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物实验报告范文

时间:2023-04-09 00:31: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物实验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大物实验报告

篇1

深圳大学物理化学实验报告

实验者:赖凯涛 实验时间:5月15日

气温:23.0℃ 大气压:100900pa

实验六:双液系的气----液平衡相图

一:目的要求

绘制在p下环已烷-乙醇双液系的气----液平衡图,了解相图和相率的基本概念 掌握测定双组分液系的沸点的方法 掌握用折光率确定二元液体组成的方法 二:仪器 试剂

恒沸点仪

精密温度计

调压变压器

阿贝折光仪

超级恒温水浴

量筒、漏斗

滴管、大烧杯

无水乙醇

环己烷

含环己烷各为10、30、50、70、90、95%(重量百分数)的乙醇溶液。(用棕色试剂瓶盛装)含环己烷各为 0%、20%、40%、60%、80%、100%的标准乙醇溶液。 (用白滴瓶盛装)

三:数据分析

双液系汽-液平衡相图

实验者

张志诚

实验时间

2000/15/5

室温 ℃

23.0

大气压pa

100900

环己烷/乙醇标准溶液

浓度 %

折光率

1.3620

10

1.3630

20

1.3635

30

1.3650

40

1.3675

50

1.3730

60

1.3655

70

1.3940

80

1.4210

90

1.4258

100

1.4260

拟合方程式参数

a

6.0e-07

b

6.0e-04

c

1.3601

环己烷 %

10

30

50

70

90

95

100

沸点 ℃

77.40

73.20

67.20

64.30

63.70

64.90

79.40

79.80

气相折光率

1.3628

1.3722

1.3938

1.4010

1.4030

1.4195

1.4260

1.4261

液相折光率

1.3616

1.3639

1.3702

1.3819

1.4018

1.422

1.4265

1.4262

气相浓度

4

20

53

64

67

91

100

100

液相浓度

2

6

17

35

65

94

101

100

低恒沸溶液

沸点 ℃

组成 %

64.1

67

四:实验讨论。

在测定沸点时,溶液过热或出现分馏现象,将使绘出的相图图形发生什么变化? 答:当溶液出现过热或出现分馏现象,会使测沸点偏高,所以绘出的相图图形向上偏移。

压力和温度的测量都有随机误差,试导出h的误差传递表达式. 答:由h的定义式 h=u+pv 可得,

→ dh=du+pdv+vdp

→ dh=(?u/?t)v dt+(?u/?v)tdv+pdv+vdp

→ δvhm=(?u/?t)vδt+vδp

讨论本实验的主要误差来源。 答:本实验的主要来源:给双液体系加热而产生的液相的组成并不固定,而且加热的时间长短不十分固定,因此而使测定的折光率产生误差。另外,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并不固定,有时比较靠近电热丝,测得的温度稍微偏高。

top

深圳大学物理化学实验报告

实验者:张志诚 实验时间:5月15日

气温:23.0℃ 大气压:100900pa

实验六:双液系的气----液平衡相图

一:目的要求

绘制在p下环已烷-乙醇双液系的气----液平衡图,了解相图和相率的基本概念 掌握测定双组分液系的沸点的方法 掌握用折光率确定二元液体组成的方法 二:仪器 试剂

恒沸点仪

精密温度计

调压变压器

阿贝折光仪

超级恒温水浴

量筒、漏斗

滴管、大烧杯

无水乙醇

环己烷

含环己烷各为10、30、50、70、90、95%(重量百分数)的乙醇溶液。(用棕色试剂瓶盛装)含环己烷各为 0%、20%、40%、60%、80%、100%的标准乙醇溶液。 (用白滴瓶盛装)

双液系汽-液平衡相图

实验者

张志诚

实验时间

2000/15/5

室温 ℃

23.0

大气压pa

100900

环己烷/乙醇标准溶液

浓度 %

折光率

1.3620

10

1.3630

20

1.3635

30

1.3650

40

1.3675

50

1.3730

60

1.3655

70

1.3940

80

1.4210

90

1.4258

100

1.4260

拟合方程式参数

a

6.0e-07

b

6.0e-04

c

1.3601

环己烷 %

10

30

50

70

90

95

100

沸点 ℃

77.40

73.20

67.20

64.30

63.70

64.90

79.40

79.80

气相折光率

1.3628

1.3722

1.3938

1.4010

1.4030

1.4195

1.4260

1.4261

液相折光率

1.3616

1.3639

1.3702

1.3819

1.4018

1.422

1.4265

1.4262

气相浓度

4

20

53

64

67

91

100

100

液相浓度

2

6

17

35

65

94

101

100

低恒沸溶液

沸点 ℃

组成 %

64.1

67

实验讨论。

在测定沸点时,溶液过热或出现分馏现象,将使绘出的相图图形发生变化? 答:当溶液出现过热或出现分馏现象,会使测沸点偏高,所以绘出的相图图形向上偏移。

讨论本实验的主要误差来源。 答:本实验的主要来源是在于,给双液体系加热而产生的液相的组成并不固定,而是视加热的时间长短而定 因此而使测定的折光率产生误差。

三,被测体系的选择 本实验所选体系,沸点范围较为合适。由相图可知,该体系与乌拉尔定律比较存在严重偏差。作为有最小值得相图,该体系有一定的典型义意。但相图的液相较为平坦,再有限的学时内不可能将整个相图精确绘出。

四,沸点测定仪 仪器的设计必须方便与沸点和气液两相组成的测定。蒸汽冷凝部分的设计是关键之一。若收集冷凝液的凹形半球容积过大,在客观上即造成溶液得分馏;而过小则回因取太少而给测定带来一定困难。连接冷凝和圆底烧瓶之间的连接管过短或位置过低,沸腾的液体就有可能溅入小球内;相反,则易导致沸点较高的组分先被冷凝下来,这样一来,气相样品组成将有偏差。在华工实验中,可用罗斯平衡釜测的平衡、测得温度及气液相组成数据,效果较好。

五,组成测定 可用相对密度或其他方法测定,但折光率的测定快速简单,特别是需要样品少,但为了减少误差,通常重复测定三次。当样品的折光率随组分变化率较小,此法测量误差较大。

六,为什么工业上常生产95%酒精?只用精馏含水酒精的方法是否可能获得无水酒精?

