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兵事迹材料范文
时间:2023-03-31 22:13: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标兵事迹材料,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湘江河畔的栗江镇白洲村,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大村,人们群众生活水平普遍不高,可有一位中年妇女,靠自已勤劳的双手,打开了幸福之门,引领着当地群众脱贫致富,受到群众的普遍赞誉,她就是年近53岁的xx村妇女主任xxx。她的家庭是一个四世同堂的大家庭,多年来,在阳秋菊的努力下,她家夫妻和睦、尊老爱幼、邻里团结、热心公益,是远近闻名的五好文明家庭。
一、工作中勇挑重担,乐为群众排忧解难 二、带头学科学用科学,带领村民勤劳致富
xx镇是个农业生产大镇,历来以生产水稻为主。80年代初刚分田到户时,谁也不敢试种水稻新品种云天二0二,xxx成了第一个试种户,当时受到了村民的不少非义,可她坚信农技人员的科技推广,就这样,在她的精心管理下,水稻亩平单产增加80公斤,当年自家的吃粮问题基本解决。群众纷纷奔走相告,一时间,该品种得到大面积推广。后来她又试种了地膜蔬菜,极大地提高了蔬菜产量,自家种的菜不但吃不完,还可以拿到街上来卖,在夫妻二人的共同努力下,生活变好了,阳秋菊将刚嫁来时的二间低矮土砖房换成了红砖房。
她不是一个安于现状的人,虽然生活好了,可还在不断的奋起。90年代以后,阳秋菊结合栗江镇的自然、气侯条件,再加上自己对市场的了解,认为发展水果种植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动员全村老百姓上山开荒种植板栗、柑桔等名优水果,创办了栗江镇干果场,目前干果场每年可为村民创收近万元。在农村,到了冬季农闲时候,留守妇女们大都没什么事做,2004年湘绣落户栗江镇,于是阳秋菊同志就主动与栗江绣品站联系,领取绣品再发给村里的留守妇女,然后她再把村民的刺绣品收购来交到绣品站,为农村妇女们寻找了一条增收致富之路。
三、家庭和睦,尊老爱幼
xxx从80年代初和丈夫结婚至今,从没有和丈夫吵过一次架,红过一次脸,夫妻两相互支持。xxx对老小更是体贴入微,自己不管多苦多累,她都抢着做家务,在婆婆心里她是一位孝顺的好媳妇,丈夫在家中则抢挑重担,任劳任怨。xxx的婆婆尽管有两个儿子,但婆婆多年来一直跟xx过。2003年婆婆患了胆结石,到衡阳动手术,xxx主动承担了陪护、照料任务,在医院一住就是十多天。婆婆出院后,还把婆婆接到自己房里,抱上抱下,递饭送水,使婆婆很快恢复了健康。阳秋菊丈夫兄弟二人,由于长兄较阳秋菊丈夫年长许多,长兄似父,这些年兄弟俩从未发生过口角,家里有事互相商量,多年来一直没有分家。平时侄儿侄媳在外打工,春节回来后都在阳秋菊家过个团圆年,使婆婆享受了天伦之乐,兄弟妯娌们高兴,子女们在一起过得开心,对长辈也很尊敬。
四、真情待人,和睦相处,互敬互爱
篇2
____出生于____市一个医学世家,少年立志于音乐艺术,____年,当过两年知青的他以优异的高考成绩同时被两所他难以取舍的大学录取,在音乐与医学之间他作出了艰难的抉择,进入医学院学习。今天的他在谈到自己当初的选择时,淡定地说:我不后悔我当初的选择,因为选择从医并不代表我放弃音乐,远离了艺术,因为医学也是一门艺术。从医26载的他,致力于手外科和显微外科的研究治疗,尤其擅长多指断指再植术、拇手指再造术、带足底深支血管神经岛状皮瓣转移术、多蒂随意阻隔筋膜皮瓣修复小腿软组织缺损,其中多蒂随意阻隔筋膜皮瓣修复小腿软组织缺损技术至今在西南地区领先。
在____眼里,医德就是对患者的关爱,医术则是医疗技术与医治艺术的总和作为一名外科医生,他很清楚每一台手术都关乎着一个生命的存亡和一个家庭的完整。许多时候,他所做的手术都是患者点名要求他主刀的,这是信任,更是沉甸甸的责任。他深深懂得,只有当技术达到艺术的境界时,外科医生才不至于沦为“匠人”,才能取得患者的信任。才有资格值得患者托付生命。
“精益求精,尽善尽美”,这是他作为外科医生所追求的技术的最高境界。简简单单8个字,却是他从医生涯中一笔巨大的财富。他用钻研艺术的苦心孤诣精神来钻研医术。大学毕业后,____分配到东方汽轮机厂医院外科工作。医院处在一个偏僻的小镇,下班后,耐得住寂寞的____总是一头钻进自己的实验室。说是实验室,其实就是宿舍旁边的一间小屋,再加上他视为珍宝的医院几乎闲置的一台显微镜。在这间实验室里,____不知吻合过多少条兔血管,桥接过多少条胎盘毛细血管。今天,在同事们夸奖他的每一台手术都是一场完美的表演时,又有谁知道其背后不为人知的秘密。因为他的手术术野干净清晰,根根血管神经清晰可见,而且动作娴熟优美,所以只要他上手术,周围总是挤满了参观学习的人。
