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可行性报告范文

时间:2023-03-28 21:04: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行业可行性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行业可行性报告

篇1

说明:项目背景主要是介绍项目的历史发展,以及项目提出的原因,项目前期的发展过程对于一个项目的前景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以及可行性研究报告正在进行的项目的概况,和政府的重要决策,在讲述项目的发展概况的痛死,应该明确本项目可行性报告研究的重点和问题。

二、项目简介

说明:项目简介主要是介绍项目最基本的情况,包括项目的名称,项目建设单位,项目拟建地区和底单,项目建设内容以及项目建设进度,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一)项目名称

(二)项目建设单位

(三)项目拟建地区和地点

(四)项目建设内容

(五)项目建设进度

(六)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三、项目可行性与必要性分析

说明:从市场发展、国家政策,公司管理、生产技术等方面多角度论证项目的可行性,结合项目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及当地的发展情况分析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四、主要经济指标说明

说明:将研究报告中的主要经济技术指标汇总,列出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使审批和决策者对项日经济效益有一个综合了解。

第二章 项目建设单位介绍

一、建设单位简介

二、企业组织结构

三、管理团队

四、劳动定员与人员培训

第三章 医疗电子市场分析与预测

说明:一个项目的市场预测是市场调查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延续,是依据市场的调查所获得的信息资料,根据市场的信息资料分析报告得出的结论。对项目的发展前景以及市场的需求量进行判断和分析。在一项可行性研究报告工作中,市场预测是制定产品方案的必要条件。是确定一个项目建设规模的重要依据。

一、市场规模

二、目标市场分析

三、项目建设规模

第四章 产品与技术方案

说明:一个专业的技术方案对于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很重要的,主要是研究项目适合采用的生产方法,工艺以及工艺流程,重要设备以及相应的总平面的布置,车间的组建和构成等技术方案。在此基础上,估算关于工程的量。在这个部分,除了必要的文字叙述之外,还应该讲一些重要的项目数据和经济指标列表说明,并且要绘制总平面布置图和工艺流程图等。

一、产品方案

二、生产技术方案

三、生产工艺流程

四、主要生产设备

第五章 项目建设条件

说明:依据前面部分对产品方案与建设规模的建议,根据建议中的产品方案和规模来研究资源,原料,燃料,动力等需求和供应的可靠性,对所选厂址进行进一步的技术和经济的专业分析,确定新的厂址选择方案。

一、项目选址

二、项目建设地区地理位置

三、项目建设地区基础设施

四、项目建设地区产业基础

第六章 工程建设方案与总图布置

说明:总平面布置应根据项目各单项工程,工艺流程,物料投入与产出,废弃物排出及原材料贮存,厂内外交通运输等情况,按厂地的自然条件,生产要求与功能以及行业、专业的设计规范进行安排。

一、工程建设原则

二、总平面布置和运输

三、主体建筑工程

四、辅助工程建设

第七章 节能、节水保护

说明:一个项目最重要的是在保证工程项目质量的前提下,实现成本最小化,利益最大化,根据能耗能水耗的分析,编制出相应的节水节能措施。

一、编制依据

二、能耗与水耗分析

三、节能、节水措施

第八章 环境保护与安全卫生

说明:在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设中,必须贯彻和执行国家的有关环境保护和职业安全卫生方面的法律法规。对项目可能造成的影响和因素进行阶段性的分析,并且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对其进行评价,最后选出对环境的有害最小的方案。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对环境保护和劳动安全必须要专门的去叙述。

一、设计依据及执行标准

二、环境影响分析

三、环境保护措施

四、劳动保护与安全卫生

五、消防措施

第九章 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说明:项目建设时间是指从正式确定建设项目,到项目运营生产这段时间,包括项目前期准备工作、资金筹措、勘察设计和设备订货、施工前准备、施工过程、生产准备、竣工验收和交付使用等各工作阶段,各阶段工作紧密衔接、交叉进行。因此,在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中,需对项目实施进度进行统一规划、科学安排。

一、项目实施阶段规划

二、项目实施进度表

第十章 建设投资估算

说明:一个可行性研究报告建设项目的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分析,是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个项目,每一个程序,每一项资金的投入都是需要计算投资总额的以及分析投资的筹措方式,最后根据以上分析制定用款的计划。

一、投资估算范围

二、建设投资估算

(一)项目总投资

(二)固定资产投资(土地费用、土建工程、装修装饰、设备、预备费、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建设期利息)

(三)流动资金

三、分年投资计划表

四、资金筹措

第十一章 项目财务评价

说明:在可行性研究报告建设项目的技术路线确定之后,需要用不同的产品技术方案进行财务和经济效益评价,判断项目在经济条件上是否可行,最后经过比较和分析选出最佳方案,这部分的评价结论是建议方案取舍的主要根据之一,也是对建设项目进行投资以及决策的重要依据。

一、基本财务数据假设

二、销售收入预测与成本费用估算

三、盈利能力分析

1、损益和利润分配表

2、现金流量表

3、计算相关财务指标(投资利润率、投资利税率、财务内部收益率、财务净现值、投资回收期)

四、敏感性分析

五、盈亏平衡分析

六、财务评价结论

第十二章 项目综合评价结论、

说明:项目综合评价结论是一个项目是否可行的关键性结论,根据项目可行性分析结论,给出相应的项目建设的建议。

一、项目可行性分析结论

二、项目建设建议

篇2

一、 项目指导思想及建设背景:

1.据农业农村部消息,农业农村部关于积极稳妥开展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盘活利用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积极稳妥开展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盘活利用工作,要突出服务乡村振兴。紧紧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着眼乡村产业发展需求,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因地制宜选择盘活利用模式。要统筹考虑区位条件、资源禀赋、环境容量、产业基础和历史文化传承,选择适合本地实际的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盘活利用模式。鼓励利用闲置住宅发展符合乡村特点的休闲农业、乡村旅游、餐饮民宿、文化体验、创意办公、电子商务等新产业新业态,以及农产品冷链、初加工、仓储等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项目。支持采取整理、复垦、复绿等方式,开展农村闲置宅基地整治,依法依规利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等政策,为农民建房、乡村建设和产业发展等提供土地等要素保障。

2.为了积极落实国家“一带一路”、“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促进地方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扬泰机场二期工程的建设是势在必行。随着机场提档升级,人流、物流、产业流将会迅速聚集,得天独厚的优势,临空经济区建设将成为丁沟的载体和平台,将大批发展要素吸引到这里,机场经济圈正在崛起。

3.光线中国电影世界项目是我省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将在空港新城规划区内建设国内规模最大的摄影棚组群。西浦光线电影学院落户,既凝聚着西交利物浦大学多方面的资源优势,又涵盖光线传媒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品牌IP等多领域的实质内涵。两个项目将对地区影视文化旅游全产业链发展,空港新城建设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4.丁沟镇朱桥村朱套组位于启扬高速机场互通高速路和安大路机场连接路交汇之间,紧邻机场。朱套,名如地形,四面环水,村落房屋之间小巷多,风景秀丽,有“小江南”的美誉。小村落民风淳朴,人文历史悠久,明朝的举人进士韩如善和朱三嘚曾居住此地。目前,除去首批拆迁户,该组还有65户人家,309人,耕地445亩。该地段将受益于机场利好辐射

二、项目方案、方式,建设规模、实施进度及投资分析(另详):

1.乡村游(农活体验、果蔬采摘、捕鱼)机场旅客变游客;

河道和村道整理;各种公共设施和配套设施完善;农田、八边地、河流由公司集体承包,统一规划,有机生态种养殖;

2.民宿居民交闲置房屋入股或租赁,一户一方案,改造装潢预算和施工监理(不新增建筑面积,旧房改造)。首批50个床位(经济型、中式精品型、乡村田园风型、集装箱型)。

3.餐饮农家乐,特产便利店,乡村酒吧,烧烤(200人次)

资金来源:政府乡村振兴项目资金+村企合作企业资金+农户个人资金=1000万

三、项目组织、劳动定员、运行操作:

公司运行:扬州市源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农户

项目名称:水韵朱套—小江南

四、项目社会效益分析、风险分析:

项目效益达成村居环境好,人人有事做,户户有钱赚,文旅品牌响。

风险分析:1.坚决守住法律和政策底线,不得违法违规买卖或变相买卖宅基地,严格禁止下乡利用宅基地建设别墅大院和私人会所,严格禁止私搭乱建;2.公司与农户,公司与集体的合同合法合规,要有法律约束效应。村民要树立集体意识、抱团意识、规范意识和大局观念;3.特种行业经营要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措施;4. 经济下行,消费滞后,管理可能落后,收益周期延长; 5. 政策性拆迁;

篇3

光阴如剑,时间如流水,转眼间我跟同事共同负责的外呼班已有三个月了,除了抓团队的各项事务,工作业绩外,还要加强学员的业务培训工作。外呼工作是连接客户和公司的桥梁,外呼工作的服务质量将直接代表着移动公司的整体服务形象,熟练掌握公司各个指标及各项业务是我们的本职所在,在工作中的服务规范用语,应答技巧及团队之间的紧密配合,每一项都是我们需要注意的重点。并在第一时间将信息清楚明确的传递给目标客户,反馈其用户使用信息,为下一步的客户服务工作打下基础。现在近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重点工作的完成情况

自8月份带学员分班后两人轮流负责,其中一人负责期间,另一人正常呼出;业绩方面,因不断有新学员加入开始不太理想,后期稍有提高,工作流程分为:

(1)统计每天所有工作人员的在线通话时长,这个数据将直接体现出员工的工作态度,这与工作能力无关,只要认真对待不会与大团队有相当大的差距;

(2)统计每天外拨的有效电话数量,及接触客户数量。从数据上可以看出员工在上班时间的工作效率如何。

(3)统计每天的成功预约单数量。预约数量的多少体现员工的营销技巧,从侧面反映员工需要提高的地方,为下部的员工培训提供依据和方向,然而影响员工工作成绩的还有工作态度工作状态和技巧,需要我们在各个环节出了问题并加以指导解决。

(4)在项目外呼时,进行实时的录音监听,把有针对性的问题做下笔记,并进行录音分享,让大家吸取并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在遇到客户不愿意做出购买的决定时,我们做到借问问题去分辨顾客口中的理由是否为心中的真正购买障碍或只是个借口。认同顾客感受。处理客户的反对意见,设身处地地去认同客户感受再与顾客沟通明白真正令他产生异议的原因。并帮助客户衡量得失,再向客户重申有关产品和服务的特性及对他所带来的好处及价值。

二、工作中的亮点和创新

在工作中耐心细致地解答,客户关于移动通信方面的各种疑问,解决客户在使用移动电话时各个方面的问题、提供不同形式的信息服务。并定期与客户联系,也能通过电话、短信、上门等方式与我们保持流畅的沟通。还可以为客户上门服务。包括:业务受理、设置新业务功能、进行新业务演示、解决投诉问题、代收移动电话费等。体现移动公司的人性化服务与前瞻性的管理理念。

客户的反对意见只是因为对产品和服务有问题和疑虑,并不代表客户不需要我们的产品和服务。异议的好处是可以为销售人员增加了解其他更多价值的机会,针对不同客户进行销售所积累的经验,可以促使销售人员在与不同用户交流时,使用不同的谈话方式,以及选择不同类型的电话结束方式,可以使的销售人员在销售领域中积累更多的销售经验。再是,结合公司的战略目标,不断增强员工的“危机感、紧迫感、使命感、责任感”在全面提高外呼工作的服务质量。

三、工作中的不足

(1)加强员工的培训。作为客户服务行业,不仅要有想客户之所想的服务精神,还要有过硬的业务知识,在客户遇到问题时能针对问题进行解决,答疑,向客户积极引导新业务,所以就要加强外呼员工的培训,为公司提升外呼服务质量提供保障。

首先对其基本素质进行培训,提高外呼公司员工的服务意识,端正其工作态度。然后,对外呼的专业知识进行培训,让其了解与外呼业务有关的产品、营销和服务政策等。最后应对外呼公司员工的工作技能进行培训,以确保其高效地完成外呼工作任务。

(2)提高专业技能。要做好各种外呼工作,完成外呼任务,必须具备业务脚本的设计能力、沟通能力、谈判说服能力、文字整理能力、分析改进能力等。我们在进行业务培训前对所有员工进行能力水平测评,并根据测评结果设计相应科学合理的培训课程。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1)避免客户流失,稳定客源:加强客户资料管理,建立客户个人信息录入登记、查询等功能,避免业务员的流动造成客户资源的流失。

篇4

工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纲要

第一章项目总论

第二章项目背景和发展概况

第三章市场分析与建设规模

第四章建设条件与厂址选择

第五章工厂技术方案

第六章环境保护与劳动安全

第七章企业组织和劳动定员

第八章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第九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第十章财务效益、经济与社会效益评价

第十一章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

第一章项目总论

总论作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首章,要综合叙述研究报告中各章节的主要问题和研究结论,并对项目的可行与否提出最终建议,为可行性研究的审批提供方便。总论章可根据项目的具体条件,参照下列内容编写。

§1.1项目背景

§1.1.1项目名称

企业或工程的全称,应和项目建议书所列的名称一致。

§1.1.2项目承办单位

承办单位系指负责项目筹建工作的单位(或称建设单位),应注明单位的全称和总负责人。

§1.1.3项目主管部门

注明项目所属的主管部门。或所属集团、公司的名称。中外合资项目应注明投资各方所属部门。集团或公司的名称、地址及法人代表的姓名、国籍。

§1.1.4项目拟建地区、地点

§1.1.5承担可行性研究工作的单位和法人代表

如由若干单位协作承担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应注明各单位的名称及其负责的工程名称、总负责单位和负责人。如与国外咨询机构合作进行可行性研究的项目,则应将承担研究工作的中外各方的单位名称、法人代表以及所承担的工程、分工和协作关系等,分别说明。

§1.1.6研究工作依据

在可行性研究中作为依据的法规、文件、资料、要列出名称、来源、日期。并将其中必要的部分全文附后,作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附件,这些法规、文件、资料大致可分为四个部分:

(1)项目主管部门对项目的建设要求所下达的指令性文件;对项目承办单位或可行性研究单位的请示报告的批复文件。

(2)可行性研究开始前已经形成的工作成果及文件。

(3)国家和拟建地区的工业建设政策、法令和法规。

(4)根据项目需要进行调查和收集的设计基础资料。

§1.1.7研究工作概况

(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简要说明项目在行业中的地位,该项目是否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技术政策、生产力布局要求;项目拟建的理由与重要性。

(2)项目发展及可行性研究工作概念。叙述项目的提出及可行性研究工作的进展概况,其中包括技术方案的优选原则、厂址选择原则及成果、环境影响报告的撰写情况、涉外工作的准备及进展情况等等,要求逐一简要说明。

§1.2可行性研究结论

在可行性研究中,对项目的产品销售、原料供应、生产规模、厂址技术方案、资金总额及筹措、项目的财务效益与国民经济、社会效益等重大问题,都应得出明确的结论,本节需将对有关章节的研究结论作简要叙述,并提出最终结论。

§1.2.1市场预测和项目规模

(1)市场需求量简要分析。

(2)计划销售量、销售方向。

(3)产品定价及销售收入预测。

(4)项目拟建规模(包括分期建设规模)。

(5)主要产品及副产品品种和产量。

§1.2.2原材料、燃料和动力供应

(1)项目投产后需用的主要原料、燃料、主要辅助材料以及动力数量、规格、质量和来源。

(2)需用的主要工业产品和半成品的名称、规格、需用量及来源等。

(3)进口原料、工业品的名称、规格、年用量、来源及必要性。

§1.2.3厂址

地理位置、占地面积及必要性

水源及取水条件。

废水、废渣排放堆置条件。

§1.2.4项目工程技术方案

(1)项目范围,即主要的生产设施、辅助设施、公用工程、生活设施内容。

(2)采用的生产方法、工艺技术。

(3)主要设备的来源,如需向国外引进,则简要说明引进的国别、技术特点、型号等。

§1.2.5环境保护

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是否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

主要治理设施及投资。

§1.2.6工厂组织及劳动定员

工厂组织形式和劳动制度。

全厂总定员及各类人员需要量。

劳动力来源。

§1.2.7项目建设进度

§1.2.8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1)项目所需总投资额。分别说明项目所需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包括投资方向调节税、建设期利息)、流动资金总额,并按人民币、外币分别列出。

(2)资金来源。贷款额、贷款利率、偿还条件。合资项目要分别列出中、外各方投资额、投资方式和投资方向。

§1.2.9项目财务和经济评论

(1)项目总成本、单位成本。

(2)项目总收入,包括销售收入和其它收入。

(3)财务内部收益率、财务净现值、投资回收期、贷款偿还期、盈亏平衡点等指标计算结果。

(4)经济内部收益率,经济净现值、经济换汇(节汇)成本等指标计算结果。

§1.2.10项目综合评价结论

§1.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在总论章中,可将研究报告各章节中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汇总,列出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使审批和决策者对项目全貌有一个综合了解。

主要技术指标表根据项目有所不同,一般包括:生产规模、全年生产数、全厂总定员,主要原材料、燃料、动力年用量及消耗定额、全厂综合能耗及单位产品综合能耗,全厂占地面积、全员劳动生产率,年总成本、单位产品成本、年总产值、年利税总额、财务内部收益率,借款偿还期,经济内部收益率,投资回收期等。

§1.4存在问题及建议

对可行性研究中提出的项目的主要问题进行说明并提出解决的建议。

第二章项目背景和发展概况

这一部分主要应说明项目的发起过程、提出的理由、前期工作的发展过程、投资者的意向、投资的必要性等可行性研究的工作基础。为此,需将项目的提出背景与发展概况作系统地叙述。说明项目提出的背景、投资理由、在可行性研究前已经进行的工作情况及其成果、重要问题的决策和决策过程等情况。在叙述项目发展概况的同时,应能清楚地提示出本项目可行性研究的重点和问题。

§2.1项目提出的背景

§2.1.1国家或行业发展规划

说明国家有关的产业政策、技术政策、分析项目是否符合这些宏观经济要求。

§2.1.2项目发起人和发起缘由

(1)写明项目发起单位或发起人的全称。如为中外合资项目,则要分别列出各方法人代表、注册国家、地址等详细情况。

(2)提出项目的理由及投资意向,如资源丰富、产品市场前景好、出口换汇、该类产品可取得的优惠政策、利用现有的基础设施等。

§2.2项目发展概况

项目发展开矿指项目在可行性研究前所进行的工作情况。如:调查研究、试制试验、项目建议书(初步可行性研究)的撰写与审批过程、厂址初选工作以及筹办工作中的其他重要事项。

§2.2.1已进行的调查研究项目及其成果

1、资源调查,包括原料、水资源、能源和二次能源的调查。

2、市场调查,包括全国性和地区性市场情况调查;出口产品国际市场供需趋势调查。

3、社会公用设施调查,包括运输条件、公用动力供应、生活福利设施等的调查。

4、拟建地区环境现状资料的调查,包括拟建地区各种主要污染源以及其排放状况,大气、水体、土壤等目前环境质量状况等。说明环境现状资料的取得途径、提供单位、以及当地环保管理部门的意见和要求,取得的环境现状资料及文件名称。

§2.2.2试验试制工作(项目)情况

已完成及正在进行的试验试制工作(项目)的名称、内容及试验结果。这些实验包括建筑材料的试验、拟采用的新工艺技术的试验。对采用的新工艺技术必须有国家有关部门的认可证明。

§2.2.3厂址初勘和初步测量工作情况

(1)各个可供选择的建设地区及厂址位置的初勘、测量、比选等工作情况。

(2)初步选择意见和资料。

(3)遗留问题。

§2.2.4项目建议书(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撰写、提出及审批过程

(1)项目建议书(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撰写、提出及审批过程。

(2)项目建议书所附资料名称。

(3)审批文件文号及其要点。

§2.3投资的必要性

一般从企业本身所获得的经济效益及项目对宏观经济、对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两方面来说明投资的必要性。包括下面这些内容。

(1)企业获得的利润情况。

(2)企业可以提高产品质量,加强市场竞争力。

(3)扩大生产能力,改变产品结构。

(4)采用新工艺,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劳动生产率。

(5)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优越条件和竞争力。

(6)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包括增加税收、提高就业率、提高科技水平等。

第三章市场分析与建设规模

市场分析在可行性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在于,任何一个项目,其生产规模的确定、技术的选择、投资估算甚至厂址的选择,都必须在市场需求情况有了充分了解之后才能解决,而且市场分析的结果,还可以决定产品的价格、销售收入,最终影响的项目的盈利性和可行性。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要详细阐述市场需求预测、价格分析,并确定建设规模。

§3.1市场调查

§3.1.1拟建项目产出物用途调查

本产品的主要用途,可否有替代其他产品的用途,如果产品是工业基本原料,应分别说明本项目产品在主要使用行业的用途及单位消耗量。

产品经济寿命期论述。调查本产品目前处于经济寿命周期的哪一个阶段,更新换代的可能时间。

§3.1.2产品现有生产能力调查

(1)本项目产品国内现有生产能力总量,现有生产能力开工率;主要生产厂家生产能力利用率。

(2)国内现有生活能力总量在本地区的分布数量与比例。

(3)本产品目前在建项目的生产能力及其在地区间的分布、数量与比例。

(4)已批拟开工建设项目的生产能力,预计投产年月。

在建设项目和已批待开工建设项目,目前虽然没有形成综合生产能力,但却是生产能力的组成部分。

§3.1.3产品产量及销售量调查

(1)全国或地区目前的产量总数。

(2)本产品一段时期以来的产量变化情况。

(3)本产品国内保有量与国外有关国家保有量的分析比较,以了解国内保有量是多还是少,说明本产品市场需求满足程度。

(4)本产品一段时期以来的进口量及进口来源,主要来自哪些国家或地区;占国内生产量或销售量的比例;进口产品的价格等。

(5)本产品一段时期以来的出口量及出口去向,占国内生产量的比例;主要向哪些国家或地区出口,出口产品的价格。

§3.1.4替代产品调查

(1)可替代本产品的产品性能、质量与本产品相比的优缺点。

(2)可替代产品的国内生产能力、产量;可作替代用途的比例;价格分析。

(3)可替代产品进口可能性及价格。

§3.1.5产品价格调查

(1)产品的定价管理办法,是由国家控制价格,还是由市场定价。

(2)产品销售价格,价格变动趋势,最高价格和最低价格出现的时间、原因。

§3.1.6国外市场调查

(1)产品国外的主要生产国家和地区。

(2)国外主要生产厂的生产技术、生产能力、销售量。

(3)产品国际市场销售价格及其变动趋势

(4)我国进口该种产品的主要进口国的生产能力及变化趋势。

§3.2市场预测

市场预测是市场调查在时间和空间商的延续,是利用市场调查所得到的信息资料,根据市场信息资料分析报告的结论,对本项目产品未来市场需求量及相关因素所进行的定量与定性的判断与分析。在可行性研究工作中,市场预测的结论是制订产品方案、确定项目建设规模所必须的依据。

§3.2.1国内市场需求预测

可行性研究工作中,应对下述各项与市场预测有关的因素加以说明:

(1)本产品的消耗对象。

(2)本产品的消费条件。消费条件因产品特点性能而异,如汽车的消费需要具备相应的道路交通条件;电视机、电冰箱的消费需要有电等等。预测某一种产品的市场需求量时,应将哪些不具备消费条件的消费领域从消费对象总量中剔除掉。

(3)本产品更新周期的特点,说明本产品有效经济寿命的长短。

(4)可能出现的替代产品,即代用品。

(5)本产品使用中可能产生的新用途。产品所用途的出现,意味着扩大了本产品的消费领域,扩大了市场需求容量。

根据以上分析,提出预测的本产品国内需求量及与现有生产能力的差距。

§3.2.2产品出口或进口替代分析

(1)替代进口分析。将本产品与目前进口产品从性能、重量、价格、配件、维修等方面进行比较,说明本产品的优势和有利条件。

(2)出口可行性分析。如果拟建项目的产品在质量和技术等方面,具备在国际市场上进行竞争的能力,则应考虑国外市场对本产品的需求。

分析国家对该种产品的出口有何限制条件或鼓励措施,该产品进口国的贸易政策,该产品出口流向,出口价格是否有利。

通过以上分析,预测本项目产品可能的替代进口量或出口量。

§3.2.3价格预测

进行产品价格预测,要考虑产品产量、质量、同类产品目前价格水平,还要分析国际、国内市场价格变化趋势,国家的物价政策变化、产品全社会供需变化等因素;产品降低生产成本的措施和可能性;为扩大市场需采用的价格策略等,综合以上因素,预测产品可能的销售价格。

对拟增加出口的产品或替代进口产品,还要参照国际市场价格及变化趋势定价,如产品外销,应附有有关方面承诺外销的意向书。

§3.3市场推销战略

在商品经济环境中,企业不可能仍然依靠国家统购包销完成销售额。企业要根据市场情况,制定合适的销售战略,争取扩大市场份额,稳定销售价格,提高产品竞争能力。因此,在可行性研究中,要对市场推销战略进行相应研究。

§3.3.1推销方式

(1)投资者分成。

(2)企业自销。

(3)国家部分收购。

(4)经销人代销及代销人情况分析。

§3.3.2推销措施

(1)销售和经销机构的建立。

(2)销售网点规划。

(3)广告及宣传计划。

(4)咨询服务和售后维修措施。

§3.3.3促销价格制度

促销价格制定可根据市场销售预测情况确定,一般用于产品投产初期,以较低价格、同等质量、优良的售后服务扩大市场占有份额。

投产初期产品以较低价格出售,会对销售收入产生影响,因此价格制定要合理,并应采取相应的成本控制措施。在一定时期后,可根据产品销售情况逐渐将产品价格提高到一定水平。

§3.3.4产品销售费用预测

产品销售费用包括建立销售机构、销售网点、培训销售人员、产品广告宣传、咨询及售后维修服务费用,在可行性研究中,应根据制定的产品销售计划,分别估算产品销售费用。对某些产品,销售费用在成本中占很大比例的,不可忽略不计。

§3.4产品方案和建设规模

§3.4.1产品方案

(1)列出产品名称。有多种产品时,应逐一列出主产品和主要副产品名称。

(2)产品规格标准。说明产品规格、标准选择依据。

§3.4.2建设规模

建设规模又叫设计生产能力,是指项目生产一定质量标准的产品的最大能力。一般用实物单位或标准实物单位来计量。

(1)建设总规模。说明主要产品年产量,主要副产品年产量,主要设备装置。

(2)主要生产车间的生产能力,生产线数量。

(3)说明项目经济规模,不同规模下项目效益与费用的比较分析,说明本项目确定的建设规模的合理性。

(4)如果项目采用分期建设方法,应说明项目总规模、分期建设规模并说明分期建设的起止时期、各期建设的主要内容。

§3.5产品销售收入预测

根据确定的产品方案和建设规模及预测的产品价格,可以估算产品销售收入。

产品销售收入可以分别计算主要产品和副产品的年销售总收入,并计算销售收入和计算期内销售总收入,销售收入一般列表表示。

第四章建设条件与厂址选择

根据前面部门中关于产品方案与建设规模的论证和建议,在这一部分中按建议的产品方案和规模来研究资源、原料、燃料、动力等的需求和供应的可靠性;并对可供选择的厂址作进一步技术与经济比较,确定新厂址方案。

§4.1资源和原材料

§4.1.1资源评述

资源系指项目需要利用的自然资源,如矿藏、森林、生物、土壤、地面或地下水资源等。项目所需资源的来源、数量、运输方式、供应条件以及今后发展和开发趋势等,均是项目建设的前提条件。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对项目在有效期间所需资源及其来源的可靠性,应作深入调查和科学论证,并就下列内容进行说明分析:

(1)项目需用的资源名称、经全国储量委员会正式批准的储量、品位、成分、产地或供应点。

(2)资源品位、成分与需用要求的适应性。

(3)资源开采方式。要说明自行开采、计划供应、市场供应或合资开发等不同方式。

(4)本项目年最大需用量、资源的可能供应量及今后生产发展所需资源扩大供应的可能性。

(5)在已有资源不能满足拟建项目生产规模需求时,提出相应的措施,如增加进口(说明国别、资源品位),调整建设规模或分期建设等。

§4.1.2原材料及主要辅助材料供应

(1)原材料、主要辅助材料需用量及供应。

按项目的生产要求,分别叙述所需的原材料及主要辅助材料的名称、品种、规格、成分、质量以及年需用量(包括年耗用量、储运损耗量),并分别撰写:

①原材料及主要辅助材料需用量表。

②有害有毒、易燃易爆材料、物料需用量表。

③需进口的原材料表。

说明进口原材料的理由和一旦来源有变化时的应变措施,分析预测原材料国产化前景及分年度国产化的提高幅度。

对季节性生产的原料,如农、林、水产品等,需说明短期进货数量。

(2)燃料动力及其它公用设施的供应。燃料、动力及其它公用设施是指生产需用的煤、电、水、汽、气、油等,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需说明生产所需燃料、动力及公用设施的数量和需由项目自建的种类和规模以及可以利用的现有的燃料、动力数量。

①燃料品种的选择,应说明其依据,如执行国家能源政策、适应地区条件、满足生产特殊要求等。分别列出燃料需用量、来源、运输方式,进行燃料成分分析。

②电力最大需用负荷、供电来源及其稳定性、需要自建电力设施和投资估算。

③最大需水量、水源及其供应可能性。是否需增加供水设施。

④热源及供热要求。

⑤其它设施,如油、气、汽需用量、供应量及需要增加设施的情况。

(3)主要原材料、燃料动力费用估算。

将主要原材料、零配件和外购燃料动力分别计算费用,其它材料可合并估算。

§4.1.3需要作生产试验的原料

生产特定产品的某些原料因尚无生产实践经验;或使用指定的原料而尚无成熟的生产和工艺;或使用缘由的生产方法生产新产品还缺乏必要的生产数据等各种原因,需要对原料进行生产(中小型)试验,以确定技术参数和消耗指标,测定产品质量,取得主要设备选型的各项数据。在可行性研究中需说明:

(1)需要试验的原料名称、试验目的和要求。

(2)试验或试生产方法(试验室、中型或小型生产试验)。

§4.2建设地区的选择

选择建厂地区,除须符合行业布局、国土开发整治规划外,还应考虑资源、区域地质、交通运输和环境保护等四要素。其原则是:

自然条件适合与项目的特定生产需要和排放要求;合理地靠近原料和市场;具有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公共政策;运输条件优越;有可供利用的社会基础设施和协作条件;土地使用有优惠条件,可不占或少占良田,地质条件符合要求。在作方案比选时,应着重论证所选地区在行业政策上的正确性、技术上的可行性和经济上的合理性。

§4.2.1自然条件

(1)拟建厂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基本情况和区域地质、地震、防洪等历史数据。

(2)水源和水文地质条件调查分析。包括地面水或地下水量和水质的分析、在枯水期的可能供应量及水质变化、地区今后水源开发和可利用水量增长情况。

(3)气象条件。收集分析地区气温、湿度、降水量、日照、风等资料,对需要增设防风沙、抗高温、改善光照等设施的地区,需进行费用估算。

§4.2.2基础设施

叙述拟建地区与项目直接有关的公用事业及基础设施的情况和可供利用的条件,从不同地区、不同条件中选取最有利的地区。

(1)供电、电源情况;近远期可能的供电量及电压;费用及计费方式;供电部门的要求。

(2)供水、水源情况;近远期可能的供水量及水质;费用及计算方式;供水部门的要求。

(3)运输。地区内各种运输线路的分布;站库码头的位置和地形;运输费用;运输能力及其发展规划等。

(4)排水。排水条件;容污水能力;当地环保部门对污水排放的要求等。

(5)电讯、供热、供气等公用设施及可利用的种类、容量、技术特征等。

(6)施工条件包括建筑材料及制品的供应条件;施工劳动力来源;施工运输条件;施工用动力(水、电)来源等。

(7)市政建设及生活设施。包括当地的卫生、邮电、文化教育。

§4.2.3社会经济条件

社会经济条件主要指地区的工农业生产水平及近远期发展规划、与本项目有关的现有企业、技术工人来源等在项目建成后所需社会协作的条件。

§4.2.4其它应考虑的因素

项目选择建厂地区还应考虑其它特殊的要求。在选择下列地区建厂时应特别慎重,要取得有关部门和群众的认可。

(1)风景区、名胜古迹、自然保护区。

(2)水土保持禁垦区。

(3)矿山作业等爆破危险区。

(4)有放射污染或有害气体污染严重的地区及传染病、地方病流行或常发区。

(5)军事设防区。

(6)生活饮用水源的卫生防护地带。

(7)民族宗教风俗有特殊要求的地区。

§4.3厂址选择

在实际工作中,具体厂址的选择不一定要与建设地区的选择分开,往往是厂址选择与建厂地区的选择合并进行。两者通常是相辅相成、相互牵扯地交叉进行的。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如果需要,可以分别叙述。

选择厂址通常是随基本建设程序的各个工作阶段逐步深入的。项目建议书(初步可行性研究)阶段需提出厂址初选意见;进行可行性研究时,应提出具体厂址的推荐建议;进图初步设计阶段时,对厂址的各种条件需作详细勘查和落实,最终确认厂址,标定四周界址。

§4.3.1厂址多方案比较

建设地区选定以后,就在这个地区内选择若干个可供建厂的地段,作具体分析比较,从中选取一个比较理想的厂址。并编写厂址选择报告作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附件,研究报告中仅需叙述选择要点和厂址的主要优缺点。有关选厂所需的调查资料、勘察和测量资料、取舍理由、论证等均应编写入选厂报告内。确定厂址,须作多方案比较,一般可按下列内容进行。

(1)地形、地貌、地质的比较。

①工厂输出、入交通线、供电、取水、排污等与外界产生直接关系的方位、地形。

②平整土地、防水、防洪、废渣堆置、四邻地物。

(2)占地土地情况的比较。比较占用耕地、林地、荒地、山坡等面积的比例,以尽可能少占耕地、林地为原则,作出占地用地情况的评价。

(3)拆迁情况的比较。包括原有地面建筑物需拆除的数量、原有居民需迁移的人数及拆迁安排等条件和难度的比较。

(4)各项费用的比较。由于各个可供选择地段条件不同,在费用上会产生较大差别,需作多方案比较。

①土地费用。如土地购置、拆迁、场地整治、青苗赔偿以及土方处理等费用比较。

②交通运输整治费。如需要建设或整治的运输线路,转运场站等费用比较。

③基础处理费。如不同工程地质需用不同地基和基础处理的费用比较。

④取水、防洪、排污设施所需费用比较。

⑤抗震所需费用比较。

⑥环境保护、生活设施等费用的比较。

§4.3.2厂址推荐方案

(1)绘制推荐厂址的位置图。在有等高线的地形图上标明厂址四周界址、厂址内生产区、生活区、厂外工程、取水点、排污点、堆场、运输线等位置及四邻居民点和主要生产企业的相互位置。说明对生产要求的适应性和合理性。

(2)叙述厂址地貌、地理、地形的优缺点和推荐理由。说明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气象等自然条件符合建厂要求的理由。

(3)环境条件的分析。

(4)占用土地种类分析:

①占用耕地面积占总占地量的比例;

②占用林地面积占总占地量的比例;

③利用荒地面积占总占地量的比例;

④利用山坡面积占总占地量的比例;

⑤需要拆迁的面积和估计所需的费用;

⑥推荐厂址的主要技术经济数据。

第五章工厂技术方案

技术方案是可行性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要研究项目应采用的生产方法、工艺和工艺流程、重要设备及其相应的总平面布置、主要车间组成及建筑物结构型式等技术方案。并在此基础上,估算土建工程量和其它工程量。在这一部分中,除文字叙述外,还应将一些重要数据和指标列表说明,并绘制总平面布置图、工艺流程示意图等。

§5.1项目组成

凡由本项目投资的厂内、外所有单项工程、配套工程包括生产设施、生产后勤、运输、生活福利设施等,均属项目组成的范围。

各单项工程和配套工程需按其性质加以分类,一般可分为:生产车间或工段;辅助生产车间或配套工程;厂外工程;生产后勤车间或设施;生活福利设施;其它单项工程。

如有自成体系需单独撰写分项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配套工程,如自备热电厂、水厂、铁路、专用线等,应列出工程的名称、分项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的编号。并将工程的投资列入项目总投资内,分项研究报告列为附件。

§5.2生产技术方案

生产技术方案系指产品生产所采用的工艺技术(包括专利或专有技术)、生产方法、主要设备、测量自控装备等技术方案。选择技术方案必须考虑:技术是否是先进成熟的;是否适合所用的原料特性;是否符合产品所定的质量标准;能否适应拟建地区现有工业水平;在维修、操作、人员培训等方面是否有不能克服的障碍;所需投入物的规格和质量能否满足生产要求,并与地区的技术吸收能力、劳动力来源相适应等。

§5.2.1产品标准

叙述本项目主要产品和副产品的质量标准。如国家一级标准、行业标准等。并将选定的标准与国家标准、国际常用标准作比较说明。

§5.2.2生产方法

使用同一种原料生产同一种产品,如有不同的生产方法时,在可行性研究阶段需要作方案性选择,根据产品用途、质量和成本等因素择优确定。对选定的方法需要说明生产方法的名称及主要特征、选用的理由以及与其它生产方法比较的利弊。

在选用专有技术、专利技术时,应说明取得技术来源、专利号、技术特征,还需说明专利和技术转让费的金额及支付方式。

§5.2.3技术参数和工艺流程

工艺流程系指投入物(原料或半制品)经有次序的生产加工成为产出物(产品或加工品)的过程。在生产过程中规定的各种技术条件和数据,统称为技术参数。工艺流程和主要技术参数,在可行性研究阶段需要结合产品质量、生产成本、各种消耗等要求,选取最佳方案。

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只叙述若干主要车间的工艺流程,一般车间可从略。

§5.2.4主要工艺设备选择

主要工艺设备系指工艺流程中的重要设备(包括专用设备和通用设备),应按车间、工段分别叙述所选取设备的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和来源。需要从国外引进的设备,则应详细论述引进的必要性,引进的必要性,引进方向和选择方案比较。主要设备选型是生产的技术水平和经济合理性的具体表现,必须作多方案比较后,确定主要设备的规格型号与来源。

(1)按车间、工段编列主要工艺设备(包括计算机集中控制站室的装备)一览表。需要引进的设备(包括备品备件)应单独列表。引进设备还要说明引进必要性、备品备件的来源、国内分交方案,引进设备外汇来源及引进计划。

(2)一般设备(除已列入表内的设备以外的其它设备)在可行性研究阶段一般不作详细选择,但需按车间(工段)参照现有同类型、同规模生产厂所用的一般设备估算本项目应予装备的设备数量,或采用行业中惯用的比例指标推算出本项目,本车间所需一般设备的数量。

(3)全厂计量设施的配置原则和要求。

(4)设备费用估算。主要设备可根据询价、协议意向书中价格等分别估算,一段设备可综合估算。

§5.2.5主要原材料、燃料、动力消耗指标

单位产品所用材料、燃料、动力等的消耗指标选取的来源有:

(1)现有生产厂的消耗定额高低值的平均数;

(2)同型号设备的实际运转时的消耗值;

(3)通过生产试验测定及分析推算;

(4)设备出厂时的说明或订货合同规定值。可行性研究中,可结合本项目技术方案特征,确定主要原材料、燃料、动力消耗指标值;

(5)撰写主要原材料、燃料、动力消耗指标表。消耗指标不同于前面所列的原材料、燃料及动力需用量,消耗指标纯属生产过程中需要的或消耗的数量,不包括其它因素如:运输、储存的损耗。消耗指标与所用生产技术的先进程度有关;同一种设备不同型号的,又同生产管理和操作水平直接有关,因此常被用作企业间衡量经营管理水平的指标。

§5.2.6主要生产车间布置方案

在工艺流程、技术参数和主要设备选择确定以后,应就设备的外形、前后位置、上下位差以及各种物料的输入和流向、操作要求等作通盘的研究,选择车间布置方案。车间布置方案要求达到物料流向最经济、操作控制最有利、检测维修最方便。

主要生产车间布置方案要求提出车间布置简图、主要标准尺寸和技术说明。

非主要车间布置方案要求提出建筑面积、平面尺寸、层高等估算和建筑物特征。

§5.3总平面布置和运输

§5.3.1总平面布置原则

总平面布置应根据项目各单项工程、工艺流程、物料投入与产出、废弃物排出以及原材料储存、厂内外交通运输等情况,按厂地的自然条件、生产要求与功能以及行业、专业的设计规范进行安排。达到工艺流程(生产程序)顺畅、原材料与各种物料的流送线路最短、货流人流分道、生产调度方便,并考虑用地少、施工费用节约等要求。总平面布置还应考虑到企业今后发展的方向、与外界的交通联系线路等外部因素的合理安排。在确定了总平面布置原则并绘制总平面布置后,需估算厂区场地平整、建、构筑物基础、管沟、路槽地下工程等全厂土石方量,并说明余缺量的走向与来源。

§5.3.2厂内外运输方案

根据工厂的投入物、产出物与废弃物的总量,按其不同种类、不同运输方式与运输工具分类说明,从运量、运距、运输成本、运输负荷变化以及投资与经常费用等方面加以分析。确定和推荐经济、实用的运输方案。运输方案的确定要包括全厂运输量分析、运输设备选择和厂外、厂内运输方案的说明,其中厂内运输方案要求作到与生产有机配合。