答:因为种种原因在此条件下,蒸馏所得产物只能得95%的酒精。不可能只用精馏含水酒精的方法获得无水酒精,95%酒精还含有5%的水,它是一个沸点为的共沸物,在沸点时蒸出的仍是同样比例的组分,所以利用分馏法不能除去5%的水。工业上无水乙醇的制法是先在此基础上加入一定量的苯,再进行蒸馏。

top

深圳大学物理化学实验报告

实验者: 史炜 汤菲菲 实验时间: 2000/5/17

气温: 24.2 ℃ 大气压: 100.80 kpa

二组分固-液相图的绘制

目的要求 用热分析法测绘铅-锡二元金属相图,了解固-液相图的基本特点 学会热电偶的制作,标定和测温技术 掌握自动平衡记录仪的使用方法

仪器与试剂 自动平衡记录仪,热电偶,电炉,泥三角 ,坩锅钳,纯sn、含sn为20%、40%、60%、和80%的snpb合金以及纯pb(坩锅上的记号分别为1、2、3、4、5、6)

实验数据及其处理

双液系汽-液平衡相图

实验者

史炜

汤菲菲

实验时间

5月17日

室温 ℃

24.2

大气压pa

100800

环己烷/乙醇标准溶液

浓度 %

折光率

1.3619

10

1.3631

20

1.3637

30

1.3658

40

1.3680

50

1.3725

60

1.3850

70

1.3940

80

1.4192

90

1.4255

100

1.3620

拟合方程式参数

a

6.0e-07

b

6.0e-04

c

1.3601

环己烷 %

10

30

50

70

90

95

100

沸点 ℃

77.40

72.30

67.20

64.40

63.70

63.80

79.00

79.80

气相折光率

1.3623

1.3792

1.3900

1.3996

1.4035

1.4204

1.4224

1.4252

液相折光率

1.363

1.365

1.369

1.369

1.402

1.4241

1.4255

1.4252

气相浓度

4

31

48

62

68

92

95

99

液相浓度

5

8

15

15

66

97

99

99

4 实验讨论。

篇2

气温: 21.6 ℃ 大气压: 101.1 kpa

实验七:二组分固枣液相图的测绘

一.目的要求

1)、分析法测绘铅-锡二元金属相图,了解固-液相图的基本特点

2)、学会热电偶的制作、标定和测温技术

3)、掌握自动平衡记录仪的使用方法

二.仪器 试剂

自动平衡记录仪

热电偶

电炉、泥三角 、坩锅钳

纯sn、含sn为20%、40%、60%、和80%的snpb合金以及纯pb(坩锅上的记号分别为1、2、3、4、5、6)

三.实验数据及处理

热电偶工作曲线

pb

sn

h2o

相变温度 ℃

323

232

100

平台高度 格

61.9

47.3

28.1

曲线斜率

6.6118

曲线截距

-84.269

步冷曲线

pb %

20

40

60

80

100

折点高度 格

47.4

43.8

41.2

47.5

56.5

62.3

平台高度 格

40.5

40.5

40.4

40

39.9

39.9

折点温度 ℃

229

205

188

230

289

328

平台温度 ℃

228

184

183

180

180

325

热电偶工作曲线

pb~sn相图

四.提问思考

1.步冷曲线各段的斜率以及水平段的长度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对于斜率来说,与平衡记录仪的走纸速度和混合物中各物质的比例有关;对于水平长度来说,与控制冷却速度有关。

2.根据实验结果讨论各步冷曲线的降温速率控制是否得当。

答: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并没有采取降温控制,不过各平台明显,所以,由此看来,我们操作得当!

3.如果用差热分析法或差示扫描发来绘制相图,是否可行?

答:由于样品在吸热中相变较多,造成热容变化很大,与参比物相差甚远,造成基线发生漂移,因此,用以上两种方法不可行。

4.试从实验方法比较测绘气—液相图的异同点。

篇3

一.实验目的

1.观察弦上形成的驻波

2.学习用双踪示波器观察弦振动的波形

3.验证弦振动的共振频率与弦长、张力、线密度及波腹数的关系

二.实验仪器

XY弦音计、双踪示波器、水平尺

三 实验原理

当弦上某一小段受到外力拨动时便向横向移动,这时弦上的张力将使这小段恢复到平衡位置,但是弦上每一小段由于都具有惯性,所以到达平衡位置时并不立即停止运动,而是继续向相反方向运动,然后由于弦的张力和惯性使这一小段又向原来的方向移动,这样循环下去,此小段便作横向振动,这振动又以一定的速度沿整条弦传播而形成横波。 理论和实验证明,波在弦上传播的速度可由下式表示:

=

ρ

1

------------------------------------------------------- ①

另外一方面,波的传播速度v和波长λ及频率γ之间的关系是:

v=λγ-------------------------------------------------------- ②

将②代入①中得 γ

=λ1

-------------------------------------------------------③ ρ1

又有L=n*λ/2 或λ=2*L/n代入③得 γ

n=2L

------------------------------------------------------ ④ ρ1

四 实验内容和步骤

1.研究γ和n的关系

①选择5根弦中的一根并将其有黄铜定位柱的一端置于张力杠杆的槽内,另一端固定在张力杠杆水平调节旋钮的螺钉上。

②设置两个弦码间的距离为60.00cm,置驱动线圈距离一个弦码大约5.00cm的位置上,将接受线圈放在两弦码中间。将弦音计信号发生器和驱动线圈及示波器相连接,将接受线圈和示波器相连接。

③将1kg砝码悬挂于张力杠杆第一个槽内,调节张力杠杆水平调节旋钮是张力杠杆水平(张力杠杆水平是根据悬挂物的质量精确确定,弦的张力的必要条件,如果在张力杠杆的第一个槽内挂质量为m的砝码,则弦的张力T=mg,这里g是重力加速度;若砝码挂在第二个槽,则T=2mg;若砝码挂在第三个槽,则T=3mg…….) ④置示波器各个开关及旋钮于适当位置,由信号发生器的信号出发示波器,在示波器上同时显示接收器接受的信号及驱动信号两个波形,缓慢的增加驱动频率,边听弦音计的声音边观察示波器上探测信号幅度的增大,当接近共振时信号波形振幅突然增大,达到共振时示波器现实的波形是清晰稳定的振幅最大的正弦波,这时应看到弦的震动并听到弦振动引发的声音最大,若看不到弦的振动或者听不到声音,可以稍增大驱动的振幅(调节“输出调节”按钮)或改变接受线圈的位置再试,若波形失真,可稍减少驱动信号的振幅,测定记录n=1时的共振频率,继续增大驱动信号频率,测定并记录n=2,3,4,5时的共振频率,做γn图线,导出γ和n的关系。

2.研究γ和T的关系 保持L=60.00cm,ρ

1保持不变,将1kg的砝码依次挂在第1、2、3、4、5槽内,测出n=1

时的各共振频率。计算lg r 和lgT,以lg2为纵轴,lgT为横轴作图,由此导出r和T的关系。

3.验证驻波公式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写出弦振动的共振频率γ与张力T、线密度ρ关系,验证驻波公式。

1、弦长l1、波腹数n的

五 数据记录及处理

1.实验内容1-2 数据 T=1mg ρ1=5.972 kg/m

数据处理:

由matlab求得平均数以及标准差 1.平均数 x1=117.5600 2.标准差 σx=63.8474

最小二乘法拟合结果: Linear model Poly1:f(x) = p1*x + p2

Coefficients (with 95% confidence bounds): p1 = 40.38 (39.97, 40.79) p2 = -3.58 (-4.953, -2.207)

Goodness of fit:SSE: 0.508R-square: 1

Adjusted R-square: 1RMSE: 0.4115

此结果中R-square: 1 Adjusted R-square: 1说明,此次数据没有异常点,并且这次实验数据n与γ关系非常接近线性关系,并可以得出结论:n与γ呈正比。

2.实验内容 3.4数据

1.平均数 x1= 62.20xx 2.标准差 σx=308.2850

最小二乘法拟合结果: Linear model Poly1:f(x) = p1*x + p2

Coefficients (with 95% confidence bounds): p1 =0.4902 (0.4467, 0.5336) p2 = 1.574 (1.553, 1.595) Goodness of fit:SSE: 0.0001705R-square: 0.9977