作为一名骨科医生,他把“完美”作为自己的终生追求,力求每一例手术都做到极致。他总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出最佳的手术方案,力求尽善尽美,不留遗憾。能够一次完成的手术,绝不让患者受二次手术的痛苦。同时也尽量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骨科的一线医生至今还记得,谭主任最长的手术整整做了17个小时。那是一名被机器切断3指的漂亮女青年,被急诊送来时,他正准备下班。血淋淋的3根断离手指触目惊心,使他忘记了正在高考的儿子。在最短的时间内制定好手术方案,他立即冲进了手术室。这一进去就是整整17个小时,天黑了又亮了,同台的一线医生已经换了3轮,主刀的____没有一丝倦意,他全心沉浸在让断指更加完美的艺术中,力求每一次吻合都精确无误,每一针缝合都精美无痕。女青年出院时,用那只本以为会残缺的手紧紧握住____说:谭主任,没有一双完整的手我无法活下去,谢谢你救了我的一生。
____年12月20日,骨科收治了一名年仅5岁的先天性关节畸形患儿。在全科的病案讨论中,大家都认为这个手术难度大风险高,成功概率太低,当然,作为骨科主任的他应该比任何人都清楚:不做这台手术,不会给他带来任何损失,如果手术失败,无疑会影响自己的形象。但是,强烈的责任感提醒他:不做这台手术,5岁的小女孩只能永远躺在床上,及时手术,还有站起来的希望。经过一番强烈的思想斗争,他决定抛开一切杂念,为患儿实施手术。为了做到精益求精,他针对患儿的体质特征制定了详细的方案,术前服用的每一片药他都亲眼看着患儿吃下。手术成功后,患儿的家人激动得流下了眼泪。
13岁的____,正值少女花季的美好时光,却遭遇到人生痛苦的磨难。____5年6月7日早上,小____在上学的路上,被一辆大货车撞翻在地,一双脚立刻处于血泊之中……醒来时,小____已躺在医院的病床上,车祸导致她的双脚皮肤套脱伤,双脚跟皮肤严重缺损,如果不及时清创植皮,双脚将面临腐烂、感染,甚至截肢的危险。为了给小____再造一双完美的双腿,____带领医疗组的同志们将多种手术方案一一对比,最后选择了用小腿上段带血管蒂的复合岛状皮瓣为小____作双脚后跟皮肤缺损修复重建方案,这种方法痛苦小、损伤小、效果最佳,但是手术难度大,费用也相对较高,而车祸的鉴定报告认定小____为事故全责,一家人顿时陷入了绝望。____一边全力作着术前的准备,一边通过各种媒体为小____奔走呼吁,筹集医疗费,手术非常成功。如今,小____双脚除了还有一点疤痕,已经完全恢复了功能和外观,懂事的她回忆起那段恶梦,天真地说,当初在一片叹息声中听到谭叔叔十分坚定地说不用截肢时,她才觉得自己还活着。
在____的带领下,曾经一度人心涣散的骨一科具有了高度的凝聚力,一跃成为全院业务发展最快,技术创新最多的科室,并于____6年被四川省卫生厅评为“四川省重点专科”。
技术日臻完美,管理才能日益凸显,使他成为有着医院医、教、研中心地位的医教部部长的最佳人选。全院职工在赞赏他的同时,也为他从此不能专心技术而遗憾,毕竟一个外科医生的成熟期太漫长。此时他自己也陷入犹豫和彷徨之中,因为,这意味着被他视作生命的为患者解除病痛的业务技术将让位于繁杂的管理工作,他最担心的是技术的荒疏,因为这是他毕生的追求。然而,他也深知,医教部实际上是一个医院医疗、教学、科研工作的灵魂,其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医院的发展与否,个人技术再好而力量有限,能够在医教部这个平台为医院培养出更多医德高尚、技术过硬,同时又具有科研创新能力的人才,不是能更大范围服务于患者吗?内心释然,一切迎刃而解,____6年5月他走马上任医教部副部长。凭借多年临床医疗和管理经验,上任伊始,他抓的第一件事是医疗质量和安全,因为它关系着患者的生命安全;严格检查各种制度、特别是核心制度的落实;启动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在全省地市州医院率先建立了专科医师培训制度;进行了执业医师考试培训,使我市执业医师考试合格率达到76%,远远高于四川省36%的水平。
然而,令____始料未及的是,日趋恶劣的医患关系带来的医患间的不信任和愈演愈烈的医疗纠纷使他的管理工作几乎无法正常开展。但早已习惯挑战的他并没有退避,一方面,他要处理好日常工作,加强对医务人员责任意识的
