点拨:在刘勰的《文心雕龙》里诠释了“用典”,为“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 用典,是古诗词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用典的目的就是以古证今,借古讽今,借古抒怀。典故的来源包括记载的神话传说、历史故事、民俗掌故、寓言佚闻等。典故的使用,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炼,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赅、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三、开设学生全自主鉴赏课
经过一年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诗歌鉴赏基础知识和重要方法的学习,教师主导鉴赏课的示范以及学生半自主鉴赏课的训练,现在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是时候放开手脚让学生尝试全自主鉴赏古诗词。这是检验学能否致用、自主鉴赏是否有效的关键环节。
学生进行全自主鉴赏的组织形式如下:学生在一定的范围(限定在苏教版必修一到必修五所选古诗词、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国古代诗歌鉴赏选读》三部分内容)内选诗词——学生进行全自主鉴赏,撰文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可以不受现有的观点或看法拘束。
在此基础上,由学生自己组织,开展诗词自主鉴赏比赛。参赛形式可以个人参赛(参赛者自己先朗诵再鉴赏),也可以组合参赛(其中一人朗诵或吟唱,另外一人鉴赏)。具体流程如下:语文课代表制定评比规则、组织赛程——学生自己事先撰文——学生担任评委——评委即兴提问——评委综合打分——评委当堂点评——评委当场公布比赛结果,各评委当天整理出简短评语,并上传到班级公共博客。在这些鉴赏活动中,所任教的高二两个班级的所有同学都积极参与,并写出了能独抒己见且形式丰富的鉴赏文章。
篇4
高三毕业典礼的教师发言稿一各位领导、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好!
当五月的阳光灿烂的照在大家脸上的时候,我们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迎来了20xx届高三毕业典礼。“
很荣幸能有机会站在这里,代表伴随各位同学成长的老师们,祝贺各位同学顺利完成高中学业。今天,我特意穿上我第一次走进这个学校时穿的衣服,在我的眼里,第一次走进X中成为”X中人“和送走自己的第一届毕业生都是人生大事,都是令我兴奋不已的大事。不过,我现在的心情,却是惶恐多于兴奋:担心自己单一想法和拙劣的表达不能传达所有老师对各位的祝愿;担心自己纯净的内心不能瞬间捕捉到所有人内心的波澜。所以,我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请原谅我的冒失,请允许我用质朴的文字任意真诚的表达我的内心。
都说,人生是一本太匆促的书。那,我说,更何况短短的高中三年呢?在不知不觉之间,三年的时光,一千多页就这样匆匆翻过。但是,那么多生动的细节、那么多精彩的瞬间分明已经清晰地刻写在了我们的脸上、我们的记忆中。从20xx到20xx,从春到冬,从16岁到18岁,老师不会忘记,在绚丽的舞台上你们曾尽抒情怀;在美丽宽阔的运动场中你们曾不甘落后、奋起直追;同样不会忘记,在窗明几净的教室里你们曾书声朗朗、曾奋笔疾书、曾抛洒智慧。是的,你们用青春与热情挥洒着花季的绚烂和辉煌,你们用勤奋与智慧编织了高中生活的温馨和坚强。
你们知道吗?作为老师,其实我很喜欢课堂上你们思索的眼神,喜欢运动场上你们风一样掠过的青春身影;喜欢你们无拘无束的慷慨陈词,喜欢你们在不断成长中表现出的缜密深思。
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比感受并见证一个人成长更神奇的事了。我作为老师,一千多个日夜里,见过你淘气,见过你调皮,见过你做坏事,见过你自卑,见过你流泪,见过你流汗,见过你勤奋,进过你可爱,见过你微笑……这些成长,其实老师都为你们感到由衷的高兴,为自己能在你们的成长历程中有过一段参与而感到自豪!同学们,如果老师欣赏你们的清纯、热情与自信,是爱你们;如果老师不迁就你的任性、过失和自以为是,同样是爱你们。我相信,许多同学不会忘记老师悉心的鼓励;也不会忘记老师严厉的批评和谆谆的教诲。
同样,老师能够拥有一颗不泯的童心,是因为你们青春的热情和朝气营造出校园永远年轻的气息;老师的心灵能够比从事其他工作的人更加敏感真诚,那是因为师生之间不仅是知识的交流,更是情感的交融,心灵的碰撞。一路上,我们曾风雨同舟。
七天后,你们将经历一生中第一次最严峻的考验。我不是一个母亲,也许不能完全的明白养你十八年的父母对你的责任;可是我是父母的子女,我能深深明白父母对子女的期待;我还是一名老师,我更明白十二年的学习对十八岁青年的意义。有父母老师的支持,有十二年积累的勇气和信念,我相信足以战胜你的粗心、自满、自卑和懦弱,谁都应付出决不放弃获得任何一分的努力,我相信你们一定能够在高考场上发挥出自己最好的水平。X中所有的老师都期待着你们捷报频传!
最后,我还有几句话和大家共勉。
泰戈尔说:”无论黄昏把树的影子拉得多长,它总是和根连在一起。无论你走得多远,我的心总是和你连在一起“。所以,我想说:同学们,以后你们无论是在哪里,都不要忘了”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你们的老师,看看你们的同学,看看你们曾经生活过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母校!
还有,切记:毕业是一个里程碑,毕业不是结束,而是另一个开始。无论将来怎样,你们都不要停止学习,有一技之长才是当今社会的生存之本。
在此,我谨代表学校全体老师向所有即将圆满毕业的高三莘莘学子献上我们最诚挚的祝福!
高三毕业典礼的教师发言稿二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二零XX年六月一日,一个令人欣慰的日子,一个令人怀恋的日子――高三同学完成学业,将要告别母校,飞向更阔更新的天地。高三的同学们,向你们祝贺,为你们祝福!
三年学海奋行,千日春风化雨,充实而斑斓的母校生活,已定格为一道亮丽的风景,已幻成为温馨而永远的回忆――背着书包第一次跨进高一教室的笑脸,军训时汗水浸透的橄榄绿衣衫;运动会上荡起的欢呼阵阵,“青春远足”路途撒下的歌声串串;池水中映出的张张笑靥,朗诵会上的指点江山;绿树花丛旁的低吟浅唱,捐款箱内的爱心暖言;夕阳铺彩书山勇攀的身影,朝霞映窗学海挥举的教鞭……
十几年寒窗苦读,你们即将踏上高考的战场,接受祖国的检阅,追求成功的梦想。相信你们能够沉着细心,才思泉涌,椽笔巧用,志酬梦圆!
同学们,天高地阔好展翅,云淡风轻喜远翔。母校你们振翼启程的地方,母校留下了你们闪光的足迹,母校见证了你们美丽的成长,母校等待着你们传来成功、成材和成就大业的喜讯!
谢谢大家!
高三毕业典礼的教师发言稿三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在这热情奔放的季节,代表高三全体老师站上讲台,我心潮澎湃。
“江平视野阔,风正好”,同学们,你们就要从校园起飞,带着同学姐妹弟兄般的情谊,带着老师真诚的祝福,在母校深情的目光中,踏上人生新的征程。在此,请允许我代表高三年级全体老师,为你们顺利完成高中学业,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和最美好的祝愿!