§5.3.3仓储方案

论述原材料、燃料、主要辅助生产物料主副产品的年周转次数;储存期(可供生产需要的天数);储存方式(散堆、包垛、罐储);装卸及搬运方式等方案设想和要求,对用量较大的大宗货物以及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仓储方案,应专题叙述。

§5.3.4占地面积及分析

建设项目用地,应遵循保护、开发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土地的方针,尽量少占耕地,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要估算占用土地数量,并分别估算生产区、生活区、原料基地占地面积,计算土地利用系数、生产区场地利用系数、全厂绿化系数、占地用地面积等指标。

在占用土地分析中,还需同时说明需要拆迁的原有建筑物、构筑物的数量、面积、建筑类型;可利用的原有建构筑物的面积,拆迁后原有人员及设施的去向,项目需要支付的赔偿费用。并对可能的不同拆迁方案进行拆迁费用及征地费用的比较。

§5.4土建工程

土建工程是指工厂所有建筑物、构筑物的建筑与结构设计。在可行性研究阶段仅需对主要生产厂房、重要构筑物以及特殊基础工程作原则性的叙述和方案选择建议,如采取的建筑形式和标准、结构造型、基础类型和需要采用的重要技术措施等。对一般建(构)筑物只作综合说明、估算工程量、选取单位造价指标等即可。对全厂所有建(构)筑物的工程量,造价以及三材用量。视单项工程的大小,可采用不同方式进行估算。

§5.4.1主要建、构筑物的建筑特征与结构设计

按生产流程顺次列出主要建(构)筑物名称、建筑面积;建筑形式和标准、建筑材料的选用要求;特殊要求(防腐、防爆、防火、隔音、隔热等);消防及报警设施选用标准和要求,应遵守的设计规范名称。

对一般建筑物可以列出工程量、建筑面积作综合性说明。

结构设计的依据,主要是建构筑物的结构造型、地基处理方案、建构筑物基础造型及对施工的特殊要求。

对需要进行抗震设计的,要有地震烈度确定依据、地震设防标准及设防方案的选择及说明。

§5.4.2特殊基础工程的设计

遇有不良地质条件的项目或重要建构筑物与大型工艺设备的基础工程,应进行特殊基础工程设计,提出设计方案的选择建议。

对需要防震动,防腐蚀及其他有特殊要求的建筑物以及对基础沉降有严格要求的工艺设备的基础工程,需作专题研究,提出设计方案的选择建议。

§5.4.3建筑材料

分析拟建地区可以提供的建筑材料名称、规格、运输条件、预制构件的最近供应点和可提供的最大构件规格及制作能力。需由外地供应的应说明主要建筑材料名称及供应点。对项目施工时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要单独说明,如需说明特殊工程的施工组织与机具、大型或大宗预制构件的来源等。

进行三材用量估算,撰写建筑材料用量估算表。

第六章环境保护与劳动安全

在项目建设中,必须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环境保护和职业安全卫生方面的法规、法律,对项目可能对环境造成的近期和远期影响,对影响劳动者健康和安全的因素,都要在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分析,提出防治措施,并对其进行评价,推荐技术可行、经济、布局合理、对环境的有害影响较小的最佳方案。按照国家现行规定,凡从事对环境有影响的建设项目都必须执行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批制度。同时,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对环境保护和劳动安全要有专门论述。

§6.1建设地区的环境现状

(1)项目的地理位置(附平面图);

(2)地形、地貌、土壤和地质情况;江、河、湖、海、水库的水文情况;气象情况;

(3)矿藏、森林、草原、水产和野生动物、野生植物、农作物等情况;

(4)自然保护区、风景游览区、名胜古迹、温泉、疗养区以及重要政治文化设施情况;

(5)现有工矿企业分布情况;

(6)生活居住区分布情况和人口密度、健康状况、地方病等情况;

(7)大气、地下水、地面水的环境质量状况;

(8)交通运输情况;

(9)其他社会经济活动污染、破坏现状资料。

§6.2项目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

§6.2.1主要污染源

分车间叙述产生污染物的装置、设备、生产线及其投入物、产出品和排出物的品种、数量、排出方式,产生震动和噪声、粉尘、恶臭、有毒气体的装置和车间;易燃、易爆、剧毒物料的运输线路(指厂内外自运)、储存库站位置;放射性物料及放射性废弃物的运输线路、储存和使用场所及其位置。

分析污染物的性质、成分、数量、危害程度。

§6.2.2主要污染物

(1)主要污染物向厂(场)外排放的性质可分为:烟尘、粉尘、废气、恶臭气体、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废液、废渣、噪声、放射性物质、振动、电磁波辐射等。

(2)主要污染物所含有害物质分析,列举污染物所含主要有害有毒物质。

(3)排放量。污染物经处理后最终排入周围环境的含有有害物质的混合物的数量,注明混合物中所含有害物质的含量或浓度,并列出国家或地区允许的排放标准。

§6.3项目拟采用的环境保护标准

采用的环境保护标准是指国家及项目所在地区环保部门颁发的标准,如大气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噪声卫生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及有关法规、规定等。如地区规定严于国家规定时应执行地区规定;地区没有特定要求的;执行国家规定。个别目前国家和地方尚未制定标准的由可行性研究单位与当地环保部门协商确定。

§6.4治理环境的方案

(1)项目对周围地区的地质、水文、气象可能产生的影响,如地下水位下降、地面沉降等。防范和减少影响的措施。

(2)项目对周围地区自然资源可能产生的影响。如森林和植被破坏影响野生物、植物繁殖和生存等,防范和减少这种影响的措施。

(3)项目对周围自然保护区、风景游览区名胜古迹、疗养区等可能产生的影响,如土壤污染、水源枯竭等,防范和减少这种影响的措施。

(4)各种污染物最终排放量对周围大气、水、土壤的破坏程度及对居民生活区的影响范围和程度,污水、废气、废渣、粉尘、及其它污染物的治理措施和综合利用方案。

(5)噪声、震动、电磁波等对周围居民生活区的影响范围和程度,消声、防震的措施。

(6)绿化措施,包括防护地带的防护林和建设区域的绿化。

§6.5环境监测制度的建议

监测布点原则;

监测机构的设置和设备选择;

监测手段和监测目标。

§6.6环境保护投资估算

环境影响经济损益简要分析。对可以量化的环境影响,可将其计算并列入经济评价中现金流量表内进行分析。

§6.7环境影响评论结论

§6.8劳动保护与安全卫生

建设项目必须确保投产后符合职业安全卫生要求,保障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应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分析和评价。

§6.8.1生产过程中职业危害因素的分析

(1)生产过程中职业危害因素的分析;

(2)生产过程中的高温、高压、易燃、易爆、辐射、振动、噪声等操作者健康影响的分析;

(3)生产过程中危害因素较大的设备、分布点及其危险程度。

(4)可能受到职业危害的人数及受害程度。

§6.8.2职业安全卫生主要设施

(1)危险系数较大的生产点、拟采取的防护方案及安全检测设施;

(2)生产过程中的自动报警、紧急事故处理等安全设施的初步选择方案;

(3)对高温、高噪声、高振动工作环境拟采用的防护、检测和检验设施。

§6.8.3劳动安全与职业卫生机构

(1)机构设计及人员;

(2)保健人员和保健制度;

(3)日常监测检验人员。

§6.8.4消防措施和设施方案建议

第七章企业组织和劳动定员

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根据项目规模;项目组成和工艺流程,研究提出相应的企业组织机构、劳动定员总数及劳动力来源及相应的人员培训计划。

§7.1企业组织

企业组织机构包括生产系统、管理系统和生活服务系统的划分,其设置主要取决于项目设计方案和企业生产规模(产品范围和产量、车间多少、职工人数等)。

企业组织机构设置要符合现代化大生产管理的要求,保证多个部门、多个环节以及全体成员之间能协调一致地配合,以完成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

§7.1.1企业组织形式

部门、行业不同,生产规模不同,企业组织机构可采用不同的形式。最通用的形式是采用金字塔式(企业董事会或管理委员会)、中层经营管理(部门和科、处)和基层现场管理(车间和设施)等三个层次。一般来说,企业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成反比关系,幅度越大,层次越少。中小型项目可采用两级管理(厂和科室、车间);大型项目可采用三级管理(公司或总厂、厂或分厂、车间)。

§7.1.2企业工作制度

根据各车间和设施的工艺特点和生产需要,可分别采用连续工作制或间断工作制。个别项目采用季节性生产,每年可分为生产期和停产期。

§7.2劳动定员和人员培训

§7.2.1劳动定员

一般来说,企业所需人员按其工作岗位和劳动分工不同,可分为四类人员:

(1)工人:是指在基本车间和辅助车间(或附属辅助生产单位)中直接从事工业性生产的工人及厂外运输与厂房建构筑物大修理的工人;

(2)工程技术人员?是指担负工程技术工作并具有工程技术能力的人员;

(3)管理与经营人员:是指在企业各职能机构及在各基本车间与辅助车间(或附属辅助生产单位)从事行政、生产管理、产品销售的人员;

(4)服务人员:是指服务于职工生活或间接服务于生产的人员;

在可行性研究中,分别估算各类人员需用量,并说明其来源,撰写劳动定员汇总表。

企业所需人员,有一部分必须参与建设过程、设备安装、调试,对这部分人员的来源及进厂时间要单独说明。

§7.2.2年总工资和职工年平均工资估算

分人员类别估算年工资总额,并计算职工年平均工资。

§7.2.3人员培训及费用估算

(1)人员来源分析,需培训的人员总数。

(2)培训方式:①派往类似厂矿的生产现场和设备制造现场,通过实习培训生产、维修和管理人员,部分生产维修人员可参加本项目施工现场的施工、设备安装、调试、运转。引进国外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必要时派往国外生产现场和设备供应厂实习。②在厂区举办各种类型的培训班,按照生产和业务工作的具体内容,分专业、分工种进行培训。

(3)培训计划。国内培训人员数量、专业、时间、方式和国外培训人员数量、国别、专业、方式、时间及国外培训的必要性。

(4)培训费用。国外培训的,要单独说明外汇来源。

第八章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项目实施时期的进度安排也是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谓项目实施时期可称为投资时期,是指从正式确定建设项目(批准可行性研究报告)到项目达到正常生产这段时间,这一时期包括项目实施准备、资金筹集安排、勘察设计和设备订货、施工准备、施工和生产准备、试运转直到竣工验收和交付使用等各个工作阶段。这些阶段的各项投资活动和各个工作环节,有些是相互影响,前后紧密衔接的;也有些是同时开展、相互交叉进行的。因此,在可行性研究阶段,需将项目实施时期各个阶段的各个工作环节进行统一规划、综合平衡,作出合理而又切实可行的安排。

§8.1项目实施的各阶段

§8.1.1建立项目实施管理机构

根据项目不同,新项目可以由业主指定项目实施管理机构;改扩建和技改项目可在老企业内专门成立筹建小组,筹建小组的任务是办理勘察设计和施工的委托手续及签订相应的合同和协议(一般是通过招标、投标和评标来确定的);参加厂址选择;提供设计必需的基础资料;申请或订购设备和材料;负责设备的检验和运输;承担各项生产准备工作。

§8.1.2资金筹集安排

项目资金的落实包括总投资费用(固定资产投资和流动资金)的估算基本符合要求和资金来源有充分的保证。在可行性研究阶段要撰写投资估算,并在考虑了各种可行性的资金渠道的情况下,提出适宜的资金筹措规划方案。在正式确定建设项目和明确了总投资费用及其分年度使用计划之后,即可立即着手筹集资金。

§8.1.3技术获得与转让

技术获得和转让是实施时期的一个关键要素,选择的技术将涉及到法律、经济、财务和技术等许多方面。当从国外引进专有技术时,与国外供应商的谈判有时需要长的时间,有时还要解决法律问题,例如专利权的限制或者技术转让的限制等。如果技术供应商标的合同责任中含培训,那就应该包括在培训计划中,可行性研究中应包含与项目选择有关的技术获得与转让有关的计划时间和费用。分配给项目详细工程设计的计划时间,将取决于技术种类及其复杂性。

§8.1.4勘察设计和设备订货

在设计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要委托进行必要的现场勘测工作。要提出设备、材料订货清单和非标准设备制造图纸。勘测精度要与设计阶段相适应,设计阶段的划分可根据不同项目区别对待。大中型项目一般采用两阶段设计(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技术复杂或行业有特殊要求的项目或其中某些采用新工艺技术的车间,可能在施工图设计之前,再增加一个技术设计阶段。

安排大型建设项目的设计进度要充分考虑设备问价和大型设备的预订货时间以及取得设备资料的时间。

订购设备要考虑设备到达时间和安排顺序。当引进国外设备时,还要考虑到向国外有关公司进行询价、谈判(技术谈判和商务谈判),比选和签订合同所需要的时间,以及办理各种审批手续所需的时间。

§8.1.5施工准备

项目初步设计话总概算一旦批准之后,即可着手进行施工准备,施工准备包括的主要工作内容有:选定施工单位话签订施工合同。

一般时通过投标确定施工单位。此外,还需进行如弟征购和拆迁安排;组织设备和材料订货(前面已经述及);完成施工用水、用电和道路等工程;进行临时设施建设和代替临时工程的住宅建设以及报批开工报告等。

§8.1.6施工和生产准备

(1)施工。施工阶段时项目实施时期的主要阶段。安装大型复杂项目,施工单位要根据施工图撰写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根据工厂生产系统投产次序安排车间和设施的施工顺序,主体车间及其相应的辅助公用设施的配套要完整。土建施工和设备的验收、发运、运输以及设备的安装都要作出适当的安排,保证合理交叉进行。

(2)生产准备:

①建立管理机构,企业管理方式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逐步形成、扩大和健全。

②招收和培训职工。对职工的调集、招聘和必要的培训要做出适当的时间安排,使其和生产经营需要相衔接。

③组织收集生产技术资料,制订必要的管理制度和各种操作规程。

④组织生产物资供应。落实原材料、燃料、协作产品、水、电、汽和其他配合条件,签订有关协议。

⑤组织工具、器具、模具、备品、备件等的计划、制造和订货。

⑥生产前推销。投产前后应制订具体的销售计划,并进行销售市场的准备工作,包括广告宣传、培训销售人员和推销人员等。

§8.1.7竣工验收

这个阶段通常包括以下各项活动:

(1)生产前检查;

(2)试运转(单机试车或联动试车);

(3)负荷试运转(负荷试车);

(4)竣工验收、交付使用。

建设项目按批准的设计文件规定的内容建完,并经生产前检查、试运转、带负荷试运转合格后,形成生产能力,能正常生产合格产品时,应及时验收。这时,生产人员进驻现场,由施工单位向建设单位办理移交固定资产手续,交付使用。

国外引进成套设备项目和大型联合企业可安排试生产阶段,试生产时间一般不应超过三个月(成套引进项目合同中有专门规定除外)。

建设项目验收前,建设单位应组织设计、施工等单位进行初步验收,提出竣工验收报告和竣工决算,系统整理技术资料,提交竣工图。

§8.2项目实施进度表

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根据分别确定的项目实施各阶段所需时间,撰写实施进度表,项目实施进度表有多种表示方法。在我国,多年来一直采用的方法是横道图。近年来,网络图在一些行业中也开始应用。

简单项目的实施进度可用横道图,复杂项目的实施进度可用网络图(关键路线法或项目评审技术)。为避免项目实施工程中费用和时间的浪费以及各项作业活动能前后左右的协调配合,利用网络图可以模拟实施项目的各种不同方案进行筛选。

§8.2.1横道图

横道图是一种最简单的方法。它可适用于各种项目,这种图表可以表示建设项目的计划任务、计划进度和实际记录等具体内容。它是把项目实施计划分为若干项(作业活动或工作单元),用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各项作业活动,每项工作用一横道表示,横道两端表示该项作业活动的起、止时间;其长度即是完成该作业活动所需时间。

§8.2.2网络图

对于包括许多相互关联并连续活动的大型复杂的综合建设项目和对实施进度有图书要求的项目,需要适用网络图。应用统筹方法对项目实施进度作出安排。网络的定义是一组节点(圆圈)用一组带方向弧所连接,关键路线法(CPM)和项目评审技术(PERT)是应用网络图的两种方法,网络图多用于施工阶段的项目规划与控制。目前在可行性研究阶段,一些行业也有所应用。

§8.3项目实施费用

项目实施费用是指项目从筹建开始直到项目鞠躬投产以前整个实施时期的筹建费用。这部分费用应包括在项目固定资产投资估算的第二部分,即其他建设费用中,项目实施费用按以下各项分别估算。

§8.3.1建设单位管理费

建设单位管理费是指筹建单位为进行项目筹建、建设、联合试运转、验收总结等工作所发生的管理费用,不包括应计入设备、材料预算价格的建设单位采购及保管设备、材料所需的费用。可以“单项工程费用”为基础,乘以按照工程项目的不同规模分别制定的建设单位管理费率计算。

§8.3.2生产筹备费

生产筹备费是指生产筹备人员费和投产前进厂人员费用。

§8.3.3生产职工培训费

生产职工培训费用是指项目在竣工验收、交付使用之前拟建企业自行培训或委托其他厂矿培训技术人员、工人和管理人员所支出的费用以及生产单位为参加施工、设备安装、调试、熟悉工艺流程机械性能等需要提前进厂人员所支出的费用。该项费用可根据规划的培训人员数、提前进厂人数、培训方法、时间和职工培训费定额计算。

§8.3.4办公和生活家具购置费

办公、生活家具购置费是指为保证项目初期正常生产、使用和管理必须购买的办公和生活家具、用具的费用及设计规定必须建设的托儿所、医院、招待所、中小学等的家具、用具费用。该项费用可按有关定额计算。

§8.3.5勘察设计费

勘察设计费是指:

(1)委托勘察设计单位进行可行性研究、勘察设计,按规定应支付的费用;

(2)在规定范围内由建设单位进行勘察设计所需的费用。此项费用可按国家颁发的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和有关规定进行撰写。

§8.3.6其它应支付的费用

第九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建设项目的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分析,是项目可行性研究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计算项目所需要的投资总额,分析投资的筹措方式,并制定用款计划。

§9.1项目总投资估算

建设项目总投资包括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和流动资金。

§9.1.1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由固定资产投资、投资方向调节税和建设期利息组成,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要分别估算,并汇总为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1)固定资产投资。根据前述各部分中估算的费用额,估算固定资产投资。

①工程费用。

分为建筑工程、设备购置、安装工程、其他四项费用,可按主要生产车间、辅助生产车间、公用工程、服务及生活福利设施、厂外工程等分别计算,以人民币、外币分别表示。

主要生产车间是指生产主要产品的生产车间,辅助生产车间指为主要生产车间配套的工程项目。

公用工程是指为本项目生产服务的工程,如循环水场、给排水管网、给水泵站及水池、消防设施、三“废”处理、输变电工程、电信工程、供热电汽线路等。

服务及生活福利工程包括办公楼、试验楼、职工宿舍、食堂、学校等。厂外工程主要是指本项目的输水管线、排水系统、高压输变电、物料管线、通讯管线、专用码头、专用公路、铁路专用线、销售仓库、货物转运站等。

②其他费用。

除了将前几章中已估算的费用进行汇总分类外,还应将未估算的费用项目作出详细的估算。

其主要费用项目有:①建设单位管理费;②职工培训费;③办公和生活家具购置费;④土地征用费;⑤外籍技术人员来华费用;⑥出国人员培训考察费;⑦进口设备材料国内检验费;⑧工程保险费;⑨大件运输措施费;⑩大型吊装机具费;①项目前期工作费;②设计费;③其他费;

第二部分费用估算是,应说明各种费用的取费标准、定额,一般按国家和地区有关规定执行。估算中有外汇费用时,以外币表示。

③预备费。

分为基本预备费和涨价预备费两部分。分别计算列出,涨价预备费以年度投资中第一部分费用为基础,按国家计委的费率计算,同时需考虑外汇部分的限价因素。

(2)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按国务院第82号令(1991年4月16日)的有关规定执行。

(3)建设期利息应根据提供的项目实施进度表已研究确定的基本建设投资来源及资金筹措方式、各种贷款的利率及分年度用款计划表计算得出。当项目投资来源为多种渠道时,应分别计算各种贷款资金的建设期利息。

在可行性研究中,建设期利息均按年计息。利息的计算,分为单利和复利,计息方法及年利率视项目实际情况而定。

利息计算中,假定借款发生当年在年中支用,按半年计息,还款当年也在年中偿还,按半年计息,其余各年按全年计息。按国家规定,建设期利息当年付清。

人民币和外币贷款分别计息,汇总于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中。

以上各项计算完成后,撰写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

§9.1.2流动资金估算

(1)流动资金的组成。项目流动资金按其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可以分为:

①储备资金。即为保证正常生产需要而用于储备原材料、燃料、备品、备件等的资金。

②生产资金。即在正常生产条件下处于生产过程中的生产品占用的资金。

③成品资金。即产成品入库后至销售前这段时间中产成品占用的资金。

除此之外,还有应收应付帐款、现金等组成的流动资金。

(2)流动资金估算。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流动资金的估算,按项目具体情况,可采用扩大指标估算法或分项详细估算法。

扩大指标估算法为:参照同类生产企业流动资金占销售收入、经营成本、固定资产投资的比率以及单位产量占用流动资金的比率来确定流动资金。

分项详细估算法为:按项目占用的储备资金、生产资金、成品资金,分别按年需用额及周转天数估算定额流动资金,按项目占用的应收应付帐款、现金等估算非定额流动资金。

按详细估算法估算流动资金后,可列流动资金估算表。

§9.2资金筹措

一个建设项目所需要的投资资金,可以从多个来源渠道获得,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资金筹措工作是根据对建设项目固定资产投资估算和流动资金估算的结果,研究落实资金的来源渠道和筹措方式,从中选择条件优惠的资金。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应对每一种来源渠道的资金及其筹措方式逐一论述。并附有必要的计算表格和附件。可行性研究中,应对下列内容加以说明。

§9.2.1资金来源

筹措资金首先必须了解各种可能的资金来源,如果筹集不到资金,投资方案再合理,也不能付诸实施,可能的资金渠道有:

国家预算内拨款;

国内银行贷款:包括拨改贷、固定资产贷款、专项贷款等;

国外资金:包括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国外政府贷款、赠款、商业贷款、出口借贷、补偿贸易等;

自筹资金:包括部门、地方、企业自筹资金;

其它资金来源。

可行性研究中,要分别说明各种可能的资金来源、资金使用条件,利用贷款的,要说明贷款条件、贷款利率、偿还方式、最大偿还时间等。

§9.2.2项目筹资方案

筹资方案要在对项目资金来源、建设进度进行综合研究后提出。为保证项目有适宜的筹资方案,要对可能的筹资方式进行比选。

可行性研究中,要对各种可能的筹资方式的筹资成本、资金使用条件、利率和汇率风险等进行比较,寻求财务费用最经济的筹资方案。

§9.3投资使用计划

§9.3.1投资使用计划

投资使用计划要考虑项目实施进度和筹资方案,使用相互衔接。

撰写投资使用计划表。其中:固定资产投资按不同资金来源分年列出年用数额;流动资金的安排要考虑企业的实际需要,一般从投产第一年开始按生产负荷进行安排,并按全年计算利息。

§9.3.2借款偿还计划

借款偿还计划是通过对项目各种还款资金来源的估算得出的,借款偿还计划的最长年限可以等于借款资金使用的最长年限,制定借款偿还计划,应对下述内容进行说明。

(1)还款资金来源、计算依据;

(2)各种借款的偿还顺序;

(3)计划还款时间。国外借款(包括国内外币借款)的还本付息,要按借款双方事先商定的还款条件,如借款期、宽限期、还款期、利率、还款方式确定,与国内按借款能力偿还借款不同的是借款期一般是约定的。还本付息的方式有两种:

①等额偿还本金和利息,即每年偿还的本利之和相等,而本金和利息各年不等。偿还的本金部分逐年增多,支付的利息部分逐年减少。

②等额还本,利息照付。即各年偿还的本利之和不等,每年偿还的本金相等。

利息将随本金逐年偿还而减少。

国外借款除支付银行利息外,还要另计管理费和承诺费用等财务费用。为简化计算,也可将利率适当提高进行计算,对此,可行性研究报告中要加以说明。

第十章财务与敏感性分析

在建设项目的技术路线确定以后,必须对不同的方案进行财务、经济效益评价,判断项目在经济上是否可行,并比选推荐出优秀的建设方案。本章的评价结论是建设方案取舍的主要依据之一,也是对建设项目进行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

本节就可行性研究报告中财务、经济与社会效益评价的主要内容做一概要说明。

§10.1生产成本和销售收入估算

为了确定项目未来的生产经营和盈利情况,对项目的生产成本作出接近实际的预测是可行性研究的重要内容。生产成本是指生产一定种类和数量的产品所发生的经常性费用,它包括耗用的原料及主要材料、燃料、动力、工资、固定资产折旧费用及大修理费、低值易耗品、推销费用等。

在成本估算时,其精确度要与投资估算的精确度相当。

§10.1.1生产总成本估算

生产总成本是指项目建成后在一定时期内(财务、经济评价中按年计算)为生产和销售所有产品而花费的全部费用。

(1)生产总成本的构成有:

①外购原材料及辅助材料。根据前面第四节中外购燃料动力的数量和单价计算。

②外购燃料动力。根据第四节中外购燃料动力的数量和单价计算。

③工资及福利基金。工资根据第七节中的工资总额计算,福利基金按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提取。

④折旧及推销费。

⑤大修理基金。

⑥其它费用,包括成本中列支的税金以及不属于以上项目的支出等。

⑦流动资金利息,按流动资金贷款额和贷款利率计算。

⑧销售及其它费用,包括教育费附加,计入成本的技术转让费等。

以上各项费用总额构成项目生产总成本。总成本扣除折旧及大修理基金和流动资金利息为经营成本。

(2)列表表示生产总成本。

§10.1.2单位成本

单位成本是将总成本按不同消耗水平摊给单位产品的费用,它反映同类产品的费用水平。

生产单一产品的项目以总成本除以设计生产能力即是单位产品成本,生产多种产品的项目,也可按项目成本计算单位成本。

列表表示单位成本。

§10.1.3销售收入估算

根据第三节中预测的产品价格及设计生产能力,逐年计算产品销售收入,当有多种产品时,可分别计算多种产品的年销售收入并汇总计算年总销售收入。

§10.2财务评价

财务评价是根据国家现行财务和税收制度以及现行价格,分析测算拟建项目未来的效益费用。考察项目建成后的获利能力、债务偿还能力及外汇平衡能力等财务状况,以判断建设项目在财务上的可行性,即从企业角度分析项目的盈利能力。财务评价采用动态分析与静态分析相结合,以动态分析为主的办法进行。评价的主要指标有财务内部收益率、投资回收期、贷款偿还期等。根据项目特点和实际需要,有些项目还可以计算财务净现值、投资利润率指标,以满足项目决策部门的需要。

财务评价指标根据财务评价报表的数据得出,主要财务评价报表有:财务现金流量表(全部投资、国内投资、自有资金)、利润表、财务平衡表、财务外汇平衡表。

用财务评价指标分别和相应的基准参数----财务基准收益率、行业平均投资回收期、平均投资利润率、投资利税率相比较,以判别项目在财务上是否可行。

财务评价详细做法见本书另章。

§10.3国民经济评价

在对建设项目进行经济评价时,除了要从投资者的角度考察项目的盈利状况及借款偿还能力外,还应从国家整体的角度考察项目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和需要国民经济付出的代价,后者称为国民经济评价。它是项目经济评价的核心部门,是决策部门考虑项目取舍的重要依据。