教育,另一方面,在医疗纠纷的处理上,他总是开诚布公,真诚地面对患者和家属。多少次,他在患者拍案而起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站在患方的角度分析事件,及时给予疏导,防止事件的扩大和恶化;多少次,他废寝忘食深入科室调查纠纷经过,只为了及时给患方合理的解释;多少次,他以诚恳的态度主动上门与患方沟通,赢得了患方的信任和理解。许多来时怒不可遏的患者后来都和____成了朋友,他们说:如果每一位医生都像谭部长这么真诚,解决问题那么及时,我们也不会有那些不信任。不管是当外科医生还是医教部部长,也不管是面对患者的“求医”或“告状”,____总是把他们全都放在心里,用他的真情和品格唤来患者的信任。也因为这样,他更有了不断精研医术,创新技术的动力,也正因为这样,他才会一次又一次拒绝了患方的“红包”和宴请。
篇3
一、注重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养
该同志注重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注重思想政治学习,能认真学习掌握党的基本知识,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积极参加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大学习、大讨论”、“讲学习、强纪律、树形象、促发展”等政治思想教育活动,将学习党的政治理论贯穿于日常工作之中,通过党性教育提高自己,通过实际工作锤炼自己,不断增强政治坚定性、敏锐性,提高思想素养。注重业务学习,她结合工作实际,有针对性地钻研业务知识,力求做到在工作吃透政策,成为工作的专家,经常挤时间先后系统地学习了《民政工作文件法规选编》、等30多项法律、法规,通过学习,她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理论水平和决策能力都有了很大提高。
二、为民解困,做困难群众的贴心人
民政工作服务的对象,一是最可爱的人;二是最可怜的人;三是最可怕的人,这三种人社会影响面大,事关干群关系的融洽和社会稳定大局。同志自年受组织安排,担任科长以来,她始终牢记“上为领导分忧,下为百姓解愁”的服务宗旨,进百家门,记百家事,解百家难,连百家心。几年来,她爬山涉水,徒步行程近万公里,先后深入全乡个村个组余农户,走访座谈干部群众余人次,为特困户把脉,替弱势群众指路。2010年1月25日,石碣镇发生一宗凶杀案,父母双亡,留下两个亲生的脑瘫儿和一名未办理收养关系的2岁小女孩,案件发生后,为了让这三个孩子能得到最好的照顾,本人多次联系孩子原籍民政部门和其亲属,在没有得到明确回复前,将三个孩子妥善安置在儿童福利院。由于2岁的小女孩没有办理任何收养关系,为了让她走出阴影,多次去福利院探望,并安慰其幼小的心灵,多处为她寻找收养家庭。由于这孩子亲眼目睹养父母死亡的过程,心中有阴影。今年年中,终于找到一户樟木头没有子女的夫妇,在多方的接触下,孩子和她们建立了良好的感情,并办理收养,现在孩子健康长大。另外两个脑瘫儿一直在福利院得到很好的看护。这样的例子还很多很多,几年来,她总是以对父母般的款款深情、以兄弟般的手足之情,诠释着一位人民公仆爱民为民的无悔誓言。
三、无微不至,换来的是群众的好口碑
同志经常给身边的同志讲:“人人都会有三灾八难,五保户、残疾户也并其所愿,我们微不足道的扶持,也许对她们来说就是莫大的支持和的鼓舞”。为特困户把脉,替弱势群众指路,帮助残疾人成了她的工作不可少的一部分,两年前,高步有户人家,曾经养育过一个男孩,在一次车祸中死去,父母已经年纪大了,无法生育,她们找到,请求帮找一个十岁以上的男孩收养。找遍了全市31家敬老院,终于在镇敬老院找到一个九岁的流浪男孩,领养一段时间后,由于老人把对儿子的期望都放在小男孩身上,小男孩从来没有试过被人如此重视和宠爱,一时难以适应,终于在一个晚上离家出走了,为照顾孩子和老人的感受,最后她选择一种最好的方式,把孩子放回敬老院,老人家每个星期去看望,现在她们的感情很好。一次次的帮助和关心,换来的是老奶奶、老爷爷坐着公交车送来一箱香蕉、一袋苹果¨¨¨。几年来,为访贫问苦,扶贫济困,她的鞋磨破了,换来的却是老百姓由衷的称赞。
四、朴实的承诺,是弱者生存的希望
篇4
在2012年近期工作中,xx同志能够本着积极、主动、热情的工作原则,认真履行航行情报员的工作职责;主动完成情报岗位的日常工作程序和个人负责的专项工作;按时完成飞行服务室和管制运行部领导交代的各项事宜。
三亚凤凰国际机场航班流量随着三亚知名度的扩大而不断增加。2011年更是达到了创纪录的年旅客吞吐量1000万人次,本场航班量不断突破历史新高。面对航班量大,全国天气条件复杂,航行通告量大增,该同志每天接班后,及时了解本场的飞行计划和飞行动态,针对外航临时包机,公务机飞行,提前准备,按照站调岗位提供的 FPL电报,制作提供PIB。