往事如歌。三年来,你们经历了艰辛坎坷,也饱尝了苦恼和喜悦。课堂上有你们聆听教诲、踊跃作答的声音,赛场上有你们顽强拼搏,誓不言败的英姿。晨曦中你们闻鸡起舞,夜幕下你们秉烛夜读……这一切的一切,哪能让我们忘记?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你们留给我们所有老师最美好的回忆,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你们送给母校最珍贵的礼物。你们以你们的勤奋、执着与开拓进取,为学弟学妹们树立起了良好的榜样,在二中的青史上又书写下了熠熠生辉的篇章。
亲爱的同学们,经过在二中的这一千多个日子的摸趴滚打,千锤百炼,你们的生活更充实了,思想更成熟了,信念也更坚定了。在二中这块热土上,你们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锻炼了意志,磨练了性格,这些都是我们共同引以为豪的。
我想,以你们在二中受到的厚重而纯正文化的浸染,今后无论你们遭遇什么处境,无论面临怎样的困难,都一定能以从容的态度笑对人生,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得失不计。你们将游学四海,建树八方。一旦有什么喜事,别忘了给我们捎个口信;或许有什么烦恼,也不妨再向我们倾诉,倘若哪一位有大造化了,千万不能忘记为我们二中再添光彩。
篇5
正如一代伟人恩格斯所说的“尊师重教是一个民族强大的表现。”如果没有老师对文明的继承和传播以及创造性的劳动,就不可能培育出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才。由此可见,民族的复兴与教育事业息息相关,而教育事业中教师是功不可没的。在教师岗位上的每一位老师都是一生平凡,一世艰辛,但他们却是人类的灵魂工程师,在他们手里握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希望,而我们就是那颗希望的种子,在老师的手心里正在茁壮地成长着……
为了弘扬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培养广大学生尊师爱师的情感,组织这次“老师,托起太阳的人”主题活动。
活动安排:
1、采访老师,了解老师一天的工作,写好采访稿。
2、做一天小老师,体验老师工作的辛苦,记好工作日记。
3、查找资料,了解名人成长经历中老师的引导和帮助,记录和摘抄,并且写出自己的体会和感想。
4、查找名人尊师的故事、尊师敬师名言警句等,摘抄。
5、了解“教师节”的由来。
6、出“老师,托起太阳的人”的主题墙报。
7、组织主题画、手抄报展示活动。
8、给老师写一封表露自己感激之情的亲笔信。
9、早上见到老师时送上一声亲切的问候。
10、一份自己决心改正缺点追求上进的日程表。
11、“教师节”时给老师一份问候,推荐几种方式:
1)给老师发一封庆祝教师节的电子邮件;
2)自己制作一个贺卡,送给老师;或到商店买一张贺卡,悄悄放在老师的办公桌上;
3)给老师画一幅铅笔画,再加上一行深情的问候或写首抒情诗;
4)当老师走进教室时,能看到黑板上写的祝教师节快乐的话;
5)以全班同学的名义,在老师的讲台上放一束鲜花;
6)帮老师把自行车的气打足或给老师买一包润喉糖,让老师保护好嗓子。
12、以“我的老师”为题举行征文活动,队员们把对老师的理解、尊敬、赞颂,用文字表达出来。
13、“教师节”召开主题班队会,庆祝老师的节日。
附:
老师,托起太阳的人
——×年×班庆祝“教师节”联欢会
活动目的:
1、培养学生尊敬老师、热爱老师的思想感情。
2、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进一步增进师生之间的友谊。
3、祝贺老师的节日,表达学生对老师的尊敬和热爱之情。
活动准备:
1、选报节目,编排联欢会程序,编写主持人串词;
2、选择主持人,主持人背诵串词;
3、排练节目,准备道具;
4、磁带、录音机、多媒体等;
5、布置会场,邀请任课老师参加联欢会。
活动过程:
(班会在晚上召开,熄灯。音乐《烛光里的妈妈》响起,整个教室忽然亮起来,同学每人手中一支点燃的红烛。几位主持人一起手持点燃的红烛走到前面。)
甲:老师我想对您说,话到嘴边又咽下,老师我想对您笑,眼里却点点泪花。
乙:噢老师,您是烛光里的妈妈,您的黑发已经泛起了霜花。
丙:噢老师,您是烛光里的妈妈,您的脸颊印着这么多牵挂。
丁:噢妈妈,老师,烛光里的妈妈,您的腰身倦得不再挺拔。
合:老师,烛光里的妈妈,您的眼睛为何充满了泪花?妈妈呀,儿女已长大,牵着您的衣襟走过了一个个春秋冬夏。噢,妈妈相信我们,儿女自有儿女的报答。
×年×班庆祝“教师节”《老师,托起太阳的人》联欢会现在开始。
(手捧鲜艳的康乃馨的同学们跑到老师们面前给老师敬礼、献花。其他同学一起唱《老师礼赞》。)
甲:多少个不眠之夜,多少次灯光长明,你在漫漫的长夜里有伏案的身影,青丝之间增添华发,三尺讲台荡漾着笑声, 你用友爱缩短着心与心的路程。你是阳光融化着冷漠的冰雪,你是向导引领我们走出科学的迷宫。
音乐起:小合唱《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
乙:静静的深夜群星在闪耀,老师的房间彻夜明亮,每当我轻轻走过您窗前,明亮的灯光照耀我心房。每当想起您,敬爱的好老师,一阵阵暖流心中激荡。
丙:还记得您课堂上的谆谆教导,也记得您课余和我们一起游戏的轻盈,更记得您带们泛舟南湖时的笑语嫣然。
歌伴舞《让我们荡起双桨》,班主任和同学们一起表演。(同学们坐在小船上的半蹲姿势,边唱边做摇桨的动作,老师站在旁边,也是边唱边做摇桨动作。)
丁:小船儿推开波浪,轻轻飘荡在水中,老师您就是那划船的桨,带着小船驶出港口,向着正确的方向。
配乐诗朗诵《引路人》
甲:是您用一根教鞭导出一条小溪,引领我们找到来时的路。
小品《送礼》(一学生表演小品《送礼》。大意如下:一学生平时不认真学习,却错误认为,给老师送礼就是尊重老师。)
乙:是啊,好好学习,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就是我们送给您最好的礼物。老师,您是最值得我们尊重的人。
丙:美国作家米切纳拒绝了总统请他去白宫参加高级宴会,为的是去见自己老师,他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老师比总统更重要!
丁: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大家也许都记得《程门立雪》的故事吧?古今中外的名人都是这样尊重自己的老师,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甲:是啊,老师,您为我们付出了那么多,今天我要说:“亲爱的老师,您辛苦了!”
乙:您的眼睛在烛光中辉映出一群稚嫩的脸庞,您挥舞的双手,画出一个美丽的世界。站在讲台上,化做一棵树,您就是我们眼中一道最美丽的风景。
配乐诗朗诵《风景——献给尊敬的人民教师》,伴舞蹈《好大一棵树》。
丙:好大一棵树,绿色的祝福,你的胸怀在蓝天,深情藏沃土。老师,我们真诚地祝愿您,亲爱的老师!祝您平安、幸福!
合唱《祝你平安》。
丁:祝您平安,噢,祝您平安,您天天都快乐是我们最大的心愿。
相声《老师,我知道你的心》。
甲:我们也知道您的心,您虽是一簇微火,却燃尽自己,照亮别人。
三句半《红烛赞》。
乙:老师这么辛苦,老师这样操劳,×××同学要教您一套健脑操,您批作业累了的时候就做一做,您改作文倦了的时候就健健脑,您的健康最重要。
(一同学教《健脑操》)
丙:小时候,我就有个愿望。
丁:是什么愿望啊?
