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景抒情作文范文

时间:2023-03-27 19:26: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借景抒情作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借景抒情作文

篇1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被安排在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的第七单元,该单元的主题是“成长的故事”。该文是肖复兴在1992年为纪念叶老先生所写,文中回忆了1963年叶老帮他修改作文和邀他作客使他受益匪浅的成长经历。修改作文是课文第三至五自然段的内容,它只是肖复兴表现叶老文品与人品的一个例子。把课文中的一个例子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否妥当很值得深思。按上海王荣生教授的分类,《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当属“样本”类选文。正如叶老所说:“教材的性质同于样品,熟悉了样品,也就可以理解同类的货色。”他坚决主张语文教学的内容应是怎样阅读,怎样写作的“方法”,而课文仅是历练方法的“凭借”。王荣生教授认为“样本”类选文的教学内容,应根据教师的反省和学生的学情来确定。根据《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所在单元的主题,以及我的阅读反省和四年级学情,我以为这篇课文的教学可以围绕两方面来展开:一是讨论作者如何通过侧面描写烘托人物的品质;二是了解借景抒情的方法。而三至五自然段有关“作文修改”部分并不难理解,借此进行修改作文的教学可说是舍本逐末。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写得最好的莫过于描写爬山虎的两处句子,这在课文通篇平淡的语言别显眼,可见作者当时对爬山虎印象深刻。学习这篇课文伊始,可让学生想想作者为何以“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为题,并找出文中描写爬山虎的句子,对比这两处描写有什么不同,是什么造成了这种不同。然后顺势介绍“借景抒情”的写法。最后让学生找一找文中直接描写叶老的句子,引发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这样写,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写,并尝试练笔。写好后可挑选出有代表性的作品与原文进行比较,认识两种写法的优缺点。

认识了借景抒情后,第二课时的教学便可围绕第一部分修改作文来展开。但教学的重点不应该是修改作文的方法,可从第一课时的教学直接引入,让学生找找有没有直接描写叶老的句子,明确什么是侧面描写。再让学生感悟“我”情感的变化,从获奖到听说修改时的“莫名其妙”,到乍看之下的“愣住”,到“仔细看了几遍”后感受到“温暖”,并由此“树立了写作的信心”,其间的脉络清晰可辨。触动感情的事总是让人印象深刻,我想这就是肖复兴不厌其烦地写出叶老对他作文修改的原因,因为这件事对他触动太大了。这一点也正是本文对单元主题的反映。最后引导学生思考作者详尽地写出叶老对自己作文的修改是否有必要,并指导学生进行缩写。

篇2

一、表达方式的运用

在记叙文中,主要运用记叙,描写等表达方式,但也常辅之以议论,抒情,以抒发作者的感情,深化文章主题。或者起画龙点睛的作用,让整篇文章活起来;有的为了表达上的需要,记叙文中同样可以运用说明语言,阐明某事物的性质特征。所以在记叙文的写作上必须学会综合运用各种语言表达方式。准确恰当的使用语言,让情感从笔端传达给读者。

记叙:是记叙文中最基本的语言表达方式。必须向读者介绍清楚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让读者明白事情的来龙去脉,搞清问题的本末始终。

描写:是用绘声绘色、生动形象的刻画,使文章具有感染力量,打动读者。描写包括:一是人物描写方法:人物的肖像、行为、语言、心理、神态、细节等;二是景物描写,用景物描写烘托人物,渗透感情;三是场面描写,让场面的气氛感染读者,但应注意点面结合。在描写中可以运用各种修辞手法,为文章增色,也可以不加修饰的刻画,让文章语言显现本色,自然朴素。

抒情:它可以让作者的思想感情或明或暗地从文章中流露出来,以感染读者,引起共鸣。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直接抒情也就是作者或作中品中的人物,在不借助任何别的手段的情况下,直接表白或倾吐自己的思想感情,以感染读者,引起共鸣;或作者抚今追昔,展望未来,这种抒情方式常和议论结合在一起。间接抒情就是常说的托物言志和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是作者在生活中对某一客观景物有所感触,把自己所要抒发的感情寄寓在这一客观事物之中;借景抒情是作者在对景物的描写中倾注内心的感情,表达作者的审美情趣,从而离情于景。