§10.4不确定性分析

在对建设项目进行评价时,所采用的各种数据多数来自预测和估算。由于资料和信息来源的有限性,将来的实际情况可能与此有较大的出入,即评价结果具有不确定性,这对项目的投资决策会带来风险。为了避免或尽可能减少这种风险,要分析不确定性因素对项目经济评价指标的影响,以确定项目的经济上的可靠性。这项工作称为不确定性分析。

根据分析内容和侧重面不同,不确定性分析可分为盈亏平衡分析、敏感性分析和概率分析(风险分析),盈亏平衡分析只用于财务评价,敏感性分析和概率分析可同时用于财务评价和国民经济评价,在可行性研究中,一般都要进行盈亏平衡分析,敏感性分析和概率分析可视项目情况而定,不确定性分析的具体做法,见本书第九章。

§10.5社会效益和社会影响分析

在可行性研究中,除对以上各项经济指标进行计算、分析外,还应对项目的社会效益和社会影响进行分析。

项目社会分析方法,除可以定量的以外,还应对不能定量的效益影响进行定性描述。内容包括:

(1)项目对国家(或地区)政治和社会稳定的影响。包括增加就业机会、减少待业人口带来的社会稳定的效益,改善地区经济结构、提高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等。

(2)项目与当地科技、文化发展水平的相互适应性;

(3)项目与当地基础设施发展水平的相互适应性;

(4)项目与当地居民的宗教、民族习惯的相互适应性;

(5)项目对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影响;

(6)项目的国防效益或影响;

(7)对保护环境和生态平衡的影响。

可行性研究人员可以根据项目的不同特点,对项目的主要社会效益或影响加以说明,供决策者考虑。

第十一章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

§11.1结论与建议

根据前面各节的研究分析结果,对项目在技术上、经济上进行全面的评价,对建设方案进行总结,提出结论性意见和建议。主要内容有:

(1)对推荐的拟建方案建设条件、产品方案、工艺技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影响的结论性意见。

(2)对主要的对比方案进行说明。

(3)对可行性研究中尚未解决的主要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和建议。

(4)对应修改的主要问题进行说明,提出修改意见。

(5)对不可行的项目,提出不可行的主要问题及处理意见。

(6)可行性研究中主要争议问题的结论。

可行性研究报告附件。

凡属于项目可行性研究范围,但在研究报告以外单独成册的文件,均需列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附件,所列附件应注明名称、日期、编号。

§11.2附件

(1)项目建议书(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

(2)项目立项批文

(3)厂址选择报告书

(4)资源勘探报告

(5)贷款意向书

(6)环境影响报告

(7)需单独进行可行性研究的单项或配套工程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8)重要的市场调查报告

(9)引进技术项目的考察报告

(10)利用外资的各类协议文件

(11)其它主要对比方案说明

(12)其它

§11.3附图

(1)厂址地形或位置图(没有等高线)

(2)总平面布置方案图(没有标高)

(3)工艺流程图

篇5

为经营者提供及时而又相关的决策信息是财务人员 的职责。决策信息的载体一般表现为内部管理报告。然而长期以来,理论界和实务界在对外财务报告体系方面展开了一系列探讨而对企业 内部管理报告却很少研究。保证投资者利益和企业价值最大化固然是重中之重,但财务人员仅仅忙于对外财务报告的编制,而不研究对内管理报告体系的完善,则是舍本逐末的做法。因为只有兼顾对内对外 的报告职能才能促使财务人员下大力了解和正确理解企业的经营活动,撰写出投资者乐于看到的财务情况说明书 ,管理人员也可以据此做出正确的生产经营决策,进而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为什么这样说呢?难道不能用 日益详尽的对外财务报告代替企业内部管理报告吗?答案是否定的。原因如下 :

第一,企业的经营活动贯穿着一系列的决策,各级决策者对信息的需求口径和类别是不同的,这就是管理会计中经常提到的决策信息的相关性和有用性 问题 ,仅仅一份受到会计准则各方面约束的财务报告绝不可能使人们各取所需。例如,企业绩效考核所需要的指标若以对外财务报告为依据计算则会严重失真,达不到考核的目的和激励的效果。为此,财务人员就应该承担起加工、分析、整理和过滤不相关信息的职责 ,以节省时间,提高管理效率。

第二 ,对外财务报告由于是定期编制,因而对经营决策来说具有严重的滞后性 。而企业的经营环境瞬息万变,管理者需要的是实时的决策信息。此外,一些实施了电算化的企业每月增加的数据量在1G以上 ,如果不及时处理和转化信息,这些数据很可能变成垃圾而丧失其对决策的有用性 。

第三 ,对外财务报告只能静态地反映企业的历史信息,而不能反映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它以财务会计信息为主,缺乏经营管理信息 ,因而对决策的支持作用很弱。现行财务报告虽然要求提取八项准备,但其计量属性基本上还是历史成本原则 ,很难满足决策者对预测信息的需求 。

第四,由于没有健全的管理报告体系,许多经营者常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感慨。他们往往在需要某方面信息时就要求有关部门提供,接受任务 的部门就加班加点组织和整理数据,结果还是各部门提供的信息口径不一致 ,同样的指标有若干种答案,造成经营者的迷茫和困惑,无法正确决策。另一方面,提供信息的部门疲于应付,却形成了重复而没有决策意义的信息,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因此 ,企业建立起例行的 、规范的、分级次和有针对性 的内部管理报告体系是非常必要的。

而满足上述要求的报告体系的建立极大程度上依赖于现代化 的管理 工具——计 算机 。首先 ,它能够对数据库 的构建存储大量数据 ,只要 数据库结构设 计合理 ,就可以按照管理者 的决策需要从多角度多层次查询 、汇总相关的信息 ,提供立体多维的财务报告 ,满足决策有用性 的要求。其次 ,它能够通过各种应 用软件将许 多复杂 的决策模 型变为简单 的参 数录入 ,在瞬间就可求取模型的运算结果。再次,在计算机庞大的存储和运算功能的支持下,财务信息的日常揭示成为可能,不同期间的财务报表可以随机产生,通过定义固定格式的信息提取公式建立起实时报告系统 ,彻底解决财务信息滞后性的问题。最后 ,在信息的表达方式上,也可以更多地运用图形方式,使信息的表达更形象 、更直观 、更容易为决策者接受和理解,而且随着通信技术的普遍应用 ,纸质报告的传递被局域网和互联网所替代,如此既增加了信息的传递速度也避免 了信息丢失的风险。基于这种成熟的应用环境,笔者认为企业完全可以建立如下表所列示的内部管理报告体系。

与对外财务报告相同,建立内部管理报告体系也要贯彻表内优先原则。其原因在于表式财务报告的格式固定 ,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口径不一致和随机性的问题,也符合计算机程序一次设计,长期适用的特点。在表中所列管理报告体系的四类报告中,占有很大的比重的信息类报告,由于其反映的主要是财务、统计方面的信息,故仍采用表格的形式。

第一,信息类报告主要是经过初步加工的、需要使用者的概括技能加以理解和运用的财务、统计方面的报表报告 ,它要求及时准确的数据输入。企业必须实时处理业务单据和会计凭证,并建立相应的审核机制 ,分别设置制单和审核岗位 ,分由不同的人员来执行。此外,信息类报告还应满足多角度多层面的要求 。仅以发货统计表为例 ,就可分别以地区、客户、业务员、产品、渠道等为关键字查询汇总;也可以通过设置主关键字、次关键字在一张报表上反映出多维的信息。

第二 ,分析类报告一般是经过深度加工的、兼有固定的表格形式和文字说明形式,需要时还可辅之以图形形式,是更受企业高层管理者青睐的报告。它通常由中层 、基层管理人员根据信息类报告所反映出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而编制因而其报送的频率不会有信息类报告那么稳定,它具有一定的随机性。但诸如预算差异分析表之类的报告也必须纳入例行报告的范围。除文字形式之外 ,分析类报告基本上都能实现计算机的自动生成,因而它也能满足及时性的要求。一般来说,文字形式的分析要求简明透彻,能帮助使用者理解表格和图形所反映的深层次问题。此外 ,分析类报告还包含一些常用的决策模型,如净现值模型、本量利模型、线性规划模型等,有条件的企业还可以应用计算机软件来求解模型结果。

第三,控制类报告主要是对最关键的决策信息进行反映。它的功能是变财务信息的事后反映为事前和事 中的监督控制 ,而且可以直接应用到基层。如在发货限额和预算限额的控制方面能发挥很好的作用。在制定了信息政策的企业 ,业务人员每天都应根据赊销预警报告来决定 自己的发货对象和货款催收策略,以便中高层管理者能根据此类报告判断企业的风险水平。在控制过程中,应发挥电脑的作用 ,计算机本身能在限额用尽或超过限额的一定 比例时拒绝开具发货单,从而达到事前和事中控制的 目的。对于预算限额的控制过程也是如此。控制类报告要求控制点本身制定合理,不能过高或过低 ,否则事事请示或疏于控制,那就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篇6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工程总承包可行性分析

中图分类号:TU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国内建筑施工企业开展国内工程总承包业务特点分析

随着国内国际市场的进一步接轨,工程建设市场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目前我国建筑市场上的工程总承包存在如下特点:

1.1工程总承包业务覆盖面有限,工程总承包业务受业主专业能力以及认识能力所限。

工程总承包业务覆盖面有限——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工程总承包在我国从无到有,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积累了一定经验。但相比发达国家,工程总承包模式在我国的推广面还太小,仅占国内建设活动经济总量的不到1%。施工企业的总承包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局限于施工总承包。真正意义上含设计阶段的工程总承包是非常少的,常常局限于世界银行贷款项目、外资项目或合资项目。

工程总承包业务受业主专业能力以及认识能力所限——由于国内很多房地产开发单位专业能力较强,具备很多专业职能管理部门,具备较强的专业管理能力,对工程总承包的刚性需求并不高。同时,由于部门利益、个人利益的驱使,容易在业主班子内部形成多个利益主体。将工程肢解发包、指定关系发包商,这些不符合社会化大生产要求行为可以说在我国社会各个层面是普遍存在的,因此说把工程承包过程划分的越细就越利于利益分配,越增加当权者施展权利的空间。

1.2承包商关键能力不足

我国绝大多数施工企业不具备完善的总承包管理体制和完整的项目管理体系,在咨询设计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技术支持能力、合约管理能力、专业施工协调能力以及相应的资金运作能力和融资能力等关键能力与国际工程总承包商相比有较大的差距。特别是针对国内业主进行工程总承包管理时,很多设计工作、专业承包工作、深化设计工作都交由其他企业办理,可以近似认为将很多重要工作转包的概念。

1.3、工程总承包业务缺少法律地位和配套措施

我国目前形成的资质就位与实践需求差距极大,立法未在引导市场进步中起积极作用。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提及要“提倡对建筑工程实行工程总承包”,国家有关部委也颁发了一些推行工程总承包的法规文件,但在入门的门槛上缺少法律定位。比较明显的就是资质的定位和划分与推行工程总承包背道而驰。我国建筑业的资质定位是工程监理、咨询、设计、施工条块分割,三权鼎立,特别是关于工程总承包的招投标法以及符合国际惯例的工程总承包合同文本仍是空白。相当部分的城市把一项工程划分成设计、施工、监理等分别进行招投标。

配套管理措施的缺失也是造成工程总承包业务推广不利的另一个原因,例如:法律、法规对发包方关于工程总承包发包的行为要进行规范,特别是很多国家财政投资的项目可以进行强制性工程总承包规定,这样才会引起行业的重大变革。我国国内很多财政投资项目由于相关利益部门太多,经常在权衡利弊的情况下进行分割发包,造成工程总承包业务推广不利。

2、 国内建筑施工企业开展国际建筑工程总承包业务特点分析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工业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在国家“走出去”战略的推动下,我国建筑企业国际业发展迅猛,对外承包工程企业也获得了迅速的成长,但我国建筑企业营业额总和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还很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如果以整个世界建筑市场作为一个大的竞争平台来看,作为世界建筑业成员的我国国内建筑企业在国际上进行工程总承包业务承揽的情况如下:

2.1工程承包业务范围、规模不断扩大

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在国际工程总承包的业务范围以及工程规模、造价是不断增长的。1979年,中国公路桥梁工程公司中标伊拉克摩苏尔四桥项目,工程造价金额为3352万美元,成为当年我国对外签订的最大工程承包项目。30年来,我国建筑企业对外承包的大型工程项目的规模记录被不断刷新,业务规模实现跳跃式增长,我国对外工程承包和设计咨询业务总量规模持续快速扩大,先后突破1亿美元、5亿美元、10亿美元、60亿美元和80亿美元大关。到2007年的776亿美元和406亿美元,年均增长率分别达到31.88%和29.37%。

2.2业务立足第三世界及发展中国家,利润率较低

从我国建筑施工企业走出国门直到今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我们的业务基本来源于第三世界及发展中国家,在我们承包国际工程的过程中,足迹遍布非洲、中东、以及其他第三世界国家。

2.3存在的其他问题和原因

首先,我国建筑企业缺乏复合型的国际工程总承包管理人才。人才缺乏一直是影响我国对外工程承包的主要问题,是我国企业与国际大承包商之间存在较大差距的重要原因。中国承包商的管理水平、人才结构、人才储备都需要快速提升与加强。企业需要能够与国外合作伙伴流畅沟通、熟悉国外市场环境和规则、又懂技术能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其次,宏观经济影响我国建筑企业的国际竞争优势。人民币升值对中国承包商的影响很大,大型项目的施工周期往往很长,且合同大多以美元计价,人民币的升值将直接减少企业的利润。在人民币仍面临巨大升值压力的情况下,中国企业在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的竞争优势被削弱。目前中国经济面临高通胀的压力,紧缩的货币政策会对企业经营产生很大的影响。银根紧缩,企业贷款难度增加,需要前期大量投入的工程承包行业受到影响更大,不利于我国建筑企业承接大项目。