Adjusted R-square: 0.9969RMSE: 0.007539

由分析可知,此次数据中并没有异常点,并且进行线性拟合后R-square: 0.9977 Adjusted R-square: 0.9969,因为都极其接近1,所以说此次拟合进行的非常成功,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相应的结论:lgT与lgγ是线性关系。

六.结论

验证了弦振动的共振频率与张力是线性关系

也验证了弦振动的共振频率与波腹数是线性关系。

七.误差分析

在γ和n关系的实验中,判断是否接近共振时,会有一些误差,而且因为有外界风力等不可避免因素,所以可能会有较小误差。

在γ与T实验中,由于摩擦力,弦不是处于完全水平等可能产生较小的误差。

附录(Matlab代码)

%%实验1 %一

A=[1 37.2 2 76.9 3 117.1 4 158.1 5 198.5];

p1=mean(A(:,2)); %平均数 q1=sqrt(var(A(:,2))); %标准差

figure

plot(A(:,1),A(:,2),'o') hold on lsline

xlabel('n 波腹数');

ylabel('γ(Hz) 频率');title('γ和n的关系');

[k b]=polyfit(A(:,1),A(:,2),1);%拟合直线

%二

% T(kg) LgT(kg) γ(Hz) Lgγ(Hz) B=[1 0.00 37.2 1.57 2 0.3 53.6 1.73 3 0.48 65.0 1.81 4 0.60 72.5 1.86 5 0.70 82.7 1.92];

x=B(:,1); y=B(:,3);

figure

loglog(x,y) %x,y 都为对数坐标 plot(B(:,2),B(:,4),'o') hold on lsline

篇4

关键词:大亚湾中微子实验 中微子振荡 刻度 重建 本底 超新星

2013 Annual Report of Physical Analysis for Daya Bay Reactor Neutrino Experiment

Wang Yifang1 Cao Jun1 Chen Shaomin2 Heng Yuekun1 Wang Meng3

(1.Institute of High Energy Phys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2.Tsinghua University; 3.Shandong University)

篇5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EGb)对实验性高眼压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层(RGCL)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取健康SD大鼠60只,正常对照组和正常银杏叶治疗组各6只,其余48只采用烧烙法,烙闭大鼠左眼2条浅层巩膜静脉,制作大鼠持续性高眼压模型,从中选出眼压稳定在实验要求水平的大鼠30只,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治疗A组(每日EGb 50mg/kg)、 治疗B 组(每日EGb 100mg/kg) 、治疗C 组(每日EGb 150mg/kg)、 治疗D 组(每日EGb 200mg/kg),治疗时间为1mo,处死大鼠后做视网膜全层铺片,对RGCL神经元做特异性染色后行神经元计数分析来评估神经元的情况。结果:正常对照组双眼RGCL神经元计数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0.05),正常对照组与正常EGb治疗组RGCL神经元计数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0.05),各浓度EGb治疗组实验眼与正常对照组RGCL计数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05),各浓度EGb治疗组实验眼与其自身对照眼RGCL神经元计数均有显著性差异(P >0.05),各浓度EGb治疗组实验眼与生理盐水组实验眼RGCL神经元计数均有显著性差异(P >0.05),治疗A,B,C,D 4组实验眼RGCL神经元计数两两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单独使用EGb对正常大鼠RGCL神经元计数无影响,EGb可对持续慢性高眼压导致的大鼠RGCL神经元损伤提供部分保护作用,且在一定范围内保护作用大小与用药剂量呈正相关。

【关键词】 银杏叶提取物 大鼠 高眼压 神经保护

Protective effect of extract of ginkgo biloba leaves on retinal neuron injury in chronic high intraocular pressure rats

Abstract AIM: To investigate the protective effect of extract of ginkgo biloba (EGb) on retinal ganglion cell layer neuron injury induced high intraocular pressure (IOP) in rats. METHODS: Sixty healthy Sprague-Dawley (SD) rats were randomly pided into 3 groups: 6 rats in normal control group, 6 rats in EGb treating normal IOP group, and the other 48 rats were established chronic high IOP models of rats by cauterizing two episcleral veins. Then 30 rats satisfying experimental level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pided into five groups: 6 rats in physiological brine treating group, and the other 24 rats were pided into four experimental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dose of EGb: group A, EGb 50mg/(kg·d); group B, EGb 100mg/(kg·d); group C, EGb 150mg/(kg·d); and group D EGb 200mg/(kg·d). After the treating time of 1 month, the rats were sacrificed on schedule. Flat preparation of whole retinaes was stained distinctively and neuron counting in retinal ganglion cell layer (RGCL) from both eyes of each rat were performed to evaluate neuron situation. RESUL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bilateral eyes on neuron counting from RGCL of normal control group (P>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normal control group and the EGb treating normal IOP group on neuron counting from RGCL of (P>0.05).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between the experimental eyes of every dose group and normal control group (P<0.05).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between the experimental eyes and self-controlled eyes in every dose group (P<0.05).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between the experimental eyes of every dose group and physiological brine treating group (P<0.05).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between the experimental eyes on neuron counting from RGCL of every dose group (P<0.05). CONCLUSION: EGb has no effect on neuron counting of RGCL when administered alone in normal rats. EGb could partly provide the protective effect on retinal ganglion cell layer neuron injury induced chronic high IOP in rats. The protective effect of EGb will be enhanced according to the increasing dose in a definite range.

· KEYWORDS: extract of ginkgo biloba; rats; high intraocular pressure; neuroprotection

0引言

青光眼是一组由许多因素引起的以视神经凹陷性萎缩和视野缺损为共同特征的疾病,其中病理性眼压升高是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所以临床上的治疗方法大都以降低眼压为主,但是眼压降低以后,很多时候视神经仍就进行性损害,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层神经元最终仍将凋亡,因此找到一种能保护RGCL神经元的药物,延缓和减少神经元的凋亡,有效保护视神经,已经成为了当今青光眼研究的焦点和热点。银杏叶提取物(extract of ginkgo biloba leaves,EGb)是从植物银杏叶中提取精制而成的纯天然药物。其主要成份为黄酮类和萜内酯化合物,还含有有机酸、多糖、酚类、氨基酸、聚戊烯醇、甾类和微量元素等。近年来许多研究都已证明EGb具有清除自由基、抑制血小板活化因子、抑制一氧化氮合酶、保护线粒体、抑制谷氨酸毒性等多种生理作用[1,2],在此基础上我们研究EGb能否延缓或减少持续慢性高眼压对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层(RGCL)神经元的损伤。

1材料和方法

1.1材料 由南华大学实验动物学部提供健康Sprague- Dawlay大鼠60只,雌性,体质量200~240g,8~12wk龄,经检查无明显歪颈,角膜透明,虹膜血管清晰,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应灵敏。实验性饲养3d后,连续测量3d眼压,剔除平均眼压高于或者低于大鼠正常眼压波动范围(8~20mmHg)者[3],挑出合格者纳入实验。银杏叶胶囊(三九药业黄石制药厂,0.15g/粒 ,含银杏叶提取物40mg/粒)。