丙:长大了当一名老师。
丁:老师说:“长大后,你就成了我。”
丙:是啊,老师,长大后,我就成你,才知道那块黑板写下的是真理,擦去的是功利;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支粉笔,画出的是彩虹,落下的是泪滴;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个讲台,举起的是别人,奉献的是自己。
女声独唱《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生1:我真想,真想送一杯热茶,给您带去温暖。
生2:我真想,真想化作一缕清风,为您吹走疲劳。
生3:对您最好的尊敬,应该是尊重您的劳动,好好学习,听从您的教导。
生4:因为您在课堂上讲的每一句话,
生5:在作业本上批改的每一个标点,
合:都凝聚着您的心血和希望啊,老师!
生6:有人说,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要说,老师既是我们的导师,又是我们的知心朋友。
生7:亲爱的同学们,你把老师比作什么?
生8:我把老师比作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
生9:我把老师比作小草,朴实无华,默默奉献。
生10:我把老师比作黑夜里的明灯,给我们指明前进的道路。
生11:我把老师比作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滋润着干裂的心田。
生12:找把老师比作一叶小舟,它载着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
生13:我把老师比作太阳,它让每一颗种子萌发自己的生命。
生14:我把老师比作大地,让每一个希望变成丰硕的果实。
……
甲:老师的工作是神圣的。
乙:老师的工作是伟大的。
合:他们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在教育岗位上默默无闻地工作着,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育了一代又一代人才。
篇6
二一六年六七月间,他预感来日不多,寄来一本书稿《平居有所思》,涉及文学和物理的创作经验,可以说是他一生文学与科学两方面的总结。在最后的日子里,他仍然电邮不断,校对修改此书。八月中旬,我寄他两封电邮询问印刷前还有修订否,未见回音,心想不妙,即刻内部制作两本样书快递给他。几天后,收到黄克孙女儿的回邮:“我父亲身体不适,他让我代他回复。感谢你这么快就寄来了样本,他很喜欢,它为父亲在最后的时间里带来了舒心,他感觉自己的工作终于完成了。他要我一定转告,他为你感到骄傲,并感谢你能够在他最后的几年里为他带来这些美好的交往。”十天后,传来了黄先生去世的噩耗。他走前能看到这本书,也算是一种安慰。
我不知道像黄克孙这样的老人天底下还有多少,但像他这样学贯中西、游走科学与文艺之间的“两栖人”走一个少一个,随着时代的“进步”,以后大概也很少这样的人了。
由于工作上的关系,我和黄教授有些来往。他是一个很文艺的人,诗词书画音乐舞蹈,样样精通,但绝不多愁感伤。说话行事,干净利索,我们电邮来来回回,他总是三言两语把事情交代清楚即可。二一五年他病重在床,春节前夕,我电邮给他拜年,大年三十早上,看到他的回复:“去年移居波士顿。这里比较冷,昨天下了一场大雪,遍地白茫茫,真是瑞雪迎春!《梦雨录》后不常作诗。计有几篇,谨付上。”在我的印象中,这是唯一一封“流露情感”的电邮,而且还是借景抒情。他在附录的七言绝句八首《生平》中,第一首即写道:“尘封旧念别华年,镇日蹉跎老病边。有女殷勤长侍奉,回身拭泪感苍天。”《生平》八首,可谓黄教授的追忆似水年华,也令我联想到杜甫的《秋兴八首》。
黄教授晚年常来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高等研究所客座。南洋,成了他晚年的第二个家。我偶尔也会约了朋友去看他,和他吃饭聊天,每次总是受益良多。有一次问他最近在读什么书,他说在读基辛格的《论中国》、托马斯・匹克迪(Thomas Piketty)的《二十一世纪资本论》和陶德・霍夫曼的《内部间谍》。黄教授认为,史上最伟大的三位物理学家是:牛顿、麦克斯韦和爱因斯坦。问他对斯蒂芬・霍金的看法,黄教授说霍金被过度抬高了,是媒体把霍金炒成了这样,因为他的身体特征有新闻性。在谈到科学与宗教的关系时,黄教授说科学家讲的是逻辑,宗教家讲的是信仰。他说了一个非常有名的故事:拿破仑曾问著名的天文学家、数学家拉普拉斯,为何在他的书中一句也不提上帝。拉普拉斯明确地回答:“陛下,我不需要(上帝存在)那个假设。”拿破仑将这句回答告诉另一位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约瑟夫・拉格朗日,拉格朗日却说:“这是个好假设!它可以解释许多事情。”人类面对的问题,科学并不能(至少在现阶段)完全解释,这个时候宗教可以“帮一把”。
犹记二一四年十月底,黄教授说他即将返美,问我是否有兴趣去维多利亚音乐厅,听一场室内乐演出:一对澳洲兄妹的双小提琴组合,曲目包括了巴赫和欣德米特。那场音乐会在十一月二日的下午,我随即买了三张票,还约了一位朋友同去。那天,黄教授穿了正式的西装,毫不马虎,可见老派人对“听音乐”这事的尊重。他对刚翻新的维多利亚音乐厅建筑很是赞美,演出前,我们逛了一会儿。之前,黄教授身体一向很好,言行及精神状态不像是一个八十多岁的老人。可是,那天黄教授显然有了些许龙钟之态,走了几分钟,即在中庭的台阶上坐了下来,他说最近身体不适,回美国后要找自己的医生看看。现在想想,或许那就是一个预兆。听音乐时,黄教授兴致倒是很高,尽管他认为维多利亚音乐厅的音响效果并不理想。晚上,我们一起去新加坡国立大学的萃英阁就餐。饭桌上,老先生聊起傅聪、郎朗和李云迪。他认为“傅聪弹莫扎特实在好,郎朗弹莫扎特就不行了,他也有自知之明,几乎不碰莫扎特;但贝多芬是郎朗的强项,他最近录制的贝多芬第四钢协,好极了。李云迪,肖邦弹得好,他弹贝多芬钢琴奏鸣曲也不错,弹贝多芬钢协就不如郎朗了”。晚餐后,我们把他送回南洋理工大学的专家宿舍,夜色里挥手道别。那是我和他最后一次见面,一周后他返美,不久查出患了癌症,再也不能来新加坡了。
二一五年十月,黄教授给我寄了一张芭蕾舞《天鹅湖》碟片,是美国芭蕾舞剧院版,跳男女主角的分别是?ngel Corella和Gillian Murphy。这是近年来最好的《天鹅湖》版本。信封里他还附了一张剪报的复印件,是旧王孙溥儒的对联:“偶磋百甓范大篆,敢向千圆露一觚。”黄教授自己也写得一手好字,大概受到这位西山逸士的影响。黄教授那个年代的读书人,多能写一手好字。小时候他临颜鲁公的帖子,后来又临坡。但他最喜欢的是怀素,他说:“怀素不能临,那是草书。怀素的草书是很惊人的。”记得有次老人偶然见到台湾书法家董阳孜题写的“牡丹亭”三字,叹道:“笔力不凡!”除了怀素、王羲之,他还偏爱清代的邓石如,尤其痴迷他的篆书,他说邓石如的篆书笔画布局往往灵活多变,有时笔画稍偏,有时笔画微斜,线条就这么破格一点点,字的“情感”就出来了,很微妙,这个分寸不好把握,但邓石如得心应手,控制得恰到好处。字,也是有生命有情感的,不是呆板的符号。黄教授的办公室内悬有他自书的四联,写的是吴梅村的《清凉山赞佛诗》,他很珍惜它,病重后,又把它运回了美国。有一次,我向先生求字,他爽快答应。不久他就返美了,心想,这事多半就泡汤了。不料,半年后黄先生重回南洋,第二天就托人送来一幅墨宝,写了一首七律:“斜阳寂寂对凭栏,闻说桃源在此山。一片飞花轻落地,不随流水到人间。春水细雨满天南,野道无人景色宽。唯有梦中能滑步,翩翩轻度紫罗兰。”真是令我喜出望外。先生后来解释,他在美国比较悠闲,状态好,书写工具也好,字当然也就写得比较好。