议论:它的主要目的是给文章“画龙点睛”。写作时,学会把简短的议论文字穿插到形象的描写叙述中,为记叙、描写作恰当的情感补充。把一些看似平凡普通的零散琐事,用议论连缀起来,使中心得到升华。议论在记叙文中的作用大致可分三种作用:一是升华中心;二是直抒胸臆;三是推进情节。

二、文章的详略的安排

写文章如同栽种和修剪花草树木,突出主干部分,除去或少留分枝部分。所以在写作时应把能表达中心的材料与表达中心不密切的材料分清楚,进行剪裁构思。文章的详略取舍要记住下面的方法:

1.铺垫详写,略写

“铺垫详写,略写”这个技巧,在写作考场作文时很有用。什么是铺垫?就是为主要事件的发生、的到来等创造条件,对某一内容进行描述和渲染的方法。既然要描述、渲染,篇幅少了当然不行。而,则是几句话就能交代清楚的。我们就是要利用人们的欣赏心理,来对铺垫予以详写,对予以略写。铺垫的时候要注意,虽然明里不说,但是作者心里要有数,你的所有铺垫都是为了最后的,不能偏离。

2.台上详写,台下略写

所谓台上,是指作者为了表现主题,为人物创设的一个环境;所谓台下,是指人物离开作者预设的能够表现主题的环境。在台上,每个人物有什么表现,都在作者的掌控之中,作者尽可以潇洒用墨;在台下,人物所作所为与主题无关,作者大可以不理会这个茬儿,一笔带过。在台上,作者可以运用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肖像描写等多种多样的写作方法来塑造人物;而在台下,作者则要奉行“沉默是金”的格言,少说为佳。

3.扣题详写,偏题略写

篇3

一、记叙文如何构思新

记叙文构思新往往需要注意:

1.角度新。不但要从正面切入,也要学会从侧面甚至反面切入;不但要从大处着眼,也要从局部入手以点代面,大题小做等。

2.顺序新。可以综合使用几种记叙顺序,有时候倒叙或插叙比顺序效果更好。

3.人称新。各种人称都有其优劣,综合来看,第一人称相比第三人称就显得更加感性。有时,第二人称也不失为一种选择。

另外,还要掌握一定的叙述技巧,营造出文章的波澜起伏之美。主要的方法有一线串珠、横向剪辑、欲扬先抑、欲抑先扬、叙事突转、设置悬念、虚实相生等。掌握技巧,能够提高记叙文的叙事效果,显得构思新颖,增强感染力。

二、议论文如何构思新

议论文是考场作文最常见的文体,但是,也容易写得平淡,千人一面。所以,议论文也需要在构思新方面下功夫。

1.议论文精巧的构思首先表现在角度的选择上。我们从一则材料上可以得到很多的立意方向,有些角度是大众化的,有些角度是新颖独到的。

2.议论文精巧的构思还表现在行文思路的独特上。如《拿来主义》,作者本来提倡“拿来主义”,可偏偏先批判“送去主义”;批判“送去主义”,却又从“闭关主义”写起。这样,就使人容易弄清“送去主义”的实质和危害,进而认识到实行“拿来主义”的必要性。

3.选材精当。材料新颖、丰富是使作文出新的重要因素。议论文中,也要注意选择有文化内涵、使用频率低的材料。比如,论证“贫贱不能移”,写严子陵拒绝光武帝刘秀,选择归隐富春江,就比我们都熟悉的苏武、文天祥、钱学森不受利诱,要新颖得多。

三、抒情散文如何构思新

抒情散文的构思新颖,主要体现在抒情方式的选择上,既要掌握直抒胸臆的手法,也要掌握间接抒情的方式,比如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等。还要注意结构严谨。散文形散神聚,需要有一根线把看似零散的材料贯串起来,这也是构思新颖的保证。

另外,我们可以逆向构思,也可以在写作中运用联想、想象等方法。

【思考一下】

1.所谓逆向构思,是指作者在构思过程中,依据某些题材的可逆性,避开思维定式,向与之相反的方向构思谋篇的一种创造性构思法。能够体现这种思路的故事是( )

A.王戎识李 B.司马光砸缸

C.三顾茅庐 D.负荆请罪

2.为了论证“宽容别人,成就自己”,作者想到了一个材料。你能够利用类比联想,再补写两个材料吗?