1.2方法 随机挑选6只大鼠为正常对照组,6只为EGb治疗正常组,其余均采用烧烙法[3],烙闭大鼠左眼2条浅层巩膜静脉,制作大鼠持续性高眼压模型,右眼不做手术,作为自身对照,观察1wk,在左眼眼压稳定在26mmHg以上者中随机挑选出30只纳入实验,然后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治疗A组(每日Egb 50mg/kg)、 治疗B 组(每日EGb 100mg/kg) 、治疗C 组(每日EGb 150mg/kg)、 治疗D 组(每日EGb 200mg/kg),每组6只,进行灌胃治疗1mo,每日上午一次性给全部药量。每周监测眼压1次。各组实验期满后取视网膜作全层铺片,甲酚固紫染色后行RGCL神经元计数。每张待测视网膜铺片通过视对称画线,将其分为颞上、颞下、鼻上、鼻下4个象限,并将每一象限视网膜分为3等份,即中央、中间和周边3区,各分区随机取3个点,每点面积为32 500μm2,然后对每点的视网膜神经元细胞进行计数,然后换算成每平方毫米的细胞数(细胞数/mm2),将每区3点细胞密度的均数作为该区的神经元密度。通过形态学(图1)易于辨认RGCL中的血管内皮细胞,具有浓染的核并且无尼氏物质的细胞为胶质细胞,这两种细胞均不纳入RGCL神经元计数。

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均在WindowsXP环境下运用SPSS11.0统计软件处理。统计学方法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和t检验,显著性水平为P <0.05。

图 1 大鼠视网膜铺片颞上象限(甲酚固紫×400) A:治疗A组;B:治疗B组;C:治疗C组;D:治疗D组

转贴于

2结果

正常SD大鼠右眼和左眼的RGCL神经元计数分别为(3483.3±21.5)个/mm2和(3491.2±11.9)个/mm2,双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0.05)。且从中央区到周边区神经元计数逐渐减少。正常EGb治疗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0.05),各浓度EGb治疗组实验眼与正常对照组RGCL神经元计数均有显著性差异(P

3讨论

青光眼是一种临床常见眼病,也是主要的致盲眼病之一。青光眼导致的视功能损伤是不可逆,后果极其严重。关于青光眼的神经损伤机制主要包括机械学说和缺血学说,眼压升高和视神经供血不足是两大主要原发危险因素,另外兴奋性氨基酸的毒性、氧自由的损害、一氧化氮的增加、自身免疫攻击和生长因子的损耗等都加剧着视神经的变性和凋亡[4]。所以近年来对于青光眼的治疗在加强眼压控制的同时,十分注重在低眼压的情况下对视神经的保护。谷氨酸受体阻滞剂和钙通道阻滞效果好但副作用也大,神经营养因子价格昂贵且又不易通过血脑屏障,为了找到一种价格更便宜、副作用更小、有效保护视神经的药物,我们选择了一种已广泛运用于临床的传统中药EGb,观察其对高眼压所致的大鼠视神经节细胞的保护作用。我们采用的尼氏染色法是一种碱性染料染色神经组织的方法。神经元的胞体中含有大量的核糖核酸,主要以尼氏小体的形式存在,它能与碱性染料结合。尼氏小体在神经节细胞中与一般细胞中的不同之处是其发育良好,我们可以方便的借助染色了的尼氏小体来辨认和鉴定神经细胞的存在与分布。本实验选用甲酚固紫染色后行RGCL神经元计数[5],操作比较容易,计数准确。克服了经上丘逆行标记RGC的某些缺点[6],如上丘注射或包埋的部位不能完全准确一致,标记RGC不够均匀,造成RGC计数误差较大,且实验周期长,实验动物可能不能耐受麻醉或手术操作和死亡[7]。

本研究结果显示,正常大鼠右眼RGCL神经元密度是3 483.3±21.5(细胞数/mm2),左眼是3 491.2±11.9(细胞数/ mm2)。单独使用EGb对正常大鼠RGCL神经元密度无影响,也没有见大鼠全身其他不良反应,表明全身使用EGb对正常大鼠是安全的。各浓度EGb治疗组实验眼与生理盐水组实验眼RGCL神经元计数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EGb起到了RGCL神经元的部分保护作用。治疗A、B、C、D 4组实验眼RGCL神经元计数两两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 <0.05),说明在一定范围内EGb保护作用的大小与用药剂量呈正相关。本实验中尽管证明了EGb对实验性高眼压导致的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层(RGCL)神经元损伤有部分保护作用,但是由于对其发挥保护作用的单体成分和具体作用机制并未完全阐明,用药后药代动力学和其它暂未能观察到的副反应仍有待进一步研究,要使EGb制剂成为青光眼视神经保护的一线临床用药,需要做更多方面的合作和更科学的研究。

【参考文献】

1邹健,蒋晓燕,徐晓明.银杏叶提取物EGb761神经保护作用研究进展.中草药,2005;36(11):1734-1736

2 Eckert A, Keil U, Kressmann S, Schindowski K, Leutner S, Leutz S, Muller WE.Effects of EGb761 Ginkgo biloba extract on mitochondrial function and oxidative stress.Pharamacopsy chiatry ,2003;36(Suppl 1):S15-23

3杜兆江,刘杰,杨新光,王百忍,段小莉,邝芳,胡丹,朱宝义.浅层巩膜静脉烧烙法诱发大鼠慢性高眼压的研究.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3;24(22):2107-2109

4惠延年.眼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31-147

5杜卓民.实用组织学技术.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133-204

篇6

每一类实验的原理、装置、操作等方面总有规律可循。因此我何在讲每一类实验中的第一个实验时,首先向学生分析这类实验的设计原理和内容要求。而后再指导学生亲自动手完成实验,在此基础上师生通过分析、对比,共同总结出这类实验的规律,以期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目的。如通过“粗盐的提纯”的实验,我们引导学生总结出制取纯净的晶体物质的实验原理和所需要的基础知识以及操作等方面的规律。

2明确选择仪器的原则,正确选用仪器

实验中,培养学生准确地选择仪器,是保证实验顺利完成的前提之一。为此,我们从下述几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

2.1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性质、反应条件选择仪器。初中化学教材里,讨论化学反应的条件有:常温、加热、加压、催化剂、光和电等。根据不同的反应条件、反应物的性质来制取新物质时,所需要的仪器也就不完全相同。因此,我们在初中化学讲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时,着重向学生阐明两点:①凡是对固体物质进行加热制取气体时,均可采取制取氧气的这套反应装置;②集气的方法和操作,应根据气体的溶解度、对空气的相对密度、常温能否与水或空气中任一成分反应等因素而定。

因为我们在讲氧气时进行了上述分析,所以在讲氨气、甲烷等气态物质时,就可以从启发学生通过对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性质、反应条件等因素的分析,提出实验所需要的仪器、装置,来完成制取上述物质的实验。

2.2根据控制化学反应速度的要求来选择仪器。在实验室里,为了达到安全而又迅速地制取某种物质,有些反应需使反应速度加快,有些要控制生成物的量,有些则反之。为此,在实验中,要采用适应这些要求的装置。如我们在讲实验室里制取氯气时,就着重向学生讲明教材中选用分液漏斗而不用长颈漏斗的理由。这样分析、讲解,使学生在进行实验设计时就能正确地选好仪器。