黄克孙在科学界是个响当当的人物。但他另一个衔头―波斯诗人奥玛《鲁拜集》的译者,似乎更响亮。这本年轻时用七言绝句翻译的诗集,给他带来了物理学界之外的名声。其中一首:“冥冥有手写天书,彩笔无情挥不已;流尽人间泪几千,不能洗去半行字。”这样的翻译,真令人叫绝。
一九八六年,台湾书林出版社重印了这本旧译,因为书林同时也出版了钱锺书的著作,所以出版社顺便寄了一本《鲁拜集》给钱锺书,钱先生看了,对黄先生的译本颇为夸奖:“黄先生译诗雅贴比美Fitzgerald原译。Fitzgerald书札中论译事屡云‘宁为活麻雀,不做死老鹰’(better a live sparrow than a dead eagle),况活鹰乎?”他后来在《平居有所思》一书里写道:“钱锺书的好评给了我很大的鼓舞,头一次觉得我的诗可以登大雅之堂了!于是,收集过去和近来写的诗,陆续出版了两本诗集《沧江集》和《梦雨录》。”
年轻时,黄克孙就参与诗社活动,唐德刚等人在纽约组织“白马文艺社”,黄教授偶尔也去凑个热闹。他记得来过一次白马社的朗诵会,当时一位台湾诗人写了一首诗《我是青蛙》,里面掺杂了不少闽南方言,听了他的朗诵,委婉批评:“诗还是不宜用方言的。”唐德刚的《白马社的旧诗词―重读黄克孙译〈鲁拜集〉》中说:“克孙是我们白马社的四五个发起人之一。他那时才二十七岁,已拿了物理学博士学位,在麻省理工学院教书,住在波士顿,时常自波城赶到纽约,来参加我们几个所组织的一个小型朗诵会―他来的目的自然是一石双鸟(有个美丽的女朋友在纽约嘛)。”
黄克孙除了写旧体诗,也写了不少白话诗。黄先生曾经告诉我:“其实,写新诗比写旧体诗还要难,没有规矩反而更加不知所措,要把新诗写得有诗味,非常不容易。”他认为:“白话诗的境界,许多是古诗不能达到的。如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是古诗写不出来的,勉强地写,就变成《琵琶行》那样,可以动人,但失去了生活的力量。反过来说,把《琵琶行》翻为白话诗,就失去了一种韵律的魅力。”黄教授认为,中国现代诗人的白话诗太雕琢词藻了,不够质朴,包括余光中。真要玩词藻,怎么比得过五代两宋词。但他非常欣赏艾青,觉得艾青的诗有新气象、有穿透力。他的《大堰河―我的保姆》《他死在第二次》《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等都很平实感人。有一次黄教授背诵:“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他接着赞叹:“你看,这诗写得多么与众不同。古人也写雪,但从来不这样写的。”
篇7
关键词:美的传递 儿童音乐表演 教学 审美
音乐教育,作为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千百年来一直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传承优秀的文明,丰富人类的情感和审美体验,愉悦人们的身心,通过激活受教育者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音乐艺术教育正以其独特的功能在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教育活动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儿童阶段是最适合教育的时期,音乐心里学家爱德华·戈登(Gordon)认为,音乐才能的发展大概是在9岁时达到平衡。音乐表演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作为联系音乐创作与欣赏的中介环节,一方面担负着创造性地再现作曲家的音乐作品,从而促进和推动音乐创作的繁荣和发展的使命;另一方面又通过自己的表演为听众提供审美享受,并进而影响和提高他们音乐审美能力与情趣。音乐表演的地位和作用正是在与这两个环节的关系中显现出来的。①在儿童这段重要的成长阶段,通过歌唱、跳舞、乐器演奏、指挥以及即兴表演等多种艺术活动,让儿童的认知、心智、创造能力、道德品质、合作能力、审美能力都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为其综合素质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我们始终要以“美”为指导,传递“美”,产生新的“美”。
近年来,音乐审美在我国的儿童音乐教育中越来越受重视,审美的含义也越来越科学。各教育研究机构都在大力推广奥尔夫、柯达伊、戈登、铃木等教育体系,开展了一系列关于审美教育的研究和实践,我国儿童审美教育科学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我们也看到儿童音乐审美教育的方法、手段并没有从本质上变革,大都是借用外国的教材,没有明显地体现我们国家的特色,缺乏创新、突破。追根溯源,主要是在理念和思维上没有新的突破,在教学方法上没有重视整合、融合,没有对考虑不同年龄段的审美教育的适应性,过分注重音乐教育的传授性,未能真正理解音乐教育中“美”的传递,忽视了对孩子综合发展能力的培养。
一、因材施教,传递音乐的“美”
对儿童年龄范围的界定有好几种,一般所说的儿童年龄是0—14岁,这其中包括0—6岁的幼儿。除了学习乐器以外,孩子还可以参与音乐、唱歌、在音乐陪伴下做韵律性活动等,在音乐活动中学习音乐。引导孩子学习音乐,先要了解孩子学习的特点。
0—3岁儿童的音乐活动是人生最早的音乐活动,不仅是发展孩子的音乐素质和能力的需要,也是发展孩子的智力才能、陶冶性情和品格的需要。这个时期的音乐教育以家庭为主。0—3岁儿童有较强的敏感性,能够吸收环境中各种事物的特征,获得大量的印象。他们参与音乐活动的方式主要是听音乐。从孩子出生开始就需要家长为他创造听音乐的环境,培养“音乐的耳朵”,发展孩子辨别音准的听觉能力、音乐感受能力、音乐记忆能力、对音乐内涵的领悟能力等。
3-6岁的幼儿,好奇心强,求知欲旺,是培养各种兴趣才能的关键时期。由于音乐广泛地走进人们的生活,成为人们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在幼儿园还是在家里,幼儿耳濡目染,耳闻目睹,也渐渐地喜欢甚至迷恋上了音乐。
幼儿到了4岁,便更愿意交际并参加集体活动,能很好地使用语言并喜欢那些无意义的音节朗诵、简单的歌曲和短小的诗歌。这给教师提供了将音乐和语言融合在一起的机会。可以用一些新的方法来带动孩子的学习。如:动觉上的表演带动歌唱,加深对旋律移动的记忆;游戏的活动,体验多变的节奏;以富于想象的方式去使用乐器,丰富视觉和触觉的体验;听、动作、戏剧性表演相联系的方法来欣赏音乐。
儿童在7到14岁间,大脑结构得到很大的发展,神经系统较幼儿期有了进一步的完善,抽象逻辑思维的心理技能逐渐成为个体思维的主导形式。②从整体发展状况来看,它们完全有条件胜任音乐表演活动的能力。儿童音乐表演实践仅限于课堂是远远不够的,它需要营造一个整合的环境,让音乐的“美”在师生,学生之间传递、流动,同时在这个过程教师要鼓励儿童大胆创作,鼓励他们用歌声来“谈”话,用跳舞来抒情,用演奏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二、“美”的传递,“美”的创造