如果齐桓公不宽容管仲的一箭之仇,怎会成就号令天下的春秋霸业?

答:

3.请用递进结构法,为作文《要钻牛角尖》列一简易提纲。

答:

4.请为论点“我们应该学会坚守”设计三个并列的分论点。

答:

5.“我躺在病床上,四周黑漆漆的一片,十分寂静,偌大的房间里,只能听得见我微弱的呼吸声。护士只有到吃药、打针的时候才会进来,而且很少和我说话。我已经习惯了,我不会有太多的抱怨,因为我知道我快要死了。”

这种开头方式属于( )

篇4

1、在你的笔下,xx的景色是那么的美丽动人,活动是那么的丰富多彩,我也爱你美丽的xx。

2、小作者运用了动点观察的方法对xx晨色进行了生动的描写,字里行间饱含着小作者对xx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3、作者能按方位顺序向读者先容其可爱的xx,从校门——教学区(教学楼巨型花坛)——活动区(大操场),条理清楚,有选择有重点地绘景,自然地反映出学校朝气蓬勃的气氛。

4、小作者对景物的描写生动细致,捉住色彩外形香味等方面的特点,并且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等多种手法,令人处处感受到秋天的美。

5、文章首尾呼应,语句简练,一针见血,点明主题。文章通过四季景色的描写,说明了xx之美,照应开头。若能注意段落层次分明就更好了。

6、全篇色彩艳丽,生机盎然。字里行间,通过xx春夏秋冬的描写,抒发作者对xx童年生活的热爱。

7、在你的笔下,冬天xx的景色描述得细致入微,语言通彻流利。文中的比喻拟人修辞手法的运用,增添了作文的生动味性,如能在这样的景色中放入人物活动的描述,那作文会增色不少!

8、作者把写景与抒怀结合起来,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全文字里行间都突出了对xx的无比喜爱之情。作者着力描绘了美丽无比的喷水池,绿草如茵的操场,宽敞明亮的教室,使一个美丽的xx展现在人们眼前。

9、小作者写作思路清新,描写生动,文笔优美,牢牢围绕一个“绿”字,按“总分总”的结构,描写了xx的美丽景色。

10、文中恰当地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xx不同季节的绿色生机盎然,芳香四溢。

11、小作者观察仔细,描写生动细致,加上生动形象的比喻拟人,使人读了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也使作者喜爱xx的思想感情表露得更为自然充分。

12、xx四季景色真美,你的习作条理清楚,内容丰富,用词尤为生动准确。

13、小作者写了自己熟悉的地方——学校,把写景与写人巧妙结合起来,景中有人,以景衬人。

14、本文文笔优美,抒情浓郁,是一曲对童年生活的美好颂歌。作者以抒情的笔调,浓墨重彩地描绘了xx一角的春夏秋冬四季景色,深情地回忆了在那里度过的美好童年生活。

15、这篇文章语句朴素生动,内容真实有趣。文章中有很多地方都反映了小作者平时细心的观察,这在描写xx的各种有趣的生活场景尤为明显,令人处处感到xx的欢乐,使人读了有身临其境之感。

16、纵观全篇,文章笔调清新活泼,描写有声有色,消息结合,从近处的晨雾写到远处的日出,从空中的树叶,写到地上的小草,从一棵棵杨树写到自由翱翔的小鸟,条理清楚,层次清楚,读后使人如临其境。

17、小作者捉住了春天xx特有的景色,能正确贴切地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xx的美,同时借题发挥赞美了辛勤的园丁——老师们,使文章的主题得到升华。

篇5

只写记叙文,好好把记叙文复习好。

(二)、两个原则

1、真实才能动情。真正能打动读者的,还是那些你亲身经历有真情实感的身边小事;

2、妙语才能煽情。只有风趣幽默,生动活泼的语言才能让读者眼前一亮,读之使人不断点头默叹。

(三)三字要求

1、稳:

写好事,力求能够按照记叙文的六要素把事情交代清楚,开头结尾注意点题,结尾处要点明中心,稳定的发挥好自己的写作水平。特别是写作能力较好的同学,不要强求自己必须写出“惊世之作”来,考试作文能够发挥自己80%的写作水平就很了不起了。

2、细:

不要像电视剧情介绍那样的简单叙述,中间要加入环境描写、人物外貌、动作、语言、心理描写,能力好的同学再来些远近相衬、动静相映、侧面烘托、环境渲染、五觉描写,是文章细腻、动人。

3、精:

对于一般的同学来说,“精”体现在:(1)选择自己最拿手的内容;(2)写出自己最好的字;(3)采用自己最顺手的结构(总分结构或顺叙方式),力求发挥好自己的水平。

对于写作能力较好的同学来说,“精”应体现在:(1)选择较有新意的、又是自己有把握写好的内容;(2)有漂亮的书写;(3)精心的安排好开头和结尾,适当的采用倒叙、衬托、联想、象征、描写、抒情、以小见大、欲扬先抑、渲染气氛、借景抒情、托物喻志、以物喻人的方法方式结构文章;(4)采用适当的修辞手法,特别是运用比喻、反复、排比、反问等手法,恰当的运用成语、引用格言名句,增添文采。

(四)、四个流程(保住基本分)

1、审清题意:千万注意,题意审不好,来个文不对题,哪就……应该先花2-3分钟看看作文题,然后在开始答基础知识题目。

2、立好中心:至少指导自己想说什么,是喜欢、是厌恶?是感动、是反对?是快乐,是痛苦?是哲理、是深情?是赞扬、是批评?…………用一句话把它写在草稿纸上。

3、选好材料:符合题目要求的、自己最熟悉的、能够写好的事。

4、写好提纲:(1)用一句话写出中心内容和主题;(2)分清开头、中间、结尾各写什么?(3)打好开头、结尾的细稿,以及每段的开头句。

接下来就是在试卷里写作文啦,要力求一气呵成,只要提纲和开头、结尾、段落开头的稿子打得好,一气呵成事不难做到的,思路顺畅了

20分钟就可以把作文写好。

(五)五项技巧(赢得感情分)

1、有一个灵活的头脑:造句法、筛选法、换题法。

2、有一张可爱的脸蛋:书写要工整,自己的字能够写多好就必须写多好,不得使用涂改液,不得随意修改,特别是开头、结尾和段落的开头句,不能修改。

3、有一双闪亮的眼睛:好的文题等于成功了一半。参见《中考满分作文拟题技法——眉目传神惹人眼》

4、有一身漂亮的衣装:(1)一个最拿手的题材(适合自己);(2)一个好故事(好布料);(3)一个好结构(好设计);(4)一口流畅、优美的语言(好花纹、好色彩)。

5、有几件精美的饰品:(1)倒叙、描写、引用开头(好发型)(2)结尾:议论反问式、含蓄余味式、赞美抒情式、哲理深思式、名言点睛式、联想做梦式、决心号召式(名鞋);(3)名言名句名作的恰好点缀(钻石哟);(4)用景物描写渲染气氛(如梦的纱巾)。

(六)六个大忌(莫丢冤枉分)

一忌潦草涂改:书写要端正,千万别连文题都改,只改明显的错别字,将错就错,能够不改的就不改。

二忌过短过长:字数一定要足,字数不足,写得再好也很难及格;字数不能太多,不要超出试卷中的作文纸,万般无奈之下,也只能在2行以内。

三忌开头议论:还不如开门见山、直接点题开头的好,能来点环境描写,就先来点描写。

四忌分段太少:4-6段为好,千万别少于3段。

篇6

鉴于考纲并无任何变化的特点,在备考的过程中,必须严格扣紧考纲中的四十个考点,逐一训练到位。但是,又不可以平均使用时间,应针对近两年来学生的测试暴露出来的突出问题,重点做好如下五个方面的复习:

一、古代诗词鉴赏

考纲规定“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古代诗词“表达技巧”的鉴赏是目前学生备考中的薄弱环节。教师应将诗词鉴赏中的“表达技巧”分解为古代诗词鉴赏中的抒情手法和描法两大类。然后应把每一大类再细分小类,抒情手法分为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借物抒情(托物言志)、借事抒情(寓情于事)、情景交融。描法分为细节描写、白描、象征、虚实结合、烘托、动静结合等。这部分的复习备考要做得细致具体才行。