3分析典型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

实验操作的正确与否,不仅是保证安全和实验效果的先决条件,也是培养学生实验技能所必需的。在这方面,我们除按实验原理、要求提出有关的操作内容和要求外,还着重讲了下述几点:

3.1剖析一个典型实验,讲清一类实验的操作内容:如通过实验室里制取氧气的实验分析,可归纳总结出下述操作内容:①仪器的选择、连接和固定:②装置气密性的检查;③药品的取用;④加热方法;⑤气体的净化和干燥;⑥气体的收集和放置;⑦装置的拆卸。

对这些操作,都应讲清它们的知识、理论根据。譬如在实验室里用浓盐酸和二氧化锰混和加热制取氯气时,由于浓盐酸有挥发性,水的沸点也不高,所以制得的氯气中可能混有氯化氢和水蒸汽。欲除去,只要用饱和的氯化钠水溶液洗涤,不能用水,这是因氯气与水能发生下列反应:C12+H20HCl+HC10根据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可知增加生成物中的C1-浓度,可使平衡向左进行,以减小氯气的溶解度。又根据氯气的性质,要想干燥氯气,只能选用液体或颗粒状的酸性干燥剂,通常用浓硫酸做干燥剂。

3.2通过对某些实验操作的分析,向学生阐明实验操作的要点。学生根据实验内容、操作内容和要点,独立地进行实验,往往能提出一些改进某些实验的设计。如教材中关于氨气易溶于水的“喷泉”实验,若按教材中的实验要求,先用氢氧化钙与铵盐反应制取氨气,用于燥的烧瓶收集,再接教材中“喷泉”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因为在化学实验室里,很难将烧瓶搞得十分干燥,而氨气易溶于水,所以在实验过程中实验效果往往不理想。有些同学分析了上述方法实验失败的原因,又重新研究了该实验的要求,所用药品的性质,提出了改进方法:即先在圆底烧瓶中加入2~3毫升浓氨水,然后摇晃烧瓶将浓氨水迅速倒掉,立即演示“喷泉”实验,实验效果比按教材中提出的实验方法好得多。

4根据实验内容,处理好演示实验

准确而有效地进行课堂演示实验,不仅在培养学生实验技能中起着示范作用,而且也是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方法,从而更好地揭示知识的内在联系,使知识更加系统、深化。教材中的演示实验一般可分两类,一是实验难度较大的(如实验装置比较复杂或实验中使用剧毒药品和学生操作有危险的实验),这是少数。这类实验必须由教师演示,力求操作规范化。二是实验技能难度较小,这是多数的实验。对于这类实验,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改为边讲边实验的形式,实验条件较差的学校,某些课题也可以让学生到讲台上,在教师指导下去完成实验操作过程。

5培养学生书写实验报告的能力

写实验报告是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综合运用知识的过程。但是在教学中发现有些同学即使到了二年级也还不能较好地写出实验报告。其原因是有些学生不知道在实验中观察什么、怎样观察、记录什么。

有些学生对实验报告写什么和怎样写还不了解。因此,他们常常把实验报告写得杂乱无章,空洞无物。为此,我们从第一节化学课开始,就注意培养学生写实验报告的能力,其具体做法是:

5.1在演示实验中注意培养学生观察现象的能力。为培养学生观察现象的能力,我们对现行中学化学教材中所讲到的现象进行归纳、综合。有光、热、声、态(状态)、颜色、气味、溶解、沉淀、液化、燃烧等等。在每次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中,总是要求学生根据实验内容中有无新物质的生成和上述现象内容来观察,并将观察的结果记录好,认真分析,去伪存真,填写于实验报告中。这样要求学生,不仅使学生知道在实验中要观察些什么,使学生对知识获得比较完整的概念,而且也不会漏掉某些重要的实验现象,以致得不到正确结论。

篇7

科技实验报告是描述和记录某一项实验过程和结果的书面材料。为了检验某种科学理论、科学假说,或者为了检验某一科技成果的有效性,科技工作者常常需要通过实验的方法进行全面的观察、分析、综合、判断,然后把实验中得到的数据、现象、结果用书面的形式记述下来,这就形成了科技实验报告。

科技实验报告的作用有两个方面:一是向有关部门汇报实验结果,为其决策提供依据;二是积累科研资料,为今后的科研工作提供经验或教训。

(二)科技实验报告的特点

1.科学实证性

科技实验要讲究科学性,实验者要以客观、冷静的态度进行整个实验工作,排除一切主观因素的干扰,不带任何个人偏见。整个实验过程,不以理论的推导为主,而以实证为原则。实验的结果要经得起反复的检验,实验的数据要经得住反复的核查。

2.记录性

科技实验报告是实验过程和结果的如实记录,出现什么现象就记录什么现象,出现什么结果就记录什么结果,得出什么数据就记录什么数据,真实可靠。必须坚决杜绝主观想像、凭空捏造、任意取舍。

3.不求圆满结果

科技实验不像项目研究那样追求圆满结果,它只是一个实践验证过程。不论结果是肯定性的还是否定性的,实验本身都达到了目的,都会对科学研究起到重要的作用。通过实验肯定了某种认识或发明,当然是可喜可贺的好事,而否定了某种错误的认识或不成功的发明,也未必是坏事。所以,有些实验结果完全了原来的认识,或否定了新的科技产品,从科学认识的角度说似乎没有得到圆满的结局,但实验报告记录了一次失败的教训,使得将来可以避免再走这条弯路,仍有突出的意义和价值。

(三)科技实验报告的类型

科技实验报告的类型是由实验本身的性质所决定的,大致有两种基本情况:

1.创新型实验报告

这种实验是具有一定创造性的,或者说,这是一种通过实验的方式来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的一种创新型实验。这样的实验,失败的比率很高,常常做数百次实验也不能获得成功。但一旦获得成功,就可以很快获得效益,因为其结果在被发现的时候已经得到了验证。

2.检验型实验报告

凡是对一个新的发现或假说、一个新的产品的有效性进行检验的实验,都属于检验型实验。这种实验不承担创造和发明的责任,只验证创造和发明是否有效。相对而言,这种实践的肯定性结果要远远高于创新型实验。

(四)科技实验报告的写作

1.标题

标题由实验项目加文体名称组成,如《新型防火阀与火灾报警器定期观测实验报告》。

2.作者

包括实验主持人和实验组成员,如果是科研单位的集体实验,可以只标科研单位的名称。

3.摘要

在有必要的情况下,可以把实验方法、实验结果等重要信息提取出来,概括为一个简短的摘要,置于正文之前,目的是让读者利用最少的时间了解实验的结果和评价。

4.引言

这是实验报告正文的开头部分,用以概括地说明该项实验的研究对象、该实验的目的和意义等。这部分篇幅要短小,文字要简练。

5.主体

实验报告的主体内容复杂,又可分为以下组成部分:

(1)实验原理

简要表述进行实验的理论根据,如基本定律、原理、科学方法,以及实验装置的设计原理等。

(2)实验目的

简要说明该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要检验什么原理或假说,要验证产品的什么功能或效力等。