音乐是善于表现感情的艺术,它的情感性特征说明了在音乐教学中必须注重情感交流。“音乐教育是通过培养对音响的内在表现力的反应进行的人的感觉教育。它最深刻的价值是通过丰富人的感觉体验,来丰富他们的生活质量。”③
音乐“美”的传递需要综合素质的老师,需要创新型的老师,需要创新的教学方式。我们认为,儿童艺术教育目标不是培养音乐家和少数的音乐天才,而是面向全体儿童,是每一个儿童的艺术潜能都得到开发,音乐素养、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都得到培养和提高的教育。儿童音乐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应将满足儿童的基本学习需要以及培养终身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基本素质视为自己的使命。通过音乐的传递和音乐的创造,将音乐融入生活,丰富儿童的情感体验,培养儿童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
奥尔夫认为:“教育应该顺应儿童本性”、“儿童是音乐活动的源头,一切音乐活动均产生于儿童的内在需要”。在音乐表演教学过程中乃至整个音乐教学中,教师必须有创造教育的意识,有强烈的创新精神,要注重儿童学习主动性、创造力的培养。以学生为中心,发掘潜在创造力,帮助他们产生创造欲望,实现创造结果。师生一起进行创造性的活动,共同来形成新的“美”,这种探索、创新的教学模式必定能引领学生感受、创造更多的音乐“美”。
注释:
①张前:《音乐表演艺术论稿》,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4年。
篇8
关键词:语文;高效课堂;方法
一、高效课堂应是一个充满“情感”的课堂
课堂教学是充满活力的,教师面对的是几十双灵动的、渴求知识的眸子,学生天真烂漫,活泼好动,他们在课堂上渡过的分分秒秒是快乐、沉闷,抑或是痛苦、麻木,都是由我们教师亲手来翻阅,我们的语文课堂必须是一个生机勃勃、激情澎湃的课堂。
(一)用教师的激情点燃学生的激情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体现,“情感”是其基本因素,一个做事沉闷,表情呆板,对生活得过且过没有激情,对美的事物没有欣赏情怀的教师,如何能调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去学习呢?所以,学生对情感的感悟是需要教师来传递的,教师上课时必须摈弃生活中的负面情绪,以饱满的精神状态,丰富的情感,融合所授内容所表达的情感。在课堂上激情澎湃活力四射,这样才能感染学生,调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在快乐愉悦中汲取知识,提高听课效率。比如,人教版《黄山奇松》这一课,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的黄山,以其奇松、云海、怪石、温泉“四绝”闻名于世,而人们对黄山“奇松”更是偏爱有加、情有独钟,黄山奇松的美也深深地打动了我,其中的文笔更是深深地吸引了我,那么,怎样教好这篇美文呢?如何把我所感受到的美传递给学生,在学生的心灵展现一个美的世界呢?课前我收集了大量的黄山奇松的图,阅读了有关黄山奇松的书籍……课堂上,我娓娓动听的话音,一幅幅多姿多彩、楚楚动人的黄山奇松图以及优美抒情的轻音乐,把学生带进黄山奇松的欣赏之旅。一节课结束,余音袅袅,学生意犹未尽,还沉浸在情感的余波中……像这样的一个充满激情的教师,给学生展示的每一段“激情燃烧岁月”,学生是永远都不会忘记的。
(二)尊重学生需要,注重激发兴趣
一位教学经验丰富的资深语文教师这样说过:“语文课一定要了解学生读书、求知和情感的需要,切忌灌输,重在引发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尊重学生的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构建高效课堂,提高教学效率的前提。为此,教师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如巧设导语、妙用课件或音视频直观演示,或故弄玄虚巧设悬念等方式来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欲望,从根本上扭转“要我学”为“我要学”的积极理念。
古人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教师在教学当中就要带着这种“情”点拨学生逐渐进入课文佳境。如《黄果树瀑布》的教学,为了让学生体会作者热爱祖国大自然的感情,在教学第二段的时候,我播放了黄果树瀑布中“银雨洒金街”壮观的奇景录像,学生从荧屏上看到,瀑布激起的水花,如雨雾般腾空而上,随风飘飞,漫天浮游,高达数百米,感受到大自然的伟大杰作,一种赞美之情油然而生。
二、高效课堂应让学生动起来
当今新课改极力改变的是传统的一言堂,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教师把自己的教学活动安排得满满当当,一节课讲得眉飞色舞、滔滔不绝,生怕遗留下讲不到的地方。学生被动地听,勤快地记笔记,忘乎所以地死记硬背,阅读量有限,阅读视野不开阔,课余大量抄答案去应付练习题、检测题、达标过关题,真所谓“中国的教师真会讲,中国的学生真会考”。我们现在国家省级公众资源教育平台的“一课一名师,一课一优课”的晒课活动,就是要创新教学理念,优化教学方法,通过晒设计理念,晒说课稿,晒精品教案,晒精美实用课件,晒微课,晒课堂实录,晒导学案及随堂巩固练习,晒课后反思,晒课外延伸练习等等,出名师,出精品,达到优质资源共享,彻底改变传统的、陈旧的语文授课模式,给学生一个“对话”的课堂,实现“文本对话”“师生对话”和“生生对话”。
(一)让学生深入课文,充当角色,体验情感,实现文本对话
小学语文文本,内容丰富多彩,学习起来妙趣横生,很多课文贴近小学生生活实际,贴合他们的年龄特征、个性特征,语文课堂的绚丽多彩,给学生一个展示的空间。在课堂上,我经常会这样问话:“如果你是某某(课文中的人物)你会怎么说,怎么做?““假如某某是你的朋友,你会对他(她)说些什么?”引导学生去想象和课文中的人物对话。或者进行分角色朗读,或者改编成课本剧、诗朗诵等,这种让学生“以文会友”充当其角色去体验,去感受的方法何尝不是实现知识技能、方法过程、情感价值观的好方法。
(二)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实现师生对话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放下教师的架子,尽量和学生处于平等地位,尊重他们,呵护他们,做学生的朋友,多和学生沟通交流,走到他们中间,倾听他们的想法、需求。学生自然愿意与教师沟通,那么你想了解与掌握的也能第一时间获取。
三、让学生树立大语文学习观,在生活中学语文