 第三,我国建筑企业融资能力弱。国际建筑工程总承包需要承包商带资承包,与国际大型建筑承包企业相比,我国建筑企业的自有资金少,不能满足承包大型国际项目流动资金的需要;并且我国的建筑总承包企业在国际上的声誉和一些国外大的总承包商还有很大差距,取得国际金融机构支持的难度相当大,而我国银行对企业的信贷限额度不能满足承接国际工程的需要。我国的出口信贷利率比其他国家贷款利率高、还款期短,降低了我国建筑企业在带资承包的国际工程项目中的竞争力。

第四,从我国国内建筑企业或具备工程总承包能力的企业来看,具备能够承揽国际建筑工程总承包业务的应该是少数,目前能够在国际上让人认可、有过业绩并具备一定实力的工程总承包企业无外乎中铁工,中铁建,中建等大型央企,相比国内其他众多的大中小型建筑企业来说,可谓凤毛麟角。

篇7

[关键词]风电资源 能源结构调整 风电发展

一、中国的能源结构不合理需要调整

中国的发电结构非常依赖于煤,因此煤价的波动会造成整个电力行业的波动,从而造成整个国家的用电成本也随着煤价的波动而波动,给经济的平稳运行造成影响。此外燃煤发电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中国在2007年以成为事实上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随着全球对气候问题的关注持续升温,中国所承受的国际压力也越来越大。如果美国加入2009年的哥本哈根协议,中国将会面临空前的国际压力。不管出于能源安全还是环境压力,中国都需要对能源结构进行调整。

二、风电行业在非水可再生能源中最具商业价值且储量丰富

风力发电成本和火电相当,目前更是降低到0.4-0.45元/千瓦时。和太阳能相比,风力大规模发电社会所承担的负担要低很多。

对于中国风力资源非常丰富,目前存在很多种说法,国家气象局1980,2004进行的第二,第三次全国风能普查的结果是,陆上10米高可开发利用的风电储量约为:25300万千瓦和29700万千瓦,近海可可开发利用的风能约为75000万千瓦。由于高度越高,风能越好,美国环境计划和国家气候中心,根据模型所得中国50米高可开发利用风能储量为:140000万千瓦和254800万千瓦。虽然不同机构的调查结果不同,但基本上可以看出,我国风力资源非常丰富,能够成为我国电力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我国风力资源没有进行过详尽的评估,因此无法得出具体准确的数据,但从目前规划的风电基地来看,我国在未来的装机量至少将达到10000万千瓦,那么至少在未来5年内,风资源不会成为瓶颈。

三、中国目前风电行业正经历着高速增长

从2002-2003年开始风机装机量步入稳定增长,到2006-2007更是呈现出爆发性增长的趋势。我们认为政策对行业的启动功不可没。但随着行业和政策的不断调整,目前运营风电场已经能够获不错的收益,我们认为在未来,政策对行业的支持会一如既往但政策驱动的作用在逐渐弱化,而市场在行业里面会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在过去政策驱动着中国风电行业的高速增长

从2002-2003年开始风机装机量步入稳定增长,到2006-2007更是呈现出爆发性增长的趋势,我们认为造成现状的原因有如下四点。

(1)2003年特许权项目启动。

(2)2005年可再生能源法的出台。

(3)2005年《发改委关于风电建设管理有关要求的通知》中要求风电设备国产化率达到70%。

(4)2007年《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中大型发电企业配额的确立。

2003年开始的特许权项目解决了2002年以前存在的阻碍风电发展的一些主要问题,明确了风电不参与电力市场竞争,政府承诺固定发电小时内(30000小时)内的固定电价,风电与常规电源上网电价的差额在各省电网内分摊,风电场与附近电网之间的输电线路及配套设施由电网企业投资建设,进场道路及项目准备工作有当地地方政府组织协调等等。这些主要政策后来都被《可再生能源法》采纳。此外2003年,2004年的特许权项目都采用投标价最低者中标,这也对风电设备的价格提出了要求,虽然从国家层面出发是为了控制风电的发电成本,但在客观上确实对提高内资厂商竞争力有明显帮助。

2005年出台的《可再生能源法》将上述政策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使得市场对国家支持可再生能源的信心更加坚定2005年同时出台的《发改委关于风电建设管理有关要求的通知》中要求风电设备国产化率达到70%,这对培育本土的风电产业链十分关键。

2007年《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中规定,凡权益装机量在500万千瓦以上的大型发电集团,非水可再生能源装机量占总装机量的比例在2010年和2020年分别要达到3%和8%。我们认为这可能是导致06,07年行业爆发式增长的导火索。由于太阳能电池过高的成本以及生物质能运输,来源等缺陷,真正最有商业价值的就是风电,因此到2010年占总装机量3%非水可再生能源可能全是风能。按2007年五大发电集团的权益装机量算,到2010年装机量需要达到880万千瓦,2006年的全行业累计装机量不过260万千瓦,考虑到风电的开发从拿到项目到建成还需要2年左右的时间,因此时间仍然比较紧迫,这也是我们认为为什么装机量会在06,07年爆发。截至07年五大发电集团仍然还有527万千瓦的装机量需要完成,这些需求都将在2010年之前得到体现。

2.风电行业逐渐从政策驱动转向经济驱动

国家政策的导向是尽量降低风力发电成本,从而减少社会所额外负担的成本,为了达此目的,通过的方式是培养中国自己风电产业链,提高风电设备的国产化率。2003,2004特许权项目采用的最低价中标原则,2005年出台的《发改委关于风电建设管理有关要求的通知》中要求风电设备国产化率达到70%,都是出于这个目的。这些政策使得内资整机制造商的竞争能力明显提高,同时也在短期内培育起了中国的风电产业生产链。2007年《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中对大型发电集团的配额要求更是直接提供了需求。这些政策使得目前中国的风电产业初具规模,从这点上说这些政策是成功的。

但特许权项目每次装机量较大且众多的前期事项国家都已做完,因此对大型发电集团很有吸引力,由于大型发电集团实力强,能够接受风电场项目的微利或微亏,加之众多投资者希望借此进入风电行业,因此前期特许权项目的上网电价价格很低,使得风电行业的投资回报很低甚至是亏损,这极大的影响了风电行业的健康发展。因为仅仅靠政策提供的需求是不稳定,行业健康稳定的发展,离不开行业需拥有合理的回报,只有有了合理的回报,才会有持续的需求。国家也已认识到这个问题,从后面的分析可以看到,电价对风电场的盈利能力非常重要,为了合理提高竞标时的电价,国家每年都在对特许权项目的中标规则进行修改:

2003.最低价中标;本地化率不低于50%

2004.最低价中标;本地化率不低于60%;单机容量不小于600kw

2005.电价权重为40%;本地化率不低于70%;单机容量不小于600kw;总装由国内厂商提供

2006.电价权重为30%;本地化率不低于70%;单机容量不小于750kw;

投标人应选择好风电设备制造商共同投标,中标不得在进行设备招标另选制造商

2007.电价权重占25%;机组本地化方案占35%;技术占20%;投融资能力占10%;项目财务方案占10%(目前最新的招标中,为电价最接近去掉最高和最低价的平均价为最优)

经过这些规则的调整特许权项目的价格逐步向理性化靠拢,中标电价都在0.5元左右的项目,其有效发电小时数逐年提高。

目前一个典型4.95万kw风电场的盈利概算,可以算出目前以1.5mw机组建设的风电场基本能够盈利,而用750kw机组建设的风电场已经能够获得很不错的收益率。

我们认为目前中国的风电行业盈利能力已经有了足够的吸引能力,各大发电集团投资风电场已经不再仅仅是为了完成配额,随着兆瓦级机组发电成本的下降和稳定性得到证明,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投资者进入风电领域。风电行业的驱动因素已经从政策逐步转向为市场。

四、未来中国风电行业前景仍然非常广阔

在经历了行业经历了高速增长之后,未来前景如何,是我们非常关心的问题,为了预测未来中国风电行业的前景,我们采用的方法是:一是预计中国2020年的发电量。二是预计中国2020年风力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占比。三是用预测的发电量和风力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占比算出2020的装机量,然后往回推出中国风电行业到2020年可能的发展趋势。

为了预测2020年中国的发电量,我们采用了四种方法来进行预测,然后进行相互间的比较,看是否合理:一是采用中国过去发电量和GDP的关系来预测2020年中国的发电量。二是采用日本工业化时期的数据进行对比。三是用中国不同地区人均的发电量的关系来预测2020年人均发电量,进而算出2020年中国的发电量。四是用日本工业化时期人均发电量的增长模式来预测未来中国人均发电量的增长模式,进而算出2020年中国的发电量。

1.中国GDP增速和发电量增速正相关,发电量弹性系数约为1

从1978年开始,中国的发电量增速和GDP增速呈明显的正相关性。发电量相对GDP弹性系数和经济发展模式分不开,为了更加清楚的看到经济发展模式对弹性系数的影响,我们将1989-1990,1997-1998两个受政治和金融危机影响的时段去掉:

在对1989-1990,1997-1998两个时段进行修正之后,我们可以得到发电量弹性系数的三个时段:

1981-1984:0.5左右

1986-1996:0.8左右

2000-2007:1.2左右

不同的发电量弹性系数和中国经济的发展阶段分不开,从1981-1984的经济增长主要是农村的改革而带动,因此发电量的弹性系数比较低;而1986-1996主要是乡镇企业,以及城市化过程中的一些轻工业带动;而2000开始,中国加入WTO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经济主要靠出口,房地产以及重工业带动(其中化学,黑色金属冶炼及延压,有色金属冶炼及延压,非金属制品的耗电占全行业耗电的60%左右),并且从2005年开始出口开始升级,因此在这个过程中耗电量的弹性系数明显上升。

考虑到中国城市化进程才过半,基础设仍然比较薄弱,对汽车,住房等需求稳定,以及出口产品的升级才开始不久,我们认为截至2020年,中国经济的发展仍然会以城市化为主要推动力,出口将会以机械为主,因此发电量的弹性系数会比1986-1996高。另外由于经济结构的逐步转型,高能耗产业维持快速发展可能性不太,因此发电量的弹性系数会比2000-2007年低。

综合考虑,在中长期内中国的发电量增速对GDP的弹性系数将在1左右。

2.日本工业化时期发电量增速和GDP增速的关系和中国目前相似。

截至1971日本基本完成了工业化,考虑到中国的中国由于地区发展不平横,工业化时期应比日本要长。

在工业化时期发电量的绝对额有明显的增长,而且增速很快,达到13%左右;工业化后(80年代开始)虽然发电量的仍在增加但增速已从13%左右降到了4%左右;进入2000年后,发电量趋于平稳。另外发电量从1945年起就开始保持高速增长,直到1971年工业化基本完成,整整26年时间。考率到日本战前就已经具有不错的工业基础和技术水平,战后恢复很快,以及中国地区的发展水平及地理面积比日本大很多,中国工业化所需时间应该比日本更长。

日本在工业化时期,可以看到发电量弹性系数基本维持在1.5左右,和中国进入千年后的弹性系数比较付合。进入90代后由于GDP增速太小,导致微笑的波动都会将弹性系数明显的放大,因此90年代的弹性系数不能很好的反映与G DP的关系;

从对日本工业化发展过程中发电量和GDP的关系中可以看出我们做出的发电量对GDP的弹性系数为1假设是合理的。假设至2008年GDP的增速能保持7.5%,那么发电量的增速也为7.5%,按此可估算出2020年的发电量为:84000亿千瓦时

3.按中国各地人均耗电量来预测,2020年中国的耗电量将达到66500万千瓦

中国各地区人均GDP和人均耗电量成正比,并且显示出明显的线性关系,这说明中国各地区经济差异可能更多的是量上的差异而不是经济模式上的差异。

目前中国人均GDP为19492元,假如中国经济模式不发生大的变化,人均GDP增速到2020年保持7.5%,那么到2020年人均GDP将达到49900元,人均耗电量达到0.475亿千瓦时/万人,按14亿人口算,到2020年中国的耗电量为66500万千瓦。

4.按日本人均发电量的正增长模式来看,中国2020的发电量将到65000万千瓦和日本的人均发电量相比,我国人均电量只相当于日本1966年的水平。

日本在1966年人均发电量达到2174kw/h,经过14年的发展到1980年人均发电量到了4933kw/h;假如中国的发电量增长和日本一至,那么截至2006年中国人均发电2057,到2020年应该有4667kw,按14亿人口算,到2020年中国的发电量应该有65338万亿千瓦时。

篇8

关键词:行业英语教学;课时保障;综合能力;就业需要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2-0200-03

一、引言

每年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一直倍受社会各界的关注。各大专院校为提高毕业生就业率更是在不断地探讨和尝试各种办法。按企事业单位实际工作过程设置大学课程并与之相结合的实用主义课程改革便是方法之一。以往注重研究的本科院校也把实用放到了显著的地位。而一直强调实用与应用为主的高职院校更是一往无前地突出自身的特色与优点。就英语教学而言,按年级实施基础和专业英语教学一直是本科院校课程设置的特点。高职院校根据自身的特点,借鉴本科院校的经验,有选择性地接纳本科院校的教学理念,虽不能像本科院校那样设置课程,但也能开设职业甚至行业英语教学,将以往单一的英语基础和有限的英语应用教学的高职英语教学体系,改革为由基础英语、职场英语、行业英语和专业英语组成的体系(徐小贞2010.04)。其中,基础或职场英语在大一学年完成,行业与专业英语在大二学年完成。其目的就是要体现高职教育特色,适应就业需要,提高学生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

二、行业英语教学与研究的现状

1.行业英语的概念。职业英语(English for Occupational Purpose)、行业英语EPP(English for Professional Purpose)与EAP学术英语(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组成了专门用途英语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Waters & Hutchinson 1987)。行业英语是基础英语(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s)教学的扩展和延续,是架设在基础英语学习和专业领域英语实际应用之间的桥梁,是专业英语(Specialty English)学习的基础,它注重行业背景中的英语交际。高职主要是培养应用技术性人才,重点培养的是学生的职业能力。行业英语课程的开设应以工作岗位需求为基础,它是与某种特定职业、学科或目的相关的英语,能适用于各个行业,各个工作场合,是为职场中人或即将进入职场的毕业生设计和准备的英语。行业英语教学服务于高职专业教学,掌握行业英语是服务其职业能力的辅助工具。具备一定的行业英语的毕业生,进入职场时便可以“拿来就用”,进入“角色”快。