安全审计工作是今年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它直接关系到空管站全年安全责任目标的落实。在安全审计准备阶段,该同志一心扑在工作上,牺牲了很多休息时间,做了大量的资料分类归档工作,协助飞服室领导健全了航行情报岗位各项规章制度,使得飞服室航行情报岗位以优异成绩顺利通过安全审计。
今年以来,由于航班量大增,需要上机延伸服务的航班量也大增,所需要的PIB同时大量增加。该同志认真做好CNMS系统的报文检查,及时修改报文,作到所提供的航行资料及时、准确、完整。
在专机和重要飞行保障工作中,该同志能够认真完成专机和重要飞行的保障工作。收到每一项重要飞行计划,该同志都能及时了解飞行动态,根据飞行计划提前制作PIB航线数据,为专机和重要飞行任务提供了航行情报保障。
除了完成航行通告处理工作外,还及时给塔台、站调提供三报区内的数据资料(包括一级航行通告,三亚航线光盘数据,明语摘要,三亚飞行程序换页资料等)。当遇到特殊航行通告时(如机场关闭、跑道关闭、禁航等通告),该同志在信息通报工作方面,及时、准确地向塔台、站调等部门提供 重要信息的航行通告。
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下,积极配合飞行报告席位的工作。做到互相提醒,互相弥补。航行情报工作对航行资料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完整性要求极高,该同志在每次收到总局下发的换页资料时,都能在第一时间及时修订航行资料,保证了航行资料的准确、完整。
这两年新进同志较多,该同志在和新同志一起工作时,能够做好传帮带,把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与新同志进行分享,帮助新同志较快地胜任了航行情报岗位工作。节假日,航班量增多,工作量也随之增大。为了保障节假日的飞行安全,该同志把渴望与家人团聚的念头深深地埋在心底,从未在这时候提出休假,都能以工作为重。
篇5
1977年从镇的铨元村嫁到本镇的响水河村的时候,过着无忧无虑的平静生活,公公婆婆虽年纪大些,但自己能照顾自己,丈夫是个民办教师,在家排行老三的他,朝而起,暮而归整天在学校辛勤地忙碌着,她则操持着一切家务,日子过得虽不富裕,但在她的操持下,小日子充满了温馨。
谁料“天有不测风云”,16年前,噩运降临到这个幸福家庭,婆婆因病瘫痪在床,吃喝拉撒全都需要别人照顾,73岁的公公也因年事已高急需人照顾,按理说公婆的儿女也不少,可两个女儿都已出嫁,四个儿子中,老大、老二都在外地工作,每年难得回家一次,老四又是网先天性精神欠佳,虽爱好文学,整天在家里写呀画呀,也终无“豆腐块”变成铅字,反把自己的媳妇写离了,还留下一个咿呀学语不满周岁的孩子,“屋漏偏遭连夜雨”12年前,68岁的婶婆婆也瘫痪在床,一病不起,叔公又烙下了哮喘,尤其在冬天更需要人照顾,而他们二老又膝下无子女,这样照顾四位老人和一对离异父子的重任全部落在一个人身上。
早晨,老人们醒的早,天不亮就得起床,跑到婆婆、婶婆婆家把屋里屋外,打扫干干净净,晒被褥、换床单。起床后给老人梳头,洗手、洗脸。梳洗完毕后,再把热气腾腾的饭菜端到老人的嘴边,可是老人们不舍得先吃,总是等着她一快吃,多年来一直形成了这么一个规矩。每到冬季她就早早地为老人买上柴草,晚上烧上一锅热水,就把老人的炕烧地热乎乎得,再给老人生上炉子,自己睡觉前总是到四位老人的屋里走一圈,问寒问暖,直至到他们都睡下,她才坦然地回自己的家忙活自己的。每到夏季给老人按上换风扇取凉。可侄子年龄太小,吃饭生活都是个大问题,为了抚养方便,她赶快把小侄子接到自己的家中,和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像亲妈妈一样细心培养他,关爱他。这样本来就不富裕的家,就更艰难了,尽管如此,她总是教育自己的孩子把好吃的先让给爷爷、奶奶们和小弟弟。她自己却省吃俭用,从不舍得将好食品往自己嘴里仍,每天只勉强填饱肚子而已。为了减轻病魔对老人的折磨,她总是一有空就和他们聊天解闷,将外界发生的新鲜事和他们啦啦,每逢阳光明媚的日子,她会把婆婆、婶婆婆背到院里晒太阳,并轮流着用小车推着她们到外边逛逛,让老人看看外边的新变化、新世界,并为她们当起了“讲解员”,当老人们看到大型挖掘机、压路机、硬化道路、电脑等新景观时,她们就赞叹不绝,精神倍增,高兴地说:“俺儿媳妇讲得对,还是活着好,不然怎能看到外边的好风光,以后还得好好活。”她又当起了老人们的“心理医生”,这样以来从心理上给老人减轻了疾病的痛苦。还定期帮他们洗被褥,就这样,即使风和日丽的日子里,她都会忙道深夜,一旦遇到天气不好,或者阴雨连绵,大雪纷飞,这些工作的难度就更大了,近二十多年来,她记不清自己跌倒过了多少次,记不清多少次回家总是气喘吁吁,浑身是泥,那个时候,泪水也会禁不住流下来,此情此景,谁能不感动,连天地都全为之动情,都会为之流下滚烫的热泪,她也会慨叹自己的苦,但一见到老人和孩子,浑身便充满力量,仿佛有用不完的劲。丈夫、孩子及邻居们都劝她注意自己的身体不要累着,她总是说:“老人们辛苦一辈子很不容易,人都有老的时候,老了正需要人,那么晚辈就应象照顾自己的孩子一样,照顾老人。”她这样说也是这样干。