俗话说学生的校园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处处皆学问,都是学习语文的大课堂,现实生活,就是最好的科教书。教师应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学生深深感受到:原来学习好语文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学语文离不开日常普通生活,语文离他们很近很近。大街上随处可见的广告语、电视节目、电视剧、报纸杂志、网络、手机qq、微信平台、口头交谈等无不渗透着语言,都可获得课本上学不到的语文知识。
总之,小学语文教师,只要紧跟新课改的步伐,努力更新教学理念,不断汲取专业知识,优化教学手段,就一定会打造一节节高效课堂,有力促进学生有效学习,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篇9
一、卒章言“志”表真诚
这是竞聘演讲常用的一种结尾方法,主要是指演讲者表明自己“上任”后的抱负和决心。在竞聘村委会主任的演讲会上,一位刚从管理学院毕业的小伙子在演讲结束时这样说:“我虽然没有当干部的经验,但我有为官一任、造福一村的热情。如果选我当村委会主任,我保证两年之内实现以上规划,让咱村改变面貌。让大家人人抱上金饭碗。说到做到,决不放空炮。如不兑现,我甘愿下台受罚!不仅我这一百多斤要交给大家,我还要把我家的楼房和几万元存折都压上。”
他“明明白白”表明了自己的信心和决心,使听众很快由怀疑、惊奇变为信任和亲近,话音刚落,台上台下便掌声一片。他的真诚深深感动了乡亲们,不少人都投了他的票。
二、发出号召表真心
有的演讲者还在结尾时直接向听众提出希望,发出号召。但这种“号召”大大不同于一般演讲的“号召”,它是以竞聘成功为直接目的的,说白了,也就是号召听众投自己的票。例如,在某企业竞聘副经理演讲时,一位演讲者在演讲结束时直截了当地向听众说:“同志们,朋友们,请大家助我一‘笔’之力投我一票吧,因为选我就等于选了你自己!”(掌声热烈)
他的这一号召很管用,言语不多,却亲切感人,如同一根魔棒一样触动了听众的心灵,使大家的心和他紧紧拴在了一起,因此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三、以“谢”圆场表真情
当竞聘演讲结束时,一般都要礼貌地说声“谢谢”。但“谢”字也有会说不会说之分,会说的,不仅可以表示自己礼貌待人的文明素质,还可成为沟通人们心灵的虹桥。
请看下列三段结尾:
“我的演讲完了,谢谢。”
“最后,让我再次感谢领导给我这个难得的竞聘机会,感谢各位评委和在座的所有听众对我的支持和鼓励。”
“今天天气这么冷大家还都来捧场,这使我非常感动。无论我竞聘是否成功,
我都要向各位领导、评委,和在座的朋友们表示深深的谢意!(说完给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
以上是三名演讲者在同一次竞聘演讲会上的结束语,虽都是言“谢”,但第一个人的有“客套话”之嫌,掌声一般。第二个人的“再次感谢”比第一个人的要显得真诚,因此获得的掌声较热烈。反响最强烈、给听众印象最深的还是第三个人的结尾,他字字含真情,句句发肺腑。所以在他下场之后,人们还在为他鼓掌。由此看来,“谢”字里面也大有文章。
四、巧借“东风”表决心
这是一种借他人结尾作为自己结尾的一种方法。它包括两种情况,一是顺手牵羊用别人结尾中的原话来表自己的志向;二是简单汇总他人的“意思”作为自己的“意思”。如,在竞聘厂长的演讲会上,许立华在演讲结束时这样说:“刚才刘勇同志说的完全代表了我的心,那就是:无论能不能获得这个职位,我都要发奋图强,为咱厂迅速创造新的辉煌贡献自己的力量!”(掌声)他巧妙借他人之言表达自己的决心,看似重复却又新鲜,不仅没有拾牙慧之嫌,还能让人在重复之中看出演讲者不凡的智慧。
在竞聘校长的会上李连山是最后一个出场演讲的,当他看到前边每个人最后都是希望和决心作结以后,他没有再讲自己的决心,而是灵机一动说:“朋友们,至于决心在这里我也就不表了,因为前边每一位竞聘者的心声就是我的心声,他们的决心就是我的决心!”他的话音刚落,会场上就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会后人们说:“他的这种方法很不错,不表决心胜于表决心。”
五、借景抒情显水平
在竞聘演讲结尾时如能巧妙地借用当时的景物来抒情表志,也可助自己一臂之力。一次,县委在县大会议室举行副局级干部竞聘演讲会。那天天很阴,当诸葛洪钢竞聘教育局副局长的演讲就要到尾声的时候,外面电闪雷鸣,几乎淹没了他的声音。他稍停顿了一下,指着窗外说:“同志们,听着窗外响起的阵阵春雷,我的心中不由得一震,是啊,我们的屋内不也是春雷滚滚吗?干部聘任制度改革的春雷正在我们这块天空上震响,在这场竞争中也许我只是一个过客,但我要张开双臂,为春雷春雨的到来而欢呼!”
他巧借突如其来的天气变化来抒发自己的情感,比起那些“背稿”的演讲者来显然棋高一筹。他的讲话激起了如雷般的掌声。会后人们还对他的机智赞不绝口。
六、设问收束增语气
“同志们,当听完我的构想以后,也许你会想:你的想法倒挺好,可实现得了吗?说实话,我只是一个平凡的人,不是神,我就是浑身是铁也打不了几个钉,要是光靠我自己,甭说是三年,就是三十年也实现不了。可古语说得好:人心齐,泰山移,如果在座的各位都蛔虐蜃雍臀乙黄鸶桑我敢肯定,不久的将来,梦想定会变成现实!”(热烈掌声)
这位竞聘者在讲完自己的实施方案后,先抓住听众的心理来了一个设问,但他并不急着回答,而是故意用否定的话荡了一个“秋千”,之后再进行肯定。话语不多但含义颇深。其一,表明了自己的自知之明的态度;其二,说明在一定条件下自己的构想并非是“吹牛”,从而激发了大家对自己的信任;另外,也含蓄表达了自己对全体听众的信任和自己的决心。
有时为了表“情”的需要,还可以用反问句作结。如,一位年轻人在竞聘乡长演讲收束时说道:“大家知道,我是一名孤儿,是在党和乡亲们的关怀培养下长大的。如果不当好人民的公仆,不把乡里的事办好,能对得起培养我的党吗?能对得起各位父老乡亲吗?”他的反问加强了他要当好乡长的语气,犹如一股强劲的风,吹动了听众的心,全场掌声一片。
七、欲说还休耐寻味
这是一种欲言又止的含蓄结尾法。ッ拦一位演讲家说过:“演讲最好在听众兴趣到时果断收束,未尽时戛然而止。”他的话是有道理的,因为演讲在处于的时候,听众大脑皮层高度兴奋,情绪和能力都由此达到最佳状态,如果在这种状态中突然收
束,那么保留在听众大脑中的印象就特别深刻。
如,一位中年妇女在竞聘居委会主任时,结尾用了这样两句话:“最后,我也不想再表白什么了,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就是老百姓,我相信大家的眼睛。谢谢。”(热烈掌声)她在讲完构想之后既没有表决心,也未发号召,而是以虚代实,用一两句话突然煞住,如快刀斩乱麻,干脆利落。情绪和节奏之快让听众始料不及,心里不由一震,于是一个良好的印象就在大家心里定格了,很是耐人寻味。
八、名言作结添文采
在结尾的方式中,也可引用名言、警句。一位竞聘医院院长的年轻护士长在演讲结束时这样说:“同志们,现在大家都在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电视剧,在这里我只想用保尔的那段名言结束我的演讲:‘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他临死的时候就能够说:我已把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解放而斗争。”由于大家都熟悉这段话,所以当她开了头以后,大家都跟着一起朗诵起来。含