二、文言语句翻译

考纲规定“翻译文中的句子”,对这类试题考生往往自我感觉良好,但失分颇多。为此,考生应注意以下九点:

1.翻译文段或句子时应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2.注意所译文段或句子中的实词的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

3.遇到文言特殊句式要调整;

4.要补出文言语句中的省略成分;

5.要懂得一点文化常识;

6.要了解修辞现象;

7.不必翻译古今意义相同的词语和专有名词;

8.删去只起语法作用而无实在意义的结构助词和语气词;

9.古今词义相同,但由单音节词变为双音节词,所以应该用双音节词翻译单音节词。

复习时,在上述注意事项的基础上,配合以试题,加强训练,方可见功效。

三、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阅读

考纲规定“能理解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考纲的“题型示例”中刊登了曾经检测过的三篇文章,即《植物睡眠之谜》《沙尘暴》《铜奔马正名》,扣紧考点,仔细研究三篇文章及文后所设的试题,会发现学生阅读这两类文章时欠缺的是“形式逻辑”常识,而现行的高中语文教材对形式逻辑常识只字未提,致使学生解答自然科学类文章、社会科学类文章试题时感到模糊茫然。因此,教师应教会学生从形式逻辑角度解读自然科学类和社会科学类文章,应该先说清概念,什么是概念的内涵,什么是概念的外延;再说清判断,什么是判断的质,什么是判断的量,什么是判断的模态;最后说清推理要遵守规则,并要合乎情理。做了上述必要的铺垫之后,学生阅读这两类文章的能力会有一定的提高。

四、散文阅读

考纲规定“能阅读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和文学作品”,考纲的“题型示例”中刊登了曾经检测过的两篇散文,即《报秋》《绵绵土》。散文阅读的主观性试题历来是考生答题时深感困难之处,可以说散文阅读主观性试题分值高、判分严,考生丢分多。为此,备考时应注意以下两点:

1.研究四种题型。

依据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研究“词语理解型”试题;依据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研究“句子理解型”试题;依据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即表达技巧)”,研究“表现手法题型”试题;依据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和“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研究“主旨理解题型”试题。

2.从近几年来看,考生丢分最多的是“表现手法题型”。因此,教师要扣紧考点,做具体的解读。

表现手法包括四个方面:

1.表达方式,散文涉及表达方式之中的叙述、描写与抒情;

2.写作方法,如类比、烘托、反衬、抑扬、象征、白描、寓庄于谐等;

3.布局谋篇,可以检测文章整体的布局谋篇,也可以检测文章局部的布局谋篇;

4.修辞方法。考纲的文字表述概括性极强,高三师生备考时必须将每个考点具体化。

五、作文

2008年高考语文共十八道作文题,其中命题作文八道,材料作文八道,话题作文两道。于是有人得出结论,“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平分秋色,“话题作文”即将谢幕。这一结论的前一句话是对的,后一句话不妥。考纲“题型示例”共列十一道作文题,其中话题作文五道,命题作文三道,材料作文三道。由此看来,考生在备考作文时,还是应该关注三种作文题型,“话题作文”仍然没有过时,不可忽视。命题作文,要训练学生审题时抓住题眼,即抓住题目中能显示文章思想意义和情感倾向的关键性词语。要培养学生对词语式标题、短语式标题和句子式标题的审题能力。

材料作文,要在训练写作的过程中反复提示学生“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练习材料作文的类型要全面,既要练习文字材料和图像材料作文,又要练习单一材料和多则材料作文,既要练习事例材料和寓意材料作文,又要练习古代典籍材料和现实生活材料作文。

篇7

无论是命题作文或半命题作文、自由作文等,不外乎是写人的,记事的,写活动的,写景的,状物的,看图作文,扩写、缩写、改写、续写,应用文,想象作文等。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注意写好作文:

1.审清题意。包括审对象(写人?写事?写活动?写物?);审范围(时间、地点、数量、人称等范围);审重点(抓住题目的关键词,即题眼)。

2.明确中心。一种是题目本身就规定了文章的中心(如,《一个刻苦学习的同学》);另一种是只规定了写作范围,写什么内容,确定什么中心要靠自己来定(记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一个同学)。

3.选择材料。材料要能反映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材料要真实;材料要有代表性、典型。材料的筛选要经过几个回合,反复思考。可以先将能用的材料一起罗列出来,再根据题意的需要,选择最有表现力,体而新鲜的材料,并安排主次详略。

4.组织材料。这就要求我们在写文章之前先列好提纲,明确按什么顺序写,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怎样分段,怎样衔接过渡;哪些详写,哪些略写;怎样开头结尾等等,一一列出来,写出来的文章才会条理清楚。

篇8

如,在人教版第七册第26课《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的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理解景与人的关系,建构起爬山虎与叶老之间的联系,了解借景抒情、借物喻人的写法,是第二课时的教学难点。笔者紧扣文中“你可以从中学到不少东西”这句话引导学生进行了四次自学,并有效实施了拓展阅读,每次读书的要求都是:你学到了什么?这个看似平实无华但又极具开放性的问题给了学生广阔的表现时空。

一、以问激发期待

兴趣是学生习得知识、发展学习能力的原动力。它能让人保持主动、积极的学习状态,使学生建构起正确的学习动机。无数教学实践表明,学生一旦对学习有了持续而稳定的兴趣,就会将学习中苦的一面转化为乐的一面,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这样在课堂中才能做到聚精会神,在思维上才能做到与老师产生共鸣,在愉悦的状态中获得新知。

在导入之后,教师出示句子:“你看看叶老先生修改得多么仔细,你可以从中学到不少东西。”并问学生:读了这句话,你想知道什么?学生回答,想知道叶老修改得多仔细,想知道到底可以从中学到多少东西。教师归疑并提出自学要求:自读课文1~5自然段,看看你可以从中学到什么?让学生带着自己提出的两个问题去自学,这样一来,学生的阅读期待被充分激发出来,学习的积极性也被充分调动起来。

二、以问生成对话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而“生生对话”就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正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一个表现,它是体现“语文教学是以发展学生语文素养”这一课改思想的重要方面,学生的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解题能力的提高,才是我们课程改革的最终目标。

在学习1~5自然段的过程中,问题来源于文本、来源于学生,问题又回归学生、回归文本,教学流程依据学生表现有机组织,教材理解程度根据学生思维深度合理拓展。通过自学与交流,学生从叶老替“我”修改作文这件事中,学到了叶老修改作文的一些方法,学到了叶老写作文、改作文时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交流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读书与理解情况有机地引发师生、生生的对话,促进学生对课文的体验、对人物的感受以及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的提升。

三、以问促动回读

广东教育学院教授创造出了“一步三回头”的语文教学方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巧妙地运用回读,往往能起到优化课堂教学、轻易突破难点的效果,还能建立起知识之间的关系及拓展,使学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最终达到让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目的。

6~9自然段是本课的难点,特别是两处关于爬山虎描写的处理。如何引导学生体会到由于“我”的心境不同,对景物的感受也不相同呢?教师以谈话导入,引出作者的心情:如果你是作者肖复兴,要去见叶圣陶老先生,你的心情会怎样?引导学生带着激动与兴奋的心情去读课文第六自然段,自然就会从爬山虎中读出这种激动与兴奋来。然后出示第二处关于爬山虎的描写,在与第一处进行对比后质疑:这时作者为什么不再有刚才的激动与兴奋,从而引起学生的阅读反思。此时教师承接上一次自学要求提出这次自学的问题:叶老替“我”修改作文让我们学到了他的一丝不苟,现在他请“我”做客,又能让我们学到些什么呢?交流时,在理解了叶老的平易近人,了解到叶老对“我”的期待以后,引导学生回读第九自然段中关于爬山虎的描写,学生很自然地就体会到其中包含着叶老的期待与希望。