老人们随着岁数的增高,身体状况一年不如一年,特别是86岁的公公,先是劳累过度,两腿疼痛几乎不能走路,推着老人,四处求医,医治无效,后来又得一民间药方,她步行到几十里外的山上给老人挖药草,天天煎药,精心饲候老人,效果很好,老人的病渐渐地好了起来。又经过公公的一场病,多年如一日、三个家跑,由于劳累过度,才53岁的人却如同60多岁般苍老,丈夫疼在心里,他以前是个民办教师,工资比较低,难以维持偌大的家庭,他曾想辞职帮妻子一把,但总是以丈夫的事业为荣,十分支持丈夫的工作,节约出钱让他买书籍学技术,在自家办起了家电维修服务部,为四邻八舍的乡亲们搞服务。她说“我再苦再累,一想到丈夫是人民教师就浑身充满了劲”。由于教学成绩突出1999年丈夫申作进晋升为小教高级教师,转为民办教师,年年被评为镇级“优秀老师”,丈夫的工资也高了,他们夫妻俩一商量,用唯一的积蓄在自家的屋后旁,为叔公盖起两间新屋,这样照顾起更方便了,的一双儿子和侄子在她的影响下,对老人特别孝敬。放学回家都会抢着干活,照顾爷爷奶奶,围着爷爷奶奶说说笑笑,孩子们的学习成绩给了四位老人莫大的安慰,这时会做上一桌可口的饭菜。邻居们说,他家象是天天过节,这样,四位老人的精神一天比一天好,逢人便夸儿媳好。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她的精心照料下,“奇迹”出现了,一般脑血栓后遗症瘫痪后只能活,而婆婆却瘫痪后活了14年,从前本村男性老人最长寿命者84岁,而公公却活了87岁。在好儿媳妇双手照料下,婆婆、公公分别于和安然地离开了人间。侄子申明也初中毕业后在城里一家企业上班,每逢节假日打电话或回家时第一个问候、惦记的人就是“妈妈”,她也同样惦记着“儿子”,经常教育他怎样工作,如何做人,“母子间”无话不谈亲密无间。
篇6
“不懂得,但我可以学”
××出生在一个偏僻的山村,贫寒的家境使她从小懂得了“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人生”这个道理。1984年,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广安中等师范学校。从此,“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成为她人生的信念和追求。参加工作后,她利用工余时间刻苦自学,很快完成了自考汉语言文学专科学业。XX年获得××大学网络学院财政学专业本科毕业证书,XX年获得普通话“二级甲等”证书,2011年获得计算机中级职称。
1997年,××进入广安市地税局,成为税务战线上的一名新兵。面对全新的环境、全新的领域、全新的专业,××说:不懂,但我可以学。干一行就要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无论干啥,我都要迅速进入角色,成为业务尖兵。想要在最短的时间把税收业务学会、学透、学精谈何容易?为此,她放弃了所有节假日,挤出大量时间,从头开始,向书本学习,向同事学习,向实践学习。厚厚的税法、生涩的术语无法减缓她前进的脚步;繁忙的家务、紧张的工作未能阻滞她求知的渴望。包里揣的是业务书、床头放的是业务书、就连灶台上挂着的也是业务书。下班回家的公交车上,厨房煮饭的一点点空隙,晚上照顾孩子睡觉以后,都是她学习的大好时光。伴随着无数个不眠之夜,短短半年,××就成长为税务工作的行家里手。近年来,她在省级刊物发表文章70余篇、市级刊物发表200余篇。调研报告《关于加强地税执行力建设的初步研究》获得省委政策研究室2011年度优秀调研成果三等奖、全市地税系统优秀论文二等奖,《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地税》被《中国优秀领导干部论坛》收录。
伴随奋斗的足迹,肯定声、赞扬声、钦佩声逐渐响起。到今天,从事税收工作已12个年头的她,先后在办税服务厅、人事教育科、办公室工作,无论在哪里,她都以刻苦钻研的精神,不断赢得大家的赞扬和信任,为全局干部职工树立了学习和工作的良好榜样。
“干工作,就要干得最好”
××同志是个完美主义者。“说了就算,定了就干,干就干好”是她一以贯之的工作作风。她要求自己严格得到了近乎苛刻的地步,随时随地高标准、严要求,常常反省自己:“为什么不是最好的?”要干,就要干得最好!