篇10
(常熟理工学院 音乐系,江苏 常熟 215500)
摘 要:本文简要概括了李斯特的音乐创作以及艺术歌曲在他音乐创作上的重要地位。文章通过对在抒情歌曲和叙事歌曲中运用标题性手法,这一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艺术歌曲《罗列莱》的分析,大致归纳出了李斯特的艺术歌曲在和声与调性、节奏与速度、歌唱旋律与伴奏、歌曲结构等关系方面,具有“开拓精神”和“独特魅力”的艺术创作特点,为人们更好地了解李斯特,了解他的艺术歌曲服务。
关键词:李斯特;罗列莱;艺术歌曲;创作思想
中图分类号:J605文献标识码:A
A Wonderful Flower in Romantic Art Songs
-Interpreting Liszt's Art Song Lolieli
CHEN Jing
李斯特是19世纪浪漫主义时期欧洲最著名的钢琴家、作曲家、指挥家、社会活动家。他传奇的一生成为当时欧洲极具影响的人物。他的艺术人生可以分为比较明显的两个时期。一是早期以钢琴演奏家的身份出现在欧洲的音乐舞台上,其间,在巴黎首次聆听帕格尼尼演奏小提琴演奏会后,决心以钢琴音响重现帕格尼尼神奇的小提琴演奏效果,由此开始革新了钢琴演奏技巧,奠定了F代钢琴音乐写作技巧的基础,并创立了钢琴演奏会的表演形式。二是从1843年任威玛宫廷乐长开始,便以音乐创作即以作曲家、指挥家的身份出现,直至辞世。他首创“交响音诗”的音乐形式,使得音乐与文学交融,并让音乐成为文学语言的延伸。李斯特一生的创作甚丰,且涉及各种体裁和题材。如:12首交响音诗、《匈牙利狂想曲》、《浮士德交响曲》、《但丁交响曲》、《b小调奏鸣曲》、钢琴与管弦乐的《死神之舞》等;《高级练习曲》、《帕格尼尼练习曲》及两集《旅游岁月》。李斯特强烈的革新思想,使得他的音乐“独树一帜”,极具个性与魅力。
李斯特除了在交响乐创作、钢琴演奏及创作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富有艺术价值的浪漫主义艺术歌曲在他的创作中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他一生共创作了82首艺术歌曲
(注:参见Wark•Alan, “Liszt, Franz ”,Ed.Stanley Sadie,The new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 and Musicians,Kufferath to Litton,2001(《新格罗夫词典》中“李斯特”条目)中的“艺术歌曲”部分。),可谓数量不少。李斯特创作艺术歌曲的动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在少年时代(12岁)他就离开匈牙利前往法国,由于没能进入正规院校学习,尽管在钢琴演奏上较早取得了成绩,但深知所受教育不够,遂奋起读书,特别是他在周游列国时,接触了大量的先进的各国诗歌文化,除广泛接触了著名艺术家特别是文学家的作品外,还和拉马丁、雨果、海涅等文学家交往,对自己的艺术思想和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其次,整个19世纪,音乐生活向世俗化方向发展,向更大泛围普及,在沙龙和市民家中,弹琴唱歌成为社交和文化娱乐的重要内容,对艺术歌曲的创作需求大大增加。因为相对于其他艺术门类来讲,艺术歌曲在主题思想的表述上相对短小、完整,与语言的结合十分自然,它能够较全面、细致地表现人们复杂的、多层次、多方面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因此它与钢琴小品一道,成为浪漫主义运动新抒情风格中最具吸引力的形式,为广大的人民所接受。也由此出现了一大批为诗歌创作的文学家和音乐家,产生了大量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浪漫主义艺术歌曲。李斯特生逢其时,不能不受此影响。再者,李斯特一贯遵循“通过音乐与诗的内在联系使音乐获得新生”的创作原则,而艺术歌曲恰好是他实现艺术理想的最为合适的艺术形式之一。
本文拟通过对李斯特的艺术歌曲《罗列莱》的具体分析,使人们更好地了解李斯特艺术歌曲创作的手法,也为人们更好地演唱其艺术歌曲服务。
《罗列莱》是一首叙述古老传说的诗歌,传说“罗列莱是一个美貌的水妖。因情人不忠实,愤而投河,死后化为水妖,坐在岩石上,用歌声引诱船夫触礁沉船。”德国诗人海涅根据它写的诗作广为人知,曾有很多作曲家为之谱写歌曲。李斯特创作这首歌曲是在1841年。选择《罗列莱》进行分析,是因为它在李斯特艺术歌曲中具有典型的特点,“在抒情歌曲和叙事歌曲中运用标题性手法,加进戏剧性的因素,把淳朴典雅的古典歌曲,改造成为充满浓厚的感彩的音诗和绘声绘色、栩栩传神的音画”
(注:引自钱仁康《李斯特艺术歌曲精选》,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年版,第1页。),是李斯特艺术歌曲的重要代表作之一。
《罗列莱》是根据歌词的段落划分,形成了歌曲的结构形式,歌词以叙述开始,也以叙述结束,音乐则首尾再现,结构中部,以描述故事为主,随着情节的跌宕起伏而变化,近似“古典”的复三部结构形式,但是,句式的不对称,再现不规则,调性起渲染气氛的作用,为“剧情”的发展服务,而非“古典”意义上调性所具有的逻辑性。下面就各段的写作特点分述如下。
音乐的前奏,由两句模进的、分解下行的导七和弦在各自的导音从弱拍上引进的。首句“不知道为什么缘故,我这样悲伤。”是G和声大调,下句是e和声小调。除了对诗歌“悲切、暗淡、幻想”的色彩渲染外,导七和弦上的变化倚音及其解决,为旋律声部的进入作了“疑问、伤感”的情绪铺垫。
李斯特将这段歌词处理成具有“宣叙调”式的“吟诵”段落。具有主题动机的“种子”,通过变奏形成了第一乐句。这是李斯特艺术歌曲具有交响化因素的范例。
第二句为表达诗人无法释怀的“古老传说”,李斯特在音乐中运用了速度(Allegretto、poco rit.)、力度(cresc.、dimin.、smorz.)的变化,并在伴奏声部改变节拍重音的基础上,三级音上的增三和弦及其上二度模进,来表现诗人挥之不去的感受(增三和弦的运用,是李斯特音乐创作的特征之一)。接着音乐在激动的三连音的逐步舒缓下,利用同名大小调共同的属七和弦进入故事的“叙述”。
进入作品的中段,歌词是“晚风清凉,暮霭茫茫,莱茵河水在静悄悄地淌。”调性、和声相对平稳、安静,“流动”的四三拍的复合拍,描绘了“莱茵河”在暮色中的美丽。但是最后一句,李斯特为表现“太阳”余辉照在山顶的“迷人”景色,采用了E大调上的六级大调(升C大调),词尾用了跨越超过八度的音程,加之二连音音调的急速下行进入降B大调的技术手法,赋予了诗歌新的内涵。
中段的第二部分,主要描绘傍晚时分,莱茵河如画般的景色,美丽的水妖罗列莱以歌声诱惑船工,让受迷惑的船工无法驾驶小船,最终葬身水中。具有浪漫色彩的音乐从李斯特的笔下流淌出来。从前奏的音调中,我们便听到描绘罗列莱美貌和神奇的旋律,两句成重复类型的乐段,第二句的结尾转入降D大调,原来重复的柱式和弦转换成情绪激动的分解琶音音型。
接着“浪漫色彩”的音乐在继续,但是,李斯特把句末“迷人的旋律”进行了重复处理,情绪开始急剧增长,力度、速度的瞬间突变,为戏剧性的悲剧作“预示”。