如此教学,以读促学生回读文本,让学生的情感在文本中多走几个来回,实施有层次的感悟,在感悟语言、感受品质的同时,“借景抒情”这一写作方法渗透也水到渠成了。

四、以问激感

课文第十自然段是本课的,通过前面的教学铺垫,在修改作文、请“我”做客两件事中,学生体会到了叶老作文要一丝不苟、做人要平易近人的优秀品质。在此基础上,教师再指导学生进行第四次自学:仔细读读第十自然段,从作者肖复兴身上,我们又能学到什么?学生在自读、交流过程中,结合课前了解到的相关写作背景知识,然后通过多形式的朗读及有层次的说话,将本文所要表达的作者对叶老思念与感激之情充分表达了出来;同时将对“人”的情感融入“物”之中,引导学生学习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和作者对叶老的不尽感激与无尽思念之情。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紧紧结合教材,以“你学到了什么”这一缘于文本的平实无华的问题为主线展开本课的教学,使整个课堂教学浑然一体;特别是有了这提纲挈领、一脉相承的核心问题,引导学生举一反三,自主探究,让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充分张扬,有效促进了学生语感的培养和语文能力的提升。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如果对主问题设计得恰当、巧妙,引导得法,就一定能把握住语文课堂教学之魂。

参考文献:

篇9

微作文对于选取素材、精练作文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也可以培养同学们对作文的正确认识,即作文不是作业,而是自己的情感表达。所以对于同学们来说,不妨试试写微作文,哪怕是一个片段描写,或是对一件事的记叙,或是自己的一小段随感,就算是一个点子也可以,及时地把它记录下来,说不定哪天就能用上啦!

微作文短小、精练,语言生动、简洁,内容生动、吸引人,甚至像消息一样“一事一报”,具体的写法有几种:

一、叙述式微作文

即直截了当地用客观事实说话,通过摘要或归纳概括的方法,简明扼要地记叙一件事。

例:

交朋友

五(5)班 蔡浩堃

我这一次交朋友,决定不自己上门去认识人家,一定要将纸条扔在小区的小路上,看谁会捡到并联系我。

我见一个大哥哥捡到那张纸条,将它撕得七零八落。唉,又要重写一次。然后,一个二年级的小弟弟看了纸条上的话,他大概没完全看懂,就丢下纸条走了。最后一个是与我差不多年龄的学生。我就与他做了朋友。

只有善于发现的人,才是我的朋友。

本篇微作文通过记叙自己独特的交友方式和过程,展现出自己的童真和对朋友的认识。

二、描写式微作文

即采用描写的方式,根据目击的情况,对生活中的主要事实,或者事实的某个有意义的侧面,作简练而有特色的描写,向读者提供一个形象,给人以生动具体的印象,使读者获得如临其境的感受。描写包括景物描写、人物描写。人物描写又分神态、外貌、心理、细节等描写。

例1:

那一幕,令我悲喜交加

五(5)班 陈英健

老人衣衫褴褛,佝偻着沉淀着岁月的身躯,艰难前行。

一个穿着时髦的男人过来了,健步如飞,一不小心撞了老人一下,头也不回地走了。

一个穿着华丽的女人过来了,瞥了一眼老人脏兮兮的衣服,扭着婀娜的身姿走了。

一个穿着朴素的工人过来了,他仔细打量了老人一番,忙把她扶到车站,然后带着最朴实的笑走了。

本篇微作文属于人物描写,通过描写三个人物对待一个衣衫褴褛的老人的不同神态,表现出的不同态度,揭示出社会的美与丑。

例2:

桌面一角

五(5)班 郑子心

写字、做作业的桌面上,摆放着我心爱的插花作品。虽然是纸做的,虽然旁边还有比它更艳丽的花朵,可我还是特别喜爱它。看那“娇艳”而又亦真亦假的花朵,蓝的、紫的、粉的,颜色互不相斥,可仔细一看,你会觉得它们在“争奇斗艳”。谁说叶子衬花不显眼?在叶子中间配上米黄色的小花,连一旁鲜花上的小蜜蜂都来凑热闹呢!