XX年,××进入广安市地税局第一直属分局办公室工作,先后任办公室副主任、主任。办公室既是领导的“参谋部”,又是机关的“后勤部”、单位的“外交部”和科室的“联络部”。办公室主任的主要工作是上传下达、沟通左右、联系内外、统筹各方。从市局人事科独当一面的“专家”到上管天文地理、下管鸡毛蒜皮的“杂家”,××漂亮地完成了角色转换。她说:“我的体会只有一个字:勤!”她参与政务,做到脑勤;管理事务,做到手勤;搞好服务,做到腿勤。无论是公文处理,还是质量管理;无论是制度建设,还是内部控制;无论是后勤保障还是税收宣传;无论是工会活动还是组织生活,处处活跃着她的身影。
办公室的人手一直紧张,××经常是政务接待刚结束就火速赶回办公室做文字工作,材料还没写完又得勿勿忙忙去采购办公用品,风风火火马不停蹄。2011年,办公室增加了一名新招考的公务员,××没有因为忙而把工作一股脑推给他,而是逐句为他讲解公文写作,言传身教传授档案管理经验,手把手带他熟练出纳业务,让一个新到地税的小伙子树立了信心,感受到了亲人般的温暖。
XX年,一分局按照政策进行人事制度改革,17名临时聘用人员的去留问题是这次改革成败的关键,艰巨的任务交给了她。为了不让临聘人员对改革产生抵触情绪,她逐一走访、交心谈心,自学《劳动法》,反复到社保局咨询,查阅历史资料。那段时间,她不是在办公室研究方案就是在临时工家里交心谈心,每每疲惫不堪地回家,眼前已是万家灯火。一个月后,改革如期推进、全局和谐安定。
“对家人,我心存愧疚”
著名散文家冰心说过:一个美好的家庭,乃是一切幸福和力量的根源。谈到家庭,××感到特别幸福。但是,对家人,××心里更多的是愧疚。
篇7
不平凡的2008年,冰灾过后,地震灾难又接踵而至。2008年,也是XX电力公司新农村电网建设、旧台区改造任务极其繁重的一年,不平凡岁月记下了许许多多电力人不平凡的日子,同时也记下了XX电力公司供电所用电管理班班长XX不平凡的一件件事迹。
每当公司下达的线路工程施工计划中,任务最繁重,施工条件最困难,工作环境最艰苦的地方,大多是由XX亲自带领队员施工完成的。有的工程抢修时间紧,任务重,为了能够按时完成任务,他经常带领队员连续几天没日没夜地干,在施工现场,他以身作则,勇挑重担,在苦、脏、累、险等平凡而又艰苦的岗位上,他总是勤奋工作,充满决战决胜的信心。
年初,一场50年不遇的冰灾降临在南方各地,公司部分电网遭受了的冰灾破坏,罕见的冰雪,造成电网多次断线、倒杆等事故。蓦然回首,今年一月初至二月在数九寒夜和冰天雪地里一次次查故障除隐患的经历,麻木的双手,疲惫的躯身,XX还历历在目。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抗冰抢险保供电的战斗中,用电管理班全体员工在XX的带领下,团结一心,士气昂扬,众志成城,抗冰战雪,频报捷传!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攻下了一道道难关,圆满完成了抗冰抢险和灾后重建各阶段任务,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还记得,一月初的一个鹅毛大雪夜晚,栗子坪方向,因受雪灾的影响停电,该供区内有高速公路和移民等重要用户。险情就是命令。XX组织抢险队员立即驱车到事故现场,但是通往事故点的路被厚厚积雪覆盖,行车十分艰难,为了保证尽快恢复供电,XX一路叮嘱大家注意安全,最终顺利到达事故现场。在现场,他精心安排,合理布置,很快查出故障。经现场勘察,因雪灾严重,当晚无法恢复供电。但是寒冬腊月,天寒地冰的,用户一定急需电。想到这些,于是XX与同行,制定新供电方案。在寒冷的雪地里,XX以身作则,带头行动起来。当移民房的灯光再次亮起,被寒冷折磨的同行深感欣慰。
在活动板房安置点的供电安装中,用电管理班担当了重任。 6、7、8月时值一年盛夏,也是灾后重建——活动板房供电安装工作最为紧张和繁忙的时间。按照规定,城区和部分非供区安置点760间活动板房的供电安装工作由城区用电管理班完成。任务落实后,XX按照公司的规定,根据工作实际,将城区用电管理班工作重心也转移到活动板房的供电安装中来,困难也随之凸现:工期紧,人员少,任务繁重,工作量大(16个安置点760间板房的供电安装)。
用电管理班不仅要按期保质保量完成活动板房的供电安装,还要进行城区内电力设施、线路的维护等工作。在困难面前, XX总是凭借着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和对工作的一腔热诚,应难而上,合理调配、科学分工,带领着他这帮兄弟尽全力完成好每一项工作任务。
从第一期640套活动板房供电安装工作开始,XX就精心组织和合理调配人员,统筹安排,在活动板房供电安装工作中,不辞劳累地来回穿梭于各个安置点之间,检查工作进展和安装标准,他从配合工作到现场施工,从材料计划、筹备到工作安排,从计划修复到灾后重建的全过程中,自己始终战斗在第一线,分秒不懈怠。