(3)实验器材

对所使用的仪器、材料作出较详细的介绍和说明,包括仪器、材料的名称、型号、数量、批号等。这部分非常重要,不得遗漏。

(4)实验设备和步骤

如果采用了实验设备,要将设备的情况及操作的方法和步骤进行记录和说明。

(5)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

要把实验的过程及其所得到的数据和结果如实记录下来,如果数据复杂繁多,这部分要列出表格,在表格中一一标写出来,使读者能够一目了然。事实上,许多科技实验报告中都有表格出现,这是表达的需要。

(6)讨论及评价

就是对实验的步骤、数据、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并得出最终评价。

6.参考文献

在实验中引用别人的实验数据、计算公式、研究成果等,要注明出处,包括作者、文献名、出版单位和出版时间等。

【 例 文 】

克糖丸毒性实验报告(节要)

实验目的:观察克糖丸毒性反应,为临床用药提供科学依据

材料与方法:

一、克糖丸的急性毒性实验

药物:克糖丸,复方天然药物丸剂,每瓶60g.提供单位:章丘市第二人民医院张茂帅医师提供,成分同批准文号为:[济药管制](20__)fz014-58。

实验动物:健康昆明种小白鼠,雌雄各半,体重20±0.5g,山东医科大学动物中心提供,合格证号:980101。

实验方法:取小鼠20只,禁食12h,正常饮水,每只鼠每次灌胃0.8ml,间隔4h,总体积2.4ml。其中含生药398.3g(65.3g/kg),分三次给药,相当临床人日用量的102倍(未测出ld50)。用药后动物未出现明显的中毒症状及死亡情况,连续观察一周,动物全部存活,活动自如,毛发光滑,饮食正常,呼吸、鼻、眼、口腔无异常分泌物。体重增加。一周后解剖动物,肉眼及显微镜观察重要脏器,未出现明显的病理学改变。

二、克糖丸的慢性毒性实验

克糖丸,复方天然药物丸剂,每瓶60g.提供单位:章丘市第二人民医院张茂帅医师提供,成分同批准文号为:[济药管制](20__)fz014-58。以生理盐水稀释成溶剂。

实验动物:wistar大白鼠,60~80g,80只,雌雄各半。

实验方法:随机将大白鼠分成4组,对照组及三个实验组(10g/ 日,20g/日, 40g/日,灌胃)。每组各20只,雌雄各半。对照组正常饲料喂养。灌胃后自由饮食,连续观察30天。

检测方法:⑴动物一般表现。⑵血常规及血生化指标。血红蛋白,红细胞,白细胞及分类。转氨酶,尿素氮,肌酐,胆固醇,甘油三酯,血糖,总蛋白,白蛋白。⑶病理学检查。肝,肾,胃,,卵巢。

结果:

1.克糖丸的急性毒性实验结果

克糖丸急性毒性实验结果证实,克糖丸无急性毒性作用,在最大灌胃量内,未测出明显的ld50。临床用药安全可靠。详细指标参考如下表1(略):

2.克糖丸的慢性毒性实验结果(略)

评价:

鉴于新组中药成方或制剂在临床用药前必须进行毒性实验的规定,本研究在克糖丸治疗糖尿病的成方加工成制剂后,首先按照国家三类中药复方制剂的毒性实验要求,对中药克糖丸进行了急性与慢性毒性实验。结果表明,按照人与鼠的换算剂量100倍以上剂量进行灌胃,无明显的死亡等急性毒性表现。在大白鼠的动物实验中,经过分析血液中的血象指标,大白鼠白细胞分类测定,以及血液生化指标的检测结果,与正常及治疗前比较,无明显的差别。说明该制剂未产生明显的急、慢性毒性作用。急性与慢性毒性实验结果提示克糖丸可以安全的用以临床治疗与观察。

主要

参考文献《中药新药研究指南》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政管理局,1994;84。

试验设计:

姜国胜 医学博士

姜枫勤 研 究 员

实 验:

唐天华 副研员

张玉昆 主任技师

任海全 助理研究员

篇8

一、分析一个典型实验,阐明一类实验规律

根据化学教学大纲和教材,就实验内容来讲,可归纳为以下几种类型。

1、有关制取固态、液态、气态物质的实验。

2、有关阐明概念,证明基本理论和定律的实验。

3、有关研究物质的性质和各类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实验。

4、有关定量方面的实验。

一般说来,每一类实验的原理、装置、操作等方面总有规律可循。因此我何在讲每一类实验中的第一个实验时,首先向学生分析这类实验的设计原理和内容要求。而后再指导学生亲自动手完成实验,在此基础上师生通过分析、对比,共同总结出这类实验的规律,以期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目的。如通过“粗盐的提纯”的实验,我们引导学生总结出制取纯净的晶体物质的实验原理和所需要的基础知识以及操作等方面的规律。

在实验原理和基础知识方面,让学生着重掌握:①组成混合物的各种物质的溶解度;②混合物中各类物质的性质和它们之间能否相互发生反应(若能反应,需要弄清反应条件)。在实验技能方面让学生掌握:①所用各种玻璃器皿的性能和使用方法;②有关物质的溶解、过滤、结晶、再结晶的操作方法。

二、明确选择仪器的原则,正确选用仪器

实验中,培养学生准确地选择仪器,是保证实验顺利完成的前提之一。为此,我们从下述几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

1、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性质、反应条件选择仪器。

中学化学教材里,讨论化学反应的条件有:常温、加热、加压、催化剂、光和电等。根据不同的反应条件、反应物的性质来制取新物质时,所需要的仪器也就不完全相同。因此,我们在初中化学讲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时,着重向学生阐明两点:①凡是对固体物质进行加热制取气体时,均可采取制取氧气的这套反应装置;②集气的方法和操作,应根据气体的溶解度、对空气的相对密度、常温能否与水或空气中任一成分反应等因素而定。

因为我们在讲氧气时进行了上述分析,所以在讲氨气、甲烷等气态物质时,就可以从启发学生通过对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性质、反应条件等因素的分析,提出实验所需要的仪器、装置,来完成制取上述物质的实验。

2、根据控制化学反应速度的要求来选择仪器。

在实验室里,为了达到安全而又迅速地制取某种物质,有些反应需使反应速度加快,有些要控制生成物的量,有些则反之。为此,在实验中,要采用适应这些要求的装置。如我们在讲实验室里制取氯气时,就着重向学生讲明教材中选用分液漏斗而不用长颈漏斗的理由。这样分析、讲解,使学生在进行实验设计时就能正确地选好仪器。

三、分析典型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

实验操作的正确与否,不仅是保证安全和实验效果的先决条件,也是培养学生实验技能所必需的。在这方面,我们除按实验原理、要求提出有关的操作内容和要求外,还着重讲了下述几点:

1、剖析一个典型实验,讲清一类实验的操作内容:

如通过实验室里制取氧气的实验分析,可归纳总结出下述操作内容:①仪器的选择、连接和固定:②装置气密性的检查;③药品的取用;④加热方法;⑤气体的净化和干燥;⑥气体的收集和放置;⑦装置的拆卸。