这篇微作文采用的是环境描写,对眼前的一景做工笔式细描,展现出文如画的独特效果。

三、议论式微作文

往往采用先叙后议或者夹叙夹议的方式,通过极有节制、极有分寸的评论,引出事实,唤起读者的注意。

例:

蜜蜂来袭

五(5)班 郑煊荧

上语文课,我们在大声朗读课文。突然,一位不速之客飞了进来—— 一只浑身金黄加黑条纹的蜜蜂。大家乱作一团,有些女生一边躲,一边尖叫。余老师让同学们安静,大步流星地走到小蜜蜂停着的窗子前,大手一挥,可怜的小蜜蜂就这么魂归西天了。

“余老师威武!”大家在心中感叹!啧啧的赞叹声,让我们再一次感受到老师的形象高大!

本微作文通过先叙后议的方式,对所见所闻做出了评价,即“余老师威武”。

四、抒情式微作文

即表达情思,抒感。它与叙事相对,抒发出最感人的内心情怀。抒情方式常见的有借景抒情法、触景生情法、咏物寓情法、直抒胸臆法等。

例:

那一刻,我被香榭丽舍感动

五(5)班 萧宇彤

香榭丽舍浓郁的咖啡味,牵引我扑向七月的清晨。

那一刻,处处都是法国的露天茶座,一张小巧的桌子、椅子,便能浪漫地喝上一杯卡布奇诺,多么惬意。

那一刻,美丽的巴黎铁塔留住感动,偶然的,我想起法国的美好时光。巴黎铁塔啊,高处的你会不会孤独?

篇10

关键词:表达思想;观察生活;互相尊重;准确表达;实践能力

小学阶段作文的目标是能具体明确、文通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能根据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发展书面语言运用能力。

一、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有目的、有顺序地观察,只有认真观察才能全面、准确地认识事物,发现美与丑、是与非。观察使学生获得了写作材料,同时使学生学习到了语言表达的技巧,积累了语言。其次,在写作文时引导学生乐于运用阅读中积累的词语、句子。最后,教师引导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在作文课中,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要尊重学生的思想和意见。教师放手让学生修改作文就是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倡导学生改作文,并不是为了减轻教师的作业负担,而是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改完后,教师指导学生交流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有毛病的词语、句子。教师对学生进行公正的评价,鼓励学生积极发言讨论。学生在交流时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要重点指导讲解。作文指导完,教师引导学生评选出精品作文,教师提出评价意见,为学生树立榜样,激励大家进步。

二、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作文的题目表示作文材料类型的不同。有的表示特别的意义,有的题目是一句话,有的题目是一个短语。可以用人来命题,如:《意大利的爱国少年》《妈妈的爱》①《炮手》,这些文章题材是以写人为主,叙事为次。可以用地点来命题,如:《美丽的小兴安岭》《失踪的森林王国》《金色的草地》《葡萄沟》,这些文章题材以写景为主,借景抒情。可以用事情来命题,如:《平分生命》《田忌赛马》《大禹治水》,以记事为主,在文中写起因、经过、结果。可以用物命题,如:《春天的雨点》《天外来客――陨石》《珍贵的教科书》,第一个题目与内容不符合,内容写的是乌罕娜老师帮助达丽玛同学学习,然后送她回家,用春天的雨点比喻老师对学生的爱。第二个题目告诉我们陨石是特别的石头。第三个题目告诉我们文章的内容是为什么是珍贵的教科书。命题要根据作文的内容、感情来拟。《珍贵的教科书》换成《特别的教科书》,让学生根据课文比较哪个合适,讨论后,教师指出《珍贵的教科书》最能准确地表达文章的意思。

三、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现在的孩子生活真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孩子最喜欢玩,最讨厌上学。老师、家长都希望孩子考高分,孩子学习又苦又累。学生作文有困难,是因为实践活动开展得少。实践活动最能体现一个人的价值,能把知识转化为行动。教师可指导学生开展一次“走进爸爸妈妈”的活动。这里的农村靠近山,著名的焉支山也在本县,开展一次登山运动,让家长、同学陪同。开展一次培育花木、认识植物的活动。开展一次生活自立活动,自己整理房间里的东西,自己洗头、洗脚,自己主动地做作业,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主意识。开展一次餐盘中的蔬菜营养研究活动,让学生在劳动实践中体验劳动的艰辛,懂得珍惜劳动成果。开展一次家乡的物产博览会,引导学生知道家乡有哪些物产,了解家乡的经济特点和人们的生产生活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