“那船工坐在小船中,听歌声感到迷惘;他不看水中的暗礁,只顾向高处仰望。”李斯特用急促的“念白”的音调(即吟唱音调),通过伴奏声部中,内声部长时值的同音反复的三连音与短促的二连音的交织,以及这一三连音两小节一个上行二度的模进,调性由原先的降D大调通过g小调、升f小调、a小调、降b小调和g小调,即采用大量的离调,加上“疯狂”增长的力度,生动地刻画了诗人“紧张、恐惧”的不安心理。随后,半音下行的带有“哀叹、悲愤”的旋律,在描写“波涛汹涌”的右手震音与内声部波浪型小节的半音级进中结束。
“故事”的结束,歌词是“这就是罗列莱女妖,用她的歌声造成的灾殃。”李斯特将这一句诗词写成了极具“幻想”的音乐。旋律是开头的再现,一个乐句后,便进入复合拍的音乐片段。随后,通过下属的离调和弦的连续进行,音乐在G和声大调中结束。李斯特对最后几小节的音乐处理,是运用小调中的下属四级进行到重属的增六和弦,伴随着极弱的力度解决到用琶音演奏的有延长号的主和弦,真是“曲尽其妙”。
通过对《罗列莱》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李斯特艺术歌曲具有不同于浪漫派其它艺术歌曲的一些特性:
一、和声与调性的关系方面
李斯特追求音乐的“诗意”,促使其在音乐色彩――“和声”、“调性”上不断创新,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绚丽、斑斓”。关于和声方面,[俄]亚科夫•米尔什坦在《李斯特》传记中这样写道“……惟有在克服古典和声方法并创立新的音响色彩的表现手法时,才能取得积极的效果。李斯特对此心中有数;一开始,他的探索和创新精神就集中在和声领域。在青年时代李斯特就说过:‘我赋予我的和声以最重大的意义,并特别严肃地对待它们。’在这方面,李斯特的天才究竟表现在哪里,三言两语是很难说清楚的。最引人注目的是和声的‘色彩解放’,这表现为广泛地使用和声色彩并从而丰富了传统的和声体系。”
(注:参见[俄]亚科夫•米尔什坦著,张玉芝、彭晓平译,夏继春校《李斯特》(上),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年版,第250页。)因此,在《罗列莱》中,“变音”的大量使用是产生丰富“色彩”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变音”的产生,是出于李斯特发展了传统和声中的“和弦外音”,在《罗列莱》中,运用的是长时值的持续音、持续和弦,先现音及先现和弦。同样地,延留音、延留和弦,前后倚音或多重倚音在其它歌曲中也经常运用。如在《迷娘之歌》、《何日你我重新相逢》、《欢乐与痛苦》、《你好像鲜花一样》、《如有一片芳草地》、《秋风瑟瑟》、《孩子,我若为王》、《在睡梦中》,以及《我要走》、《找不到和平》、《在睡梦中》等歌曲中都采用过这些手法。与此同时,在《罗列莱》中我们还看到重属的增六和弦、增三和弦以及不同音程的模进手法的运用,有意识地构成了含变音的调性和弦。这样,既增强音乐的紧张度,又突破“传统”手法,产生了特殊的色彩效果。在歌曲《图勒国王》、《迷娘之歌》中,甚至还出现了具有不同功能性质的重叠和弦。此外,在《罗列莱》中还使用了大量不稳定的七和弦、重属七和弦的连续进行,三和弦的第二转位作为“期待解决”的和声(三和弦的第二转位,在“古典传统”的和声中被视为具有双重功能的不稳定和弦),如此的创作手法的频繁运用,涌现出了大量的特殊音响色彩的作品。
通过《罗列莱》,我们看到李斯特在运用调性变化方面也是“独具匠心”。大量远关系转调的运用,体现了色彩的对比原则,如《罗列莱》中运用原先的降D大调通过g小调、升f小调、a小调、降b小调和g小调,即采用大量的离调来刻画诗人“紧张、恐惧”的不安心理,它与增三和弦一样都是李斯特典型的创作风格。在艺术歌曲《欢乐与痛苦》、《你如今从天而降》、《图勒国王》、《莱茵,美丽的河流》中李斯特还运用了等音转调、半音转调、同主音大小调转调等艺术手法。李斯特的艺术歌曲很大一部分都是从调性不稳定的结构开始,甚而,从其他调性上引入,再通过模进等手法进入主调。《罗列莱》的开始即是运用这个手法,其它歌曲如《在睡梦中》、《牧人》、《我要走》、《三个吉卜赛人》等也是这一技法的再现。此外,李斯特还采取了根音三度关系的进行来体现“色彩”的缓慢递变,如《山峦沉寂》中的前奏等。因此,对传统和声与调性的大胆突破,是李斯特艺术歌曲创作的最具特色的表现手法。
二、节奏与速度的关系方面
从《罗列莱》这一典型曲例,我们看到,李斯特艺术歌曲在节奏、速度方面也是富有特色、新意叠出的。这主要表现在突破“固守、僵化”的节奏和速度,打破缺乏活力的、机械性的重复,以准确表达富有生气的诗意感情。具体的技术手法是改变节拍重音的位置。频繁地改变长短音的组合,构成不稳定的切分效果,采用“虚线”节奏(跨小节节奏组合),以及不对称节拍的混合运用,即在偶数或奇数拍中加入相反的“三连音、二连音”等等。如《罗列莱》中在结束段落之前就是采用这样手法。此外,李斯特还运用以各种变化的速度转换(如meno mosso少快一些、piu moto更快地、stringendo加紧地、 poco rallentando愈来愈慢地、 smorzando逐渐消失地、rit.渐慢、dim.渐弱等等),为“捕捉”诗人的丰富情感的细腻变化,赋予了自由的节奏和速度,这不仅表现在《罗列莱》中,在李斯特绝大部分歌曲,尤其是具有戏剧性诗意的歌曲中,表现得极为明显。
三、歌唱与乐器的关系方面
追求旋律与钢琴伴奏的有机结合,是李斯特艺术歌曲创作的重要特色。在旋律方面,卡尔•阿伯劳斯特认为:“尽管谈到他的歌曲的旋律的、韵律的结构,他的风格是最无限制的自由,然后,他经常通过纯音乐的手法达到最好的效果。”
(注:引自Carl Armbruster Thirty Songs By Franz Liszt New York:Chas.H.Ditson &Co.,Chicago:Lyon & Healy,1911.)通过对《罗列莱》旋律的具体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他的旋律往往用六度、五度的大跳来表现情感的激越;用半音的下行音调来表现痛苦和哀怨,用上行的半音音调来表现疑问和感情的积淀;用装饰地位的倚音来刻画细腻的心理变化。当然,最富创造性地当属“朗诵式”的歌唱旋律,这是李斯特艺术歌曲颇有新意、给人们以欣喜感受的重要因素。这些旋律主要靠同音反复、二度音程、三度音程,以及变化无穷的节奏、速度来共同完成,这一风格是李斯特对文学语言的深切感受,是从诗歌自身的“韵律”出发,力求自由的语言表达力,来表达诗人丰富的情感。这些富有诗意的、充满变化的旋律,在不同的音区,在“渲染”和“营造”符合“标题”思想的、色彩绚丽的“钢琴伴奏”中,自由的“飞翔”。关于李斯特艺术歌曲中的钢琴伴奏声部,亚科夫•米尔什坦[俄]在《李斯特》传记中这样写到“在舒伯特的作品里处处可见声乐与器乐的真正的结合(人声与钢琴组成统一的整体)。而李斯特的作品里这种结合则常常遭到破坏,钢琴部分虽然一贯地辉煌、色彩鲜明、技艺高超,但往往脱离了与整体的联系;惟有经过多次的加工,他在最后一稿中才使这两部分达到和谐的结合”。从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出,为什么在李斯特的艺术歌曲中会出现多种版本的原因,这也说明了李斯特是一贯追求旋律与伴奏的有机结合的。
四、丰富多样的结构形式
- 上一篇:可行性报告
- 下一篇:大一思政社会实践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