对这些操作,都应讲清它们的知识、理论根据。譬如在实验室里用浓盐酸和二氧化锰混和加热制取氯气时,由于浓盐酸有挥发性,水的沸点也不高,所以制得的氯气中可能混有氯化氢和水蒸汽。欲除去,只要用饱和的氯化钠水溶液洗涤,不能用水,这是因氯气与水能发生下列反应: C12+H20HCl+HC10根据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可知增加生成物中的C1-浓度,可使平衡向左进行,以减小氯气的溶解度。又根据氯气的性质,要想干燥氯气,只能选用液体或颗粒状的酸性干燥剂,通常用浓硫酸做干燥剂。

2、通过对某些实验操作的分析,向学生阐明实验操作的要点。

我们在分析某些实验操作时,为了让学生学得会,记得牢,总是把操作要点总结成几个字或几句话,让学生便于记忆。如在配制一定体积的摩尔浓度溶液时,在分析演示的基础上我们总结出:?称(对固态溶质要称,?液态溶质要量)、溶(溶解)、洗(洗涤溶解时容器的内壁)、稀(稀释至容量瓶的刻度)四字配制法。

教学实践证明,学生根据实验内容、操作内容和要点,独立地进行实验,往往能提出一些改进某些实验的设计。如教材中关于氨气易溶于水的“喷泉”实验,若按教材中的实验要求,先用氢氧化钙与铵盐反应制取氨气,用于燥的烧瓶收集,再接教材中“喷泉”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因为在化学实验室里,很难将烧瓶搞得十分干燥,而氨气易溶于水,所以在实验过程中实验效果往往不理想。有些同学分析了上述方法实验失败的原因,又重新研究了该实验的要求,所用药品的性质,提出了改进方法:即先在圆底烧瓶中加入2~3毫升浓氨水,然后摇晃烧瓶将浓氨水迅速倒掉,立即演示“喷泉”实验,实验效果比按教材中提出的实验方法好得多。

四、根据实验内容,处理好演示实验

准确而有效地进行课堂演示实验,不仅在培养学生实验技能中起着示范作用,而且也是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方法,从而更好地揭示知识的内在联系,使知识更加系统、深化。教材中的演示实验一 般可分两类,一是实验难度较大的(如实验装置比较复杂或实验中使用剧毒药品和学生操作有危险的实验),这是少数。这类实验必须由教师演示,力求操作规范化。二是实验技能难度较小,这是多数的实验。对于这类实验,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改为边讲边实验的形式,实验条件较差的学校,某些课题也可以让学生到讲台上,在教师指导下去完成实验操作过程。

实践证明,对一些较简单的实验,经常在老师指导下,让学生动手去做,除了增加他们的操作机会以外,还呵以起到两个作用:①使学生对一些被认为是无所谓或被忽视的常规操作(如试剂的取用,取量的多少,试管夹持,一般加热等等)?,?及时发现错误,及时纠正,给学生以深刻的印象。②在实验过程中,向“学生恰当地提出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所学的知识更加系统化和深化,而且也能提高学生的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实验操作技能。

五、培养学生书写实验报告的能力

写实验报告是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综合运用知识的过程。但是在教学中发现有些同学即使到了二年级也还不能较好地写出实验报告。其原因是有些学生不知道在实验中观察什么、怎样观察、记录什么。

有些学生对实验报告写什么和怎样写还不了解。因此,他们常常把实验报告写得杂乱无章,空洞无物。为此,我们从第一节化学课开始,就注意培养学生写实验报告的能力,其具体做法是:

1、在演示实验中注意培养学生观察现象的能力

为培养学生观察现象的能力,我们对现行中师化学教材中所讲到的现象进行归纳、综合。有光、热、声、态(状态)、颜色、气味、溶解、沉淀、液化、燃烧等等。在每次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中,总是要求学生根据实验内容中有无新物质的生成和上述现象内容来观察,并将观察的结果记录好,认真分析,去伪存真,填写于实验报告中。这样要求学生,不仅使学生知道在实验中要观察些什么,使学生对知识获得比较完整的概念,而且也不会漏掉某些重要的实验现象,以致得不到正确结论。

2、采取具体措施,培养学生书写实验报告的能力

为培养学生写好实验报告,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让学生在演示实验的过程中,实事求是地认真观察、分析,并记录于表的空格中,经过几次填写,学生就能比较正确、熟练地对实验进行观察记录,做出解释和结论。培养了学生书写实验报告的能力。

篇9

关键词:美国普通化学实验;特点;高中实验化学;启示

文章编号:1008-0546(2013)01-0095-02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3.01.040

2012年6月,儿子大学毕业,获得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全额奖学金,开始了为期5年的硕博连读。学习期间,校方安排他每周上两节普通化学实验,对象为工科类大一学生。笔者有机会深入了解美国普通化学实验情况,它们实验的特点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也给我国高中化学实验带来很大的启示。

一、简介3次化学实验

美国普通化学教材有许多实验,笔者选择与我国高中化学知识内容、实验仪器、操作方法具有可比性的3个实验作简单介绍。。

1.实验一:仪器创新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用量筒、移液管(分有刻度和无刻度两种)分别量取10mL水,并称量,算密度,分别称两次,密度求平均,比较与实际密度之间的差距,从而比较两种仪器的精度高低。

2.实验二:化学实验方法探究未知物

在坩埚中完成铜与过量硫的反应实验,根据反应物铜与生成物的质量比,探究生成物硫化铜还是硫化亚铜。

3.实验三:化学实验方法实现原料的循环使用

取 1美分硬币(必须是1973年之前的,73年前是98%铜,2%锌,73年之后反过来,2.5%的铜,97.5%的锌,因为铜太贵了,本身价值已经超过1美分)称量质量后在烧杯中实现下列反应

Cu+4HNO3(浓)=Cu(NO3)2+2NO2+2H2O(实验通风橱中进行,要求学生记录下红棕色气体产生,学生在这步之后要求写出2价铜离子和水进行水合反应,与6个水结合,产生Cu(H2O)62+,并且要了解水合铜离子是蓝色的,因为可以在实验中观察到,虽然很多学生不知道水合铜离子是什么)

Cu(NO3)2+2NaOH= Cu(OH)2+2NaNO3

Cu(OH)2= CuO +H2O(拿一根玻璃棒轻轻地把液体从烧杯中倾倒出来,取固体部分)

CuO +H2SO4(稀)= CuSO4+ H2O(在这一步会要求学生把硫酸加到过量确保氧化铜完全溶解)

CuSO4+Zn=ZnSO4+Cu(最后一步在实验中要特别提出有两个反应,一个是Zn和CuSO4,另一个是Zn和过量的硫酸,学生在最后一步能看到红色的铜在烧杯底部,还能看到气体的产生)

称量最终得到铜的质量,计算产率。

二、分析实验特点

1.实现原理基础化

3次化学实验,虽然都有定量计算(美国学生计算能力很差)要求,但原理简单,操作简便,易做成功。

2. 凸显化学核心思想

每个简单的实验都蕴含着核心的化学思想,创新、探究、可持续发展、绿色化学、以人为本等思想体现在实验过程中。

3.实验操作安全化

每次实验均要求学生人人穿棉质实验服,个个带护目镜,凡是涉及到有毒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必须在指定的抽气区域(类似于小通风橱,两个同学共用一个,就装在实验桌上)内操作完成,整个实验过程几乎闻不到气味。