2.高职EPP教学与研究的现状。EPP教学与研究源于ESP的教学研究。我国的ESP教学研究起步是到20世纪70年代末才开始。20世纪90年代,很多国内的学者开始引进推广ESP教学的理念。从2000年至今,ESP研究在中国全面扩大和深入(严玲、陈胜2009.04)。尤其是在本科院校研究得比较透彻。例如,北京外国语大学于2008年6月建立了专门用途英语学院,目的就是要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大学英语和专门用途英语教学与研究机构,为培养复合型、复语型、国际型人才提供坚实支撑。(朱梅萍、沈忆文2010.01)2010年10月又创刊了《中国ESP研究》杂志。为中国的ESP的教学与研究搭建了一个学术平台。与本科院校的ESP研究相比,高职院校更注重EOP和EPP的教学与研究。而“行业英语教学”这一概念的首次提出始于2008年的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改革中。行业英语教学,顾名思义,就是指讲授与某个行业相关的英语知识。即,使英语教学内容贴近某个行业,其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在某个行业中运用英语开展工作的交际能力。行业英语教学与专业英语教学不同,它注重的是在某行业中的语言交流能力和运用能力,而不是某专业知识本身,因此它是基础英语教学的扩展和延续,是从基础能力培养向应用技能培养的过渡,是高职英语教学目标实现的重要手段。(钟卫红2011.06)随着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的增大,体现高职教育教学特色的EOP的教学在很多高职院校纷纷展开。但对如何教,怎么教的研究还刚刚起步。从百度上搜索的结果看,涉及EPP的教学与研究的成果不多,仅仅有以下几篇论文:《高职行业英语教学/滞后之现状、成因及发展对策》(王丽蓉2009.04);《高职行业英语教学改革探究》(常虹、徐彤2010.24);《高职行业英语教学的现状分析和发展对策研究》(徐进);《高职行业英语教学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韩淑英2012.04)。这些论文研究的共性都是从学生、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开发和校企合作等方面入手加以阐述的,并得出以下结论:要开展EPP教学,首先教师必须是“双师型”,教材应该和企业有关专家一起编写,它们应该符合企业实际。另外,高职的学生英语基础普遍比较差,要使他们能接受EPP教学,培养他们,尤其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必须花大力气。这些结论无疑是正确的,但还不够全面。《高职高专行业英语教学的问题及改正措施——以紫琅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季娟、周璐2012.04)除了提出上述相同的观点外,还试图给一些补充。该文指出,教学的管理者“对行业英语的重视度不够”,“课程定位与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内容鱼龙混杂”,等等,但这也只是笼统地、泛泛地谈而已,并没有对存在的问题做较详尽的分析、阐述和涉及问题的要害。《浅析离职皖校公共英语教学由职业英语的渗透》(何阳萍2011.06)谈了一点教学经验,介绍了公共英语教学的词汇,教学中给学生渗透一些与其专业有关的词汇,为以后的行业/专业英语埋下伏笔的方法。但这在以后的行业英语教学中是否有效,并未阐述和验证。要搞好高职的EPP教学,上述论文都忽视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学生学习的学时问题。

篇9

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是科学发展观在农业农村工作中的具体运用和落实,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促进农业持续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根本途径。近年来,我县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用现念指导农业,用现代手段武装农业,用现代科技支撑农业,用现代制度管理农业,农业财政投入持续增加,农业基础实力不断增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我县现代农业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一、我县现代农业发展的现状

1、高效设施农业发展加速,农业结构调整进一步优化。近年来,我们把发展高效设施农业作为农民增收的一项关键措施来抓,不断扩大其规模,提高其效益。20__年,全县新增高效农业面积0.52万亩,设施农业面积0.12万亩,高效农业面积累计达1.13万亩,设施农业面积达0.77万亩,设施农业类型也由传统逐步向瓜菜、花木、林果、食用菌等方面拓展。高效农业的发展促了全县的农业结构调整,到目前为止,全县农业结构调整面积已累计达3.98万亩,其中常年性调整面积2.07万亩,季节性调整面积0.91万亩。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形成了果品农业、设施农业、食用菌农业、休闲农业、畜禽养殖业五大主导产业。

2、农业产业化、品牌化、标准化建设达到历史新高。截止20__年,全县共有涉农企业42 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1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3家。全县合作社目前已发展到21家,入社社员515户,带动农民 6331户。今年新申报无公害农产品6个,绿色食品3个,累计已通过省级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21个,面积达36万亩(包括果业),无公害农产品14只,绿色食品4只,市名优农产品7只,建立了食用菌工厂化生产、设施瓜菜等2个省级标准化示范区,面积20__亩。已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知名农产品品牌18个,创建出一批具有我县特色和市场影响力的农业品牌,其中三百山脐橙、天华食用菌、金宝西甜瓜获市级以上知名商标。

3、农业基础设施得到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日益趋好。至20__年,全县已投入4000多万元用于中低产田改造3.2万亩,田间沟、渠、路、林全面配套,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增强。同时,经过养殖场沼气池建设,化肥用量逐年减少,禁止销售高毒高残留农药,林业绿化面积逐年扩大,全区森林覆盖率己达21.5 % ,农业生态环境良好。

4、千亩农业园示范能力进一步加强,生态旅游功能逐步凸现。按照“示范-带动-推广”的工作思路,全县已建成千亩农业园区4个,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良好,主导产业明确,经济效益显著,示范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同时,各农业园区充分挖掘农业生产、生活、休闲、教育、生态功能,不断拓展农业发展新空间,丰富了农业产业内涵。今年以来,三排农家乐、官溪休闲观光园相断建成并投入运行,进一步拉长了全县农业产业链条,截止目前,全县已建成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2个,建立休闲旅游农庄8家。

5、科技对农业支撑力度不断加大,农业抗灾害和抗风险能力得到增强。现代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投入,近年来,一大批新品种、新技术在我县农业生产中广泛应用,迅速提高了我县农产品的产量和效益,并吸引了各级财政资金支持现代农业发展,今年以来,全县共获得15类31个农业项目,各级财政补贴资金1077万元。同时,现代农业保险体系初步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与特色农业保险相互补充,抗灾害抗风险能力进一步增强。

二、我县现代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农业规模化程度较低。由于农民对土地的依赖程度还较高,农业用地承包的零散分布,造成了农业规模经营的困难,一时难以改变单家独户小打小闹的局面,从而制约了农业生产规模化经营的开展,也同时制约了相应的标准化、设施化、产业化、品牌化工作的开展,阻碍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农业综合经济效益的提升。

2、农业产业链需进一步延长。目前,我县多数农产品是以原始初级产品的形式上市销售,为数不多的农产品加工企业,也多数处于粗加工的阶段,精、深加工很少。以我县的农业拳头产品脐橙、食用菌、优质西甜瓜、小黄瓜、鲜甜糯玉米等特色农产品为例,目前少有附加值高、延长保鲜上市时间的较大规模的农业龙头企业,其结果是这些农产品的上市旺季集中,存在卖难和贱卖的状况,出现农产品丰产不丰收的现象。

3、农业组织化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目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数量和规模都不大,联系农户有限,服务半径小,带动能力弱。而且大多数合作社是生产型或中介性质,作为农业产业化的产后加工环节的专业合作组织数量极少,对农产品加工增值、提高农业综合效益的作用有限。

4、农业标准化生产水平需进一步提高。由于受土地经营规模的制约,农民缺乏标准化生产的热情,农业标准化生产进展不够快,与生态型、健康型、高效型的现代农业要求还有差距,难以增强我县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大发展。

5、农业经营手段简单粗放。目前,我县广大农业从业者的经营方式原始落后,停留在粗放型农业的阶段,多数农户的农业装备仍然是典型的“薄膜加竹片”,这种简单的农业设施难以抵御多种自然灾害。 同时,近年来我县农业功能虽有所拓展,但目前农业的功能还主要体现在农产品生产上,服务型的休闲观光农业只限于少数农业园区和农业旅游景点,这与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不相适应,农业的单一功能,也势必限制我县农业综合效益的提高。

三、提高我县现代农业综合经济效益的对策建议

1、修编农业

规划,优化区域布局。规划是发展的方向。自20__年《__县现代农业建设发展规划》实施以来,在引导全县农业结构调整、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提升主导产业发展能力上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但随着今年以来温泉山庄、三百山大道、安定线改造、版石工业园区等重大项目相继在我县实施,对我县现代农业的空间布局和主导产业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为此,需对全县现代农业规划进行修编和调整,以符合我县的实际状况。同时,对修编好的农业规划,要抓好规划的管理和落实工作,细化规划实施方案,多方合力,推进规划的深入实施。

2、加强千亩农业园建设,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千亩农业园作为高效农业规模化的核心基地,具有明显的示范和导向作用,今后将继续加大千亩农业园建设,把建设千亩农业园作为当前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和促进农民增收的关键措施来抓,结合中低产田改造和土地整理项目,细化千亩农业园实施规划,进一步明确区域布局、产业发展目标和工作重点。要优选一批高效农业项目,积极引导“三资”重点投资,千方百计增加资金投入,增强千亩农业园的发展后劲和活力,以项目促进园区规模的扩展,以项目提升园区产业发展的层次和水平,通过农业园区的做大做强,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的发展目标。要继续发展农业循环经济,防止农业污染。引导传统农业向工业型大农业发展,在园区内部及其周围,建立大量有实力的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名特优农产品物流企业,拉长农业产业链,提高附加值。

3、积极发展“一村一品”,提高产业带动能力。经济林果类,瓜菜类要在 “一村一品”的基础上,做大规模,加强品牌整合,增强“一村一品”的竞争力,努力使“一村一品”向“一乡一业”发展。重点扶持发展潜力大、带动作用强的“龙头”企业。力求在产业的主导产品生产上,能够引进或培育发展起1~2家规模较大、起点较高、凝聚力强的“龙头”企业,为其创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并给予必要的政策扶持,使其能成长为全区龙头,带动农业相关产业和主导产品的产业化生产经营,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服务。要进一步拓展农业功能,积极发展旅游农业基地,将种植、养殖、绿化相结合,增加各农业景区的互动功能,培育若干个知名“农家乐”、瓜果采摘园、科普教育区,逐步打造集农业旅游、科技示范推广、种源种苗为一体的综合基地群,使旅游农业成为我县经济增长新的亮点。

4、加大农业标准化建设,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围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实施和《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要大力发展有机农业,生产更健康、更安全的农业产品,用循环经济的运作规律来防止农业污染,以农业循环经济引导传统农业向工业型大农业发展,引导资源耗费型农业向资源循环利用型农业转化。就我县目前的实际来看,可以深入探索发展“园区农业工业化”,在农业园区内部及其周围,积聚大量有实力的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名特农产品物流企业,最终建设成为我县有实力的农副产品出口基地、名特农产品物流基地。实施标准化生产;进一步强化种植业产品农药残留、畜产品违禁药物残留和水产品药物残留超标检测工作,加大农业投入品整治力度,强化农业执法,规范农资市场。同时,对我县农产品基地的产品进行定时抽检,加强监管,把好农业生产的质量关。

篇10

我今年28岁,年毕业于省经济管理学院会计专业,毕业后进入交行工作先后在原新春储蓄所、储蓄所作储蓄员工作。年通过招聘进入延边移动公司任客户经理。于今年11月份重新回到交行在春晖支行担任临柜柜员。这些工作经历增加了我的工作经验同时也提高了各个方面的能力。

下面就我所具备的竞争条件和优势做简要的介绍。

一、首先我对银行理财工作非常感兴趣,同时也是一个工作勤勉和善于学习的人,我有信心在银行理财岗位能够更好地展现我的价值,并且为我行创造更多的价值。通过年底开始的股市牛市以来,客户对个人理财方面开始有很大的需求,但是又凸现出个人理财知识的匮乏,这就需要有专业人士来进行正确的指导,来实现客户和银行的双赢。在为客户办理理财的同时,树立交行个人理财的品牌,来吸引更多的客户。

二、我曾经在移动公司任客户经理,在此期间,积极做好优质客户的营销工作,培养了自身营销的能力;并且通过这段工作经历,使我具有一定的公关能力和良好的社会关系。我深信,在自己努力和多方面的支持下,我能出色了做好这项工作。

三、有在一线网点工作的经历,接触的客户层面较多,能够了解各类客户的需求,根据不同类型的客户,而采用有针对性的营销策略。努力做到客户需要什么,我们就要给他什么。让客户把我们当作自己人来看待。

二、如果这次能够竞聘成功,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强

1、尽快适应岗位转换。首先是加强理财知识的学习。这是关键,不能够熟悉个人理财业务知识和我们的各种理财产品,得不到客户的信服,任何的服务和营销将无从谈起。更谈不上客户的开发。其次是营销的技能。在理财经理岗位上不单纯是个客户作理财服务,我们的目的是要将我们的产品销售出去,为我行创造效益。我们每天都会面对许多形形的客户,要善于和他们进行广泛的沟通与交流,洞察客户的想法,为其提供满意的服务。通过对学习和对市场行情的准确把握,为客户提供合理建议。这种营销,既立足当前,更着眼于未来。善待客户,就是善待自己;提升客户价值,就是提升自我价值。

2、目前,银行理财主要以单一产品销售为主,什么在市场上卖得火,我们就一拥而上都卖这个,而忽视了必要的个人投资风险规避。只注重短期效应,比如在去年的基金销售中,个别行就存在这种情况。针对这种情况,我将着重于组合理财产品和手段,由对客户的深入了解开始,然后针对每一个目标客户的特点及风险承受能力,量身组合出恰当的理财产品或服务手段,让其获得更大的收益,从而提升客户对我个人,进而是我行的忠诚度和认知度。

3、发挥客户和银行之间的桥梁作用,及时将客户的要求及服务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反馈回来,从而有助于银行整体服务水平和功能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