在活动板房供电安装工作中,XX同大家一起,密切配合,团结协作,克服重重困难,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谱写着灿烂的人生华章,圆满完成760间活动板房的供电安装工作。
篇8
情洒校园,像工人望着自己满意的产品,像农民望着满畦的秧苗,她每天关爱着自己的每一位学生。家住红鹅村的谢蓉,由于成绩差怕考试,在期末考试的那一天,她逃学了!到了下午还是没有音讯,作为她的老师,她着急万分。她家离学校有六里远的路程,她自己的孩子也在嗷嗷待哺,加上天色将晚,天空又密布着阴云,怎么办?找!校长王慧玲和曾太柏老师和她一同前往红鹅村,还未到三中,雨点就噼里啪啦落下来,她们三人深一脚浅一脚边走边问,走了一半路程,雨越下越大,风越刮越猛,她们艰难前行,好不容易找到同村的一个学生家,推开门,她俩正说说笑笑,在灶膛烤火。幼小的她们怎知道此时的父母和老师正心急如焚。当她们把谢蓉送为他父母身边时,朴实的农民只能说出谢谢两个字来。她们三人回到学校,已是午夜十二点。
袁建清,一个有口吃的孩子;八岁时母亲喝农药自杀,一个可怜的孩子;辍学一年在家,一个跟不上班的孩子;校长让他到她班做旁听生。每当她看到他忧伤的眼神,每当看到他欲言又止,她又怎能放弃他!她一方面耐心的给他补课,让他多说话,敢说话,一方面在生活上关心他,缝衣服,钉扣子,有时留他吃晚饭。他找回了自信,成绩一日千里。通过一年多的努力,在小学毕业考试中,他竟然取得了语文第一名的好成绩。他眼含泪水,高兴的说,全全全靠张老师的关心和帮助。
她总是特别关心贫困生。孤儿肖祥国,袁秀桃几度辍学,是她让他们重返校园。曾豪,单亲孩子,妈妈在糖厂打工,维持生计。因为成绩不太好,他妈妈不想让他继续上学,她得知这一情况,立刻来到他家,一方面做他妈妈工作,一方面鼓励曾豪出外求学,自立自强, 并慷慨解囊,后来将其送至湖南长沙航天技校学技术。由于动手能力强,他刻苦钻研,在湖南省电子装备大赛中取得了长沙市第一名的好成绩。
学校后面住着一位双目失明的孤寡老人,靠编织为生。每星期她组织学生为她捡柴,洗衣扫地,同学们都把他当成了自己的亲爷爷。生病了给他熬粥;过年了和他守岁。六一儿童节,她们把他请到学校,把零花钱捐给他。学生走了一批又一批,爱心接力二十余年。
篇9
我叫王艳玲,是焦作大学外国语学院的一名青年教师,自20xx年七月份到焦作大学工作至今,我在教师岗位上已经走过了七年多。作为一名普通、平凡而又充满着极大工作热情的青年教师,在焦作大学这块育人的热土上,凭着对教育事业的极度的热爱和努力向上的敬业精神,在工作中我始终认认真真、兢兢业业;关心学生,做到为人师表,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对学生的培养和教育工作中。在平凡的岗位上,我虽然没有豪言壮语,也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但却付出了许多艰辛和汗水。我用尽心尽责的工作诠释着一名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执着。学生是我工作的原动力,而“爱”就是我愿意和能够付出的全部。
还记得20xx年的春节过后的新学期刚刚开始时,我由于下楼时不小心摔了一下,结果导致脚骨骨折,按照医生的叮嘱,我只能卧床休息,我躺在床上,看着打着石膏的右脚,想着学生的英语课,我心急如焚,系领导对我十分关心,他们亲自来看望我,并告诉我已经安排其它老师代我上课了,让我安心养病。但是我心里知道,外语系的教学任务特别繁重,教师们不仅负责本系英语专业的教学工作,同时还承担着全校大学英语的教学任务。我心里暗自埋怨自己。想到学生们渴求知识的目光,我心里忐忑不安,因为当时我已经和所教的三个班的的学生在一起相处了一个学期的时间,在平时的教学中,我认真观察每个学生,对于他们的个人情况和学习情况已经比较熟悉,并且也制定了适合他们的教学计划,可现在突然换了老师,学生们就需要再度过一个适应期,想到这里,我的心揪成了一个团。俗话说:“伤筋动骨一百天”,可我没有办法使自己安心地修养这么长的时间,在家休息了一个多月,我就急不可耐地上班了,重新又回到了讲台上,虽然我的脚依然疼痛,虽然我的行动不便,但我的心却是踏踏实实。
我热爱本职工作,平时按照一个好老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严守师德,身正为范,用真善美去启迪一颗颗心灵,用满腔热情点燃学生胸中的“理想之火”,用知识的钥匙帮助学生打开神秘的大门。工作中我时刻注重身教、为人师表,以良好的形象率先示范,用自己的人格去影响教育学生,激励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和道德素质的提高。为了学生,为了心爱的教育事业,我付出了大量的心血。“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自我要求使我形成了扎扎实实的工作作风。