4. 实验报告原始真实

美国的实验报告分课前预习报告(严格来说在实验课接触前上交的不能算报告,美国叫他notebook,类似于实验记录的东西)、操作过程报告、结果分析报告(学生回去之后再写一份报告上交,可以选择网络上传,也可以选择放到实验老师的邮箱)三部分,每一部分都是二联单(只要写一次,第二联是影印的),一联上交实验教师,一联自存,保证了实验数据和实验现象的原始性,实验报告的真实性。

三、对我国高中化学的启示

我国的教材改革和教学改革正在探索和发展阶段,分析并学习美国的化学实验经验,对我国的化学实验教学及实验教材建设意义重大。

1.降低实验难度,把握实验中的化学思想

我国的现行实验教材,以苏教版选修模块《实验化学》[1]为例,首先,实验内容多,共有14个课题、19个拓展课题,由于缺乏抽气泵、电子天平等仪器,加上实验过程复杂,实验难度较大,象硝酸钾晶体的制备、镀锌铁皮锌镀层厚度的测定等课题分组实验很难成功,拓展课题实际完成率很低,只是少数选做。其次,实施功能不够大气,局限于学会操作方法、帮助理论知识或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提高学习化学兴趣等作用,缺乏对实验中化学思想的有效构建。

2.重视实验安全,杜绝伤害事件发生

教育部2012年9月14日正式公布《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2],其中把学生生命安全放在了特别重要的位置。实验安全是学校安全工作重要组成部分。据调查,高中生做化学实验时,穿校服的比比皆是,但穿实验服寥寥无几;戴近视镜比例很高,但戴护目镜(护目镜分为两种,一种小的,小的小巧,像一般的眼镜,红色;一种大的,大的专门为带近视眼镜同学设计,可以包在眼镜的外面)几乎为零;走进实验室听课,难闻的气味扑鼻而来,很难使听课老师坚持到最后,究其原因通风设备不畅或根本就没有通风设备。而在美国不但要求学生实验时穿安全服,而且还必须是棉制的,以防灼烧时粘在皮肤上造成更大的伤害。

3.规范安全报告,实行二联单设计

由于高考不考实际操作,不做实验靠背实验的学生照样可得高分。高考的弊端和教师的急功近利助长了部分高中生不愿做实验,更不愿书写实验报告。有的学生虽写实验报告,但实验与报告两张皮,实验数据和实验现象的原始性,实验结果的真实性无法令人信服,长期以往不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成了一名空话。美国的二联单实验报告值得我国借鉴。

4.“实验仪器创新”应列入实验化学核心思想

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李远哲教授,有一个实力强大的专门做科学仪器设计和研制的小组,在加州大学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几乎所有的仪器设备都是他亲自领衔操刀制作。

2008年,总书记亲自颁发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获奖者是浙江师范大学物理系78级校友、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杨学明(2011年增选为中国科学院化学部院士)。目前,由他自己设计制造的科学仪器已达7台,放满了整整一层实验室。“做别人没有的仪器”是杨学明成功的关键[3]。“创新性”应作为中学实验教材编写和实验教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创新意识从中小学抓起,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离我们就不远了。

参考文献

[1] 王祖浩主编.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实验化学(选修)[M].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01-92

篇10

1 中职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

近几年,随着我国中职学校规模的扩大,录取分数线越来越低,有的学校为了吸纳学生,甚至不用参加考试直接进入学。学生的整体素质偏低,导致正常教学的效果较差。同时,有的中职学校的化学实验器材比较陈旧,存在较多问题。但是,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实用人才,应当突出其社会性和实践性。因此,探索一条适合中等职业学校化学实验教学实际的高效途径,显得尤其重要。

2 提升中职化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措施

2.1 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启发学生主动地学习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化学实验教师应该作为一名引导者,以学生为中心,将探索实验刺激试验。例如,具体的实验中,首先不要让学生知道实验的结果,设定学生实验的目标;为学生们提供了药品、实验仪器等,根据教师的要求,指导学生写出实验方案和数据形式;学生根据自己的写作实验方案编写自己的计划并仔细观察发生的现象,详细记录结果。这样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实验结束后,将学生编成若干个小组,让学生们互相交流。如果有问题,教师要及时纠正,最后得出结论,使学生完成实验目标,达到预期的效果。例如,二氧化氮的性质实验中,学生们首先提出两个问题:一个是氮氧化物和一氧化氮化学性质不同吗?第二,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谁更稳定?根据这些问题,在教师的指导下找到答案。在实验中,学生们开始运用大脑发散思维,改被动为主动,这样在能力提升的同时也增加了做实验的热情。这样能使学生学会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

2.2 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给学生创建一个教学情况、视听和许多演示的步骤和方法,抽象概念等都可以通过多媒体呈现给学生。在稀释硫酸时,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硫酸和水的混合物容易溅,一旦溅在人的身体上会造成伤害。如果实验前应用多媒体生动地演示实验中应注意的细节就可以避免伤害的发生。同时以大屏幕演示的方式,让每个人都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可以有效地刺激学生的感官,并推动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2.3 引导学生善于观察,培养科学探究的习惯

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方式是观察和探索。掌握理论知识大多是基于观察和探索获得大量感性材料。教师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它还取决于学生是否渴望知识,引导学生通过表面抓住本质和规律。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实例的引导,挖掘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意识到一切有成就的人,有成就的科学研究离不开对周围的环境、周围的事物和自然现象的观察。科学研究始于观察,没有观察、调查就没有科学发现。例如,教师可以给学生讲故事,比如居里夫人发现了镭元素的故事。居里夫人在放射性铀元素的研究发现铀矿的放射性要比铀化合物的净化放射性高。然后在净化的预测必须有一个新的元素,比铀放射性铀石强。为此,居里夫人花了4年时间,在8吨的沥青铀矿得到0.1克的新元素和极少量的纯化合物,新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25,这是镭元素,居里夫人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通过这个故事,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观察和思考的重要性,要善于观察并养成科学探究的良好习惯。

2.4 改善评估实验报告的速度和质量,提升教学效果

使用工具,如电脑,纠正改善评估实验报告的速度和质量,评估学生完成实验报告的优点和缺点,直接证明了教学效果。学生完成了实验报告,但是教师批改实验报告不够认真,有的错误就有可能被忽略,会对学生继续学习带来危害。但是,有时候实验报告计算量很大,特别是分析化学实验,由于每个学生操作有差异,所以学生的实验报告各不相同。每批改一份实验报告,教师都要做一次从头到尾的计算,计算量非常大。如果教师用计算器核对学生计算结果的对错,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完成。如何解决呢?笔者就利用excel表格,把学生姓名、班级、学号、各个分析化学实验的各种数据的记录表、实验结果、有效数字应保留的位数、实验操作得分、精密度得分、准确度得分等各种数据的计算公式通通编入excel表格。等学生做完相应的实验,立即把实验数据输入电脑中的excel表格,电脑就自动计算出各种数据。批改作业时,只要把学生的实验报告与笔者的电脑自动计算的结果对照,就可快速批改实验报告。既准确、高效,又省时。这样,就可以把省下来的时间用来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和教学业务水平。