几年来,我一直工作在教学第一线,先后主讲过《大学英语》《综合英语》《英语阅读》等课程,具有比较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教学经验,在教学中能为系里分忧解难,系里缺少人手时,只要需要,我就勇挑重担顶上去,经常出现一个学期担任几门课,同时跨几个课头,但我都出色圆满地完成了自己的教学任务。20xx年我考上了河南师范大学的硕士研究生,虽然是脱产三年的研究生学习,但是由于当时系里老师紧缺,再加上个别老师在家休产假,英语课的安排非常紧张,在这种情况下,我毫不犹豫地接下了英语专业课“精读课程”的授课任务,从此我就不停地在新乡与焦作两地之间来回奔波,为了不影响学生的课,不给系里带来调课的麻烦,我经常是在结束了当天的学习之后,坐着最晚的一班火车赶回焦作,到达家里经常已经是半夜了,顾不得看上一眼不满一岁的孩子,就开始坐在桌前把第二天的课做最后的梳理。虽然辛苦,但是想到学生,想到教学,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俗话说:“当老师是个良心活”,我总是对自己说:“我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在攻读硕士研究生的三年里,我担任了两年的英语课程,其中包括英语专业课和大学英语课,在这期间,我从未请过一次假,有任何困难,都要想办法自己克服。并且于今年七月份顺利通过硕士论文答辩,圆满完成了硕士学习任务。
篇10
轻敲键盘,你就会在百度里搜索到“**吧”,据说这是大连工业大学一位因眼睛濒于失明而产生轻生念头的女孩建的。两校交换课程,女孩听了谢老师的课,不仅打消了轻生念头,后来还治好了眼睛,开始了崭新的生活。你能想象女孩的感激,也能想象教书育人会积多大的功德!
**,一位有着传奇经历的大学教师。谢老师曾经作了四年的煤矿工人,在深黑的矿井中打眼放炮、挥铲挖煤。简陋的设备让那时的矿井事故频发,四年中,他曾几次亲身经历与工友的生离死别。然而这些并没使谢老师退却,每次他仍然坚持第一个下井,“如果别人只长两只眼,那我就要生出八只眼来。”正是由于这种“八只眼”的细心,谢老师奇迹般安然无恙地度过了这惊心动魄的四年。在那个特殊的环境中,思想几乎是被禁锢的,到处都是充满政治气息的文字、标语。“我向来不喜欢政治上的东西,下完班后有点空闲我就喜欢琢磨地图,地图上,该是哪就是哪,总不能作假吧?”就这样,谢老师用四年的时间在地图上走遍了中国。谈到对地图的熟悉程度,谢老师说:“现在坐飞机,只要天气好,不出半分钟,我就能知道下面是哪。”后来,他考入大学、研修清史,成为一位知名的清史专家。市政协委员,优秀教师,谢老师头上有太多的光环。但在采访过程中,他却不愿意多谈这些,而是兴致勃勃地谈起教书育人的感受。
“人所有的能力都必须靠学习得来,可以通过教育、训练来积累智慧和提高技能。老师肩负着人类的前途、命运、希望,教学质量的好坏甚至决定了人类前行的质量。”正是基于这样的观念,谢老师给自己的定位是做一名优秀的大学教师。
儒雅智慧、学识渊博、充满激情、有学者的责任感,是学生谈起谢老师时说得最多的。整洁的衬衫,笔挺的西装,是谢老师讲学的行头,他把这看作对知识、对学生、对自己的尊重。曾有学生问他:“老师,您为什么这么年轻?”“因为有你们”,谢老师笑着说,“我无时无刻不在充实自己,这样才能将希望与激情淋漓尽致地呈现给充满青春与朝气的学生们,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一直不显老的原因。二十多年了,我的学生一直是二十多岁,他们抱着希望和良善而来,将乐观反馈给我,作为老师,我深深地感受到一种幸福。”
课堂上,谢老师侃侃而谈,声情并茂、风趣幽默。旁征博引却不偏离主题,历史、政治、文学、地理、经济等等融会贯通,娓娓道来。谢老师上课,不用为学生的出席操心,连平常经常翘课的都满怀期待地坐在课堂上,教室里还经常出现不熟悉的面孔,是别的院系慕名来旁听的。
“在谢老师的课上,我们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而且能得到人生的指引,他富有学者的责任感。”历史文化旅游学院XX级的王子涵这样说。他的同学吴吟秋回忆起听谢老师的第一课仍觉得历历在目,“谢老师给我们讲《历史地理》的第一课,是用自己的经历告诉大家要做好职业规划、人生规划”。每一节下课后的时间,也是好多同学期待的时间,什么事都可以找老师问,什么想法都可以与老师交流。谢老师身体不是很好,课上的神采奕奕耗了他大量心血,然而面对学生的渴望和信任,他依然热诚、认真。
谢老师一直用自己的言行影响着身边的学生,学生和他的关系也很铁。不少学生在毕业很多年后依然与他保持着联系,每逢年节,他总能收到很多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的祝福,这其中还有不少外院,甚至是外校的学生。“饮其流者怀其源,学其成时念吾师”,大连工业大学的那个女孩时隔两年后,在白云书院的一次讲座上向谢老师献花并写信说明了整个事情。谢老师说,他因此更感到肩上责任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